• 沒有找到結果。

解讀美國的新聞客觀性:《客觀性在新聞》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解讀美國的新聞客觀性:《客觀性在新聞》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解讀美國的新聞客觀性:《客觀性在新聞》

林宇玲

*

書 名:Objectivity in Journalism

作 者:Steven Maras 出版日期:2013 年

出 版 社: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在紙媒逐漸消逝的今日,過去標榜的純淨新聞報導——倒金字塔、 正反並陳、中立的新聞寫作形式似乎也變成過時,這是否意謂著新聞客 觀性(journalistic objectivity)已走入末途?如果你有這樣的疑惑,這本 書或許可以提供你一些問題思考。 沒錯,不是解答而是一系列的問題。不同於其他的學術專書,S. Maras 以八個問題建構本書的章節,分別是: 1. 為何與何時新聞客觀性興起? 2. 主要反對新聞客觀性的理由為何? 投稿日期:106 年 10 月 16 日;通過日期:106 年 12 月 4 日。 * 林宇玲為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e-mail: ylin@mail.shu.edu.tw。 本文引用格式: 林宇玲(2018)。〈解讀美國的客觀性《客觀性在新聞》〉,《新聞學研究》, 134: 219-224。

(2)

3. 為何有那麼多爭議在「事實」上? 4. 什麼是新聞客觀性的辯護基礎? 5. 客觀性是被動或主動的過程? 6. 客觀性能否與政治或倫理承諾共存? 7. 在 24/7 的新聞和線上新聞時代,客觀性是否正在改變? 8. 客觀性是否是一種普遍性的新聞倫理? 這些問題涵蓋了新聞客觀性的起源、發展、爭議、優缺點,以及其在數 位全球化的走向。對剛入門的初學者或資深的研究者來說,這些問題不 僅有助於勾勒出美國新聞學的面貌,甚至能當成新聞論文的研究課題。 新 聞 客 觀 性 和 美 國 報 業 的 發 展 息 息 相 關 , 也 因 此 客 觀 報 導 (objective report)常被等同於新聞客觀性。但 Maras 強調,前者只是 一種新聞報導形式,新聞客觀性其實涉及更廣的歷史、制度、哲學、科 技及文化等脈絡層面。正因為它涉及社會脈絡,所以 Maras 也承認 (2013, p. 6),新聞客觀性雖然被視為全球知名的專業模式,但事實上 它是美國模式,具有種族中心主義的(ethnocentric)本質,不容輕忽其 背後潛藏的西方價值,或應該說是美國價值。 Maras 在這樣的宣稱底下,以美國作為特殊個案,檢視在不同時 代、各種勢力如何影響新聞客觀性的定義與操作。儘管他不斷地強調 「歷史化」(historicize)、「脈絡化」(contextualize)客觀性的概 念,但他並沒有進行實際的歷史研究或社會分析,而是利用既有的新聞

著 作 , 尤 其 是 知 名 學 者 的 作 品 ( 如 :Carey 、 Schudson 、 Schiller 、

Tuchman 與 Gans 等人)作為參考資料,彙整和梳理他們對這些問題的

看法,藉由他們之間的歧異觀點,再點出問題的關鍵,但 Maras 並沒有

提供最終的答案。

(3)

Schudson(1978)指出,新聞客觀性出現在 1920 年代,因新聞記者開 始追求專業化,試圖以此作為職業的倫理要求,以區別其和廣告、公關 人員的差異;Schiller(1981)則以為,新聞客觀性可以追溯至 1830 年 代,報紙為了節省(電報)成本,吸引更多讀者而發展出客觀的報導寫 作。前者將客觀性連結至理想型,後者卻是新聞商品。 為何兩人對客觀性有不同的解讀?Maras 以為,這是因為他們將客 觀性放在美國的不同時空所致。在大眾報時代(1830s),報業和政黨 之間的關係很密切,報社如果不想得罪(不同黨派的)讀者,客觀報導 不失為一種明智的商業選擇。但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20s),報業 和政黨、政府的關係逐漸疏離,為避免外力干預報社的運作,出版商和 編輯也樂於將客觀性變成倫理準則。從「起源」一說,即可看見新聞客 觀性不是一個「不明自理」的概念,它總是多義(polysemy),在社會 脈絡中持續地被建構,一旦成為模式後,又被用於「設想、定義、安排 及評估新聞文本、新聞實務和新聞制度」(Maras, 2013, p. 21)。承前 所述,客觀報導在大眾報時代,只是一種報導類型——簡單地記錄事 實,但至 1920 年代隨著新聞學院的建立,客觀報導已演變成專業意 理,不僅決定何謂新聞、新聞該如何選擇與呈現,又該如何評估新聞品 質的優劣,同時也影響新聞工作人員倫理規範的設立,甚至新聞組織的 專業守門程序。 除了歷史面向外,本書也涉及哲學典範的討論。Maras 指出,美國 新 聞 客 觀 性 的 發 展 受 到 實 證 主 義 的 影 響 , 以 為 外 在 世 界 已 經 存 在 (ready-made ) , 等 待 被 發 掘 , 因 此 記 者 只 要 抱 持 「 旁 觀 者 」 (bystander)的中立、公正立場,將「事實與意見分離」,真相便能浮 現,於是有了「純淨新聞寫作」的要求。但這種「被動的(passive)客 觀性」在社會動盪的時代(如 1950s-70s),便顯得捉襟見肘,無法呈

(4)

現社會的複雜多變性,不僅業界出現了解釋性新聞和調查性新聞,同時 學界也開始質疑新聞客觀性。 然而,過去對客觀性的爭辯,受限於實證主義的思維,總是採用 「客觀—主觀」的兩極模式,即要求記者不能帶有先入為主的想法,一 旦個人意見摻雜在報導中,即被視為偏見,導致新聞客觀性變成「不可 能的任務」。但「客觀性作為理想型,永遠無法達成,是否表示這個理 想就不值得?」Maras 並未正面回答,而是藉由介紹其他典範來超越傳 統的「客觀—偏見」典範,他強調「個人的價值不應被視為偏見或扭 曲」。以美國的實用主義(pragmatism)為例,他們雖然否定絕對的真 相(Truth),但未拒絕客觀性,反而主張當我們以語言來認識和建構 外在世界時,未避免淪為各說各話,客觀性可以幫助我們在這過程中達 到交互主觀性。也就是藉由揭露記者的動機、消息來源、蒐集方法或詮 釋方式等,讓讀者在觀看過程中了解新聞真相(truths)是如何被建構 起來,而他們對此新聞處理是否能夠或願意接受。Maras 稱此為「主動 的(active)客觀性」,這種極積的客觀性是可以和解釋活動或倫理承諾 並存。 有了這樣的論述之後,美國近代的新聞改革運動(如:公共新聞 學、和平新聞學,乃至公民新聞學)自然沒有完全背離新聞客觀性,反 而是更積極的展演。譬如;在網路時代,新聞報導一旦出錯,來自全球 各地的線上讀者便會立刻察覺,要求或提供線索更正,這正是一種新形 式的累積客觀性(aggregate objectivity; Maras, 2013, p. 193),試圖讓新 聞報導更正確,更貼近真相。這種情況在今日的突發事件中,尤其明 顯。由於意外剛發生,真相不明,記者僅能就些許線索進行報導,但現 場或附近的民眾就會不斷提供新訊息,更正或補充記者的報導。

(5)

位全球化的時代,雖然他在書中並未明顯表態,但從主/被動的採用, 仍可看出他的傾向——客觀性未死,仍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是一面承認 傳統所標榜的「無價值涉入」的新聞報導的確是被動、靜態的,存在著 一些問題;另一面則強調,記者可以透過「主動的客觀性」更積極地建 構世界的真相。這種作法其實還蠻高明,讓Maras 不必去論證客觀性的 存廢,因為所有在美國的新聞改革,勢必涉及對既有客觀性操作的修正 與反思。 儘管Maras 在書中試圖澄清,(北美)學者在不同典範下,對客觀 性會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張,但這部分涉及複雜的哲學論辯,而本書只是 彙整不同學者對議題的看法,所以理論觀點大多點到為止,無法看到完 整的辯證過程,只能看到Maras 如何將他們置入典範中,而且以北美的 實證、實用典範為主,較少深入歐陸的批判典範,這或許也是本書不足 之處。如果讀者對某個北美典範或新聞運動感到好奇,可以參考本書所 羅列的著作,自行延伸閱讀。 此外,Maras 在最後一章意圖反省「客觀性能否成為普遍性價 值?」,以呼應其在介紹時所宣稱的美國立場,但其資料仍以英語系國 家為主(如:英國、加拿大、澳洲),似乎也只能簡單交代:各國因國 情有異,客觀性的發展也不盡相同。由於篇幅有限,加上未進行論證, 反而顯得有些語焉不詳——究竟不同國家存在的新聞形式都是客觀性, 只是建構不同,抑或客觀性未必適合其他各國?不過整體來說,本書的 文字淺顯,對想研究美國新聞學發展的初學者或研究者來說,應該是一 本還不錯的工具書。

(6)

參考書目

Maras, S. (2013). Objectivity in journalism.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Schiller, D. (1981). Objectivity and the news: The public and the rise of commercial

journalism.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chudson, M. (1978). Discovering the news: A social history of American newspaper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星雲大師演講中常提到「我是佛」的觀念,在佛學理論中談「眾

16- 被訪旅客對購物服務的評價 17- 被訪旅客對公共交通服務的評價 18- 被訪旅客對環境衛生的評價 19- 被訪旅客對觀光點的評價. 20-

此段文句僅在敦煌本《絕觀論》 P2885 寫本中出現,其他《絕 觀論》版本均未見記載。因此,有學者認為,現存《絕觀論》

3.8.2 學校自評多以教師和學生的觀感作為成效 指標,流於主觀,學校及科組仍未能完全掌握運

當時德蘭已經是當地一間貴族學校的校長,她沒有對學校圍 牆外面的痛苦置若罔聞,就手旁觀。她發現街上垂死的病人

卡納承認他沒有取得 ICCN 的批准,就重新開放大猩猩觀光。因為 ICCN

 學校在安排學生參加交流 活動時,參觀古代中國建 築遺存,瞭解建築中展現 的各種特色,認識背後的

多樣而複雜的曲調反而會主客不分,妨礙身心收攝,以此觀點則既有的梵唄曲調已夠用,但 當梵唄變成公開的表演,甚至演出成為一種常態,則傳統的模式顯然不足以滿足舞台可以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