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崛起對東亞區域主義的影響--高長、吳瑟致Update:2018/05/03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崛起對東亞區域主義的影響--高長、吳瑟致Update:2018/05/03"

Copied!
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國崛起對東亞區域主義的影響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教授)

吳瑟致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尤其中國在東亞 區域內的雙邊貿易往來密切,互賴度愈來愈深,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 區域主義正持續發展。中國採取積極的策略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 對區域內外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國際社會多已接受中國崛起的事 實,也能認知中國將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國為了緩和國際壓力,以 「韜光養晦,絕不當頭」的策略營造和平崛起的氛圍,且提出支持由 東協主導的區域合作。儘管如此,各國仍對中國崛起可能帶來的威脅 感到不安,尤其是積極與中國競奪主導權的美國和日本。面對東亞區 域主義發展與中國崛起,為避免被邊緣化,臺灣應積極參與區域經濟 交流與合作,以開放、彈性的政策開創國際空間。 關鍵詞:中國經濟、中國威脅論、東亞區域主義、東協、區域經濟整 合

(2)

壹、前言

過去的經驗,當一個新崛起的國家參與國際秩序時,會試圖去重 新建立或改變過去沒有直接參與或認為不符合其利益的國際規則。1 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被視為全球經濟發展的發 動機(Powerhouse),國際地位大幅提升。2有關中國的發展,以及中國 崛起是否將會衝擊現存的國際關係框架,引起各界關注。3 在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將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視為對外發展的 施政主軸之一,企圖透過參與以重建國際新秩序(New International Order),提升國際影響力,成為具支配地位的強權國家,其作為對東亞 區域內外引起巨大效應。4中國逐步調整國際戰略,一方面,以發展中 國家之首自居,試圖改變以西方國家利益為主的國際政經秩序;另一 方面,中國經濟發展受到國際環境變動影響愈來愈明顯。5中國政經實

Andrew J. Nathan & Robert Ros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7),

p. 12.

Marc Lanteigne,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lternate Paths

to Global Power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pp. 4-10. 奈伊(Joseph S. Nye, Jr.)對中國崛起的看法十分有趣,他不認為「中國崛 起」是正確的命題,正確的說法應當是回到強權(Return to Power)。請見

Joseph S. Nye, Jr., “China’s Re-Emergence and the Future of the Asia-Pacific,” Survival, Vol. 39, No. 4, Winter 1997, pp. 65-79。全球四大經 濟支柱分別為美國、日本、中國和歐洲,請見 Emma V. Broomfield,

“Per-ceptions of Danger: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2, No. 35, May 2003, pp. 265-284

Wenran Jiang, “The Japanese Assessment of the ‘China Threat’,” in Herbert Yee & Ian Storey, eds., The China Threat: Perceptions, Myths

and Realit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p. 155.

(3)

力的提升,改變了國際政經權力結構,尤其東亞權力結構的複雜化與 多樣化,而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的反應也將影響東亞整合的進展。6 回顧過去,有關中國崛起與東亞區域主義的相關文獻中,大多從 區域內主要國家的權力關係進行分析,認為中國經濟成長速度遠超過 其他強權國家,未來亞洲將呈現「華府-北京」的兩極體系,甚至有 機會在 2025 年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7在中國與東亞區域合作的文獻 中,分別就中國與東亞區域內之次區域、組織和國家間的合作進行分 析,以及中國與東協、日本等國的關係結構變化。8除此之外,在中國 崛起的相關研究中,多從政治權力結構分析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協會 (簡稱東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的 合作,也有學者從霸權權力關係的辯證分析中國與東亞區域經貿合作

發展與中國崛起的效應。9

近年來,不同層次的區域合作在東亞日漸深化,尤其中國積極參

Rol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31, No. 4, October 2005, pp. 735-753.

Edward Timperlake, Red Dragon Rising (Washington, DC: Regnery Publishing, 1999), p. 12. 陳重成、唐欣偉,〈中國大陸崛起對當前國際體系的衝擊〉,《遠景基金會 季刊》,第 6 卷第 4 期,2005 年 10 月,頁 101-137。 宋興洲教授認為新雙邊主義是區域主義中的另一項發展,並對東亞區域主義 的發展進行概況性的分析。請見宋興洲,〈區域主義與東亞經濟合作〉, 《政治科學論叢》,第 24 期,2005 年 6 月,頁 9-10。黃約翰(John Wong) 認為中國的崛起改變了東亞區域經濟發展模式,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存在 競逐的關係。請見 John Wong, “The Economic Rise of China: A Catalyst

for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Zhang Yunling, ed., East Asian

Cooperation: Searching for an Integrated Approach (Beijing: World

Affairs Press, 2004), pp. 265-292。

吳玲君,〈中國與東亞區域經貿合作:區域主義與霸權之間的關係〉,《問 題與研究》,第 44 卷第 5 期,2005 年 9 月,頁 1-27。

(4)

與東亞議事的運作,未來發展受到各界的關注。本文試圖從東亞區 域主義的發展脈絡,探討中國參與區域合作過程中遇到的機會與挑 戰,並進一步分析中國因應個別權力因素介入東亞區域主義(Region-alism)10發展的戰略思維,以及中國與個別權力因素之間的互動可能對 東亞區域主義發展帶來的影響,成為另一個探究中國崛起的分析架 構。本文首先回顧東亞區域主義的形成與發展,探究東亞權力結構的 形勢;其次,剖析中國對區域合作與區域主義的作為與角色;第三, 從東亞區域主義的觀點深入分析中國崛起效應,並進一步觀察中國可 能面臨的挑戰。

貳、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

「區域主義」一詞在稍早的論述中主要強調區域內的概念,以同 盟國的形式,或是會員國的性質促進國際合作,合作的議題侷限在經 濟與軍事等方面,東南亞公約組織(South 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即是。「新區域主義」(Neo-regionalism)相較於稍早的「區域主義」 概念更具多樣化、多層次的特性,且重視區域「共生」、「合作」的 意識,並推動區域合作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egional

Coop-eration)的發展。11

「區域主義」主要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制度建制,正式透過政府間協商的協 定,以及有制度性的機構。「區域主義」不只強調地理上的連結,更包括政 治、經濟、社會、文化與制度等各方面的連結,透過發展過程來追求共同的 價值、認同與規範。請見 Andrew Hurrell, “Regionalism 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Louise Fawcett & Andrew Hurrell, eds., 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 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39-45。

新區域主義是從舊區域主義與全球化的相互辯證出來的,是一個包括文化、 安全、經濟政策、政治制度等各領域,包括安全的區域主義、社會的區域主 義、經濟的區域主義、文化區域主義等多樣化現象,全方位的區域融合進行

(5)

近年來,東亞的區域整合有具體成果,透由雙邊、多邊、次區 域、功能性等不同模式的協商,甚至聯結至區域外的經濟體,發展國 際合作關係,這些作為促進了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12迄今在東亞地區 的區域主義主要包括:亞太主義(Asia-Pacificism)、東亞主義(Asia-nism)、東協主義(Aseanism)等三種。13學理上,形成一個完整的區域 主義要有五個條件,包括區域化、區域認同與意識(Regional Awareness and Identity)、區域內國家合作、以國家為主要行為者的區域整合及區 域的凝聚力等,14本文將從這五項指標來看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請見 表 1)。 分析和劃分,主要的表現是信用度,並非是純經濟領域的整合。請見 Peter

J. Katzenstein, “Reg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 31, No. 2, June 1996, pp. 123-160

Christopher M. Dent, “Taiwan and the New Reg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East Asia,”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82, June 2005, pp. 385-406.

針對東亞區域主義發展的論述,蕭全政教授對區域主義之分類,有助於相關 研究的進行。請見蕭全政,〈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臺灣的角色〉, 《政治科學論叢》,第 14 期,2001 年 6 月,頁 201-222。 區域化係指區域內整合與互動的過程,屬於非正式的整合,例如人員的交 流,透過由下向上的流動,使得區域內與區域間得以相互連結,因此又稱為 軟性的區域主義(Soft Regionalism)。區域認同與意識係指一種對於區域共 同體的歸屬感,內涵包括一般文化、歷史、宗教信仰等等的聯繫,區域是一 種想像的共同體,對外產生一股認同感。區域內的國家合作係指區域內透過 政府的協商與談判活動,包括非正式與正式形式,達成區域內的合作,這主 要與國際關係學中有關整合理論有密切的關聯,主要是有關國際典範(Re-gime)的探討。以國家為主要行為者的區域整合是以國家為對象,透過國家 來協商有關合作的議題,包括有利於人員、貨物、勞務、資金等等在區域內 的流動,如政策的整合、協商制度化、成立超國家組織等等。區域的凝聚力 係指區域對外的互動,進而處理有關跨區域的議題與事務。同註 10。

(6)

表 1 東亞區域主義的五項指標比較 亞太主義 東亞主義 東協主義 區域化 ˇ ˇ ˇ 區域認同與意識 ˇ ˇ 區域內的國家合作 ˇ ˇ ˇ 以國家為主要行為者的區域整合 ˇ 區域凝聚力 ˇ 說 明:標記「ˇ」表示該主義具有該指標的特質。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首先,亞太主義的發展,在有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簡稱亞太經合 會)(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的建制下,區域 化發展和區域內的國家合作程度較強,是亞太國家經濟合作的重要平 臺,係屬一個政府間(Inter-government)經濟論壇,其中,APEC 需全 部成員協商一致方能接納新成員加入,顯示 APEC 有朝向區域制度化 (Regional Institutionalization)發展的可能。 APEC具有開放性、非制度化、鬆散性的特質,強調合作的自主性 (Autonomous)與自願性(Voluntary)協商,是亞太地區的非正式諮商論 壇,不是一個以表決形成政策再加以執行的剛性團體,而是兼顧各國 發展差異,並富有彈性的特徵。但因其所涵蓋的地域過於廣泛且複 雜,政治經濟體制與發展差異性大,在區域認同與意識、區域內凝聚 力的發展等方面較弱;另外,由於 APEC 並非是一國際組織形式,缺 乏超國家(Super-state)的機制存在,協商的結果對成員國不具拘束力, 因此,以國家為主要行為者的區域整合程度比較低。就國際政治因素 來看,美國的強力主導,試圖透過 APEC 的運作,介入亞太地區的政 治、經濟、安全等合作。不過歐洲聯盟(簡稱歐盟)(European Union, EU)目前為止未接受非歐洲國家加入,該經驗對東亞國家的啟示是,非 區域國家的加入可能不利於區域內各國協商。15再加上東亞國家的自主

(7)

性發展,部分國家反對美國提出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 Pacific, FTAAP)概念,這些因素都導致亞太主義無法成

為東亞主流的合作模式,逐漸成為東亞區域主義的配角。

其次,東亞主義係屬封閉性的區域主義,在區域認同與意識上較 強,理論上來說東亞主義是一種舊區域主義的思維。1997 年 7 月東南 亞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當時希望透過國際貨幣基金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等全球多邊機制介入東亞金融重建,堅

決反對建立亞洲貨幣基金(Asian Monetary Fund),間接激起東亞國家

更加重視區域合作。161990年代期間,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Mohamad)

曾先後提出「東亞經濟集團」(East Asia Economic Group)與「東亞 經濟核心論壇」(East Asia Economic Caucus),對美國為主的西方金 融體系表示不滿;另外也有其他類似馬哈迪的論述,例如 1998 年韓國 總統金大中提出「東亞展望小組」(East Asia Vision Group, EAVG) 及「東亞研究小組」(East Asia Study Group, EASG),他們的共同 特徵是有意排除非區域內國家,試圖擺脫與西方經濟上的互賴關係, 建構具亞洲價值(Asian Value)的發展模式。例如日本倡議的「雁行理 論」(The Flying-geese Model),以日本為首,其次為亞洲四小龍(韓 國、臺灣、香港、新加坡),接續其後的是東協四國(泰國、菲律 賓、馬來西亞、印尼),最後才是越南、中國等後發的社會主義國家

(請見圖 1),17避談與西方經濟體的關係。

Judith F. Kornberg & John R. Faust, China in World Politics: Policies,

Processes, Prospects (London: UBC Press, 2005), pp. 254-255.

Joshua Eisenman, Eric Heginbotham & Derek Mitchell, China and the

Developing World: Beijing’s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M. E. Sharpe, 2007), pp. 155-156.

雁行理論係指同一產業在不同國家或同一國家內喪失競爭力,轉移至發展較 慢的國家承接技術或自行開發並開始生產;當這些國家發展成熟後,這些產 品又移至更落後的國家發展,各國的生產層次依序升級,呈現有秩序的發展

(8)

圖 1 東亞產業分工次第

資料來源:Chris Dixon,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South East Asia,” in Jean

Grugel & Wil Hout, eds., Regionalism across the North-South

Divid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p. 131

東亞主義是由地理位置鄰近的國家形成,以東亞各國為主的特 色,凸顯區域認同意識的強化,理論上,因為位置接壤的天生夥伴

(Natural Partner)關係,是有利於區域合作的進行。18東亞主義的封閉

性使得參與者對外更為團結,亞歐會議(Asia-Europe Meeting, ASEM)

為明顯的案例,進一步形成區域間主義(Inter-regionalism)的模式。19

現實而言,東亞區域內各國發展落差過大,加上國家之間存在許多矛 模式。若要對雁行理論進一步了解,請見 Kaname Akamatsu, “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Vol. 1, No. 1, March/August 1962, pp. 3-25。 瓦納考特(Paul Wonnacott)等人認為地緣政治的關係有助於區域認同的形 成。請見 Paul Wonnacott & Mark Lutz, “Is There a Case for Free Trade

Areas?” in Jefferey Schott, ed., Free Trade Areas and U.S. Trade Policy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9), pp. 59-84。

(9)

盾與衝突,因此,在以國家為主要行為者的區域整合及在構成區域凝 聚力的表現較為薄弱;20另外,區域內由下而上的密切交流,以及正式 與非正式的往來頻繁,使得區域化與區域內的國家合作程度較高。 第三,東協主義的發展,以東協為主要代表,東協的機制運作較 APEC完善,有國際組織具備的機能,且東協對國際事務與堅持保持自 身獨立的態度,不受成員以外的行為者所影響,對外採取「大國平 衡」戰略,保持中立身分。21共識(Consensus)與協商(Negotiation)是 東協運作的原則,針對政治問題必須會員國皆同意方能通過。這種運 作機制對內有助於小國權益的維護,對外則易於取得共識。東協對經 濟議題較具彈性,例如促進內部經濟合作的新模式成長三角(Growth Triangle),新加坡、柔佛州(馬來西亞)、廖島(印尼)等組成東協 南成長三角;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建立東協北成長三角;汶萊、 作網絡。請見吳東野,〈從亞歐會議論區域間主義的發展〉,《問題與研 究》,第 44 卷第 3 期,2005 年 5 月,頁 1-31。然而,也是因為 ASEM 商 議的領域十分廣泛,以及連結兩大洲的交流,其凸顯了非制度化與非正式性 領導會晤特徵。請見 Yeo Lay Hwee, Asia and Europe: The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ASE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p. 68。

東北亞各國之間存在多種衝突,例如中日關係、南北韓問題等。請見

Sun-hyuk Kim & Philippe C. Schmitter, “The Experienc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Potential for Northeast Asian Integration,” Asian

Perspective, Vol. 29, No. 2, August 2005, pp. 5-39

東協的成員以東南亞國家為限,目前有包括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 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等 10 國,巴布亞紐幾內亞與 斯里蘭卡是觀察員身分。東協的共同原則包括:互不干預成員國內部事務、 和平解決爭端、尊重各國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等。請見 Amitav Acharya,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s of Regional Order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10)

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組成東協東部經濟成長區;泰國、寮國、 緬甸、中國雲南省則組成黃金四角經濟合作區等等,其中以東協南成 長三角最具代表性。22 從學理的觀點來看,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認為,區域認同的 深化來自於共同歷史與經驗。23基於此,1997 年爆發東南亞金融風暴 後,2000 年東協先後與中國、日本、韓國簽署《清邁協議》(Chiang

Mai Initiative)、《亞洲債券市場協議》(The Asian Bond Market

Initiative),形成多邊金融貨幣合作社群;另外,2007 年,東協通過的 《東協憲章》(The ASEAN Charter),2008 年各國內部皆批准後,

2008年 12 月 15 日該憲章正式生效,不但建立一套程序規則(Procedural

Norms),更有可能於 2015 年成立類似歐盟的東協自由貿易區(ASEAN

Free Trade Area, AFTA)

,《東協憲章》將是區域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的典範。24總的來說,共同歷史經驗與制度化的結合,將會

強化東協成員對區域的認同。

東協區域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 ARF)成立於 1994 年 7 月,是由東協發起的政府間多邊安全合作機制,加上合作範圍不斷擴 大,甚至於 2006 年 9 月舉辦首次的東協「國防部長會議」,討論有關 恐怖主義、朝鮮核彈、SARS 等泛安全議題。2006 年,東協與美國簽

所謂成長三角是指三個以上地理位置相近的國家或地區設立經濟合作區,以 實現產業、貿易、投資、資源的互補與便利性合作。

Edward Mansfield & Helen V. Milne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ionalism: An Overview,” in Edward Mansfield & Helen V. Milner, e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ion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1-19.

東協的協商原則是相互協調、共識決策、擱置爭議、對外一致,考量各國社 經發展差異,有助於各國政策的彈性。請見 Alan Collins, Security and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3), pp.

(11)

署《合作夥伴行動藍圖》,同時又與其他國家展開非傳統安全對話,

表現出新區域主義的特質。25以胡里奧(Andrew Hurrell)的概念來看,

東協模式(ASEAN Way)較為成熟。

東協對外採一致立場,並成立對話夥伴國(Dialogue Partners),以 及與中、日、韓三國進行 10 加 3(ASEAN Plus Three, APT)的會談, 甚至於 2001 年 10 月、2002 年 11 月的 APT 高峰會中分別決議 EAVG 與 EASG 所提出深化區域合作的共識,建構智庫(Think Tanks)以研析 區域合作的進展。2003 年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提出「東亞共同體」的構 想,建議在 2020 年前建立「東協安全、經濟、社會文化共同體」,並 成立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FTA)和經濟共同體(Economic

Com-munity)。26

2005年 12 月,東協主導召開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

EAS),形成一開放、包容、透明、外向型的論壇。27EAS由東協主導

倡議,雖然將美國排除在外,但是,EAS 仍涵蓋澳洲、紐西蘭等非東 亞國家參 與,仍具「 半開放性」 特質,不同 於東亞主義的 「封閉 性」。從國際政治的角度觀察,東協於每年固定依序召開 ARF、APT、

EAS等會議,先召開 ARF 以合乎共識原則,是一種內向型發展;APT

與 EAS 再次依序舉行,除了反映出區域大國間複雜的政治角力因素, 也顯示東協「半開放性」的特質。東協拓展與其他周邊國家的合作關 係,並逐漸擴大會議參與者的規模,凸顯東協影響力擴張的事實,以 及東協極力主導區域合作的意涵。 區域內具信賴、強勢的行為者主導,帶動區域內合作及資源分配,避免舊區 域主義所出現的弊病。同註 11。 同註 21,頁 142。

Jong-wha Lee & Innwon Park, “Free Trade Areas in East Asia: Discriminatory or Non-discriminatory?” World Economy, Vol. 29, No. 1, January 2005, pp. 21-48.

(12)

前述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對區域經貿整合有推進的作用。林綿 基(Jusuf Wanandi)認為參與者若能達到共識,將可以促使區域整合的 深化。28依圖 2 觀察,東亞主義(圖 2C 區)係以區域內國家為主,排 斥非東亞國家的參與,其價值取向為區域共同體的產生;亞太主義 (圖 2A 區)的成員較為廣泛,其價值取向在於可以促使跨區域的合 作;東協主義(圖 2B 區)以東協組織為主導的力量,組織力量的引導 將有助於區域合作朝向制度化的發展。東亞主義、亞太主義和東協主 義的共同核心價值(即圖 2 中「D」區域所示),是深化整合與共同體 意志,包括經濟面的規模效益、政治面的友善關係、軍事面的和平穩 定、非傳統安全的合作等。不同的區域主義若能相輔相成,將可以彰 顯或促成核心價值的推行;反之,假若區域主義相互衝突,各個區域 主義將會分離,導致核心價值喪失。 ࣟࠅ೴഑׌ᆠ ऱு֨ᏝଖΚ ෡֏ᖞٽፖ٥ ٵ᧯რݳΖ 圖 2 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 說 明:A 為亞太主義的價值;B 為東協主義的價值;C 為東亞主義的價值; D為深化整合的核心價值。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Jusuf Wanandi, “Challenges to the East Asian Community and the Moves Forward,” The Indonesian Quarterly, Vol. 32, No. 2, June 2004, pp. 111-112.

(13)

東亞地區大多國家認為通過區域合作將可以消除外在的衝擊與競 爭,進而提升競爭力與國際地位,各國對區域經濟合作趨向制度化發 展都展現積極參與的立場及關注,透過國家政策之支持,加上國家主 導及非國家行為者的參與,促進了東亞區域合作的發展。29各種經貿合 作與經濟談判的發展將持續增加,且呈現非正式、共識導向與開放式 區域主義,是當前東亞區域合作發展的特質,依據各國具備的優勢條 件來分工不同領域的合作,將有助於東亞邁向更深層的整合。30 值得注意地是,由於美國、中國、日本、韓國、東協等主要參與 者的互動,都表現出強烈的意願與企圖心,同時也由於參與東亞整合 成員增多,結果使得各項議題的談判阻礙增多,整合的核心價值「D」 的範圍不見得會變大,反而使得區域內權力關係更為複雜,甚至相互 爭奪主導權,例如中日關係的僵化、兩岸關係矛盾、北韓核武危機、 南海主權的爭議等。31中國崛起使得其他參與者感到壓力,而不同力量 的介入,參與者的利益相互衝突,將迫使三種東亞區域主義分離(請 見圖 3),核心價值「D」喪失,不利於東亞區域整合。

Dajin Peng, “The Changing Nature of East Asia as an Economic Region,”

Pacific Affairs, Vol. 73, No. 2, July 2000, pp. 171-178.

Etel Solingen, “East Asian Regional Institutions: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s, and Distinctiveness,” in T. J. Pempel, ed., Remapping East Asia: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gio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32-38. 卡勒爾(Miles Kahler)認為,區域內參加談判的代表數減少,談判會因此變 得容易進行,反之則不易進行。請見 Miles Kahle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gration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14)

圖 3 東亞區域主義的變化關聯圖 說 明:同圖 2。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國家之間的關係與對話,是觀察區域整合與區域主義發展的主要 切入點。32現實上,東亞區域主義若是以東亞主義或是東協主義的發展 為主,將排除非亞洲國家於整合之外,由區域內國家來主導協商,從 開放性走向封閉性的區域主義,具體例證如 10+1(ASEAN Plus One,

APO)、APT、東亞經濟核心論壇、EAS 等,則有利於區域內國家之間

對話協商。若因利益衝突致各區域主義彼此脫離,主要參與者會更趨 保護,導致各區域主義相互對抗,形成一種區域內的保護主義(Internal

Protectionism of Region),例如中國成立亞洲博鰲論壇(Boao Asian

Forum)、美國主張成立 FTAAP 等,此亦不利於區域整合的發展。33

Guy Peters,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Wellington House, 1999), pp. 1-10.

楊志恆,〈中共及日本在東北亞的角色〉,《遠景季刊》,第 2 卷第 4 期,

(15)

參、中國在東亞區域主義發展中的作為

一、從漠視到主動參與

改革開放前,中國對外關係是以意識形態為指導方針,將全球大 致分為「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兩類;對 外戰略大多是政治考量,經濟的援助或合作也都是計畫性的政治手段 之一,不熱衷國際經濟事務。尤其,1970 年代前,中共對外爭取國際 承認,與臺灣的國民政府展開中國代表權之爭,彈性利用冷戰對立的 空隙,不斷拓展邦交國,主要與第三世界國家合作並提供援助。1971 年加入聯合國,正式取代中華民國代表中國的國際地位,並在 1979 年 與美國建交,從此中共的國際地位大幅提升。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綜合國力大為提升,開始重視參與 國際政經事務的運作,爭取在國際舞臺上的發言權與能見度。從另一 個角度看,中國採取開放政策後,過去的鎖國政策必須改弦更張,在 鄧小平倡議的「和平與發展」政策方針指導下,以「韜光養晦,絕不 當頭」與「負責任大國,有所作為」作為發展對外關係的核心思維。34 自 1990 年代開始,中國採取兩手策略發展對外關係,一方面推動 「大國外交」,與西方大國及地區大國修復雙邊關係;另一方面則推 展「睦鄰外交」,與周邊國家建立友好關係,強調和諧穩定周邊環 境,以及型塑和平的國際形象,消弭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可能帶來 鄧小平於 1980 年代末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認為中國必須 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請見鄧 小平,《鄧小平文選(第 3 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年), 頁 3。芬克斯坦(David Finkelstein)認為中國外交政策雖有新的論述與口號, 但原則上都還是依循著鄧小平的和平與發展觀。請見 David Finkelstein, China Reconsiders Its National Security: The Great Peace and Development Debate of 1999 (Alexandria, VA: CAN Corporation, 2000), pp. 8-12

(16)

威脅」之疑慮。中國積極推展「睦鄰外交」政策,主要的目的在於創 造和平的周邊關係,俾利中國發展經濟,而更重要地是有利於進一步 發展政經國際同盟關係,抗衡美、日兩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勢力。35 中國體認到必須更加融入國際政經體制,才可以吸引大量外資進 入,拓展國際空間,以及提升國際地位。1992 年間,中國加入 APEC 成為正式會員,同期間中國也積極參與東協的相關會議。36中國作為區 域的經濟大國主動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潮流,更使得東亞地區成為全球 主要的三大區塊之一。中國的外交採取和平轉型(Peaceful Transition) 的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在全球化潮流下,與他國平等競爭,試 圖從現實主義(Realism)與自由主義(Liberalism)之間建立新國家形象, 拓展中國的對外關係。37邁特利(Walter Mattli)的研究認為,區域內大 國積極參與甚至主導區域經濟合作的作為,有助於深化區域的認同,38 因此,可以說,東亞區域主義之發展與中國積極促進區域內經濟合作 的作為息息相關。 許志嘉,〈中國新睦鄰外交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 刊》,第 8 卷第 3 期,2007 年 7 月,頁 48。

Alastair Iain Johnston,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4, March 2003, pp. 51-53.

現實主義認為追求權力是主權國家的本能,大國擴張權力而相互競爭達到平 衡是國際得以和平的主要原因之一。請見 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A: Addison-Wesley, 1979), pp. 102-128。另外,自 由主義強調國家透過經貿、投資途徑來增加自己的財富,進而解決其他領域 的衝突,經濟全球化使國家不能為所欲為。請見 Robert O. Keohane &

Joseph S. Nye, Jr.,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7), p. 37

Walter Mattli, The Logic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Europe and Beyo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42-43.

(17)

二、積極參與並企圖主導議題

自 1990 年代中期開始,中國以「一個負責任大國」自許,並盼以 發展中國家之首的身分而有所作為,先後提出包括〈和平共處五項原 則〉與〈國際關係民主化和發展多樣化的說帖〉,主張必須建立國際 政經新秩序,尊重地區內各個國家的特殊性,建立平等、互惠、共贏 的經濟全球化關係,以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39 中國在東亞地區的經濟大國地位,主要奠定在經濟迅速成長、產 業與貿易高速發展、市場不斷擴大等因素上。對東亞國家而言,中國 經濟持續成長和國家購買力的提升, 周邊國家提供了有利的投資出 路;中國龐大的市場潛力吸引外人來投資、貿易和從事其他商務活 動,進而增強了東亞地區的經濟活力和國際競爭力。40中國經濟崛起牽 動東亞經貿版圖的變化,甚至打破雁行理論所設想的發展模式。續圖 1 的討論,從迪克森(Chris Dixon)的論點來看,中國吸引許多的跨國公 司投資,製造能力大幅提升,在東亞區域分工格局中取代了東協四 國,直接承受亞洲四小龍所移轉過來的生產機會。另外,中國與周邊 國家橫向內在的經濟聯繫亦不斷加強,結果,比較圖 4 和圖 1 可以發現 在東亞地區,以中國為軸心的區域經濟整合逐步深化。 同註 9,頁 1-27。

Thomas Dorsey, David Ronbinson, Yongzheng Yang & Harm Zebregs, “The Impact of WTO Accession,” in Wanda Tseng & Markus Rodlauer, eds., China: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3), pp. 192-194.

(18)

ᖞٽ࿇୶ ֲء ࠅ੊؄՛ᚊ խഏ ASEAN؄ഏ ࠡהASEANഏ୮ ᤁञԺ 圖 4 中國崛起後的東亞產業分工次第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在現實環境中,中國雖然不會輕易為了新的國際秩序,而拋棄或 背叛現存的秩序,對外表面上維持一個現狀型國家(a Status Quo State)

角色,41但是,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與主導國際組織運作,試圖挑戰當前

的國際體制(International Regime),以爭取全世界認同其國際地位和

影響力,凸顯中國內在仍希望扮演一個修正型(Revisionist) 強權。42

奧根斯基(A. F. K. Organski)認為一國的崛起雖會使得權力結構變遷,但不 會輕易地互相背叛,會維持部分現存的制度,請見 A. F. K. Organski,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Alfred A. Konpf, 1968), p. 183

施韋勒(Randall Schweller)將國家主要分為現狀型國家和修正型強權兩大 類,但又可細分成有限變革的現狀型國家、不接受任何改變的現狀型國家、 革命性修正型強權、目標有限的修正型強權等四種。請見 Randall Schweller,

“Bandwagoning for Profit: Bring the Revision State Back in,” in Michael Brown, ed., The Perils of Anarchy: Contemporary 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5), pp. 251-270。江憶恩(Alastair

(19)

中國曾公開表示要以負責任的態度來參與國際或區域的經濟政策 協調,尋求公平、合理的新秩序。中國試圖利用其市場腹地潛力和國 際政治地位(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以及中國近期提出新安 全觀(New Security Concept),結合硬要素(Hard Factors)和軟要素

(Soft Factors),以提升影響力來改變國際秩序。43另外,依攻勢現實

主義(Offensive Realism)所強調的觀點來看,國家並不會僅安於現狀

(Status Quo Powers),可以發現中國將利用國際合作的機會來獲得權

力並建立大國形象,以強化在東亞區域整合的主導地位。44

中國的崛起對東亞區域主義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近年來,中國 積極參與東亞區域合作安排,特別是參與 APEC 的運作,以及發展與

礙於國際現實、國際輿論、國內發展的需求,國家角色在有限變革的現狀型 及目標有限的修正型之間迴盪。請見 Michael D. Swaine & Ashley J. Tellis, 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2000), p. 231。

1996年先由錢其琛提出新安全觀,1999 年江澤民亦有相關論述,其是以互 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推動共同安全、相互安全、合作安全、綜合 安全、集體安全等綜合安全概念。請見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Beijing: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2000), p. 8。國際新秩序與 1955 年周恩來提出的〈和平共 處五原則〉包括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 互利,以及和平共處等五項原則,請見 Angang Hu,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pp. 55-59。

攻勢現實主義對地緣政治(Geopolitics)的重視,將國家權力與地理因素加以 結合。關於攻勢現實主義請見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 W. Norton, 2001), p. 21。柏恩斯坦

(Richard Bernstein)認為中國參與國際事務,來提升國際影響力。請見 Richard

Bernstein & Ross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97), p. 53。

(20)

東協的經貿關係(請見表 2)。APEC 是亞太主義在國際社會的具體呈 表 2 中國參與區域合作的作為演變 期間 代表作為 對外的主要策略 身分 1991-1994 ◎加入 APEC ◎加入 ARF *在既有國際秩序,緩和大國關係,強化周 邊關係。 *與東協國家建立地區安全機制。 主動參與 者 1995-1998 ◎參與 APEC 領導人會談 ◎上海五國機制 ◎力撐人民幣度過亞洲金 融風暴 ◎收回香港主權 *加速國內經濟體制改革。 *透過人民幣提升次霸權地位,並成為強勢 通貨。 *落實 APEC 茂物目標強化加入 WTO 的籌 碼。 *提出 APEC 方式抗衡美國的經濟共同體。 發展中國 家之首自 居 1999-2001 ◎收回澳門主權 ◎主辦 APEC 會議 ◎主辦亞洲博鰲論壇 ◎成立上海合作組織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積極舉辦區域合作活動,建立大國形象。 *提出《中國現代化報告》。 *將區域合作範圍從經濟擴大至政治安全領 域。 *以 WTO 作為多邊經貿協商談判平臺。 *提出新安全觀。 企圖成為 主導者 2002-2005 ◎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 條約》 ◎與東協簽署框架協議 ◎與港、澳簽署《緊密經

濟夥伴關係協定》(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CEPA) ◎參與六方會談 ◎參與 EAS *積極建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聲稱由東協主導東亞區域合作。 *參與反恐行動與展開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 作。 *頒布《中國國防白皮書》。 *推動《東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宣言》。 區域性大 國 2006-2008 ◎提出和諧世界、三鄰政 策 ◎推動經濟夥伴協定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EPA) ◎推動《東亞能源安全宿 霧宣言》 ◎次、微區域主義邊境合 作戰略 ◎提出和平鴿戰略 ◎兩岸兩會恢復會談 ◎積極參與 20 國集團 (G20) *主導東亞門羅主義,排除美國因素。 *推動 10 加 6、10 加 3 的合作模式。 *簽署 FTA 或雙邊貿易與投資協議。 *推動軍事戰略夥伴關係與聯合軍演。 *建立和諧社會的國際觀。 *透過 EAS 與日韓共商區域事務。 *北京奧運中融合中國文化提升軟實力意 識。 *推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與東南亞國家合作 模式。 *於 G20 會議中提高中國的負責任大國形 象。 區域性大 國邁入全 球性大國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21)

現,屬於開放性區域主義,中國試圖利用 APEC 開放性的特點,拓展 東亞區域外的政經關係,順勢擴展國際合作,甚至積極推動跨區域整 合,例如於 2001 年成立亞洲博鰲論壇,推動非政府產、官、學綜合性 論壇活動,厚植本身跨區域國家關係。45 如前所述,東協是東協主義發展的主要代表,具半開放的性質。 中國推動「睦鄰外交」策略,積極與周邊國家搏感情,甚至擴大各種 形式的往來,尤其是爭取東協成員國的認同,包括市場經濟、和諧世 界、區域大國等認同,透過這樣的信任與認同的建構,進一步與東協 達成各種領域的合作關係,諸如軍事、反恐、經貿等議題。 1990年代初期,中國陸續與印尼、新加坡、汶萊恢復或建立邦 交,並與東協展開多重領域的接觸。1991 年,中國出席東協第 24 屆外 長會議,雙方從對立關係走向互信對話;到了 1996 年,中國已成為東 協全面對話夥伴。1997 年 12 月,中國與東協在新加坡針對雙邊合作提 出聯合聲明,展開建構 APO 與 APT 的多邊對話談判,嗣於 2002 年簽 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2004 年 11 月再簽署《貨 物貿易協議》,決定於 2005 年 7 月開始全面降低關稅,並宣布將於 2010年與東協主要六國的絕大多數產品關稅降為零、2015 年起關稅全

面降至零,形成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AFTA)(請見表 3)。

高長、王正旭,〈兩岸關係的回顧、新情勢與前瞻〉,《遠景基金會季 刊》,第 9 卷第 3 期,2008 年 7 月,頁 184-185。

(22)

表 3 CAFTA的關稅減讓進度 時間 關稅稅率 參與國家 備註 2000年 0-5% 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 汶萊、泰國 85%的 CEPT 條目 2001年 平均關稅 14%左右 東協成員國 0% 中國、新加坡、印尼、馬來 西亞、汶萊、泰國、緬甸 全部商品 90% 2002年 東協成員國 0% 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 汶萊、泰國、緬甸 簽 署 《 農 業 合 作 諒解備忘錄》 2003年 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修正草案》 2004年 農產品關稅開始下降 CAFTA 簽 署 《 全 面 經 濟 合 作 框 架 協 議 貨 物貿易協議》 2005年 WTO 會員平均關稅約 11% 中國 全部減稅商品 2006年 東協成員國 0-5% 越南 82%以下 2008年 東協成員國 0-5% 寮國、緬甸 82%以下 2010年 東協成員國 0-5% 柬埔寨 82%以下 2011年 5%以下 CAFTA 全部 2015年 東協成員國 0% 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 汶萊、泰國、緬甸 全部 2018年 東協成員國 0% 所有東協成員國 全部 2020年 5%以下 中國、新加坡、印尼、馬來 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 全部

說 明:CEPT(Common Effective Preferential Tariff)係指 AFTA 之共同優惠關稅協定。46 資料來源:整理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部分關稅削減時間表〉,《海關綜合信息資訊網》,

2005年 1 月 1 日,<http://www.china-customs.com/html/afta/200501/ 01-1986.html>。

中國與東協的經貿合作,將 CAFTA 視為南南合作(South-South

Cooperation)的典範,從彈性合作化來消除經貿往來的障礙,在安全合

CEPT與優惠貿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ing Arrangement, PTA)的差別在於

CEPT的自由化是以部門(Sector)為界,而 PTA 是採項目別(Item by Item)。 請見 Prema Chandra Athukorala & Jayant Menon, “AFTA and the

Investment-Trade Nexus in ASEAN,” The World Economy, Vol. 20, No. 2, March 1997, pp. 159-174。

(23)

作部分,中國也參與亞太唯一多邊安全對話機制 ARF,討論議題包括 南海問題、區域安全機制等。2003 年 10 月,中國與東協簽署《東南亞 友好合作條約》,是第一個非東南亞國家參與該條約的國家,此已顯 示中國逐漸獲得東南亞各國的認同。外交關係方面,中國重要的政府 官員密集前往東南亞各國進行訪問,從不缺席東協相關峰會,凸顯中 國十分努力促進與東南亞各國的政經關係,並進一步厚植區域結盟之 實力。47 中國面對東亞主義,著墨不如對亞太主義及東協主義來得多,可 能的原因之一是,到目前為止,東亞主義沒有具體的組織,同時各種 論述都僅僅只是東亞各國領袖提出的看法或口號,並無實質的推動或 成果。加上東亞主義採取封閉性區域主義,排除非區域內國家,導致 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反制,中國參與東亞主義的實際作為不多。另外, 中國積極籌組不同的國際組織與論壇,例如亞洲博鰲論壇、上海合作 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等,主要目的在於透由各種 國際性的結盟,壯大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提高在東亞區域主義 發展的主導能力,成為區域甚至是跨區域的主要中心(Hub)。

三、由區域性大國邁向全球性大國

近年來,中國積極與其他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安排)(Free

Trade Agreement or Arrangement, FTA)及區域貿易協定(安排)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or Arrangement, RTA),具體的例子包

括與香港、澳門簽署 CEPA、與巴基斯坦、東協、智利等簽署 FTA(請 見表 4)。同時也積極推動各種政治、經濟領域的國際合作協議,拓展 跨區域及擴大區域範圍的經貿合作磋商,並要求各國承認其是市場經 濟國家(Market Economic State)。

(24)

表 4 中國簽署的 FTAs 與 RTAs(截至 2008 年 3 月) 對象/名稱 類型 時間 進況 關注的議題 已經完成簽署的部分 香港 CEPA ‧ 2003.7.29 簽署 ‧ 2004.1.1 生效 ‧ 2006.6.27 簽署 第四階段 CEPA ‧ 2004.10.27 簽 署補充協議 ‧ 2005.1.1 生效 I. 關稅與非關稅障礙 II. 服務貿易 III. 標準化 IV. 爭端解決 澳門 CEPA ‧ 2003.10.17 簽 署 ‧ 2004.1.1 生效 ‧ 2004.10.29 簽 署補充協議 ‧ 2005.1.1 生效 I. 關稅與非關稅障礙 II. 投資與服務貿易 III. 標準化 IV. 爭端解決 《曼谷協定》 區 域 優 惠 貿 易安排 ‧ 2001.4.12 加入 ‧ 2002.1.1 實行 實行關稅減讓 降低商品關稅 巴基斯坦 FTA ‧ 2006.11.24 簽 訂 ‧ 2007.7.1 生效 ‧ 2008.10.15 簽 署 FTA 補充議 定書 ‧ 2005.4.5 簽署 早期收穫協議 ‧ 2006.1.1 實行 I. 以貿易為主的降低關稅 II. 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 家 東協 FTA ‧ 2002.11.4 簽署 ‧ 2003.8.1 實行 ‧ 2004.1 實行早 期收穫協議 ‧ 2005.1.1 開始 實行貿易與爭 端解決機制 ‧ 2005.8.20 關 稅減讓,投資 與服務貿易尚 談判中 I. 關稅與非關稅障礙 II.投資與服務貿易 III.海關程序 IV.相互認證 V. 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 家 智利 FTA ‧ 2005.11.18 簽 訂 ‧ 2006.10.1 生效 ‧ 2006.6 實行關 稅減讓協議 ‧ 2007.1.15 進 入第 5 輪服務 貿易與投資談 判 I. 國民待遇與商品准入 II. 原產地規則 III. SPS IV. 技術性貿易障礙 V. 爭端解決機制 VI. 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 VII.貨品貿易降稅進程 東協、日本、 南韓、印度、 澳洲、紐西蘭 《 吉 隆 坡 宣 言》 2005.12.16簽訂 韓國 《 保 護 和 促 進 投 資 協 定》 2007.9.11簽訂 俄羅斯 貿易平臺 2007.9.20簽訂 東協 《 海 事 協定》 2007.11.2簽訂

(25)

厄瓜多爾 經濟技術 合作協定 2007.11.21簽訂 簽署了 14 個合作項目 獅子山 經濟技術 合作協定 2008.1.19簽訂 新加坡 合格境內 投 資 者 (QDII)協 議 2008.1.22簽訂 紐西蘭 FTA 2008.4.7簽訂 2008.10.1生效 完成談判 I. 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 家 II. 關稅調降 III.羊毛進口 CSTQ 優惠額 度 談判中 澳洲 雙邊自由 貿易協定 2007.10.30談判 進入第 10 輪談判 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 海灣合作理事 會(GCC) RTA 2004.8.6談判 進入第 3 輪談判 非洲南部關稅 同盟(SCAU) RTA 2004.7談判 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 冰島 FTA 2005.5.17談判 ‧ 2006.12.4FTA 談判議定書 ‧ 2007.6.22 進 入第 2 輪談判 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 祕魯 FTA 2008.3.7談判 進入第 2 輪談判 處於研究階段 印度 雙邊自由 貿易協定 2005.4開始接觸 日本、韓國 RTA 韓國 FTA 2006.11.17開始接觸 說 明:《曼谷協定》的其他成員國:印度、韓國、孟加拉、斯里蘭卡、寮國;GCC 的成員國: 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巴林、阿曼和卡達;SCAU 的成員國:南 非、波札那、賴所托、納米比亞、史瓦濟蘭。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部分引自 WTO, Trade Policy Review Report by the WTO Secretariat,

WT/TPR/S/161, February 28, 2006, <http://docsonline.wto.org/gen_home.asp? language=1& _=1>。

中國的區域戰略,採取次區域主義(Sub-regionalism)48與微區域主

次區域主義意指要改變過去長期使用的區域概念,例如東北亞、拉丁美洲、 南亞、中亞等區域名詞,由中小型國家來推動以對況全球化與區域化的壓

(26)

義(Micro-regionalism)49形式的合作戰略,前者的合作形式多樣,譬如

在 2003 年間曾提出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區(China-Japan-Korea

Free Trade Area)與東北亞自由貿易區(Northeast Asia Free Trade

Area)、2004 年中、日、韓簽署《三國合作行動戰略》等;後者的合作

形式包括 1990 年中、俄、北韓的「圖們江開發計畫」、1992 年與中 南半島國家建立「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計畫」(Greater Mekong

Sub-region)、2004 年與越南提出「兩廊一網」經濟區、2005 年中俄跨國經 濟圈等。 自 2000 年起,中國開始關注多元的區域議題,認為東亞合作絕非 單純的經濟問題,政治因素攸關未來走向,包括經濟、技術、非傳統 安全、軍事戰略合作主軸等,例如與東協簽訂 1999 年《南海行為準 則》、2000 年《禁毒合作行動》、2002 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 2004年《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與《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 言的行動計畫》、2005 年《文化合作諒解備忘錄》等,都是中國發展 對外關係的具體表現。中國認為只要合乎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採取開 放的態度且不侷限任何形式,戰術更為彈性,例如每年召開亞洲博鰲 論壇,邀集亞洲各國的產、官、學界的資深菁英代表,探討共同關注 的議題,該項論壇活動最大的特色在於從過去政府間協商走向非政府 力,符合中小型國家的利益,中小型國家間之間所達成的區域貿易合作是克 服他們較低的討價還價能力和較高的談判成本之有效途徑。請見 Chia Siow

Yue & Lee Tsao Yuan, “Subregional Economic Zones: A New Motive Force in Asia-Pacific Development,” in C. Fred Bergsten & Marcus Noland, eds., Pacific Dynamism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3), pp. 225-269。

微區域主義係指一種次於國家為主的區塊概念,例如環黃海經濟區、湄公河 開發計畫等,大多由地方政府來推動合作並促進經濟發展,具有政策彈性化 的特質。請見楊昊,〈微型區域主義在東南亞跨域霾害治理上的挑戰與調 適〉,《遠景基金會季刊》,第 7 卷第 3 期,2006 年 7 月,頁 153。

(27)

(Non-government)模式的論壇。 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認為,霸權(Hegemony)與平衡者(Balancer) 的出現都是有助於推展區域合作,依此推論,無論中國是以霸權抑或 平衡者的角色參與,都將牽動東亞區域整合與區域主義的發展。50中國 與周邊國家建立友誼關係的區域戰略思維中,強調在經濟和內部的穩 定,對外採取順勢(Bandwagoning)的態度,且外交策略上充滿多邊主 義(Multilateralism)色彩,目的在於提升國際談判地位。中國過去透過 雙邊(Bilateral)層次處理各國關係,近年來,中國聯合多邊主義、雙邊 主義(Bilateralism)、協商式的單邊主義(Concerted Unilateralism)等多 重途徑,並以區域的角度去思考與建構周邊關係。 中國的積極運作,結合不同層次的區域主義戰略,促使東亞區域 主義的內涵更為豐富,尤其東協是中國當前最為重視的合作對象,面 對東協欲主導 ARF、APT、EAS 等作為,中國不急於「當頭」,表現 配合參與的態度,促使 APO 與 APT 有了發展的契機。具體而言,中國 在 EAS 中所扮演的角色,傾向將美國排除於外,與東協站在同一陣線 上,但不與東協爭奪主導權,以利參與 EAS 的權力軸心,這樣的戰略 作為,不但拉抬東協主義的重要性,更有助於型塑中國的區域地位, 保持對外戰略的彈性。51

肆、中國在東亞區域主義發展中面臨的挑戰

中國崛起在國際上引起各種不同的議論,其中以「中國威脅論」 所泛起的效應最大。從經濟層面來看,中國威脅論的主要內容認為中 國經貿高速發展,影響力擴及全球,譬如,中國吸引全球大量資金流 同註 37,頁 102-128。

Avery Goldstein,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8)

入,排擠到其他國家。在另一方面,競爭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尼、新 加坡、泰國等國家之產品面對中國製品之低價競爭,在歐美市場受到 排擠;尤其中國經濟崛起,使得國際經濟景氣高度依賴中國,中國的 經濟波動將可能導致全球經貿榮枯。52 從國際政治角度來看,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指出,中國預計 在 2050 年完成軍事現代化,屆時對美國及其他國家而言不單只是軍事 威脅,甚至在經濟、政治、社會層面都會遭到中國資訊戰的攻擊。53 國國防部的調查指出,中國的國防預算逐年增加,不但對美國造成威 脅,甚至衝擊當前國際體制運作,對區域內形成重大的威脅;其中, 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堅持南海主權的爭議及軍力擴張感到擔憂。54 包括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及日本等主要國家對中國崛起的 事實感到擔心,紛紛採取相對措施因應(請見表 5)。美國及其戰略盟 友認為,中國崛起將可能挑戰現有的國際體制,衝擊美國霸權穩定(He-gemonic Stability)。55中國企圖改變現狀,勢將挑戰美國現有的國家 利益及國際領導地位。對美國而言,東亞主義排除區域外國家的參

Helen E. S. Nesadurai, Globalisation, Domestic Politics and Regionalis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p. 82.

Zalmay M. Khalilzad, Abram N. Shulsky, Daniel L. Byman, Roger Cliff, David T. Orletsky, David Shalapak & Ashley J. Tellis,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 (CA: RAND, 1999), p. 12.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Secretary

& Defense, 2005), pp. 21-22; Chih-Yu Shih, “Breeding a Reluctant Dragon: Can China Rise into Partnership and Away from Antagonism?”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31, No. 4, October 2005, pp. 755-774. 霸權穩定認為霸權國的存在,將有助於國際體系的穩定,甚至帶來經濟繁榮 與相互依存的發展,因此,美國一向以經濟優勢與政治影響力,主導國際體 制的運作。請見 Charles P. Kindleberger,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 (London: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1973), p. 28

(29)

與,美國公開反對。中國的崛起對美國在東亞區域甚至全球戰略中, 同時包括了「認知上的威脅」與「提出威脅」,美國提出的中國威 脅,主要是美國認知上已將中國視為威脅;相對地,因為在美國的認 知中,中國將挑戰其權威,必須提出威脅的警示。 表 5 主要國家對東亞區域主義發展與中國崛起的反應情形 美國的態度 日本的態度 韓國的態度 東協的態度 中國的態度 亞太主義 積極主導 參與運作 參與運作 參與運作 參與運作 東亞主義 抵 制 積極鼓吹 消極應對 積極鼓吹 消極應對 東協主義 消極應對 積極主導 積極促進 積極主導 積極主導 中國崛起 視為威脅 視為威脅 視為機會 機會與威脅 並存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中國試圖參與制定和影響國際規則,並提出「充分尊重各國文明 發展的多樣化」與「國際政經新秩序」的概念,對以美國為首的國際 體系構成挑戰。美國 維護霸權地位,將中國崛起視為威脅,採取遏 制策略,例如與印度展開合作以牽制中國在南亞的勢力擴張。56同時, 進一步要求中國必須遵照現行國際規範與模式行事,尤其在不同的議 題上對中國施加壓力,例如人民幣升值、貿易平衡、知識產權等問 題。另外,歐盟一直不願意解除對中國禁運武器的協議,也是對中國 威脅的一種反應。因此,歐美國家將中國崛起視為國際體系變革的重 大變數,乃對中國發展國際關係處處設防。57

William A. Callahon, “How to Understand China: The Dangers and Opportunities of Being a Rising Power,”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31, No. 4, October 2005, pp. 701-714.

Gerald Segal, “East Asia and the ‘Constrainment’ of China,” in Michael E. Brown, Owen R. Cotê, Jr., Sean M. Lynn-Jones& Steven E., eds., The

(30)

就東亞區域內國家來看,日本為維持區域內領導地位,以及基於 美日安保合作關係,對中國崛起的態度大致與美國相同。日本對爭取 主導東亞區域合作也具有野心,將中國視為影響日本維持在東亞地區 經濟強權地位的主要威脅。日本在許多的外交政策上多與美國相互合 作,這些因素是導致中日雙方互信不足,雙邊關係不睦的主要原因。58 對於韓國而言,因國內存在反美與反日的氛圍,不會完全依循美國所 主導的規則,而是依議題有不同的反應,在經貿事務上,中國的崛起 對韓國而言是機會,韓國較傾向與中國合作的態度(請見表 5)。 東協各國將中國視為機會,同時也看作是威脅。就經濟規模的擴 張來看,東協各國多希望中國的加入,尤其是泰國與新加坡的態度更 為積極,希望利用中國的市場實現出口擴張。然而,東南亞國家與中 國亦存在許多矛盾,特別是南海主權的爭議牽動雙邊關係的變化。東 協國家中,菲律賓及印尼對中國崛起感到十分恐懼,認為中國透過與 東協的經貿合作,將威脅到菲律賓與印尼爭取東南亞地區的龍頭地 位。另外,就某些較敏感性的產業,例如農業,東南亞國家對中國仍 存有疑慮,尤其中國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環境條件類似,造成 在吸引跨國投資方面相互排擠,東南亞各國一直耿耿於懷。59 面對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感到不安的論調,中國當局除了提出反 駁,另試圖型塑「和平發展」的國家形象,近年來更積極對外宣傳 「和諧世界」與「和平鴿戰略」的概念,並強調雖然中國總體經濟量 占全球比重大,但是就人口平均而言,個體經濟量仍十分薄弱,加上

Rise of China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0), pp. 262-265.

Sir John Boyd, “China and Japan,” Asian Affairs, Vol. 36, No. 3, November 2005, pp. 277-286.

David Roland Holst & John Weiss, “Asean and China: Export Rivals or Partners in Regional Growth?” The World Economy, Vol. 27, No. 8, August 2004, pp. 1255-1274.

(31)

內部經濟發展存在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中國一直強調本身只是個發展 中國家,對外以「負責任大國」自居,且以合作夥伴的身分來參與國 際體制,例如對反恐、全球暖化、非傳統安全等國際議題上採取合作 參與的態度,努力降低國際輿論的質疑。 中國以「韜光養晦、絕不當頭」的原則,在 2005 年 12 月的 EAS 中公開宣稱,支持由東協主導東亞區域合作。對中國而言,支持由東 協來主導除了可緩和國際壓力,也試圖從消除國際疑慮來取得各國的 信任。不過,中國並未放棄主導區域合作的意圖,透由擴大區域合作 範圍,例如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亞洲博鰲論壇等,凸顯中國有所作 為、負責任大國的戰略企圖。基於中國的綜合國力強大,無論其主觀 意志主導與否,並不影響「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區域主義」正在發展 的事實。 中國面對不同層次的區域主義合作議題,採取不同的態度,結合 「絕不當頭」與「有所作為」的策略,一方面,就東亞區域主義中的 諸多議題採取積極參與或合作的態度,但不直接與大國爭奪主導權; 另一方面,就低一層次的次區域主義與微區域主義的相關議題,中國 則大力推動甚至表現出強烈的主導意志,其企圖主導東亞區域合作的 用心欲蓋彌彰。 就亞太主義而言,亞太主義在國際社會的具體體現是 APEC,屬於 開放性區域主義。在以政府為主體的 APEC 架構中,美國仍具有主導 優勢,美國透過 APEC 介入亞洲事務及維護美國戰略利益,APEC 的 許多成員國與美國關係親近,例如日本、菲律賓、加拿大等,加上 APEC係屬跨區域合作模式,各國政經發展差異大,中國參與 APEC 事 務,甚至要主導亞太地區各項議事的行動,仍受到美國的掣肘,中國 的作為效果大打折扣。60

Jusuf Wanandi, “China and Asia Pacific Regionalism,” in Kokubun Ryosei & Wang Jisi, eds., The Rise of China and a Changing East Asian Order

(32)

東亞主義方面,由於是屬封閉型的區域主義,排除了非區域內國 家的參與,特別是美國,有利於中國爭取較大的發言權、發揮較大的 影響力。然而,中國仍必須面對區域內其他國家的反應,尤其,日本 想要爭取主導區域合作的議事,印尼自認為是東南亞大國,馬來西亞 經濟發展迅速,都表現領導議事運作的企圖。另外,區域外國家也想 積極介入東亞區域發展,例如美國對東亞的戰略部署、澳洲與紐西蘭 的態度等。由於東亞地區內仍有許多複雜的問題尚待解決,使得區域 共識難以整合,因此,東亞主義面臨「共識與意識」及「凝聚力」難 以達成的瓶頸。中國欲爭取東亞主義的主導權,受到「中國威脅」論 意識的影響,各國的支持態度都有保留。 東協主義具半開放性的特質,在區域主義中介於亞太主義與東亞 主義之間。中國面對東亞區域主義發展的態度,儘管一直保持「韜光 養晦、絕不當頭」的原則,尤其在 2005 年 12 月的 EAS 中聲稱支持由 東協主導區域合作。不過,實際上,中國極力拉攏東協國家,並加強 雙邊經濟交流與合作,一方面拓展中國與東協的雙邊貿易,另一方面 更鼓勵相互投資。近年來,中國推動企業「走出去」戰略,中國企業 前往東協投資的金額大幅增加,中國與東協經濟關係更趨緊密,同時 中國也成為東協各國發展經濟最為依賴的市場腹地。61然而,中國與東 協之間仍存在許多矛盾,對外貿易結構相似與經濟發展水準落差,以 及國家間互信不足的問題,都將影響未來雙邊經貿合作的發展,是否 能在 2015 年達成 CAFTA,坦白說仍存在一些變數。62 CAFTA引起的國際效應,主要來自於日本和美國。為了展現重視 對東亞地區之認同,日本於 1990

年代即提倡「重新亞洲化」(Re-as-(Tokyo: 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2004), pp. 38-40. Kent E. Calder, “China and Japan’s Simmering Rivalry,” Foreign Affairs, Vol. 85, No. 2, March/April 2006, pp. 129-139.

(33)

ianization),2006 年又先後提出 16 國亞洲自由貿易區(Asia Free Trade

Area)和泛亞洲經濟圈(Pan-Asia Economical Circle)的倡議;除此之

外,日本透過《清邁協議》,協助東南亞國家受金融風暴直接衝擊的 國家解決金融及外債問題,並強調金融部門之合作,與中國競逐東亞 區域的領袖地位。63值得一提地是,由於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美國與歐 盟在東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國,許多重要的區域組織、論壇和合作都與 中國有關,凸顯中國在東亞「新區域主義」中崛起的象徵。64於是,日 本乃加快與東南亞地區個別國家洽簽雙邊 FTA,同時與東協於 2007 年 完成日本--東協自由貿易區(Japan-ASEAN Free Trade Area, JAFTA) 談判,簽署 EPA,該項 EPA 已於 2008 年 4 月開始生效。 就美國在東亞區域主義發展的角色而言,一方面由於美國在東亞 地區有著重大的政經利益,另一方面,東亞部分國家出於國家利益的 考慮,希望美國在東亞地區仍維持一定的影響力,因此,美國參與的 態度和作為相當積極。65自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與東亞各國簽署共同 防禦條約,採取軍事聯盟的合作模式;迄 1990 年代,冷戰結束後軍事 對抗的氛圍不再,美國改採不同途徑來維持東亞體系領導地位,透過 亞太主義與東協主義、東亞主義等合縱連橫,介入東亞地區的政經發 展與權力結構。美國主要係透過三個途徑介入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 首先,在全球舞臺上,試圖營造亞太合作的重要性勝過東亞格局。 1993年,在七大工業國會議中提出「新太平洋主義」(New Pacificism)

與「新太平洋共同體」(New Pacific Community)概念,2002 年,與 東協主要國家建立東協行動計畫,試圖建構亞太多邊合作機制,防止 被排除在東亞認同之外。66其次,美國藉由 APEC 拓展亞太貿易、投 同註 28,頁 112-115。 阿恰佑(Amitav Acharya)認為中國的經濟崛起改變東亞區域認同的發展。請 見同註 21,頁 180。 同註 28,頁 112-115。

(34)

資的自由化進程,並於 2001 年上海會議主導《反恐聲明》,2006 年 提出 FTAAP,將 APEC 的合作從經貿議題擴大包括反恐等政治領域, 試圖介入東亞事務;最後,美國雖然對被排除在 APT 與 EAS 之外而深 感不滿,但仍藉由日本、印度、澳洲等夥伴國家間接影響東亞議事。 韋伯(Douglas Webber)的研究指出,美國的態度是影響國際區域 整合的變數,以此推論,美國的參與對東亞整合將帶來衝擊,甚至會 拖累東亞地區深化融合的速度。67美國為了保持區域的影響力,擴大介 入東亞區域主義的議事範疇(請見圖 5),經由主導 APEC 的運作,並 透過亞太主義將影響力深入東協主義,甚至擴溢(Spill Over)至東亞主 義的發展。基於此,美國擴大與東亞各國的接觸與合作,經濟合作方 面與東亞部分國家簽署 FTA、2006 年間更提出 FTAAP 的構想;政治 合作方面,美國主導運作「六方會談」來解決北韓核武危機;軍事方 面,與日本、韓國、澳洲保持同盟關係,進行雙邊軍事演習及軍事人 員互訪,並展開非傳統安全的合作,與俄羅斯和印度保持訊息交換, 例如圍堵恐怖組織、氣候變遷等合作事項。68然而,東亞地區的區域意 識抬頭,將不利於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領導地位,加上近年來中國大力 推動「東亞門羅主義」,阻撓美國加入 EAS,已經引起美國的不滿。 美國是全球唯一超級強權,儘管在短期內,中國無法取代或擺脫美國 對東亞事務的干涉,美國角色的反應是中國能否發展成為區域強權的 變數之一。69

Wang Jisi, “China’s Changing Role in Asia,” in Kokubun Ryosei & Wang Jisi, eds., The Rise of China and a Changing East Asian Order (Tokyo: 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2004), p. 15.

Douglas Webber, “Two Funerals and a Wedding? The Ups and Downs of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and Asia-Pacific after the Asian Crisis,”

The Pacific Review, Vol. 14, No. 3, August 2001, pp. 339-372.

Robert G. Sutter,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Power and Policy Since

(35)

A B C A B C 圖 5 美國參與東亞區域主義的關聯圖 說 明:如圖 2。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自「911 事件」發生後,美國倡導的單邊主義運作模式難以為繼, 其國際作為有了調整,為了防範恐怖主義的擴張,展開與區域性大國 策略合作,由於中國在東亞的議事上影響力逐漸增加,美國體認必須 伯格斯坦(C. Fred Bergsten)等人認為中國採取排除美國的區域策略,是 了取得主導的優勢。請見 C. Fred Bergsten, Bates Gill, Nicholas P. Lardy

& Derek Mitchell, China: The Balance Sheet-What the World Needs to

Know Now About the Emerging Superpower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36)

與中國維持「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在某些議題上必須採取模糊 (Muddled)的策略與中國打交道,且從中引導(Navigating)中國的崛起, 將中國引入國際體系中,透過國際規範加以約束,同時強化中國對維 護國際穩定的責任,這也是美國在朝鮮核武問題上將中國拉入協商的 原因之一。70然而,中國堅持改革與制定國際政經新秩序的態度,使得 美國對中國的企圖產生戒心。美國為了穩固東亞戰略局勢,正研議將 美、日、韓三邊對話機制朝向東北亞安全合作機制(The Security

In-stitution of Northeast Asia)發展,以及建構美、日、澳三邊軍事安全

合作進一步整合亞太聯盟體系,希望透過制度化的建構以維持美國在 東亞地區的領導地位,同時遏制中國成為東亞地區的霸權國家。71 理論上,區域內領導者的出現,是區域邁向整合的一大力量,透 過合作將深化區域化與區域主義的發展。然而,東亞各國是否會以中 國為中心,支持發展成為更緊密的區域整合體或建立「共同體」,則 必須考慮東亞區域內外複雜交錯的因素,尤其是經貿力量與政治主權 的衝突與矛盾。72無論如何,中國經濟實力增強,綜合國力大幅提升, 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已是個事實,未來東亞區域整合 程度與區域主義的發展,中國勢必扮演重要的角色。

伍、結論

經過 30 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吸引大量外資投入,製造能力大幅提

Sang-Jin Shin, “North Korea-China Rel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East Asian Review, Vol. 17, No. 3, September 2005, pp. 3-24.

高朗,〈如何理解中國崛起?〉,《遠景基金會季刊》,第 7 卷第 2 期,

2006年 4 月,頁 61-65。

Chia Siow Yue, “The Rise of China and Emergent East Asia Regionalism,” in Kokubun Ryosei & Wang Jisi, eds., The Rise of China and a Changing

East Asian Order (Tokyo: 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37)

升,與周邊國家橫向內在的經濟聯繫不斷加強,東亞地區以中國為軸 心的區域經濟整合正在發展。東亞區域主義具有多元的特性,不同權 力之介入不但使得中國發展區域霸權的路程更加崎嶇,更導致區域政 經整合的複雜化。儘管迄目前為止,我們仍無法斷定究竟是哪一個區 域主義主導東亞的整合,但是值得注意地是,當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 增強,持續推動不同層次的區域合作,無論亞太主義、東亞主義,甚 至是積極拓展各領域合作的東協主義,都無法忽略或脫離中國參與其 中並扮演重要的角色。 東亞區域主義相當多元,其中,東亞主義具封閉性特徵,且僅限 於願景式的倡議,未有具體的發展成效。對中國而言,倡議東亞主義 不如促進亞太主義及東協主義之發展。亞太主義的開放性質,使得中 國試圖主導亞太主義發展時,必須考量跨區域的因素,尤其是與美國 的雙邊關係。東協主義的半開放性,是中國可以取得主導的契機,不 過,中國的態度表現卻相當收斂,經過多年改革、開放與發展累積了 經濟實力,從經貿領域展現在東協主義發展的影響力。 中國經濟崛起,導致全球經貿版圖重整,在國際政治和經濟的影 響力大增。儘管中國一再公開聲稱將支持由東協主導東亞區域合作, 以緩和國際社會視中國崛起為威脅的輿論,事實上,中國堅持改革與 制定國際政經新秩序的態度,加上主導上海合作組織、亞洲博鰲論壇 等跨國性的結盟,已凸顯了中國的政治目的。從現實面來看,中國利 用其龐大的經濟力量,深化與東南亞各國的經貿合作關係,無論中國 是否有主觀的意願想主導,「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區域主義」已正在 發展。當然,國際社會將中國崛起視為威脅的看法一直存在,許多國 家的疑慮都很深,與中國往來都抱持戒慎恐懼的態度。國際社會對中 國崛起的看法,對於中國在主導東亞區域主義發展上或將具有牽制作 用。 坦白說,短期內,中國無法取代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但 從長期來看,中國仍會持續積極拓展跨區域國際關係,與更多的國家

數據

表 1 東亞區域主義的五項指標比較 亞太主義 東亞主義 東協主義 區域化 ˇ ˇ ˇ 區域認同與意識 ˇ ˇ 區域內的國家合作 ˇ ˇ ˇ 以國家為主要行為者的區域整合 ˇ 區域凝聚力 ˇ 說 明:標記「ˇ」表示該主義具有該指標的特質。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首先,亞太主義的發展,在有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簡稱亞太經合 會)(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的建制下,區域 化發展和區域內的國家合作程度較強,是亞太國家經濟合作的重要平 臺,係屬一個政府間(In
圖 1 東亞產業分工次第
圖 3 東亞區域主義的變化關聯圖 說 明:同圖 2。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國家之間的關係與對話,是觀察區域整合與區域主義發展的主要 切入點。 32 現實上,東亞區域主義若是以東亞主義或是東協主義的發展 為主,將排除非亞洲國家於整合之外,由區域內國家來主導協商,從 開放性走向封閉性的區域主義,具體例證如 10+1(ASEAN Plus One,
表 3 CAFTA 的關稅減讓進度 時間 關稅稅率 參與國家 備註 2000 年 0-5% 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 汶萊、泰國 85% 的 CEPT 條目 2001 年 平均關稅 14%左右 東協成員國 0% 中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汶萊、泰國、緬甸 全部商品 90% 2002 年 東協成員國 0% 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 汶萊、泰國、緬甸 簽 署 《 農 業 合 作諒解備忘錄》 2003 年 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修正草案》 2004 年 農產品關稅開始下降 CAFTA 簽 署 《 全 面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sung-Min Hwang, Wei-Cheng Wang and Weichung Wang, Numerical schemes for three dimensional irregular shape quantum dots over curvilinear coordinate systems,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For example, Liu, Zhang and Wang [5] extended a class of merit functions proposed in [6] to the SCCP, Kong, Tuncel and Xiu [7] studied the extension of the implicit Lagrangian

Through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me Chines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discussion on the indigen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ow that Chinese

By changing the status of a Buddhist from a repentance practitioner to a Chan practitioner, the role of Buddhism has also changed from focusing on the traditional notion

The M ā rga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Buddhist Thought (Kuroda Institute Studies in East Asian Buddhism,

Peace Between Japan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reaty

Chow (Eds.), Changing classroom and changing schools: Study of good practices in using ICT in Hong Kong schools(pp. Hong Kong: Centr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 - 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the West..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