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住民學生學業成就之不利歸因之探討/ 5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原住民學生學業成就之不利歸因之探討/ 50"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原住民學生學業成就之不利歸因之探討

高馨寧 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研究生 嶺東高級中學專任教師 林啟超 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一、前言

目前臺灣的原住民族約佔全國總 人口數的百分之二,與漢人相較,除 外表有明顯差異外,更有語言、邏輯 思考及生活態度上的不同(傅仰止, 1994)。回歸教學現場,原住民學生因 文 化 背景 的不 同, 再 加 上外 型 的獨 特、口音的特殊,及家庭社經地位不 高等因素,導致不易融入學校團體生 活,造成自信心低落或畏縮、逃避學 習等現象,間接影響學業成績普遍不 佳(吳明隆、林慶信,2004)。由此可 知,內、外在因素都指出現今大多數 原住民學生在學習成就方面是屬於弱 勢族群。 為找尋原住民學生學業成就低落 最根本的原因,本文分析原住民學生 有關家庭因素、學業成就、學校經驗、 族群文化認同及社會與政府政策等因 素,從中尋找其學習的困難點,藉此 為日後實施原住民學生補救教學,提 供更適合之建議。

二、文獻探討

關於原住民學生學業成就之國內 外文獻研究,大致可區分為:家庭因 素、個人成就、學校經驗、族群文化 認同及社會與政府政策五大類。統整 分析探討如下: (一) 有關家庭因素方面 吳明隆、林慶信(2004)指出對 於原住民學童而言,家長的低社經地 位,處於相對弱勢時,意謂著貧富差 距的不公,造成原住民與漢人學業成 就上的差距。蕭仲廷、黃毅志(2015) 也發現父、母親教育程度越高,學生 平 均學業成 績越高 的 現象。何美 瑤 (2006)進一步提到,在家庭經濟方 面,若原住民家庭屬小康,則其子女 教育機會、學習環境的選擇與一般家 庭 是沒有差 別的。 譚 光鼎、葉川 榮 (2011)認為家長的教育態度與家庭 的文化條件,是影響原住民教育成就 的主要途徑。李鴻章(2007)也指出 原住民學童知覺父母之教育期望,和 原住民父母對子女之教育期望,都會 影響到子女的學業成就。 其次,在對原漢族群研究發現, 原住民父母教育期望越高、校內課輔 時間越多、校外補習時間越多、家庭 教育設備項數越多,這些有助於提高 原住民子女的學業成績(蕭仲廷、黃 毅志,2015)。此外,何美瑤(2006) 從社會學習理論來看,父母是孩子心 目中重要的認同對象或學習楷模,故 父母的教養方式亦將影響孩子們未來 的教育學習與生活適應。她再說明原 住民家長也很重視子女的學業成績, 一方面希望他們能努力的讀書,另一

(2)

方面也期望他們讀好書之後能找到好 的工作。另外,傅仰止(1994)亦指 出原住民同時也認為「自己不努力」 也是其社經困境的主因。可見,原住 民父母教育態度已有了的轉變,也能 從中體會到教育對於子女在社會流動 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綜合以上有關家庭因素之歸因研 究發現,社經地位、家長期望與態度 的確是原住民在學習時的重要支持與 動力來源。 (二) 學業成就之因素歸因 吳明隆、林慶信(2004)指出原 住民學生對於學業成就,比漢族學生 更 會 歸因 於外 在不 可 控制 的幸 運 因 素、以及內在能力不足因素。他們也 發現在性格方面,原住民學生具較高 求樂衝動性,比起漢族學生也顯得不 夠積極。蘇船利(2009)認為智力測 驗裡的數學應用和語文理解等問題, 不僅會受到族群背景影響,還會因「測 驗情境」、「學生認知風格」等因素干 擾,以致於降低原住民學生的智力測 驗分數,所以把原住民成績低落歸因 於智力,是不適當的。又如譚光鼎、 葉川榮(2011)對此也指出,原住民 族與漢人在聰明才智方面,並未因族 群不同而有高低之別。因此,原住民 學生只要持適切想法,好好努力一樣 能表現良好的學習成效。 綜合以上有關個人學業成就之歸 因研究發現,原住民個性因素和個人 對於學習成就的外在幸運與內在努力 歸因,是造成學業表現高低的重要因 素。 (三) 有關學校經驗之研究 吳明隆、林慶信(2004)認為良 好的親師互動有助於學業成就表現, 但原住民學生其家長社經地位低落常 忙於工作,較無閒暇與學校教師溝通 與互動。譚光鼎、葉川榮(2011)更 指出學校教師的影響力並不亞於父母 親,教師的教學態度與師生互動的狀 況,對於學生的成就動機、學業成就 及行為表現,亦有顯著影響。由此可 知,教師對班級學生之態度會影響每 一位學生之學習與表現。譚光鼎、葉 川榮更進一步說明,臺灣的教育體制 長久以來都是以升學為導向,教師對 待原住民學生的態度在族群因素看法 之外,也可能因原住民學生在學業成 績 高低之影 響而產 生 不同的教學 態 度。此外,蘇船利(2009)也發現原 住民學生大多居住於偏遠山地部落, 在相關圖書數量、學校設備與學習資 源不如一般平地學校。 綜合以上有關學校經驗之歸因研 究發現,在親師互動、師生關係、學 習環境等方面,都是造成原住民在學 習上是否能順利的潛在因素。 (四) 有關族群文化認同之研究 吳明隆、林慶信(2004)認為原 住民學生的族群意象、族群認同感越 高 ,其讀書 價值觀 和 學習行為 越積 極,越會重視對未來預作準備的重要 性 ,及重視學業成就 表現。詹宜璋 (2010)研究發現,原住民菁英份子 在主流社會中能夠力爭上游、位居較 高職業,較能將個人成功經驗印證,

(3)

只 要 努力 便可 擺脫 族 群不 利社 經 地 位。譚光鼎、葉川榮(2011)更指出 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在現代化 與都市化的過程中面臨逐漸式微的危 機,倘若原住民族無法培養族群的競 爭力與優勢,族群文化認同的消逝終 將只是自然演變下不可避免的結果。 從上述有關族群文化認同之歸因 研 究 發現 ,對 本身 族 群文 化認 同 越 高,且願意為族群努力的原住民,學 習動機相對會提升,而如何培養族群 競爭力與優勢又是另一重要議題。 (五) 有關社會與政府政策之研究 Rigney(2009)研究發現美國、加 拿大、紐西蘭的原住民在教育指標都 呈 現 是弱 勢的 ,而 此 結果 意謂 著 國 家 、 社會 政策 可以 再 做更 完善 的 規 劃,讓不同的族群有更公平的機會與 待遇。他也將此現象歸因於經濟與福 利的政策失敗。譚光鼎、葉川榮(2011) 更提出當原生家庭在文化、財務及經 濟資本皆不足的情形下,若能獲得來 自親友、教師、學校和政府的資源與 協助,將有助於減少不利學習的家庭 因素,幫助原住民同學與一般學生有 相似的學習條件。另外,何美瑤(2006) 認為雖然政府所施行的各項教育措施 對原住民學生的升學率與教育品質確 有提升,但並未因而縮短原住民族教 育與一般社會教育之差距。對此,譚 光鼎、葉川榮(2011)進一步提到政 府為提升原住民族教育成就所規劃的 升學優惠政策,雖能有效協助原住民 學生進入資源豐富的學校就讀,但也 因此突顯了原住民學生的特殊之處, 而引起原住民學生在學校易受到部分 同儕的言語攻擊,造成了在學校學習 適應的困擾。詹宜璋(2010)研究發 現在族群優惠政策之立場取擇上,族 群集體議題之因應也必須透過族群集 體之策略來調整。相關政策之施政理 念若仍一味只關注個別給付的加成, 實無益於真正改善族群集體不利地位 之結構限制或社會建構。 綜合以上有關政府社會之歸因研 究發現,政府對於原住民學生的優惠 政 策,的確 能保障 其 弱勢的不利 地 位,但要如何使優惠政策的美意,不 造成不了解之人的負向觀感則需要從 政策制定與推動上做更多元的溝通與 討論。 針對原住民學生相關學習成就背 後可能之歸因探討,統整相關文獻研 究結果發現:家庭因素、個人成就、 學校經驗、族群文化認同及社會與政 府政策相關補助,都會對原住民學生 在學習成就表現具有重要之影響,而 這些因素也會彼此相互影響。

三、結論與建議

根據前述之文獻歸納,對於原住 民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歸因探討整理 結論及建議如下: (一) 家庭教育是最原始且培養學生品 格、德行最重要的場所。健全積 極的家庭教育,對原住民學生的 學業成就表現具有潛移默化的作 用。對於社經地位不高的家庭, 透 過 學 校 、 地 方 教 育 資 源 的 協

(4)

助 , 並 派 專 業 輔 導 人 員 定 期 訪 視,可以補足教育資源的不均所 造成的學習不利條件。而落實親 職教育、加強親師溝通,增進家 長對子女學習的關注,教師與家 長共同配合,更能有效提升學習 成效。 (二) 在學校教育活動中,培養原住民 學生正向的歸因信念,使其建立 成功在於「自身努力」而非歸因 於「外在因素」。另外,教學設計 上利用引導的方式,使原住民學 生能發揮所長,在每一次的進步 當中產生自信心。 (三) 學校師長在原住民學生心中佔有 舉足輕重的地位,透過教師對原 住民學生的鼓勵及期許,提昇追 求高學業成就的動機。另外教師 也 應 避 免 以 學 業 成 績 來 評 斷 學 生,更不該對原住民學生有刻板 印象,「適性揚才」才能讓原住民 學生能發揮自身的優勢,找到自 己的亮點及成就。 (四) 應積極培養原住民學生對本身正 面族群意識,增進族群和諧關係 與營造良好班級氣氛。學校應藉 由改善族群關係之多元文化教育 課程,建立友善的學習環境,減 低族群間歧視的壓力,促進族群 融合,共創友善的校園,進而提 昇原住民學生的學習動機。 (五) 政府應落實原住民福利政策,經 濟弱勢扶助,升學及就業輔導, 讓 原 住 民 能 擺 脫 不 利 的 學 習 環 境、提昇師資品質,縮短城鄉差 距,讓原住民學生在健全的學習 環境下提升學業成就。 參考文獻  李鴻章(2007)。臺東縣原住民父 母教育期望、子女知覺與學業成就之 關聯與變遷。教育學術彙刊,1(2), 1-22。  何美瑤( 2006)。從家庭因素探 究原住民父母教育觀及學業成就之研 究。學校行政,41,199-214。  吳明隆、林慶信(2004)。原漢學 童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族群、性格 因素的比較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 37-55。  傅仰止(1994)。臺灣原住民困境 的歸因解釋比較漢人觀點與原住民觀 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77,35-87。  詹宜璋(2010)。原住民之族群不 利地位認知與歸因類型探討。社會政 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4(2),195-214。  蕭仲廷、黃毅志(2015)。臺灣國 三生原漢族群與其他出身背景透過社 會資本、文化資本、財務資本對學業 成就之影響。教育研究學報,49 (1), 29-54。  蘇船利(2009)。原住民學生的學 業成績:文獻回顧與評論。慈濟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刊,8,1-26。

(5)

 譚光鼎、葉川榮(2011)。高學業 成就原住民高中生學習現況之研究。 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7,141-169。  Rigney, L. I. (2009). Closing the gap in Indigenous education within settler societies: Change,challenges and success stories from Australia. Taiwan

Journal of Indigenous Studies,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利用緊扣 課程設計 讓同學做討論,使同學 必須要讀過內容才能針對議題發表意見,這 樣不只讓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慢

人群分裂成不同的光 譜,我們堅持正治不 入校園,製定全面關 顧學生的指引,讓學 校成為⼀塊平和的⼟.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原住民、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中有工作能力者、家庭暴力

(1999) Resiliency in Action) ,我們 對組員在強化活動中有高 的期望,期望他們能為學校 作出貢獻,同時亦希望藉此

問題及困難,亦懂得適當地為自己訂定清晰的目標。 學者 Grotberg 曾指 出,擁有抗逆力之小朋友 (9 至 11 歲) 能認識自己的情緒、用語言及不傷

• 當我們在歸類一個問題為 問題時,等於不在乎他的複雜度是 還是 之類的,只要是多項式時間就好。.

3.非自願離職失業者如同時具有獨力負擔家計者、中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原住 民、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中有工作能力者、長期失業者、二度就業婦女、家 庭暴力被害人、更生受保護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