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歷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歷史"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歷史

「歷」刻嘗鮮事

從「先生媽」到「助產婦」—日治時期助產士發展 P2

課本沒教的楚漢相爭—項羽是否過譽了? P4

兩岸「土豆」雖不同,其實都從美洲來∼ P6

發行所: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48新北市五股區五工六路30號 電話:(02)22982933

傳真:(02)22989766

(2)

從「先生媽」到「助產婦」──日治時期助產士發展

根據國健署資料,近年來臺灣剖腹生產已逼近四成,而全球剖腹產相比過去也大 幅提升,主因是近年來婦女愈來愈晚生育,高齡產婦需面臨較高的風險,現在也不像 過去那麼多胎,因此在風險評估下,不管是婦女或醫生都傾向接受較低風險的做法,

造成剖腹產居高不下,而醫療糾紛跟臺灣特殊的「擇時生產」習俗也助長剖腹產的風 氣。隨著女性對身體自主權的要求,與衛福部因應國內婦科醫生逐年減少,開始推動 助產士重返醫院的計畫,而「助產士」是日治時期開始在臺灣推動直到 1970 年代後才 迅速式微的行業。

在日本殖民總督府尚未大力推廣助產婦之前,接生是由「先生媽」負責,根據《臺 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可知先生媽是這樣接生:「凡妊婦將分娩時,即延此等先生媽到家,

按摩產婦腹部腰部,助其分娩,娩後嬰兒亦無沐浴,大概用紙或布揮拭之,切去臍帶,

用麻糸結紮。1

」受限個人經驗和未受相關醫療教育,常因物品不潔導致婦人和胎兒感

染,俗諺流傳:「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就是描寫生育面臨不小的死亡風險。

總督府面對居高不下的嬰兒死亡率很頭痛,一開始採取嚴格規範,但合格助產婦 實在太少,成效也不彰。後來透過學校教育培養,在 1920 年代以後大量開辦講習會,

也鼓勵私人醫院開辦講習所,助產婦因而從 1923 年人數不過 408 人,到 1924 年一下 子激增至 932 人。此時總督府改弦易張,只要先生媽願意接受講習會並通過基本試驗,

就給予「限地產婆」證明,雖然短期講習對先生媽的醫療素質提升有限,並且限期限 地,但有證明就可以不被警察取締,故參加者頗為踴躍;而合格助產婦可以自由開業,

「歷」刻嘗鮮事

從「先生媽」到「助產婦」

──日治時期助產士發展

謝阿龍 編著

(3)

2

,助產婦要確實填寫「妊產婦名簿」,警察會

定期檢查,未按規定填寫,會被處以罰款,總督

府則藉此掌握地方新生兒狀況。而「妊產婦名簿」有兩種固定格式,一是「接生名簿」,

另一是「產前檢查紀錄簿」。接生名簿的功用是確保新生兒跟產婦的狀況,也是登記 戶籍的依據;產前檢查紀錄簿則是了解助產婦是否確實做好產前健康檢查,如果產婦 或新生兒發生醫療糾紛,助產婦可據此提出自身並無疏失,尤其在偏遠地區來不及請 婦產科醫生處理時,更顯重要。另外還有一種則是助產婦的筆記簿,比較像消費紀錄,

最後會有此次收費金額,由於事涉私人無需上繳,所以流傳很少。

日治時期在總督府大力提倡、地方鼓吹下,助產婦逐漸取代過往的先生媽,而助 產婦受過專業教育,不單單接生,也提供產婦及家屬更多衛教及育兒知識,無形中扭 轉過往三姑六婆只會說長道短的形象,成為專業、樂於助人的象徵,況且助產婦為擴 張人脈,往往會加入地方保健組合,促進地方公衛發展。了解地方風俗的她們不會斷 然排斥迷信手段,有時就會看到產房內助產婦與產婦正在奮鬥,外面有乩童在請神的 奇特景象,只要不妨礙生產過程,助產婦通常不加干涉,畢竟這也是讓家屬安心的重 要一環。助產婦提供專業獲取報酬,最重要的是能財務自由,因為工作性質的特殊性,

並沒有固定的時間跟工作地點,不但提升家庭生計,更能兼顧家庭生活,所以成為日 治時期女性選擇職業的前幾名選項。

1. 〈論約束產婆之必要〉,《臺灣日日新報》第1775號,明治三十七年四月三日。

2. 沒有則需向當地警察申請證明。

參考來源:

1.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產婆〉,《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2. 鍾淑姬,《從妊產婦名簿到助產所—臺灣(新竹)助產士的歷史研究19201970》,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

3. 從穩婆到產婆—臺灣專業助產婦養成計畫 https://goo.gl/eS2ynu

4. 《陳何女士助產學筆記》新書發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u4XarqbpM#t=83s

圖片來源:

圖一:http://digiarch.sinica.edu.tw/images/a/society/view/s037_l.jpg

院助產婦速成科畢業證書

(4)

課本沒教的楚漢相爭──項羽是否過譽了?

楚漢相爭的故事大家都聽過,西楚霸王項羽的

〈垓下歌〉大家可能也背過。項羽形象通常帥又強,

而劉邦卻像個小人──讓人懷疑,項羽究竟是不是 誇大其辭了?其實一點都不,我們就拿下列兩點:

家世與戰力來比較看看。

根據《史記.項羽本紀》:其季父項梁,梁父 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為楚將,

封於項,故姓項。反觀劉邦,爸爸是一個農夫,劉邦自己就是個喝酒不付錢的小流氓。

在家世方面,劉邦完全比不上項羽。

在戰力方面,《史記.項羽本紀》: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政由羽出,號為「霸王」。短短三年滅秦國,成為天下最大勢力,還不夠猛?項羽歷 經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舉兩個例子來說,首先 是鉅鹿之戰,項羽殺死持觀望態度的主將宋義,全軍渡江出擊。渡江之後,破釜沉舟,

只准帶乾糧,還把船都弄沉以表示決心。結果,楚軍在項羽帶領下,無不以一擋十,

跟著項羽衝。九戰九勝,將軍死了三個,剩下二十萬人投降。其他諸侯之後看到項羽,

全部嚇的「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從此之後項羽揚名全國。

圖一:項羽 vs. 劉邦

「歷」刻嘗鮮事

中國

課本沒教的楚漢相爭

──項羽是否過譽了?

齊廷洹 編著

(5)

砍一都尉,會合時,二十八人只死了兩人。

記載上,劉邦揮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某次喝醉後砍了一條白蛇,而據說白蛇 是秦朝的象徵。劉邦打仗,幾乎每打必輸。連韓信都說,劉邦最多帶兵十萬,不能再多。

其他諸如:打仗時拋棄兒子、拋棄妻子、拋棄爸爸、拋棄部下等,太多了。相比之下,

項羽再次大勝。

所以項羽過譽嗎?一點也不。那為什麼項羽輸了?原因出在性格。前面說了,項 羽至少在兩方面超強:一是個人武力,二是家世背景。但這也是致命傷。個人武力強,

導致項羽迷信武力能夠打爆所有人,同時也不把所有敵人放在眼裡!也就是這樣的過 度自信,給了劉邦喘息與重整旗鼓的機會。而這種自大也讓項羽到最後,都仍執迷不 悟地說著「天要我亡,我不得不亡」。

家世背景好,造就項羽高傲的性格。你會發現,

他任用的,不是舊貴族,就是他的親戚朋友,除此 之外都不相信。陳平、蕭何、韓信本來都在他手下,

但因為沒背景,最後通通待不下去,跑去找劉邦。

反觀劉邦,從小生長環境,讓他別的長處沒有、最 會跟人裝熟還有演戲,加上劉邦出身低,只要有人 願意幫助他,他都答應。你去幫項羽,不是貴族出 身他還不要呢!

項羽能迅速崛起,靠的是個人強大的武力及還算顯赫的家世。但輸,也輸在這兩 項優勢帶給他性格的影響,唉!可也因為對比之下,項羽太過光明磊落、太帥了,導 致後人對劉邦根本喜歡不起來。你說項羽是不是過譽?真的超級不是。

圖二:劉邦身邊的謀士

圖片來源:

圖一:goo.gl/jVKrWv、http://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52250 圖二:https://read01.com/3AQPzy.html

(6)

兩岸「土豆」雖不同,其實都從美洲來∼

落花生在臺灣的綽號就是「土豆」。然而在中國,「土豆」卻是指馬鈴薯。至少 我當年出國遇到中國留學生的時候,就在「土豆」的稱呼上享受過一陣文化衝擊。我 查不出來兩岸對於「土豆」這個稱呼的由來,但這兩種在兩岸均是十分常見的食材,

卻都起源於美洲的玻利維亞,故祖先可算得上是小同鄉呢!

下面就開始介紹這兩種農作物的故事:

一、落花生

落花生的起源地在玻利維亞的東南部或阿根廷的西北部,

此處曾在印加帝國統治下,而印加帝國是南美洲被歐洲人殖民 之前,由南美洲原住民建立的最大帝國。遠在七千六百多年 前,居住在當地的原住民已經開始馴化並種植落花生,在西班 牙進入南美洲之前,落花生這種農作物已經遍植於今天南美洲 的玻利維亞、阿根廷、祕魯、厄瓜多、巴西、巴拉圭與烏拉圭 等國──其中只有巴拉圭跟烏拉圭不在印加帝國的統治範圍之 內──稍後落花生北傳至中美洲,西班牙的探險家也就是在今 天的墨西哥,首次接觸到落花生這種農作物。

雖然有考古證據顯示中國自唐代以來就有落花生,也許可能是東亞地區曾有類似 落花生的農作物,但今天落花生這種農作物應是在明朝中葉以後,經由歐洲人之手傳 入,然後迅速取代了東亞本土種。所以我們今天所吃的落花生,其實是來自於南美洲。

圖一:落花生

「歷」刻嘗鮮事

世界

兩岸「土豆」雖不同,其實都從美洲來∼

LQY 編著

(7)

馬鈴薯很容易發芽,而發芽的馬鈴薯就算毒不死人,也 會讓人重病不起。後來他們慢慢從原住民那裡學到如何 正確保存與食用馬鈴薯,此後馬鈴薯就很快的成為歐洲 各國的主食農作物之一。甚至在十八世紀末,普魯士還 為了確保馬鈴薯的供應,向奧地利開戰,從 1778 年 7 月 到 1779 年 5 月之間,兩國各陣亡一萬多人,史稱「馬鈴 薯戰爭」。

馬鈴薯傳入中國的時間約與落花生同時。順帶一提:

番薯,英文叫作 Sweet Potato,雖然跟馬鈴薯並不是同科 的植物,卻也是起源自美洲,跟馬鈴薯一起被西班牙人 帶到歐洲,再傳往全世界。

最後我介紹一位美國科學家的故事當作結尾:喬治.

華盛頓.卡弗(George Washington Carver,1860 ~ 1943),

是非洲裔美國科學家,曾以落花生跟番薯作為原料,發 明出三百多種副產品,包括塑膠、染料、醫藥、麵粉、

奶粉、木料塗漆及肥料。他致志於這些發明,是因為美 國南方非洲裔農夫的主要農作物就是落花生與番薯,他 希望藉由這些發明來改善這些農夫的生活。

▲ 圖二:馬鈴薯

圖三:1998 年在美國 發行的卡弗紀念郵票

圖片來源:

圖一、二:Shutterstook

圖三: http://uspsstamps.tumblr.com/post/27049602788/happy-birthday-george-washington-carver-born-on 印加帝國遺址:Shutterstook

(8)

H

H

若您有趣味且與食衣住行相關的歷史內容,歡迎來投稿。

投稿字數: 1 , 000 1 , 200 字,請附上圖片與說明。

若刊載,以字計酬;若未刊載則退稿。

投稿請註明:作者姓名(本名與筆名,可以筆名刊登)、服務 單位、聯絡電話、 E-mail。(以便聯繫稿酬事宜)

為保障著作人權益,稿件文字與圖照如為網路轉貼、書籍翻印 重製、電視、電腦、行動載具等擷取之畫面及受著作權保護等 相關著作,請務必經著作權人同意或授權,並請註明轉載來源 及引用出處,以免觸法。

H

H

您有想要知道的歷史八卦秘辛嗎?

你有想要知道吃喝玩樂相關的生活歷史嗎?

您有以下方式可將您想要知道的嗨歷史內容提供給我們:

( 1 ) 洽詢龍騰各校業務

( 2 ) E-mail:jck.kao@lungteng.com.tw

( 3 ) 粉絲專業留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之處,並沒有完全無 知的人,也沒有絕對 的先知;那兒有的只 是一些正在進行嘗試 的人們,他們聚在一

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還有看到以紙漿種出來的豆芽,講解完之後,終於等到我們最期

排容原理是 一個很容易使用的計數方法, 而它最早被使用的歷史可追溯到早期的一些手稿 中, 以篩選方法 (Sieve Method) 或交叉分類法則 (Principle of Cross Classification)

說到地獄,一般人很自然會聯想到「十八層地獄」,在我們現 實生活中比較接近的則有監獄、看守所,犯人都是身陷囹圄,枷鎖

那個老闆娘,從來沒有請過像我這麼高薪的人,而且他的理念跟我們不一

有題老掉牙的腦筋急轉彎: 「有一隻河馬要過河,牠不知道如何游泳,那

有題老掉牙的腦筋急轉彎: 「有一隻河馬要過河,牠不知道如何游泳,那

• 體驗到的學習內容(Lived object of learning):從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