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筏具排仔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筏具排仔之研究"

Copied!
18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灣筏具排仔之研究. 研究生:謝佳珍 指導教授:戴寶村 教授 2009 年 6 月.

(2) 謝 辭 在這夏季悶熱的夜裡,回想起這些年來的研究生歲月,終於要隨著這艘「排 仔」的完成而劃下句號。這段編筏時光,實在苦樂兼具,從對排仔的濛濛懂懂, 到現在看見排仔直接聯想到它的歷史發展、不同特色,從一份期末報告到一本書 的出現,這本書的完成,要感謝的人有太多。 首先,最感謝的人自然是我的指導教授戴寶村老師,由於碩一時修了老師開 設的課程,讓我開始去接觸到海洋史的領域,而期末報告更讓我踏入排仔這條 路,只是這一路走來,卻因我的懶散與惰性,可謂龜速,幸有戴老師的包容與適 時提點,今日才能完成這艘排仔;此外,口試時,除了戴老師,亦感謝鄭瑞明老 師與施志汶老師詳細指點出文中的許多缺失與疏漏,因為有這些老師們的提點與 幫助,不禁讓我受益良多,且也讓這艘排仔更加堅固。 雖然研究所修課短短兩年後,我便回到高雄,但是這兩年中承蒙戴寶村、溫 振華、蔡錦堂、鄭瑞明、吳文星、詹素娟、翁佳音、吳進喜等老師在臺灣史與其 他領域上的教導,讓我對臺灣史多點瞭解,也更加喜愛。此外,研究所同學麗蓉、 慧雯、慧先、智勝、佳芸在修課、討論時的互相打氣,使得在台北兩年的研究生 生活充滿感動,謝謝你們。最後還要感謝系辦的薇倫,回到高雄後,由於身兼教 職,使得原本迷糊的我更常忘東忘西,幸有薇倫的適時通知,讓我可以趕在期限 前提出申請;這一路上,感謝你們的幫忙。 環島口訪調查,首先要感謝小玉的陪伴,這段伴隨海風鹽味的摩托車之旅, 是我永難忘懷的旅程;另外,那些我所訪問過的漁民先生們,雖然因為人數較多 而無法在此一一列出姓名,但因為你們的詳細的回應與解說,才使我這個外行人 逐漸瞭解排仔,也才有今天這本書的出現,真的相當感謝。 最後,要特別感謝我的家人們,因為你們的支持,才能讓我自由且任性地一 路走來,我知道這一路上,讓你們擔心許多,相當抱歉,現在龜速的我也將抵達 終點,你們也別繼續擔著心中大石 在劃下句點前,請容我再說句感謝,感謝這一路上幫助我的師長、同學、朋 友等,無以回報的我僅能將這論文獻給你們,謝謝。 2009.07.28 高雄 my home.

(3) 摘 要 臺灣身為一個海洋國家,海洋史研究是重要一環,排仔是台灣漁民所熟悉的 水上交通工具,直至今日在各港口中亦常見排仔的身影,自然是海洋史研究中不 可或缺的一項;本文便以排仔為主題,藉由文獻整理、口訪調查等,試著釐清臺 灣排仔的歷史發展與區域特色。 本文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為緒論外,又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為「排 仔的歷史演變」,主要著重於排仔的歷史發展脈絡,其中按照排仔的發展而將其 分為第二章發韌期、第三章延續與衝擊時期以及第四章轉變期三大階段。在發韌 期部分,主要著眼於早期臺灣排仔的發展,一方面利用目前考古發掘資料與南島 民族的研究來推測,另一方面則從早期西人、漢人及民間傳說中來建構當時臺灣 排仔的樣貌與使用情形。在發展與延續期部分,則是利用清代與日治時期留下的 大量文獻的整理、耙梳,進一步指出當時排仔在清代臺灣社會使用的多面向。在 轉變期部分,主要藉由報紙記載、口訪調查,探討排仔在面臨戰後動力漁船的衝 擊下,如何尋求自身的蛻變,結合石化工業,一方面復古出擊、一方面配合地利, 使得排仔在今日台灣社會中依舊佔有其一席之地。 此外,鑑於臺灣地理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差異,第二部分主要探討「排仔的區 域特色」,由於沿岸與內水面自然環境、條件不同,使得其所使用的排仔自然在 造型上也有所差異,因此將其分為第五章沿岸排仔以及第六章內水面排仔兩個段 落。在沿岸排仔部分,依臺灣沿岸的環境不同,又分為北、西、東三部分,進行 討論,說明區域自然條件對排仔使用、製作有一定的影響外,亦討論區域居民使 用排仔的方法以及排仔與居民生活的關係等。在內水面排仔部分,因河川、湖潭、 水庫的自然環境與沿岸有所差異,因此影響所及,使得內水面所使用的排仔在製 造方式、樣式以及使用方式上,均都沿海的排仔有所差異。 第七章結論則是對於前面幾章的研究成果作一總結。. 關鍵詞:海洋史、船舶、筏具、排仔、區域特色.

(4)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部份:排仔的歷史演變~ 第二章 發韌期:早期臺灣的排仔………………………………………8 第一節 史前臺灣與排仔………………………………………………8 第二節 文獻記載中的排仔……………………………………………12. 第三章 延續與衝擊:清領至日治時期排仔的發展……………………18 第一節 清領時期排仔使用的多面向…………………………………18 第二節 外國人眼中的排仔……………………………………………28 第三節 近代化的腳步與排仔的發展…………………………………39. 第四章 轉變期:戰後排仔的轉變………………………………………48 第一節 戰後排仔的奮起與衰退………………………………………48 第二節 漁業動力化下的衝擊與因應…………………………………52 第三節 漁業轉型下的排仔……………………………………………60. ~第二部分:排仔的區域特色~ 第五章 沿岸地區的排仔…………………………………………………71 第一節 臺灣沿岸的地理環境…………………………………………71 第二節 沿岸排仔的製造方式…………………………………………74 第三節 沿岸排仔的使用方式…………………………………………80 第四節 沿岸居民的生活與排仔………………………………………91. 第六章 內水面的排仔……………………………………………………99.

(5) 第一節 內水面的地理環境……………………………………………99 第二節 內水面排仔的製造方式………………………………………102 第三節 內水面排仔的使用方式………………………………………108 第四節 內水面居民的生活與排仔……………………………………115. 第七章 結論………………………………………………………………120. 參考書目…………………………………………………………………124. 附錄一 竹排調查表………………………………………………………133 附錄二 日治時期竹排數目變化表………………………………………163 附錄三之一 戰後臺灣各區域竹排數目變化表…………………………164 附錄三之二 戰後臺灣各縣市竹排數目變化表…………………………165 附錄四 竹排的製造過程…………………………………………………166 附錄五 塑膠排的製造過程………………………………………………171 附錄六 塑膠排在牡蠣養殖的使用之訪談調查…………………………177 附錄七 觀光筏之訪談調查………………………………………………179.

(6) 表 目 錄 表 3-1 清末西方人有關排仔紀錄之整理 表 3-2 臺灣日日新報有關竹筏模型之報導整理 表 3-3 鹿港至各地之間的運費表 表 4-1 運輸方式別貨運噸數統計表﹝單位:千噸﹞ 表 4-2 日治末期至戰後初期台灣漁產統計表﹝單位:公斤﹞ 表 4-3 戰後初期臺灣漁船統計表 表 4-4 專、兼營養殖主要水產物漁家之漁筏或舢舨戶數比例 表 4-5 歷年我國各項漁業生產之比較 表 4-6 有關排仔兼營娛樂漁業之相關政策 表 4-7 西元 2003 年東海岸 Pakelang 活動之時間、地點與內容 表 4-8 歷年東海岸地區竹筏競賽整理 表 5-1 臺灣海岸分類表 表 5-2 各類竹材之比重 表 5-3 日治時期﹝1939-1940 年﹞臺灣竹林面積﹝單位:甲﹞ 表 5-4 全臺與東部地區排仔數目之變化﹝1967-1972﹞ 表 6-1 臺灣重要水庫之概況 表 6-2 桂竹分類標準 表 7-1 臺灣排仔發展示意圖.

(7) 圖 目 錄 圖 2-1 頭嵙山其古地理圖 圖 2-2 第二冰期古地理圖 圖 2-3 店子湖古地理圖 圖 2-4 米崙亞冰期古地理圖 圖 2-2 古臺北湖的人們漁撈示意圖 圖 3-1 清末漁團中筏之旂式 圖 3-2 倫敦畫報中台灣竹排繪圖 圖 3-3 必麒麟拍攝之載客竹排﹝西元 1869 年﹞ 圖 3-4 馬偕收藏之竹排模型 圖 3-5「台灣之旅」封面 圖 3-6 皇太子殿下臺灣行啟紀念 圖 3-7 蕃俗館﹝第二會場內﹞第二會場正門 圖 3-8 日治時期明信片「風情篇:竹筏」 圖 3-9 日治時期明信片「竹筏」 圖 3-10 日治時期明信片「台灣情調:竹筏」 圖 3-11 台灣地方 圖 3-12 高雄郵戳 圖 3-13 日治時期的金銀竹筏模型 圖 3-14 日治時期﹝1894-1944 年﹞臺灣漁獲產值變化圖 圖 3-15 日治時期中國式漁船與竹排數目變化圖 圖 4-1 竹排裝置引擎試驗成功的漁友蔡標﹝左二﹞ 圖 4-2 當時竹排上所裝置的山岡式引擎 圖 4-3 動力竹排裝置簡圖 圖 4-4 日月潭試驗裝設引擎之大型膠筏 圖 4-5 專利第 3820 號「塑膠筏」 圖 4-6 專利第 1446 號「平坦筏面之隔艙強力塑膠筏」 圖 4-7 專利第 1764 號「竹排用塑膠浮管」 圖 4-8 戰後排仔數目變化圖 圖 4-9 虱目魚池利用排仔撒藥除蟲 圖 4-10 動力叉手網塑膠排仔之平面圖 圖 4-11 竹筏數目與牡蠣產值之變化圖 圖 4-12 第三屆東海岸阿美族社區竹排競技邀請賽之邀請函 圖 5-1 臺灣周邊大陸棚﹝200 公尺深﹞之界線示意圖 圖 5-2 侵臺颱風登陸地點統計 圖 5-3 烤竹的方式 圖 5-4 編竹的方式.

(8) 圖 5-5 用木槌將藤紮緊的方式 圖 5-6 組合後的膠管與管塞 圖 5-7 用瓦斯槍烘烤膠管 圖 5-8 小型單層塑膠排仔之構造 圖 5-9 大型雙層塑膠排仔之構造 圖 5-10 船外機之構造 圖 5-11 使用萬向接頭作業圖 圖 5-12 雙層塑膠排仔尾端的萬向接頭 圖 5-13 使用美式圍網防止傳統螺旋槳打壞漁具 圖 5-14 鯔旋網﹝高雄縣紅毛港﹞ 圖 5-15 鯖延繩釣 圖 5-16 釣漕仔所用的竹排 圖 5-17 刺網漁筏 圖 5-18 鏢旗魚漁筏 圖 5-19 藏仔寮圖 圖 5-20 釣漕仔漁船上載著多艘竹排 圖 5-21 當時南方澳的巷弄處處可見的竹排 圖 5-22 宜蘭頭城漁港的捕鰻苗排仔 圖 5-23 臺北龜吼漁港的火誘網排仔 圖 6-1 東部小型攜帶式竹排 圖 6-2 日治時期阿美族人扶筏載物渡溪的情形 圖 6-3 放排時最前頭的槳仔 圖 6-4 放排的方式﹝一人顧前掌舵、一人在後撐篙﹞ 圖 6-5 日治時期鹿港溪上的大型竹排 圖 6-6 鹿港溪上的竹排接駁 圖 6-7 日月潭珠仔島的竹筏四手網 圖 6-8 日月潭的人工浮嶼群 圖 6-9 放置於浮嶼上的大型漁筌 圖 6-10 番社采風圖之渡溪 圖 6-11 竹排撐渡 圖 6-12 彰化孔子廟側景﹝日治時期由東側所拍﹞ 圖 6-13 八掌溪渡口的竹筏渡河示意圖 圖 6-14 划槳渡溪 圖 6-15 新店溪的鵜飼 圖 6-16 石門水庫的船筏許可證.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所要闡述的是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回顧、研究方法以及本 文章節架構等四部分。.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隨著台灣史研究的蓬勃發展,使得研究的面向日漸擴展,逐漸打破傳統的窼 臼,以台灣為主體,將研究觸角往台灣文化各個層面延伸,其中,針對台灣身為 一個海洋島嶼的地理背景,自然所衍生出相關的台灣海洋史研究,便是其中一 例。海洋史就是以人與海洋關係為主軸的歷史,亦可說是人對於海洋瞭解與利用 的歷史,因此涉及到人與海洋之間所發展出來的各種關係,研究範圍相當廣泛, 舉凡海岸海洋、海洋生業、海洋政策、海外貿易、港口城市、海船航具、航海技 術、海外移民、海權海軍、海盜、海外關係、海洋思想文化等均為相關課題。1其 中,海船航具是協助人們離陸入海以及溝通隔海兩地的主要工具,因此在海洋史 研究上,重要性不言可喻。 在型態種類眾多的海船航具中,臺灣居民俗稱的「排仔」是屬於筏具的一環, 與台灣的關係相當密切,一方面由於台灣西部沿海地帶堆積作用旺盛,常有擱淺 之虞,因此必須利用吃水甚淺的排仔來進行接駁、漁撈等作業;另一方面,由於 台灣島內河川短促,水勢湍急,架橋不易,若遇溪流大者,常常利用排仔來過渡, 因此排仔在台灣島內外都有其重要性;直到今日,在台灣沿岸港口仍到處可以看 到排仔的蹤影,根據統計,直到 1980 年代為止,其數量大致上均占台灣總漁船 數的 50%左右,2足以看出排仔在台灣的重要性;只是戰後隨著台灣產業的轉變, 排仔在面對工業化、新式動力船隻的引進與推廣的影響下,不能避免地受到波 及,一方面傳統排仔以及其工藝等快速地消失,目前僅存少數長者尚存此項技 藝,因此需進行立即地訪問、調查,否則唯恐老一輩之長者凋零後,有關排仔之 瞭解等將會隨之而去、造成永遠的遺憾;但另一方面,在這股工業化的打擊下, 傳統筏具卻也逐漸吸收這股力量,進行演變、轉型,而關於這方面的探討就成為 相當特殊且重要的,因為在其它仍使用筏具的國家,如秘魯等,其工業化程度都 不如台灣,因此就社會變遷與排仔演變此一面向來看,對台灣排仔進行研究,將 能提供一個相當的實例。 總之,本文企圖以台灣排仔為主要研究對象,來觀察下列問題,即:. 1. 戴寶村, 《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北:玉山社,2000),頁 16。 陳政宏, 〈一脈相承:台灣筏的技術創新與特性〉收錄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十輯) 》 (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8),頁 530。 2. 1.

(10) (1)台灣排仔的發展過程:何時出現在台灣歷史、在早期台灣社會中扮演什麼 角色?到了戰後隨著台灣工業化的起飛,在工業化的背景下,排仔如何因 應、轉型?希望能透過這樣長期間的觀察研究來了解排仔在台灣發展與演 變的完整脈絡。 (2)臺灣各地區排仔的使用情形:主要探討臺灣不同地區在使用排仔上是否有 所差異性存在,以及排仔的區域特色。 (3)排仔製造也造船工藝的一部分,透過田野調查與口述訪談,希望能對台灣 排仔工藝多一份了解。. 第二節 研究回顧 海洋航具是臺灣海洋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近十幾年亦不乏學者投入研 究之林,如戴寶村教授、陳國棟教授等對戎克船之研究均有豐碩的成果;而就排 仔來看,其長期作為台灣大眾所廣泛使用的航具之一,雖然早在日治時期國分直 一便注意到臺灣的竹排,但直至今日,有關排仔的專門論述卻不多見,其中最具 代表性的為:國分直一〈南臺灣的竹筏〉 、凌純聲〈台灣的航海竹筏及其起源〉、 許雪姬〈竹筏在台灣交通史上的貢獻〉 、胡興華〈臺灣的漁筏〉 、陳政宏〈一脈相 承:臺灣筏的技術創新與特性〉以及黑潮文教基金會《臺灣竹筏文化調查計畫研 究報告》等,因此以下便按其成文先後,對內容稍作評述: 日治時期國分直一便注意到臺灣南部多用竹排的現象,因此寫下〈南臺灣的 竹筏〉一文;在文中,國分直一針對竹排的使用地區、類型等將臺灣竹排分為海 洋用與河川用兩大類型,這種分類方式依舊為人熟知且繼續沿用;此外,國分直 一對海洋用竹排的製作過程著墨甚多,除了留下的詳細的文字紀錄外,也特別繪 圖加以說明,這些文字與圖片為臺灣海洋用竹排留下珍貴的資料;但較為可惜的 是,其對於河川用竹排部分調查較少、篇幅較短,另一方面則是其調查地區在南 臺灣一帶,因此對於台灣其他地區的竹排較無提及而無法互相比較。 到了戰後,凌純聲在〈台灣的航海竹筏及其起源〉一文中,承襲國分直一的 分類法,且更進一步將其細分為航海用、沿海用、河川用以及湖潭用等四類,且 文中特別針對臺灣航海竹排的製造與使用方式來進一步詳加說明,並留下詳細的 資料與圖片;但同樣地,在文中對於其他三類的竹排卻甚少提及。 許雪姬〈竹筏在台灣交通史上的貢獻〉3一文,雖然篇幅不長,但利用清代 文獻資料清楚點出臺灣沿岸有「湧」,使得船隻往往不得而入,因此欲泊臺灣海 岸須憑藉竹排接駁,以說明竹排在清代台灣交通史上的重要性;但從篇名可知, 此文研究著眼於竹排在清代臺灣的交通—尤其是沿岸接駁中所扮演的角色,對竹 3. 許雪姬, 〈竹筏在臺灣交通史上的貢獻〉 ,《臺灣風物》33:3(1983) ,頁 1-9。 2.

(11) 排在台灣長時間的發展、竹排在其他面向(如漁業等) 、以及竹排在不同地區(如 河川、湖泊等)則無論及。 近些年曾任漁業署署長的胡興華先生,利用手邊豐富的資料對臺灣漁業等各 方面加以研究、為文推廣,其中,他也曾以漁筏為題,在其〈臺灣的漁筏〉4一 文中,從早期中國文獻之記載論及至戰後塑膠排仔的出現,脈絡清楚、論述淺易、 使民眾對漁筏發展有簡單初步的認識,但文中論述多偏重在漁業方面之功能,對 於排仔在其他方面的功能則較為缺乏。 在「第十屆海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陳政宏發表〈一脈相承:臺灣筏的 技術創新與特性〉 ,5作者本身身為系統與船舶機電工程助理教授,且曾勝任《行 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九十二年度試驗報告研究計畫研究報告:改良漁筏效率與 安全性能及監理規範之研究》之計畫研究人員,因此對於排仔有相當研究,此文 便是從技術層面切入,探討近百年來台灣排仔在構型、製造與使用方式的演變過 程;文中指出臺灣的排仔在傳統竹排時期便有先進的中插板與篷帆系統,是世界 各地筏具當中技術最成熟者,且製筏技術、材料隨著時代潮流而改變,此特點在 臺灣工業化的過程中更為明顯。 綜觀這些研究成果,雖然它們在今日竹排逐漸被人淡忘的情況下,點出了竹 排曾在台灣發展過程的不同面向上是有其貢獻,且也再度喚醒大眾對於竹排的印 象與認識;但是大多因篇幅較小,而未能有較完整的論述。排仔何時出現在早期 臺灣歷史之中?它在台灣各時期中的使用情況為何?隨著臺灣走向近代化社 會,被歸類為傳統的排仔又是如何因應而沒有被時代浪潮所淘汰,甚至到今日仍 廣泛見於臺灣沿岸各港口?此外,臺灣各地在不同的自然條件、歷史發展下,使 得各地區使用排仔的情形也不盡相同,那影響的因素為何?各地區排仔又有何差 異?這些尚無一個完整的論述。因此,筆者將以排仔為研究重心,一方面以縱切 的角度,來看排仔在台灣的歷史發展,另一方面則從橫切的角度,來分析臺灣各 區域使用排仔的異同,最後結合兩者,對臺灣排仔的發展提供較全面、完整的論 述。.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研究範圍 臺灣所稱的「排仔」其實是屬於「筏具」的一環,只是筏具根據其材料不同, 有皮筏、木筏、葦筏、竹筏、膠筏、兵乓球筏等等諸多形式;但以臺灣來說,由. 4. 胡興華, 〈臺灣的漁筏〉 ,收錄於《拓漁台灣》 (台北: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1996) ,頁 82-87。 陳政宏, 〈一脈相承:台灣筏的技術創新與特性〉收錄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十輯) 》 (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8),頁 527-573。 5. 3.

(12) 於竹產豐富,因此早期多為竹管編製,俗稱「竹排仔」 (即竹筏) ,到了戰後改用 塑膠管,因此出現所謂的「塑膠排仔」 (即膠筏) ;因此本文以「臺灣的排仔」為 研究對象,主要便是針對竹排(竹筏)與塑膠排仔(膠筏)兩者來論述。再者, 就本文的時間範圍而言,由臺灣的史前時期迄今,將排仔納入臺灣整個歷史脈絡 下,試著呈現其完整的發展過程;就空間範圍而言,主要限定在臺灣本島,不包 括附屬島嶼,這一方面是因筆者能力的侷限,另一方面則是考慮到附屬島嶼眾 多,且其與臺灣本島在自然環境與歷史發展均有所差異,因此不易一併研究,故 捨棄不論。 (二)資料來源 由於竹材易腐,因此迄今考古作業上仍無發現直接相關的物件;且原住民為 一無文字的社會,在文獻資料上較缺乏,是故在早期部分,只能使用考古發掘、 南島研究的相關資料來推論,而後則以《熱蘭遮城日誌》 、 《梅氏日記》等文獻資 料,嘗試勾勒出排仔在臺灣早期的使用情形。此外,針對清~日治時期排仔的發 展,主要是使用台銀出版的 309 種清代方志與文獻、日治時期的官方檔案,如《總 督府統計書》 、 《總督府公文類纂》 、 《調查經濟資料報告》等,以及當時的報章雜 誌,如《臺灣日日新報》 、 《臺灣時報》等,企圖歸納出這個階段排仔的使用情形 以及其發展過程。而在戰後部分,則主要參考漁業署出版的相關調查報告、時人 研究、報章雜誌,如《聯合報》 《中國漁業》等,以及筆者的口述訪問資料為主。 再者,在區域部分,主要依據自然地理來劃分,分為沿岸與內水域兩大部分來討 論;在沿岸部分與內水面部分都根據自然地理的差異、歷史人文的發展以及行政 區域的變遷來劃分成北、西、東三大區域討論、比較,而論述中多使用前人研究、 地方方誌及筆者口訪資料來輔助。 (三)研究限制 本文在主要是以文獻耙梳、整理與分析為主,但所涵蓋的時空範圍相當廣 泛,又筆者能力有限,因此「排仔的歷史演變」此一部分,在文獻資料的蒐集、 整理方面不免有所缺落與不足之處,尤其是在早期部分,由於排仔到目前為止, 並沒有沒有直接的考古發掘資料可以佐證,因此僅能能就其地理環境與時代背景 去推論,而無法進一步考證與論述。其次,在探討「排仔的區域特色」此一部分 時,文中主要將其劃分為沿岸與內水面兩大類,其中沿海部分與內水面部分均同 樣地簡單分為東、西、北三部份來討論,這種劃分方式雖能勾勒出大區域間的差 異,顯示排仔的區域特色,但是對於每個大區域內的細部差異討論與比較上,就 顯得較為不足。. 四、章節安排 本章共分兩大部分,共七章,其架構如下: 4.

(13) ~第一部份:排仔的歷史演變~ 第二章 發韌期:早期臺灣的排仔 第一節 史前臺灣與排仔 第二節 文獻記載中的排仔 第三章 延續與衝擊:清領至日治時期排仔的發展 第一節 清領時期排仔使用的多面向 第二節 外國人眼中的排仔 第三節 近代化的腳步與排仔的發展 第四章 轉變期:戰後排仔的轉變 第一節 戰後排仔的奮起與衰退 第二節 漁業動力化下的衝擊與因應 第三節 漁業轉型下的排仔. ~第二部分:排仔的區域特色~ 第五章 沿岸地區的排仔 第一節 臺灣沿岸的地理環境 第二節 沿岸排仔的製造方式 第三節 沿岸排仔的使用方式 第四節 排仔與沿岸居民的生活 第六章 內水面的排仔 第一節 臺灣內水面的地理環境 第二節 內水面排仔的製造方式 第三節 內水面排仔的使用方式 第四節 排仔與內水面居民的生活 第七章 結論 附錄一 竹排調查表 附錄二 日治時期竹排數目變化表 附錄三之一 戰後臺灣各區域竹排數目變化表 附錄三之二 戰後臺灣各縣市竹排數目變化表. 5.

(14) 附錄四 竹排的製造過程 附錄五 塑膠排的製造過程 附錄六 塑膠排在牡蠣養殖的使用之訪談調查 附錄七 觀光筏之訪談調查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回顧、 研究資料與方法以及本文架構外,又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為「排仔的歷史 演變」,主要著重於排仔的歷史發展脈絡,其中按照排仔的發展而將其分為第二 章發韌期、第三章延續與衝擊時期以及第四章轉變期三大階段。 第二章發韌期:這章節主要著眼於早期臺灣排仔的發展,一方面從目前考古 發掘資料與南島民族的研究來推測早在史前時期臺灣便已使用排仔;另一方面從 早期西人、漢人及民間傳說中來建構當時臺灣排仔的樣貌與使用情形。 第三章發展與延續期:本章主要說明清代到日治時期臺灣排仔的發展過程, 以清代而言,留下了許多文獻,其中不乏關於竹排的紀錄,因此藉由文獻的整理、 耙梳,來進一步指出當時排仔在清代臺灣社會使用的多面向;再者,隨著臺灣開 港以及其後臺灣割日,西人與日人對於台灣排仔深感好奇,從他們留下的資料 中,可以發現當時外國人眼中的臺灣排仔是那種樣貌;但在日人的統治下,臺灣 社會逐步邁向現代化,而排仔這種傳統的航具在現代化社會中逐漸突顯出許多缺 點,在時代潮流的衝擊下,使得其開始走向衰弱之勢。 第四章轉變期:在二次戰後臺灣排仔雖然一度興盛,但隨著難敵動力漁船的 優勢下,逐漸尋求自身的蛻變,結合塑膠工業並在養殖漁業改良的加持下,塑膠 排仔迄今在各港口都可見其蹤跡;而後面對產業轉型的局勢下,一方面復古出 擊、一方面配合地利,使得今日排仔在現在台灣社會中依舊佔有其一席之地。 但由於臺灣地理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差異,因此第二部分為「排仔的區域特 色」,由於沿岸與內水面自然環境、條件不同,使得其所使用的排仔自然在造型 上也有所差異,因此將其分為第五章沿岸排仔以及第六章內水面排仔兩個段落。 第五章沿岸的排仔:依臺灣沿岸的環境不同,可以將其分為為北、西、東三 部分,說明其自然條件對使用排仔與否外,亦影響到製造方式、使用方法、居民 生活等各方面。 第六章內水面的排仔:由於河川、湖潭、水庫的自然環境與沿岸有所差異, 因此影響所及,使內水面所使用的排仔在製造方式、樣式以及使用方式上,均都 沿海的排仔有所差異。 第七章結論則是對於前面幾章的研究成果作一總結。. 6.

(15) 第一部份 排仔的歷史演變 第一部份主要要說明排仔的發展過程,且根據其發展與演變過程,將其分為 第二章發韌期、第三章延續與衝擊時期,及第四章轉變期等三部分,來分別說明 排仔在這些時期的使用情形、發展脈絡等。. 7.

(16) 第二章 台灣早期的排仔 由於臺灣早期的文獻紀錄較為缺乏,因此本章的論述,一方面是藉由考古資 料來輔助、勾勒出當時臺灣居民的生活方式,並由此來推論當時人們使用排仔的 可能性;另一方面則是透過早期漢人、荷人以及臺灣民間傳說等,來論述早期臺 灣原住民使用排仔的情形。. 第一節 史前臺灣的交通與排仔 一、史前臺灣與排仔 根據台灣目前的考古發掘資料來看,台灣的史前文化大約從更新世晚期,距 今約三萬~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但此時正是第四冰河期晚期,由於 海水面下降,因此台灣海峽在當時為陸地,使得臺灣與中國華南之間可以透過陸 路來進行遷移、交流等活動。6直到一萬五千年以後,冰進高潮開始退卻,使得 海平面逐漸的上升,一萬年以前(即全新世開始),東海的海平面上升到現在海 平面以下 100 公尺左右,因此臺灣海峽便很快形成了,7換句話說,台灣在此時 變成四面環海的島嶼,在海洋的隔絕下,台灣與外界之間的陸路交通中斷,但就 另一方面而言,海洋也是一種通路,所以台灣仍可以透過海路來與外界進行接 觸、往來等活動,而這樣的變化,即陸路到海路的轉變,影響了臺灣之後的發展。. 圖 2-1 頭嵙山其古地理圖 圖 2-2 第二冰期古地理圖 圖 2-3 店子湖古地理圖 圖 2-4 米崙亞冰期古地理圖 資料來源:宋文薰, 〈由考古學看台灣〉 《中國的臺灣》,頁 100-103。. 臺灣海峽形成後,要進入臺灣只能依靠船隻等水上交通工具,根據 Hornell 的調查,認為不論是果實或縱長物體等,早期的人們必定曾看過它們浮在水面之 上,從而啟發了藉此物體荷載它們自己航行的意念,8因此數根木頭或竹竿編排 即為筏,將大木刨空即成獨木舟,筏具與獨木舟可能就是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 6 7 8. 劉益昌, 《台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1、23。 張光直,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台北:聯經,1995) ,頁 191。 Joseph Needham 原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十一冊) 》,頁 10。 8.

(17) 以進入新石器時期的臺灣而言,就其文化相與舊石器晚期相較而言,兩者間 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性,因此目前學者們普遍認為二者之間是不連續,新石器早期 的大坌坑文化應是距今約 6500 年前由外地移入台灣,9如上所述,當時要進入臺 灣只能依靠海路的情況下,我們不難想像當時候的大坌坑人乘著船隻、透過海路 來到臺灣島的模樣;且從大坌坑遺址所在環境、遺物類型來看:大坌坑文化是一 個在濕暖的熱帶、亞熱帶地區適應於海洋、河口和河湖性自然環境的一種文化, 10 因此其應為生活在近水的環境,且具有親水個性與航行經驗的一群人,在此條 件下,除了河海邊的漁撈活動之外,他們是有能力去利用水上交通工具進行近海 漁撈等活動;另一方面以臺灣自然條件而言,竹木資源相當繁盛,因此無論提供 排仔編製或是獨木舟刨製,材料都不成問題;甚至直到日治時期,臺灣部分原住 民仍保留使用獨木舟與排仔的習慣。 只是要去尋找一棵直徑長到足以刨製成獨木舟的大木,以及找到大木後,還 要用石斧將一面削平、挖空,有些獨木舟的中空部份還是燒出來的;11手續較為 複雜,但反觀排仔,只要利用繩索將數根木頭或竹子結扎一起,便可用於渡水, 而台灣竹木資源繁盛,甚至在沿岸平原亦處處可見竹子的情況下,因此製筏的材 料是相當充足且便利;再者,從大坌坑文化所出土的陶器表面紋飾來看,其是以 各種繩紋為主,當時所用的繩索應該是由數條或單索絞起來的,且每條寬度從 0.5 厘米到 1 厘米左右,顯示當時有用高級的技術作成好幾種繩子,繩索在當時 人們生物質活中有顯然的重要性,如製造漁網等,12 可見其亦運用於漁撈活動 上,因此利用繩索將數根木頭、竹子編 排成筏,不僅在材料選取、獲得,以及 其製造過程等方面,都較製造獨木舟來 得簡易,而在使用上,由於竹子中空有 節,因此比原木柱體密度更小,能提供 更多的浮力,同時竹節可以防止破損時 的大量進水,13因此竹排在使用上,是 比木排更兼顧了安全與效能。 從材料提供、製作手續、安全性來 看,當時史前臺灣的居民使用排仔來作 為水上交通工具或進行漁撈是極有可 能的情形。. 圖 2-5 古台北湖的人們漁撈示意圖 資料來源:臺東史前博物館解說牌. 二、南島民族與排仔 9. 劉益昌, 《臺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頁 29。 張光直,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台北:聯經,1995) ,頁 165。 11 陳仲丹, 《圖說交通探險史:從牛車到飛船》(香港:三聯書局,2005),頁 44。 12 張光直,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台北:聯經,1995) ,頁 165。 13 陳政宏, 〈一脈相承:台灣筏的技術創新與特性〉收錄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十輯) 》 (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8),頁 543。 10. 9.

(18) 根據目前的研究,台灣原住民(包括高山族和平埔族)都是屬於所謂的「南島 民族」(Austronesian),其分布北起台灣、南至紐西蘭、西至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 加島、東到南美洲的復活島,包括了太平洋與印度洋中的島嶼以及東南亞的兩個 半島,分布相當廣泛且具有島嶼性;14雖然目前學者們對於南島民族的起源與遷 徙理論有所差異,但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承認台灣在南島語族的分佈擴散過程中, 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其至少是最古老的南島民族的居住地之一,甚至極有可 能就是古南島民族的發源地。15 以台灣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台灣在距今 6000 年左右,由於海平面不再有 太大的改變,因此大量沉積物便開始沿著海岸累積,使得原本在海平面下的土地 逐漸浮現(成為今天的海岸平原),對當時台灣的人們而言,意味著居住區域的 擴增,16這些土地的增加也使得人們積極發展農業,17因此距今約 5000 年前的大 坌坑晚期時,隨著穀類耕種的採行與農業定居的建立,使得人們慢慢脫離採集生 活而開始在台灣定居,人們去適應臺灣的環境,成為在台灣的南島民族。18而這 些人中的一部份可能選擇遷移到內陸近山地區建立新的居住地點,另外一些人則 可能為了尋找相同的生態區位,而沿著海岸去遷移;因此以前者(內陸)而言, 在海洋資源取得變得不易的情況下,人們勢必得發展出新的策略來適應新的生活 環境,這由其聚落遺址有石斧、石鋤等農耕器具的出土可加以印證,因此在這新 環境(離海較遠、對海洋資源的取得不易)以及新的生活形態(偏重農耕)下, 自然地,人們與海洋的關係也就逐漸疏遠,原本的漁撈、海路被農耕、陸路所取 代,而連帶地,船隻的重要性也就逐漸減弱。19但另一方面,以後者(沿海)而 言,從目前澎湖與臺灣的考古資料可發現兩者之間藉著海上活動有所往來與互 動,20其範圍甚至還可以擴及中國東南沿海一帶;21此外,其也有可能沿著海岸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李壬癸, 《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頁 5。 Bellwood , Peter,〈The Austronesian dispersal and the origin of language〉《Scientific American》 265.1,頁 88~93。 Liu ,Yi-ch’ang, 〈The earliest Austronesians and their movements inside Taiwan :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possible driven forces〉, 《2005Lapita Roundtable Discussion》,頁 8。 索爾認為對於農業的起源與傳播曾提出: 「農業並不起源於食物的逐漸或長期缺少,即在飢荒 的陰影下生活的人們是沒有辦法也沒有時間來從事那種緩慢而悠閒的試驗步驟,好在相當遙 遠的未來從而發展出一種較好而又不同的食物來源,..以選擇的方式改進植物以對人們更為有 用是只能由在飢荒的水平之上有相當大的餘地來生活的人們來達到的。」(參閱張光直, 《中 國考古學論文集》,頁 157-158。) Liu ,Yi-ch’ang, 〈The earliest Austronesians and their movements inside Taiwan :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possible driven forces〉, 《2005Lapita Roundtable Discussion》,頁 12。 同上註,頁 11。 以臺灣島內而言,各地的細繩紋陶遺址的文化內涵,除了高、屏沿海一帶略有變異外,其他 地方都相當類似,這反映了當時區域間的阻隔性小,各個聚落間可能是藉著頻繁的海上活動 來進行;另一方面,從台灣中、南部的許多細繩紋陶的遺址中,都出現了利用澎湖所產的玄 武岩所製造的石器,在澎湖也發現有可能在台灣製造的玉器與陶器,可見兩者之間有所往來、 互動。 臧振華, 〈論臺灣的細繩紋陶文化—兼論臺灣史前文化來源問題研究的概念與方法〉 , 《田野考 古》1:2,頁 1-31。 10.

(19) 遷移到東方與南方的島嶼,畢竟呂宋與臺灣的距離不遠,且中間還有 Baton(巴 坦群島)與 Payan(應該是 Babuyan,即巴布延群島) ,因此人們可能透過這條航 22 線往南方移動, 然而無論是台灣與澎湖、中國之間的交流或是與南方島嶼之間 遷移等過程中,必然是得要透過海路,因此航具對於這群人而言,仍然是不可或 缺的生活工具。 而以其使用的航具而言,由今日台灣、中國東南沿海、越南等地,仍可發現 其有使用竹排的慣習;以及 1940 年代在中國華南泉州灣、南洋斐濟群島仍使用 竹排來看,其暗示竹排從前在東南亞廣泛分佈的事實;23且到了 1960 年代密克羅 尼西亞的帛琉仍殘存著製造竹排之技術24,此將竹排的使用區域進一步擴大,至 今天大洋洲一帶。因此從以上敘述,我們知道竹排的分布範圍,大致包括了台灣、 中國東南沿海、東南亞、大洋洲,此一範圍與南島語族的分布區域有相當高程度 的相似性。 只是竹排這樣簡易的航具是否可以用來遠行?根據先前陶德(John Dodd) 在〈福爾摩沙高山族可能來源之我見〉文中的記錄: 島上大概有一、兩個居民記得,不多年前的某天,有兩、三個巨大且看起來 很原始的竹筏式獨木船突然出現在基隆港灣。促其登岸後,船上跳出一打左右半 飢餓狀態的人。結果證實是在西太平洋,加羅林群島西部的 Pellow 島民。若參 照亞洲與太平洋的地圖,則可知這些人必定以這些無遮掩的竹筏行走了極大的距 離。…當時我有很深的感觸,因帛琉群島島民若能以竹筏抵達福爾摩沙,那麼福 島在早年要增加人口就無須遠尋了。25 從這文字敘述中可以發現,帛琉島民搭乘竹筏(竹筏式的獨木舟)來到臺灣, 可見竹排用以遠距離的航行是可能的,但可惜的是,因為缺乏圖片記錄,無法得 知當時他們所搭乘的竹筏(或說竹筏式獨木舟)模樣;但從帛琉與臺灣同屬於南 島語族的範圍,因此竹排在南島語族的遷移、擴散過程中,是可能扮演一定的角 色。 另一方面,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在古南島語中包括; 「竹」 、 「藤」 、 「編」、 26 「筏」等字, 可見南島語族對竹排這種航具並不陌生,且從這一點來看,亦加 深竹筏與南島民族的關聯性。 因此竹排與南島語族的分佈範圍有相似性、竹排可以用於遠行以及古南島語 族保留竹排等相關字彙來看,竹排與南島語族之間或許存著一定程度的關連性, 甚至從竹排遠行的這一紀錄來看,或許竹排極可能與邊架舟相同,是南島民族遷 徙的主要工具之一。. 22. 23 24 25. 26. Liu ,Yi-ch’ang, 〈The earliest Austronesians and their movements inside Taiwan :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possible driven forces〉, 《2005Lapita Roundtable Discussion》,頁 12。 國分直一, 《台灣的歷史與民俗〉 (台北:武陵,1998),頁 225。 經典雜誌 編著,《發現南島》(台北:經典雜誌,2001),頁 84。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 果,2006),頁 232-233。 李壬癸, 《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 (台北:常民文化,1997) ,頁 160-169。 11.

(20) 第二節 早期文獻中的排仔 由於台灣原住民為一無文字的社會,因此他者的文獻記載就變得相當重要, 研究者可以透過這些記錄來進行解讀、詮釋與論證、進而試圖去瞭解當時社會的 大概樣貌;因此以下就中文文獻、荷蘭記錄以及臺灣民間傳說來勾勒當時臺灣居 民使用排仔的情形。 一、中文文獻中的排仔 由於台灣與中國之間僅有台灣海峽之隔、距離不遠,因此到了北宋時,隨著 中國逐漸地向南發展,在人口壓力下造成「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地闢。 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的情景27,隨著其造舟通異域、向海洋擴 展的情形下,自然地與海外的接觸也逐漸增加,而與台灣接觸的機會與可能性相 對地也提昇許多,因此早在南宋時,趙汝适《諸蕃志》中便提供了早期台灣排仔 的相關訊息,文中提到: 「毗舍耶,語言不通、商販不及…。泉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與其國密 邇,煙火相望。時至寇掠,其來不測…不駕舟楫,惟以竹筏從事,可摺疊 如屏風;急則群舁之泅水而遁。」28 從此段描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得知三件事,即: 1 毗舍耶人會使用竹排進行劫掠。 2 其劫掠地點為澎湖,可知當時的竹排可以使用來從事遠程航行之舉。 3「不駕舟楫,為以竹筏從事」,似乎透露著「竹排並非舟楫之屬」的認知。 根據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有些學者認為毗舍耶是指台灣、有些學者則認為 係指菲律賓,29這兩種看法各有其支持立論,使得此一問題仍未完全定案,但在 此並無礙本文論述,因為無論毗舍耶是指台灣或菲律賓,這段文獻都對早期台灣 的竹排提供了珍貴的證據;因為毗舍耶若是台灣,無疑地提供了「早期台灣的原 住民會使用竹排」一事的直接證據;30但若毗舍耶為來自菲律賓,從其要前往泉 州水澳、頭圍一帶進行劫掠,可能仍需經過台灣,31那台灣的原住民應對竹排也 不陌生;且 1939 年金子壽衛男在蔦松曾採得一個人類的下顎骨,有金屬利器的 砍切痕,而其正當中有穿有一孔,金關丈夫認為這可能與菲律賓呂宋土著所用的 銅鑼把柄相似,暗示著早期台灣與菲律賓兩地間有所往來、交流,而台、菲兩地 同屬凌純聲所提出的「東南亞古文化區」,且在彼此距離又相近的情況下,兩地. 27 28 29 30. 31. 方豪,《臺灣早期史綱》(台北:學生書局,1994),頁 29。 趙汝适, 《諸番志》 (台北:台銀,1959),頁 38。 許雪姬, 〈竹筏在台灣交通史上的貢獻〉 《台灣風物》33:3(1983),頁 1。 有些學者認為毗舍耶非台灣,琉球才是台灣的說法,但筆者認為就當時的中國對海外情況尚 無法完全掌握,如元代時的地圖曾出現三島型的台灣,甚至到了十六世紀下半葉西人東來時, 所繪製的台灣仍出現三島型或多島型的台灣,因此一般我們將琉球視為台灣全體此一概念或 許還有再進一步思索的空間。 曹永和,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2003) ,頁 95。 12.

(21) 間有往來交流應是自然可信的,32因此在台、菲兩地有所往來,且可以利用竹排 到泉州沿岸進行劫掠來看,竹排可能是當時臺、菲之間往來的交通工具。 元代汪大淵曾附賈舶浮海,越數十國,紀所見所聞而成《島夷志略》一書, 在書中琉球條: 「地勢盤穹,林木合抱。山曰翠麓、曰重曼、曰斧頭、曰大峙。其峙山極高 峻,自彭湖望之甚近。余登此山,則觀海潮之消長。夜半,則望暘谷之出;紅光 燭天,山頂為之俱明。土潤田沃,宜稼穡。氣候漸暖。俗與彭湖差異。水無舟楫, 以筏濟之。男子、婦人拳髮,以花布為衫。煮海水為鹽,釀蔗漿為酒。知番主酋 長之尊,有父子骨肉之義。他國之人倘有所犯,則生割其肉以啖之,取其頭懸木 竿。 地產沙金、黃豆、黍子、琉黃、黃蠟、鹿豹麂皮;貿易之貨,用土珠、瑪 瑙、金、珠、粗碗、處州磁器之屬。海外諸國,蓋由此始。」33 根據文中有關硫磺、沙金等敘述,似乎為今日台灣北部與東北部一帶,34且 從文中的敘述可知,當時台灣並無舟楫,而是以筏濟之,這不僅可作為當時台灣 原民使用筏(排仔)作為其航具又一證據外,且在文中也透露出另外兩種訊息, 即: 1 當時台灣的原住民與來台的漢人之間已有交易往來的情形,而往往民間的 活動是早於文獻的記載,因此這意味著台灣早在十四世紀中葉以前就已有漢人行 販來往、進行所謂的「漢番交易」,在這些交易中,原住民以排仔與漢人接洽、 進行交易也是可能之舉。 2 從「水無舟楫,以筏濟之」此二句中,顯示出在汪大淵的認知裡,排仔並 不屬於舟楫之屬,這與《諸蕃志》中毗舍耶的敘述「不架舟楫,為以竹筏從事」 相似外,且也不僅令人想到之後 1603 年陳第在《東番記》中的敘述: 「居島中,不能舟;酷畏海,捕魚則於溪間….始皆聚居濱海,嘉靖末,遭 35 倭焚掠,迺避居山。」 以往根據陳第這一段的敘述,似乎將台灣原住民想像、描繪成「不擅舟楫」的樣 貌;但就《諸蕃志》中的毗舍耶及《島夷志略》中的琉球之例來看, 「不善舟楫」 並不等同於當時台灣的原住民不會使用排仔,且關於原住民使用竹排一事,我們 可以在三十年後荷蘭人所留下的文獻資料可以獲得進一步的證實。 二、荷西文獻中的排仔 荷蘭統治台灣留下許多珍貴的資料,在這些資料中,有不少關於竹排的紀 錄,1630 年 5 月 13 日調查大員以南直到[下]淡水的福爾摩沙島海岸以及金獅島 (Gouden Leeuwseylant)的舵手 Blacq 所寫的報告中提到: 「上述島嶼,在繞航該島所能看到的情形是,充滿樹木,土壤肥沃,在那裡看 32. 33 34 35. 黃台香, 《臺南縣永康鄉蔦松遺址》, (台北:臺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頁 102-103。 趙汝适, 《諸蕃志》 (台北:台銀,1959),頁 76。 方豪,《臺灣早期史綱》(台北:學生書局,1994),頁 49。 沈有容, 《閩海贈言》(台北:台銀,1959),頁 26。 13.

(22) 見兩個人,也看見很多地方有煙升上來,但沒有看見船隻,只看見居民用來捕魚 的兩條竹筏。」36 從文中,可以清楚知道金獅島(即今日的小琉球)的原住民是使用竹排,且 當作捕魚之用;且從「沒有看見船隻,只看見居民用來捕魚的兩條竹筏」來看, 出現了與上述漢人文獻中相同的敘述,即對當時的荷蘭人而言,竹排也不等同於 他們定義中的「船」之屬。 再者,西元 1633 年 Claes Bruyn〈金獅子島的地方與形勢〉一文中,更明確 描繪出這些竹排的來源與樣式: 「那裡的居民據我們所瞭解,聽說原來是從蕭壠人(Soulanghers)來的。 他們在雷雨的時候,與妻子與孩子們他乘竹筏漂過來的。」37 「他們用竹筏,亦即 catte merauwen (sic!=catamaran)來捕魚養活。他們 的竹筏像船一樣,前面有一點彎曲高起來,可以隨波浪搖晃。」38 首先,就文中所敘,這些小琉球人是搭乘竹排從蕭壟人來的,可見蕭壟人應 該也會使用竹排,且此似乎透露出當時小琉球原住民與蕭壟人之間有著某種關聯 性;又曹永和根據文中其他有關習俗、語言等紀錄的判斷下,認為小琉球的原住 民似可認定為西拉雅族的馬卡道支族,39而不論小琉球人是與蕭壟人有關或是為 馬卡道一員,均同屬於西拉雅族,西拉雅族在費羅理的分類中,是被歸類為台灣 濱海民族之一,亦擅長使用航具,40 因此竹排可能為西拉雅族所使用的航具之 一,且費羅理也提出台灣原住民最早使用的航具應為筏具,41從小琉球人此一紀 錄來看,多少可以進一步佐證費羅理的看法。再者,從小琉球、蕭壟,甚至是西 拉雅分佈地區來看,我們也可清楚知道,當時台灣南部地區是有使用竹排的習慣。 又根據文中敘述的竹排樣式來看,其前端有一點彎曲高起,清楚顯示其屬「海 洋用(沿岸用)」竹筏,42且這種彎曲是需要若干熟練的技術方能製作,因此可 知當時候台灣的原住民製造竹排已達一定程度的技術,而這種技術絕非一蹴可 成,應是長期使用、逐步改良後,才會出現的。 此外,根據石萬壽對早期台灣中路交通的研究,也指出當時台灣中路的路 43 線, 水路部份主要從二層行溪的下游沿海地區,溯本流岡山溪、支流的紅毛港 溪而上,而上游地區到下游或赤崁地區的聯絡路線,大體上是尚可泛舟、划竹排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一)》(台南:台南市政府,2000),頁 27。 曹永和,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2000),頁 220。 曹永和,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2000),頁 221。 曹永和,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2000),頁 226。 費羅禮, 《台灣土著族的文化、語言分類探究》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頁 51。 費羅禮, 《台灣土著族的文化、語言分類探究》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頁 52。 竹筏的種類類型根據國分直一先生的調查,可分為兩大類,即「海洋用」與「河川用」 ,而這 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海洋用竹筏前後兩端翹起─即前後呈現彎起之樣貌,而此彎起曲 線須適合乘風破浪的弧度,要製造這樣的弧度,必須先將鐵絲線圈串在竹子上,再利用強韌 的刺竹棒穿在鐵絲圈和竹子之間,然後在竹子與竹棒之間夾木片,透過鐵絲的熱氣與槓桿原 理使竹子彎曲而翹起,從上述中可知,海洋用竹筏是需要熟練的技術方能製造。 (可參閱國分 直一, 〈南台灣的竹筏〉, 《台灣的歷史與民俗〉 (台北:武陵,1998)) 即從今日台南東往嘉祥、新豐等里,甚至是羅漢門的道路,俗稱中路。 14.

(23) 的溪流而下。44從文中描繪出當時台灣南部一帶的居民利用小舟或是竹排來往於 二層行溪流域上下游間的景象。而除了河川上下游間的交通往來外,從《熱蘭遮 城日誌》中這段記載來看: 「前往 Taurinap(可能在中部一帶,再往南走,可到二林)在那裡稍事休 息,然後繼續前進。來到河邊,想要在那裡尋找一座橋來過河,就像那些原住民 昨天和今晨所說的那樣,但是除了幾個我們無法用來渡河的小竹筏外,甚麼也看 不到。」45 我們也可以發現,1 當時台灣竹排還可以用來津渡(即渡河),而不論是用 以津渡或是往來於河川上下游間,都應屬「河川型(內水面)」竹排,因此可證 實臺灣竹排的兩種類型,即沿岸竹排以及內水面竹排,早在十七世紀時,甚至是 在此之前,就已出現了;再者,從就文中所言,我們也可以清楚知道當時在台灣 中部一帶的原住民亦有使用竹排的習慣。 而使用竹台的紀錄並不僅僅出現在台灣南部與中部,從《熱蘭遮城日誌》以 下幾段有關台灣北部的記載來看: 「今天也有幾個竹筏載著竹子(用來建造城堡、房屋與小屋子)下來,這些 竹子是由居民(金包里社)協助砍伐。」46 「有兩個中國人用一隻竹筏運三百根竹子下來,他們又立刻回到上面去,要 去運更多竹子下來。」47 「中尉和商務員搭獨木舟回到這城堡,這之後不久,那兩艘舢舨還有三隻竹 筏運回來約八百根竹子,是他們在森林裡砍伐來的。」48 我們可以發現台灣北部也有使用竹排,且竹排的使用不僅限於台灣的原住 民,在台灣的漢人一樣使用竹排運載物品等。 總言之,從這些有關竹排的記載中,顯示出當時在台灣竹排是普遍廣泛地使 用,而探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如上述所推測,即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台灣原住 民便可能使用竹排往來於台灣島內或是島外,而延續此一舊習,另一方面這與台 灣竹木繁盛、竹在台灣早期普遍被使用有關,如陳第〈東番記〉中就曾提到: 「地 49 多竹,大數拱,長十丈,伐竹搆屋」, 可知當時台灣原住民的房屋便是以竹編 排而成,因此對台灣原住民來說,竹不僅是生活中常使用的材料,且將竹編列成 排的方式在其生活中也是相當常見,而在此情景下,將竹編列成排仔用以渡溪、 運載東西等,自然也非難事、而是相當熟習、常見之事。 三、臺灣民間傳說與排仔 除了早期中文文獻與荷西資料外,在台灣民間傳說中,也不乏早期排仔的故 44. 45 46 47 48 49. 石萬壽, 〈明清台灣中路交通的變遷〉,收錄於劉寧顏主編的《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慶祝成立四 十週年紀念論文專輯》(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頁 2。 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二)》(台南:台南市政府,2002),頁 369。 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二)》(台南:台南市政府,2002),頁 40。 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二)》(台南:台南市政府,2002),頁 92。 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二)》(台南:台南市政府,2002),頁 119。 沈有容, 《閩海贈言》(台北:台銀,1959),頁 25。 15.

(24) 事;相傳 1661 年鄭成功登陸北線尾及明鄭大軍沿鹿耳門港道入攻荷蘭軍時,就 以排仔為海上交通工具,50因此直至今日在鹿耳門一帶,還會舉辦竹排賽來紀念 鄭成功來台;甚至在台灣民間傳說中還出現「鄭成功夜壺智取普羅民遮城」之說: 相傳鄭成功到台灣時,台江內海霧氣瀰漫,鄭成功即令兵士把夜壺口塞緊, 並在上面戴了帽子,然後拋至海中,霎時,海上彷彿滿滿是游水的將士,然後在 命人將早已安排好的竹筏放下,把羊的後腿吊起,縛在桅上,讓前二蹄放在鼓面 上,這時,羊的前蹄自然敲踏著,鼓聲緊湊。戌守普羅民遮城的貓難實叮即下令 開砲攻擊,殊不知鄭軍已經悄然登陸,兵臨城下。51 為了分辨此一故事的真實性,筆者曾翻閱當時荷蘭人的紀錄去試圖印證,但 從荷蘭的紀錄:「國姓爺率領由 100 多條大小帆船組成的艦隊到達福島,所有船 隻均滿載中國人,直接駛入大員與福島之間的海道。其中 40 條吃水較淺的帆船 停泊在海道前,截斷了熱蘭遮城與福島以及外洋的聯繫。」52從文中敘述,我們 並沒有看見有關竹排誘敵的紀錄,但從當時另一則文獻,即荷蘭測量師菲力普. 梅所留下的日誌中,卻發現了下述記載: 國姓爺在赤崁派人用竹筏做成很多火船,裡面裝著苧麻、麻布、茅草和其他 雜草,並放滿硫磺、瀝青(pick)、椰子油(clappusolij)、火藥等物,又令很 多戎克船載著武裝士兵停泊在大員與普羅岷西亞之間。53 雖然此文中仍無法印證上述故事的真偽,卻可證實當時鄭成功與荷蘭人對峙 的過程中,是曾將竹排來作為火船之用,可見當時也曾賦予軍事性功能;只是鄭 成功大軍進入鹿耳門河道時是否是以竹排為作為交通工具這一點,就筆者目前手 邊資料無法完全地證實,但是推究當時鹿耳門水道的地理環境,使用竹排也是可 行之事。 小結 臺灣在距今一萬年以後成為一海島,之後的大坌坑人必是憑藉海路進入台 灣,而從編竹木為筏較容易、沿岸地區大木難尋、以及當時繩索的使用情形來推 測,當時可能是使用木排或竹排為航具,尤其竹排較木排而言,更兼顧了安全與 效能,因此使用竹排的可能性相當高;而後這群人在隨著尋找相同或相異的生態 區位下,一部分往內陸發展的族群由於逐漸遠離海洋,因此降低航具的使用程 度,但沿海的族群則仍繼續使用航具,並透過航具與外界保持著交流往來或是遷 徙,而其所用的航具極可能就是沿用之前大坌坑人所用的竹排。且再由台灣為南 島民族的起源地或早起擴散地之一,竹排分佈區域與南島民族的分佈地區有高度 的一致性,以及南島語中有竹、藤、編、筏等字來推測,竹排極可能是南島民族 遷徙的主要工具之一─尤其是在早期遷徙階段─但是這方面的論證需要更多資 料來加以佐證,但是竹排與南島民族必有一定程度之關聯,且從竹排的使用亦可 50 51 52 53. 〈竹筏拔河接力賽〉《聯合報》1983 年 4 月 8 日,第 12 版。 陳錦昌, 《鄭成功的台灣時代》(台北:向日葵文化,2004) ,頁 112。 程紹剛譯著,《荷蘭人在福爾摩莎》(台北:聯經,2000) ,頁 536。 菲力普.梅,江樹生譯, 《梅氏日記:荷蘭土地測量師看鄭成功》 (台北:漢聲,),頁 57。 16.

(25) 印證台灣南島民族為一慣海民族之特性。 而後,隨著中國勢力向南方與向海外的拓展,由於台灣西部與中國距離相近 而便於往來的情況下,因此中國與台灣接觸的機會相對提高,而留下了一些相關 紀錄,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台灣原民有使用筏具的跡象;且到了十七世紀以後,透 過荷蘭人所留下的文獻紀錄,我們更清楚地看到當時不論台灣的南部、中部或北 部、且不論是台灣的原住民或是來台的漢人,均有使用竹排的紀錄留下;再者, 就這些紀錄來看,當時竹排的形式已經有沿岸排仔與內水面排仔的區別出現,而 功用上,其不僅可以用於遠航、渡溪、捕魚、運載貨物,從之後鄭荷對峙的過程 中,也可看出排仔在軍事上也有其一定的重要性。. 17.

(26) 第三章 延續與衝擊:清領至日治竹排的發展 清領與日治時期留下許多的文字記錄與統計數字,本章主要藉由這些資料來 說明在這時期中,臺灣排仔的發展情形與其使用狀況。. 第一節 清代排仔使用的多面向 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後,越來越多的漢人移民來臺,他們大多來自閩粵兩 省,從唐朝劉禹錫的《劉夢得文集》 : 「閩有負海之饒,其民悍而俗鬼,居洞(此 石)居桴筏者,與華語不通」一詩中,可知早在唐代時,福建地方便曾使用筏具, 且由於閩粵等中國東南各省竹林豐富,加以地形複雜,因此在河流通航的需要 下,使得竹排被大量使用,54因此對當時移民入台的閩粵居民而言,排仔是種熟 悉的航具,因此在使用上,自然也非難事,是故反映在清代所留下的許多文獻紀 錄上,我們可以清楚發現,排仔被廣泛地運用在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 一、交通方面: 竹排作為航具之一,不僅在沿海交通,或是河川交通上,均有亮眼的表現: (一)沿海交通: 臺灣被納入清朝版圖後,由於其與中國東南僅是一水之隔,且臺灣當時屬於 移墾社會,在手工業不發達的情形下,與中國之間形成了一種區域分工的貿易型 態,在這種貿易型態下,臺灣的港口自然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中西部沿海更是核 心地區,佔有重要地位;但卻存在天然的障礙,即地形平淺。由於離水作用及河 55 川的顯著堆積作用,使得臺灣西部沿海大部份為沙質或泥質海岸, 尤其是旺盛 的堆積作用,使得岸外海水較淺,不利於漁業或航業發展。56 由於西海岸這種淺平堆積地形,因此常常使得來到台灣的戎克船、輪船等中 大型船隻無法在港邊停靠,只得在離岸數里的濱外停泊,依靠小船來接駁,這種 情形如乾隆 28 年(1763A.D.) ,朱仕玠《小琉球漫志》所記:「舟進鹿耳門入鯤 身,是為內河;水淺五、六尺,深則倍之。大船至此不能復進,另換小船。遇潮 退岸垂,水涸如陸,藉人力推舟,或用牛車換載。」文中清楚點出當時西部沿岸 平淺地形所造成的困境—大船得另換小船,甚至乾涸到必須改用牛車運送,可見 臺灣西部沿海平淺之情景,但這點卻有利於竹排的發展。 由於竹排是用數根竹管編製而成,不僅浮力佳且吃水甚淺,適合使用淺海地 形,因此成了西部沿海接駁、運送的最佳選擇,誠如光緒十九年(1893A.D.), 池志徵〈全台遊記〉所記:. 54 55 56. 朱惠勇, 《中國古船與吳越古橋》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頁 3-4。 石再添, 《台灣地理概論》 (台北:中華書局,1987) ,頁 19。 李素方, 《台灣的海岸》(台北:遠足文化,2001),頁 25。 18.

(27) 「昔曰安平鎮,今改為安平縣。..鹿耳門昔可容巨舟出入,今已淤淺,改泊 四草湖。..輪船泊處離岸二十里,皆以竹排轉渡。」 又如《寄鶴齋選集》中的〈鹿港乘桴記〉中所記: 「是時鹿港通海之水已淺可涉矣,海艟之來,止泊於沖西內津;之所謂「鹿 港飛帆」者,已不概見矣。綑載之往來,皆以竹筏運赴大艑矣。然是時之 竹筏,猶千百數也;衣食於其中者,尚數百家也。」57 可知臺灣西部沿海由於堆積淤淺,雖不利大船停泊,但十分適合吃水甚淺的竹 排,尤其是安平、鹿港等重要港口,港內商業繁榮、船隻往來眾多,卻受限於堆 積作用而日益平淺的地形,因此在轉渡、接駁多仰賴竹排。 雖然沿岸淺灘密佈,有助竹排的發展,但根據 P.H.S. Montgomery〈1882-1891 年臺灣臺南海關報告書〉的記載: 天氣良好時,載貨的小船往來於安平與停泊處之間;但在惡劣的天氣下, 祇有當地的竹筏,上裝木桶使乘客坐入,這是唯一能渡過湍伏的沙洲的工 具。58 在這記錄中指出,一般其情況下,小船雖然也能擔任接駁任務,但在天氣惡劣的 影響下,竹排就成了唯一能使用的交通工具;又 Reginald Kann《福爾摩莎考察 報告》中指出: 目前港口(安平)完全被沙淤塞,只有平底駁船和小艇才能越過水深僅數 尺的沙洲。海浪稍微洶湧時,只能靠乘竹筏渡過這些沙洲,這些簡單的小 船經常甚至還得留在港內。59 同樣地指出小船可以擔任接駁,但在海浪稍微洶湧時,就只能依靠竹排;而在此 所指的惡劣天氣,即海浪洶湧,其實是因為臺灣西部沿岸的「湧」所造成。所謂 「湧」: 60 「臺島環海之浪,其名曰湧,無風起浪,翻濤捲雪,舟莫能近。」 「臺灣□四□至八□皆有湧。所謂「湧」者,數千里南洋之水,助以南風, 水勢赴東臺灣,忽於海中突起阻之,而鹿耳門外更有長沙數百里接引之; 故水勢激起,直湧入岸,其勢始退;退而復進,故無風而浪湧,此「湧」 所由名也。61 「大吼如萬馬奔騰,千鼎共沸,驚濤湓涌,舟莫敢近,俗曰做湧。湧者,無 風自起,雖纖塵不動,而湧隨吼發,中流至岸;浪之巨者,三疊為最。四、 五、六月甚於鳳山,六、七、八月臺灣為甚,秋深乃止。」62 可知臺灣西部海岸在四~八月多有「湧」,其成因從記載與季節推斷,應是 因夏季西南季風吹起海水,使得海水直趨海岸,而擊搏之下,造成海水激起成湧, 57. 〈鹿港乘桴記〉, 《寄鶴齋選集》(文叢第 304 種) ,頁 85。 P.H.S. Montgomery〈1882-1891 年臺灣臺南海關報告書〉,頁。 59 Reginald Kann(著) 、鄭順德(譯) , 《福爾摩莎考察報告》 (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2001) , 頁 51。 60 唐贊袞, 《臺陽見聞錄》(文叢第 30 種),頁 120。 61 〈同治十三年九月初四日臺灣風景〉《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文叢第 247 種),頁 383。 62 〈奇異〉,《東瀛識略》,(文叢第 2 種),頁 83。 58. 19.

(28) 且湧大時,浪高三疊、狂濤洶湧,令人怵目驚心。其中又以安平附近的湧最大, 因此有「基隆雨、滬尾風、臺北日、安平湧」之諺。63 每年「湧」起時,船隻往往無法靠近岸邊,但由於竹排為竹管編排而成,因 此不會蓄水,可隨湧上下而不被吞沒,因此「每當湧起,舟莫能近,僅能靠築簰 置木桶,人坐其中,轉渡數里,出入於波濤之中。」64因此每年「湧」起時,船 隻往往無法靠近岸邊,僅能靠竹排上設置木桶,讓旅客坐在桶中,來強渡臺灣沿 海的波濤,因此除了海底平淺外,沿岸有湧的情況更使得竹排益形重要。 只是使用竹排強渡也非輕鬆之舉,根據《魂南記》所記: 「從海岸出海口至輪船泊處,約五、六里,銀濤雪浪,壁立萬重。竹筏亦不 敢行者兩日矣,是日有一筏冒險出口。余雖知其險而未知其險絕,急欲登 舟,乃以洋蚨六元雇一筏,操筏者六人;余主僕三人,余坐桶上,兩僕坐 桶旁。甫近海口,則向所望見之銀濤雪浪變為十丈黑山,從天而下,直壓 筏上;余默謂性命休矣。乃浪從筏上飛過而不落筏上,且一浪未過、一浪 又來,惟見無數黑山爭來相壓,不知如何過去;又默謂性命休矣。乃每一 浪來,竟不知是浪從筏上行、是筏從浪上行;余主僕三人之衣並未霑溼, 略有浪痕數點,亦不知浪歸何處去。如此者數刻之久,余惟閉目堅坐,聽 其自然;以手牢握桶繩,如在虛空中作秋千戲:時而登天則與之九天,時 而墜淵則與之九淵。輪船漸近,浪始漸平;操筏者之力將竭,而余之力亦 竭。若再有數刻,不能勝矣。此生平所歷第一險,亦天下第一險也。」65 從這段描述中,清楚可知,湧大時以竹排強渡也是相當危險之舉,在層層湧浪的 襲擊下,竹排忽上忽下,乘客也僅能密閉眼祈禱、聽命於天,但最後其平安抵達 已經是相當幸運,因為曾發生「既至而被湧吸回者,或有未至而被湧吞沒者。」 66 雖然竹排強渡有其危險性,但至少它是眾多航具中較為適合且不可或缺者;因 為竹排對臺灣沿岸交通有這種必要性,因此其運資高低往往影響到當時的貿易收 入的,因此《臺灣私法商事編》有〈竹筏運資決議書〉一則,即: 我臺南創設三郊,歷今二百餘年,…近因五谷物件騰貴,筏駁唱昂,以致 生意日漸支絀。現糧食降賤,工腳應當酌減,爰集同人共商爰議,再申規 約。凡有由外埠運到貨物,該筏駁工,應給工價列左,記我郊戶確遵定章, 無違斯約,是所厚望焉。67 這則臺南三郊的郊規約定,顯示當時臺南地區由外埠運輸貨物需要依賴竹排接 駁,且在規約中條文式地制訂竹排的運資,可見當時竹排運輸的必要性與量多 性,甚至影響到三郊生意的總體收入。 竹排除了沿岸接駁與運輸之外,根據《臺灣南部碑文集成》中所收錄咸豐九 年(1859A.D.)打狗地區的船戶公約之碑文: 63. 〈臺遊筆記〉,《臺灣輿地彙鈔》(文叢第 216 種),頁 103。 唐贊袞, 《臺陽見聞錄》(文叢第 30 種) ,頁 120。 65 〈魂南記〉, 《魂南記》(文叢第 212 種) ,頁 10-11。 66 〈光緒九年四月初八日海客談瀛〉 ,《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 (文叢第 247 種)頁 1082。 67 《臺灣私法商事編》(文叢第種),頁 36~37。 64. 20.

(29) 易操舟楫之利,達諸四夷蠻貊。雖云舟車所至,實由人力所□。茲我同人, 船隻來臺,貿易必經之打狗諸港,凡遇風帆不順,出入必以竹筏導頭,歷 古如斯..同列條規於左: 一、凡我下郊諸船隻到港,遇風帆不順,尚在港外,舊例原係竹筏導頭; 倘□人不肯,我同人有先到港內者,務須駕駛三板向導;倘三板不合用, 宜借竹筏自撐向導。負約者,公議罰戲一檯,燈彩一付,以儆將來。68 可見竹排還具有嚮導的功能,尤其當船隻來台遇風帆不順時,出入就必須以三板 (即舢舨)或竹排為導,且從碑文可知,竹排比三板更來得合用外,因此亦立約 制定罰金來互相規範,可見竹排在沿海船隻嚮導此部分,也具有重要的功能。 總結來看,由於台灣西部沿海一帶海岸平淺且有湧時起,不僅大船往往不得 而入,甚至連平底小船等都無法進行接駁,此時,竹排便扮演起最佳中介者的角 色,不管是在嚮導方面,抑或在人物接駁方面,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亦可說 是當時台灣港口對外連結的必要工具。 (二)島內交通: 竹排除了在沿岸交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外,其對於台灣島內的交通而言,也 有一定的影響力,此從津渡與河運這兩方面可看出。 以津渡而言,由於臺灣地形南北狹長,加以有中央山脈等縱貫其間,其不僅 成為臺灣東西往來之間的天然阻礙,且由於山脈地勢高聳,使得河川源高流短, 因此臺灣河川大多具有以下三個重要特徵: (1)河川流量不均,洪水量與枯水量 相差甚大;夏季無雨時,河川乾枯或僅涓涓細流; (2)臺灣溪流源地高峻,下游 陡落平地,流勢頓減,而加速沉積作用,淤塞河床; (3)山地地質脆弱,易於崩 69 蝕,土石沖流而下,含沙量增大。 這種情形往往造成行旅的不便,冬季時由於 河川儼如荒溪,因此行旅尚可涉水而過,但是只要進入雨季,河川上游山區的水 勢暴漲,水流湍急,且挾帶泥沙、石塊等沖流而下,往往造成中下游的河川水勢 增大,因此行旅在渡渉上便顯得危險萬分,其情景誠如施士洁所作「虎溪越渡」 一詩所描寫: 眼前溪橫不測深,的盧到此亦驚心。急流步步催飆箭,去路迢迢指霧林。 百險依舊同覆虎,三驅誰與戒前禽?70 可見行旅們在渡溪的驚險與不便;而面對這些溪流所造成的交通阻礙,臺灣的官 紳與人民可以選擇建橋或設渡來因應,但由於架設橋樑除了要因應臺灣河川的改 道無常外,且得考量技術與資金等限制,加以時修時壞,因此臺灣雖是發展出橋 渡並行的方式,但因技術與季節特色的影響,因此渡船成為最重要的交通設施。 71 這點從《台灣府輿圖纂要》的記載上就可看出,根據書中對彰化縣津渡的紀錄, 68. 〈船戶公約碑〉 ,收錄於黃耀東編纂, 《明清臺灣碑碣選集》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 李鹿苹, 〈淡水港衰落的地理因素〉 《地學彙刊》第一期(臺北,文化學院地學研究所,1969), 頁 116。 70 施士洁, 《後蘇龕合集》,文叢第 215 種,頁 45。 71 吳淑慈, 《清代臺灣的義渡—以永濟義渡為例》 (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 ,頁 13-15。 69.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各位老師,您聽過「臺灣文史教學研習」嗎?國立臺灣圖書館(以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21 粉刷 林宏儒 優勝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臺南

臺中 豐原 沙鹿 彰化 員林

臺灣研究 參考工具 電子期刊 報紙 社會科學 文學 綜合. 國中小 高中職

臺中 豐原 沙鹿 彰化 員林

臺中 豐原 沙鹿 彰化 員林

臺中 豐原 沙鹿 彰化 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