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構一個以基模為本的新聞專業知識支援系統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建構一個以基模為本的新聞專業知識支援系統"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建構一個以基模為本的

新聞專業知識支援系統

1

張寶芳

*

投稿日期:2004 年 11 月 23 日;通過日期:2005 年 4 月 26 日。

(2)

《摘 要》

本研究以專家知識之認知基模為基礎,結合超文本、資料 庫與網路科技,試圖建構一個新聞專業知識支援系統。本研究 首先根據新聞採寫問題解決歷程的面向,觀察 15 位新聞系學 生在實際製作一份報紙的問題解決歷程中所面臨的知識缺口; 其次,我們據此深度訪談 10 位資深新聞工作者,捕捉其經 驗、價值判定、人際互動、情境與策略等知識,並針對訪談內 容進行知識分類及建立其關係架構。本研究繼而經由以下設計 步驟完成系統的建構:(一)依知識架構將訪談內容分割歸 類,以 XML 語言,標誌資訊內容與組織結構關係;(二)將 標 誌 過 的 資 訊 單 元 及 其 層 次 架 構 關 係 儲 存 於資訊庫;以及 (三)設計使用者檢索及資訊呈現介面,以連結後端資料庫。 學習者在新聞採寫的問題解決歷程中,可透過此系統隨時取得 專家知識與相關案例的支援,以促進有效學習。本研究期望為 網路時代的新聞編採教育,提供可能的創新教學模式。 關鍵字︰超文本、知識基模、新聞專業教育、知識支援系統

(3)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傳播教育的知識核心為何?應該「教什麼」?「怎麼教」?有學者 主張傳播學的核心就是意義分享,研究的焦點應當放在人類訊息的交換 (須文蔚、陳世敏,1996)。一項對國內外傳播課程的研究分析指出, 採訪寫作是最應該納入新聞系專業核心課程的第一門課(潘家慶、羅文 輝、臧國仁,1996)。採訪寫作的知識本質究竟為何?有 60 年採訪經 驗的陸鏗認為訓練記者有三個重點:建立與採訪對象的關係、對新聞價 值的判斷與時機點的拿捏與專業的堅持(陸鏗,2004)。就能力層面而 言,殷允芃(1995)認為記者應具備找資料的能力、觀察力、判斷力、 建立關係的能力、採訪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寫作能力是最後階段,先前 的能力要先練,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實務人士的論點與學界的探討颇相吻合,「專家與生手」研究群鍾 蔚文、臧國仁、陳百齡與陳順孝主張傳播學門應以傳播領域中的「程序 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提供處理資訊的知識,包括如何訪 問、如何問問題、如何查證、如何尋找消息來源以及如何與消息來源互 動等(鍾蔚文、臧國仁,1994;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陳順 孝,2003)。 就「怎麼教」而言,陳韜文等(1999)提出「問題導向」與「典範 導向」兩種教學方法(陳韜文、蘇鑰機,1996;Chan, 1996)。認為重 複零散學習不如集中從典範案例中學習,強調以問題導向,訓練學生發 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懂得自學。臧國仁(2000) 更認為學習者可藉由真實情境的模擬經驗,從嘗試錯誤與自我反省中, 使知識由「知」(描述性知識)發展到「行」,以臻於熟練。

(4)

檢視目前國內新聞採寫的教科書,尚未能落實上述之理念與方法。 臧國仁(2000)比較 12 本國內外較為普遍之新聞採訪寫作專書之類 目,指出相關新聞採訪寫作教科書的涵蓋範圍多偏重新聞寫作,包括新 聞定義、新聞價值、寫作結構、導言寫法及分類新聞寫作。本研究針對 教科書内容做進一步分析,則發現或以固有新聞路線區分新聞寫作,例 如政治新聞、司法犯罪新聞、消費新聞、影劇新聞;或以傳播載具-報 紙、廣播電視等來劃分寫作方式。教材重在報導完成後的寫作優劣分 析。此外,由於書籍篇幅的限制,書中所引用的寫作範例多僅以小幅剪 報的靜態方式呈現。至於如何找題材、收集資料與採訪等新聞採寫的問 題解決歷程則較少討論。 Lanson 與 Fought(1999)呼籲為什麼不帶領準記者經歷以概念形 成為始的寫作過程,他主張好的寫作出自明確的想法及紮實的採訪與資 訊蒐集。Blundell(1988)的《特寫的藝術與創作》喻寫作過程如流 水,主張教寫作要從想法開始,從如何多方涉獵原始資料及思考,以激 發想像產生構想。此書內容涵蓋如何構思,故事的時間、範疇、變化與 進展等面向,寫作企劃與執行,組織與結構;如何處理導言、結尾、數 字與引述等關鍵元素,最後才論及文字撰寫。Metzler(1997)的《創意 訪談》(Creative Interviewing)教導如何透過採訪來收集資料,書中除 了採訪個案外,章節包括採訪的階段、如何問問題、如何觀察與如何聆 聽等。Lanson、Blundell 與 Metzler 等人的書是少數探討採寫歷程,強 調如何從原始構思到完成報導及如何培養觀察、聆聽與問問題等採訪能 力。 新聞採寫最終目標在於完成一篇有意義且吸引人的報導,但採寫能 力不能抽離媒體情境,需考慮如何在新聞採寫的真實情境脈絡下,培養 解 決 新 聞 採 寫 問 題 所 需 之 能 力 , 設 計 必 須 兼顧目的與過程(Rowe, 1987)。新聞採寫的教育也必須兼顧寫出好報導與如何完成報導的過

(5)

程。此外,媒介隨網路科技之創新而蛻變,媒介界線、新聞內容、新聞 產製流程、編輯角色與記者工作方式,都有新的整合、擴充與調適,資 訊傳遞的廣度、深度、速度以及存取模式也因數位化而改變,傳播教育 需重新檢視新聞專業知識內涵及其教育方法。 本研究企圖從新聞專業知識的本質與結構出發,利用網路科技、超 文本與資料庫為輔助工具,發展一新的新聞專業教學模式,針對新聞專 業教育應「教什麼」與「怎麼教」的關鍵議題,建立一個新聞專業知識 支援系統。透過理解專家在新聞採訪寫作過程中的經驗知識及策略運 用,讓學習者在新聞採寫的問題解決歷程中方便取得所需之知識與案例 典範,以有效培養採寫能力,提升新聞品質與創新表現。本研究將訪談 資深記者編輯的實務經驗,捕捉資深媒體工作者在工作情境的問題解決 過程中如何取得資料、如何想問題、如何判斷、分析新聞價值、如何決 策、如何與消息來源及受訪者互動等知識。本研究繼而應用知識管理與 超文本技術,以新聞知識結構為本,將訪談內容分類整理輔以訪談所述 及之新聞報導個案及相關參考文獻,儲存於知識庫,以建構一個可持續 蓄積知識及案例的新聞專業知識系統。學習者可透過網路,依個人需要 彈性閱覽主題相關資訊,隨時隨地尋取解決問題所需之知識與典範的參 考。

貳、文獻探討

一、新聞採寫的知識分類

對周遭處環境的各樣刺激予以分類是所有生物的基本任務。由於有 機 體 的 認 知 侷 限 , 將 物 件 ( 物 體 和 事 件 ) 依 屬 性 及 特 徵 歸 類

(6)

(categorization),可以簡化物體和事件的紛雜多樣,有助於詮釋與學 習。Rosch(1978: 28-29)認為歸類有兩個原則:(一)分類的功能讓人 能夠以最少的認知心力(cognitive effort)獲得最多的資訊;以及(二) 主張感知世界的事物存在著高度相關結構,而非隨機或不可預測。所提 供的資訊結構若與感知世界的事物結構完全對應或是對分類結構給予適 切的屬性定義,人就可以最少的認知心力獲得最多的資訊。 因此對新聞採寫知識進行分類,將有助於新聞專業的學習。而新聞 採寫的知識本質為何?如何分類?鍾蔚文等人(鍾蔚文、臧國仁、陳百 齡,1996: 107-129;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1997)以認知 取向歸納記者工作的知識,總結有三大內涵:(一)解決結構模糊問題 的知識:解決問題時,並無法預見所有可能的變數,需針對問題的本質 及 情 境 重 新 定 義 問 題 、 界 定 分 類 與 發 揮 新 意 ; ( 二 ) 論 域 知 識 (discourse knowledge):指如何選擇、組織、轉化事件表徵為新聞故 事,進而透過適當的文字或圖像完成新聞報導的知識;以及(三)社會 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記者的工作充滿了社會性,記者在解決問 題時,是進行個人與情境與任務(task)的互動,記者面臨的情境與任 務可能分秒都在變化;記者的工作,更是涉及和人的互動,如佈線。 臧國仁(2000: 27-28)以認知結構及問題解決歷程的概念提出一個 新聞採寫的知識分類建議,他將新聞採訪方面分類為:(一)觀察、瞭 解事件真相並決定其屬性(事件表徵);(二)擬定報導目標之建立與 相關策略之企畫(解決方案的提出);(三)採訪(蒐集資訊並探詢消 息來源);以及(四)寫作(問題呈現之結構訂定及其與認知之互動) 等功能變項。而功能變項的歸類,仍可繼續擴充,如「觀察」則可再分 別依新聞之「題材」、「角度」與「類型」等進行更細分項。新聞寫作 方面,則可分為「新聞結構」、「新聞敘事」與「新聞語言」 三個次

(7)

變項,每個次變項可再續分若干子變項等,視需要往下層層續分,概念 可越分越細。

van Dijk ( 1988 ) 針 對 新 聞 的 論 述 方 式 , 提 出 新 聞 基 模 結 構 (structure of news schema),歸納類似故事語法(story grammar)或敘 事基模(narrative schema)的分類(news schema categories),含摘要 與故事兩大類別,摘要下分標題及導言;故事下分主體與評論,主體下 又分情節與背景,層層下分到最底層的類目則有主要事件、結果、時空 環境、先前事件與歷史等。另一種可能分類的方式是從知識論面向 (epistemological dimension)切入,依據新聞素材的本質,歸類為新聞 分析、評論、原始文件、編年誌、地圖與主要引述等(Fredin, 1997)。 至於寫作,乃屬高度複雜之認知歷程,包含理解寫作本質與目的、 基 本 寫 作 技 能 以 及 如 何 與 讀 者 溝 通 等 子 歷 程 ( Gagne, Yekovich, & Yekovich, 1993)。Hayes 與 Flower(1980)提出企畫、轉譯與檢視的 寫作認知歷程模式,而這些歷程又與任務環境及作者長期記憶裡的領域 知 識 、 程 序 知 識 、 讀 者 基 模 與 事 件 基 模 等 彼 此 的 不 斷 交 互 運 作 。 Kellogg(1999)在 Flower 的寫作歷程中,外加「資料收集」子歷程 (component),即資料尋找、閱讀、傾聽、體驗與查核,指出寫作歷 程需要從長期記憶或外在記憶資源去提取相關資訊,都要求投注時間和 認知心力。 記者的工作複雜且非結構性,不是一串固定且定義明確的動作序 列,而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本研究統合上述文獻從解決問題的角 度,將新聞採寫知識分類為:企畫、採集、撰寫、檢視、情境與策略等 六個子歷程

(8)

二、專家知識與認知基模

關於專家知識的研究,Newell 與 Simon(1972)以抽象層次考量人 的資訊處理系統如何在工作環境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法則,他們提出問題 解決歷程乃形成表徵、搜尋問題空間與評估解決方法。所形成的問題表 徵之品質、搜尋過程的困難度及解決方式的成功與否,涉及問題解決者 的領域特定知識與策略 (Gagne, Yekovich, & Yekovich, 1993)。

Anderson(1983)解釋人類對抽象資訊的處理,是工作記憶、描述 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生產法則)幾個連續階段的交互運作。專家之可 以成功解決問題是經過密集且不斷地練習,已將某些描述性知識轉換成 程序性知識。Anderson(1995)的認知理論並不排除人對外在相關環境 結構反應的情境認知。愈有經驗的專家,在處理問題時愈能發展出一套 快速而有效的資訊取得與利用的程序。 從基模理論來探討專家知識,則認為專家表徵知識之組織架構較完 整,反映深度及抽象原則,較不像生手根據事實的表象來組織資訊。基 模理論是關於知識的理論,關於如何表徵知識以及所表徵的知識如何使 用的理論(Rumelhart, 1980)。 人的資訊處理是透過記憶進行編碼、儲存與提取的運作。存在於人 記憶中的知識有其組織原則,一般而言,相關的資訊單元彼此環環相扣 儲存在一起,稱為基模。基模是儲存於記憶的資料結構,表徵一般性的 原 形 概 念 ( Rumelhart & Norman, 1978, 1988 ) 。 基 模 結 合 命 題 (propositions)、心像(images)與規則,用來說明資訊單元的特性、 功能及使用。Anderson(1995: 156-157)進一步說明「基模所表徵的概 念有助對類似發生的狀況做推論」,基模解讀進入腦內的資訊並指導資

(9)

訊的處理規則,從而評估資訊的最佳適切性,有些基模可赋予不同值的 屬性變項。框架(Minsky, 1981)與腳本(Schank & Abelson, 1977)乃 類似基模的概念。 基模依概化(generality)程度呈相互聯結的動態階層結構,從抽象 到具體,愈高層結構愈一般性、普遍性,愈低層愈特殊性(Rumelhart, 1980)。人類接收訊息後,會從基模結構(schemata)提取相關的低層 基模進行處理,並將處理過後的結果移交更高層的處理。這些低層基模 同時也會依序引發其他所屬的相關高層基模,在此階段,被引發的高層 基模會啟動其他尚未啟動的相關低層基模,彼此相互交錯運用,評估目 前所啟動的基模架構在處理、儲存新資訊的適當性如何。當外在訊息被 詮釋、理解的程度愈深,資訊越能夠依據記憶組織結構系統化地儲存 時,回憶效果也會越好(Rumelhart, 1980)。 專家與生手的差別在於其基模結構的規模大小。基模的結構影響資 訊處理的心力與時間,基模結構愈龐大及綿密者,在資訊的處理上也愈 輕鬆(Chi, Glaser, & Farr, 1988)。專家使用領域知識的資訊時,較能 理 解 資 訊 內 容 且 較 能 運 用 策 略 , 掌 握 資 訊 的 關 聯 性 ( Villeneuve & Fedorowicz, 1997);生手基模可能殘缺無法對整體資訊完整了解,甚 至錯誤,因此較無法做出知識選擇,所運用的策略較不靈活,無法針對 問題與解決問題(Petre, 1995; Lawless & Brown, 1997)。基模是認知的 基礎(building blocks),使人能夠應用分類(categories)去理解知識 和經驗。

三、知識管理、超文本與知識表徵

(10)

積、更新與傳承,以加速產品或服務的創新(吳思華,2001)。知識管 理關心如何結合先進科技發展一套採收、濾選、儲存、傳佈與應用的流 程來記錄個人的應對、決策等知識內容,使提供適切的知識,幫助知識 工作者做決策(Gupta & McDaniel, 2002)。它已從文件管理、檢索搜 尋演化為知識的建構,關心的不只是整份文件,更是文件內容相互關聯 的知識單元。知識不只是形諸於文字的紀錄如文件、法規與手冊,更包 括決策、對話、經驗與價值判斷等存在於個人腦內認知活動中看不見的 隱藏知識。Conklin(1993)認為單是憑文獻之儲存,已不敷資訊時代 複雜的工作需要,它應同時儲存文件背後的前因後果,如決策過程、推 理與假定等較為豐富及完整的知識。 Ricardo(2001)檢視超文本(hypertext)系統對知識管理系統功能 的貢獻度與適切性,強調超文本未來在處理分散式(distributed)與協 同式(collaborative)知識方面將扮演重要角色。超文本系統除了用來 管理及呈現大量的非線性資訊外,更可用來表徵資訊或知識(Marshall, 1987)。 超文本指交互連結的(interconnected)非線性文本網絡(web)。 寫 作 是 概 念 相 互 連 結 的 文 本 , 讀 者 藉 由 作 者 所 設 計 的 文 本 聯 結 (links),在文本間任意跳讀,不必依循線性順序(Bolter, 1991)。超 文本系統從最早機械式的 Memex(Bush, 1945)到第一套電腦超文本系 統 Augment(Englebart, 1991)以及往後各式的電腦超文本系統設計, 紛紛體現了超文本的理念:允許作者儲存、組織資訊並建立資訊聯結, 供使用者透過電腦互動介面瀏覽資訊內容,且可以很快地從一點連結到 相關資訊,再從相關資訊連到其它相關資訊或再連回原點。當使用者選 擇一個鏈結時,電腦立刻將指涉之節點(node)內容在視窗呈現出來。 電腦超文本系統的執行(implementation)乃採物件導向的設計,

(11)

一種模擬(model)世界事物的方法,一種對應真實世界物件的知識表 徵,源自基模理論(Rumbaugh, Blaha, Lorensen, Eddy, & Premerlani, 1991 ) 。 物 件 導 向 以 物 件 ( object ) 、 類 別 ( class ) 、 關 係 (association)及類別間的層次架構(hierarchical structure)來表徵事 物。物件(資訊單元)代表概念或人、事、物,系統執行時以節點表 示。相關單元組成類別,任何物件都可賦予屬性及功能。當資訊單元過 大時,可再依其資訊複雜度切割為更細的次單元。物件間的關係,藉關 聯串在一起。類別與類別之間有層次架構的關係,從一般性到特殊性, 可層層往下做更細部解析(decompose)。上下層級的關係可區分為: 種類關係(kind of),從屬關係(part of)及蘊含關係(has a)。下層 類別承繼上層類別的基本屬性及功能,次層類別可以有自己的特殊屬性 及 功 能 。 要 往 下 續 分 幾 層 , 則 以 對 基 層 資 訊 單 元 細 密 度 ( level of granularity)的需要來決定。 超文本系統因節點與節點關係的相互鏈結構成一個動態的階層性語 意網絡空間(webs),可以表徵某一領域之知識結構,提供學習者認知 支援、方向及參與,有助於支援人類獲取知識與學習,進而促成學習者 知 識 結 構 的 改 變 ( Gillingham, 1993; Ramarapu, Frolick, Wilkes, & Wetherbe, 1997; Jonassen, 1993)。

布朗大學發展 Intermedia 超文本系統,提供文學課學生自由尋取所 需要文獻,完成所要寫的文章。此系統的資料庫儲存 5,000 份文章彙 編,有圖、文、歷史文獻及評論,提供不同角度的文章及豐富的情境資 訊,來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人文議題(Cunningham, Duffy, & Knuth, 1993)。系統在不同的文獻間建立聯結,且讓學習者可以自由尋取文件 及 建 立 自 己 的 聯 結 。 學 習 者 因 不 同 之 目 的 , 有 自 己 的 知 識 網 。 Cunningham 等人研究 Intermedia 的功效發現:當要求學生解決結構比

(12)

較模糊的問題時,學生與系統產生複雜的互動,不只是單純瀏覽和提取 資訊,此時學習者的動機、目標與先前知識,對工作任務的理解,系統 本身的支援與限制以及對系統的熟悉度等因素,都會影響到與系統的互 動。 Jonassen(1993)研究基於語意結構所建置的超文本知識系統對使 用者知識結構的影響,結果顯示設計者主觀決定的超文本知識系統介 面,不足以幫助學習者獲取所提供的知識結構,學習者與超文本知識系 統互動時的學習目標及其處理超連結的策略才是影響學習的因素。 人 類 記 憶 的 知 識 表 徵 原 則 如 何 應 用 到 教 學 。 Spoehr(1994: 75-101)發展一套以認知理論為基礎的超媒體教學系統-ACCESS。收錄自 1607 至 1970 年有關美國文化、歷史與文學的文集,有圖、文、影、 音。這套系統是用來輔助原來歷史及英文的課程。這個系統提供學生三 方面的幫助:(一)情境資訊以加強文史、歷史的廣度和深度;(二) 幫助整合文、史的資訊,拓展學生對美國文化的視野;以及(三)一套 機制方便學生在進行問題解決時,獲得相關複雜精深的概念架構。 Spoehr 的研究發現使用系統之學生比沒有使用系統的學生在學習表現有 較好的成績,在概念的理解上比較能分辨專家的組織概念圖,有較好的 架構及較完整的表達。

四、系統設計的假定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得知,知識管理研究者開始認為結合超文本系 統,將更有效管理與呈現知識,而超文本系統研究者致力於以超文本系 統之層次架構連結網,來表徵專家知識結構(基模)。又由相關研究可 知,超文本系統可以提供學習者認知上的支援,產生較好的學習表現。 學習者可依個別目的與需求,連結足以產生意義的個人知識網,協助學

(13)

習者解讀資訊與解決問題。 本研究因此試圖歸納出新聞編採之知識架構,並設計一套超文本系 統來表徵此新聞專業知識系統。我們認為新聞專業領域之超文本系統, 將可提供學習者所需之知識與案例,支援在新聞編採寫歷程中的問題解 決。為建構一個以知識基模為本的新聞專業知識系統,本研究有以下三 項前提假設: 假定一:專家(資深媒體工作者)之經驗、價值判斷與決策過程等 內隱知識,可透過訪談與對話等適當轉化而外顯(Nonaka & Konno, 1998)。內隱轉換為外顯的知識內容,可根據其專業領域知識之基模建 立適當的歸類、概念關連與組織架構(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s),並可 將此架構對應(mapping)到資料庫,予以儲存管理成為表徵專家知識 的系統。 假定二:學習者可藉由專家之知識架構,擴充(augment)自己原 有之知識架構。Rumelhart 與 Norman(1978)將知識獲取的方式分為添 增(accretion),調適(tuning)與重建(restructuring)三種。添增是 純粹事實的學習,記憶系統中既有的基模結構不需要做修正,便可直接 以此作為新資訊的認知處理與儲存結構;調適是在既存的基模若無適當 的認知結構可提用,以選擇修正既定的基模便於能夠解讀新資訊;重建 是產生新概念,或藉由現有的基模類比出另一個新基模,或從重複出現 的經驗中推衍建構出新基模,以便解釋並儲存這些經驗。透過了解專家 解決問題的程序與策略,有助於生手解決問題。 假定三:知識是動態的求知(knowing),知識創造的焦點在於產 生新知識的過程,並且情境技能與實用知識並重(Blackler, 1995)。知 識有時空與特定的情境背景,是演進、不斷發展、實用以及有目的性 (Brown, Collins, & Duguid, 1989)。因此,培養解決新聞採寫問題所需 之能力不能抽離實際的情境脈絡。透過專家以範例實際解說如何在某一

(14)

情境,組織概念、採取策略、應用法則與做出適當反應,將可達到有效 學習。此外藉由知識系統的超文本連結,可提供學習者選擇適合自己認 知需求的閱覽路徑,也將達到主動參與之學習效果。

參、系統的設計與建構

發展專家系統需要努力去發掘與編碼(codify)領域知識,而編碼 知識最基本的步驟就是萃取專家知識及設計一套編碼方法將這些知識編 碼(Anderson, 1988)。本研究設計與建構新聞專業知識支援系統如 下:(一)根據新聞採寫問題解決歷程中的企畫、採集、撰寫、檢視、 情境與策略等子歷程,觀察新手在新聞採寫問題解決過程的知識需求; (二)瞭解新手的需求之後,深度訪談資深新聞工作者的問解決題歷 程,繼而整理訪談內容,知識分類編碼並建立結構關連;以及(三)設 計及建置知識庫系統。

一、新聞採寫歷程的知識需求:生手的研究

為瞭解生手在新聞採寫的問解決題歷程中所需的知識需求為何,本 研究利用為教育部發行一份以報導「2004 年創造力博覽會」的機會, 觀察 15 位參與這項工作的政治大學新聞系三年級學生進行報紙編採企 劃及寫作的歷程。此份即時報為全彩八版,每天發行一萬份,共三天。 首先在實際出報前一週以開放式問卷方式,瞭解這些新手最希望獲 得的指導與幫助為何;接著,研究者分別到博覽會場、新聞採訪中心及 編輯室,實地觀察學生如何分配工作任務、訂定工作流程,及如何在不 同工作情境下做決策以及與工作成員互動的過程;出刊後,並要求記者

(15)

與編輯寫反思報告並進行座談,據以瞭解新手在新聞採寫的問題解決歷 程中所需的知識支援。 經過三天的觀察及學生的反思報告與座談,我們歸納新手在企畫、 採集、撰寫、檢視、情境與策略等子歷程中所需的知識支援如下: (一) 企畫:學生掌握新聞事件全觀,綜合報導整個事件並賦予意義的 能力不夠。另外,學生在真實的演練後,體會自己需要擴大知識 面向,跳脫新聞採寫只是個人單獨寫稿的思維,考量圖文照片配 合的整體版面統籌問題。 (二) 資料採集:學生缺乏主動閱讀與新聞主題相關背景資料、尋找線 索與消息來源的能力,故一方面不知道如何找資料,另一方面也 無法從既有資料中想出題材。 (三) 撰寫:學生需要加強寫作的基本技巧訓練,在時間壓力下將想法 轉為文字表達,掌握切入點寫出有力的導言。 (四) 檢視:學生深感堅持新聞品質的重要,因為發現在趕工的壓力 下,壓縮預留校稿時間,以致造成照片、圖說與人名的錯誤。 (五) 情境:藉由真實際採訪博覽會,並以產出新聞成品「即時報」為 目標的做中學經驗,學生經歷稿件不能準時交付印刷廠而導致印 製成本增加與出報延遲的後果,是很好的以「問題」為導向教學 案例。此外,學生因稿件上傳的位置與檔名所造成的默契不良, 體會到團隊溝通,包括情緒管理以及新聞產製流程的重要。 (六) 策略:學生在處理突發狀況時,主動與機動因應變化的能力不 夠。如記者會時間延後而擠壓到截稿時間或原先新聞報導的規劃 與新聞現場的狀況有出入,學生無法快速做對應調整。 此外,在觀察中發現報紙之作業流程隨電腦、網路的便利與數位編 輯工具的普及,也使得學生面臨新知識的要求。學生採訪時往往還要兼

(16)

攝影,顯然需要有照片的取鏡、構圖、神情與明暗等知識。編輯需快速 下標傳達意義,同時也要熟練排版軟體工具,以便靈活處理版面編排及 圖文的配合。

二、捕捉資深新聞工作者之內隱知識

關於「專家」或「資深」的界定,Anderson(1988)引述自 J. R. Hayes,要在某一領域有優異表現,至少要有 10 年經驗才足以累積足夠 的知識。在質的方面,本研究同時參考以下聯合報對新聞人員「資優」 的甄選資格:曾有重大獨家採訪,引起社會廣泛注意或討論;曾獲得重 要新聞獎項;深度報導的撰寫,內容及文字品質俱佳;分析、評論有深 度,具權威性。編輯的標題、版型俱佳,新聞判斷準確(聯合報, 2002)。本研究兼顧質與量的考量,受訪對象主要以符合上述資格為篩 選標準。此外,我們也考慮新聞報導可能涵蓋的人、事、物三個面向, 所 以 邀 請 受 訪 對 象 就 其 所 專 精 的 案 例 做 討 論 , 如 調 查 性 報 導 題 材 (事)、SARS 醫療新聞報導(事)、文化器物報導(物)、科技領袖 專訪(人)、宗教領袖專訪(人)以及國際通訊的報導角度(事)等。 本研究共計邀訪八位記者與兩位編輯,所服務的國內外媒體跨報紙、雜 誌、廣播與國際通訊社。媒體機構、訪談所針對的範例及其年資詳見表 一。在資料呈現上,受訪姓名暫予保密。 資深媒體工作者腦海中之專家知識,往往是隱性的程序性知識,是 一連串決策的流程,是長期不斷演練後的經驗和情境的智慧。直接觀察 行為的工作分析方法,已無法描述記者在複雜的工作情境中,完成一項 工作任務時的認知歷程以及所需要之認知技能。如何將隱性知識轉換為 顯性知識,認知型工作分析(cognitive task analysis,即 CTA)方法主

(17)

張從認知層面分析工作者在完成一件工作時,腦海中的決策過程、知識 以及目標結構(Schraagen, Chipman, & Shalin, 2000)。著重工作後面的 認知架構、模式、技能與知識結構(Militello & Hutton, 1998),通常是 完成行動的知識過程狀態的描述,包括檢視、情境評估、計劃、決策、 預先措施的採取以及優先順序的策略等(Jonassen, Tessmer, & Hannum, 1999)。

本研究以直接訪談方法,根據觀察生手問題解決歷程中所需的知識 支援及相關文獻,訪問資深新聞工作者如何進行思考與如何解決問題, 包括資訊尋取、工作情境、工作流程、決策判斷以及與受訪對象或消息 來源互動的過程(Olson & Biolsi, 1991)。我們首先透過電話溝通訪談 主題,請受訪者以個人新聞工作經驗中的實例,來回溯與分析在問題解 表一:受訪對象媒體資料與訪談時間一覽表 媒體機構 訪談主題 媒體 年資 訪談時間 英國廣播電台 BBC 達賴喇嘛專訪 10 年 2003 年 12 月 5 日 漢聲雜誌 器「物」的報導與資 料採集 25 年 2003 年 12 月 19 日 美國 Lexington Herald-Leader 社論版總主筆 如何進行採訪 25 年 2004 年 1 月 5 日 天下雜誌 科技人物專訪 30 年 2004 年 6 月 7 日 路透國際通訊社 新聞題材與報導角度 5 年 2004 年 6 月 8 日 中國時報 版面編輯 20 年 2004 年 6 月 12 日 壹週刊 調查性新聞 15 年 2004 年 6 月 18 日 聯合晚報 突發性新聞-SARS 15 年 2004 年 6 月 21 日 數位時代 科技財經新聞 12 年 2004 年 7 月 24 日 蘋果日報 美術總監 20 年 2004 年 10 月 20 日

(18)

決歷程中有關企畫、採集、採訪、編寫、情境與策略的經驗。每位受訪 時間大約 2~3 小時,訪談以一問一答方式進行,由助理全程錄影。各訪 問對象因實例主題之不同,對歷程有不同的強調。訪談的問題著重在探 究如何推理與如何取捨的判斷過程。 本研究除依報導主題分類外,根據相關文獻的新聞知識分類,對訪 談內容整理的問答逐字稿進行檢視與分析,將新聞採寫知識依採寫歷程 分類。又本研究在訪談資深媒體工作者的過程中發現,價值觀在採寫的 歷程扮演著重要角色,價值影響他(她)們的判斷與決策。因此,我們 在「採寫歷程」概念下分企畫、採集、撰寫、檢視、情境與策略六個次 概念外,加上「倫理價值」概念。次概念之下再繼續細分第三層架構。 第三層級細分如下: (一) 「企畫」概念之下續分為如何在時空脈絡之下報導人物、如何企 劃新聞專題、如何決定採訪角度與問題、如何採訪醫藥新聞、如 何編輯策劃報紙版面、國際媒體報導角度、如何進行田野調查報 導以及如何挑選題材與查證資料等幾個次概念。 (二) 「採集」概念之下續分為田野採集方法、查證與消息來源的互動 關係、通訊社的新聞取材角度、資料蒐集與評估、分析採訪對 象、如何進行訪問、如何觀察、如何拿捏新聞時機以及問對核心 問題等幾個次概念。 (三) 「撰寫」概念之下續分為正負面報導的拿捏、如何決定文章結構 以及如何說理清楚等幾個次概念。 (四) 「檢視」概念下分標題製作、照片處理、視覺思維、圖文整合原 則與編採流程等五個次概念。 (五) 「情境」概念之下續分為記者角色扮演與新聞倫理、工作困難的 克服、截稿壓力、競爭壓力、作業流程以及團隊溝通等幾個次概

(19)

念。 (六) 「策略」概念之下續分為新聞來源保護、編業關係、新聞時機的 拿捏、謠言與權威的判斷等幾個次概念。 (七) 「倫理」概念等之下續分為記者的技能、新聞教育的價值、記者 具備的人格特質、選才的標準等幾個次概念。 本研究目前將訪談內容做三層級的知識分類,未來可依潛在的使用 需求再進行更精細的多層歸類,圖一顯示局部知識樹狀結構概念圖。 圖一:新聞採寫知識結構(局部圖例) 如何歸類並不是絕對,歸類者對同一事物會因觀點、目的與情境脈 絡而有不同的歸類法。Minsky(1986)舉例「鳥」與「魚」可以歸在同 一「動物」類,也可分別歸類在「空中」與「海洋」。本研究第二層級

(20)

有兩種歸類方式,除依採寫認知歷程企畫、採集、撰寫、情境與策略分 類外,又依採寫與編輯之下的報導主題分類,因此對每個資訊單元分別 賦予兩種屬性:某個採寫歷程與某個採編主題。未來可再針對學習者的 需求,對資訊單元賦予其他的屬性值。訪談內容總計切割成 49 個資訊 單元(見表二)。 表二:訪談內容依問題解決歷程切割為資訊單元一覽表 歷程 資訊單元 採編主題 企劃 分析人物的時空脈絡 科技人物張忠謀專訪 分析人物的歷史感 宗教領袖達賴喇嘛採訪 如何企劃新聞專題 國際通訊稿的採訪角度 如何企劃雜誌的封面故事 科技財經新聞報導 如何決定採訪角度與問題 宗教領袖達賴喇嘛採訪 如何採訪醫藥新聞 醫療事件—SARS 獨家報導 如何策劃一份報紙專刊 報紙的編輯 國際媒體報導角度有別 國際通訊稿的採訪角度 漢聲老油坊的田野調查 漢聲民間器物報導 題材挑選與查證 調查性報導 採集 分析採訪對象的人格特質 宗教領袖達賴喇嘛採訪 如何接觸多方消息來源 科技人物張忠謀專訪 如何進行訪問 15 條經驗守則 如何進行「採訪」 如何蒐集及評估資料 宗教領袖達賴喇嘛採訪 如何觀察受訪對象 科技人物張忠謀專訪 查證與消息來源 調查性報導 通訊社的新聞取材角度 國際通訊稿的採訪角度 資料的收集與消化 科技人物張忠謀專訪 漢聲田野採集注意事項 漢聲民間器物報導 漢聲蔬菜採集應用 漢聲民間器物報導 體用造化--四法十六則 漢聲民間器物報導

(21)

歷程 資訊單元 採編主題 撰寫 正負面報導的拿捏與對抗權威 醫療事件—SARS 獨家報導 如何決定文章結構 科技人物張忠謀專訪 如何製作說理清楚的新聞 國際通訊稿的採訪角度 編輯 如何訓練視覺思維 圖文整合之編輯理念與運作 怎樣整合圖文表格照片的版面 報紙的編輯 圖文整合的處理原則 圖文整合之編輯理念與運作 標題製作的要訣 報紙的編輯 編輯 編輯能力如何培養 報紙的編輯 情境 如何在媒體的競爭壓力下工作 國際通訊稿的採訪角度 如何克服工作中的困難點 科技財經新聞報導 作業流程與團隊溝通 調查性報導 記者、編輯與美編如何達成共識 圖文整合之編輯理念與運作 記者角色扮演與新聞倫理 調查性報導 記者與編輯如何溝通 報紙的編輯 培養記者掌握本質問對問題 科技財經新聞報導 通訊社工作流程與溝通 國際通訊稿的採訪角度 圖文整合的編採流程為何 圖文整合之編輯理念與運作 截稿壓力下如何作到圖文配合 圖文整合之編輯理念與運作 學會觀察人性 科技財經新聞報導 策略 取得獨家與保護新聞來源 醫療事件—SARS 獨家報導 新聞時機如何掌握 醫療事件—SARS 獨家報導 編輯跟業務關係 調查性報導 誰是專家與什麼是謠言的判斷 醫療事件—SARS 獨家報導 倫理 記者的技能 調查性報導 新聞教育 醫療事件—SARS 獨家報導 新聞教育的價值 科技財經新聞報導 選才的標準為何 圖文整合之編輯理念與運作 選才與新聞教育 調查性報導 記者具備的人格特質 科技財經新聞報導

(22)

每個資訊單元(節點)訪談問答文字稿約 2,000 字,另包含相對應 之訪談實況影音串流檔,一個或數個圖檔及報導案例的聯結(見圖 二),系統的全部內容約八萬字。 圖二:資訊單元的元素組合

三、系統的建置

本研究建構一超文本系統以表徵「新聞採寫」的知識結構,其建置 步驟如下: (一) 資料庫儲存管理設計:儲存知識的類別與關係,將標誌過的資訊 單元(概念區塊)及其間的層次架構關係儲存於資料庫。 (二) 內容歸類標誌:資訊內容切段落並以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標誌(tagging)儲存,建立歸類與組織結構關係。資

(23)

訊單元的形式包括文字、圖形、聲音或影像。 (三) 使用者介面層設計:將資訊內容轉譯(render)為 HTML 語言格 式,呈現在網路。 (四) 應用層設計:連結前端檢索與後端資料庫的應用層設計。 首先,我們依「新聞採寫」知識之概念與次概念之分類架構,建立 資訊單元及其間的層次架構關係及相關連結,並將此後設資訊(meta-information)儲存於資料庫。本研究同時將受訪者所談及之採寫案例以 超鏈結方式收錄。知識庫透過資料庫管理管理功能對資訊單元,建立檢 索(見圖三)。 圖三:資料庫結構表(schema)關聯圖

(24)

其次是內容標誌。本系統的執行採 XML 標誌語言。XML 是 1997 網際網路協會(World Wide Web Consortiom,即 W3C)所認可的國際 通用標準延伸性標誌語言,用來描述文件的資訊組合元素及結構法則。 元素表徵一個概念,XML 允許設計者自行定義有意義的標誌(元素) 來表徵資訊內容所蘊含的物件。本研究就訪談內容的資訊單元定義 XML 元素標誌來描述其組合,並就每一資訊單元的進行內容標誌(見 圖四)。 圖四:資訊單元以 XML 標誌(部份檔案)

(25)

第三,在設計使用者介面方面,XML 描述資訊的內容與結構,並 不處理資訊的呈現。本系統採 W3C 所制定的樣式呈現語言(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 Transformations,即 XSLT),來設計資訊單元的網 路呈現規格(見圖五)。因 XSLT 的語法具有樣式套用規則(template rules),所有資訊單元的呈現不必一一重複設計,套用同一設定樣式即 可將資訊單元轉譯為 HTML 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供網 路瀏覽。

(26)

最後,進行系統前端資訊呈現介面與後端資料庫的連結設計。系統 首頁呈現新聞採寫知識結構的第一、二層級資訊瀏覽尋取方式。使用者 可選擇採寫、編輯主題或選擇企畫、採集、撰寫、情境、策略、編輯與 倫理的採寫歷程的任意一項,深入下一層級進行資訊瀏覽(見圖六)。 圖六:知識系統首頁,學習者依需要選擇特定主題 若使用者點選採寫歷程中企畫選項,即新聞採寫知識結構的第三層 級,系統設計則採左右視窗以讓使用者有一個全觀的非線性網路瀏覽空

(27)

間,其中企畫選項之下的資訊單元呈現於左視窗,供使用者隨意點選, 右視窗則呈現所點選的資訊單元內容(見圖七)。右視窗所呈現的內 容,有訪談問答文字、影音連結及案例連結。若使用者點選採寫主題, 系統則顯示主題頁面。 圖七:第三層知識結構企畫選項的資訊單元呈現 進入所選擇之主題後,同樣的左右視窗出現,主題之下的資訊單元 選項呈現於左視窗,右視窗則呈現所點選的資訊單元內容。左視窗除呈 現資訊單元外,並有與主題相關的參考文獻連結。點選參考資料連結

(28)

時,為了不影響閱覽原先資訊的內容脈絡,系統另開新視窗來呈現。選 擇主題及參考範例的頁面見圖八。

(29)

肆、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以專家知識之認知基模為基礎,結合超文本、資料庫與網路 科技,試圖建構一個網羅資深媒體工作者採寫歷程與報導實例的新聞專 業知識支援系統。藉由對記者、編輯的工作分析與深入訪談,我們捕捉 新聞採寫歷程中之價值判斷、決策與人際互動等程序、情境與策略知 識,並就訪談內容做分類、整理與切割,以 XML 標誌資訊元件,在這 些元件間建立超文本的知識結構關係,並輔以相關新聞採寫案例建置完 成,供學習者依個人所需提取知識。 本系統強調新聞採寫過程並以實例為導向,此一新聞專業知識支援 系統的建構,顯示研究假定的可行性,亦即應用知識管理概念到專家生 手的研究,以知識基模(知識歸類與結構關聯)為本,透過訪談將專家 知識經驗外顯化,予以編碼,並進而以超文本系統結合階層與網絡的方 式,來表徵專家的知識架構。 專家因長期累積在記憶內的龐大知識結構網,能夠快速提取以解決 問題。本研究建構一個集結 10 位專家,輔以本土案例,累計超過 150 年資的專家知識系統。儲存於電腦資料庫的不只是描述性知識,更包括 程序、情境與策略性的知識,知識概念之間並且相互連結,形成一個綿 密的知識網絡(基模)。如此透過網路介面的方便取得專家如何企劃與 組織想法、處理問題的經驗法則以及在什麼情境下採用什麼策略等知 識,猶如人腦長期記憶的外在延伸,學習者可藉由網路連結此專家知識 系統,依自己的目的、需求及認知方式提取專家知識,擴充、添增或調 適自己的知識容量與問題解決的認知支援,甚而重建自己原有之知識架 構,加速知識的獲取與專家之養成。

(30)

本系統的超連結提供彈性連結,可自由瀏覽閱讀,並支持知識產生 過程中的動態、不斷發展與主動性。系統在有效促進學習的設計上,則 強調以下幾方面的功能: (一) 視覺化呈現知識結構:系統採左右視窗的設計,左視窗的知識分 類架構設計,使學習者容易理解整體架構,提供動態的、非線性 的方式點選所要的知識概念,而內容立即以文字、影音與圖片多 元形式顯示在右視窗。 (二) 主動探索性的網路學習空間:學習者透過超文本超鏈結,自由選 擇閱覽的順序,隨自己的聯結選擇,以建立適合個人的思考與學 習方式的知識讀取路徑。 (三) 網路化:學習者透過網路,隨時隨地尋取所需之專家知識與相關 範例。一則彌補零散、靜態與剪報式的國內中文編採教科書之不 足,另則在西文編採教科書因文化差異所產生的格格不入案例之 外,提供與生活周遭相關的本土化案例。 本研究受限於時間人力,系統較著重如何完成報導的企畫、採集、 策略與情境歷程的收錄,撰寫歷程則較少討論。撰寫屬演練的知識,系 統目前只提供範例及參考資料與文獻連結,讓學習者以參考對照的方式 學習。未來可透過系統社群機制的討論功能進行實作、反饋與修正的循 環演練。藉由社群內學習者與專家之間的互動分析,藉「做中學」的反 饋,探討如何促使習得的知識內化,使知識可應用到新的情境。此外, 本研究發現價值觀影響採寫歷程中的判斷與決策,是文獻較少觸及的部 份,因此在採寫歷程加入此一項。 後續研究可藉由雛形測試,評估學生對知識庫內容、資訊切割、架 構、功能、介面與呈現的接受程度,以修正系統設計使之臻於完善。後 續研究也可導入實驗,由新聞系編採課學生試用,藉由使用路徑分析追

(31)

蹤學生如何交互運用描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與策略性知識,並進一步 探討此知識系統如何為學習者在解決新聞報導的問題提供認知上的支 援,評估在何種情況下可加速知識的傳授與學習,試圖提供網路時代新 聞編採教育創新教學的可能。 本研究對新聞專業知識的分類仍屬初階,一方面期望提供傳播學術 社群更多思考新聞專業知識本體(ontology)與分類(taxonomy)的議 題,共同建立傳播領域的知識分類架構與擴充知識結構,並持續蓄積專 家知識,使傳播知識樹能寬廣深厚、枝葉茂盛;另一方面,也期望傳播 學術社群能進一步做知識精緻度(granularity)的分析。精緻的知識分 類可以掌握特殊性與多樣性,以利不同情境、不同角度的多方面學習, 更適合個別差異。

註釋

1 本文為國科會計劃《建構新聞室的網路化知識管理系統》(編號: NSC 92-2412-H-004-025)的部份研究成果。作者感謝交通大學工 業工程研究所洪瑞雲教授、政治大學新聞系蘇蘅教授的批評指教以 及兩位匿名審查委員對論文初稿提供的建議及指正。論文初稿曾宣 讀於 2004 年 10 月在台北淡江大學舉辦的「知識‧創新‧傳播」研 討會,感謝評論人政治大學臧國仁教授的寶貴意見。最後對接受本 研究專訪的媒體工作者慨然分享工作經驗與知識,以及研究助理陳 彥融、柯芷冷、鍾舜安、王怡琄、張燕寧等費心協助編碼電腦程 式、訪問錄影、整理逐字錄音稿、影音剪輯與轉檔工作,都在此一 併致謝。

(32)

參考書目

吳思華(2001)。〈知識經濟、知識資本、知識管理〉,吳思華(編), 《知識資本在台灣》,4: 11-50。台北:遠流。 殷允芃(1995)。《給編輯的話》。天下雜誌未出版之內部文件。 須文蔚、陳世敏(1996)。〈傳播學發展現況〉,《新聞學研究》, 53: 9-36。 陳順孝(2003)。《新聞控制與反控制:「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 台北:五南。 陳韜文(1999)。〈傳播教育的知識結構問題:思考分析與實務技術訓 練之間的張力〉,《新聞學研究》,59: 137-141。 陸鏗(2004)。《大記者三章》。台北:網路與書。 聯合報(2002)。《聯合報系編輯部資深記者資格辦法》。未出版之內 部文件。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 聞學研究》,53: 85-105。 臧國仁(2000)。(關於傳播學如何教的一些想法—以「基礎新聞採 寫」課為例〉,《新聞學研究》,65: 19-56。 鍾蔚文、臧國仁(1994)。〈如何從生手到專家〉,臧國仁編,《新聞 「學」與「術」的對話》,頁 73-88。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系。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 極端的想法〉,《新聞學研究》,53: 107-129。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1997 年 6 月)。〈探討記者工作 的 知 識 基 礎 : 建 立 分 析 架 構 〉 , 「 1997 中 華 傳 播 學 會 研 討

(33)

會」,台北縣深坑。

Anderson, J. R. (1995).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4th ed.). New York: Freeman and Company.

Anderson, J. R. (1988). The expert module. In M. C. Polson & J. Richardson (Eds.), Foundations of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pp. 21-83).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nderson, J. R. (1983). 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lackler, F. (1995). Knowledge, knowledge work and organization: An overview and interpretation. Organization Studies. 16(16). 1021-1046.

Blundell, W. (1988). The art and craft of feature writing: Based 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guide.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Bolter, J. D. (1991). Writing space: The computer, hypertext, and the history of writing.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Bush, V. (1945). As you may think. Atlantic Monthly, 176(1). 101-108. Chi, M., Glaser, R., & Farr, M. (1988). The nature of expertis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Conklin, J. (1993). Capturing organizational memory. In R. Baecker (Ed.), Groupware and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pp. 561-565). San Mateo, CA: Morgan Kaufmann.

Cunningham, D. J., Duffy, T. M., & Knuth, R. A. (1993). The textbook of the future. In C. McKnight, A. A. Dillon & J. Richardson (Eds.), Hypertext: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pp. 19-49). New York: Ellis Horwood.

(34)

hyperdocument system. In E. Berk & J. Dellin (Eds.), Hypertext/hypermedia handbook (pp. 397-412). New York: McGraw-Hill.

Fredin, E. S. (1997). Rethinking the news story for the internet: Hyperstory prototypes and a model of the user.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163, 1-47.

Gagne, 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 (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2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Gillingham, M. G. (1993). Effects of question complexity and reader

strategies on adults’ hypertext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26(1), 1-16.

Gupta, A., & McDaniel, J. (2002, October). Crea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by effectively managing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 Retrieved July 10, 2004, from http://www.tlainc.com/articl39.htm

Hayes, J. R., & Flower, L. S. (1980). Identifying the organization of writing processes. In L. W. Gregg & E. R. Steinberg (Eds.), Cognitive process in writing (pp. 3-3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Jonassen, D. (1993). Effects of semantically structured hypertext knowledge

bases on users’ knowledge structures. In C. McKnight, A. Dillon & J. Richardson (Eds.), Hypertext: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pp. 153-168). New York: Ellis Horwood.

Jonassen, D. H., Tessmer, M., & Hannum, W. H. (1999). Task analysis method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Kellogg, R. T. (1999). The psychology of writ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son, J., & Fought, B. C. (1999). News in a new century: Reporting in an age of converging media.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Press.

(35)

Lawless, K. A., & Brown, S. W. (1997). Multimedia learning environments: Issues pf learner control and navigation. Instructional Science, 25(2), 117-131.

Marshall, C. C. (1991). Aquqnet: A hypertext tool to hold your knowledge in place. Proceeding of the ACM conference on hypertext, 261-275. Metzler, K. (1997). Creative interviewing: The writer’s guide to gathering

information by asking question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Militello, L. G., & Hutton, R. J. G (1998). Applied cognitive task analysis: A practitioner’s toolkit for understanding cognitive task demands. Ergonomics, 41(11), 1618-1641.

Minsky, M. (1986). The society of mind.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Newell, A., & Simon, H. A. (1972). Human problem solv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Nonaka, I., & Konno, N. (1998). The concept of ‘Ba’: Building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3), 40-54.

Olson, J. R., & Biolsi, K. J. (1991). Techniques for representing expert knowledge. In K. A. Ericsson & J. Smith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expertise (pp. 240-285).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rk, I., & Hannafin, M. J. (1993). Empirically-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design of interactive multimedi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1(3), 63-85.

Petre, M. (1995). Why looking isn’t always seeing: Readership skills and graphical programming. Communications of ACM, 38(6). 33-34. Ramarapu, N. K., Frolick, M.N., Wilkes, R. B., & Wetherbe, J. C. (1997).

The emergence of hypertext and problem solving: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ccess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from linear versus

(36)

nonlinear systems. Decision Sciences, 28(4), 825-849.

Ricardo, F. J. (2001). Hypertex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the twelfth ACM conference on Hypertext and Hypermedia, 217-226. Rosch, E. (1978). 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 In E. Rosch & B. B. Lloyd (Eds.),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pp. 27-48).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Rowe, P. G. (1987). Design thinking.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Rumbaugh, J., Blaha, M., Lorensen, W., Eddy, F., & Premerlani, W. (1991).

Object-oriented modeling and desig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umelhart, D. E. (1980). 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 In R. J. Spiro, B. C. Bruce & W. F. Brewer (Eds.), 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p. 153-168).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Rumelhart, D. E., & Norman, D. A. (1988). Representation in memory. In R. C. Atkinson, R. C. Herrnstein, G. Lindzey & R. D. Luce (Vol. Eds.), Steves’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Vol. 2. Learning and cognition (2nd ed.), (pp. 511-587).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Rumelhart, D. E., & Norman, D. A. (1978). Accretion, tuning and

restructuring: Three modes of learning. In J. W. Cotton & R. L. Klatzky (Eds.), Semantic factors in cognition (pp. 37-53).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Schank, R. C., & Abelson, R. P. (1977). Scripts, plans, goals and understanding: An inquiry into human knowledge structure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Schraagen, M. J., Chipman, S. F., & Shalin, V. L. (Eds.). (2000). Cognitive task analysi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7)

through hypermedia. In K. McGilly (Ed.), Classroom lessons: Integrating cognitive theory and classroom practice (pp. 75-101).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van Dijk, T. A. (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Villeneuve, A. Q., & Fedorowicz, J. (1997). Understanding expertise in

information systems desig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21, pp. 111-131.

(38)

Constructing a Schema-based Journalistic

Knowledge Support System for Novices

Christine P. Chang

*

ABSTRACT

Based on a schema representation of expert knowledge, hypertext, and web technologies, this study aims to build a journalistic knowledge support system on the web.

The study first observes for three days the entire problem-solving process of fifteen journalism students working on a daily newspaper and analyzes the knowledge needed. Second, we interview ten senior reporters (editors) who have been directly involved in reporting and editing. The interviewees were asked a set of questions referring to their problem-solving processes and experiences, including planning, information collecting, writing, and editing. The study then (1) decomposes the contents and builds the relationships based on the journalistic knowledge structure; (2) designs the system’s internal converting mechanism using XML; and (3) devises a web-based interface. This system serves as an expandable knowledge repository for storing more experts’ experiences and reporting cases in the future. The system also provides timely cognitive support by allowing novices to search and to access knowledge upon their needs and preferences.

Keywords: hypertext, schema of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journalism

education, knowledge support system

* Christine P. Chang is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i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research project is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a specific laser configuration to obtain complete knowledge、technologies and experiences to transfer to the project initiator for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need of walking to school for middle-grades students and designs related teaching plans.This study firstly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is study attempts to Question Answering, Intelligent Agents and Feedback technologi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SQL learning system with automatic checking

The effect of gender on motivation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a contented-based classroom. Using game-based learning to

Imamura, “ Fuzzy Decision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entralized Regional Energy Control System,” IFAC Symposium on Fuzzy Informatio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