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閩南語「e結構」的變調分界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閩南語「e結構」的變調分界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 Master Thesis. 指導教授:蕭宇超 Advisor: Yuchau E. Hsiao. 立. 政 治 大. er. io. sit. y. ‧. ‧ 國. 學. Nat. 閩南語「e 結構」的變調分界. n. The Tone Sandhi Domain Southern Min a of “ e structure” in Taiwan v. i l C n U hengchi. 研究生:陳郁萱 撰 Student: Yu-hsuan Chen 中華民國一○四年六月 June,2015.

(2) The Tone Sandhi Domain of “ e structure” in Taiwan Southern Min. BY Yu-hsuan Chen.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Un.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engchi.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June, 2015. v.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Copyright © 2015 Yu-hsuan Chen All Rights Reserved ii. i Un. v.

(4) Acknowledgements 致謝辭. 終於來到畢業的時刻,回首過去四年,過程中充滿挑戰,很充實也很精彩。 寫作的過程中漫長且艱難的,特別感謝師長們的教導與同學們的鼓勵。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蕭宇超老師。猶記音韻學的課堂上,讀著艱難 的 Kenstowicz,到之後的韻律音韻學專題與優選理論專題,在老師的講解後,總 是令人豁然開朗,思索不同方向的角度切入問題。在課堂上充滿著笑聲和歡樂, 獨特的上課方式真的是很有教學魅力,有系統性的說明和補充講解,總是能切中. 政 治 大. 要點。感謝蕭老師在音韻學這塊領域的帶領,讓我對音韻學這塊領域有更深入的 踏足,也感謝老師平常的提點與提攜,無論是在做研究上或是待人處事上,都讓 我有很深刻的領悟。工作室的時光是令人難忘的,真的很像一個大家庭,大家聚 在一起,一起分享所見所聞,有問題時一起討論,互相幫忙,這是我的人生際遇 中,一段無法取代的回憶。. 立. ‧. ‧ 國. 學. al. er. io. sit. y. Nat. 接著我要感謝擔任我的論文計畫書與口試委員的兩位教授:曹逢甫老師與吳 瑾瑋老師。謝謝兩位老師針對我的論文給了很多的建議,與提供了不同方向的思 考,讓這篇論文可以更完整,更成熟。. v. n. 另外我要感謝在政大求學時的所有師長。首先是何萬順老師,謝謝您在句法 學上的啟發,讓我獲益匪淺,在擔任老師助理時,謝謝老師的照顧,學習到不少。 接下來是黃瓊之老師,謝謝您在教導我們如何做學術報告,在寫論文的時候有很 大的幫助。詹惠珍老師在語用學上搭配日常用語和理論的論證,很受用。徐嘉慧 老師的語意學,在課堂上來回的辯證,由不同的方式討論語料,很有趣。萬依萍. Ch. engchi. i Un. 老師的心理語言學與實驗音韻學,給了我很多不同的想法,也讓我熟悉儀器的操 作。賴惠玲老師對我的語言學概論打下了深厚的基礎,謝謝老師們傳授豐富的知 識,使我的視野更寬闊。 此外要特別感謝所上的助教學姊,感謝你平時對我的照顧,在我覺得壓力很 大的時候,你的鼓勵和建議成為我前進的動力。原諒我在所辦工讀時常常很天兵 的出差錯,給你造成不少麻煩。也謝謝你在口試前的關心,讓我少去了緊張,多 了些自信。 接下來我要感謝的是我身邊的人。首先是音韻工作室的夥伴們:聖瑋和雯 iii.

(5) 婷,很開心有你們陪伴的日子,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聽完你們的想法和建議之 後總是能夠挺過去,也謝謝你們在學術上的支持和幫助。謝謝子權和旺楨,和你 們一起值班的日子很快樂,當我每當有學術上的難題時,你們給予寶貴的意見很 受用。還有謝謝旻欣和 Marc,有你們的陪伴,使得研究室的氣氛更溫馨快樂。 謝謝孝晨,我們一起上過許多英文系的課,分享教學的想法,有你的陪伴使得到 外校上課變得有趣。謝謝怡婷,在我口試期間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鼓勵。也謝謝 碩班的每一位同學,打從心底覺得認識你們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最後我要謝謝我的家人:謝謝媽媽總是當我的後盾,謝謝你的鼓勵和支持, 使得我可以完成學業,你分享的人生經驗和想法對我來說很寶貴,也給我不少啟 發。謝謝阿姨在我來台北之後,不斷給予我生活上的照顧,使得我很快可以習慣 快速的台北生活。謝謝妹妹在身旁的陪伴,有你的陪伴我覺得很安心,住在一起 的日子也讓生活更有趣。謝謝俊源的照顧,在我寫論文的這段期間接受我的任. 政 治 大. 性。感謝你們陪著我度過人生重要的一段歲月,陪著我並且鼓勵我走過這段難忘 的求學路程。因此,我謹將此論文獻給我最愛的你們。.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Un. v.

(6) 目錄 致謝辭......................................................................................................................iii-iv 目錄.........................................................................................................................v-vii 中文摘要.....................................................................................................................viii 英文摘要......................................................................................................................ix. 第一章、 緒論............................................................................................................1. 立. 政 治 大. 第二章、 文獻回顧....................................................................................................3. ‧ 國. 學. 2.1 直接指涉論.................................................................................................3. ‧. 2.2 間接指涉論.................................................................................................4. Nat. io. sit. y. 2.2.1 間接指涉論基本概念........................................................................4. er. 2.2.2 韻律音韻學......................................................................................5. al. n. iv n C hengchi U 邊界參數理論..................................................................................7. 2.2.3. 2.3 優選理論.....................................................................................................7 2.3.1 優選理論基本概念..........................................................................7 2.3.2 概括對整..........................................................................................9 2.4 閩南語聲調系統與變調現象...................................................................10 2.5 閩南語的變調分界...................................................................................12 2.5.1 Cheng (1968) ..................................................................................12 v.

(7) 2.5.2 M. Chen (1987) ...............................................................................17 2.5.3 Hsiao (1991) ...................................................................................20 2.5.4 Lin(1994) ........................................................................................24. 第三章、 閩南語「e 結構」介紹................................................................................27 3.1 語料描述...................................................................................................27 3.2 語料分析...................................................................................................30. 政 治 大. 3.2.1 「e」本身變調現象........................................................................30. 立. ‧ 國. 學. 3.2.2 「e」的前字為最大詞組投射........................................................33 3.2.3 「e」的前字為代名詞....................................................................35. ‧. 3.2.4 「e」的前字為含補語的動詞詞組................................................38. sit. y. Nat. io. er. 3.2.5 小結................................................................................................45. al. n. iv n C hengchi U 優選理論分析..........................................................................................49. 第四章、. 4.1 最大詞組投射 XP「e」結構變調分界.....................................................49 4.2 代名詞「e」結構變調分界.....................................................................55 4.3 含補語動詞「e」結構變調分界..............................................................60 4.4 「e」輕聲討論..........................................................................................68 4.5 其他分析...................................................................................................74. 第五章、 結論及後續問題......................................................................................81 vi.

(8) 5.1 論文總結...................................................................................................81 5.2 後續問題...................................................................................................83. 參考文獻......................................................................................................................8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Un. v.

(9)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語 言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提 要 研究所別:語言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閩南語「e 結構」的變調分界 指導教授:蕭宇超 研究生:陳郁萱 論文提要內容:(共一冊,兩萬九千兩百五十一字,分五章). 立. 政 治 大. 本篇論文以優選理論的觀點分析閩南語中「e 結構」的變調分界。討論可以. ‧ 國. 學. 分為兩部分,首先,針對於變調的範疇,研究從句法與音韻的介面關係討論「e. ‧. 結構」的變調分界,結果顯示「e 結構」的變調分界以音韻詞組(Phonological Phrase). Nat. io. sit. y. 為範疇。此外,本文也分別討論了代名詞、動補結構、帶有語意焦點的字詞,發. er. 現代名詞必須向右附著其後的音韻詞組、動補結構中,動詞會帶有語意焦點,補. al. n. iv n C hengchi U 語則變為輕聲。帶有語意焦點的詞會維持本調,除非是附加語(adjunct)。. 探討完變調範疇後,將以優選理論分析。本文提出韻律制約與聲調調制約: 韻律制約負責解釋變調範疇的劃分,聲調制約著重於解釋輕聲的運作。針對「e 結構」變調分界的劃分,本文以*ADJUNCT]PhP 與 ALIGN-R(FOC, PhP),以及結構 性制約(Markedness constraint)之間的排序預測,藉以解釋帶有語意焦點的字詞會 維 持 本 調 , 但 附 加 語 會 變 調 的 情 況 。 另 外 , 本 文 提 出 了 IDENT-T(FOC) 與 UNPARSED-N 來限制未被分析(parse)到音韻詞組的聲調會輕聲化。 viii.

(10)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aimed analyzes tone sandhi domain of “e structure” in Taiwan Southern M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timality theory. The discuss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irst,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tonal domain in terms of the interface of syntax and phonology.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tonal domain of “e structure” is. 政 治 大. a phonological phrase.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also investigates different types of “e. 立. structure” such as pronoun, V-complement structure, and focus words. The analysis. ‧ 國. 學. indicates pronoun is cliticized rightward to a following phonological phrase; verb is a. ‧. focus word and has a base tone in V-complement structure, however, complement is. y. Nat. er. io. sit. neutralized;, and the focus word has a base tone unless it is an adjunct. Secondly, Optimality Theory i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data after exploring the. al. n. iv n C tonal domain. Prosodic constraintshand e ntonal h i U are proposed in this thesis. g cconstraints. The tonal constraints are responsible for explaining the delimitation of tonal domai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DJUNCT]PhP, ALIGN-R(FOC, PhP) and other markedness constriant determines that a focus word has a base tone, except when it is an adjunct. Besides, IDENT-T(FOC) and UNPARSED-N predict that a word which is not parsed by phonological phrase is neutralized.. ix.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閩南語「e 結構」的變調分界進行討論。「e」在閩南語是個虛 詞,有複雜的語法功能。閩南語變調的文獻中,諸如 Chen(1987),Hsiao(1991), Lin(1994)等人之研究,對「e 結構」皆未深入討論。就閩南語一般變調而言, Cheng(1968)指出閩南語的變調分界與語法關係密切相關。他主張在三個主要語 法範疇名詞詞組(NP)、動詞詞組(VP)、子句(S)與任何語詞結合,其後面. 政 治 大. 都存在變調分界,其前都沒有變調分界。Chen (1987)則指出廈門話的變調分界為. 立. 最大詞組投射 XP 的右邊界,且 XP 並不是一個附加語(adjunct)且 C-統御其中心. ‧ 國. 學. 語。Hsiao (1991)提出閩南語變調分界應為音韻詞組,其變調與韻律結構關係緊. ‧. 密。然而,前人的論點無法完整解釋「e 結構」的變調現象,在特定的「e 結構」. Nat. io. sit. y. 的句子,會預測出錯誤的變調分界。因此,本研究將藉由優選理論,針對不同的. n. al. er. 「e 結構」句子,更進一步了解閩南語「e 結構」的變調分界以及音韻與句法的 界面。. Ch. engchi. i Un. v. 本文建立了一個語料庫,包含六百句「e 結構」句子,從優選理論角度來探 討「e 結構」相關的變調分界,並進一步探討句法與音韻之界面。本論文主要分 為幾個討論的主題:一、 「e」的前字為實詞最大投射時,變調分界的劃分。二、 「e」的前字為代名詞時,變調分界的劃分。三、「e」的前字為動補結構時,變 調分界的劃分。四、 「e」本身的變調分界現象。五、帶有語意焦點字詞的變調分 界現象。六、輕聲的變調分界現象。 1.

(12) 2. 本論文主要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節闡述研究問題與各章節的概要。第二章 節回顧文獻,包含直接指涉論、間接指涉論、韻律音韻學、邊界參數理論、優選 理論的基本概念、概括對整、閩南語的聲調系統與變調現象與閩南語的變調分 界。第三章節主要包含語料庫的介紹、語料描述與語料分析。第四章節為優選理 論的分析,分別針對不同的「e 結構」的句子進行討論。第五章節總結本論文且 提出了後續的問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13)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直接指涉論 直接指涉論(Direct Reference Hypothesis)主張句法與音韻中,並不存在其它 界面,也就是說,句法結構能直接限制音韻規則的運作。句法與音韻的關係如下: (1) 直接指涉論 句法. 立. 音韻. 政 治 大. ‧ 國. 學. Kaisse(1985)提出「範域 C 統御」(Domain-C-command)來解釋音韻規則的運. ‧. 作。「範域 C 統御」的定義如下:. Nat. io. sit. y. (2) 範域 C 統御 (Domain-C-command). n. al. er. 在[XMAX…α…]結構中,XMAX 定義為 α 的範域,則此 α 可以 C 統御此範域 中的任何一個成分 β. Ch. engchi. i Un. v. 根據上述定義,音韻規則以最大投射(Maximal Projection)為範域,也就是 XP 或是 XMAX,例如:名詞詞組最大投射(NP)、動詞詞組最大投射(VP)、或是形 容 詞 詞 組 最 大 投 射 (AP) 等 。 根 據 類 型 學 (Typology) , 範 域 C 統 御 (Domain-C-command)的方向可分為四個參數:參數一、α 與 β 彼此互相 C 統御; 參數二、α C 統御 β;參數三、β C 統御 α;參數四、α C 統御 β 或 β C 統御 α。 不同語言現象使用不同的參數,此參數具有語言共通性(Universal Grammar)。.

(14) 4. 鍾榮富(1989)根據上述範域 C 統御(Domain-C-command)的第四個參數,提 出了「K 條件」(K-Condition)用來解釋客家話的陽平變調, 「K 條件」定義如下: (3) K-Condition 音韻規則若要運作於相鄰的兩個字 α 與 β,則: a. α 必須 Domain-C-command β 或 b. β 必須 Domain-C-command α. 政 治 大. 根據上述定義,鍾榮富認為相鄰的兩個音節,若是存在於任何一個方向的「範. 立. 域 C 統御」(Domain-C-command)的關係,音韻規則即可運作。. ‧. ‧ 國. 學. 2.2 間接指涉論. Nat. io. sit. y. 2.2.1 間接指涉論基本概念. al. er. 間接指涉論 (Indirect Reference Hypothesis)主要是由 Selkirk(1984, 1986)、. n. iv n C hengchi U Nespor & Vogel(1986)、Inkelas(1989)以及其他韻律音韻學者所發展出來的。 間接指涉論主要主張句法與音韻之間存在著一個介面,這個介面即為韻律層次 (Prosodic Level)。換句話說,句法、韻律、音韻三個不同的語法層次是三個獨立 的機制卻又相互影響。韻律結構藉由句法條件派生而成,而音韻規則運作於韻律 範疇之內。也就是說,句法結構並非直接限制音韻規則,而是透過韻律結構間接 影響音韻現象。句法、韻律結構與音韻關係如例子(4):.

(15) 5. (4) 間接指涉論 句法. 韻律結構. 音韻 2.2.2 韻律音韻學. 政 治 大 韻律音韻學的核心就是韻律結構(Selkirk,1984;Nespor & Vogel,1986; 立. ‧ 國. 學. Zwicky,1984)。韻律結構可以由樹狀體系表示,由上而下包括「音句」(Utterance)、. ‧. 「語調詞組」(Intonational Phrase) 、「音韻詞組」(Phonological Phrase) 、「附著. sit. y. Nat. 語群」(Clitic Group)、「音詞」(Phonological Word) 、「音步」(Foot) 、「音節」. n. al. er. io. (Syllable),其樹狀結構圖如下圖(5): (5) 韻律結構樹. Ch. 音句. engchi. i Un. U. 語調詞組. IP. 音韻詞組. Ph. 附著語群. CG. 音詞. Pw. 音步 音節. v. f α.

(16) 6. 韻律結構與句法結構的相異之處是韻律結構遵守「嚴層假設」(Selkirk, 1984;Nespor & Vogel,1986),其定義如下: (6) 嚴層假設(Strict Layer Hypothesis) 每一個韻律結構裡的單位 C1、C2…..Cn 都必須被排序,而: a. 每一個韻律單位都會直接被韻律單位 Cn 所支配。 b. 對所有韻律單位 Ci 而言,且 i ≠ n,Ci 只會支配所有及唯一的韻律單位 Ci+1。. 立. 政 治 大. 學. ‧ 國. 由上述定義可以得知在韻律結構樹上,每一層的節點不可跳級、不可顛倒、 不可重複,以下圖為例,例子(7): B.*顛倒. Nat. y. Ph. Ph. sit. io. al. n. f. C.*重複. Ch. IP. engchi U. er. Ph. ‧. (7) A.*跳級. v ni. Ph. 圖(7A)為跳級,即音韻詞組跳過音詞,直接支配音步。(7B)為顛倒,下層的 音韻詞組支配上層的語調詞組。(7C)為重複,音韻詞組直接支配音韻詞組。韻律 結構有嚴層假設的規範,句法結構則不用遵守此規範。.

(17) 7. 2.2.3 邊界參數理論 Selkirk(1986)提出邊界參數理論(End-base Theory),他主張句法的 Xmax 與 Xhead 可以用來定義音韻詞組。換句話說,韻律結構是由句法成分的邊界所決定。以下 為四個邊界參數(End Parameters): (8) 邊界參數 a. Xmax[. b. ] Xmax. c. Xhead[. d. ]Xhead. 政 治 大. 音韻詞組可以定義在 Xmax 或 Xhead 的右端或左端,根據邊界參數,音韻詞組. 立. 可以劃分成兩種不同的類別:一種為大音韻詞組(Maximal phonological phrases),. ‧ 國. 學. 由 Xmax 參數派生而來,另一種由 Xhead 參數派生的稱為小音韻詞組(Small. ‧. phonological phrases),此組參數具有語言共通性(Universal Grammar),不同的語. Nat. io. sit. y. 言適用不同的參數。. al. er. M. Chen (1985,1987)沿用邊界參數的概念,結合]Xmax 參數與附加語參數. n. iv n C h e n g c h i U (1991)發現閩南語的變調 (Adjunct parameter)來解釋廈門話變調組的劃分。Hsiao 分界的劃分即是音韻詞組,在劃分音韻詞組時,也運用了最大詞組投射]Xmax 的 概念。2.5 小節將針對閩南語的變調分界有更深入的討論。. 2.3 優選理論 2.3.1 優選理論基本概念 優選理論(Optimality Theory)是由 Prince 與 Smolensky(1993,2004)提出,主要.

(18) 8. 承襲早期衍生音韻學派生觀念而來,而兩者最大不同的地方為衍生音韻學主要是 以音韻規則為主要分析,優選理論則是制約的排序做為分析的基礎。在優選理論 的架構下,輸入值(Input)經由函數(Generator)的運作後產生出各種可能的候選值 (Candidates),而這些可能的候選值會經過評估篩選(Evaluator),最後選出最佳的 優選值(Optimal Candidate)。在評估篩選的階段,主要是由多個制約做排序,這 些制約皆是可以被違反的,且這些制約在不同的語言裡存在著不同的制約層級。. 政 治 大. 若候選值違反了層級較高的制約,愈不可能被選為優選值,相反的,若候選值違. 立. 反層級較低的制約或達到最小程度的違反,此候選值就有可能被選為優選值,成. ‧ 國. 學. 為輸出值(Output)。圖(9)為優選理論衍生邏輯:. ‧. (9) 優選理論衍生邏輯. Input. 函數. al. n. 入 值. Generator. Ch. 候選值 D 候選值 E ‧ ‧. y. sit. io. 輸. er. Nat. 候選值 A 候選值 B 候選值 C. engchi U. ‧. v ni. 評估篩選. Evaluator. 最佳優選值. Output. 制約層級排序. 在優選理論的架構裡,候選值在接受評估篩選時並非一步步衍生而來,而是 單一步驟的(One-step),其概念為平行性的,也就是說所有的候選值是同時送去 評估篩選,並沒有先後順序。此外,優選理論的制約是可以違反的,制約的違反 主要可以分為兩個種類:類別性質(Categorical)的違反以及程度性質(Gradient)的 違反。若候選值違反類別性質的制約,違反即淘汰。而程度性質的違反則是計算.

(19) 9. 違反的次數,違反次數較多者淘汰。優選理論的運作方式如下表(10): (10) 優選理論運作方式 制約 A. /輸入值/ a. 候選值 A. *!. 制約 B. 制約 C. *. b. 候選值 B. *. c. 候選值 C. **!. *. 政 治 大. 在表格(10)中,首先輸入值寫在左上方欄,而候選值寫在輸入值的下方,制. 立. 約則是寫在第一列。由表格(10)可以得知制約 A 的排序高於制約 B,制約 B 排序. ‧ 國. 學. 高於制約 C,用實線區隔層級,若兩個制約位於同層級則用虛線區分。候選值如. ‧. 果違反了制約,會依照制約的定義給予星號(*)標記。候選值 A 違反了較高層級. y. Nat. er. io. sit. 的制約 A,而被淘汰出局,因此給予一個驚嘆號(!)表示。候選值 C 因違反兩次 制約 B 也遭到淘汰。候選值 B 雖違反了制約 B,但由於候選值 C 違反較多次,. n. al. Ch. engchi. i Un. v. 因此候選值 B 仍被選為最佳優選值。被選為最佳優選值(Optimal Output)的候選 值會在前方給予一個箭頭()表示。在表(10),陰影表示不管違反幾次,皆不影 響優選值的結果。. 2.3.2 概括對整 概括對整(Generalized Alignment)主要是承襲 Selkirk(1986)與 Inkelas(1989)的 界端基準(edge-based)理論。McCarthy 與 Prince(1993) 提出有些語言現象會出現.

(20) 10. 在某特定範圍的右邊界或左邊界,而這種語言現象可以用概括對整制約來解釋。 以下為概括對整制約的定義: (11) 概括對整 Align (Cat1, Edge1, Cat2, Edge2) = def ∀ Cat1 ∃ Cat2 such that Edge1 of Cat1 and Edge2 of Cat2 coincide. Where Cat1, Cat2 ∈ PCat∪GCat. 政 治 大. 立. Edge1, Edge2 ∈ {Right, Left}. ‧ 國. 學. 概括對整制約指的是韻律結構(prosodic category) 與句法結構(syntactic. ‧. category) 中,在特定範圍的邊界須對齊。句法結構的成分如字詞(word)、詞幹. Nat. er. io. sit. y. (stem)、詞根(root)、詞綴(affix)等;韻律及構成分如音詞(prosodic word)、音步 (foot)、音節(syllable)等。. n. al. Ch. engchi. i Un. v. 2.4 閩南語聲調系統與變調現象 相較於國語,閩南語的聲調複雜許多,不單是調類與調型比國語多,還有豐 富的變調現象。台灣閩南語有七個聲調,概括來說有陰平(高平調)、陽平(中升 調)、陰上(高降調)、陰去(低平調)、陽去(中平調)、陰入(短調)、陽入(短調)。在 下列表(12)中,分別為閩南語的調類、調值、例字與變調調值。依照傳統平上去 入調類分類,閩南語除了上聲之外皆分為陰陽。.

(21) 11. (12) 閩南語聲調系統 調類. 陰平. 陽平. 陰上. 陰去. 陽去. 陰入. 陽入. 本調調值. HH. MH. HM. LL. MM. M. H. 例字. 衫. 人. 短. 褲. 鼻. 闊. 直. MM. MM. HH. HM. LL. H. M. 變調調值. Bodman(1955)提出閩南語的變調現象可以歸納為環狀變調(Tone Circle),請 見表(13)所示:. 立. 政 治 大. 學. HH. H MM. ‧. HM. ‧ 國. (13) 環狀變調 (Bodman,1995). MH. y. Nat LL. al. er. io. sit. M. n. iv n C 閩南語的變調現象規則非常簡單,也就是前後兩個相鄰的音節,前一個音節 hengchi U 會發生變調,而後一個音節不會變調。可以簡化成以下規則: (14) 閩南語變調規則 (Tone Sandhi Rule) TT’ / __ T. T=原始聲調 T’=變調聲調. 然而,單有閩南語變調規則是不足以說明閩南語的變調現象,還必須限制變 調的範疇。在較長的語句中,句子會區分為一個以上的變調組(tone group),在變 調組內的末端聲調會保持本調,其餘皆變調。有關閩南語變調與變調分界的劃.

(22) 12. 分,諸多學者提出不同的說法,在 2.5 小節將會更深入的討論。由於閩南語的變 調規則牽涉到變調分界的劃分,因此,變調規則可以修正如下: (15) 閩南語變調規則(修正) TT’ / __ T #. T=原始聲調. T’=變調聲調. #變調組分界. 在一個變調群組(tone group)內,當一個本調(T)後緊接另一個本調,前者須 變為其所對應之變調(T' )。換句話說,在一個變調組內,只有最後一個音節會保 持本調,其餘皆變調。.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2.5 閩南語的變調分界. ‧. 2.5.1 Cheng (1968). Nat. io. sit. y. 有關於閩南語變調的分界,諸多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Cheng (1968) 承襲直. al. iv n C hengchi U 即是變調組的分界。三個主要語法範疇名詞詞組(NP) 、動詞詞組 n. boundary). er. 接指涉論的觀點,指出台語的變調組密切配合了語法關係,詞組分界(phrasal. (VP) 、子句(S)與任何語詞結合,NP、VP、S 的後面都有變調分界(以#標示), 其前都沒有變調分界。換句話說,名詞詞組(NP)、動詞詞組(VP)、子句(S) 會自行形成一個變調組(tone group)。 舉例如下:.

(23) 13. (16) a. 麻仔大 e 燒餅 (語意:像芝麻般大小的燒餅) [[[[[麻仔]Deg[大]A]VP]S # [e]AF]Mod[燒餅]N]NP # NP Mod S VP Deg. A. AF. N. mua-a tua. e. sio-piann. 麻仔. 大. e. 燒 餅. T’ T’. T#. T’. 立 T’. 政 治 大 T#. 變調組(tone group). ‧ 國. 學. b. 麻仔大 e 燒餅 (語意:有著大芝麻的燒餅). ‧. [[[[麻仔]NP # [大]VP]S # [e]AF]Mod[燒餅]N]NP #. sit. y. Nat. io. al. n. Mod. er. NP. S. Ch. engchi. NP. VP. AF. mua-a. tua. e. 麻仔. 大. e. 燒 餅. T’. T’ T #. T’ T #. T#. i Un. v. N sio-piann. 變調組(tone group). 例子(16)1中我們可以發現在變調詞組與語法範疇邊界息息相關,不僅造成不 1. (16)的例句中,[麻仔大 e]Comp 視為「小子句」(small clause)。小子句又可稱為無述子句(verbless clause),具有命題內容(propositional content),但不具有述語動詞的子句。有關「小子句」更詳細 的說明,請參見湯廷池(2000)。.

(24) 14. 同的聲調變化也產生相異的語意。語意上的差異可以用句法結構來解釋。在(7a) 的例子中,其語意為如同芝麻大的燒餅。而(7b)則是形容燒餅上有大芝麻。Cheng 的論點支持句法結構可以直接劃分變調分界,也就是說,詞組邊界即是變調分界。 然而 Cheng 的看法並無法解決以下「e 結構」的例子,例如「e」的前字為 代名詞的例句,請見例子(17): (17) 我 e 爸母 NP. 立 N’. e. 爸母 T’ T #. Cheng(1968)的預測. T’. T’ T #. 實際讀音. n. al. y. T’. io. T’. #. pe-bu. Nat. *T. e. Ch. engchi. sit. 我. N. ‧. gua. C. er. NP. 學. ‧ 國. CP. 政 治 大. i Un. v. 例子(17)是「e」的前字為代名詞(NP),依照 Cheng 的看法,在名詞詞組的 右邊界會出現變調分界,因此代名詞「我」的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但現實的語 料中,代名詞會向右附著,也就是代名詞右端不會出現變調分界,代名詞會變調。 Cheng 的 TGF(Tone Group Formation)得到錯誤的預測。 Cheng 的理論同樣無法解決「e」的前字是帶有補語的動詞詞組,例如:駛 入去 e 車,請見例子(18):.

(25) 15. (18) 駛入去 e 車 NP CP. N’. VP. C. N. V. Comp. sai. lip-khi. e. tshia. 駛. 入去. e. 車. *T’. T’ T N. N. 立. T # 治 政T’ T大# T’. Cheng(1968)的預測 實際讀音. 學. ‧ 國. T #. #. 在 Cheng 的理論架構下, 「駛入去 e 車」的變調分界的劃分如例子(18)所示,. ‧. [駛入去]VP 為動詞詞組,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因此在「e」的前字動詞詞組中,. y. Nat. al. er. io. sit. 「駛」、「入」會變調,「去」會維持本調。然而,此變調分界的劃分與實際語料. v. n. 不符。本文發現,在含補語的動詞詞組中,動詞會維持本調,補語則會變為輕聲。. Ch. engchi. i Un. 換句話說,變調分界會出現在[駛]V 後面。Cheng 的理論無法解釋變調分界為何 是出現在中心語[駛]V 之後,而非動詞詞組[駛入去]VP 之後,得到錯誤的變調分界 劃分。 在「e」的前字是動詞加助詞加補語的情況,也會得到錯誤的變調分界的劃 分。例如:駛袂入去 e 車,請見例子(19)。.

(26) 16. (19) 駛袂入去 e 車 NP N’. CP VP V. C. N. NegP Neg. Comp. sai. be. lip-khi e tshia. 駛. 袂. 入. *T’. T’. T’. T’. e 車 治 政 大 T’ T # T’ T # Cheng(1968)的預測 立 去. T #. 實際讀音. ‧. ‧ 國. T’. 學. T# N. Nat. er. io. sit. y. 例子(19)為「e」的前字是動詞加助詞加補語的例子。根據 Cheng 的理論,[駛 袂入去]VP 的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因此[駛袂入去]VP 會形成一個變調組, 「駛」、. al. n. iv n C hengchi U 「袂」、「入」會變調,「去」因為位於變調組末端,因此維持本調。然而,得到. 的預測卻與實際的語料不符。在實際語料中, 「入」會維持本調, 「去」則變成輕 聲。 Cheng 的理論在諸多「e 結構」的句子中,無法準確的劃分變調分界,因此 本文認為不能單以詞組分界(phrasal boundary)直接劃分變調分界。.

(27) 17. 2.5.2 M. Chen (1987) M. Chen (1987) 也是承襲直接指涉論的觀點,指出廈門話的變調分界為最大 詞組投射(Maximal Projection)的右邊界(XP 的右邊界),而且 XP 並不是一個附加 語(adjunct)且 C-統御其中心語(]Xmax^-adjunct)。其定義如下: (20) Chen’s TGF (Tone group formation):每個 XP 的右邊界會出現變調分界(#), 除非這個 XP 是 c 統御中心語的附加語(adjunct)。. 政 治 大. 例如:[[美國]AP=[記者]N]NP。美國為記者的附加語(adjunct)且 C-統御名詞詞. 立. 組內的中心語,因此根據 M. Chen 的理論,在「美國」與「記者」之間並沒有一. ‧ 國. 學. 個變調分界(=表示變調規則適用)。. ‧. (21) 美國記者. y. sit. n. al. er. N. io. AP. Nat. NP. bi-kok. ki-tsia. 美國. 記者. T’ T’ =. T’ T #. Ch. engchi. i Un. v. 變調組(tone group). 洪惟仁(2002)對 M. Chen(1987)提出的 TGF 做了一些修正。他指出 M. Chen 把 XP 定義為一個中心語 X head 的最大投射(maximal projection),必須修正為 XP 必須定義為句法層次的「實詞範疇」(lexical category),即名詞詞組、動詞詞組、 形容詞詞組、介系詞詞組,但不包含任何以虛詞為中心語的最大詞組投射 CP。 因此 CP 的右端不會出現變調分界。.

(28) 18. M. Chen (1987)的理論,同樣無法解釋「e」的前字為動補結構的句子。請見 例子(22): (22) 駛入去 e 車 NP CP. N’. VP. C. V. Comp. sai. lip-khi. 駛. 入去. ‧ 國. 立. T’ T NN. 車. e. #. T’. T #. T’. T #. Chen(1987)的預測 實際讀音. Nat. io. sit. y. ‧. T #. 政 治 大 e tshia. 學. *T’. N. al. er. 根據 M. Chen 提出的理論,「駛入去 e 車」變調分界的劃分如例子(22),[駛. n. iv n C 入去]VP 為最大詞組投射且非附加語(Adjunct),因此其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駛 hengchi U 入去]VP 形成一個變調組,「駛」、「入」會變調,「去」由於是變調組的末端,因 此維持本調。CP 因為是附加語,因此[駛入去 e]CP 的右端不會出現變調分界, 「e」 會變調。然而,例子(22)中,變調分界的劃分與實際語料不符。含補語的動詞詞 組中,動詞會維持本調,補語則會變為輕聲。.

(29) 19. M. Chen 的理論也無法解決「e」的前字為動詞加助詞加補語的句子。請見 以下例子: (23) 按呢是走袂出去 e VP V. CP VP. C. V. Comp. tsau. be. tshut-khi. e. 是. 走. 袂. 出 去. e. T’. T’. T’. T’. T# N. Chen(1987)的預測. y. Nat. T’ T # T’. T# N. T’. io. n. al. N. 實際讀音. er. *T’ T # T’. ‧. si. 學. 按 呢. ‧ 國. 立Neg an-ne. 政 治 大. NegP. sit. NP. Ch. engchi. i Un. v. 例子(23)中,變調分界劃分在最大詞組投射[按呢]NP 與[走袂出去]VP 的右端, 「e」的前字「去」 ,由於位於變調組的最末端,因此維持本調。此變調分界的劃 分與實際的語料不符。在實際的語料中,變調分界劃分在動補結構中助詞的後字 的右端,「出」維持本調,「去」會變為輕聲。 M. Chen 的理論同樣無法解決「e 結構」中,動補結構、含助詞的動補結構 類型的句子。.

(30) 20. 2.5.3 Hsiao (1991) Hsiao (1991)則是運用間接指涉論的觀點,提出閩南語的變調組是音韻詞組 (Phonological Phrase),而「代名詞」是附著語(Clitic),在閩南語的變調結構中不 能單獨形成一個音韻詞組,與其他名詞詞組不同,必須附著於其後的音韻詞組。 例如:[我]NP=[愛跳舞]VP (=表示變調規則適用)。閩南語的音韻詞組的劃分可由(24) 表示: (24) 閩南語音韻詞組. 立. 政 治 大. PPh=〈]#, XP-a^-c〉where -a =non-adjunct ,-c=non-clitic. TT’/__T ]. (T=本調;T’=變調;]音韻詞組右邊界). ‧. ‧ 國. 學. (25) 韻律變調規則. Nat. io. sit. y. 由(24)可以得知閩南語在劃分音韻詞組時,必須是在最大詞組投射(XP)的右. al. er. 邊界,且 XP 不是附加語(adjunct)與附著語(clitic)〈]#, XP-a^-c〉 。 如此一來,閩南. n. iv n C hengchi U 語變調規則可以修正為(25),在音韻詞組的右邊界會有一個變調分界,而在一個 音韻詞組內,末字讀本調,其它字則必須變調。 Hsiao (1991)提出的理論順利解決代名詞右端不會出現變調分界的問題,根 據 Hsiao 的理論,代名詞是附著語(clitic),其右邊界不可劃分音韻詞組,必須向 右附著於其後的音韻詞組,因此代名詞會變調。然而,在某些語境下,代名詞會 帶有語意焦點維持本調,例如:是你 e 衫,毋是我 e 衫,請見例子(26):.

(31) 21. (26) 是你 e 衫 NP N’. VP V. CP NP. C. N. si. li. e. sann. 是. 你. e. 衫. * T’. T # 治Hsiao(1991)的預測 政 大 T’ T # 實際讀音 T’. T #. 立. 學. ‧ 國. T’. T’. 例子(26)為「e」前字是帶有語意焦點的代名詞,根據 Hsiao 的理論,代名. ‧. 詞屬於附著語(Clitic),必須向右附著,因此其右端不會出現變調分界。以「是你. y. Nat. er. io. sit. e 衫」為例,[你]NP 會向右附著,因此會變調。然而,帶有語意焦點的代名詞, 在語料中卻是會保持本調的,換句話說,帶有語意焦點的代名詞,雖然是功能詞,. al. n. iv n C h e n g c h i U的理論得到錯誤的預測。 但其右端仍與音韻詞組對齊,會維持本調,Hsiao. Hsiao 的理論同樣無法解決「e」的前字是動詞加補語的類型。例如:駛入 去 e 車,請見例子(27):.

(32) 22. (27) 駛入去 e 車 NP CP. N’. VP. C. N. V. Comp. sai. lip-khi. e. tshia. 駛. 入去. e. 車. *T’. NN. #. 立. T’ T # 政 治 大 T’ T #. Hsiao(1991)的預測 實際讀音. 學. ‧ 國. T #. T’ T. ‧. 根據 Hsiao 的理論,[駛入去]VP 為最大詞組投射,且非附加語(Adjumct)與附. io. sit. y. Nat. 著語(Clitic),其右端會與音韻詞組對齊。因此[駛入去]VP 會形成同一個變調組,. al. er. 「駛」、「入」會變調,「去」則維持本調,然而 Hsiao 的預測與現實語料不符。. n. iv n C 在動補結構[駛入去] VP 中,中心語[駛] h e nV 會維持本調,趨向補語「入去」則會變 gchi U 為輕聲。 Hsiao 的理論也無法解決「e」的前字為動詞加助詞加補語的結構。例如:駛 袂入去 e 車,請見例子(28):.

(33) 23. (28) 駛袂入去 e 車 NP N’. CP VP. C. V. NegP Neg. 駛. 袂. *T’. T’. lip-khi e tshia. 立. ‧ 國. be. Comp. T’. 入 去 治 e 車 政 大 T’ T # T’. T#. Hsiao(1991)的預測. T # N T’. T#. 學. sai. T’. N. 實際讀音. ‧. io. sit. y. Nat. Hsiao 的理論推測[駛袂入去]VP 為最大詞組投射,且非附加語(Adjumct)與附. al. er. 著語(Clitic),右端會與音韻詞組對齊,因此[駛袂入去]VP 形成一個變調組,變調. n. iv n C 組的末端會維持本調,其餘皆變調 的預測與現實情況不符,在動詞詞組[駛 h。eHsiao ngchi U 袂入去]VP 中,助詞的後字「入」會維持本調,「去」則變為輕聲。 Hsiao 的理論無法解決「e」的前字為帶有語意焦點的代名詞、含補語的動詞 詞組、動詞加助詞加補語的結構,會得到錯誤的變調分界劃分。.

(34) 24. 2.5.4 Lin (1994) Lin (1994) 提出了廈門話的變調分界是在最大詞組投射的右端,且最大詞組 投射沒有被詞匯管轄(Lexically governed)。請見例子(29): (29) 懶惰 e 子仔(語意:懶惰的小孩) NP CP. pin-uah. T’ T #. e 的. 子仔. T’. T’ T #. 學. 懶惰. 政 治 大 立gin-a. C. ‧. ‧ 國. AP. N. sit. y. Nat. io. n. al. er. 在例子(29)中,[懶惰]AP 是最大詞組投射,且沒有被詞彙中心語(governor)管. i Un. v. 轄(governed),因此[懶惰]AP 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然而,[e]C 由於被詞彙中心語. Ch. engchi. (governor)管轄(governed),因此右端不會出現變調分界。Lin 的理論正確預測出 以功能詞為中心語的 CP,右端不會出現變調分界。 然而,Lin 的理論在「e」的前字為動補結構的句子中,會出現錯誤的預測。 例如:駛入去 e 車,請見例子(30)。.

(35) 25. (30) 駛入去 e 車 NP CP. N’. VP. C. N. V. Comp. sai. lip-khi. e. tshia. 駛. 入去. e. 車. *T’. NN. #. 立. T’ T # 政 治 大 T’ T #. Lin(1994)的預測 實際讀音. 學. ‧ 國. T #. T’ T. ‧. 在 Lin 的理論架構下,預測「駛入去 e 車」的變調分界會如例子(30),變調. io. sit. y. Nat. 分界會出現在[駛入去]VP 之後。因為[駛入去]VP 是最大詞組投射且沒有被詞彙中. al. er. 心語(governor)管轄(govern),因此變調分界會出現在[駛入去]VP 的右端。這樣的. n. iv n C 預測結果與現實語料不符。實際語料中,[駛] Comp 變為輕聲。 h e n g c Vh會維持本調,[入去] i U 錯誤的預測結果也發生在「e」的前字是動詞加助詞加補語。例如:駛袂入 去 e 車,請見例子(31):.

(36) 26. (31) 駛袂入去 e 車 NP N’. CP VP. C. V. NegP Neg. 駛. 袂. *T’. T’. lip-khi e tshia. 立. ‧ 國. be. Comp. T’. 入 去 治 e 車 政 大 T’ T # T’. T#. Lin(1994)的預測. T # N T’. T#. 學. sai. T’. N. 實際讀音. ‧. io. sit. y. Nat. Lin 的理論預測了例子(31)的變調分界,[入去] Comp 位於最大詞組投射的右. al. er. 端,且沒有被被詞彙中心語(governor)管轄(govern),因此[入去] Comp 右端會出現. n. iv n C 變調分界。 「駛袂入去」會形成一個變調組(tone U h e n g c h igroup),此預測與現實與料不符。 在實際語料中,變調分界會出現在「入」的右端,「去」會變成輕聲。Lin 的理 論雖然可以解決功能詞右端不會出現變調分界的句子,但在處理「e」前字為動 補結構的句子中會出現錯誤預測。 Cheng(1968)、M. Chen(1987)、Hsiao(1991)與 Lin(1994)提出變調組的劃分方 式,皆在某些「e 結構」的句子中,有錯誤的預測出現。因此,本文採用優選理 論的分析方式,來處理不同類型「e 結構」的句子。.

(37) 27. 第三章、閩南語「e 結構」介紹 3.1 語料描述 本文的語料庫收集了 600 句含「e 結構」的句子,句子的主要來源為閩南語 作文、演講稿、新詩、歌詞與前人研究中使用的例句等。本文將語料庫中 600 句含「e 結構」的句子進行錄音,並且記錄句子的變調狀況。語料庫內涵蓋了不 同「e 結構」類型的句子,本小節將會進一步闡述。本文受試者為三位以閩南語 為母語的中年女性,在錄製之前先閱讀 250 句不同類型「e 結構」的句子,確保. 政 治 大 充分理解句子語意後,進行錄音。錄製完畢後,將不同類型「e 結構」的句子進 立. ‧ 國. 學. 行分析與比較。. ‧. 語料庫中主要將閩南語「e 結構」的句子分為兩大類型:第一、「e」置於句. sit. y. Nat. 尾或詞尾;第二、「e」置於句中,屬偏正結構。根據「e」前字詞組的不同,「e. n. al. er. io. 結構」又可細分以下三大類:(a).「e」的前字為實詞最大投射(Lexical maximal. Ch. i Un. v. projection),其中包含形容詞詞組(AP)、動詞詞組(VP)、名詞詞組(NP),功能詞. engchi. 組投射(CP)不在此討論的範圍。(b). 「e」的前字為代名詞(Pronoun),在代名詞 這個類別中,還區分代名詞是否帶有語意焦點(Focus)。(c). 「e」的前字為含補 語的動詞詞組(Verb+Comp)。在此類別中,將討論三種不同的句型:動詞加補語、 動詞加補語加賓語、動詞加助詞加補語。其中補語的類型,根據洪惟仁(1994)的 分析,還加以區分為趨向補語及結果補語。表(1)為「e」置於詞尾或句尾的分類 與例句:.

(38) 28. (1) 「e」置於詞尾語句尾 句子結構. 例句. A. 形容詞詞組(AP). 地球是圓 e (地球是圓的) 身體若好,人生是彩色 e 我上佩服 e,是楊麗花(我最佩服的是楊麗花) 人肉是鹹 e (人肉是鹹的). e. B. 動詞詞組(VP). 走甲足慢的(走得很慢的) 老師上課介紹 e (老師上課介紹的) 人是肉做 e (人是肉做的) 阮是無人欲愛 e (我們是沒人愛的). 立. C. 名詞詞組(NP). 彼本書是阿舅 e (那本書是舅舅的). ‧ 國. 彼隻狗是公 e(那隻狗是公的). 代名詞(不帶語意焦點). 彼个家是咱 e (那個家是我們的). y. Nat. sit. 戲棚跤徛久就是你 e (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 厝是咱 e (屋子是我們的) 衫是伊 e (衣服是他的). n. al. er. io. E. 動詞+補語. 彼隻可愛的狗是伊 e (那隻可愛的狗是他的). ‧. (Pronoun). 腳踏車是彼个學生 e (腳踏車是那個學生的). 學. D. 代名詞. 阮是賣菜 e (我們是賣菜的) 政 治 錢是欲提來買菜 e (錢是要拿來買菜的) 大. Ch. i Un. v. 代名詞(帶有語意焦點). 這是你 e,毋是我 e (是你的,不是我的). 動詞+趨向補語. 車是駛入去 e (車駛開進去的). engchi. 人是走入去 e (人是跑進去的) 伊是爬出來 e (他是爬出來的) 伊是走出去 e (他是跑出去的) 動詞+結果補語. 伊是驚死 e (他是嚇死的) 伊是枵死 e (他是餓死的). F. 動詞+補語+賓語. 動詞+趨向動詞+賓語. 駛入去遐 e (開進去那裡的) 行起來樓上 e (走上來樓上的) 走出去外口 e (走出去外面的). G. 動詞+助詞+補語. 動詞+助詞+補語. 安呢是駛袂入去 e (這樣是開不進去的) 吃袂飽 e (吃不飽的).

(39) 29. 第二個「e」結構的分類是「e」置於句中。此分類主要的句子結構如下:以 「e」為中心語的最大詞組投射(CP)是一個修飾語(Modifier),修飾其後的中心語 (Head),這種結構屬於偏正結構2。根據洪惟仁(1994)的觀察, 「e」要求中心語一 定是名詞詞組(NP),請見例子(2)偏正結構句法樹: (2) 偏正結構句法樹 [[XP+e]CP+[N]N’]NP NP CP. N’. 立N. e. 修飾語(Modifier). 學. ‧ 國. XP. 政 治 大. 中心語(Head). ‧. Nat. 偏正結構中,功能詞組投射 CP 修飾其後的中心語. n. al. (3) 「e」置於句中. Ch. engchi. er. io. sit. y. 表(3)中,「e」的前字分類與表(1)相同,相異之處則在於「e」後字的有無。. i Un. 句子結構. v. 例句 中心語. CP. 烏暗 e 日子(灰暗的日子). A. 形容詞詞組(AP). 光明 e 前途(光明的前途) e. 名詞. 媠噹噹 e 人生(漂亮的人生). 詞組. 白色 e 花 (白色的花) 悲情 e 歌聲 (悲情的歌聲). 2. 李豔惠(2014)研究名詞組結構指出:描述名詞性質時,名詞結構中的「e」一定要出現,不可 省略,此時「e」的功能為修飾標記,且「e」的右端的名詞可以省略。Chen (2000)研究變調提到, 省略的名詞屬於空範疇(empty category),空範疇並不會阻礙變調,因此本文不深入討論空範疇的 情況。.

(40) 30. 動手去做 e 人(動手去做的人). B. 動詞詞組(VP). 阿母煮 e 飯 (媽媽煮的飯) 食頭路 e 心聲 (工作的心聲) 飲酒 e 人 (喝酒的人) 思思念念 e 人 (非常思念的人) 台北 e 暗暝 (台北的夜晚). C. 名詞詞組(NP). 感情 e 路甲這為止 (感情的路到這為止). 人客 e 要求(客人的要求) 故鄉 e 情歌 (故鄉的情歌) 你心內 e 痛苦 (你心裡的痛苦) D. 代名詞. 代名詞(不帶語意焦點). e. 名詞. 政 治詞組 大 咱 e 生命 (我們的生命) 伊 e 志氣 (他的志氣). (Pronoun). 立. 伊 e 眼神,哀怨又多情 (他的眼神). ‧ 國. 學. 是你 e 問題,毋是我 e 問題. 代名詞(帶有語意焦點). (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 可愛 e 你 (可愛的你) 駛入去 e 車(開進去的車). 動詞+趨向動詞. y. Nat. io. sit. 反射過來 e 光線 (反射過來的光線) 爬起來 e 人 (爬起來的人). n. al. er. E. 動詞+補語. 我 e 爸母(我的父母). Ch. 動詞+結果動詞. engchi U. 吊起來 v e 籃仔 i n. (吊起來的籃子). 講出來 e 話 (講出來的話) 驚死 e 狗 (被嚇死的狗) 枵死 e 人 (餓死的人). F. 動詞+補語+. 動詞+趨向動詞+賓語. 賓語 G. 動詞+助詞+ 補語. 駛入去遐 e 車(開進去那裡的車) 爬起來樓上 e 人 (爬上來樓上的人). 動詞+助詞+補語. 駛袂入去 e 車(開不進去的車) 吃袂飽 e 時陣 (吃不飽的時候).

(41) 31. 3.2 語料分析 3.2.1 「e」本身變調現象 閩南語「e」位於詞尾或句尾時有不同的語法功能。根據台灣閩南語線上常 用詞典(2005),「e」位於詞尾或句尾時的語法功能可以分為以下四種:第一、表 示狀態或加強語氣的助詞,例如:伊是走入去 e (LL)。第二、指人的身分地位, 例如:賣菜 e (LL)。第三、形容詞後綴,例如:花是白色 e (LL)。第四、所有格. 政 治 大. 標記,例如:腳踏車是你 e (LM)、彼本書是阿舅 e (LM)。. 立. 當「e」的語法功能為助詞、指人的身分地位與形容詞後綴等功能詞時, 「e」. ‧ 國. 學. 失去聲調變為輕聲(LL),但「e」若是所有格標記時,則維持本調(LM),強調所. ‧. 有格的語法功能。此時, 「e」帶有語意焦點,因此「e」維持本調,也就是說「e」. Nat. io. sit. y. 的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相對於其他「e」的功能,語意虛化,語意焦點落在 e. n. al. er. 的前字上,因此「e」前字的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以#表示), 「e」的前字讀本調,. Ch 「e」則會變成輕聲。請見表(4): (4). a. 「e」為所有格標記. engchi. T’. =. v. b.「e」語意虛化. CP XP. i Un. CP e # T (Focus). XP T (Focus). #. e LL.

(42) 32. (4a)中, 「e」為所有格標記,帶有語意焦點,因此在「e」的右端會出現變調 分界, 「e」為變調組的末端維持本調,例如:我 e (HH LM)。(4b)中的「e」語意 虛化,且語意焦點落在「e」的前字,因此前字的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前字位 於變調組末端,因此維持本調。 「e」則被劃分在音韻詞組之外,沒有被分析(parsed) 調音韻詞組內,因此輕聲化。 在閩南語偏正結構詞組中,常有一個附屬連接詞「e」 ,用以表示屬性,形成. 政 治 大. 以「e」為中心語的功能詞組最大投射 CP。CP 為修飾語,修飾其後的中心語。. 立. 而本研究發現,「e」在偏正結構中,一律必須變調(以=表示),換句話說,CP 的. ‧ 國. 學. 右端不會出現變調分界,而是會跟其後的中心語形成同一個變調組(tone group),. ‧. 請見例子(5):. Nat. n. al. CP. er. io. sit. y. (5) 偏正結構名詞詞組. NP. Ch. e nN’g c h i. AP. C. kong-bing. e. 光明. e. 前途. MM LM. MM. MM LM. T’ T #. T’. i Un. v. N (head) tsian-too. =. T’. T. 在例子(5)中,可以發現「e」與其後的中心語形成變調組,「e」受後字的影 響遵守閩南語的變調規則,由陽平調變為陽去調(LMMM)。以「e」為中心語.

(43) 33. 所形成的 CP,其後並沒有變調分界(#),因此「e」必須變調(T 表示本調,T’表 示變調)。根據 Hsiao (1991)提出閩南語的變調分界為音韻詞組(Phonological Phrase),在劃分音韻詞組時,必須是劃在最大詞組投射(XP)的右邊界,且最大詞 組投射(XP)不是附加語(adjunct)與附著語(clitic)〈]#, XP-a^-c〉。在例子(5)中,CP 是附加語(adjunct),因此 CP 後面並沒有變調分界。相同的例子如: 「黑暗 e 路」、 「哀怨 e 人生」、「快樂 e 土地」、「孤單 e 滋味」等例句皆是「e」置於句中. 政 治 大. 且以「e」為中心語形成的 CP 是一個附加語。. 立.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兩個現象:第一、當「e」位於句尾且為所有格標記時,. ‧ 國. 學. 此時「e」會帶有語意焦點,帶有語意焦點的詞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e」維持. ‧. 本調(LM)。當「e」語意虛化,為詞綴等語法功能時,語意焦點落在「e」的前字,. Nat. io. sit. y. 因此前字的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 「e」在音韻詞組的層次上沒有被分析(parsed),. al. er. 因此「e」會變為輕聲(LL)。第二、以「e」為中心語所形成的功能詞組最大投射. n. iv n C h e n g cCPh是附加語,附加語(adjunct)的右端 CP,其右端不會出現變調分界,這是因為 i U 不與音韻詞組對齊。. 3.2.2 「e」的前字為最大詞組投射 由語料的分析可以得知,當「e」的前字若為實詞最大投射(Lexical Maximal Projection),如名詞詞組(NP)、動詞詞組(VP)、形容詞詞組(AP),實詞最大投射 的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換句話說,實詞最大投射的右邊界會與音韻詞組對齊。.

(44) 34. 因此,「e」的前字會維持本調。例如:地球是圓(LM)# e,請見例子(6): (6) 「e」前字為最大詞組投射 (e 置於句尾) VP NP. V’. CP. V. AP. C. te-kiu. si. inn. e. 地球. 是. 圓. e. ML LM. LL. LM. T’ T # T’. T #. 立. LL. 治 政 N 大. 在例子(6)中,「e」的前字[圓]AP 是實詞最大投射,且非附加語(adjunct),因. ‧ 國. 學. 此[圓]AP 的後面有變調分界的劃分,維持本調(LM)。由另一個角度來看,[圓 e]CP. ‧. 位於動詞「是」之後,在這個句子中,「是…e」的結構中,「是」的後字會帶有. y. Nat. al. er. io. sit. 語意焦點。因此語意焦點落在[圓]AP。帶有語意焦點的字詞,其右端會與音韻詞. v. n. 組對齊, [圓]AP 位於音韻詞組末端會保持本調。而「e」為功能詞又位於句末且. Ch. engchi. i Un. 不帶有語意焦點,被劃分在音韻詞組之外,在音韻詞組的層次上沒有被分析 (parsed),因此失去聲調變成輕聲。相同情況的例子可以參考表 1(A-C)。 此外,「e」可以自己形成一個變調組(Tone Group),維持本調(LM)嗎?答案 是否定的。這是因為「e」的前字為實詞最大投射且非附加語(Adjunct),其右端 會出現變調分界。[圓 e]CP 的語意焦點落在[圓]AP, 「e」為功能詞且非語意焦點所 在且在音韻詞組的層次並未被分析(parsed),因此「e」不可能形成一個變調組。 例子(7)為「e」置於句中的偏正結構,「e」的前字[光明]AP 是最大詞組投射.

(45) 35. 且非附加語(adjunct),因此根據 Hsiao (1991)提出閩南語的變調分界的劃分,[光 明]AP 後面有變調分界。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名詞詞組(NP)與動詞詞組(VP)。 (7)「e」前字為最大詞組投射 (偏正結構) NP CP. NP. AP. C. N. kong-bîng. e. tsiân-tôo. 光明. e. MM LM T’ T. #. 前途. 政 治 大. MM. ML LM. T’. T’ T #. 立. 例子(7)中, 「e」的前字為實詞最大投射,因此[光明]AP 的右端會出現變調分. ‧ 國. 學. 界,「明」因為位於變調組(Tone Group)的末端,會維持本調(LM)。以「e」為中. ‧. 心語的 CP 是一個附加語,其右端不會出現變調分界,[e 前途]形成了同一個變調. y. Nat. al. er. io. sit. 組,「e」會變調(LMMM)。相同情況的例子可以參考表 3(A-C)。. v. n.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當「e」的前字為實詞最大投射 XP 時,XP 的右端會. Ch. engchi. i Un. 出現變調分界。此結果符合 M. Chen (1987)所提出的 TGF(tone group formation), 也符合 Hsiao (1991)提出閩南語的變調分界為音韻詞組(Phonological Phrase),且 在劃分音韻詞組時,必須是劃在最大詞組投射(XP)的右邊界,且最大詞組投射(XP) 不是附加語(adjunct)與附著語(clitic)。. 3.2.3 「e」的前字為代名詞 當「e」的前字為代名詞時,例如:如「我」 、 「你」 、 「伊」(他/她)、 「阮」(我.

(46) 36. 們)、「咱」(我們)、「恁」(你們)、「裀」(他們)等詞,則不會形成一個變調單位。 換句話說, 「e」的前面不會出現變調分界(以#表示),代名詞會變調。Hsiao (1991) 提出「代名詞」在閩南語的變調結構中不能單獨形成一個音韻詞組,與其他名詞 詞組不同,必須附著於其後音韻詞組。換句話說,代名詞為附著語(clitic),必須 向右附著,因此在劃分音韻詞組時,其右端不與音韻詞組對齊。例子(8)是「e」 置於句尾的例句,例子(9)是偏正結構的例句。. 政 治 大 (8)「e」前字為代名詞 (e 置於句尾) 立. ‧ 國. CP C. si. i. e. 衫. 是. 伊. e. HH. LL. Nat. sam. io. MM. n. a T’l. T #. T’. LM. i = T # n C U hengchi. (9)「e」前字為代名詞 (偏正結構) NP CP. N’. NP. C. N (head). gua. e. pe-bu. 我. e. 父母. HH. MM. ML HL. T’ =. T’. y. NP. ‧. V. sit. V’. er. NP. 學. VP. T’ T #. v.

(47) 37. 由例子(8)和(9)可以得知代名詞雖然是名詞詞組(NP),但其後卻沒有變調分 界。M. Chen (1987)的論述,他指出閩南語的變調分界為最大詞組投射的右邊界 (XP 的右邊界),而且 XP 並不是一個附加語(adjunct)且 C-統御其中心語 (]Xmax^-adjunct)。根據 M. Chen 的理論,例子中(8)和(9)中, 「伊」和「我」的右 邊界應該有個變調分界,代名詞應維持本調。然而實際語料卻非如此,「伊」和 「我」與其後的「e」形成了同一個變調組。因此 Chen(1987)的理論則產生了錯. 政 治 大. 誤的預測。Hsiao (1991)提出「代名詞」在閩南語的變調結構中不能單獨形成一. 立. 個音韻詞組,與其他名詞詞組不同,必須向右附著於其後音韻詞組。例如:. ‧ 國. 學. [我]NP=[愛跳舞]VP (變調以=表示)。閩南語在劃分音韻詞組時,必須是在最大詞組. ‧. 投射(XP)的右邊界且 XP 不是附加語(adjunct)與附著語(clitic)〈]#, XP-a^-c〉。而代. Nat. sit. al. er. io. 與表 3(D)。. y. 名詞屬於附著語(clitic),因此會向右附著。有關代名詞的例句可以參考表 1(D). n. iv n C hengchi U 在某些特別的語境下或句法結構下,代名詞會維持本調不變調。也就是當代. 名詞帶有語意焦點(Focus)時,代名詞不須附著於其後的音韻詞組,帶有語意焦點 的字詞,其右端會與音韻詞組對齊。換句話說,當說話者特別強調代名詞的語意, 代名詞後面會劃分變調分界(以#表示)。例如:是你(HL)#無愛#,毋是我(HL)#無 愛#(以#表示變調分界),代名詞「你」 、「我」帶有語意焦點,其右端會出現變調 分界,因此維持本調。 另外一個代名詞帶有語意焦點的例子是「可愛 e 你」。在這個例子中,「你」.

(48) 38. 帶有語意焦點,因此[你]NP 的右端會與變調分界對齊。請見例子(10): (10) 代名詞帶有語意焦點(受詞) NP CP. N’. AP. e. kho-ai. e. li. 可愛. e. 你. HH LL. MM. HM. T’. 政 治 大. T #. 立 (Focus). 學. ‧ 國. T’ T #. N. 在例子(10)的例句中,帶有語意焦點的[你]NP,其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因. ‧. 此[e 你]被劃分在同一個變調組,[你]NP 維持本調。例子(11)也是代名詞在語意焦. y. Nat. er. io. sit. 點的位子,但代名詞不帶有語意焦點,語意焦點落在[送]V。雖然[送]V 並非最大 詞組投射,但帶有語意焦點,其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送]V 維持本調(LL)。[你]NP. al. n. iv n C hengchi U 在音韻詞組的層次沒有被分析(parsed),變為輕聲(LL)。 (11). VP V. NP. sang. li. LL. LL. T 送 (Focus). #. N 你.

(49) 39. 3.2.4 「e」的前字為含補語的動詞詞組 「e」的前字較特殊的是動詞加補語的類型,補語的類型包含趨向補語(入 去、出去)、結果補語。本文先討論「e」置於句尾時,前字為「動詞加趨向補語」 的類別。請見例子(12): (12) 動詞+趨向補語 (e 置於句尾) VP CP 政 治 大. V’. 立. VP. C. 學. HH. LL. HM. LL LL. LL. T #. T’. T. N N. N. si. sai. lip-khi. e. 是. 駛. 入 去. e. Nat. #. io. (Focus). n. al. Ch. (毋是推入去 e). sit. Comp. er. tshia. V. ‧. 車. ‧ 國. V. y. NP. engchi. i Un. v. 在例子(12)中,[駛入去]VP,[駛]V 是動詞詞組的中心語,[入去]Comp 則是趨向 補語。在劃分變調分界時, 「e」的前字[駛入去]VP,變調分界出現在[駛]V 的右端, 補語[入去]Comp 在音韻詞組的層次沒有被分析(parsed),變為輕聲(以 N 表示輕 聲)。[駛]V 並不是最大詞組投射,為什麼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呢?這是因為[駛]V 帶有語意焦點。動詞含補語的動詞詞組中,語意焦點落在動詞上,用以強調動作 本身。因此,[駛]V 的右端會與音韻詞組對齊,維持本調(HM),補語會失去聲調 變為輕聲(LL)。.

(50) 40.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於偏正結構中,例如:駛入去 e 車。請見例子(13): (13) 動詞+趨向補語 (偏正結構) NP CP. N’. VP V. Comp. sai. lip-khi. 駛. 入去. NN. tshia. T’. T. #. ‧. ‧ 國. (Focus). LL LL #. e. 學. T. N. 政e 治 車大 MM HH. 立. HM. C. 在例子(13)中, 「e」的前字為動詞加趨向補語[駛入去]VP,[駛]V 為主要動詞,. sit. y. Nat. io. n. al. er. 「入去」則是補語。在這個句子中,動詞[駛]V 維持本調,[入去]Comp 變成輕聲,. i Un. v. 這是因為在動補結構中,動詞帶有語意焦點。帶有語意焦點的字詞,其右端會與. Ch. engchi. 音韻詞組對齊。[駛]V 的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因此保持本調。[入去]Comp 在音韻 詞組的層次中沒有被分析(parsed),會輕聲化。有關「e」前字為動詞加補語的例 句可以參考表 1(E)與表 3(E)。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動詞加結果補語。變調分界並沒有劃分在最大詞組投射 的右端,因為帶有補語的動補結構中,動詞帶有語意焦點,其右端出現變調分界, 因此中心語(head)保持本調。請見例子(14):.

(51) 41. (14) 動詞+結果補語 (e 置於句尾) VP NP. V’. CP. V. VP. V. C Comp. i. si kiann. si. e. 伊. 是. 死. e. MM T’. 驚. LL HH T’ T. 立. LL 治 政N N 大 LL. #. (Focus). ‧ 國. 學. 例子(14)的例句為「伊是驚死的」 ,[死]Comp 做為動詞[驚]V 的補語,其語意為. ‧. 「他是被嚇死的」 。在動補結構中,語意焦點落在中心語的動詞,因此[驚]V 的右. y. Nat. al. n. 次沒有被分析(parsed),因此輕聲化。. Ch. engchi. er. io. sit. 端會出現變調分界,[驚]V 維持本調(HH)。其後的補語[死]Comp 則在音韻詞組的層. i Un. v. 同樣的語序, 「死」也可以當賓語, 「伊是驚死的」的語意會變為「他是害怕 死亡的」。此時的變調分界的劃分,會有所不同。若動詞後面接的是賓語,動詞 與賓語會形成最大詞組投射,此時變調分界會劃分在最大詞組投射的右端。也就 是說,最大詞組投射的右端會與音韻詞組對齊,此時,[驚]V 會變調(HHMM), [死]NP 則維持本調(HM)。請見例子(15):.

(52) 42. (15) 動詞+賓語 VP NP. V’. CP. V. VP. V. C NP. i. si kiann. si. e. 伊. 是. 死. e. HM. LL. MM T’. 驚. LL MM T’ T’. 立. 政T # 治N 大 ]XP. ‧ 國. 學. 為什麼同樣語序的句子,變調分界的劃分卻相異呢?而兩者的相異之處就在. ‧. 於語意焦點的有無。若為動補結構,動詞會帶有語意焦點,其右端會出現變調分. y. Nat. 射的右端,以例子(15)為例,也就是賓語的右端。. al. er. io. sit. 界,補語則會輕聲化。然而若是一般的動詞詞組,變調分界會劃分在最大詞組投. n. iv n C hengchi U 在動補結構中,語意焦點一定是落在中心語動詞上嗎?答案是否定的。本文. 發現,語意焦點的所在會因為其他句法成份的介入而轉移,例如在動補結構後加 入賓語。加入賓語後,語意焦點則會落在賓語上,使得賓語後出現變調分界。請 見例子(16): 駛入去遐 e 車。.

(53) 43. (16) 動詞+趨向補語+賓語 NP CP. N’. IP. C. N. VP V’. NP. V. Comp. sai. lip-khi. 駛. 入 去. H HM HH. T’ T’ T #. e. 車. MM. HH. T’. T’ #. ‧. ‧ 國. T’. 立遐. 學. HH. 政 治 大 hia e tshia N. (Focus). sit. y. Nat. io. n. al. er. 例子(16)中,「駛入去遐 e 車」語意為「開進去那裡的車」。動補結構後加入. i Un. v. 了賓語[遐] NP,此時,語意焦點會轉移到賓語上。在此句子中,[遐] NP 為目的地,. Ch. engchi. 帶有語意焦點,因此其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遐] NP 維持本調(HH)。[駛入去遐]VP 會形成一個變調組(Tone Group),此時補語[入去]Comp 已在變調組內會遵守閩南語 變調規則。 例子(16)中,[駛入去遐 e]CP 是附加語(Adjunct),因此雖然為最大詞組投射, 其右端仍不劃分變調分界,這是因為附加語的右端不與音韻詞組的右端對齊。有 關「e」前字為動詞加補語加賓語的例句,可以參考表 1(F)與表 3(F)。.

(54) 44. 除了動補結構後加入賓語會改變語意焦點的所在,歐淑珍(1997)研究閩南語 輕聲的文章中指出在動補結構中加入助詞,助詞會是一個語意焦點標記(focus marker),助詞的後字會帶有語意焦點。請見例子(17): (17) 動詞+助詞+趨向補語 (e 置於句尾) NP. VP V. CP C 政 治 大. VP. NegP. tshut-khi. e. 按 呢. 是. 走. 袂. 出 去. e. HH MM. LL. HH. LL. M. LL LL. T’. T#. N. io. T’ T # T’. T’. n. al. N. y. be. ‧. tsau. Nat. si. sit. Comp. er. Neg. 學. an-ne. 立. ‧ 國. V. (Focus) ni Ch U engchi. v. 在例子(17)中,「按呢是走袂出去 e」的語意為「這樣是跑不出去的」。值得 注意的是,在動補結構[走出去]VP 中加入了助詞[袂] Neg,使得語意焦點落在助詞 的後字,這句的語意強調的是趨向補語[出]Comp,因此[出]Comp 的右端會出現變調 分界,[出]Comp 維持本調(M)。[去] Comp 則被劃分在變調組之外,在音韻詞組的層 次沒有被分析(parsed),因此變為輕聲(LL)。.

(55) 45. 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偏正結構中。請見例子(18):駛袂入去 e 車(語意:開不 進去的車)。加入助詞後,使得助詞後字帶有語意焦點,強調[入]Comp 的方向,因 此[入]Comp 帶有語意焦點,帶有語意焦點的字詞,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因此 [入]Comp 會維持本調(M),而[去]Comp 因沒有被分析(parsed)到音韻詞組,會變成輕 聲(LL)。 (18) 動詞+助詞+趨向動詞 (偏正結構). C. N. NegP. HH. LL. T’. T’. 入. y. sit. 袂. er. 駛. lip-khi e tshia. al 去 e 車 iv M LL n C hMM LM i U ng T# N e T’ T ch. n. be. Comp. io. sai. Nat. Neg. ‧. V. 立. 政 治 大 N’. 學. VP. CP. ‧ 國. NP. (Focus). 動詞加助詞加結果補語也存在相同情況,助詞的後字帶有語意焦點,因此其 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帶有語意焦點的字詞會維持本調,請見例子(19):枵袂死 e (語意:餓不死的),補語[死]Comp 帶有語意焦點,會維持本調(HM)。其他相關例 句可以參考表 1(G)與表 3(G)。.

(56) 46. (19) 動詞+助詞+結果補語 CP VP. e. V. NegP Neg. Comp. iau. be. si. e. 枵. 袂. 死. e. LL. HM LL. T’. T#. 學. 3.2.5 小結. 治 N 政 大 (Focus) 立. T’. ‧. ‧ 國. MM. 根據語料的分析,本文有以下幾項發現:. y. Nat. al. er. io. sit. 第一、 「e」的前字如果是實詞最大投射,例如:形容詞詞組(AP)、動詞詞組. n. (VP)、名詞詞組(NP)時,變調分界會出現在實詞最大投射的右端。但附加語. Ch. engchi. i Un. v. (Adjunct)的右端不與音韻詞組對齊,也就是說,附加語(Adjunct)的右端不會出現 變調分界。 第二、 「e」的前字若是代名詞(Pronoun),且沒有帶有語意焦點時,代名詞必 須向右附著,換句話說,代名詞與「e」會在同一個變調組內,右端不會出現變 調分界。然而,當代名詞在有語意焦點時,右端會與音韻詞組對齊,這是因為帶 有語意焦點的字詞,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

(57) 47. 第三、 「e」的前字是動補結構時,動詞會帶有語意焦點,因此變調分界會出 現在補語之前,也就是動詞的右端。此時,動詞會維持本調,補語則是變為輕聲。 然而,語意焦點的所在會因為加入了其他的句法成份而有所改變,例如:在動補 結構後加入賓語,此時語意焦點會落在賓語上,賓語會維持本調。在動補結構中 加入助詞也可以使語意焦點轉移,語意焦點落在助詞的後字上,因此助詞的後字 的右端會出現變調分界。. 政 治 大. 第四、 「e」本身的變調與「e」的語法功能相關,當「e」至於句尾且為助詞、. 立. 表示人的身分地位或形容詞詞綴(Affix)時, 「e」的聲調為輕聲,此時語意交點落. ‧ 國. 學. 在「e」的前字上, 「e」在音韻詞組的層次沒有被分析(parsed),因此會變成輕聲。. ‧. 然而當「e」為所有格的標記時,語意焦點落在「e」,強調所有格的功能,「e」. Nat. io. sit. y. 位於變調組的末端,維持本調(LM)。當「e」置於句中,屬於偏正結構時,以「e」. al. er. 為中心語的 CP 會是一個附加語(Adjunct),修飾其後的名詞詞組,因此附加語. n. iv n C (Adjunct) 的 右 端 不 與 音 韻 詞 組h對 e齊n , c h會i出U現 變 調 分 界 ,「 e 」 會 變 調 g不 (LMMM) 。第四章將針對以上四點歸納做優選理論的分析。表(19)為「e 結構」 變調分界歸納:.

(58) 48. (19)「e 結構」變調分界歸納 e 置於句尾. 例句. AP # e. 地球是圓#e. VP # e. 老師上課介紹#e. NP # e. 腳踏車是彼個學生#e. NP (Pronoun) = e. 衫是你=e. NP (Pronoun)Focus # e. 是你#e,毋是我#e. V # 補語(LL) e. 車是駛#入去(LL) e 駛入去遐# e 政 治 大. V= 補語 = 賓語 # e. 立. V = 助詞 = 結果補語 # e. 枵袂死# e. ‧. ‧ 國. 駛袂入#去(LL) e. 學. V = 助詞 = 趨向補語 1 #補語 2 (LL) e. 動手去做#e 人. n. al. er. io. VP # e = NP. 光明#e 前途. NP # e = NP. sit. Nat. AP # e = NP. 例句. y. e 置於句中. Ch. NP (Pronoun) = e = NP. i Un. v. 台北#e 暗暝. e n g c我=e hi. 爸母. NP (Pronoun)Focus # e= NP. 是你# 無愛,毋是我#無愛. V # 補語(LL) e = NP. 駛#入去(LL) e 車. V= 補語 = 賓語 # e= NP. 駛入去遐# e 車. V = 助詞 = 趨向補語 1 #補語 2 (LL) e = NP 駛袂入#去(LL) e 車 V = 助詞 = 結果補語 1 # e = NP. 枵袂死# e 人.

(59) 49. 第四章、優選理論分析 4.1 最大詞組投射 XP「e」結構變調分界 由上章節語料分析可以得知, 「e」的前字若是實詞最大投射(Lexical Maximal Projection)時,在其右邊界(也就是「e」的左端)會出現變調分界。實詞最大投射 的範疇有名詞詞組(NP)、形容詞詞組(AP)、動詞詞組(VP)。例如:[地球]NP # [[是]V[[圓]AP # [e]C]CP]VP。 「e」的前字[圓]AP 是形容詞詞組且為最大詞組投射,因. 政 治 大. 此在「圓」的右端有變調分界(以#表示),[圓]AP 由於在變調組(Tone Group)的最. 立. 末端,因此維持本調(LM)。但若 XP 是一個附加語(Adjunct),其右端不會出現變. ‧ 國. 學. 調分界,例如:[[美國]AP=[記者]NP],[美國]AP 的右邊界不會與音韻詞組對齊。. ‧. 根據 Hsiao(1995)提出觀點,他認為臺灣閩南語連讀變調的範疇(Tone Sandhi. Nat. io. sit. y. domain)是一個「音韻詞組」(Phonological Phrase),變調分界必須標於實詞最大. al. er. 投射的右端,且 XP 不是一個附加語(adjuct)或附著語(clitic)〈]#, XP-a^-c〉 ,並且更. n. iv n C h e是n由g句c法h結i 構U所 派 生 而 得 。 由 概 括 對 整 進一步指出閩南語的變調範疇 (Generalized Alignment)的概念,我們可以衍深幾個韻律結構相關的制約,其定義 如下: 1. ALIGN-R(LXP,PhP):實詞 XP 右端須對齊音韻詞組右端。 2. ALIGN-R(PhP, LXP):音韻詞組右端須對齊實詞 XP 右端。 3. ALIGN-L(LXP,PhP):實詞 XP 左端須對齊音韻詞組左端。 4. ALIGN-L(PhP, LXP):音韻詞組左端須對齊實詞 XP 左端。.

(60) 50. ALIGN 相關的制約主要是沿用 Selkirk (1986)與 Inkelas (1989)所提出界端基準 (Edge-based)理論。而 McCarthy 與 Prince (1993) 提出有些語言現象會出現在某特 定 範 圍 的 右 邊 界 或 左 邊 界 , 而 這 種 語 言 現 象 可 以 用 概 括 對 整 (Generalized Alignment)制約來解釋。根據上述 Hsiao(1995)提出閩南語的變調範疇是一個 「音韻詞組」,ALIGN-R(LXP,PhP)與 ALIGN-L(LXP,PhP)即是對齊句法結構上的實 詞最大投射(Lexical Maximal Projection)與韻律結構上的音韻詞組(Phonological. 政 治 大. Phrase)的邊界(R=Right, L=Left)。ALIGN-R(PhP, LXP)則是由音韻詞組對齊實詞最. 立. 大投射。請見以下例子(1):[地球]NP[[是]V[[圓]AP [e]C]CP]VP:. ‧ 國. 學. (1) 輸入值:[地球]NP[[是]V[[圓]AP [e]C]CP]VP  地球#是圓# e # ALIGN-R. (LXP,PhP). (PhP, LXP). 是. 圓 # e#. b.. 地球 #. 是 # 圓. al. e#. C h*!. c.. 地球 #. 是. e#. *!. d.. 地球. 是 # 圓 # e#. *!. e.. 地球. 是 # 圓. e#. *!*. f.. 地球. 是. e#. *!*. (LXP,PhP). (PhP, LXP). y. **. **. *. *. **. *. *. **. **. *. **. *. ***. *. n 圓. ALIGN-L. er. 地球 #. io. a.. 圓. ALIGN-L. sit. Nat. ALIGN-R. ‧. [地球]NP [[是]V[[圓]AP[e]C]CP]VP. engchi. *. i Un. v.

(61) 51. 在表(1)中,制約的排序為 ALIGN-R(LXP,PhP) >> ALIGN-R(PhP, LXP) >> {ALIGN-L(LXP,PhP);ALIGN-L(PhP,LXP)}, [地球]NP[[是]V[[圓]AP[e]C]CP]VP 是輸入 值(input),候選值(a-f)劃分不同音韻詞組(以#表示音韻詞組分界)。此制約排序選 出優選值(a),而候選值(b-f)則因為違反較高層級的制約 ALIGN-R(LXP,PhP)而遭 到淘汰(以!表示)。根據 ALIGN-R(LXP,PhP)的定義,實詞最大投射(LXP)的右端必 須對齊音韻詞組的右端,若違反則給予一個星號(*)。在表(1)中,[地球]NP、[圓]AP. 政 治 大. 皆為實詞最大投射 XP,其右邊界必須與音韻詞組的右邊界對齊,因此候選值(b-f). 立. 遭淘汰。候選值(a)雖然違反 ALIGN-L(LXP,PhP),但因 ALIGN-L(LXP,PhP)層級較. ‧ 國. 學. 低,因此仍被選出為優選值,輸出值為「地球#是圓# e 」。. ‧. 上述例子為「e」置於句尾且前字為實詞最大投射 XP 的例子,而當「e」置. Nat. er. io. sit. y. 於句中時,「e」與前字形成一個以「e」為中心語的 CP,也就是以功能詞(Function Word)為中心語的最大詞組投射,修飾其後的名詞詞組,屬於偏正結構。此時變. al. n. iv n C h e n g c hAPi[e]U 調分界又是如何劃分呢?請見表(2):[[[光明] C]CP[前途]N]NP。 (2) 輸入值:[[[光明]AP[e]C]CP[前途]N]NP  光明# e 前途# [[[光明]AP[e]C]CP[前途]N]NP ALIGN-R (LXP,PhP) a . 光明 # e # 前途 # b. 光明 # e. 前途 #. c. 光明. e#. 前途#. *!. d. 光明. e. 前途#. *!. ALIGN-R. ALIGN-L. ALIGN-L. (PhP, LXP). (LXP,PhP). (PhP, LXP). *!. *. **. **. *. *. *. **. *.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Give the chemical symbol, including superscript indicating mass number, for (a) the ion with 22 protons, 26 neutrons, and 19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Courtesy: Ned Wright’s Cosmology Page Burles, Nolette & Turner, 1999?. Total Mass Density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how Master Shandao’s ideology develops in Jap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Minds (the utterly sincere mind, the profound mind, and the

For the data sets used in this thesis we find that F-score performs well when the number of features is large, and for small data the two methods using the gradient of the

The second question in this paper is raised from the first question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ng Fo Guang Pure Land and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beginning

To convert a string containing floating-point digits to its floating-point value, use the static parseDouble method of the Double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