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資源管理學科點建設的思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資訊資源管理學科點建設的思考"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61(May ’07)100-108 ISSN 1023-2125

資訊資源管理學科點建設的思考

Consideration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for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胡 昌 平

Chang-Ping Hu

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Associate Director, Center for Studi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Wuhan University

E-mail:cphu@simmail.whu.edu.cn

鄧 勝 利

Sheng-Li Deng

武漢大學資訊資源研究中心博士班學生

Ph. D Candidate, Center for Studi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Wuhan University

【摘要 Abstract】

資訊化進程對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推展了資訊資源管理教育的發展,促進了資訊資源管理學科點建 設。本文探討了資訊管理與資訊資源管理的聯繫與區別,從資訊資源管理的學科定位出發,分析了資訊 資源管理作為二級學科的建設目標、任務和規範,結合社會需求和教學實踐,並借鏡國外資訊資源管理 課程建設情況,研究了資訊資源管理研究生學位課程內容深化與體系拓展中的教學改革,同時,就資訊 資源管理專門人才的培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The advancement in informationization causes an increasing requirement of professional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which for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IRM) education and promotes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IRM.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RM. Based on the discipline orientation of IRM, the author’s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goals of construction, the tasks, and the criteria of IRM as a secondary level of discipline. Combining social demands and teaching practices at home as well as researching the curricular constructions of IRM abroad for referenc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teaching reforms in the enrichment of curricular contents and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c system for graduate programs of IRM. Suggestions and probable polici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s in IRM are also put forward for consideration.

關鍵詞 Keyword

資訊資源管理 學科建設 人才培養

(2)

任何一門學科的形成和發展都取決於社會對 它的需求,對於資訊管理科學來說也不例外。當 前,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導致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 提升和社會經濟的加速增長。社會的資訊化與知識 化發展致使資訊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合理利用成為 國家創新和社會進步的一大關鍵元素。(胡昌平, 2001)針對這一情況,國內外學人從包括資訊科 學、圖書館學和資訊學在內的多學科角度對「資訊 管理」問題展開了愈來愈深入的研究,從而構成了 基於實踐發展的資訊管理學科的框架。

壹、資訊化時代的資訊管理與資訊資源

管理

國際資訊環境的變化和挑戰要求人們對資訊 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和組織,從優化資訊資源管理入 手加速社會的資訊化進程。

一、資訊化時代資訊管理類學科發展

立足於現代社會發展中知識經濟的興起,企業 基於知識資訊管理之現代管理模式的形成和現代 網路條件下的資訊資源利用等重大課題,圖書情報 界、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不同角度對資訊管理進行了 跨學科探討,他們圍繞「資訊資源」問題,從多角 度展開研究,以求建立完整的理論體系。 在資訊管理的初期發展階段,資訊管理研究圍 繞資訊搜集、加工、儲存、檢索和利用中的管理程 式與方法進行,由此構成圖書館學和資訊學的核心 內容。顯然,這種認識是狹義的,研究內容往往受 圖書館工作和情報業務工作的限制。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各國所進行的資訊技術管理、資訊系統 與網路、資訊經濟,以及社會資訊化機制等方面的 研究,極大地豐富了資訊管理的研究內容。現代社 會,資訊技術和資訊使用者已成為資訊管理研究的 兩個核心問題,該領域的研究因此進一步深入到資 訊技術、資訊使用者、資訊經濟與產業研究,構造 了社會整體相聯繫的資訊管理科學的學科理論框 架。 從學科發展的觀點看,這些研究是目前的圖書 館學、資訊學和屬於自然科學的資訊科學所不能概 括的,因而客觀地形成了一個新的跨學科研究領域 ─資訊管理科學研究領域。資訊管理科學領域研究 的深化是以社會實踐為基礎的認識論而發展結 果。在資訊管理科學研究中,資訊學界從不同角度 展開了以資訊管理為核心的基礎理論研究,由此形 成了如下一些主要的學科派別,資訊資源管理學派 就是其中之一。

二、資訊管理科學中的資訊資源管理學科

建設要求

從歷史上看文獻,資訊資源曾一直是資訊資源 管理的主要對象,但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還需要對 各種非文獻形態的社會資訊資源進行管理。就學科 來源而論,資訊資源管理︰一是圖書館、情報部門 關於文獻資訊資源管理的沿革與發展,其特徵是道 統文獻向數位化文獻的發展;二是基於社會知識 化、資訊化發展中的企業、研發機構。政府和公眾 對社會化資訊資源的需求,以及面向企業、部門、 公眾和政府的數位化資訊管理的發展。這說明,在 道統的文獻資訊資源管理領域之外又形成了一個 新興的資訊資源管理領域。資訊資源管理的根本目 標是資訊內容本身,它必須透過對資訊的外部特徵 進行管理來實現。與文獻資訊管理相比,資訊資源 管理的進步主要在於管理對象有了質的飛躍,即不 僅包括了對資訊載體、資訊系統的管理,而且還把 各種資訊設備和資訊網路納入了管理體系中。因 此,可以看出資訊資源管理是文獻資訊管理的拓展 與深化。 資訊化時代,資訊資源管理學科建設要求根據 學科自身的發展規律,根據學科發展的社會需要, 制定合理的學科發展規劃。資訊資源管理是諸多學

(3)

科發展成果在現代交匯和交融的產物,隨著科技進 步和社會發展形成自身的知識架構和理論體系,目 前已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領域。因此,資訊資源管 理學科建設要求在大的資訊學科和圖書資訊學科 基礎進行跨學科的融合,從而形成學科群體優勢, 與此同時要保持學科發展的特色性。在實踐上,國 家資訊化戰略發展,強化資訊資源管理已成為現階 段推展資訊化建設不可迴避的重大問題。由此可 見,資訊資源管理科學必須對資訊化進程中出現的 新問題,進行探索與研究,如國家資訊資源建設規 劃、數位鴻溝與資訊壁壘、電子政務與電子商務、 企業資訊化中基於企業價值鏈的資訊流程重新建 構、資訊內容產業與資訊產品鏈的形成等。這些問 題是資訊資源管理研究的發展起點,因此,資訊資 源管理學科建設要求突出這些特色,注重學科建設 的前瞻性、適應性和穩定性。

貳、資訊資源管理作為二級學科建設目

標、任務與規範

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改進資 訊資源管理,加強資源共用,以最小的努力,獲取 和利用更為廣泛的資訊資源,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 要課題。資訊化時代對資訊資源管理的人才要求, 不僅體現專門人才對現實工作的適應,而且體現對 社會資訊化發展、新的資訊環境、技術環境和人文 環境的適應,以及面向未來創造性能力的要求上。 (胡昌平,1999)因此,資訊資源管理專業建設既要 考慮到現實的發展需要,同時也要注重未來的發展 需要。

一、資訊資源管理學科點建設目標

資訊資源管理學科在研究內容上與圖書館 學、資訊學既有區別,也有聯繫。圖書館學、資訊 學是以圖書館和情報工作實踐為基礎的兩門學 科,它們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圖書館工作和情報工作 的理論方法與工作組織等問題。它們對包括文獻資 訊在內的資訊及其載體的研究,以及資訊產生、交 流、處理、傳遞與利用的探討,都是圍繞其核心研 究問題展開的,即它們都針對各自的「工作需要」 從不同角度研究資訊管理問題,尋求其理論方法。 由於文獻資訊服務作為主要的服務業務,無疑是圖 書館學、資訊學必須研究的問題,因而這兩門學科 的研究內容存在一定的交叉。其關聯交叉之處便是 我們已經討論過的資訊資源管理問題。與此同時, 現代社會的資訊化改變著社會職業架構和社會營 運機制,資訊的及時獲取、傳遞和利用已成為開展 各項工作的必備條件,顯然道統的圖書館和情報服 務已無法滿足人們多方面的資訊需求。在這種情況 下,各種形式的資訊系統以及內容豐富的網路服務 迅速發展,社會的資訊資源開發與組織已成為關係 到社會全局的問題。這些問題構成了資訊資源管理 新的基本課題。由此可見,資訊資源管理研究是圖 書館、情報服務和社會其他工作中具有普遍性的問 題。 在資訊資源管理專業培養模式與體系確立 中,首要問題是培養目標的選擇與定位。基於社會 發展的時代特徵和人才培養的客觀規律,資訊資源 管理學科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完善資訊資源管理的 學科體系,增強其學科地位,提升學術水準,形成 培養資訊資源管理需求的創新型式人才的科學基 礎,以解決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資源規劃、利用以 及資源增值的問題。

二、資訊資源管理學科點建設任務

資訊資源管理教學和研究工作儘管取得了突 破性進展,然而,目前在培養目標、教學要求、課 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使用等諸多方 面,學科建設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因此有待深入研 究和全面發展。在學科建設總體目標的框架下,應 強化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4)

(一)建構完整的資訊資源管理理論 近 20 年來的資訊管理理論研究中,資訊資源 的規劃、組織、利用和技術支撐等問題已成為資訊 資源管理的核心問題。進行資訊內容及其支持工具 的管理研究(包括對資訊資源規劃、組織、傳播和 利用過程研究)尤為突出,因而應建立以「資源管 理」為核心的學科理論體系。資訊資源管理要解決 圖書館、資訊服務機構、企業等所存在的資訊資源 問題。資訊資源管理對社會資訊現象及資訊資源的 研究,旨在尋求其中的客觀規律,提供包括圖書館 學、資訊學在內的最基本的理論和方法,圖書資訊 學可利用這些基本理論來開展深層研究和確立新 的應用領域。在學科理論研究中,我們強調以用戶 和服務為中心,以資源整合和服務整合為重點,形 成與現代資訊技術相適應的理論取向,從而建構完 整的資訊資源管理理論體系。 (二)更新和完善專業課程 在圖書資訊學、管理科學以及相關學科基礎上 的資訊資源管理理論與應用研究的進展,不斷擴大 資訊資源管理應用領域,社會應用的擴展和資訊資 源管理與各方面業務管理的有機結合所產生的一 些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完善了資訊資源管理專業 的研究生教育,促進了專業方向課程的改革。因 此,研究生課程建設在突出基礎理論和現代資訊技 術應用研究的同時,應加強專業方向課程建設的力 度,堅持教學內容的更新,以滿足社會發展對資訊 資源管理高級專業人才的需求。 (三)凝煉學科的研究方向

Bergeron(1996)認為 IRM(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以下列認識為基礎:意識到資訊是一 種資源,整合管理是一種思想,生命週期是資訊的 價值所在,戰略規劃必須以資訊資源利用為保障。 因此,資訊資源管理試圖探尋一種知識體系框架, 整合不同資訊職能和功能。目前,資訊資源管理的 研究正在從理論轉向技術,從應用轉向實踐,同時 與國家資訊化建設密切相關。當前,資訊資源管理 要研究資訊系統與資訊網路、資訊資源整合、資訊 用戶、資訊資源開發與利用等與資訊化有關的內 容,強化資訊資源管理在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中的 戰略作用,使之更好的服務於國家創新發展。在服 務於資訊化建設的過程中,資訊資源管理實踐將不 斷豐富資訊資源管理理論研究,促使資訊資源管理 學科理論創新。 (四)更新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 當前的資訊資源管理已打破地域和國界的限 制,其技術管理手段及範圍不斷變化,各國在發展 中同時面臨著一系列共同的實際課題,如科技與經 濟資訊管理的結合、資訊服務網路化、社會資訊經 濟發展中的資源共用管理等。這些問題的研究,使 得資訊資源各學派理論在發展中的共同之處愈來 愈多,從而客觀上走向了一條完善理論體系的綜合 發展道路。目前,國際學術界日益增多的交流表 明,在資訊資源管理科學理論研究中尋找各派的交 叉點和共識已成為一個重大課題。理論與實踐的不 斷發展,要求推出反映理論與實踐成果的教材,使 之應用於當前的資訊資源管理研究生教育。資訊資 源管理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科學,為了使學生更深 刻理解其內涵,掌握資訊資源管理的各項技能,可 以透過課堂講授、討論、實驗、類比演練、角色扮 演、案例分析與實證研究、項目規劃、社會調查等 方法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三、資訊資源管理學科建設規範

隨著社會資訊化進程的加速,資訊資源難以管 理的問題日益突出,社會各方面普遍存在的資訊資 源管理問題,使得資訊資源管理的研究內容日益豐

(5)

富,對此,文獻資訊中心、圖書館、資訊中心、企 業、軟體行業等都推出各種資訊資源管理解決辦 法。在這一大背景下,容易出現學科界限不清,學 科內容不明的問題。因此,在資訊資源管理學科建 設中,如何加強融合的同時,保持學科發展的獨特 性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資訊資源管理學科建設規範應從理論和應用 兩方面入手。就理論而言,目前國內外對資訊資源 管理的研究沒有統一理論規範,而是呈現眾說紛 紜、見仁見智、多學派多學說並存的多元化理論格 局,因此,建立資訊資源管理的理論規範非常必 要。加強資訊資源管理理論的規範化建設,在於使 資訊資源管理的理論、技術和方法予以規範(也就 是有統一的研究規範)。另外,還包括資訊資源管 理學術語的規範,以及資訊資源管理研究的規範 等。這兩方面規範是實現資訊資源管理理論規範化 的必要條件。就應用而言,國家資訊化和創新發展 的資訊資源保障、企業的決策支持和全方位電子商 務、政務系統都是在對現存的大量資訊資源進行有 效集中、管理和運用的基礎上,透過對內涵資訊的 挖掘、管理、配置和使用來追求其價值提升和增 值,包括政府的管理服務能力提升、社會的經濟能 力和企業的競爭能力增強。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資 訊資源管理必須在資訊資源、技術和管理的規範 上,進行相應的活動。

參、資訊資源管理研究生學位課程建設

與專門人才培養方案探索

當前中國研究生教育呈現出規模化、多元化和 國際化特點。充分認識和正確把握這些新特點,對 於探索資訊資源管理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可持續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資訊資源管理研究生課程設置 與圖書情報研究生課程設置有交叉,更有明顯的區 別。這裡,透過對比美國、英國、日本的圖書情報 研究生課程設置,可以看出資訊資源管理研究生課 程設置與圖書情報研究生課程設置的不同之處。

一、圖書資訊學位課程與資訊資源管理學

位課程的比較

美國的圖書情報研究生教育廣泛採用模組化 的課程架構,如匹茲堡大學資訊科學學院將研究生 課程設置成核心課程、通識課程和選修課程 3 大類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n.d.),其中包括資訊資源管理方面的課程 如表一所示。美國的其他學校雖然課程各有特點, 但也有類似之處,因此選擇匹茲堡大學具有一定的 代表性。 表一:美國圖書情報研究生教育中包括資訊資源管理方面的課程 理解資訊與個體、社會、系統等之間的相互關係 資訊環境中的圖書館、資訊系統與服務的管理 核心課程 資訊建構與資訊管理技術 資訊處理法律問題 資訊政策 通識課程 資訊倫理學 針對特定使用者社群的資訊資源與服務 含 IRM 的課程 選修課程 專業領域資訊資源與服務

(6)

開展模組化教育是英國圖書資訊學教育課程 體系的基本思想。目前,英國大多數圖書館學資訊 學院系已經以模組為基礎來設計課程。例如,英國 城市大學資訊學系將研究生課程設置成 8 個必修 核 心 模 組 和 2 個 選 修 模 組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1),如表二所示。此外,英 國的其他一些學校還包括資訊資源組織、系統研發 和服務方面的課程。 表二:英國圖書情報學研究生教育中包括資訊資源管理方面的課程 資訊科學基礎 資訊資源與資訊使用者 資訊法律與資訊政策 核 心 課 程 資訊系統與技術 含 IRM 的 課 程 選 修 課 程 含醫學資訊、媒體資訊、商業與經濟資訊,以及法律資訊的課程 日本圖書資訊學教改項目 LIPER(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ofessions and Educations Renewal)在 確認了圖書資訊學研究生教育方向之後,設計了一 個旨在強化受教育者專業及領域知識,從而形成了 適應特定類型圖書館或資訊機構的資訊職務的課 程體系,如圖一所示。LIPER 圍繞專業領域,暫定 了三個不同的資訊職務學習方向、三個特殊的資訊 服務領域。(Miwa, et al., 2006) 資訊職務 (大學圖書館) 資訊職務 (中小學圖書館) 資訊職務 (公共圖書館) 核心領域 資訊使用者 資訊服務 資訊系統 經營管理 特殊領域 (醫療、法律 和智殘者 資訊服務) 圖一:日本圖書資訊學研究生教育中包括資訊資源管理方面的課程

(7)

從以上圖表可以看出,國外圖書資訊學研究生 課程中涵蓋了大量資訊資源管理的課程,如資訊服 務、資訊使用者、資訊系統以及資訊政策等。此外, 國外各種類型的商學院和計算機學院也開設了資 訊資源管理方面的課程,如管理資訊系統等。這說 明,資訊資源管理課程與圖書資訊學有一定的交 叉,同時散見於其他學科課程之中,未能形成比較 完整的課程體系。由於圖書情報領域資訊資源的重 要性,武漢大學在圖書館學、資訊學與檔案管理一 級學科下增設了資訊資源管理二級學科,建構了相 對完整的資訊資源管理研究生課程體系,在資訊資 源管理人才培養上做出了一定嘗試。以武漢大學為 例,其資訊資源管理研究生課程設置如表三所示。 隨後,中國民眾大學凝煉了資訊資源管理學科專 業,南京大學於 2006 年底規劃了「資訊資源管理」 二級學科點的專業創建。南開大學等也著力於課程 改革。這些學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大陸資訊 資源管理的課程建設與發展。 表三:武漢大學資訊資源管理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 資訊資源管理原理 資訊系統工程 計算機網路理論與技術 學 位 課 數據庫技術與應用 資訊經濟分析 資訊服務管理研究 資訊資源法律問題研究 必 修 課 資訊資源計量問題研究 資訊資源規劃 網站建設與管理 供應鏈競爭戰略 資訊產業組織 電子政務系統 資訊檢索進展 網路多媒體技術 資訊安全 資訊分析與競爭情報 資訊組織研究 決策支持系統 戰略管理 研 究 生 課 程 設 置 選 修 課 網路資源開發與利用

(8)

隨著資訊化進程的加速,資訊資源管理專業教 育,要在尋求學科新的生長點的基礎上更新教學內 容,其具體要求是:將以「工作環節」為基礎的課 程設置,轉變為以資訊資源管理基礎理論、資訊資 源管理技術和資訊管理應用為軸心的學位課程架 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的變化,要求在學科基礎、 應用技術和管理服務研究方面深化核心課程內 容,在人才培養中拓展其知識架構。(Heusden, 2004)

二、資訊資源管理專門人才的培養

從資訊化水準較高的歐、美、日國家來看,社 會對可以勝任資訊主管(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簡稱 CIO)崗位工作的高級應用型資訊資源管理人 才的培養,主要依靠高等學校研究生層次的專業教 育。為此,中國資訊化事業的發展迫切要求我們借 鏡這些國家的經驗,透過資訊資源管理專業碩士教 育,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資訊資源管理專門人才和 適應發展需要的資訊資源管理複合型人才。這是一 個很重要的課題,既需要從理論角度進行研究,更 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探索。 鑒於資訊對社會的特殊作用和社會發展的需 求,資訊資源管理與管理學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研 究方向設置不容忽視。在研究生專業研究方向的設 置上,應區分碩士教育和博士教育的不同層次︰碩 士生研究方向的設置強調課程的應用性;博士生研 究方向的設置強調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理論 性;二者同時強調交叉研究與應用研究。 資訊資源管理專門人才的培養重點應放在素 質上和能力上的培養,例如,面對企業可以以 CIO 和 CKO(Chief Knowledge Officer)為就業目標、以 CIO 和 CKO 應具備的素質為依據進行培養,以增 強資訊資源管理專業專門人才的職業競爭力。為了 滿足不同組織、不同職業的需要,資訊資源管理人 才培養應該從事實性知識的獲取轉向教學生如何 解決問題,如何對不斷變化的職業情勢做出適宜的 回應,如何培養在團隊互動中持續獲取新知識的技 能,使其終身受益,是值得深思的問題。資訊資源 管理人才培養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和品 性,包括決斷能力、回應能力、創新能力、有效的 團隊合作能力和相關技術的應用能力等。這些綜合 技能和品性既考慮到當前社會對個人素質的要 求,同時結合資訊資源管理的專業需要。其基本人 才培養模式確立對增強資訊資源管理專門人才的 職業競爭力將起著重要作用。 (收稿日期:2007 年 1 月 5 日)

參考書目

胡昌平 (2001)。資訊管理科學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昌平 (1999)。面向 21 世紀的中國資訊管理類專業教育。資訊學報,1999(1),3-9。

Bergeron, P. (1996).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1, 263-300.

(9)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1). Retrieved August 20, 2006, from http://www.soi.city.ac.uk/informaics/is/is.html Heusden, M.R. (2004). The challenge of developing a competence-oriented curriculum: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Library

Review, 53(2), 98-103.

Miwa, M., Ueda, S., Nemoto, A., Oda, M., Nagata, H., and Horikawa, T. (2006). Final results of the LIPER project in Japan. In IFLA (Chair),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 72nd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and council, Seoul, Kore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n.d.).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program course descriptions.

Retrieved August 20, 2006, from http://www.sis.pitt.edu/%7Edlis/academics/course_descriptions/course_description .pdf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ternal assessment refers to the assessment practices that teachers and schools employ as part of the ongo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cess during the three years

The four e/g-teaching profile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are outlined as follows: parsimony (low e-teaching and medium, below- average g-teaching), conservation (low e-teaching and

to introduce how teachers may enha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y adopting virtual reality (VR) technology and relevant strategies in the classroom as well as

多年以來,我們發現同學針對交換生或訪問學生的規劃有幾種類 型:(1) 選擇未來行將深造的國家與學校; (2) 選擇一個可以累積壯遊行 旅的大陸; (3)

 Incorporating effe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o cater for students’ diverse learning needs and styles?.  Integrating textbook materials with e-learning and authentic

classroom management skill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ood teaching practices in both reading a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in learning in inequalities with one unknown, as well as to collect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errors in problem solving..

Regarding Flow Experiences as the effect of medi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on volunteer firemen, taking volunt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