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老子哲學的蘊義對師生關係之反省與啟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老子哲學的蘊義對師生關係之反省與啟示"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千從老子哲學的蘊義

對師生關係之反省與歐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祝若穎由博士候選人

摘要

本文透過老子哲學的思想來對當前教師角色與師生關係做一省思與伊示。師生 關係一直在教育議題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老子《道德經》中有許多義理值得應用 於教育層面。本文首先說明老子的學說要旨,接著探討其對師生關係之涵義,分別 由教師角色、師生關係興師生對話三面向來進行說明。本文以老子的哲學思想對於 師生關係進行深度思考,反省自身的生命或與他人之間的相處態度,將師生關係復

歸於天真單純,並閒做教師遊刃有餘的心靈空間。

關鍵詢:老子、《道德經》、師生關係 收{牛日期:

2010/3/12

修訂日期:

2010/5/3

接受日期:

2010/5/31

這8>32 告中,教育科 1 卷草 2期

(2)

Int

J;

ospection and Implication of Lao-Tzu' s

Philosophy 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Jo-Ying Chu

G>

Doctoral student,

Department of

Ed

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provides introspection and reflection on teachers' role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of modern days through the philosophy of Lao-Tzu.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have alway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on educational issues. There

are many exegetical theories in Lao-Tzu 's "Morality Canon" worth applying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In this study

,

the main ideas of Lao-Tzu's theory are explained

first

,

followed by the discussion on its implications 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role

,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

and

teacher-student dialogues. The study contemplates the teacher-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through Lao-Tzu 's philosophy

,

reflects on the life of self and interactions with

others

,

revelJ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to innocence and purity

,

and broadens

the spirituaf

l

space of teachers' ingenuity.

Keywords: Lao-Tzu

,

"Morality Canon"

,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Manuscript received: Mar

12

,

2010; 即宜。dified:

May

3

,

2010;

Accepted: May

31

,

2010

(3)

壹、前言

師生關係一直在教育議題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果老師與學生之間具有良好 的師生關係時,不論是知識的傳遞、班級管理或與學生的相處上都有著實的助益。 在教育社會學的觀點上,師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均會運用最能維護自己利益的策 略,教師會發展出一套「生存策略 J

(survival strategies)

,包括「社會化」、 「宰制」、「協商」、「合流」等,而學生最常使用之策略為,討好老師,老師教 什麼就學什麼,不問究理(張建成,

2002 :

91-93) 。然而上述的師生過程中宛如 一場角力鬥爭,師生之間各有盤算,如何運用最好的策略,這樣的想法確實可以快 速解決班級經營問題,但學生並非機器,是有生命是感情存在,因此師生關係應像 一股自然的活泉般,各自帶出彼此的空間與美好。而師生關係扮演最關鍵的角色即 是教師,如教師領導、班級經營,以及師生對話溝通等。此時教師的事長度與思維就 決定了師生關係是否成功之因素。過去老師對待學生的方式,是用一套老師認定為 了學生好的標準,可能是用宰制的策略或協商的方式,學生這時亦可能片面地抗拒 或適應的策略回應,長期下來老師或許能有效的「控制」學生,然長久下來老師無 法放開自我的心知執著,若學生以言行挑釁、干擾上課、違逆指示等行為產生時, 這時老師會氣苦,可能造成日後更加激烈嚴厲對待學生,或是消極的照章辦事,儘 自講課,磨贈時問等,師生之間可能就產生誤解與成見,或是教師對工作心生厭 倦。綜上所述,不論是在師生關係的培養上,或是教師的修養心靈上,亟需老子哲 學來作為生命的修養,透過老子《道德經》第 16章主張的「致虛極,守靜篤」或莊 子〈應帝王〉主張所謂「用心若鏡」的義理,將內心對學生執著的標準化掉,師生 關係自然可以恢復平靜,不會有所衝突,進而讓師生各自的美好來彰顯自己。 職是之故,本文欲以老子的哲學義理來探究師生關係'首先說明老子的學說要 冒,接著探討其對師生關係的意涵,分別由三面向進行說明,包括教師角色、師生 關係與師生對話。每個人可透過老子的哲學思想深層思考對自身的生命或與他人相 處的反省,其亦包括老師可思考對學生的態度與關係為何,希冀透過本文老子哲學 對於師生關係的思考,進而復歸師生關係的天真單純,並開歐老師遊刃有餘的心靈 空間。

貳、老子哲學與思想要旨

老子所著《道德經》共 81 章,每章雖言簡意敗,卻也似乎很難全然去掌握老子 ~34告中,教育科 1 材 2期

(4)

從老子哲學的蘊義對師生關係之反省與歐示

Introspection andImplicat阻nofLao-T剖'sPhilosophy on Teacher-StudentRei割的nships

的思想,常會讓人感到太過於虛玄。本文探討老子哲學與思想要旨,主要是以教師 角色與師生關係為相關的老子哲學義理。以下分別整理之並進行論述。

一、天下有道,道是無有雙向國成之作用

老莊思想之敢發是在戰國時代戰禍頻仍,其直接衝擊著人們對生命的思考, 而現實中的存在困境也促使了老莊思想中具有濃厚的生命反省。在這樣兵荒馬亂的 時代,老子的反省是「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戒馬生於郊J (第 46 章)。由上句來看,天下若有道,世間上不會發生戰爭,沒有戰爭,戰馬回歸鄉土 糞田耕作,故有道無道的區分,就在天下是否太平,而平天下的實現,道家主張透 過消解人文造作來回歸自然(王邦雄.

2004a)

所謂道,意指天道,老莊透過天道的形上原理來開展超越的生命理境和經世 致用的政治智慧。在形上範疇中,道兼具「無」與「有」的兩面向與雙重性(林 秀珍、徐世豐. 2006) 。在「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J (第 1 章) ;與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J (第 l 章)來看,天地之始的「無J .與萬物之母 的「有 J .都是指「道」說。「無」與「有」是道的兩面相,對天地萬物而言,道 是既超越而又內在的形上實體。道是無所不在,如在每個人生命的周遭,以生養 成全萬物,故為「有J (王邦雄.

2009 :

1 7)。但道又不是現象之一物,是無聲 無臭、無形無名,超越了人的感官經驗之外,故為「無」。因此「無」是指道的 超越性;「有」是指道的內在性(王邦雄.

2006 : 81

)。另外「無」與「有」在 道中的運作,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J (第 l

章)。其意思捏無與有,雖名號相異,卻同屬道的兩面項。老子由此雙向圓成而說

之「玄 J • r 玄」是代表道的雙重性,是超乎絕對與相對的,亦是道的圓成作用 (王邦雄.

2006 :

79) 。因此道的性格是以「無」與「有」所組成. r 有」是指 道總是關心萬物、引領萬物;「無」是指超越萬物、化解萬物,兩者之間是一種雙 向圓成的關係,換言之,道總是能陪伴我們身邊,但又能超越自我,引領我們。 綜上所述,道中的「無」與「有」如「乾坤袋」般,它空空如也( r 無 J ) 但卻什麼都「有 J .什麼都可以裝進去,而內在本是無的,是虛的,因為「無」 才能無限,所謂「無」並非是零,而是去掉人間的執著與勞累,讓個體能獨立 運行,因此無了才不累,不累才能走的更為長久。以此邏輯來看,人的生命 也是照著「無」與「有」的方式進行,就人心來說,我的心同時是我,陪伴 著我( r 有 J ) .但我的心同時又不是我,我的心能引領我走向更高的層次

(

r 無 J ) .因為人會把自己當作對象來反省,這時我的心雖是我的,但同時我又 跳脫我的角色來反省我自己,如同靈魂對話般進行交流。 June.20 10Secor由yE恥枷窘 35 毫

(5)

二、道法自然的遵循法則

道所遵循的路是什麼?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J (第 25 章)。意指人的存在,離不開大地無不乘載的法則;大地的存在,離不開上天 無不遮覆的法則;上天的存在,離不開天道生成的法則;天道的存在,離不開它自 己恆常如此的法則(王邦雄.

2009 : 121)

0 r 自然」出現於「希言自然 J (第23 章)

;

r 道法自然 J (第 25 章)

;

r 百姓皆謂我自然 J (第 17 章) ;與「輔萬物 之自然而不敢為 J (第 64章) .其「自然」不涉及另一實體的存在,而僅描述其存 在的性格,因此所謂「自然」是相對於「他然」而言(王邦雄. 2004a) 。 在此「自然」是對「他然」來做一反省,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惡矣 J (第 2 章)。此意指當天下規定什麼是美善時,不符合 這規定的惡與不善就會被區分出來,故美與善成為一種人為造作、夫說莖地義的標

準。但老子認為這世界上本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生命,其為自然的,各有各的

性向。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J (第 1 章) .該句之「道」是指人 生的道路,人生的道路假如通過人為去認可規定時,就不是屬於每個人開放的大 道;同理,如果生命的內涵與價值,通過人為去規定時,就不是屬於每個人開放的 無限內涵。而人遇到「他然」之人為標準時,為了追求這樣的標準'如美、善、名 利權勢,會失去自我,其心態可能變成如「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 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故謂寵辱若驚 J (第 13 章)

r 寵」是恩寵, 「辱」是屈辱. r 驚」是驚恐,人生在世,是得到榮寵,還是承受羞辱,皆是由外 在來決定,所以帶給自身總是驚恐(王邦雄.

2009 :

7 1)。上述意味想要得到寵 辱、名利等「他然」的產物,不論是得到與失去都一樣驚恐,因為得到或失去名利 的恩寵皆是假的,老子認為人真正的價值在於我本身時,不需要透過名利來富麗 我,換言之,老子認為真正的存在價值知足於自身的「然」。如「故知足之足,常 足矣 J (第46章) .人若止於自身的天真,不會往外求取投靠,才不會反受屈辱, 人生的美好才會長久。 綜而上述. r 自然」的意義有二:一是相對人文而說,人文就以道家的了解 是一種人為造作,人為造作為產生許多問題,變成矯飾虛偽,因此自然應是超越人 文,回歸自身的天真與價值;另一意義是相對於「他然」而言. r 他然」就是人外 在標準使人沒有自己,故自然是一種生命的本真,不受外界所牽引而影響(王邦 直佳

2006 : 14-15)

男外道家所追尋的「自然J .不是物象的自然,而是境界上的自然,價值上 的自然,故老子的回歸自然,不是退回原始的野蠻,而是透過心的修養而展現的境 ~36告中,教育革61 卷草2 期

(6)

從老子哲學的蘊義對師生關係之反省與歐示 Introspect由nand Implicat阻nof Lao-Tzu· s Phdosophy on Teacher-StudentRelatio旭hips

界。如「復歸於樸」與「復歸於嬰兒 J (第 28 章) ,並非是要人回到嬰兒時的樣 子,而是嬰兒的生命氣象中充滿了「天真之德J '沒有任何虛悔的矯揉造作,也沒 有心知的執著分別,所以天真自然流露,全然展現生命的活力(林秀珍與徐世豐­

2006)

三、道家的無為無不為

道家思想,從「上德不德,是以有德J (第38章)

;

r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勢 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第狗 J (第 5 章) ;與「大制不割 J (第 28 章)的整體而 來看,是以「不德」、「不仁」與「不割」的化解作用,來保存常德、大仁、大制 的價值實有。在此老子所提的「不」並非是捨棄,而是一種超越的作用(王邦雄,

1999

)。此外,如「絕聖棄智,民制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 賊無有 J (第 19章) ,老子所指並非是要絕棄聖智仁義,這裡的「絕J r 棄」與 上述的「不」是一種超越的智慧,因為老子早已看出聖智仁義會帶來權力的腐化與 傲慢,以及把自己的聖智仁義予以合理化,並用這種標準來看待人民,這叫人為造 作,故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本為自然,本來就是素樸自在,化解聖智仁義所帶來人為 造作的副作用,給予百姓成長的空間。因此「不德」、「不仁」與「不割」是一種 化解作用,此就是無為;常道、上德、大仁的實有保存,即是無不為。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J (第40章) ,天下萬物生於天道的有,而天 道的有生於天道的無。無有都是天道,不過在老子的體會中, r 無」比「有」更先 存在、更根本(王邦雄, 1999) 。其具體例子可參照「三十輻共一載,當其無,

有車之用。是壇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鵬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J (第 11 章)。車、器、室可用的原因,都是中空的 「無」所導致的,因此接下來則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道理,正是有生 於無之原理。換個角度來看, r 無為」就是「無 J ' r 無不為」就是「有 J '無為 無不為,即是「無」的本身可以實現「有」。值得注意的是, r 無為」不是為了 「無不為 J '例如我不要名不要利,是想在將來獲得更好的名與利,這是一種對老 子詮釋的曲解,而是說「無為」本身是「無不為 J '不要名利的當下,我無欲無 求,不會有「寵辱若驚」的得失心,自然回歸生命的天真。

四、虛靜觀鵬的實現原理

老子認為人的一切有心有為,皆是因為其心知執著所造成,如「天下皆知美之 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惡矣 J (第2章) ;與「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心不亂 J (第 3 章)。在此「知」與「尚」是崇尚, r 貴」是 j帥, 2010 Secor由yE恥ation 潭,, 37 E;

(7)

尊貴,都代表我們心知的執著,想、追求美善、賢名與難得之貨。老子說「正復為 奇,善復為妖 J (第 58 章) ,本來剛開始的執著是正的,但正會變成邪,且善會變 成惡,其原因在於「馳騁映椒、讓人心發狂 J (第 12章) ,正是有了執著,就會被 外界牽引出去,而馳騁對抗競爭。 人若被外界牽引是因為心生病了,那麼如何化解人為造作呢。老子說「致虛 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J (第 16章)

,

r 虛」是把心的執著標準取 消,心虛後心即會平靜,所以道家的心就是虛靜心,取消了人間既定的標準與規 定,故心若歸於虛靜,有如明鏡,鏡子就可以有觀照的清明。萬物並作的「作」 本是變化的意思,在此解釋是萬物並作皆是人為造作,由於心知的介入,所帶來的 紛擾,每一個人的有心有為,大家就會相互牽引、相互沉落(王邦雄,

1999)

因此老子認為透過「觀」的修養工夫,來讓每個人回到其天真之德。所謂 「觀」是指觀照,莊子於〈應帝王〉中提及「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J 迎,應而不

藏,故能勝物而不傷J (王財貫編訂,

2006 : 140)

,所謂的「用心主鏡」、「應

而不藏 J '即是指心如一面鏡子,鏡子會全面的照應自己,毫不隱藏。因此虛靜心 就是一面鏡子,鏡子沒有自己,不會抗拒也不會迎接,公平照應出每個人的樣子, 並把每個人的美好全體看到,全面實現(王邦雄,

2004b :

199) 。更重要的是透 過鏡子,每個人都有自己,鏡子不會扭曲,也不會讓萬物變形,除非是哈哈鏡,它 是有執著的心,讓人扭曲、變形的心。 何謂虛靜的實現原理呢。老子認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 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J (第 48 章) ,其意指「為學日益」之時,心知日有所成, 由於重重的約定與層層束縛下,心失去了本來有的虛靜,生命也漸漸混雜;在「為 道日損」之時,心不求取積成,由於約定的解閱,束縛的消除,而有其形而上的玄 鑒明照,生命亦回歸其自在的素樸(王邦雄.

2006 :

11 7)。換言之,老子看出學 的過程是一種人為造作,它會令人執著與馳騁而不擇手段,因此老子叫人要為道日 損,這叫「虛 J .減損我們對心的執著,化解心靈的狂亂。

五、專氣鼓葉以回歸自然之境界

上述所說的虛靜心即是虛化一切人為造作與人文教化,進而放開了心,自然 回到自己。當心知不執著,意志不強行堅持時,則可「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J (第 10 章)

r 專」是專一. r 專氣」是讓氣回歸於氣,因為心知介入、擾亂了 「氣 J '會使人紛擾,如生氣、怒氣等,因此老子告誡我們,心若能不介入氣,解 消心知情識,使氣清暢流行,生命定能回歸於生命之柔和,如嬰兒一般,因為嬰見 的氣很專一,完全出於自然,周流不滯,變動無方(王邦雄.

2009 :

56) 。老子 之所以認為柔可回到自然,是因為「柔弱勝剛強 J (第 36章) ,柔弱本身就是歸根 海 38告中,教育事 61 譽和期

(8)

從老子哲學的蘊義對師生關係之反省與歐示

Introsp配tlOnand Implication of Lao-T剖'sPhilosophy on Teacher-StudentRe仙的巾hips

之靜與復命之常的和,且柔弱可以拉引剛強,進而成其天地陰陽之和。 論及道家回歸自然的道路,其「自然」並非指自然現象,也不是現代科學所 講的自然,真正之意是從人文教化掙脫出來,往上超越(王邦雄.

1982)

.通過 心靈境界修養所開顯的自然之境,超越提升到一個自然的境界。然道的境界是否會 越來超高呢? r 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強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遠,連日 反 J (第 25 章) .其意為道體是沒有名字的,若真要給他取名,則只有「大」可 以形容. r 大曰逝,逝曰遠」是指道不僅可以一往前行,且無遠弗屆;「遠日反」 的「反」是復返、回歸之意,該句是指不管多遙遠,道總會回歸它自己(王邦雄,

2009 :

120) 。換言之,道在每一個前進中超越己身,但道並非一去不復返,終究 仍回歸於自身的天道。 綜而上述,對於老莊哲學思想之間述,首先論述天下皆有道的存在,且道是 由「無」及「有」所雙向圓成的作用性;再者,天道的存在具有自然的法則,也 就是「道生之,德畜之 J (第 51 章) .所謂的天真之德,是一種生命的本真;次 者,道家所抱持的是無為無不為的思想,亦即是「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 去 J (第2章) .其意指弗居的「無」、功成的「有 J .弗居是功成的實現原理, 「無」實現了「有 J • r 無」為實現了無不為;其次,道家的修養工夫是透過虛靜 心之明鏡來進行觀照,心中做到致虛靜篤,自然可以「各復歸其根 J (第 16章) 亦即回歸至道的根本,並回復生命自我之天真之德;最後,當心不執著,意志也不 會強行堅持時,則可「專氣致柔 J .進而回歸自然的境界。

參、老子哲學對師生關係之反省與敵示

目前臺灣仍是升學主義當道,在其氛闡下,學校與家長皆十分重視學生的課業 成績與排名,教師也承受莫大的升學續效壓力,進而要求學生成績的提升。男外當 老師面對學生的複雜多變,甚至是不成熟的舉動時,常會感嘆為何現在學生如此難 教,但同時也可能導致自我封閉,用自我標準來對待學生,進而阻斷師生的溝通與 交流,故老師如何應用老子的哲學智慧在師生關係的交流上就十分重要,因此以下 分別從教師角色、師生關係與師生對話來探討之。 J

、教師角色方面

(→)具有盧靜觀照的修養王夫 師生互動中,老師通常是真有權威的一方,因此常會用自己的標準來對待學 J峙, 2010 S配制的 E恥枷海 39 建

(9)

生。故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對於老師的修養也很 重要,老子認為我們的心有很多心知執著,有時會讓我們心紛亂,就像學生不聽 話、成績不好都會讓老師心浮氣躁,但其實「致虛極,守靜篤」這句話正要告訴我 們,是因為老師心裡擺了很多人為造作的標準'包括成績、排名,所以當我們看待 學生時容不下其他的內涵。如果老師能將自己的心虛掉,放下人為造作的執著時, 沒有排名,沒有競爭,也沒有自己,把心裡的東西清空,這時我們才可以看到學生 的善與美,故當我們心虛掉時,我們的心靈也能得到平靜,所以觀復是虛靜心的觀 照下,每個人都可以回到自己,學生回到他原來的美好,讓他一樣天真、一樣可 愛。 在「觀照」的工夫上,老師透過虛靜心的工夫來觀照學生,讓每個人可以回到 他生命的自我,回到生命的天真。事實上,老師面對學校裡的排名競爭、分數壓力 時,很難不被牽引,所以「致虛極,守靜篤」正是告訴老師保有內心的平靜,不隨

著外面的競爭而擺動。接著老師以「觀照」的修養來對待學生,當老師的心如鏡子

一般,老師的天真之德可以看到學生的真、學生的善、學生的美。 然學生心智尚處於不成熟狀態,有學生之善,亦有學生之惡,此時老師不能再 以道家式的修養來觀照學生,而應以儒家式的人文教化、道德實踐來教育學生,因 此教育層面中先求「有 J .再求「無」。然而當學生陷入人文標準的控桔時,或是 學生在現實世界裡受到挫折時,老師不用人文標準或成績分數來評斷他,老師用虛 靜心看到學生最真實一面,真實面不需要老師的期望,而是老師將每個學生的好都 散發出來,讓他本來的好來發光他自己,這樣學生自然會喜歡親近你,因為只有在 你面前,他才是完整無缺才能受到肯定。 (二)弗居而功成的實現原理 老子說「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J (第 2 章) ;以及「長而不

宰 J (第 10章與第 51 章)

r 生」是生下了他. r 為」是為他做了一切. r 長」

是帶他長大(王邦雄.

2009 :

60) 。老師對學生也是如此,陪伴學生,為學生做 了一切,並帶著他們一起成長。但老子告訴我們,當我生了他,為他做了一切,帶 著他長大時,我們會認為我擁有他,並可以為他做決定,因為我是為了他好,故會 有期待的心,有期待就有失落,當學生不聽話或不圖感恩時,老師會氣苦,會感傷 學生不聽話不懂事,這是「生而有,為而恃,長而宰」所帶來的副作用。因此老子 加了「不」字,是謂「不有、不恃、不長 J .亦即「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 宰,是謂玄德 J (第 10章)。且老子所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J (第 37章)中, 「無為」是「無 J .是指無心無為. r 無不為」是「有 J .是指實現一切的有,所 以道是通過「無為 J .才能成就「無不為 J (王邦雄.

2009 :

171) 。換言之,看 ~40 告中,教育事 61 毒草 2期

(10)

從老子哲學的蘊義對師生關係之反省與歐示

Introspection and Implication of Lao-Tzu' s Philosophy 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待師生關係時,並非是指老師「不為 J .什麼都不管,沒有責任感,而是要「無心 的為 J .要給學生好,要關心學生,這叫「有 J • r 有」了之後,副作用可能帶來 老師太過執著,用自己的標準壓迫學生,也拖累自己,因此老師應有「無」的修 養,當老師能夠無心、放開時,一方面你對學生好,同時也忘了你對他的好,這樣 一來學生不會感到壓力,老師也不會有期待或失落,這也就是老子所說「功成而弗 居」。 此外,老子說「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J (第 2 章) .本來功成了不居功,這 是老師應該有的職責,但師生的長久美好需透過老師有不居功才能功成的修養工 夫。其不居功意謂老師的心境上須消解與放下自己的功德,才能成就的功業天長地 久,綿綿若存,否則會功虧一簣,所有的成就將如曇花一現(林秀珍與徐世豐, 2006) 。這不就是符應了無為無不鳥,一切的有從無來,無是不居功、放開了, 正因如此,你原來的功才會天長地久。換言之,老師陪著學生成長時,為了學生做 了一切時,有著不居功的心態,對他好但也同時忘記對他的好,這時我才完成對他 的好,才是真正的功成。

二、師生關係方面

(→)教師的有心有為導致嚴刑酸法與玲漠隱藏前突的師生互動 在教育現場中,常聽到老師認為現在學生不聽話、不受教,導致班級經營有困

難,如老子所說「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J (第 75 章) .其意為人

民所以難治,正是因為上位的多事妄做,苛煩政令,導致人民無所適從,所以才難治 (王邦雄.

2009 :

339) 。對應於師生互動來看,學生難以管理,原因是老師訂了 很多的班規,當學生無所適從時,為了表面順應老師便鑽漏洞,或根本不聽老師的 話,如同「智慧出,有大偽 J (第 18 章) .領導者設計許多法令條文,然而人民 就會精明利害的算計來做回應意即「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且老子又說「物壯則 老,是為不道,不道早亡 J (第 30章) .其意為越是想要壯大增強,反而會更容易 趨於衰敗,因為「物壯」欠缺內斂涵藏的工夫,倖離了道法自然的原理,故容易走 向衰亡(王邦雄心 009

:

141) 。因此老師愈是有心有為的想管理(甚至是控制) 學生,可能會導致學生的難以治理,甚至會產生反效果。 其次,老師的有心有為易於導致嚴刑峻法,甚至出現體罰的行為。老子對領導 者的苛政多有著墨,如「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 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J (第 17章) .該句說明領導者的領導方式,最好的是 道家方式,國君功成弗居,將所有美好還給人民;其次是儒家方式,人民親近且讚 譽政府;再者是用法家的嚴刑峻法執政,讓人民畏懼政府;最差的是政府用詭詐欺 悅, 2010 S自耐的 E恥枷n 海41 建

(11)

騙人民,讓人民都看不起。故上位者若是誠信不足,那人民也不會信賴政府(余培 林,

2007 :

38-39) 。換言之,老子認為當領導者的誠信不足時,會用嚴刑峻法或 詭計欺騙來統治人民,長久下來,人民不僅看不起政府,甚至會發生暴動與造反。 老子說「民不畏戚,則大威至 J (第 72 章) ;以及「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第 74章) ,因為上位者誠信不足,人民不畏懼其威權,進而引起人民造反與作亂

(

r 大威至 J ) ,且受到苛政虐刑的逼迫下,連死都不畏懼( r 奈何以死懼之 J ) (王邦雄,

2009 :

327 、 335 )。因此將老子的論點看待師生關係時,老師若用 嚴格的班規,或是體罰的方式來管理班級時,如「狹其所居,厭其所生 J (第 72 章) ,當老師脅迫了學生的生存,讓學生厭惡自己的生命,這是因為學生長期受到 老師的輕辱侮護才會厭惡其生命,表現出來的態度不僅可能用冷漠無情的方式來對 待老師,在背後辱罵( r 侮之 J ) ,甚至可能反抗作亂( r 大威至 J ) (二)回歸自然的師生關係 如上述所說,老師常以自己所訂立的標準來規定學生,並對學生施以嚴苛之命 令時,在有心有鳥的同時,容易讓師生關係產生冷漠與緊張,因此如何化解老師有 心有為呢,讓師生關係達到回歸自然的境界呢,則是本文所應探討之處。 1.教師無常心,以學生心為心 老子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J (第 49章) ,其「常心」是指成見, 換言之,若老師有「常心 J '代表自己已有既定的想法與標準,因此會期望學生也 應該要遵守他的規定,因此老師若無常心,沒有自己的心,才會將學生的心當作 自己的心。其意如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揖狗 J (第 5 章)

,

r 搗狗」是用草紮 起來的狗,祭紀時盛飾奉上,用完即丟掉,代表的是自然萬物(余培林,

2007 :

11)

,此句是針對儒家之反省所說,聖人為仁,是儒家之綱領,聖人有心有仁時, 就會有標準有要求,並且會執著在某一方向上,因此當聖人有仁時,就無法看到萬 物。因此「聖人不仁」意指若聖人超越了仁與有心時,才會看見百姓的存在,並讓 百姓走回常道、常名(王邦雄,

2009 :

35-36) 。換言之,當老師的有心有為時, 他無法看到學生的存在,師生關係可能會造成緊張與冷漠。此時老師的修養不應執 著於自己的心,而是以學生的心來做考量,重視學生的想法,讓學生顯現出真實的 自我,人人走向自己的路,讓學生能自在自得地成長茁壯。然而這是道家對儒家所 開出的教義做一反省批判,當老師看出學生所走到偏路時仍要予以教誨,雖要讓學 生「自在」成長,仍須讓學生從「自在」之弊中導正過來。 2. 教師常善救學生,故無棄學生

老子說「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J (第 27 章) ,其意為聖人救人的方

式,是以被救者透過自己本有的善去救自己,這樣才不會有人被拋棄。因此道家的 這M2 E!臣 中,教育草 61 巷草 2期

(12)

從老子哲學的蘊義對師生關係之反省與ll7示 QM

t 內d e n鬥 t n e Au uu t m\U OU Ln 戶U內d e Tl nH O VV 」 H 叩 的 」 H nγ qu 到 Tl o 肉。 IL f o m t < d plu nup m M 內d n 的 t c

m

qu o t nH 思想即是希望通過每一個人的自己去救自己,而非用救人自己的標準來救被救者 (王邦雄.

2005 :

143) 。換言之,老師過去一直以來是以自己的標準來救學生, 自認為「我是為了你好 J .以為學生的成績提昇就是救他,就是為他好,但結果可 能導致老師易有得失心,使學生感到壓力,若達不到這標準就黯淡無光,因此道家 的救人哲學即是老師透過學生自身的美好來救自己,讓每個學生的好都可以彰顯出 來。例如喜歡跳舞的學生用跳舞來救自己,喜歡畫畫的學生用畫畫來救自己,這 樣老師可以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如老子所說「功成,事逞,百姓皆謂 『我自 然~ J (第 17章) .意謂功成事遂帶來天下太平,百姓過著太平歲月,安居樂俗,

以為人生美好的「然」來自於自身(王邦雄.

2009 :

60) 。亦即老師讓每個學生

的優點都可以顯露出來,讓學生自己成就自己,最後大功告成後,學生都認為我所 有的好是我自己得來的。因此師生關係不會有衝突,老師不會用權威來讓學生聽 話,用學生自身的美好來彰顯自己,最後學生有成就時,老師功成身退,學生都不 曉得這是老師的功勞,反而都認為我的好原來是這樣的。 3. 教師應在翻身處發揮見微知著的敏銳力

老子說「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

細。 J (第 63 章) ;與「其脆易淨、其微易散。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

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J (第 64章)。其意為天下難事,必由簡易

處累積而來,天下大事,必由其微細處匯歸而成,如合抱的大木,是從嫩芽長起來 的;九層的高臺,是由累土築起來;千里的遠行,是由足下逐步推進的(王邦雄,

2006: 175)

..:因此問題必始於細微之處,若不重視星星之火,必會有僚原之可

能。老師看待學生亦是如此,如學生之間或師生彼此有問題,同學之間霸凌事件,

都是由平時所產生的徵兆累積而成的,許多學生的問題皆是有跡可循,若沒有及時 去發現或處理時,只要隨時有一引爆點,很容易就會發生大問題,因此老師平時就 得細心敏銳地觀察學生,從小地方就可以見微知著,一葉知秋,那麼很多學生或師 生的問題都可以及早避免。

三、師生對話方面

對話在師生關係中真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對話是一種溝通,表現出一種你說 我聽的力量,因此在師生雙方對話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表現自己的想法,老師也 在同時了解學生的感受。且對話可以讓師生彼此相互交流中具有主動參與、情感交 流與經驗分享的行動。提倡關懷倫理學的N. Noddings主張對話是關懷最基本的要 素,雙方透過對話,不是「衝突模式J

(war model)

.不是一種辯論,而是透過 對話了解彼此,跨越個人意識型態的隔閔彼此接觸,甚至有時會互換關懷者與被關

(13)

懷者之間的角色 (Noddings , 2002:1 7)。因此師生之間在對話過程中,老師可以 關注學生、傾聽學生立場,可以在對話的過程中建構他對自我或他人的觀點。因此 本文透過老子之義理來探究師生之間的對話情境與過程。 (一)建立互為主體的對話情境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惡矣 J (第 2 章) .若以人品的價值標準來做美與善的分別時,人心就會因為心知與執著,反而 成為一種枷鎖束縛。因此若心境充滿著人為的價值標準時,與他人對話時很容易以 人為標準來做衡量。而師生對話亦是如此,為了要建構出「我」與「他者」的分 別,於是人通常會選擇與我「相同」的同時,其實也排除了與我「不同」的部分, 教師帶有形式權威與學生相處,且老師在升學主義的競爭下,能夠身經百戰而不被 淘汰,讓他們成為教師資格的同時,是否能體會到有別於自身而一直在學習中挫敗 的學生,或在學校教育中被犧牲掉的孩子,能否突破自身經驗的侷1畏,破除「汝­ 他者」地位差異與視野領域。因此若要與學生建立互為主體的對話情境,首要必須 先無掉老師本身的人為標準,其方法為「虛靜心」與 r j條除玄覽 J (第 10章)的工 夫,虛靜心是無掉心的執著標準,進而自然可以心如明鏡觀照他人。「樵除玄覽」 的「玄覽」為心體,其意為撫除人的心知執著。因此當老師透過「虛靜心」與「撫 除玄覽」之修養工夫,無掉是否有「自以為是」的想法與控制,老師放下自我中心 的權威與意念時,自然可以以虛靜的心境來傾聽學生的聲音,進而達到建立互為主 體的對話情境。 (二)對學生 r 生」由各自緝毒多的對話 道家重視「生」的原理,如「道生之,德畜之 J (第 51 章) ;與「天下萬物 生於有,有生於無 J (第40章) .即是講道創生萬物之原理。然牟宗三(

1983 )

指出道家的生是一種「不生之生 J .其意相近於「無為無不為」的意境,以「無」 生「有」的精神,王朝認為「不生之生」有兩義:一為「不禁其性 J .禁為禁制, 也就是不禁制其本性,順著其本性能生長;另一屆「不塞其源 J .不要把它的源頭 塞死,使其開源暢流,自然會流。因此當老師與學生在進行對話時,先透過「無」 的工夫消解自己心中的成見,不以其標準來衡量學生所說的話,先讓學生能順應自 己來說出自己的想法,其為「不禁其性 J .進而師生之間的對話自然能開源暢流, 無所不談。過去很多師生關係不良的對話模式,大多是老師以一種權威的單向式對 話來命令學生,使學生感受到壓迫,為了怕被老師責罵,學生可能會以沈默文化或 虛應了事的方式應付老師,但師生雙方並無做到雙向的溝通,甚至造成彼此的誤解 與衝突。因此為避免這樣的衝突,老師應透過「不生之生」的想法,在有心有為以 自己標準希望學生變好的同時,在對話時不妨先消解自己的定見,先傾聽學生的聲 ~44~臣中,教育科啥事 2期

(14)

從老子哲學的道義對師生關係之反省與歐示 Introspect阻nand Implicat阻n

of Lao-Tzu' s Philosophy 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音,如同鏡子一般,可以讓學生在你面前,照現出最真實的自己,透過師生雙方良 好的溝通過程,老師能對每位學生「生」出各自精彩的對話。

肆、結論

本文透過老子的哲學蘊義來思考當前的師生關係,無寧說是師生關係,不如 說是增進教師自身的修養。透過老子主張「致虛極,守靜篤」的義理,老師要先將 心裡的標準化掉,我對學生的標準沒了,師生關係自然可以恢復平靜,不會有所衝 突。儒道思想是一體兩面,儒家是正面闡釋立身處世的應為應行之路,道家則是 就人間世界的有為有知所帶出來的人為造作家以反省與衡量(林秀珍與徐世豐, 2006) 。如同車子在加油門前進時,也必須有踩煞車的修養工夫。因此當老師在 行走教育現場時,積極有搞的想幫助學生,透過道家的消解與自省的工夫,思考自 己在陪伴並教育學生的同時,是否潛藏著「生而有,為而恃,長而宰」的心知執 著,老師也憑藉虛靜觀照的修養工夫,並透過無為與消解的智慧,進而能解開自身 的執著,當老師增進了自身的修養後,師生關係也可以不再緊繃,同時得到釋放, 讓師生本身都能重新尋回天真的自己,使其關係能「縣縣若存,用之不勤 J (第 6 章)

參考文獻

王邦雄( 1982) 。從道家思想看當代人生 om湖月 1月U

'

82 . 13-26

0 王邦雄 (1999) 。老子的天道思想及其人生智慧。誠於二十一世紀的儒道(頁 84-114) 。臺北市:立 緒文化。 王邦雄(2 004a) 。老子「以天下觀天下」的無為治道。載於王邦雄(主編) .中國哲學畫畫集(頁 371-392) 。直北市.學生書局。 王邦雄 (2004b) 。走在莊子逍遙的路止。臺北市:商務。 王邦雄 (2005 )。老子道。臺北市: i美藝色研。 王邦雄 (2006 )。老子的哲學。臺北市:東大圖書。 王邦雄 (2009) 。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殼。臺北市.遠流。 王財貫(編訂) (2006) 。老子莊子誤。愛北市:讀經文教事業。 牟宗三( 1983) 。道家玄理之性格。載於牟宗三(主編) .中國哲學十九講(頁 87-109) 。臺北市: 學生書局。 余培林 (2007) 。新語老子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秀珍、徐世學 (2006 )。從道家思想談教師修養。載於但昭偉(主編) .教師的教育哲學(頁 21­

41)

0 華北市:高等教育。 張建成 (2002 )。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 學富文化。

Noddings

,

N. (2002)

Educating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This study aims at evaluating the learning effects on the part of students from the teacher-designed concrete vector classroom-teaching approach in Plane Vector course on the basis

• Nearpod allows the teacher to create interactive lessons that are displayed on the student device while they are teaching2. • During the lesson students interact with the program

• The purpose of the teacher questionnaire is to solicit views of teachers on the initial recommendations at the subject level..

Jesus falls the second time Scripture readings..

Through the enforcement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his study uses RBAC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as the model to focus on different

Thus, this study argued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KIBS through evolution of local innovation system first; and then, this study analyzed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ical firms and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