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以歷史學期刊為分析對象(1945-200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以歷史學期刊為分析對象(1945-2000)"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2007年5月,頁99-140.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以歷史學期刊為分析對象(1945-2000). *. 彭明輝**. 1945-2000年台灣地區的歷史學研究,主要內容為何,關注點為何,是 許多歷史學工作者關心的課題。1945年以後台灣地區史學主要受到五方面的 影響:一、日治時期的遺風;二、中國大陸史學的傳承;三、西方史學的輸 入;四、歷史學術社群內部對史學的思考;五、政治、社會等外緣因素對史 學動向的影響。在各種史學彼此交互影響下,台灣史學呈顯了多樣化的風 貌。面對這種多樣貌的史學發展,史學工作者雖時有論文述及,但全面性的 研究則未之見。. *. 本文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的基礎下完成:(1)〈台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動向:以學術期刊為分 析對象(1945-2000)〉,國科會,編號NSC 89-2411-H-004-033,執行期限:2001.08.01-2002.07.31; (2) 〈 台 灣 地 區 歷 史 學 研 究 的 量 考 察 : 以 歷 史 學 報 為 分 析 對 象 (1945-2000) 〉 , 編 號 NSC 91-2411-H-004-026,執行期限:2002.08.01-2003.07.31;(3)〈台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量化考察: 以 政 府 機 構 與 研 究 機 構 刊 行 歷 史 學 相 關 期 刊 為 分 析 對 象 (1945-2000) 〉 , 編 號 NSC 92-2411-H-004-018,執行期限:2003.08.01-2004.07.31;資料蒐集承研究助理政治大學歷史學 系碩士班研究生胡其瑞、唐屹軒、李晧協助。於《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發表前,承蒙兩位 匿名審查者提供寶貴建議,均已採納修訂,特此申致謝悃。.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 .100..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台灣史學一面承襲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傳統,一面繼承第一代來台大陸 學者的學風,同時也受到西方史學輸入的影響,加上歷史學術社群內部對史 學的思考,以及政治、社會等外緣因素對史學動向的影響,可謂多方交會、 系出多元。而欲探索台灣地區1945年以後史學發展的進程,可以就個別史 家,學術機構,專著,博、碩士論文和學術期刊等進行分析。 歷史學期刊主要的功能在於快速傳播新知與交流學術意見,本選取42 種歷史學相關期刊為對象,分析其內容取向及關注課題,配合計量分析,探 索1945-2000年間台灣地區史學發展的趨勢。 關鍵詞:台灣地區、史學、歷史學期刊、史學理論、計量分析. 一、 引論 世紀交替之後,各學門回顧 20 世紀的研究趨勢,反省現在,策勵未來, 台灣地區的歷史學界亦不自外1。 1945-2000 年間台灣地區的歷史學研究已集木成林,在 21 世紀之初的此 刻,回顧 20 世紀的學術成果,試圖在回顧與前瞻中找尋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失為一適當時機。有鑑於此,近幾年來筆者嘗試用計量方式,對台灣地區 歷史學研究做一些粗略的量化考察2。 1. 學者們有關1945-2000台灣歷史學的討論,筆者曾做過回顧整理與分析,為節省篇幅,此處不 擬贅述;參考:彭明輝,〈台灣地區歷史學報的量化分析(1945-2000)(上)〉,《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報》,第21期(台北,2003.05),頁193-234。. 2. 筆者已完成的是台灣地區歷史研究所博碩士論文、歷史學期刊分析;請參閱:彭明輝,〈台灣 地區歷史研究所博碩士論文取向:一個計量史學的分析(1945-2000)〉 , 《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 , 頁151-206;筆者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台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動向:以學 術期刊為分析對象(1945-2000)」(編號NSC 89-2411-h-004-033),討論《大陸雜誌》、《中華文 化復興月刊》、《史學集刊》、《史學評論》、《思與言》、《幼獅學誌》、《食貨月刊》、 《新史學》等8種期刊,研究報告於2002年1月20日完成;部分章節以單篇論文的形式發表,請 參閱:(1)彭明輝,〈從歷史學期刊論文分析台灣史學研究動向(1945-2000)〉,《國立政治大 學歷史學報》,第19期,頁335-364;30pp;(2)彭明輝,〈台灣地區歷史學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 文的量化比較(1945-2000)〉,《漢學研究通訊》,第82期,頁1-16;(3)彭明輝,〈台灣地區歷 史學研究的量化考察:以5種學術期刊為分析對象(1945-2000)〉,《漢學研究通訊》,第80期,.

(3)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01.. 1945-2000 年間,台灣史學的發展已是繁花葳蕤,全面性的探討有其必 要性;但截至 2000 年底為止,相關論述主要係以概念式的方式進行,以較 宏觀角度對台灣史學的發展進行討論,而缺乏實證的計量分析,雖然計量並 非研究史學發展的唯一途徑。 台灣史學一面承襲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傳統,一面受到第一代來台大陸 學者的影響3,更在西方史學的影響下,呈現多樣而豐富的面貌4。此外,歷 史學術社群內部對史學的思考,亦影響台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動向;而外在 政治、社會環境的改變,亦牽引歷史學研究的動向。欲探索台灣地區史學發 展的進程,可以就個別史家、學術機構、博、碩士論文和學術期刊等進行分 析,其中期刊主要的功能在於快速傳播新知與交流學術意見,本文以歷史學 期刊(民間期刊、大學歷史學報、官方期刊)為分析對象,量化分析官方期刊、民間期刊 與歷史學報等,所刊載論文的區域分布、斷代研究重點與專史分類,並分析 其內容取向及關注課題,配合計量分析,探索台灣地區史學發展的趨勢。本 文選期刊的標準係以國科會「歷史學期刊排序」所收期刊,稍事增刪而成。 因「歷史學期刊排序」不收已停刊之期刊,而部分期刊在發行當時又極重要, 如《食貨》月刊、《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史學評論》、《幼獅學誌》等。部 分期刊發行期數尚少,無法量化,亦未取樣。 本文選取的民間歷史學期刊包括: 1. 大陸雜誌社(編), 《大陸雜誌》(The Continent magazine),台北,1950-2000, 半月刊(1950.07-1971)、月刊(1971-2000)。. 頁18-27。(4)彭明輝,〈台灣地區的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以學術期刊與博碩士論文為分析對象 (1945-2000)〉,《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0期(台北,2003.05),頁375-425;(5)彭明輝, 〈台灣地區歷史學報的量化分析(1945-2000)(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1期(台北, 2003.05),頁193-234;(6)彭明輝,〈台灣地區歷史學報的量化分析(1945-2000)(下)〉,《國立政 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台北,2003.11),頁277-314。 3. 李東華,〈一九四九年以後中華民國歷史學研究的發展〉,《中國論壇》,第21卷第1期(台北,. 4. 黃俊傑,〈戰後台灣關於史學方法論的研究(1950-1980)〉,收入黃俊傑,《戰後台灣的教育思. 1985.10),頁36-43;相關討論在頁36-37。 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頁29-99,所引在頁29-99。.

(4) .10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2. 中華文化月刊社(編),《中華文化復興月刊》 (Chinese. cultural renaissance. monthly),台北,1968-1991,不定期刊。. 3. 中國歷史學會(編),《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 (Bulletin. of the Historical. Associ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台北,1969-2000,年刊。. 4. 史學評論社(編), 《史學評論》(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台北,1979-1986, 半年刊。 5. 思與言雜誌社(編),《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Thought. and Words:.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台北,1963-2000,季刊。. 6. 幼獅學誌編輯委員會(編),《幼獅學誌》 (The. Youth Quarterly) ,台北,. 1962-1989,季刊。 7. 食貨月刊社(編), 《食貨月刊》(Shih-huo monthly),台北,1968-1988,月刊。 8. 新史學雜誌社(編),《新史學》(New History),台北,1990-2000,季刊。 本文選取各大學歷史學報包括: 1. 中央大學文學院(編),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中壢,1987-2000,不定期刊。 2. 中國文化大學(編), 《華岡文科學報》(Hwa Kang Journal of Humanities),台北, 1978-2000,年刊。 3. 中國文化大學(編), 《簡牘學報》(Bulletin the Institute for Documents on Wooden Slips Studies),台北,1974-1997,不定期刊。. 4. 中華學術院中華史學協會、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與史學系(編), 《史學彙刊》(Journal of the Historical Studies),台北,1968-1977,不定期刊。 5. 中 興 大 學 歷 史 學 報 編 輯 委 員 會 ( 編 ) ,《 興 大 歷 史 學 報 》, 台 中 , 1991-2000,年刊。 6. 東吳大學歷史系(編),《東吳歷史學報》(Soochow Journal of History),台北, 1995-2000,年刊。 7.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編),《東海大學歷史學報》 (Bulletin.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Tunghai University),台中,.

(5)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03.. 1977-1988,不定期刊。 8.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編), 《東華人文學報》(Dong Hwa Journal of Humanistic Studies),花蓮,1999-2000,年刊。. 9. 國立中正大學(編), 《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Journal of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嘉義,1990-2000,年刊。. 10.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編),《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報》 (Bulletin Of History Department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台南,1974-2000,年. 刊。 1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所(編),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The Journal of History),台北,1983-2000,年刊。. 12.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編),《暨大學報》(The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journal), 南投,1997-2000,半年刊。 13.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編),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台北,1974-1995,年刊。. 14.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編),《台大歷史學報》(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台北,1996-2000,半年刊。. 1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 (Bulletin of Historical Research),台北,1973-1999,年刊。. 1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編),《台灣師大歷史學報》 (Bulletin. of. Historical Research),台北,2000,年刊。. 17.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編),《淡江史學》(The. Journal of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Tamkang University),台北,1989-2000,年刊。. 18.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編),《清華學報》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新竹,1956-2000,季刊。. 19.台大文史哲學報編輯委員會(編), 《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Bulletin of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台北,1950-2000,半年刊。. 20.輔仁大學文學院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合編), 《輔仁歷史學報》(Fu Jen.

(6) .104..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Historical Journal),台北,1989-2000,年刊。. 上述學報的取樣標準,主要以該校設有歷史學系或歷史研究所為依據, 如設有歷史學系或歷史研究所的大學未出版歷史學報則以該校學報之人文 分冊(或文史哲學報)為分析對象。 本文選取的官方(研究機構與政府機構)期刊包括: 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BIHP]) , 台 北 ,. 1945-2000,季刊。 2.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台北,1969-2000,半年刊。. 3.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編), 《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Newsletter of Taiwan History Field Research),台北,1986-1993,季刊。. 4.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編),《台灣史研究》 (Taiwan. Historical. Research),台北,1994-2000,半年刊。. 5.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季刊》(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Quarterly),台 北,1966-1983,季刊。 6.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文獻》 (Ch'ing. Documents at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台北,1969-1973,季刊。. 7.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圖書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Bibliography),台北, 1970-1973,季刊。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學術季刊》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Research. Quarterly),台北,1983-2000,季刊。. 9.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文物月刊》(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Monthly of Chinese Art),台北,1983-2000,月刊。. 10.國 史 館 ( 編 ) ,《 國 史 館 館 刊 》 (The. Academia Historical Journal) , 新 店 ,. 1987-2000,半年刊。 11.國史館(編), 《國史館學術集刊》(Bulletin of Academia Historical),新店,2001,.

(7)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05.. 年刊。 12.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文獻專刊》(Wen. hien, report of historico-geographical. syudies of Taiwan),南投,1950-1954,季刊。. 13.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台灣文獻》(Taiwan Wen Hsien),南投,1955-2000, 季刊。 14.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近代中國》 (Modern. China) ,台北,. 1977-2000,季刊(1977.03-1978.12)、雙月刊(1979.03-)。. 二、 區域比例 本文選取 8 種民間期刊(論文 5,688 篇)、20 種歷史學報(論文 2,378 篇)、14 種官 方期刊(論文 9,624 篇),總計 42 種期刊,論文 17,690 篇。 本文選擇 10 年為分期依據,主要的考量是 5 年一期似乎時間太短,參 考指標的意義不大;20 年則太長,不易看出分期間的變化。 在蒐集到的 17,690 篇論文中,圖 2-1-1 “中國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 (1945-2000)”顯示,中國史研究在 5 個分期均占 70.0%占以上,總比. 圖2-1-1 “中國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100.0% 80.0%. 例為 81.0%,在比例上可以說是非 常高的;我們在圖中看到在 1990 年代以前,中國史比例持續上升,. 60.0% 40.0% 20.0%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中國史. 71.4%. 73.7%. 80.3%. 86.7%. 79.3%. 81.0%. 到 1981-1990 年間達 86.7%,是 5 個分期中比例最高的;1991 年以後比例略為下降(79.3%),但其比例仍甚高, 略可說明台灣歷史學研究的重心 所在。. 圖2-1-2 “中國史&臺灣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100.0% 80.0%. 在與台灣史比較時,圖 2-1-2. 60.0% 40.0%. “中國史&台灣史分期比例:期刊. 20.0%. 論文(1945-2000)”顯示,在 1970. 中國史. 71.4%. 73.7%. 80.3%. 86.7%. 79.3%. 81.0%. 臺灣史. 27.2%. 23.3%. 13.5%. 9.0%. 15.9%. 14.4%. 年代以前,期刊論文的台灣史研.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8) .106..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究比例約在 25.0%上下,1971-1980 年間反而下降到 13.5%,甚至 1981-1990 年代,台灣史研究比例下降到本文 5 個分期的最低點,僅占 9.0%,這和部分 學者認為 1987 年台灣地區解嚴,台灣史研究受到重視的說法洽好是一個反 背;一直要到第 5 期(1991-2000 之間) 台灣史研究比例才再度上升到. 圖2-1-3 “臺灣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30.0% 25.0%. 15.9%(略高於第. 3 期的 13.5%);故台灣. 20.0% 15.0%. 史重新受到關注已是 1990 年代以. 10.0% 5.0%. 後的事。我們從圖 2-1-3 “台灣史 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臺灣史. 27.2%. 23.3%. 13.5%. 9.0%. 15.9%. 14.4%. 可以較明顯看出台灣史比例的升降情形,因為圖 2-1-2 的中國史比例極高, 在進行比較時曲線幅度較不是那麼明顯,單獨看台灣史的曲線圖,比較容易 看出升降的軌跡;而就 1945-2000 的總比例而言,占 14.4%,比例不能算高。 在世界史(西洋史)方面,圖 2-1-4 “世界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顯示,期刊論文在世界史的著墨無 多,總比例占 4.6%,在 1970 年代 以前略低(第. 1 期 1.4%,第 2 期 3.0%),. 圖2-1-4 “世界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7.0% 6.0% 5.0% 4.0% 3.0%. 1971-1980 年之間的第 3 期則上升. 2.0% 1.0%. 為 6.1%,第 4-5 期所占比例均維.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世界史. 持在 4.5%左右(第. 1.4%. 3.0%. 6.1%. 4.3%. 4.8%. 4.6%. 4 期 4.3%,第 5 期. 4.8%),說明世界史並非期刊論文的重點領域。但在. 2000 年以後,台灣地區加. 強世界史研究,希望能在世界史研究方面能有所建樹,但這部分的成果在本 文討論的年代尚未顯現,未來的成 圖2-1-5 “區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果尚待觀察。台灣地區歷史學之所 以未著眼於世界史研究,固有其現. 臺灣史 14.4%. 不明 0.0%. 世界史 4.6%. 實的考量,語文的隔閡,資料取得 不易,均為關鍵所在。 中國史研究是 1945-2000 年. 中國史 81.0%.

(9)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07.. 台灣地區歷史學期刊論文的重心,就區域而言,在蒐集到的 17,690 篇論文, 圖 2-1-5 “區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顯示,中國史研究 5 個分期的總 比例為 81.0%;台灣史占 14.4%,相較而言,台灣史研究在比例上遠低於中 國史研究;世界史(西洋史、外國史)所占比例尤低,僅得 4.6%;因此,中國史研 究顯然是台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最主要領域。. 三、 本國斷代史分期比例 由於台灣史研究和中國史研究在台灣歷史學界被視為本國史,本文的量 化乃將台灣史與中國史一併列入統計5。就本國斷代史而言,期刊論文呈現了 明顯的重點斷代,雖然在 5 個分期中各斷代之間的比例起起落落,但整體而 言,近現代史、台灣史、明清史、上古史,是論文比例較高的斷代,秦漢史、 隋唐五代史、魏晉南北朝史,為較冷門斷代。就期刊論文的總比例而言,圖 3-1-1 “本國斷代史比例:期刊論文.  . 圖3-1-1 “本國斷代史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1945-2000)” 顯 示 , 其 排 名 依 序. 臺灣史 15.1%. 未明確斷代 4.0%. 通史 9.1%. 上古 10.4% 秦漢 5.3%. 為:1.近現代史,2.台灣史,3.明. 魏晉南北朝 2.7%. 清史,4.上古史,5.通史,6.宋遼 近現代 26.5%. 金元史,7.秦漢史,8.隋唐五代史,. 隋唐五代 4.6%. 宋遼金元 9.0%. 明清 13.3%. 9.未明確斷代,10.魏晉南北朝史。 就各分期而言,圖 3-1-2 “本.  . 圖3-1-2 “本國斷代史比例:期刊論文(1945-1960)". 國斷代史比例:期刊論文. 臺灣史 27.6%. 未明確斷代 3.5%. 通史 9.8%. 上古 14.4%. (1945-1960)”顯示,本文第 1 期的. 秦漢 7.3%. 本國斷代史,除魏晉南北朝史占 3.9%,中國近現代史占 4.1%,比. 5. 近現代 4.1%. 魏晉南北朝 3.9% 明清 13.2%. 宋遼金元 9.8%. 隋唐五代 6.5%. 這並不表示我個人贊同這種論述,但為了便於敘述和比較,暫時以一般通行的論述概念進行討 論;1990年代以後,有部分學者主張台灣史應獨立於中國史之外,我個人亦同意此論點;在論 述區域研究時,以中國史、台灣史分別統計的方式處理;而在討論本國斷代史時,則將台灣史 列入;因而這兩種方式在本文中分別使用,視計量及比較的需要而定,讀者亦請審慎分辨。.

(10) .108..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例較低之外,其餘各斷代比例均在 5.0%以上,可見在這段期間,期刊論文在 本國斷代史的均衡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史占 27.6%,是本國斷代史比 例最高的。次高的上古史占 14.4%,約為台灣史的一半;而近代史研究比例 僅占 4.1%,亦為一值得注意的現象,這或許是因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尚未成立的緣故。然而一般歷史學研究的詳近略遠,在本文第 1 分期並不明 顯。圖 3-1-2 “本國斷代史比例:期刊論文(1945-1960)”顯示,本文第 1 期的 本國斷代史,比例最高的是台灣史(27.6%),其次為上古史(14.4%);排名第 3 的 是明清史(13.2%);通史與宋遼金元史排名第 4,占 9.8%。就斷代而言,魏晉 南北朝史所占比例最低(3.9%)。這裡需注意的是未明確斷代,在本文中包含兩 個意涵,一是無法分辨該論文的斷代何屬,另一種情形是該論文跨越兩個(或 兩個以上)斷代,但又非屬通史性論文,而從未明確斷代比例占. 3.5%來看,期. 刊論文跨斷代的比例並不高。 圖 3-1-3 “本國斷代史比例: 圖3-1-3 “本國斷代史比例:期刊論文(1961-1970)". 期刊論文(1961-1970)”顯示,本文 第 2 期的本國斷代史,延續第 1. 臺灣史 24.0%. 未明確斷代 3.1%. 上古 10.3%. 通史 8.0%. 秦漢 5.1% 魏晉南北朝 2.5%. 期的現象,台灣史比例仍最高,占 24.0%;明清史提高為 16.5%(第 期占 13.2%),排名第. 隋唐五代 5.0%. 近現代 13.6% 宋遼金元 11.9%. 明清 16.5%. 2。中國近現代. 史則大為提高,占 13.6%(第 4.1%),躍升為第. 1. 1 期占. 3 高的斷代。上古史所占比例降低為 10.3%(第 1 期占 14.4%),排. 名由第 1 期的次高降到第 4;宋遼 金元史略為上升,占 11.9%(第 占 9.8%),排名第. 圖3-1-4 “本國斷代史比例:期刊論文(1971-1980)". 1期 臺灣史 14.4%. 5。其餘各斷代史. 未明確斷代 2.1%. 通史 11.4%. 上古 12.0% 秦漢 6.9%. 均未達 10%,而通史占 8.0%,說 明此時期通史性著作仍多。 圖 3-1-4 “本國斷代史比例: 期刊論文(1971-1980)”顯示,本文. 近現代 23.2% 魏晉南北朝 3.0% 明清 12.6%. 宋遼金元 9.6%. 隋唐五代 4.8%.

(11)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09.. 第 3 期近現代史比例急遽上升,占 23.2%(第 2 期占 13.6%),在本國斷代史中排名 第 1。近現代史研究之所以獨受青睞,自有其優勢,諸如材料的獲得較易, 文獻的閱讀困難度較低,內容與研究者所處時代關係較為密切等等6;在在使 近現代史研究受到較多關愛的眼神。加上歷史研究本即有由近及遠之傳統, 非僅中國史如此,西方學術界在西洋史與世界史方面的研究亦是如此。上述 因素可能都是造成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受青睞的原因,而台灣海峽兩岸的國家 級歷史研究所亦均將近代史自其他各斷代史中獨立出來,另行設立近代史研 究所;因此,近現代史在中國史研究中,占有高比例的研究人口,實其來有 自。台灣史降低為 14.4%,從第 1-2 期排名最高(第 2 期占 24.0%)降為次高。本期 值得注意的有 5 點:1.明清史的比例由第 2 期的 16.5%降低為 12.6%,約為 第 2 期的 2/3;2.而通史比例繼續升高,由第 2 期的 8.0%,升高為 11.4%, 排名第 5,說明此時期尚未完全朝窄而深的現代史學方向邁進。3.上古史維 持其一貫的高比例,占 12.0%,略低於明清史的 12.6%,排名第 4。4.宋遼金 元史占 9.6%,略低於第 2 期的 11.9%,排名第 6。5.秦漢史(6.9%)、魏晉南北 史(3.0%)、隋唐史(4.8%),繼續維持較低比例。 圖 3-1-5 “本國斷代史比例:期刊論文(1981-1990)”顯示,期刊的本國斷 代史在第 4 期出現相當大的變 化,其中有 6 個現象值得觀察:1.. 圖3-1-5 “本國斷代史比例:期刊論文(1981-1990)". 臺灣史 9.4%. 未明確斷代 5.8%. 通史 10.6%. 上古 10.1%. 台灣史比例急遽降低,占 9.4%(第 3 期為 14.4%),排名由第. 秦漢 4.4%. 2 降至第 5;. 我們很難找出特別的理由,為何此 時期的台灣史研究會驟然降低,而. 魏晉南北朝 2.9% 近現代 31.1% 明清 12.3%. 宋遼金元 8.4%. 隋唐五代 5.0%. 且降低為文 5 個分期中比例最低的時期。王晴佳教授在《台灣史學五十年》 書中指出,1987 年台灣地區解除戒嚴,為台灣史研究風起雲湧的重要關鍵7,. 6. 這些因素加上歷史學系將中國現代史列為必修科目,大學院校將中國現代史列為必修,專科學. 7. 王晴佳,《台灣史學50年:傳承、方法、趨向》(台北:麥田出版,2002),xiv-xvii。. 校將近代史列為必修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使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熱潮高溫不退。.

(12) .110..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但在期刊論文所顯示的,恰是一個反背,1981-1990 年之間,反而是台灣地 區歷史學期刊論文,台灣史比例最低的時期。印象式討論與史學量化之間, 有時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2.中國近現代史比例占 31.1%(第 2 期占 23.2%),排名 第 1,或許可以說明近代史研究的日益紅火;此現象或許受到《近代中國》 出刊的影響,因《近代中國》內容以近現代中國史為重心,適於此 10 年間 發行,影響了近代中國史論文的絕對篇數,並且提高近現代史的比例。兼且 此期間逢「抗戰五十周年」 ,相關論著亦影響近現代史之比例。3.明清史維持 平盤(第 3 期 12.6%,第 4 期 12.3%),但在本國斷代史排名躍升為第 2 高;4.上古史 由第 3 期的 12.0%,降低為本期的 10.1%,排名第 4,說明上古史研究似不 再如前 3 期的紅火,略有降溫之勢;5.秦漢史由第 3 期的 6.9%,降低為本期 的 4.4%;6.隋唐五代史比例升高為 5.0%,較第 3 期的 4.8%高約 0.2%,在本 國斷代史中排名第 8。這些本國斷代史所占比例上的變化,代表台灣地區史 學工作者各有專研之領域,故造成本國斷代史研究比例上的變化。 圖 3-1-6 “本國斷代史比例:期刊論文(1991-2000)”顯示,1990 年代以後 期刊論文呈現出另一種面貌,觀察的重點如下:1.台灣史重又攀高,由第 4 期的 9.4%,升高為本期的 16.7%, 圖3-1-6 “本國斷代史比例:期刊論文(1991-2000)". 在本國斷代史中排名第 2;2.中國. 臺灣史 16.7%. 未明確斷代 3.5%. 通史 6.4%. 上古 9.1%. 秦漢 4.9%. 近現代史比例略為提高,由第 4. 魏晉南北朝 2.0%. 期 的 31.1% , 升 高 為 本 期 的. 隋唐五代 3.8%. 31.5%,繼續維持排名第 1;3.明. 近現代 31.5%. 明清 14.0%. 宋遼金元 8.1%. 清史亦稍提高比例,由第 4 期的 12.3%升為本期的 14.0%,提高約 1.7%,在本國斷代史中排名第 3;4.上古史 占 9.1%,較第 4 期的 10.1%低約 1.0%,排名位居第 4。5.秦漢史由第 4 期的 4.4%,升高為本期的 4.9%,排名自第 9 上升為第 6。6.宋遼金史占 8.1%,較 第 4 期的 8.4%,略降 0.3%;7.通史占 6.4%,較前 4 期有一定程度的降溫。 8.隋唐五代史(3.8%)、魏晉南北朝史(2.0%),續維持其一貫的低比例。 從本國斷代史比例來看,除了第 1 期(1945-1960)中國近現代史比例較低(4.1%).

(13)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11.. 之外,第 4 期台灣史比例略低(9.4%);中國近現代史、台灣史、明清史、中國 上古史,在 5 個分期中,一直維持較高比例,亦即在期刊論文中,中國近現 代史、台灣史、明清史、中國上古史是比較受重視的本國斷代史。秦漢史、 隋唐五代史、魏晉南北朝史,是比較不受青睞的斷代(大部分時期所占比例在 5.0%以 下);宋遼金元史則在. 9.0%上下,大體維持中向度比例,不冷亦不熱。比較值. 得注意的是通史類的論文比例占 9.1%,在強調窄而深的現代史學研究中,是 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值得進一步思考。在論文比例較高的 4 個斷代(中國近現 代史、台灣史、明清史、中國上古史)中,只有中國上古史是屬於古代史,略可說明台. 灣地區的歷史學研究,基本上仍維持一般歷史學研究詳近略遠的原則。至於 中國上古史之獨獲青睞,與現代中國史學的濫觴,有密切之關連性。因為中 國現代史學的發展基本上即由兩端向中古逼近,晚清的今古文問題到民國以 後發展出古史辨運動,加上各種考古成果,使中國上古史成為當時歷史學研 究的重點領域;近代中國的內憂外患,則使中國近現代史成為另一個歷史學 研究的重點領域。戰後台灣史學的第一代學者,有許多來自中國,將現代中 國史學移植到台灣,乃順勢而為。台灣史之受青睞亦有線索可循,身在台灣 研究台灣史固有其便利性,亦為關懷本土之自然表現。明清史靠近中國近現 代史,研究人口較多,毋亦是一種詳近略遠的史學傳統。. 四、 本國史專史分期比例 期刊論文的內容,除了區域與斷代意涵外,在專史分類上亦有值得觀察 之處。本文在討論專史分類時,主要係以中國史和台灣史為主,外國史並未 列入8。 本文專史分類的方式,係以一般概念的專史為依據,如史學論題與社會 史分列,史學論題係指史學理論、史學方法與史學史,社會史則不涉及方法 8. 本文未將外國史列入的原因,並非這部分的工作不重要,而是因為台灣地區的外國史(包括西洋 史、世界史與國別史),斷代上既辨別不易,專史分類尤須進一步檢驗相關資料;而且外國史所. 占比例僅得4.6%,影響計量的變數並不大,這部分的討論將另文處理,此處暫存而不論。.

(14) .11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論;圖書史與思想文化史分列,乃係因圖書史主要以圖書版本為主,思想文 化史則為一般所認知之思想文化史。1990 年代以後蓬勃發展的新文化史、新 社會史與生命醫療史,並未重新分類,而以傳統的思想文化史、社會史、科 學史概括。雖然本文的專史分類並未至當歸一,而這樣的分類當然會影響其 結果,惟此乃量化統計的不得不然,尚祈讀者諒察。 就專史分類而言,圖 4-1-1 “專史分類比例:期刊論文(1945-1960)”顯示, 期刊論文在本文第 1 期(1945-1960)以政治軍事史所占比例 22.7%最高,其次為 社會史,占 17.4%,思想文化史占 13.2%,排名第 3。值得注意的是圖書史 占 8.5%,排名第 4,雖然“不識書目無以學史”,但圖書史占 8.5%,卻頗出人 意表。依序為史學論題 8.5%,制 度、藝術史 5.8%,其餘各專史均 未達 5.0%,屬較冷門之專史。這 裡值得觀察的是國際關係史僅占 3.9%,略可說明在 1960 年代以. 圖4-1-1 “專史分類比例:期刊論文(1945-1960)" 經濟 3.6% 教育 0.7%. 圖書 藝術 8.5% 5.8%. 未明確分類 3.5%. 史學論題 8.5%. 制度 5.8% 宗教 3.3%. 婦女 0.0% 國際關係 3.9%. 社會 17.4%. 科技 3.3% 思想文化 13.2%. 政治軍事 22.7%. 前,涉外關係在歷史學研究的不受 重視。 圖 4-1-2 “專史分類比例:期刊論文(1961-1970)”顯示,第 2 期的政治軍 事史繼續攀高,由 22.7%上升為. 圖4-1-2 “專史分類比例:期刊論文(1961-1970)" 經濟 4.3%. 28.4%,在專史比例仍居最高;這 種情形很可能是受到傳統中國資 鑑史學的影響 9;思想文化史居次 高,占 17.4%,較第 1 期的 13.2%. 9. 教育 1.3%. 圖書 5.2%. 藝術 8.2%. 未明確分類 1.8%. 史學論題 7.4%. 制度 4.5% 宗教 3.2%. 婦女 0.1%. 社會 11.9%. 國際關係 5.0% 科技 1.2% 政治軍事 28.4%. 思想文化 17.4%. 資鑑史學來自孔子《春秋》,相關討論可參考: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1冊(台北:三民 書局,1993),頁84-95;白壽彝,《中國史學史》,第1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頁 213-216;進一步發揮鑑戒史學功能的是司馬光《資治通鑑》,相關討論可參閱:陳明銶(著), 張榮芳(譯),〈《資治通鑑》的史學〉,《食貨月刊》,第12卷第4-6期(台北,1982.08-09), 頁164-178;王德毅,〈司馬光與《資治通鑑》〉,收入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 文選集》,第1冊(台北:華世出版社,1976),頁515-536。.

(15)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13.. 略高;社會史占 11.9%,較第 1 期略低 5.5%(第 1 期占 17.4%),排名第 3;思想文 化史與社會史的排名互換,比例亦接近相互替代。藝術史占 8.2%,與第 1 期的 8.5%接近,排名第 4;史學論題占 7.4%,排名第 5;圖書史占 5.2%, 排名第 6;國際關係史占 5.0%,排名第 7;其餘各專史均未達 5.0%。 期刊論文在本文的第 3 期出現較大變化,圖 4-1-3 “專史分類比例:期刊 論文(1971-1980)”顯示,政治軍事. 圖4-1-3 “專史分類比例:期刊論文(1971-1980)" 教育 1.8%. 史由 28.4%下降為 19.1%,所占比 例落居第 2;思想文化史占 29.6% , 較 第 2 期 的 17.4% 高. 經濟 5.0%. 藝術 圖書 6.5% 4.8%. 未明確分類 0.8%. 史學論題 10.9%. 制度 4.3%. 婦女 0.4%. 宗教 2.6%. 國際關係 3.2%. 社會 8.8%. 科技 2.4%. 12.2%,排名第 1;社會史持續下. 政治軍事 19.1%. 思想文化 29.6%. 滑,由第 2 期的 11.9%降為 8.8%, 排名第 4;值得思考的是 1960-1980 年代是台灣地區歷史學與社會科學結合 的重要年代,但顯現於期刊論文的量化數據,卻未出現高比例的社會史和經 濟史研究,而一直要到 1990 年代方始開花結果。第 3 期的藝術史小幅下降, 由第 2 期的 8.2%下降為 6.5%,排名第 5。經濟史占 5.0%,排名第 6。其餘 各專史均未達 5.0%。 圖 4-1-4 “專史分類比例:期刊論文(1981-1990)”顯示,思想文化史由第 3 期的 29.6%,下降為第 4 期的 21.7%,降低約 7.9%,排名繼續維持第 1;藝 術史比例大幅上升,占 21.1%,較. 圖4-1-4 “專史分類比例:期刊論文(1981-1990)". 第 3 期的 6.5%高約 14.6%,排名 第 2;這可能是因為此時期國立故 宮博物院發行期刊總類較前 3 期 多之緣故。政治軍事史由第 3 期的. 圖書 4.5%. 未明確分類 1.7%. 藝術 21.1%. 史學論題 8.4%. 制度 3.0%. 宗教 3.6% 社會 6.3%. 經濟 4.1%. 教育 2.0% 婦女 0.2%. 國際關係 3.2%. 思想文化 21.7% 科技 2.8%. 政治軍事 17.3%. 19.1%,下降為 17.3%,排名第 3; 史學論題占 8.4%,較第 3 期的 10.9%低約 2.5%,排名第 4;社會史占 6.3%, 較第 3 期的 8.8%低 2.5%,排名第 5;經濟史由第 3 期的 5.0%,下降為第 4 期的 4.1%,排名第 7;從社會史與經濟史的比例降低、排名下降觀察,一般.

(16) .114..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印象裡的 1980 年代是社會科學與歷史學結合的年代,或許有重新思考的空 間。或者雖然在 1960-1980 年代之間,在方法、方法論上強調社會科學與歷 史學的結合,但僅止於提倡,尚未顯現於實質的歷史學研究中。制度史由第 3 期的 4.3%,下降為第 4 期的 3.0%。其餘各專史均未達 5.0%,顯現弱者恆 弱的現象。 圖 4-1-5 “專史分類比例:期刊論文(1991-2000)”顯示,藝術史占 23.2%, 躍升為專史分類的第 1 名,雖然前. 圖4-1-5 “專史分類比例:期刊論文(1991-2000)". 4 期藝術史研究均排名在前 5 名,. 藝術 23.2%. 但本期衝上最高,仍令人頗感意 外。政治軍事史占 18.2%,排名居 次;思想文化史由第 4 期的 21.7%. 未明確分類 1.1%. 史學論題 8.6%. 圖書 4.0%. 制度 3.5%. 宗教 5.1% 社會 9.1%. 經濟 5.0% 教育 2.1%. 婦女 1.0%. 國際關係 2.8%. 科技 2.8%. 政治軍事 18.2%. 思想文化 13.5%. 下降為 13.5%,排名第 3。社會史 小幅上升,由第 4 期的 6.3%,上升為第 5 期的 9.1%,排名第 4,是否代表 自 1960 年代以來,社會科學與歷史學的結合開始開花結果,後續情形尚待 觀察。史學論題占 8.6%,維持基本面(第 4 期占 8.4%),排名第 5。宗教史由第 4 期的 3.6%上升為第 5 期的 5.1%,約上升 1.5%,其比例在專史中排名第 6, 未來應有更多發展的空間。經濟占 5.0%,較第 4 期的 4.1%略高,但亦僅回 復到第 3 期的相同比例。國際關係史降到 2.8%,令人頗感意外,就國際關係 史而言,是 5 個分期中比例最低的,是否代表國際關係史研究有日益衰退的 現象,值得進一步觀察。. 五、 本國斷代史的時間序列 本國斷代史所占比例的升降起伏,在加上時間序列後,更能顯現其意 義,部分斷代史呈現前後比例上的大幅度差異,部分斷代史則一路走來始終 如一,觀察在時間序列下的比例升降,是一個饒富興味的經驗。 圖 5-1-1 “本國斷代史總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顯示,在本文取樣 的 16,883 篇本國史論文中,近現代史有 4,471 篇,占 26.5%,是所有本國斷.

(17)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15.. 代史中比例最高的;其次是台灣史 圖5-1-1 “本國斷代史總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2,542 篇,占 15.1%;排名第 3 的. 30.0% 25.0%. 是明清史 2,252 篇,占 13.3%;依. 20.0% 15.0%. 序為:上古史 1,763 篇,占 10.4%; 通史 1,542 篇,占 9.1%;宋遼金元. 10.0% 5.0% 0.0%. 數列1. 通史. 上古. 秦漢. 9.1%. 10.4%. 5.3%. 魏晉南 隋唐五 宋遼金 未明確 明清 近現代 臺灣史 北朝 代 元 斷代 2.7%. 4.6%. 9.0%. 13.3% 26.5% 15.1%. 4.0%. 史 1,512 篇,占 9.0%;就本國斷代 史而言,魏晉南北朝史 452 篇,占 2.7%,所占比例最低。秦漢史 895 篇,占 5.3%;隋唐五代史 785 篇,占 4.6%。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通史性質 的論文有 1,542 篇,占 9.1%,這在講究窄而深研究的現代學術而言,是相當 特殊的情形。而類似的情形亦發生在未明確斷代部分,此處所謂未明確斷代 係指其斷代跨越本文所分期的一般性斷代(亦即一般歷史學研究之習慣性斷代方式),這 部分的論文有 669 篇,占 4.0%。 將時間序列的因素列入考 圖5-1-2 “中國近現代史&上古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量,圖 5-1-2 “中國近現代史&上古. 35.0% 30.0%. 史 分 期 比 例 : 期 刊 論 文 (1945-2000)”顯 示,本文 第 1 期. 25.0% 20.0% 15.0% 10.0% 5.0%. (1945-1960). 是上古史研究的最高. 峰,占 14.4%;此後呈波浪形下降. 0.0% 1981-1990. 1991-2000. 近現代.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4.1%. 13.6%. 23.2%. 31.1%. 31.5%. 1945-2000 26.5%. 上古. 14.4%. 10.3%. 12.0%. 10.1%. 9.1%. 10.4%. (第 2 期 10.3%,第 3 期 12.0%,第 2 期 10.1%),. 至第 5 期占 9.1%,是本文 5 個分期中上古史所占比例最低的時期。反觀中國 近現代史,在本文第 2 期(1960)以前,所占比例未達 5.0%,第 2 期占 13.6%, 第 3 期占 23.2%,第 4 期占 31.1%,第 5 期占 31.5%,而 1945-2000 年間的總 比例為 26.5%,從時間線性可以看出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方興未艾,而歷史 學研究的詳近略遠,亦由此可見一斑。.

(18) .116..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明清史研究所占比例起伏不 圖5-1-3 “明清史&上古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大,圖 5-1-3 “明清史&上古史分期 比 例 : 期 刊 論 文 (1945-2000)” 顯. 20.0% 15.0% 10.0%. 示,本文第 2 期是期刊論文明清史 研究的高峰,占 16.5%;第 3 期占 12.6%,第 4 期占 12.3%,第 5 期. 5.0%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明清. 13.2%. 16.5%. 12.6%. 12.3%. 14.0%. 1945-2000 13.3%. 上古. 14.4%. 10.3%. 12.0%. 10.1%. 9.1%. 10.4%. 占 14.0%,大體維持一定的穩定 度,僅次於中國近現代史和台灣史,成為排名第 3 的本國斷代史。 中國近現代史和台灣史向來 圖5-1-4 “中國近現代史&臺灣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是台灣歷史學研究的重心,圖. 35.0% 30.0%. 5-1-4 “中國近現代史&台灣史分 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顯. 25.0% 20.0% 15.0% 10.0% 5.0%. 示,中國近現代史在本文第 2 期以 前,所占比例未達 5.0%,第 2 期.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近現代. 4.1%. 13.6%. 23.2%. 31.1%. 31.5%. 26.5%. 臺灣史. 27.6%. 24.0%. 14.4%. 9.4%. 16.7%. 15.1%. 占 13.6%,第 3 期占 23.2%,第 4 期占 31.1%,第 5 期占 31.5%。在台灣史部分,本文第 1-2 期台灣史研究的 相關論文比例甚高,第 1 期占 27.6%,第 2 期占 24.0%,第 3 期則開始略微 下滑,第 3 期占 14.4%,第 4 期占 9.4%,第 5 期占 16.7%;我們也發現期刊 論文中的中國近現代史和台灣史研究,略有互為反背的情形,即中國近代史 比例高時,台灣史比例低;反之,台灣史比例高時,中國近現代史比例低; 只有在第 5 期兩者同時攀高,這種現象也許只是一種巧合,但卻是一個非常 有趣的巧合。 宋遼金元史並非期刊論文的重點斷代,圖 5-1-5 “宋遼金元史&明清史分 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顯示,在 5 個分期中,宋遼金元史僅有第 2 期占 11.9%,其餘分期均未達 10.0%,其中最低的第 5 期為 8.1%,總比例 9.0%,在本國斷代史中排名第 6,如以中國斷代史而言,高於秦漢、隋唐五 代與魏晉南北朝史,為期刊論文中較冷門的斷代;相對於宋遼金元史而言,.

(19)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明清史研究所占比例相當穩定,本 文第 2 期是期刊論文明清史研究 的高峰,占 16.5%;第 4 期最低, 占 12.3%;總比例為 13.3%,在所 有本國斷史中排名第 3。一個有趣 的現象是宋遼金元史和明清史的. .117.. 圖5-1-5 “宋遼金元史&明清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20.0% 15.0% 10.0% 5.0%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宋遼金元. 9.8%. 11.9%. 9.6%. 8.4%. 8.1%. 9.0%. 明清. 13.2%. 16.5%. 12.6%. 12.3%. 14.0%. 13.3%. 時間線性曲線相當類似,高者同 高,低者同低,雖然兩者比例有其差異,但在時間線性上則是相當巧合。 漢唐是中國歷史上的輝煌王 圖5-1-6 “秦漢史&隋唐五代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朝,圖 5-1-6 “秦漢史&隋唐五代史 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8.0% 6.0% 4.0%. 顯示,期刊論文的秦漢史研究起伏 不大,其中第 1 期為最高峰,占 7.3%,比例最低的是第 4 期,占. 2.0%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秦漢. 7.3%. 5.1%. 6.9%. 4.4%. 4.9%. 5.3%. 隋唐五代. 6.5%. 5.0%. 4.8%. 5.0%. 3.8%. 4.6%. 4.4%,差距約為 2.9%;隋唐五代 史部分起伏亦不大,其中最高峰是第 1 期,占 6.5%,最低潮是第 5 期,占 3.8%,兩者差距約為 2.7%;整體而言,除第 5 期外,約在 4.5%-6.5%之間, 維持一定的熱度,但亦僅小火微溫。 魏晉南北朝史向來是期刊論 圖5-1-7 “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中較冷門的斷代,圖 5-1-7 “秦漢. 8.0% 6.0%. 史&魏晉南北朝史分期比例:期刊. 4.0%. 論文(1945-2000)”顯示,魏晉南北 朝史的比例在 5 個分期中均未達 5.0%,其時間線性略呈波浪形下. 2.0%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秦漢. 7.3%. 5.1%. 6.9%. 4.4%. 4.9%. 5.3%. 魏晉南北朝. 3.9%. 2.5%. 3.0%. 2.9%. 2.0%. 2.7%. 降;其中比例最高的是第 1 期,占 3.9%,最低的是第 5 期,占 2.0%,總比例為 2.7%,為期刊論文比例最低的 本國斷代史。在進行統計繪圖時,意外發現秦漢史和魏晉南北朝史的時間線.

(20) .118..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性曲線頗為接近,除第 5 期秦漢史降低而魏晉南北朝史上升之外,其餘各分 期兩者比例接近同升同降。 就本國斷代史而言,期刊論文呈現了明顯的重點斷代,雖然在 5 個分期 中各斷代之間的比例起起落落,但整體而言,近現代史、台灣史、明清史、 中國上古史,是論文比例較高的斷代,秦漢史、隋唐五代 史、魏晉南北朝史,為較冷門斷代;值得注意的是期刊論 文中的通史性論文比例不低,占 9.1%,說明通史性論文在 期刊論文中的重要性;未明確斷代占 4.0%,略可說明期刊 論文所刊載論文跨斷代論文有其一定的比例。如將通史與 未明確斷代合計,占 13.1%,可見期刊論文通貫性的論文. 表5-1-1期刊論文 本國斷代史排名&比例 排名 斷代 比例 現 代 26.5% 1 近 灣 史 15.1% 2 台 清 13.3% 3 明 古 10.4% 4 上 史 5 通 9.1% 6 宋 遼 金 元 9.0% 漢 7 秦 5.3% 8 隋 唐 五 代 4.6% 9 未明確斷代 4.0% 10 魏 晉 南 北 朝 2.7%. 比例甚高,這種現象與講求窄而深的現代學術趨勢,似略有所異。. 六、 專史分類的時間序列 專史分類所占比例的升降起伏,在加上時間序列後,更能顯現其意義, 觀察在時間序列下各專史間的比例升降,或許可以進一步瞭解期刊論文在 1945-2000 年之間,專史研究的變化。 政治軍事史向來是歷史學研究的重心,特別在強調鑑戒史學的中國,政 治軍事史長期以來受到史學工作者的青睞;在蒐集到的 16,883 篇本國史論文 中,最受歡迎的專史即為政治軍事史,圖 6-1-1 “專史分類總比例:期刊論文 (1945-2000)”顯示,專史分類的排 圖6-1-1 “專史分類總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名,依序為:1.思想文化史計 3,350. 20.0% 18.0% 16.0%. 篇,占 19.8%;2.政治軍事史 3,255. 14.0% 12.0% 10.0% 8.0%. 篇,占 19.3%;3.藝術史 2,827 篇,. 6.0% 4.0% 2.0% 0.0%. 占 16.7%;4.史學論題 1,499 篇,. 未明 史學 思想 政治 國際 制度 宗教 社會 科技 婦女 教育 經濟 圖書 藝術 確分 關係 論題 文化 軍事 類. 數列1 8.9% 3.7% 3.8% 8.8% 19.8% 19.3% 2.6% 3.3% 0.5% 1.8% 4.6% 4.7% 16.7% 1.4%. 占 8.9%;5.社會史 1,492 篇,占 8.8%。其餘各專史均未達 5.0%,.

(21)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19.. 屬較冷門之專史;其中占比例最低的 3 類是:1.婦女史 82 篇,占 0.5%;2. 未明確分類 241 篇,占 1.4%;3.教育史 312 篇,占 1.8%。這裡比較值得意 的是圖書史排名第 6,此為一般歷史學研究較少出現的情形;以及國際關係 史排名倒數第 5,這也是一般歷史學研究較少出現的情形,其原因尚待進一 步分析。 整體比例固顯現期刊論文專史分類的崎輕崎重,分期比例的升降尤值得 觀察。 政治軍事史雖然是歷史研究的重心,但在加上時間序列後,並非每一分 期均最受重視。圖6-1-2 “思想文化 史&政治軍事史分期比例:期刊論. 圖6-1-2 “思想文化史&政治軍事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35.0% 30.0% 25.0%. 文(1945-2000)”顯示,在本文的5. 20.0% 15.0%. 個分期中,政治軍事史占比例最高. 10.0% 5.0% 0.0%. 的是第2期,占28.4%;最低的是.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思想文化. 13.2%. 17.4%. 29.6%. 21.7%. 13.5%. 19.8%. 政治軍事. 22.7%. 28.4%. 19.1%. 17.3%. 18.2%. 19.3%. 第4期,占17.3%;兩者間的差距 達11.1%,第2期政治軍事史的比例 約為第4期的1.6倍。由圖6-1-2我們注意到政治軍事史的比例呈波浪形下降, 第1期占22.7%,第2期上升到28.4%,第3期下降為19.1%,第4期占17.3%,第 5期占18.2%,頗有節節下降之勢。思想文化史呈山峰形狀,其中第3期占 29.6%,是5個分期中占比例最高的時期;第1期占13.2%,是5個分期中比例 最低的時期,兩者間的差距為16.4%,可謂起伏甚大。總比例為19.8%,為排 名第1的專史。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第4-5期的思想文化史研究,在比 例上已經超過政治軍事史,可見其. 圖6-1-3 “社會史&思想文化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35.0% 30.0% 25.0% 20.0%. 受青睞的程度。. 15.0% 10.0% 5.0%. 圖 6-1-3 “社會史&思想文化 史 分 期 比 例 : 期 刊 論 文 (1945-2000)”顯示,除了第 1 期占.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社會. 17.4%. 11.9%. 8.8%. 6.3%. 9.1%. 8.8%. 思想文化. 13.2%. 17.4%. 29.6%. 21.7%. 13.5%. 19.8%.

(22) .120..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13.2%,第 5 期占 13.5%之外,期刊論文的思想文化史大抵維持在 15.0%以上。 比例最高的是第 3 期,占 29.6%;比例最低的是第 1 期,占 13.2%;總比例 為 19.8%,在專史中排名第 1。圖 6-1-3 透露了一個相當有趣的信息,即在台 灣史學發展過程中,社會科學與歷史學結合的 1960-1980 年代,社會史研究 的比例反而較低,第 1 期占 17.4%,此後每下愈況,一期比一期低,第 2 期 占 11.9%,第 3 期占 8.8%,第 4 期占 6.3%,為 5 個分期中社會史研究比例 最低的時期,而 1981-1990 正是台灣史學亟於向社會科學靠攏的時期;要一 直到 1990-2000 年代,社會史研究比例方始度上升,占 9.1%。總比例 8.8%, 在專史分類中排名第 5。這和一般印象式討論,認為 1960-1990 年代為台灣 歷史學與社會科學結合的論點,有相當大的差異。也許歷史學研究在呼籲和 實踐之間,仍有時間線性的落差,即呼籲歷史學社會科學化,和真正運用社 會科學理論從事歷史學研究之間,並不能畫上等號。我們觀察呼籲社會科學 與歷史學結合的先行者們,他們的呼籲有時亦和其研究有所落差,一些呼籲 以社會科學研究歷史的學者們,可能連基本的社會科學理論,或基本的統計 訓練,都尚未能登堂入室。 圖 6-1-4 “ 史 學 論 題 分 期 比 例:期刊論文(1945-2000)”顯示,.  . 圖6-1-4 “史學論題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12.0%. 期刊論文所刊載論文,史學論題所. 10.0%. 占比例均超過 5.0%;比例最低的. 6.0%. 是第 2 期,占 7.4%,最高的第 3. 2.0%. 8.0%. 4.0%.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期占 10.9%,兩者差距 3.5%;整. 史學論題. 8.5%. 7.4%. 10.9%. 8.4%. 8.6%. 8.9%. 體比例為 8.9%,在所有專史中排 名第 4,算是比較熱門的領域,說明台灣歷史學對史學相關課題的闗注。第 3 期史學論題比例攀高,或許與 1970-1980 年代,歷史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 有密切關連,因為在這段期間,學者們對方法與方法論興致盎然,史學論題 因而受到較多關注。在一般印象中,台灣歷史學對史學相關論題並不算熱 衷,以博、碩士論文而言,屬冷門領域(占 3.5%),但在期刊論文卻排名第 4,.

(23)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21.. 或可說明學者們在從事歷史學研究一段時間後,均對相關領域的理論、方法 與方法論興趣濃厚,使得史學論題比例超過社會史研究。 經濟史向來屬於歷史學研究 圖6-1-5 “國際關係史&經濟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不冷不熱的專史,圖 6-1-5 “國際 關係史&經濟史分期比例:期刊論. 6.0% 5.0% 4.0% 3.0%. 文(1945-2000)”顯示,期刊論文的. 2.0% 1.0%. 經 濟 史 研 究 向 來 維 持 在 5.0% 以 下,其中比例最高的是第 3 和第 5.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國際關係. 3.9%. 5.0%. 3.2%. 3.2%. 2.8%. 3.3%. 經濟. 3.6%. 4.3%. 5.0%. 4.1%. 5.0%. 4.6%. 期,均占 5.0%;最低的是第 1 期, 占 3.6%;兩者之間的差距約為 1.4%;其總比例為 4.6%,在專史中排名第 7, 大抵維持在不冷不熱間。如果我們把這個現象放到整體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發 展來看,我們發現 1970 年代是台灣地區社會科學影響歷史學研究的重要年 代,但似乎期刊論文的經濟史研究並未呈現此種趨勢(社會史研究亦然)。此外, 國際關係史似乎亦一直熱不起來,5 個分期的比例均未超過 5.0%,其中比例 最高的第 2 期僅得 5.0%,比例最低的第 5 期只有 2.8%,而總體比例占 3.3%, 在專史中排名第 10,僅略高於科技史、教育史和婦女史。 制度史亦非期刊論文的重點專史,大抵維持在不冷不熱間,比起熱門的 政治史或思想文化史而言,屬於較冷門的專史,但與冷門的國際關係史、婦 女史和教育史相較,則又略具溫 度。圖 6-1-6 “制度史分期比例:. 圖6-1-6 “制度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7.0% 6.0%. 期刊論文(1945-2000)”顯示,制度. 5.0% 4.0%. 史研究在各分期間的起伏並不 大,比例最高的是第 1 期,占 5.8%,最低的是第 4 期,占 3.0%;. 3.0% 2.0% 1.0% 0.0% 制度.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5.8%. 4.5%. 4.3%. 3.0%. 3.5%. 3.7%. 兩者差距約為 2.8%;總體比例為 3.7%,與宗教史相近,而稍稍略低於宗教史(3.8%)。雖然在 5 個分期中,制度 史研究所占比例略有起伏,但看不出有何特殊因素造成這些起伏,我們認為.

(24) .12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這些比例的升降,僅屬一般歷史學研究的常軌,而不具有太多特殊之意涵。 宗教史是 1990 年代以後新竄起的領域,圖 6-1-7 “宗教史&科技史分期 比 例 : 期 刊 論 文 (1945-2000)” 顯 示,在本文前 4 期,期刊論文的宗 教史研究僅止小火微溫,所占比例 約在 3.0%上下,第 3 期甚至僅占. 圖6-1-7 “宗教史&科技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6.0% 4.0% 2.0% 0.0%. 2.6%,但到本文第 5 期 (1991-20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宗教. 3.3%. 3.2%. 2.6%. 3.6%. 5.1%. 3.8%. 科技. 3.3%. 1.2%. 2.4%. 2.8%. 2.8%. 2.6%. 時上升為 5.1%;在所有專史分類 中排名第 6,僅低於藝術史、政治 軍事史、思想文化史、社會史和史學論題;事實上,宗教史的總比例為 3.8%, 在專史中排名第 8,而當我們看到本文第 5 期宗教史研究的熱度上升,或許 對專史研究的冷熱起落會有進一步的省思。科技史在本文的 5 個分期均未達 4.0%,總比例 2.6%,排名第 11,屬於較冷門的 5 種專史之一。 婦女史尤為冷門,圖 6-1-8 “婦女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顯 示,在本文第 1 期未出現婦女史論. 圖6-1-8 “婦女史分期比例:期刊論文(1945-2000)". 文;第 2 期占 0.1%。在本文的 5. 1.2%. 個分期中,婦女史(女性史,性別史)比. 0.8%. 例均未超過 1.0%,其中占比例最. 0.4%. 高的是第 5 期,剛好占 1.0%,可. 0.0%. 1.0%. 0.6%. 0.2%. 婦女.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0.0%. 0.1%. 0.4%. 0.2%. 1.0%. 0.5%. 見其受冷落的程度。從宗教史、科 技史和婦女史在 1990 年代以後的 出現,我們可以看出新興專史領域在期刊論文所顯現的成果,與本文前 4 期 已有所差異,未來應有較多發展的空間。.

(25)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23.. 就專史分類而言,期刊論文顯現了明顯的重點領域;雖然在 5 個分期中 各專史之間的比例起起落落,但整體而言,“表 6-1-1 期刊論 文專史排名&比例”顯示,思想文化史、政治軍事史、藝術 史是論文比例較高的專史,婦女史、教育史、科技史,為較 冷門的專史;史學論題、社會史、圖書史、經濟史介乎不冷 不熱間,屬小火微溫型的專史;宗教史、制度史、國際關係 史,屬於次冷門的專史。從期刊論文的專史排名和比例,我 們可以明顯看出期刊論文所刊論文,在專史分類上的崎輕崎 重,亦局部呈現出台灣地歷史學研究的切片。. 表6-1-1期刊論文 專史排名&比例 排名 專史 比例 1 思 想 文 化 19.8% 2 政 治 軍 事 19.3% 術 16.7% 3 藝 4 史 學 論 題 8.9% 會 8.8% 5 社 書 4.7% 6 圖 濟 4.6% 7 經 教 3.8% 8 宗 度 3.7% 9 制 10 國 際 關 係 3.3% 技 2.6% 11 科 育 1.8% 12 教 13 未 明 確 分 類 1.4% 女 0.5% 14 婦. 七、 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的比較 雖然期刊論文與歷史研究所博、碩士論文是兩個層次的論著,在質與量 上均非相侔,在比較上或許牛頭不對馬嘴,但本節僅係做地區、本國斷代史 與專史分類的比較,或不失為一尚具參考價值之量化。. (一) 區域比較 本文所蒐集到的台灣地區歷史研究所博、碩士論文計 2,016 篇10,期刊論 文蒐集到的論文計 17,690 篇,正負誤差率約為 0.04。就區域而言,圖 7-1-1 “區 域比較: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1945-2000)”顯示,期刊論文的中國史占 81.0%,台灣史 14.4%,世界史 4.6%;博、碩士論文計 2,016 篇,圖 7-1-1 顯 示中國史占 73.0%,台灣史 15.9%,世界史 11.1%。在中國史部分,期刊論 文所占比例較博、碩士論文高 8.0%,顯見期刊論文更集中於中國史研究;台 10. 本文所使用的統計數字,主要來自下列資料:(1)政治大學圖書館,《中文博碩士論文索引光碟 資料庫》(台北:政治大學,1998);(2)政治大學社資中心,《全國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台 北:政治大學,1977);(3)政治大學社資中心,《全國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台北:政治大學, 1985);(4)政治大學社資中心,《全國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台北:政治大學,1989);(5)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博士論文提要暨碩士論文目錄》(台北:行政院國科會,1987);各大 學歷史系所網站(網址請參見本文徵引書目)。.

(26) .124..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灣史部分兩者間差異不大,期刊論 文 占 14.4% , 博 、 碩 士 論 文 占. 圖7-1-1 “區域比較: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1945-2000)" 100.0% 80.0%. 15.9%,較期刊論文高 1.6%,博、. 60.0% 40.0%. 碩士論文對台灣史的關注略高於. 20.0%. 期刊論文。世界史部分兩者的差距. 中國史. 世界史. 臺灣史. 不明. 期刊論文. 81.0%. 4.6%. 14.4%. 0.0%. 博碩士. 73.0%. 11.1%. 15.9%. 0.0%. 0.0%. 較大,期刊論文占 4.6%,博、碩 士論文占 11.1%,博、碩士論文高 於期刊論文 6.5%,博、碩士論文所占比例約為期刊論文的 2.4 倍。 加上時間線性因素之後,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在曲線上明顯有所出 入,圖 7-1-2 “中國史比較:期刊 論文&博、碩士論文(1945-2000)”. 圖7-1-2 “中國史比較: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1945-2000)" 120.0% 100.0%. 顯示,期刊論文的中國史研究維持. 80.0%. 一種比較穩定的情形,曲線呈波浪. 40.0%. 形升降,略如山峰,即兩端低,中 間高,各分期間有起有落,比例最. 60.0%. 20.0%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期刊論文. 71.4%. 73.7%. 80.3%. 86.7%. 79.3%. 81.0%. 博碩士. 100.0%. 93.6%. 80.6%. 76.6%. 66.1%. 73.0%. 低的第 1 期占 71.4%,最高的第 4 期占 86.7%;而第 4 期適逢台灣地區解除戒嚴,按理中國史研究的比例應往 下掉,反而是 5 個分期中比例最高的。而在博、碩士論文部分,我們看到中 國史比例節節降低,第 1 期占 100%,是 5 個分期中最高的,第 5 期占 66.1%, 是 5 個分期中比例最低的,兩者差距為 33.9%。依據曲線的走勢,2001 年以 後,博、士論文的中國史比例有可能更低。 在台灣史部分,加上時間線性因素以後,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在曲 線上呈現完全不同的發展。圖 7-1-3 “台灣史比較: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 (1945-2000)”顯示,在本文前 4 期,期刊論文的台灣史研究節節下降(第 1 期占 27.2%,第 2 期占 23.3%,第 3 期占 13.5%,第 4 期占 9.0%),第. 4 期適逢台灣地區解嚴,按. 理台灣史研究應風起雲湧,但顯現於期刊論文的卻恰巧相反,是 5 個分期中 台灣史研究比例最低的。這種弔詭的現象,我們似乎很難找到一個合理的解.

(27)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25.. 釋。一般討論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發 圖7-1-3 “臺灣史比較: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1945-2000)". 展,往往將台灣史研究的蓬勃發. 30.0% 25.0%. 展,歸因於 1987 年台灣地區解. 20.0% 15.0%. 嚴,但從期刊論文的量化分析來. 10.0% 5.0%. 看,1981-1990 年代反而是中國史 研究占比例最高的時期,並且是台.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期刊論文. 27.2%. 23.3%. 13.5%. 9.0%. 15.9%. 14.4%. 博碩士. 0.0%. 3.2%. 6.9%. 10.9%. 23.1%. 15.9%. 灣史研究占比例最低的時期。數字 到底會不會說話?或者印象式的討論有待驗證?尚待進一步分析。在博、碩 士論文部分,我們看到台灣史研究隨時代的腳步節節高升,說明台灣史研究 愈來愈受新一代的史學工作者青睞。從本文第 1 期博、碩士論文未有台灣史 論文,第 2 期占 3.2%,此後台灣史研究即呈倍數成長;第 3 期占 6.9%,為 第 2 期的 2.1 倍;第 4 期占 10.9%,為第 3 期的 1.5 倍;第 5 期占 23.1%,為 第 4 期的 2.1 倍。如果說博、碩士論文是歷史學研究的風向球,未來台灣地 區歷史學研究,很有可能向台灣史傾斜。春江水暖鴨先知,博、碩士論文似 乎已經預告台灣史研究的春天已經到來。 世界史研究是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出入較大的地方,圖 7-1-4 “世界 史比較: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1945-2000)”顯示,博、碩士論文的世界史 研究在比例上高出期刊論文甚 圖7-1-4 “世界史比較: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1945-2000)". 多,在這方面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 14.0% 12.0%. 居功厥偉,因為輔仁大學歷史研究 所規定必須以世界史為論文題. 10.0% 8.0% 6.0% 4.0% 2.0%. 目,使得博、碩士論文的世界史比 例維持在 10%上下;反觀期刊論. 0.0% 1945-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1945-2000 期刊論文. 1.4%. 3.0%. 6.1%. 4.3%. 4.8%. 4.6%. 博碩士. 0.0%. 3.2%. 12.4%. 12.4%. 10.8%. 11.1%. 文的世界史研究,除第 3 期達 6.1% 之外,其餘 4 個分期均未達 5.0%,這很可能是因為世界史研究的語言障礙較 大,史料獲得不易,使得世界史研究在台灣地區難以發展,相關論著大部分 均屬介紹性質,幾乎要到 1990 年代以後始有較多深入研究的論著。.

(28) .126..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二) 斷代史比較 本國史王朝迭替興衰,年代幽 圖7-2-1 “本國斷代史比較: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1945-2000)". 長,內容繁複;圖 7-2-1 “本國斷. 35.0% 30.0%. 代史比較: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 25.0% 20.0% 15.0%. (1945-2000)”顯示,期刊論文的本 國斷代史,略有詳兩端略中古的意. 10.0% 5.0% 0.0%. 魏晉南 隋唐五 宋遼金 未明確 明清 近現代 臺灣史 北朝 代 元 斷代. 通史. 上古. 秦漢. 期刊論文. 9.1%. 10.4%. 5.3%. 2.7%. 4.6%. 9.0%. 13.3% 26.5% 15.1%. 4.0%. 博碩士. 3.3%. 3.8%. 4.6%. 4.5%. 7.8%. 7.9%. 14.3% 34.9% 17.9%. 1.0%. 11. 味 ;而博、碩士論文則是典型的 詳近略遠。因期刊論文與博、碩士 論文在本國斷代史研究的取向有同有異,觀察兩者間的崎輕崎重,可謂饒富 興味,其中比較值得探索的包括:中國近現代史、上古史、通史與台灣史。 圖 7-2-1 顯示,中國近現代史同為博、碩士論文與期刊論文占比例最高 的斷代,博、碩士論文比例高達 34.9%,期刊論文占 26.5%,博、碩士論文 較期刊論文高約 8.4%,博、碩士論文約為期刊論文的 1.3 倍。上古史為期刊 論文占比例第 4 高的斷代,占 10.4%,博、碩士論文則是比例最低的斷代, 占 3.8%,期刊論文較博、碩士論文高約 6.6%,約為博、碩士論文的 2.7 倍, 兩者間幾近南轅北轍。 明清史為博、碩士論文占比例為第 3 高的斷代,期刊論文亦排名第 3, 並且兩者比例極為接近(期刊論文. 13.3%,博、碩士論文 14.3%);是兩者少數無論在排. 名和比例均極類似的中國斷代史。期刊論文的秦漢史占 5.3%,在斷代史中排 名第 7;博、碩士論文占 4.6%,排名第 6;期刊論文較博、碩士論文高約 0.7%, 兩者在排序和比例上亦頗接近。博、碩士論文的台灣史占 17.9%,在斷代史 中排名第 2;期刊論文占 15.1%,在斷代史中同樣排名第二;博、碩士論文 較期刊論文高約 2.8%。 通史部分兩者差異較大,期刊論文占 9.1%,博、碩士論文 3.3%,期刊 論文較博、碩士論文高約 5.8%,期刊論文約為博、碩士論文的 2.7 倍,顯見 11. 相關數字請參閱本文九、統計表.(八)本國斷代史分期篇數&比例: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

(29)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27.. 博、碩士論文較與現代史學強調窄而深的研究接軌。 中古史與近古史部分兩者有同有異,期刊論文魏晉南北朝史占 2.7%, 博、碩士論文占 4.5%,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差距約 1.8%,兩者之間雖 略有出入,但差距不大。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的隋唐五代史差距稍大, 期刊論文占 4.6%,博、碩士論文占 7.8%,博、碩士論文較期刊論文高約 3.2%。 期刊論文的宋遼金元史占 9.0%,博、碩士論文占 7.9%,期刊論文較博、碩 士論文高約 1.1%,在比例上的出入亦不大。 由上述分析,略可看出本國斷代史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差距較大之 所在,上古史和通史是兩者差距較大的部分;中古部分兩者若合符節,這種 量化結果,究屬理所必然,或係歷史的巧合,實難判斷。本國斷代史的總體 比例,說明了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的崎輕崎重現象,各自顯現台灣地區 歷史學研究的一個切片。. (三) 專史分類比較 專史分類最易看出歷史學研究的動向,何種專史最受學者青睞,其線性 起伏如何,在在均為歷史學工作者所關心。本文討論專史分類時,主要係以 中國史和台灣史為主,世界史並未列入。 在專史分類方面,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有同有異,如占比例較高的 思想文化史與政治軍事史,兩者在排名和比例上均頗類近;社會史、史學論 題、國際關係史、經濟史、制度史 圖7-3-1 “專史分類比較: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1945-2000)". 和圖書史則出入較大;占比例較低 的宗教史、科技史、婦女史、教育 史與藝術史,兩者之間甚為類似。 圖 7-3-1 “專史分類比較:期刊論 文&博、碩士論文(1945-2000)”顯. 25.0% 20.0% 15.0% 10.0% 5.0% 0.0%. 未明 國際 思想 政治 史學 婦女 教育 經濟 圖書 藝術 確分 科技 制度 宗教 社會 關係 文化 軍事 論題 類. 期刊論文 8.9% 3.7% 3.8% 8.8% 19.8 19.3 2.6% 3.3% 0.5% 1.8% 4.6% 4.7% 16.7 1.4% 3.5% 3.6% 3.3% 19.9 18.5 20.5 1.3% 8.4% 1.8% 2.1% 12.0 1.7% 3.5% 0.0% 博碩士. 示,政治軍事史為博、碩士論文占 比例最高的專史,占 20.5%,期刊論文排名次高,占 19.3%,博、碩士論文.

(30) .128..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較期刊論文高約 1.2%,惟就整體比例而言,是相當接近的;期刊論文的思想 文化史排名第 1,占 19.8%,博、碩士論文排名第 3,占 18.5%,期刊論文較 博、碩士論文高約 1.3%,兩者在排序和所占比例均甚接近。 社會史、經濟史與國際關係史,為博、碩士論文所占比例較期刊論文高 的專史;社會史在博、碩士論文排名次高,占 19.9%;期刊論文排名第 5, 占 8.8%,博、碩士論文較期刊論文高約 11.1%,約為 2.2 倍,在比例上差距 甚大。國際關係史期刊論文占 3.3%,博、碩士論文占 8.4%,博、碩士論文 較期刊論文高約 5.1%,博、碩士論文約為期刊論文的 2.5 倍。經濟史研究在 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的出入亦大,期刊論文占 4.6%,博、碩士論文 12.0%,博、碩士論文較期刊論文高約 7.4%,博、碩士論文約為期刊論文的 2.6 倍。 藝術史和史學相關論題為期刊論文所占比例較博、碩士論文高的專史; 期刊論文的藝術史占 16.7%,博、碩士論文占 3.5%,期刊論文較博、碩士論 文高約 13.2%,期刊論文約為博、碩士論文的 4.7 倍。史學論題期刊論文占 8.9%,博、碩士論文占 3.5%,期刊論文較博、碩士論文高約 5.4%,期刊論 文約為博、碩士論文的 2.5 倍。 較冷門的專史,如制度、圖書、宗教、科技、婦女、教育史等,所占比 例均未達 5.0%。在這部分期刊論文與博、碩士論文倒是調唱和。. 八、 結論 期刊主要的功能在於快速傳播新知與交流學術意見,從期刊論文可以看 出台灣歷史學發展的軌跡。本文在分析的過程中,亦將博、碩士論文列為比 較對象,經研究發現兩者之間有同有異,各自呈現台灣歷史學研究的一個切 片。相對而言,博、碩士論文對學術的脈動反應較為快速,新領域的發展基 本上均由博、碩士論文帶動,再影響期刊論文。但整體而言,期刊論文較能 呈現台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總體樣貌,雖然我們同樣不能忽略專書的出版。 但我個人認為專書的出版,在呈現學術研究的脈動上,可能稍慢於期刊論.

(31) 台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 .129.. 文,因為許多專書在出版前均曾於期刊發表,或者專書的前身即為博、碩士 論文。 就本文分析期刊論文所得,在區域方面,中國史總比例為 81.0%,略可 說明台灣歷史學研究的重心所在;台灣史占 14.4%,相對於中國史而言,在 比例上是較低的;世界史(西洋史、外國史)所占比例尤低,僅得 4.6%;因此,中 國史研究顯然台灣地區期刊論文的最主要研究領域。 就本國斷代史而言,期刊論文呈現明顯的重點斷代,近現代史、台灣史、 明清史、上古史,是期刊論文比例較高的斷代,秦漢史、隋唐五代史、魏晉 南北朝史,為較冷門斷代;值得注意的是期刊論文中的通史性論文比例甚 高,占 9.1%,說明通史性論文在期刊論文的重要性;未明確斷代占 4.0%, 略可說明期刊論文有一定比例的跨斷代論著。如將通史與未明確斷代合計, 占 13.1%,可見期刊論文通貫性的論文比例甚高,這種現象與講求窄而深的 現代學術趨勢,略有所異。 就專史分類而言,期刊論文同樣呈現明顯的重點領域;思想文化史、政 治軍事史、藝術史,是論文比例較高的專史;科技史、教育史、婦女史,為 較冷門的專史;史學論題、社會史、圖書史、經濟史介乎不冷不熱間,屬小 火微溫型的專史;宗教史、制度史、國際關係史,屬於次冷門的專史。 從區域、本國斷代史與專史分類來看,期刊論文呈現出重點領域的歷史 學研究取向;雖然期刊論文僅為台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一個切片,但在此切 片中,我們約略可以觀察出台灣歷史學的發展概況,在區域、本國斷代史與 專史分類各有其重點領域,猶似理學家所謂“理一分殊”,各出機杼,或可視 為瞭解台灣歷史學研究動向的一個重要參考。.

(32) .130..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九、 統計表 (一) 區域分期篇數&比例:期刊論文 區域 中 中 世 世 台 台 不 不 總. 國 國 界 界 灣 灣. 論文別. 史期 史期 史期 史期 史期 史期 明期 明期 計期.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類別. 文篇 文比 文篇 文比 文篇 文比 文篇 文比 文篇.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1945- 1961- 1971- 1981- 1991- 1945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0 690 1,176 2,931 5,123 4,415 14,335 71.4% 73.7% 80.3% 86.7% 79.3% 81.0% 14 48 224 256 265 807 1.4% 3.0% 6.1% 4.3% 4.8% 4.6% 263 372 494 529 884 2,542 27.2% 23.3% 13.5% 9.0% 15.9% 14.4% 0 0 0 2 4 6 0.0% 0.0% 0.0% 0.0% 0.1% 0.0% 967 1,596 3,649 5,910 5,568 17,690. (二) 本國斷代史分期篇數&比例:期刊論文 斷代. 論文別. 通 史期 通 史期 上 古期 上 古期 秦 漢期 秦 漢期 魏 晉 南 北 朝期 魏 晉 南 北 朝期 隋 唐 五 代期 隋 唐 五 代期 宋 遼 金 元期 宋 遼 金 元期 明 清期 明 清期 近 現 代期 近 現 代期 台 灣 史期 台 灣 史期 未 明 確 斷 代期 未 明 確 斷 代期 總 計期.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論. 年代. 文篇 文比 文篇 文比 文篇 文比 文篇 文比 文篇 文比 文篇 文比 文篇 文比 文篇 文比 文篇 文比 文篇 文比 文篇.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數. 1945- 1961- 1971- 1981- 1991- 1945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0 93 124 389 598 338 1,542 9.8% 8.0% 11.4% 10.6% 6.4% 9.1% 137 160 411 570 485 1,763 14.4% 10.3% 12.0% 10.1% 9.1% 10.4% 70 79 238 250 258 895 7.3% 5.1% 6.9% 4.4% 4.9% 5.3% 37 39 103 166 107 452 3.9% 2.5% 3.0% 2.9% 2.0% 2.7% 62 77 163 283 200 785 6.5% 5.0% 4.8% 5.0% 3.8% 4.6% 93 184 328 477 430 1,512 9.8% 11.9% 9.6% 8.4% 8.1% 9.0% 126 255 433 695 743 2,252 13.2% 16.5% 12.6% 12.3% 14.0% 13.3% 39 210 794 1,757 1,671 4,471 4.1% 13.6% 23.2% 31.1% 31.5% 26.5% 263 372 494 529 884 2,542 27.6% 24.0% 14.4% 9.4% 16.7% 15.1% 33 48 72 329 187 669 3.5% 3.1% 2.1% 5.8% 3.5% 4.0% 953. 1,548. 3,425. 5,654. 5,303. 16,883. (三) 專史分期篇數&比例:期刊論文 分類. 論文別. 年代. 史 學 論 題期 刊 論 文篇 史 學 論 題期 刊 論 文比 制 度期 刊 論 文篇 制 度期 刊 論 文比 宗 教期 刊 論 文篇 宗 教期 刊 論 文比. 數 例 數 例 數 例. 1945- 1961- 1971- 1981- 1991- 1945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0 81 115 375 474 454 1,499 8.5% 7.4% 10.9% 8.4% 8.6% 8.9% 55 69 146 167 186 623 5.8% 4.5% 4.3% 3.0% 3.5% 3.7% 31 50 89 202 273 645 3.3% 3.2% 2.6% 3.6% 5.1%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Institute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Learn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on embodied cognitio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The Ttimes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New Edition). London: Times Book.. Oxford: Heinemann Educational. Success in world history since 1945. London: John Murray. London; New

2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3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sing Hua

Department of Physic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hua, Taiwan. We investigate how the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