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僱型視障按摩師之職業生涯發展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自僱型視障按摩師之職業生涯發展研究"

Copied!
1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復建諮商研究 碩士論文. 自僱型視障按摩師之職業生涯發展研究 The Study of Self-employed Visually Impaired Masseurs in Career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張千惠 博士 研究生:葉昭伶.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8 月.

(2) 摘. 要. 本研究以 Super 生命廣度理論,探討三位自僱型視障按摩師職 業生涯發展的過程,勾勒出視障者就業發展的樣貌與影響因素。本 研究選取三位自僱型視障按摩師、四位家人及六位重要同事,進行 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 針對自僱型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發展歷程,分階段討論視障者 建構初期職業生涯方向、勇闖職場、職業探索、職業定向、未來規 劃。以三位研究參與的生涯歷程,瞭解視障者如何形成初期生涯目 標,進入職場面臨的挑戰,探索適合的行業,選定以自僱型態投入 經營按摩事業、從按摩工作中獲得經濟穩定與職業成就,並利用自 僱型的彈性工時投入其他活動,在收入穩定下持續發展職業生涯。 由三人的豐富就業與生活經驗,看到他們在生涯發展考慮下投入工 作,找到職業發展方向,持續自我滿足,達成自我設定的職業生涯 目標。 關鍵詞: 視覺障礙、按摩師、職業生涯發展. I.

(3) The.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ree self-employed visually impaired masseurs under the Super’s life-span theory to outline the appearance and factors of visually impaired career development.. There were in-depth interviewed three self-employed. visually impaired masseurs, four family members and six colleague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hree self-employed visually impaired masseurs were structured five stages which a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itial career direction, battles in workplace, career exploration, careeremployment orientation, future career planning. In the course of three researchers involved in career, it’s to Learn how to form visually impaired early career goals, face the challenge in workplace, explore self-suitable career, operate massage business by self-employed, get economic stability, approach the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put the flexible working hours into. other activities, sustai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in stable income. By the rich employment and life experience, they participate in workplace to consider th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find out career direction. They put efforts on massage business and get self-satisfied from career achievement which made them continue activities to develop their future.. Keywords: visually impaired, masseurs, career development. II.

(4)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 究 目 的 與 問 題 … … … … … … … … … … … … … …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視 障 按 摩 師 職 業 生 涯 發 展 之 相 關 因 素 … … … … … 5 第二節 職 業 生 涯 發 展 理 論 … … … … … … … … … … … … 2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1 第二節 研 究 參 與 者 … … … … … … … … … … … … … … … 3 3 第三節 研究倫理………………………………………………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35 第五節 研究程序………………………………………………38 第六節 資料蒐集、管理、分析與驗證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建 構 初 期 職 業 生 涯 方 向 … … … … … … … … … 4 3 第二節 勇 闖 職 場 … … … … … … … … … … … … … … 5 5 第三節 就 業 探 索 … … … … … … … … … … … … … … 6 8 第四節 就 業 定 向 … … … … … … … … … … … … … … 8 3 第五節 未 來 規 劃 … … … … … … … … … … … … … … 1 0 0 III.

(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 究 結 論 … … … … … … … … … … … … … … … 1 0 9 第二節 研 究 建 議 … … … … … … … … … … … … … … … 1 1 7 第三節 研 究 限 制 … … … … … … … … … … … … … … … 1 1 9 第四節 研 究 者 反 思 … … … … … … … … … … … … … 1 2 0 【參 考文 獻】 ………………………………………………… 122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及訪談同意書…………………………133 附錄二 訪談大綱……………………………………………136. IV.

(6)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四節,分別為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與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 99 年度全國模範勞工中,職業勞工組的林復生是一位眼 盲的專業復健師。盲人按摩師很多,但 53 年次的林復生,同時也 是鋼琴師、大學生、歷經創業、倒閉,最近還主演了一部電影。…46 歲取得空中大學學士學位的他,正準備轉換職場,他的規劃是去 考公務員和律師,讓自己能有更多的力量助人。…, 「永不設限」, 就是他克服人生逆境的座右銘。」 (何珮琪,2010)。 「為什麼想瞭解自僱型視障按摩師的職業生涯?」研究者接觸 重度視障者至今已 17 年,服務視障者超過 8 年,發現多數視障者 以按摩工作為主要職業,我也曾耳聞視障者從事其他行業的困難 處,也常見不同特質的視障朋友選擇或放棄按摩工作。研究者多 年前曾任職業訓練專案管理員,發現學員經歷就業經驗不同,思 考職業的角度也不相同。也從中發現訓練機構對職種與就業的看 法,影響學員面對職業的心態(花敬凱,2000;賴淑蘭、陳貴珍, 2009)。我從一位訓練員的角度出發,想要瞭解視障者到底在職業 生涯發展歷程中,除了面對視障特質外,又面臨哪些其他情況。 什麼樣的遭遇讓視障者轉換工作,什麼樣的理由讓視障者選擇按 摩工作。我好奇著視障者在以視覺為主的就業環境中,只有視覺 造成障礙嗎? 視障者從事的按摩職業,是否也與一般職場中面臨 著相同的困境? 例如:技術提升管道的侷限(胡名霞,2000)。、工 作機會獲得不易(張瓊方,1998)。、且收入不佳的窘境(萬明美, 1.

(7) 1991;王育瑜,1995;行政院勞委會,2010)。 正在思考著視障的就業困境時,我恰好閱讀到 99 年模範勞工林 復生全盲復健按摩師的報導,他的經驗與我過去服務經歷有些不 同。他是從事視障理療以復建工作為主的重度視障按摩師、喜歡嘗 試不同的體能活動、有參與按摩職業中其他角色,包括:按摩乙丙 級技術士監評、宣導視障按摩的公益按摩師、參與基礎課程教學(何 珮琪,2010)。從他的身上,我看到視障者並沒有因為按摩職業而限 制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他除了積極追求職業相關角色外,也掌握 嘗試其他社會參與的活動角色的機會。他的職業生涯發展,是與過 去研究視障按摩就業困境的議題大不相同,因此,更促使研究者想 探究自僱型視障按摩師是如何成就自己期待的職業生涯發展。期待 此研究結果,在職業重建人員媒合視障者選擇按摩工作時,除了進 一步瞭解視障者選擇該職業原因,另也協助視障者適性探索其他職 類,提供視障者更完善的職業生涯諮商服務。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僱型視障按摩師的職業生涯探究」 ,故本研 究的目的要希望瞭解影響重度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發展的因素,想 瞭解選擇按摩就業前如何建構初期職業生涯方向、職場經歷為何影 響視障者選擇按摩就業、以自僱型從業型態的狀況與困境、職業生 涯發展期待…等,透過研究進一步瞭解重度視障按摩師是如何達成 設定的職業生涯目標。基於以上的目的,本研究的問題是自僱型視 障按摩師的職業生涯發展歷程為何。. 2.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中將提到的關鍵名詞:「視障按摩師」、「自僱型」、與「職業 生涯發展」,此節分別就三個項目描述如下: 壹、「視障按摩師」: 本研究之視障按摩師,指的是持有視覺障礙手冊者,並通過勞 委會職訓局之丙級或乙級按摩技術考核標準,取得丙級或乙級按摩 技術士證,並依據視覺功能障礙者從事按摩或理療按摩資格認定及 管理辦法(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內政部、行政院衛生署,2008),以按 摩丙級技術士在持有按摩執業許可證後進行按摩服務者,或以按摩 乙級技術士證在持有理療按摩執業許可證後,進行理療按摩服務者。 貳、「自僱型」: 近年來政府針對視障就業,曾辦理三次大規模就業調查,分別 為 98 年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勞委會職訓局,2009)。、98 年 6 月各直轄市與縣市政府視障按摩就業需求調查(行政院勞委會職訓 局,2009)。、與 99 年視覺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2010)。此三份資料顯示按摩行業中,顯是視障行業存在著多元就業 職場(勞委會職訓局,2009;行政院勞委會,2010),資料中也顯示出 視障按摩師多數選擇以自僱業型態經營事業(勞委會職訓局,2009; 行政院勞委會,2010)。 「自僱型」之從業型態,指在人力資源調查統計資料標準週內, 年滿十五歲以上,合於下列規定者,均稱為自雇者(1)。在工作:從 事獲取個人利益或家庭利益的有酬工作(2)。擁有企業但不在工作: 3.

(9) 擁有企業者因傷病、業務不振或其他原因而暫時不在工作者。雇主、 自營作業者及無酬家屬工作者均視為自雇者(主計處,2010)。本研 究將探究為自僱型視障按摩師之職業生涯發展,所指自僱型視障按 摩師,是以不受雇按摩院中心,未被企業聘雇,且以按摩為主要經 濟收入之視障按摩師。 叁、「職業生涯」 本研究所稱職業生涯,係指符合上述條件之研究參與者之個人 從探索職業、決定職業、從事職業、發展至目前從業型態歷程。本 研究將透過訪談瞭解視障按摩師在選擇按摩職業前後,職業發展的 情況,與面臨按摩職場調適的過程。因此本研究使用「職業生涯發 展」一詞是想涵蓋視障按摩師,從面對視覺障礙、選擇職業、經歷 職場、轉換就業,進而發展成為自僱型從業者的整個歷程。將以自 僱型從業型態為主要經濟收入的視障者為本研究訪談對象,想瞭解 視障者在投入按摩職場前後職業生涯發展歷程,包括視障者在生 理、心理社會、職場或其他與工作有關的各項調適歷程。. 4.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僱型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發展,本章共分為 二節,分別說明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發展歷程之相關因素,與職業 生涯發展理論。以過去視障按摩相關研究,瞭解視障按摩師職業生 涯發展之相關個人與環境因素,加以職業生涯發展理論,說明身心 障礙者構築職業樣貌的相關因素。 第一節 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發展歷程之相關因素 本節將探究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發展的相關因素,將分三部分 探討影響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發展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及生涯 發展的其他議題。 壹、. 個人因素 影響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的個人因素,涵蓋視障者特質、個人. 背景與個人信念,以下將就這三項進行討論。 一. 視障特質 (一) 因為缺乏視覺,面臨觀察環境、接受訊息與傳遞訊息的困境。 從視覺能力影響人類生活範圍中,來瞭解視覺障礙者的特質。 在人類生活中,主要以視覺感官作為主要資訊吸收管道。人類透過 視覺功能解讀影像資訊,瞭解人事物的大小、形狀、靜態與動態狀 況,透過視覺瞭解自己與其他人事物的相對位置與角色概念(柯明 期,2003)。視覺障礙特質是主要來自視覺感官障礙,造成視障者在 有限視覺或在嚴重視覺受損下,需要使用其他感官代償策略進行視 5.

(11) 覺訊息的接受與理解(廖涵儀,2007),以便與明眼社會進行溝通, 順利進行所有生活、學習與工作內容。視覺障礙的特質就是受限於 視覺狀況,面臨觀察環境、接收訊息與傳遞訊息的困境,這種困境 是全面性影響一個人存在與環境互動的狀態(王育瑜譯,1998;余月 霞、花敬凱,2004;賴麗凌譯,2005)。視障者生存在以視覺規劃的 環境中,視覺能力喪失將嚴重影響到資訊理解與使用能力,視覺喪 失等於無法掌握環境、理解環境,更無法與社會進行溝通,視覺障 礙者逐漸與明眼世界疏離(萬明美,2000)。 (二) 視障個人特質形成來自於個別對視覺環境適應需求。 視覺障礙者對視覺環境適應需求來自於個別差異,影響個別化 需求的因素還可能包括致障病因、致障年齡、視覺喪失程度、視覺 治療或癒後歷程、性別、人格特質、天賦能力、努力程度、家庭因 素等複雜因素交互作用(柯明期,2003)。先天失明者缺乏視覺經驗, 對視覺情境較難以想像。後天失明者曾經擁有過視覺經驗,較先天 失明者有較好能力理解視覺情境。但後天失明者很可能持續使用明 眼操作方式面對視覺情境。以不適當策略持續使用明眼操作模式處 理情境時,難以解決視障遭遇生活困境時,造成對自我能力否定與 自我形象毀滅(王育瑜譯,1998;柯明期,2003)。而無論視障者是 哪一種原因失去視覺,都將因為個人因素不同,遭遇不同困境(花 敬凱,2004)。 (三) 視障者是以其他感官知覺代償視覺功能。 喪失視覺意謂著視覺訊息接收管道受阻,人類被迫放棄以視覺 為主的處理資訊方式,改以其他感官訊息做為視覺代償策略,處理 6.

(12) 視覺情境(王育瑜譯,1998;余月霞、花敬凱譯,2004;賴麗凌譯, 2005;廖涵儀,2007)。視覺障礙將嚴重阻礙人類在視覺社會中展現 能力的任何機會,因此要發揮視覺障礙者的能力,必要瞭解人類其 他感官功能應如何代償視覺功能缺損,綜合運作其他感官功能來解 決視障者生活困境,而感官功能來自於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本體覺、運動覺、障礙覺、平衡覺…等,(萬明美,2001;廖涵儀, 2007)。視障者透過其他感官知覺代償,建立起新的溝通機制。 (四) 視障者能透過訓練而有效率綜合運用感官知覺。 剩餘視覺者(又稱為低視力者)。以使用視覺為主,例如:眼鏡 與放大鏡。完全喪失視覺者以聽覺與觸覺為主,例如:點字、報讀。 大部分在設計視覺缺損之無障礙生活環境時,較常被提視覺、觸覺 與聽覺。一般人常誤以為視覺缺損或喪失後,聽覺與觸覺或其他感 官知覺會相對敏銳。事實上視覺外的感官能力並不是先天具有的, 而是後天練習、適應與經常使用其他感官作為資訊蒐集所致(廖涵 儀,2007)。視障者若未經常練習及習慣使用其他感官代償視覺,無 論是先天或後天視障者是不可能理所當然具備其他感官的敏銳度。 迎接視茫茫世界(王育瑜譯,1998)。提到其他感官知覺代償使 用,僅有在訓練視障者時,才會被特別提及,例如:訓練視障者的 生活技能與定向行動技巧時,位移所需的本體覺、運動覺、障礙覺、 平衡覺,與定位所需嗅覺、味覺。若要完備視障的綜合感官來代償 視覺功能,非只於外在無障礙輔具或無障礙環境的提供,還要視障 者不斷地自我實踐生活經驗。視障者唯有自我心理能夠接受視覺缺 損,以實際行動面對困境,才能體會生活並重回社群(王育瑜譯, 1998)。由此可知,視障者建立代償策略的歷程,視覺缺損者的心 7.

(13) 理建設與學習生活技能兩者需互相搭配。視障者獨立生活技巧完備 時,此時的視障者將習慣使用其他感官代償技術適應生活細節,學 習專業職業技能,重回就業職場。 (五) 思考職業生涯發展時,受到視障特質的影響。 視障特質左右著視障者選擇工作;有些人認為按摩工作不使用 視覺,所以選擇按摩(賴麗凌譯,2005);有些人堅持興趣,持續嘗 試不同職業(陳舜協,2010),有些人最後在面臨視覺喪失造成的工 作困境(花敬凱、彭淑青,2004),放棄自我興趣選擇按摩工作。有 些視障按摩師進入職場後,瞭解自我特質與能力後,轉變按摩職場 工作角色,例如:經理、店長、教師…等(王育瑜,2004;柯明期, 2008)。視障特質的覺察力與社會互動能力,將是影響視障按摩師 的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因素。 (六) 視障者面臨覺察力低落與社會互動障礙的困境。 視障者社會互動障礙在於難以使用視覺解讀環境資訊 (廖涵 儀,2007),導致覺察力降低,無法立即回應,或是誤判環境訊息, 而造成錯誤回應(王育瑜譯,1998)。面對覺察力與社會互動障礙的 困境時,視障者能否意識到整個世界主要是以視覺溝通訊息(王育 瑜譯,1995;曾秀玲譯,2000) 但視障者僅能以聲音、觸覺以及其 他感官認知,來處理工作所需的訊息(廖涵儀,2007),造成視障者 在一般職場壓力。 有研究指出視障者在社會互動行為,多數表現較為消極且被 動,有些甚或有社會孤立現象(萬明美,1991;花敬凱,2000;王 寶宗、張開衍,2003;李菁華,2008)。研究指出視障者社會互動 8.

(14) 意願不高(李永昌 2003),視障按摩師較不會主動接觸與關懷客戶、 不願參加社區推廣,原因來自於視障按摩師表示推廣是宣導視障按 摩形象,卻無法實質吸引客源消費。視障按摩師認為打電話關懷客 戶,會覺得是拜託客戶來消費,不願意主動打電話聯繫客戶(李菁 華,2008)。另有由此可知,視障者社會互動感受,和一般職場與 按摩職場上的社會互動需求,有很大差異。 從按摩工作中看出視障者覺察力與社會互動能力低落,對工作 造成的影響。按摩是與客戶肌膚接觸的工作,按摩師以手技照護客 戶的身體與心理感受。按摩工作特質是與客戶近距離密切互動的工 作型態,工作者需要對環境中的人、事、物要有相當程度的觀察力 與互動能力(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內政部、行政院衛生署,2008)。 研究指出視障按摩師在工作上的觀察力與社會互動能力不佳,讓按 摩工作收入較難提升(李菁華,2008)。 研究指出一般明眼雇主聘僱視障者的想法時,發現除了工作技 術外,會考慮視障者互動性,發現視障者進入一般職場時,面對「概 念推廣」 、 「同濟關係」兩項社會互動的問題(花敬凱、彭淑青,2004)。 針對成功視障者聘僱經驗的研究就指出若要成功就業,視障者必須 要與同事主動互動,以確定工作訊息正確傳達(Golub,2006)。 因此,不論是從事按摩或非按摩工作,視障者受到視障特質的 影響處處可見,是視障者職業生涯發展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 個人背景 個人背景的影響項目,包含按摩專業培育背景、個人自主管理與 經濟知識認知、工作經歷、性別、工作體能。 9.

(15) (一) 按摩專業培育是以技術為主的職業訓練。 台灣的視障按摩專業培育,僅有少數人來自主流教育,絕大 多數人以職業訓練為主要培育管道。主流教育中的按摩最高學 歷,以啟明學校取得高職學歷,教學目標是輔導學生考取按摩丙 級技術士。台灣以勞政系統提供的按摩職業訓練為主,並沒有提 供學歷認證,訓練目標以考取丙級與乙級技術士證的職業技術檢 定考試。目前台灣視障按摩師的專業培育背景包括,日本高等理 療教育結業者、視障職業重建機構按摩職訓結業者、視障特殊教 育高職畢業生和師徒制之從業者(柯明期,2009;孫迺翊、張桐 銳,2010)。李永昌(2003)指出教育程度越高者,其工作職類也較 具專業性;教育程度越低者,則較偏向操作性或勞力性質的職 類。但此說法在視障按摩中無法獲得證實,因為台灣視障按摩師 的教育背景涵蓋不識字到碩士學歷者(行政院勞委會,2008)。 (二) 個人自主管理與經濟知識認知。 視障者按摩師就業困境研究中,發現個人自主管理與經濟知 識認知,影響著視障者職業生涯發展(王育瑜,2004;李菁華, 2008)。個人自主管理包含項目有,包括時間管理、資金管理、環 境管理、資訊管理。經濟知識認知的項目,包括:經營管理、財 務收支、成本控管與回收…等經濟概念。自主管理與經濟知識認 知對職業生涯影響,從另一份研究獲得證實,針對明眼一般行業 雇主瞭解聘僱時公司要求的勞動條件,指出明眼一般行業雇主把 「管理」、「成本」、「創造利潤」概念,作為人員競爭力選項,是 決定優先聘僱條件(花敬凱、彭淑青,2004)。從研究看來,不論是 從視障按摩師困境,或雇主聘僱需求來看,自主管理與經濟知識 10.

(16) 認知的兩項能力,確實會影響視障職業生涯發展。 (三) 經歷累積影響視障者的職業生涯轉變。 生活經驗與工作經驗缺乏影響工作發展。針對自僱型視障按 摩師行銷困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全盲視障按摩師,若年輕時 因障礙缺乏機會獨立行動、除了工作外很少與外界聯繫,會形成 生活圈狹小,與明眼社會嚴重脫節,造成個人較難以接受社會型 態改變的事實,以致腳步無法跟上時代趨勢,造成工作機會驟 減,雖有按摩師職稱亦形同失業(李菁華,2008)。應 98 年 6 月各 直轄市與縣市政府視障按摩就業需求調查(行政院勞委會職訓 局,2009) 指出多數重度視障按摩師沒有從事過按摩以外的其他 行業、難以取得按摩以外的工作機會,既使按摩工作收入不多仍 繼續從事,面臨難以轉業的事實。證了當障礙者生活範圍狹窄, 加上障礙後缺少職業探索經驗,導致其職業生涯發展歷程會比一 般人受到更多限制(林幸台,2004)。 視障按摩師可依據工作經歷與需求,轉變個人按摩職業樣 貌。按摩有多元工作場域可供選擇,包括,觀光飯店、固定室內 按摩院、視障福利團體經營按摩中心、合夥經營按摩中心、火車 站、醫院、大賣場按摩小棧、企業聘僱、戶外設攤按摩師、公園 夜市戶外流動攤販。視障按摩師因應工作場域,延伸多元按摩服 務,包括:外出服務、定點服務、臥式服務、座式服務、開放空 間服務、封閉空間服務。視障按摩師隨著工作場域與服務內容, 發展出雇主、自僱、他僱、兼職,共四種從業型態(王育瑜,1995; 李菁華,2008)。. 11.

(17) (四) 性別影響視障按摩師的職業生涯發展。 視障按摩師的性別人數從業比例,視障男性按摩師遠多於女 性按摩師。從業人數在性別上差異,不代表視障男性較容易取得 工作機會。一般而言,視障女性按摩師較容易取得飯店的按摩工 作。性騷擾議題也影響視障女性是否選擇按摩工作的型態,視障 女性視障按摩師會擔心被顧客性騷擾,相對男性按摩師較有心理 壓力。視障女性的家庭角色,也會讓視障女性改變工作型態,女 性視障按摩師在結婚之後,女性負擔經濟收入與照顧家庭小孩的 雙重責任。視障女性會受到社會道德的規範的限制,例如:女性 按摩師擔心主動打電話關懷客戶,會被客戶誤解,反而會引起不 必要誤解(王育瑜,1995;李菁華,2008)。 (五) 工作體能影響按摩師職業生涯發展。 按摩是高度勞力工作,按摩師可能因為體能緣故,導致面臨 職業生涯轉換。按摩從業人員肌肉骨骼疾病盛行率即成因調查 (張彧,2007),發現手指腹力、工作年資、年齡、直接與客戶接 觸的時間,與按摩師常見職業傷害骨骼肉疾病相關。不正確工作 姿勢,讓按摩師造成骨骼肌肉傷害,因而縮短視障按摩師的工作 年限,轉其他職業時,因為手部職業傷害,造成按摩師轉業上困 難(張彧,2007)。由此可知,體能狀況會是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 轉換的考量因素之一。 三. 個人信念 由文獻中看到視障按摩師的信念形成與轉變的狀況。. 12.

(18) 個人信念是個人在過往經驗下,形成職業生涯的想法和期待, 而個人抉擇所依據的因素,Krumboltz 是認為受到個人信念影響 (Krumboltz,1983)。無論是選擇職業或適應工作,人們持續對自己 的任 何 狀況 作 出 抉擇 , 也從 抉 擇 中不 斷 轉換 擔 任 各種 職 業角色 (Szymanski & Hershenson,1998),依經驗累積而形成自我與世界的 信念,造成現在的自己及對未來的自己的看法,而導致影響個人表 現、成就期待與計畫行動的看法。Krumboltz(1983)。指出形成信念 背後因素,會造成抉擇時推論的方向,若個人曾有不當的經驗及處 遇方式,就會採取錯誤的推論與處理方式,例如:過大誇大、災難 性思考、極端化、過度概念化、具有強制性、自我設限與自我貶抑。 Mitchell & Krumbotlz(1996)提到不適切的信念,會產生決擇問 題,包括未能覺察問題的存在、未能運用所需的能力做決定或解決 問題、因不當的理由排除可能是有利的選擇、因不當的理由選擇不 適合的解決方式、自覺能力不足而感到悲傷或焦慮以致無法達成目 標。由此可知,個人情緒反應與事件處遇、個人挫折忍受度會成為 職業生涯發展阻力。 (一) 視力限制讓按摩工作被認為是視障者的唯一選擇。 視覺限制是影響視障者從事按摩的最大主因(萬明美,1991; 王育瑜,1995;邱睿儀,2004)。許多視障者與視障者的家屬認為 從事按摩,是一條不得不的選擇,是在走投無路與迫於無奈下決 定的工作,而面臨職業選擇的無奈與無力,來自於視障者自小到 大在社會化養成過程中受排斥的經驗。 (王育瑜,1995)視障者從 事其他工作時,工時與薪資不一定比較優厚,所以有些視障者轉 行投入按摩後,反而認為按摩最適合視障者從事的工作(李永昌, 13.

(19) 2003;Ilana & Reuven,2005),按摩由最初不得不的選擇,轉變成 最適合視障者的工作。 (二) 缺乏視力無法主導環境,以技術至上為生存競爭優勢。 研究指出視障按摩師對環境與資訊的覺察力相對低落,包括: 對工作場所的裝潢、設備與衛生清潔的觀察力、對市場特色與客 人需求的洞察力、個人形象與職業形象的交互影響力…等。由視 障按摩師對於空間配置、打掃清理、資金管理、客戶資料處理, 在缺乏視覺而造成操作主導性低,造成視障按摩師認為以視力無 法掌控外在環境,若要生存只能靠技術迎戰新興按摩院競爭,故 將焦點全放在技術。 (萬明美,1991;王育瑜,1995;李菁華,2008) 。 (三) 追求技術實力,提升職場競爭力。 視障按摩師對手技能力信念有正向肯定,表示手技是視障者 的專長,視障者不需要依賴任何設備,就可以主導進行工作(黃坤 祥、李宜樺 2009),視障按摩師認為視障者要確保工作機會,就是 要提供治療效果的按摩,就是要按的讓人家覺得有效,下次就會 找你,不是說會按摩就可以。(李永昌,2003;Norimah,2009)。 因此視障按摩師會想要瞭解日漸多樣化的文明病,學習新徒手療 法知識、專業病因與處理方式(Aktivo,2010;LASMEDA,2010)。 有些視障按摩師會透過多張證照,取得專業認證來證明按摩 能力與功效(胡名霞,2000;Yun C.C.,2008)。視障按摩師在台灣 以取得乙級證照後,換發理療執業許可證照為策略,來提升自己 的專業形象(李菁華,2008)。目前台灣仍缺乏按摩高等教育進修 管道,極少數的視障按摩會透過台灣盲人重建院推薦,遠赴日本 14.

(20) 取得針、灸及指壓的三療日本執業證照(孫迺翊、張桐銳,2010)。 (四) 因工作信念發展出不同的從業型態。 視障者因工作信念發展出不同的從業型態(黃坤祥、李宜樺, 2009;李菁華,2008)。視障按摩師從業型態分為擔任雇主、被聘 僱、自僱型、兼職型的四大類。擔任雇主者是以經營管理為主, 肩負經營收支平衡壓力。被聘僱者,以遵從公司要求規定定點或 外派工作,多為拆帳制度,工時長又不見得賺得到錢。自僱型者, 由多數由個人、夫妻及朋友共同經營,在居住場所設立按摩工作 室,以彈性工時為特色,經常面臨客源流失與客源開發不易狀況, 自僱型之視障按摩師會尋找其他按摩打工機會,如:醫院、休息 站、火車站、航空站、夜市、百貨公司、溫泉飯店…等,以坐式 按摩提供服務。兼職者則原有主要工作,以經濟補貼為由從事按 摩,作為副業收入(李菁華,2008)。 貳、. 環境因素 影響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之環境因素,分為四部分進行討論,. 分別以社會觀感、重要他人、輔具支持、職業教育。 一、. 社會觀感. (一) 社會觀感與法令的轉變,影響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轉變。 社會觀感影響視障按摩師的職業生涯,來自社會對按摩的認 同程度。在日據時代,以治療為主的日式按摩在未被台灣社會認 同,視障者無法靠按摩獨立生存,技術無法被社會認同,無法獲 取收入,極少數視障理療師為人提供治療服務。根據片岡嚴 1921 15.

(21) 年台灣風俗誌所紀載,拿龍(台語按摩)。歸屬於下九流行業(陳金 田,1985),社會地位較低的職業。在社會風氣尚未開放,視障按 摩師因客人需要而出入飯店,故被誤認為色情按摩,或社會地位 不高的行業(王育瑜,1995;張瓊方,1998;蔡明富,2000;楊 齡 媛 , 2008)。視障按摩負面的社會印象,使得視障者選擇按摩時 有所猶豫。 日據時代為了管理漢醫,明定非視障者不得從事按摩(邱大 昕,2009),國民政府為了照顧視障者生計,以法令禁止非視障者 不得從事按摩行業(柯明期,2009),長期管制下,造成按摩為盲人 的唯一出路的社會印象(張梅蘭,2002;蔡明砡,2004),影響視障 者選擇與從事該按摩的想法。因為法令管制緣故,有的人將按摩 定位為視障庇護就業角色(王育瑜,2004;吳敏菁,2005),有人將 按摩暫時維持經濟安全,視為按摩為轉業的跳板(陳舜協,2000; 柯明期,2008)。 (二) 視障按摩師認為有治療技術者能獲得較好的社會觀感 1971 年以前有能力執行針灸的視障理療師,收入較豐厚,職 業地位相對受到尊重(邱大昕,2009),視障按摩師對職業角色有較 高期待,認為按摩要有治療效果,才會留住客人(李永昌,2003), 國外文獻也指出,視障按摩師具有治療專業,較能取得社會認同 (胡名霞,2000;Ilana & Reuven,2005;Yun,2008;Young-il, 2008;Pecharat,2009;Norimah,2009;Mingli,2010;Yoshikawai , 2010),有助就業機會的取得與就業穩定。在英國,視障物理治療 師歷經 100 年的努力後,才得到一般民眾與醫療專業的接納與肯 定(胡名霞,2000)。台灣視障按摩師為了矯正社會對視障者從事按 16.

(22) 摩的偏見,也以新式按摩中心推動「健康」形象,提昇顧客對待 按摩師的態度,使按摩師感覺教被尊重(王育瑜,2004;健生按摩 院,2010),而按摩師在手技專業被社會尊重下,較能持續以按摩 職業發展職業生涯。可見社會對於視障按摩師職務角色的觀點, 足以影響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發展的情況。 二、. 重要他人 影響視障按摩師的職業生涯的重要他人,包括服務相關人員、. 按摩教師、和視障同儕。最先影響視障按摩師的是服務相關人員, 包括:諮商員、社工、定向行動師、重建教師、機構負責人…等諮 商(Frances,2008;Amy & Sandra,2008)。 (一) 技術養成期的相關服務人員,影響視障者對職業生涯期待。 從台灣、英國、泰國、馬來西亞及中國看到,技術養成期的 相關服務人員對於按摩職業的期待,影響視障者按摩職業生涯發 展。台灣視障理療按摩教育發展,源起於日據時代,由木村謹吾 醫師將視障理療按摩引入台灣,因為是木村醫自己父親是一位視 障理療師,在日本從事按摩理療治療並兼任為視障理療教育老 師,在日本社會備受尊重 (蔡龍雄,2006;健身按摩院,2010)。 視障理療師在日本擁有被尊重的社會地位,木村醫師想將此視障 印象帶到台灣社會,引進獲得日本政府認可的理療按摩訓練課程 (柯明期,2009)。 英國視障物理治療教育指出視障者在職業生涯上,能有專業 成就,是技術養成時期,視障服務相關人員對視障者學習能力的 肯定(胡名霞,2000)。英國視障按摩師推動,是由中途失明的醫 17.

(23) 生 Dr. Pearso 倡議,並成立 National Institute of Massage by the Blind 朝向專業人員培育課程推動,後來隨著物理治療發展,其 培訓課程標準與一般物理治療師的標準相同,故視障物理治療師 能得到社會認同,甚至有不少視障物理治療師,在英國大學物理 治療系內擔任教職。從英國視障服務相關人員,從專業教育環境 建制到就業機會開發,包括視障教材研發、學習空間改善、輔助 與輔具資源開發,隨職業專業的發展,改善課程內容。可見,視 障服務相關人員認同視障者專業能力,擁有相同的職業專業期 待,所以視障服務人員投入透過社會宣導及制度與法令倡議,積 極排除保護環境、爭取平等學習與就業環境(Lougheed,1999)。 泰國、馬來西亞與中國視障機構服務經驗,從剛開始提供視 障就業職種,轉變為培育視障者在醫學制度與法令規範下,擔任 醫療按摩 (Mingli,2010;Norimah,2009;Pecharat,2009)。從 就業政策與教育訓練內容的轉變,可見視障服務相關人員,對於 視障者能力瞭解與肯定,將影響視障者職業生涯發展(花敬凱, 2000)。 (三) 服務相關人員對視障者能力認知影響視障者職業生涯發展。 視障服務相關人員提供服務與傳達的職業形象,會引導視障 者對職業的認知,足以影響視障按摩師的職業生涯期待。視障服 務相關人員,從職業養成到就業發展,從個人學習到大環境就業 倡議,無不時刻伴隨視障者的各職業生涯需求,提供諮詢與協助 (Bagley,1985;Phillip & Richard,1999;胡名霞,2000;花敬凱, 2000)。視障服務相關人員對視障者能力沒有正確認知,也有可能 造成視障者職業生涯無法順利發展的窘境(花敬凱,2000;Sapp & 18.

(24) Hatlen,2010)。台灣針對視障者從事物理治療議題,看出教育課 程規劃者與教學者,未能積極針對視障學習者特質、能力與生活 型態,提出具體短程、中程與遠程的課程規劃,使得視障者進修 物理治療推動困難(胡名霞,2000;張梅蘭,2002)。 (四) 按摩技術老師的職業技術認知將影響學生職業生涯期待 按 摩 技 術 老 師 對 於 職 業 技 術 認 知、對 於 學 生 發 展 期 待 、 對於視障學習特質的瞭解,都會影響視障者職業生涯發 展。日據時代,會將表現優秀的畢業生,留下來當按摩教 師 (邱 大 昕,2009)。日 本 筑 波 大 學 以 理 療 科 教 員 養 成 專 攻 科 培 育 師 資 (日本筑波大學, 2010), 針 對 視 覺 障 礙 所 需 的 教 材 教法進行師資培訓。台灣早期聘用按摩教師,啟明學校與 臺 灣 盲 人 重 建 院 是 以 優 秀 校 友 留 任 教 學 (蔡 龍 雄 , 2006; 柯 明 期 , 2009), 視 障 按 摩 師 得 以 自 身 經 驗 , 分 享 視 障 學 習 方 式、視障生活的型態,及就業市場的狀況。目前台灣依據 職業訓練師甄審遴聘辦法(行政院勞委會,1997),聘 任 持 有 按 摩 乙級技術士證者進行教學,以視障者傳承視障者方式進行 教學,可見視障按摩教育中,視障按摩教師以本身障礙特 色,進行同儕輔導的特色,同時傳承就業市場的資訊,在 職業訓練過程中,建構視障按摩師對職業生涯的期待。 視 障 按 摩 教 育 隨 著 醫 學 知 識 變 革,開 始 聘 僱 明 眼 按 摩 技 術教師與醫學教學者,明眼教師面對視障者學習能力與制 作視障教材,成為視障按摩師早期職前準備經驗的關鍵人 物。研究指出,早期經驗的成功與否,將會影響個人後續 職 業 發 展 的 重 要 因 素 (花 敬 凱,2000),由 此 可 知 按 摩 師 在 技 19.

(25) 術養成期一定要建立職業成功經驗與印象,無論是由 視障 按摩教師或明眼醫學教師進行知識與技術的教導時,他們 是擔任著協助視障按摩師形成職業專業印象的重要他人, 他們所傳遞的訊息,都將深刻影響視障按摩師對職業發展 的期待。 (五 ) 培 育 與 執 照 認 證 體 制 影 響 視 障 按 摩 師 對 技 術 的 看 法 。 台灣相較於日本,較不重視按摩教師培育。日本以高 等教育有系統培訓按摩教師,而台灣至今未有系統的培育 視障按摩教師,按摩職類也未有高等教育或辦理甲級技術 士證考核。主流教育的啟明技職教育,聘任教師是以其他 科系學士學位持有乙級技術士證者,為高職班專任技藝教 師 。 早 期 按 摩 職 訓 聘 請 持 有 日 本 理 療 證 照 者 進 行 教 學 (蔡 龍 雄 , 2006; 柯 明 期 , 2009), 後 因 持 有 日 本 理 療 證 照 教 學 者 少,而改以職訓師法聘任乙級技術士。 台灣按摩技術士檢定的題庫制定,影響技術培育方 向。目前按摩技術士檢定考題庫,是以早期從事理療教師 為主要的題庫製定者,題庫內容沿襲日本理療教育架構, 是以治療技術為目標的理療教育內容。視障按摩老師與視 障學習者均以通過檢定考為學習目標。這就不難理解為何 視障按摩師堅持所學技術是具治療效果,唯有治療效果才 能 保 障 視 障 者 就 業 (李 永 昌 , 2003)。 (六 ) 視 障 同 儕 建 構 視 障 按 摩 師 職 業 生 涯 想 像 。. 20.

(26) 視障同儕對視障者職業生涯發展影響,從初期分享視障特 質、到之後分享視障協助資源、分享生活經驗…等,範圍涵蓋廣 大。視障同儕包括:視障按摩教師、視障同學、視障同事、視障 社工、或不同生活或不同行業的視障朋友,都是影響視障按摩師 的重要人物。多數視障者都願意嘗試自我能力的極限,絕大多數 來自於視障同儕鼓勵與支持,從嘗試中獲得其他人的肯定,視障 同儕的鼓勵能有效協助視障者踏出重建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柯明 期,2009;健生按摩院,2010)。 許多視障按摩師表示,接觸按摩職訓之後,讓自己瞭解視覺 障礙限制中,自己還能夠做到什麼,也瞭解視障老師與同學們怎 麼作到的,開始學習與發展解決困難的策略(Frances G.,2008;柯 明期,2009;健生按摩院,2010)。視障同儕互相交流視覺環境下 的困境與處遇、資訊與解決策略,將更有助於縮短視障者解決困 境的時間,視障同儕是職業生涯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三、. 輔具支持 輔具支持影響視障者的職業生涯發展,由文獻可發現閱讀技巧. 與輔具使用狀況能力較好者,工作成就會相對較好(Bonnie,1992; McDonnall & Crudden,2009)。弱視視障者會輔以擴視輔具來擷取訊 息,而重度視障者以點字、有聲軟體、錄放音設備來擷取訊息(喬慧 玲、周富美,2008;柯明期,2009)。多數後天失明者,通常無法摸 得太快,較難以使用點字作為主要閱讀工具,聽讀設備與聽讀技巧 相對較先天失明者來得重要(喬慧玲、周富美,2008;柯明期,2009)。 視障者學習需要有多樣性的輔具支持,從柯明期就讀台師大特教碩 士與尹蔭芬就讀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復健諮商所的求學經歷,更 21.

(27) 能證實輔具支持需要整須有統整性提供(喬慧玲、周富美,2008;柯 明期,2009)。 視障按摩師想透過輔具瞭解按摩的進修管道(張瀚文,2000),透 過輔具支持滿足視障按摩師的學習需求,從台灣與英國對於視障者 理療教育的議題,可略知一二。在台灣視障者就讀物理治療的困境, 包括:物理治療學界對於視障者所需的無障礙環境與輔具陌生、物 理治療知識與技術之視障教材缺乏、師資缺乏針對視障學習特質者 認知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零活度的考量、環境中缺乏視障學習無障 礙 (張梅蘭,2002;胡名霞,2000)。胡名霞(2000)指出視障按摩師 從事物理治療的困難,來自於視障者能否克服醫療專業教育所需的 課程與臨床實習,並取得證照。困境是來自於平等受教機會的取得、 視障生活相關無障礙環境、視障學習相關無障礙環境設置、明眼人 對於視障者之硬體環境與溝通方式的調整、與平等的實習與就業機 會的提供。缺乏充分輔具環境支持下,台灣視障按摩師難以取得進 修完整物理治療課程的機會,難以無法取得物理治療執照。 相較於英國視障物理治療師養成訓練,須學習物理治療師證照 規定所有內容並完成實習。實習輔具包括:儀器操作與課程學習。儀 器操作上,除了熟悉設備操作流程,如:醫用電療儀器操作,還有為 紫外線照射儀器加裝盲用輔助設施。課程學習中,視障者要使用讀 寫設備閱讀文件、完成實習並通過職業考試,取得正式物理治療師 執照(胡名霞,2000)。從英國視障者學習物理治療過程來看,視障者 因應學習的需求,在各種不同輔具支持,達成學習與職業生涯目標。 由此台灣與英國經驗推論,無論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選擇為何,必 須要考慮個別學習上需求,提供整合性的輔具支持(Loux,2009)。 22.

(28) 四、. 職業教育. (一) 職業教育課程目標是期待視障成為哪一種工作者。 日據時代引入鍼按科與按摩科兩種技藝,其中四年制鍼按專 業課程,即是理療(蔡龍雄,2006)。課程目標是期待台灣視障者能 成為受到尊重按摩師、理療師(蔡龍雄,2006;健身按摩院,2010)。 啟明學校課程,民國 60 年醫師法禁止視障者從事醫療按摩後,停 止針灸與電療之理療課程,改制三年制復健按摩科。 民國 50 年代後,慕光盲人重建中心與臺灣盲人重建院相繼成 立,提供中途失明者學習按摩技術,為期兩年住宿型職業重建課 程,包括:生活自理、定向行動、點字、按摩職訓課程,期待重建 視障者的生活及工作能力,從家庭的依賴者,轉而成為家庭的支 持者、生產者(慕光盲人重建中心,2010;健身按摩院,2010)。張 茂隆資深按摩老師表示兩年課程,按摩師技術扎實,視障者必須 學會基本解剖學、經絡、基本中醫理論(蔡明砡,2004)。 住宿型與社區型提供視障基礎按摩職訓班,從兩年縮至一 年,職訓局為求提升就業率,甚至最短縮至三個月一期,近似短 期補習班方式以考取丙級按摩技術士證為目標辦理課程,逐漸將 視障按摩定位為低階入門職業的工作者(柯明期,2009)。台 灣 以 保 健 按 摩 實 施 3-6 個 月 短 期 課 程 同 時,職 業 養 成 時 數 過 短 , 造成視障按摩師技術不成熟,職訓局縮短訓練時數,使得按摩師 技術生澀,把客人嚇跑(楊齡媛,2008)。 (二) 職 業 課 程 與 輔 導 視 障 按 摩 師 職 場 期 待 就 業 表 現 有 關 。. 23.

(29) 日 本、韓 國、泰 國、立 陶 宛、芬 蘭、以 色 列 …等 國 以 輔 助 治 療 按 摩 而 提 供 視 障 者 基 礎 按 摩 訓 練 1800 小 時 以 上 至 三 年 課 程 (Young-il,2008;Yoshikawai 2010;Ilana & Reuven, 2005; Mingli, 2010; Aktivo, 2010; LASMEDA, 2010), 中國與泰國則以按摩分為保健按摩與醫療按摩兩種,實施 職業訓練與醫科教育訓練分制課程,以視障者為專業人力 提供職業教育。 由 課 程 編 制 可 知,台 灣 與 國 外 看 待 視 障 者 職 業 生 涯 發 展 是不相同的。若職訓目標是提高收入與社會地位為主,課 程 時 數 較 長 (Young-il, 2008; Yoshikawai 2010; Ilana & Reuven,2005;Mingli,2010;Aktivo,2010;LASMEDA, 2010)。 若 職 訓 目 標 是 快 速 進 入 職 場 為 導 向 , 則 課 程 時 數 較 短 (Cao , 2009; Kongkeo , 2010)。 課 程 會 長 短 直 接 影 響 視 障按摩師對按摩工作的就業機會的看法,也間接產生不同 的職業生涯發展期待。 (三 ) 在 職 進 修 教 育 資 源 影 響 視 障 按 摩 師 職 業 生 涯 發 展 。 有些視障按摩師希望證明自己工作能力,強調按摩以 技 術 取 勝 (李 永 昌,2003),豐 富 的 臨 床 經 驗 和 專 業 知 識 同 等 重要,要求政府提供治療按摩手技課程,或輔導考取乙級 證 照 (蔡明砡,2004)。、或 到 國 外 尋 求 專 業 教 育 並 取 得 學 歷 (蔡 龍 雄 , 2006), 以 證 明 自 己 工 作 專 業 程 度 。 政 府 針 對 視 障 按 摩 師 收 入 過 低 的 困 境 (行 政 院 勞 委 會,2010),提 出 在 職 進 修 方案,鼓勵視障按摩師藉由在職訓練,試圖改善視障按摩. 24.

(30) 師 就 業 困 境 (勞 委 會 職 訓 局,2009)。勞 委 會 職 訓 局 是 目 前 主 要視障按摩師在職進修資源管道。 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需求不同,選擇其他進修管道, 或 依 賴 自 己 的 力 量 取 得 其 他 進 修 技 術 資 源 , 例 如 :組 團 參 訪 中國大陸按摩院。視障者若無力取得進修資源者,只能改 變 自 己 的 職 業 生 涯 規 劃 (柯 明 期 , 2009)。 (四 ) 職 業 印 象 不 明 確 阻 礙 視 障 按 摩 師 者 建 構 職 業 生 涯 。 從 促進視障者進修物理治療教育議題中,可看到職業印象不 明確,造成視障者職業生涯發展阻礙。研究中提到視障者從事按 摩的職務能力,僅能通過丙級按摩技術士,欠缺完備的按摩基礎 訓練。視障按摩師的乙級證照的訓練課程,僅涵蓋部分醫學基礎 與按摩技術,無法面對要求安全服務並兼顧按摩品質的消費市場 (張梅蘭, 2002)。 職 業 技 術 養 成 與 在 職 進 修 內 容 的 不 明 確 , 使視障按摩師無法明確定位職業的印象,會使視障者對未 來就業不確定性,無從事先規劃職業生涯發展 。 視 障 按 摩 師 爭 取 高 等 教 育 時,始 終 沒 有 結 果。視 障 按 摩 師的技術程度,因為課程內容未被主流技職教育體系認 定,既使視障按摩師有能力考取職業技術士證,也無法被 台灣教育當局認可,無法取得技職高等教育同等學歷。 凸 顯視障按摩職業教育未被學界所信任,進而影響視障按摩 師取得高等教育的管道,顯示視障者在職進修管道侷限, 阻礙視障按摩師發展職業生涯發展。因此有些視障按摩師. 25.

(31) 會 因 為 在 台 灣 教 育 資 源 取 得 困 難 , 也 不 得 不 往 國 外 發 展 (柯 明 期 , 2008)。 參、. 職業生涯發展的其他議題. 一. 職業生涯信念養成困難。 身心障礙者在職業生涯信念養成的困難,花敬凱(2000)指出資 優障礙者面臨社會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刻板印象與負面態度,障 礙本身造成的生理困難、環境設施造成狹隘的生活經驗與社會互 動經驗缺乏(花敬凱,2000;Talay, Akpinar & Belkayal,2010),使 得資優障礙生被忽略智力上的潛能,造成職業生涯選擇和受高等 教育的限制。師長不鼓勵障礙資優生勇於追求期待中的職業生涯 目標。偏差的社會認知影響到身心障礙服務員對案主的態度、在 師長對於成就期待不高與障礙,未獲得支持而未能有機會證明自 己的能力(花敬凱,2000)。重要他人對待障礙者的態度,復建師、 老師、家人等等的態度與協助技巧,在忽略障礙者職業生涯的需 求下,成為影響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環境因素。 二.. 自我效能影響職業生涯發展。 花敬凱(2000)探討資優障礙學生自我效能對職業生涯發展影. 響時,提到資優障礙者,由於無法接受合適的評估,無法像其他 資優生一樣接受進階挑戰。 資優障礙學生長期失敗造成無助感或 沮喪的負面情緒、造成對自我能力產生懷疑在面臨長期失敗和社 會低度支持的壓力下,感到懷才不遇、抑鬱不得志、自暴自棄。 最後影響其學習與就業動機低落,導致自我認同偏差,造成缺乏 職業生涯認同。王育瑜(1996)指出個人早期經驗,影響視障者的職 26.

(32) 業生涯發展。視覺障礙者的早期障礙所形成的失敗經驗,不論是 在哪一個年齡層致障,職業生涯的選擇都會受到障礙的初期經驗 所影響。 三.. 正向經驗累積有助自我效能發展。 影響職業生涯的個人因素,含括致障初期的障礙經驗,與致. 障後的成功經驗。花敬凱(2000)提到自我效能的展現將對個案職業 生涯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若自我效能是以負面經驗發展,太多受 挫且失敗經驗,造成對環境不信任是必然的,若自我效能是以正 面經驗發展,成功經驗反而一次次增強對目標達成的自信心,有 可能造成障礙者較豐富的職業生涯樣貌產生。 花敬凱(2000)提出不只要協助學生適應生活,還要看障礙者能 否透過教育歷程,找到自我從事該項工作的潛能,建立自信心。 讓障礙學生親自經歷或觀察他人的成功經驗,建立對未來職業生 涯的憧憬,藉由重要他人的支持與鼓勵,克服自身障礙,善用自 己的能力,對社會有所貢獻,這樣的重要經驗,與迎接視茫茫中 提到的協助視障者重建生活,累積正向生活經驗一致(王育瑜譯, 1998)。若能妥善引導障礙者練習情緒與事件的處遇技巧,有可能 化阻力為助力(花敬凱,2000)。. 27.

(33) 第二節. 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本節將依視覺障礙者的職業生涯發展歷程,說明選取 Super 職業生涯 發展理論作為研究架構,剖析自僱型視障按摩師職業生涯發展樣貌。 本研究討論視障者的職業生涯發展是橫跨青少年與成年期,討 論選擇按摩職業前後,自僱型視障按摩師如何發展職業生涯。Super 指出職業生涯之生活廣度(Super、Savickas & Super,1996),在生涯階 段大循環中,持續有成長、探索、建立、維續、衰退小循環進中。 視障者在不同年齡階段,面臨相同職業生涯階段,但因為視覺面對 不同就業議題。例如:先天視障者與一般青少年,相異的是視障青少 年相對缺乏接觸課業以外的活動機會。後天失明者與一般人相同, 想要工作但找不到工作,想保有工作無奈只能離開現職。一般人在 青年期找機會投入職場,至中壯年時期煩心著如何穩定事業,視障 者不論先天或後天的視障者,面對同樣人生階段,但卻因為視力而 面臨更多就業阻礙。視障者考量職業技能可否維繫家庭生計,賺取 生活費維持溫飽為目標,對人生的期待已難以想像而不敢提起,面 對 20 種喪失下,對職業生涯發展對更難以想像,讓視障者在生活窄 化與探索經驗侷限下,與現實環境脫節(王育瑜譯,1998)。 視障者持續職業生涯發展歷程,近似於 Super 橫跨一生的發展歷 程,他以生涯發展之生活廣度是人從出生至死亡,要經歷的五個生 涯階段,完成一個人生循環。(Super ,1996),分別為青年期(15-24 歲)、成年初期(25-44 歲)、中年期(45-64 歲)以及老年期(65 歲 以上) ,每階段還可能因為很多事件,產生一個小循環,又分為成長 28.

(34) 期、探索期、建立期、維續期與衰退期(Super、Savickas & Super, 1996)。Super 指出職業生涯的發展是持續動態的歷程,在不同的年 齡範圍所呈現的發展任務有其特殊性;大循環中的小循環也是依照 一定順序發展的概念,當環境或個人發生變化,會另外形成一個或 多個階段中的小循環。這樣不斷循環的概念,與視障重建服務概念 相似,因為視障重建服務是以建構實用且穩定是應技術為前提,致 力於健全基礎視障適應技能、增強社群經驗促進重返社會信心、維 持穩定職業與經濟收入、重返社交生活。 視障重建歷程處於動態改變的狀態,從文獻中發現提到多是協 助面對視力喪失心理適應、生活技能與職業技能培訓 (王育瑜譯, 1998),視障重建多以工作所需視力多寡來作為媒合職種的主要考 量,未提及視覺障礙者職業生涯發展。視障者在職業中遇到的困境, 未被討論過視覺障礙者對職業生涯期待(花敬凱,2000)。 視障重建 人員協助視覺障礙者勾勒職業生涯發展藍圖過程中,似乎沒有以生 涯概念協助視障者分析問題,而視障者僅能獨自面對職業生涯議題 (胡名霞,2000;柯明期,2009)。 本研究引用 Super 理論是以就業經驗的時間與空間,瞭解視覺障 礙者在青年期(15-25)。與成年初期(25-45)。面臨就業、調適自我、維 持就業穩定、持續發展職業生涯的歷程,透過視障按摩師對於工作 規畫以及未來看法,釐清視障者職業生涯發展的樣貌。瞭解在未來 協助視障者選擇職業時,是否應將時間與空間納入整體考量,形成 符合個人職業生涯期待的職業重建計劃。. 29.

(35) 30.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將分為五節討論,分別為研究設計,研究參與者,研究倫 理,研究工具,研究程序,研究資料蒐集、管理、分析與驗證。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此節將分三點說明研究取向、深度訪談、直接觀察筆記,各項 分別說明如下。 壹、. 研究取向 本研究為探究自僱型視障按摩師的職業職業生涯發展,將以質. 性研究為取向。質性研究是在特殊目的下,深入探討人與人和人與 事之間的互動關係,重視個人真實的感受及對事物的看法(簡春安、 鄒平儀,1998)。過去探討視障職業生涯發展相關因素的數篇文獻 中,以電訪與錄音帶訪問美國十一州共二十二位雇主成功聘僱視障 實習生經驗(Golub,2006);以面訪十五名視障者討論工作場域中的 社會支持(Papakonstantinou & Papadopoulos,2009);以團體訪談訪問 視障按摩師,探討障礙團體的按摩中心的充權效用評估(王育瑜, 2004);以訪問十五間屏東視障按摩摩業者探究其經營模式與經營策 略(黃坤祥、李宜樺 2009),這些文獻都以蒐集受訪者的主觀意識, 進而分析影響職業生涯發展的相關因素。本研究者想要瞭解自僱型 視障按摩師,在各生涯階段的職業選擇與適應歷程,討論其中影響 個人選擇與發展的因素,本研究者計畫以蒐集三位自僱型視障按摩 師的個人主觀看法與自我經驗回溯,瞭解受訪者的自述職業生涯發 展,因為難以量化研究窺探自僱型視障按摩師的職業生涯發展樣 貌,故本研究選擇以質性研究為取向。 31.

(37) 貳、. 深度訪談 深度訪談是有目的的談話過程,主要在於瞭解受訪者個人感受. 與經驗的陳述,透過彼此對話,使研究者得以獲得、瞭解、並解釋 受訪者對研究議題的認知,有助於研究者對受訪者所處的環境、現 象與行動較全面性的資訊蒐集(Minichiello, Aroni, Timewell & Alexander ,1995)。本研究為深入瞭解自僱型視障按摩師的職業生 涯發展,包括:選擇按摩、職業適應與個人職業生涯角色選擇,個 人各職業生涯階段所持的看法,個人與其所遭遇人、事、物的交互 影響的情況,試圖找出其中的個人與環境因素,得知影響其發展與 適應的相關因素,故選擇以深度訪談受訪者為進行主要蒐集資料的 方法。 參、. 敘事探究 敘事探究的目標在於瞭解經驗並塑造經驗的意義,它是一種思. 考經驗的方式,參與者以自身經驗敘事,研究者以文字轉載經驗時, 加以重新確認、修正、甚至建立新的故事。」(Clandinin & Connelly, 2000)。敘事探究是經驗的主體對經驗的意義建構, 而主體的「視框」 將決定他對經驗賦予的意義,研究者會「視框」 ,透過文字轉載與反 思,對該經驗重賦予新義(林香君,2004),此時,研究者不只是瞭解 歷程研究歷程,而是要進一步希望以實際的行動,引發或起動某些 具體的轉變(蔡敏玲,2004)。在敘事探究中,會以互動、連續及情境 為敘說研究的三度探究空間,其中的互動指的是個人與社會的互 動,連續是指經驗發展的連續性,而空間是指事件發生當下的情境 (Clandinin & Connelly,2000)。本研究是想要瞭解自僱型視障按摩師 的職業生涯發展中的影響視障者的重要事件中人員與情境、視障者 32.

(38) 如何受到人事物的影響,接續職業生涯發展。故研究者選擇敘事探 究方法,藉由研究參與者的主觀敘事,瞭解研究參與者如何在自我 觀點下,表述自我職業生涯發展的過去經驗與現在活動。研究者將 透過研究參與者口述經驗以文字轉載並反覆閱讀的同時,思考影響 參與者個人與環境因素。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本節共三部分,分別就研究參與者與同儕成員加以說明。 壹.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探討的是自僱型視障按摩師的職業生涯發展歷程,以立 意取樣的方式徵求視障參與者,以找尋適合本研究目的之訪談對 象。本研究會將案例個別分析與綜合討論型式呈現,故預計選取三 位受訪者。以下分別說明訪談對象的選取標準及招募與選取過程。 一、. 訪談對象的選取標準為. (一) 視障者為領有按摩技術士證照之視障按摩師,目前以自僱型 態從業者,且工作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 (二) 視障按摩師,在從事按摩業前有按摩以外職場的工作經驗, 曾參與社團或其他活動,並在從事按摩後仍維持活動參與。 (三) 對本研究感興趣,且願意在本研究中坦露自我相關經驗者。 二、. 招募過程 本研究採取立意取樣原則招募受訪者,因考量研究者面訪交通. 往返時間與交通經費,研究者以電話徵詢研究者居住地所在地的台 北市按摩工會推薦,招募符合本研究內容的研究參與者。工會口頭 33.

(39) 推薦願意表達意見的視障按摩師,但無法告知研究者該視障按摩師 是否曾擔任過其他按摩以外工作,請研究者以電話親自聯繫釐清資 訊,並同時說明進一步說明研究目的與進行方式。 研究者在聯繫視障按摩師後,初步詢問受訪者對按摩前就業經 驗分享的意願。最後研究者依據受訪者的就業經驗、受訪分享資訊 的意願、訪談後仍接受研究者持續釐清資訊的意願、並同意讓研究 者透過其他管道或透過其他人蒐集與該受訪者的相關訊息,在考量 以上受訪者條件後,最後選出視障按摩師來進行深度訪談。 三、 研究參與者簡介 參 與 代 者 號 編號. A. B. C. 阿 宗. 阿 宏. 阿 義. 性 別. 年 齡. 致障時間/目前障礙程度. 重要他人. 學歷. (編號). 婚姻狀況 先天全盲/重度視障者 男. 男. 男. 35. 39. 46. 同事(a,aw,az). 大學音樂系畢. 姐姐(as). 未婚,與母親同住 先天低視/重度視障者. 母親(am) 同事(b, be). 普通高中畢業/. 妻子(bw). 已婚,無子女 18 歲漸盲/重度視障者. 同事(c,ct). 普通高職畢業. 姐姐(cs). 已婚育一女,與母同住 貳. 同儕成員 本研究者邀請兩位同儕擔任協同分析者,此兩位同儕成員背景 34.

(40) 為其他障礙別的專業服務人員,具備有資深就業輔導經驗、豐富職 務媒合經歷與職務現場經驗。兩位皆為復建諮商研究所畢業生,修 習過職務再設計,瞭解職務分析方法與質性研究方法,協助研究者 檢視資料,避免研究者受到視覺障礙服務經歷影響資料分析結果。 第三節 研究倫理 為了保護本研究參與者,研究者恪守研究倫理的方式,(一)先告 知本次訪問目的再取得參與者同意:研究者向研究參與者說明身分 及本次研究目的與流程、資料匿名與保密、研究參與者的權利(例如: 可以中途停止訪談…等),同時表明本訪問內容會錄音記錄。為了更 確實記錄研究對象的訪談內容並同時尊重受訪者感受,研究者將在 取得研究參與者同意書後才進行訪談錄音(二)尊重表達意願:研究者 將以和緩輕鬆語氣提出問題,積極傾聽研究參與者意見,不加以批 評,若是因講起過去事件而造成情緒起伏(如:震怒、悲傷…等),研 究者會支持研究參與者度過情緒危機,並尊重其表達意願(三)研究者 與參與者關係是平等互惠,除了準備訪問小禮物致謝外,也將關懷 研究參與者目前職業生涯現況,主動交流最新職業重建服務資訊, 並主動為其連結所需相關服務與資訊。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節共三部份,分別說明研究者、訪談大綱、及觀察記錄: 壹. 研究者 研究者為視障重建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包含先天失明與中途 失明者,曾辦理視障鋼琴調音職訓課程,現任視障生活指導員與定 35.

(41) 向行動師。研究者從高中時期開始工作,經驗包括:早餐販售、幼 教助理、家庭教師、外銷業務員、業務秘書、專案規劃員…等,至 今轉換過多種職業。依據研究者過去轉換工作的經驗,得知工作變 動的因素眾多,投入視障職業復建工作時,關切視障者就業轉換時 的心理狀態。研究者接觸視障按摩師後,發現多數視障者認定的按 摩服務,明顯與明眼人提供的服務不同(黃坤祥、李宜樺,2009)。研 究者因服務或生活與視障按摩師長期接觸,以視障家屬及重建員雙 重身分,以關懷視障者為前提下進行資料蒐集,讓受訪者能以輕鬆 閒聊方式談論視障生活與按摩工作的話題,在互信關係下進行資料 蒐集。研究者接受過 4 年視障服務專業課程與 3 年復健諮商專業課 程訓練,秉持服務專業倫理下,能保持自我反思的態度,檢視自己 提供服務的適切性,並且在長達 7 年定向行動與生活重建工作經 驗,著眼於視障者職業能力建構與環境支持系統的課題,故研究者 在資訊蒐集時,對於事件與個人交互影響會有較多關注。由於研究 者對視障者抱持關懷情感與工作經驗,對於選擇受訪者、擬定研究 問題、蒐集資料與分析資料,難免受到過去經驗與知識的影響。為 避免研究偏頗,於研究進行中,將定期與指導老師與同儕成員進行 討論,避免研究者主觀意識,造成研究工作的偏頗。 貳. 訪談大綱 本研究採取開放式的訪談大綱進行研究對象之深度訪談。本研 究的訪談大綱是在研究者閱讀相關文獻資料後,針對本研究目的擬 題目後,與指導老師討論題目並且修正內容後,先試訪二名視障按 摩師,瞭解題目能否讓視障按摩師簡易好懂,針對題目流暢度與理 解度進行題目修正。修正題號一、(2)刪除「請您談談作為一位,…一 36.

(42) 位」改為『請您談談所您在一般就業環境中,遭遇的就業困擾?』。 修正題號二、(1)「當時您對按摩職業的看法是什麼? 與現在對按摩 職業看法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改為『您當初選擇按摩職業的原因?』 。 修正題號二(2)「從事按摩工作分別遇到阻礙是什麼?」刪除,改為『請 問您經營按摩事業時遇到的困境 』。 以下為本研究的訪談大綱,包括:選擇按摩職業前的狀況、按摩 就業後的狀況與人生未來規劃。其訪談大綱如下: 一、 選擇按摩職業前的狀況 (1)、 請您談談當時對自己就業能力的看法。 (2)、 請您談談您在一般就業環境中,遭遇的就業困擾。 (3)、 請您談談您如何適應一般職場。 (4)、 請您談談當時如何探索適合視覺障礙者的工作。 二、 選擇視障按摩後的狀況 (1)、 請問您當初選擇按摩職業的原因。 (2)、 請問您經營按摩事業遇到的困境。 (3)、 請談談您期待的工作成就。 三、 未來人生規劃 (1)、 請您談談除了工作外,還有參與哪些活動? (2)、 請您談談自己未來規劃為何? 参、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將紀錄訪談時發生的狀況。一方面提醒研究者注意訪 談提問態度,避免造成視障者不舒服的問話,另一方面提醒研究者 避免個人的主觀偏誤,資料蒐集的誤差。 37.

(43) 第五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先進行文獻探討,對相關資料有初步概念後,編製訪談 大綱,接著進入取樣、預試等程序,再修正訪談大綱內容,進行取 樣與訪談,最後進行訪談錄音逐字稿及編碼,最後分析與討論資料 並撰寫成論文。研究程序流程如圖示:. 研究程序流程圖. 1.確定研究問題. 2.閱讀相關文件. 3.編制訪問大綱. 4.招募受訪者、排定受訪時間. 5.蒐集資料. 6.管理資料、資料分析. 7.同儕討論、資料驗證. 8.撰寫研究報告. 38.

(44) 第六節 資料蒐集、管理、分析與驗證 本節將提到資料蒐集、資料管理、資料分析與資料驗證,以下將 分別就四個項目進行說明。 一、資料蒐集 本研究資料蒐集方式,主要以半結構式訪談大綱為主,由深度 訪談與觀察記錄兩種方式,針對研究目的進行資料蒐集。 訪談大綱是在研究者閱讀相關文獻資料後,針對本研究目的擬 題目,與指導老師討論題目並且修正內容後。預先試訪二名視障按 摩師,瞭解題目能否讓視障按摩師易懂, 再針對題目流暢度與理解 度進行修正。 研究者採用深度訪談方式進行資料蒐集,當場使用錄音機錄音 訪談內容,之後依據錄音檔案作成訪談逐字稿。採用深度訪談主要 是因為研究者認為,受訪者需要在被尊重狀況下,瞭解研究者搜集 資料動機,對研究者產生信任感,受訪者才能真實表達出自我看法。 所以研究者在接觸受訪者時,會先說明自己研究目的,為讓受訪者 在感受友善氣氛下自在表達意見。研究者除了專注聆聽受訪者表達 意見外,並依據訪談互動氣氛,將彈性地調整訪談大綱的訪問順序, 希望讓受訪者感受到研究者並不只完成一項研究目的而已,是真正 關懷視障者的需求,並希望能夠透過本研究呈現視障按摩師的職業 生涯發展案例,找出影響職業生涯發展的因素。 研究者使用觀察記錄,目的是紀錄訪談時發生的不愉快、突發 事件或受訪者談論重要議題時的情緒變化,此紀錄將用於輔佐研究 39.

(45) 者審視錄音檔與閱讀訪談逐字稿,將有助於研究者理解資料與分析 資料。 為取得受訪者信任,順利進行資料蒐集,研究者將會事先以電 話邀約,在電話中說明研究者身分與研究目的,也會分享研究者過 去參與視障按摩議題討論的經驗。約定受訪時間時,將以視障按摩 師工作以外的休憩時間優先選擇,盡量避開按摩師工作排班尖峰時 間,以避免訪談造成視障按摩師感受到額外受訪壓力。 二、資料管理 本研究的資料管理內容有三類,分別為訪談錄音檔、錄音之訪 談逐字稿、與觀察記錄。資料管理方式如下:第一類為訪問錄音檔, 研究者在檔案上標上參與者化名、訪談時間(人名代號-年月日)。例 如以「阿宗代號 A」「A130120」來表研究參與者阿宗在 2013 年 1 月 20 日接受訪談。錄音檔以人工聽寫繕打成訪談逐字稿後,即刻銷 毀錄音檔,以尊重研究參與者的隱私。研究者將訪談逐字稿命名 「A130120.doc」,此與錄音檔檔名相符。類資料為錄音檔之訪談逐 字稿,研究者把訪談逐字稿內容,以個別研究參與者為單位,使用 電腦軟體 NVivo10,將逐字稿資料輸入電腦進行編號,例如: 「阿宏 代號 B」, (B130125-0110),是指該段引言是出自於阿宏 2013 年 1 月 25 日的訪談逐字稿 01:10 處。第三類為觀察記錄,研究者將訪談紀 錄表,依據訪談時間編號檔案例如: 「阿義代號 C」 「C130330 訪.doc」, 指出觀察記錄為研究者於 2013 年 3 月 31 日訪談阿義。 研究者並研究以參與者代碼為命名電腦資料夾,例如:「阿宗代 號 A」資料夾代號「A」儲存訪談錄音檔(待訪談逐字稿繕打完後銷 40.

(46) 毀)。、訪談逐字稿、觀察記錄。研究者以資料夾代號管理資料,方 便研究者交叉比對資料進行研究分析。 三、資料分析 以下將敘述研究資料分析之步驟,包含:反覆閱讀原始資料, 型成編碼及範疇,與綜合歸納。首先研究者要反覆閱讀原始之訪談 逐字稿等原始資料,並與同儕成員討論,提醒研究者自身要依照研 究參與者的角度來瞭解內容,同時,注意研究者自身如何理解資料, 才能盡力排除主觀及誤解。接著為了形成編碼及範疇,研究者根據 研究問題,統整原始資料,找出關鍵字與關鍵事件,並進行編碼。 剛開始編碼命名時,先使用研究參與者的語言,以真實反應研究參 與者的想法(陳向明,2002)。例如:要留住客戶,我自己的方式是建 立客戶電話預約的習慣,痠痛急性期的客戶建議短期數次的療程, 慢性痠痛鼓勵客戶長期保養(阿宗,A130120-008-011)。研究者以「客 戶預約制度」與「客戶復健療程」命名編碼。之後再比較前後編碼, 整併相似者,形成範疇並加以 a 命名,例如,將「客戶預約」及「客 戶復健療程」,合併為「客戶服務管理」。此時的命名則用比較概括 的詞語,以精練意義。再由初步規劃的範疇,歸納出和新範疇,例 如: 「參訓目的」 、 「就業瓶頸」 ,兩者歸納成「職業生涯轉換」 。在歸 納新範疇的同時,若有發現更適合的範疇,將視狀況更動範疇與編 碼,盡可能真實反應研究參與者的觀點。最後,再形成數個核心範 疇後,本研究者將進一步思索各範疇間的關聯性,並綜合歸納成主 題,以求合乎邏輯及研究參與者的觀點。例如: 「決定按摩就業的因 素」,與「按摩就業轉銜歷程」,將合併為「按摩就業目標」。 四、. 資料驗證 4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2-1 註冊為會員後您便有了個別的”my iF”帳戶。完成註冊後請點選左方 Register entry (直接登入 my iF 則直接進入下方畫面),即可選擇目前開放可供參賽的獎項,找到iF STUDENT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1)領有社會工作師、心理師證書或取得 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 tator)全球職涯發展師證書、CDFI(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

(1)領有社會工作師、心理師證書或取得 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全球職涯發展師證書、CDFI(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