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之研究"

Copied!
1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之研究 完成年月:2009 年 2 月 研 究 生:姚任燦 指導教授:林伯修.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運用多重個案研究法,透過半 結構式訪談訪問九位台北縣市具有五年以上教學經驗的幼兒體能教師,蒐集相關資 料,以瞭解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的歷程、影響因素、職場生涯規劃類型,並 探討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研究發現,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在擔任教學工 作前,沒有ㄧ個明確的職業動向,大部分都是從事如:補習班老師、運動器材業務 等不相關的工作。而影響職場生涯發展內在因素為個人的特質、專業性以及興趣, 外在因素則為幼兒體能工作室互相支援、資源共享的特性以及穩定的薪資所得。在 未來的職場生涯規劃方面,因體力的限制,幼兒體能教師大多在五十歲左右退休, 但仍有來擔任幕後諮詢、教材編寫,或是創業經營幼稚園、才藝教室等發展第二生 涯的機會。. 關鍵詞:幼兒體能教師、職涯發展、職涯規劃. iii.

(2) The Study o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e Kindergarte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Date: February, 2009 Postgraduate:Yao, Jen-tsan Adviser: Lin, Po-Hsi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physical education (PE) teachers. Through multiple case studies as well as conduct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nine kindergarten PE teachers who has more than 5 year experiences, the thesis studies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career path,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the types of the career planning of a kindergarten PE teacher.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ost kindergarten PE teachers do not have a clear career path before they pursue PE. Most their previous jobs are quite irrelevant to PE such as cram school teachers and sports equipment sales people. The main intern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are personal character, profession and also personal interest where stable income and the supports along with resource sharing between different facilities play dramatic roles as external factors. In regard to the further career development, most kindergarten PE teachers retire at their fifties because of the decline of physical ability. However, in this field the so-called “retirement” usually means a role change. They might still become consultants, teaching-materials producers, or the kindergarten owners. Consequently, careers of the kindergarten PE teachers last long, and the chance for them to change their career path does exist.. Keywords: kindergarten PE teacher, career development, career planning. iv.

(3) 謝誌 我要向在我寫作期間給予協助的所有人致謝。感謝指導教授林伯修老師不厭其煩給 予全方位的啟發。同時也感謝口試委員王慶堂和石明宗老師提供的修正及意見。謝 謝爸媽辛苦重複閱讀,幫我挑錯字、刪句子,還有哥哥越洋的鼓勵。 特別感謝大夥:廖庸、漢賢、思閎、星翔、稼棋、孟彥等人在我最低潮時幫助我、 鼓勵我完成這篇論文。最後感謝我的女友吳小姐一路陪伴著我順利成長。. 姚任燦. 謹致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2009.02.26. v.

(4) 目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授權書. 次. ............................................................................. I. .......................................................................................................... I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謝. 誌 ............................................................................................................. V. 目 次 ............................................................................................................. IV 表. 次 ............................................................................................................ VI. 圖. 次 ........................................................................................................... VI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五節 操作性定義 .................................................................................... 8 第貳章. 研究方法論 研究方法 論 ........................................................................................... 9. 第一節 幼兒體能教師師資相關探討 .......................................................... 9 第二節 生涯發展與規劃的概念................................................................ 16 第三節 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 ........................................................ 36 第四節 研究設計 ...................................................................................... 43 第五節 資料分析 ...................................................................................... 51 第參章. 台北縣市幼兒體能產 台北縣市 幼兒體能產業之分析 幼兒體能產 業之分析 ........................................................... 53. 第一節 台北縣市幼兒體能產業現況 ........................................................ 53 第二節 組織制度 ...................................................................................... 57 第三節 幼兒體能工作室的功用與價值 .................................................... 65 第四節 整體環境分析............................................................................... 70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72 vi.

(5) 第肆章. 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 ............................................................... 73. 第一節 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 ........................................................ 73 第二節 影響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之因素 ..................................... 89 第三節 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規劃類型............................................... 108 第四節 本章小結 .................................................................................... 11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116. 第一節 結論............................................................................................ 116 第二節 建議............................................................................................ 120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 123 中文參考文獻 ................................................................................................... 124 英文參考文獻 ................................................................................................... 129 附錄一 訪談大綱 ........................................................................................ 131 附錄二 訪談同意函..................................................................................... 134 附錄三 訪談邀請函..................................................................................... 135 附錄四 訪談札記 ........................................................................................ 136 附錄五 逐字稿整理..................................................................................... 137. vii.

(6) 表 次 表 2-1 幼兒體能教師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 ........................................................ 13 表 2-2 幼兒體能教師專業角色分類 ................................................................... 15 表 2-3 國內外學者對「生涯」的定義一覽 ....................................................... 17 表 2-4 生涯發展涵義之演進 .............................................................................. 20 表 2-5 生涯發展定義 ......................................................................................... 20 表 2-6 生涯規劃意涵 ......................................................................................... 32 表 2-7 生涯規劃步驟 .......................................................................................... 33 表 2-8 生涯規劃步驟 .......................................................................................... 34 表 2-9 深度訪談研究工具 .................................................................................. 45 表 2-10 訪談對象整理 ........................................................................................ 50 表 2-11 資料單位編碼 ........................................................................................ 52 表 3-1 台北縣市幼兒體能教師性別比例 ........................................................... 56 表 4-1 幼兒體能教師職涯規劃步驟 ................................................................. 113 表 4-2 幼兒體能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意涵 ......................................................... 114. viii.

(7) 圖 次 圖 2-1 人格類型六角模式 .................................................................................. 27 圖 2-2 職業生涯發展模式 .................................................................................. 28 圖 2-3 研究流程圖 ............................................................................................. 46 圖 2-4 研究架構圖 ............................................................................................. 47 圖 4-1 職涯規劃示意圖 ................................................................................... 112 圖 5-1 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模式 ......................................................... 119. ix.

(8)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旨在陳述本研究之背景,共分為五節,依序為:第一節問題背景與研究動 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陳述研究問題,第四節界定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五 節說明操作性定義。.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幼兒體能活動是幼兒最自然的活動方式,以下簡稱幼兒體能。幼兒若能參與幼 兒體能活動,則可以獲得活動的喜悅、身體活動所帶來的健康,及充滿自信的學習。 近三年之相關研究均指出,幼稚園實施幼兒體能課程的園所大幅增加,顯示幼兒身 體活動學習的需求提高,也因此幼兒體能教師的需求也相對提高。 近年產業逐漸成長興盛,而幼兒教育又是教育事業最基礎的部分。因此,幼兒 體能教育之良窳,影響幼兒教育甚深。是故,幼兒教育產業之相關研究有其必要性。 教師是教育孩童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認為幼兒體能教師之研究亦有其必要性。 研究者觀察發現,就陸續加入幼兒體能教師教學的教師而言,他們大部分本身 即擁有體育專業,在市場上可以選擇其他方面運動休閒的工作,卻願意捨棄往其他 領域發展的機會而將時間投入在幼兒體能教學中。因此本研究欲瞭解幼兒體能教學 工作職場生涯發展,希望透過對幼兒體能教師職涯發展歷程的探討,暸解受訪者如 何去因應職場的各項變化,以及職涯規劃類型對受訪者職業生涯發展模式的影響。. 一 、 問題背景 台灣幼兒體能的推動,已經非常普遍,不論政府單位、民間組織或是企業團體, 經常地將「親子活動」作為活動內容的主軸;不僅增進親子情誼,更是落實親子運 動的習慣觀念。但是,除了幼兒活動的推廣之外,在推廣幼兒體能運動的現況上, 卻出現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茲分析整理如下:.

(9) 2. (一)幼兒體能的現況 「體能」是什麼?根據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所發行的「各年齡層運動健康促進計 劃」中說明, 「體能」是指與健康有密切關係的心肺血管及肌肉組織的功能,促進健 康體能可提供保護身體避免因坐式生活型態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如心臟病、腦中風、 高血壓及糖尿病等(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3) 。林曼蕙(2001)指出,國內幼稚園 的小胖哥、小胖妹的比率達 10%,且幼兒的體能狀況,幾乎全面落後日本。可見國 內目前教育偏向以智育導向,造成目前兒童體能現況發展有嚴重的問題存在。 (二)幼兒體能教師的現況 目前國內的幼稚園、托兒所對於幼兒體能教師學經歷並無一定的規範,這也是 本研究找尋受訪對象是大專體育相關科系最主要的原因。雖然有很多幼稚園開設幼 兒體能課程,但是為節省成本,由園內教師兼任幼兒體能教學工作,因此幼兒體能 課程教學品質的專業性令人質疑。公司化、工作室化的組織也因應商業行為的需求 而產生,但是大部分的工作室都以商業行為來經營而不是以教育理念為出發點,甚 至有許多體能工作室的領導者並不是體育或是幼教科系畢業,對於幼兒體育的觀念 十分不瞭解。在許多不安定的風險及條件下,不但使幼兒安全受到威脅,嚴重的話, 甚至會讓幼童受到傷害。因此幼兒體能教師之專業性問題值得有關單位重視,而本 研究之分析探討,將提供相關單位作為參考的依據。 (三)幼兒體能教學環境的現況 據研究者觀察,幼兒體能教學環境現況應該包含教材內容與教學設施,然而目 前幼兒體能的教材缺乏是一大問題。教材參考資料不足,取得不易,使得教學品質 沒有創新,也嚴重打擊新生代的幼兒體能教師。沒有經驗之幼兒體能教師,必須靠 參加研習會和模仿前輩的教學內容加上自己的創意來建構教學題材。另外,目前的 幼稚園、托兒所不論在環境或設備方面,也呈現城鄉差距大的情形。研究者本身從 事幼兒體能教學工作已有一年時間,發現公立與私立幼稚園對於幼兒體能設施要求 差異大。私立園所園長大手筆投資幼兒體能教學,有專門的體能教室、專業的遊戲 設施;而公立園所的幼兒,就是僅利用國小空餘教室從事體能遊戲教學課程,因此,.

(10) 3. 使得幼兒體能教師在教學上受到極大阻礙與限制,也縮小幼兒的活動空間,值得有 關單位重視。 綜合上述可以得知,幼兒體能教育已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與關注,也因為幼兒 對幼兒體能學習的大量需求,但軟硬體環境設備不佳,導致幼兒體能教師不願意持 續投入教學。影響其將幼兒體能作為生涯發展的目標。. 二 、 研究動機 根據前述之問題意識,本研究之研究動機可歸納如下: (一)幼兒體能教師投入幼兒體能教學之原因為何 體育專業是幫助民眾能更健康的運動,對於體育相關科系畢業的人,因具備體 能和運動專業而去從事專業項目的運動指導教練,如:私人健身教練、瑜珈老師。 但是對於幼兒體能教師而言,即使軟硬體環境不佳卻無從事其他運動指導工作,而 投入幼兒體能教學,其原因何在?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較少 另外,回顧有關師資生涯發展相關研究,發現國內碩博士論文幾乎全部是針對 國小教師生涯發展歷程進行相關研究,這些研究大多偏重於正規學校教師,對於幼 兒體能教師,則未見著墨,因此本研究願意致力於此,以補其不足。 (三)幼兒體能教師未來生涯規劃內容 幼兒體能教師人數持續增加,但軟硬體環境不佳,幼兒體能教師投入相關市場, 了解幼兒體能教師對其生涯規劃發展的內容,以做為有志投入幼兒體能教學相關人 員的重要參考。.

(11)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以上之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歸納出以下三個研究子目的: (一)分析幼兒體能教師之職場生涯發展。 (二)分析影響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之因素。 (三)分析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規劃類型與職涯發展模式。.

(12)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幼兒體能教師擔任教學工作前之職場生涯發展為何? (二)幼兒體能教師擔任教學工作之職場生涯發展為何? (三)幼兒體能教師未來職場生涯發展為何? (四)影響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之內在因素為何? (五)影響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之外在因素為何? (六)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規劃類型為何? (七)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之模式為何?.

(13)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 研究範圍 (一)本研究主要是針對幼兒體能教師工作生涯發展進行探討,至於其他非工 作生涯發展的部份,則不在本研究範圍之內。 (二)為求研究資料之完整與具一定程度之代表性,因此本研究希望將以資深 幼兒體能教育之相關教授人員作為主要之訪談對象,所以研究者將研究對 象限定在幼兒體能教育領域中擔任相關教學工作五年以上的相關教授人員。 (三)本研究期間從民國 96 年 6 月到民國 97 年 6 月進行研究,選取台北 縣市知名幼兒體能工作室之七位資深幼兒體能教師、兩位曾擔任過幼兒體 能教師但現今從事推廣幼兒體育之大學教授作為訪談對象。. 二 、 研究限制 雖然從資料蒐集、確立研究目的、建立訪談大綱、進行訪談到資料分析過程中, 已盡力避免疏失,但乃受到以下情況之限制。 (一)受訪者 人力與受訪者意願之限制,本研究係以立意取樣方式進行多重個案訪談進 行資料蒐集,本研究選取九位資深幼兒體能教育相關教授人員(包含幼兒體能 教師及從事推廣幼兒體育之大學教授) ,由於個案研究結果缺乏普遍性,恐有不 足以代表整體之虞,故不適宜做為一般廣泛性推論,但本研究之發現,可供相 關研究之參考。.

(14) 7. (二)地點 本研究以台北縣市幼兒體能工作室作為選取標的,因基於人力、時間的考 量,選取五家知名體能工作室,再透過關係找尋受訪者七名和兩名從事幼兒體 能推廣之大學教授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

(15) 8. 第五節. 操作性定義. 一 、 幼兒體能教師 泛指在幼托機構擔任「幼兒體能」教學的專業師資,藉由「幼兒體能遊戲」之 教學讓幼兒學習成長所需之生活經驗與知識基礎,達到身心均衡發展,並在教學過 程中讓幼兒學習基本動作技能,培養其發展所需相關能力。. 二 、 職 場生涯發展 場生 涯發展 職場生涯發展包含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部分,從外部產業發展狀況、薪資結 構、福利制度、工作特性作深入的分析;也需要瞭解個人個性與特質、工作經驗、 投入幼兒體能行業動機,以深入瞭解國內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情形。. 三 、 職場生涯規劃 本研究定義之職場生涯規劃是指經思考後,規劃不同的工作類型,分為六大類, 分別為擴大規模、推廣幼兒體育、從事幼兒體育學術研究、引退與退休、儲蓄規劃 與轉行、轉換成經紀人。.

(16) 9. 第貳章. 研究方法論 研究方法 論. 本章說明研究進行之方式與順序。第一節探討當前幼兒體能教師師資,以期對 幼兒體能教師工作特性有初步認知;第二節介紹生涯發展、教師生涯發展理論,分 析教師生涯發展的定義與內涵,及教師生涯規劃;第三節針對影響職涯發展之因素, 做綜合討論。最後依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設計適合之研究方法和步驟。. 第一節. 幼兒體能教師師資相關探討. 目前國內對於幼兒體能教師培訓制度,沒有所謂師資培訓制度的模式可供參 考。大多數幼兒體能教師的養成都是靠民間幼兒體能工作室培訓,所以,現今在各 幼稚園服務的幼兒體能教師,其教學品質、技巧或是帶動能力,均呈現不一樣的水 準。本章節特別就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及幼兒體能教師專業角色做探討,期望提供更 多比較與探討空間。. 一 、 幼兒體能教師專業能力 幼兒體能教師 專業能力 教育既然是專業工作,幼兒體能教師就應該具備專業精神與專業道德,而影響 教學成效好壞是維繫幼兒體能教師是否具備足夠之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幼兒體能 教師專業能力是指幼兒體能教師能充分達成教學任務所必需具備之能力,因此江旺 益與黃永寬(2004)整理幼兒體能教師應具備之專業能力如下: (一)專業知識 1. 教育專業知識 幼兒體能教師需要擁有教育專業人員必備的教育專業知識,如:一般教學知識、 教育目的知識、學生身心發展知識、教育脈絡知識等專業知識(單文經,1990) 。因.

(17) 10. 此幼兒體能教師應該習得這些教育專業知識,才會使得幼兒體能教學更具教育意義 的存在。 2. 幼兒專業知識 幼兒體能教師也應該具備幼兒專業知識,如:兒童發展與心理學、幼兒保健、 幼兒教材教法及幼兒行為觀察等專業知識。因此幼兒體能教師應學習這些幼兒專業 知識,才會使得幼兒體能教師更瞭解幼兒的特性與發展,並且設計出適合幼兒的幼 兒體能遊戲課程。 3. 體育專業知識 幼兒體能教師更應具備體育專業知識,如: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理學、運動 心理學、體適能與運動處方、運動營養學及運動傷害等相關知識。因此幼兒體能教 師應習得這些體育專業知識,有效培養幼兒運動的能力與知識。. (二)專業技能 1. 體育教學能力 幼兒階段的幼童表現出天真無邪的一面,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無比的好奇 心,但持續性不久,往往對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這無形也增加幼兒體能教師在課 程設計上的困難度。因此幼兒體能教師在教學時更應多元化,但必須暸解遊戲不是 競爭、不是拼得兩敗俱傷,不要以嚴重的角度去衡量它。遊戲只是簡單的運動,其 重在幼兒的參與過程,而不是比賽,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成長。所以能掌握此教 學原則,相信你是幼兒最愛的大玩伴。 2. 安全防護能力 安全是任何活動最應注重的環節,若幼兒在遊戲中受傷,幼兒體能教師應該要 負最大的責任,因此若缺乏安全考量都不是好玩的遊戲。可是現今的幼稚園、托兒 所園內仍傳出幼兒在遊戲發生意外的新聞,這代表目前幼兒體能教師忽略安全對幼.

(18) 11. 兒的重要性,還有尚未建立安全防護知識,因而導致幼兒在體能遊戲課程中常發生 傷害。故幼兒體能教師必須具備安全防護能力,使幼兒在遊戲中,更安全,讓家長 及學校更為放心。因此,要鼓勵幼兒體能教師參加急救和醫護等相關講習(如:CPR 訓練、陸上急救訓練等),以增加安全防護能力。 3. 時間掌握能力 幼兒參與幼兒體能遊戲常常因為樂趣而達到忘我的境界,也就是完全投入遊戲 的角色中,但幼兒通常無法得知自己本身的體能狀況,只是單純享受遊戲的樂趣而 已,因此幼兒體能教師有責任去注意幼兒遊戲中的狀況,應適時掌握遊戲的時間, 讓幼兒能適時的休息。 4. 運動指導能力 介紹動作活動給幼兒時,應該由簡單至複雜的程度增加,因為複雜的動作對幼 兒是有難度的,因而喪失遊戲的能力與權力。正如楊淑朱、林翠湄(2000:69-70) 所言: 「在介紹動作活動給幼兒時,要注意一次只提供一種說明方式,免得學生混淆。」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聽得懂。學生聽得懂才能產生互動,有了互動,教學才 有成效,因此幼兒體能教師也應該具備運動指導能力。 5. 課程規劃能力 幼兒不是大人的縮版,他是一個獨立的成長個體且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對幼兒 體能遊戲課程的設計,幼兒體能教師不能以成人的發展思想來考量,而是應該針對 幼兒的心理及看法來創造幼兒遊戲及教具(黃永寬,2000) 。由於幼兒對新鮮的事物 充滿好奇心,喜歡冒險,但是持久性較差,因此課程設計必須投其所好,所以幼兒 體能教師必須不斷讓自己腦力激盪,設計出多變化,吸引幼兒目光的遊戲課程,是 稱職幼兒體能教師必備的條件之一。.

(19) 12. 6. 研發創新 幼兒期望新鮮事物,幼兒在遊戲中反覆相同的教材,會使其喪失興趣,若無興 趣,則無法達成我們所預設的教學目標。所以幼兒體能教師應有研發創新的態度, 使得遊戲多變化,讓幼兒在變化中體驗各種不同的事,促進其感覺統合神經的發展, 是為學前教育的基礎。. (三)專業態度 1. 積極參與 幼兒體能教師應是遊戲中的一份子且為幼兒的玩伴。所以幼兒體能教師必須具 赤子之心,積極參與遊戲的態度,才會使得幼兒更熱衷遊戲的氣氛,也使幼兒體能 課程更生動。 2. 自我訓練 幼兒體能教師必須認同體育專業、展現對體育的熱衷與投入,展現專業人員的 規範。綜合以上,雖然幼兒體能教師沒有正規的師資培育制度,但是經過兩位學者 的分析歸納,其實此工作還是有其專業性,整理以上論點,本研究整理及歸納幼兒 體能教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整理成表 2-1:.

(20) 13. 表 2-1 幼兒體能教師應該具備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 專業知識. 內涵 教育專業. 一般教育知識、學生身心發展知識、教育脈絡知識。. 幼兒專業. 兒童發展與心理學、幼兒保健、幼兒教材法、幼兒行 為觀察等。. 體育專業. 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體適能與 運動處方、運動營養學、運動傷害等。. 專業技能. 體育教學能力. 隨當時情況調整最適合小孩子的教學內容。. 安全防範能力. 具備即時急救的能力,定期參加急救和相關醫護研習 會。. 時間掌控能力. 儘量掌握熱身五分鐘,主要遊戲活動三十分鐘,最後 五分鐘緩和運動。. 專業態度. 運動指導能力. 簡單、淺顯易懂,產生良好的互動性。. 課程規劃能力. 課程多元化,依據潮流修正自己的課程設計。. 研發創新. 創新、改變的課程易吸引幼兒目光。. 積極參與. 陪幼兒在幼兒體能遊戲的過程中一起成長。. 自我訓練. 多自我進修、參與幼兒體育研習會。. 資料來源:江旺益、黃永寬(2004)。幼兒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之探討。 大專體育 ,72,102-106。.

(21) 14. 二 、 幼兒體能教師專業角色 幼兒體能教師 專業角色 所謂「專業」是需要特殊智力來培養和完成的職業,從業者須接受專門的教育 和長期的訓練,具備專門知能與專業道德後,能夠獨立自主地執行任務,並以服務 熱忱提供專門性的服務(林清江,1986;黃昆輝,1988;楊國賜,1992;謝文全, 1987;李俊湖,1992;何福田、羅瑞玉,1992) 。而現今各單位對於幼兒體能教師的 養成,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各個學習者的基本學歷不同,多數學習者為高中畢業或是 非體育相關科系畢業,只有少部份是體育相關科系畢業。 林佩瑩(1996:32-34)與江明曄(1997:42-45)認為專業人員必須具備專業 能力與專業訓練(包括:學理基礎、專門知能、長期訓練、進修研究、專業自主) 專門精神及專業態度(包括:服務奉獻、專業責任、行為規範、倫理信條、專業承 諾)專業組織及專業規範(包括:組織團體、選擇成員、資格認證、公眾認可、社 會地位)。 根據以上兩位學者認為專業人員必須具備的條件,本研究認為幼兒體能教師必 須具備以下專業條件,整理分析如表 2-2:.

(22) 15. 表 2-2 幼兒體能教師專業角色分類 專業角色. 專業角色內容. 專業能力與專業訓練. 對於幼兒生理與心理的學理基礎、對於體 育的專業知識、長時間的師資培訓與養 成、未來專業領域的進修與研究、以及能 夠獨立自主從事教學與課程規劃。. 專門精神及專業態度. 幼兒體能教師個人對幼兒體育的尊重態度 及看法,這完全取自於個人的價值觀。. 專業組織及專業規範. 目前幼兒體能教師的培訓均仰賴民間的幼 兒體育工作室,所在專業組織與專業規範 上水準不一,這也就是目前幼兒體能教師 缺乏資格證照、社會地位不高、組織團體 不健全、成員素質落差太大的原因。.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因而現今幼兒園都會聘任體能老師來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使得幼兒在專業 體能老師帶領之下,獲得規律活潑的身體益處外,也獲得活動的喜悅所帶來的健康 與自信,並能勝任愉快接受各種生活的經驗(江旺益、黃永寬,2003) ,所以幼兒體 能教師在幼兒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是唯一受到大眾認可的地方。. 教育既然是專業工作,幼兒體能教師就應具備專業精神與專業道德,而影響教 學成效好壞是維繫幼兒體能教師是否具備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因政府沒有制定良 好的師資培育制度,所以專業能力: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態度,必須靠本身 去培養與加強的能力,才能在此領域的工作生涯有適當的發展。.

(23) 16. 第二節. 生涯發展與規劃的概念. 本節主要陳述生涯定義與內涵、生涯發展的定義與理論、教師生涯理論及生涯 規劃的內涵與步驟,作為訪談大綱擬定之參考。. 一 、 生涯( ) 的意義 生涯( career) 生涯一詞的提出是在 1950 年代,它的定義超過過去對工作的看法。Super (1957) 認為生涯是指一個人終生經歷所有職位的整體歷程;然而 McFarland(1969)與前 者不同,他認為生涯係指一個人依據心中的長期目標,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選擇, 以及相關的教育或訓練活動,是有計畫的職業發展歷程,其重點由職位轉為對工作 所做的選擇。之後 McDaniels(1978)進一步將休閒活動帶入生涯當中,他認為生 涯是指一個人終其一生所從事工作與休閒活動的整體生活形態。到了 80 年代, Zunker(1986)將休閒、工作以及職位放在一起,認為生涯是綜合休閒、職業與工 作等活動及職位的總合。 到了 90 年代 Cascio(1995)又將過去「職位」的概念重提,認為「生涯」是在 生命的過程中,由人所佔有的一系列職位。由前述不同年代的演進可以看見對生涯 的定義因人而異,有人著重所有職位的整體歷程,有人則著重有計畫的職業發展歷 程概念。另外有人著重整體生活的型態,也就是「生涯」不只是「職業」而已,還 包括休閒活動;而有人由角色之觀點看待生涯,而重視個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與 工作有關的活動及扮演之角色。 生涯(career)一詞的意義十分繁複,其涵義包含人一生的發展。國內外學者對 「生涯」的定義分別有如下的看法,如表 2-3:.

(24) 17. 表 2-3 國內外學者對「生涯」的定義一覽 提出者. 定. 義. Shartle(1952). 生涯是指一個人工作生活中所經歷的職業或職務的 總稱。. Super(1976). 生涯指一個人終生經歷的所有職位之整體歷程。. Mcfarland(1969). 生涯指一個人依據心中的長期目標,所形成的一系 列職 業 或工 作選 擇 , 以及 相 關 的 教育 或 是 訓 練 活 動,是有計畫的職業發展歷程。. Hood&Banathy(1972). 生涯包括個人對工作世界職業的選擇與發展,非職 業性或休閒活動的選擇與追求,以及社交活動中參 與的滿足感。. Hall(1976). 生涯是指一個人終其一生,伴隨與工作或是職業有 關的經驗和活動。. Super(1976). 生涯是生活裏各種事件的演進方向與歷程,統合個 人一生中的各種職業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現出個人 獨特的自我發展組型 。. McDaniels(1978). 生涯的意義應比一個人的工作或職業更為廣泛,它 是指一個人終其一生所從事工作與休閒活動的整體 生活型態。. Webster(1986). 生涯意指個人一生職業、社會與人際關係的總稱, 亦即個人終生發展的歷程。. 饒達欽(1984). 生涯意指一個人生命歷程中所經歷的一序列職業、 工作和職位,亦即生活中與諸工作角色有關的經驗 順序。. 牛格正(1986). 工作是一個總名稱,如果把工作當成個人一生的事 業來看即是生涯,生涯包括了個人一生中所涵蓋的 職位、職務、職業與行業等。.

(25) 18. 林幸台(1987). 生涯包括個人一生中所從事的工作,以及其擔任的 職務、角色,但同時也涉及其他非工作或非職業的 活動,亦即個人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活動 與經驗。. 金樹人(1988). 原意為兩輪馬車,引申為道路,即人生的發展道路, 亦即指個人一生中所扮演的系列角色與職位。. 資料來源:羅文基、朱湘吉,陳如山(1997)。《生涯發展與規劃》。臺北市,空中大學,頁 17。. 在比較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於生涯定義之後,可以發現組成生涯的要素分為「工 作」 (職業) 、 「生活」以及「角色」三大部分。專家學者間不同看法在於不同要素的 組合。. (一)以工作(職業)為主. 1.生涯是指一個人在工作生活中所歷經的職業或職位的總稱(Shartle,1952)。 2.生涯係指一個人依據心中的長期目標,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選擇,以及相關 的教育或訓練活動,是有計畫的職業發展歷程(McFarland, 1969)。 3.生涯是一個人一生當中所從事的一系列職業,某些人可能終其一生都從事相 同的職業,而某些人則可能會從事一系列完全不同的職業(Tolbert, 1980)。 (二)以生活為主. 生涯概念範圍及於個人的一生,內容涉及個人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活 動與經驗,而其發展為一生當中連續不斷的過程,經此過程而塑造出個人獨特的生 活形態與人生目標(林幸台,1990)。 生涯所包括的並不只限於職業或事業,從個人出生開始,其自我、家庭、情感、 學業、婚姻、事業,乃至於健康、休閒,以及生活當中所包羅的萬象,全都在生涯 之中(李鍾桂,1995)。.

(26) 19. (三)以角色為主. 生涯是經由鑑別與認同各種時常變化的角色(學生、勞動者、消費者、公民、 家長),以個別發現自我的定位(家庭、學校、社區),進而妥善規劃終生所經歷的 過程(進入職場、結婚、退休)(Gysbers, 1981)。 生涯指一個人生命歷程中所經歷的一序列職業、工作和職位,亦即生活中與諸 工作角色有關的經驗順序(饒達欽,1990) 。生涯係自出生開始至退休以後的發展過 程,它包括:有酬和無酬的職位,其內容涵蓋了職業、家庭、休閒、社會活動等角 色(張振成,1997)。 工作(職業) 、生活以及角色這三要素彼此間會有交互作用,因此當探討幼兒體 能教師的職涯時,就有必要將此三要素列入考慮,以求得完整的幼兒體能教師職涯。. 二 、 生涯發展( ) 生涯發展( career development) 生涯發展為終生的歷程,雖然各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狀況的不同,各有其獨特的 需要、任務或活動目標,但自幼年以至老年,仍具有前後相連、持續變化、逐漸發 展,終而成就個人獨特生活方式的特性(林幸台,1989) 。透過社會、教育以及輔導 的努力,協助個人建立實際的自我觀念,且熟悉以工作為導向的社會價值觀,並將 其加於個人價值體系內,並藉由生涯選擇、生涯規劃,以及生涯目標的追尋加以實 現(楊朝祥,1989)。 (一)生涯發展涵義的演進 近幾年學者採取多元的觀點來解釋生涯發展的內涵(高強華,1988) 。生涯發展 的定義,由於理論架構和研究對象的不同而有差異,所以難作明確具體的界定。從 早期對於生涯發展意義的主張,至晚近學者所提的論點中可發現生涯發展的涵義有 相當大的轉變及延伸(如表 2-4):.

(27) 20. 表 2-4 生涯發展涵義之演進 早期觀點(1980 以前). 近來走向(1980 年以後). 1.職業工作生活. 1.所有生活事件的總和. 2.一生中在職業工作角色與職業地位的 2.職業工作外,更包含家庭、自我、社會 變動與升遷. 與公民的角色及功能. 3.個人職業的選擇. 3.個人自我潛能的發揮. 4.直線的、不可逆的過程. 4.動態、階段性的發展. 5.生涯選擇、生涯決定與生涯承諾的探 5.生涯發展歷程中,各生涯變項與社會環 討. 境的相關因素之探討. 6.求學期間對職業工作的認知與選擇. 6.成人時期的整個生涯過程及相關變項 間的關係. 資料來源:林靖芬(1999)。《台北市國小女性教師生涯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頁 39。. (二)生涯發展的定義 國內有關生涯發展的研究及對於生涯發展的觀念深受美國學者論點的影響。以 下為國內學者對生涯發展定義的看法: 表 2-5 生涯發展定義 提出者 金樹人(1988). 定義 1. 生 涯 的 發 展 是 一 生 當 中 連 續 不 斷 的 歷 程,2.生涯包括個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與 工作有關活動的經驗,3.這個經驗塑造了個 人獨特的生活方式。. 接下頁.

(28) 21. 續上頁 林幸台(1989,1996). 生涯發展的過程可視為個人一系列生計抉 擇串連而成的歷程。生涯發展為一終身的歷 程,雖然各個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狀況的不 同,各有其獨特的需要、任務或活動目標, 但是自幼年以至老年,仍具有前後相連、持 續變化、逐漸發展、終而成就個人獨特生活 方式的特性。. 吳芝儀(1996). 視為是首先就發展性的立足點,來探討有關 職業選擇的一個生涯發展性的歷程,認為個 人的成長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歷程,隨時都要 做出不同的抉擇;外在的社會環境、個人身 心上的發展、人格特質、價值觀念、教育機 會、工作成就等都會影響個人職業選擇的過 程。. 楊朝祥(1989). 生涯發展是完成自我觀念的過程。 生涯發展是一個持續變化而逐漸發展的過 程。. 曾慧敏(1993). 生涯發展是指個人在職業組織中,經由個人 與環境交互作用,職業角色所表現的態度與 行為方面的改變,它是一種終生連續不斷的 過程,個人經此歷程塑造出獨特的生活型態 與人生目標。. 孫國華(1997). 界定生涯發展是個人於其一生所從事的行 業中,與其環境交互作用,而隨時間產生統 整、連貫的成長歷程或改變情形。此種改變 不但包括職業工作的性質、職位的晉升、同 時也包括心理需求和工作態度的改變。.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9) 22. 由上表各專家學者對生涯發展的看法可以整理出三項生涯發展的特性。 1. 獨特性 生涯發展指個人一生中,經歷各種不同之經驗,並予以不斷地發展之過程(黃 英忠,1998) 。在此過程中個人會經由教育訓練,社會與輔導的力量,增進對自我的 瞭解,認識環境世界,協助個人建立自我觀念以及以工作為導向的社會價值觀,並 藉由生涯路徑的選擇、生涯規劃、生涯發展能力的增強,而激勵自我成長、達成自 我實現的目標(張添洲,1994)。 2. 計畫性 生涯發展是種使前程行動計劃付諸實施之過程(Heneman III & Schuab,1989)。 此過程藉由生涯路徑的選擇、生涯規劃、生涯發展能力的增強,而激勵自我成長、 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張添洲,1994)。 3. 持續性(連續發展性) 生涯涵蓋人的一生,具有連續發展性(張德聰,1995) 。生涯發展也與生涯一樣 是一個持續變化而逐漸發展的過程、是個人與社會需求配合的過程、是一個增加選 擇機會的過程、是一個完成自我觀念的過程(楊朝祥,1990)。 除對生涯發展的理論, 以下研究者接著將詳細提出 Ginzberg、Super、Holland 以 及 Hall 對生涯發展的看法以及國內外學者對教師生涯發展的觀點作整理。. 三 、 Ginzberg 生涯發展階段 Ginzberg (1951)是最早提出「發展」的生涯理論者,他強調生涯抉擇是個過程, 並非單一事件,先前經驗的累積會對以後的發展造成決定性的影響。生涯發展是一 種連續漸進的歷程,它最遲始於個人入學之時,以後便一直延續至工作退休以後。 雖然此一歷程係終生不斷,然學者為研究之便利,乃將其作階段性劃分。Ginzberg 將 個人的生涯發展分為三個時期:.

(30) 23. (一)幻想期(Fantasy Period) 指十歲之前,兒童在四、五歲時逐漸表現其對職業的興趣。不過此時兒童仍缺 乏抽象思考的能力,其對職業的概念與瞭解大多憑其直覺與想像,較少運用理智思 考,故稱之為幻想期。 (二)試驗期(Tentative Period) 試驗期可再劃分為興趣、能力、價值與轉移四個階段。 1.興趣:青少年十一、二歲時開始察覺並培養其對某些職業的興趣。 2.能力:十二至十四歲時以個人的能力為核心,衡量並表現自己的能力於各種 與職業有關的活動上。 3.價值:十五、六歲,開始瞭解職業的價值並兼顧個人及社會的需要,將此種 認識揉合於其職業選擇中;至十七、八歲時,統整所有有關職業選擇之資料 以正確瞭解其未來發展之方向。 統整結果,開始進行各種試探活動,藉親身經驗做更進一步的選擇,一旦得到 結果,即進入一個具體化階段,亦即有一定的目標並以此做為專精的就業準備。 4. 轉移:個人體認職業選擇的決定及伴隨而來的相關責任。 (三)實現期(Realistic Period): 十七歲到成人初期會根據前一階段的統整結果,進行各種探索活動,使原先的 生涯方向更為確定並具體化,而形成未來的生涯目標。再根據這些目標,進行專精 的就業準備。 生涯發展是一種連續的歷程,在不同的階段個人會累積不同的經驗,並且有不 同的想法以及嘗試。而最終將會是興趣、能力、價值觀與現實環境的機會及限制所 妥協的結果(Ginzberg, 1988)。當中生涯早期選擇的探討又具其重要性。.

(31) 24. 四 、 Super 十四項生涯發展理論 經 Ginzberg 之後,Super 是最重要的生涯發展論者,他將生涯發展的基本主張 由十項擴充至十四項,其內涵如下:Super 以長期縱貫式的研究,根據發展、評量、 職業適應、自我觀念等方面發展出一完整的理論,並且提出以下十四個基本主張(引 自余鑑譯,1999): 1.人們在能力與人格、需要、價值、特質及自我觀念方面有差異。 2.基於前述之特徵,個人適合從事許多職業。 3.各職業均要求從業者某種能力與人格特質之類型,但是,仍有相當大的空間 容許個人從事某些不同的職業,而各項職業可由不同的人來從事工作。 4.職業喜好與能力、個人生活與與工作的情境,會隨著時間與個人經驗而改變; 自我觀念亦復如是,而在生涯選擇與調適中,提供某種持續性 5.改變的過程可簡化為系列的生活階段(大循環圖),可歸約為成長、試探、建 立、維持與衰退等順序;這些階段可以再區分為次要階段: (1)試探階段可以 分為幻想期、暫定期與實現期; (2)建立期則分試行期與穩定期。由階段移動 的過程中,或因為個人影響力的降低,人力需求類型的改變、疾病或受傷、其 他的社會經濟因素或個人事件造成個人不穩定時,會有小循環圈出現,這類不 穩定或多方面嘗試的生涯活動包括新的成長、再試探,與再建立等階段(再循 環的方式)。 6.生涯類型的性質-個人的職業層級,以及職業工作嘗試與穩定的順序、頻率 與久暫-乃由父母之社經地位、個人心理能力、教育、技能、人格特質(需 求、價值、興趣特質、與自我觀念)、生涯成熟度、與個體接觸的機會而定。 7.在任何生活-生涯階段能否成功的適應環境與有機體的需求,決定於個體的 準備程度(亦即他或她的生涯成熟度);生涯成熟則是生理、心理與社會特徵.

(32) 25. 的集合;就心理層面而言,它包含了認知與情意兩方面。包括了適應早期階段 與生涯發展的次階段,特別是最近階段的需求所達到成功的程度。 8.生涯成熟是ㄧ個假設的架構,其操作性定義或許有如智力一樣很難規範,但 是其發展史則短的多,研究成果也較不定;與一些作者所得到的印象相反, 生涯成熟並卻單向的成長與發展,它也不是單一的特質。 9.各階段的發展是可以引導的,部份可由促進能力與興趣的成熟著手,部分則 由實地的測試與自我觀念的發展著手。 10.生涯發展的程序,本質上是職業自我觀念的發展與實現,是綜合妥協的過 程,在其中自我觀念是天賦的性向、身體外觀、不同角色的觀察與扮演、以 及評估角色扮演吻合上司與同僚讚許程度(互動性的學習)等因素互動的結 果。 11.在個體與社會因素間,及在自我觀念與實際間的綜合妥協的過程,是角色扮 演與由回饋而來的一種學習方式,其角色是在幻想期、諮商晤談的過程中、 或是在如班級、俱樂部、兼職工作與初次入行工作所扮演。 12.工作滿意與生活滿意二者,有賴個體在其能力、需求、興趣、人格、特質與 自我觀念所發現的舞台而定。兩者依賴工作類型、工作情境與生活方式所建 立之環境中,個體能將成長與試探期所經驗到的角色,促使個人認為是與個 人氣質相投及合適的程度而定。 13.人們由工作所獲得的滿足程度,與自我觀念實現的程度呈現正比關係。 14.工作與職業提供絕大多數男女ㄧ個人格組織的核心,雖說對某些人而言,這 個核心是屬於邊緣的,無足輕重的,甚或是不存在的;在此種狀況下,休閒 活動與家管或許會成為中心。 (社會傳統,諸如性別角色之刻版與模化看法、 種族與膚色的偏見、與工作機會的結構、以及個別差異,都是決定個人對於.

(33) 26. 工作者、學生、休閒者、家管與公民等角色的重要因素)。 因此,由 Super 的十四個基本主張可整理幾個生涯發展的概念: 1. 每個人在能力、興趣及人格特質均有差異,因此可說明每個人的生涯發都具 有其獨特性。 2. 職業的選擇與適應是一種持續不斷的過程。並且這持續不斷的過程具有階段 性。 3. 生涯發展是自我觀念發展與實踐,是一種調和的歷程。越能得到工作實踐滿 足感的地方越是生涯發展的方向。.

(34) 27. 五 、 Holland 職業選擇理論 Holland 對於生涯發展看法是根據美國的職業,如人格類型一般,可以分為六 類,如果人格類型與所選的職業類型相契合,則該人會較滿足於工作。Holland (1985) 是以職業為其主軸,他認為遺傳、社交、文化經驗塑造人的個性,使人能適應不同 的工作環境。他認為人的個性主要分成六種:(1) 實際型;(2) 調查型;(3) 藝術型; (4) 社交型;(5) 企業家型及(6) 傳統型,並可配合相對應的工作環境,其特徵,如 下圖 2-1 所示:. 實際型 具有企圖心,較喜好具體的 工作任務,社交及技術工作. 調查型 智慧性、抽象、分析、獨立,有時激進, 但人際關係較差,適合實務導向,適合 科學、技術行業。. 傳統性型 務實、自恃、社交、保 守,喜好有結構性工作, 適合辦公室、文書工作. 藝術型 富 想 像, 重審 美 、 喜 歡 用 藝 術 表達自我,表達、獨立、 外向, 適合藝術、音樂工作. 企業家型 外向、具企圖心、冒險性,喜 歡領導角色,支配、善口才, 適合管理銷售. 社交型 喜社交,關心社會問題,有宗 教 熱忱,支配、善口才,適合社區 服務導向,對教育活動有 興趣,適合教育和社會工作。. 圖 2-1 人格類型六角模式 資料來源:Holland(1985).

(35) 28. 六 、 Hall 職業生涯發展模式 Hall (1986)與前述諸人主張略有不同,他認為生涯發展除了個人外,尚涉及「組 織」,職業生涯發展是「整合個人生涯規劃活動與組織生涯管理過程」。個人方面, 員工對自己與個人的生涯目標有清楚的認識;在組織方面,能減少優秀員工的離職 率。而生涯管理是指設計特殊的人力資源活動,例如:工作輪調、潛能評估、生涯 諮商、與教育訓練等,透過這些活動幫助員工將自己的興趣及能力與組織提供的機 會作良好的結合。Hall 的理念如圖 2-2 所示:. 職業生涯發展. 個人. 組織. 生涯規劃. 生涯管理. 1. 職業的選擇. 1. 職業的選擇. 2. 組織的選擇. 2. 組織的選擇. 3. 工作任務的選擇. 3. 工作任務的選擇. 4. 生涯自我發展. 4. 生涯自我發展. 圖 2-2 職業生涯發展模式 資料來源:Hall(1986).

(36) 29. 生涯發展是一個持續變化的而逐漸發展的過程、是個人與社會需求配合的過 程、一個增加選擇機會的過程、一個完成自我觀念的過程(楊朝祥,1989) ,因此自 我在多變的人生,將會追尋眾多的機會而不斷的變動。不過如果配合著組織的生涯 管理,個人在進入組織後的生涯發展較有完整性與系統性,也可以確認人們是否具 有適當的資格與經驗,以便需要時能派上場的正式方法。更重要的是個人也可以透 過組織內的工作經驗、工作要求及教育訓練來完成個人的生涯發展計畫。. 七 、 教師生涯發展 對於幼兒體能教師而言,尚無探討其生涯發展的文獻,相關之文獻多為學校教 師之生涯發展研究,以下將以此為主題做進一步的探討。有關教師生涯發展的理論 而言,有所謂的週期論(phase theory)、階段論(stage theory)。 (一)教師生涯發展的週期論(phase theory) 教師的生涯的升遷發展與私人企業職員的生涯發展不同,對於教師,由於其生 涯發展是用教師的年資來做區分,因此對於教師的生涯發展可用時間的觀點來做探 討。以下將闡述 Vonk(1989)的教師生涯週期論: Vonk(1989)從專業成長的角度來探討教師的生涯發展,發現教師的生涯發展 可分為五個時期: 1. 職前訓練時期﹕ 教師正式授課前的專業訓練和師資培育時期。 2. 入門時期﹕ 教師正式任教的第一年,這一個期間教師最主要的任務在於學會如何管理班級 以及當一個稱職的老師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37) 30. 3. 專業成長時期﹕ 這個時期教師主要是在提升自身能力和教學技巧。 4. 轉換時期﹕ 可能是因為職務變動、調校、教學科目變動、課程內容改變而必須面臨重新調 適或改變的情況,對於某些教師而言,他們可能會因為無法調適或接受新職務,而 產生了生涯危機。 5. 衰退時期﹕ 此時期的教師被迫必須接受生理能力與心理能力衰退的事實,同時也必須重新 規劃將來退休的生涯。在專業知識的培養與時間的流逝的同時,學校教師的生涯發 展會有其週期性。 (二)教師生涯發展的階段論(stage theory) 教師生涯發展的階段論是以一些具有共同心理特徵、態度、需求等作為劃分生 涯發展的依據。因此會因為個人本身的差異而造成發展的速度會有所不同。Steffy (1989)依據人文心理學派自我實現的理論,建立了教師生涯階段模式,並且將教 師生涯分為五個階段: 1. 預備生涯階段﹕ 在這階段的教師通常較為理想主義、有活力、富創意、勇於接受新觀念、亦親 近學生、成長取向等。 2. 專家生涯階段﹕ 在這階段的老師對學生有高度期望並且希望能夠有效的經營班級。同時也希望 在工作中可以激發自我潛能以致自我實現。.

(38) 31. 3. 退縮生涯階段﹕ 此階段可分成三個次階段,即:(1) 初期退縮﹕教材一成不變,沈默寡言、行 事低調;(2) 持續退縮:經常批評學校、家長及學生,出現倦怠感,對學校行政不 做任何反應;(3) 深度退縮:出現教學的無能感,不能勝任教職,但不自知,具有 強烈的防衛心理。 4. 更新生涯階段﹕ 教師會以參加研習、選修課程、或加入專業組織,致力於專業成長、吸收新的 教學知識等方式來解決其倦怠的徵兆。 5. 退出生涯階段: 教師對教學已沒興趣,因此把生涯放在其他生涯規劃上。 由 Steffy 的教師生涯發展的五個階段可知生涯發展像走樓梯一樣,開始充滿幹 勁,對現在的職業充滿希望不斷往上爬。不過當遇到心理或生理的瓶頸時,可能會 倦怠而停下來或是往下走甚至退出目前的職業生涯。相對的,如果此時能獲得組織 或其他人的協助,也可能會突破困境,繼續向上追求自我實現的目標。 在企業管理方面常提到產品是具有其生命期限的,一般可將產品生命週期分為 初草、成長、成熟以及衰退等四個時期。教師雖然不是產品,不過從教師的生涯發 展理論當中可以看到,教師跟產品一樣,並不會無限度的一直向上成長。當教師的 職業生涯走到一個時點,則可能會有走下坡的現象,這時候不是持續的衰退就是在 創高峰的再成長。當這時間點是教師因為生理或心理狀態對職業感到倦怠,則其生 涯將開始衰退;大部分體能教師,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與體力的消退,會在中年從 事退休、轉換成經紀人或是幕後推廣幼兒體育。. 八 、 教師生涯規劃 (一)教師生涯規劃內涵.

(39) 32. 生涯發展是指達成自己目標的成長過程,而生涯規劃是指針對個人生涯過程作 有策略性的安排。吳芝儀(2000:61-64)指出「生涯規劃」是指個人有需求或週遭 環境發生變化時,自我提供處理變化的方法、或將人生方向改變,從中個人可以學 習籌劃其計畫,因此生涯規劃的主要目標是協助個體能有效率達成該做的事情。本 研究探討的幼兒體能教師的工作地點、工作性質特殊,專業能力的評斷反而取決園 長的審核,因此由於工作沒有一個穩定的保障,所以幼兒體能教師更應該妥善作個 人的生涯規劃。 不同性質的教師角色其實生涯規劃的過程都是相同。高強華(1996:78-82)認 為教師生涯規劃在實質規劃上應包括教師個人的內在條件與外在環境充分協調,列 舉下列要項: 表 2-6 生涯規劃意涵 條件 對自己有深入的認識. 條件說明 了解自己各方面的內在特質,並檢視其在教學工作中 的適合度,以及是否教師的角色. 對自己的教學生涯做規劃. 雖然有人常以順其自然看待自己的生活態度,但為求 教學生涯的順暢,還是應及早規劃。. 充實自己的專業能力. 在對自己所任教的課程中,應不斷的保持進步,隨時 吸收新知,熟練教學技巧,增進輔導智能等,才能勝 任教學工作。. 休閒能力的培養. 教學工作中充滿挑戰,需要不斷地付出精神和精力, 需要靠休閒活動來抒解,才能有更多的心力從事教學 工作。. 資料來源: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頁 78。.

(40) 33. (二)教師生涯規劃步驟 根據以上教師生涯規劃的內涵得知,教師跟一般職業相同,都必須要思考未來 的定位或是規劃,在過程中個人要評估自己的價值系統與能力,以求符合實際環境 的需求結合。它是種目標導向的連續過程。以下根據楊朝祥(1989)和 Noe(1993) 兩人對生涯規劃步驟與看法: 1. 楊朝祥生涯規劃步驟: 表 2-7 生涯規劃步驟 步驟. 說明. 設定具體化、階段化目標 依照個人各種主、客觀因素先決定大略的方向,再仔細 探索,逐步將目標具體化、階段化以奠定成功的基礎。 考慮各種可行途徑. 達成目標的途徑可能不是唯一的,因此應將各種可能的 途徑全部詳細列出。. 選擇最適合的途徑. 就各種可行的途徑中選擇最適當的途徑。. 安排執行. 選擇最適當途徑後,更進一步安排執行的明確時間表。. 評鑑改進. 計畫執行中,應對自己的作為作檢視,使之配合 預定 進度,或對主、客觀因素的變化做適當的調整。執行後, 更必須進行成效的評估,以作為改進的參考。. 資料來源:楊朝祥 (1989)。《生計輔導─終生的輔導歷程》。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頁 29。.

(41) 34. 2. Noe 所提出生涯規劃步驟整理如下: 表 2-8 生涯規劃步驟 步驟. 說明. 自我評估. 評估自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等. 檢視環境. 分析各種生涯機會,以及常跟公司內外在不同部門 的員工互 動。. 目標設定. 主動要求主管或同事根據自己的優缺點給予回饋並且與管理 者溝通個人生涯的方向後決定生涯發展的目標與需求。. 行動計畫. 主動爭取學習的機會及與管理者共同研擬雙方可以接受的行 動計畫,並且行銷行動計畫,使行動計畫能夠獲得正式的認可。. 資料來源:Mondy, R. W., Noe, R. M. &Premeaux, S. R.(1993).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oston: Allyn and Becon.P65..

(42) 35. 本節針對生涯的定義與內涵,回顧研究文獻,包括生涯發展的定義與理論,以 及教師生涯理論,最後介紹生涯規劃的內涵與步驟,來闡述幼兒體能教師在工作上 的生涯發展情形,藉此探討幼兒體能教師決定從事幼兒體能教學工作的因素與其職 涯規劃的關係。在下一節的內容裡,研究者將詳細的討論國內學者如何結合生涯規 劃理論與個案研究。 綜觀本節文獻,生涯實為個人一生中所有生活層面的整體發展,因此可說生涯 規劃不僅牽涉到專職能力的發揮,更與掌握己身優缺點、培養休閒能力,以及掌握 外在環境的變遷息息相關。更進一步的說,生涯發展包括工作生活、社會生活與家 庭生活等方面範圍的總合,深受個人、家庭與社會環境交互作用的影響。教師如同 一般人,亦有類同於常人一樣的生活方式與生活要件。因此幼兒體能教師在工作生 涯發展中,可能過程中如同「循環論」一樣,社會、個人、環境三者會互相影響, 而幼兒體能教師如何在這三者之內取得平衡,甚至隨著時間、空間,與個人的轉換 來調整腳步,便是本文的研究重點。綜合來說,該項教師生涯發展的涵義為:幼兒 體能教師在教學生涯中所經歷的工作、職位和角色,會隨著個人與環境、時間與空 間相互作用,而產生持續的成長與轉變。在工作生涯中,由於幼兒體能教師的工作 特性受到許多外在環境的影響,諸如國人生育率下降,或師資競爭越趨激烈,在眾 多外在環境的變動條件中,生涯規劃的主軸來自對其以及環境的明確瞭解,才能作 出有效的決定,找到本身適合發展的途徑。.

(43) 36. 第三節. 幼兒體能教師 幼兒體能 教師職場 教師 職場生涯發展 職場 生涯發展. 廣義的生涯發展,意指個體終其一生的整體發展型態和獨具個人特色的生活型 態。然而,若將教師生涯的層面嵌近於事業、職業、或是工作生計的範疇內加以界 定時,那麼教師生涯發展的概念將可以涵蓋教師能力與角色的專業成長,以及職業 生涯發展的社會化過程。本節首先介紹影響職涯發展之因素,其下根據相關幼兒教 育教師之相關研究,歸納其研究的主軸方向、內容和發現。. 一 、 影響職涯發展之因素 影響個人生涯發展因素茲分別敘述如下: Super(1957)將影響生涯發展因素分為:個人特質及經驗、個人家庭背景、個 人所處環境,以及其他不可預知之因素等四大類。分述如下: (一)個人特質及經驗:包括生理及心理各方面的狀況,如興趣、性向、 人格特質、及健康狀況等等。 (二)個人家庭背景:包括原生家庭及自組之家庭的經濟地位、子女個數、家人期 望與個人在家中的人際關係等因素。 (三)個人所處環境:包括國家、地區、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以及職業結構與文 化刺激等。 (四)其他因素:包括偶發的重要事件或預料之外的其他機遇等等。 由此可知,Super 認為生涯的影響因素主要是以個人為核心,從個人的內在影 響因素,往外擴展至家庭背景及所屬環境的影響,對於重要事件或偶發因素較不強 調。 Isaacson 和 Brown (1997)將影響工作者其及生涯的因素分為內部因素與外部因 素兩大類,分述如下:.

(44) 37. (一)內部因素(internal factor) 1. 一般特質(generic characteristics) 此種特質係指許多個體普遍擁有的特性,但對於個體來說卻是獨特的。例如: 性別(gender)、種族(ethnicity)與體格(physique)。 2. 個人心理特質(personal-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這些特質是指影響個體的生涯選擇與參與的各種心理特性,例如:天資 (aptitude) 、興趣(interest)與個性、氣質以及價值觀(personality, temperament and value)。 3. 個人社會的特質(personal-soc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這類是包括對於特定的個體會產生影響的個人因素,並包含其他親近那些特定 個體因素。例如:家庭的社經地位(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受教的機會(access toeducation)與生活型態(life style)。 (二)外部因素(external factor) 1. 工作情境(work situation) 這一類指會直接影響工作參與或工作成果的因素。例如:訓練時間(training time)、身體需求(physical demand)、環境條件(environment condition)。 2. 社會影響(sociological influence) 這類的影響因素包括職業的聲望(occupational prestige)、職業的流動性 (occupational mobility)、職業進入的控制(regulating admission to occupation)、 工作行為的控制(regulating behavior on the job)。 3. 經濟層面(economic aspect) 這類的影響係指影響工作者所得的因素,例如工作的供給與需求情況。.

(45) 38. 相較於 Super(1957),Isaacson 和 Brown(1997)所提出之影響因素,較強調 環境因素帶給個人生涯發展上的影響,如工作情境、社會影響、經濟層面等。 生涯發展的過程中,必須面對各個階段的生涯選擇,而生涯選擇極為複雜,其 影響因素很多,張添洲(1993:59-63)提出以下兩點說明影響職業選擇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屬於外在的變項,非個人所能決定,包括:國家經濟建設政策、經濟結構的轉 型、經濟景氣的好壞、社會的發展、就業機會的多寡。 (二)內在因素 屬於個人本身獨特發展特質因素,包括:性別、興趣、能力與專長、人格特性、 工作技能、社會經濟地位、道德價值觀念。 黃英忠(2001:74)認為影響前程抉擇(career decision)的因素,包括了個人 因素與組織因素,兩者分述如下: (一)人格因素 1. 個人的人格(individual personality) 個人的個性及特質,會影響前程抉擇的型態。例如具藝術家特質的人,會傾向 選擇藝術、音樂、舞蹈和教育方面的職業前程;又如富有企業心的人,則傾向於選 擇像經理、律師等職業,如此較有機會去影響別人以及獲得權力。 2. 社會趨勢(societal trends) 社會環境的價值觀與文化趨勢,更是影響生涯的抉擇因素,如處於高科技的e 化時代,很多人的工作與電子、網路領域,息息相關,又如流行傳染疾病的爆發, 使得生化科技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

(46) 39. 3. 父母的價值觀(parents’ concept of value) 父母的職業與教育程度亦影響孩子的職業選擇與受教育之機會,如父母是公務 人員,子女也會選擇以保守的行業作為職業;父母是生意世家,子女也多半會有很 好的生意手腕。但不盡然皆如此,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會影響子女的職業選擇,例如 父母不識字,但仍努力工作以讓子女完成高等教育。另一部份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其他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如老師、朋友等,也可能影響個人的職業選擇。 4.工作經驗(job experiences) 過去的工作經驗也提供了在不同領域中有關前程機會的自覺,如工讀的經驗、 學校建教合作與實習課程等歷練經驗,都會影響個人將來的生涯抉擇。 (二) 環境因素 1. 組織型態 不同的組織型態所發展出之特定行為模式,會導致不同的事業前程機會跟限 制,如外商公司鼓勵快速升遷、短期僱用,而典型的日本公司則升遷相當緩慢且雇 用期長。 2. 人力資源的運用 一個組織內,不同的人力資源運用,如甄選、考核、工作評價、訓練等,將影 響其組織及員工個人未來的發展。 3. 工作特性 工作是刺激(stimulation)的主要來源,事業前程抉擇便是個人目前工作與先前 工作所提供刺激的結果。具有挑戰性、多樣性、自治性、回饋性以及可讓上司看得 到等特性的工作,比那些無此特性的工作提供了較多不同的事業前程的選擇。.

(47) 40. 4. 產業與組織策略 產業與公司的策略會影響前程,如果一個公司從事已成熟的產業(建築、紡織、 鋼鐵等),則升遷的機會便比那些成長中產業(電腦)等公司來得少。 由張添洲與黃英忠所提出之概念可發現,學者對於生涯發展影響因素的看法漸 趨於統一,主要可分成個人內在與外部環境兩個層面的影響因素。 茲整理國內外學者對於影響生涯發展相關因素的看法,見表 2-8。 表 2-8. 範疇 生涯發展. 生涯發展相關的影響因素. 學者 Super(1957). 影響因素 1.個人特質及經驗 3.個人所處環境. 2.個人家庭背景發展 4.其他因素. Isaacson &. 1.內部因素:. Brown(1997). (1)一般的特質(2)個人心理特質 (3)個人社會的特質 2.外部因素: (1)工作情境(2)社會影響 (3)經濟層面. 生涯選擇. 張添洲(1993). 1.外在因素. 黃英忠(2001). 1.個人因素:. 2.內在因素. (1)個人的個性. (2)社會趨勢. (3)父母的價值觀 (4)工作經驗 2.環境因素: (1)組織型態 (2)人力資源的運用 (3)工作特性 (4)產業與組織策略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48) 41. 綜合以上學者的說法,影響個人生涯發展的因素可分為兩方面:個人內在因素 與外部環境因素。個人內在因素包括個人特質、學習經驗、工作經驗;外在環境因 素則包括角色因素、正負面事件、整體環境及重要他人的影響。. 二 、 幼稚園教師職場 幼稚園教師 職場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 職場 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 幼稚園教師職場生涯發展相關研究歸納有下列三種類型: (一) 影響幼教老師工作生涯相關因素之研究 根據張秀玲(2000:78-82)針對高屏地區之 561 位學前教育的教師研究結果顯 示,學前教育教師生涯承諾其相關因素受教師個人內在的「努力意願」影響最大, 而對此研究之影響為生涯規劃最主要的參考依據是生涯承諾內的個人努力意願。林 佳蓉(2001:63-69)針對六位不同師資培育背景的幼教老師所進行的訪談中發現, 幼教老師教學的意願,受到個人自覺本身適合此工作、以及家庭因素和重要他人的 影響,對本研究的影響為由於此研究是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法,本研究訪談大綱參考 其研究。康真娥(2002:81-84)指出園長的領導風格、教師的工作價值觀以及教師 對於組織之承諾,三者之間呈現一組相關典型,對本研究之影響為此研究的三個面 向可作為本研究之訪談大綱。. (二) 藉由生命故事回溯幼教老師的整體幼教生涯歷史 根據許惠茹(2003:62-65)針對幼教系畢業之幼教老師之研究結果顯示,影響 個案朝向專業幼教老師之主要動力是自我檢視與反省、重要他人的協助、以及參與 相關進修,此研究對於影響研究對象朝向專業幼教老師的主要動力與本研究所要瞭 解投入其產業之動機相關。保心怡(2003:90-92)針對幼稚園園長採用深度訪談法 研究結果顯示,發現個案的「原始關懷」和「夢想」似乎是引領個案個人幼教生命 的主軸,而影響此夢想具體成型的是個人教學生涯際遇,研究發現工作未來的規劃 與「夢想」具有關聯性。陳兆慶(2001:88-93)針對一位男幼教老師採用參與觀察、 深度訪談、文件蒐集的質性研究方法得知研究結果顯示,影響教師生涯發展的因素.

(49) 42. 也不僅只有教學年資和年齡,其他的因素包括人格特質、學校環境及文化等亦是不 可忽視,本研究發現影響幼教老師生涯發展的其他因素面向可作為本研究訪談大綱 設計之參考。 (三) 以工作生涯發展階段為主軸,建立專業成長的歷程,綜合探究其生涯階段與 專業成長的影響因素 根據黃文娟(2003:80-81)針對一位幼稚園資深教師的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個 案專業成長之因素包含有個人價值觀、家庭、重要他人、學校組織氣氛、人事問題 與在職進修,此研究發現「家庭」與「重要他人」兩項對於幼稚園教師之影響為本 研究擬定訪談大綱之重要參考。 綜合國內有關幼兒教師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顯示,有較多的研究趨向於從教師 整體生命史的觀點,探討教師在職業工作上學習成長的歷程、以及影響教師生涯安 排與發展的相關因素,並且從教師生涯的整體面貌尋找幼教教師工作文化的脈絡, 以及從脈絡中發現身為幼教教師工作者的核心工作價值。 相關文獻顯示國內研究者指出職場生涯發展與規劃因素應包含內部因素和外部 因素,從外部的產業發展狀況、薪資結構、福利制度、工作特性作深入的的分析; 也需要瞭解個人個性與特質、工作經驗、投入幼兒體能行業動機,以深入瞭解國內 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的情形。.

(50) 43. 第四節. 研究設計. 一 、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深入瞭解幼兒體能教師的生涯發展,透過質性多重個案研究,以訪談 為蒐集資料的方式,以深入瞭解幼兒體能教師的生涯發展。 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中的多重個案研究法,其原因乃在研究者需要深入瞭解某 些特殊族群、特別問題或獨特的情境時,幼兒體能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情形,這個 主題符合個案研究之精神。 質的個案研究是種象徵性的研究,亦即在探究「如何」 (how)與「為什麼」 (Why) 的問題。個案研究依研究設計的不同可分為「單一個案」與「多重個案」 ,各有利弊, 由多重個案得到的證據,通常都被認為是較強而有力,也較穩健(尚榮安譯,2001) 。 因此,為了達到研究之完整性以及力求相關之研究證據,故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 中多重個案進行,並且透過訪談,對本研究進行深入的探索。 為瞭解幼兒體能教師的生涯發展現況,本研究透過半結構式之訪談問題,期望 在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可以提出自己的話題。在訪談之前,研究者會先完成下面 幾項作業: (一)依照文獻探討導出影響生涯發展的因素,並將這些因素形成的三 大研究構面。 (二)從三大構面研擬訪談問題大綱。 (三)寄出徵求同意受訪的邀請函。 (四)確定訪談的對象、時間和地點。 本研 究 主 要 是 基 於下 列 的 幾 項 優 點 而 採用 半結 構 式 的 訪談 法( 潘淑 滿 , 200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he Education Bureau (EDB) has been conducting regular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studies since the 2002/03 school year to track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t is well known that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can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 case of positive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by using the arrow matrix.. This paper further studies

(A) The drought has authorities worried that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re larger than expected as Australia experiences half of its warmest days on record lately.. (B)

Motivation Phases of Carrer Development: Case Studies of Young Wom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Hayashi, Takatsugu, 2011, “On “Sopākapañhavyākaraṇa” in the Visuddhimagga”, Buddhist Studies(佛教研究)39: 1–18. Kieffer-Pülz, Petra, 2015, “Quotatives Indicating

Having regard to the above vision, the potential of IT in education and the barriers, as well as the views of experts, academics, school heads, teachers, students,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in the past and no direct link with customer to get continuous feedback.. Although design chain as well as customer chain has been suggested in recent years

This research is to integrate PID type fuzzy controller with the Dynamic Sliding Mode Control (DSMC) to make the system more robust to the dead-band as well as the hyster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