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系統思維在科學探究與學習上的意涵及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系統思維在科學探究與學習上的意涵及應用"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陳可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

摘 要

系統思維,無論在科學探究或日常作業中都常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當面對著複雜 多變的待解問題時,作業者能否適切地藉系統性思考以綜觀全局、沿波討源,常成為能否 成功解題的關鍵。然而,有關「系統」的意涵、規劃技巧與運作特性究竟為何?特別是, 超越簡單因果關係的複雜情境,究竟應如何理析與掌握?這實在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基此,本文謹援引兩則與高級中學《物質科學》課程相關的教學實例,以詮釋系統思 維在科學學習與問題解決上之意涵及應用;同時,並揭舉 與闡釋科學教育(教學)中所應 強調的系統思維-亦即, 從模型中思考、 相互關聯的思維、 整體性的思維、 動態 的思維、 系統之控管。 關鍵詞:系統、系統思維、地球系統。

壹、緒 言

系統剖析與控管,是科學探究及日常作 業 中 都 常 用 到 的 探 索 途 徑 與 思 維 取 向 。 尤 其,當面對著複雜多變的待解問題時,作業 者常須適切地運用系統性思考以綜觀全局、 分層理析,方能沿波討源、成功解題。檢視 科學發展史,不難發現,科學探究的進程, 雖 隨 時 空遞 移 而 有 傳 統 的 機 械 化 約 論 ( 牛 頓 典範)及晚近的整體系統觀之典範變遷( 林財 庫,1999),但「系統分析」卻始終都是問 題解決歷程中的重要環節。其實,除了科學 探究上的應用之外,在日常作業及社會人文 領域中,許多具系統意涵的語詞也都屢見不 鮮;舉凡,空調系統、供電系統與生態系統, 及文官體系、經濟體系與教育體系等,這些 即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生活語彙或運作概念。 當然,在科學教育上,系統概念的建立 與系統分析能力的培養,就更顯重要了。例 如,就以我國最近所推行的「九年一貫課程」 而言,欲對《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中的「自 然界的組成與特性」及「自然界的作用」等 核心課題進行有效學習,則系統概念的重要 性,誠不言可喻。此外,像美國科學促進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在其所提出的 Project 2061 教改計畫的課程綱領中,更明白舉薦: 應將系統(systems )、模型(models )、守 恆(constancy ) 、 變 化 的 式 樣 ( patterns of change)、演化(evolution)與尺度(scale ) 等六個植基於系統典範的主題,訂定為科學 教育的共同基調( Common Themes;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1989)。系統思維,在科 學教育上被重視的程度,可見一斑。

然而,有關「系統」的意涵、規劃技巧、 運作原理及相關研究的新趨勢,究竟為何? 特別是,超越簡單因果關係的複雜情境,究

(2)

系統思維在科學探究與學習上的意涵及應用 竟應如何認識與掌握?這實在是一個值得探 討的問題。基此,本文擬援引兩則與中學《物 質科學》課程之《物理》及《地球科學》相 關的教學實例進行討論,以詮釋系統思維在 科 學 學 習 與 問 題 解 決 上 之 意 涵 及 應 用 ; 同 時 , 並 對 系 統 理 論 與 系 統 思 維 的 要 義 及 特 性,略作介紹。

貳、系統思維與科學解題

一、科學探究的「系統化」進程

人類所處的外在世界,其運作或以簡單 的線性因果關係呈現,或以複雜的動態機制 進行,型態可謂繽紛多元。然而,當面臨著 難易不同、繁簡迥異的待解問題或現象時, 人們究竟應 如 何 (或會如何 )「從簡易中洞 悉其章法,從複雜中理出其體系」、「從有 序中預見其變化,從無序中尋找其秩序」, 以進行適切地思考與推理呢? 回顧科學史可見,許多科學探究機制, 正如系統論創始人維納(N. Wiener)所言「科 學問題的開始,都像是一個『閉盒』(黑箱)」 (引自張瓊、于祺明和劉文均, 1994;例如, 地球內部構造,對人們言,起初就是個隱晦 不彰的黑箱)。而科學探究的歷程,就在於 將這起初所知有限的待解系統,經由給予刺 激(輸入)及檢視其反應(輸出),來探求 其內部結構。例如,地球物理學家經由給予 地球(黑箱)能量(如震動能),再分析其 所傳出的信號(震波)來揭開地內之謎,這 便是其中一例。倘若能再反覆操作,則原本 的黑箱便可逐漸變為「灰箱」,乃至近乎完 全明瞭的「白箱」。甚至,更可藉此白箱及 其運作法則,以「解釋過去、說明現在和預 測未來 」。 一般而言,系統思維在問題解決上之應 用,主要約包含兩個進程的交互為用:其一 在於,尋找系統「輸入」、「結構」與「輸 出」之間的基礎關係(例如物理方程式), 此又稱為順向演算〔圖一(A )〕;另一則 為,由已知的「輸入」配合順向演算的背景 理論,以逆演可以擬合「輸出理論值」與「輸 出觀測值」的「系統結構解」,又稱為反向 演算〔圖一( B)〕。然後,結合此二進程 反覆操作,便可不斷地進行科學解謎活動。 然而,晚近由於系統分析能力的提昇及系統 觀的改變,人們已逐漸意識到:有許多現實 世界的系統運作(像全球變遷、經濟改革… … 等),其因果並非單純的線性關係,而是以 複雜、渾沌、非線性的動態機制呈現;因此, 欲窮其理蘊、逼真模擬,常非單向片斷的操 作所能竟其功。所幸,近來資訊處理能力進 步神速,故只要能釐清問題本質,並適切地 應用系統理論,則對於複雜問題的控管,已 非完全不可能。 待解系統? 已知輸入 已知輸出 系 統 輸 入 輸 出 建構關係

(A)

(B)

圖 一 ( A ) 順 向 演 算 ; ( B ) 逆 推 系 統 結 構

(3)

二、系統思維應用之實例二則

如前所述,在人們的生活經驗中,可謂 處處需要系統思維。即便,像菜市場中一個 有經驗的瓜販「藉著輕敲(輸入)西瓜(待 解系統),再細聽其回音(輸出),以判斷 瓜質(系統結構)」,這也是系統化操作的 具體實例。當然,在正式的學習活動中,系 統概念的應用,就更隨處可見了。於是,在 此謹引用與高級中學《物質科學》相關並分 別能代表簡易及複雜系統的實例二則進行討 論,俾便作為詮釋「系統思維於科學解題之 應用」的基礎: 1.〔實例一〕-水平運動系統之力學分析 狀況:質量 m 的火 車 廂 內,以細 繩 將質量 m'之圓 球 懸吊於天花板上,並向前運動(如 圖二所示)。

問題:

(1) 火車若 受到水平淨力 F(含推進力、摩擦 力… … 等)作用時,則 可產生加速度 a 若 干?(F 、a: 向量;本文以粗黑斜體字 母表向量) (2) 若球在車內達平衡時,則 懸球細繩與鉛直 方 向 的 夾 角 θ 為 何 ? 又 繩 之 張 力 T 為 何?

系統解析:

(1) 第一個問題,因所欲探討的是「火車的水 平加速度 a」-故「系統」應包含車廂、 細繩及圓球等「元素」,車體表面則可視 為其「邊界」(如圖二左圖所繪之 B 部 分),其外則為所處之「環境」;當外來 刺激(輸入)F 加諸系統時,則產生效應 (輸出)a;而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F=MA ( F 表外力, M 表質量,A 表加速度)則 為 聯 繫 其 關 係 的 一 般 性 方 程 式 , 在 此 即 F=( m+ m')a。至於,車廂、細繩及圓 球之間的作用力(如張力 T 等),則屬系 統內力;且此時有關車體的各部(例如, 座椅、車輪… … 等),僅須統括於 m 之 中即可。 (2) 第二個問題,因所欲探討的是「平衡時其 內 懸 球 細 繩 的 角 度 與 張 力 」 - 故 系 統 的 「邊界」應變成如圖二右圖所圈定之 B' 的範圍(亦即小球之表面),此時張力 T (與鉛垂線夾角θ)與重力 m'g 對小球言 則均可視為「輸入」,而「系統」質量則 為 m',「輸出」應為水平加速 a; 此 時 , 張力 T 則應被視為系統所受之外力。

m

'

m

輸 出 ? (加速度 a=?) 輸 入 (水平外力 F)

B

m'

θ

B' 輸 入 (張力 T) 輸入 (重力 m'g)

m'

輸 出 ? (加速度 a=?)

θ

圖 二 水 平 運 動 系 統 之 力 學 分 析

(4)

系統思維在科學探究與學習上的意涵及應用 2.〔實例二〕-地球系統( Earth system) 的 變遷 狀況: 地球大氣圈中之氣體成分,因人為干 擾而發生變化(如,CO2含量因人類 活動而增加)。

問題:

若發生如上干擾,則對地球系統可能產生的 影響為何?

系統分析:

「地球系統」,顧名思義,其所關注者 是地球的整體運作。由於,地球係由許多「次 系統」(可能是物質的或生物的;例如,水 圈、岩石圈、生物圈或人類團體)所組成的 整體,而其間之交互作用,經常會「牽一髮 而動全身」。因此,以「全球變遷」(global change )的觀點來著眼,乃研究「地球系統 科學」的一個重要取向。 地球系統的運作,就如同人體之被生理 學家視為一個「自我平衡系統」(homeostatic system)一般。人體的生理機能擁有維持平 衡的「回饋機制」( feedback mechanisms ), 例如,過熱時可由排汗降低體溫,過冷時則 可藉顫抖生熱禦寒( Ernst, 2000);很類似 地 , 當 地 球 被 視 為 一 個 系 統 來 探 討 其 變 遷 時,其中的「動力氣候系統」,也存在許多 回饋作用,有些會使之呈現失穩,有些則又 能使之趨於回穩。 例如,就以地球的能量進出言,原本殆 由圖三所示者即可簡單表徵;亦即,地表熱 量的主要來源是太陽能的輸入,而其中又以 短波輻射為主,經由地球系統的一系列利用 及轉換後,會變成以長波輻射為主的形式對 外輸出能量,因此地球便得以因熱能收支平 衡而維持溫度恆定。然而,隨著科技不斷發 展和系統觀的不斷演進,晚近人們發現,大 氣成分的改變對於地球所造成的衝擊及其能 量轉換的問題,必須以更複雜的觀點視之: 倘若,大氣中之 CO2 含量因人類活動而增 加,則會因產生所謂的「溫室效應」(在此 暫且視為引發變遷的「起因」),而使地表 溫度上升;然則,一旦氣候變暖而冰雪融化, 則原本色淺、明亮、反照率較大的雪地,會 被顏色較深的地形地物及海洋所取代,並且 促使更多的陽光被吸收,如此,也就更加速 了暖化作用之進行;亦即,當 C O2的異常量 倍增時,經交互循環的結果,溫度的異常量 可能不只倍增,甚至不只呈現簡單的線性變 化 ; 此 即 所 謂 的 「 正 回 饋 」 ( positive feedback)。反之,與此相異的效應之一是, 溫度上升水汽蒸發量增加,而使天空被低層 雲遮蔽的範圍擴大,導致有較多的太陽能被 折返太空,如此一來,溫度便不致無限上升; 此即所謂的「負回饋」(negative feedback) (Ernst, 2000)。於是,此繁複糾結的動態 機制,便必須由圖四所示者方得以描述其中 之要;事實上,諸多現象,孰因孰果,已難 以釐清。〔按:雲與輻射之間的關係十分複 雜;大體而言,「高雲吸收地球輻射的能力較 強,低雲則反射太陽輻射的能力較強。因此 高雲較多將使地表增溫,低雲較多則使地表 降溫。如果 CO2加倍,那麼大氣中的水汽含 量及雲的分布會有何種變化及影響呢﹖倘若 是低雲量明顯增加且冷卻效應大於高雲的暖 化效應,則將產生負回饋作用,地球氣候可

(5)

能不但不變暖反而變冷;如果,增加的主要 是高雲,則將產生正回饋作用,那麼全球暖 化現象可能因此而更加嚴重。」(引自魏國彥 和許晃雄,1997)〕。

三、二實例之比較

1.共同特性: 無論〔實例一〕或〔實例二〕,基本上 都有一些形成問題情境的「組成要素」,而 一旦受到擾動或刺激(起因)時,則系統就 會產生一些變化(效應)。至於,「系統」 與「邊界」,事實上常是人們針對「所欲探 討的問題」所進行的「有目的」的規劃之產 物。 此外,系統問題的探討,係由於研究者 之介入,而能湧現重點、彰顯目的,並能使 系統因而被意義化-因此,在整個問題解決 的歷程中,研究主體-人,是不可能「置身 度外」的!尤其是,複雜系統之「初始模型」, 更需人為引出,而不可能無中生有。 2.相異性質: 所舉二實例,其相異處,殆可引用系統 論者所提的「簡單性與複雜性」、「線性與 非線性」及「基元性與組織性」等三個維度, 進行對比分析(魏宏森和曾國屏,1995): 〔 實 例 一 〕 的 特 性 是 - 組 成 要素較 單 純;「起因」(即外力)與「效應」(即加 速 度 ) 之 間 呈 簡 單 線 性 關 係 ( 即 由 方 程 式 F=M A 所支配);在解題過程中,並可依題 意所需,化約為若干基本單元,亦即,將整 體化約為部分,將高層次的特性化約為低層 次特性的簡單組合,甚至可將整個研究對像 化簡為以「質點」(particle)的觀點來討論 (例如,將運動體視為質點,或分割為質點 的組合)。 〔 實 例 二 〕 的 特 性 是 -討論全球變遷, 如前所述,所涉因素繁眾且環環相扣,欲作 有效模擬絕非等閒工程。事實上,除了已述 及的大氣成分、陽光反照率及冰期消長的問 題之外,像物種競爭、土地利用、化學物質 釋放,及人為的森林砍伐、空氣污染,甚或 其間的連鎖效應所可能造成的衝擊等,在在 都可成為影響深遠的研究課題。此外,地球 內的所有組成要素(或次系統)間的交互作 用,也都必須考量;即使像「板塊運動」、 「火山活動」等大時空尺度的作用,也都是 不容忽略的-所謂「物物相關」!因此,欲 有效探討全球變遷,除了傳統的地質學、大 氣科學、生物學、化學和經濟學… … 等學科 的整合是核心要務之外;其它如,此系統的 運作機制、次系統間的聯繫關係及人類擾動 的影響等,也都是必須思考的面向(Ernst, 2000)。總之,不同於前面〔實例一〕的, 這是一個因素眾多,涉及面廣;聯繫緊密, 結構複雜;動態多變,隨機性強;非線性, 非加成性;因果關係反直觀且具滯後效應的 問題(魏宏森和曾國屏,1995)。

(6)

系統思維在科學探究與學習上的意涵及應用

一、系統的定義

「系統」(system)一詞,可因使用領 域與著眼點之不同,而有不同的詮釋(Klir, 1991) 。 《 韋 氏 新 國 際 字 典 》(Webter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將系統定義為:「一 組 彼 此 間 交 互 影 響 或 相 互 依 存 的 事 物 之 結 合;係一為了達成共同目標而形成之整體。」 而系統科學家 Sandquist 則認為「系統是一群 元素所形成的集合體;它們可以是有形的物 質實體,也可以是無形的非物質;而系統所 受的刺激或擾動(起因;cause)與其所生的 效應(effect)之間,存在著可測量或可做推 理的關係」(引自戚萬伍 譯,1988)。其實, 凡是我們所感興趣或所關注的對象,均應可 被視為(或規劃為)一個系統而加以探討。比 方,整部汽車或其內的某一物體、整個地球 或其內的某一層圈、整體社會或其中的某一 社 團 … … 等 , 均 可 依 所 欲 探 討 的 問 題 或 議 題,而分別被定義為物理學、地球科學或社 會學的一個系統。由此可見,系統之定義絕 非唯一。但基本上名之為「系統」者,一般 而言應具如下的特點(Ossimitz, 2001): 1. 包含一些(可定義的)元素(elements) -正如數學的集合一般,包含一些特定且 可區辨的元素;如〔實例一〕中之車廂、 細繩、小圓球等。 2. 系統內的諸元素間,會因具有共同目的 , 而 存 在 某 種 協 調 與關 聯 - 一 個 系 統 不 僅 是元素的累積,其元素間還必須存在某種 特定結構關係;例如:〔實例一〕中之車 廂、細繩與小球間的動力機制;及〔實例 二〕中之冰雪、水汽、雲與 CO2等成分間 的熱力機制。 3. 相對於所處「 環境 」(environment)言, 系統應具「邊界」(boundary)-它可能 是 真 實 的 物 質 ( 像 車 廂 表 皮 或 地 球 表 面),也可能是非物質的。而此邊界多少 具有可滲透性(permeable) ; 由 於 邊 界 決 定 了 系 統 的 本 體 , 同 時 也 決 定 了 系 統 「進出」(亦即輸入與輸出),所以邊界 是重要的。 4. 系 統 常 存 在 可 隨 目 的 變 動 而 作 調 整 的 動 態機制-而當時刻 元素的「屬性」和「關 係」,形成了系統當時刻的「狀態」;例 如,〔實例一〕中,諸物體的力學關係一 旦改變,則θ, a … 等狀態亦將隨之改變。 5. 系統中的某一元素,可能被視為一個次系 統的整體 ;反之,一個系統亦可能是某一 上階系統的元素。例如,〔實例二〕中, 大氣圈可以視為一個系統,也可以是地球 系統的一個元素。

融冰 蒸發速率 深色地物 地表溫度 大氣水蒸汽壓 達地表太陽輻射 低雲遮蔽 長波輻射吸收 空氣溫度 CO2

圖 四 地 球 大 氣 系 統 回 饋 作 用 ( 圖 中 : + 表 正 向 影 響 , - 表 負 向 影 響 )

(7)

二、系統運作原理與分類

1.系統運作的重要名詞 (1) 起因(輸入)與效應(輸出)-足以引 起 系 統 發 生 改 變 的 任 何 干 擾 或 驅 力 稱 為「起因」,而系統所生的反應則稱為 「效應」;例如,〔實例一〕之「水平 外力 F 」及「加速度 a 」即是;在許多 情況中,起因與效應,常可分別對應於 輸入與輸出。 (2) 系統的外界環境(external environment ) -不在系統邊界內的其它因素稱之;系 統與其環境間的溝通及交互作用,僅靠 系統邊界的輸出或輸入(圖五);例如, 〔實例一〕中懸球細繩施力於小球邊 界。 (3) 系統回饋 內部回饋(intrinsic feedback)-系 統所產生的輸出,在系統邊界內不斷反 覆作修改,此訊息並會傳到輸入並影響 之〔圖六(A)〕;例如,〔實例二〕 的雲在大氣圈內所生之效應。 外部回饋(extrinsic feedback)-系 統所產生的輸出,在系統邊界外不斷反 覆改變,並影響輸入〔圖六(B)〕。 2.系統分類 如前所述,系統定義可謂多元,而其分 類依據亦非一成不變。通常,它可依其起源 被分為「自然系統」及「人為系統」;依狀 態變化被分為「靜態系統」 (static system) 及 「動態系統」(dynamic system) ;依有無能量 之進出被分為「開放性系統」(open system) 及 「 封 閉 性 系 統 」 (closed system) ( White et.al., 1992);依輸入、輸出的數目被分為「單 輸入或多輸入」以及「單輸出或多輸出」系 統。諸此分類,因大致均可「顧名思義」, 故不再贅述。在此,擬稍作解釋的是,下述 的特殊分類特性(林宏澤和林清泉, 1991): 可定系統(deterministic system)-輸入 與輸出可作直接量測,且可由「均一性」來 說明的系統。亦即,只要有相同的輸入,就 會有相同的輸出。因此,系統的量測結果是 唯一的;例如,〔實例一〕所討論者。 隨機系統(stochastic system)-無法精 確說明所有影響因素的系統;由於有不確定 性存在,因此要模擬時需運用統計學原理。 例如,拋擲骰子及在量子物理中的若干現象 之計算。

(8)

系統思維在科學探究與學習上的意涵及應用 渾沌系統 (chaotic system)-即複雜、 非線性、動態的,須由渾沌理論來描述的系 統;例如,上舉〔實例二〕全球氣候變遷之 類的問題等。 系 統 輸入 輸出 輸出隨系統而變, 且回饋到輸入 系 統 輸入 輸出 輸出在外界改變, 且回饋到輸入 系 統 (元素1.、元素2… ) 輸 出 系統邊界 外部環境 輸 入 圖六 回饋系統 (A)內部回饋系統;(B)外部回饋系統 (改繪自 Sandquist , 1988;戚萬伍 譯) 圖五 系統與外界環境的隔離 (A) (B)

(9)

一、系統運作的基本特性

系統科學與思想,發展至今,整體而言, 人們所欲探索的系統運作,勢必「進一步突 破以往的研究框架,由追求基元性向深究組 織 性 挺 進 , 由 嚮 往 簡 單 性 向 探 索 複 雜 性 發 展,由崇拜線性律向探討非線性律而努力」 (魏宏森和曾國屏,1995)。 然而,在大千世界中,系統的類型繽紛 眾多。其通則究竟為何?系統論者揭櫫:「整 體性、層次性、開放性、目的性、穩定性、 突變性、自組性及相似性,是種種系統運作 的八個特性,也是八條基本原理」(魏宏森 和曾國屏,1995)。就以前述二實例言,若 對其作較深層的思考與剖析,則不難見其端 倪:舉凡一個系統的形成,固然係由其中諸 要素的結合,但若要見其運作,卻非得要以 整體視之不可,此「整體性」之謂;系統中 諸要素,在地位、結構與功能上表現出等級 秩序性,層層節制,此「層次性」之謂;無 論物質、生物或社會的系統,均需不斷與外 界環境進行或物質、或能量、或信息的交換, 才得以向上向前發展,此「開放性」之謂; 系統之形成,必有其被視為(或名為)系統 之緣由與目的,且所具之階段目標常決定其 階段性行為,此「目的性」之謂;系統經由 「失穩」從一個狀態進入另一狀態,或為質 變,或為量變,而得以持續發展,此「突變 性」之謂;在外界作用下,開放系統具有一 定的自我穩定力,可以在一定限度內自我調 節,從而得以保持其結構、功能及秩序,此 「穩定性」之謂;系統自己走向有序結構, 性及普適化的思維規律,此即「相似性」之 謂。

二、科學教育應強調的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係一種聯繫系統之結構與表 現的思考進程。 換言之,它可由系統結構推 求輸入及表現,亦可能由系統的進出以探究 結構。Richmond(1992, 1993)寫道「良好 的 系 統 思 維 動 線 應 具 備 七 種 特 徵 - 即 動 態 性、迴路性、總體性、結構性、操作性、連 續 性 及 科 學 性 的 思 維 。 」 ; 由 於 Richmond 是一位系統控制科學家,故其所倡行之系統 思 維 與 系 統 動 力 模 擬 的 特 性 較 為 相 近 。 那 麼,從教育(教學)的面向言,系統思維所 應強調者究竟為何呢? Ossimitz(2001)認 為應是,從模型中思考、相互關聯的思維、 動態的思維及系統之操控與管理;筆者則認 為,對於科學事件的宏觀能力之培養,整體 性思維,亦應是不可或缺的要項。茲將上舉 諸重要思維,略作闡釋: 1.從模型中思考 因為人們所欲探究的現象,其運作常錯 綜複雜、難以理析,因此須建構清楚易解的 模型,以為表徵。建構主義者認為,對於外 在世界的認識,人們僅能依據其所型塑的圖 景(pictures )與觀點(views ),來進行思索 -此即模型的必要性。其實,系統思維的重 點在於:對由模型所處理的這份「屬於我們 的真實」有所知覺,而非「真實本身」。故 個 人 建 構 心 理 學 ( pers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的倡始者 Kelly(1969)曾坦言:

(10)

系統思維在科學探究與學習上的意涵及應用 「人類面對開放性論題,所應在意的,並非 現實是否存在,而是人們如何去理解它(現 實)。」(引自吳芝儀,2000)。就以地球 系統言,我們永遠無法先窮究其構造之細節 再探索其運作;可行的是,從分析問題的本 質出發,再對其關鍵參數及其間之關聯性進 行似然性的猜想,如此,才得以深入淺出地 建構模擬系統,並循序漸進地解開各種作用 之 謎 題 。 所 以 , 依 據 激 進 建 構 主 義 者 von Glasersfeld ( 1995) 的 觀 點 - 「 對 於 客 觀 世 界的認識,朝模型的方向進行思考,是十分 必要的!」( Ossimitz, 2001)。對待解系統, 倘若常藉此方式進行思考,則模型建構能力 也勢必能被提昇。 一個成功的模型,必須被效化與檢驗, 而 其 建 構 和 分 析 則 仰 賴 於 描 述 的 工 具 。 因 此,選擇合適的表徵模式,是發展系統思維 的關鍵。對學校教育言,以系統動態機制呈 現 , 應 是 相 當 有 效 的 表 徵 方 式 - 因 果 迴 圈 圖 , 可 協 助 進 行 定 性 模 擬 ; 而 方 程 式 及 「 stock-and-flow 圖 」 等 , 則 常 能 為 定 量 模 擬提供一些脈絡(Ossimitz, 2001)。 2.相互關聯的思維 此 即 , 對 系 統 結 構 及 其 相 互 關 聯 的 思 考。「若-則」(If-then)關係,是我們心智 活 動 、 事 物 理 解 及 應 用 程 序 性 知 識 (procedural knowledge )的基石。「因」與 「果」之間的切當表述,係此類思維的基礎 之一。為了解釋某一現象,我們必須尋找其 因;只要其因有效且確實,則其果必能被觀 察到。在日常用語中,像「 因為-所以 」、「若 -則 」之類的語句,即此類思維的體現。數學 上類似的形式,則為函數-包含「自變數」 (=因)及「應變數」(=果)的概念。例 如,前面所舉〔實例一〕中,「若 系統受外 力 F … … ,則 加速度 a 為?」及「F=m a , (亦 aF = F/ m)」,即為此類思維之描 述語句與數學表示。 在相互關聯的思維中,除了如上之線性 關係之外,具間接效應常是複雜問題的普遍 現象。因而可引入回饋迴路,以表達增強(正 回饋)或平衡(負回饋)的效應。例如,過 去美、蘇強權的軍備競賽,即回饋作用之一 例-雙方競相較量、擴張,且相互指責對方 是 罪 魁 禍 首 ; 直 至 新 的 制 衡 機 制 出 現 而 後 已。又如,前面〔實例二〕所述「若 CO2含 量增加,則會因產生『溫室效應』,而使地 表溫度上升… … 。然則,一旦氣候變暖,則 會令更多冰雪融化… … 」。倘若,以整體性 的觀點視之,許多現象,要區別孰是因,孰 是果,已非易事。一旦進入反覆循環,則不 可能再清楚確認整體過程的單一起因,因為 任 一 效 應 同 時 也 影 響 著 其 起 因 ( 已 互 為 因 果!)。 此外,回饋迴路的理解,常需具備動態 觀 點 , 以 便 知 悉 事 件 是 如 何 在 全 程 中 湧 現 的。所以,像間接效應、因果網絡和結構的 發展(史)… … 等,都是解題歷程中必須考 量的。 3.整體性的思維 著名系統科學家錢學森曾言:「什麼是 系統?系統就是由許多部件所組成的整體, 所以談系統的概念就要強調整體,強調整體 是由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各部份所組成的」

(11)

(魏宏森和曾國屏,1995)。系統分析、操 控、研究和規劃均需以整體做考量。這事實 上即如心理學所揭示的,人類的思維具有「完 形特性」( Gestalt),也就是一種整體性。 人的思維能進行聯想,能夠把零星的知識總 合起來,能夠從整體把握客觀對象,也能夠 體現主觀世界的整體性。「一般系統論」創 始人 Bertalanffy( 1969)即寫道:「亞里士 多 德 的 論 點 『 整 體 不 等 於 它 的 各 部 份 之 總 和』,是最基本的系統問題的表述,至今仍 然正確。」這乃將整體性這本是形而上的哲 學思辨,變成可定性描述、可實證研究的科 學概念。其實,整體究竟大於、等於或小於 部分之和?這端視系統內組成要素間的交互 作用而定。像「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 亮」及「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 三個和尚沒水喝」,就已清楚說明。 4.動態的思維 即延宕、回饋、震盪… … 等具時序特性 的思考。系統表現會隨時間變化,延宕和震 盪現象是其中的典型。因此,欲作系統觀測, 則時間維度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像討論一 個房間的空調及某地氣溫的日變化、季節變 化… … 等簡單作業,也是如此。其實,當我 們在運用”If-then”的程序性思考的同時,也 就已經在進行動態思維。動態思維,除了像 汽車的照後鏡,可檢視後方與過去,同時也 像車前燈,能探索前方與未來。所以,對一 個實際系統的操控而言,單靠後視鏡來決定 去向,是不夠,也 不科學的!為了預視未來, 採用具時間維度的模型來模擬,是相當必要 的!特別是,像上舉〔實例二〕全球變遷之 類,「真相」的湧現極慢的問題,更是如此。 5.系統操控與管理 發展系統思維的最後一個核心觀點,即 實作系統之操控與管理。系統思維是有其實 用面向的;其所處理者,除了組構問題之外, 同時亦應對系統的最佳安置與理想走向感到 興趣。而實際系統管理,最基本的問題之一, 是認清及掌握「直接主宰系統改變的成分什 麼?而間接的影響因素又是什麼?」例如, 在 一 個 社 會 或 教 育 系 統 中 , 欲 導 正 個 體 行 為,除了行為個體之外,常需從其周遭環境 著手,方能見效;又如,討論「全球變遷」, 則需先掌握其影響要素(如 CO2 ,O3 … 含量 等),然後才能進行有效的控管。此外,設 法使工具達成理想組合,以求取系統的最優 效能,這也是系統控管的重要法則;像成語 故事「下駟對上駟」所描述者,即為佳例。

伍、結 語

系統剖析,能使我們正確地明辨事件中 各成分要素的屬性 、功能及地位,俾使整個 系統層次分明、有條不紊;同時,系統思維, 也有助於我們將事物視為整體,以便給予周 詳嚴密之管理與控制。《大學》一書即云: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 矣!」此分輕重、別本末的思想,與系統觀 念大致相吻,可見系統思維早已深入人心。 然而,隨科技之進步及人類思想之進展,系 統模擬,已必須由簡易操作而邁向複雜情境 的掌握。故無論就生活、學習和作業而言, 系統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昇,應該都是極為 重要的工作。

(12)

系統思維在科學探究與學習上的意涵及應用

陸、誌 謝

拙著寫作期間,承蒙臺灣師大地科系米 泓生教授、科教所楊文金教授與審查委員們 的悉心指正並提供寶貴意見,同時受到宜蘭 高 中 李 有 賢 校 長 與 老 師 同 仁 們 的 鼓 勵 和 協 助。方使本文得以順利成稿。在此謹致最大 謝忱。

柒、主要參考文獻

1.林宏澤和林清泉(1991):系統模擬 。台 北 高立圖書。 2.林財庫(1999):以牛頓典範和系統典範 對比的物理思想史教材來改變在職教師的 傳統科學本質觀。1999 科學史哲與科學教 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 。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 3.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 上的應用。收錄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 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 麗文出版社。 4.張 瓊、于祺明和劉文君(1994):科學 理論模型的建構。台北 淑馨出版社。 5.魏宏森和曾國屏( 1995):系統論-系統科 學哲學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6.魏國彥和許晃雄( 1997):全球環境變遷導 論 。第七章 影響氣候的因子。 http://gis.geo.ncu.edu.tw/gis/globalc/index.htm 7.AAAS (1989).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 ement of Science. Washington, DC.

8.Bertalanffy, L. V. (1969). General system

theory. New York: Braziller.

9.Ernst,W.G. ed., ( 2000 ) . Earth Systems:

Processes and Issues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Forrester, J.W. (1992). System dyna- mics and learner-centered-learn- ing in kindergarten through 12th grade education. Paper D-4337, Cambridge, Mass.: MIT.

11.von Glasersfeld, E. (1995). Radical Construc-

tivism : A w a y of knowing and learning.

London.

12.Kelly, G. (1969). The Psychology of Perso -

nal Constructs . New York: Norton.

13.Klir, G. (1991). Facets of Systems Science. New York: Plenum Press.

14.Ossimitz, G. (2001). The development of syst- ems thinking skills.

http://www.uniklu.ac.at/users/gossimit/sdyn/g dm_eng.htm

15.Richmond, B., & Peterson, S.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s Thinking. Lyme:

High Performance Systems Inc.

16.Richmond, B. (1993). Systems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for the 1990s and beyond. In: System Dynamics Review ,9,2

(Summer 1993): 113-133.

17.Sandquist, G.M. (1988). Introduction to

System Science.(戚萬伍 譯)系統科學概

論。台北 科技圖書。

18.White, D.N., Mottershead, S. J., & Harrison, S. J. (1992 ). Environmental Systems :An

introductory text. 2nd edition. Lond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t the basic education level, students learn through three domains: visual arts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visual arts making and visual arts knowledge which are integrated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工作紙 合作學習 同質分組 腦基礎 電子學習 自主學習 異質分組 翻轉教室 生活應用 提問技巧 探究式..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探究式學習 教學類型 (四種類型).. 探究式學習教學 常見模式及實施 Stripling Model of Inquiry.. Connect, wonder, investigate, express

貼近學生生活 增加學習興趣 善用應用機會 提升表達能力 借用同儕協作 提升學習動機 豐富學習經歷

乙類應用學習科目的課時為 180

z z 發展學生解難及 發展學生解難及 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 ,鼓勵學生運用 ,鼓勵學生運用 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