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代性的想像:史特勞斯(Leo Strauss)與後現代主義的對話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現代性的想像:史特勞斯(Leo Strauss)與後現代主義的對話"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現代性的想像:史特勞斯(Leo Strauss)與後現代主義的對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414-H-002-007-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 陳思賢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1 月 7 日

(2)

現代性的想像:史特勞斯(Leo Strauss)與後現代的對話

史特勞斯認為現代性的危機是因為:現代西方社會已經喪失判斷好壞、對錯的標 準。這是因為所謂的科學知識不處理「價值判斷」的問題,因此: 理論理解的範疇以某種方式隱含了評價原則;但這些評價原則與諸理解範疇都是 隨歷史而變化的;隨時代而改變,所以不可能以一種政治哲學所要求的普遍有 效,亦即對所有歷史時代都有效的方式,去回答「對錯或最佳社會秩序」的問題 (Strauss: 1989:82)。 所以現代性的危機就是政治哲學的危機。現代政治哲學無法如古典政治哲學一 般,探索的是「最佳政治秩序或最佳政體」(the best political order or the best regime)(Strauss: 1989: 84),提供我們判斷最佳政治生活的永恆判準,以「歷史或 歷史意識」(history or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取代「自然」(nature)並放棄「價值

判斷」,以致於讓我們掉入相對主義,甚至是虛無主義的泥淖當中。那現代性的

特殊性為何?史特勞斯認為是「聖經信仰的世俗化」(secularized biblical faith)( Strauss: 1989: 82),是「對前現代政治哲學的根本修正」(a radical

modification of pre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甚至可以說是對前現代政治哲學 的「拒斥」(rejection)( Strauss: 1989: 83)。

現代性的第一波浪潮是由馬基維利挑起的,而由霍布斯與洛克延續下去(Strauss: 1989: 85-89);但現代性的第一波將道德與政治問題化約為技術問題,自然正義 (natural right)成了自然權利(natural rights)。這種思考引起盧梭的不滿,而試圖以 意志的普遍性來保證其在歷史過程中實現的必然性(Strauss: 1989: 90-91),人的理 性取代了自然(本性)的角色,盧梭的這條路線由(以康德與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 觀念論傳統來承繼(Strauss: 1989: 92)。 吹響第三波現代性的號角是尼采。若說史特勞斯從蘇格拉底開始,則尼采與海德 格從前蘇格拉底出發,但二者的共同點就是「回到古典」,但史特勞斯終究還是 必須承認回歸古典只是一種不可能的幻象。史特勞斯與尼采都掌握到了啟蒙運動 的缺陷,但得出的結論並不一樣。對史特勞斯來說,現代性第三波的特徵是對「存 在感的全新理解,這是一種恐懼與痛苦,而非和諧與平和的經驗,而且認為歷史 上的存在必然是某種悲劇的感覺」(Strauss: 1989: 94)。 史特勞斯認為尼采發動了第二次現代性危機,而尼采對現代理性主義的批判是不 容忽視的,而海德格則代表最激進的歷史主義形式,而這種歷史主義形式除了迫

(3)

哲學出現可能性。(Strauss:2002: 226-227) 尼采過份低估了自由主義的價值 (Strauss:2002: 226-227) 史特勞斯認為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一書中呈現出其柏拉圖主義的色彩(Strauss: 1983:175)。所謂的「柏拉圖主義」是指「在生成與變化的現象世界之外,還存 在著一個永恆不變的理念世界,前者是虛假而低下的,而後者是一個真實而更高 的世界,所以應成為前者的的原則或根據。」(吳增定:2004:18) 尼采在該書中企圖將「心靈」(mind)從哲學家的固有偏見中解放出來,而作為未 來哲學的根基(Strauss: 1983:175-176)。生命就是權力意志(will to power),於是權 力意志取代了愛欲(eros)在柏拉圖哲學中的地位,哲學思考也成為權力意志的一 種方式,哲學思考並非以真理為目標,於是宣稱「上帝已死」,權力意志產生了 人類的所有意義與秩序(Strauss: 1983:176-177),成為重估一切價值的基礎。在依 序檢討了宗教的歷史之後,得出了兩個結論:歐洲的有神論正衰弱;但宗教 (religion)衰退,宗教性(religiosity)的需求卻增強,人類仍然會走回有神論的階段 (Strauss: 1983:179)。尼采並非為了虛無而宣稱上帝已死,史特勞斯認為尼采其實 有其相反且深刻的目的:否棄世界但不悲觀,表面上「虛無」但其實是對過去與 現在的肯定,甚至得到保守主義甚至反革命的稱號。所以權力意志論看起來是反 有神論的,事實上是為上帝辯護(Strauss: 1983:180-181)。 尼采接著論證道德並非來自於自然或理性,道德律令反而是出自於不自然且非理 性的禮法(nomoi),否定道德規則的普遍性,尼采在這一方面將矛頭指向了柏拉 圖,而因為強調本能,而暗中與盧梭結盟(Strauss: 1983:183)。對「自然」的分析, 將尼采引到對人類的「畜群本能」的討論上,民主運動激發而鼓舞了這種本能, 從而使「畜群道德」甚囂塵上,因為「畜群的自主性」使人類的墮落勢不可擋, 未來人類的世界將充斥著這些末人(the last man),對尼采來說,馬克思所描繪的 共產主義烏托邦最能凸顯這種人類處境(Strauss: 1989: 97)。因此尼采呼籲以超越 凱撒之流英雄的卓越道德的未來哲學家,根據其權力意志來征服歷史的偶然以終 結非理性的統治(Strauss: 1983:183-185)。用史特勞斯的話說: 對尼采來說,沒有自然的或理性的道德,因為他否認存在一個人類的本性:對人 與野獸之間的基本差異的否定是一個真理,若是一個致命的真理的話;因此,人 之為人並沒有自然的目的:所有的價值都是人的創造(Strauss: 1983:185)。 未來哲學家是超卓的精神統治者,甚至是未來歐洲的領袖(Strauss: 1983:188)。尼 采以未來哲學家的激情與孤獨的美德,取代柏拉圖式的節制與正義這類美德 (Strauss: 1983:191)。

(4)

史特勞斯將理論與實踐聯繫起來,而認為「自由民主制的理論,與共產主義的理 論,源自於現代性第一、二波的浪潮;而第三波浪潮的政治涵義是法西斯主義 (Strauss: 1989: 98),所以尼采與海德格與法西斯主義有思想上的親緣關係。 但史特勞斯與尼采在思想上有何聯繫關係?Stanley Rosen、Victor Gourevitch、 Shadia Drury、Laurence Lampert 都認為兩者在思想上的聯繫非常密切,而且都是 透過二者對柏拉圖哲學的詮釋而產生連結的。Rosen 認為尼采是一個不自覺的柏 拉圖主義者,但這種理解方式也許會誤解尼采,還不如將尼采視為啟蒙的信徒。 海德格也是用這種角度來理解尼采,亦即將尼采視為柏拉圖主義者,但史特勞斯 學派則認為尼采其實是一個「柏拉圖式的政治哲學家」,正是因為尼采的主張包 括兩個層面:「顯白說教」與「隱微說教」(吳增定:2004:14)。而 Lampert 的說 法相當有參考價值。他是這樣描述這兩位哲學家的關係的: 正是尼采對啟蒙的根本批判提供了史特勞斯一個出發點,協助後者回歸到中世紀 啟蒙…。史特勞斯柏拉圖身上發現了尼采早已發現的東西:柏拉圖是一個將所有 哲學家都走上相同軌道的教師。與尼采一樣,史特勞斯在柏拉圖身上發現「顯白」 與「隱微」的差異、虔誠的欺騙(Lampert:1996:164)。 Lampert 認為史特勞斯對尼采既暗地裡頌揚,又挑明的揭示出其理論的偉大影響 力。史特勞斯認為為了自保而對社會中的某些意見表示尊重,而非直接揭露其虛 假面具的作法,是哲學所不得不採取的一種立場,但尼采主張要以意見來作為對 比以凸顯真理,而非強調意見與真理的不相容。Lampert 認為尼采的哲學策略比 史特勞斯更高明(Lampert: 1996: 166-168),他分三個層面來陳述尼采與史特勞斯 的對比:現代、過去與未來。 在現代方面,尼采公開稱頌(雖然並非完全肯定)自然科學(尤其是物理學)在摧毀 古老道德秩序方面的貢獻,尤其是揭穿了柏拉圖的高貴謊言;而史特勞斯之所以 對自然科學的成就有所保留,一方面是因為他認為這並非哲學探究的主要對象, 政治哲學才是;而另一方面是因為物理學侵蝕了宗教的虔誠、傷害了神的權威 (1996: 169-172)。 在過去方面,尼采認為伊比鳩魯在延續希臘啟蒙精神方面,比柏拉圖更值得推 崇,因為柏拉圖主義雖然是保存希臘啟蒙精神的一項策略,但因其與對手的妥協 而終於失敗;但基督教的勝利,使得羅馬所繼承的希臘人文精神消失殆盡。等到 文藝復興似乎又露出了一線曙光,但又被宗教改革給遮蓋了。史特勞斯對這種柏 拉圖主義只是全心全意地接受而不加批判(Lampert: 1996: 173-177)。

(5)

主義,但實際上他是要建構一種超越虛無主義的未來哲學。史特勞斯說尼采的這 種未來哲學必然帶來一種新的未來宗教(Lampert: 1996: 178、180),史特勞斯既 不願讚揚這種宗教形式,也沒有勇敢地宣揚尼采哲學在歷史中的重要性。 現代性危機已然存在,若將這種危機加以細分應可以在區分為:「(新)實證主義」 (neo-positivism)與「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前者的代表人物是韋伯(Max Weber),而後者的代表就是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Strauss: 1983: 29-30)。海德 格的著作雖然沒有直接觸及政治哲學,但其哲學卻與現實政治息息相關。海德格 提醒我們注意到「思想的歷史性」(historicity of all thought),因此哲學的任務就 是要去理解所有歷史世界共同的普遍或本質結構,而這種理解本質上就屬於某一 個特定的歷史脈絡或歷史時期(1983: 31)。

史特勞斯在論及他自己與胡塞爾(Husserl)與海德格的知識遭遇經驗時,曾提到曾 經或當時正在德國思想殿堂上發光發熱的大思想家,如韋伯、亞里斯多德專家傑 格(Werner Jaeger)、史特勞斯自己的老師卡西爾(Ernst Cassirer)、與胡塞爾等人, 與海德格這位哲學天才相較之下立刻相形見絀,用史特勞斯的話說,海德格是「我

們那個時代唯一偉大的思想家(thinker)」,史特勞斯借用海德格自己所提出的區分

來說,相較於海德格這位既勇敢又謹慎的思想家,史特勞斯認為上述幾位思想 家,不過是些「學者」(scholar)(1989: 29)。胡塞爾有一次批評史特勞斯所屬的新 康德主義學派,說該學派從屋頂開始蓋房子,言下之意,他自己才是真正從地基 開始打起。胡塞爾認為我們的原初知識來自於「事物界」(the world of things), 所以科學是對前科學理解的特殊修正(a specific modification of the prescientific understanding),所以基本論題是前科學世界的科學理解,而且首先是對被感知事 物的分析。然而,海德格認為胡塞爾與被他批判的新康德主義並無不同,因為後 者仍未找到根基。海德格說對世界的原初理解並非將事物理解為(被感知的)客 體,而是將其理解為 pragmata(1989: 27-29)。 對史特勞斯來說,海德格的主張主以歸納如下:「人本真地存在於世界之中,而 世界諸事物也向其揭露其本然。但這迫使我們去思索人與世界的本源,但我們只 能主觀地掌握人類生存(human existence)的問題,也就是所揭明的「生存經驗」 (experience of Existenz)」,但這種哲學思考免不了要與海德格所處身的形上學傳 統掛勾(1989: 36-38)。海德格認為希臘理性主義哲學所帶來的結果,就是(科學) 技術宰制世界,只有跳脫這個傳統並向東方思想學習來重新思考「存在」的意義, 西方才有出路,而西方的危機就來自於對存在的遺忘,重新掌握存在的意義,必 須回到「前蘇格拉底哲學」中去找尋。雖然史特勞斯是用回歸「蘇格拉底哲學」 來解決現代性所帶來的危機,但他與海德格的問題意識顯然具有同質性,其中可 以看到史特勞斯受到海德格這位老師影響的明顯痕跡。

(6)

綜上所述,尼采與海德格對現代性弊病的診斷一脈相傳,而史特勞斯在對現代性 危機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得到尼采與海德格的影子,不過史特勞斯並不願正面承 認這一層思想聯繫關係,這是因為史特勞斯從這兩位後現代主義的思想導師身上 看到的是:二者所代表的激進歷史主義(radical historicism),正是德國虛無主義的 根源,而這種虛無主義不僅作為 1930 年代法西斯主義的哲學版本,並進一步引 發自由民主體制(liberal democracy)的空前危機,所以史特勞斯的大弟子 Allan Bloom 在 1987 年寫下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一書,來凸顯德國由韋 伯、尼采、弗洛伊德與海德格在美國大學校園中所引起的負面影響,可見並非空 穴來風。 參考書目 吳增定 2004 《尼采與柏拉圖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Bloom, Allan

1987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Inc.

Drury, Shadia B.

1988 The Political Ideas of Leo Strauss.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Gourevitch, Victor

1968a ‘’Philosophy and Politics:Ⅰ’’Review of Metaphysics, vol. 22 no.1(September 1968) pp.58-84.

1968b ‘’Philosophy and Politics:Ⅱ’’Review of Metaphysics, vol. 22 no.2(December 1968) pp.281-328.

Lampert, Laurence

1996 Leo Strauss and Nietzsche. Chicago & London: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Rosen, Stanley

1987 ‘’Hermeneutics as Politics’’in Hermeneutics as Politics.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87-140.

(7)

1953 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 Chicago & London: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3 ‘’Philosophy as Rigorous Science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in

Studies in Platonic Political Philosophy. Chicago & London: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pp.29-37.

1989a ‘’The Three Waves of Modernity’’in Hilail Gildin ed.,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p. 81-98.

1989b ‘’An Introduction to Heideggerian Existentialism’’in The Rebirth of

Classical Political Philosophy. Chicago & London: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pp.27-46.

2002 〈注意尼采《善惡的彼岸》的謀篇〉林國榮、林國華譯,收入於劉

小楓主編,《尼采在西方》上海:三聯書店。頁 26-50。

Tarcov, Nathan and Thomas Pangle

1987〈里奧‧史特勞斯與政治哲學史〉趙學維譯,收入周陽山主編《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這裡就是你的避難所。世間的一般庸人都在那裡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A Review of

However, Humanistic Buddhism’s progress in modern times has occurred in the means of reforms, thu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e can borrow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tical

Borrowing this concept, we think that relevance, skillful means, and the elective affinity among lay practitioners might be able to explain and prove that modernity exists

It better deals with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posed by modernity, providing a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2) Buddha used teaching of dharma, teaching of meaning, and teaching of practice to make disciples gain the profit of dharma, the profit of meaning, and the profit of pure

對外發行。 1 1995 年,星雲大師再次有感於編輯一套面向廣大佛教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