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武術馬步起跳不同旋轉方向之生物力學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武術馬步起跳不同旋轉方向之生物力學分析"

Copied!
8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武術馬步起跳不同旋轉方向 之生物力學分析. 研 究 生:陳本泓 指導教授:蔡虔祿. 民國 103 年 7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武術馬步起跳不同旋轉方向之生物力學分析 2014 年 7 月 研 究 生:陳本泓 指導教授:蔡虔祿 摘要 目的:武術是中華文化很重要的國粹,長久以來就是強身強國的屏障。而國術中的 馬步動作又是所有國術動作中最基本的動作。而有些跳躍騰空動作必須經過馬步然後再 起跳躍起攻擊。本研究即欲探討武術選手在實施馬步起跳向左、向右各旋轉 180 度及 360 度時的運動學與動力學參數變化,以做為武術教練、選手們訓練時的參考。方法:以 8 名男性甲組武術選手,其慣用腳為右腳,使用 10 台 VICON 3D MX-13+ (200 Hz)動作分 析系統,並利用兩塊 Kistler 測力板(1000 Hz)收集左、右腳在馬步起跳後運動學與動力 學參數。並用其所得資料利用無母數統計弗里曼二因子等級變異數檢定來比較各個動作, 若達顯著差異則再進行事後比較,顯著水準訂為 α = .05。相關參數分析研究結論: (一) 慣用起跳腳的力量都大於非慣用腳。 (二)著地時非慣用腳受到地面反作用力較大。 (三) 馬步起跳時右髖呈現伸展左髖呈現屈曲。 (四)馬步著地時右髖關節呈現伸展右踝呈現 背屈,左髖呈現屈曲左踝呈現蹠屈。. 關鍵詞:慣用腳、下肢關節、地面反作用力. III.

(3)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Horse Stance Jumping in Different Turning Directions July,2014 Graduate student : Pen-Hung Chen Advisor : Chien-Lu Tsai. Abstract Chinese Martial Art is one of very important Chinese cultures. The Horse Stance is the very important training movement in the Matial ar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variable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Horse Stance Jumping in 180 ゚ and 360 ゚ different turning directions. The participants were eight elite collegiate male martial art athletes (ages: 21 ± 2 years; height: 176 ± 8cm; weight: 68 ± 6 kg). The mark trajectories were collected by VICON system (200Hz) and the kinematic variables were computed by Visual 3D software. The GRF variables were recorded by two Kistler (1000Hz). All the variables were tested by Friedman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nonparametric statistical test and the post-hoc comparison were computed by SPSS 20.0, the significant levels as α = .05. The results were: There was a greater peak GRF value in the dominate foot than the non-dominate foot during the propulsive phase. The non-dominate foot landing GRF was greater than the donminate foo.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a hip joint extension movement in right foot during the propulsive phase while the left hip joint performed the flexion movement. Key Words: GRF, Dominant leg , limb joint,. IV.

(4) 目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目次…………………………………………………………………………………………v 表次…………………………………………………………………………………………vi 圖次…………………………………………………………………………………………vi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3 第五節 名詞解釋及操作型定義 ..................................................................................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慣用腳文獻研究 .............................................................................................. 6 第二節 武術跳躍文獻研究 .......................................................................................... 9. 第参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1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15 V.

(5)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 15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1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17 第五節 實驗場地佈置 ................................................................................................ 19 第六節 研究方法 ........................................................................................................ 20 第七節 研究步驟 ........................................................................................................ 23 第八節 資料處理 ........................................................................................................ 25.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26 第一節 動力學結果與討論 ........................................................................................ 26 第二節 運動學結果與討論 ........................................................................................ 3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68 第一節 動力學結論 .................................................. 68 第二節 運動學結論 .................................................. 68 第三節 建議 ........................................................ 69. 參考文獻 .................................................... 70 附件一 國際武術套路中跳躍類動作難度分類表 .................... 74 附件二 受試者同意書 ......................................... 78 附件三 受試者個人資料 ....................................... 79. VI.

(6) 表次 表 3-1-1 實驗參與者基本資料(M±SD) ................................................................................... 15 表 3-6-1 反光球位置說明表 ................................................................................................... 21 表 4-1-1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期左右腳最大倍體重事後比較 ...................................... 26 表 4-1-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期左右腳最大倍體重事後比較 ...................................... 28 表 4-2-1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分期時間比較 .......................................................................... 30 表 4-2-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左右腳的騰空時間上比較 .............................................. 32 表 4-2-3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各髖、膝、踝角度(Angle)比較 ................................ 34 表 4-2-4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髖角度(Angle) 事後比較 ......................................... 34 表 4-2-5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踝角度(Angle) 事後比較 ......................................... 35 表 4-2-6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各髖、膝、踝角度(Angle)比較 ............................... 39 表 4-2-7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髖關節角度(Angle) 事後比較 ................................. 39 表 4-2-8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踝關節角度(Angle) 事後比較 ................................. 40 表 4-2-9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各髖、膝、踝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比較 .... 44 表 4-2-10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髖關節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事後比較 ...... 44 表 4-2-11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膝關節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事後比較 ...... 45 表 4-2-1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踝關節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事後比較 ...... 45 表 4-2-13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各髖、膝、踝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比較 .. 50 表 4-2-14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髖關節角速度事後比較 ........................................ 50 表 4-2-16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期各髖、膝、踝關節活動範圍(ROM)比較 ............ 55 表 4-2-17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期髖關節活動範圍(ROM)事後比較 ........................ 55 表 4-2-18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期踝關節活動範圍(ROM)事後比較 ........................ 56 表 4-2-19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騰空期各髖、膝、踝關節活動範圍比較(ROM) ............ 59 表 4-2-20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騰空期髖關節活動範圍事後比較(ROM) ........................ 59 表 4-2-21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騰空期膝關節活動範圍事後比較(ROM) ........................ 60 VII.

(7) 表 4-2-2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騰空期踝關節活動範圍事後比較(ROM) ........................ 60 表 4-2-23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期各髖、膝、踝關節活動範圍比較(ROM) ............. 64 表 4-2-24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期踝關節活動範圍事後比較(ROM) ......................... 64. VIII.

(8) 圖次 圖 1-5-1 馬步起跳各動作分期 ................................................................................................ 5 圖 3-3-1 研究架構圖 .............................................................................................................. 16 圖 3-4-1. VICON 攝影機 ......................................................................................................... 17. 圖 3-4-2. Vicon Nexus 套裝分析軟體.................................................................................... 17. 圖 3-4-3. 測力板 .................................................................................................................... 18. 圖 3-4-4. Visual 3D ................................................................................................................. 18. 圖 3-5-1 實驗場地佈置圖 ...................................................................................................... 19 圖 3-6-1 馬步起跳示意圖(以向左 180 為例) ........................................................................ 20 圖 3-6-2 身體反光球黏貼位置圖 .......................................................................................... 21 圖 3-7-1 實驗流程圖 .............................................................................................................. 24 圖 4-1-1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期左右腳之最大倍體重 ................................................... 27 圖 4-1-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期左右腳之最大倍體重 .................................................. 28 圖 4-2-1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分期時間 ................................................................................... 31 圖 4-2-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左右腳騰空時間 .............................................................. 33 圖 4-2-3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髖關節角度(Angle) ................................................... 36 圖 4-2-4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膝關節角度(Angle) ................................................... 37 圖 4-2-5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踝關節角度(Angle) ................................................... 38 圖 4-2-6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髖關節角度(Angle) ................................................... 41 圖 4-2-7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膝關節角度(Angle) ................................................... 42 圖 4-2-8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踝關節角度(Angle) ................................................... 43 圖 4-2-9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髖關節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 ........................ 47 圖 4-2-10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膝關節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 ...................... 48 圖 4-2-11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踝關節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 ...................... 49 圖 4-2-1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髖關節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 ...................... 52 IX.

(9) 圖 4-2-13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膝關節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 ...................... 53 圖 4-2-14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踝關節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 ...................... 54 圖 4-2-15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期髖關節活動範圍(ROM) ........................................ 57 圖 4-2-16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期膝關節活動範圍(ROM) ........................................ 57 圖 4-2-17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期踝關節活動範圍(ROM) ........................................ 58 圖 4-2-18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騰空期髖關節活動範圍(ROM) ........................................ 61 圖 4-2-19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騰空期膝關節活動範圍(ROM) ........................................ 62 圖 4-2-20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騰空期踝關節活動範圍(ROM) ........................................ 63 圖 4-2-21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期髖關節活動範圍(ROM) ........................................ 65 圖 4-2-2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期膝關節活動範圍(ROM) ........................................ 66 圖 4-2-2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期踝關節活動範圍(ROM) ........................................ 67. X.

(10) 第壹章. 緒論. 本章緒論分為以下七節:第一節、研究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 題;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五節、名詞解釋及操作型定義;分別說明本研究內容。.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國術」一詞,古名不一,或稱「武術」 ,或稱「拳術」 ,亦有稱「技擊與武藝」者 (焦嘉詔,1961)。自 1928 年中央國術館成立之後,各民間團體、體育課程教材、運動 比賽等皆以「國術」來稱之(徐元民,2003)。「國術」就是中國武術的簡稱,中國武術 是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基礎,以徒手或器械的攻防動作為主的訓練內容,兼具有基 本功法運動,訓練上特殊的套路運動及實用的技擊運動等三種運動形式的體育項目(康 戈武,1990);由上可知,中國武術在台灣我們稱之為「國術」 ,在大陸地區稱之為「武 術」 。自 1990 年起武術項目成為亞洲運動會的正式項目之一,2008 年北京奧運時也舉辦 北京 2008 武術比賽,可見未來武術項目也將是各國熱門且重視的比賽項目之一。 2005 年國際武術聯合會審定的國際武術套路競賽規則中,各項比賽滿分為 10 分。 其中動作質量分值為 5 分;演練水平分值為 3 分;難度分值為 2 分。而在難度分值中又 分為跳躍、腿法、平衡等三類,跳躍類的動作難度以「高、難、美」為特點,評分標準 在起跳時助跑步數的限定,空中轉體的度數與落地時是否平穩。 跳躍類的技術動作中有起跳後繞著身體額狀軸運動的動作如:前空翻、後空翻。起 跳後繞著身體縱軸運動的動作如:騰空正踢腿、騰空飛腳、旋風腳 360 度、旋風腳 540 度、旋風腳 720 度、騰空擺蓮 360 度、騰空擺蓮 540 度、騰空擺蓮 720 度。起跳後繞著 1.

(11) 身體縱軸運動的動作如:旋子、旋子轉體 360 度、旋子轉體 720 度。起跳後繞著身體矢 狀軸運動的動作如:側空翻、側空翻轉體 360 度。 跳躍類動作不外乎騰空飛腳、旋風腳、騰空擺蓮、旋子轉體等在加上騰空時身體旋 轉的角度 360 度 540 度 720 度等來判定難度。選手想在比賽中能有高的成功率,平常的 練習當然不可少,國內外許多學者研究並探討過這些難度動作的運動學動力學,但都是 傾向於高級跳躍動作的技術分析,在武術基本訓練上的探討卻是沒有,武術基本訓練中 都有馬步起跳轉體後落地成為馬步的基本練習,本研究利用基本訓練中的馬步起跳不同 旋轉方向探討其生物力學之現象。.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藉由武術馬步起跳不同旋轉方向,探討人體慣用腳與非慣用腳在不同旋轉方 向時的運動學與動力學參數,幫助武術教練與選手未來在跳躍類的基本練習上有更多的 參考依據。 一、運動學部分 (一)馬步起跳瞬間各髖、膝、踝的角度、角速度。 (二)馬步著地瞬間各髖、膝、踝的角度、角速度。 (三)馬步起跳期的向左、向右、180 度、360 度時,各髖,膝,踝關節角度活動範圍。 (四)馬步騰空期的向左、向右、180 度、360 度時,各髖,膝,踝關節角度活動範圍。 (五)馬步著地期的向左、向右、180 度、360 度時,各髖,膝,踝關節角度活動範圍。 二、動力學部分 (一)馬步向左、向右、180 度、360 度時,起跳期最大地面作用力。 (二)馬步向左、向右、180 度、360 度時,著地期最大地面反作用力。. 2.

(1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訂定如下: 一、本研究對象為男性選手,所以研究結果可能有別於女性選手。 二、本研究為甲組武術選手,可能與一般選手有所差異。 三、本研究研究對象為慣用手右手,慣用腳為右腳的男性。.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限制設定如下: 一、為避免實驗數據的誤差,本研究全程以赤腳進行,並讓受試者做好必要熱身避免運 動傷害。 二、受測者在過去一年內無下肢肌肉或骨骼等運動傷害。 三、動作成功判定,馬步起跳後落地時穩定則判定成功,並找武術裁判 B 級證照之專業 裁判來判定。. 3.

(13) 第五節 名詞解釋及操作型定義. 一、武術: 原為中國的技擊運動,在 1928 年時訂為國術,之後在台灣都以國術稱之,而在大 陸地區稱為武術。 二、馬步: 兩腳平行開立(約本人腳長的 3 倍),腳尖正對前方,屈膝半蹲,膝不超過腳尖,大 腿接近水平,全腳著地,身體重心落於兩腳之間,兩手抱拳於腰間。(張瑞林,2011) 三、慣用腳:本研究採用踢球信度高的方式(蔡佳良 & 黃啟煌, 2000)。 四、馬步不同方向旋轉 180˚與 360˚: 馬步站定後,依平衡次序法決定向左或向右旋轉 180˚或 360˚。 以下為動作分期: (一)起跳期:從馬步動作穩定,身體質心變化量超過 5 個馬步動作穩定時的標準差開 始,到雙腳離開測力板結束。 (二)騰空期:雙腳離開測力板開始,任一腳接觸測力板結束。 (三)著地期:任一腳接觸測力板開始,到起跳期馬步穩定的質心為止。. 4.

(14) 起跳期. 騰空期. 著地期. 圖 1-5-1 馬步起跳各動作分期 五、關節角度 以遠端肢段相對近端肢段旋轉座標系求出的角度,方向分為矢狀面(X)、額狀面(Y)、 水平面(Z)三個軸向。本研究中只探討矢狀面(X)的關節角度。 六、下肢各關節定義 以自然站立時定義為 0 度。 (一)矢狀面(X)髖關節:屈曲為正,伸展為負。 (二)矢狀面(X)膝關節:伸展為正,屈曲為負。 (三)矢狀面(X)踝關節:背屈為正,蹠屈為負。 藉此求的各關節起跳角度、著地瞬間角度。 七、關節活動度(Range of motion,ROM) 又稱關節活動範圍,是指關節活動時可達到的 運最大弧度。. 5.

(1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文獻探討部分將國內外學者研究跳躍類的文獻做個整理歸納,將分第一節、 慣用腳文獻研究;第二節、武術跳躍文獻研究;兩大部分來加以探討。. 第一節 慣用腳文獻研究. 多項運動中都需要使用到單腳跳躍或雙腳跳躍如:武術、體操、跳水、跳馬、跳遠 等等,而如何選擇對運動員有利的起跳腳?也是很重要的課題,蔡佳良等(2005)在不 同定義之慣用腳靜態平衡力、地面反作用力及速度之探討中發現:(一)一般人有所謂 的慣用腳,可歸因於「習慣」使然。(二)一般人的慣用腳和非慣用腳在對地反作用力、 單腳站立平衡和踢腿速度三項上並無差異性。(蔡佳良, 黃啟煌, & 吳昇光, 2005)。 林彥廷(2013)在研究比較不同等級選手在下肢爆發力、速度與敏捷性、心肺耐力 與無氧動力之間的差異並分析各項能力間的相關性中,發現:(一)體能表現:505慣 用腳的部分,SBL選手顯著優於其他各級選手。(二)相關性:速度與敏捷性的慣用腳 有顯著的相關。結論:SBL選手在505敏捷性測驗的慣用腳與5 × 6秒間歇無氧動力測驗 明顯優於其他等級選手,因此本研究認為505敏捷性與5 × 6秒間歇無氧動力測驗為有效 鑑別選手優劣的方式,20公尺多階段折返跑測驗具有施測便利,可快速取得可信數據之 優點,可作為各級球隊體能檢測之方式。(林彥廷, 2013) 林佳葦(2011)在不同站姿準備寬度對初學者與有經驗舞者的芭蕾旋轉動作控制的 影響的研究中發現:(一) 有經驗舞者在單圈旋轉表現比初學舞者佳。而初學舞者在準備 時期會花較久的時間,卻在旋轉期時表現倉促。(二) 有經驗舞者在慣用腳支撐單圈旋 轉時,表現比非慣用腳支撐時好。初學舞者則在慣用腳支撐或非慣用腳支撐執行單圈旋 6.

(16) 轉表現,沒有顯著性的差異。(三) 有經驗舞者在自選準備寬度旋轉時表現比其他準備 寬度好;而初學舞者則是在0.5倍足長為準備寬度旋轉時表現最好。(林佳葦, 2011) 舒偉哲(2011)在著地於不同斜坡方向對人體能量吸收比及關節力矩之探討中,探 討赤腳(慣用腳、非慣用腳及雙腳)著地於五種不同斜坡方向(內側3°、6°及外側3°、6° 與平地)之運動學、動力學參數變化情形。結果:不同著地腳在壓力中心左右偏移量、 垂直及水平分力、水平分力產生時間、髖與膝及踝關節力矩及角度變化量、髖和踝能量 吸收比、著地瞬間及重心最低髖和膝角度達顯著差異(p<.05);不同角度在壓力中心 前後及左右偏移量、水平分力產生時間、垂直分力、踝關節力矩及角度變化量達顯著差 異(p<.05);內、外側斜坡在壓力中心前後偏移量、水平分力產生時間、髖和踝關節 能量吸收比、踝關節力矩及角度變化量、著地瞬間與重心最低踝關節角度達顯著差異 (p<.05)。結論:著地於外側斜坡比著地於內側斜坡產生更多踝關節的負荷,間接提 高發生傷害的機率,而著地時地面傾斜角度越大,使著地時身體不穩定,增加了下肢受 傷的發生率。(舒偉哲, 2011) 黃秋琴(2006)在跆拳道兩種360°旋轉動作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跆拳道兩種360°旋 轉動作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中得到結論:(一)360°旋踢慣用腳與非慣用腳有九項參數 具有顯著差異,都是慣用腳比非慣用腳好,表示儘管多會要求相同的訓練量,但還是存 在諸多差異,所以在比賽中主要還是會依賴慣用腳。相關性分析上兩者相同的有身體重 心最大垂直高度與踢到靶時垂直高度之差、末端最大合速度、踝關節最大合線速度、後 腳最大垂直分力等四項達到顯著相關。代表360°旋踢慣用腳與非慣用腳在踢到靶的末端 瞬間合速度上,這四項參數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二)360°後踢慣用腳與非慣用腳有六 項參數達到顯著差異,都是慣用腳比非慣用腳好。基本上360°後踢在雙腳的基本條件相 似, 而慣用腳的優勢則在於末端速度的展現與前腳垂直分力。相關性分析上兩者相同 的只有動作時間與後腳最大水平分力達到顯著相關。代表360°後踢動作慣用腳與非慣用 腳在踢到靶的末端瞬間合速度上,這兩項參數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黃秋琴, 2006) 莊泰源(2006)在支撐腳穩定度對足球定位踢球準確性之相關研究中結果:慣用腳 7.

(17) 踢球其球印離靶心的距離與閉眼踮腳尖(r=-.57, p<.05)、張眼踮腳尖(r=-.57, p<.05)、 Bass縱長式(r=-.52, p<.05)及Bass横式站立(r=-.72, p<.05)的時間呈顯著相關;但與 閉眼單足站立則無顯著相關。在非慣用腳踢球方面,則與閉眼踮腳尖(r=-.60, p<.05)、 張眼踮腳尖(r=-.58, p<.05)及Bass縱長式站立的時間(r=-.53, p<.05)呈顯著相關;但 與閉眼單足站立及Bass橫式則無顯著相關;Bass動態平衡測驗則與雙腳踢球成績皆無顯 著相關。本研究經討論後發現,對於大專乙組足球員而言,慣用踢球腳的踢球準確性優 於非慣用踢球腳,其相對慣用支撐腳的平衡能力亦同樣優於非慣用支撐腳;同時,支撐 腳控制平衡能力與足球踢球準確性具有顯著的相關性,為足球訓練中不可忽略的基本能 力。(莊泰源, 2006) 朱木炎(2010)在跆拳道優秀與次優秀選手慣用腳與非慣用腳、雙腳連續旋踢探討 比較之個案研究指出本研究透過動作分析系統、測力板、踢靶,以優秀與次優秀選手慣 用腳與非慣用腳、雙腳連續旋踢6次,以探討反應時間、動作時間、完全動作時間、擊 靶最大強度探討之比較,實驗結果以相依樣本t考驗分析優秀與次優秀自我差異,再以 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優秀與次優秀選手相互比交差異,顯著水準定為.05。資料經處理分 析及討論後,獲得以下之結論(一)優秀選手在慣用腳連續旋踢、非慣用腳連續旋踢、 雙腳連續旋踢與擊靶最大強度部份皆優於次優秀選手。(二)次優秀選手的慣用腳連續 旋踢及雙腳連續旋踢的動作時間與完全時間部分比優秀選手快。(三)自我慣用腳與非 慣用腳的差異程度上,次優秀選手的反應時間與動作時間之穩定性皆高於優秀選手。 (四) 優秀選手的整體反應時間優於次優秀選手。而次優秀選手整體動作時間比優秀選手快。 (五)優秀選手的得分效率高於次優秀選手。(朱木炎, 2010). 從以上慣用腳相關文獻中可以歸納出: 一、一般人在慣用腳與非慣用腳在地面作用力上沒有差異。 二、運動選手存在慣用腳與非慣用腳的差異。. 8.

(18) 第二節 武術跳躍文獻研究. 劉鶚(2012)在少兒競技武術中騰空飛腳的技術動作研究中得出結論:各個運動員之 間完成完整的騰空飛腳所用掉的時間有一定的差異,根據數據得知,差異主要體現為騰 空的時間,男子運動員的騰空時間為0.77±0.11s,女子運動員所用時為0.55s±0.02s;助跑 起跳時男子運動員在助跑最后一步中,身體重心絕對值可以下降11%左右,而女生不到 10%,根據現場觀察,男子運動員完成動作的效果好于女子運動員。男子運動員的起跳 角度為73.72±6.16°,女子運動員的起跳角度為73.43±2.42°,男子運動員比女子運動員的 角度略大一些,在完成跳躍運動時具有一定的優勢。男子運動員在離地瞬間的膝關節角 度比緩沖時的角度要增加9.85°左右,而女子運動在離地瞬間的膝關節角度比緩沖時的角 度要增加6.29°左右。男子運動員髖角的角度增加了5.10°左右,而女子的髖角角度的改 變值是2.78°左右。男生的重心高度由37.89±3.73%增加到39.90±4.03%,而女生的重心高 度則由38.37±0.99%至離地瞬間的41.14±1.58%,在離地的瞬間,運動員通過身體向後傾 斜男女運動員軀干與地面的角度分別為52.09±2.68,51.49±0.76。男子運動員騰空時間為 0.77±0.11s,女子運動員騰空時間為0.55±0.02,男子運動員比女子運動員的滯空時間要 長,說明男子運動員的彈跳能力要強于女子運動員;落地階段,男性運動員與女性運動 員的著地角分別是60.18±2.56°,54.44±0.78°,男女運動員之間相差不大。在運動員完成 動作落地時,身體稍向前傾,有利于緩沖速度,減少對關節的沖擊力,以及減少落地時 容易發生的類似于跳動或移動的失誤。(劉鵬, 2012) 袁學彬(2012)在競技武術套路旋風腳720°接馬步的個案研究中,結果:(一)運動 員完成旋風腳720接馬步這一動作總用時在1.21秒左右,踏跳、騰空、落地三個階段的用 時分別為0.33秒、0.67秒、0.21秒左右,騰空時間用時占總用時主要部分,騰空時間越長 越有利于運動員在空中盡快完成旋轉度數,在落地前調整好身體的平衡與姿態,使觸地 緩沖化解為單純地下落動作,這樣更有利于落地的穩定平衡。(二)在踏跳階段最後一 步助跑的重心高度的下降值應大于0.086公尺,下降幅度應大於5.2%,這樣運動員在助 9.

(19) 跑階段通過重心高度的下降可以積蓄更多的勢能而更好的起跳,為成功地完成高難度的 跳躍動作打下基礎。(三)在起跳腳離地這一時刻之前的0.02到0.04秒,重心合速度達 到最大值。(四)踏跳階段左膝最小夾角,即踏跳階段的最大緩沖角約在139度左右的 時候是比較合適的,有助于騰空動作的完成。作為起跳腿的右腿的膝角在136度左右時, 最有利于騰空動作的完成。(五)在踏跳階段加速雙臂和左腿向后上方擺動的速度和幅 度,可以增大身體的旋轉速度并提高旋風腳的騰空高度,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應專門 安排加強擺臂和擺腿的練習。(六)在騰空階段的擊響時刻與重心高度達到最高點的時 刻重合時最有利于動作的完成。 (七)騰空階段擊響之後右腿的快速下擺會使重心下降, 為了保持運動軌跡,身體重心保持不變,身體的其他部分會向上升,比如頭頂部,給人 以再次騰空的視覺效果,有助于動作更加美觀。(八)落地瞬間左膝角的角度明顯的小 于右膝角,這是因為運動員騰空高度不足,或者軀干轉動不充分時,落地瞬間運動員的 重心都偏向左腿。因此騰空高度和身體轉動速度對于落地也有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也 說明在騰空高度或旋轉速度不足時,調整身體姿勢有助于動作的順利完成。(袁學彬, 2012) 崔鑫(2010)在武術套路健將吳雪琴騰空擺蓮540°+雀地龍技術動作的運動生物力 學診斷研究結果:(一)起跳階段:吳雪琴在緩衝過程持續時間約0.14s,豎直方向緩衝 距離約0.26m,在蹬伸過程持續時間約0.20s,豎直方向蹬伸距離約0.29m。起跳時刻身體 在豎直方向上瞬時速度約為2.78m/s,左右膝關節角分別約為160.88°和176.81°,左右髖 關節角分別約為146.02°和166.93°,左右足底壓力均約為1303.8N。 (二)騰空階段:吳雪 琴的上升時間約0.30s,下降時間約0.42s,重心最高時離地面約1.33m,空中擊響時刻擺 動腿膝髖關節角分別約為175.76°和50.79,懸垂腿膝髖關節角分別約為85.28°和97.44°。 (三)落地階段:吳雪琴從落地到身體基本穩定用時0.44s左右,落地瞬間左右膝關節角 分別約為119.46°和44.96°,左右髖關節角分別約為65.50°和111.21°。(崔鑫, 2010) 徐偉龍(2008)在研究對河北省武術隊太極拳運動員騰空擺蓮540°接雀地龍動作技 術的運動學分析結論:(一)起跳階段的緩衝蹬伸過程中踝、膝、髖關節充分伸展,有 10.

(20) 利於增大蹬地力量,兩腿蹬擺配合兩臂的積極擺臂制動,有利於提高身體重心起跳離地 瞬間的垂直速度。 (二)最大緩衝時刻和離地瞬間肩、髖關節轉速的差值變化量表明 運動員在起跳階段的緩衝蹬伸過程中上體伴有早扭轉的現象。(三)完成騰空擺蓮540。 接雀地龍高難度指定動作男運動員所需總時間為1.44±0.07 s,女運動員為1.52±0.07 s。 騰空時間男運動員為0.69±0.01s,女運動員為0.6l±0.04s,騰空時間男子多於女子,有利 於空中旋轉動作的完成和提高落地平衡穩定性。(四)騰空階段身體重心的騰空高度不 一定影響動作的完成,當身體重心升高的幅度不大時,通過加快起跳階段離地瞬間髖關 節的旋轉速度可以成功完成動作。(五)騰空階段的空中擊響動作運動員基本上都是在 身體重心最高點或接近最高點的上升時刻完成,其最完美的結合點就是在身體重心高度 最高時刻同時進行擊響動作。(六)運動員落地成雀地龍瞬間,易出現右腳先於左腳依 次著地的現象,是由運動員騰空高度不高沒有充分的時間做準備而匆忙落地造成的。 (七)落地碰撞緩衝階段,身體重心速度男運動員為2.31±0.53m/s,女運動員為 1.76±0.33m/s,落地緩衝穩定時間男運動員為0.37±0.03s,女運動員為0.45±0.02s。落地 過程中男運動員對地面的作用力比女運動員大,而需要穩定時間較女運動員短,此階段 女運動員穩定性差,動作耗時長。(徐偉龍, 2008) 劉野(2005)在武術“腾空擺蓮”360°動作技術運動學特徵分析:(一)所有運動員 重心水平速度在整個起跳過程中逐漸減小,隨後身體重心的垂直速度開始快速增加,增加 幅度平均在3.39m/s左右;膝關節最大緩衝時刻角度平均為147.19°±5.62,這個角度,有 利於起跳腿的進一步蹬伸。 (二)從緩衝時間來看,略高於跳遠運動員起跳腿緩衝時間, 而和跳高運動員緩衝時間相似,在起跳總時間上,運動員普遍稍大,這樣不利於運動員起 跳腿產生有利的蹬伸動作。因此,運動員應該在起跳動作充分的前提下,縮短起跳時間。 (三)運動員起跳蹬伸離地時刻無論是膝關節還是髖關節伸展都比較充分,這種快速的 蹬伸過程有利於增大蹬地力量,提高身體重心騰起的垂直速度;由於騰空擺蓮直腿擺動 的原因,運動員擺動腿髖關節角速度和跳高運動相比要低得多。(四)騰空階段運動員 總體重心升高幅度不大,但基本上擊響動作都在重心最高階段進行,在擊響後至落地瞬 11.

(21) 間,肩扭轉角速度變化不明顯,但髖扭轉角速度在擊響後至落地瞬間這段時間內急劇增 大。(五)落地碰撞過程中,作用力很大,作用時間短,在著地時刻身體還存在著轉動 的趨勢,說明運動員在落地時刻身體扭轉未達到360°,增加了落地時支撐腿的負擔,不 利於落地後的穩定性。(劉野, 2005) 林易衡(2004)在台灣優秀男子武術選手不同轉體角度旋風腳運動學分析研究結論 如下:(一)360°(n=8)及540°(n=8)兩組受試者呈現顯著差異的參數為:助跑重心 水平速度、重心水平速度損失值、右腳著地瞬間-右膝關節角、右腳離地瞬間-左手水平 半徑、左手垂直速度、左手垂直角動量、左腳垂直速度、騰空前期-重心水平位移、右 腳尖上擺最大合速度、擊響瞬間-右腳尖合速度、左肘關節角、右肘關節角、騰空後期右腳尖下擺最大合速度。 (二)受試者(n=17)與騰空高度呈現顯著正相關的參數為: 蹬伸期-右髖、右膝、右踝關節角速度、右腳離地瞬間-重心垂直速度、重心合速度、左 手水平速度、水平角動量、右手水平速度;與騰空高度呈現顯著負相關的參數為:右腳 離地瞬間-兩腿夾角、右蹬離角。 (三)受試者(n=17)與轉體角度呈現顯著正相關的參 數為:右腳尖上擺最大合速度、擊響瞬間右腳尖合速度;與轉體角度呈現顯著負相關的 參數為:助跑重心水平速度、右腳離地瞬間-左手垂直角動量。並提出下面建議:(一) 360°組選手要完成540°的轉體時,建議減少助跑重心水平速度、增加左手水平擺動半徑 與右腿里合擺腿的速度,儘可能的在騰空最高點完成擊響動作並且加速下擺,在擊響瞬 間,有意識的屈曲左、右肘關節,進而減少轉動慣量,增加轉體角度。(二)540°組選 手要完成720°的轉體時,建議增加蹬伸右髖、右膝、右踝關節的速度,踏跳過程,增加 兩手擺動的水平速度及左手水平角動量,右腳離地以後,增加右腳內擺速度,有助於提 升騰空高度與轉體角度。 (三)肢段擺動的目的為增加向上的地面衝量與提升重心高度, 因此應該有時序性(左臂→右臂→左腳)的加速與放鬆,並且配合下肢關節的蹬伸,才 能獲取最大的擺動效益。(林易衡, 2004) 陳帝佑等人(1997)探討優秀武術運動員『騰空飛腳』動作助跑階段的運動學特徵, 並對國內優秀武術運動員『騰空飛腳』的助跑技術進行診斷。實驗以國內六名優秀武術 12.

(22) 選手為受試者,平均身高為 167.9±6.0 公分,平均身體質量為 62.0±5.0 公斤,平均年 齡為 20.0±2.8 歲,平均習武年齡為 3.0±1.2 歲。並以重複量數相依樣本 t 檢定(α=0.1) 比較助跑兩步動作的差異。結果發現六位受試者中,僅有跳得最高的運動員助跑階段逐 漸降低其重心;而重心水平速度的極大值多半產生於第一飛程階段,其減速可用於從容 調整起跳時的動作技術,此一結果也與《武術基本功》(1988)一書對於騰空飛腳技術的 描述有所不同。最後,本研究建議國內武術選手施行「騰空飛腳」動作助跑時,應逐步 降低重心,並在最後一步前仰身增加髖關節角度,致使膝關節於起跳階段初期有適宜的 彎曲角度,以從容的起跳。(陳帝佑, 李志明, 唐人屏, 黃長福, & 陳重佑, 1997) 郭西魁(2011)在競技武術套路側空翻轉體360°騰空階段動作分析中,對陜西省武術 隊和西安體育學院院隊現役競技武術套路優秀運動員的B級跳躍難度動作側空翻轉體 360°進行三維高速攝影,在西安體育學院實驗中心用美國艾里爾三維運動圖像解析系統 對所截取圖像進行解析,研究表明:騰空瞬間到騰空最高點,男子運動員重心高度變化的 相對值為27.48±4.99%,女子運動員重心高度變化的相對值為23.55±2.90%;運動員身體騰 空側翻過垂直面瞬間,所有受試運動員在空中都有屈膝、屈髖、分腿的動作,尤其是過垂 直面時身體與地面遠遠不足垂直角度。男子運動員左右腿的夾角為29.93±14.48°,女子運 動員左右腿的夾角為4.96±3.91°。男子運動員軀干傾角為54.09±10.93°,女子運動員軀干傾 角為49.65±1.89°運動員身體騰空側翻過垂直面后,左、右腿通過屈髖等姿勢調整,提高了 身體的側翻速度。(郭西魁, 2010) 郭明明(2007)在梅寒旋子轉體720起跳技術的運動學分析中發現在最大緩衝瞬間 到左腳離地瞬間的過程中,梅寒主要靠頭部和兩臂向左上方的弧線擺動,以及右腿向右上 方的擺動來加強繞矢狀軸的轉動能力,靠頭部向運動方向左上方的弧線擺動及兩臂不對 稱的加速擺動來加強繞縱軸的轉動能力。(郭明明, 2007) 李毅涵(2013)在武術太極拳難度動作「騰空擺蓮360°接提膝獨立」之運動生物力 學分析研究中指出:藉由運動生物力學參數的量測探討選手施作「騰空擺 蓮360°接提膝 獨立」之動作特徵;比較成功動作與失敗動作之間的差異進而找出動作成敗的關鍵。研 13.

(23) 究方法:以三維動作分析系統及測力板系統對10名無任何下肢傷害的太極拳選手,含女 性6位、男性4位施作「騰空擺蓮360°接提膝獨立」數次,進行運動學及動因學的測量, 含下肢關節角度及角速度、身體旋轉角度及角速度、身體重心位移及線速度、起跳和落 地時地面反作用力特徵。以觀察此難度的動作特徵並且使用成對樣本t檢定檢視成功動 作與失敗動作間的差異。研究結果:本研究結果發現女性選手於起跳時,其下肢關節角 度顯著大於男性選手。影響女性選手動作成敗的關鍵在著地緩衝期支撐腳腳踝的關節彎 曲角度是否有做到良好的緩衝、影響男性選手動作成敗的關鍵在於下蹲預備期右側身體 向前傾斜幅度過大造成起跳時身體大幅度的晃動;在動作特徵上(一)選手們施作此難 度時起跳前身體至少預先轉了四分之一圈。(二)選手們搶在重心最高時做擺腿擊響的 動作。(三)選手們在擺腿擊響前完成五分之三的總旋轉角度,為了是落地的穩定性。 (四)落地時支撐腳(單腳)承受了4到5倍的身體重量。結論:不同性別執行「騰空擺 蓮 360°接提膝獨立」之起跳動作特徵不盡相同,女性選手落地時應顧及良好的踝關節緩衝, 男性選手在起跳時應盡量保持身體直立以免過大的前後晃動影響平衡感。(李毅涵, 2013). 14.

(24) 第参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方法分為七節來說明:第一節、研究對象;第二節、實驗時間與地點;第三 節、研究架構;第四節:研究工具;第五節:實驗場地佈置;第六節、研究方法;第七 節、研究步驟;第八節:資料處理。.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八名大專甲組武術專長男性且右手為慣用手,實驗參與時沒有運動傷害。 實驗前先讓受測者詳讀「受測者須知與受測者同意書」,了解本次實驗目的與流程。 表 3-1-1 實驗參與者基本資料(M±SD) 實驗參與者. 慣用腳. 年齡(yrs). 身高(cm). 體重(kg). 練武年資. 羅○○. 右腳. 22. 168. 69. 7. 羅○○. 右腳. 20. 174. 73.5. 10. 王○○. 右腳. 21. 178. 88. 6. 蔡○○. 右腳. 19. 169. 65. 12. 陳○○. 右腳. 20. 172. 65. 5. 黃○○. 右腳. 18. 167. 60. 9. 林○○. 右腳. 19. 168. 66. 13. 陳○○. 右腳. 18 19.6±1.32. 161 169.6±4.77. 65 68.9±8.05. 6 8.5±2.78. M±SD.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實驗時間:2014 年 5 月 12 日與 5 月 17 日兩天 15.

(25) 實驗地點: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如圖 3-3-1 參與者 武術馬步起跳不同旋轉方向的運動學及動力學參數 運動學 (一)馬步起跳瞬間各髖、膝、踝的角 度、角速度。 (二)馬步著地瞬間各髖、膝、踝的角 度、角速度。 (三)馬步起跳期的向左、向右、180 度、360 度時,各髖,膝,踝關節角度活動 範圍。 (四)馬步騰空期的向左、向右、180 度、360 度時,各髖,膝,踝關節角度活動 範圍。 (五)馬步著地期的向左、向右、180 度、360 度時,各髖,膝,踝關節角度活動 範圍。 武 術 馬 步 起 跳. 向左 向右 180˚ 360˚. 動力學 (一)馬步向左、向右、180 度、360 度時,起跳期最大地面作用力。 (二)馬步向左、向右、180 度、360 度時,著地期最大地面反作用力。. 圖 3-3-1 研究架構圖. 16. 分析方法. 無母數統計弗里曼二因 子等級變異 數檢定,有達 顯著進行事 後比較.

(2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實驗器材如下: 一、VICON 3D動作分析系統(10cameras,MX13+Oxford Metrics,UK) 使用十台Vicon 紅外線攝影機,以頻率200Hz來收集黏貼於身體重要關節處的反光 球,將所採集到的反光球位置轉變成在實驗室空間座標系統中的軌跡位置,用以進 行運 動學的分析。. 圖 3-4-1. VICON 攝影機. 二、Vicon Nexus 1.4.115套裝分析軟體 搭配Vicon 紅外線攝影機進行資料的擷取,並與測力板進行同步工作。. 圖 3-4-2. Vicon Nexus 套裝分析軟體. 三、測力板 (Kistler9821,Germany)兩塊 擷取頻率設為1000 Hz,搭配Vicon Nexus 1.4.115 收集著地之後的資料,來進行動 17.

(27) 力學的分析。. 圖 3-4-3. 測力板. 四、Visual 3D 處理空間中反光球資料,以取得運動學和動力學的資料,如:地面最大反作用力, 關節角度、角速度等。. 圖 3-4-4. Visual 3D. 五、雙面膠、酒精棉片等耗材。. 18.

(28) 第五節 實驗場地佈置. 本實驗在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中,已架設好 10 部高速攝影機,兩個 測力板,其餘器材佈置如圖 3-5-1 所示。. 8. 2. 5. 1 Vicon. 3 7 測力板. 測力板. 8 6 Z. 10. 4 Y. X 圖 3-5-1 實驗場地佈置圖. 19. 電腦主機 放大器 同步設備.

(29) 第六節 研究方法. 一、動作要求 (一)馬步向左向右旋轉跳: 請受測者在馬步預備時,聽到口令後即開始做向左向右旋轉 180˚與 360˚的跳躍,落 地時平穩且沒有明顯晃動並由專業教練認定動作是否標準。. 圖 3-6-1 馬步起跳示意圖(以向左 180 為例) 二、運動學資料收集 本實驗使用10台Vicon 紅外線高速攝影機(拍攝頻率200 Hz),進行三維空間的影 像收集,身體標誌點總共黏貼51顆反光球,43顆反光球定義解剖位置,8顆為四肢參考 點(tracking markers),用來追蹤關節位置(如圖3-6-2)。 使用Visual 3D(C-Motion,Rockville,MD,USA)建立3D人體模型,將51顆反光球定 出15個人體肢段,將每個肢段皆視為質量均勻的剛體,各肢段間是沒有摩擦的鉸鏈結構 所連結。各關節角度參數依照Carden angle旋轉順序X、Y、Z求得各動作時期的相關參 數來進行分析。 20.

(30) 圖 3-6-2 身體反光球黏貼位置圖 表 3-6-1 反光球位置說明表 部位 反光球代號 頭 部 軀. 幹. 反光球位置. LFHD RFHD LBHD. 頭左前方 頭右前方 頭左後方. RBHD C7 T10 CLAV STRN. 頭右後方 頸椎第七節 胸椎第十節 鎖骨 胸骨. RBANK. 背部後右方(判別左、右方的特殊點) 21.

(31) 左 手 臂. 右 手 臂. 骨 盆. 左 腳. 右. 腳. LSHO. 左手肩峰. LUPA. 左手上臂. LELB. 左手肘外側上髁. LMELB. 左手肘內側上髁. LFRA LWRA. 左手前臂 左手橈骨前髁. LWRB. 左手尺骨前髁. LFIN. 左手食指第三指骨基部. RSHO. 右手肩峰. RUPA RELB RMELB RFRA RWRA RWRB RFIN. 右手上臂 右手肘外側上髁 右手肘內側上髁 右手前臂 右手橈骨前髁 右手尺骨前髁 右手食指第三指骨基部. LASI. 髖骨左前方. RASI. 髖骨右前方. LPSI. 左髂後上棘. RPSI LTHI LGT LKNE LMKNE LTIB LANK LMANK. 右髂後上棘 左腳大腿 左腿大轉子 左腳膝蓋股骨外髁 左腳膝蓋股骨內髁 左腳脛骨 左腳腳踝腓骨外側 左腳腳踝脛骨內側. LHEE. 左腳腳後跟. LTOE RTHI. 左腳趾頭 右腳大腿. RGT RKNE RMKNE RTIB RANK RMANK RHEE RTOE. 右腿大轉子 右腳膝蓋股骨外髁 右腳膝蓋股骨內髁 右腳脛骨 右腳腳踝腓骨外側 右腳腳踝脛骨內側 右腳腳後跟 右腳趾頭 22.

(32) 三、動力學資料收集 本實驗使用兩塊三維測力板(Kistler9281)收集地面反作用力的資料,擷取頻率為 1000 Hz。 四、使用 Vicon Nexus 軟體進行運動學與動力學實驗資料的收集。 五、使用 Visual 3D 軟體進行運動學與動力學資料的分析。. 第七節 研究步驟. 一、實驗儀器架設與校正 實驗前將需要的儀器設備架設完畢並校正完成,以利實驗進行。 二、說明實驗流程並請受試者填寫基本資料表及實驗同意書 告知受試者實驗時所操作動作方式,且說明實驗儀器之安全性及實施步驟,如感覺 身體不適可隨時停止實驗,待受試者瞭解後填寫基本資料與實驗同意書。 三、受試者換裝並粘貼反光紙 為了方便動作分析之處理,請受試者更換較貼身之運動服,於各關節粘貼反光點以 利於影片中各關節之判別。於粘貼各部位時用酒精棉擦拭,以利收集最佳訊號。 四、請受試者熱身至最佳狀況以利收集最佳訊號 受試者依其習慣自行熱身,當受試者於熱身時觀察標示點是否牢固、是否會干擾受 試者等,如發現不妥予以立即調整並修正,讓受試者能發揮最佳表現。 五、測試慣用腳 利用踢球方式找出受試者的慣用腳。 六、開始實驗 受試者熱身到最佳狀態後,且實驗儀器操作者檢查接線及訊號無誤即開始實驗;受 試者聞開始口令後實施指定動作,待資料擷取至電腦儲存完成後記為一次,共收集成功 23.

(33) 動作 2 次,每次間隔休息至受試者自覺可以為止。. 實驗場地佈置與安排. 儀器架設及校正. 說明實驗流程與注意事項. 填寫實驗同意書. 換輕便服裝、安置反光球. 熱身. 校對儀器並確認實驗系統正常. 開始正式實驗. 收集並紀錄實驗資料. 資料處理. 圖 3-7-1 實驗流程圖. 24.

(34) 第八節 資料處理. 一、. 本研究將所測得之運動學與動力學參數,使用 SPSS 22.0 中文套裝軟體,進行. 各參數之統計,其統計方法以無母數統計方法中的弗里曼二因子等級變異數檢定,進行 馬步不同方向旋轉參數差異分析,其顯著差異水準定為 α=.05,如達顯著,再進行事後 比較,其事後比較的計算方法及公式如下: ∣Ru – Rv∣ ≧ Z × [ K×(K-1)/6N ]1/2 Ru、Rv:組的等級平均數;N:樣本數;K:處理組數 上述公式中的Z值須查表得知(林清山,1992),方式如下: Z的計算:P(概率)=0.5-α/[K×(K-1)] α 為顯著水準.05 得 P 為 0.4958,查附表 A(林清山,1992),得 Z 為 2.635;將 Z 值帶入公式計算結果, ∣Ru–Rv∣≧1.3175 表示有顯著差異。. 25.

(35)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對於八位武術選手的馬步起跳不同旋轉方向進行結果與討論。比較馬步向左 180 度(以下簡稱 L180)、馬步向右 180 度(以下簡稱 R180)、馬步向左 360 度(以下簡稱 L360)、馬步向右 360 度(以下簡稱 R360),於起跳期、騰空期、著地期的動力學與運動 學參數變化。討論 L180 與 R180 和 L360 與 R360 動作於起跳期、騰空期、著地期的左 右腳之運動現象。本章將分第一節:動力學結果與討論;第二節:運動學結果與討論分 別敘述。. 第一節 動力學結果與討論. 一、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期左右腳的最大倍體重 表 4-1-1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期左右腳最大倍體重事後比較 參 數. 變項. 平均數 ± 標準差. 事後比較 L180 左腳 右腳. R180 左腳 右腳. L360 左腳 右腳. R360 左腳 右腳. (N/kgw) L180 起 跳 期. R180 L360 R360. 左腳. 1.24±0.15. ---. *. *. *. *. 右腳. 1.25±0.17. --. ---. *. *. *. *. 左腳. 1.19±0.18. ---. ---. ---. *. *. *. *. 右腳. 1.3±0.15. ---. ---. ---. ---. 左腳. 1.37±0.14. ---. ---. ---. ---. ---. 右腳. 1.39±0.2. ---. ---. ---. ---. ---. ---. *. 左腳. 1.2±0.17. ---. ---. ---. ---. ---. ---. ---. *. 右腳. 1.34±0.19. ---. ---. ---. ---. ---. ---. ---. ---. * *. *P<.05 表 4-1-1 是起跳期最大倍體重各参數事後比較。最大倍體重的定義是將八位受測者 在最大起跳時產生的最大力量除以各自的體重再除上 9.8,所產生的標準化數據。在不 26.

(36) 同動作中在 L180 右腳(1.25±0.17)大於 L180 左腳(1.24±0.15) 、R180 右腳(1.3±0.15) 大於 R180 左腳(1.19±0.18) 、L360 右腳(1.39±0.2)大於 L360 左腳(1.37±0.14) 、R360 右腳(1.34±0.19)大 R360 左腳(1.2±0.17)都是右腳產生最大力量來與地面產生跳躍 或旋轉的力量。經統計分析各動作在不同左右腳上都有達顯著(P<.05)。. 起跳期最大倍體重 1.6 1.4. (N/kgw). 1.2 1 左腳. 0.8. 右腳. 0.6 0.4 0.2 0 L180. R180. L360. R360. *p<.05 圖 4-1-1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期左右腳之最大倍體重 圖 4-1-1 研究發現不論何種方向的起跳皆是右腳向地面產生最大的作用力,而受測 者慣用腳皆為右腳。而在朱木炎(2010)研究中,發現優秀選手慣用腳在踢擊目標靶比次 優秀選手來的好;在動作時間與反應時間則次優秀選手來的穩定(朱木炎, 2010)。在林 彥廷(2013)研究中,發現速度與敏捷性與慣用腳有顯著的相關(林彥廷, 2013)。蔡佳 良等(2005)研究發現一般人在慣用腳與非慣用腳在地面作用力上並無差異(蔡佳良 et al., 2005)。此次實驗為八名甲組武術選手其在慣用腳(右腳)與非慣用腳(左腳)上 達顯著(p<.05)。由以上可以推測馬步起跳時,不論向左向右的旋轉方向,是利用慣用 腳來當做起跳腳。. 27.

(37) 二、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期左右腳最大倍體重 表 4-1-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期左右腳最大倍體重事後比較 參 數. L180 左 右 腳 腳. 左腳. 1.72±0.52. ---. 右腳. 1.71±0.6. ---. ---. 左腳. 1.45±0.22. ---. ---. ---. 右腳. 1.8±0.71. ---. ---. ---. ---. 左腳. 1.99±0.57. ---. ---. ---. ---. ---. 右腳. 1.77±0.59. ---. ---. ---. ---. ---. ---. 左腳. 2.33±0.8. ---. ---. ---. ---. ---. ---. ---. 右腳. 1.68±0.5. ---. ---. ---. ---. ---. ---. ---. 變項. L180 著 地 期. R180 L360 R360. 事後比較. 平均數 ± 標準差 (N/kgw). R180 左 右 腳 腳. L360 左 右 腳 腳. R360 左 右 腳 腳. ---. 表 4-1-2 是著地期最大倍體重各参數事後比較。最大倍體重的定義是將著地期在測 力板上所測得的最大力量除以各自體重並除上 9.8,所產生的標準化數據。L180 左腳 (1.72±0.52)大於 L180 右腳(1.71±0.6) ;L360 左腳(1.99±0.57)大於 L360 右腳(1.77 ±0.59) ;R360 左腳(2.33±0.8)大於 R360 右腳(1.68±0.5) ;其中只有 R180 右腳(1.8 ±0.71)大於 R180 左腳(1.45±0.22) 。在著地時發現大部分的著地最大力量都出現在左 腳,而 R180 是右腳。經統計分析各動作在不同左右腳上都未達顯著,不進行事後比較。. 著地期最大倍體重 3 2.5. (N/kgw). 2 左腳. 1.5. 右腳 1 0.5 0 L180. R180. L360. R360. 圖 4-1-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期左右腳之最大倍體重 圖 4-1-2 發現著地期比起跳期還要承受更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張英智等人(1994) 28.

(38) 研究指出三個高度著地(42、54 和 84 公分)時平均的地面垂直反作用力的範圍爲體重 5.39 到 8.39 倍(張英智, 黃長福, & 趙國斌, 1994)。當馬步旋轉 180 度著地時承受的 地面反作用力小於旋轉 360 度。其中向右旋轉 360 度著地後左腳的最大倍體重大於右腳, 可見左腳承受較多的地面反作用力,也可能造成左腳膝關節上的受傷(何金山, 陳政宇, 孔建嘉, & 陳克舟, 2011)。在李書維等人(1995)研究指出赤脚著地時,高度愈高(59、 72、100 公分)衝擊速度也就愈大,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必需承受更大的力量和衝量,如 果著地動作不正確可能使我們的骨胳肌肉系統發生潜在性的傷害。所以著地時建議要增 加下肢關節的角位移,以緩衝因著地時所產生的力量,以避免可能造成的傷害(李書維 & 黃長福, 1995)。. 29.

(39) 第二節 運動學結果與討論. 一、馬步不同旋轉動作分期時間 表 4-2-1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分期時間比較 動作 分期. 動作 名稱. L180 起 跳 期. R180 L360 R360 L180. 騰 空 期. R180 L360 R360 L180. 著 地 期. R180 L360 R360. 平均數 ± 標準差 (sec) 0.58±0.14 0.62±0.1 0.76±0.19 0.62±0.29 0.46±0.06 0.42±0.07 0.53±0.04 0.53±0.05 0.79±0.34 0.71±0.35 0.78±0.36 0.78±0.26. 事後比較 L180. R180. L360. R3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05 表 4-2-1 是 L180、R180、L360、R360 各動作於起跳、騰空、著地的分期時間。本 30.

(40) 研究定義起跳期從馬步動作穩定,身體質心變化量超過 5 個馬步動作穩定時的標準差開 始,到雙腳離開測力板結束;騰空期是雙腳離開測力板開始,任一腳接觸測力板結束; 著地期是任一腳接觸測力板開始,到起跳期馬步穩定的質心為止。起跳期分別為 L180 (0.58±0.14)、R180(0.62±0.1)、L360(0.76±0.19)、R360(0.62±0.29);騰空期分 別為 L180(0.46±0.06) 、R180(0.42±0.07) 、L360(0.53±0.04) 、R360(0.53±0.05); 著地期分別為 L180(0.79±0.34) 、R180(0.71±0.35) 、L360(0.78±0.36) 、R360(0.78 ±0.26)。經統計分析 L180、R180、L360、R360 各動作在騰空期達顯著(*p<.05)所 以進行事後比較。於起跳期與著地期並未達顯著差異。. 各動作分期時間 0.9 0.8 0.7. (sec). 0.6 0.5. 起跳期. 0.4. 騰空期. 0.3. 著地期. 0.2 0.1 0 L180. R180. L360. R360. *p<.05 圖 4-2-1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分期時間 圖 4-2-1 各動作分期時間中,起跳期 L360(0.76±0.19)使用時間都多於 R360(0.62 ±0.29) 、R180(0.62±0.1) 、L180(0.58±0.14) 。其中 L360(0.76±0.19)比起 R360(0.62 ±0.29)所用的起跳時間還要長,推測可能原因是受測者對 L360 的動作不熟悉所導致。 騰空期 L360(0.53±0.04) 、R360(0.53±0.05)在空中需旋轉比 L180(0.46±0.06) 、R180 (0.42±0.07)多,所需的時間就長。著地期 R180(0.71±0.35)比起 L180(0.79±0.34)、 L360(0.78±0.36)、R360(0.78±0.26)到馬步穩定的時間要短,推測可能原因是受測 者習慣向右跳。 31.

(41) 二、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左右腳的騰空時間比較 表 4-2-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左右腳的騰空時間上比較 參 數. 變項. L180. 左 右 腳 騰 空 時 間. 平均數± 標準差 (sec). R180. L360. R360. 事後比較 L180 左 右 腳 腳. R180 左 腳. L360 右 腳. R360. 左 腳. 右 腳. 左 腳. 右 腳. *. *. *. *. *. *. *. *. *. *. *. *. *. *. *. 左 腳. 0.42± 0.06. ---. 右 腳. 0.42± 0.07. ---. ---. 左 腳. 0.41± 0.07. ---. ---. ---. 右 腳. 0.41± 0.08. ---. ---. ---. ---. *. 左 腳. 0.52± 0.04. ---. ---. ---. ---. ---. 右 腳. 0.53± 0.06. ---. ---. ---. ---. ---. ---. 左 腳. 0.51± 0.05. ---. ---. ---. ---. ---. ---. ---. 右 腳. 0.52± 0.05. ---. ---. ---. ---. ---. ---. ---. ---. *p<.05 表 4-2-2 左右腳在各動作騰空時間上事後比較,本研究定義任一腳離開測力板後再 次踩到測力板後的騰空時間。左腳分別為 L180(0.42±0.06) 、R180(0.41±0.07) 、L360 (0.52±0.04) 、R360(0.51±0.05) ;右腳分別為 L180(0.42±0.07) 、R180(0.41±0.08)、 L360(0.53±0.06) 、R360(0.52±0.05) 。經統計分析左右腳在各動作的騰空時間上都達 顯著(p<.05),所以進行事後比較。. 32.

(42) 左右腳騰空時間 0.6 0.5. sec. 0.4 左腳. 0.3. 右腳 0.2 0.1 0 L180. R180. L360. R360. *p<.05 圖 4-2-2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左右腳騰空時間 圖 4-2-2 左右腳騰空時間上,L180 左腳(0.42±0.06)與右腳(0.42±0.07)差異不 大;R180 左腳(0.41±0.07)與右腳(0.41±0.08)差異不大;L360 右腳(0.53±0.06) 大於 L360 左腳(0.52±0.04);R360 右腳(0.52±0.05)大於 R360 左腳(0.51±0.05)。 右腳在 L360、R360 時其騰空時間都比左腳來得長,起跳腳為右腳,在動作上右腳最後 離地並最後落地,所以騰空時間較長。. 33.

(43) 三、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髖、膝、踝關節角度 表 4-2-3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各髖、膝、踝角度(Angle)比較 参數. 髖伸展 膝屈 曲 踝蹠屈 ( - ). 髖屈曲 膝伸 展 踝背屈 ( + ). 動作 名稱. 左髖 (deg) *. 左膝 (deg). 左踝 (deg) *. 右髖 (deg) *. 右膝 (deg). 右踝 (deg) *. L180. 10.54± 6.31. 2.3± 3.54. -32.9± 10.8. -17.17± 8.46. 0.66± 9.07. 26.67± 9.11. R180. 18.6± 3.81. 2.61± 7.68. -25.06± 12.07. -12.62± 6.07. -3.56± 5.59. 30.99± 11.45. L360. 5.95± 7.47. 0.005± 5.03. -38.1± 11.69. -13.69± 4.6. 0.029± 9.16. 26.22± 10.18. R360. 11.37± 4.57. -2.22± 5.51. -25.94± 10.26. -8.19± 6.42. -0.14± 3.88. 35.27± 11.5. *p<.05 經統計後只有髖、踝關節達顯著,所以進行事後比較如下: 表 4-2-4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髖角度(Angle) 事後比較 參 數. 平均數± 標準差 (deg). 變項. L180. R180. L360. R360. 事後比較 L180 左 右 髖 髖. R180. L360. R360. 左 髖. 右 髖. 左 髖. 右 髖. 左 髖. 右 髖. *. *. *. *. *. *. *. 左 髖. 10.54± 6.31. ---. *. *. 右 髖. -17.17± 8.46. ---. ---. *. 左 髖. 18.6± 3.81. ---. ---. ---. *. *. 右 髖. -12.62± 6.07. ---. ---. ---. ---. *. 左 髖. 5.95± 7.47. ---. ---. ---. ---. ---. *. 右 髖. -13.69± 4.6. ---. ---. ---. ---. ---. ---. *. *. 左 髖. 11.37± 4.57. ---. ---. ---. ---. ---. ---. ---. *. 右 髖. -8.19± 6.42. ---. ---. ---. ---. ---. ---. ---. ---. *p<.05 34. * *. * * *.

(44) 表 4-2-5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踝角度(Angle) 事後比較 參 數. 平均數± 標準差 (deg). 變項. L180. R180. L360. R360. 事後比較 L180 左 右 踝 踝. R180. L360. 左 踝. 右 踝. 左 踝. R360 右 踝. 左 踝. 右 踝. *. *. *. *. *. 左 踝. -32.9± 10.8. ---. *. *. *. 右 踝. 26.67± 9.11. ---. ---. *. *. *. 左 踝. -25.06± 12.07. ---. ---. ---. *. *. *. 右 踝. 30.99± 11.45. ---. ---. ---. ---. *. *. *. 左 踝. -38.1± 11.69. ---. ---. ---. ---. ---. *. *. *. 右 踝. 26.22± 10.18. ---. ---. ---. ---. ---. ---. *. *. 左 踝. -25.94± 10.26. ---. ---. ---. ---. ---. ---. ---. *. 右 踝. 35.27± 11.5. ---. ---. ---. ---. ---. ---. ---. ---. *. *p<.05 表 4-2-3 起跳瞬間各髖、膝、踝角度比較。本研究定義以自然站立時定義為 0 度; 矢狀面(X)髖關節:屈曲為正,伸展為負;膝關節:伸展為正,屈曲為負;踝關節:背 屈為正,蹠屈為負。起跳瞬間在髖關節角度部分,左髖 L180(10.54±6.31) 、R180(18.6±3.81)、 L360(5.95±7.47)、R360(11.37±4.57)呈現屈曲,右髖 L180(-17.17±8.46)、R180 (-12.62±6.07)、L360(-13.69±4.6)、R360(-8.19±6.42)呈現伸展;膝關節角度,左膝 L180(2.3±3.54) 、R180(2.61±7.68) 、L360(0.005±5.03)呈現伸展,在 R360(-2.22±5.51) 呈現屈曲,右膝 R180(-3.56±5.59) 、R360(-0.14±3.88)呈現伸展,在 L180(0.66±9.07)、 L360(0.029±9.16)呈現屈曲;踝關節角度,左踝 L180(-32.9±10.8) 、R180(-25.06±12.07)、 L360(-38.1±11.69)、R360(-25.94±10.26)呈現蹠屈,右踝 L180(26.67±9.11)、R180 (30.99±11.45)、L360(26.22±10.18)、R360(35.27±11.5)呈現背屈。經統計分析髖、 35.

(45) 踝關節皆達顯著(p<.05),所以進行事後比較表 4-2-4 與 4-2-5。而膝關節未達顯著。 (一)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髖關節角度. 起跳瞬間髖關節角度 25 20 15. degree. 10 5. Lhip Rhip. 0 -5. L180. R180. L360. R360. -10 -15 -20. *p<.05 圖 4-2-3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髖關節角度(Angle) 圖 4-2-3 起跳瞬間髖關節角度,起跳時右髖在 L180(-17.17±8.46)、R180 (-12.62±6.07) 、L360(-13.69±4.6) 、R360(-8.19±6.42)呈現伸展,而左髖 L180(10.54±6.31)、 R180(18.6±3.81) 、L360(5.95±7.47) 、R360(11.37±4.57)呈現屈曲。左、右髖關節在 向左或向右,180 度或 360 度起跳時關節角度都呈現相反的角度。左髖出現最大屈曲角 度是在 R180(18.6±3.81),右髖出現最大伸展則在 L180(-17.17±8.46) 。本研究發現在 旋轉 360 度時髖的屈曲與伸展小於旋轉 180 度。陳帝佑等人(1997)研究指出髖關節伸 展多屈曲少時有利於起跳前預先伸展膝關節(陳帝佑 et al., 1997)。可說明本研究發 現不同方向起跳瞬間時慣用腳的右髖角度皆呈現伸展,非慣用腳左髖呈現屈曲,可推測 不同方向起跳時是以慣用腳為起跳腳。. 36.

(46) (二)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膝關節角度. 起跳瞬間膝關節角度 4 3 2. degree. 1 0 -1. Lknee L180. R180. L360. R360. Rknee. -2 -3 -4 -5. 圖 4-2-4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膝關節角度(Angle) 圖 4-2-4 起跳瞬間膝關節角度,左膝在 L180(2.3±3.54) 、R180(2.61±7.68) 、L360 (0.005±5.03)呈現伸展,在 R360(-2.22±5.51)呈現屈曲,右膝在 R180(-3.56±5.59)、 R360(-0.14±3.88)呈現伸展,在 L180(0.66±9.07) 、L360(0.029±9.16)呈現屈曲。馬 步旋轉 180 度時都有很大的關節角度而在旋轉 360 度時關節都很小。其中 L360 在左、 右膝關節角度上呈現與其他三組動作差異大。盧鼎厚與韓世真(1995)研究指出淺蹲跳 主要靠踝關節的蹬伸,而深蹲跳主要靠膝關節(大於 135 度)的蹬伸(盧鼎厚 & 韓世真, 1995),本研究剛好與其研究結果相反,猜測可能原因為起跳動作為馬步起跳,與一般 的下蹲跳有所不同,所以膝關節角度,就比一般起跳的角度來的要小。而慣用腳右膝在 像右跳時呈現伸展,在向左跳時呈現屈曲,猜測可能利用膝關節的角度來決定向左或向 右跳,非慣用腳左膝只在向右 360 度時呈現屈曲。. 37.

(47) (三)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踝關節角度. 起跳瞬間踝關節角度 50 40 30. degree. 20 10. Lank. 0 -10. L180. R180. L360. R360. Rank. -20 -30 -40 -50. *p<.05 圖 4-2-5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起跳瞬間踝關節角度(Angle) 圖 4-2-5 起跳瞬間踝關節角度,左踝 L180(-32.9±10.8) 、R180(-25.06±12.07) 、L360 (-38.1±11.69)、R360(-25.94±10.26)皆呈現蹠屈,右踝 L180(26.67±9.11)、R180 (30.99±11.45)、L360(26.22±10.18)、R360(35.27±11.5)皆呈現背屈。產生最大蹠屈 的是左踝 L360(-38.1±11.69) ,產生最大背屈的是右踝 R360(35.27±11.5) 。向左起跳時 左髖蹠屈大於向右起跳時的左髖,向右起跳時右髖背屈大於向左起跳時的右髖。盧鼎厚 與韓世真(1995)研究指出淺蹲跳主要靠踝關節的蹬伸,而深蹲跳主要靠膝關節(大於 135 度)的蹬伸,可得知本研究的馬步起跳為深蹲跳,但在關節使用上反而是踝關節角 度變化最多。在慣用腳右踝上可以發現起跳瞬間時都是呈現背屈,是否可以說明馬步起 跳時踝關節的蹬伸貢獻是多於其他下肢關節,有待更多的研究結果來討論。. 38.

(48) 四、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髖、膝、踝關節角度 表 4-2-6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各髖、膝、踝角度(Angle)比較 参數. 髖伸展 膝屈 曲 踝蹠屈 ( - ). 髖屈曲 膝伸 展 踝背屈 ( + ). 動作 名稱. 左髖 (deg) *. 左膝 (deg). 左踝 (deg) *. 右髖 (deg) *. 右膝 (deg). 右踝 (deg) *. L180. 26.73± 3.92. 1.25± 7.01. -27.01± 8.76. -30.3± 4.46. -0.76± 3.38. 30.59± 9.05. R180. 30.05± 4.18. 1.21± 5.4. -30.91± 8.63. -31.21± 4.62. -0.56± 9.25. 26.65± 9.39. L360. 34.19± 12.22. -4.11± 11.28. -26.7± 12.84. -29.7± 12.05. -0.39± 12.77. 29.55± 10.66. R360. 24.58± 4.39. 0.69± 8.45. -30.8± 9.32. -31.03± 4.22. 0.57± 16.05. 28.42± 8.16. *p<.05 經統計後只有髖、踝關節達顯著,所以進行事後比較如下: 表 4-2-7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髖關節角度(Angle) 事後比較 參 數. 平均數± 標準差 (deg). 變項. L180. R180. L360. R360. 事後比較 L180 左 右 髖 髖. R180 左 髖. L360 右 髖. 左 髖. *. R360 右 髖. 左 髖. 左 髖. 26.73± 3.92. ---. *. 右 髖. -30.3± 4.46. ---. ---. *. 左 髖. 30.05± 4.18. ---. ---. ---. *. 右 髖. -31.21± 4.62. ---. ---. ---. ---. *. 左 髖. 34.19± 12.22. ---. ---. ---. ---. ---. *. 右 髖. -29.7± 12.05. ---. ---. ---. ---. ---. ---. *. 左 髖. 24.58± 4.39. ---. ---. ---. ---. ---. ---. ---. *. 右 髖. -31.03± 4.22. ---. ---. ---. ---. ---. ---. ---. ---. *p<.05 39. *. 右 髖. *. * *. *. * * *.

(49) 表 4-2-8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踝關節角度(Angle) 事後比較 參 數. 平均數± 標準差 (deg). 變項. L180. R180. L360. R360. 事後比較 L180 左 右 踝 踝. R180. L360. 左 踝. 右 踝. 左 踝. R360 右 踝. 左 踝. 右 踝. *. *. *. 左 踝. -27.01± 8.76. ---. *. *. *. 右 踝. 30.59± 9.05. ---. ---. *. *. 左 踝. -30.91± 8.63. ---. ---. ---. *. 右 踝. 26.65± 9.39. ---. ---. ---. ---. *. 左 踝. -26.7± 12.84. ---. ---. ---. ---. ---. *. *. 右 踝. 29.55± 10.66. ---. ---. ---. ---. ---. ---. *. 左 踝. -30.8± 9.32. ---. ---. ---. ---. ---. ---. ---. *. 右 踝. 28.42± 8.16. ---. ---. ---. ---. ---. ---. ---. ---. *. * *. * * *. *p<.05 表 4-2-6 著地瞬間各髖、膝、踝角度事後比較,本研究定義以自然站立時定義為 0 度;矢狀面(X)髖關節:屈曲為正,伸展為負;膝關節:伸展為正,屈曲為負;踝關節: 背屈為正,蹠屈為負。著地瞬間在髖關節角度,左髖關節角度 L180(26.73±3.92) 、R180 (30.05±4.18) 、L360(34.19±12.22) 、R360(24.58±4.39)呈現屈曲,右髖 L180(-30.3±4.46)、 R180(-31.21±4.62)、L360(-29.7±12.05)、R360(-31.03±4.22)為伸展;膝關節角度, 左膝在 L180(1.25±7.01) 、R180(1.21±5.4) 、R360(0.69±8.45)呈現伸展,在 L360(-4.11±11.28) 呈現屈曲,右膝在 R360(0.57±16.05)呈現伸展,在 L180(-0.76±3.38) 、R180(-0.56±9.25)、 L360(-0.39±12.77)呈現屈曲;踝關節角度,左踝 L180(-27.01±8.76) 、R180(-30.91±8.63)、 L360(-26.7±12.84)、R360(-30.8±9.32)呈現蹠屈,右踝 L180(30.59±9.05)、R180 (26.65±9.39) 、L360(29.55±10.66) 、R360(28.42±8.16)呈現背屈。經統計分析髖、踝. 40.

(50) 關節皆達顯著(p<.05),所以進行事後比較表 4-2-7 與 4-2-8。而膝關節未達顯著。 (一)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髖關節角度. 著地瞬間髖關節角度 40 30 20 degree. 10 Lhip. 0 -10. L180. R180. L360. R360. Rhip. -20 -30 -40. *p<.05 圖 4-2-6 馬步不同旋轉動作著地瞬間髖關節角度(Angle) 圖 4-2-6 著地瞬間髖關節角度,著地時左髖關節角度 L180(26.73±3.92)、R180 (30.05±4.18) 、L360(34.19±12.22) 、R360(24.58±4.39)呈現屈曲,右髖 L180(-30.3±4.46)、 R180(-31.21±4.62)、L360(-29.7±12.05)、R360(-31.03±4.22)呈現伸展。著地瞬間右 髖的角度都大於左髖。Schmitz 等人(2007)研究指出著地後所產生的地面反作用力可 藉由控制關節的屈曲角度來協調,是一種消除地面反作用力的主要機制(Schmitz, Kulas, Perrin, Riemann, & Shultz, 2007)。慣用腳右髖著地後有較大的伸展角度,是否代表著地 時使用慣用腳來有效的達到著地後的緩衝。Yeow 等人(2009)研究指出在著地時下肢 各關節中以髖關節與膝關節吸收最多的地面反作用力(Yeow, Lee, & Goh, 2009),這與本 研究結果相符。. 4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2006, most School Heads perceived that the NET’s role as primarily to collaborate with the local English teachers, act as an English language resource for students,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