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生親子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生親子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Copied!
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在職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學志 博士 陳柏熹 博士. 國中生親子嘲笑風格 與父母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黃怡婷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六月.

(2) 誌謝詞 當初選擇在職進修就是想要獲得一個充電的機會,謝謝在師大研究所三年的日 子,雖然白天上班、晚上上課真的很累也很辛苦,但是透過課程、老師與同學間 的回饋,獲益匪淺,滋潤了在教學現場原本快要枯竭的心! 研究所修了幽默心理學專題研究、測驗理論與技術研究才得以與陳學志老師、 陳柏熹老師兩位指導教授結緣。論文的完成,首先感謝兩位指導教授總是很細心 提醒要注意的地方,耐心地解答我的疑惑,幫助我學習更謹慎的研究態度。也非 常謝謝高琦玲老師與林耀南老師擔任口試委員,給予許多建議讓我的論文可以更 完整、完備。 十分感謝清麟學長用心指導,每當遇到瓶頸時幸好有學長可以討論。還有,我 對統計是一竅不通,清麟學長總是很有耐心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教導,是我論文 的救星! 很幸運可以參加 612 研究室 meeting,團隊中每個人都非常 nice!謝謝 612 研究室中每一位老師、學長姊所給予指教與支持,使自己有所學習成長。 研究工具的部分,謝謝陳學志老師與詹雨臻老師提供嘲笑風格量表、徐畢卿老 師提供雙親教養態度量表,若沒有這些工具,我的研究是無法順利產出。也謝謝 宜錚、綿羊、若涵、玲玲協助施測,謝謝妳們不斷叮嚀學生要繳回問卷。 謝謝鶯歌國中的同事們-惠如主任、瑞玲、大淑華、鈺婷、小葵、小淑華、家 如、詩庭、薇雅、睿筑,每當我喃喃自語、哀聲嘆氣時,總是很溫暖的問候是不 是因為論文的事在煩惱,安慰我別擔心一定可以熬過去。尤其是家如與薇雅特地 假日早起,在口試當天擔任小幫手的工作,真的很感謝妳們!還有,品喻、薌如、 蕾頻、志佩四位拚論文的好夥伴,因為有妳們加油打氣、互相砥礪,我才能堅持 下去沒有輕易放棄。最後要感謝家人對我的包容,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心 全力地投入論文中,我要大聲對我親愛的家人說:「有你們在我身邊真好!」 怡婷謹誌 i. 102 年 06 月.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嘲笑風格、父母嘲笑風格與其知覺父母教養態度之關係。 以「中文版嘲笑風格量表」、「雙親教養態度量表」為研究工具,採立意取樣, 抽取九校776組國中生與其父母,回收之後獲得國中生有效樣本647人,父親有效 樣本240人,母親有效樣本230人,父母親配對之樣本共計112組。結果顯示: 一、國中男生比女生更具「喜被笑」、「喜笑人」嘲笑風格;國中女生則比男生 更具「怕被笑」嘲笑風格。 二、國中生知覺到母親的教養態度比父親更具「關懷」與「保護」。 三、夫妻嘲笑風格大致上呈現相似型。 四、父親越具「喜被笑」嘲笑風格,則父親教養態度越呈現「關懷」;母親越具 「喜笑人」嘲笑風格,則母親教養態度越不傾向「關懷」。 五、父親「怕被笑」嘲笑風格能正向預測國中生「怕被笑」嘲笑風格,母親「喜 被笑」嘲笑風格能負向預測國中生「怕被笑」嘲笑風格。 六、父親「喜笑人」嘲笑風格能正向預測國中生「喜笑人」嘲笑風格,父親與母 親教養態度中「關懷」能負向預測國中生「喜笑人」嘲笑風格。 根據結果,本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以供教育輔導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國中生、嘲笑風格、父母教養態度 ii.

(4)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o-Phi-Kat and parenting styl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Yi-Ting Hua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o-Phi-Kat and parenting styl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The measurements used were PhoPhiKat-TC Scale and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647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9 schools, 240 their fathers and 230 their mother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were: 1.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s performed differently in PhoPhiKat-male students scored higher on Gelotophilia, Katagelasticism. On the other hand, female students scored higher on Gelotophobia. 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thers and mothers in Gelotophobia, Gelotophilia and Katagelasticism. Katagelasticism of mothers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Gelotophilia of fathers. 3. Gelotophilia of fathers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are of father’s parenting style. Furthermore, Katagelasticism of mothers ha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are of mother’s parenting style. 4. Gelotophobia of fathers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Gelotophobia of children, while Gelotophilia of mothers could negatively predict Gelotophobia of children. 5. Katagelasticism of fathers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Katagelasticism of children, while care of parenting style (from fathers and mothers) could negatively predict Katagelasticism of children. It is our hope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contribute to educational iii.

(5) consultation and further studies as reference..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ridicule styles, parenting style iv.

(6) 目次. 誌謝詞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次 .................................................................................................................................. v 表次 ................................................................................................................................ vii 圖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嘲笑風格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 6. 第二節. 父母教養態度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 16. 第三節. 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4.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2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2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26. 第五節. 資料分析 ................................................................................................ 29. v.

(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31 第一節. 不同性別國中生在嘲笑風格、父母教養態度之差異分析 ................ 31. 第二節. 國中生父母在嘲笑風格、教養態度之差異分析 ................................ 34. 第三節. 父母嘲笑風格之相關、 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與父母嘲笑風格之 相關分析 ................................................................................................ 36. 第四節. 父母嘲笑風格與其教養態度預測國中生嘲笑風格之情形 ................ 38.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 41 第一節. 討論 ........................................................................................................ 41. 第二節. 結論 ........................................................................................................ 48. 第三節. 建議 ........................................................................................................ 50. 參考文獻 ........................................................................................................................ 53 中文部分 ................................................................................................................ 53 西文部分 ................................................................................................................ 56 附錄 ................................................................................................................................ 61 附錄一:嘲笑風格量表使用同意書 .................................................................... 61 附錄二:雙親教養態度量表使用同意書 ............................................................ 62. vi.

(8) 表次 表 2-1-1. 嘲笑風格主要構念 ....................................................................................... 7. 表 2-1-2. 嘲笑風格國內外之相關研究 ..................................................................... 13. 表 3-4-1. 嘲笑風格各分量表之題項分配 ................................................................. 27. 表 3-4-2. 父母教養態度各分量表之題項分配 ......................................................... 28. 表 4-1-1. 國中生在嘲笑風格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及獨立樣本 T 檢定 ............. 32. 表 4-1-2. 國中生在父母教養態度上的平均數、標準差及獨立樣本 T 檢定 ......... 33. 表 4-2-1. 父母在嘲笑風格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及獨立樣本 T 檢定 ................. 34. 表 4-2-2. 國中生在父母教養態度上的平均數、標準差及相依樣本 T 檢定 ......... 35. 表 4-3-1. 國中生父親與母親嘲笑風格之交互關係係數矩陣 ................................. 36. 表 4-3-2. 父親嘲笑風格與父親教養態度之交互關係係數矩陣 ............................. 37. 表 4-3-3. 母親嘲笑風格與母親教養態度之交互關係係數矩陣 ............................. 37. 表 4-4-1. 父親嘲笑風格與其教養態度對國中生嘲笑風格之多元迴歸分析 ......... 39. 表 4-4-2. 母親嘲笑風格與其教養態度對國中生嘲笑風格之多元迴歸分析 ......... 40. vii.

(9) 圖次 圖 2-1-1. 怕被笑的假定因果模式 ............................................................................... 9.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24.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嘲笑風格、父母嘲笑風格與其知覺父母教養態度之關係, 藉此增進對親子嘲笑風格及父母教養態度的了解,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若干建議, 以提供相關輔導工作為參考。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第二節為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嘲笑是一種常見的社交人際互動行為,每個人都有過被嘲笑或有嘲笑他人的 經驗,差別在於程度上的多寡,而害怕被嘲笑通常又與缺乏幽默感有某種程度的 相關性(Ruch, 2009)。此外,嘲笑(teasing)大致分為友善性與傷害性兩類,友 善性嘲笑可以促進人際關係且拉近彼此的距離;傷害性的嘲笑會造成對方內心的 不舒服或引發難過的情緒。在心理學研究中,嘲笑是一種欺負或傷害同伴的具體 行為(周天梅,2007)。根據校園霸凌的研究顯示,受害者以遭受言語怒罵、怒 斥嘲弄、精神傷害、惡作劇、叫不雅綽號等「戲謔型受害」占最大的比例(洪福 源,2001)。此外,兒福聯盟(2011)調查報告也指出國小高年級和國中的霸凌 現況,以「言語霸凌」所占比例最高為 59.8%,其中包含嘲笑占 49.2%、取難聽的 綽號占 48.7%等。不管十年前後的調查都顯示學生遭受言語霸凌情況居高不下,又 以被人嘲笑情形最為嚴重。加上校園霸凌影響層面是非常深遠,例如造成受害者 情緒與自信心受到傷害,進而影響學業,情況嚴重還可能造成輟學、逃學或自殘 等行為(吳清山、林天祐,2005;吳若女,2005)。此外,研究者在國中教學現 場也發現嘲笑同學狀況是非常普遍,有些人為了吸引同學注意故意嘲笑別人,自 以為是幽默卻不知道已經造成別人內心的傷害;有些同學則是非常害怕被人嘲笑, 因太在意別人眼光而衍生許多人際困擾;另外,有些同學卻能以自嘲方式或是正 向看待被人嘲笑的經驗,進而創造歡笑的氣氛。就如 Ruch 與 Proyer(2009)指出 嘲笑風格有三種類型:怕被笑(gelotophobia)、喜被笑(gelotophilia)和喜笑人 1.

(11) (katagelasticism)。每個人面對嘲笑反應不太一樣,尤其國中生處於青春期、狂 飆期,不知其面臨嘲笑反應為何?故欲分析探討目前國中生嘲笑風格的現況,此 為研究動機之一。 父母親是子女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子女最初學習、模仿和 認同的對象,父母的身教與言教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換言之,父母對孩子 的影響是如此深遠,若從嘲笑風格觀點著手研究對子女嘲笑風格的影響,探討國 中生的嘲笑風格是受父親還是受母親影響較多?親子之間嘲笑風格是相似型抑或 互補型?目前研究嘲笑風格主題大多與幽默風格、創造力、人格特質、攻擊行為、 同理心有關(林水見,2009;蔡思賢,2009;劉敏書,2010;任育瑩,2010;林 碧欣,2011;沈佳翰,2012),其中研究對象大多為學生,且甚少包含父母親。 而國內進行親子之間嘲笑風格研究僅林碧欣(2011)一人,親子嘲笑風格有其研 究重要性,故本研究欲瞭解父母親嘲笑風格對國中生嘲笑風格是正向影響或負向 影響居多?藉此,幫助學生明瞭父母嘲笑風格如何影響自己的嘲笑風格,而子女 該如何因應父母的嘲笑風格,營造良好的親子互動,減少衝突的發生,此為研究 動機之二。 國外學者指出父母教養態度會影響日後子女的社會能力表現(Baumrind, 1971)。國內學者也認為父母教養態度會影響子女在生理、心理、情緒與行為等 各層面的發展,最關鍵是對健康性格的養成(魏美惠,2005)。尤其是國中階段 的青少年,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和方式會影響子女的認知、習慣、行為與對人 事物的知覺態度(陳玉玲,1997)。 而且不當的雙親教養態度會導致青少年心理 健康問題,進而出現不適應的行為(徐畢卿、羅文倬、龍佛衛,1999;徐世杰, 2003;Rosenstein & Horowitz,1996);反之,父母表現出接納、關懷與鼓勵,子女 的自我概念較佳,也較能自我肯定(王鐘和,1993;李盈萱,1995)。既然父母 教養態度對子女各層面的發展具關鍵性的影響,對子女嘲笑風格又有何影響?國 外研究指出子女嘲笑風格中的「怕被笑」與父母教養方式有關,用「懲罰」 2.

(12) (punishment)與「控制」(control and overprotection)的教養方式,子女越傾向「怕被 笑」嘲笑風格,反之,施予「關懷」(emotional warmth)的教養方式,子女則越不 傾向「怕被笑」嘲笑風格(Proyer, Estoppey, & Ruch, 2012)。但國內目前尚無探 討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的相關研究,加上文化上不同無法以國外數據直接類 推國內的研究結果。因此,本研究欲進一步瞭解何種父母嘲笑風格會傾向何種的 教養態度?父母嘲笑風格與其教養態度是否能有效預測國中生嘲笑風格?父母該 如何調整自身的嘲笑風格與教養態度,以改善子女負向的嘲笑風格,希望此研究 提供父母具體的輔導策略,並增進親師合作,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根據兒福聯盟(2011)調查發現校園中嘲笑別人情形是非常普遍,情節嚴重則 演變成霸凌,對加害人或被害人都會造成人際與學習上適應問題,令家長與老師 感到非常憂心。本研究希望從國中生嘲笑風格、父母嘲笑風格與其知覺父母教養 態度之關係中探討可行的對策,以提供給家長、老師或作為學校推行輔導工作的 參考,並喚醒教育界對此方面的重視。.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歸納本研究目的以及待探討的問題,茲說明如後: 一、研究目的 (一)瞭解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嘲笑風格與其知覺父母教養態度之差異情形。 (二)瞭解國中生父母在嘲笑風格、父母教養態度之差異情形。 (三)探討國中生父親與母親在嘲笑風格中怕被笑、喜被笑、喜笑人之關聯性。 (四)探討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與父母嘲笑風格之關聯性。 (五)探討父母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預測國中生嘲笑風格之情形。 二、待答問題 (一)國中生之嘲笑風格、知覺父母教養態度是否因不同性別而有差異? (二)國中生父母嘲笑風格是否有所差異?父母教養態度是否有所差異? 3.

(13) (三)國中生父親與母親在嘲笑風格中怕被笑、喜被笑、喜笑人是否有所相關? (四)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與父母嘲笑風格是否有所相關? (五)父母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是否能有效預測國中生嘲笑風格?.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嘲笑風格 嘲笑風格指個體在面對嘲笑時所表現的傾向。個體面對嘲笑情境做出不同反 應,依據 Ruch 與 Proyer(2008a, 2008b, 2009)將嘲笑風格分為三種類型,包含怕 被笑(gelotophobia) 、喜被笑(gelotophilia) 、喜笑人(katagelasticism) 。本研究使 用陳學志和詹雨臻(2011)翻譯 Ruch 與 Proyer (2009)的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45 questionnaire)將其改編成「中文版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TC Scale)。依據 三個分量表的分數為判斷標準,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為該向度的嘲笑風格愈明顯, 將其內涵分述如下: (一)怕被笑(gelotophobia:the fear of being laughed at) 個體害怕被嘲笑而心生畏懼、沉浸恐懼氛圍之中。 (二)喜被笑(gelotophilia:the joy of being laughed at) 個體享受被他人嘲笑的樂趣,甚至主動創造讓他人嘲笑的情境並樂在其中。 (三)喜笑人(katagelasticism:the joy of laughing at others) 個體因嘲笑別人而產生的愉悅感,積極尋求並掌握著能夠嘲笑他人情境,反 之被嘲笑則會主動反擊。 二、父母教養態度 父母教養態度指父母教養子女時蘊含的認知、情感及行為傾向形成所持有的 態度與觀念,以及顯現其對待子女的方式。本研究以子女所知覺到的父母教養態 度為主,並使用徐畢卿、羅文倬與龍佛衛(1999)將 Parker、Tupling 與 Brown(1979) 所編訂的雙親教養態度量表(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PBI)翻譯為中文,此量表 4.

(14) 包含「關懷」(care)與「保護」(protection)兩個因素, 「關懷」為態度明確與表現溫 暖、支持之情感; 「保護」則是指心理控制、過度保護、情感聯結涉入過深。依據 兩個分量表的得分為判斷標準,得分愈高顯示「關懷」或「保護」程度越高。. 5.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中生親子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依此為目 的,本章將進行相關文獻探討以作為研究設計的基礎。本章共分為三小節,第一 節是「嘲笑風格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節是「父母教養態度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 第三節是「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嘲笑風格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針對研究主題嘲笑風格的內涵、嘲笑風格量表之發展以及嘲笑風格的 相關研究進行文獻探討,分述如下: 一、嘲笑風格的內涵 嘲笑是一種常見的社交人際互動行為,每個人都有過被嘲笑或有嘲笑他人的 經驗,差別在於程度上的多寡,而害怕被嘲笑通常又與缺乏幽默感有某種程度的 相關性(Ruch, 2009)。此外,嘲笑(teasing)大致分為友善性與傷害性兩類,友 善性嘲笑可以促進人際關係且拉近彼此的距離;傷害性的嘲笑會造成對方內心的 不舒服或引發難過的情緒。在心理學研究中,嘲笑是一種欺負或傷害同伴的具體 行為(周天梅,2007) ,而且此領域大多以研究傷害性嘲笑為議題(Lightner, Bollmer, Harris, Milich, & Scambler, 2000)。 「嘲笑風格」緣自德國心理治療師Titze的臨床個案報告中,他觀察到某些病 人不斷擔心被嘲笑,這些人無法正確認知「笑」的正面涵意,因此,Titze創造出 「gelotophobia」(怕被笑)一詞,「怕被笑」被視為一種因羞恥感而引發的焦慮, 定義成一種害怕成為笑柄的恐懼。(Ruch & Proyer, 2009; Titze, 2009)。 Titze和Ruch在1998年開始以自陳量表驗證「怕被笑」(gelotophobia, fear of being laughed at)的概念,原先針對臨床治療團體爾後也推展到非臨床團體(Ruch & Proyer, 2009; Titze, 2009)。Ruch與Proyer(2009)發現「怕被笑」的概念同樣 適用於正常人群,Proyer等人(2009)透過23,000 位參與者、73 國家跨文化的研 6.

(16) 究,調查發現怕被笑者占每個國家人口數的 2%~30%(Gaidos, 2009)。此外, 瑞士蘇黎世大學的Ruch教授和Proyer博士同時也延伸探究出與「笑」有關的兩個概 念,分別是「喜被笑」(gelotophilia, enjoyment of being laughed at)與「喜笑人」 (katagelasticsm, enjoyment of laughing at others)(Ruch & Proyer, 2009)。 由此可知,Ruch與Proyer(2009)嘲笑風格理論奠基於怕被笑,以此擴大笑的 研究,而將嘲笑風格分為兩個向度:其一,害怕(fear)和享受(joy);其二,對 自己(toward myself)和對他人(toward others),形成三種類型嘲笑風格:害怕 自己被嘲笑(gelotophobia)、喜歡自己被嘲笑(gelotophilia)和喜歡去嘲笑他人 (katagelasticism)。 表 2-1-1 嘲笑風格主要構念 對自己. 對他人. 害怕. 怕被笑(Pho). 享受. 喜被笑(Phi). 喜笑人(Kat). 資料來源:陳學志、詹雨臻、Ruch, W., & Proyer, R. T.(2011)。被笑恐懼相關特 質的測量與信度及效度之評估。測驗學刊,58(1),123。 將其內涵分述如下: (一)怕被笑(Gelotophobia:fear of being laughed at) Titze(1995, 1996, 1997)於臨床工作中觀察到有些病患因憂慮被嘲笑而產生 恐懼,而此現象與個體早期被嘲笑再加上疏於照顧的經驗有所關聯,因此創造了 「怕被笑」(gelotophobia)一詞,gelos在希臘文有「笑聲」(laughter)之意,phobia 則有「恐懼」(fear)的涵義。 一般人面對別人的嘲笑並不會作過度負向的聯結,即使真的做了一些愚蠢行 為也能自娛娛人。但是怕被笑的人缺乏對笑有正確的認知,相信被人嘲笑是因為 自己愚蠢的行為,害怕在大眾面前成為笑柄因而心生畏懼、沉浸恐懼氛圍之中。 (Ruch & Proyer, 2008a)。 怕被笑者(gelotophobes)的特徵與其他恐懼症相似,例如低自尊、缺乏活力、 7.

(17) 社會退縮等,但也有些差異,例如怕被笑與社交恐懼應該被區分討論。怕被笑者 在事件尚未發生前便預期自己會被嘲笑,因此產生了害怕的情緒;然而社交恐懼 症患者的害怕情緒是產生於情境當下,個體並不會事先預期被嘲笑(喻豐、郭永 玉,2009;Ruch & Proyer, 2008a)。 除此之外,「小木偶情結」(Pinocchio complex)為怕被笑所特有特徵,因為 怕被笑者一般無法正確地評價笑聲、微笑,當他們不能迴避或反擊時,肌肉因焦 慮的情緒而呈現不自在的僵硬狀態,因此,Titze命名為「小木偶情結」 (Ruch, 2004, 2009; Titze, 1996, 2009)。 Ruch(2004, 2009)整理Titze(1996, 2009)所發表的相關文獻提出「怕被笑 的假定因果模式」如圖2-1-1,Ruch和Proyer認為兒童期被嘲笑的經驗與長大成人 後的怕被笑有相關,據此擴大驗證喜笑人的現象(Ruch, 2009)。 在「怕被笑的假定因果模式」中發現嬰兒期如果未能順利與父母發展出歸屬 感,感受到不被愛或不被欣賞,日後會造成個體社會退縮現象,行為上會低社交 能力、低自尊、冷酷、缺乏幽默感、缺乏自發性以及缺乏活力等行為產生。此外, 兒童期和青春期被霸凌或被嘲笑的創傷經驗,可能發展出怕被笑的行為特徵(Ruch, 2004, 2009)。. 8.

(18) 成因. 後果. 嬰兒期:在羞愧感初形成時 卻無法發展人際互動橋 樑,例如嬰兒與照顧者缺乏 互動。. 社會退縮以此避免被嘲笑. 自尊與社交能力低落. 兒童期與青少年期:重複被 嘲笑的創傷經驗與不被認 真對待,例如霸凌。. 身心失調,例如緊張頭痛、 臉紅、發抖、暈眩、睡不好 怕被笑 小木偶特徵,例如:不苟言 笑、僵硬、笨拙、如同木偶 般 缺乏活力、主動性與愉悅感. 成年期:被嘲笑的強烈創傷 經驗,例如霸凌。. 不認為笑聲或幽默是放 鬆、愉快的社交經驗. 圖 2-1-1 怕被笑的假定因果模式 資料來源:陳學志、詹雨臻、Ruch, W., & Proyer, R. T.(2011)。被笑恐懼相關特 質的測量與信度及效度之評估。測驗學刊,58(1),125。 (二)喜被笑(Geletophilia:joy of being laughed at) 怕被笑者把笑當成是負向、令人心生恐懼;相對的,也會有人從被嘲笑中感 受到一些積極正向、愉快的層面(陳學志、詹雨臻、Ruch, & Proyer, 2011)。Ruch 與Proyer(2009)進行線上問卷調查時,要求參與者上網填寫他們經歷過或想像最 槽糕的被嘲笑事件以及對整個事件的感受。研究者發現參與者不全然都感受到不 舒服的情緒,反而有些參與者從中獲得愉快的感覺,甚至主動尋求被嘲笑的情境。 就像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會將自己窘迫的影片上傳至網路平台(youtube)供人觀賞,. 9.

(19) 很明顯這些人和怕被笑者是不一樣的,他們渴望或享受得到被嘲笑的回應。 Ruch與Proyer(2008a)將「喜被笑」命名為gelotophilia,意涵為享受被他人 嘲笑的樂趣,甚至主動創造讓他人嘲笑的情境並樂在其中。喜被笑者可能喜歡在 大眾面前講有趣的故事或笑話,即便在不太熟的人面前也能夠講得津津樂道。喜 被笑者不介意告訴別人有關自己困窘的事情或不幸的故事,他們喜歡和別人分享, 一方面能夠使別人開心,另一方面自己也樂在其中。 喜被笑者和怕被笑者並非是完全對立的概念,怕被笑的最高的一端是極度害 怕被嘲笑,最低的一端則是不會因為被嘲笑而產生恐懼的感覺。喜被笑顯然不僅 僅是怕被笑對立的一端,過程中還多了享受其中樂趣的感受,故喜被笑和怕被笑 應屬於不同的兩個向度而非同一個向度的對立端(喻豐、郭永玉,2009;Ruch & Proyer, 2009)。 至於喜被笑與自我貶抑型的幽默風格(self-defeating humor)使用的幽默方式 雖然一樣,但是喜被笑者取悅他人並不會覺得被貶低自尊或是沮喪,反而能享受 其中獲得樂趣,而自我貶抑型幽默主要在於取悅別人,自己不一定會有愉快的感 受,此為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Ruch & Proyer, 2009)。另外喜被笑與自嘲(laughing at oneself)也是不太相同的概念,喜被笑需要有他人的參與,愉快的感受來自於他 人的回應,而自嘲是自我發現並接納自己的缺點,有如一種隱喻(metaphor)的呈 現,不需要對方嘲笑自己,也不需要觀眾或想像觀眾的參與(Ruch & Proyer, 2009)。 Ruch 與 Proyer(2009)認為喜被笑的行為在西方是被社會認同與讚揚的,因 此創造許多有名的喜劇與演員,例如:卓別林(Chaplin),反觀中國典型的喜被 笑者,例如說書人、小丑、藝人等,卻身處卑微的社會地位。喜被笑和自我貶抑 型的幽默風格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是不被讚許的,這可能是東西方文化之差異性 所造成(陳學志等人,2011)。. 10.

(20) (三)喜笑人(Katagelasticism:joy of laughing at others) Ruch與Proyer(2009)在上述的線上調查也發現有些參與者分享自己糗事的動 機並不是希望被人嘲笑,而是為了讓報復的對象被嘲笑、沒面子。有些參與者在 怕被嘲笑的同時又喜歡去嘲笑他人,或者藉由嘲笑將這種困窘或不幸轉移至別人 身上。個體因嘲笑別人而產生的愉悅感,積極尋求並掌握著能夠嘲笑他人情境, 反之被嘲笑則會主動反擊,Ruch和Proyer將此現象稱為「喜笑人」 (katagelasticism) , katagelao 在希臘文的涵義為「輕蔑之笑」(laugh to scorn)。喜笑人構念是發展 於哲學基礎之上,其風格有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此外,喜笑人者(katagelasticists)某種程度上具有反社會行為,例如:缺乏 同理心、把嘲笑他人視為生活中的家常便飯、對嘲笑他人的行為不會感到內疚。 與喜被笑者不同的是喜笑人者不太會開自己玩笑來娛樂眾人,另一方面,當他們 被嘲笑時,甚至會以開對方更大的玩笑作為反擊,他們還會不斷觀察對方,把握 開對方玩笑的機會。喜笑人者起初只是無傷大雅的玩笑,然而有時候分寸沒有拿 捏好竟演變成攻擊別人,造成友誼破裂此嚴重的後果,因此喜笑人者被形容為尖 酸刻薄的。 怕被笑者只是恐懼成為他人嘲笑的目標,抑或怕被嘲笑也會反擊進而嘲笑他 人?Ruch與Proyer(2008a, 2008b)的實徵研究結果發現,喜笑人者會嘲笑他人, 即使他們知道這是一種傷害人的嘲弄行為,而怕被笑者有可能會避免嘲笑他人, 也有可能嘲笑他人,而嘲笑他人可能是出自於他所學到嘲笑他人類型的幽默,但 因為拙劣的手法而較不成功。另外,有研究結果顯示喜笑人與幽默風格中攻擊型 幽默為高相關(Ruch & Proyer, 2009)。 二、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 Scale)的發展 在兒童及青少年期,外貌最容易淪為被嘲笑的原因,因此國外學者大都以此 編製相關的量表,例如Thompson、Fabian、Moulton、Dunn 與Altabe(1991)所編 製的「身體外表嘲笑量表」 (Physical Appearance Related Teasing Scale,簡稱PARTS), 11.

(21) 之後Thompson、Cattarin、Fowler與Fisher(1995)編製「嘲笑主觀性評定量表」 (Perception of Teasing Scale,簡稱POTS),PARTS和POTS量表主要測量與身體 相關的嘲笑。Vessey等人(2008)編製國中生的CATS量表(Child-Adolescent Teasing Scale),此量表分為四個向度,分別為和身體外貌有關的嘲笑、人格與行為的嘲 笑、家庭和環境的嘲笑、學校相關的嘲笑。有此可知,上述的量表皆著重探究被 嘲笑的原因,卻尚未探討個體面對嘲笑的反應不一的成因。 Ruch與Proyer(2008a, 2008b)一開始希望設計一套在臨床上評估怕被笑症狀 的良好工具,因此參考Nathanson(1992)的診斷標準與Titze(1995, 1996, 1997) 怕被笑患者的定義,編製了「怕被笑量表」(GELOPH-46),從原本46題最後篩選 出15題能夠真實反映怕被笑的主要症狀,因此「怕被笑量表」分為46題及15題兩 種版本。 Ruch與Proyer(2009)以GELOPH-46為基礎,發展出PhoPhiKat-57的量表,此 量表包含「怕被笑」(gelotophobia)、「喜被笑」(gelotophilia)、「喜笑人」 (katagelasticism)三個分量表,計分方式採四點量表,皆無反向題,「怕被笑」 共15題、「喜被笑」共23題、「喜笑人」共19題。之後,Ruch和Proyer再次重編訂 PhoPhiKat-57縮減成45題,發展成為現行標準版45題(PhoPhiKat-45)以及精簡版 30題(PhoPhiKat-30)的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 Scale)。 然而在台灣鮮少有與嘲笑風格主題相關的研究,有鑑於此,陳學志與詹雨臻 (2011)翻譯Ruch和Proyer 的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45 questionnaire)並將其 改編成「中文版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TC Scale)。並對全台灣1369位大學生 進行施測,結果發現此量表具備良好的信度與效度,而且陸續建制高中職、國中 以及國小的常模,因此,本研究選此量表作為研究工具。. 12.

(22) 三、嘲笑風格相關研究 Ruch和Proyer於2008年開始編製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 Scale),是一項新 興的研究議題,待後續進一步探討與發展,研究者茲就研究目的整理相關的研究 如表2-1-2。 表 2-1-2 嘲笑風格國內外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Ruch、Proyer與.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與發現. 119 名學生. 「怕被笑」與友善性、開放性呈現負相關。. 1369名大學生. 男生在「喜笑人」顯著高於女生,「怕被笑」. Popa(2008) Chan、Chen、. 與「喜被笑」在性別上則無顯著的差異。. Ruch與Proyer (2009) Chan、Chen與. 650名大學生. 1. 「怕被笑」與負向的人格特質相關,「喜 被笑」與正向的人格特質相關。. Proyer(2009). 2. 外向性能負向預則「怕被笑」,正向預測 「喜被笑」和「喜笑人」;親和性能負向 預測「怕被笑」與「喜笑人」,正向預測 「喜被笑」;嚴謹性能負向預測「喜被笑」; 情緒穩定性負向預測「怕被笑」和「喜笑 人」:開放性正向預測「喜被笑」與「喜 笑人」。 詹雨臻、陳學志 與卓淑玲. 748名大學生. 男生在「喜笑人」顯著高於女生,具有性別差 異。. (2009). (續下頁) 13.

(23) 研究者 林水見(2009). 研究對象 1398 名高中 職學生. 研究結果與發現 1. 在性別方面,怕被笑與喜笑人皆無顯著之 差異,但高中男生比高職男生使用較多「喜 被笑」嘲笑風格,高職女生卻比高職男生 傾向使用較多的「喜被笑」風格。 2. 外向性能正向預測「喜被笑」及「喜笑人」, 負向預測「怕被笑」。親和性能正向預測 「喜被笑」,負向預測「怕被笑」及「喜 笑人」。開放性能正向預測「喜被笑」及 「喜笑人」,負向預測「怕被笑」。. 蔡思賢(2009). 1472名國中生. 國中男生在「喜笑人」顯著高於國中女生,「怕 被笑」與「喜被笑」則無顯著差異。. 任育瑩(2010). 742名國中生. 國中男生在「喜笑人」顯著高於國中女生,「怕 被笑」與「喜被笑」則無顯著差異。. 劉敏書(2010). 林碧欣(2011). 1038名國小高. 男生在「喜笑人」、「喜被笑」嘲笑風格皆顯. 年級學生. 著高於女生。. 343名國中. 1. 國中男生在「喜笑人」顯著高於國中女生,. 生、360名父親 及405名母親. 「怕被笑」與「喜被笑」則無顯著差異。 2. 父親的嘲笑風格在「喜被笑」與「喜笑人」 顯著高於母親。 3. 父親「喜笑人」與子女「怕被笑」呈現正 相關;母親「喜笑人」與子女「喜笑人」 呈現正相關;母親「喜被笑」與子女「喜 被笑」呈現正相關。 (續下頁) 14.

(24) 研究者 陳學志、詹雨. 研究對象 1369名成人. 研究結果與發現 1. 「怕被笑」與友善性、外向性、開放性以. 臻、Ruch與. 及情緒穩定性四種人格特質達顯著負相. Proyer(2011). 關,尤其是與外向性達高度的負相關。 2. 「喜笑人」與友善性達負相關,與其他四 種人格特質達較低相關。 3. 「喜被笑」與外向性達較高的正相關,與 其他四種人格特質則有較低或者無顯著的 相關。. 詹雨臻、陳學. 935 名大學生. 1. 「喜笑人」與攻擊型幽默達顯著正相關,. 志、卓淑玲與. 即喜歡笑別人者比較會使用攻擊型的幽. Martin(2011). 默。 2. 「怕被笑」 與正向幽默風格(親和型和自 我提升型)達顯著的負相關,即害怕被別 人笑者可能比較不會使用自我提升型幽默 也較不親和。 3. 「喜被笑」與正向幽默風格則達顯著正相 關。. 沈佳翰(2012). 318名國小高. 男生在「喜被笑」與「喜笑人」嘲笑風格顯著. 年級學生. 高於女;女生在「怕被笑」嘲笑風格則顯著高 於男生。. 依據表2-1-2可知,研究對象從小學生、國中生、高中職生、大學生抑或成人, 結果皆顯示嘲笑風格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雖然在「怕被笑」 、 「喜被笑」與「喜 笑人」三種類型上各有不同的研究結果,但大致上男生「喜笑人」嘲笑風格顯著 高於女生(Chan, Chen, Ruch, & Proyer, 2009;詹雨臻、陳學志、卓淑玲,2009; 15.

(25) 蔡思賢,2009;劉敏書,2010;任育瑩,2010;林碧欣,2011;沈佳翰,2012)。 本研究對象為國中生,相關文獻發現國中男生在「喜笑人」顯著高於國中女生, 「怕被笑」與「喜被笑」則無顯著差異(蔡思賢,2009;任育瑩,2010;林碧欣, 2011),然而,研究者在國中教學現場發現除了男生比女生喜歡嘲笑別人,還更 享受被人嘲笑的樂趣,另一方面女生比男生還害怕被嘲笑。因此,希望藉由本研 究可以進一步探討不同性別國中生在嘲笑風格上的差異情形。 此外,從相關研究發現嘲笑風格與人格特質、幽默風格的關聯性:「怕被笑」 者比較不會使用自我提升型幽默,給別人感覺也較不外向、不具開放性、不容易 親近;「喜被笑」者較友善且外向、具開放性,而且傾向使用正向幽默風格來娛 樂別人,如Kazarian與Martin(2006)所言,藉此增進關係並降低人際間的緊張感; 「喜笑人」者比較外向、具開放性但不友善,並傾向使用攻擊型的幽默(Ruch, Proyer, & Popa, 2008;林水見,2009;詹雨臻、陳學志、卓淑玲、Martin,2011;陳學志、 詹雨臻、Ruch、Proyer,2011)。因此,不同嘲笑風格展現不同人格特質與幽默風 格。 目前研究嘲笑風格主題大多與幽默風格、創造力、人格特質、攻擊行為、同 理心有關(林水見,2009;蔡思賢,2009;劉敏書,2010;任育瑩,2010;林碧 欣,2011;沈佳翰,2012)。其中研究對象大多為學生,且甚少包含父母親,國 內僅林碧欣(2011)一人研究親子嘲笑風格,此領域尚待開發。故本研究欲瞭解 父母親嘲笑風格對國中生嘲笑風格是正向影響或負向影響居多?藉此,幫助學生 明瞭父母嘲笑風格如何影響自己的嘲笑風格,而子女該如何因應父母的嘲笑風格, 營造良好的親子互動減少衝突發生。. 第二節 父母教養態度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針對父母教養態度的內涵、父母教養態度的類型、父母教養態度量表 之發展以及父母教養態度的相關研究進行文獻探討,分述如下: 16.

(26) 一、父母教養態度的內涵 國內對於父母教養態度的研究,有稱為管教態度、教養方式、管教方式等, 雖然名稱不同,但所代表的內涵與意義是相同的。 Maccoby 與 Martin(1983) 認為父母教養的意涵,分為「反應」與「要求」 兩個向度。 「反應」指父母滿足子女的需求、支持子女,以期待子女長大成人後可 以自我管理; 「要求」意指父母要求子女遵守規範、控制子女的行為,防止其有偏 差行為。 楊國樞(1986)認為教養是「當家庭訓練或者教導其幼小成員時,所使用的 一種社會化方式」 ,包括態度層次及行為層次。態度層次指得是父母教導或訓練子 女各方面時所抱持的認知、情感及行為意圖;行為層次則是父母教導或訓練子女 時所表現的做法與實際行動。 徐世杰(2002)認為父母教養態度意指父母養育子女的一套內在價值信念和 外在行為表現,兩者交互作用下影響子女身心發展的態度與行為之統稱。任以容 (2004)認為父母教養態度指父母親撫育子女時所抱持的觀念和態度,並表現出 來對待子女的態度與方式。陳怡潔(2009)認為父母教養態度包含父母單向對子 女教養的部份以及親子間交互作用的部分。李萍薇(2012)認為父母教養態度是 父母養育子女過程中,所抱持的態度和信念,以及對待子女的方式。 綜合上述,可知父母教養態度指父母教養子女時蘊含的認知、情感及行為傾 向形成所持有的態度與觀念,以及顯現其對待子女的方式。 二、父母教養態度的類型 綜觀國內外學者對父母教養態度的分類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單向 度、雙向度和多向度(吳麗娟,1997;鍾秀華,1997;陳怡潔,2009;李萍薇, 2012)。分述說明如下: (一)單向度(uni-dimension) 單向度以「截然劃分」進行歸類(李萍薇,2012)。例如國外學者 Baldwin、 17.

(27) Kalhoun 與 Breese(1945)將父母教養態度分為接納型(acceptance)、放任型 (indulgence)及民主型(democracy)三種類型。Baumrind(1971)提出專制權威 型、開明權威型及溺愛型三種類型。國內學者賴保禎(1972)將父母管教態度歸 類為期待型、嚴格型、溺愛型、拒絕型、矛盾型與分歧型六種類型。 單向度分類法的優點在於可以清楚了解主要教養態度的類型,但其缺點過於武 斷忽視了其他層面,單向度分類法無法涵蓋父母教養態度的全貌。 (二)雙向度(bi-dimension) 雙向度以縱軸與橫軸兩個向度的高低分將父母教養態度區分為四個類型。例如 國外學者 William(1958)以「關懷」與「權威」兩個向度將父母教養態度分為高 關懷高權威、高關懷低權威、低關懷高權威、低關懷低權威四種類型。Maccoby 與 Martin(1983)以「反應」和「要求」兩個向度, 將父母教養態度分為高反應高 要求的開明權威、低反應高要求的專制權威、高反應低要求的寬鬆放任與低要求 低反應的忽視冷漠四種類型。Parker、Tupling 與 Brown(1979)認為父母教養態 度包含「關懷」(care)與「保護」(protection)兩個因素, 「關懷」高分表示對子女態 度明確與表現溫暖、支持之情感,低分為冷淡、拒絕; 「保護」高分則是指心理控 制、過度保護、情感聯結涉入過深,低分為給予子女自由與鼓勵獨立。 國內學者王鍾和(1993)、黃拓榮(1997)參酌 Maccoby(1980)的構念,對 父母教養態度劃分為專制權威、忽視冷漠、寬鬆放任以及開明權威四種類型。徐 畢卿、羅文倬與龍佛衛(1999)將 Parker 等人(1979)所編訂的雙親教養態度量 表(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PBI)翻譯為中文,區分為情感性控制的教養態度、 缺乏情感性控制的教養態度、薄弱的教養態度與理想的教養態度四種類型(徐畢 卿、鄭惠萍,2002)。 (三)多向度(multi-dimension) 有鑑於單向度與雙向度無法全面呈現父母教養態度的類型,因為向度與向度之 間會產生交互作用,故有些學者以「多向度」方式來歸類父母教養態度(吳麗娟, 18.

(28) 1997)。例如 Becker(1964)將父母教養態度分成限制與溺愛(restrictiveness vs. permissive)、 敵意與溫暖(hostility vs. warmth)、焦慮情緒的涉入與冷靜的分離 (anxious emotional involvement vs. calm detachment)三個向度,其交互作用成八 種類型的父母教養態度。 然而單向度分類過於武斷,多向度分類又太過複雜、不適合於廣泛研究,因 此大多數研究仍以雙向度來分類父母教養態度。Parker 等人(1979)認為父母教養 態度包含「關懷」(care)與「保護」(protection)兩個因素,此分類法較能符合父母 與子女互動模式的現況,故本研究使用徐畢卿等人(1999)以上述概念為基礎編訂 的「雙親教養態度量表」(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PBI)作為測量工具。 三、雙親教養態度量表(PBI)之發展 Parker 等人(1979)發展雙親教養態度量表,首先以技術學院學生、醫學生與 精神科護士等一般民眾,之後陸續應用在臨床病患,並與正常組做比較。發現不 管用在一般人或臨床個案上,雙親教養態度量表的施測上一直非常穩定,不容易 受到受試者目前狀況或人格特質的影響(Parker,1989)。 此量表採回憶作答方式,相關研究結果證實受試者所覺察到雙親教養態度與 實際發生情況並沒有太大差異(Parker,1989; Parker & Gladstone,1996)。Parker(1989) 以一同成長的雙胞胎進行 PBI 的施測,發現雙胞胎之間的分數非常相似,顯示對 父母教養態度的看法相當一致。徐畢卿等人(1999)將 Parker 等人(1979)所編 訂的雙親教養態度量表(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PBI)翻譯為中文,並檢驗其在 台灣的適合性,證實中文版雙親教養態度量表適用於本國。 本研究以子女所知覺到的父母教養態度為主,使用徐畢卿等人(1999)編訂 的中文版雙親教養態度量表,詳細量表的內容於第三章再做介紹。國內有許多研 究也使用徐畢卿等人(1999)編訂的雙親教養態度量表,而且研究者大多以關懷 與保護為連續變項,而不是區分成四個類型進行研究分析(徐世杰,2003;謝秀 芬、龍佛衛,2005;陳怡潔,2009) 。探究其原因是考量連續分數比較能清楚了解 19.

(29) 父母教養態度與其他變項的關聯性,並且國內尚未有完整常模可以做出四種類型 分數的切結點(陳怡潔,2009) 。因此,本研究以關懷與保護兩個向度作為父母教 養態度的內涵,以此進行與親子嘲笑風格之相關研究。 四、父母教養態度的相關研究 不當的雙親教養態度會導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進而出現不適應的行為(徐 畢卿等人,1999;徐世杰,2003;Rosenstein & Horowitz, 1996);反之,父母表 現出接納、關懷與鼓勵,子女的自我概念較佳,也較能自我肯定。(王鐘和,1993; 李盈萱,1995)。 賴佳琪(2006)的研究指出,受試者在雙親教養態度上的關懷因素與人際問 題解決態度呈顯著正相關,表示孩子所感受到的關懷行為越多,人際問題解決態 度就越佳。在雙親教養態度上的保護因素與人際問題解決態度呈顯著負相關,表 示孩子所感受到的保護行為越多,人際問題解決態度就越差。 Baumrind(1989)的研究發現,冷漠忽視的教養態度,顯示父母對子女要求 少、感情投入少,最不利孩子的社會心理發展。如果父母不關心子女,甚至明顯 的反感或敵意,子女行為與情緒適應則會變差。如果父母教養若過度限制,子女 易有負向的自我概念、被動依賴、恐懼與敵意的行為(Baumrind,1966)。 由此可知父母教養態度對子女未來身心靈各方面發展有其關鍵性影響,因此 過去研究大多探討父母教養態度與青少年憂鬱、利社會行為、生涯自我概念、人 際問題解決態度、學業失敗容忍力、攻擊行為……等議題(徐世杰,2002;羅佳 芬,2002;顏綵思,2004;賴佳琪,2006;陳玉玲,2007;李萍薇,2012),尚 未研究親子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之關聯性,故本研究欲進一步瞭解不同的父 母嘲笑風格會傾向何種教養態度,父母嘲笑風格與其教養態度是否能有效預測國 中生嘲笑風格,以作為學校輔導工作諮商與諮詢之用。 另一方面,歷年有許多國外的研究發現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及家庭社經地 位不會對雙親教養態度量表(PBI)分數造成顯著的差異(Cubis, Lewin, & Dawes, 20.

(30) 1989),例如 Parker 等人(1979)研究顯示男女在雙親教養態度上無顯著差異; 羅佳芬(2002)以國小學童為對象的研究則發現,父母管教方式並不會因子女性 別、年級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然而,Mackinnon、Henderson、Scott 與 Duncan-Jones (1989)則發現女生在父親關懷分數比男生填答的高;國內研究發現男生對父親 感到保護因素多過於關懷因素,女生則無顯著的差異(徐畢卿等人,1999)。綜 合上述,不同性別在知覺父母教養態度上是否有差異,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有 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必要。再者,研究者認為過去文獻是以成人、國小學童為樣本, 而本研究對象為國中生,他們處在青春期、狂飆期,身心正逢巨大變化,男女生 在生理與心理也有極大不同,因此,研究者假設國中生不同的「性別」會對知覺 父母教養態度造成顯著差異。. 第三節 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本節將針對研究主題父母間與親子間嘲笑風格、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的 相關研究進行文獻探討,分述如下: 一、父母間與親子間嘲笑風格之相關研究 林碧欣(2011)探討國中生與父母嘲笑風格發現,其一,父親的嘲笑風格在 「喜被笑」與「喜笑人」顯著高於母親;其二,父親「喜笑人」與母親「喜笑人」 有顯著正相關;父親「喜笑人」與母親「喜被笑」有顯著正相關;其三,父親「喜 笑人」與子女「怕被笑」呈現正相關;母親「喜笑人」與子女「喜笑人」呈現正 相關;母親「喜被笑」與子女「喜被笑」呈現正相關。 Proyer、Estoppey 與 Ruch(2012)以成年子女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其一, 子女的「怕被笑」與父母「怕被笑」呈正相關;子女的「喜被笑」只和母親的「喜 被笑」呈正相關;子女的「喜笑人」與父親的「怕被笑」呈正相關,其與母親的 「喜被笑」呈正相關。成年子女在怕被笑得分越高,他們的父母在怕被笑的得分 也越高。這可能與子女從父母身上學到如何處理笑聲和被嘲笑的狀況有關。如果 21.

(31) 父母沒有用輕鬆和正向態度去看待幽默和笑聲,那麼他們的子女可能也會適應這 種負向的態度。 其二,考慮性別因素,兒子的「怕被笑」與父親的「怕被笑」呈正相關,其 與母親的「喜笑人」呈負相關;女兒的「怕被笑」與母親的「怕被笑」、「喜笑 人」呈正相關;女兒的「喜被笑」與母親的「喜被笑」呈正相關;女兒的「喜笑 人」與母親的「喜被笑」呈正相關。 其三,父親的「怕被笑」與母親的「怕被笑」呈正相關;父親的「喜笑人」 與母親的「喜被笑」、「喜笑人」呈正相關。 Proyer 與 Neukom(2013)以嘲笑風格量表施測於 189 位七到八歲的小孩與他 們的父母(185 位母親,160 位父親)。此研究發現小女孩與母親的「喜笑人」呈正 相關;七歲小男孩的「喜笑人」與父母親的「喜被笑」呈正相關。八歲小男孩與 父母親的「怕被笑」呈正相關;八歲小男孩的「喜被笑」與父母親的「喜笑人」 呈正相關。 綜合上述,國內研究顯示國中子女與母親的嘲笑風格呈現相似性。而國外成 年子女的研究發現,兒子與父親的嘲笑風格為相似性;女兒與母親的嘲笑風格呈 現相似性與互補性。國外年幼子女的研究則發現,兒子與父母親的嘲笑風格呈相 似性與互補性;女兒與母親的嘲笑風格呈相似性。 二、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 Proyer 等人(2012)施測問卷於大約 100 組家庭(父母、成年子女、手足),結 果發現子女嘲笑風格中的「怕被笑」與父母教養方式有關,子女的「怕被笑」與 「懲罰」(punishment)的教養方式(尤其是來自母親)呈正相關,其與「關懷」(emotional warmth)的教養方式(來自父母雙方)呈負相關,其與「控制」(control and overprotection)的教養方式呈正相關。子女被父母過度保護,子女連結交朋友也會 受到限制,這可說明為什麼怕被笑者較少有機會從同儕身上學到幽默及歡笑的社 會技巧。 22.

(32) Proyer 等人(2012)考量性別因素之後,結果顯示男性「怕被笑」者與父母「關 懷」的教養方式呈負相關,而女性「怕被笑」者只與父親「關懷」的教養方式呈 負相關。男性「怕被笑」者與母親「懲罰」的教養方式呈正相關,女性「怕被笑」 與母親「控制」的教養方式呈正相關。 Weibel 與 Proyer(2012)線上研究發現,「怕被笑」者與來自父母的「社會 支持」(social support)呈負相關。顯示父母給予子女越少的社會支持,子女的嘲笑 風格越呈現怕被笑。 Titze(2009)根據案例指出父母的嘲笑風格為「怕被笑」,其教養方式被預 期為冷淡的、不溫暖的。可能幽默與笑聲不常出現在這些父母身上,因此顯現出 情感上冷淡的教養方式。 嘲笑風格為「怕被笑」的父母主要使用「懲罰」的教養方式,此點在子女與 父母的回憶中都被發現,此外,他們還記得缺乏關懷的教養方式。其他嘲笑風格 與教養方式則無顯著相關,因此「喜被笑」或「喜笑人」的父母則沒有偏愛某一 種特別的教養方式(Proyer 等人,2012) 上述相關文獻皆為國外研究,國內尚未有研究者探究親子嘲笑風格與父母教 養態度之相關研究。再者,國內文獻在夫妻嘲笑風格相似型或互補型上劃分不是 很明顯,而國外夫妻嘲笑風格大致上為相似型,研究結果不盡相同,值得進一步 探討。此外,父母嘲笑風格與教養態度是否能有效預測國中生嘲笑風格,父母該 如何調整自身的嘲笑風格與教養態度,以改善子女負向的嘲笑風格,希望此研究 提供父母具體的輔導策略,並增進親師合作。. 23.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目的在說明本研究的方法與程序,全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 架構;第二節為研究假設;第三節為研究對象;第四節為研究工具;第五節為資 料處理。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根據前述研究目的,形成本研究架構。首先探討不同性別國中生在嘲笑風格、 知覺父母教養態度的差異情況;並試著分析父母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之差異 情形;再者,分析父母間嘲笑風格之相關,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與父母嘲笑 風格的相關情況,最後再以父母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為預測變項,探討對依 變項國中生嘲笑風格的預測結果。本研究架構圖如圖 3-1-1 所示: 父母背景變項 性別. H2. 父親嘲笑風格 怕被笑 喜被笑 喜笑人. 國中生背景變項 性別. H2. H4. H1. 國中生知覺父母 教養態度 關懷 保護. H3 母親嘲笑風格 怕被笑 喜被笑. H5. 喜笑人.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24. H5. H1 國中生嘲笑風格 怕被笑 喜被笑 喜笑人.

(34) 第二節 研究假設 針對前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假設: 假設一(H1):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嘲笑風格、知覺父母教養態度有顯著差異。 1-1. 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嘲笑風格上有顯著差異。. 1-2. 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父親教養態度上有顯著差異。. 1-3. 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母親教養態度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二(H2):國中生父母在嘲笑風格、教養態度有顯著差異。 2-1. 國中生父親與母親在嘲笑風格上有顯著差異。. 2-2. 國中生在父親教養態度量表與母親教養態度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三(H3):國中生父親與母親在嘲笑風格中怕被笑、喜被笑、喜笑人有顯著的相 關。 假設四(H4):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與其父母嘲笑風格有顯著的相關。 4-1. 國中生知覺父親教養態度與父親嘲笑風格有顯著的相關。. 4-2. 國中生知覺母親教養態度與母親嘲笑風格有顯著的相關。. 假設五(H5):父母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能有效預測國中生嘲笑風格。 5-1. 父親嘲笑風格與其教養態度能有效預測國中生嘲笑風格。. 5-2. 母親嘲笑風格與其教養態度能有效預測國中生嘲笑風格。. 25.

(3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 101 學年度就讀於國民中學七、八、九年級男、女學生及其父母為 研究對象,採取立意取樣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選取北部龍山國中、三多國中、 鶯歌國中、建國國中共四所公立國中;中部大墩國中、順天國中共兩所公立國中; 南部後甲國中、瑞豐國中共兩所公立國中;東部東光國中共一所公立國中。北部 發放 297 份問卷,中部發放 203 份問卷,南部發放 215 份問卷,東部發放 61 份問 卷,總計發放 776 份問卷。問卷全數回收後,先剔除有明顯反應心向、未能完整 填寫之問卷,獲得國中男生有效樣本 316 人,國中女生有效樣本 331 人,父親有 效樣本 240 人,母親有效樣本 230 人,父母親配對之樣本共計 112 組。.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採用「嘲笑風格量表」、「父母教養態度量表」兩種量表,分述如 下: 一、嘲笑風格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研究使用陳學志與詹雨臻(2011)翻譯Ruch和Proyer 的嘲笑風格量表 (PhoPhiKat-45 questionnaire)並將其改編成「中文版嘲笑風格量表」 (PhoPhiKat-TC Scale)。此量表包含「怕被笑」(gelotophobia)、「喜被笑」(gelotophilia)、 「喜笑人」(katagelasticism)三個分量表。為了確認翻譯題目的正確性及內容效 度,先將英文版嘲笑風格量表翻譯成中文再請懂中文外籍博士生翻譯回英文 (back-translated into English),最後將翻譯後英文版寄給原作者Ruch與Proyer以 確認是否符合原始題意。 (二)量表形式與計分 本量表共有45題,以Likert四點量表計分,從「非常不符合」、「不符合」、. 26.

(36) 「符合」到「非常符合」分為四個等級以區分不同程度。每一題1分(非常不符合)~4 分(非常符合),無反向題。依據三個分量表的得分為判斷標準,得分愈高表示受試 者為該向度的嘲笑風格愈明顯。各分量表的題項分配如表3-4-1所示: 表 3-4-1 嘲笑風格各分量表之題項分配 分量表. 題數. 題項. 怕被笑(Pho). 15. 1,4,7,10,13,16,19,22,25,28,31,34,37,40,43. 喜被笑(Phi). 15. 2,5,8,11,14,17,20,23,26,29,32,35,38,41,44. 喜笑人(Kat). 15. 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 (三)量表的信度與效度 本量表信度分析,根據Ruch與Proyer(2009)施測547位受試者的結果,其內 部一致性信度是「怕被笑」.82,「喜被笑」.82,「喜笑人」.79。三個月後重測信 度是「怕被笑」.71,「喜被笑」.83,「喜笑人」.68。陳學志與詹雨臻(2011)使 用中文版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TC)對全台灣1369位大學生施測結果,其內 部一致性信度皆為.85;三週後重測信度為「怕被笑」.92,「喜被笑」.94,「喜笑 人」.87。結果表示PhoPhiKat-TC量表的信度具有穩定性與一致性。 本量表效度分析,經驗證性因素分析顯示其建構效度為GFI=.85,AGFI=.84, RMSEA=.058。顯示PhoPhiKat-TC有接近良好的整體適配度、具有相當的建構效度。 因此,嘲笑風格量表擁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 本研究對象為國中生,蔡思賢(2009)為了解此量表是否適用國中生進行量 表預試,其再測信度為:怕被笑.75,喜被笑.73,喜笑人.71。其建構效度為:GFI=.87, AGFI=.86,RMSEA=.054。因此,本量表達可接受的標準並適用於國中生。 二、父母教養態度量表 (一)量表內容 本研究使用的父母教養態度量表是依據徐畢卿等人(1999)將 Parker 等人(1979). 27.

(37) 所編訂的雙親教養態度量表(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PBI)翻譯為中文,為了確 保翻譯題目與原始量表一致性、內容效度,先將英文版雙親教養態度量表翻譯成 中文再請懂中文美籍教師翻譯回英文,以雙次翻譯(double translation)做確認。並檢 驗其在台灣的適合性,證實中文版雙親教養態度量表適用於本國。此量表包含「關 懷」與「保護」兩個因素,「關懷」高分代表態度明確與表現溫暖、支持之情感, 而低分代表冷淡與拒絕的態度; 「保護」高分是指心理控制、過度保護、情感聯結 涉入過深,而低分指鼓勵獨立與給予自由。 (二)量表形式與計分 本量表共 25 題,以 Likert 式四點量表計分,從「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 分為四個不同的程度,每一題 0 分(非常不符合)~3 分 (非常符合)。量表分為父親 版及母親版,內容、題數完全一樣。題目屬於「關懷」有 12 題,「保護」則有 13 題,本量表共有 12 題為反向題,各分量表的題項分配如表 3-4-2。依據兩個分量表 的得分為判斷標準,得分愈高顯示「關懷」或「保護」程度越高。 表 3-4-2 父母教養態度各分量表之題項分配 題數. 題項. 關懷. 12. 1,2*,4*,5,6,11,12,14*,16*,17,18*, 24*. 保護. 13. 3*,7*,8,9,10,13,15*,19,20,21*,22*,23,25*. 註:*為反向題。 (三)量表的信度與效度 本量表之信度分析, 根據 Parker 等人(1979)發展雙親教養態度量表在關懷 因素的再測信度是.76,而保護因素的再測信度則是.88。徐畢卿等人(1999)使用 雙親教養態度量表對 160 位年輕人施測結果,其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之父 親版為.73、母親版為.69;再測信度之父親版關懷分量表為.66、保護分量表為.69, 再測信度之母親版關懷分量表為.77、保護分量表為.85,均在可接受的範圍。 本量表之效度分析,效度在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包含關懷以及保護兩因素,兩. 28.

(38) 因素所佔解釋變異量父親版為 49%、母親版為 45%、雙親版 48%,接近 Parker 等 人(1979)所顯示的解釋變異量(45%)。雙親教養態度「關懷」分量表各題目之因 素負荷量介於.49~.78 之間, 「保護」分量表各題目之因素負荷量介於.51~.70 之間, 此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徐畢卿等人,1999)。 量表原本施測對象為16 歲以上,賴佳琪(2006)為了解本量表是否適用國中 生進行量表預試,結果發現關懷與保護兩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 皆在.90 以上。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包含關懷以及保護兩因素,兩個因素所能解釋的 變異量達50.62%,雙親教養態度「關懷」分量表各題目之因素負荷量介於.56~.80 之 間,「保護」分量表各題目之因素負荷量介於.48~.78 之間,顯示本量表有良好的 信度與效度並適用於國中生。. 第五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的資料處理採用電腦統計套裝軟體 spss for window 19.0 進行資料整理 與分析,以驗證研究假設。 一、描述統計 採用描述統計的方法呈現不同性別國中生在嘲笑風格量表、父母教養態度量 表平均數及標準差的情形;另外也瞭解父母親在嘲笑風格量表平均數及標準差的 情形。 二、T 檢定 以相依樣本 T 檢定考驗國中生的父親教養態度與母親教養態度是否有顯著差 異。以獨立樣本 T 檢定考驗國中生父親與母親之嘲笑風格是否有顯著差異,以及 考驗不同性別國中生在嘲笑風格、父母教養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相關分析 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檢測父親與母親在嘲笑風格之相關情形,國中生知覺 父母教養態度與父母嘲笑風格之間關聯性。 29.

(39) 四、多元迴歸分析 以多元迴歸分析探討「父母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預測「國中生嘲 笑風格」之情形。. 30.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進行不同性別國中生在嘲笑風格、知覺父母教養態度 之差異分析,第二節進行國中生父母在嘲笑風格、知覺教養態度之差異分析,第 三節進行國中生父母在嘲笑風格之相關、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與其父母嘲笑 風格之相關分析,第四節進行父母嘲笑風格與父母教養態度預測國中生嘲笑風格 之情形。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不同性別國中生在嘲笑風格、父母教養態度之差異分析 本節茲就國中生嘲笑風格、父母教養態度之現況以描述統計進行說明,利用 獨立樣本 T 檢定對不同性別國中生在嘲笑風格、知覺父母教養態度進行差異分析。 結果說明如下: 一、不同性別國中生在嘲笑風格之現況及差異分析 由表 4-1-1 可了解國中生嘲笑風格現況:男生在嘲笑風格的得分情形以喜被笑 (M = 2.30,SD =0.59)的平均數為最高,其次依序為怕被笑(M = 2.13,SD =0.50) 及喜笑人(M = 1.92,SD =0.45) 。女生在嘲笑風格的得分情形則以怕被笑的得分最 高(M = 2.23,SD = 0.50) ,其次依序為喜被笑(M = 2.20,SD =0.54)及喜笑人(M = 1.78,SD =0.43)為最低。 利用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結果得知:男女生在「怕被笑」嘲笑風格達顯著差 異(t(429) = -2.08,p <.05),國中女生在「怕被笑」平均數(M =2.23)顯著高於國 中男生(M = 2.13) ;男女生在「喜被笑」嘲笑風格達顯著差異(t(429) =1.86,p <.05), 國中男生在「喜被笑」平均數(M =2.30)顯著高於國中女生(M = 2.20);男女 生在「喜笑人」嘲笑風格達顯著差異(t(429) =3.39,p <.01),國中男生在「喜笑人」 平均數(M =1.92)顯著高於國中女生(M = 1.78)。顯示國中男生比女生較常使 用「喜被笑」、「喜笑人」的嘲笑風格;國中女生比男生較常使用「怕被笑」的 嘲笑風格。 31.

(41) 表 4-1-1 國中生在嘲笑風格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及獨立樣本 T 檢定(n=431). 怕被笑. 喜被笑. 喜笑人. 男生. 女生. (n=202). (n=229). M. 2.13. 2.23. SD. 0.50. 0.50. M. 2.30. 2.20. SD. 0.59. 0.54. M. 1.92. 1.78. SD. 0.45. 0.43. t. d. -2.08*. -.20. 1.86*. .18. 3.39**. .32. 註:單尾檢定 *. p < .05. **. p < .01. 二、不同性別國中生在知覺父母教養態度之現況及差異情形 由表 4-1-2 可知,國中男生對於父親教養態度得分高低依序為關懷(M = 2.06, SD =0.59)、保護(M = 1.00,SD = 0.47)。國中女生對父親教養態度得分高低依序 為關懷(M = 1.97,SD =0.66)、保護(M = 0.92,SD =0.49)。利用獨立樣本 T 檢 定分析結果得知,男女生在知覺父親教養態度中「關懷」與「保護」達顯著差異 (t(645) =1.93,p < .05)、(t(645) =1.96,p < .05),顯示國中男生比女生更感受到父 親對其教養態度為「關懷」與「保護」。 此外, 國中男生對於母親教養態度得分高低依序為關懷(M = 2.20,SD =0.52)、 保護(M = 1.01,SD =0.47) 。國中女生對母親教養態度得分高低依序為關懷(M = 2.18,SD =0.58)、保護(M = 0.99,SD =0.50)。利用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結果得 知,男女生在知覺母親教養態度中「關懷」與「保護」皆未達顯著差異(t(645) =0.64)、 (t(645) =0.53)。. 32.

(42) 表 4-1-2 國中生在父母教養態度上的平均數、標準差及獨立樣本 T 檢定(n=647) 男生. 女生. (n=316). (n=331). d. 父親教養態度關懷. M SD. 2.06 0.59. 1.97 0.66. 1.93 *. .14. 父親教養態度保護. M SD. 1.00 0.47. 0.92 0.49. 1.96 *. .17. 母親教養態度-. M SD. 2.20 0.52. 2.18 0.58. 0.64. .04. M SD. 1.01 0.47. 0.99 0.50. 0.53. .04. 關懷 母親教養態度保護 註:單尾檢定 *. t. p < .05. 33.

(43) 第二節 國中生父母在嘲笑風格、教養態度之差異分析 本節茲就國中生父母親嘲笑風格的現況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來進行 分析。其次,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現況以相依樣本 T 檢定來進行差異分析。 結果說明如下: 一、 國中生父母嘲笑風格現況與差異分析 由表 4-2-1 可知父親在嘲笑風格的得分情形以喜被笑的平均數為最高(M =2.38, SD =0.49) ,其他依序為怕被笑(M =2.04,SD =0.40)及喜笑人(M = 1.75,SD=0.39)。 母親在嘲笑風格的得分情形則以喜被笑的得分為最高(M = 2.31,SD =0.53) ,其他 依序為怕被笑(M = 2.02,SD =0.39)及喜笑人(M = 1.63,SD =0.37)。 利用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結果得知:父母親在「喜笑人」嘲笑風格達顯著差 異(t(468) =3.35,p <.01),父親在「喜笑人」平均數(M = 1.75)顯著高於母親 (M =1.63) , 顯示父親比母親更傾向「喜笑人」嘲笑風格;而父母親在「怕被笑」與「喜被笑」 嘲笑風格則未達顯著差異(t(468) =0.55)、(t(468) =1.49)。 表 4-2-1 父母在嘲笑風格量表的平均數、標準差及獨立樣本 T 檢定(n=470). 怕被笑. 喜被笑. 喜笑人. 父親. 母親. (n=240). (n=230). M. 2.04. 2.02. SD. 0.40. 0.39. M. 2.38. 2.31. SD. 0.49. 0.53. M. 1.75. 1.63. SD. 0.39. 0.37. **. p < .01. 34. t. d. 0.55. .05. 1.49. .14. 3.35**. .32.

(44) 二、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現況與差異分析 由表 4-2-2 可知國中生在母親教養態度中的「關懷」(M=2.19,SD=0.55)、 「保護」 (M=1.00,SD=0.49)平均數皆高於父親教養態度中的「關懷」 (M=2.01, SD=0.63)、「保護」(M=0.96,SD=0.48)。經由相依樣本 T 檢定可知,國中生在母 親教養態度中的「關懷」與「保護」皆顯著高於父親的教養態度(t(651) = -9.90,p <.001)、 (t(651) = -2.76,p <.01) 。結果顯示相較於父親,國中生較明顯知覺到母親對子女的 教養態度,感受到母親的教養態度比父親更為溫暖、充滿情感以及保護。 表 4-2-2 國中生在父母教養態度上的平均數、標準差及相依樣本 T 檢定(n=652) 父親. 關懷. 保護 **. p < .01. 母親. (n=652). (n=652). M. 2.01. 2.19. SD. 0.63. 0.55. M. 0.96. 1.00. SD. 0.48. 0.49. ***. p < .001. 35. t. d. -9.90***. -.78. -2.76**. -.22.

(45) 第三節 父母嘲笑風格之相關、 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與父母嘲笑風格之相關分析 本節利用皮爾森積差相關情形,首先說明國中生的父親與母親在嘲笑風格之 相關情形,其次探討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與其父母嘲笑風格之間關聯性,並 將結果說明如下: 一、 國中生父親與母親在嘲笑風格之相關情形 由表 4-3-1 可知父親「怕被笑」、「喜被笑」、「喜笑人」嘲笑風格分別與母 親「怕被笑」、「喜被笑」、「喜笑人」嘲笑風格達正相關(r = .29,p<.01) 、(r = .38,p<.01)、(r = .21,p<.05),顯示當父親的嘲笑風格呈現「怕被笑」,則母 親嘲笑風格也越傾向「怕被笑」;當父親的嘲笑風格呈現「喜被笑」,則母親嘲 笑風格也越傾向「喜被笑」;或者當父親的嘲笑風格呈現「喜笑人」,則母親嘲 笑風格也越傾向「喜笑人」。此外,父親「喜被笑」嘲笑風格與母親「喜笑人」 嘲笑風格呈正相關(r = .21,p<.05),顯示父親的嘲笑風格傾向「喜被笑」,則母 親的嘲笑風格則越傾向「喜笑人」。 表 4-3-1 國中生父親與母親嘲笑風格之交互關係係數矩陣(n=112). *. 父親怕被笑. 父親喜被笑. 父親喜笑人. 母親怕被笑. .29**. -.01. .09. 母親喜被笑. -.09. .38**. .06. 母親喜笑人. .08. .21*. .21*. p < .05. **. p < .01. 36.

(46) 二、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與其父母嘲笑風格之相關分析 由表 4-3-2 可知父親「喜被笑」嘲笑風格與父親教養態度中的「關懷」有顯著 正相關(r =.18,p<.01)。顯示當父親的嘲笑風格傾向「喜被笑」時,國中生感受 父親的教養態度越趨向「關懷」。 表 4-3-2 父親嘲笑風格與父親教養態度之交互關係係數矩陣(n=232) 父親教養態度-. 父親教養態度-. 關懷. 保護. 父親怕被笑. -.10. .11. 父親喜被笑. .18**. -.12. 父親喜笑人. -.05. .03. **. p < .01. 由表 4-3-3 可知母親的「喜笑人」嘲笑風格與母親教養態度中的「關懷」有顯 著負相關(r = -.15,p<.05) 。顯示當母親的嘲笑風格傾向「喜笑人」時,國中生越 感受不到母親的教養態度為「關懷」。 表 4-3-3 母親嘲笑風格與母親教養態度之交互關係係數矩陣(n=224) 母親教養態度-. 母親教養態度-. 關懷. 保護. 母親怕被笑. -.13. .09. 母親喜被笑. .02. -.05. 母親喜笑人. -.15*. .03. *. p < .05.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raight brown hair dark brown eyes 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 has short

While Korean kids are learning how to ski and snowboard in the snow, Australian kids are learning how to surf and water-ski at the beach3. Some children never play in the snow

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because I want to make a new friend in another country.. Maybe you will come to Gibraltar

In particular, if s = f(t) is the position function of a particle that moves along a straight line, then f ′(a) is the rate of change of the displacement s with respect to the

If we place the initial point of a vector at the origin of a rectangular coor- dinate system, then the terminal point of has coordinates of the form or ,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ontology induction and knowledge graph construction enable systems to automatically acquire open domain knowledge. The MF technique for SLU modeling provides a principle model

One could deal with specifi c topics for researching on Buddhist Literature while one has to clarify the categories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methodology to construct “History

• To enhanc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grammar in context through the use of various e-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pri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