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討論

一、 不同性別國中生在嘲笑風格、知覺父母教養態度之差異分析

(一)國中男生在「喜被笑」、「喜笑人」嘲笑風格顯著高於國中女生;國中女 生在「怕被笑」嘲笑風格顯著高於國中男生。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男生比女生較常使用「喜被笑」、「喜笑人」的嘲 笑風格;國中女生比男生較常使用「怕被笑」的嘲笑風格,支持研究假設 1-1。

以國中生為樣本的研究皆顯示國中男生在「喜笑人」顯著高於國中女生,「怕 被笑」與「喜被笑」則無顯著差異(蔡思賢,2009;任育瑩,2010;林碧欣,2011)。

在「喜笑人」的部分,從文獻中發現國中男生確實顯著高於國中女生,此點與本 研究結果一致。然而本研究在「怕被笑」與「喜被笑」的部分也發現性別上的差 異,研究者推論造成男女生在嘲笑風格上如此的不同,可能與先天男女特徵的差 異,再加上後天社會期待、性別角色的形塑有關。例如,女生的天性-母性,比較 會照顧人,或者女生被期待端莊、輕聲細語、溫暖的、富有同情心的……等,所 以女生比較不會去嘲笑別人,相反女生比較怕被嘲笑,害怕破壞了端莊的形象。

而男生被期待是有主見的、膽大的、主動的、豪放的……等,所以男生比女生更 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比較不怕被嘲笑,甚至享受被人笑的過程並將之視為一種幽 默風趣。也有研究指出國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使用肢體或言語的攻擊行為方式(顏 綵思,2004;藍珮君,2006;陳盈旬,2008;任育瑩,2010),因此,男生比女生更 會使用嘲笑方式去攻擊別人。再加上喜歡嘲笑別人的男生不見得會被討厭,可是

42

喜歡嘲笑別人的女生卻比較容易不受到歡迎(沈佳翰,2012)。喜歡嘲笑別人的 男生不一定會被討厭還可能吸引同學的注意,而女生太具攻擊性反而會被討厭、

不受歡迎,如此一來,助長男生嘲笑別人的風氣,而抑止女生喜笑人的現象。

此外,研究結果與研究者在國中教學現場觀察到的頗為一致,男生比女生更 敢展現自己,以搞笑、逗趣一面為班上帶來歡笑(喜被笑);女生比男生更怕舉手發 言時說錯話而被嘲笑的窘境(怕被笑)。另一方面,男生也比女生更常使用諷刺、輕 蔑等方式去嘲笑同學(喜笑人),藉此吸引別人注意彰顯自己的厲害,卻不知道已經 造成別人內心的傷痛。

(二)國中男生在知覺父親教養態度中「關懷」與「保護」顯著高於國中女生;

國中男女生在知覺母親教養態度上則無顯著差異。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男生比女生更感受到父親對其教養態度為「關懷」

與「保護」,支持研究假設 1-2。

過去文獻顯示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態度不會因性別而有顯著差異(Parker 等人,

1979;Cubis, Lewin, & Dawes, 1989;羅佳芬,2002),不過,有研究則發現女生在 父親關懷分數比男生填答的高(Mackinnon 等人,1989);國內研究則發現男生對 父親感到保護因素多過於關懷因素,女生則無顯著的差異(徐畢卿等人,1999),

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有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必要。研究者認為過去文獻大都以成 人、國小學童為樣本,而本研究對象為國中生,他們處在青春期、狂飆期,身心 正逢巨大變化,男女生在生理與心理也有極大不同,因此對父母教養態度的感受 也有所不同,而本研究也證實國中生在知覺父母教養態度上有「性別」的差異。

為何國中男生比女生更感受到父親的教養態度為「關懷」與「保護」?研究 者推論因為國中男生比國中女生更容易使用肢體或言語的攻擊行為方式(顏綵思,

2004;藍珮君,2006;陳盈旬,2008;任育瑩,2010)。男生如此衝動、具攻擊性,

容易與父母起爭執而發生衝突,尤其男生對男生更容易當面起衝突,如張怡華

(2006)研究指出國中男生因偏差行為、課業、作息、家務、休閒、財務、父親

43

行為、儀容及個性等議題與父親發生衝突的頻率高於國中女生。相反地,女生即 使對父親的管教有意見,也不敢當面說出來,以維持表面上的和諧。換言之,國 中男生比國中女生更容易與父親發生衝突,覺得父親比較兇、比較嚴格與管得比 較多,影響男生知覺父親教養態度傾向「保護」。而「保護」與「關懷」其實是 一體兩面,約束子女的行為更深層含意是基於愛孩子,希望子女不要走偏了。當 衝突過後,子女經過冷靜思考會明瞭這一切是出自父親的「關懷」。另一種推論,

研究發現國中男生與「父親依附」顯著高於國中女生(吳心怡,2007;湯佳偉,

2012)。研究者臆測由於國中男生與父親依附關係較好,表示其信任父親且與父親 有不錯的溝通品質,親子互動狀況良好,因此感受到父親是較關懷、關心自己的。

綜合上述理由,國中男生比女生更知覺到父親教養態度為「關懷」與「保護」。

二、 國中生父母在嘲笑風格、教養態度之差異分析

(一)父親在「喜笑人」嘲笑風格顯著高於母親;父母在「怕被笑」、「喜被笑」

嘲笑風格則無顯著差異。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父親比母親更常使用「喜笑人」的嘲笑風格,部分支持 研究假設 2-1。

在一些成人樣本的研究中發現相同的結果,如 Chan 等人(2009)以 1369 名 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男生在「喜笑人」高於女生,而在「怕被笑」和「喜被 笑」方面則無顯著性別差異。在林碧欣(2011)的研究則發現相似的結果,父親 的嘲笑風格在「喜被笑」、「喜笑人」顯著高於母親,而在「怕被笑」方面則無 顯著性別差異。上述相關「喜笑人」、「怕被笑」的研究與本研究結果一致,至 於「喜被笑」則各研究有不同的結果,可能原因為研究對象、取樣地點的差別,

造成結果的不同。此外,從國小高年級學生、國中生、大學生的相關研究都是男 生「喜笑人」嘲笑風格顯著高於女生(Chan 等人,2009;詹雨臻等人,2009;蔡 思賢,2009;劉敏書,2010;任育瑩,2010;林碧欣,2011;沈佳翰,2012),

研究者推測他們長大成為父母親之後也維持男生「喜笑人」嘲笑風格顯著高於女

44

生。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顯示國中女生「怕被笑」嘲笑風格顯著高於國中男生,

然而父母親在「怕被笑」嘲笑風格則未達顯著差異,可能與年齡、學習有關,顯 示女性經過學習成長變得較能面對嘲笑的情境因而不怕被人嘲笑。

(二)國中生在知覺母親教養態度中的「關懷」與「保護」皆顯著高於父親教養 態度。

依據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父親,國中生較明顯知覺到母親對子女的教養態 度,感受到母親比父親更為溫暖、充滿情感以及保護的教養態度,支持研究假設 2-2。

國內外研究顯示,子女視母親較為關懷,視父親較不關懷(Parker 等人,1979;

Mackinnon 等人,1989;徐畢卿等人,1999),此符合本研究的結果。研究者推論 一般子女主要照顧者為母親,例如張羅三餐、叮嚀功課、參與學校事務,在親師 溝通實務經驗裡,大都是母親參加家長日,聯絡簿大部分也是母親簽名,子女在 學校發生狀況,導師主要也是和母親取得連繫與溝通。因此,反映在子女的知覺 上,子女會感受到母親的「關懷」與「保護」高過父親。

三、 國中生父親與母親在嘲笑風格之相關情形

(一)父親嘲笑風格「怕被笑」、「喜被笑」、「喜笑人」分別與母親嘲笑風格 中「怕被笑」、「喜被笑」、「喜笑人」達顯著正相關;父親的「喜被笑」嘲笑 風格與母親的「喜笑人」嘲笑風格呈正相關。

依據 112 組父母親配對樣本之研究結果,顯示當父親嘲笑風格分別越「怕被 笑」、「喜被笑」或是「喜笑人」時,母親也跟著呈現相同嘲笑風格;此外,當 父親嘲笑風格越「喜被笑」,母親嘲笑風格則越傾向「喜笑人」,部分支持研究 假設 3。

本研究顯示父母之間嘲笑風格為「相似性」。在林碧欣(2011)研究結果指 出,父親「喜笑人」與母親「喜笑人」、「喜被笑」有顯著正相關;父母親在「怕

45

被笑」、「喜被笑」則無顯著相關。Proyer 等人(2012)則發現父親的「怕被笑」、

「喜笑人」分別與母親的「怕被笑」、「喜笑人」呈正相關;父母親在「喜被笑」

則無顯著相關。因此,本研究結果比過去文獻更顯示夫妻間嘲笑風格為相似型。

研究者推論嘲笑風格相近的人容易形成夫妻,因為人比較喜歡與自己個性、表達 方式相近的人在一起。如彭駕騂(1994)引述 Mitchell 與 Heit 同質性理論,提到 人們容易被與自己相近特質的人所吸引,雖然許多研究對同質性的重要性有不同 觀點,但他們一致認同,同質因素在擇偶過程中具有重大影響力(彭懷真,1998)。

研究結果其中一細項顯示當父親嘲笑風格越「喜被笑」,母親則越傾向「喜 笑人」的嘲笑風格;然而,父親在比較具攻擊性的「喜笑人」嘲笑風格分別與母 親「喜被笑」、「怕被笑」嘲笑風格都無顯著相關,顯示夫妻關係中妻子是比較 處於主導地位,而丈夫則是迎合、配合妻子的角色。研究者推論由於在家庭裡妻 子大部分負責家務瑣事、掌管家中經濟,可能對丈夫有所抱怨或嘮叨,形成妻子 表達方式較具攻擊性,而婚姻關係要維持穩定勢必有一方要能配合,因此丈夫可 能採取策略是默默承受或是迎合、討好妻子。此外,國外研究則顯示父親的「喜 笑人」與母親的「喜被笑」呈正相關與本研究結果相反,可能是文化差異所造成

(Proyer 等人,2012)。

綜合上述,本研究結果揭示嘲笑風格相似的人比較容易形成夫妻,並且比過 去文獻更顯示夫妻間嘲笑風格為相似型。

四、 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與其父母嘲笑風格之相關分析

(一)父親的「喜被笑」與父親教養態度中的「關懷」有顯著正相關;母親的「喜 笑人」與母親教養態度中的「關懷」有顯著負相關。

依照研究結果,顯示當父親的嘲笑風格傾向「喜被笑」時,國中生感受父親

依照研究結果,顯示當父親的嘲笑風格傾向「喜被笑」時,國中生感受父親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