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化電腦輔助程式設計學習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路化電腦輔助程式設計學習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999 年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 (TANET’99)

網路化電腦輔助程式設計學習之研究

A study on computer-assisted programming learning through the Web

陳 明 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資訊教育學系

E-mail: mpchen@ice.ntnu.edu.tw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 、 程 式 設 計 經 驗 (programming experiences) 、 電 腦 先 備 知 識 (prior knowledge)、及認知型態(cognitive style)對透 過全球資訊網學習環境學習遞迴程式設計 學習成效之影響。在實驗教學中,動態及靜 態複製模型(copies model)以電腦輔助教學 之形式經由全球資訊網進行遞迴觀念之解 說、示範及演練。實驗結果顯示:(1) 在程 式碼評量(code evaluation) 方面:程式設計 經驗與認知型態顯著影響學習的成果;但電 腦 先 備 知 識 及 複 製 模 型 類 型 則 無 顯 著 影 響;(2) 在程式碼產生(code generation)方 面:發現有顯著之程式設計經驗x電腦先備 知識交互作用(interaction),就低程式設計經 驗者而言,電腦先備知識顯著影響遞迴程式 設計之學習成效;但就高程式設計經驗者而 言,複製模型類型則顯著影響遞迴程式設計 之學習成效(動態複製模型>靜態複製模型)。 關鍵字: 全球資訊網、電腦輔助教學、程式 設計 壹. 網路化學習 近年來,由於電腦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 及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使得各類型的資訊 得以透過電腦網路快速而廣泛的傳達到世 界各地,縮短了原有的時空距離。在此電腦 科技快速發展的條件下,教育界也隨之突破 藩籬,透過網際網路在不受時空限制下提供 學習者各種不同的學習活動。全球資訊網應 用在教學上,不但可以用來呈現多元化的教 材,更可以因應學習者的個別差異,幫助學 習者建立自主性的學習模式及吸收更廣的 知識。根據過去的研究(楊家興,民 82; Jonassen,1991)指出,全球資訊網應用於教 學時具有下列五項特性:1. 多元化的資訊; 2. 彈性化的知識體系;3. 充分共享的知識 庫;4. 自主性的遠距學習環境;以及 5. 具 高度互動性的學習環境。由於電腦網路的快 速、便捷,在短時間內便能提供學習者龐大 而豐富的資訊,然而卻也常因資訊過多無法 吸收而產生「認知超載」(cognition overload) 及在學習過程「迷失」(disorientation)的困 擾,進而影響網路化學習的成效。 雖然全球資訊網在教學應用上可以將 教師、學生及各知識域內容帶進同一時空, 使學習者能夠依照個別差異進行學習,但是 其在教學應用上仍有一些潛在問題尚待進 一步克服(顏榮泉, 民 85),如:1. 初學者適 應 (adaptation) 和 迷 失 (disorientation) 的 問 題;2. 過量的學習資訊;及 3. 學習者控制 能力(learner control)的不足等問題。孫春在

(2)

(民 84)也指出:由於全球資訊網加入了動態 教材、自由瀏覽學習、多元化的討論及共同 學習等新的因素,使得遠距合作環境下的教 學模式較以往都複雜,不論是學習動機、認 知結構、溝通形式、人機介面、評量標準及 方式等均需要重新深入探討。因此,本研究 主 要 的 目 標 是 將 認 知 負 載 理 論 (cognitive load theory)應用於網路化學習活動及其遊歷 (navigation)之教學設計上,以克服因遊歷 行為而產生的迷失與資訊過多而產生的認 知 超 載 問 題 , 並 進 一 步 探 討 概 念 模 型 (conceptual model) 、 程 式 設 計 經 驗 (programming experiences)、電腦先備知識 (prior knowledge) 、 及 認 知 型 態 (cognitive style)對透過全球資訊網學習環境學習遞迴 程式設計學習成效之影響。

貳. 程式語言學習

“遞迴”由於缺乏生活上的例子,常常 造成初學者在學習遞迴概念時產生極大的 困擾(Anderson, Pirolli & Farrell, 1988),但是 由於“遞迴” 在程式設計方面是一種功能 強大的解決問題技術,因此一直是程式語言 教學上一項重要的觀念。研究者們(Pirolli & Anderson, 1985; Kessler & Anderson, 1989)指 出:要使初學者能成功地習得遞迴概念必須 仰賴適當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才能奏 效。在探討迴圈(iteration)與遞迴間之學習遷 移(transfer)情形時,研究學者們發現:先學 習迴圈對後續學習遞迴有實質上的幫助;但 是先學習遞迴卻對後續學習迴圈上卻沒有 任何助益(Anzai & Uesato, 1981; Kessler & Anderson, 1989)。Er (1984)在研究遞迴程式 設計教學後則指出:初學者學習遞迴概念時 的困擾並不是因為遞迴概念太難,而是因為 遞迴呼叫時參數的傳遞使得學習遞迴變得 複雜難懂。如果教學上能將遞迴過程與參數 傳遞以更具體的方式呈現,那麼學習者是否 就能學的更好呢? Mayer (1981) 針對程式設計初學者所 做的研究發現:程度較差的初學者如果給予 具體的(concrete)系統模型時,其學習表現會 有顯著的提昇。Pirolli 與 Anderson (1985) 更 進 一 步 建 議 : 類 比 推 理 (analogical reasoning)是學習程式設計上一種基本而有 效的方法;其他相關研究(Anderson, Farrell & Sauers, 1984; Carbonell, 1983; Gentner & Gentner, 1983; Gick & Holyoak, 1983; Pirolli & Anderson, 1985) 也 發 現 透 過 典 型 範 例 (example) 學習者可以仿傚(類比)寫出語法 正確的程式,進而發展出適切的心智模型。 Pirolli (1991)更進一步證實使用典型範例不 但可以減少程式設計錯誤的發生率,更能有 效的提昇學習程式設計的效率。過去,在程 式設計教學上許多研究者提出各種不同的 方法與概念模型來幫助學習者快速有效的 學習遞迴程式設計,這些方法有:類比模型 (Murnane, 1991)、圖示遞迴結構模型(Give'on, 1990)、數學推理模型(Aho & Ullman, 1992; Ford, 1984)、樹狀模型(Koffman, 1992; Krue, 1982)、以及複製模型(Kahney & Eisenstadt, 1982; Kessler & Anderson, 1989)等。由於複 製模型(copies model)最適合以電腦輔助學 習 之 形 式 來 呈 現 (Wilcocks & Sanders, 1994),因此本研究以複製模型做為遞迴程式 設計教學之主要概念模型。

叁. 概念模型設計

雙 碼 理 論 (dual-coding theory, DCT) (Paivio, 1971, 1986; Clark & Paivio, 1991)主 張:人們的心智結構與資訊處理過程中皆包 含有文字表示式(verbal representation)與圖 像表示式(imaginal representation)二種不同 類型之資訊。圖 1 所示為雙碼理論之多媒體 學習示意圖(Mayer & Sims, 1994). 如圖 1 中 1 號箭頭所示,當感知器接受到文字(verbal)

(3)

資訊時,這一些文字資訊將經由文字編碼過 程 (verbal encoding process) 在 工 作 記 憶 體 (working memory)中被進一步轉換為文字系 統 之 心 智 表 示 式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verbal system),此過程稱為:建立文字表示 鏈 結 (building a verbal representational connection)。相同的,如圖 1 中 2 號箭頭所 示,當感知器接受到視覺(visual)資訊時,這 一些視覺資訊將經由視訊編碼過程(visual encoding process) 在 工 作 記 憶 體 (working memory)中被進一步轉換為視訊系統之心智 表 示 式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visual system),此過程稱為:建立視訊表示鏈結 (building a visual representational connection)。圖 1 中 3 號箭頭表示建立“文 字系統心智表示式”與“視訊系統心智表 示 式 ” 間 之 “ 參 照 鏈 結 ” (referential connection)。學習者的學習成效如何則視 ” 文字表示鏈結”、”視訊表示鏈結”、以及 ” 參照鏈結” 等三種鏈結建立之品質而定。研 究 者 們 (Mayer & Gallini, 1990; Mayer & Sims, 1994)也發現:文字資訊與視覺資訊同 時 呈 現 比 先 後 呈 現 更 能 有 效 的 幫 助 建 立 “參照鏈結”提昇學習效果。因此,就 DCT 之觀點而言,學習者需要同時使用“心智文 字系統”與“心智視訊系統”來有效處理 資訊,如果能促進此三種鏈結之建立,就能 有效提昇學習的成效。 如同 DCT 所主張的,許多相關的研究 (Cooper & Sweller, 1987; Sweller, 1988, 1989) 也指出:需要學習者在內心中整合不同來源 之學習資源(如:範例與說明)的教學,往往 耗費學習者過多心力而影響學習效果。因 此,在使用遞迴複製模型進行程式設計教學 時,如果能善用電腦輔助學習之互動特性, 以動態方式逐步呈現遞迴的過程與參數之 傳遞(如圖 2 所示),是否能如 DCT 所主張 ” 有助於參照鏈結之建立,進而提昇學習效 果” 正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重點。 圖 1. 雙碼理論之多媒體學習示意圖. (摘自 For whom is 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 Extensions of a dual-coding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by Mayer and Sims, 1994, i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3), 389-401.) 肆.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 DCT 之觀點將遞迴複製模 型以網路化電腦輔助教學之形式設計成一 為時五十分鐘之教學,對象為 153 位高職 一、二年級資料處理科學生。研究採性向處 理 交 互 作 用 (aptitude-treatment-interaction, ATI) 設計, 並以概念模型 (動態 vs. 靜 態)、程式設計經驗(高 vs. 低)、電腦先備知 識、及認知型態(cognitive style)為研究之獨 立變數,以遞迴程式設計後測成績做為條件 變數(criterion variables,包括: 程式碼評量, code evaluation 及 程 式 碼 產 生 , code generation)分別進行多重回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本研究所使用之工具(instrument) 有:(1) 先備知識測驗, (2) 遞迴成就測驗, (3) 網路化遞迴電腦輔助教學軟體二套(動態遞 迴複製模型 vs. 靜態遞迴複製模型), 及(4) 網路化遞迴程式設計學習態度問卷一份。

(4)

圖 2. 動態遞迴複製模型,以動態方式逐步 呈現遞迴的過程與參數之傳遞。 伍. 重要研究結果 本 研 究 多 重 回 歸 分 析 之 基 本 模 型 (baseline model)為: Y = b0 + b1 GRP + b2 BCC + b3 YR+ b4 CS GRP: 概念模型類型 (動態複製模型 vs. 靜態 複製模型) BCC: 電腦先備知識 YR: 程式設計經驗(高 vs.低) CS: 認知型態 一. 程式碼評量(code evaluation)之分析 如 表 一 所 示 , 由 於 交 互 作 用 (GRPxBCC、GRPxCS、YRxBCC、YRxCS) 皆未達顯著水準,因此,移除交互作用後,再 進行主效果(main effects)之分析。 表一 由多重回歸分析基本模型(baseline model)移 除之交互作用

Beta In t Sig. Partial Correlation GRPxBCC -.423 -1.067 .288 -.089 GRPxCS .526 1.603 .111 .133 YRBxCC .011 .023 .982 .002 YRxCS -.213 -.687 .493 -.057 遞迴成就測驗(程式碼評量)之主效果 (main effects)回歸分析摘要如表二所示。程 式設計經驗與認知型態主效果皆達顯著水 準,F(1, 144) = 2.278, p = .024;及 F(1, 144) = 2.557, p = .012。主效果之 R-square 為 .070, 顯示在遞迴程式碼評量成就測驗上 7.0%的 變異數可歸因於程式設計經驗與認知型態 之影響。就此二項主效果而言,由標準化後 (SD=1)之 Beta 值得知,程式設計經驗與認知 型態對遞迴程式設計學習之影響大致相等 (0.182 vs. 0.204)。程式碼評量分析後可得知 回歸方程式為: Y程式碼評量 = 3.679 + .389 YR + .05 CS 表二 遞迴成就測驗(程式碼評量)之主效果回歸分 析摘要 Unstdized Coefficients St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Model B Std. Error Beta 1 (Const) 3.650 .490 7.445 .000 GRP -.232 .170 -.108 -1.365 .174 YR .322 .177 .151 1.814 .072 BCC 7.765E-02 .052 .125 1.492 .138 CS 4.831E-02 .020 .191 2.379 .019 2 (Const) 3.313 .425 7.801 .000 YR .308 .178 .144 1.732 .085 BCC 8.028E-02 .052 .129 1.539 .126 CS 4.706E-02 .020 .186 2.313 .022 3 (Const) 3.679 .354 10.402 .000 YR .389 .171 .182 2.278 .024 CS 5.169E-02 .020 .204 2.557 .012 Dependent Variable: PE (程式碼評量) 二. 程式碼產生(code generation)之分析 如表三所示,由於交互作用(YRxBCC) 達顯著水準,F(1, 143) = -2.544, p = .012, 表三 程式碼產生之多重回歸分析及顯著之之程 式設計經驗x電腦先備知識(YRxBCC)交互 作用 Unstdized Coefficients St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Model B Std. Error Beta 1 (Const) 3.679 .672 5.477 .000 GRP -.548 .232 -.188 -2.358 .020 YR .622 .243 .214 2.559 .012 BCC 4.913E-02 .071 .058 .689 .492 CS -1.838E-03 .028 -.005 -.066 .947 2 (Const) .372 1.458 .255 .799 GRP -.556 .228 -.191 -2.435 .016 YR 3.009 .968 1.035 3.109 .002 BCC .564 .214 .664 2.634 .009 CS -6.853E-03 .027 -.020 -.250 .803 YRxBCC -.355 .140 -1.168 -2.544 .012 因 此 多 重 回 歸 分 析 之 基 本 模 型 (baseline model)先依程式設計經驗(高vs.低)分組後再 分別分析之,此時的多重回歸分析方程式成 為: Y = b0 + b1 GRP + b2 BCC + b3 CS。 1. 低程式設計經驗組:

(5)

低程式設計經驗組遞迴成就測驗(程式 碼產生)之主效果(main effects)回歸分析摘要 如表四所示。電腦先備知識主效果達顯著水 準,F(1, 73) = 2.095, p = .040。主效果之 R-square 值為 .057, 顯示在遞迴程式碼產生 成就測驗上 5.7%的變異數可歸因於電腦先 備知識之效果。因此可以得知回歸方程式 為: Y低程式設計經驗組= 2.476 + .208 BCC 表四 低程式設計經驗組遞迴成就測驗(程式碼產 生)之主效果回歸分析摘要 Unstdized Coefficients St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Model B Std. Error Beta 1 (Const) 2.932 .858 3.416 .001 GRP -.379 .349 -.126 -1.086 .281 BCC .196 .102 .225 1.923 .058 CS 1.693E-02 .041 .049 .410 .683 2 (Const) 3.022 .825 3.663 .000 GRP -.355 .342 -.118 -1.038 .303 BCC .206 .099 .236 2.078 .041 3 (Const) 2.476 .636 3.891 .000 BCC .208 .099 .238 2.095 .040 Dependent Variable: PG (程式碼產生) 2. 高程式設計經驗: 高程式設計經驗組遞迴成就測驗(程式 碼產生)之主效果(main effects)回歸分析摘要 如表五所示。概念模型類型 (動態複製模型 vs. 靜態複製模型)主效果達顯著水準,F(1, 72) = -2.471, p = .016。主效果之 R-square 值 為 .078, 顯示在遞迴程式碼產生成就測驗 上 7.8%的變異數可歸因於概念模型類型之 影響。因此可以得知回歸方程式為: Y高程式設計經驗組 = 5.563 - .745 GRP 表五 高程式設計經驗組遞迴成就測驗(程式碼產 生)之主要效果回歸分析摘要 Unstdized Coefficients St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Model B Std. Error Beta 1 (Const) 7.074 .935 7.568 .000 GRP -.794 .300 -.298 -2.650 .010 BCC -.145 .096 -.170 -1.510 .135 CS -3.878E-02 .036 -.120 -1.064 .291 2 (Const) 6.679 .859 7.778 .000 GRP -.767 .299 -.288 -2.567 .012 BCC -.151 .096 -.177 -1.578 .119 3 (Const) 5.563 .492 11.308 .000 GRP -.745 .302 -.280 -2.471 .016 Dependent Variable: PG (程式碼產生) 陸. 結論與建議 由研究結果顯示:(1) 在就遞迴程式碼 評量(code evaluation)方面,程式設計經驗與 認知型態顯著影響學習的成果;但電腦先備 知識及複製模型類型則無顯著影響。換言 之,程式設計經驗愈多,遞迴程式碼評量的 表現也愈好;而認知型態越是趨向場地獨立 (field independent),遞迴程式碼評量的表現 也愈好。而就程式設計經驗與認知型態之效 果比較而言,兩者對遞迴程式設計學習之影 響大致相等(0.182 vs. 0.204)。(2) 在遞迴程 式碼產生(code generation) 方面:整體而 言,程式設計經驗愈多、電腦先備知識越 好、認知型態越是趨向場地獨立,則其遞迴 程式碼產生的表現也愈好;而且動態概念模 型的學習效果比靜態概念模型來的好。 就程式設計經驗再細分,低程式設計經 驗者其電腦先備知識顯著影響其遞迴程式 設計之學習成效,此現象顯示程式設計經驗 較不足者其心智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仰賴其 個人之電腦先備知識;換言之,初學者如果 有較佳的電腦先備知識則其遞迴程式設計 之學習成效也越好。但就高程式設計經驗者 而言,使用動態概念模型學習比使用靜態概 念模型有較好的學習效果。此結果顯示既使 是對程式設計經驗較豐富的學習者,動態概 念 模 型 也 能 有 效 幫 助 其 建 立 適 切 心 智 模 型,進而有更好的學習成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教學上提供動態之概 念模型,可以有效幫助學習者建立適切之心 智模型,使有經驗的程式設計者在網路化學

(6)

習環境下有更好的學習表現;但就程式設計 經驗不足者而言,如何有效補強及建立足夠 的電腦先備知識是進行網路化學習前的一 項要務。由於本研究未直接比較在網路環境 與非網路環境之程式設計學習成效,因此建 議後續可就此議題再做深入探討。 柒. 致謝: 本研究承蒙國科會科教處專題研究計劃 補助(NSC 88-2520-S-003 -005)始得以順利 完成。 捌. 參考文獻

Aho, A. V. & Ullman, J. D. (1992).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New York: W. H. Freeman.

Aman, J. (1992). Gender and attitude toward computers. In C. D. Martin & E. Murchie-Beyma (Eds.), In Search of Gender Free Paradigms for Computer Education, (pp. 33-46).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Eugene, OR.

Anderson, J. R., Farrell, R. & Sauers, R. (1984). Learning to program in LISP. Cognitive Science, 8, 87-129.

Anderson, J. R., Pirolli, P. L. & Farrell, R. (1988). Learning to program recursive functions. In M. T. H. Chi, R. Glaser & M. Farr (Eds.), The nature of expertise (pp. 153-183).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nzai, Y. & Uesato, Y. (1981). Learning recursive procedures by middleschool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100-102.

Carbonell, J. G. (1983). Derivational analogy and its role in problem solv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ashington, DC: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nd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Carlson, R. & Wright, D. (1993). Computer anxiety and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Relationship and introductory college course effec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9(3), 329-338.

Clarke, V. A. (1992). Strategies for involving girls in computer science. In C. D. Martin & E. Murchie-Beyma (Eds.), In Search of Gender Free Paradigms for Computer Education (pp. 71-86).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Eugene, OR.

Cooper, G. & Sweller, J. (1987). The effects of schema acquisition and rule automation on mathematical problem-solving transfe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9, 347-362. Er, M. C. (1984). On the complexity of

recursion in problem-solv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 20, 537-544.

Ford, G. (1984). An

implementation-independent approach to teach recursion. SIGCSE Bulletin, 16(1), 213-216.

Gentner, D. & Gentner, D. R. (1983). Flowing water or teeming crowds: Mental models of electricity. In D. Gentner & A. L. Stevens (Eds.), Mental models (pp. 99-12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Gick, M. L. & Holyoak, K. J. (1983). Schema induction and analogy transfer. Cognitive Psychology, 15, 1-38.

Give'on, Y. S. (1990). Is recursion well defined?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14(1), 35-41.

Jonassen, D. H. (1991). Hypertext as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9(1), 83-92.

Kahney, H. & Eisenstadt, M. (1982). Programmers' mental models of their programming tasks: The interaction of real world knowledge and programming knowledg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143-145.

Kessler, C. M. & Anderson, J. R. (1989). Learning flow of control: Recursive and iterative procedures. In E. Soloway & J. C. Spohrer (Eds.), Studying the novice programmer (pp. 229-26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Koffman, E. B. (1992). Pascal (4th ed.). Reading, MA: Addison Wesley. Krue, R. L. (1982). On teaching recursion.

(7)

SIGCSE Bulletin, 14(1), 92-96. Mayer, R. E. (1981). The psychology of how

novices learn computer programming. Computing Surveys, 13, 121-141. Mayer, R. E. & Sims, V. K. (1994). For whom

is 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 Extensions of a dual-coding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3), 389-401.

Murnane, J. (1991). Models of recursion.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16(2), 197-201.

Pirolli, P. L. (1991). Effects of examples and their explanations in a less on recursion: A production system analysi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8(3),207-257.

Pirolli, P. L. & Anderson, J. R. (1985). The role of learning from examples in the acquisition of recursive programming skills.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240-272.

Sweller, J. (1988). 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 Effects on learning. Cognitive Science, 12, 257-285. Sweller, J. (1989). Cognitive technology:

Some procedures for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81, 457-466. Ward, M. & Sweller, J. (1990). Structuring

effective worked exampl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7, 1-39.

Wilcocks, D. & Sanders, I. (1994). Animating recursion as an aid to instruction.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23(3), 221-226. 孫春在(民 84),超媒體網路與遠距合作式 電腦輔助學習。科學科技與媒體, 21,29-37。 楊家興(民 82),超媒體:一個新的學習工 具。科學科技與媒體,12,28-39。 顏榮泉(民 85),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 之 建 構 模 式 : 以 生 活 科 技 課 程 為 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

數據

圖  2.  動態遞迴複製模型,以動態方式逐步 呈現遞迴的過程與參數之傳遞。  伍.  重要研究結果  本 研 究 多 重 回 歸 分 析 之 基 本 模 型 (baseline model)為:    Y = b 0  + b 1  GRP + b 2  BCC + b 3  YR+ b 4  CS  GRP:  概念模型類型  (動態複製模型 v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電子 、 機械系 、 環工系 、 高分子、光電、電腦與通訊 本學程共計 7 學科, 18 學分,必須修畢全部學分,始

工作紙 合作學習 同質分組 腦基礎 電子學習 自主學習 異質分組 翻轉教室 生活應用 提問技巧 探究式..

經過小學四年級輔助課程四十多小時密集式的活動,組員有不同程度及層面的學習和參

高等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 (Advanced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 業輔導評量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 A school with teachers strong in science can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ements in GS by promoting reading in science and providing ample opportunities

(計畫名稱/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習動機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於實用課程之研究- 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