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一 附表一
附表一 附表一- 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機構訓練人員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機構訓練人員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機構訓練人員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機構訓練人員專業訓練
一 一 一
一、、、、共同課程共同課程共同課程共同課程((((必修必修必修必修 25 小時小時小時小時))))
核心能力 課程名稱 時
數 課程內容 內容大綱 可抵免課程* 職業訓練的
基本概念及 職業訓練法 規的知能
職業訓練概 念與身心障 礙者職業訓 練相關法規 介紹
4 1.
瞭解職業訓練的概念
2.
瞭解職業訓練與其他服務之 關係
3.
瞭解身心障礙 者對職業訓練 之需求4.
瞭解國內外身心障礙者職業 訓練的概況
5.
對於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法 規有基本之認 識
1.
職業訓練的價 值與意義2.
職業訓練在職業重建服務流 程之角色
3.
職業訓練對身心障礙者之意 義
4.
國內外身心障 礙者職業訓練 概況5.
身心障礙者職 業訓練相關法 規介紹無
身心障礙者 教學設計的 能力
身心障礙者 職業訓練教 材教法、教 學技巧及班 級經營與管 理
6 1.
瞭解教導身心障礙者學習工 作技能所需之 教學步驟、策略 及技巧
2.
瞭解教學進度 安排與輔具的 使用,提升教學 設計能力3.
認識班級經營管理的方法以 協助身心障礙 者有效率的學 習職業相關技 能
1.
身心障礙者之 學習特性及教 學策略2.
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教學設 計模式及原則 之介紹
3.
教學進度安排與輔具運用技 巧
4.
身心障礙者職 業訓練教案設 計及網路教學 運用5.
班級經營管理 的基本理念、方 式及策略班級經營、身心障 礙者教材教法
身心障礙者 職業重建的 能力
職業重建概 論
6 1.
認識職業重建的概念與國內 外職業重建服
1.
職業重建概念 與理論2.
職業重建服務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復健暨實習、職能
* 所列之可抵免課程僅供參考,申請時須提出課程大綱佐證
修正後各附表
修正後各附表
修正後各附表
修正後各附表
務之發展情形
2.
瞭解就業轉銜、職業重建服 務內容與流程
3.
認識職業重建服務人員的角 色功能、工作守 則及專業倫理
模式與流程
3.
國內外職業重建服務之發展 情形
4.
社區化、支持 性、庇護性就業 服務的概念與 服務流程5.
職業重建流程各環節之服務 內涵與輸送系 統
6.
就業轉銜的意 涵與措施7.
職業重建相關服務人員之角 色功能
8.
工作守則與專業倫理
評估與職業復健暨 實習、身心障礙者 職業復健、復健諮 商專題研究、身心 障礙者生涯諮商與 就業安置、復健諮 商理論與實務研 究、復健諮商研 究:職業觀、身心 障礙者生涯發展與 轉銜研究、身心障 礙者生涯諮商與工 作安置
輔導身心障 礙者的能力
工作分析與 職務再設計
3 1.
瞭解職能的意涵及與職務間 的關係
2.
瞭解工作分析的內涵與策 略,並能用以對 應障礙者之就 業特性
3.
瞭解職務再設計的內容、項目
4.
瞭解障礙者對無障礙環境之 需求及改善方 法
5.
透過實例探討 瞭解工作分析 與職務再設計 在職業訓練與 就業服務之應 用1.
職能的意涵及 與職務間的關 係2.
工作分析的意 義和方法3.
工作技巧的學習或工作環境 的安排
4.
演練工作分析或工作分析的 技巧
5.
職務再設計之 意涵、項目與作 業流程6.
各類障礙者之 無障礙環境需 求及改善方法7.
職務調整的原理與技巧
8.
工作分析與職務再設計在職 業訓練與就業 服務之應用實
職前評估與復健、
職業輔導評量學、
職業復健、職業復 健實習、職能評估 與職業復健、工作 研究與職務再設 計、輔助科技與職 務再設計、職務再 設計專題研究
會談技巧與 就業諮詢實 務
3 1.
認識會談技巧與就業諮商的 意涵
2.
掌握就業諮商 的使用時機與 使用步驟3.
能使用常用的諮商、會談技巧
1.
會談技巧與就 業諮商的意涵2.
會談技巧與就業諮商的使用 時機與使用步 驟
3.
認識常用的諮 商、會談技巧社會個案工作、職 業輔導評量學、會 談技巧、助人技巧 與歷程、諮商理論 與技術、復健諮商 理論、諮商技巧、
諮商實務專題研 究、身心障礙者心 理諮商實務研究 服務對象之
情緒與行為 管理
3 1.
認識學習與行為改變系統
2.
認識情緒行為及其與可改變 行為間的區別
3.
掌握障礙者情緒、行為改善的 處理方式及協 助資源
1.
學習的心理歷 程2.
情緒與行為發 生的歷程與本 質3.
特殊情緒行為 及與可改變行 為間的區別4.
障礙者常見特殊行為或情緒 的介紹
5.
特殊情緒、行為 管理的認識與 處遇資源的連 結6.
行為輔導的原 理與技巧7.
行為改變技術之實務運用技 巧
情緒管理、心理疾 病職能治療、臨床 心理學、行為矯 治、行為治療、行 為改變技術、助人 技巧與歷程、諮商 理論與技術、輔導 原理與實務、生涯 輔導與諮商、復健 諮商理論、溝通訓 練、諮商技巧、溝 通與人際關係、身 心障礙者情緒與行 為問題專題研究、
諮商實務專題研究
二 二 二
二、、、、不同障別課程不同障別課程不同障別課程不同障別課程((((依所訓練學員障別依所訓練學員障別依所訓練學員障別依所訓練學員障別,,,擇一完成以下專業訓練,擇一完成以下專業訓練擇一完成以下專業訓練)擇一完成以下專業訓練)) )
(
(
(
(一一一一))))心智障礙類心智障礙類心智障礙類心智障礙類((((必選必選必選必選 20 小時小時小時小時))) ) 核心能力 課程名稱 時
數 課程目標 內容大綱 可抵免課程* 對心智障礙
者基本認知 與就業需求 評估的能力
心智障礙的 成因及學習 特性
4 1.
瞭解不同智能障礙程度者之 認知、學習特性
2.
認識不同智能障礙程度者之 基本輔導策略
1.
智能的定義與分析2.
認知功能的發展與學習歷程
3.
智能障礙、自閉症 與腦性麻痺者之定 義4.
心智障礙的成因與 學習特性(包含智 能障礙特性之其他 障礙,如自閉症、腦性麻痺等之介 紹;學習特性包含 認知、溝通、人格、
情緒與身體動作)
5.
心智障礙者基本的 輔導策略小兒職能治 療、就學與就 業之職能治 療、職業輔導 評量、身心障 礙醫療心理與 社會觀
心智障礙者 就業需求的 評估
4
瞭解評估心智障礙 就業需求的方法。1.
評估與強化心智障 礙者工作動機之技 巧2.
心智障礙者就業需 求之生態評估3.
家長就業需求的認知及其對障礙者就 業安置的影響
職業輔導評量 專題研究、職 業輔導評量實 務
提供心智障 礙者工作技 能訓練與生 活技能訓練 的能力
心智障礙者 的工作技能 訓練
6
以實例討論瞭解如 何協助心智障礙者 發展工作技能、工 作態度,並探討發 展支持系統協助障 礙者職場適應之方 法。1.
心智障礙者工作技 能訓練的策略與原 則2.
工作態度與習慣的 訓練方法3.
如何發展心智障礙 者之職場支持系統 及人際關係無
心智障礙者 生活技能訓 練的輔導策
4
以實例討論瞭解「發展身心障礙者 工作相關技能」以
1.
金錢使用訓練策略2.
社會技能與人際互動訓練策略
日常生活功能 訓練、機能再 教育
略 促成就業穩定之策 略與技巧。
3.
交通訓練策略4.
休閒活動的選擇及安排
5.
社區資源使用與參 與心智障礙者 的就業輔具 與職務再設 計
2 1.
瞭解如何運用輔具或職務再 設計協助身心 障礙者適應職 場需求
2.
瞭解如何連結輔具或職務再 設計資源
1.
心智障礙者職務再 設計的基本原理與 實務討論2.
如何判斷心智障礙 者的職務再設計需 求與尋求相關資源3.
認知輔具或溝通輔具協助心智障礙者 面對職務要求之實 例討論
輔助科技與職 務再設計研 究、職務再設 計專題研究、
輔助性科技專 題研究
(
(
(
(二二二二))))肢體障礙類肢體障礙類肢體障礙類肢體障礙類((((必選必選必選必選 20 小時小時小時小時))) )
核心能力 課程名稱 時
數 課程目標 內容大綱 可抵免課程* 對肢體障礙
者基本認知 與職業評估 的能力
肢體障礙相 關疾病及其 對職業功能 的影響
4 1.
認識各類肢體障礙的成 因及其生理 特徵
2.
認識肢體障礙對職業功 能的影響
1.
肢體障礙相關疾病的 認識2.
肢體障礙相關疾病的 癒後及其後遺症3.
肢體障礙對職業功能的影響
4.
肢體障礙者的就業特 性生理疾病職能 治療、就學與就 業之職能治 療、肢體障礙復 健諮商專題研 究、身心障礙醫 療心理與社會 觀
肢體功能與 職業能力的 評估
6
瞭解各類肢體 障礙者身體功 能的限制,並能 從生理功能的 面向瞭解肢體 障礙者之就業 優勢與限制。1.
肢體功能的評估方法(包含腦性麻痺、腦 傷、患者肢體功能及 手部功能評估)
2.
肢體功能的評估工具 或步驟3.
如何以身體功能的向 度評估就業優勢與限 制生理疾病職能 治療、就學與就 業之職能治 療、職業輔導評 量、肢體障礙復 健諮商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 量專題研究、職 業輔導評量實 務
提供肢體障 礙者生活重 建訓練與社 會適應輔導 的能力
肢體障礙之 生活功能的 重建
3
知道如何運用 輔具、無障礙空 間安排或生活 技巧訓練等方 式,提昇重度肢 體障礙者之獨 立生活能力。1.
生活或移動輔具的使 用與訓練2.
獨立生活的訓練技巧3.
無障礙空間的設計與安排
生理疾病職能 治療、就學與就 業之職能治 療、日常生活功 能訓練
呼吸循環物理 治學(含實習)
&骨科物理治
療學(含實習)&神經物理治
療學(含實習)&機能再教
育、肢體障礙復 健諮商專題研 究肢體障礙者 的社會適應 歷程與輔導
3
瞭解肢體障礙 者心理適應歷 程,並從實例討1.
肢體障礙者的心理適 應歷程2.
肢體障礙者社會適應生理疾病職能 治療、就學與就 業之職能治
策略 論中掌握輔導 其社會適應之 重點。
的輔導策略
3.
適應問題實例討論療、肢體障礙復 健諮商專題研 究、身心障礙醫 療心理與社會 觀、諮商實務專 題研究
肢體障礙職 務再設計及 就業輔具之 實例討論
4
透過職務再設 計及輔具之實 例討論,瞭解輔 導肢體障礙者 適應工作之方 法。1.
認識肢體障礙就業輔 具及其資源連結方式2.
輔具的使用與訓練3.
各式就業輔具及職務再設計之實例討論,
如:電腦輔具、環境 控制、開關控制器、
手功能控制等
生理疾病職能 治療、就學與就 業之職能治 療、科技輔具、
肢體障礙復健 諮商專題研 究、職務再設計 專題研究、輔助 性科技專題研 究
(
(
(
(三三三三))))視覺障礙類視覺障礙類視覺障礙類視覺障礙類((((必選必選必選必選 20 小時小時小時小時))) ) 核心能力 課程名稱 時
數 課程目標 內容大綱 可抵免課程* 對視覺障
礙者基本 認知及評 估能力
認識視覺 障礙者與 功能性視 覺評估概 論
5 1.
認識視覺障礙者之類型及其 職業功能受限 狀況
2.
能瞭解功能性 視覺評估的項 目與內容3.
能瞭解功能性視覺評估報告 的意義並將之 應用於職場之 輔導
1.
各類視覺障礙與 職業功能之關係2.
功能性視覺評估結果在職場之運 用(含實例討論 與操作)
視障者復健諮 商研究、視覺障 礙
提供視障 者定向行 動訓練、
生活重建 訓練與工 作技能訓 練的能力
定向行動 概論
4 1.
能瞭解感官知覺與方位判斷 之相互關係
2.
能瞭解並操作人導法的引導 技巧與方法
1.
定向行動原理與 訓練原則2.
定向行動訓練應用於職場之概論 與實務(不包含 手杖技巧訓練)
3.
人導法的原則、技巧與實務操作
視覺障礙
視覺障礙 者之生活 功能重建
2
瞭解提昇視覺障 礙者生活自理能 力及社區生活適 應的技巧與方法。1.
視覺障礙者生活 功能重建原則2.
視覺障礙者生活自理訓練及社區 生活訓練
3.
視障生活輔具與文書資訊取得輔 具之介紹
視障者復健諮 商研究、視覺障 礙
視覺障礙 者工作技 能訓練策 略與實務
(含實例探
討)2
透過瞭解功能性 視覺評估與工作 分析之關連及實 例討論,能掌握訓 練視覺障礙者工 作技能之輔導原 則與方法。1.
功能性視覺評估 與工作分析之關 連2.
視覺障礙者工作 傷害預防3.
視覺障礙者職場生態評估的實例 探討
4.
技能訓練策略實視障者復健諮 商研究
例討論 視覺障礙
者職務再 設計與就 業輔具之 實例討論
3 1.
認識明盲合作之工作模式
2.
掌握視覺障礙者職務再設計 的考量原則與 設計方法(瞭 解如何依據視 障者之剩餘功 能做個別化之 輔具選擇及調 整)
3.
瞭解如何依據 視障者之剩餘 功能做個別化 之輔具選擇及 調整4.
瞭解常用視覺 障礙就業輔具 的功能與使用 時機1.
視覺障礙就業相 關輔具介紹2.
功能性視覺工作分析與職務再設 計或輔具之關連
3.
明盲合作工作模式之分析
4.
輔具使用訓練資料之實例討論
視障者復健諮 商研究
輔導視障 者社會適 應、建立 支持系統 的能力
視覺障礙 者的社會 適應歷程 與輔導策 略
2
透過實例的探討 瞭解輔導視覺障 礙者適應人際互 動、社會活動等之 策略與方法。1.
視覺障礙者的社 會適應歷程介紹2.
視覺障礙者輔導策略介紹
視障者復健諮 商研究
如何建立 視覺障礙 者職場支 持系統(含 實例探討)
2
瞭解協助視覺障 礙者建立各項職 場支持系統、維持 就業穩定之方法。1.
視覺障礙者建立 職場支持系統之 原則2.
如何輔導視障者 建立自我支持系 統視障者復健諮 商研究
(
(
(
(四四四四))))精神障礙類精神障礙類精神障礙類精神障礙類((((必選必選必選必選 20 小時小時小時小時))) )
核心能力 課程名稱 時
數 課程目標 內容大綱 可抵免課程* 精神病基本
認知能力
認識精神病 及其治療
4 1.
瞭解常見精神病之特徵與症 狀
2.
分辨精神病與 異常行為3.
認識藥物對精神病之改善、副 作用與應用
1.
主要精神病的 成因及其症狀2.
精神病治療方式
變態心理學、精神 醫學、精神病理社 會工作、心理疾病 職能治療&職能治 療臨床實習、精神 醫學暨精神病理 學、變態心理學研 究、慢性精神病患 者復健諮商研究、
精神障礙者復健諮 商專題研究、身心 障礙醫療心理與社 會觀
精神障礙者 之問題及處 理
4 1.
瞭解精神障礙者主要行為問 題的處理原則
2.
瞭解如何整合各項支持性支 援
1.
精神障礙者行 為問題的處理 原則2.
如何整合各項 支持性支援以 協助改善精神 疾病的症狀變態心理學、精神 醫學、精神病理社 會工作、心理疾病 職能治療&職能治 療臨床實習、精神 醫學暨精神病理 學、變態心理學研 究、慢性精神病患 者復健諮商研究、
精神障礙者復健諮 商專題研究、身心 障礙醫療心理與社 會觀
資源整合與 運用能力
精神醫療網 相關資源簡 介
3 1.
瞭解職訓員之角色定位
2.
瞭解如何連結精神障礙相關 資源
3.
瞭解如何協助 精神障礙者轉 銜至就業職場1.
精神疾病處遇 在政策上的分 工2.
精神衛生法及 精神疾病相關 法令的介紹3.
資源系統的介紹與連結
心理疾病職能治療
&職能治療臨床實
習、慢性精神病患 者復健諮商研究
建立精障者 社會支持系 統的能力
精神障礙者 的家庭與社 會支持系統
5 1.
瞭解如何對精神障礙者進行 諮商與社會適 應之輔導
2.
認識協助精神障礙者建立家 庭支持之方法
1.
社會及家庭支 持系統之概念2.
家庭動力簡介3.
案主與家庭間溝通之輔導策 略
精神病理社會工 作、身心障礙者婚 姻與家庭專題研 究、身心障礙者婚 姻與家庭諮商研究
精神障礙者 的輔導策略
4
透過案例討論認識 精神障礙者之工作 輔導策略與支持系 統建立之方法。1.
如何建立精神 障礙者的工作 支持系統2.
精神障礙者之工作輔導策略
3.
案例分享心理疾病職能治療
&職能治療臨床實
習、慢性精神病患 者復健諮商研究、精神障礙者復健諮 商專題研究
(
(
(
(五五五五))))聽語障礙類聽語障礙類聽語障礙類聽語障礙類((((必選必選必選必選 20 小時小時小時小時))) ) 核心能力 課程名稱 時
數 課程目標 內容大綱 可抵免課程* 對聽 語 障 基
本認知能力
聽力、語言障 礙 或 疾 病 的 認 識 及 其 對 職 業 功 能 的 影響
3
認識聽力、語言 障礙者之生理特 徵,並瞭解溝通 障礙者之就業特 性或其對職業功 能之影響。1.
聽力障礙及疾病的認 識2.
語言障礙及疾病的認 識3.
溝通障礙對職業功能 之影響4.
聽語障者之就業特性語 言 治 療 系 所畢 業 者 可 直接抵免
聽 語 障 者 之 生活 特 性 與 溝通模式
5
瞭解聽語障者生 活特性、溝通模 式與一般人的差 異,並作為診斷 或輔導其工作適 應問題之依據。1.
聽語障礙者之生活習 性2.
聽語障礙者之溝通方 式3.
聽語障者生活習性與 溝通特性可能導致之 適應問題語 言 治 療 系 所畢 業 者 可 直接抵免
提供 聽 語 障 者 就 業 服 務 需求評估、社 會適 應 輔 導 的能力
聽 語 障 礙 者 心 理適 應 歷 程 與 輔 導 策 略
2
瞭解聽語障者之 心理適應歷程,並從 實 例 討 論 中,掌握輔導其 社 會適 應 之 重 點。
1.
聽語障礙者心理適應 歷程2.
聽語障礙者社會適應 之輔導策略無
聽 語 障 者 就 業 服 務 需 求 之 評 估 與 職 場輔導策略
5
瞭解聽語障者就 業需求評估及就 業適應輔導之其 相 關 方 法 與 策 略。1.
聽語障者就業需求的 評估步驟與工具2.
如何建立聽語障者之工作態度與工作價值 觀
3.
聽語障者工作媒合時 應注意之重點或事項4.
如何協助聽語障者瞭解職務之需求或職場 規定
5.
如何建立聽語障者之 職場支持系統無
溝 通 輔 具 的 應用
5
透過對溝通輔具 或相關溝通策略 的認識,瞭解如 何協助聽語障者 與一般人溝通。1.
溝通輔具的認識2.
溝通輔具的使用3.
溝通輔具之訓練4.
如何協助聽語障與一般人溝通
輔 助 性 科 技 專題研究
附表二 附表二
附表二 附表二-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專業訓練 160 小時 小時 小時 小時
一一
一一、、、、職業重建的基本概念職業重建的基本概念職業重建的基本概念職業重建的基本概念((((25 小時小時小時小時))) )
核心能力 課程名稱 時
數 課程目標 內容大綱 可抵免課程* 具備職業重
建理論、資 源、服務輸 送系統及內 容之知能
職業重建概 論
3
瞭解職業重建 之概念與理論 基礎職業重建概念與理論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輔 導評量學暨實習、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能 評估與職業復健暨 實習、身心障礙者職 業復健、復健諮商專 題研究、身心障礙者 生涯諮商與就業安 置、復健諮商理論與 實務研究、復健諮商 研究:職業觀、身心 障礙者生涯發展與 轉銜研究、身心障礙 者生涯諮商與工作 安置
國內職業重 建服務體系
3 1.
瞭解職業 重建服務 輸送系統 及服務內 容2.
瞭解職業重建的相 關資源
1.
身心障礙者職業 重建服務模式(一 般性、支持性、庇 護性)2.
職業重建相關服 務人員之角色與 功能(合格的服務 提供者)3.
身心障礙者職業 重建社區化/庇護 性就業服務理 念、內容、流程4.
國內職業重建、就業服務資源與社 會福利資源
5.
在團隊內及跨專業間有效工作的 技術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輔 導評量學暨實習、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能 評估與職業復健暨 實習、身心障礙者職 業復健、復健諮商專 題研究、身心障礙者 生涯諮商與就業安 置、復健諮商理論與 實務研究、復健諮商 研究:職業觀、身心 障礙者生涯發展與 轉銜研究、身心障礙 者生涯諮商與工作 安置
具備瞭解身 身心障礙者
6
瞭解身心障礙 1. 生涯理論與規劃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所列之可抵免課程僅供參考,申請時須提出課程大綱佐證
心障礙者特 質、生涯發 展與轉銜之 能力
的生涯發展 與規劃
者生涯發展與 規劃
概念
2.
身心障礙者生涯 發展各階段所碰 到的困難3.
轉銜概念4.
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的內容與流 程
治療暨實習、職業輔 導評量學暨實習、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能 評估與職業復健暨 實習、身心障礙者職 業復健、身心障礙者 生涯諮商與就業安 置、身心障礙者生涯 發展與轉銜研究、身 心障礙者生涯諮商 與工作安置 身心障礙者
的生理與心 理特質
6
瞭解身心障礙 者生理與心理 的基本特質及 其就業的考量1.
身心障礙者生 理、心理特質與就 業考量(依據身心 障礙者權益保障 法對於身心障礙 者之定義)2.
各類障礙類別常 見致障原因、病 程、治療與癒後3.
各類障礙類別常見之藥物治療、輔 助器具或方式
身心障礙醫療心理 與社會觀、復健諮商 研究:醫學觀、身心 障礙者心理社會研 究、復健醫學與復健 諮商
具備職業重 建相關法令 之知能
國內職重相 關法規
3 1.
瞭解身心 障礙者就 業相關法 規2.
瞭解勞工保險、職場 安全衛 生、職業災 害等相關 法規與議 題
1.
身心障礙者權益 保障法2.
身心障礙者職業 輔導評量實施方 式及補助準則3.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 員遴用及培訓準 則
4.
勞動基準法、勞工 保險條例、職業安 全衛生法與職業 災害勞工保護法5.
其他相關勞工、兩性平權、身心障礙 法規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輔 導評量學暨實習、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能 評估與職業復健暨 實習、職能治療倫理 與規範、身心障礙者 福利與法規、身心障 礙者職業復健、復健 諮商專題研究、身心 障礙者生涯諮商與 就業安置、復健諮商 理論與實務研究、復 健諮商研究:職業 觀、身心障礙者生涯 發展與轉銜研究、身 心障礙者生涯諮商 與工作安置
理與專業態 度
業倫理 者及測驗使用 者應有之專業 倫理守則與規 範
專業倫理守則與 規範
2.
測驗使用之專業 倫理守則與規範學專業倫理、專業倫 理與法律、醫學倫理 學、公衛倫理學、復 健諮商倫理、諮商實 務專題研究、身心障 礙醫療心理與社會 觀、職業輔導評量專 題研究
具備職業重 建及其他相 關資源運用 及整合的能 力
勞動市場趨 勢與就業網 絡
3
瞭解勞動及就 業市場現況與 趨勢1.
勞動與就業市場 現況分析2.
勞動與就業趨勢分析
3.
區域性就業市場 對於身心障礙者 就業之影響4.
就業市場現況與趨勢之資源
工作開發與就業市 場分析、工作開拓與 就業市場分析研究
二 二 二
二、、、、職業輔導評量方法與工具職業輔導評量方法與工具職業輔導評量方法與工具職業輔導評量方法與工具((((95 小時小時小時)小時)) )
核心能力 課程名稱 時數 課程目標 內容大綱 可抵免課程* 具備測驗與
評量的基本 概念
測驗與評量 之基本概念
4
瞭解測驗工具之 計分、常模比對與 信效度1.
基本統計(含百 分等級、T 分數、測量標準誤等)
2.
測驗的信度、效 度3.
原始分數比對與 解釋4.
常模比對與解釋5.
標準參考常模(criterion
referenced norm)
比對與解釋
心理測驗(未滿 4 學分,僅可抵免左 列「測驗評量之基 本概念」)、特殊教 育學生評量、職業 輔導評量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研究、職業輔導評 量的理論與應用、
職業輔導評量實 務、職業輔導評量 實務研究
具備執行晤 談評量及可 轉移技巧評 量之能力
晤談評量
3
瞭解執行晤談之 技巧與原則1.
晤談技巧與原則2.
職業輔導評量晤談前之準備與晤 談內容之規劃
3.
實例說明與演練職能治療技術學、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 業輔導評量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研究、職業輔導評 量的理論與應用、
職業輔導評量實 務、職業輔導評量 實務研究社會個案 工作、會談技巧、
助人技巧與歷程、
溝通理論、諮商理 論與技術、輔導原 理與實務、生涯輔 導與諮商、復健諮 商理論、諮商技 巧,以及相關科系 所開設含有「諮諮諮諮 商
商商
商、、、輔導、輔導輔導」等課程 輔導 可轉移技巧
3
藉由案例,瞭解可 1. 可轉移技巧分析 職能治療技術學、
評量 轉移技巧之評量 方法
基本理念與方法 介紹
2.
實例說明與演練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 業輔導評量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研究、職業輔導評 量的理論與應用、
職業輔導評量實 務、職業輔導評量 實務研究
具備實施各 式職業輔導 評量工具與 方法的能力
興趣與價值 觀評量
6(2
小時 理 論,4小時 實 務)
1.
瞭解興趣與工 作價值觀評量 之基本理念與 方法2.
具備常用之興 趣與工作價值 觀評量與結果 分析的知能3.
瞭解如何分析與解釋常用興 趣與工作價值 觀評量之結果
4.
瞭解如何依照不同身心障礙 個案特質選擇 適當工具與提 供適當調整
1.
興趣與工作價值 觀定義及其相關 理論2.
興趣測驗與工作 價值觀評量的發 展與常用評量工 具(職業興趣量 表—我喜歡做的 事、生涯興趣量 表、圖畫式職業 興趣量表、工作 價值量表等)3.
興趣測驗、工作 價值觀評量結果 分析與解釋4.
身心障礙者就業與職業興趣評量 等相關議題
5.
依身心障礙者特質選擇適當評量 工具與提供適當 調整
6.
實例說明與演練心理測驗(4 學分 以上且含實作,可 抵免左列「興趣與 價值觀測驗」)、教 育測驗與評量、特 殊教育學生評量、
特殊學生鑑定與評 量、特殊教育評量 實作、職業輔導評 量專題研究、職業 輔導評量研究、職 業輔導評量的理論 與應用、職業輔導 評量實務、職業輔 導評量實務研究
●列舉課程須含測 驗相關之評量實務 課程,且合計達 4 學分以上者,始可 申請抵免左列課程 時數
人格與情緒 適應評量
6(2
小時 理 論,4小時 實
1.
瞭解人格、情 緒與適應評量 之基本理論2.
具備常用之人格、情緒與適 應評量工具的
1.
人格定義及其相 關理論2.
人格測驗的發展 與常用評量工具(如:戈登人格 剖析量表、工作
心理測驗(4 學分 以上且含實作,可 抵免左列「人格與 情緒適應測驗」)、 教育測驗與評量、
特殊教育學生評
務) 知能
3.
瞭解如何分析 與解釋常用之 人格、情緒與 適應評量結果4.
知曉瞭解如何依照身心障礙 者特質選擇適 當工具與提供 適當調整
氣質測驗)
3.
情緒與適應評量 的發展與常用評 量工具(如:青 年生活適應量 表)4.
人格、情緒與適 應評量結果之解 釋與分析5.
身心障礙者就業與人格及工作人 格、情緒與適應 等相關議題
6.
依身心障礙者特質選擇適當評量 工具與提供適當 調整
7.
實例說明與演練量、特殊學生鑑定 與評量、特殊教育 評量實作、職業輔 導評量專題研究、
職業輔導評量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的理論與應用、職 業輔導評量實務、
職業輔導評量實務 研究
●列舉課程須含測 驗相關之評量實務 課程,且合計達 4 學分以上者,始可 申請抵免左列課程 時數
認知與智力 評量
6(2
小時 理 論,4小時 實 務)
1.
瞭解認知功能 與智力評量之 基本理念與方 法2.
具備常用之認 知功能與智力 評量工具之知 能3.
瞭解如何分析 與解釋認知功 能評量與智力 評量之結果4.
瞭解如何依照身心障礙者特 質選擇適當工 具與提供適當 調整
1.
認知評量相關理 論2.
認知功能與智力 評量工具的發展 與常用測驗(如:魏氏兒童/
成人智力測驗、
圖形式智力測 驗、LOTCA)
3.
認知功能與智力 評量結果之分析 與解釋4.
身心障礙者就業 與認知與智力評 量等相關議題5.
依身心障礙者特質選擇適當評量 工具與提供適當 調整
6.
實例說明與演練心理測驗(4 學分 以上且含實作,可 抵免左列「認知與 智力測驗」)、教育 測驗與評量、特殊 教育學生評量、特 殊學生鑑定與評 量、特殊教育評量 實作、職能治療技 術學、就學與就業 之職能治療暨實 習、職業輔導評量 學暨實習、職業復 健暨實習、職能評 估與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業輔導評量 專題研究、職業輔 導評量研究、職業 輔導評量的理論與 應用、職業輔導評 量實務、職業輔導 評量實務研究
●列舉課程須含測
學分以上者,始可 申請抵免左列課程 時數
性向與成就 評量
6(2
小時 理 論,4小時 實 務)
1.
瞭解學業成就 與性向評量之 基本理念與方 法2.
具備執行常用 之學業成就與 性向評量工具 之能力3.
瞭解如何分析與解釋常用之 學業成就與性 向測驗結果
4.
瞭解如何依照身心障礙者特 質選擇適當工 具與提供適當 調整
1.
學業成就與性向 評量定義及其相 關理論2.
學業成就測驗之 發展與常用測驗(如:系列學業 技能測驗、功能 性語文測驗、功 能性數學測驗)
3.
性向評量之發展 與常用測驗(如:通用性向 測驗、區分性向 測驗)等
4.
學業成就與性向評量結果之解釋 與分析
5.
身心障礙者就業 與學業成就與性 向等相關議題6.
依身心障礙者特質選擇適當評量 工具與提供適當 調整
7.
實例說明與演練心理測驗(4 學分 以上且含實作,可 抵免左列「性向與 成就測驗」)、教育 測驗與評量、特殊 教育學生評量、特 殊學生鑑定與評 量、特殊教育評量 實作、職業輔導評 量專題研究、職業 輔導評量研究、職 業輔導評量的理論 與應用、職業輔導 評量實務、職業輔 導評量實務研究
●列舉課程須含測 驗相關之評量實務 課程,且合計達 4 學分以上者,始可 申請抵免左列課程 時數
功能性體能 測驗
6 1.
認識功能性評 量之基本理念 與方法。2.
具備執行國內 常用之功能性 評量。3.
具備解析評量 結果之能力。1.
功能性評量之起 源與基本理念2.
功能性評量之施測方法
3.
功能性評量之實 作職業輔導評量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實務研究、職業輔 導評量專題研究、
職業輔導評量實 務、職業輔導評量 學、職業輔導評量 學實習、身心障礙 者生涯諮商與職業 輔導評量
工作樣本
24(6
小時理 論、
1.
瞭解工作樣本 評量之基本理 念與方法2.
具備執行常用1.
工作樣本評量發 展之理念與方法2.
常用之工作樣本評量工具實作與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18 小
時實 務課 程)之工作樣本評 量工具之能力
3.
瞭解如何分析與解釋常用工 作樣本評量結 果
4.
瞭解如何依照 身心障礙者特 質選擇適當工 具與提供適當 調整分析(如:傑考氏 職前技巧評量、
本土化智能障礙 者工作樣本、育 成綜合工作能力 評量、Valpar 工 作樣本系列等)
3.
工作樣本評量結果之分析與解釋
4.
依身心障礙者特質選擇適當評量 工具與提供適當 調整
5.
實例說明與演練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 業輔導評量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研究、職業輔導評 量的理論與應用、
職業輔導評量實 務、職業輔導評量 實務研究
工作分析
3 1.
瞭解工作分析 之原理與方法2.
瞭解工作分析之實務應用
1.
工作分析內容與 方法(含工作環 境分析)2.
工作分析與職業 分類典的關係3.
工作分析在協助身心障礙者就業 的應用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 能治療技術學暨實 習、活動分析與應 用暨實習、活動分 析與設計暨實習、
工作研究與職務再 設計、工作分析與 職業資料系統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專題研究、職業輔 導評量研究、職業 輔導評量的理論與 應用、職業輔導評 量實務、職業輔導 評量實務研究 現場試做/情
境評量
12(4
小時理 論、8
小時 實務 課
1.
瞭解如何依照 身心障礙者特 質設計情境評 量2.
瞭解如何執行 現場試做/情境 評量1.
行為觀察、記 錄、分析之基本 原理2.
情境與現場試做 評量的方法與理 念3.
針對評量目標實職業輔導評量專題 研究、職業輔導評 量研究、職業輔導 評量的理論與應 用、職業輔導評量 實務、職業輔導評 量實務研究
情境評量時常 用之行為觀察 與記錄
4.
瞭解如何分析及解釋現場試 做/情境評量結 果
做評量
4.
常用工作行為表 格與表格發展5.
工作分析/現場試做或情境評量 實作
職務再設計 與輔具應用
3
瞭解輔助科技與 職務再設計之理 念1.
輔助科技與職務 再設計理念2.
各類常用輔具與資源介紹
3.
選擇輔具之原則4.
輔助科技與職務再設計實例分享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日 常生活功能評估訓 練、日常生活機能 再教育暨實習、日 常生活訓練暨實習 電腦輔具評估與應 用、工作研究與職 務再設計、科技輔 具學暨實習、義肢 及科技輔具學暨實 習、輔助性科技專 題研究、職務再設 計專題研究、輔助 科技與職務再設計 研究
具備綜合多 方資訊以擬 定職業輔導 評量計畫的 能力
職業輔導評 量工具與方 法之選擇與 結果解釋
6(3
小時 理 論、3小實 務課 程)
1.
瞭解如何依轉 介目的、障礙 特質等擬定職 業輔導評量計 畫、選擇職業 輔導評量施測 方法及工具,並對評量結果 做適當的分析 與解釋
2.
瞭解如何在職業諮商中運用 職業輔導評量 報告
1.
應用個案資料及 晤談結果,進行 需求評量2.
形成職業輔導評量目的
3.
依照職業輔導評 量目的與個案資 料及晤談結果擬 定職業輔導評量 計畫及選擇測驗4.
測驗結果之解釋及如何呼應職業 輔導評量目的
5.
實例說明與演練6.
職業輔導評量報職業輔導評量專題 研究、職業輔導評 量研究、職業輔導 評量的理論與應 用、職業輔導評量 實務、職業輔導評 量實務研究
告在職涯諮商的 運用
具備撰寫出 可讀性高、建 議可行性高 之職業輔導 評量報告的 能力
職業輔導評 量結果綜合 分析與職業 輔導評量報 告撰寫
7(4
小時 理 論、3小實 務課 程)
具備職業輔導評 量報告撰寫能力
1.
評量資料之統整 與分析2.
職業輔導評量報 告內容介紹3.
職業輔導評量報告之邏輯性
4.
職業輔導評量報告建議之可行性
5.
職業輔導評量報告之可讀性與可 用性
6.
實例說明與演練職業輔導評量專題 研究、職業輔導評 量研究、職業輔導 評量的理論與應 用、職業輔導評量 實務、職業輔導評 量實務研究
三 三 三
三、、、、職業輔導評量演練與實習職業輔導評量演練與實習職業輔導評量演練與實習職業輔導評量演練與實習((((40 小時小時小時小時)))) 核心能力 課程名稱 時
數 課程目標 內容大綱 可抵免課程* 上列職業輔
導評量人員 應具備的所 有核心能力
個案實作
40
主題一、二課程所 列所有目標之實 作1.
服務中能表現 出適當之專業 行為2.
進行晤談3.
擬定職業輔導評量計畫
4.
實施各種不同職業輔導評量 工具與方法
5.
職業輔導評量結果之分析與 解釋
6.
撰寫職業輔導 評量報告7.
與身心障礙者、轉介單位 等相關人士說 明職業輔導評 量結果
8.
最少實習兩個個案與撰寫職 業輔導評量報 告兩份
9.
實習單位須具備上述實習項 目之指導能力
復健諮商實習 身心障礙者職業 輔導評量至少 80 小時(至少完成二 個個案報告) 者可 抵免
* 所列之可抵免課程僅供參考,申請時須提出課程大綱佐證
附表三 附表三
附表三 附表三-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相關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相關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相關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相關專業訓練 80 小時 小時 小時 小時
核心能力 課程名稱 時
數 課程目標 內容大綱 可抵免課程* 具有人類行
為、發展與 社會組織的 基本知識
普通心理學 基本概念
4 1.
認識心理學的範疇
2.
瞭解人類的感 覺與知覺歷程3.
認識人類基本認知與學習機 制
4.
瞭解人類的動 機、情緒與人 格發展的基本 概念1.
心理學的範疇2.
感覺與知覺3.
認知與學習4.
動機與情緒5.
人格與壓力普通心理學、心理 學、社會心理學、
臨床心理學、發展 心理學、知覺心理 學
人類行為與 社會環境
4 1.
認識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與理 論觀點
2.
認識人類行為發展與影響因 素
3.
認識社會組織 及集體行為4.
瞭解社區、社會及文化
1.
基本概念與理 論觀點2.
人類行為發展與影響因素
3.
社會組織及集體行為
4.
社區、社會及文 化人類行為與社會環 境、人類行為發 展、人類行為發展 研究
家庭動力與 家庭關係
3
從實務工作者分享 的案例中,瞭解家 庭結構,並能評估 家庭動力與家庭系 統之關係,進而發 展介入策略。1.
家庭與家庭動 力2.
家庭關係與家 庭系統3.
介入策略家庭心理學、家族 治療、家庭社會工 作、家庭動力與家 人關係、家庭與婚 姻、家庭動力、家 庭暴力與保護服 務、家庭暴力與社 會工作、家庭暴力 成因與處遇模式、
身心障礙者婚姻與 家庭諮商研究、婚 姻與家庭復健諮 商、身心障礙者婚 姻與家庭專題研 究、家族治療
具有助人工 作方法與理 論的基本知 能
社會個案工 作
4 1.
認識社會個案工作之基本理 念與專業關係
2.
瞭解社會個案工作的過程與 發展趨勢
1.
社會個案工作 基本理念2.
社會個案工作的專業關係
3.
社會個案工作的過程
社會個案工作、社 會工作概論、個案 管理專題研究
個別諮商理 論基礎
3 1.
認識個別諮商的理論基礎
2.
認識主要的諮商理論學派
1.
諮商理論的基 礎2.
主要諮商理論 學派簡介諮商心理學概論、
諮商的理論基礎、
諮商理論、諮商理 論研究、諮商理論 研究:身心障礙者 導向、諮商理論專 題研究、諮商理論 與技巧、諮商理論 與倫理、諮商理論 與實務
助人歷程與 技巧
6 1.
認識專業助人的關係
2.
認識助人的歷程
3.
瞭解基本諮商 技巧在助人歷 程之應用1.
專業助人關係2.
助人歷程3.
基本諮商技巧之應用
4.
實務演練會談技巧、助人技 巧與歷程、溝通理 論、諮商理論與技 術、輔導原理與實 務、生涯輔導與諮 商、復健諮商理 論、溝通訓練、諮 商技巧、溝通與人 際關係、諮商理論 專題研究、諮商實 務專題研究 專業服務倫
理
3 1.
瞭解助人專業倫理的涵義與 重要性
2.
建立基本服務價值
1.
專業倫理概論2.
相關倫理守則、法規介紹
3.
倫理辨識與倫理判斷
4.
實例分析社會工作倫理、心 理學專業倫理、專 業倫理與法律、醫 學倫理學、公衛倫 理學、復健諮商倫 理、諮商實務專題 研究、身心障礙醫 療心理與社會觀、
職業輔導評量專題 研究
行為觀察與 評量
6 1.
瞭解行為觀察之基本概念與 模式,建立服務 評估之基礎概 念
2.
認識各種觀察1.
行為觀察的基 本概念與方法2.
觀察行為之技巧與記錄方式
3.
行為評量方法簡介
行為觀察與評量、
行為治療、行為矯 治、行為改變技 術、應用行為分 析、應用行為分析 研究、諮商實務專
行為之技巧與 紀錄方式,培養 評量行為之基 本能力
題研究
行為改變技 術與正向行 為支持
6 1.
認識行為改變技術與正向行 為支持之理論 基礎
2.
瞭解行為改變 與正向行為支 持的過程、並能 擬定相關計畫 與應用策略3.
透過實例瞭解正向行為支持 在情緒管理與 行為改變之應 用
1.
行為改變技術 與正向行為支 持之理論2.
行為改變與正向行為支持的 過程與計畫之 擬定
3.
正向行為支持 策略之擬定與 應用4.
正向行為支持 在情緒管理與 行為改變之應 用實例臨床心理治療、行 為治療、行為矯 治、行為改變技 術、諮商理論專題 研究、諮商實務專 題研究
心理測驗概 論
4
藉由瞭解常見心理 測驗,以增加理解 心理測驗結果應用 之能力1.
心理測驗基本 理念2.
常用心理測驗 之種類、名稱與 功能心理測驗、心理測 驗與評量、心理與 教育測驗、心理衡 鑑、職業輔導評量 專題研究、職業輔 導評量實務 具有職業心
理、發展與 勞動市場的 基本知識
生理疾病、
心理障礙與 職能治療
4
認識職能治療在生 理疾病、心理障礙 領域的角色、常用 的理論架構,以及 對各常見疾病職能 治療所能提供的服 務,以建立臨床治 療之初步知識基 礎。1.
職能治療基礎 概念與原理2.
生理疾病與職能治療
3.
心理障礙與職能治療
生理疾病職能治 療、心理疾病職能 治療、職能治療理 論與技術
生涯輔導
4
瞭解生涯輔導之基 本內涵,以建立對 身心障礙者生涯發 展與輔導之基礎知 能。1.
生涯輔導之定 義與內涵2.
生涯計畫與輔導策略
生涯輔導、生涯諮 商、生涯輔導與諮 商、生涯探索與規 劃、生涯發展與輔 導、生涯發展與規 劃、生涯規劃、身 心障礙者生涯輔導
究 職業輔導評
量概論
4 1.
探討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 量相關議題
2.
瞭解身心障礙職評之方法與 工具
1.
職業輔導評量 之理論基礎2.
瞭解身心障礙職業輔導評量 現況與發展
3.
認識常用之身心障礙職業輔 導評量方法與 評量工具
職前評估與復健、
職業輔導評量學、
職能評估與職業復 健、職業輔導評量 專題研究、職業輔 導評量實務、職業 輔導評量研究、職 業輔導評量實務研 究、身心障礙者相 關職業輔導評量理 論與實務、職業輔 導評量的理論與應 用
輔助科技概 論
3 1.
認識輔助科技基本理念與內 容
2.
認識輔助科技 服務方式,並透 過案例分瞭解 其在身心障礙 者之應用1.
輔助科技基本 理念2.
輔助科技內容3.
輔助科技服務與應用
4.
案例分析職前評估與復健、
職業輔導評量學、
就業輔導、職業復 健、職業復健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工作研究 與職務再設計、科 技輔具、機能再教 育、輔助科技專題 研究、輔具服務與 實習、職務再設計 專題研究、輔助科 技與職務再設計、
輔助科技與職務再 設計研究、輔助性 科技專題研究 勞動市場概
論與勞工問 題分析
3 1.
從不同國家和台灣的職業現 象,啟發其對未 來職場的認識
2.
瞭解職業變遷1.
職業特性與社 會結構2.
職業生涯與職業發展
3.
勞工問題分析職業社會學、勞動 市場、勞動社會學 專題研究、勞動市 場職業分析、工業 社會學專題研究、
勞動市場與就業 身心障礙概
論
4 1.
認識各種身心障礙構念(包含 醫療觀點、復健 觀點、心理社會 觀點、經濟觀 點、整合觀點 等)之發展
1.
身心障礙構念(包含醫療觀 點、復健觀點、
心理社會觀 點、經濟觀點、
整合觀點等)之 發展與啟示
身心障礙者之身心 特質與適應、身心 障礙者心理社會研 究、身心障礙者心 理與發展、身心障 礙者社交技巧與溝 通、身心障礙者發
2.
瞭解身心障礙 對個體發展之 影響及其常見 之身心特質2.
身心障礙對個 體發展之影響3.
常見之身心障礙者身心特質
展研究、身心障礙 者醫療心理與社會 觀、身心障礙專題 研究、身心障礙理 論與實務研究、身 心障礙學、身心障 礙導論、身心障礙 議題研究、社區身 心障礙者及其照 護、認識身心障 礙、諮商理論研究:
身心障礙者導向 身心障礙者
生涯發展與 轉銜教育
4 1.
瞭解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之 意義與內涵
2.
認識國內轉銜系統
1.
身心障礙者生 涯轉銜之意義2.
國內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現 況
3.
有效轉銜之要 素與方案身心障礙者生涯發 展與轉銜教育、身 心障礙福利服務、
身心障礙社會工 作、身心障礙者生 涯諮商與就業安置 勞動法概論
與勞動基本 權
4
藉由實際案例分 析,使其瞭解勞動 法之發展與特性、勞動基本權之基礎 概念,增加其對勞 動權益的知能。
1.
勞動法之歷史 發展2.
勞動法之基本 概念3.
勞動基本權之 基礎4.
案例分析勞動法規、勞工問 題、勞動法學專題 研究、勞工教育與 職業訓練、勞工社 會工作、工業社會 工作、勞動法(學)
概論、勞動思想 史、憲法與勞動基 本權
身心障礙者 權益保障法
3
認識身心障礙者權 益保障法1.
身權法之立 法、修法沿革2.
身權法簡介身心障礙福利服 務、身心障礙社會 工作、身心障礙者 福利服務
身心障礙者 個別化服務 計畫的理念 與實施
4 1.
瞭解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 務理念與個別 化服務計畫之 精神
2.
透過實例分析 瞭解個別化職 業重建服務計 畫內容與實施1.
身心障礙者職 業重建服務理 念與個別化服 務計畫之精神2.
個別化職業重建服務計畫簡 介
3.
身心障礙者個 別化服務計畫 之應用實例就學與就業職能治 療、職前評估與復 健、職業輔導評 量、個別化教育計 畫的理念與實施
附表四 附表四
附表四 附表四-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相關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相關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相關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相關專業訓練 36 小時 小時 小時 小時
核心能力 課程名稱 時
數 課程目標 內容大綱 可抵免課程* 身心障礙者
職業重建的 能力
職業重建概 論
6 1.
認識職業重建的概念與 國內外職業 重建服務之 發展情形
2.
瞭解就業轉銜、職業重建 服務內容與 流程
3.
認識職業重建服務人員 的角色功 能、工作守則 及專業倫理
1.
職業重建概念與理 論2.
職業重建服務模式 與流程3.
國內外職業重建服 務之發展情形4.
社區化、支持性、庇護性就業服務的概 念與服務流程
5.
職業重建流程各環節之服務內涵與輸 送系統
6.
就業轉銜的意涵與 措施7.
職業重建相關服務 人員之角色功能8.
工作守則與專業倫理
就學與就業之 職能治療暨實 習、職業輔導評 量學暨實習、職 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 職業復健暨實 習、身心障礙者 職業復健、復健 諮商專題研 究、復健諮商理 論與實務研 究、復健諮商研 究:職業觀、職 業復健專題研 究、復健與職業 心理學
評估身心障 礙者及撰寫 服務計畫、
服務記錄的 能力
評估與服務 計畫的撰寫
3 1.
認識身心障礙就業服務 的評估內涵
2.
能有效診斷身心障礙的 就業問題
3.
瞭解身心障礙就業服務 計畫撰寫的 精神,並能與 評估結果緊 密連結
1.
介紹開案評估、媒合 前就業評估、支持需 求評估的內涵與評 估方法2.
個案就業問題診斷 實務討論3.
就業服務計畫的內 涵與精神4.
就業服務計畫的撰 寫原則與注意事項5.
職業重建相關表格介紹
無
如何撰寫就 業服務紀錄
3 1.
能有效紀錄服務的進程
2.
能記錄服務內容與服務 評估、服務計 畫間的關係
1.
認識服務記錄撰寫 的原則2.
依就業服務計畫撰 寫就業服務記錄3.
掌握服務進程與服務記錄的關係
無
* 所列之可抵免課程僅供參考,申請時須提出課程大綱佐證
3.
能有效記錄 個案問題與 服務成效4.
有效記錄個案問 題、個案需求5.
有效紀錄服務成效6.
職業重建相關表格實務演練 輔導身心障
礙者的能力
服務對象之 情緒與行為 管理
3 1.
認識學習與行為改變系 統
2.
認識情緒行 為及其與可 改變行為間 的區別3.
掌握障礙者情緒、行為改 善的處理方 式及協助資 源
1.
學習的心理歷程2.
情緒與行為發生的歷程與本質
3.
特殊情緒行為及其與可改變行為間的 區別
4.
障礙者常見特殊行 為或情緒的介紹5.
特殊情緒、行為管理的認識與處遇資源 的連結
6.
行為輔導的原理與 技巧7.
行為改變技術之實 務運用技巧情緒管理、心理 疾病職能治 療、行為矯治、
行為治療、行為 改變技術、身心 障礙者情緒與 行為問題專題 研究、身心障礙 者心理輔導專 題研究
工作分析與 職務再設計 之應用
4 1.
瞭解職能的意涵及其與 職務間的關 係
2.
瞭解工作分 析的內涵與 策略,並能用 以對應障礙 者之就業特 性3.
瞭解職務再 設計的內 容、項目4.
瞭解障礙者對無障礙環 境之需求及 改善方法
1.
職能的意涵及與職 務間的關係2.
工作分析的意義和方法
3.
工作分析在工作技 巧訓練的應用4.
演練工作分析或工作分析的技巧
5.
職務再設計之意涵、項目與作業流程
6.
各類障礙者之無障礙環境需求及改善 方法
7.
職務調整的原理與 技巧8.
透過實例探討瞭解 工作分析與職務再 設計如何運用於就 業服務過程中職務再設計專 題研究、輔助科 技與職務再設 計、工作分析與 職業資料系統 研究、職務再設 計與輔助科技 研究
就業諮商實 務
3 1.
認識就業諮商的意涵
1.
就業諮商的意涵2.
就業諮商的使用時諮商實務專題 研究、身心障礙
商的使用時 機與使用步 驟
3.
能使用常用 的諮商、會談 技巧4.
瞭解短期諮 商的精神與 架構3.
認識常用的諮商、會 談技巧4.
角色扮演或個案研 討熟悉心理諮商的 技術5.
短期心理諮商的基 本精神、概念與諮商 流程究、身心障礙者 心理諮商實務 研究、諮商與心 理治療理論、諮 商與心理治療 實務、諮商實 習、諮商理論研 究:身心障礙者 導向、諮商理論 專題研究 掌握身心障
礙者特質、
特性的能力
身心障礙者 之特質與就 業特性
3 1.
瞭解身心障礙之意涵及 其主要類別 之生、心理特 性
2.
掌握各主要 身心障礙類 別之就業優 勢、限制3.
瞭解各主要身心障礙類 別之就業特 性及主要服 務方向
1.
介紹身心障礙之意 涵及 ICF 分類概念2.
我國身心障礙者的定義與分類
3.
各類身心障礙者的生理、心理特質
4.
各類障礙者常見致殘原因
5.
各類身心障礙者之 就業優勢、限制6.
各主要身心障礙類別之就業特性及主 要服務方向
功能、障礙與健 康之國際分類 研究、復健諮商 研究:醫學觀、
復健諮商研 究:職業觀、復 健諮商研究:心 理社會觀、工作 開拓與就業市 場分析研究、復 健醫學與復健 諮商、身心障礙 醫療、心理與社 會觀
職業輔導評 量概念及報 告的運用
2 1.
瞭解職業輔導評量的角 色與功能
2.
瞭解職業輔導評量的運 作模式
3.
瞭解職業輔導評量報告 的運用方式
1.
職業輔導評量在就 業服務中所扮演的 角色與功能2.
如何做職業輔導評量需求的初步篩選 及連結職評資源
3.
職業輔導評量的評估過程與運作模式
4.
職業輔導評量報告運用方式的舉例與 討論
職業輔導評量 實務、職業輔導 評量實務研 究、身心障礙者 相關職業輔導 評量理論與實 務、職業輔導評 量的理論與應 用、職業輔導評 量研究
掌握就業市 場趨勢、開 拓工作機會 的能力
區域勞動市 場現況及趨 勢分析
3 1.
瞭解區域勞動市場分類 與特性
2.
認識勞動市場的現況及 發展趨勢
3.
瞭解身心障1.
區域勞動市場的分 類與特性2.
區域產業發展趨勢3.
勞動市場現況及發展趨勢
4.
僱用關係與各職類 之工作條件或職能工作開發與就 業市場分析
礙就業現況 及未來發展
要求
5.
身心障礙就業職場 現況與未來發展6.
身心障礙庇護性相關產業的發展趨勢 就業開拓與
雇主諮詢
3 1.
認識身心障礙者的潛在 就業市場
2.
認識工作開拓的策略
3.
習得雇主開發、關係建立 與維持技巧
4.
認識提供雇主職業諮詢 的內容與方 法
1.
身心障礙者的潛在 就業市場分析2.
開拓工作機會的策略
3.
與雇主建立夥伴關 係與維持關係的技 巧4.
提供雇主職業諮詢 的內容與方法(如:認識身障員工的特 性、工作強化策略、
職務再設計、職業重 建相關法規與資源 等)
工作開拓與就 業市場分析、工 作開拓與就業 市場分析研究
掌握職業重 建相關法規 的能力
職業重建相 關法規介紹
3
認識身心障礙者 權益保障法、勞 動基準法及勞工 退休相關條例之 重點及相關案 例。1.
身心障礙權益保障 的內容與理念(如隱 私權、申訴權、平等 權、參與權…等的闡 述)2.
身心障礙就業權益 保障措施及相關法 規3.
勞動基準法簡介及 重要之條文4.
勞工(特別是身心障 礙者)在職場中常發 生之勞基法相關問 題5.
勞基法常見問題的 協助及解決之道6.
勞工退休金法令及處理流程之介紹
勞動法規、勞動 法學專題研 究、勞動法(學)
概論、復健諮商 專題研究、身心 障礙者權益專 題研究、復健諮 商研究:職業 觀、復健與職業 心理學、職業復 健專題研究
附表五 附表五
附表五 附表五-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專業訓練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專業訓練 36 小時 小時 小時 小時
核心能力 課程名稱 時
數 課程目標 內容大綱 可抵免課程* 職業重建個
案管理能力
職業重建個 案管理
6 1.
瞭解個案管理的意義、核心 價值及有效之 個案管理技巧
2.
對職業重建管理員之功能與 工作守則有具 體之認識
3.
瞭解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與 其他專業之間 的合作關係
4.
瞭解評估職業重建個案管理 成效之方法
1.
個案管理定義 與內涵2.
個案管理的工作模式
3.
個案管理實務操作技巧
4.
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之功能
5.
職業重建個案管理的成效評 估
個案管理、社會工 作個案管理、個案 管理專題研究、身 心障礙服務方案 評鑑與專業諮 詢、方案設計與方 案管理、方案設計 與評估、身心障礙 者個案管理研究
身心障礙者 職業生涯規 劃、發展與 輔導
6 1.
瞭解身心障礙者生涯發展之 特性、生涯轉 銜之概念及相 關輔導策略
2.
透過諮商理論的認識與實際 演練瞭解就業 諮商之步驟與 操作原則
3.
瞭解功能限制對身心障礙就 業的影響及就 業準備與維持 之技巧
1.
生涯發展與生 涯諮商相關理 論與實務2.
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要領及 生涯輔導技巧
3.
如何協助身心障礙者自我探 索
4.
常用諮商理論 介紹及技巧演 練5.
就業諮商之內 涵、步驟及操 作原則6.
功能限制對就業的影響
7.
就業準備,包括求職與就業 維持技巧
生涯輔導與諮 商、身心障礙者生 涯發展與轉銜、身 心障礙者生涯諮 商與就業安置、身 心障礙者生涯發 展與轉銜專題研 究、身心障礙者生 涯發展與轉銜教 育、身心障礙者生 涯輔導與職業諮 商
* 所列之可抵免課程僅供參考,申請時須提出課程大綱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