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醫大打造世界級癌症研究治療重鎮,11月29日舉行「臺北癌症中心大樓」動土典禮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北醫大打造世界級癌症研究治療重鎮,11月29日舉行「臺北癌症中心大樓」動土典禮"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北醫大打造世界級癌症研究治療重鎮,11 月 29 日舉行「臺北癌症中心

大樓」動土典禮

癌症連續 33 年盤踞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 11 分 24 秒即有 1 人死於癌症, 有鑑於臺灣的癌症醫療環境與資源需要投注更多能量,臺北醫學大學為打造國 內首屈一指的癌症治療研究基地,於 2016 年 11 月 29 日舉辦「臺北癌症中心大 樓」動土典禮。 本校張文昌董事長表示,北醫大 2013 年 成立了「臺北癌症中心」,由彭汪嘉康 院士領軍,結合三家附屬醫院的癌症專 家,並延攬中央研究院多位院士、國內 外癌症腫瘤權威,組成堅強團隊,為癌 症病人提供完善的服務。董事會延請到 閻雲校長與彭汪嘉康結合三院癌症團 隊,為現在的癌症治療發展上臨床醫 療、轉譯研究與新藥研發。期待兩年後 這棟新穎的大樓,針對癌症轉譯研究提供更大的空間,為國內更多的癌症病人 服務。【右圖:張文昌董事長與臺北癌症中心團隊合影,左起邱仲峰副院長、 張董事長、閻雲校長、彭汪嘉康院長、杜世興副院長、廖裕民醫師】 北醫大閻雲校長指出,這棟大樓費盡心血,歷經了 3 年的規劃,但要感謝董事 會與民意代表的支持特別是雙和里長與全體里民的容忍、包容與諒解。臺北癌 症中心大樓的軟硬體結構及管理模式將參考美國頂尖的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附屬醫療機構丹納法伯癌症中心(Dana-Faber Cancer Institute,

DFCI),以立足國際為目標,未來啟用後將以癌症特別門診服務為主,集結國 內外腫瘤醫學權威,為患者提供整合集中化醫療服務。【上圖:由張文昌董事 及閻雲校長(前排左&右)擔任主典官獻香(左圖),典禮完成後再進行動土 儀式(右圖)】

(2)

「臺北癌症中心大樓」為提供國際級的癌症 醫療與服務品質,以及發展癌症轉譯醫學的 需要,規劃為地下 4 層、地上 7 層、總樓地 板面積約 3,500 坪的明亮建築,是一棟結合癌 症醫療及研究的綜合型大樓,相信在落成 後,能提供癌症病人各階段高品質的整合醫 療服務。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陳瑞杰院長代表附屬醫院致辭,並自我期許,若臺北 癌症中心是以哈佛大學附屬醫療機構丹納法伯癌症中心為範本而打造,那北醫 附醫則將自詡為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左圖:「臺北癌症中心大樓」模擬圖】 臺北癌症中心院長彭汪嘉康院士則表示非常 感動,因為他回臺灣後一直希望成立一個癌 症中心。北醫大體系的三家附屬醫院各自有 癌症中心,且都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 2013 年再成立的「臺北癌症中心」整合了三 院的癌症醫療資源,未來要發展小兒腫瘤與 小兒腦瘤,尤其又聘請到美國梅傑斯教授 (James S. Miser)與黃棣棟教授兩位國際級 的大師。臺北癌症中心大樓完成後,將能提供年輕與國外的醫師有關癌症研究 與臨床的教育與訓練。也能將我在臺灣近 20 年的行醫經驗與借鏡美國安德森癌 症中心(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丹納法伯癌症中心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等機構的經驗,具體展現在其中。【右圖:彭汪嘉康院士致辭時難掩 興奮之情】【下圖:「臺北癌症中心大樓」動土代表合影,左 2 起為彭汪嘉康 院士、邱弘毅副校長、劉昉副校長、閻雲校長、張文昌董事長、李良雄總顧 問、林建煌副校長及陳瑞杰院長等】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順利完成民間參與營運「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暨台北 國際會議中心」目標,借重專業服務廠商規劃能力,爰依據「政 府採購法」第 22 條第 1 項第 9

鑒於臺北、臺中、高雄3所榮民總醫院作業基金與榮民醫院醫

 民國98年10月17日聲請人承攬相對人「台北市立 聯合醫院中興院區98年度醫療大樓七樓空中花園

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復健科 組長(83年~今) 中山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 學士..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承辦單位:臺北市新民國中 三、 協辦單位: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四、

本案件為乳癌標準化化學藥物治療與個人化化學治 療處方手術前化學治療療效比較之國內多中心研 究,於 2008 年 8 月 1 日由

第一期至第三期 實體癌,經標準 治療無效;癌症 別:上皮性卵巢 癌、肺癌、肝 癌、乳癌、大腸 直腸癌、胰臟癌. 長聖國際生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食道癌 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 病例發生,於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