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歐洲聯盟對亞洲戰略發展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歐洲聯盟對亞洲戰略發展之研究"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歐洲聯盟對亞洲戰略發展之研究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1-2414-H-004-037- 執行期間: 91 年 08 月 01 日至 92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計畫主持人: 吳東野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1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2 年 10 月 24 日

(2)

歐洲聯盟對亞洲戰略發展之研究

研究計畫中文摘要

亞洲與歐洲國家的關係自冷戰結束之後,質與量皆有所精進,亞歐各國政府 與企業界幾乎同步開展雙邊新關係,以適應新的政經情勢。1996 年曼谷召開的 首屆亞歐(高峰)會議(ASEN : Asia-Europe Meeting) 即印證了這一股新的發展 趨勢,重新開啟亞歐共同面對新挑戰所發展的新紀元關係。 本研究計畫是想從五個面向去解析歐盟對亞洲的政經軍戰略構思:第一章先 從亞歐關係的歷史背景開端,繼而於第二至第四章就亞歐國家的政治、經貿、安 全政策,進一步推論歐盟積極發展對亞洲關係的戰略意圖,最後一章則試圖解析 亞、歐國家間有關經貿、人權和安全議題的分歧。

研究計畫英文摘要

As part of the myriad changes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governments and accompanies have begun to think and act as if there are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The first Asia-Europe Meeting (ASEM) in Bangkok in March 1996 was only the most dramatic evidence of the new trends. There is clearly a new and major challenge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and prospects fo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This research program is organized into five sections that examine the basic aspects of European Union’s Asia strategy. The first cover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second to the fourth chapter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ecurity interaction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which can take us into the realm of the EU’s strategic goals. So our analysis ranges broadly over these areas. The last Chapter attempts to integrate an analysis of the policies of different parts of Asia and Europe, such as issue of human rights, trade balance, or security affairs .

報告內容

一、前言

2001 年 9 月 4 日,歐盟執委會公布一項文件(Communication),其正式名稱 為「歐洲與亞洲:加強夥伴關係的一個戰略架構」(Europe and Asia :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nhanced Partnerships)。該文件與歐盟執委會 1994 年 7 月 13 日公布的文件(COM[1994]314 final) - 「一個新的亞洲戰略」(Towards A New Asia Strategy)相比較,名稱不同但內容則較為充實。歐盟執委會發布的對亞洲 關係文件(COM[2001]469 final)長達 38 頁,並列數據表以闡述歐盟與亞洲國家 近年來的經貿關係。從這份文件的內容來看,歐盟眼中的亞洲範疇已較 1994 年 擴大許多。若就地理位置劃分,歐盟所謂的亞洲範疇東自日本西至阿富汗,南從 澳紐兩國北到中國大陸;換言之,歐盟眼中的亞洲不僅包括了東北亞、東南亞及 南亞地區,尚首次把澳洲和紐西蘭及其北邊的鄰國,地理範圍可謂已接近亞洲和 亞太地區(Asia-Pacific Region)的廣義解釋。至於濱臨亞洲部份的俄羅斯、中 亞地區及南太平洋地區則未被歐盟列為入。

(3)

歐盟針對發展對亞洲關係所設定的六項戰略總目標: (一)、歐盟期望藉廣泛的交往(engagement)以維持亞洲的和平與安定。不論 是(新或舊的)全球性及區域性安全問題,歐盟皆將設法在聯合國的架構內強化推 動與亞洲國家的雙邊和多邊合作關係,尤其要為推動歐亞區域的政治合作扮演積 極而主動的角色,例如參與東協區域論壇 [ARF]或擴大「亞歐會議」[ASEM])的 合作範疇; (二)、進一步加強對亞洲的經貿互動與投資(例如促進雙方的市場開放與改 善投資環境,儘速排除貿易障礙並促成立法過程的透明化及可預測性,協助強化 亞歐間的私有企業合作,或加強雙邊在經濟和財政政策的對話,歐盟願意把區域 合作與推動財經政策的經驗分享給亞洲國家); (三)、歐盟計畫促進亞洲低度繁榮國家的發展,並設法消除導致貧窮的病 因,同時期望在 2015 年之前能達到減少亞洲貧窮的目標;同一期間,歐盟亦將 大幅改革共同體的對外援助方式,以確保資源的有效運用; (四)、歐盟將致力於推動亞洲地區的民主、政府有效管理與法制建設,其中 括 與 亞 洲 國 家 合 作 並 支 持 建 立 人 權 普 遍 化 (universality) 與 不 可 分 割 性 (indivisibility),繼續推動雙邊的建設性對話(例如與中共的對話)及區域或多 邊論壇; (五)、適當的國際場合中尋求與亞洲國家建立全球性夥伴及聯盟關係,同時 為因應全球化趨勢的挑戰和機會,與亞洲國家共同解決全球環境與安全問題; (六)、幫助亞洲人加強對歐洲的認識,反之亦然、此外,歐盟也計畫在亞洲 地區擴大設置代表處,目前執委會建議設置的新地點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柬 埔寨、寮國或尼泊爾等國,文件裡特別提到執委會已考慮在台北設立貿易代表處 (Trade Representation Office;歐盟已於 2003 年初在台北設代表處)。

1994 年 7 月迄今已長達九年之久,這段期間國際政經情勢歷經劇烈的變化, 也導致歐盟重新思考及調整對亞洲關係的戰略;換言之,2001 年 9 月歐盟公布 的對亞洲關係戰略架構,其實已能很清楚地勾勒出未來五至七年(甚至十年)間的 雙邊關係走向。整體觀察,歐盟發展對亞洲關係的戰略架構,相對美國在亞洲的 傳統優勢,未來強權間的競爭態勢難免擴大。它不只會顯現於歐美與亞洲的經貿 數據,爭取對亞洲地區的政治影響力亦屬必然。台海兩岸關係處於這種國際強權 多邊互動的複雜局面,確實需要細心思考如何在美、歐、中強權的三邊互動,找 到自身的定位與出路。 911 事件之後,歐盟及其主要大國為因應 21 世紀全球恐怖主義串連的危機, 外交的重心逐漸移轉至東南亞、南亞及中亞等地區。若根據美伊戰爭後的全球情 勢發展,這樣的推論有事實根據。如果再進一步加以詮釋,可謂未來南亞和中亞 及其周邊國家勢必將成為歐盟、美國、中共與俄羅斯等強權的競逐場所。 歐盟對亞洲戰略構思的這份文件,尚不乏若干值得台灣拓展國際空間時應警 惕之處,例如歐盟加強與亞洲發展關係的同時,非政府間組織(NGO)的角色與互 動趨於頻繁,逐漸發展成為二軌的運作方式。根據 2002 哥本哈根「亞歐會議」 (ASEM)之後的情勢發展,亞歐非政府組織正在努力建構 ”ASEM 2” (「次」亞 歐峰會)的互動方式,重點置於資訊交流與研究、對亞歐峰會官員進行遊說、擬

(4)

訂公共政策計畫等;換言之,亞歐非政府組織期望就人權、民主化及社會或環保 議題對亞歐峰會進行遊說。我國雖不被歐盟視為主權國家,但可以藉加強與歐洲 地區非政府組織的互動,以提升我國在國際的能見度。

二、研究目的

歐盟執委會曾在 1994 年首次針對與亞洲發展關係擬定全面性的架構,2001 年 9 月的這次文件,主要基於近 10 年來國際情勢變化而做出必要性的戰略調整 和補充,它顯示歐盟已經意識到亞太地區的政經發展,不僅可能牽動今後國際強 權的互動,對歐盟積極爭取邁向國際政治舞台,尤其可能產生重要的關鍵作用。 其次,自 1994 年以來,歐盟與亞洲地區的政治對話日益頻繁,這次的文件內容 即可顯示出,歐盟未來發展對亞洲關係已不再將重點置於日本或中共等少數強 權,其最初建構的亞歐會議(1996)、與印度定期舉行高峰會(2000 年 6 月)、與 南韓建立高峰對話機制(2001 年 5 月)、與北韓舉行高層政治對話(1998 年 12 月)、和澳(1997)紐(1999)兩國推動高層互動、積極參與「東協區域論壇」(ARF; 1994))或與東協國家定期召開外長會議的機制,都顯示歐盟正擬定與亞洲國家發 展多層次與多管道的雙邊及多邊關係,期望藉強權角色擴大介入亞洲地區事務。 筆者基於歐盟制憲後的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CFSP)發展趨勢,被賦與國際法 人地位的歐盟及其部份大國的政治觸角難免伸入東亞地區,無論它是否用維護非 傳統性安全為藉口,都不排除以軍事手段(例如「歐洲快速反應部隊」)介入亞太 區域衝突的可能性。本計畫是想就作者長期研究歐盟對亞洲戰略的經驗與心得, 一方面期望能全盤掌握歐盟未來與亞洲國家互動的方向,另一方面則試圖就歐盟 在亞洲的戰略布局和戰略作為,進一步釐清歐美強權在亞洲(特別是東亞)的競爭 與合作面。其次,就歐盟發展對亞洲關係的戰略構思來看,台灣雖未被賦與主權 國家地位,但歐盟卻相當重視與台灣的經貿關係,歐盟執委會於 2003 年 9 月 10 日提出的「對中國政策文件草案」甚至明白地表態,期望兩岸間和平協商解決爭 端。(COM[2003]533fin.)

研究方法

1994 年歐盟公布的文件把「亞洲」的範疇界定為 26 個國家及經濟體,並根 據地理位置劃分為三個主要地區:其一為東亞地區(中共、日本、南北韓、外蒙 古、台灣、香港及澳門);其二是東南亞地區 (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 新加坡、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與緬甸);其三是南亞地區(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馬爾地夫與阿富汗)。至 2000 年 9 月歐盟公 布對亞洲關係的戰略架構時,亞洲的範圍界定已擴大至紐澳兩國及若干南太平洋 島國;換言之,歐盟眼中的亞洲接近地緣政治所稱的亞太地區,國家數目也超過 30 個。 整體來看,歐盟未來的對亞洲政策與戰略布局,顯然要面對 30 個不同區域的國 家,其中除了中國、日本、印度、澳洲等堪稱為大國或較具經濟規模的中等強權 外,其他國家無論政治結盟的屬性、經濟富裕的程度、政治民主化或種族宗教的 複雜性等方面,往往都有相當程度的差異。正因為如此,本計畫的研究途徑必須 仰賴經驗分析與傳統的文獻分析法為主,藉由廣泛地蒐集國內外相關學術專著、 期刊論文和官方文件來進行研究設計,同時運用歸納法試著形成理論以幫助自己

(5)

瞭解資料。 換言之,筆者是先思考為歐盟本世紀的對亞洲政經戰略,勾勒出一個理論架 構,藉以詮釋歐盟為何把對亞洲關係的重點置於東亞地區,繼而再從冷戰結束後 的區域主義(regionalism)發展趨勢,分析歐盟對東北亞、東南亞、中亞、南亞、 澳紐南太平洋等地區的戰略構思。

文獻探討

1994 年 7 月歐盟首度公布對亞洲的戰略綱領之後,國內外陸續出現相關的文 獻探討歐、亞關係,且國外學界對本題的研究無論就量或質而言,皆較國內為佳。 觀察 1994 年之後國內相關本計畫的研究著作,多半集中於探討歐盟的共同外交 政策且研究焦點多置於概括性的介紹,縱使前述文獻提及到歐盟與亞洲的關係發 展,亦多屬片斷性的舉例並以歐盟與中國大陸的雙邊關係為主軸,最重要的是這 些論文甚少從全球戰略安全的角度和布局,進一步去觀察歐盟的亞洲政策,也沒 有針對世界強權的全球戰略布局角度,去探討歐盟未來在東亞地區可能扮演的角 色與維和功能。 儘管如此,前述文獻依然有相當程度的參考價值,例如中興大學沈玄池近年 來相關歐盟外交政策的著作與案例研究、東華大學朱景鵬有關兩項國科會研究計 畫 -「歐盟中國政策之變遷」及「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中研院歐美所洪德欽

的「歐盟貿易法對台灣經貿關係之影響」與 ”The EU’s New China Policy : The

Dimension of Trade Relations”、南華大學張亞中的「亞歐新關係」、成功大

學陳勁的「歐盟亞洲政策與對中共、日本及東協之關係」,甚至中研院歐美所黃 偉峰從知識社群的研究取向去探討歐盟與東亞的經濟暨貨幣聯盟,也對本研究提 供多元的思考面向。 鑒於國內從事相關本計畫的研究學者多屬曾留學歐洲者,因此整體的文獻數 量並不多,反倒是國外(尤其指英美兩國出版界)相關本計畫的研究成果較佳。筆 者查閱 1994 年之後的文獻,並根據已閱讀相關文獻的心得,發現國外研究相關 本題的著作主要偏重於歐、亞間的經貿和投資(特別是東協國家)及歐盟與亞洲國 家 的 雙 邊 關 係 發 展 等 兩 項 主 題 , 前 者 以 R. Strange, J. Slater, C. Mollteni(2000)主編的 The European Union and ASEAN : Trade and Investment Issues 或 M.T. Yeung, N. Perdikis, W. A. Kerr (1999)主編的 Regional Trading Blocks in the Global Economy : The EU and ASEAN 最具代表性;後者則以 M.S. Neves, B. Bridges(2000)的 Europe, China and the Two SARs : Towards a New Era ; Julie Gilson (2000) 的 Japan and the European Union : A Partner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及 Richard L. Grant (1995) 的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hina :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為 代表,詳盡地敘述歐盟及其大國與亞洲國家的雙邊關係。

大抵而言,前述國外已出版之文獻較少從戰略安全的角度去切入探討歐盟與 亞洲未來關係,鑒於本研究計畫係以先試圖探討歐盟對亞洲關係的戰略構思與實 際作為,之後再從區域(areas)與議題(issues)分別探究歐盟與亞洲國家進行政

(6)

治、經濟、軍事、科技合作與文化交流的意圖及成果,也因此 P. Drysdale, Davis Vines (1998) 的 Europe, East Asia and APEC : A Shared Global Agenda; P. Stares, N. Regaud (1997) 的 Europe’s Role in Asia-Pacific Security ; T.C. Fisher (2000) 的 The United State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Trade : Allies or Adversaries? 或 H. Maull, G. Segal, J. Wanandi 等純就歷史回顧的方式論述歐洲與亞洲的政經軍關係, 基本上對本計畫的理論構思有所助益。

結果與討論

本計畫的研究發現,基本上反映出歐盟這個新興政治強權未來在國際上(或 亞太地區)所可能扮演的角色,它也能夠從歐盟的共同外交作為中呈現出歐、美、 中、俄等強權的戰略布局與世界強權關係互動的架構。2000 年 9 月歐盟公布的 對亞洲戰略構思,是把「維持亞洲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及「加強雙方的貿易和 資金流通」列為優先推動的項目。 基於此,本計畫的研究結果至少釐清了幾項可能的發展趨勢:其一,歐盟日 後對亞洲關係之發展,將因為 911 事件後的區域情勢變化,而不只是重視與中國 的政經合作,而是推動維護東亞地區整體的和平與穩定。其二,就戰略部署的優 先順序而言,歐盟與南亞關係發展的重點必然置於防範印、巴衝突、打擊恐佈主 義、並紓緩宗教與種族衝突。其三,歐盟已積極扮演南亞區域合作組織(SAARC) 的催生角色。第四,若以當前歐盟在亞洲設立的十六個代表處有八個是東協國家 (緬甸、印尼、菲律賓、泰國及將設立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寮國與柬埔寨)來看, 歐盟對東協的重視程度將僅次於歐盟對中共。第五,歐盟日後對中國關係之發展 取向相對他國比較穩定,一方面因為歐盟平均三至五年就會重新全面性檢討對中 國關係,另一方面歐、中雙邊已建構定期的政治對話機制。

計畫成果自評

過去 10 年來,歐盟與亞洲東亞國家的關係發展,大抵已經超越了傳統貿易、 投資和技術援助的領域,這些變化也加速了雙邊在眾多合作領域的政策協調,進 一步讓歐盟認知到其與東亞國家(特別是中國)關係可以跨越至更為成熟的階段。 換言之,歐盟對東協及中國大陸過渡走向一個穩定、繁榮、開放、自由市場、政 治民主化及法制化的社會,似乎愈來愈有興趣,也表態願意在東協與中國轉型的 過程中扮演催化和支持的角色。面對全球安全情勢的變遷,尤其是伊拉克戰爭產 生的後續效應,歐盟此舉將愈來愈可能提升其在東亞地區的地位和形象。本研究 計畫的最大成果,應該是從歐盟對中國政策的階段性變化,釐清它對歐、美、中 強權互動架構的衝擊;換言之,該項計畫對我國從歐盟發展對亞洲關係的戰略思 維裡,可以為台灣未來的對歐工作,提供政策性的思考面向。

計畫參考文獻目錄

外文文獻

(7)

Survival, Vol.39, No.4, Winter 1997/98, PP.117-139.

Yeung, May T./ Perdikis, Nicholas / Kerr, William A./ Elgar, Edward (1999) Regional

Trading Blocs in the Global Economy : The EU and ASEAN, Glos,UK/

Northampton, MA. USA.

Neves, Miguel Sabtos / Bridges, Brian (2000) Europe, China and the Two SARs :

Towards a New Era, (London : MacMilian Press Ltd.)

Gilson, Julie (2000) Japan and the European Union : A Partner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 : MacMillan Press Ltd.)

Gilson, Julie / Preston, Peter W. eds., (2000) The EU and East Asia : Interregional

Linkages in a Changing Global System, (London : MacMillan Press Ltd.)

Gasteyger, Curt (1996) An Ambiguous Power : The European Union in a Changing

World, (Gütersloh : Bertelsmann Foundation Publishers)

Lee, Aang-Gon / Ruffini, Pierre-Bruno (1999) The Global Integration of Europe and

East Asia :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Cheltenham,UK/Northamton, MA. USA: Edward Elgar)

Fischer, Thomas C. (2000) The United State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Trade : Allies or Adversaries?,” (Wesport, Connecticut/

London : Quorum Books)

Weber, Maria Ed. (2000) After the Asian Crisis : 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litics and

Economics, (London : MacMillan)

- Aggarwal, Vinod K (2000) “The Wobbly Triangle : Europe, Asia and the US after the Asian Crisis,” (PP.173-198)

- Andreatta, Filippo, “Coping with the Dragon : Western Relations with China,”(PP.158-172)

Knipping, Franz / Bunnag, Piyanart / Phatharodom, Vimolvan eds. (1999) Europe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 Mutual Influences and Comparisons , (Baden-Baden : Nomo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istorians,

Wuppertal, 8-10 October 1998

Grant, Richard L. Ed. (1995)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hina :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 :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Howorth, Jolyon / Menon, Anand (1997) The European Union and National

Defence Policy, (London : Routledge)

Richardson, Jeremy J. Ed. (1996) European Union – Power and Policy-making,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Bridges, Brian (1999) Europe and the Challenge of the Asia Pacific : Change,

(8)

Bretherton, Char;otte / Vogler, John (1999) The European Union as a Global Actor, (London : Routledge)

Maull, Hanns / Segal, Gerald / Wanandi, Jusuf eds. (1998) Europe and the Asia

Pacific, (London : Routledge)

Strange, Roger / Slater, Jim / Wang, Limin eds. (1998) Trade and Investment in

China :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London : Routledge)

Hill, Cgristopher Ed. (1996) The Actors in Europe’s Foreign Policy, (London : Routledge)

Dent, Christopher M. (1999) The European Union and East Asia : An economic

relationship, (London : Routledge)

Peterson. John / Bomberg, Elizabeth (1999) Decision-Making in the European

Union,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Soetendorp, Ben (1999) Foreign Policy in the European Union, (London / New York : Longman)

Drysdale, Peter / Vines, David eds. (1998) Europe, East Asia and APEC : A Shared

Global Agenda?,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ange, Roger / Slater, Jim / Molteni, Corrado eds. (2000) The European Union

and ASEAN : Trade and Investment Issues, (London : MacMillan Press)

Yue, Chia Siow / Tan, Joseph L.H. eds. (1997) ASEAN and EU : Forging New Linkafes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Singapore :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Huxley, Tim (1998) “The Changing Balance of Power in East Asia :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n Issue & Studies, Vol 34, No.11/12, Nov./Dec., 1998), PP.90-120

Dent, Christopher M. / Johnson, Debra (2000) “Taiwan-EU Economic Relations : A European Perspective,” in EurAmerica (歐美研究), Vol. 30, No.1, March 2000, PP.109-157.

Hormg, Der-chin (1998) “The EU’s New China Policy : The Dimension of Trade Relations,” Issue & Studies, Vol. 34, No.7, July 1998, PP.85-115.

Aggarwal, Vinod K. (2000), ‘The Woobly Triangle : Europe, Asia and the US after the Asian Crisis’, in Maria Weber (ed.), After Asian Crises : 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litics and Economics, London:Macmillan, 173~98.

Bridges, Brian (1999a), ‘Europe and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sian Survey, 39(3), 456~67.

(9)

Bridges, Brian (1999b), Europe and Challenge of the Asia Pacific, Cheltenham, UK and Northampton, MA, USA: Edward Elgar.

Dent, Christopher M. (1999a), The European Union and East Asia: An Economic

Relationship, London: Routledge.

Friedberg, Aaron L. (2000), ‘Will Europe’s Past be Asia’s Future?’, Survival, 42 (3), 147-59.

Chia, Siow Yue and Lee Tsao Tan (eds.) (1997), ASEAN and EU : Forging New

Linkages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Sibgapore :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中文文獻

張亞中 (1997),「亞歐新關係」,美歐季刊,第 12 卷第 1 期,春季號,頁 97-119. 陳勁 (2001),「歐盟的亞洲政策與對中共、日韓及東協之關係」,成功大學學報, 第 36 卷,頁 161-184. 洪德欽 (1998),「歐洲聯盟貿易法對台灣經貿關係之影響」,程家瑞(主編),中 國經貿法比較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頁 411-442 沈玄池 (2000),「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體制與運作方式改革之研究」,美歐 季刊,2000 年秋。 --- (1998),「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之功效與極限:歐盟之南斯拉夫個 案研究」,洪德欽主編 歐洲聯盟:理論與政策,(台北:中研院歐美所),頁 335-381 --- (1997),「歐盟與海峽兩岸經貿關係之比較」,南華大學亞歐學術研討會 論文。 朱景鵬 (1997),「歐洲聯盟中國政策之變遷及其對台灣的影響」,國科會研究計 畫 NSC 86-2414-H-259-001 --- (2000),「歐洲聯盟外交與安全政策:一項分析架構之研究」,國科會研 究計畫 NSC 89-2414-H-259-002 黃偉峰 (2000),「『知識社群』研究取向如何應用在歐洲與東亞經濟暨貨幣整 合:方法論的困境及其解決之道」,問題與研究,第 39 卷第 5 期,頁 47-69 吳東野 (2000),「北約全球化戰略走向對台海情勢發展之意義及影響」,遠景季

(10)

刊,第 1 卷第 4 期,頁 25-58

--- (2001),「歐洲聯盟對台海兩岸政策走向之研究」,遠景季刊,第 2

卷第 3 期,頁 1-50

--- (1997),「後冷戰時期德國『亞洲政策』之研究」,南華大學舉辦之第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調查單位:歐盟執委會 (European Commission ) 之貿易總署(Directorate General for Trade,DG TRADE),收到歐盟業界

我國與歐盟自 2015 年起每年舉辦臺歐盟產業對話會議並 辦理相關企業合作活動。會議由經濟部部長與歐盟執委 會成長總署(DG

重要經貿政策 一、 里斯本條約:里斯本條約於 2009 年 12 月 1 日生效後,廢 止各國部長輪值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的

Estimated resident population by age and sex in statistical local areas, New South Wales, June 1990 (No. Canberra, Australian Capital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AESAN”, Europe Information(External Relations), 51/81, July 1981, Brussels.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