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歐盟與東協合作發展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歐盟與東協合作發展之研究 "

Copied!
2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歐盟與東協合作發展之研究

研究生:邱冠瑋 撰 指導教授:王群洋 博士

中華民國 九十四 年 十二 月

(2)

摘 要

資訊科技所帶動的經濟全球化時代,全球治理機制尚處於進展的過程中,區 域合作仍是目前國際上最被廣為採行的國家間合作模式,其中以歐盟與東協兩大 區域間合作所展現的經濟潛力與未來發展性最令人矚目,本文研究以新功能主義 為研究理論,透過歐盟與東協間經由天然資源部門合作所產生經貿關係的「分枝」

效應,以及「擴溢」至政治層面的合作情形,來分析歐盟與東協間整合之進程。

隨著國際政治經濟互賴的深化,歐盟與東協間逐漸由天然資源供需合作「分枝」

到經貿、投資與促進區域發展合作的關係,形成了功能性的國際互賴網,一方面 促使雙方在政策上協商;另一方面,政治與社會精英在面臨來自功能性需求的壓 力,將推動雙方的合作「擴溢」至政治層面,即全面性的夥伴關係。

關鍵字:區域間合作、區域整合、新功能主義、分枝、擴溢、全面性夥伴關係

(3)

Abstract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rove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t global governing mechanism is still in progress, so regional and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are the most welcomed options to shape inter-state relations at present, inter alia, the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of European Union and ASEAN.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neo-functionalism to analysis the ramification effect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European Union and ASEAN through the sector of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 trade,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With the success on functional cooperation, European Union and ASEAN negotiate on the policies which may push the functional cooperation spill-over to political aspects, namely Comprehensive Partnership.

Keywords: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regional integration, neo-functionalism, ramification, spill-over, Comprehensive Partnership.

(4)

謝 辭

論文完成的刹那,甜美果實的滋味撲蓋過苦澀煎熬的撰寫過程,心中感概萬 千,不勉由衷想與大家分享完成的喜悅。感謝廖達琪所長、陳文俊老師、黃競涓 老師、曾國祥老師在學業以及生活上的啟發與關心。感謝我的論文指導教授王群 洋老師一步一步的引導與鼓勵,讓我的論文得以完成,感謝口試委員曾怡仁老師 與政經系辛翠玲老師給予論文研究清楚與明確的架構,讓論文愈趨完善,亦感謝 陳美君與謝鐘瑩小姐在行政事務上的協助,得以讓我心無旁鶩的完成論文。最 後,感謝學長姐俊良、祖斌、龍麒與怡如在初進政治所時所給予的協助,感謝同 窗的立仁、光遠、文禮、靜慧、麗敏、典倫、心怡、一仙、義傑、琮崴,以及學 弟妹采吟、元魁與建廷在課業與心理調劑上的相互扶持。

在此特別將我完成論文的甜美果實獻給我的家人,爺爺、奶奶、爸媽、弟弟、

妹妹以及紅顏知己淑婷,你們的支持與體諒是我完成論文最不可或缺的動力,最 終在我目前即將告一段落的學生生涯,我想用一首詩來表達我在研究生生涯內心 的感受以及未來自我之期許。

兩年恰如其分的訓練 三年更上一層的磨練 四年最好不過的苦練 五年博士資格的試煉 十年寒窗不怕火煉

冠瑋 于高雄 2005. 11 月

(5)

歐盟與東協合作發展之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4

第二節 研究理論、方法與範圍………..6

一、研究理論………6

二、研究方法………..10

三、研究範圍………..10

第二章 區域經濟合作之發展趨勢………..13

第一節 區域合作………13

一、定義………..13

二、第一波區域合作………..15

三、第二波區域合作………..16

四、第三波區域合作………..19

第二節 區域間合作………20

一、後冷戰區域間合作之發展………..21

二、亞歐新合作關係………..23

第三章 歐盟與東協經濟對話與合作……….26

第一節 對話與合作之原則………...27

一、平等互惠……….27

二、國際政經秩序之穩定……….35

第二節 對話與合作之具體實踐………...41

一、天然資源之供需……….41

二、普遍優惠關稅之確立……….47

三、投資關係之建立……….54

四、區域發展之促進……….61

第四章 歐盟與東協全面性夥伴關係之建構………..68

(6)

第一節 全面性夥伴關係之原則………69

一、求同存異………..69

二、推動國際政經新秩序………..75

第二節 市場自由化之促進………80

一、普遍優惠關稅新制………..80

二、貨幣政策之協調與合作………..90

三、金融機構合作與互助………..92

四、企業策略聯盟………..93

五、投資關係與規範之確立………..94

第三節 區域間安全之強化………98

一、移民議題之協商與確立………..98

二、跨國犯罪組織之防範………100

三、軍事安全之對話與協商………101

第四節 區域間發展之交流與合作………..103

一、人權議題之對話與協商………103

二、區域發展之強化………109

第五章 結論………..118

參考書目……….172

(7)

圖錄

圖 4-1 亞歐會議架構圖………72

(8)

表錄

表 3-1 東協總出口及出口至歐體之商品項目別所佔比重………43

表 3-2 東協總進口及自歐體進口之商品項目別所佔比重………44

表 3-3 歐體與東協貿易主要商品項目金額與比重………46

表 3-4 東協對歐體 GSP 出口情形………...51

表 3-5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歐體投資東協各國比例………..56

表 3-6 1960 年代至 1970 年代東協主要外資來源………..57

表 3-7 歐體於東協投資情況─長期債劵類………...………….59

表 3-8 歐體於東協投資情況─流動資金類………....59

表 4-1 歐盟之 GSP 商品稅率………...81

表 4-2 東協在歐盟國家新 GSP 名列畢業條款項目………...82

表 4-3 歐盟與東協間貿易主要商品項目比重………....84

表 4-4 1994 年 11 月東協與歐盟各國間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一覽表……..95

表 4-5 1995 年 7 月東協與歐盟各國間簽訂投資協定一覽表………....95

(9)

附錄

附錄一:歐盟與東協合作大事紀年表………..122 附錄二:歐盟與東協貿易規範確立之情況……….124 附錄三:歐盟與東協投資規範確立之情況……….145

(10)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自工業革命後,自由民主主義與資本主義經濟結合的運作模式已經成為當今 全球化現象最重要的一種意識形態,人類生活逐漸以生產和消費循環的經濟活動 模式來運作,並內化成人們習以為常的活動方式。1此外,自由資本經濟模式的 運作軌跡隨著資訊科技的革命發展,更加活絡了跨越不同空間和時間的全球化網 絡與管道,使得現今有關全球化現象的探討皆圍繞在有關現代化發展的議題,然 而,經濟全球化的國際新秩序雖使國際社會得以擺脫過去冷戰的僵局,但國家不 再是國際社會唯一的主要行為者。換言之,國家治理國內政經事務的能力已有侷 限,而由資訊網絡所建構的多層次的連結關係使國家間、地域間和跨洲際間的「互 賴」( Interdependence )更甚於以往。透過資本、商品、資訊、思想、人民、環境、

軍事安全以及生態間的流動和影響而益加呈現出互賴過程的重要性。2

事實上,國家要在經濟全球化下不被淘汰、且能持續成長及轉型最重要的關 鍵,就是即時掌握所謂的「四I」3要素,即是投資、產業、資訊科技與消費者。

1 Stanley Hoffmann, “Clash of Globalization,” Foreign Affairs, Vol.81, No.4, (July/August 2002), p.106. ; Robert W. Cox, “A Perspective on Globalization,” in James H. Mittelman(ed.), Globalization:

Critical Reflection (Boulder: Lynne Rienner, 1997), p.23.

2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Jr. Nye, “Globalization: What’s New? What’s Not?” in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New York: Longman, 2000), pp.104-105.

3 第一個 I 是「投資」( Investment ),如今不論身處世界那一個角落,只要有吸引人的機會,資 金自然會源源流入,而且絕大部分跨國流通的資金大多屬於私人性質,匯入、匯出兩端的國家政 府根本不必介入,因為決定資金進出與否的只有一個因素──投資機會的品質好壞。第二個 I 為「產業」( Industry ),現代的「多國企業」(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MNCs )在制定策略時,已 不再完全以國家為考量或限制因素,現今這些多國企業最想做的是在投資所在地爭取最可觀的市 場,並盡可能的利用當地的資源,換句話說,投資地區大為看好的前景(如東協加三)才是這些多 國企業所考慮的,然而這樣的前景雖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但是顯然並非所有多國企業均能熟悉這 個具有市場潛力的地區,唯有等待根據大型多國企業透過產業發展先行累積前往投資的經驗及研 究成果,來學習到如何評估前往充滿潛力地區投資的知識,才能降低風險及追求利益,而這些大

(11)

因此,如果國家能掌握此四個順應經濟全球化不可缺少的要素,勢必能增加其國 家競爭力,因為它能提供所有創造全球經濟利益最完善的環境,並大量降低生 產、運輸、交易和蒐集分析資訊的成本。4

許多國家無法完全掌握或穩定控制這四個要素,其中包括許多已開發國家在 內,而開發中國家更是遙不可及。蘇共的瓦解和東亞國家經濟的崛起,更逐步擴 展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範圍,使得各國政府面臨來自全球競爭的強大壓力,不得 不調整原本所採行的國家政治經濟政策。5因為這「四I」要素受其中資訊科技技 術龐大的發展潛力所影響,使投資、產業、生活型態等相關規範非現今任一個單 一國家所能處理。

再者,在全球體系尚未成熟情況下,為因應國家間互賴之迫切性,區域經濟 及安全論壇之間穩定和秩序方面的合作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當前尤以北美 自由貿易區、歐洲聯盟、東協自由貿易區為當前世界三大政治與經濟中心。由此 可見,當今的世界秩序呈現出全球化和區域合作同為建構國際體系的主要力量。

所以,冷戰結束兩極體系瓦解後,美國霸權經濟實力相對於歐盟和亞太經濟實力 逐漸上升情形之下有減弱的趨勢,三區域逐漸分食世界經濟利益大餅。

首先,大部份經濟活動皆集中在「北美自由貿易區」(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NAFTA )、「歐洲聯盟」( European Union, EU )、「東南亞國家協會」

(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Nations, AESAN )此三個區域當中,其他低度發展國 家卻逐漸的被邊緣化在財富創造的過程中,這三個所謂的「全球三角」( Global

型多國企業不僅開展讓所有投資者更具信心的資本市場和產業規模,同時所累積的相關知識和經 驗則讓自己取得更多可以投資的資源。第三個 I 是資訊技術的應用(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現 今不論是投資或產業都因為資訊技術而變得容易流通,多國企業可以同時在世界許多地方營運,

但是卻不必在這些投資國裡一一設立完整的營運系統,因此,跨國參與和策略聯盟的障礙也隨之 減少。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 I 是個別消費者( Individual Consumers )同樣也變得更全球化了,消費 者比以往更容易取得全球各地的生活型態資訊,因此個別消費者不管產品從哪裡來,而是根據品 質和價格來選擇消費者的需求。大前研一著(李宛容譯),《民族國家的終結》(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 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es)(台北:立緒,1996 年),頁 4-7。

4 May T. Yeung, Nicholas Perdikis and William A. Kerr, Regional trading blocs in the global economy:

the EU and ASEAN (Massachusetts: E. Elgar., 1999), p.5.

5 Herner Hänggi, “AS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Triad,”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 nomy, Vol.4, No.1, 1999, pp.62-63.

(12)

Triad )逐漸囊括世界絕大部分的生產、投資和貿易活動,同時提供 90%的全球外 國直接投資,以及佔世界國民生產毛額總額的 85%。6

第二點是所謂的資訊不對稱,「全球三角」掌握了資訊科技的技術,使得其 在蒐集、創造和分析資訊上更勝一籌,而「全球三角」與其他地區的貧富差距因 此呈倍數的加大。資料顯示在1998 年時,雖然約有 1 億的人口已經使用網際網 路,按等比例推論,甚至到2005 年的時候這個數目會達到 10 億人之多,但是世 界上大部分的人將還是不會加入網際網路的使用之中,因此全球化將不會立即是 全球性的,而是區域性的。7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東南亞國家紛紛獨立,其後成立東南亞國家國協,出 口導向貿易策略便成為東協積極向外與國際組織建立關係之考量,而興起與歐體 交往合作之念頭,然而此時國際社會正逢能源危機之秋,歐體為穩定取得從事工 業化發展所需之天然資源,在各取所需下始建立經濟對話與合作之關係。然而由 於東協尚未完全步出遭受歐洲殖民歷史的陰霾,以及雙方各自專注於自身區域的 發展,使得東協與歐體的關係進展有限。相對於美歐、美亞的雙邊關係,歐體和 東協雙方間缺乏正式緊密互動的機制,這三個區域間的合作關係尤以歐體與東協 間最為薄弱。第兩次大戰至冷戰結束後,美歐雙方除了在政經和軍事合作方面有 緊密關係,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 ) 以及「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 Transatlantic Free Trade Area, TAFTA )之合作,而 美國與東協間也有「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等政經方面的合作關係。因此,在 90 年代東南亞國家快速經濟成長的刺 激,以及為均衡上述三區域間合作發展關係之下,加強歐盟與東協雙方互動關係 的機制──「亞歐會議」( Asia-Europe Meeting, ASEM )於 1996 年便孕育而生。8

6 Herner Hänggi, op. cit., p.63.

7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Jr.,”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oreign Affairs, Vol. 77, No. 5, 1998, p.82.

8 歐盟與東協最早的關係應追溯於歐洲對東南亞國家的殖民統治時期,菲律賓最早是受西班牙統

治,馬來西亞則是歷經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統治,而印尼則是被荷蘭殖民,越南、寮國是受法國 統治。Herner Hänggi, op. cit., pp.67-68. and Yeung, Perdikis and Kerr, op. cit., p.79.

(13)

本文研究之動機乃基於當前國際體系受全球化和區域化交互影響的情況,鑑 於筆者所處之海島─台灣,礙於先天條件不佳,如市場小、天然資源少等,再加 上國際地位尚未獲得大部分國家承認的因素,所以更加需要制定邁向國際之發展 策略,積極參與區域合作組織一直是台灣最重要之任務。在北美、歐盟、東協全 球三大區域間合作組織中,台灣目前僅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因此對於歐盟完 成更高層次的整合,以及在歐盟逐漸與東協自由貿易區建立全面性關係之際,為 了避免被邊緣化的情形發生以及爭取國家發展所必備的四 I 要素,此兩大區域間 合作所產生之龐大且充滿希望的經濟潛力是台灣應積極重視且拓展的。此外,在 全球治理機制尚未完全成熟下,區域合作仍為目前國際最廣為因應全球化之合作 模式,儘管歐盟與東協間之合作關係相較於北美與歐盟、北美與東協是相對薄 弱,但其未來充滿發展性,為引起筆者研究此議題之動機。

二、研究目的

歐盟於 1994 年制定了「邁向亞洲的新戰略」( Toward a New Asia Strategy ) 以顯示其對東亞區域的重視,同時也為歐盟與東協雙方建立關係奠定基石。歐盟 的亞洲新戰略,著眼於東亞的興起大大地改變了世界經濟秩序的平衡,而且東亞 在歐盟和北美經濟發展逐漸停滯的同時,卻每年持續的成長,可見東亞蘊含豐富 的市場及消費潛力是歐盟關注的焦點,因為歐盟唯有加強與東亞間的關係,方能 維持其在世界的經濟領導地位及避免經濟成長停滯,所以歐盟希望能與東協以平 等的夥伴關係來展開對話,共同在國際事務上扮演具建設性和穩定性的角色。世 界經濟論壇執行長Klaus Schwab 和新加坡外交部長 Kishore Mahbubani 皆認同東 協這塊區域將扮演世界政經舉足輕重的角色。9因此,歐盟希望採取更積極的態 度,以解決亞歐雙方的問題及需求而產生的新戰略,來作為雙方對話的基本共 識。歐盟利用其過去殖民經驗以及科技技術,來重新獲取歐洲的地緣經濟效益,

9 Herner Hänggi, op. cit., pp.60-61.

(14)

其中包括連接東南亞和鄰近中國大陸廣大的市場潛力和豐富的資源。10東協亦能 從歐盟得到其在國際事務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支持,以及所需的成熟市場、技術和 資金等。11

歐盟與東協亦明瞭全球化將帶來更複雜且互賴的關係,使得雙方需進一步透 過達成有別於 90 年代前的合作發展路徑,因此,1994 年 9 月在德國所舉辦的第 十一次東協和歐盟外長會議中,東協成員國的外長均接受歐盟所做出的「邁向亞 洲新戰略」政策白皮書,並且同意東協仍然是歐盟在亞洲地區對話的基礎。12隨 後同年 10 月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訪問巴黎時,即向法國提出召開亞歐高峰會之構 想,並得到法國的同意,因此在法國的推動及泰國政府高級代表團的積極協調 下,歐盟部長理事會於 1995 年通過決議,支持召開亞歐高峰會議。13歐盟與東協 在 1995 年 5 月高級官員會議中在交換有關這兩個地區的政治和安全議題上達成 了共識,於是決定首次的亞歐高峰會議將在 1996 年 3 月初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

並邀請中國、日本及南韓與會。14亞歐會議是以既存的雙邊關係為基礎,如歐盟 與泰國、歐盟與馬來西亞等,來加強此區域間的合作架構,如此一來,亞歐會議 是包含雙邊國與國關係、區域間合作兩種互動模式相互增強的架構。15除了由天 然資源供應所形成的分枝效應外,歐盟與東協透過多元協商與對話機制來促進與 增進彼此合作發展的共識,所建立的亞歐會議包括政府首長會議、部長會議和社 會精英會議,合作與對話議題同時橫跨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三個層面,以期

10 歐盟在此所過於簡化定義的亞洲,是為了有一個較完整且具代表性的組織個體與之建立關係

並交往,隨著東協加三(中國、日本和南韓)自由貿易區的成立,歐盟遂將東協視為足以代表亞洲 區域組織的集合體。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council, “Towards a New Asia stra- tegy”, COM (94) 314 final, 13 July 1994, Brussels, (http://europa.eu.int/comm/external_relations/asem /asem_process/com94.htm), pp.1-2. ; Christopher M. Dent, “ASEM and the "Cinderella complex" of EU-East Asia economic relations,” Pacific Affairs, Vol.74, No.1(Spring 2001), p.25.

11 Christopher M. Dent, “The ASEM:Managing the new framework of the EU’s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East Asia,” Pacific Affairs, Vol.70, No.4(Winter 1997/1998), p.510.

12 ASEAN Secretariat(ed.), “ASEAN Annual Report 1994 -1995─Dialogue Relations, ASEAN-EU”, (http://202.154.12.3/10401.htm). 關於東協與歐盟建立關係的發展進程將於第三章探討。

13 張亞中,「亞歐新關係」,美歐季刊,第 12 卷第 1 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民國 86 年春季號),

頁 112。

14 ASEAN Secretariat(ed.), ASEAN Annual Report 1994-1995─Dialogue Relations, ASEAN-EU”, (http://202.154.12.3/10401.htm).

15 張亞中,前揭文,頁 112。 ; Christopher M. Dent, “The ASEM:Managing the new framework of the EU’s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East Asia,” op. cit., p.507.

(15)

能更進一步形成達到「擴溢」至政治層面的基礎。

促成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大潮流的核心──經濟利益,是台灣所極力爭取 的,同時亦是歐盟與東協持續加深互動關係的關鍵動力所在,因此筆者希望能透 過歐盟與東協間經由天然資源部門合作所產生經濟的分枝效應,以及擴溢至政治 層面的情形,一方面能將歐盟與東協區域合作所形成的軌跡與發展,來與新功能 主義作一對照,除提供兩個分屬不同整合程度的區域合作發展進程的借鏡,亦評 估新區域主義的適用性;另一方面將提供台灣政府思考制定參與區域合作相關政 策之參考,交互運用經濟、政治、社會與文化合作議題作為切入點,以期有助拓 展台灣立足於國際社會之途徑。

第二節 研究理論、方法與範圍

一、研究理論

本研究以「新功能主義」為研究理論,分析歐盟與東協合作發展之情形。新 功能主義是延續承襲了功能主義的部分重要論點,並加以修正而來,新功能主義 更注重理論與實際之間所產生的關聯性,將原本功能主義所關注「全球層面」的 整合改以「區域規模」作為更有效管理的整合型態。

功能主義的代表首推梅傳尼( David Mitrany )依照當時國際環境競爭、分裂且 不穩定的情況而提倡功能主義,目的是為國際創造一個消除戰爭、促進和平的全 球穩定新秩序,所以唯有改變弱肉強食的無政府狀態,才能使充滿戰爭衝突危機 的國際社會情勢有所緩和。16因此,梅傳尼希望以功能合作途徑來組成國際性組 織以確保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16 Michael O'Neill, The politic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 a reader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p.32.

(16)

民族國家能力的侷限是促使梅傳尼提倡功能主義的另一項原因。17第一次世 界大戰戰後的「巴黎和會」中所提倡的民族自決原則使民族國家陸續建立,不過 重建的民族國家大多無法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給予國內社會,為了滿足人民的共 同利益,透過國家間積極的合作來產生互賴,進而化解人們的衝突與敵對,所以 需要有效的各取所需以及分享共同利益的跨國機制來協調。18因此,各自國家間 唯有透過專門性組織才能來進行互利的合作,並將部分權力轉移至其所委託的功 能性機構,由專家、技術官僚來負責統籌符合共同需求的合作事宜。19所以,梅 傳尼以「分枝說」( doctrine of ramification )來強調功能合作的擴張性,即一個部 門的功能合作會有助於其他部門合作之主張,20亦即一個部門的合作是另一個部 門合作的結果,而且又是另一個部門合作的動因,使得從原先僅僅只是技術和經 濟部門的合作有可能成為政治整合的正面影響因素。21依據功能合作的邏輯,部 門的合作非由高階政治層次的爭議性議題開始,而是由低階政治層次的經濟和社 會議題來展開,如稀少資源、失業問題、商品價格波動、勞工標準以及大眾健康 等方面,這些功能部門的合作將會形成一種功能性的國際互賴網,有助國際體系 的繁榮、和平與穩定,最後當功能性國際互賴網愈緊密與擴大時,經濟、社會部 門合作所產生的需求與壓力,將逐漸連結高階政治的議題,以推動更高層次的合 作。22

新功能主義學者哈斯( Ernst Haas )認為當代國際政治經濟環境逐漸互賴的情 形之下,各民族國家難以有效的執行其國內政策以滿足人民需求,此時須透過建 立超國家機制來形成跨國界的溝通、協調,以統籌管轄與解決跨越國家疆界的問 題,並由較不具爭議性之功能性議題來逐漸完成合作的項目,所以在超國家機制

17 Ibid., p.32.

18 David Mitrany, The functional theory of politics (London: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 Political Science, 1975), p.124.

19 Michael O'Neill, op. cit., pp.32-33.

20 張亞中,《歐洲統合: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台北:揚智文化,民國 87 年),頁 14。

21 Michael O'Neill, op. cit., p.31.

22 Walter Mattli, The logic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 Europe and beyo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 1999), pp.21-23.

(17)

建立的過程中便可逐漸達成一個跨國互賴網絡的基礎,如歐洲早期為了經濟發展 需求而形成的歐洲煤鋼聯營。23

哈斯亦主張在整合的過程中,國家政治精英和社會精英是扮演積極且關鍵的 角色,其推動所代表之利益團體取得利益,在彼此競爭與協商下,便產生共同所 能接受的利益,亦提供促進「分枝」與「擴溢」之壓力與基礎。由此可知分枝與 擴溢並非是完全自動發生的過程,部份是由精英份子們透過某一部門合作之決策 或協議來對其他部門的合作產生影響。24所以,為了擴展與深化部門間的合作,

超國家機制將需要更多的管理能力,而政治與社會精英的支持可以給予超國家機 制運作的權力,因此哈斯認為政治和功能性活動是很難一分為二的,因為政治和 社會精英往往兼具政治和功能的目的,其起初為達成共識會在開始進行若干技術 性或不會引起爭論的範疇內合作,但日後逐漸發現唯有將較多的權威讓與集體決 策機構,或向其他相關功能領域擴大其合作範圍,才能達到所設定的目標,所以 當合作範圍日益擴大,面臨主權與超國家機制之間的選擇時,原始的合作也就逐 漸向具爭議性的部門進行,這種逐漸政治化的發展,使得原來只是在經濟部門的 整合,提升到政治方面的整合。25

因此,哈斯所提出的「擴溢」將整合導向兩個發展面向,其一亦包括梅傳尼 以「分枝」來解釋功能性、經濟性部門合作的概念,而哈斯另稱之為「功能的擴 溢」( functional spillover );其二是「政治的擴溢」( political spillover )就是在「機 制化」( institutionalization )的功能合作組織中產生的結果,經由超國家機制的決 策,使精英份子了解功能合作的益處,進而支持整合的觀念和行為,另一方面由 功能合作所產生的資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的差異,將影響國家間進一步整合的意 願。26

23 Ibid., pp.41-44.

24 Ernst Haas, Beyo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p.409. ; 陳勁著,《歐盟外交政策與對外關係》(台北:五南,2002 年),頁 33。

25 Ben Rosamond, Theorie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pp.60-61. ; 張亞中,前揭書,頁 21。

26 Ernst Haas, Beyo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alifornia:

(18)

此外,奈伊( Joseph S. Nye )亦對新功能主義有不同詮釋,其認為由於國家間 互動增加,各國的政治行為者的確有可能增加其對共同超國家機制的需求,但也 有可能會選擇在國家基礎上處理有關問題,因此,互動的增加並不盡然會導致超 國家機制功能的擴大,反而有可能促成加強各國家中央機構處理對外合作事務的 能力。換言之,這使得各個國家可能更趨向以政府間主義來解決問題。27如歐體 與東協於 1972 年初建立的對話夥伴關係,係主要以國家間雙邊關係為對話模式。

奈伊認為透過超國家組織來形成具有「功能聯繫」( Functional linkage )特性 的合作是「擴溢」的中心思想。不過,奈伊認為技術性的事務合作會促進政府間 的合作或統合的假設是過於理想的,「擴溢」所產生的效果,使得各個國家重新 評估其未來的合作時,並不必然地將共同使命感升級,相反的,很可能以往共事 的經驗卻使得彼此對未來的合作發展持負面的看法,所以「功能聯繫」有可能產 生「擴溢」,亦有可能產生「溢回」( spill-back ),而且在「溢回」的不良反應方 面,不滿以功能聯繫方式合作的國家可能還會廢除原有的聯繫關係,而不想徹底 的進一步展開合作。28奈伊亦認為「刻意的聯繫」( deliberate linkage )是輔助和加 強「功能聯繫」的手段之一,因為「刻意的聯繫」可以將不同類型的問題以「包 裹」方式處理,在這些包裹問題中,其中一個問題的解決或改善,經常仰賴另一 個問題的處理,而且奈伊認為這種「刻意的聯繫」往往不是因為技術上方便如此,

而是具有政治或意識形態上的考量和政治上的方便,不過它也可能會造成反效 果,正因它是一種刻意的聯繫,當推動力一旦消失,已有的聯繫就會受到影響。

29

本研究以歐盟與東協這兩大區域的合作互動作為研究題材,所牽涉之內容與 範圍實過於廣泛,為避免雙方互動焦點模糊、搖擺,將透過新功能主義中所主張 之分枝效應─即部門間的合作,將雙方合作發展的情形予以更有系統的呈現。此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pp.10-14.

27 張亞中,前揭書,頁 24。

28 前揭註,頁 23-24。

29 前揭註,頁 25。

(19)

外,在國際政治經濟結構轉變之衝擊下,國家間互賴深化,政治、經濟與社會議 題愈加難以分割,且全球治理機制尚未成熟,區域合作成為不可逆轉之大趨勢,

因此本研究將以新功能主義途徑來檢視歐盟與東協間從經濟部門合作的分枝,以 及擴溢至政治層面的整合所建立共識的情形與進展。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採用文獻分析法為主,文獻分析是經由文獻資料進行研究 的方法,此方法為間接研究方法,文獻分析法可以以系統而客觀的界定、評鑑、

並綜括證明的方法,以確定過去事件的確實性和結論,其主要目的在於幫助了解 過去,重建過去,解釋現在,及預測將來。30

本研究所收錄之文獻以第一手文獻資料為主,第二手文獻為輔。第一手文獻 為歐盟與東協合作關係之年度官方公報、年度報告書、官方統計年鑑,及亞歐會 議出版品與文件等類別;第二手文獻為學術期刊、專書、報章雜誌與網路資料等。

因此,為使筆者更方便了解歐盟與東協此兩大區域自 1970 年代始合作之發 展,本文採用文獻分析法將有利對研究歐盟與東協合作發展時序的了解,此外,

亦有助超越筆者對研究議題時間與空間上之限制。31

三、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將以歐盟與東協於 1972 年建立互動關係開始,至雙方進一步建 立全面性夥伴關係後的第四次亞歐會議為止。就時間範圍而言,為能清楚呈現歐 盟與東協開始建立關係之背景,時間將前挪至 1960 年代,所以研究時間範圍是 1960 年至 2002 年。

30 葉至誠、葉立誠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2000 年),頁 138-140。

31 前揭註,頁 140 和 146。

(20)

就研究標的而言,以歐盟與東協區域間合作的情形為主。各自區域內的整合 情形不將詳述。這兩個區域隨著時間的變遷,區域整合程度及成員有所不同,而 本研究所論述之名詞及其所涵蓋之範圍亦隨之有所不同:

在歐盟方面,在 1993 年 11 月 1 日「歐洲聯盟條約」生效之前,歐盟均尚稱 歐洲共同體(以下簡稱歐體),歐體會員國於 1965 年有德、法、義、荷、比、盧 6 國;1973 年加入英國、愛爾蘭、丹麥共有 9 個會員國;1981 年加入希臘共有 10 個會員國;1986 年加入西班牙與葡萄牙共有 12 個會員國;1995 年加入奧地利、

瑞典、芬蘭共有 15 個會員國。

在東協方面,1967 年由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與泰國 5 國簽署「曼谷宣 言」後便正式成立東南亞國家協會;1984 年汶萊加入成為第 6 個會員國;1995 年越南加入共有 7 個會員國;1997 年分別有柬埔寨、緬甸與寮國加入成為 10 個 會員國。

就研究空間而言,由於區域間合作受到全球化與國際體系之影響,因此歐盟 與東協的合作發展關係亦受到美國、中國、日本與南韓等國家以及國際組織的影 響,但本研究基於避免過於複雜與廣泛,將不詳加論述這些國家與國際組織對歐 盟與東協合作之影響。再者,歐盟與東協間經貿合作受國際經貿組織之規範,於 是在 1995 年 7 月 1 日前,此國際經貿組織稱為關稅暨貿易總協定(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s, GATT,以下簡稱關貿總協 ),之後均稱世界貿易 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以下簡稱世貿組織 )。

最後,由於筆者受時間與空間、經費與個人能力因素的制約,使得本研究有 以下四個限制。首先,於歐盟與東協第一部分的發展無法取得實際經驗之看法,

僅能依賴文獻來觀察並推論雙方的互動進程。第二,在雙方進入第二部分的發展 下,筆者亦無法前往作為引導歐盟與東協間主要互動架構的亞歐會議中,以實地 攫取重要政治與社會菁英對於雙方未來的看法,僅能依賴官方文件及其他學者研 究之學術論文來作參考。第三,關於功能合作的「分枝」部分,筆者限於經費與 現階段能力有限,僅能以官方經貿統計年鑑與官方公報來分析並據實呈現,有關

(21)

社會精英推動歐盟與東協整合之看法將大多參考其他學者研究之期刊論文。第 四,由於官方統計年鑑原有分類因素之制約,使得筆者在探討天然資源之章節,

僅能以其總大項分類來呈現,因此在天然資源細部項目統計資料的呈現上將有所 限制。

(22)

第二章 區域經濟合作之發展趨勢

在有關全球化議題的論述甚囂塵上之際,全球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似乎 是越來越趨於相互融合,但隨著資訊科技不斷突破創新的發展,全球化現象仍處 於一個正在進行與變動中的階段。90 年代開始,兩極對立體系瓦解,國際政治 經濟結構歷經轉變後,經濟發展為國際社會帶來未來美好的願景,而國家間的互 動往來模式由於促進經濟發展的媒介─資本、商品、資訊、思想、人員等而呈現 出多管道與多層次的特性,因此為使國家更容易管理這些媒介,於是在世界貿易 組織之運作未全然步入正軌的情況下,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便成為一大潮流。

第一節 區域合作

一、定義

由於區域經濟合作模式並不是90 年代才出現,因此為區分不同的區域經濟 合作模式,將從區域經濟合作的定義、程度深淺以及其形成的軌跡來探討。

首先,關於區域( region )一詞的定義有許多主張,最常使用的有以下三項:

1. 地理區上的接近而形成,通常指的是一些國家位處於一個特別劃分地理 的區域中,例如依照地理名詞所定義的歐洲、東南亞等。

2. 根據文化、語言、宗教和發展程度來細分,如中東回教地區。

3. 依經貿互動和政策間的相互協調而構成的關係。32

一般而言,區域合作模式主要是根據上述主張所衍生出來的,經由所謂自然

32 Edward D. Mansfield and Helen V. Milner, “The New Wave of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Vol.53, No.3(Summer 1999), pp.590-591.

(23)

偶發的歷史過程,即一群具有相近地理歷史背景的國家間,透過內部市場與人民 自 發 性 需 求 而 形 成 的 經 濟 流 動 關 係 , 亦 可 解 釋 此 過 程 為 「 區 域 化 」 ( Regionalization )。33再者,如果一區域內,主要經由國家間透過相互的經濟政策 合作和協調關係的政治過程,可稱之為「區域主義」( Regionalism )。34隨著區域 主義發展的變遷,使得相近的地理歷史背景因素不再是形成區域合作的必要條 件,而由經濟利益取而代之。

顧名思義,區域經濟合作乃指數個國家間採取一些可以促進彼此間經貿獲利 的措施,主要以經濟整合為目標,根據學者貝拉薩( Bela Balassa )依區域經濟整 合之程度深淺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優惠貿易協定( Preferential Trading Agreement ):參與協定國家相互應允部 分的非歧視關稅減讓,並對協定以外國家仍採取既有的關稅、非關稅障 礙,但在特殊情形下允許協定外國家享受優惠關稅。

2. 自由貿易區( Free Trade Area ):區內各國彼此撤除一切有關商品貿易之障 礙,但區內各國仍維持與區外國家間的關稅及其他貿易限制措施。

3. 關稅同盟( Customs Union ):完全廢除區內國家相互的關稅與限額,並對 區外輸入商品,設立共同對外關稅。

4. 共同市場( Common Market ):為高層次的經濟整合,廢除會員國的貿易 障礙及設立共同對外關稅,共同市場還更進一步廢除區內生產要素、商 品、人員、勞務與資本移動的國別限制,已達成市場的自由流通。

5. 貨幣同盟( Monetary Union ):包含共同市場的特質外,區內各國的匯率必 須保持在相當固定的水準,同時各國財政、經濟、貨幣與社會政策都必須 達到某種程度的協定。

6. 經濟同盟( Economic Union ):指貨幣與財政機構達成統一,受到超國家

33 Julie Gilson, Asia meets Europe : inter-regionalism and the Asia-Europe Meeting (Massachusetts:

Edward Elgar, 2002), p.3.

34 Edward D. Mansfield and Helen V. Milner, op. cit., p.591.

(24)

中央機制的控制。35

基本上,區域經濟整合是採取對內優惠、對外歧視的差別待遇,同時涵蓋了 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雙重成分。

二、第一波區域合作

依此根據上述的定義,有關區域經濟合作形成和發展的軌跡,大致上可以第 二次世界大戰作為第一波與第二、第三波區域合作的分水嶺,而這三波區域合作 間亦存在許多有關區域經濟合作不同時期之特徵:

首先,推動第一波區域經濟合作的第一個時期始於19 世紀下半葉,歐洲國 家間透過工業革命和科技進步開展彼此經貿市場自由化的合作,再加上與歐洲國 家之外的國家建立雙邊協定,帶動了以歐洲國家為主發展區域主義模式,更促進 國際商業貿易體系的發展。

第二個時期始於第一次大戰結束後,此時期為主要強權帝國(西方國家),如 英國建立大英國協、美國與拉丁美洲建立的雙邊協定,鞏固其所建構的商業網絡 體系,多為歧視性貿易壁壘和保護主義相關之協定。

第三個時期為第二次大戰爆發前,主要是國家間為追求商業貿易市場所造成 的政治衝突有關聯,因為當時有很多國家沒有能力解決國內所面臨的經濟蕭條,

而升高的政治衝突則是為了解除國內壓力而向外爭奪資源所爆發的,雖然 1930 年初期的國際貿易協定是以區域貿易自由化為基礎,但由於主要強權間的政治對 抗,和主要強權扶植國內企業需求目的所使用的區域貿易策略,因此使得國際自 由貿易協定難以達成。36

依照第一波區域合作的三個不同時期,反映出歷史背景為區域經濟合作的重 要基礎,而國家扮演的政治角色亦使區域經濟合作愈加顯著。再者,第二次大戰

35 Bela Balass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London: Allen & Unwin, 1962), pp.1-3. ; Dilip K. Das, Regionalism in global trade (Massachusetts: Edward Elgar, 2004), pp.15-16.

36 Edward D. Mansfield and Helen V. Milner, op. cit., pp.596-597.

(25)

可以是區域經濟合作模式轉變的分水嶺,因為強權帝國各自所建立的商業貿易網 絡,是呈現相互爭奪與保護利益的壁壘,使得第一波的這三個時期的區域經濟合 作是以較具封閉性質的區塊集團化來發展。

三、第二波區域合作

第二次大戰後,多邊經貿架構因應區域主義惡性競爭而存在,同時間國家除 繼續在既有的區域基礎上去安排貿易,並逐漸積極拓展區域經濟合作的對象,成 員國不再僅只以歷史背景作為主要結盟的考量,而以彼此間經貿政策的配合為優 先等一系列特徵為新一波的區域經濟合作的活絡和轉型扮演關鍵性因素。37

第二波區域合作始自第二次大戰後,許多被殖民國家紛紛獨立,基於國際現 實環境的考量,以及本身發展的需求,往往透過結盟的方式凝聚經濟力量而形成 區域經濟合作的安排,到了1950 年代末便開始逐漸形成一股潮流,這些新興獨 立國家為擺脫低度發展階段,便形成區域經濟合作體。38如拉丁美洲方面主要有

「拉丁美洲自由貿易協會」( Latin Americ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LAFTA )、「安 地斯協定」( Andean Pact )以及「中美洲共同市場」( Central American Common Market, CACM );亞洲有東南亞國家協會;而非洲方面則以「中非關稅暨經濟同 盟」( Central African Customs and Economic Union, CACEU )為代表,然而,這些 組織在進入70 年代後,都先後因結構性障礙而限於停滯或解體,其中大部分非 洲國家此時期的政治經濟發展程度是較中南美洲與亞洲低,甚至被稱之為第四世 界或第五世界。39

在拉丁美洲方面,中、南美洲國家為因應歐洲共同市場的成立,於是在 1960 年由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巴拉圭、祕魯和烏拉圭組成「拉丁美洲自由

37 Iibid., pp.598-601.

38 Ibid., p.600.

39 Bjorn Hettne, Andras Inotai, and Osvaldo Sunkel, The new regionalism and the future of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p.93.

(26)

貿易協會」,而後厄瓜多與哥倫比亞於1961 年加入,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分別於 1966 和 1967 年加入,然而,在拉丁美洲自由貿易協會中,除巴西、阿根廷和墨 西哥為準工業化國家外,其餘各國在發展程度不及這三國下開展自由貿易協商 時,因無法談妥利益分配,而埋下日後中止整合,與「安地斯協定」分裂脫離的 因素,其後由於整合進展緩慢、停滯,於1969 年的年度會議中公開宣布失敗而 陷入停頓。40 再者,安地斯協定於 1969 年成立,原始會員國有玻利維亞、智利、

哥倫比亞、祕魯、厄瓜多,委內瑞拉於1973 年加入,欲促進彼此間能自由貿易 的共同市場,後卻因各會員國自身政經發展的需求,對協定內容無法確實遵行,

使彼此歧見與爭議頻傳,導致效果不彰。41除此之外,「中美洲共同市場」於1960 年成立,會員國有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於 1963 年加入,由於有美國的涉入,其效果相對於上述兩個自由貿易區是成功的,

美國在其中扮演區域領導者角色以緩和利益分配問題與協助彼此政策間的協 調,目的為使中美洲能配合其圍堵古巴之政策,而後是因為薩爾瓦多發動對宏都 拉斯的軍事侵略而使整合進展終止。42

在同屬於開發中國家的東南亞國家方面,由於受限於週邊共產國家勢力擴張 所引起的緊張情勢,使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協議組成防範 共產主義侵略及自保的區域性組織,而非區域經濟合作組織,而後在其週邊共產 國家勢力式微之後,東南亞政治情勢回復穩定,東南亞國家轉而關注此區域共同 體內的經濟成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共同為此區域的繁榮與穩定來努力,於 是在東協國家明瞭和平與穩定對創造其經濟成長是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避免 外來勢力的介入和干預此區域內的事務,因此各成員國同意東協建立為一個東南 亞自由、中立和和平區( Zone of Peace, Freedom, and Neutrality in Southeast Asia, ZOP FA N ),來開始加速對經濟事務的關切,所以在 1967 年成立東南亞國家協 會。然而越戰的發生,成員國家發展程度各異、經濟結構互補性低,以及政治體

40 Walter Mattli, op. cit., pp.140-142.

41 Ibid., pp.147-149.

42 Ibid., pp.142-146 ; 150-151.

(27)

系、文化、歷史、宗教背景的不同,造成缺乏形成區域經濟合作的共識,使得區 域經濟合作進展相當緩慢,此時期的合作意圖是政治考量大於經濟考量。43

歸納上述開發中國家在此波潮流所形成的區域組織成效不彰的主因在於:

1. 缺乏領導國家:

由開發中國家所組成的區域組織大多缺乏領導國家,無法在短期內對因經濟 和政治方面的變動而遭受損害的國家提供補償措施,致使部分國家對整合利益喪 失期望,同時亦無法透過有效的制度安排來協調利益之重新分配。

2. 缺乏迫切性需求:

一是短期利益並不顯著,將影響各參與國對中期目標成效之肯定,進而對組 織產生疑慮;二是參與國產品競爭性較互補性高,造成區域內貿易量不足;三是 由於市場開放後將損及各國的利益,各國仍存有保護主義心態。

3. 政治環境不穩定:

由於多屬新興獨立國家,國家政治體制仍未成熟,行政效率低落、貪污及族 群衝突為區域經濟整合的推動帶來不確定因素。44

相較於這些開發中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歷程,歐洲的表現一直是被當作是區 域合作的範本。1952 年歐洲煤鋼共同體( 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 ECSC )的之創立,成員國包括法國、西德、比利時、義大利、荷蘭和盧森堡,而 後 1957 年歐洲經濟共同體遂形成四個發展目標──包括自由貿易區、關稅同 盟、共同市場和僅有共同農業政策的經濟同盟,不過隨著成員國的擴大,歐體的 經濟表現卻持續的遲緩,各成員國對於貨物、服務、資金、技術和勞工皆持續的 設限因而阻礙了共同體的運作發展,僅於1968 年達成關稅同盟的目標,進入共 同市場階段。45

43 Yeung, Perdikis and Kerr, op.cit., pp.45-46. ; ASEAN Secretariat(ed.), ASEAN economic co- operation: transition & transformation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7), p p.15-20.

44 Walter Mattli, op. cit., pp.140-152.

45 Yeung, Perdikis and Kerr, op. cit., p.38

(28)

四、第三波區域合作

最後,第三波區域經濟合作的潮流,始於 1980 年代末期,冷戰的結束象徵 著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瓦解,亦開啟分屬美、蘇與不結盟集團間的互動管道,而且 由資訊科技所帶動經濟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下,區域經濟合作呈現嶄新的面貌。

首先,由於受到歐體的刺激,北美洲也興起區域經濟合作的熱潮,由於美國、

加拿大與墨西哥三國地緣位置緊鄰,政治環境穩定,國家間經濟互補性高,「美 加自由貿易協定」( U.S.-Canada Free Trade Agreement, CUSTA )因而於 1987 年簽 訂,其後又於 1992 年 10 月將之擴大為包括墨西哥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 ),並於 1994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46

再者,拉丁美洲區域經濟合作之進展受到了外在結構變化之影響,一是由於 東歐共產國家的瓦解使歐體逐漸深化與擴大,二是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立,使拉 丁美洲國家產生被邊緣化的疑慮,所以在 1990 年 6 月巴西與阿根廷協議於 1994 年底成立共同經濟體,此構想獲烏拉圭及巴拉圭響應,期望經由區域整合解決財 經困境,藉由市場改革與市場導向政策來促進經濟發展、吸引外國投資及國際競 爭力,於 1991 年 3 月簽署協定,成立「南錐共同市場」( Mercado Comun de Sur, MERCOSUR ),由於四國經濟發展不一,尤其是各國貨幣、貿易政策不同,因此 自推動以來,進展速度緩慢。然而,自 1993 年歐洲共同市場與 1994 年「北美自 由貿易協定」生效後,為了與這兩大區域進行貿易協商時獲得更多的籌碼,才加 快南錐共同市場的步調,決定自 1995 年初起開始運作,以五年計畫來完成關稅 同盟,其中智利於 1994 年 9 月加入。47

除此之外,安地斯協定於 1991 年重新提出更新方案,計畫先由玻利維亞、

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三國組成自由貿易區,而後將厄瓜多與祕魯納入組織內,五 國同意於 1995 年初建立共同對外關稅制度,而中美洲共同市場,會員國於 1990

46 Walter Mattli, op. cit., pp.179-185.

47 Ibid., pp.152-156.

(29)

年承諾逐步達成共同關稅政策的目標,首先於 1992 年中消除區域內農業產品貿 易關稅,以及於年底建立共同對外關稅制度。48

在東協方面,其於 1980 年代末期亦遭逢外在國際事件之影響,一是憂慮歐 體單一共同市場與北美自由貿易區所造成的貿易壁壘化的情形,二是烏拉圭回合 談判進展步調的緩慢,因此為增加本身區域貿易談判的籌碼,因此會員國同意在 1993 年建立自由貿易區,1994 年 9 月透過共同有效優惠關稅( Common Effective Preferential Tariff, CEPT )計畫在 2003 年能將製造品的關稅減少至不超過 20%,以 及在 2008 年不超過 5%。49

歐體方面,其在共同市場的建構上,並非全無障礙。直至1987 年才經由各 國共識並明確訂出完成共同市場的時間表,此一進程為1993 年各成員國同意「馬 斯垂克條約」進行經濟暨貨幣同盟的進展建立了基礎,目前的歐盟正朝向一個總 體經濟整合,以及政策和政治制度的統一,包括社會福利的一致,以及其他法律、

規則和憲法。50

區域合作中的第二和第三波潮流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甚鉅,使得關稅優惠貿 易協定下的區域合作成長有顯著的增加,大部分是屬於開發中國家為了改善出口 和外國投資環境所實行自由化和開放經濟政策的策略,所以區域合作的最新趨勢 是有別於兩次大戰之前的區域合作模式,包括高層次的經濟互賴(總體經濟政策 協調)、交由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來調停貿易紛爭的意願,及由關貿總協和世貿組 織來管理國際貿易關係為近來區域合作的主要特徵。51

第二節 區域間合作

區域經濟合作經由「關貿總協」轉變至「世貿組織」的一系列協商、談判,

48 Ibid., pp.156-157.

49 Ibid., pp.166-168.

50 Yeung, Perdikis and Kerr, op. cit., p.39.

51 Edward D. Mansfield and Helen V. Milner, op. cit., p.601.

(30)

鉤勒出由資訊科技所帶動的經濟全球化的遊戲規則,統籌經貿事務與成員國數量 皆是歷來之最。目的將把全球國家與區域合作納入多邊整合體系之中,為了讓以 往較為封閉的國家間與區域合作集團逐漸開放,將對內優惠、對外歧視的措施分 別普及化與簡化。52

然而,在第三波區域經濟合作潮流之中,經濟全球化的「複合互賴」(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情形亦加顯著,全球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國家間的互賴關係 因空間距離的縮短使通訊、運輸成本的降低而更緊密,讓彼此互相影響的狀態更 甚於以往,並且以包括人員、商品、資訊和資本跨越國際疆界的互動來決定區域 間合作的狀態。53因此,各個國家將面臨全球性的競爭壓力,而需要挹注大量的 資金和節省成本來調整自身的結構,各國將會適時的找尋合作對象以分攤風險和 分享機會,對象包括國家和多國企業。54所以,第三波區域合作的潮流使區域合 作組織的數量與整合程度更多、更深外,如北美自由貿易區、拉丁美洲自由貿易、

東協與歐盟等,而合作對象也不再侷限於同一水平的發展程度與鄰近地區,如亞 太經合會與亞歐會議等。55由此可知,區域合作隨著烏拉圭回合談判的成功進展,

將封閉集團化性質的區域合作導向開放的區域合作體系,使區域合作與多邊體系 相互彌補得以減緩國家間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壓力與需求,並逐漸由「世貿組織」

多邊架構來主導安排國際貿易。56

一、後冷戰區域間合作之發展

52 Dilip K. Das, op. cit., pp.70-71.

53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Jr., op. cit., pp.81-82. Keohane 和 Nye 認為複合互賴有三種 主要特徵:(一)多層次的管道將各個社會相互的連結,這些管道包括了正式的外交互動、政府與

非政府菁英之間的直接互動、非政府菁英間的互動──即跨國性組織內的互動,如貿易。(二) 在

複雜的互賴關係中,多層次議題可提出於共同的議程上,安全議題並不總是居於優先地位。(三) 武力作為政府使用的工具已變得不重要或不相關,但並不說武力已經被淘汰,而是在解決經濟議 題上,武力的使用變為較不相關。Paul R. Viotti , and Mark V. Kaupp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 Pluralism, Globalism,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8), pp.384-385.

54 Paul Hirst and Grahame Thompson, “Globalization – a Necessary Myth?” in David Held and Anthony McGrew(eds.), 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 Reade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Debate, Part I(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0), p.72.

55 Dilip K. Das, op. cit., p.64.

56 Peter Drysdale and David Vines, Europe, East Asia, and APEC : a shared global agenda? (Cambri- 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53-54.

(31)

依目前經貿活動多集中在北美、歐洲與亞洲的情形,以下將針對這三區域間 的合作稍作探討,北美與歐洲間有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北美與亞洲間有亞太經 濟合作會議,而亞洲有東南亞與東亞間的「東協加三」(中國、日本與南韓)自由 貿易區。

在北美與歐洲的區域間合作方面,兩區域間有著強烈的經濟、政治與文化傳 統聯繫關係,而兩區域間最初的合作關係是在冷戰時期所建立的軍事同盟,由美 國來提供其強大的核武保護傘與蘇聯抗衡,稱之為北約組織。冷戰後,經濟全球 化使雙方轉而關切經濟議題,因此便在 1995 年馬德里美歐高峰會議中提出「新 跨大西洋議程」( New Transatlantic Agenda ),以期透過新大西洋市場的概念來逐 漸形成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使兩區域能在經貿政策合作上更趨於一致。57

在北美與亞洲的區域間合作方面,澳洲總理霍克( R.J. Hawke )於 1989 年初 提議在亞太地區創立一個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合會」,目的在希望經由部長 間的諮商會議,尋求亞太地區經貿政策之協調,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與區 域合作,以維持亞太區域的成長與發展,其分布範圍廣至南、北太平洋的東西側,

成立時有12 個會員。58 亞太經合會最重要的目的是在 1994 年 11 月於印尼茂物 ( Bogor )舉行的第二次領袖會議所發表的「茂物宣言」( Bogor Declaration ),承 諾達到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時間性計畫,先進國家要在西元2010 年前,開發中 國家在2020 年前達成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計劃。59

在亞洲方面,由於東亞與東南亞國家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上是相當異質,因 此除了東協是90 年代初東南亞國家透過內部會員國成立之外,而諸如亞太經合

57 Herner Hänggi, op. cit., pp.67-68. and Christopher M. Dent, “ASEM and the "Cinderella complex"

of EU-East Asia economic relations,” op. cit., p.27.

58 成立至今 APEC 有 21 個會員體,分別為澳洲、智利、印尼、馬來西亞、巴布亞鈕幾內亞、俄 羅斯、泰國、汶萊、中國大陸、日本、墨西哥、祕魯、新加坡、美國、加拿大、香港、韓國、菲 律賓、台灣、越南。楊永明,「APEC 架構與運作的發展與兩難」,理論與政策,第 11 卷第 1 期

(台北:理論與政策季刊社,民85 年 12 月),頁 44。

59 Ji-ru Shen, “China and APEC:Regionalization from China’s Domestic Perspective,” in Hettne Bjor n(ed.), The New Regionalism and the Future of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London: Macmillan Press, 2000), p.255.

(32)

會是由區域外的力量所主導成立的,原本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首先提出東亞經濟 集團( East Asian Economic Grouping , EAEG )的概念,欲排除區域外勢力的介入 以自主東北亞和東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但現實上東亞地區仍無法擺脫對美 國市場的依賴,此提案因而中斷。60直至1997 年,東協與中國、日本、南韓政府 首長與會後,同意提出共同宣言以成立「東協加三」此官方機制來增進彼此之間 在 21 世紀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方面的合作關係,並於 1999 年協議出 7 大合作領域,有經濟和社會議題、貨幣和金融議題、社會和人力資源發展、科技 和技術發展、文化和資訊議題、發展合作以及政治和跨國議題,以逐漸朝東亞自 由貿易區的目標邁進。61

二、亞歐新合作關係

區域合作在全球經貿多邊體系發展之下,呈現開放的發展趨勢,各區域間的 互賴使得彼此之間的關係網絡更加複雜,亦而形成區域間的合作關係,由於各區 域間整合條件不一,其所產生的效應亦差距頗大。儘管歐盟與東協間的差距甚 大,但其所反映的整合潛力為世人所關注。

在兩區域的相似度方面,歐盟和東協各自形成區域合作的背景,係按照地理 位置的接近、經貿互動和政策間的相互協調,以及相似宗教和發展階段而構成的 關係。

在相異度方面,兩者的發展程度實屬不同階段,而且由於地緣因素及世界多 邊貿易體系的功能不彰,使彼此間關係仍處於萌芽的階段,其中又屬整體架構制 約因素的影響最大。因為二次大戰後的「關貿總協」在成立的前十五年間,協定

60 Herner Hänggi, op. cit., pp.60 ; 66.

61 ASEAN Secretariat(ed.), “ASEAN Annual Report 1997-1998─External Relations”, (http://www.a seansec.org/9963.htm), pp.1-2. ; ASEAN Secretariat(ed.), “ASEAN Annual Report 1999-2000─Exter- nal Relations”, (http://www.aseansec.org/9931.htm), p.1. ; ASEAN Secretariat(ed.), “ASEAN Annual Report 2002-2003─ASEAN External Relations”, (http://www.aseansec.org/viewpdf.asp?file=/ar03/pd f/Chapter5.pdf), p.112.

(33)

的效力幾乎全取決於美、英、法三強的動向,加上比、荷、盧、加拿大等國採取 對三強支持的態度,使得已開發的先進國家壟斷「關貿總協」的一切權力,明顯 地處於世界經濟的核心地位,為數不多剛擺脫殖民時期新興獨立且經濟急需起飛 的開發中國家則落入了邊陲地位,同時間這些國家(包括東協成員國在內)僅只是 圍繞在大國的貿易議題來發表意見,於是發展中國家稱其為富人俱樂部,對於參 加其內事務也是興趣缺缺,不過直至1960 年代中期「關貿總協」的發展開始有 所改變,最主要的原因是發展中的締約國數目受到獨立風潮的影響而逐漸增多,

這些新興國家鑒於經濟與貿易條件惡化,遂要求擴大「關貿總協」的目標與修改 若干原則規定,於是增加專門處理發展中國家的貿易與發展問題,使得其功能不 再侷限於工業先進國家,而且讓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各自所形成的貿易壁壘 逐漸鬆解而有協商轉圜的進展。62因此,歐盟雖是東協的對話夥伴但卻非東協主 要的貿易夥伴,但東協於1980 年代仍維持著歐盟給予其享有的關稅優惠貿易協 定,而在 1982 年的總外貿方面,歐盟物品僅佔東協進口部份的 1.3%(日本和美國 分別為 12.7%、4.6%),而東協出口歐盟部份也僅佔 10%(日本和美國分別為 25%、

15%)。63

歐盟與東協雙方在冷戰之後更加明瞭最近一波區域經濟合作的軌跡是不同 於第三波區域合作的潮流,所以始自 198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初的亞洲經濟奇 蹟,其深具潛力的經濟利益,使得歐盟不得不轉移其對外經貿的重心,而且需要 與東協建立適當的制度機制來促進更開放的商品和服務市場、克服投資和貿易障 礙以及良好企業管理環境,64而東協國家也明瞭歐盟擁有其所欠缺的科技技術能 力、雄厚的資金,以及其推動歐盟整合成一個繁榮與穩定區域的經驗。65

再者,區域組織會邁向整合,絕大部分都是與在經濟領域的成功達成會員國

62 翁明賢等合著,《國際組織新論》(台北:五南,1995 年),頁 125-126。

63 Yeung, Perdikis and Kerr, op. cit., p.41 ; 49.

64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council, “Towards a New Asia strategy”, op. cit., p.2.

65 Christopher M. Dent, “The ASEM:Managing the new framework of the EU’s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East Asia”, op. cit., pp.9-10. ; Sir Leon Brittan, “Europe/Asia relations”, in The Pacific Review, Vol.12, No.3, 1999, p.498.

(34)

的目的有關,同時又與廣泛的社會行為者(包括利益團體、非政府組織)又有所聯 繫關係。66這正是歐盟和東協為了增強彼此關係以促成亞歐會議之形成所關注的 焦點之一。然而,為了便利區域間合作過程的進行,大都將整合合作分成經濟整 合(跨國經濟的形成)、社會整合(跨國社會的形成)、政治整合(跨國政治體系的形 成)三個部分。67

經濟整合程度與成員國間貿易的互賴和服務的分享有密切關係,而社會整合 是以成員國間的人民、民間社會團體和精英團體的交流與互動關係為基礎,而政 治整合則是成員國間逐漸形成一共同體( Community )之感,因此以基本的制度結 構、政策間的互賴以及相互的認同、義務為基礎。68事實上,亞歐會議的三大任 務─即倡導政治對話、加強經濟合作、促進社會與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區域整合 之過程不謀而合,而整合程度的多寡僅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亦顯示出東協與歐盟 在亞歐會議架構下合作仍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包括彼此對合作議題的認知、利 益的分享與妥協、多元價值觀的包容等。69

然而,最重要的是,東協與歐盟區域間的合作除了延續始於1980 年代末的 第三波區域合作的發展原則外,包括關稅和非關稅障礙的減少、符合「關貿總協」

維持開放世界貿易體系的精神等,同時亞歐會議亦將扮演歐盟與東協合作發展關 係轉變加深的分水領。再者,除東協與歐盟合作為主所促成的亞歐會議之外,尚 未有另一個區域間合作是由開發中與已開發國家來形成全面性的合作發展關 係。因此,亞歐會議可以說是一種「新區域主義」( New Regionalism )的發展模 式。70

66 Joseph S. Nye, Peace in parts: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 (Lanham, Md.: Uni- 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7), p.22.

67 Ibid., pp.26-27.

68 Ibid., pp.27-28.

69 1st Asia-Europe Meeting,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Asia-Europe Meeting,”, 2 march 1996, Bangkok, (http://europa.eu.int/comm/external_relations/asem/asem_summits/asem1.htm).

70Peou, Sorpong. “The European Union and ASEAN:Trade and Investment Issues,” Pacific Affairs, Vol.75, No.2(Summer 2002), pp.265-266. ; Ross Garnaut, Peter Drysdale and John Kunkel(eds.), Asia Pacific regionalism: reading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ustralia: HarperEducational, 1994), p.90.

(35)

第三章 歐盟與東協經濟對話與合作

在冷戰時期,歐體與東協之間關係發展順利與否,係端視彼此集團之對外發 展意識。一方面,1965 年 4 月 8 日由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共同市場,以及歐洲 原子能共同體之六成員國(德、法、義、荷、比、盧)簽定了合併條約並於 7 月 1 日整合而成「歐洲共同體」。711972 年,英國申請加入歐體後,隸屬大英國協的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擔心喪失英國所給予之優惠利益,因而決議採取行動以增進此 二區域組織間之關係,而歐體則重新安排英國先前在東南亞地區所建立之關係,

發表「共同意向宣言」( the Joint Declaration of Intent ),以承諾新加坡、馬來西 亞繼續享有大英國協所給予之優惠貿易關係,附加在英國加入歐體之條約中。72隨 後,英國、丹麥與愛爾蘭於 1973 年 1 月 1 日正式加入歐洲共同體,因此,歐體 完成第一階段之擴張行動,並開始改善與東協國家之關係。

另一方面,東協是在 1967 年 8 月由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 國等在曼谷共同簽署「曼谷宣言」而正式成立。73其中宣言第二條第七項指出:「透 過現存國際和區域組織,以相同之目的與宗旨,維持緊密與互惠之合作,並探究 更密切之合作之道」,顯示出其積極對外建立關係之意圖,不過由於正值成立初 期,五個會員國彼此間尚未發展出了解與信任的基礎,使得東協尚不具處理對外 關係的能力,而各會員國仍然戒慎恐懼護衛著各國的國家利益。74因此,直至 1976

「巴里高峰會」召開後,東協成員間逐漸形成共識、相互關係與日俱增後,方才 有餘力與其他國際或區域組織之合作視為發展目標並付諸實行。75

於是在歐體與東協雙方各自逐漸步入整合的正軌之後,歐體和東協皆對二次

71 “The History of the European Union”, (http://europa.eu.int/abc/history/1965/index_en.htm ~ http://

europa.eu.int/abc/history/1973/index_en.htm).

72 Alison Broinowski(ed.), Understanding ASEAN (N.Y: St. Martin’s Press, 1982), pp.117-18.

73 ASEAN Secretariat(ed.), “The Founding of ASEAN”, (http://www.aseansec.org/7069.htm).

74 吳祖田,「東南亞國家協會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的關係:一九七二年-一九八○年」,東南亞國家

國際關係論叢(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83 年 4 月),頁 86。

75 前揭註,頁 87-8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Canadian Critical Care Society; European Society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 Having found that the fines as a whole are a measure falling within the scope of Article XI:1 and contrary to that provision, the Panel need not examine the European

Community industry enhancement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goals of rural community empowerment; conversely, the collapse of communities and

5 這些國家和國際組織包括: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ILO & UNESCO,2006) 、 歐盟(European Communities,2007)、挪威(Norway Ministry of

Apart from European civilisation, the Islamic civilisation has also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civilisation. Though communication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