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傳播敘事學」之進階提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傳播敘事學」之進階提案"

Copied!
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傳播敘事學」之進階提案

Travel narrative and life story:

A further proposal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and Narrative”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研究性質:基礎研究 計畫編號: 99-2410-H-004-163-MY2 執行期間: 99 年08 月01 日至101 年07 月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畫主持人: 臧國仁 共同主持人: 蔡琰 報告類型: 完整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2 年後可公開查詢 計畫參與人員:孫曼蘋教授、林劭貞教授、賴玉釵教授、張煜麟、林楚彬、楊癸 齡、楊雁舒、郭岱軒、陳安駿、章元莊、梅衍儂、黃嘉文、錢怡安、黃芮琪、 臧信芝、黃怡瑄、范曉安等研究助理

中 華 民 國 101年 07 月31 日

(2)

 

試析傳播情境之時空概念:「旅行敘事」之啟示

摘要 本文旨在延續有關「旅行敘事」之討論,進而以「時間」與「空間」(time and space)為核心概念試析其對旅行敘事文本之作用。由於相關研究者過去習視 「時空」為傳播背景或輪廓而少關心其對「述說」(discourse)之重要性,本文 試圖引介相關文獻指出時空與人物同樣均係建構情節鋪陳之要素,而旅行敘事尤 因涉及了敘事者外出又回到家的時空移動(mobility),其書寫必也涉及個人自 我經驗、過往生命以及其他「文化地理」間的連結,其使用對文本流暢當至為關 鍵。 關鍵字:旅行、敘事、時間、空間、自我、述說

(3)

 

Time and space as communication context in travel narra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ollow the earlier discussion on travel narrative by re-focusing on the possible influences of time and space. Researcher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have long treated these two concepts as background and paid in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however, we argued that the connection of time and space does play important functions in plot enactment. And in travel narratives, since most stories are accomplished as self-accounting of leaving and returning home, time and space are two key elements, along with other factors, that guarantee the textual fluency.

(4)

 

試析傳播情境之時空概念:「旅行敘事」之啟示

-- 哲學家有言,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和基本屬性,一者體現物質運動的順序 性、持續性,一者體現物質存在的伸展性、廣延性。… 中國著作家往往把敘事作品的開頭, 當作與天地精神和歷史運行法則打交道的契機,在宏觀時空、或者超時空的精神自由狀態 中,建立天人之道和全書結構技巧相結合,相溝通的總樞紐。… 有必要給它起一個獨特的 名稱:敘事元始。… 西方小說往往從一人一事一景寫起,中國小說則往往首先展示一個廣 闊的超越的時空結構,一是以巨大的時間跨度,儲存的天人之道的文化密碼;二是以湍急的 時間流轉速度的沖力,激發歷史發展邏輯與天人之道的對接和呼應(楊義,1998,頁 129-143)。 一、 前言:旅行書寫與敘事情境 對現代人而言,旅行不僅是出遊更也是書寫,出訪某處後勢必得將所見、所 聞、所吃、所感透過臉書、部落格、Twitter 而與社群朋友共享以能換得愈多人 「按讚」愈佳。若能有人寫上兩句感言並詢問「這是哪裡,下次也要按圖索驥一 番」之嚮往語,則旅途經歷之奔波往返、舟車勞頓當能一掃而空,畢竟這些書寫 不單是資訊分享而亦有炫耀情感成分。 因而對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來說,出外旅行已非單純地從一地往他地之 「移動」(離家出門復又返家),更也是移動後的書寫與共享(鍾怡雯,2008)。 而拜智慧型手機等新科技之賜,如今有更多人每到一地必先「打卡」以能在上述 社群網站顯示移地位置,以致旅行亦已結合了「移動/離家」及「書寫/記事」 二者(臧國仁、蔡琰,2011a)進而成為新時代的數位傳播行為。而其所述內容 愈趨多元豐富,可能包括抒發情感之文字或符號、靜態照片或動態影片、相關網 站連結、時事新聞熱門話題、粉絲團建立等,絕非早年「到此一遊」的單純遊記 所堪比擬(參見臧國仁、蔡琰,2011a)。 此外,大眾傳播媒介近來亦已擴充多種不同類型之旅遊節目、旅遊報導、旅

(5)

  遊雜誌,透過介紹各地美食、豪華住宿、私人景點的文字敘述與精彩照片,旅遊 聖地轉而成為「標籤化」的圖像(黃蕙嵐,2004),強化卻也再製了某些特定風 景名勝之刻板印象,增加了旅者「如法炮製」的好奇,凡出遊必在這些景點拍照 留念,隨即一次又一次的重貼複製送上社交網站(陳宜君,2012)。 由此觀之,旅行與旅行書寫(敘事)之方式與內涵皆已在二十一世紀初期遭 逢遽變,其所帶來之豐富意涵尤應加以探析。本文擬從與旅行敘事最具關連之「情 境/傳播情境」概念著手,試析「時空」二者如何影響敘事內容,而旅行敘事又 如何呈現不同時空述說。 二、 「情境」與「傳播情境」 「情境」(context,或譯「脈絡」)概念過去與社會科學研究之關係實屬「曖

昧」(context is a slippery notion,語出 Dourish, 2004: 29),1原因不難理解:早期 研究者多持實證論(positivism)觀點習視分析資料為獨立於社會真實(social realities)外之可控制素材,客觀存在不受研究者之感官影響,情境之作用則僅 在協助解釋行為素材之變異方向與程度,奠基於假設其為常態並穩定存在、含括 社會行為在內但與其無關、可供描述但無須/無法研究、形式上類似系統之整體 意涵等(Dourish, 2004: 21-22)。

以 上 說 法 與 一 般 字 典 定 義 接 近 , 如 The Free Dictiorary 網 路 版 (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context)即曾指出情境為事件發生之「情景」 (circumstances)或「場景」(setting)。劉正山(2011)近作因而認為情境係影

       

1 如本文所示,「情境」一詞之英文原文有 context, situation, traits 等,意涵略有不同;同理,中 文之「情境」、「社會情境」、「脈絡」意義接近,本文交換使用。

(6)

  響討論對象之「所有因素」,接近前述「外在」、「整體」、「環境」等意涵。 上世紀中期以降詮釋論(hermeneutics)興起,其所持本體論與知識論殊有 不同,最大差異乃不再視情境為外在變項,改謂其為處於不同社會行為間之相對 性物件,有賴研究者因應不同觀察對象而有不同定義,可供分析也應探討。尤以 其與社會行動間不時互動且常因行動內涵更迭而隨時變異,情境之實體與功能有 賴研究者說明後方得顯現。正如Dourish(2004: 22)之觀察,「情境並非就在那 兒,而是在活動運行軌跡中主動產生、維持與創建」;單是此一「創建」(enactment) 之意即可說明其與實證論者所持觀念顯有不同。 此中尤以「社會互動」論者(social interactionists)最為重視情境之獨特性, 廣泛受到符號互動論影響而視其為社會行為。如 E. Goffman 就曾主張日常生活 對話者常在快速但短暫之晤談過程裡掌握情境而不斷轉換彼此角色進而完成互 動,如下例(Goffman, 1981: 125,譯文出自俞明瑤、臧國仁、鍾蔚文,2007: 65): 西元1973 年某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在白宮例行記者會中注意到合 眾國際社(UPI)女記者Thomas Helen著褲裝赴會便調侃說,『你的褲 裝讓我想起中國大陸』。尼克森隨後好奇地問,『你先生是否介意你以褲 裝打扮?』,女記者回答,『不,他不介意』。尼克森再問,『那麼,褲裝 會比晚禮服便宜嗎?』,Helen 回稱,『不會』。於是尼克森以嘲笑口吻 說,『那麼,就換掉它吧!』。 在上例中,除了「總統記者會」此一社會情境(指對話時之機構背景,見 Schegloff, 1987)外,發問者與受話者分以不同身份(identities,如「總統」與「記 者」)交談,卻又因談話主題(語言情境)不時調整而改變語言內涵與表達方式

(7)

  進而影響互動關係(如尼克森總統所言隱含之男女性別對立、暗示褲裝可能代表 之非專業表現、推論夫妻家庭角色與著裝決策意見等),使得「互動者」(對話角 色)、「互動行為」(對話內容)與「情境」(對話過程)三者相互嵌合(embedded) 彼此涉入甚深(Goffman, 1974)。 Goffman(1981)認為上例之尼克森係以總統之尊扮演「提問者」透過相關 語言要求記者回應因而控制了兩者互動關係(社會真實),此點與傳統白宮記者 會(或一般記者會)慣由記者提問而由總統(受訪者)回答之新聞訪問一(總統) 對多(記者)模式迥異(臧國仁、蔡琰,2007),足以顯示社會情境(如記者會 形式)並非穩定不變,其與社會行為(訪談)間卻息息相關且牽一髮而動全身。 社會互動論者之上引論點從而在八零年代以後挑戰並改變了社會科學研究 者對情境的傳統觀點,不但強調「情境無法與【社會行為之】內容(或活動)分 離,亦非僅是描述【社會】活動發生場景之穩定、外在描述」(Dourish, 2004: 23; 添加語句出自本文)。會話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研究者據此提出對話間可 能出現之多層次情境,包括「社會-物理情境」(如上例之「記者會」)、「對話情 境」(conversational context,如上例之對話內容)、「語言情境」(如上例之不同用 詞)、「提問情境」(指問話者提問後面對之可能回應)、「回答情境」(指回應者可 能面對之新提問)等,進而定義情境為「直接對應於各提問之不同訊息層次」

(Gnisci & Bonaiuto, 2003: 386-7),可併稱為「情境矩陣」(contextual matrix,見 臧國仁、蔡琰,2012: 9),尤指前一對話內容隨即成為後一接話之語言脈絡,行 為與情境間彼此環環相扣、層層相疊且縱橫交錯。

簡單來說,源於前述情境乃不時變動且任一情境變化(如尼克森總統以總統 之尊提問記者日常穿著而非講述國家政策)均易導致對談(社會互動)調整(或

(8)

 

反之),顯示兩者俱非穩定、常態變項實則無時無刻皆在調整。因而這些互動論 者多改持「情境即社會行動/為」觀點(Nofsinger, 1991),以致對任何研究者而 言如何鑑別社會行為之核心事件(focal event,見 Goodwin & Duranti, 1992: 3)

與情境間之互動皆屬重要研究步驟。正如 Nofsinger(1991: 142;增添語句出自 本文)所言,「情境乃由【對話】參與者所詮釋之定義共識而定,其發生作用乃 因其涉及了溝通者間的微妙【互動】過程」。 與上述流變類似,情境與傳播研究(尤其大眾傳播研究)之關係一向隱晦不 明,早期極少討論乃因傳播實證研究者亦如前述多視其為「【溝通】行動產生意 義的框架或參考點」(Littlejohn, 1989: 124)而略過不談,因而從未納入任何「大 眾傳播模式」(communication models;McQuail & Windahl, 1981),即連傳播研究

之父W. Schramm(1954)之經典著作亦未提及,其「曖昧」情形一如前述。

部分教科書則採Argyle(1969/苗延威、張君玫譯,1998)早期發展之「社

會情境」(social situations)概念,指其為「某個足以影響個人的社會場合的特性

總合」或「在某個社會互動過程中,行為系統的特性總合」,亦指「某個文化或 次文化中的成員所熟悉的社會互動類型」(以上均出自頁4),幾可說與前述如出 一轍地將「傳播情境」等同於「環境」(如Infante, Rancer & Womack, 1990: 136, 指其乃「產生【傳播】行為之處」; Littlejohn, 1999: 19,指「傳播【行為】發生 的場所」;Littlejohn, 1989: 124,指「【傳播】行動產生意義的框架或參考點」)甚 至整體大眾媒介系統(media systems,見 De Fleur & Ball-Rokeach, 1982: Chap. 4)。

舉例來說,臧國仁(1999)討論新聞媒介框架概念時即曾專章述說情境與議

題對新聞報導內容之影響(見第五章),除援引德國思想家 J. Habermas 「公共

(9)

  法國哲學家Merleau-Ponty 之情境存有論,認為情境是人類具體生活與行動的「世 界空間」,與所有活動場域有關,兼有「主觀與客觀兩者的交綜錯雜」,並非抽象 與不可捉摸之外在環境,卻是「形構出來的存有世界」,兼含了「心靈活動及外 物相參相融的關係」,可說是「轉換社會互動的結構因素」(以上均取自頁243)。 但整體而言,傳播領域相關情境專著有限,直至八零年代中期始有Meyrowitz (1985/肖志軍譯,2002)之《消失的地域》指陳「大眾媒介」與「情境」間之 密切關連。Meyrowitz 認為,電子媒介(尤其電視)與其他傳統媒介最大差異即 在穿透空間距離從而降低了「親身參與」與「目睹第一手經歷」任何社會事件或 活動的必要性:「臨近的區域、建築物和房間在身體上、感情上和精神上限制著 人們,過去傳統上一直如此。如今物質圍成的空間不再像過去那麼重要,因為信 息可以跨越圍牆,到達遙遠的地方。這樣,一個人生活的地方與他的知識或經歷 越來越不相關。電子媒介改變了時間和空間對於社會交往的重要意義」(頁vi)。 Meyrowitz 自承試圖融合前述 Goffman 社會互動論與麥克魯漢之電子媒介 「再部落化」(retribalization)觀點,認為不同媒介延伸了人類不同感官,而任 何新媒介(如六零年代出現的電視)均會帶來「人們的感官平衡,並改變他們的 意識」(頁 3),進而跨越不同社會場景(social situations)而將不同類型人群帶 到相同地方(頁 4),其最大作用並非透過內容改變社會而是透過改變社會生活 的「場景地理」(situational geography)來影響日常生活(頁 6):「… 我認為電 子媒介打破了物理空間和社會場景的傳統關係。電子媒介創造了新的場景,破除 了舊的場景。媒介亦像牆和窗一樣可以隱藏和顯示某些東西,媒介既能創造 出共享和歸屬感,也能給出排斥和隔離感。媒介能加強『他們與我們』的感覺, 也能消除這種感覺」(頁7)。

(10)

  在Meyrowitz(1985/肖志軍譯,2002)之定義裡,社會場景之意與「上下 文」接近,乃由「角色所綜合決定並常是難以琢磨的場合」,其意不甚明確但「包 含在時間/空間座標中:一個人在哪兒,還有誰在哪兒,日期和時間,以及發生 在那個特定時間/空間框架中事件的總體定義(例如「晚會」和「會議」)」(以 上引句均出自頁323「名詞術語討論」章節)。 另有 Hoover(1988: 175)稍早亦曾舉出類似觀點,認為電視之作用(其觀 察對象為「電視宗教節目之觀眾」)乃在提供「扶手椅上的朝聖」(armchair pilgrimage ) 以 讓 觀 眾 雖 不 在 「 現 場 」 猶 可 感 受 朝 聖 者 的 「 集 體 中 介 性 」 (communitas)2,超越時空限制進而替代性地(vicariously)體驗朝聖「現場」 的熱烈氣氛。如此一來,「現場」不再遙不可及,坐在自家客廳裡仍能透過電視 媒介而有意識地連結到另個時空情境。如Hoover 所稱(1988: 172): 我 稱 此 種 關 係 為 『 地 方 性 與 跨 地 方 性 』( localism and translocalism),意指他們(按,指電視宗教節目之觀眾)清楚知道其所 處社區範圍乃存在於較為寬廣之架構,因而就其宗教意識而言,這些節 目提供了較為寬廣且『跨地方性』的範疇。由此來看,他們譬喻式地從 自己家裡『旅行』到了遠方。 合併觀之,無論Meyrowitz 或 Hoover 之觀點均曾試圖打破傳統思路,認為 受到新媒介的無遠弗屆傳送能力影響,情境已然超越傳統「背景」、「環境」或語         2 Communitas(或譯「交融性現象」,見徐國峰,2005: 20),出自文化人類學家 V. Turner 與 E. Turner,指陳在「非結構性的社會體系」之所有成員都因感受特有社區感而獻出熱情,尤易 發生在某些具有神聖性質的臨時聚合(如媽祖朝聖活動),參與者摒棄了原有社會結構中的 階級而成為神聖儀式的一份子(改寫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munitas)。徐國峰據 此分析台灣批踢踢實業板之「味全龍迷」(Dragons),發現「龍魂不滅」的社群參與的確仿 若朝聖者的儀式作用,可以上述Turner 理論說明。

(11)

 

言文本「前後脈絡」(語出功能語言學者Halliday & Hasan, 1989: 6 引述人類學家 Malinowski 之定義)之意,而與前述由社會互動論者所述之「情境即內容」接合, 尤以其所稱情境係「特定時間/空間框架中事件的總體定義」實與敘事論之「文 本情境」意涵接近,值得細究。 三、敘事文本與時空情境 -- 歷史領域裡的元素(歷史事件)按照一定次序排列成一種編年史,這種編年史轉換成一種故 事,這故事通過情節編排獲得(『被解釋成』)某種意義。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歷 史紀撰的選擇。通過情節編排進行解釋的方式相當於把故事當作『某種故事』:傳奇、悲劇、 喜劇或諷刺文…(馬海良譯,2002: 180/Dolezel, 1997)。 上節業已回顧了「情境」與「傳播情境」概念之流變。簡而言之,此二概念 過去均曾受到不同思潮衝擊而發展出不同知識論,早期慣視其為社會行動之外圍 無須分析亦難以討論,可借用人類學家Goodwin & Duranti(1992: 9-12)之「主 體vs.背景」(figure and ground)一詞說明:「主體事件」(如社會行動或傳播行為)

多能吸引讀者(或觀眾)眼光而廣受注目,但「背景」(如情境或傳播情境)之 作用則僅在協助襯托核心事件,兩者雖能互通卻主從結構清晰可辨。 其後詮釋論興起,「情境」與「傳播情境」不同觀點形成,主從之議遂被「情 境(對話)即內容」、「情境含多層次面向」、「情境藉由時空描述而創建意義」等 相對性互動概念取代(見下節)。如歷史敘事學家 H. White 之「【歷史】脈絡主 義」(contextualism)即在強調任何情境均有獨立探討之用,無論其大如法國大 革命或小如日常生活皆然,重點反而在於如何得能「抽絲剝繭」地找到相關線索 (pick out the threads)並置其於不同情境(引自 Turner, 1980: 140)。3

       

(12)

 

而這些嶄新觀點恰與九零年代興起之敘事學/敘事理論/典範/研究 (narratology/narrative theory/narrative paradigm/narrative research)不謀而合,4其 乃沿自近數十年來源於社會科學領域「向詮釋學轉」(the interpretive turn; Rabinow & Sullivan, 1979)傳統而生之「向敘事學轉」(the narrative turn, Czarniawska, 2004; Riessman, 1993:首章;Bamberg, 2007)新起思潮,強調「故事」不僅為人類溝通 互動形式也是知識傳遞主要管道:「我們詮釋生活與文學於故事,而這些故事又 包含於其他歷史、文化、人物故事裡,從而產生【人類的】爭鬥與對抗」(Fisher, 1987: 193; 增添語句出自本文)。 然而早期敘事論者(如歷史學者或文學批評家,見Ricoeur, 1980: 165-6)亦 如前述習於認定敘事有特定結構而時空情境乃「理所當然地」在敘事文本裡呈現 無須辨識(如Prince, 2003: 17 即定義情境即「訊息所指稱之物」),其後則亦如前 述受到不同知識論衝擊從而改認為任何文本形式鋪陳之時空情境(言說情境)與 原始物件發生之時空情境(故事情境)固然有關但不必然相同(見下說明),如 前引 Ricoeur(1980: 166)即曾主張「敘事時間」(narrativity)與「真實時間」 (temporality)相互交融卻不等同。 而傳播研究(林東泰,2011;臧國仁、蔡琰,2012, 2011, 2010)近來亦延續 Fisher(1987)進而鼓吹「傳播即敘事」(communication as narrative)觀點,建議

改視大眾傳播內容與結構為「在某些特定時空情境、透過中介人造物件並常藉由

大眾媒介管道述說故事的歷程」,包括(出自臧國仁、蔡琰,2011b):

-- 故事是所有傳播活動(含大眾傳播)的核心,亦是不同傳播者(如故事

       

4 敘事學(narratology)、敘事理論(narrative theory)、敘事典範(narrative paradigm)、敘事研 究(narrative research)四者根源(均與「所知」之 knowing, acauaint with, skillful 等字源) 但接近意涵稍有差異,如由敘事研究盛行而興起之思潮轉變就多以「敘事典範」形容,九零 年代以後則常以「敘事學」一詞替代,本文交換使用不另說明。

(13)

  『講述者』及其講述對象)的互動內容; -- 故事來自傳播內容講述者『個人生命記憶』(如新聞報導之消息來源), 不但展現個人智慧也在故事講述中建立自我身份認同(胡紹嘉,2007); -- 面對相同生命經歷之記憶,個人講述故事時易於受到『敘事情境』影響 而擷取不同片段組成不同情節,因而總是自我生命的再述或再現等; -- 大眾傳播內涵雖亦與個人自我敘事有關,但論述方式不同且涉及眾多講 述者(如新聞內容可能包含多個消息來源之發言),多模仿日常生活卻與日常生 活不盡一致,而其內容常受機構常規限制,可稱之為『構性敘事』特殊類型。

此處所示之「敘事情境」多專指講述故事文本內在結構。5Cohen & Shire(1988 /張方譯,1997: 57)亦曾說明任何「故事」皆需透過某個時間序列(sequence) 之變化過程完成,而每個序列至少包含兩個事件,其一旨在建立敘事的情境或前 提,其二則表現了與最初情境不同的改變。其意似在強調情境是鋪陳敘事情節(事 件轉換)的重要關鍵,不同情境(時空)的轉換(causal/temporal transitions,見 Smitten & Dahistany, 1981: 19)形成了故事文本的推演,呼應了 Ricoueur 認為「人 類行動是被敘事所時【/空】化,現實是以一種敘事方式而結構化」之觀點(添 加語句出自本文,引自Leduc, 1999/林錚譯,2004:194, 197)。 Bal(1997/譚君強,2003)也曾指出:「時間與空間之間的關係對於敘述節 奏是很重要的」(頁164),且故事結構常將時間與空間「主題化」一躍成為描述 對象而非背景。如一般旅行敘事總要涉及敘事者(無論是自述如旅遊記事或他述 如旅遊報導)出發到異地「與異己相逢」、「認識自我」、「據實記錄」(胡錦媛,         5

  Herman(2002)稱敘事情境為「敘事巨觀設計」(narrative macrodesigns),而事件、角色等則 屬「敘事微觀設計」。此外,何純(2006: 190-207)討論「新聞敘事情境」時指「敘事情境」

就是敘事角度,「是由敘述者與故事之間的不同關係構成,相當於關於敘事視角的分析」(頁

(14)

 

2000, 2006;張婉蓉,1998),其書寫因而總是包含了敘事者講述其在不同時空情

境裡吃了什麼、看了什麼、遇到什麼有趣情事與經驗(臧國仁、蔡琰,2011a), 顯然時間與「敘事域」(narrative domains,語出 Herman, 2002: 264)兩者俱對文 本結構有關鍵作用,是緊扣主題的內在序列(Bruner, 1990)。 Herman(2002: 15;添加語句出自本文)因而強調,「若要理解【任何】敘 事,則需重新配置時空座標(space-time coordinates),調整【敘事者】對可能世 界的認知與解釋以能區別講述或詮釋之真實世界」。而依 Jenkins(2004),敘事 者就是故事設計師(narrative architects),主要工作就在透過時空情境鋪陳情節, 講述故事。6 亦如胡亞敏(2004: 63)所稱,「敘事文屬於時【/空】間藝術,它 須庾離不開時【/空】間。取消了時【/空】間就意味著取消了敘事文」(增添 語句出自本文)。 由此觀之,任何故事的最簡單定義當如Bruner(1990: 42)所述乃在其內在 序列性(inherent sequentiality),由事件、心智狀態、人物角色或主角之時空轉 換狀態(見[圖一])構成,涉及了角色在某個/些特定時間與空間之移動。 敘事/言說情境 文本/故事情境 主角人物 行動/ 事件 (情節轉換) 時間 空間 圖一:時間與空間在敘事文本之作用 來源:本研究         6 Jenkins(2004)一文主要探討「遊戲」如何可視為故事,尤其如何透過不同媒介(如電影改編 為故事)展示「空間故事」(spatial stories, p. 122);本段受惠於黃齡儀(2009)。

(15)

  而此「文本/故事情境」又與Chatman(1978:Chaps 2-3)所稱之「故事時 空」(story time/place,又稱「情節時空」)接近,指敘事講述特定事件的長度, 亦即真實世界的固定運作時序(如誕生、成長、衰敗、死亡等自然途徑)。 另一方面,故事講述又可依敘事者自行選擇之片段(以及忽略其他片段)、 調整講述次序或速度、增加重複講述次數(此即頻次)進而形成不同故事內容, 此稱「敘事情境」,接近Chatman(1978)所稱之「言說時空」(discourse time/space); 兩者時有一致但多數時候並不相同,但所有敘事幾都可謂在此雙重時序以及多重 空間中建構情節之流動(陳玟錚,2008;Chatman, 1980: 118)。 有趣的是,上述敘事文本流動(角色在文本中的時空轉換)對故事接收者亦 有類似機制。如 Jenkins(2004)分析「遊戲動畫」之敘事設計時即曾說明,玩 家依遊戲故事之時間與空間設計指引後會在心智中重新組合而「被迫」回應,兩 者(遊戲故事與玩家心智之敘事情境)相互扣合,幾可用前述「行為與情境彼此 嵌合」現象說明而名之為「嵌合敘事」(embedded narrative,pp. 126-8)。 然而敘事之情境結構並非僅適用於虛構作品,如蔡琰與臧國仁(1999)即曾 另採van Dijk(1987)觀點而將「新聞故事結構」之「情境」界定為「先於事件, 客觀存在的周邊條件或狀態」(引自蔡琰、臧國仁,1999: 15 之表一),認為「誰」 (角色)、「何時」、「何處」三者俱是靜態事件的內在結構條件,而好新聞故事的 特質(延續Hart,1994)除了需有精彩的事件主角外,猶需讓「主角的情境有所 改變,即某事件發生於相關情境」(蔡琰、臧國仁,1999: 8)。 陳安駿與臧國仁(2011)因而認為新聞敘事為了說明不同角色(在新聞報導 中常稱「消息來源」)間的「講述一個以上故事」歷程,必然包含時間發展軸線 (如與時並進、前因後果、系列表述)與空間發展軸線(如指出標的物、地標、

(16)

  認知圖)期能建立如上述[圖一]之多維度關係(參見Herman, 2002),7 包括 新聞事件(素材)發生時由不同行為者(即消息來源)所採取之行動(此乃新聞 價值所在)、敘事者(記者)在事件現場目睹、敘事對象(讀者或聽眾)閱讀(或 觀賞)新聞敘事所處時空、新聞報導敘事追述早年以及未來事件等(見[圖二])。 異 時 地 時空 1 空 4 對象 a 對象 b 講述對象 其他新聞 (消息來源) 素材 時 時 空 敘事者2 空 3 (消息來源) 2 講述文本 ︵ 空 間 記者a ︶ 敘事者1 (如記者) 記者b 新聞文本 記者c 敘事對象 讀者1 (讀者或聽眾) 出 讀者2 發 地 ︵ (時 間) 家     ︶    過去         現在      未來  圖二:新聞敘事之時空面向 來源:改寫自陳安駿、臧國仁,2011          7 陳安駿與臧國仁(2011)所述內容以「時間」為主,有關「空間」部分為本文作者參考 Herman (2002)所加。

(17)

  當然,不同時空情境之行動者可能不僅一人且不同行動者之互動才是新聞焦 點所在,而事件現場的報導者也可能有來自不同媒體組織之記者 a、記者 b、記 者c,各自從其不同歷史關懷視點聚焦編織新聞故事。 陳安駿、臧國仁(2011)之分析素材係取自《聯合報》(2005.4.27,A2 版) 之一篇新聞報導,描述時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的前副總統連戰首訪大陸抵達南京 機場時的「現場狀況」(應是事件發生次日始才見諸《聯合報》的延遲現場報導, 見[附件])。一開始就由記者(敘事者 1)述說新聞主角連戰(敘事者 2)的發 言內容(見[圖二]之「講述文本」),而這段話顯是連戰講給現場接機者(見[圖 二]上方之「講述對象a」)以及不在現場的其他中共官員如胡錦濤主席(見[圖 二]上方之「講述對象b」)等人所聽,乃這篇新聞報導核心內容所在。 有趣的是,《聯合報》新聞文本(記者所撰)呈現的時空(時空 2)與連戰 講述的時空(時空1,包括在機場及夜宿金陵飯店的不同時空)有所間隔,反映 了前述「敘事文本涉及了主角與其他角色在某個/些特定時間與空間之移動」的 說法。此外,時空1, 2與時空3(如第二天閱報的讀者)所處時空差異亦大,而時 空4則指連戰提及之不同時間與地域(見畫底線處),如「重新踏上大陸的土地」、 「間隔約一甲子」、「南京是國父陵寢」、「也是過去國民政府的所在地」、「在今天 向孫中山先生致敬」、「南京都是歷史連結的地方」等,俱屬前述「新聞報導敘 事追述早年以及未來事件」之時空,橫跨時序長達六十年以上。空間歷程則由「桃 園中正機場」(見第二段)、「抵達香港」到「抵達南京」,隱藏區域尚有「兩岸」、 「台海」。單由此篇實例即知情境在一般敘事裡(包括新聞敘事)之作用並非「外 圍」或「環境」,而與角色、情節、視角等要素同樣是建構敘事的基本內涵。 尤有甚者,此一事件原是因應台灣官方(或半官方)經歷了與中國大陸近一

(18)

  甲子敵對狀態後的首次「破冰之旅」,不但連戰之所擬文稿當也字字珠璣使用了 眾多時間與空間詞彙(本文未附)藉此凸顯事件對兩岸政經發展之意義重大,即 連新聞記者撰寫報導時也通篇以細緻地時間語彙記錄流程(如第二段「昨天上午 十時五十五分,在桃園中正機場搭機出發」、「訪問團在十二時四十分抵達香 港,…」、「下午四時四十分抵達南京…」,乃因非如此實不足以顯示敘事張力所 在(參見臧國仁、蔡琰,2005),呼應了前引胡亞敏(2004: 63)所言,「取消了 時【/空】間就意味著取消了敘事文」。 由此觀之,敘事(或新聞敘事)文本之情節鋪陳總與時/空轉換有關(即如 何講述故事),此點在多數敘事論著常稱之「論述」(discourse),即講述故事的 途徑與方法(Chatman, 1978)。時空情境因而就是成就故事的主要途徑,其面向 複雜程度唯Ricoeur(1980)之「敘事矩陣」(narrative matrix)概念方足以說明。

小結本節,延續上節有關「情境」與「傳播情境」之討論,本節援引相關文 獻試圖說明敘事文本必須透過時空變換方得鋪陳情節進而展現故事,因而多重面 向之時空情境實是講述故事之重要內涵。此點在 M. Bakhtin 自創的「時空型」 (chronotope)概念早有提及,乃因其認為「【在】文學作品中空間與時間的 聯繫,提供文本中人物和故事相互聯繫的場域,折射不同社會時代中個體或群體 的思維感知」(引自范銘如,2004: 頁 118)。 四、旅行敘事與時空情境 -- 在短短幾十年的學科歷史發展中,敘事學已完成了由結構主義敘事學到「新敘事理論」,或者 說由「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的轉向。但無論是「經典敘事學」還是「後經典敘 事學」,偏重的都是時間維度,而有意無意地忽視了空間維度上的研究。之所以造成這種狀 況,一方面固然是由於現代理論因追求「深刻的片面性」而帶來的「盲視」,另一方面也是 由於敘事與空間研究本身所具有的難度。… 伴隨著「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的 轉向【,】在邏輯上,敘事學也應該有一個由時間維度上的研究向空間維度上的研究的轉向 (取材自「空間敘事學」小組創刊詞;除添加符號及標點出自本文外,餘均出自原文,見 http://www.douban.com/group/198965/;上網時間:2012/7/12)。

(19)

 

(一) 有關旅行與旅行敘事8

以上兩節業已針對敘事、傳播、情境、時空等概念間的流變提出理論檢視。 簡單來說,本文認為情境(以及傳播情境)過去或曾遭到漠視或迭被視為「背景」 而鮮少受到研究者關注,而敘事領域初期亦曾同樣視其為文本核心事件之「輪廓」

(即前引之 figure & ground),但時至今日則已改認為其係建構文本張力之要

素,時空變化之所在實即情節延展之所在。正如Doloughan(2006: 135)所言, 後結構主義者早就指出「情境乃意義之決定因素」;旅行敘事尤然,乃因其必然 涉及旅人在不同時(此時至他時)空(從家出發至異地)之書寫。 但何謂「旅行」又何謂「旅行敘事」。一般而言,旅行乃與日常生活的不同 生命經驗,也是離家外出再回到家的歷程(見[圖二]左側所示由出發地至異地)。 「家」因而在旅行述說裡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但是出遊的起點卻也常是終點(郝 譽翔,2000),有些像是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飛去來器」(boomerang,又稱迴 力鏢)獵具(但鍾怡雯,2008 曾經討論三毛雖未回家卻仍有旅行書寫佳作)。 然而旅行是「現代社會」方才得以實現的「愉悅活動」(蘇碩斌,2006: 170), 在此之前外出常因長途跋涉而顛沛於路途或流離於遷徙,直至回家始能將這段心 路歷程化為文字一解千愁從而成為「回憶」(「回憶」因而常稱「前敘事」,見Sapir, 2006);此乃「旅行書寫」廣受重視甚至稱為「新文類」之社會因素(陳室如, 2003;黃孟慧,2004)。 但一般而言,旅行書寫早期涉及了文人對異地文化之深度感受,所需文學素         8 「旅行敘事」與「旅行書寫」「旅行記事」「旅行文學」之異同可參見臧國仁、蔡琰(2011a), 本文交換使用旅行書寫、旅行記事與旅行敘事。

(20)

  養與專業程度較高,多數人難以跨越(鍾怡雯,2008),如孔子周遊列國寫下《論 語》、漢朝司馬遷「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後著成《史 記》、柳宗元受貶偏鄉卻未喪志反而考察地理細觀山川寫就「奠基中國遊記」(引 號內出自余光中,1994/2006)之《永州八記》、徐霞客遍遊十四省「高而為鳥、 險而為猿、下而為魚,不憚以身命殉」而終能完成《徐霞客遊記》皆可屬之。 時至今日,「書寫」一詞多與日常心情抒發有關,透過部落格、臉書、手機、 Twitter 等較新科技而將所見所聞與社群朋友即時分享。旅行書寫亦受惠於此而 愈趨大眾化且與日常生活連結,不再僅限於文字抒發而更也與圖像符號連結,深 度或難與前述文人雅士騷人墨客擅長之「旅行文學」相較,但廣度(指旅途心情 之表達方式)則遠超越傳統傳播工具所及。 其次,何謂「旅行敘事」(見臧國仁、蔡琰,2011a:47-49)?此類書寫方 式是否一如前引文獻所示必須描寫從家裡出去而又回到家裡的所有歷程?恐也 未必,乃因旅者大可透過不同「視角」(point of view or focalization; Mildorf, 2006) 選擇不同旅行片段描述或只寫一段而放棄細節。如大陸客來台旅行七天,書寫其 旅程時可能僅挑花蓮太魯閣一帶的「巧斧神工」大自然風景或只寫如何前往阿里 山尋幽訪勝一嘗心願,卻寧可放棄在台北觀賞自由廣場、國父紀念館、故宮等人 造景物之旅遊經驗;此乃敘事之「再現」作用,無法鉅細靡遺地盡情抒發而只能 擇要為之,此乃常態(Hyvärinen, 2006)。 實則旅行書寫也常與其他主題連結而讓旅程加上了不同意涵,如早期台灣文 人的旅行敘事常就與「如何學習他國文明有關」(見胡錦媛,2000, 2004, 2006), 出外因而易於激起思鄉憂國之情(見東海大學中文系編,2000),而日治時期的 台灣社會則也曾發展出「節慶性格、大量農民」的觀光活動(蘇碩斌,2006:201)。

(21)

  另如三毛的書籍就常寫她「不要命的流浪激情或生死以之的異國戀情」,其後 影響多少學子想要學她「浪跡天涯」。9 由此觀之,旅行固如前述乃離家出外又回家的一段時空異動歷程,其書寫實 多涉及了自我經驗的述說(self-accounting),亦即書寫者將自己實際經歷之各種 經驗加入了其他旅者在不同時空所見所聞的歷史長河。此一觀點Bruner(2000) 早有說明,認為敘事之「自我述說」功能乃在透過文字與符號等傳播工具連結「個 人(指敘事者)心理空間」(individual psychic geography)與「文化地理【空間】」

(cultural geography,指敘事內容涉及之外在世界):「與其他生成世界的方式類 似,自我形構(self-making)或生命形構(life-making)實極倚賴產製其之符號 系統(按:指文字、口語等),包括機會與限制皆然」(引自Doloughan,2006: 134)。 舉例而言,若由台北市出訪台南市,敘事者常將參觀「孔廟」、「延平郡王祠」、 「赤崁樓」等名勝古蹟之過去、現在、未來與自我(書寫者)過往生命(即上述 「個人心理空間」)連結(如寫小時候如何曾與父母同往或稍大如何偕同朋友共 往),使得記事不僅在寫「此次」(指時間)旅行更也在描寫「過去」出訪同處(如 赤崁樓等文化地理空間)或異地之心情,因而將「此時」與「他時」、「此地」與 「他地」(如他處之孔廟)間的層層個人經驗轉換成具有時空延展性(temporal compression & spatial extension;Doloughan, 2006: 141)之生命意義,進而產生了 書寫者自我與敘事文本間之「關係」(relationship; Josselson, Lieblich, & McAdams, 2007),旅行文本所承載之內涵因而顯已超越了前述之時空關係,進而涉及了自 我書寫與論述意義間之連結。

       

9 三毛逝世二十周年系列講座第三場,作家鍾文音主講,「永遠的流浪者──跟著三毛一起去旅

(22)

  (二)旅行敘事與自我書寫 延續敘事研究之主張,敘事心理學者(narrative psychologists)一向認為人 為獨立個體,每個人的生活、事件與其體驗到、感受到的社會行動與生命經驗均 屬獨一無二,而自我之存在則取決於理解自己與他人的語言及語言表達。 換言之,人們透過語言、述說、書寫而瞭解自己,也透過語言使用過程不斷 投入創造自我的歷程(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2004: 11, 14-15),此即書寫與自我身份間的主要連結。而「說故事」(即敘事)乃生而為 之的本能甚至可謂「生而即有敘事心智」(born with a narrative mind;見 McAdams, 1993: 27-28; Fisher, 1987);反過來說,「故事創造了共有的歷史,將時間、事 件與人們連結起來進而成為行動者、講述者、聽者」(McAdams, 1993: 28)。

Lászlό(2008: 7)曾經引用 Schank and Abelson(1995)之觀察,認為「人

類所有知識皆有敘事本質,依過去經驗並以故事形式建構,【且】新經驗係以

舊故事解釋」(添加語句出自本文),進而提出「說故事的社會情境」(social context of storytelling)與「故事架構」(story framework)概念,認為所謂的「理解」

(understanding)乃「將你的故事與我的貼在一起(mapping)」,乃因我們只能 依過去經驗來理解現在的事物;但Lászlό 猶認為此類認知敘事講法少了「共享」 內涵,無法凸顯故事與真實間的不同差異(pp. 7-8)。 而緣於每次旅行皆屬獨一無二而難以重複之生命經驗,其述說(無論自述或 他述)亦當無法複製。如此一來,則閱讀或觀賞他人的旅行敘事恐不過在獲知(遐 想、神遊)每個敘事者之自我個體獨特經驗以及其與世界之錯綜複雜關係而非重 複其人生經驗(朱儀羚等,2004: 11-12)。一般人不察此點,閱覽旅行書籍或觀

(23)

  賞相關節目後總盼有朝一日當能如前述「如法炮製」旅行書寫之美景與美食,此 點實難達成,乃因同樣景色(或美食)常因同往者不同而在不同時間親履斯地時 產生不同心境,事後敘述時所得回憶亦當不同,何況「斯地」景色並非固定不變 而常增減地標、休閒設施甚至翻修名勝古蹟。 但一般人仍常存有某些浪漫「幻想」(Fullagar, 2002 稱此為 desire,可譯為 欲求),欣賞旅行敘事時也喜隨其「起舞」而認為「有為者當若是」,有朝一日必 也要踏上同樣旅程方能一償夙願。而旅行書寫之任務部分就在有意引起讀者「遐 想」並激發眾人想像或欲求;此正是旅行敘事最大「迷思」(myths)所在。10 McAdams(1993: 33-37)曾經論辯迷思與故事之別,認為前者常有溝通生活 基本事實之效,內含一些原始符號得讓想像變得生動,兼有社會基本心理、社會、 宇宙及形而上事實在內,乃是一般人覺得最重要的「神聖」(sacred)事實。如分 析一般人對旅遊的心態當能發現,「北歐」諸國代表了世外桃源、乾淨、生活高 品質等代稱(陳宜君,2012),「有朝一日均應一遊始不枉此生」。同理,西藏(香 格里拉)、瑞士、阿拉斯加也各有其所代表之迷思(此即前述「標籤化圖像」), 俱為社會建構(如被旅遊團體或書籍建構)而普遍為一般人接受並視為理所當然。 社會建構論主張「自我」與「社會結構」有所關連且常強調自我與語言間之 關連,重點仍在「自我」如何透過語言而敘說、如何在敘說中理論化(朱儀羚等, 2004: 14),而旅行敘事者如何透過語言、符號而將旅行經驗組織、描述、關注、 遺忘(排除)就是可以細加琢磨之處。其述說有時依時序進行(開始、中間、結 束),有時卻不按章法走到哪兒寫到哪兒,但其撰寫策略(敘事策略)如何與其         10 Fullagar, 2002 指出,黑格爾哲學將「欲求」視為「社會關係,將自我與他人以及自我與世界 間之日常動態結構起來」(p. 57),因而也將我們每個人的旅行關係與經驗細密地具體化, 以感性卻難以自覺地透過文化中的特殊方式串連起來。簡單來說,他認為旅行乃一種特殊 之「異質空間」(heterotopia),一種被出門、移動、返回等時間儀式所特殊化的「臨界空間」 (liminal space)。

(24)

  所想則是可以探討的研究對象。當然,此處仍須釐清「敘事」是否代表了述說者 的心裡所想、如何評估「好的旅行敘事」、有無標準或原則?依Lászlό(2008: 64), 「敘事心理學」的最新趨勢的確視敘事為「故事庫」(storehouse)或是心理狀態 的指示器(indicator),從中猶可探知講述者的心理狀態。 由此或可合併前節所述,強調旅行敘事最大特色係在凸顯「時間」與「空間」 (如景點)對文本流暢的重要性,而其作用並非僅如敘事論者早期所示之背景或 輪廓,乃因任何旅行敘事非得強調旅行地點與造訪時間並以其為敘事軸心,此點 與傳統敘事論者認為「行動」(以及行動的解釋)方是敘事核心之議頗有差距 (Lászlό, 2008: 36-7;見[圖三])。 生命經驗 旅行敘事 自我 故事 身份 關係 心理場域 前 旅 再現 激發想像 接 敘 程 建構 角色 類型 情緒共鳴 收 事 時間 者 論 述 空間 事件 情節(變化) 圖三:旅行敘事之可能相關元素 (出處:本研究) 以[圖三]來說,誠如一般研究所稱,敘事內涵約可分為「故事」與「論述」 二者(如Chatman, 1978;蔡琰、臧國仁,1999,見[圖三]內圈),前者多指講 述內容(what)而後者則聚焦於如何講述故事,內容涉及了說故事者之「自我」、 「身份」以及其與他人間的關係(胡紹嘉,2008),而如何講述故事則與故事情

(25)

 

節的變化(如本文上節所示)有關,包含了角色、事件、類型(指故事不同文類)

等要素之演化,而其核心則應包含時間(「此時」與「他時」)與地理空間(「此

地」與「異地」)的延展,旨在激發讀者或聽者之想像(或幻想,見[圖三]右 邊)與情緒共鳴,甚至透過各類新科技書寫進而形成「虛擬社區」(virtual community; Rheingold, 1993)以讓接收者產生「遙現感」(telepresence),「睹物 思情」進而隨著書寫內容神遊各地。

但如前述,敘事學者過去多只強調「時序」之作用(如 Labov & Waletzky,

1967/1997,引自 Lászlό, 2008: 10;朱儀羚等譯,2004)。而在 Chatman(1978)、 Gennette(1972/廖素珊、楊恩祖譯,2003)、Ricoeur(1983)等巨著相繼出版

後,「敘事與時間性」間的關連早有定論,即敘事時間(narrative time)不必然等

同於真實(鐘錶)時間(do not coincide; 見 Lászlό, 2008: 17;亦見陳安駿,2010)。 相較於此,空間(景點)對敘事的作用迄今猶少受到重視(參見本節之首引 文),遑論其與旅行敘事間的關連。Lászlό(2008: 35)曾經引用埃及研究學者 Assmann ( 1992 ) 觀 點 , 認 為 組 織 記 憶 的 方 式 常 透 過 「 空 間 」( 稱 之 為 mnemotechnique 或「空間記憶術」),作法是先將相關地區之事物整理在一起以 便回憶然後「神遊」一番。Lászlό 另也曾引述法國歷史學者 Pierre Nora 的著作用 以解釋記憶之場景(scenes)、自然空間、紀念建築物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

此外,Halbwachs 也曾討論有歷史性的地形學(topography,如基督聖地 the Holy Land)對共同記憶心理場域可能產生的作用(如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的作 用、228 公園的地理功能等)。而近來新興的「情緒地理學」(emotional geography; 見Davidson, Smith, & Bondi)則不次說明人與環境的互動極易產生情感,空間甚 至可謂「情感誕生之溫床」,而合併觀之則時間、空間、社會化三者乃創建情感

(26)

  的「三個維度」(邵培仁、林群,2011: 20),顯都提供了旅行敘事未來發展的重 要研究藍圖。 總體觀之,如[圖三]涵蓋之相關概念正引發不同領域研究者相繼投入,分 從人類學(如黃應貴,1999,1995)、社會學(如:何雪松,2006)、地理學(如 Davidson, 2005)、傳播學(如沈錦惠,2003)探析如何得以理解時間與空間的意 涵。面對如此廣闊而又新起的研究取向,理解旅行以及旅行敘事如何與時間與空 間連結的研究興趣也正方興未艾,值得期待。 四、代結論:旅行敘事的時空意義 --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你看過了許多美女; 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 你品嚐了夜的巴黎 你踏過下雪的北京; 你熟記書本裡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 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 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動心,說不出,離開的原因 …(陳綺貞,〈旅行的意義〉) 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旅行早已因休閒生活日益重要、可支配自由時間 愈多以及觀光產業愈形發達而漸成為人人皆可為之(蘇碩斌,2006, 2008),日常 生活裡只要有錢有閒幾乎隨時隨處均可出遊尋幽訪勝,因而早年(如中古時期之 歐洲或明清時期之中國)外出不便所引起的神秘感漸褪,取而代之的則是異時與 異地之移動(mobility),藉由新科技(如智慧型手機、臉書、Twitter、部落格) 而將旅遊歷程所見所聞透過文字、圖片、打卡、外部連結等立即與社群朋友分/ 共享,使得旅行敘事蓬勃發展早已成為現代社會最受歡迎的嶄新書寫文類。 在此同時,大眾傳播媒體也趕上了這股風潮,不斷推陳出新地製作不同旅遊 節目(如日本的〈來去鄉下住一晚〉)、發展新的旅遊報導方式(如「不帶錢去旅

(27)

  行」網誌;《你家沙發借我睡-沙發客私密遊記》,見林鴻麟,2008;《手繪旅行 的美好時光》,見王儒潔,2011)、拍攝旅遊電影(如〈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出版新的旅遊雜誌(如《OR,旅讀中國》)等不一而足,幾可謂「人人都在旅行, 日日皆在書寫分享」。 本文旨在討論旅行敘事的時空情境,藉由檢討「情境」與「傳播情境」等概 念進而說明其在敘事文本之作用並非傳統研究者所稱之「背景」、「場景」、「輪 廓」,其對旅行書寫之功能亦非只是堆砌文字而是將層層自我生命經驗透過時間 與空間之論述轉換為「緊湊與明確的敘事」(Doloughan, 2006: 141),進而建構真 實、激發想像、擴大張力並邀約讀者(或觀眾)與情節同步以能產生「想要跟著 去旅行」之情感氛圍。如黃應貴(1995: 1)稍早所言,「在社會現象中,時間與 空間早已被認為是最普遍的基本要素,具有理論上之發展性的切入點」。 而如本文所示,旅遊敘事誠乃敘事者將其(如自述)與同伴(如他述)共同 出外的經驗書寫為可供閱覽或觀賞之文字、符號(含圖像)、外部連結。在此書 寫過程中,其核心內容可謂敘事者「在不同時間與空間中的移動」,可略分兩類, 其一著重外在事物的描繪,不論是旅行的經過、地點的描繪、文物的歷史、遇見 的過客或食物等都是書寫重點。此類敘事方式功能性較強也含較多資訊量,類似 旅遊書籍呈現方式,著重客觀事實(facticity)可被檢驗程度,必須寫得或說得 讓人覺得「如在現場同遊」(Gikandi, 1994)。 第二類敘事方式則強調內在觀感,不再以外在經驗為主而將重心放在「人與 時空」的連結甚至是「人的情感與時空」連結。此類文章功能性較差,資訊量較 為不足,接近「抒情文」式的自我表述。以上兩類多與敘事者的預設讀者有關, 也與旅者撰寫目的有關。至於哪種才是好的旅遊記事端視讀者閱讀目的,愈能「打

(28)

  動」讀者產生共鳴之書寫可能愈易視為「好的」作品。11 其次,旅行敘事的類型(genres;仍見[圖三])有哪些?一般書寫方式都 是沿著時序前進,但若從生命經驗裡起頭去談一個多年來沒有實現的出遊願望, 此乃特殊類型?而若不想以一般旅客的「新鮮」眼光探望旅程,非要用「職業出 遊者」(如導遊)視角觀看無聊旅程,因而易於認為「旅程中」乏善可陳都是舊 事。而舊事要如何撰寫呢?「舊事」與「新事」是否兩個不同旅行敘事類型?或 者,旅行敘事的「原型」(archetypes)為何?《山海經》形式的旅遊記事與古希 臘長篇敘事史詩Iliad 是否一致?部落格書寫的旅行敘事與文字敘述有何不同? 此外,讀者如何接收旅行敘事?旅行敘事之「美感」互動為何?照片照得極 美是否引發好奇之必要條件?如何敘述的引發好奇?讀者為何會被激發「有志者 當若是」之情懷?事實上,很多人出外旅行皆因閱讀到某些旅者所撰書籍或觀看 了某些電視旅遊節目而下定決心「有志一同」,這種情懷如何產生?哪些敘事作 品最易激起大家起而行?是因其情節敘述有趣、製作精美抑或當地風景宜人(客 觀事件、文本論述、作者筆下本領)實難有定論。 總之,本文認為旅行敘事應是敘事者與其他角色連同時空共同創建的書寫形 式,三者(角色、時間、空間)共同建構了故事的核心(復見[圖三]),其書寫 常引發讀者之情感共鳴進而懷有期盼,有意重複(或複製)相同經驗;此乃旅行 敘事的獨特之處,在其他文類似尚少見。         11  本節文字部分出於「老人傳播研究群」助理之貢獻,尤其林楚斌與張毓麟,特此致謝。 

(29)

 

參考書目

王儒潔(2011)。《手繪旅行的美好時光》。台北市:腳ㄚ文化。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等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

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M.L. Crossley [2000].

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 Self, traum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沈錦惠(2003)。〈新的「地方感」:電子互動媒體的語藝空間〉。《中華傳播學刊》,

第三期,頁131-160

肖志軍譯(2002)。《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北京市:清華 大學出版社。(原書:Meyrowitz, J. [1985]. 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余光中(1994/2006)。《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市:九歌。 何純(2006)。《新聞敘事學》。湖南省長沙市:岳麓書社。

和雪松(2006)。〈社會理論的空間轉向〉。《社會》,第 26 卷,頁 34-46。

林東泰(2011)。〈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初探〉。《新聞學研究》,第108 期,頁 225-264。 林錚譯(2004)。《史家與時間》。台北市:麥田。(原書LeDuc, J. [1999]. Les historiens

et le temps: Conceptions, problematiques, ecriture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林鴻麟(2008)。《你家沙發借我睡-沙發客私密遊記》。台北市:時報。

苗延威、張君玫譯(1998)。《社會互動》。台北市:巨流。(原書:Argyle, M. [1969].

Social interaction.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2000),《旅遊文學硏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津。 胡亞敏(2004)。《敘事學》(二版)。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30)

  胡錦媛(2006)。〈台灣當代旅行文學〉,陳大為、鍾怡雯(編),《20 世紀台灣文 學專題II:創作類型與主題》(頁 170-201)。臺北市:萬書樓。 胡錦媛(2004)。〈臺灣當代旅行文選〉。臺北市 : 二魚文化。 胡錦媛(2000)。〈靜止與游牧—《印度之旅》中的兩種旅行〉。東海大學中文系 (編),《旅遊文學硏討會論文集》(頁182-205)。臺北市:文津。 邵培仁、林群(2011)。〈時間、空間、社會化 – 傳播情感地理學研究的三個維 度〉。《中國傳媒報告》,第十卷第一期,頁17-29。 洪銘澤(2009)。《散步學:旅行的地方論述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 文。 范銘如(2004)。〈放風男子與兒童樂園〉。《台灣文學學報》,第五期,頁115-131。 俞明瑤、臧國仁、鍾蔚文(2007)。〈新聞訪問個案(二):新聞訪問之立足點〉。 臧國仁、蔡琰編,《新聞訪問:理論與個案》(頁65-107)。台北市:五南(改 寫自俞明瑤(2003)。〈新聞訪談提問之立足點硏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論文)。 徐國峰(2005)。〈龍魂不滅:傳播儀式中的社群記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碩 士論文。 馬海良譯(2002)。《新敘事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Dolezel, 1999. Fictional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Meeting the postmodernist challenge. In Herman, D. [1999] (Ed.). Narratologies. Columbus, O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郝譽翔(2000)。〈旅行?或是「文學」?— 論當代旅行文學的書寫困境〉。東海

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硏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津(頁279-302)。

(31)

  傳播學會2011 年年會 7 月 4-6 日(新竹:交通大學客家學院)。(源自陳安 駿(2010)〈時間的共筆 : 論新聞報導的時間敘事與想像〉。政治大學新聞 系碩士論文) 陳宜君(2012)。〈旅遊圖像的建構與複製-以「北歐旅遊書籍」為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室如(2003)。〈出發與回歸的辯證—台灣現代旅行書寫(1949-2002)研究〉。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 陳玟錚(2008)。〈旅行的意義-論旅行書寫之敘事與傳播行動〉。政治大學新聞 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方譯(1997)。《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新北市板橋區:駱駝。

(原書:Cohan, S., & Shires, L.M. (1988). Telling stories –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New York, NY: Roultedge.)

張君玫譯(1996)。《社會情境》。台北市:巨流。(原書:Argyle, M., Furnham, A., Graham, J.A. [1981]. Social situation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黃蕙嵐(2004)。《由敘事角度切入看旅遊指南的景點再現與景點製造》。政治大 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孟慧(2004)。〈台灣九○年代以來旅行文學研究(1990-2002)〉。臺北市立師 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應貴(1995)。《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黃應貴(1995)。《空間、力與社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黃齡儀(2009)。〈數位時代之空間-時間敘事結構初探:以 Façade 網站為例〉。

(32)

  《資訊社會研究》,第16 期,頁 135-160。 楊義(1998)。《中國敘事學》。嘉義縣大林鎮:南華管理學院。 臧國仁、蔡琰(2012)。〈新聞訪問之敘事觀—理論芻議〉。《中華傳播學刊》,第 21 期,頁 3-30。 臧國仁、蔡琰(2011a)。〈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傳播研究取徑之芻議〉。《新聞 學研究》,第109 期,頁 43-76。 臧國仁、蔡琰(2011b)。〈論「敘事傳播」—重建大眾傳播研究典範之理論提議〉。 第九屆中國跨文化交際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福建省福州市,6 月 22-26 日)。 臧國仁、蔡琰(2010)。〈新聞敘事之時空「窗口」論述 — 以老人新聞為例〉。《新 聞學研究》,第105 期,頁 205-246。 臧國仁、蔡琰(2007)。〈新聞訪問之理論回顧與未來建議〉。臧國仁、蔡琰(編), 《新聞訪問:理論與個案》(頁227-274)。台北:三民。 臧國仁、蔡琰(2005)。〈再論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老人新聞為例〉。《新聞學 研究》,第83 期,頁 1-38。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 第五十八集(一月號),頁1-28。 廖素珊、楊恩祖譯(2003)。《辭格III》。台北市:時報文化。(原書Genette, G. (1972).

Figures III. Paris, FR: Editions du Seuil.]

鍾怡雯(2008)。〈旅行中的書寫:一個次文類的成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四期,頁35-52。

劉正山(2011)。〈媒體與社群:一個政治傳播學者眼中的脈絡〉。《傳播研究與實

(33)

 

譚君強譯(2003)。《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二版)。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原書:Bal, M. [1997].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2nd. E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蘇碩斌(2008)。〈自由休閒之不自由 — 一個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論試析〉。鄒川 雄、蘇峰山編,《社會科學本土化之反思與前瞻:慶祝葉啟政教授榮退論文

集》(頁265-288)。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蘇碩斌(2006)。〈觀光/被觀光:日治台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台灣社會 學刊》,第36 期,頁 167-209。

Assmann, J. (1992). Das kulturelle Gedächtnis Schrift, Erinnerung und politische

frűhen Hochkulturen [Cultural memory: Writing, remembrance and political identity in ancient civilizations]. Munich, GR: C.H. Beck.

Bal, M. (2004) (Ed.). Narrative theory: 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UK: Routledge.

Bamberg, M. (Ed.). Narrative–State of the ar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Boje, David M. (2001). Narrative methods for organizational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Brewer, W.F., & Lichtenstein, E.H. (1981). Event schemas, story schemas and story grammars. In J. Long & A. Baddeley (Eds.).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IX. Hillsdale, NJ: LEA.

Bruner, J. (1990). Acts of mean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uner, J.S. (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34)

 

Cohn, D. (1978). Transparent minds: Narrative modes for presenting conscious in

fic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zarniawska, B. (2004). Narrative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London: Sage.

Davidson, J., Smith, M., & Bondi, L. (Eds.)(2005). Emotional geographies. Hampshire, UK: Ashgate.

De Fleur, M.L., & Ball-Rokeach, S. (1982).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4th Ed.). New York: Longman.

Doloughan, F.J. (2006). Narratives of travel and the traveling concept of narrative: Genre blending and the art of transformation. In M. Hyvarinen, A. Korhonen, & J. Mykkanen (Eds.). The traveling concept of narrative (pp. 134-144). Studies

across discipline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1. Helsinki, FN:

Helsinki Collegium for Advanced Studies.

Dourish, P. (2004).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context. Personal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8(1), 19-30.

Fisher, W.R. (1987). 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 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Fullagar, S. (2002). Narratives of travel: Desire and movement of feminine subjectivity. Leisure studies, 21, 57-74.

Gennett, G. (1980).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Trans. J. E. Lewi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eorgakopoulou, A. (2007). Small stories, interaction and identities.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 John Benjamins.

Gikandi, S. (1994). Englishness, travel, and theory: Writing the West Indi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ineteenth-Century Contexts, 18 (1), 49-70.

(35)

 

questions in television interviews and courtroom examination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2: 385-413.

Goffman, E. (1981). Forms of talk. Philadelphia, P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Goodwin, C., & Duranti, A. (1992). Rethinking contexts: An introduction. In Duranti, A., & Goodwin, C. (Eds.)(1992). Rethinking context: Language as an interactive

phenomenon (pp. 1-42).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mperz, J.J. (1992). Contextualiz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n A. Duranti & C. Goodwin (Eds.). Rethinking context (pp. 229-252). London,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bwachs, M. (1992). On collective memory. A. Lewis Ed., Tran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rt, J. (1994). Storytelling. Editor & Publisher, 127(6), 5.

Herman(2002). Story logic: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of narrative.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Holliday, M.A.K., & Hasan, R. (1989).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2nd. Ed.).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over, S. M. (1988). Television myth and ritual: The role of substantive meaning and spatiality. In Carey, J.M. (Ed.). Media, myths, and narrative: Television and

the press (pp. 161-179). Newbury Park, CA: Sage.

Hyvärinen, M. (2006). An introduction to narrative travels. In M. Hyvarinen, A. Korhonen, & J. Mykkanen (Eds.). The traveling concept of narrative (pp. 3-9).

(36)

 

Studies across discipline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1. Helsinki,

FN: Helsinki Collegium for Advanced Studies.

Infante, D.A., Rancer, A.S., Womack, D.F. (1990). Build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Jenkins H. (2004). Game design as narrative architecture. In Wardrip-Fruin, N., & Harrigan, P. (Eds.). First person: New media as story, performance, and game (pp. 118-130).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Josselson, R., Lieblich, A., & McAdams, D.P. (Eds.)(2007). The meaning of others: Narrative studies of relationship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Labov, W., & Waletzky, J. (1967/1997). Narrative analysis: Oral version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In J. Helm (Ed.). Essays on the verbal and visual arts: Proceedings

of the 1966 annual spring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thnological Association (pp.

12-44).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also In Bamberg, M.G.W. (Ed.). Journal

of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Special Issue: Oral version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Three decades of narrative analysis (vol. 7, nos. 1-4). London: LEA

(pp. 3-38).

Lászlό, J. (2008). The science of stories: An introduction to narrative psychology. London, UK: Routledge.

Littlejohn, S.W. (1989).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3r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Littlejohn, S.W. (1999).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6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McAdams, D.P. (1993). The stories we live by: Personal myths and the making of the self. New York, NY: Williams Morrow.

(37)

 

McQuail, D., & Windahl, S. (1981).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 London, UK: Longman.

Martin, W. (1986). 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ildorf, J. (2006). Sociolinguistic implications of narratology:  Focalization and ‘double deixis’ in conversational storytelling. In M. Hyvarinen, A. Korhonen, & J. Mykkanen (Eds.). The traveling concept of narrative (pp. 42–59). Studies

across discipline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1. Helsinki, FN:

Helsinki Collegium for Advanced Studies.

Nofsinger, R. E. (1991). Everyday convers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Prince, G. (2003). 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 (Rev. Ed.).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Rabinow, P., & Sullivan, W. (1979). The interpretive turn: Emergence of an approach. In P. Rabinow & W. Sullivan (Eds.), 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pp. 1-21). Los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andall, W. L. & McKim, A. E. (2008). Reading our lives: The poetics of growing old.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andall, W. L. & McKim, A. E. (2004). Toward a poetics of aging: The link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life. Narrative Inquiry, 14(2), 234-260.

Ricoeur, P. (1983). Temps et Récit (vol. 1). Paris, FR: Seuil.

Ricoeur, P. (1980). Narrative time. In Mitchell, W.J.T. (Ed.). On narrative (pp. 165-186).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iessman, C.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no. 30). Newbury Park, CA: Sage.

Sapir, (2006). Narrative, memory and the crisis of mimesis: The case of adam Elsheimer and Giordano Bruno. In M. Hyvarinen, A. Korhonen, & J. Mykkanen

(38)

 

(Eds.). The traveling concept of narrative (pp. 84-96). Studies across discipline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1. Helsinki, FN: Helsinki Collegium

for Advanced Studies.

Sarbin, T.R. (1986).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In T.R. Sarbin (Ed.). 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 New York, NY: Praeger.

Schank, R.C., & Abelson, R.P. (1995). Knowledge and memory. In Robert S. Wyer Jr. (Ed.). Knowledge and memory: the real story: Advances in social cognition, Volume VIII (Advances in Social Cognition Series). London, UK: Psychology Press.

Schegloff, E.A. (1987). Between micro and macro: Contexts and other connections. In Alexander, C., Giesen, B., Munch, R., & Smelser, N.J. (Eds.). The micro-macro

link (pp. 207-234). Berkeley, CA: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chramm, W. (Ed.)(1954).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Urbana, IL: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mitten, J.R., Daghistany, A. (Eds.)(1981). Spatial form in narrativ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E. (2012). Communitas: The anthropology of collective joy.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Turner, V. (1980). Social dramas and stories about them. In Mitchell, W.J.T. (Ed.). On

narrative (pp. 137-164).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an Dijk, T. A. (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White, H. (2010). Contextualism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Taiwan Journal of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但是 T, A, O, I 出現的次數幾乎不相上下。 要是把每一種組合都試一遍, 直到得出一個 意思 來, 那會是一項沒完沒了的工作。 所以, 只好等新材料來了再說。

• 最早敘事理論: 1920 年代卜羅普 (Vladimir Propp, 蘇聯 民俗學者 ) 、蘇俄的形式主義批評學者。..

董事長未依規定召 集,經現任董事三分之 一以上以書面提出會議 目的及召集理由請求召 集董事會議時,董事長 應自受請求之日起十日

有人將傳播新科技演進稱為傳播革命(communication

28   穆罕默德·瓦利烏拉·汗著,陸水林譯《犍陀羅——來自巴基斯坦的佛教 文明》,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9 年,第 78-81

按計算機得到 log 2 的近似值的確是十分簡便,但不免有學生會好奇,以前的數學家 是怎麼求出 log

有關歐拉的紀念郵票,最早在 1957 年,瑞士(圖一)及前蘇聯(圖二)為了紀念歐 拉二百五十週年誕辰而發行。圖三由前東德(DDR)於 1983

能夠說出詳略 有別、主次分 明、徐疾有致 的故事。. 能以特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