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氣候變遷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性及展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氣候變遷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性及展望"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林業研究專訊 Vol.15 No.2 2008 20

題論述

氣候變遷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

重要性及展望

⊙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李玲玲

前言

生 物 多 樣 性 是 指 地 球 上 所 有 的 生 命 形 式,包含基因、物種、生態系三個層次,與 其相互的關聯。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生存與 發展至為重要,因為它不僅提供人類衣食住 行所需的物資,醫藥保健、農林漁牧、工商 業發展所需的原料,開發新作物品系、禽畜 育種、其他產品的基因資源,科學、文化、 精神、美學、創意的刺激與靈感,更提供了 調節氣候,淨化空氣、水源,過濾、分解、 去除污染物與廢棄物,促進養分循環,為植 物與農作物傳授花粉,控制害蟲和疾病,減 緩洪水、乾旱、極端溫度和大風災害影響等 多項服務,以及自然適應變化的能力。 然 而 , 自 上 個 世 紀 以 來 , 全 球 生 物 多 樣性,包括各類生態系都面臨日益加劇的氣 候變遷、各類擾動(洪水、乾旱、野火、蟲 害、海洋酸化)和人類導致的環境變化(土地利 用、污染、過度利用資源、外來入侵種等)的 衝擊。這些衝擊將可能造成生物多樣性的流 失、生態系組成的改變,繼而影響生態系的 功能以及生物多樣性提供人類的各種物資和 各項服務,甚至威脅到人類的存續與發展。 因此研究及預測氣候變遷對生物多樣性的衝 擊 , 以 及 生 物 多 樣 性 受 衝 擊 後 的 變 化 與 反 應,以妥善規劃因應對策,對於人類的生存 與發展十分重要。

氣候變遷對生物多樣性的衝擊

氣 候 變 遷 , 包 括 大 氣 中C O2濃 度 的 增 加,氣溫升高,降雨模式的改變,及水患、 乾旱及風災等事件發生的頻度與強度增加等 環境因子的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衝擊,主 要在於直接影響生物的生理調適,包括光合 作用,呼吸作用,蒸散作用,分解作用,因 氮作用等速率與效能的改變,進而影響生態 系中物質循環、能量流動,植物的初級生產 量、生長及開花結實等物候,連帶影響利用 植物的動物及其他生物。 由 於 不 同 物 種 對 環 境 因 子 的 耐 受 範 圍 不同,當環境因子發生改變時,有些物種可 能因為更適合新的環境條件而得以取得生存 優勢,甚至擴張分布範圍;有些物種則會逐 漸調適演化適應新的環境因子而留在當地, 或藉由播遷分布到環境較適合的地區繼續活 存 ; 但 是 更 多 的 生 物 可 能 因 為 無 法 即 時 調 適,或遷移到適當的地區而數量減少、分布 縮小,甚至滅絕。因此氣候變遷可能導致一 地區物種組成、數量、分布的變化,而這些 變化有可能進一步影響各地生態系內原有的 競爭、捕食、共生或寄生等互動關係,而導 致更多物種的消失。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於2007年針對氣候變遷提出的第四次評估 報 告 中 , 第 二 工 作 組 報 告 「 氣 候 變 遷 : 衝 擊 、 適 應 、 脆 弱 度 」(http://www.ipcc.ch/ ipccreports/ar4-wg2.htm)的第四章「生態系特 質、所提供的物資與服務」指出,氣候變遷 對生態系的衝擊與影響主要包括: 陸域生態系中一些主要的碳庫(carbon stock)極易受到氣候變遷與土地利用的衝擊, 如果情況不變或惡化,這些碳庫原本碳吸存 的能力可能在2100年前達到飽和,繼而轉而

(2)

林業研究專訊 Vol.15 No.2 2008 21

題論述

成為碳源,包括海洋原本緩衝的大氣中溫室 氣體增加的能力也會達到飽和。 當 地 球 平 均 溫 度 上 升 超 過2 - 3 ℃ 時 , 20-30%已被評估的動植物物種,滅絕的危機 會顯著升高,而目前的保育措施並無法因應 這種可能的變化。 當 地 球 平 均 溫 度 上 升 超 過2 - 3 ℃ 時 , 25-40%陸域生態系的結構與功能將有顯著的 改變。其中非洲和南半球的旱地可能因氣候 變化而受惠,但中高緯度的森林地熱帶生態 系則會受到負面的衝擊。 當地球平均溫度上升超過2-3℃,伴隨著 大氣中CO2濃度增高時,海洋和其他水域生態 系的結構與功能將有顯著的改變。氣候變化 與海洋酸化將衝擊浮游和底棲生物,其中對 南半球海域和冷水珊瑚衝擊最大。海冰的快 速消失更影響許多依靠海冰為棲地的生物。 熱 帶 與 亞 熱 帶 內 陸 水 域 的 水 質 、 生 物 多 樣 性、生態系提供的物資與服務也會受到影響。 不同的生態系對於氣候變遷的反應不盡 相同,其中受氣候變遷影響威脅較大的生態 系包括珊瑚礁、海冰、高緯度生態系(北方森 林)、山區生態系和地中海氣候區。威脅較小 的則包括草原、沙漠。但真正的影響程度仍 有其不確定性。

衝擊預測的不確定性

然而預測氣候變遷對生物多樣性與生態 系的實際衝擊與反應的時間,會因為下列幾 項主要的不確定性影響其準確度: 首先氣候模式預測氣候變遷的不準度, 以及與氣候變遷同時發生的各類擾動(洪水、 乾旱、野火、蟲害、海洋酸化)和人類導致的 環境變化(土地利用、污染、過度利用資源、 外來入侵種等)的交互作用,對於生物多樣 性與生態系的總合衝擊程度與影響不確定。 例如:非洲乾旱地區未來植物生長與植被變 遷,受降雨量、分布和變異度的影響很大, 但是不同模式的預測差異頗大。此外,許多 全 球 尺 度 的 研 判 都 顯 示 ,2050年以前,土 地利用變化是造成陸域生物多樣性損失的主 因,氣候變遷的影響主要在人類較少活動的 地區,例如苔原、北方針葉林、沙漠、草原 等,才較為明顯。 其次,氣候變遷下生物與生態系的回饋 反應與適應極限研究不足,例如溫度升高, CO2施肥作用,在水分、養分供應充足的狀況 下,可能使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初級生 產力提昇。但當CO2施肥作用達到飽和後,全 球水陸域植物的碳吸收能力會達到極限,尤 其是全球濕地、泥地、永凍土、苔原富冰黃 土(yedoma)等隨氣溫升高,釋放甲甲烷的量逐 漸增加,陸域生態系中一些主要的碳庫,反 而成為碳源。由於目前已知生態系對日益加 劇的外在壓力的反應是非線性的,許多生態 系開始的反應並不明顯,而當壓力超過閥值 後生態系的反應就會相當劇烈,甚至可能導 致生態系的崩解。但是所謂適應極限的閥值 為何,個別與總和環境壓力下生態系耐受的 閥值是否相同或如何不同?現今都沒有足夠 的研究來確認。 此 外 , 現 有 預 測 模 式 本 身 有 許 多 限 制 待 改 進 。IPPC報告指出,目前預測未來氣 候變遷對物種與生態系衝擊時,主要是結合 氣候包絡模式(climate envelop modeling)和 全球植被動態模式(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ing, DGVMs)模擬的結果。氣候包絡模 式又稱為生態區位(niche-based)或生物氣候

(3)

林業研究專訊 Vol.15 No.2 2008 22

題論述

(bioclimate)模式,是以個別物種的分布資料 結合氣候資料為基礎,所以可以提供氣候變 化下各物種分布的改變等量化的資料,但因 尚未納入族群變動或遷移的資料,所以無法 做區域層級或大範圍變遷的預測。DGVMs則 是以少數幾類分布範圍大,對環境的耐受廣 度也較大的優勢植物功能群的分布與氣候變 化的關係作為模式的基礎,所以適於做大範 圍變遷的預測,但無法掌握個別物種或對環 境變化較敏感物種的反應。兩類模式各有其 優點與限制,因此在預測未來氣候變遷對物 種與生態系衝擊時,兩類模式也有無法預測 或是預測的趨勢相反的情形。

優先研究

為降低上述不確定性,IPCC建議全球尺 度下,應優先進行的研究包括:檢驗模式的 預測與實際觀察結果,以修正與提昇模式預 測的準確度;繼續發展模擬生物相和氣候、 擾動、其他人類影響因子之交互作用更有力 的模式,以預測這些因子對生物多樣性的總 合影響;提昇對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耐 受度的瞭解,並確認哪些主要環境因子會影 響決定生態系提供功能與服務的組成分子; 以及整合耐受度分析,以了解在土地利用改 變 與 氣 候 變 遷 壓 力 下 , 如 何 進 行 適 應 性 管 理,以保存生物多樣性和維護生態系服務的 功能。 我 國 生 物 多 樣 性 相 當 豐 富 , 但 對 生 物 相及生態系在氣候變遷下的反應所知極為有 限,因此加強此方面之研究與監測工作,預 測未來可能的氣候因子變化,包括季節變化 及災變性氣候頻率及強度的變化,研究生物 及生態系對氣候變化的耐受度及反應,建立 氣候與生物關係之模式,以預測氣候變遷下 物種與生態系之變化趨勢,及規劃適當之經 營管理措施等均十分重要。因此建議應進行 之研究工作項目包括: 1. 調查並建立物種及生態系之分布、組成與 結構等基本資料,研究生態系之功能及對 氣候變遷之反應,尤其應加強長期、大尺 度、區域性的比較研究。 2. 確認影響本土生態系之主要氣候因子,配 合進行物種及生態系耐受度分析,以找出 對氣候變遷最敏感或最早有反應之物種 (例如蝴蝶、兩棲類),生態系(例如濕地、 高山草原)或資源(例如水資源),作為監測 氣候變遷及其影響之指標,追蹤其變化。 4. 建立氣候與生物相關模式,模擬預測生態 系在氣候變遷下之反應,以利規劃因應策 略所需研究與資料收集的優先順序。 5. 加強對乾旱、水災、颱風等異常氣候及野 火、病蟲害發生頻度、強度、影響之了 解,並儘早規劃經營管理策略。 此 外 , 由 於 各 類 生 態 系 極 可 能 持 續 受 到氣候變遷、各類擾動和人類導致的環境變 化的衝擊,除被動地監測個生態系的變化, 生態系經營者可以更積極地提昇生態系的耐 受度。基本的因應策略就是「事先防範原則 (precautionary principle)」,減少對生態系負 面衝擊,包括棲地破壞或零碎化、污染、引 入 外 來 入 侵 種 、 過 度 利 用 、 優 養 化 、 沙 漠 化、酸化等。並且研究如在考量氣候變遷可 能導致生態系組成、分布的改變,規劃保護 區系統,並協調公私部門共同有效管理保護 區外的區域,建立地景尺度的生態連結,以保 存生物多樣性和維護生態系服務的功能。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人生在世的一個主要課題,便是了解事物間的 因果關係以及行為對周圍造成的影響,從而學

學習活動扼要描述: 學生以兩種感受:觸覺和視覺去分辨水與冰的不同,從而認識 水的溫度改變(觸覺)形態亦會改變(視覺) 。學生選出圖卡表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 提高業主、物業管理人及 用戶對妥善保養內部水管 系統的重要性,以及在內 部水管系統中使用合規格

浪漫色彩 兩性相處變得避忌,影響正常友誼發展

在軟體的使用方面,使用 Simulink 來進行。Simulink 是一種分析與模擬動態

本研究探討空氣流量及轉爐石量對於 Chlorella sp.生長之表面物 化特及釋出有機物性質影響,可透過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Fourier transform

我們用一因子變異數分析的 F 檢定及 Welch、Brown-Forsythe 的 檢定,從原本的 14 個變數中找出具有區別能力的 10 個變數來做區別 分析。由卡方圖知道四種土壤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