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tem 987654321/6417
全文
(2) 論文名稱:受傷運動員得到的社會支持與心理困擾和情緒反應 總頁數:133 頁 院校所組別: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人文社會科學組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究生:陳乃嘉. 指導教授:莊艷惠 教授. 中文摘要 運動員在遭受運動傷害後,努力復健重返運動場是當務之急,受傷運動員除 了身體必須承受疼痛之外,心理也會伴隨產生負面情緒,而社會支持與運動傷害 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影響受傷運動員重返運動場呢?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運動員 自受傷後,乃至重返運動場的心理困擾和情緒反應,及其在復原期間得到的社會 支持,進而探討這些社會支持對其重返運動場之影響。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透 過與十八名研究對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蒐集資料,並偕同兩位研究同儕以歸納式 內容分析法獨立分析後共同討論,據此「三角檢證法」作為研究資料之信度。研 究結果發現,受傷運動員的心理困擾和情緒反應源自本身的否認、崩潰和無奈, 以及教練的冷嘲熱諷和隊友的排擠,在復健期間他們擔憂復原速度緩慢,害怕因 技戰術退步而失去團隊地位,隨著時間過去仍會選擇接受事實,期待未來比賽機 會;而在復原期間會得到週遭人提供的情緒慰藉、自尊鼓勵、復健資訊和實質援 助等社會支持。相反的,也會感受到過多、不足夠或不適當的社會支持而造成負 面效應;至於受傷運動員能否成功或即時重返運動場的關鍵影響因素則在,周遭 師長及親朋好友對其受傷後的負面行為反應和社會支持的負面效應。. 關鍵詞:運動傷害、情緒、社會支持. I.
(3) CHEN, NAI-CHIA (2011). Th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Emotional Reactions of Injured Athletes and the Social Support They Received.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bstract It is a priority for injured athletes to pay efforts during recovery period in order to return to competition. They have to endure the physical pain as well as the negative emotions. Thus, how social support and sports injury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how it affects the return to competition of an athlete? The present of the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emotional reactions of the injured athletes in returning to competition, the social support they received during recovery period and further to explore how social support influences the return of injured athletes. The study us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triangulation method as the research reliability, the study analyzed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eightee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subjects and using inductive content analysis with two other pee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emotional reactions of injured athletes derived from negation, break down and frustration itself and coaches’ sarcasm or push out by teammates.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they worried the recovery take too long result in regress in technique and tactics and losing their spot in the team. As time gone by, they still chose to accept the facts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opportunities in the future. The injured athletes will receive emotional consolation, self-esteem encourage, rehabilitation information and tangible support from their surrounding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On the contrary, they also experience too much, not enough or inadequate social support and cause some negative effects. Finally, whether the injured athletes can back the competition in time and successfully or not, depends on. II.
(4) negative behavioral responses an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from coaches and teammates around them.. Keywords: sports injury, emotion, social support. III.
(5) 謝. 誌. 能夠完成這本論文,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莊艷惠老師,回想起當初在 準備研究所考試時,我對運動心理學已產生一股莫名的熱情,順利考取後輾轉透 過新豪學長的引薦,讓我認識了未來三年影響我甚深的莊艷惠恩師,這三年跟著 師傅所見所學數不清,也道不盡,從平日做人處事應對之道、研究室例行事務之 管理、籌辦研討會行政工作之掌控、見習諮商運動員的過程,到學術論文研究等, 師傅在每一個該注意的小細節都會不厭其煩地督促我、煞費苦心地教誨我,一字 一句我稱之為「莊式格言」,點滴都讓我銘記在心。 在諮商實務方面,透過學習運動心理技能訓練,以及見習師傅諮商運動員, 間接讓缺乏自信的我提升不少自我效能,爾後在師傅的督導下開始了自己的諮商 經驗,深刻感受運動心理技能助人的奧妙之處,然而,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應該 依循著師傅的腳步投入協助運動員心理諮商的使命,師傅也曾經給予我許多機會 和建議,但我卻始終未能如師傅所願踏上這條路,心中有萬分的歉意。 在學術研究方面,最初準備進行研究時,師傅總是不遺餘力地幫我尋找合適 的研究對象,正式進入寫論文階段,由於時間未能掌控妥善,沒有留給自己充裕 的時間寫作,以致後續往往都得勞煩師傅耗費大量的心血、時間和精力,日以繼 夜、馬不停蹄地幫我修改,除了讓我感到相當愧疚,更要謝謝師傅全心全意的付 出。 師傅無私的奉獻與嚴苛的要求,讓我在這三年的研究生涯嚐遍各種酸甜苦辣 的滋味,雖然過程中沒有感受挫折後留下的眼淚,但每每熬過堪稱馬拉松式的苦 戰階段,感動的淚水總是止不住得滑落下來,沒有嚐過挫折的滋味,哪能突顯成 功的喜悅,而此刻的我心境是如此的海闊天空。從師傅身上我體悟到,原來指導 教授不只是在學術研究上給予督導,更是在生活上處處表達關心與叮嚀,能進入 這個研究團隊,讓我感到相當驕傲,即將畢業邁向下一段人生目標,有期待、有 不捨,期待未來更多挑戰與碩果,不捨過去有師傅諄諄教誨的日子,誠如師傅所. IV.
(6) 言,我們的關係是一輩子的。 除此之外,要感謝口試委員洪聰敏教授在口試時提供的寶貴建議,讓我的論 文能更臻完美。同時,也要感謝廖主民教授在我當初變更研究計畫之際,指引我 研究方向,雖然到林口找您談論學問的時間不多,但每回都不虛此行,總能獲得 滿滿的啟發。 其次,要感謝已畢業現在異鄉打拼的新豪學長和嫁做人婦的欣漪學姐,有你 們過來人的經驗分享讓我在寫作上能更加得心應手;感謝情義相挺的麗蓉學姐, 在我碩一下遇到挫折時,和小慧學姐一同給了我無限的關懷與勇氣,讓我能懷抱 著希望繼續向前邁進,在我寫論文遇到瓶頸時,更不斷地寫信鼓勵我,讓我相信 自己終能排除萬難;感謝涵筑,猶記得在新生訓練就認識了活潑大方的妳,也幸 好當時有彼此的陪伴,讓懵懵懂懂的新生生活不至於過得惶恐不安;感謝正鴻、 柏麟、天佑、竺穎、敏禎等所有莊艷惠老師運動心理諮詢團隊夥伴們的熱心協助。 接著,要感謝十八名研究對象的經驗分享,讓首次進行研究訪談的我獲得不 少寶貴資料,訪談過程中一度因著你們宣洩情緒、抒發情感而跟著流淚,對我而 言,著實是一次相當可貴而特別的成長經驗。 再來,要感謝為我築避風港的家人,從小到大總是瞞著你們參加學校運動代 表隊的我一心只想朝體育路邁進,卻始終得不到你們的支持,當時的我不夠勇敢、 也不夠堅持,直到踏入社會該是賺錢養家的時候,卻毅然決然重拾書本回歸校園 生活,除了對不起,更要感謝你們終究願意讓我完成最初的夢想,你們的小女兒 終於要畢業囉!可以再次好好孝敬你們了,相信我的畢業證書會是今年給老爸最 棒的父親節禮物吧!同時,也要感謝我的男朋友-清泉,在我開始動手寫論文的 時候,你也正好報效國家去了,沒有你在身邊陪我說話、鬥嘴的日子實在很難熬, 而在軍中的你總是不忘寫信為我加油打氣,收到你在忙碌之餘用心堆砌出來的字 句,對當時經常熬夜苦思的我來說,如同獲得天下掉下來的禮物般滿懷感動,只 是我在遇到挫折時,經常拿你當出氣筒,在此,我想大聲對你說聲: 「對不起,也 謝謝你的包容與體諒,讓我看清楚自己的缺點。」. V.
(7) 最後,要感謝總務處尤宏利專委的體諒和事務組龐姐的協助,每當我必須忙 於研究,陷於研究生與工讀生角色扮演的兩難之際,你們總能讓我無後顧之憂地 暫時放下手邊工作;也要謝謝身邊所有親朋好友的關心和鼓勵,套句陳之藩於《謝 天》一文所指,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吧! 當初若沒有大家的鼎力相助,就無法順利完成這本論文,在此致上無限感激, 如今我即將從臺體下車,轉搭另一輛生命的列車,前往下一個目標旅程囉!. VI.
(8)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 II 謝. 誌 ............................................................................................................................IV. 目. 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 X. 第壹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受傷運動員的心理困擾和情緒反應 ........................................................ 7 第三節 受傷運動員的社會支持及相關研究 ...................................................... 14 第四節 研究目的 .................................................................................................. 21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21. 第貳章 研究方法 .......................................................................................................... 23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23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式 .......................................................................................... 2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 26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編碼 ...................................................................................... 28 第五節 研究之可信性 .......................................................................................... 31 第六節 倫理議題 .................................................................................................. 32. 第參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33 第一節 研究結果分析 .......................................................................................... 33. VII.
(9) 第二節 討論 .......................................................................................................... 89. 第肆章 結論與建議 .................................................................................................... 114 第一節 結論 ........................................................................................................ 11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115 第三節 未來研究與應用建議 ............................................................................ 116. 參考文獻 ...................................................................................................................... 119 一、中文部份 ...................................................................................................... 119 二、英文部份 ...................................................................................................... 120. 附. 錄 .......................................................................................................................... 130 附錄一、訪談稿 .................................................................................................. 130 附錄二、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與受傷紀錄 .......................................................... 132 附錄三、參與者同意書 ...................................................................................... 133. VIII.
(10) 表目錄 表 2-1-1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 24. IX.
(11) 圖目錄 圖 1-2-1 運動傷害四階段壓力反應圖........................................................................... 8 圖 1-2-2 認知模式......................................................................................................... 10 圖 1-2-3 運動傷害心理反應整合模式......................................................................... 11 圖 2-3-1 研究流程圖..................................................................................................... 27. X.
(12) 第壹章 緒. 論. 本研究欲瞭解運動員在受傷後的心路歷程、復原期間得 到 的 社 會 支 持,及 其 對 重 返 運 動 場 之 影 響,依 序 共 分 為 五 節 : 第一節研究背景、第二節受傷運動員的心理困擾和情緒反 應、第三節受傷運動員的社會支持及相關研究、第四節研究 目的、第五節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苦 練 是 通 往 金 牌 的 必 經 之 路 」, 幾 個 斗 大 的 字 眼 , 標 示 在左營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牆上,同時也烙印在那些追求高 競技水準的國家隊選手心中,簡單又明瞭地默默教育他們, 追 求 金 牌 前 大 量 重 複 的 苦 練 是 必 經 的 過 程。2010 廣 州 亞 運 會 已順利落幕,期間運動員為了脫穎而出,莫不堅忍承受高負 荷量的訓練,而當奪牌運動員紛紛獲得國人喝采的同時,卻 也有許多運動員在競賽中發生意外痛失奪牌機會而顯得落 寞,此外,更有不少運動員在先前訓練期間便因受傷無緣參 與 廣 州 亞 運( 香 港 文 匯 報,2 0 1 0 ) 。運 動 員 最 大 的 痛 苦 莫 過 於 , 當屬於你的舞臺拉開帷幕時,你卻遭遇傷痛折磨,痛失一展 風 采 的 機 會。回 顧 2008 北 京 奧 運,蘇 麗 文 強 忍 嚴 重 膝 傷 咬 牙 撐完三戰,如此奮力不退的精神雖成為京奧最令人動容的影 像 , 然 而 因 傷 與 獎 牌 擦 肩 而 過 卻 是 事 實 ( 聯 合 報 , 2 0 0 8 ); 同 樣的,劉翔因腳傷嚴重無奈退出原來堪稱京奧最引人矚目的 決賽,緣盡京奧,也令全中國人深感惋惜,奧運「金」夢碎 ( 聯 合 晚 報 , 2 0 0 8 )。 高 強 度 競 技 運 動 所 帶 來 的 傷 病 向 來 都 讓. 1.
(13) 運動員頭痛不已,舊傷未癒,新傷襲來,導致許多受傷運動 員在競賽場上如履薄冰,對傷害的發生產生極大的憂慮和恐 懼,而漫長的復健期,更為往後的運動生涯蒙上一層揮之不 去的陰影,值得深思的是,在奪牌與保護運動員之間我們可 以再多做些什麼努力,以避免遺憾的發生呢? 隨著競技運動參與人口數的不斷攀升,在競爭日趨激烈 的情況下,選手彼此之間競賽勝負的差距逐漸縮小,失之毫 厘,很 可 能 就 差 之 千 里,為 了 追 求 超 乎 千 百 萬 人 之 上 的 體 能 、 技術表現,以及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好、更強」的巔峰 運動表現,運動員費盡了千辛萬苦長期接受艱苦的訓練,不 斷地突破自己的極限,挑戰自己的能力,打破自己或他人的 紀錄,甚至不惜任何代價讓自己承擔許多風險,使自己成為 全國第一,亞洲第一,甚至全世界第一,如此不僅潛藏運動 傷 害 的 危 機 , 傷 害 發 生 的 次 數 也 會 隨 之 增 加 ( T r a c y, 2 0 0 3 ; Podlog & Eklund, 2007)。 Meeuwisse and Fowler(1988)指 出 , 美 國 每 年 約 有 30%的 學 生 運 動 員 因 參 與 競 技 性 運 動 而 受 傷 。 Burt. and. Overpeck(2001)的 研 究 資 料 顯 示 , 全 美 每 年 約 有 370 萬 人 因 發 生 運 動 傷 害 而 緊 急 求 診 。 Etzel, Ferrante, and Pinkey(1991) 在 900 所 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大 學 的 調 查 研 究 中 發 現 , 約 有 50%的 學 生 運 動 員 曾 經 受 傷 , 並 且 有 相 當 高 的 受 傷 率 。 此 外 , 廖 主 民 ( 1993) 擔 任 北 訓 中 心 運 科 人 員 時 發 現 , 不 足 200 人 的 訓 練 中 心 , 在 短 短 半 年 內 接 受 治 療 的 運 動 員 達 1400 人 次 以 上 。 再 者 , 林 春 鳳( 1992)以 參 加 7 9 年 大 專 運 動 會 跆 拳 道 選 手 為 研 究 對 象 調 查 發 現,下 場 選 手 79.6%會 發 生 運 動 傷 害 。 謝 翔 星 與 黃 啟 煌 ( 1996) 以 參. 2.
(14) 加 84 年 台 灣 區 運 的 羽 球 選 手 為 研 究 對 象 調 查 發 現 , 93.75% 選手有運動傷害經驗。有鑑於此,運動員遭受運動傷害的現 象不容小覷。 在運動情境裡,選手因嚴重運動傷害而導致無法繼續參 與 訓 練 或 比 賽 的 個 案 , 時 有 所 聞 ( 彭 譯 箴 、 彭 美 蓮 , 2 0 0 7 )。 運動員遭受運動傷害後,除了影響運動表現之外,亦危害身 心健康,更可能提早宣告運動生涯結束。然而,儘管運動員 在遭受傷害後必須付出慘痛代價,有些運動員卻依然鋌而走 險,負傷比賽,而罔顧傷勢加劇,如果教練又強調接受身體 冒險和負傷比賽的價值與必要時,往往導致運動員不得不視 受 傷 為 比 賽 的 正 常 部 份,也 就 是 將 運 動 傷 害 正 常 化 ( H o w a r d & James, 1990/2000), 殊 不 知 這 種 宣 稱 痛 苦 傷 不 了 人 的 態 度 , 只會犧牲更多優秀運動員的運動生涯。 參與運動,特別是競技運動,遭受運動傷害是相當普遍 的意外,並且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涂俊苑、盧俊宏, 2 0 0 1 ), 對 受 輕 傷 或 非 競 技 運 動 員 來 說 , 運 動 傷 害 可 能 就 是 短 暫休息或暫時不運動,隨後面臨體能和技術退步的問題,但 對自己期許很高或成績逐漸竄紅的競技運動員來說,運動傷 害 可 能 為 個 人 運 動 生 涯 帶 來 相 當 重 大 的 打 擊 (Lavallee & Flint, 1996), 例 如 : 面 對 遙 遙 無 期 的 復 健 、 為 運 動 治 療 耗 費 龐 大 醫 療 支 出 ( M e e u w i s s e & F o w l e r, 1 9 8 8 ) 、 運 動 生 涯 提 早 喊 停,甚至退出體壇等。 運動傷害不僅對競技運動員的身體機能產生直接影響, 進 而 也 會 影 響 心 理 健 康 與 運 動 表 現 (Theodorakis, Beneca, Malliou,. &. Goudas,. 1997;. M o r r e y,. Stuart,. Smith,. &. Wi e s e - B j o r n s t a l , 1 9 9 9 ) , 因 此 , 當 運 動 員 遭 受 運 動 傷 害 時 ,. 3.
(15) 受 創 的 身 體 和 心 理 都 需 要 得 到 良 好 的 照 料 與 復 健 ( Gl a z e r, 2 0 0 9 )。 黎 俊 彥 、 林 威 秀 與 黃 啟 煌 ( 1 9 9 7 ) 指 出 , 受 傷 運 動 員 傷後的復健過程和運動表現似乎與其傷後生理和心理復健的 過程有關。不幸的是,當傷害發生時,注意力卻自然而然聚 焦在受傷的身體部位,而忽略了受傷時的心理經驗,以及有 關 受 傷 的 無 數 想 法 、 感 受 和 行 為 ( Tr a c y, 2 0 0 3 ) 。 廖 主 民 ( 1994) 質 疑 , 現 今 運 動 醫 學 進 步 使 受 傷 運 動 員 獲得妥善的醫療照顧,生理復原的速度也比以往更高,然而 傷勢痊癒,是否心理上的傷害也跟著好了呢?這個答案無疑 是 否 定 的 , 誠 如 Rotella and Heyman(1986)所 強 調 的 , 除 非 受 傷是自然痊癒的,否則沒有理由認為生理痊癒後,心理就會 跟著變好,因為運動員自受傷後重返運動場,在生理和心理 方 面 的 準 備 狀 況 總 是 不 一 致 的 ( P o d l o g & E k l u n d , 2 0 0 7 ), 若 心 理尚未準備完全即返回運動場比賽,將導致更多的恐懼、焦 慮 、 害 怕 和 沮 喪 , 並 降 低 表 現 等 ( G l a z e r, 2 0 0 9 ) 。 普遍存在於運動場上的運動傷害,儼然已成為運動員最 害怕而關切的議題之一,而競技運動員受傷後心理有何反 應?他們的想法如何?情緒是哀傷?抑或失望?他們對於傷 害後的復健行為又是如何?這些問題一直是從事運動傷害研 究 及 運 動 傷 害 防 護 人 員 最 關 心 的 焦 點 問 題( 涂 俊 苑 、 盧 俊 宏 , 2 0 0 1 )。 學 者 認 為 , 運 動 員 對 受 傷 後 的 反 應 與 一 些 面 對 死 亡 的 經 驗 相 同,包 括:否 認、生 氣、沮 喪、接 受 與 改 造 ( H a r d y & C r a c e , 1 9 9 0 )。 當 運 動 員 遭 受 運 動 傷 害 後 , 隨 即 陷 入 一 連 串 的 窘 境 , 同 時 伴 隨 著 心 理 產 生 無 限 的 悲 傷、煩 惱、失 望、挫 折 和 沮 喪 , 他們沒有勇氣面對傷勢嚴重性、煩惱無法痊癒、擔心被隊友 超越、害怕再度受傷和減少收入等,而當身份認同感完全來. 4.
(16) 自 運 動 時 , 甚 至 害 怕 會 因 此 失 去 家 人 和 朋 友 的 支 持 ( Wa g m a n & Khelifa, 1996), 即 便 最 後 接 受 事 實 配 合 復 健 計 畫 , 心 中 不 免仍存有許多疑惑與不安,若不正視這些心理困擾將可能進 一步影響運動員往後的運動發展。 根據上述學者對受傷後運動員的關切可知,當運動員遭 受運動傷害後,除了身體承受一定程度的疼痛之外,心理更 是備受煎熬,而傷勢較為嚴重者更須耐心渡過漫長而乏味的 復健期,在復健過程中,一旦復原速度緩慢,讓受傷運動員 感覺沒有進展,就容易灰心喪志,進而失去繼續復健的動機 與希望。是故,如何幫助受傷運動員減緩因受傷而產生的負 面情緒?如何幫助受傷運動員在復健過程中仍維持高度動 機?相信這是受傷運動員最迫切渴望獲得的協助。 改變負向想法和情緒,坦然接受事實是心理復健的重要 關鍵,而要持之以恆並確實地進行復健,則需要保持高度的 動 機 ( 廖 主 民 , 1 9 9 4 )。 過 去 許 多 研 究 相 繼 指 出 , 社 會 支 持 是 幫助受傷運動員減緩心理困擾、維持樂觀態度,並提高復健 依 附 的 有 效 策 略 之 一 ( R o t e l l a & H e y m a n , 1 9 8 6 ; Wi e s e & We i s s , 1 9 8 7 ; L y n c h , 1 9 8 8 )。 當 社 會 支 持 增 加 時 , 心 理 困 擾 會 隨之減少,並且當個案不確定感增加時,越需要社會支持。 而當社會支持降低時,會產生高度的不確定感,相對地,心 理 困 擾 也 會 因 此 提 高 ( N e v i l l e , 1 9 9 8 )。 再 者 , 不 同 形 式 的 社 會 支持能有效幫助受傷運動員因應不同的壓力情境。當復健進 展緩慢、經驗到挫折或其他生活需求所產生的額外壓力,運 動員便會知覺到情緒支持是重要的,而適度提供任務支持則 可 強 化 其 復 健 階 段 的 動 機 和 依 附 行 為 (Evans, Fleming, 2000)。. 5. H a r d y,. &.
(17) 另 一 方 面 , 根 據 Bianco(2001)研 究 結 果 發 現 , 當 社 會 支 持的提供讓受傷運動員感到不舒服或有壓力,此即社會支持 的 負 面 效 應 , 等 同 於 缺 乏 支 持 或 無 支 持 (non-support), 這 種 情況導因於提供者和接收者彼此間關係的建立不良,以及提 供者和接受者對什麼是有效的社會支持有認知上的差異。 綜觀上述研究得知,運動傷害是許多競技運動員害怕面 對且不願碰觸的議題,然而,這對於終日暴露於高危險運動 環境的運動員來說卻是家常便飯,一旦面臨傷害事件發生的 衝擊,往往會出現相當複雜的心理反應與不同層面的負面情 緒,因此,若能確實瞭解受傷運動員的心理困擾,並適時提 供有效的社會支持,相信將能幫助受傷運動員渡過受傷的低 潮期,成功克服生理痛苦與心理障礙。 研究者過往曾多次獲選為學校田徑代表隊,一次意外的 發生讓研究者飽受傷痛之苦,更承受莫大的壓力,也因此, 在長期接觸競技運動員的情況下,往往能深刻體悟傷痛為受 傷運動員帶來的嚴重影響,究竟這些競技運動員遭受傷害後 的心理反應有多麼複雜?週遭社會支持網絡所提供的支持有 哪些?而這些社會支持對他們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些 疑問經常存在研究者心中。據此,研究者藉著回顧過去相關 文獻,瞭解過去研究針對受傷運動員做了哪些貢獻?還有什 麼是值得研究者再努力的部份?盼能透過此研究提供長期活 躍於競技運動場,卻遭逢傷痛折磨的受傷運動員,及其週遭 社會支持網絡系統經驗的借鏡。. 6.
(18) 第二節 受傷運動員的心理困擾和情緒反應 運動員在遭受運動傷害後,究竟是如何引發心理反應 的?又會引發什麼樣的心理反應?運動心理學界在瞭解受傷 運動員的心理反應通常必須從兩部份探討,研究者整理相關 資料分述如下:. 壹 、 階 段 模 式 ( St a g e M o d e l s ) 一 、 壓 力 反 應 ( St re s s R e s p o n s e ) 根 據 We i s s a n d T r o x e l ( 1 9 8 6 ) 指 出 , 選 手 受 傷 後 心 理 會 經 歷 壓 力 反 應 的 四 個 階 段 : 1.事 件 : 確 實 有 受 傷 發 生 。 2.想 法 : 選 手 對 自 已 的 傷 有 一 看 法 ( 正 面 或 負 面 )。 3 . 情 緒 : 端 視 前 一 階 段 的 想 法 而 反 映 出 正 向 或 負 向 的 情 緒 反 應 。 4.行 為 : 選 手 由 受 傷 的 想 法 和 情 緒 而 表 現 出 什 麼 樣 的 行 為 。 如 圖 1-2-1 所 示。 「 事 件 」 指 的 就 是 運 動 員 受 傷 這 件 事 。「 想 法 」 是 指 當 運 動 員 受 傷 會 對 自 己 的 受 傷 形 成 一 些 主 觀 想 法。 「 情 緒 」來 自 想 法 , 怎 樣 的 想 法 就 會 引 發 怎 樣 的 情 緒 。「 行 為 」 是 想 法 和 情 緒 的產物,指運動員隨後所表現出來的樣子。換言之,當一位 有著正向想法的運動員遭受傷害時,相較於有著負向想法的 運動員,會有較多正向的情緒,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較為積 極與合作。. 7.
(19) 事 件 ? (what) 將運動傷害當作是壓力源. 想 法 ? (think) 對於受傷的認知評估. 感 覺 ? (feel) 對於受傷的情緒反應. 行 為 ? (do) 行為的復健結果. 圖 1-2-1 運 動 傷 害 四 階 段 壓 力 反 應 圖 ( We i s s & T r o x e l , 1 9 8 6 ). 二 、 悲 傷 過 程 模 式 (Grief Process Model) 過 去 研 究 悲 傷 過 程 模 式 的 版 本 相 當 多,諸 如:R o t e l l a a n d Heyman(1986) 認 為 運 動 員 因 為 受 傷 而 退 出 訓 練 或 比 賽 的 心 情,就 像 一 般 人 遭 受 親 友 亡 故 或 失 戀 等 悲 痛 之 事 一 樣,包 括 : 震驚、孤立、生氣、爭辯、沮喪及接受事實等。同樣的,運 動心理學家推測人們對於健身運動與運動員傷害的反應與這 些面對即將死亡的經驗相同,在受傷後通常有五個階段悲傷 反 應 過 程 : 1.否 認 。 2.生 氣 。 3.討 價 還 價 。 4.沮 喪 。 5.接 受 與 改 造 ( H a r d y & C r a c e , 1 9 9 0 ; We i n b e r g & G o u l d , 1 9 9 9 / 2 0 0 2 ) 。 再 者 , Kubler-Ross(1969)指 出 , 一 般 人 受 傷 後 的 情 緒 反 應 會 經 歷 下 列 幾 個 典 型 的 階 段 : 1.不 信 任 、 懷 疑 、 否 認 事 實 、 孤. 8.
(20) 立。 2.憤 怒、 敏 感 。 3.妥 協 。 4.沮 喪 、 失 去 信 心 。 5.接 受 事 實 。 6.放 棄 、 順 從 。 通常運動員在遭受傷害後皆無法接受傷害發生的事實, 更不願面對傷勢的嚴重程度,並且在尚未瞭解傷勢嚴重性之 前,仍抱持著可以立即返回競技運動場的想法,一旦瞭解情 況並非自己所想的簡單,就會將自己陷入一連串的負面情 緒,即 便 最 後 接 受 事 實,但 在 過 程 中 仍 不 斷 地 被 受 傷 困 擾 著 。 然而研究指出,悲傷過程模式並不適用運動傷害研究, 因 創 始 者 Kubler-Ross(1969)所 研 究 的 樣 本 為 末 期 病 人 , 未 考 慮個別差異,拒絕階段也未在傷害研究發現過,有鑑於此, 有許多學者開始主張認知評價模式。. 貳 、 認 知 評 價 模 式 (Cognitive Appraisal Models) 有 些 學 者 ( We i s s & T r o x e l , 1 9 8 6 ; W i e s e & We i s s , 1 9 8 7 ; Wa g m a n & K h e l i f a , 1 9 9 6 ) 認 為 運 動 員 受 傷 後 的 心 理 反 應 , 應 視個人和環境因素而定,因為這兩大因素將影響選手是否視 運動傷害為一種壓力源的關鍵,而受傷運動員的認知評價將 影 響 運 動 員 的 情 緒 和 行 為 反 應 , 如 圖 1-2-2 所 示 。 換 言 之 , 個別運動員看待傷害發生的角度是不一樣的,運動員對此傷 害事件的發生都會產生主觀認知評價,進而影響後續的情緒 和行為。. 9.
(21) 個人因素. 環境因素. 認知評價. 情緒反應. 行為反應. 圖 1-2-2 認 知 模 式 ( We i s s & T r o x e l , 1 9 8 6 ; W i e s e & We i s s , 1 9 8 7 ; Wa g m a n & Khelifa, 1996). 參、認知模式新發展 We i s s - B j o r n s t a l 及 其 研 究 同 僚 ( We i s s - B j o r n s t a l , S m i t h , S h a f f e r , & M o r r e y, 1 9 9 8 ) 整 合 運 動 員 傷 害 前 及 傷 害 後 的 因 素,提出一個最新模式,來解釋運動員對運動傷害和復健的 心 理 反 應 , 如 圖 1-2-3 所 示 。 本 研 究 聚 焦 在 整 合 模 式 中 的 情 緒反應部份,包括:害怕、緊張、生氣、沮喪、挫折等。. 10.
(22) 運 動 傷 害 前 的 各 項 因 素 壓力反應 壓力 源史. 人格 特質. 運. 動. 傷. 害. 和. 復. 健. 過. 個人因素. 二、個別差異 1.心 理 格 我 我 機 痛 動 應 往 緒. /個 性 知 覺 動 機 傾 向 忍 耐 力 強 度 技 巧 壓 力 源 狀 態. 2.人 口 背 景 (1)性 (2)年 (3)種 (4)社 (5)先. 之. 反. 別 齡 族 經 地 位 前 運 動 經 驗. 認知評價 1.目 2.自 3.自 4.信 5.失 6.認. 標 覺 我 念 敗 知. 調 復 知 和 或 因. 整 原 速 度 覺 歸 因 悲 傷 感 應. 1.型 2.參 3.賽 4.比 5.練. 態 與 水 準 季 賽 地 位 習 vs.比 賽. 二、社會條件 1.隊 2.教 3.家 4.運 5.提 6.運. 友 練 庭 動 供 動. 影 影 動 醫 社 倫. 響 響 力 學 團 隊 影 響 會 支 持 理 /運 動 哲 學. 三、環境因素 1.復 健 環 境 2.易 受 性 /可 及 性. 復原結果 1.心 理 的 2.身 體 的. 3.身 體 (1)使 用 增 強 劑 (2)飲 食 失 調. 情緒反應 1.害 2.緊 3.挫 4.正 5.憂 6.情. 怕 張 折 向 傷 緒. 未 、 、 態 痛 因. 知 生 無 度 苦 應. 的 氣 、 沮 喪 聊 與 看 法. 行為反應 1.復 2.運 3.運 4.冒 5.裝 6.行. 健 用 用 險 病 為. 應. 一、運動本身. 史 重 程 度 態 覺 起 因 原 狀 況. (1)人 (2)自 (3)自 (4)動 (5)疼 (6)運 (7)因 (8)過 (9)情. 程. 情境因素. 一、傷害 1.歷 2.嚴 3.型 4.知 5.復. 心理 處置. 因應 資源. 運動傷害. 依 附 心 理 技 能 策 略 /放 棄 社 會 支 持 行 為 以 逃 避 工 作 因 應. 圖 1-2-3 運 動 傷 害 心 理 反 應 整 合 模 式 ( We i s s - B j o r n s t a l , S m i t h , S h a f f e r , & M o r r e y, 1 9 9 8 ). 11.
(23) 透過上述的概念性模式可知,當運動員遭受身體傷害, 除了引發身體上的疼痛之外,同時,也將伴隨著產生一連串 的心理困擾,然而,一般人往往僅將注意力放在身體傷害的 復原,卻輕忽心理上因主觀認知而產生的困擾與不良的情緒 反應,因此,要真正解決受傷運動員的所有問題,實有必要 全盤瞭解其心理反應。 根 據 彭 譯 箴 與 彭 美 蓮 ( 2007) 指 出 , 在 運 動 場 上 , 有 許 多頂尖選手經常為傷害所苦,因傷害帶來心理的不確定感, 所導致對未來的茫然與無助感的增加,特別是嚴重的運動傷 害。而這種不確定感和無助感反應在受傷運動員的內在想 法,擔心傷勢無法復原、害怕再度受傷、擔憂失去運動員身 分、煩 惱 比 賽 收 入 減 少、甚 至 害 怕 失 去 親 人 與 朋 友 的 支 持 等 , 在心理上可能會因此失去平衡而無法調適,並且產生害怕與 恐 懼 的 反 應 ( 林 佳 皇 、 黃 惠 貞 , 2 0 0 5 )。 受傷運動員普遍無法接受傷害發生的事實,除了不願面 對傷勢的嚴重程度,甚至還會抱怨不公平,並且在尚未確認 受傷實際狀況之前,仍抱持著可以立即重返運動場的希望, 一旦瞭解傷勢並非原先所想的輕微,往往會陷入一連串的負 面情緒,即便最後與事實妥協,但在復健期間仍因過度聚焦 在 疼 痛 感,而 對 傷 勢 何 時 能 夠 恢 復 充 滿 困 惑 與 疑 慮 ( O ’ C o n n o r , 2002)。 受傷運動員自受傷、復健期乃至完全恢復之前,心理都 會不斷地出現許多疑惑、矛盾、困惑與掙扎等,而以一個縱 向研究的觀點探討,不同階段又會產生哪些不同層面的心理 困擾和情緒反應呢? 根 據 Bianco, Malo, and Orlick(1999)研 究 結 果 發 現 , 在. 12.
(24) 受傷初期,受傷運動員會沮喪、困惑、挫折和失望;在復健 期間,傾向擔憂失去練習機會、錯失比賽、團隊地位不保和 進步緩慢;在重返運動場比賽階段,則聚焦在擔心強度不夠 和害怕再度受傷。 同 樣 的 , E v a n s , H a r d y, a n d F l e m i n g ( 2 0 0 0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在復健階段早期,受傷運動員擔憂團隊地位不保、被球 團釋出、財務危機、家人生活不穩固、無法達成比賽抱負和 承諾等,出現痛苦、不悅、沮喪、生氣、意志消沉、洩氣和 失望等反應;在復健階段中期,傾向擔憂 X 光片情形、財務 憂慮、缺乏動機、經驗衝突,出現失望和挫折等反應;而在 復健階段晚期-重返競技運動場,則擔憂當初導致傷害發生 的擒抱情境,而出現懷疑、震驚和沒自信等反應。 此 外 , Tracy(2003)研 究 結 果 也 指 出 , 隨 著 受 傷 運 動 員 傷 勢逐漸好轉,心理所出現的情緒反應不同,所擔憂的層面也 各異。在受傷初期,受傷運動員的情緒反應,包括:生氣、 沮喪、挫折、擔憂和感覺對不起自己等,同時,也會過度享 受人們對他們的關懷與注意力,然而,隨著時間過去,這種 備受關切的新鮮感逐漸減弱,卻因此產生更大的挫折感;在 受傷後一週,受傷運動員容易在評估傷勢外觀的嚴重程度後 影響情緒,他們害怕錯失練習和被隊友趕上等,但另一方面 卻也因無法繼續參與練習,伴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將重心放在 課業上;而在受傷後三週,部份受傷運動員在與隊友逐漸疏 離後產生孤寂感,而那些即將重返競技運動場的受傷運動員 則恢復了自信心,並懂得自我反思等。 再 者 , Carson and Polman(2008)研 究 結 果 提 及 , 運 動 員 在受傷初期會經歷震驚、無奈、沮喪、挫折和生氣等負面情. 13.
(25) 緒,而在手術前期則會出現生氣和沮喪反應,並對傷勢產生 某些顧慮。 透過回顧國外相關文獻得知,過去研究大多以情緒反應 量表作為研究工具,同時,透過深度訪談和選手日記等蒐集 資料的方式,來瞭解運動員遭受傷害後所面臨的各種衝擊與 生活窘境,以及隨後所產生的各種心理困擾和複雜情緒反 應,並且在不同階段也都會出現不同層面的困擾和反應。反 觀 國 內,就 研 究 者 所 知,大 多 僅 屬 於 運 動 員 傷 後 現 象 之 調 查 , 或以情緒反應量表作為瞭解運動員傷後情緒反應的情形,咸 少能將受傷運動員內心最深層的痛楚與夢靨加以刻劃描繪。 有鑑於此,研究者依循此脈絡,擬透過深度訪談,徹底瞭解 受傷運動員的心理困擾和情緒反應,並進一步探究造成這些 困擾和反應的主觀認知評價,用以擴展對受傷運動員心理層 面的認識。. 第三節 受傷運動員的社會支持及相關研究 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主流中,社會支持是經常被探討和研 究 的 心 理 資 源 , 同 時 和 壓 力 (stress)與 因 應 (coping)並 列 為 心 理 健 康 研 究 領 域 中 三 個 最 重 要 的 概 念 (Cohen, Underwood, & Gottlieb, 2000; Sarason, Sarason, & Pierce, 1990; Thoits, 1 9 9 5 ; Ve i e l & B a u m a n n , 1 9 9 2 ) 。 社 會 支 持 所 以 重 要 且 不 可 或 缺 的 原 因 在 於 能 強 化 個 人 福 祉 ( w e l l - b e i n g )、 降 低 倦 怠 感 、 增 加運動樂趣、避免運動傷害、幫助免於孤立、減緩壓力和加 速 傷 害 復 原 等 ( C o h e n , 1 9 8 8 ; A n d e r s e n & Wi l l i a m s , 1 9 8 8 ; D u n c a n , D u n c a n , & S t r y c k e r , 2 0 0 5 ; We i s s , K i m m e l , & S m i t h ,. 14.
(26) 2 0 0 1 )。許 多 研 究 發 現 社 會 支 持 與 生 理 狀 態 ( U c h i n o , C a c i o p p o , & K i e c o l t - G l a s e r, 1 9 9 6 )、 身 體 疾 病 、 死 亡 率 ( C o h e n , 1 9 8 8 ) , 以 及 脊 髓 損 傷 和 失 能 (Rees, Smith, & Sparkes, 2003)相 關 。 而 社會支持最普遍出現的研究是探討它和運動傷害之間的關係 ( U d r y, 1 9 9 7 ; B i a n c o , 2 0 0 1 ; B i a n c o & E k l u n d , 2 0 0 1 ; B r e w e r , 2 0 0 1 ; R o b b i n s & R o s e n f e l d , 2 0 0 1 ; U d r y , 2 0 0 1 ; We i s s , 2 0 0 3 ; B r o w n , 2 0 0 5 ; B a w d e n , 2 0 0 6 ; B o n e & F r y, 2 0 0 6 ; L e v y , P o l m a n , & Clough, 2008)。 欲 瞭 解 社 會 支 持 和 運 動 傷 害 之 間 的 關 係 , 關鍵在於是採用直接效果模式?抑或壓力-緩衝模式?直接 效果模式強調,不論有無壓力事件出現,社會支持對於人們 都有正向的影響;而壓力-緩衝模式則主張,唯有處於壓力 情 境 下 , 社 會 支 持 才 會 產 生 效 果 ( C o h e n & W i l l s , 1 9 8 5 )。 根 據 上 一 節 的 運 動 傷 害 四 階 段 壓 力 反 應 模 式 ( We i s s & T r o x e l , 1 9 8 6 ) , 以 及 認 知 評 價 模 式 ( We i s s & T r o x e l , 1 9 8 6 ; W i e s e & We i s s , 1 9 8 7 ; Wa g m a n & K h e l i f a , 1 9 9 6 ) , 運 動 員 在 遭 受 身 體 傷害後會受到主觀知覺影響而產生壓力,採壓力-緩衝模式 說法,社會支持可使受傷運動員免於壓力事件的影響,具有 壓力緩衝的作用。 其他相關調查也指出,受傷運動員在復健過程中,是透 過足夠的社會支持而有利於恢復的,換言之,社會支持對於 受傷運動員的復健成效有很大的幫助。受傷運動員需要社會 支持,他們必須知道教練和隊友的關心,有人傾聽他們所關 心的事而不批評他們,以及其他人如何從相同的傷害中恢復 ( We i n b e r g & G o u l d , 1 9 9 9 / 2 0 0 2 ) 。 一般說來,受傷動動員的社會支持來源對象有很多種, 包 括:來 自 朋 友 和 家 人 感 情 上 的 支 持、來 自 教 練 訊 息 的 支 持 、. 15.
(27) 來自父母有形的支持,每個支持系統都提供了不同類型,但 同 樣 有 助 益 的 支 持 ( O ’ C o n n o r, 2 0 0 1 ) 。 根 據. We i n b e r g a n d. Gould(1999/2002)指 出 , 週 遭 人 透 過 提 供 社 會 支 持 可 與 受 傷 運動員建立密切的關係,包括:接受他的觀點、運用同理和 傾聽來思考他的感覺、提供感情上的支持、提供務實建議但 積極樂觀等。在受傷運動員復健的過程中,社會支持將有助 於 信 心 的 恢 復 、 心 理 和 生 理 上 的 復 原 、 強 化 復 健 依 附 (Brewer et al, 2003), 並 且 在 感 到 壓 力 的 時 刻 減 低 不 確 定 感 等 。 各 種 來源的社會支持和援助可預防受傷運動員在復健過程中和重 返 運 動 場 後 感 覺 被 隔 離 和 疏 遠 (Bianco & Eklund, 2001; Andersen, 2001)。 由 教 練 和 物 理 治 療 師 提 供 的 社 會 支 持 是 重 要 的 , 可 讓 受 傷 運 動 員 對 成 功 復 原 感 到 安 心 (Bianco, 2001)。 社會支持也有助於緩解運動員因擔心生理恢復所產生的壓力 和恐懼,幫助他們建立切合實際的期望、建立信任和知覺改 善 (Bianco, 2001; Johnston & Carroll, 1998a)。 那麼究竟社會支持的內涵有哪些?又分成幾個向度?根 據. Rees and Hardy(2000) 將 運 動 領 域 中 社 會 支 持 的 四 個 向. 度 , 分 別 為 : 1.情 緒 性 支 持 (emotional support): 在 面 臨 壓 力 時給予慰藉和安全感,讓個體感覺自己是被愛和被關心的。 2.自 尊 性 支 持 (esteem support): 能 維 持 或 提 高 個 體 的 勝 任 感 或 自 尊 , 並 表 達 出 個 體 有 能 力 克 服 障 礙 的 信 念 。 3.資 訊 性 支 持 (informational support): 提 供 復 健 的 建 議 或 指 導 。 4.實 質 性 支 持 (tangible support): 提 供 具 體 和 工 具 性 的 援 助 , 以 及 身體活動上的協助。由此可知,社會支持包含了四種向度, 而每一種向度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提供者應該瞭解社會支 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和何時去利用不同形式的社會支持來. 16.
(28) 幫 助 受 傷 運 動 員 ( We i n b e r g & G o u l d , 1 9 9 9 / 2 0 0 2 ) 。 根 據 Rees, Smith, and Sparkes(2003)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當 受傷運動員感到沮喪和憂鬱,應適時提供情緒支持;當受傷 運動員對復健失去信心,應適時提供自尊支持;當受傷運動 員渴望瞭解更多復健建議,應適時提供資訊支持;當受傷運 動員無法活動自如,應適時提供實質支持。適時提供受傷運 動員情緒支持,讓他瞭解自己是被關懷的,在他需要找人傾 瀉心中挫折時,當個秉持同理心的傾聽者;提供受傷運動員 復健支持,對其復健目標有著正面態度的支持與鼓勵,給予 個人化、立即性的回饋和讚美,將能有效提升其執行復健的 依 附 行 為 和 勝 任 感 , 再 者 , 運 用 同 儕 支 持 (peer support), 也 就是介紹過去曾經遭受相同受傷經驗的運動員,分享自己復 健 成 功 的 相 關 經 驗 ( W i e s e & We i s s , 1 9 8 7 ) , 並 建 立 受 傷 支 持 團 體 ( i n j u r y s u p p o r t g r o u p ), 定 期 舉 行 受 傷 運 動 員 的 聚 會 , 讓 受傷運動員分享心中的感受,使彼此瞭解在漫長的復健路 上,自己並不孤單。而當受傷運動員行動不便時,適時伸出 援手,減緩他因受傷導致活動受限而產生的無助感。 以一個縱向研究的觀點來看,受傷運動員在歷經不同階 段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至於,在每個階段又需要哪些不 同 的 社 會 支 持 呢 ? 根 據 Bianco(2001)研 究 結 果 發 現 , 受 傷 運 動員獲得的社會支持會隨著歷經受傷階段、復健階段,以及 重返運動場階段而有所不同。受傷運動員經驗壓力的本質和 經驗將影響社會支持的需求。普遍說來,受傷運動員在受傷 階段有明顯的情緒崩潰,需要較多傾聽支持和情緒慰藉;而 在復健階段容易出現動機流失,則需要較強的資訊支持。 儘管社會支持對於受傷運動員的復健成效有很大的幫. 17.
(29) 助,但並非所有的社會支持都是有助益的,當受傷運動員經 驗到不適當的社會支持或過度社會支持時,類似缺乏支持或 無 支 持 ( n o n - s u p p o r t ) 。 根 據 U d r y, G o u l d , B r i d g e s , a n d T u f f e y (1997)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受 傷 運 動 員 很 容 易 對 他 們 接 受 到 的 社 會 支 持 有 負 面 感 受,包 括:沒 有 得 到 充 分 而 適 當 的 復 健 指 導 、 別人對自己受傷的事敏感度不足,以及沒有充分表達關心 等。同樣的,有些受傷運動員表示,醫療人員有時會表現得 態度冷淡、提供的資訊不完整,或醫療技術太差等,而教練 和 隊 友 對 傷 勢 過 於 大 驚 小 怪 也 會 令 人 感 到 不 舒 服 (Bianco, 2001; Rees, Smith, & Sparkes, 2003)。 另一方面,基於傳統文化對女性運動的偏見迷思,造成 女性過去參與運動的情況遠不如男性。隨著女性意識逐漸抬 頭,一連串的改革運動影響了女性在傳統社會的權力與地 位。然而,即使女性運動員在體壇上擁有一片美好遠景,但 長久以來受到男性文化的英雄錦標主義影響,使得女性運動 員 參 與 運 動 的 機 會 仍 少 於 男 性 ( 賴 丹 穠 , 2 0 0 8 )。 據 此 , 研 究 者認為,在運動場域中,性別差異將可能影響社會支持提供 的程度或形式。根據過去相關研究指出,不同性別傾向偏好 不同形式的社會支持,女性運動員較男性運動員更傾向尋求 情 緒 支 持 (Hardy, Richman, & Rosenfeld, 1991), 且 男 性 運 動 員 聚 焦 在 「 問 題 專 注 因 應 」 (problem-focused coping), 而 女 性 運 動 員 則 傾 向 「 情 緒 專 注 因 應 」 (emotion-focused coping)(Holt, Hoar, & Fraser, 2005) 。 再 者 , Riemer and Toon(2001)研 究 結 果 發 現 , 相 較 於 教 練 為 相 同 性 別 的 女 性 網 球選手,當教練為異性時,女性網球選手偏好和知覺較大的 社 會 支 持 。 同 樣 的 , Stuntz, Sayles, and McDermott(2011)研. 18.
(30) 究結果也指出,相同性別和不同性別的運動團隊所知覺到的 社會支持不盡相同。至於,不同性別的受傷運動員所獲得的 社 會 支 持 又 有 何 差 異 ? Mitchell,. Neil,. Wadey,. and. Hanton(2007) 以 受 傷 運 動 員 社 會 支 持 量 表 (Social Support Inventory for Injured Athletes, SSIIA)的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女 性 受傷運動員較男性受傷運動員獲得更多情緒和自尊支持,至 於資訊和實質支持則無顯著差異。 此 外 , 根 據 Bianco(2001)以 個 人 運 動 項 目 - 滑 雪 的 研 究 結果發現,運動員在受傷時並不期望收到隊友的電話或信 件,因為他們瞭解隊友們都正忙於自己的比賽,無瑕關照他 們。相較於射箭和滑雪等個人運動項目,由於籃球和排球等 團體運動項目需要團隊成員強烈互動、協調和合作,通常需 要 較 高 的 團 隊 凝 聚 力 , 也 會 表 現 出 較 高 的 團 隊 凝 聚 力 ( We i n b e r g & G o u l d , 1 9 9 9 / 2 0 0 2 ) , 據 此 , 研 究 者 認 為 , 一 旦 團 體運動項目的運動員受了傷,隊友或許較能適時提供有效的 社會支持,諸如:幫忙背行李或接送上下課等。反觀個人運 動項目的受傷運動員,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更容易感到失意落 寞與孤立無援。 最後,研究者認為,受傷運動員在自己的運動項目中所 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亦可能影響社會支持提供的程度,舉例說 來,當 籃 球 隊 中 的 主 力 選 手 受 了 傷,相 較 於 受 傷 的 板 凳 球 員 , 由於他在團隊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教練和隊友在希冀 他 盡 快 重 返 運 動 場 的 情 況 下,將 可 能 提 供 較 大 的 支 持 與 關 注。 綜合以上論述得知,運動員傷後所產生的負面情緒與非 理性想法往往會阻礙他們接受事實,甚至不願意積極奮鬥, 許多有待解決的疑問與煩惱經常浮現在他們的腦海裡,更進. 19.
(31) 一步妨礙參與復健的動機與信心,並且儘管受傷運動員願意 參與復健計畫,然而,面對著不可預期的復健時間,仍舊容 易因缺乏足夠的動機或感到疲憊乏味而流於形式化,透過社 會支持不僅能緩和受傷運動員情緒上的不安和恐懼,亦能增 強受傷運動員的自信,使他們勇於面對挑戰和克服困難,促 進更有效的復原過程,進而及早重返競技運動場。 透過回顧國外相關文獻得知,過去研究同時結合相關量 表與訪談方式,來瞭解受傷運動員得到的社會支持形式與影 響。反觀國內,就研究者所知,在提及有效的心理復健策略 中,針對社會支持此一議題,多半僅概述社會支持對受傷運 動員的復健成效有很大的幫助,咸少見到能將受傷運動員複 雜的情緒困擾與社會支持的內涵、形式、來源和適配性加以 分析,並從中探究社會支持對其重返運動場之影響的研究。 性別差異部份,受限於過去研究以問卷的方式,或許無法確 切瞭解當事者評估獲得社會支持時的影響因素,此外,也應 進一步探究個人和團體運動項目、團隊地位和競賽水準,與 其獲得社會支持之間的關係。有鑑於此,研究者計畫能徹底 瞭解運動員在受傷後的完整心路歷程,並獲悉當在復健過程 中面對不同壓力情境而引發情緒反應時,獲得的社會支持對 其重返運動場之影響。究竟受傷運動員得到哪些社會支持? 提供社會支持來源對象有哪些?在哪些壓力情境下獲得社會 支持?同時,基於上述幾種影響社會支持提供程度或形式的 可能性,再進一步探討不同性別、個人和團體運動項目、團 隊地位和競賽水準的受傷運動員,與復健過程中得到社會支 持之間的關係,以提供教練和其他社會支持網絡系統瞭解, 當面對不同性別、運動項目和競賽水準的受傷運動員時,該. 20.
(32) 提供何種社會支持才是有助益的。. 第四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本文擬探討之研究目的 為:瞭解運動員自受傷後,乃至重返運動場的心理困擾和情 緒反應,及其在復原期間得到的社會支持,進而探討這些社 會支持對其重返運動場之影響。. 第五節 名詞解釋 壹 、 運 動 傷 害 (Sports Injury) 「運動傷害」是指在身體活動的過程中,由於一次或多 次的內發性或是外加性的作用力,對於身體活動組織所造成 的破壞結果。運動傷害的結果可能會造成肌肉、韌帶、關節 或骨骼部位的傷害,更有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傷害根據(賴金 鑫 , 1 9 8 3 )。. 貳 、 情 緒 (Emotion) 「情緒」是一種由人類神經和賀爾蒙系統所調節,很複 雜 的 主 觀 和 客 觀 因 素 交 互 作 用 產 生 的 心 理 歷 程 (Lazarus & Lazarus, 1994), 它 能 引 起 人 們 : 1.情 意 上 的 經 驗 , 例 如 覺 醒 的 感 受 , 快 樂 和 不 快 樂 。 2.產 生 認 知 過 程 。 3.激 起 體 內 廣 泛 的 生 理 調 整 。 4. 常 常 導 致 某 種 行 為 的 產 生 (Kleinginna & Kleinginna, 1981)。 根 據 Kleinginna 的 界 定 , 情 緒 是 眾 多 瞬 間變動的過程而非靜止的狀態,並且是由生活周遭中特定情. 21.
(33) 境刺激所引起的短瞬間正負面反應,接著它將影響我們的心 情。本研究中的情緒係指,當運動員發生運動傷害事件時, 在評估受傷後所產生的各種反應,包括:擔憂、害怕、沮喪 和挫折等。. 參 、 社 會 支 持 (Social Support) 社會支持指的是至少兩個人之間的資源交換,而提供者 或 接 收 者 覺 得 此 資 源 交 換 是 為 了 促 進 接 收 者 的 福 祉 (Shumaker & Brownell, 1984)。 就 概 念 性 定 義 而 言 , 乃 指 個 人感受到來自週遭人所提供的情緒、自尊、訊息及實質方面 等支持的資源,普遍對於接受者有正向的效果。. 22.
(34) 第貳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瞭解受傷運動員的心理困擾和情緒反應、受 傷後所得到的社會支持,及其對重返運動場之影響。根據 Evens and Hardy(1995)主 張 , 運 動 傷 害 是 一 種 由 個 人 主 觀 認 知所引發各種情緒的複雜現象,而質性研究法最適合用來調 查有關運動員受傷後的心理。是故,本研究擬依循質性研究 的方法,研究者帶著理論知識與實務經驗自然地融入受傷運 動員所處的環境中,透過深度訪談,徹底瞭解運動員受傷後 的心路歷程,在每個階段過程中得到的社會支持為何,以及 社會支持對重返運動場之影響。在研究過程中所蒐集到的資 料擬以內容分析法歸納整理,並運用三角檢證法,邀請兩位 運動心理學研究同儕各自獨立分析研究資料後,再共同討論 分析結果,以維持客觀處理質性資料的立場。. 第一節 研究對象 研究者為使研究對象具廣泛代表性,依文獻探討擬出可 能影響受傷後的情緒反應和心理困擾,以及週遭師長及親友 提供社會支持的程度和品質等各種因素為框架,以性別、運 動型態和傷害程度,徵求自願參與本研究之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目前就讀台中市某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之八 名男性運動員和十名女性運動員,研究對象均經歷過輕重不 同的運動傷害,他們的運動專長,包括:跆拳道、田徑、桌 球、拳擊和柔道等個人運動項目,以及壘球、籃球、手球和 足 球 等 團 體 運 動 項 目 。 研 究 對 象 的 基 本 資 料 如 表 2-1 所 示 :. 23.
(35) 表 2-1-1 研 究 對 象 的 基 本 資 料. 代. 運動. 運動. 傷害. 傷害. 訪談. 號. 項目. 年齡. 類型. 迄今. 時間. MC. 壘球. 5 年. 右肩舊傷復發. 1 年. 60 分. WS. 籃球. 9 年. 左膝前十字韌帶斷裂. 2 年. 110 分. YR. 跆拳道. 10 年. 左小腿肌肉挫傷. 3 週. 40 分. YL. 田徑. 5 年. 左腓骨骨折. 8 個月. 50 分. JJ. 桌球. 12 年. 左踝關節扭傷. 1 年. 40 分. CJ. 拳擊. 9 年. 胸部肌肉撕裂傷. 1 年. 50 分. CY. 手球. 9 年. 左膝前十字韌帶斷裂. 1.5 年. 50 分. CW. 跆拳道. 5 年. 左小腿肌肉挫傷. 7 個月. 50 分. WN. 柔道. 11 年. 右肩習慣性脫臼. 2 年. 50 分. CL. 籃球. 9 年. 右膝前十字韌帶斷裂. 2 個月. 60 分. YH. 柔道. 8 年. 右肩峰鎖骨韌帶斷裂. 3 年. 60 分. TH. 柔道. 9 年. 右踝關節扭傷. 1 個月. 30 分. WC. 田徑. 4 年. 右膝內側副韌帶撕裂傷. 3.5 年. 50 分. CC. 手球. 8 年. 右肘關節韌帶拉傷. 1 週. 40 分. WR. 田徑. 8 年. 左膝前十字韌帶斷裂. 1 年. 60 分. JC. 足球. 8 年. 右膝內側半月軟骨修補. 8 個月. 30 分. SH. 田徑. 3 年. 左膝髕骨外側發炎. 8 個月. 100 分. YF. 柔道. 9 年. 左手腕半脫位韌帶鬆脫. 1 年. 60 分. 24.
(36)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式 質 性 研 究 之 發 現,產 生 於 三 種 資 料 的 蒐 集:1.深 度 訪 談 。 2.直 接 觀 察 。 3.書 面 文 件 (Patton, 1990/1995)。 本 研 究 資 料 蒐 集的方式即為深度訪談,研究者透過文字的形式,將人們說 的話做詳細的描述與記錄,而後加以分析與呈現,可以鉅細 靡遺地描述所欲瞭解的現象。 We i s s ( 1 9 9 4 ) 指 出 , 訪 談 是 給 予 我 們 觀 察 他 人 的 機 會 , 同 時, 亦 提 供 他 人 深 入 描 述 個 人 經 驗 之 獨 特 觀 點 的 機 會 ( P a t t o n , 1990/1995)。 藉 由 訪 談 可 以 認 識 我 們 從 未 到 過 的 地 方 或 從 未 生活過的環境、可以給予我們有關社會生活本質的資訊,也 可以藉由訪談認識人們的內在歷程,學習人們的主觀認知及 其對此認知的詮釋。研究者可以學習事件的發生如何影響他 們的想法和感覺,從中得知那些構成人們從歡愉到悲傷的各 種經驗。 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蒐集詳實而豐富的資料,徹底 瞭解研究對象自傷害後,乃至重返運動場階段的情緒輪廓, 以及復原期間得到的社會支持,進一步探討社會支持對其重 返運動場之影響。研究者在進行訪談前將事先擬定訪談稿、 研 究 對 象 基 本 資 料 和 受 傷 紀 錄( 詳 見 附 錄 二 ), 並 聯 絡 研 究 對 象,同時,將訪談稿和相關資料交由研究對象閱讀、填寫, 以避免訪談時因回憶而造成時間上的流失與浪費。訪談時, 除依照訪談稿進行訪談之外,訪談過程中也會適時地複述、 反問和釐清所接收到的訊息是否正確無誤。訪談結束後,研 究者會說明資料後續處理方式及研究進行情形。 本 研 究 之 訪 談 稿 主 要 參 考 下 列 文 獻 : Wa g m a n. 25. and.
(37) Khelifa(1996)為 瞭 解 受 傷 運 動 員 心 理 狀 態 所 擬 的 諮 詢 指 南 ; Bianco, Malo, and Orlick(1999)研 究 十 二 名 受 傷 優 秀 滑 雪 選 手 的 心 理 經 驗 ; E v a n s , H a r d y, a n d F l e m i n g ( 2 0 0 0 ) 研 究 三 名 傷 後 復 健 的 運 動 員 之 情 緒 反 應 ; Rees and Hardy(2000)研 究 十 名 高 競 賽 水 準 選 手 的 社 會 支 持 經 驗 ; Bianco(2001)研 究 十 名 受 傷 優 秀 滑 雪 選 手 知 覺 得 到 的 社 會 支 持 ; Tr acy(2003)調 查 十 名 受 傷 學 生 運 動 員 在 受 傷 和 復 健 過 程 中 的 情 緒 反 應 ; Podlog and Eklund(2006)以 縱 向 研 究 瞭 解 傷 後 重 返 運 動 場 的 競 技 運 動 員 之 情 緒 經 驗 ; Carson and Polman(2008)針 對 一 名 專 業 橄 欖球球員前十字韌帶受傷後復健之心理困擾等,綜合上述研 究,並根據本研究目的修改擬定而成(訪談稿內容如附錄 一 )。. 第三節 研究流程 研究者從閱讀運動傷害相關文獻時獲得啟發與興趣,開 始大量蒐集相關資料加以閱讀、思考、確認研究方向並擬定 研 究 架 構 圖 。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流 程 圖 , 如 圖 2-3 所 示 , 於 研 究 進行前事先徵求非本研究對象之兩名受傷運動員,安排訪談 演練,透過類似情境的模擬,以確保正式訪談的順利,同時 擬 定 參 與 者 同 意 書( 詳 見 附 錄 三 ), 獲 得 同 意 後 正 式 進 行 深 度 訪談。. 26.
(38) 初步閱讀文獻. 2010 年 2 月. 擬定研究題目. 2010 年 9 月. 確定研究題目. 2010 年 10 月. 文. 獻 尋找研究對象. 撰寫研究計畫 探. 蒐集研究資料. 2011 年 4 月 正式研究. 討 資料分析與編碼 兩位研究同儕 協助分析討論 撰寫論文. 圖 2-3-1 研 究 流 程 圖. 27. 2011 年 6 月 離開現場.
(39) 研究者擬與研究對象接觸時,透過事先擬定半結構式訪 談 稿 的 暖 身 題 (warm-up questions), 讓 研 究 對 象 輕 鬆 地 陳 述 自己的運動經歷背景和訓練環境,同時秉持著自然而誠懇的 態度與研究對象交談,藉此與研究對象建立良好的互動關 係,發展互信並獲取承諾,讓他們感到舒服和愉悅,而願意 做更深入的分享。接著,再進一步針對研究對象受傷後,乃 至重返運動場的心理困擾和情緒反應,以及復原期間得到的 社會支持等進行全盤瞭解,每位研究對象的訪談時間預計 60-90 分 鐘 。 此 外 , 根 據 林 麗 珊 (2006)實 務 研 究 , 運 用 情 緒 卡 提 升 個 案 自 我 覺 察,並 幫 助 表 達 情 緒。據 此,在 訪 談 過 程 中 , 研究者擬運用由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高淑貞教授所 研 發 的 諮 商 工 具「 百 變 情 緒 卡 」, 當 研 究 對 象 無 法 清 楚 地 表 達 情緒時,便讓研究對象從中挑選出幾張能代表其遭受傷害當 下和復原期間的情緒圖卡,藉由這些圖卡進一步引導研究對 象說出選該張圖卡其背後所蘊藏的涵義和情境,協助研究對 象進行情緒的辨識、整理、表達、同理、調適與轉化,進而 提供自我認識、自我覺察情緒的機會。百變情緒卡能讓研究 對象感到新奇有趣,減緩訪談過程中憶起受傷經歷可能營造 出的凝重氣氛。訪談地點以考量研究對象的便利性為主,在 其就讀學校之校園中、訓練場及圖書館進行。而在正式訪談 結束後,研究者擬透過電話或信件與研究對象進行非正式訪 談,追蹤後續相關訊息,促使資料更趨完整。.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編碼 紮 根 理 論 (grounded theory)強 調 沉 浸 於 資 料 之 中 , 紮 根. 28.
(40) 於資料,以使意義和關係能顯現出來。質性分析中的內容分 析 ( c o n t e n t a n a l y s i s ) 使 任 何 質 性 資 料 得 以 縮 減 ( r e d u c t i o n ), 試 圖辨識核心資料的一致性和意義。透過內容分析所發現的核 心 意 義 (core meanings), 經 常 稱 為 組 型 、 主 題 或 類 別 (Patton, 1990/1995)。 據 此 , 本 研 究 擬 透 過 內 容 分 析 法 歸 納 整 理 研 究 對象自受傷後,乃至重返運動場的各種情緒困擾和反應,以 及在每個階段過程中得到的社會支持,並從資料整理和分析 過程中產生主題。 壹 、 研 究 者 為 研 究 對 象 進 行 半 結 構 式 訪 談 過 程 中,透 過 錄 音 方 式 記 錄 整 個 訪 談 歷 程,並 將 所 有 資 料 逐 字 謄 寫 形 成 逐 字 稿,並 反 覆 檢 查 逐 字 稿 以 求 謄 寫 的 精 準 性,一 旦 有 任 何 遺 漏 的 部 份 則 比 照 前 後 文,用 以 據 實 瞭 解 研 究 對 象 的 真實感受與資料所傳遞的真實意義。 貳 、 逐 字 稿 隨 後 轉 交 研 究 對 象 檢 視,以 達 資 料 再 次 確 認 的 目 的,凡有任何錯誤或遺漏的訊息,將立即修正和補足。 參、 訪談逐字稿形成後邀請兩位運動心理學研究同儕各自 獨立分析研究資料後,再共同討論分析結果。 肆、 研究同儕對於研究者潛在的偏差和假設同時扮演支持 和挑戰兩種角色,當爭論出現時,會反覆檢查逐字稿, 不 一 致 的 地 方 也 會 提 出 來,逐 一 做 討 論 直 到 達 成 共 識 為 止。 伍、 歸 納 式 內 容 分 析 讓 分 析 者 透 過 與 資 料 的 互 動 層 層 分 析 , 組 型 、 主 題 或 類 別 也 從 資 料 中 浮 現 (Patton, 1990/1995)。 其 中 組 型 、 主 題 或 類 別 泛 指 資 料 中 類 似 的 字 眼 (words) 、 措 辭 (phrases) 、 想 法 (thinkings) 或 事 件 (events)(Bogdan & Biklen, 1998/2001)。 在 情 緒 表 露 部. 29.
(41) 份,例 如:當 研 究 對 象 表 示: 「 我 很 害 怕 自 己 好 不 了 。 」、 「 我 很 擔 心 運 動 表 現 不 如 從 前 。 」、「 我 很 難 過 教 練 對 我 咆 哮 。 」、「 我 很 在 意 隊 友 的 排 擠 。 」 屬 於 源 自 本 身 和 週 遭 人 反 應 而 產 生 的 內 在 想 法 ;「 行 動 不 便 造 成 很 多 麻 煩 。 」、「 感 覺 復 健 沒 有 任 何 進 展 。 」 是 關 於 對 受 傷 和 復 健 的 困 擾 ;「 我 會 擔 憂 跟 不 上 隊 友 的 腳 步 。 」、「 我 不 想 變 成 板 凳 球 員 。 」 則 傾 向 於 害 怕 失 去 團 隊 地 位 ;「 希 望 能 盡 快 回 到 運 動 場 上。」則 是 接 受 事 實 和 展 望 未 來 ( T r a c y, 2 0 0 3 ) 。 社 會 支 持 部 份 , 當 研 究 對 象 表 示 :「 我 獲 得 他 人 給 予 “ 感 覺 好 多 了 嗎 ” 的 慰 問 和 關 懷 。 」屬 於 為 情 緒 性 支 持 ; 當 研 究 對 象 表 示 :「 我 獲 得 他 人 給 予 “ 你 今 天 復 健情況相當良好”的勝任增強感。」屬於自尊性支持; 當 研 究 對 象 表 示 :「 我 獲 得 他 人 提 供 的 “ 復 健 指 導 和 建 議 ” 。 」 屬 於 資 訊 性 支 持 ; 當 研 究 對 象 表 示 :「 我 獲 得 他 人 幫 忙 “ 提 重 物 或 接 送 上 下 課 “ 。 」屬 於 實 質 性 支 持 ( R e e s & H a r d y, 2 0 0 0 )。 社 會 支 持 來 源 對 象 部 份 , 當 研 究 對象提及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屬於家庭支持網絡 (home network); 當 研 究 對 象 提 及 教 練 或 隊 友 , 屬 於 團 隊 支 持 網 絡 (team network); 當 研 究 對 象 提 及 物 理 治 療 師 或 運 動 防 護 員 , 屬 於 治 療 支 持 網 絡 (treatment network)(Bianco, 2001)。 陸 、 當 沒 有 任 何 組 型、主 題 或 類 別 可 再 被 歸 納 分 析 時,歸 納 的過程就可被視為是完整的。 柒 、 在 完 成 資 料 蒐 集 且 開 始 分 類 後 , 將 資 料 編 碼 (coding), 是 資 料 分 析 的 重 要 步 驟 (Patton, 1990/1995; Bogdan & B i k l e n , 1 9 9 8 / 2 0 0 1 )。 研 究 者 將 訪 談 逐 字 稿 編 碼 為 ( I ), 源. 30.
(42) 自 本 身 和 週 遭 人 反 應 而 產 生 的 內 在 想 法 編 碼 為 (A), 受 傷 和 復 健 的 困 擾 編 碼 為 (B), 害 怕 失 去 團 隊 地 位 編 碼 為 (C), 接 受 事 實 和 展 望 未 來 編 碼 為 (D), 情 緒 性 支 持 編 碼 為 ( E ), 自 尊 性 支 持 編 碼 為 ( F ), 資 訊 性 支 持 編 碼 為 ( G ) , 實 質 性 支 持 編 碼 為 (H), 編 碼 方 式 以 第 1 碼 至 第 2 碼 代 表研究對象名字的羅馬拼音縮寫,第. 3 碼代表資料來. 源,第 4 碼至第 7 碼代表出現在該資料來源中的行數, 第 8 碼 代 表 歸 納 類 別 , 第 9 碼 至 第 12 碼 代 表 資 料 產 生 年 份 , 第 13 碼 至 第 14 碼 代 表 資 料 產 生 月 份 第 15 碼 至 第 1 6 碼 代 表 資 料 產 生 日 期 ( 許 雅 惠 、 廖 鳳 池 , 2 0 0 9 )。 例 如 :「 M C - I 0 0 7 1 E - 2 0 1 1 - 0 5 - 2 6 」, 係 指 研 究 者 在. 2 0 11. 年 5 月 26 日 與 研 究 對 象 MC 進 行 訪 談 時 , 在 訪 談 逐 字 稿 中 的 第 71 行 資 料 出 現 情 緒 性 支 持 , 以 此 類 推 。. 第五節 研究之可信性 質 性 資 料 分 析 中 提 到,藉 由 結 合 多 元 化 的 觀 察 者、理 論 、 方 法 和 資 料 來 源,使 研 究 者 能 夠 克 服 單 一 方 法、單 一 觀 察 者 、 單 一 理 論 研 究 所 固 有 的 偏 見 , 此 方 法 即 為 「 三 角 檢 證 法 ( t r i a n g u l a t i o n ) 」 ( D e n z i n , 1 9 8 9 ), 而 本 研 究 採 用 其 中 的 「 分 析 者 三 角 檢 證 」, 亦 即 應 用 多 位 分 析 者 來 審 查 研 究 發 現 , 有 助 於 減 少 由 一 個 人 包 辦 所 有 的 資 料 蒐 集 工 作 之 潛 在 的 偏 見 ( P a t t o n , 1 9 9 0 / 1 9 9 5 )。 據 此 , 研 究 者 除 了 將 訪 談 逐 字 稿 , 轉 交 研究對象檢視和確認之外,也將逐字稿影印三份,轉交兩位 運動心理學研究同儕各持一份,並獨立進行分析和編碼,更 邀 請 他 們 作 為 「 吹 毛 求 疵 者 ( d e v i l ’s a d v o c a t e s ) 」 ( M a r s h a l l &. 31.
(43) Rossman, 1995), 同 時 扮 演 質 疑 和 挑 戰 研 究 程 序 與 結 果 , 以 及協助和分析討論兩種角色,以達本研究資料的精確性與真 實性。此外,研究對象在訪談時雖有記憶衰退和回憶偏誤的 可能性,然而本研究重點不在於他們究竟記得多少,而在於 確 認 他 們 受 傷 復 健 期 間 得 到 的 社 會 支 持 (Bianco, 2001)。. 第六節 倫理議題 本研究關注研究倫理,首先在研究進行前會事先擬定參 與者同意書,同意書內容除了告知研究主要目的之外,也一 併交代研究進行程序,以及研究資料後續處理方式,尤其經 參與者同意後執行的錄音檔案必定盡保管義務與責任,以避 免資料外洩,並向研究對象保證研究進行方式將完全保密處 理。研究內容凡提及研究對象一律以匿名方式處理,讓研究 對象放心以最真實自然的方式表露情緒。此外,除非經研究 對象同意,研究者絕不為了達到研究目的,或使研究資料更 為 豐 碩,而 不 顧 研 究 對 象 的 感 受 任 意 挖 掘 其 不 願 觸 及 之 隱 私。. 32.
(44) 第參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透過與十八名受傷運動員進行訪談,瞭解運動員 自受傷後,乃至重返運動場的心理困擾和情緒反應,及其在 復原期間得到的社會支持,進而探討這些社會支持對其重返 運動場之影響,茲將訪談後的結果分析呈現如下。. 第一節 研究結果分析 壹、受傷運動員的心理困擾和情緒反應. 根 據 Tr a c y ( 2 0 0 3 ) 研 究 指 出,參 與 者 在 受 傷 後 的 情 感 表 達 和情緒反應中,經常會提及對事務保持樂觀的重要性,這些 認知及其在受傷後所產生的情緒反應之交互作用,充分反映 出他們對於自己能從受傷後復原這件事,抱持著樂觀的正面 看法,而這些認知被分為四種類型,包括:內在想法、受傷 和復健的憂慮、關注與其他人做比較、展望未來。據此,研 究 者 參 考 T r a c y ( 2 0 0 3 ) 之 相 關 研 究, 將 運 動 員 受 傷 後 的 複 雜 情 感及其認知在情緒反應上的相互作用分為上述四種類型,並 且為了能涵蓋訪談內容之完整性,將針對部分類型名稱予以 酌修為:源自本身和週遭人反應而產生的內在想法、受傷和 復 健 的 困 擾 和 害 怕 失 去 團 隊 地 位,以 及 接 受 事 實 和 展 望 未 來。. 一 、 源 自 本 身 和 週 遭 人 反 應 而 產 生 的 內 在 想 法 (A) 根 據 We i s s a n d T r o x e l ( 1 9 8 6 ) 指 出 , 外 在 情 境 因 素 和 內 在 個人因素的交互作用可用來解釋受傷運動員的壓力模式,個. 33.
(45) 人 因 素 指 的 是,受 傷 運 動 員 本 身 的 特 質、自 尊、動 機 與 期 望 , 至於情境因素則提及,源自外在他人所施加的壓力,以教練 為例,有別於醫學倫理,大多數的教練似乎只重視受傷運動 員何時能再回到運動場為他們爭取勝利,而忽略了自己應該 適時地撫慰他們低落的情緒,以及關心他們身體復原狀況。 本研究對象表示,在遭受運動傷害後,不僅失去訓練和 比賽的機會,甚至影響未來運動生涯,伴隨著內心產生相當 大的衝擊和矛盾,而出現害怕、擔憂和沮喪等情緒反應,而 這些反應除了源自本身的內在想法之外,由於運動員在受傷 後,內心變得極為敏感和脆弱,來自教練、隊友或重要他人 的言語、表情和行為也都容易造成他們情緒上的波動。 (一 )源 自 受 傷 運 動 員 本 身 的 反 應 運動員在剛發生運動傷害的當下,通常都會否認自己真 的受了傷這回事,而無法立即接受自己已經受傷的事實,因 為他們瞭解可能會影響後續的運動能力與表現,尤其是遭受 較為嚴重的傷害者,或是在比賽當下表現非常突出時,卻意 外遭逢變故者,甚至是即將有一個重要的比賽等著他們發揮 的情況下卻受了傷,勢必都會引發即大的情緒起伏,導致受 傷 運 動 員 無 法 壓 抑 痛 苦 難 過 的 心 情,而 崩 潰 大 哭,隨 後 失 志 , 無 法 站 起 來 , 研 究 對 象 CL 陳 述 著 :. 「因為我覺得扭到不可能那麼誇張、那麼痛,而且我聽 到ㄆ一ㄚㄆ一ㄚ的時候,我一開始還不太願意承認,我 聽到的到底是我身體去撞擊到地板的ㄆ一ㄚㄆ一ㄚ,還 是自己膝蓋的ㄆ一ㄚㄆ一ㄚ。」 ( C L - I 0 0 4 5 A - 2 0 11 - 0 5 - 3 1 ). 34.
(46) 同 樣 的 , 研 究 對 象 WS 和 YH 回 想 著 :. 「我那時候才要起飛而已,竟然在那個當下受傷,然後 我也難過,然後不知道怎麼辦,就覺得很痛苦,我才要 飛而已,就又被打下來。」 ( W S - I 0 5 2 8 A - 2 0 11 - 0 5 - 2 6 ). 「我覺得都是很痛苦的,最被看好的人卻發生這種事, 就是感覺妳正要發光發熱,卻被拉下來的感覺。」 ( W S - I 0 5 3 7 A - 2 0 11 - 0 5 - 2 6 ). 「以前大家把妳當神,因為妳以前很厲害,現在人家把 妳當狗屎,妳就會覺得那個落差很大,這個起伏很大, 會覺得很痛苦。」 ( W S - I 0 8 6 6 A - 2 0 11 - 0 5 - 2 6 ). 「這真的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捩點耶!就是到那裡,因為 那時候我真的是顛峰,因為那時候我是剛拿完全國運動 會冠軍的那一個月沒幾天的一天練習,結果我就在很高 峰,然後就這樣狠狠得摔下來。」 ( Y H - I 0 11 3 A - 2 0 11 - 0 5 - 3 1 ). 再 者 , 研 究 對 象 SH 則 無 奈 得 表 示 :. 「我二月選拔賽,我創最佳,可是一到比賽我就腳又開 始痛,我就覺得瞬間那個高低起伏太大了,就是像坐雲 霄飛車那個感覺。」 ( S H - I 0 0 9 7 A - 2 0 11 - 0 6 - 0 2 ). 儘 管 如 此,在 尚 未 確 認 傷 勢 前,他 們 仍 舊 抱 著 一 絲 希 望 , 隨 即 在 確 認 傷 勢 之 後 又 再 一 次 的 崩 潰 大 哭 , 研 究 對 象 WS 難. 35.
(47) 過得表示:. 「 醫 生 講 斷 掉 那 剎 那,我 整 個 眼 淚 用 噴 的, 就 覺 得 難 過 , 才一講完,我就二話不說哭了,就覺得才想要拼、才想 要飛,就馬上讓我掉下來,老天爺每次都要開我玩笑, 就覺得很悶。」 ( W S - I 0 1 8 3 A - 2 0 11 - 0 5 - 2 6 ). 同 樣 的 , 研 究 對 象 CL 也 指 出 :. 「就有點沒辦法接受,就會覺得怎麼會這樣就斷了,然 後我後面還有決賽什麼的。」 ( C L - I 0 1 7 8 A - 2 0 11 - 0 5 - 3 1 ). 另一方面,由於他們擔心運動生涯有可能就此宣告結 束,因此,面臨了重大抉擇而感到納悶和猶豫不決,畢竟一 切都得重頭來過,甚至有可能無法回到原先的表現水準,研 究 對 象 WS、 YL 和 YH 相 繼 指 出 :. 「我就當下就很猶豫,就不知道要為了腳好,還是要為 了那個榮耀而拼,就覺得很納悶,就在那邊打轉。」 ( W S - I 0 1 4 7 A - 2 0 11 - 0 5 - 2 6 ). 「這次受傷影響很大,超大的,因為其實很多運動員 啊!妳在高中,因為高中是屬於就是在運動員中就是妳 會練最兇的,因為大學其實通常都比較自主,然後其實 那時候想說,我高中就是成績已經慢慢上來,然後妳在 大學應該,就是成績應該會蠻好的,然後而且我在高中 基本體能是已經底都打很好了,所以大學妳通常是練技 術方面會比較多,所以那時候想說大學妳就練技術,所. 36.
數據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