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新聞報導之研究--以《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為例(王毓莉)Update:2018/02/06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新聞報導之研究--以《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為例(王毓莉)Update:2018/02/06"

Copied!
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新聞報導之研究

─以《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為例

王毓莉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2001年 2 月 8 日,臺灣正式開放中國大陸駐點記者來臺駐點採訪, 使兩岸新聞交流進展走向更為平衡對等的新階段。本研究期望透過對 中國大陸派駐於臺灣的記者新聞報導的觀察和探討,來了解此一政策 下,駐點記者對於臺灣新聞報導的具體呈現方式。 本研究主要採用「內容分析法」與「焦點團體法」,內容分析針 對《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的報導主題、新聞來源、新聞報導涵蓋 區域、新聞報導方式、新聞報導組成、態度取向、文宣策略運用、新 聞訴求各方面,作細部分析。 此外,進一步針對:透過新聞篩選塑造特定臺灣形象、人情趣味 新聞居多與新聞來源多元化表象的背後,以及不同屬性媒體的報導差 異等三個議題,做質化探討發現,中國大陸媒體擅用事實陳述塑造臺 灣的負面形象,而人情趣味新聞居多與新聞來源多元化,只是一種表 象。不同屬性媒體的報導,在報導主題與新聞調性上有所差異。 由於兩岸新聞觀本質差異的影響,使得開放中國大陸記者駐點臺 灣的新聞表現,未能如臺灣官方所期望藉由政策開放,達到駐點記者 對臺灣正面報導的成效。最後,本文建議政策上可以持續開放中國大 陸駐點臺灣媒體的範圍,使得中國大陸有市場影響力的地方媒體,有

(2)

機會可以駐點臺灣,使中國大陸民眾接觸更多元的臺灣新聞。 關鍵詞:兩岸新聞交流、駐點記者、新華社、人民日報、臺灣形象

壹、研究動機與問題

早期臺灣對於中國大陸新聞的報導,可說是「質少量貧」,且由 於政治情勢影響,兩岸媒體皆扮演著批判、否定對岸政體的角色。1 而隨著兩岸間的交流關係,從早期的封閉嚴禁,到現在的開放互動, 兩岸新聞機構對於對岸新聞報導的內容方向,亦從過去的負面報導為 主,逐漸轉為較正常的報導機制。 伴隨著政治開放,兩岸新聞事業亦有所接觸。在開放初期,臺灣 對於中國大陸新聞的報導多是軟性新聞為主,之後才隨著臺商赴中國 大陸投資比例提升、政治上的種種敏感話題,逐漸使經濟與政治新聞 成為近年來重要的兩岸新聞主題。 而兩岸的新聞交流進展,可從二方面來看:一是從兩岸新聞傳播 人員交流互動的角度來看;二是自兩岸新聞報導呈現之相關研究成果 來探討。 從新聞人員交流互動的角度來看,自 1987 年《自立晚報》記者李 永得、徐璐突破禁令赴中國大陸採訪新聞,1989 年臺灣正式開放臺灣 記者赴中國大陸採訪,期間也包括中國大陸制定規範臺灣記者赴中國 大陸採訪的相關法規,到 2001 年臺灣首度開放中國大陸駐點記者來臺 採訪。雙方的新聞交流,有了對等交流的機制。 因此,儘管兩岸新聞採訪報導方面的交流,雖曾因政治力、法令 限制與意識形態等問題而形成兩岸認知上的差距與隔閡,但雙方仍積 極進行各項交流與互動,至今臺灣已有八家新聞媒體長期、不間斷地 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編,《媒體如何採訪報導大陸新聞》(臺北:中華 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1996 年),頁 13。

(3)

輪派記者至中國大陸採訪,中國大陸亦有四家新聞媒體記者來臺進行 駐點採訪,兩岸傳播界亦逐步在節目製作、參訪觀摩等方面有所合 作。2 若從兩岸新聞報導呈現之相關研究成果探討的角度來看,從 1960 年代至今,研究者對於兩岸新聞報導呈現的研究分析,隨著時代的推 演而日漸朝向多元化發展。 從研究主題方向來看,研究角度從 1970、1980 年代初期以政治、 宣傳為研究重心,逐漸轉變到觀察中國大陸的地方媒體與不同類型新 聞的呈現方式。其中,隨著特殊新聞事件如中美斷交、政府開放探 親、兩岸交流、六四天安門事件的重要性,亦影響到研究主題的設 計。而在研究對象方面,則多半是以報紙為研究對象,並以中共國家 級媒體《人民日報》,與在臺灣擁有較大發行量的《中國時報》、 《聯合報》,以及過去代表官方媒體的《中央日報》,較易成為研究 中所選取的媒體對象。 在研究結果發現方面,早期的研究結果多半顯示,無論是中國大 陸或臺灣媒體對於對岸或兩岸新聞報導的呈現,多半基於政治抗爭因 素,一方面透過新聞報導傳達出部分政治宣傳訊息,一方面對於對岸 新聞呈現含有一定的負面評價。而在一連串開放政策事件的影響下, 兩岸對於對岸新聞報導的呈現,已逐漸走向較為中立客觀而符合新聞 意理的方向進展。 綜上所述,兩岸的新聞交流發展,無論是在相關人員的互訪交 流,或是研究成果呈現方面顯示,兩岸的新聞交流進程正逐步走向一 個對等的方向發展。 然而在 2001 年 2 月 8 日,臺灣首度開放中國大陸記者駐點採訪, 王毓莉,〈網際網路發展對兩岸新聞交流影響之初探〉,理律法律事務所編 著,《兩岸三地市場開放與資訊交流》(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 暨發展中心、理律法律事務所,2002 年),頁 87-119。

(4)

開啟了兩岸新聞交流發展的新方向。截至 2004 年 6 月為止,臺灣開放 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與《中央人民廣播電 臺》四個媒體,新聞記者輪調到臺灣駐點已經累計到 267 人次(請見 表 1)。 表 1 中國大陸記者來臺駐點人數統計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央電視臺 中央人民 廣播電臺 總計 2001年 18 14 10 14 56 2002年 26 22 14 16 78 2003年 22 19 22 22 85 累計人數 78 67 58 64 267 2004年 1-6月 12 12 12 15 48 媒體 年度 資料來源:〈大陸大眾傳播人士申請來臺統計〉,《行政院新聞局》,<http://info.gio.gov. tw/ct.asp? xItem=14950&ctNode=2112>。 先前中國大陸傳媒對於臺灣新聞的報導分析,由於無常態的採訪 權,因此大多數以特殊的事件作為分析對象,如針對媒體如何就李登 輝形象之形塑作研究等。相對缺乏針對中國大陸駐點記者親身來到臺 灣之後,傳送回去中國大陸的新聞報導呈現情形,進行系統化與深入 探討。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對於對中國大陸媒體駐點記者赴臺後, 對於臺灣新聞報導的呈現情形,加以分析,並進而嘗試提出檢討與建 議。 基於前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欲探討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對於臺灣報導的「新聞主題」呈現 如何? 二、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對於臺灣報導的「新聞來源」呈現

(5)

如何? 三、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對於臺灣報導的「新聞涵蓋區域」 呈現如何? 四、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對於臺灣報導的「報導呈現方式」 如何? 五、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對於臺灣報導的「新聞組成」呈現 如何? 六、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對於臺灣報導的「態度取向」呈現 如何? 七、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對於臺灣報導的「文宣策略」呈現如 何? 八、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對於臺灣報導的「訴求方式」呈現 如何?

貳、文獻探討

研究者將從理論方面的議題設定、框架理論,以及中共特殊的新 聞制度;再由實務方面出發,針對兩岸新聞交流現況進行探討。

一、「議題設定理論」與「框架理論」的分析

議題設定理論的提出,必須追溯到 1922 年黎普曼(Walter Lippmann) 提出大眾媒介對閱聽人認知影響的重要性與「腦中圖像」的概念,施 蘭姆(Wilbur Schramm)提出大眾媒體具有守望功能。前述二者皆說明 傳播媒介的效果,不在於改變個人的態度與行為,而在為人們建構社 會未見的環境。由於外在世界過於繁雜,人們必須透過大眾媒介來了 解外在世界,媒介便不斷把「外在世界」塑造成個人「腦海中的圖 畫」,替個人建構社會環境。3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三民書局,1996 年),頁 139。

(6)

1972年麥康斯與蕭唐納(McCombs & Shaw)針對選民的認知研 究,提出「媒體議題設定功能」(the media agenda-setting function), 肯定了大眾傳播媒體的效力。4他們認為,傳播媒介報導的重點,與受 眾腦海中認為重要的題材間有一強而正面的關係;同時,媒介中加強 報導的題材與事件,會導致人們對這些題材與事件的重視程度。5 新 聞 媒 介 就 像 放 大 鏡 般 , 經 由 長 期 、 密 集 報 導 某 些 議 題 (issue),可以提高這些論題在公眾議題(agenda)中的顯著(salience) 地位。6麥康斯與艾維特(D. Evatt)提出,議題設定是一個有關顯著性 轉移(transfer of salience),會轉移成為閱聽人圖像的顯著要素;媒介 議題的先後順序影響公眾議題的先後順序,其間具有因果關係。7

柯恩(Bernard Cecil Cohen)進一步提出補充的論點:報紙多半不 能告訴人們想什麼(what to think),但它卻可以告訴讀者該想些什麼

(what to think about)。8媒介透過長期、大量的報導,加上閱聽人對

於議題的不了解,造成對於媒介的依賴性增強,媒體即可形成議題的 設定。 研究者宣稱,新聞傳播媒體的新聞報導與閱聽大眾認知之間,存 在著一種強度而肯定的因果關係,即新聞傳播媒體對於新聞的處理, 會對社會大眾產生直接的效果,促使閱聽大眾隨著新聞媒體所設定的 議題,來認知外在的社會環境。9 林東泰,《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師大書苑,1997 年),頁 257。 同註 3,頁 139。

Pu-tsung King, Issue Agenda in the 1992 Taiwan Legislative Election (Diss., University of Taxes, Texas, USA, 1994).

M. E. McCombs & D. Evatt, Issue and Attributes- Exploring a New

Dimension in Agenda Setting (Spain: A Publication of the Navarra in Pamplona, 1995).

B. C. Cohen,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7)

至於影響議題設定功能的幾個主要變項包括:新聞事件本身、新 聞價值、媒介性質、新聞類型和強調程度的差異等。而在閱聽人方面 的影響因素,則包括閱聽人個人興趣、定向需求、媒介使用情形,以 及個人的人際傳播管道等。10 而框架理論方面,高夫曼(Erving Goffman)認為,「框架」是主 導社會事件及人們對這些事件認知理解的組織方法。高夫曼企圖以框 架的概念解釋日常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的問題,他認為框架如同 闡釋基模(schemata of interpretation),使個人對外在世界所發生的一 切有所確定、感覺與認同,也就是人們定義情境的一種組織原則。11 在媒介框架的重要機制上,則是以選擇、強調與排除是最重要的 部分,傳播媒介透過上述這些方式,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影響和改

變社會環境。因此,閱聽人接收到的均是經過選擇的、重建的真實(se-lective and constructed reality)。12

譚克(James W. Tankard)也認為,框架是「新聞內容的中心思想

(central organizing idea)」。13新聞報導中所描繪的情境(context)與

M. E. McCombs & D. L. Shaw,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36, 1972, pp. 176-187; M. E. McCombs & D. L. Shaw,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the Press,” in M. E. McCombs & D. L. Shaw, eds., The Emergence of America Public Issues: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the Press (St. Paul, MN: West, 1977), pp. 95-108.

E. F. Shaw, “The Interpersonal Agenda,” in M. E. McCombs & D. L. Shaw, eds., The Emergence of American Public Issues: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The Press (St. Paul, MN: West, 1977), pp. 68-87.

李金山,《許佑生同性婚禮新聞之框架、框架化及讀者詮釋分析》(臺北: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頁 21。

王毓莉,《中共境內與境外電視新聞之比較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1999 年),頁 12。

(8)

主要議題,均需透過選擇、強調、排除與詳述等手法,才得以呈現。 所以在大眾傳播的過程中,「框架」是指經媒體報導後,過濾、選擇 呈現出來的社會真實的本質,也就是經過媒體報導所框限出來的社會 真實的範圍和性質。14 新聞的框架,進一步可能影響讀者對事件的認知。內容在故事結 構的位置也會影響看新聞的結果。例如,在整個結構中的層次愈高 (如新聞報導的結論、導言;故事中的主要原因和結果),可能愈容 易進入長期記憶結構。實驗對象在事後的回憶測驗中,容易記得與中 心意旨接近的情節,記得細節的比例則相對減少,此為層次效果(level effect)。15 不同的框架,往往從社會事實中選擇不同的素材來組織新聞。進 一步分析,新聞對素材的選擇可以在三個層次進行:第一個層次是報 導或不報導一則事件。在所有可能成為新聞的事件中,新聞媒體通常 只會選擇部分的事件加以報導。第二個層次是,即使同樣報導同一事 件(如天安門事件),可是涵蓋的範圍不同。第三個層次是即使引用 同樣的題材,處理的方式也可能不同。16 整體而言,人們對於事務的認知,除了靠自己有限的親身經驗之 外,必須透過大眾傳播媒介的框架,來了解外在世界。因此,傳播媒 介選擇了什麼、又拋棄了什麼,涵蓋了什麼、又強調了什麼,便成為

and Measurement,”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EJMC Convention (Bosto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August 1991). 臧國仁,《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臺北:三 民書局,1999 年),頁 26;李金山,《許佑生同性婚禮新聞之框架、框架 化及讀者詮釋分析》,頁 21。 鍾蔚文,《兩岸媒體對對方報導之內容分析》(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補 助研究,1993 年),頁 4。 同註 15,頁 5。

(9)

閱聽眾重要的認知基模。然而,媒介報導與不報導之間,受到眾多因 素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將分析《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駐點記 者,關心哪些重要的臺灣新聞,使得對岸的民眾透過《新華社》和 《人民日報》如何看臺灣。

二、中共新聞制度的分析

塞伯特(Frederick Siebert)和彼得遜(Theodore Peterson)及施蘭 姆於 1956 年提出四大報業理論(Theory of The Press),將報業制度 理論首次劃分為「威權主義報業理論」(Authoritarian Press Theory)、 「自由主義報業理論」(Libertarian Press Theory)、「社會責任報業 理論」(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與「蘇聯共產主義報業理 論」(Soviet Communist Press Theory)。17麥奎爾(McQuail)則在

1983年提出補充四大報業理論的「發展媒介理論」(Development

Me-dia Theory)和「民主參與媒介理論」(Democratic-Participant Media

Theory)。18 中共在新聞事業上所遵循的「共產主義傳播理論」,源於「蘇聯 共產主義報業傳播理論」。其思想根源來自於馬列主義,傳播媒體一 律由共產黨專政的政府所有,並且必須為黨的政策與方針辯護、嚴禁 反政府、反黨言論,媒介必須動員支持追求國家進步。因此,傳播媒 介被定位為國家的言論武器。19其報業哲學是認為,傳播媒介應為集體 的鼓動者、宣傳者及建設共產主義的教育者,具有強烈的工具性,屬

Frederick S. Siebert, Theodore Peterson & Wilbur Schramm,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2nd ed. (Urbana,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63), p. 7.

D. McQuail,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3rd ed.

(London: Sage, 1994), pp. 131-132.

王毓莉,《中共改革開放政策對電視事業影響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 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年),頁 73-74。

(10)

意識形態的機構之一。20 中共的傳播理論除了採用蘇聯模式的「共產主義傳播理論」外, 更結合中共領導人毛澤東與鄧小平的傳播思想,形成獨特具有中國特 色的傳播理論。21 鄧小平自 1979 年後實施的一連串改革中,除秉持傳播媒介應宣傳 黨的主張外,中共的傳播媒介亦被列入「第三產業」,屬於經濟改革 的一環,因而具有產業性,在中共全社會致力於改革開放之際,傳播 媒介被認為應為四化服務,並且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全民 投入經濟建設,提高生產力。22 在中共特殊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社會體系與傳播媒介體系產生相 互的影響,特別是社會體系對傳播媒介體系產生的影響特別大。因 此,中共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為整個中國社會引進市場機制,使中共 發展出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走向,而傳播媒介則必須支持改革開放 政策。相對而言,傳播事業的發展,也對社會體系產生影響。由於傳 播事業必須扮演推動政策的角色,自然對社會制度產生影響。因此, 傳播事業身為產業的一環,必須同時重視社會效益、文化效益與經濟 效益。23 由上述的中共傳播走向分析,可了解到改革開放後的中共傳媒, 對於傳統「蘇聯共產主義報業理論」,已做若干修正,除仍具原有共 產主義傳播理論的一部分本質外,已顯現出麥奎爾所提出「發展媒介 理論」,重視國家經濟發展的某些意涵。24 王毓莉,《中共改革開放政策對電視事業影響之研究》,頁 320;王毓莉, 《中共境內與境外電視新聞之比較研究》,頁 26。 同註 19,頁 74。 同註 19,頁 321。 同註 22。 王毓莉,〈中共傳播改革之研究〉,《東亞季刊》,第 30 卷第 1 期,1999 年,頁 19-38。

(11)

在改革開放後,中共則是根據原蘇聯共產主義報業傳播理論,配 合本身環境的變遷需求,建構出一套中國共產黨的新聞政策,本研究 根據過去相關研究,歸納出下列九項中共報業的特性:「黨性」、 「思想性」、「戰鬥性」、「人民性」、「真實性」、「群眾性」、 「傾向性」、「指導性」、「階級性」。25 綜上所述,中共的新聞理論與制度,大體上是依循蘇聯共產主義 報業理論的觀點而來,強調新聞媒體為黨的喉舌,必須要以「黨性原 則」為最高指導,而在對於媒介功能運用的認知方面,中共認為,社 會主義國家傳播媒介的功能,在於準確且忠實的反映國家既定的政 策,其扮演的角色與功能,亦將隨著國家意識形態的轉變、政策的轉 向而改變。26 不過,中共的新聞改革也曾歷經三次改革運動,第一次在延安時 期《解放日報》的改版工作,第二次在成立新政權七年後《人民日 報》的改版工作,第三次是 1978 年改革開放後的新聞改革,此次改革 的時間最久,影響幅度最廣,被稱為是中國大陸「新聞學研究的春 天」。27 潘家慶,《大陸新聞學的發展與評估》(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 研究報告,1996 年),頁 90-97;余天蕙,《中共〈人民日報〉報導美國新 聞與中共對美外交政策關聯性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4 年),頁 13-23;黃開森,《臺海兩岸報紙對「中國統一」議 題報導之研究--以〈中央日報〉、中共〈人民日報〉為例》(臺北:政治 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年),頁 64-70;王元廷,《文化大革 命後中共新聞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頁 226-239;李鍾健,《中國大陸大眾傳播事業之研究》(臺 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年),頁 10-11。 同註 21,頁 223。 徐培汀,〈毛澤東與新聞學〉,《毛澤東新聞理論研究》(長沙:人民出版 社,1984 年),頁 109-122。

(12)

至於第三次新聞改革的主要內容,可歸納為:28 報導面擴大:政 治層面報導,提高開放程度;經濟層面報導,大幅開闊;社會層面報 導增加; 批評揭露性報導大增; 讀者意見欄普遍增設; 新聞報 導與方式改進:改進新聞時效;重視新聞真實性;要求新聞短而簡 明。此外,還包括新聞業務的改革,包括自辦廣告、發行,實施經營 自負盈虧等。 然而,上述的改革,卻非決裂式的革命性改革,存在於「重人民 性」或「重黨性」、「保障新聞自由」或「限制新聞自由」之間的爭 議仍然不斷,因而有後來「八九民運」的產生。而在強勢堅持的政治 力與銳不可擋的經濟力,加上社會開放後帶來的新思潮等多元因素彼 此之間的相互激盪調和之下,將會使中共的新聞制度與理論走向一個 更不一樣的新發展。 觀察 1995 年後中共報業的發展,可以發現報業市場「二元化」的 發展趨勢。首先,各省市以黨報為首的領導機制仍然存在,現已紛紛 組建「報業集團」,然而後起之秀則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晚報,如 《羊城晚報》、《新民晚報》、《武漢晚報》、《楚天都市報》等, 這一類晚報或都市報的內容更貼近群眾、時效性更強,由其發行量看 來,晚報的市場已儼然形成,且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同一集團內的 黨報。 然而這樣的情形,並不能理解為中共的黨報已不再具有影響力。 中共的黨報存在,有其政治功能,因此,中共中央會採取各種行政手 段,保證黨報的存在,如:公家辦報、公家發行、行政攤派,或者要 求賺錢的報業與之結合,成立報業集團,如:文匯新民報業集團模 式。 中共新聞媒體除一般的媒介所具備教育、守望、告知、娛樂等四 大功能外,最為特殊且十分重要的功能即是,新聞媒介必須扮演「黨 潘家慶,《大陸新聞學的發展與評估》,頁 141-145。

(13)

的喉舌」,肩負起為政府、為黨的政策工作進行宣傳與消弭不利輿論 的角色。自改革開放後,雖然廣告與娛樂的功能逐漸顯現,但做為黨 宣傳工具的功能仍有其重要性。 本研究對象中的《新華社》與《人民日報》,均屬於中共中央級 的黨辦通訊社與報業。為確立對外報導的口徑一致,中共規定只有 《新華社》有採訪國外新聞的權利,其他媒體只能引述,此舉也同時 確立了該社的存在空間。此外,《人民日報》的言論,通常是中共中 央的基調,如江澤民的「三個代表」、「七一談話」,在《人民日 報》見報後,所有各級媒體必須轉載,或者跟隨其報導基調,在地方 作報導加以配合。 由於中國大陸對於臺灣的資訊採取較封鎖策略,而《新華社》與 《人民日報》對臺灣新聞報導的定調,代表中國大陸其他地方媒體引 用臺灣新聞時的重要來源。因此,研究《新華社》與《人民日報》駐 點記者對臺灣新聞的報導,可以了解中共中央如何解讀臺灣的新聞事 件,而中國大陸的民眾,又是透過《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建構的 何種窗口,來了解臺灣。

三、兩岸新聞交流發展的分析

從政府於 1987 年開始,先後解除戒嚴、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 親,以及 1988 年的報禁解除,兩岸關係與交流無論是文化、經濟、新 聞、學術等各個層面,皆在政策上的逐步鬆綁之下,日漸走向更為寬 廣、頻繁與多元的交流互動。 在談到兩岸新聞的起點,則必須要回溯至臺灣《自立晚報》記者 李永得、徐璐於 1987 年 9 月 11 日突破政府法律禁令,首開臺灣記者 赴中國大陸採訪的先例。29十多年來,雖然跟隨著兩岸關係的轉變,時 而熱絡發展,或偶遇停滯低盪的時期,但總體來說,其演變的軌跡是 同註 2。

(14)

由非正式轉為正式、由單向轉為雙向、由民間及於官方、由交流進展 到合作;而就新聞報導表現來說,則是篇幅由少變多、角度由單一而 廣泛、內容由隔閡而精確。30 就兩岸新聞交流內容來看,筆者在檢視兩岸新聞傳播交流過程 後,並綜合不同學者的看法,認為兩岸新聞交流發展至今,主要內涵 表現在 兩岸新聞記者的互訪; 兩岸新聞媒體開闢報導對岸版面; 兩岸新聞媒體的新聞,或其他業務合作; 兩岸新聞學術界的研討 會; 兩岸新聞交流相關法規的訂定; 網路新聞資訊的交流。31 總體來說,兩岸新聞交流自兩岸相關政策開放後,即以包含了駐 點新聞採訪報導、舉辦傳播學術研討會議、兩岸傳播人士互訪等各種 模式進行密切的交流,雖然其中經歷了孕育、熱潮、緊繃、重建、發 展、冷卻、復發、低盪等不同時期變化,32且至今仍會受到新聞政策、 政治觀念、認知觀念不同等方面的影響,而有一定程度的隔閡,但基 本上仍是朝向一個積極發展、熱絡互動的方向進展。 但若談到兩岸新聞採訪報導的對等交流,則是直到 2000 年 11 月 9 日,政府發布〈大陸地區新聞人員進入臺灣地區採訪注意事項〉,並 於 2001 年 2 月 8 日開放第一批中國大陸駐點記者來臺,才真正為平衡 對等的兩岸新聞採訪交流寫下新的里程碑。 關於兩岸新聞交流的政策與階段,筆者針對兩岸新聞交流過程 中,相關政策的擬定、重大政治事件的影響,以及中國大陸傳播人士 來臺的歷年統計,作為標準,將兩岸新聞交流的政策與階段,分成 11 個階段說明:醞釀時期(1987 年 9 月 11 日-1989 年 4 月 18 日)、合 法化時期(1989 年 4 月 19 日-1989 年 6 月 3 日)、停滯時期(1989 年 林聖芬,〈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及港澳新 聞」研討會(香港: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1997 年 12 月 1 日),頁 1。 同註 2。 同註 2,頁 1。

(15)

6月 4 日-1990 年 3 月)、重建時期(1990 年 3 月-1991 年 8 月 11 日)、 熱絡時期(1991 年 8 月 12 日-1994 年 3 月 30 日)、低潮時期(1994 年 3 月 31 日-1994 年 7 月 25 日)、復交時期(1994 年 7 月 26 日-1995 年 5 月 6 日)、低盪時期(1995 年 6 月-1997 年 3 月)、穩定成長時 期(1997 年 4 月-1999 年 12 月)、減退時期(2000 年 1 月-2000 年 7 月)、持續發展時期(2000 年 8 月迄今)。33 兩岸新聞交流,自從 1987 年 9 月 11 日,李永得、徐璐首開先例 赴中國大陸採訪後,同年 11 月,臺灣開放一般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 展開海峽兩岸關係的新頁。1988 年 1 月,臺灣開放「報禁」,報紙版 面大量擴增,各報社紛紛增闢中國大陸新聞版,消息來源主要依賴國 際性通訊社、香港報章雜誌,以及選擇性的採用中共《新華社》、 《中新社》的電訊,還談不上第一手的採訪報導。34只不過這樣的轉 變,已為將來兩岸新聞交流,種下了良好的契機。 1989年 4 月,臺灣宣布〈現階段大眾傳播事業赴大陸地區採訪、 拍片、製作節目報備作業〉,正式開放臺灣記者赴中國大陸採訪之 門。35緊接下來,中國大陸發生一連串的重大新聞事件,如中共七屆二 次全國人大、政協會議、戈巴契夫訪北京、1989 年北京民運及六四天 安門事件等,促使臺灣媒體掀起報導中國大陸新聞的空前熱潮。不過 此時期的臺灣記者赴中國大陸採訪,已成為合法行為。 雖然臺灣記者已經以合法化身分赴中國大陸採訪,但中國大陸直 到 1989 年 7 月,才正式發布〈關於臺灣記者來大陸採訪的管理辦 同註 2。 楊志弘,〈海峽兩岸新聞交流之探討〉,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及港澳新 聞」研討會,頁 3。 蔣安國,〈千山我獨行--兩岸新聞交流與記者駐點採訪 〉,《喜福 網》,2001 年,<http://www.herefrom.com/paper/show/index.asp? paperid= A4B7766B-6F50-4A1D-A932-574E2B95788D>。

(16)

法〉,規定臺灣地區記者赴中國大陸採訪,需向《新華社》香港分社 或中共駐外使、領館提出申請後,報「國務院」審批,始能發給採訪 證。36 1991年初,臺灣先後成立「陸委會」及「海基會」;同年底,中 共隨即成立「海協會」,負責統籌、處理兩岸事務。中共《新華社》 記者范麗青、《中新社》記者郭偉峰也在同年底,因採訪「閩獅漁 號」事件,成為第一批來臺灣採訪的中國大陸記者,37但這只是一個特 例,當時臺灣仍未全面開放中國大陸記者來臺採訪。 期間,1989 年「六四天安門事件」、1994 年 3 月 31 日「千島湖 船難事件」、1995 年 6 月李登輝總統訪美、1998 年「林滴娟事件」等 政治因素,使得兩岸新聞交流一度取消或暫停。38一直到了 2000 年在 中共強烈要求交流應對等之下,數度討論未決的中國大陸記者駐臺採 訪事宜,終於在各方矚目下,於 2000 年有重大突破。 2000年 11 月 9 日,政府發布〈大陸地區新聞人員進入臺灣地區採 訪注意事項〉,規範依中國大陸地區法律成立之報社、通訊社、雜誌 社及廣播、電視事業所指派,以報導時事及大眾所關心事務為主之專 業人員,赴臺採訪的相關事宜。此政策使得中國大陸記者有機會赴臺 灣,做更近距離、長時間的觀察與報導。也使得長期被中共批評為不 平衡交流的狀況,得到改善。 本研究主題針對駐點記者的報導方向,乃出自於兩岸間長久以來 的分治,兩岸間的關係因政治力掛帥,加上過去「教育體系」與「大 張多馬編,《大陸新聞事業概況》(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5 年), 頁 298。 〈大陸記者抵臺,媒體熱情擁抱〉,《中央日報》,1991 年 8 月 13 日,版 1。 楊志弘,〈海峽兩岸新聞交流之探討〉,頁 3-4;羅森棟、董益慶,〈兩岸 新聞交流〉,中國新聞學會編,《90 年代我國新聞傳播事業》(臺北:中 國新聞學會,1997 年),頁 316。

(17)

眾傳播媒體」長久塑造的對岸敵對與不文明的形象,造成兩岸民眾對 彼此的敵視與不了解。再加上中國大陸一般民眾,只能透過大眾傳播 媒介中所呈現的片段資訊,來建構對於臺灣的認識。所以,了解中國 大陸駐點臺灣記者報導了什麼樣的臺灣新聞,有助於了解中國大陸民 眾正透過駐點記者,了解了一個什麼樣的臺灣形象。

參、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因應實際需要,兼採定量與定質分析,一方面使用定量分 析歸納資料、整理統計結果,另一方面依據定量分析的結果,使用定 質分析對研究主題加以詮釋與討論,此即所謂「質的量化」分析方 法,避免單一研究取向可能造成的偏差。 本研究的研究設計,可以分為下列兩種: (一)內容分析法 本研究利用「內容分析法」,量化研究兩岸平面媒體記者報導新 聞內容之方向,更針對新聞內容報導趨勢,以及特殊新聞報導方式佐 以質化分析,以補充量化研究方法之不足,達到質量並重的研究目 標。 (二)焦點團體法 另方面,本研究為避量化資料呈現對於相關問題解釋力不足,因 此在完成新聞報導內容分析之後,再加上質化方面研究,採用焦點團 體座談法,邀請五位相關專家學者,39於 2001 年 9 月 7 日,針對量化 資料結果進行討論、分析與建議,企圖研究結果呈現更加完善,進行 「質量兼顧」的研究。 五位相關專家學者分別為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院長沈慧聲、政治大學新 聞系教授潘家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劉幼琍、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 教授張五岳、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系主任蔣安國。

(18)

二、研究對象與範圍

本研究主要針對中國大陸的《新華社》、《人民日報》為研究對 象。《新華社》成立於 1932 年 1 月,其主要工作是發布由政府授權公 布的公告性新聞和外交性新聞,並負責將國內和國際新聞供給全國報 紙、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新聞機構,同時向國外新聞機構發稿,為有 關機構提供情報信息服務。而臺灣在開放中國大陸媒體駐點記者來臺 之後,《新華社》在 2001 年 2 月 8 日派記者范麗青、陳斌華來臺,成 為中國大陸媒體派遣駐點記者的先鋒。 《人民日報》創刊於 1948 年 6 月 15 日,屬於中共中央級的報紙 媒體,它不僅每日向全國與全世界傳播中共的政策方針與主張、報導 重要資訊、宣傳中共方面重要工作與成就,更重要的是,《人民日 報》的言論代表著中共黨中央和中共國務院的立場,亦為各級報紙的 領袖和輿論的主要塑造者。40 總歸而言,《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都為中國大陸中央級的媒 體,而《人民日報》在報導新聞的過程中,完全是依政治需求的原則 來處理,所謂政治需求包括強調並維護中共的立場、醜化臺灣當局和 人民、有利兩岸三通等觀點來報導。41《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 播電臺》、《海峽之聲廣播電臺》、《中新社》、《新華社》、《人 民日報》等,此類官方新聞媒體的功能,在於代表「國家意識形態」 而具有權威性及準確性。42整體而言,研究指出,《新華社》及《人民 胡光夏,《中共〈人民日報〉、〈南方日報〉讀者來信之內容分析》(臺 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年);李鍾健,《中國大陸 大眾傳播事業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年),頁 25。 楊開煌,〈海峽兩岸新聞事件報導之比較研究─個案之分析〉,大陸事務暨 政策研究基金會編,《新聞媒體與兩岸交流》(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年),頁 57-96。

(19)

日報》,在報導的原則上,仍以國家意識形態之取向為大原則。 然而由於臺灣政府開放中國大陸媒體來臺駐點採訪,僅限於中央 級的《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與《中央人民廣播 電臺》,儘管四個媒體都屬於以國家意識形態取向為大原則,但本研 究期望了解透過駐點記者親自來臺報導後,報導的內容與走向是否會 有所改變。 研究中以研究《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 根據研究者初步與駐點記者訪談,了解《新華社》、《人民日報》記 者的稿件,均會發到網路平臺,且被修改的幅度不大。因此本研究以 《新華網》與《人民日報》網站上駐點記者所發的所有新聞,作為樣 本來源。由於本研究採取內容分析法,無法確認是否編輯是否有做刪 減的守門動作,此為本研究限制之一。不過,本研究重點在於新聞再 現部分的分析,即中國大陸其他媒體與民眾可以從網路上接觸到,駐 點記者所發的新聞內容為何? 本研究研究範圍是自 2001 年 2 月 8 日中國大陸駐臺記者首日發稿 日起,至 8 月 8 日期間,共六個月的新聞為研究範圍,並採單則新聞為 研究抽樣單位分析。

三、分析類目

本研究於內容分析的過程中,分析單位以「則」為主,即以一則 新聞為基本單位進行歸類。 類目的形成主要有依據理論或過去研究成果發展而成,或由研究 者自行發展而成。本研究採取兩種方式綜合,以國內外可參考的相關 研究為基礎,並視本研究需要加以修正完成。 在分析類目方面,傳播學者指出,一般可分為「說什麼」(What is 楊渡,〈中共對臺新聞發布的研究〉,大陸事務暨政策研究基金會編,《新 聞媒體與兩岸交流》,頁 17-35。

(20)

said),和「如何說」(How it is said),分屬於實質(substance)和形式 (form)兩種。43 本研究在實質類目,分為以下四類:報導主題、新聞來源、新聞 報導涵蓋區域、態度取向。在形式類目方面,分為以下四類:報導方 式、報導組成、文宣策略、訴求類目。 報導主題類目方面,本研究以上海復旦大學傳播學院陸曄博士論 文的分類為基礎,參酌其他研究所使用的類目,44加以修訂成為以下 20種主題類目:政治、外交、司法、軍事、工業、農業、經濟、市政 建設、犯罪、意外災害、體育活動、科技與環保、醫藥衛生、休閒娛 樂與觀光、人情趣味、教育、交通與通訊、文化與藝術、新聞出版與 攝影、其他。 新聞來源類目方面,參照歐美華與本研究之需求,訂定以下 10 個 項目來作為新聞來源類目:政府官員、黨部人士、民意機構/民意代 表、學者專家、民間團體、一般民眾、其他媒體、多重來源、記者觀 察、其他。而在研究過程中,針對具有多重身分之新聞來源,則是以 王石番,《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1991 年),頁 207-224。 陸曄,《改革中的中國電視新聞》(上海:復旦大學傳播學院博士論文, 1994年);W. Schramm & L. E. Atwood, Circulation of News in the

Third World: A Study of Asia(H. 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81);陳馥綺,《我國電視國際新聞報導之分析研究》(臺 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年);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 員會編,《大陸報紙如何報導臺灣新聞》(臺北: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 會,1997 年);王忠孝,《從國際資訊流通問題探討我國電視之國際新聞 處理--以臺視晚間新聞為例》(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 文,1987 年);林美惠,《我國報紙的國際新聞分析 1980-1986》(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年);王毓莉,《中共改革開放 政策對電視事業影響之研究》。

(21)

該新聞來源在當則新聞中所發言之身分為主。45 新聞報導涵蓋區域方面,是依據事件之性質加以區分,如事件重 點是強調中央政策、外交等以國家整體為重心的新聞,則是屬中央新 聞;若事件重點是以地方事務、地方政策為主的新聞事件,則是屬地 方新聞。此部分依據徐燕鈞的研究,並按照研究需求,修訂成為以下 項目:中國大陸地區--中央、地方;臺灣地區--中央、地方;兩岸 新聞;港澳地區;外國新聞。46

態度取向類目方面,吉伯(Walter Gieber)、巴德(Richard W. Budd) 將新聞分為正面(Positive)和負面(Negative)兩大部分,本研究參照王毓 莉《中共境內與境外電視新聞之比較研究》所採用的類目如下:正向 態度、負向態度、中立報導。47 報導方式類目方面,根據黃開森、胡光夏、資瑋琦的相關研究, 整理出以下七個項目:純淨新聞、特稿與特寫、專題報導、評論、專 欄、圖與文、其他。48 報導組成方面,研究將報導組成分為照片與圖表兩部分,來探討 歐美華,《國內主要媒體對「江八點」、「李六條」之反應》(臺北:政治 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年)。 徐燕鈞,《一九八九年中國大陸民主運動新聞報導之研究─〈中央日報〉、 〈人民日報〉有關「六四天安門事件」比較分析》(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年)。

Richard W. Budd, Robert K. Thorp & Lewis Donohew, Content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New York: The Macmllian Company, 1967); Walter Gieber, “Do Newspapers Overplay, ‘Negative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Vol. 32, No. 3, 1955.

黃開森,《臺海兩岸報紙對「中國統一」議題報導之研究─以〈中央日 報〉、中共〈人民日報〉為例》,頁 64-70;資瑋琦,《九七前、後香港報 紙對中國大陸新聞報導之研究─以〈東方日報〉、〈明報〉、〈星島日報〉 大陸新聞版為例》(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年); 胡光夏,《中共〈人民日報〉、〈南方日報〉讀者來信之內容分析》。

(22)

駐點記者在新聞報導呈現上所表現的情形。 文宣策略類目方面,以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與王毓莉研究為 主,共分為以下五種:攻擊缺失、人身攻擊、宣示政策、讚揚成就、 傳達訊息。49 訴求類目方面,參照邱宗誠、高迪相關研究,將類目分成下面六 個部分:安全訴求、恐懼訴求、情感訴求、支持訴求、利益訴求、一 般訴求。50

四、信度分析

內容分析的信度主要在追求研究的穩定性、可複製性與準確性等 三項特性。51故所謂的信度分析,旨在測試研究者是否能將內容分析之 類目與分析單位,歸入相同類目之中,並使所得結果一致,一致性愈 高,內容分析的信度愈高;反之則信度愈低。 本研究由研究者與兩位編碼員共同完成。52研究者針對 2-8 月之研 究樣本,隨機抽出樣本數 60 則新聞,作為前測。編碼員抽樣前測所得 的,平均相互同意度為:0.85,抽樣前測所得的信度分別為:0.91。 根據高森(J. M. Goldsen)與卡普蘭(Abraham Kaplan)指出,編碼 員的相互同意度若達 90%為較理想(satisfactory)的結果;若低於 75% 中華民國新聞評議會委員編,《大陸報紙如何報導臺灣新聞》;王毓莉, 《中共改革開放政策對電視事業影響之研究》,頁 320;王毓莉,《中共境 內與境外電視新聞之比較研究》。 邱宗誠,《中共對臺廣播內容趨勢分析之研究(一九八七--一九九二) 》 (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年);高迪,《〈中央 日報〉與〈人民日報〉在鄧後時期言論之分析比較 1997.2.19-1998.2.28》 (臺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文化教育組碩士論文,1998 年)。 王石番,《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頁 207-224。 兩位編碼員為:一為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研究生、一為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 究所研究生,且修畢傳播研究方法、新聞採訪寫作等課程。

(23)

則較不理想(unsatisfactory)的結果。53而卡薩傑恩(H.H. Kassarjian)認

為信度要達到 0.85 以上,而韋曼與多米尼克(Wimmer & Dominick) 則建議要達到 0.9 以上,才能符合最基本要求。54因此,本研究的相互 同意度與信度檢驗結果,是可被接受的。

肆、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對臺灣新聞報導之分析

以下的分析,首先使用「大陸媒體」的分類,將兩個媒體新聞表 現加總,藉以了解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的整體表現。其次,分別針 對《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的新聞表現,加以陳述。

一、新聞報導主題的分析

從新聞報導主題分布來看(請見表 2),以經濟新聞 25.5%、人情 趣味新聞 11.3%、文化與藝術新聞 10%為前三項最常運用的報導主題。 另外,休閒娛樂與觀光新聞 4.2%,排名第八位,顯示中國大陸媒體對 於相關新聞亦多加重視。整體來看,中國大陸媒體著重的新聞報導主 題中,硬性與軟性新聞各占有一定比例,不似臺灣媒體新聞多以硬性 新聞為主。 從個別媒體來看,《新華社》的新聞報導主題前三項分別為:經 濟新聞 26.1%、文化與藝術新聞 11.7%、人情趣味新聞 11.5%;《人

Yu-li Wang, Message Hostility in Mainland Chinese and Taiwanese Newspaper: A Content Analysis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latteville, U.S.A, 1991), p. 40; Harold D. Lasswell, Nathan Leites & Associates, Language of Politics (New York: George W. Stewart, Publisher, Inc., 1949), pp. 83-112.

H. H. Kassarjian, “Conte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4, June 1977, pp. 8-18; R. D. Wimmer & J. R. Dominick,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5th ed. (Belmont,

(24)

民 日 報 》 的 前 三 項 新 聞 報 導 主 題 為 : 經 濟 新 聞 22.9%、 政 治 新 聞 15.7%、市政建設 12%,而人情趣味新聞與意外災害新聞亦占有很高的 比例,同列排名第四。 在報導內容上,中國大陸媒體的經濟新聞多半是報導臺灣經濟目 前情況,雖然多為事實陳述,但在內容上多為強調臺灣經濟負面訊息 如股市下跌、失業率上升、景氣不佳等,另方面也多強調臺商對於戒 急用忍政策鬆綁的需求。 而人情趣味新聞是以報導市井小民的生活、想法,文化與藝術新 聞的報導重點,多半是闡述中國大陸藝術團體來臺表演的受歡迎程度 與該劇團的成就。在意外災害新聞的報導上,則是因為當時臺灣受到 地震及七月分桃芝颱風的影響,而大幅增加相關新聞的報導。 從數據顯示中發現,兩報除針對經濟新聞報導量上有其一致性之 外,對於其他新聞主題報導的重視程度並不一致。除報導政治經濟新 聞外,《新華社》針對軟性新聞如文化藝術、人情趣味新聞亦多有著 墨;《人民日報》則是以市政建設、人情趣味與意外災害為主。而 《人民日報》所報導的市政建設部分,多以臺北、高雄兩大都市為 主,甚至與臺北市長馬英九進行專訪來談市政建設,但卻較少針對其 他縣市進行採訪報導,在內容呈現上,除一般市政建設介紹外,亦會 增添介紹相關風土民情,使報導不全然以硬性新聞方式呈現。 基本上,從新聞報導主題分析整體來看,受訪學者認為,無論是 臺灣或中國大陸媒體的報導題材主軸線,多與其社會價值軸線是一致 的。如中國大陸目前的社會價值意識是重視經濟改革開放,因此對於 經濟新聞有一定的重視程度。此外,也由於中國大陸近年經濟開放發 展迅速,而臺灣經濟發展正好較為緩慢,二者經濟情勢呈一反差狀 態,影響到中國大陸記者與媒體的價值意識判斷,也就是說,他們希 望能夠透過對於經濟新聞的強調,藉此印證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所以 較會以經濟新聞掛帥。55 而研究中亦發現,記者在文化藝術與人情趣味方面新聞報導比例

(25)

較多,明顯多過於臺灣在這兩方面的新聞報導量,這其實是一個蠻特 殊的現象。這可能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大陸駐點記者在政治議題報導上 有其侷限性,所以將其焦點轉向風土人情文化部分,這種做法較能夠 不違背雙方現行的政治立場,亦可透過文化方面來測試政府的容忍 度,甚至透過文化層面,強調民族情感,來達到其政治目的,也就是 說,希望透過減少文化差異與增加文化認同,來加強統一事業的宣 傳。56 但深入探究報導主題研究數據中發現,只有《新華社》呈現較重 視人情趣味與文化藝術新聞這樣的趨勢,若從市場機制來看,《新華 社》是一個通訊社,主要工作是必須提供各個媒體不同的新聞,換句 話說,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新華社》並不一定要以黨政軍新聞為最 主要的處理軸線,而是視市場機制需要來處理新聞。而從一個現代經 營媒體角度來看,中國大陸媒體亦會受到很大的財務壓力,而要轉向 以市場為主要考量,所以多增加文化藝術與人情趣味的報導。57 根據蔣安國,在焦點團體座談會中發表的意見。 根據張五岳、劉幼琍與蔣安國,在焦點團體座談中發表的意見。 根據沈慧聲,在焦點團體座談中發表的意見。

(26)

表 2 新聞報導主題分布情況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大陸媒體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政治 28 8% 13 15.7% 2 41 9.5% 外交 1 0.3% 0 0 1 0.2% 司法 2 0.6% 0 0 2 0.5% 軍事 0 0 1 1.2% 1 0.2% 工業 0 0 0 0 0 0 農業 6 1.7% 0 0 6 1.4% 經濟 91 26.1% 1 19 22.9% 1 110 25.5% 1 市政建設 4 1.1% 10 12% 3 14 3.2% 犯罪 9 2.6% 1 1.2% 10 2.3% 意外災害 25 7.2% 9 10.8% 34 7.9% 體育活動 3 0.9% 8 9.6% 11 2.5% 科技與環保 6 1.7% 0 0 6 1.4% 醫藥衛生 5 1.4% 1 1.2% 6 1.4% 休閒娛樂及觀光 16 4.6% 2 2.4% 18 4.2% 人情趣味 40 11.5% 3 9 10.8% 49 11.3% 2 教育 18 5.2% 4 4.8% 22 5.1% 交通與通訊 8 2.3% 0 0 8 1.9% 文化與藝術 41 11.7% 2 2 2.4% 43 10% 3 新聞出版與攝影 14 4% 3 3.6% 17 3.9% 其他 32 9.2% 1 1.2% 33 7.6% 總計 349 100% 83 100% 432 100%

二、新聞來源的分析

在新聞來源分布情況分析上(請見表 3),是以政府官員 19.9%為 最多,另外依次為:學者專家 18.8%、民間團體 14.4%較多。 若單從個別媒體來看,《新華社》的新聞來源分布主要是政府官

(27)

員與學者專家 19.8%,並列第一,次為民間團體 15.8%較多;而《人 民日報》的主要新聞來源依序為:政府官員 20.5%、一般民眾 15.7%、 學者專家與其他新聞來源分別占 14.5%較多。兩家媒體十分仰賴政府官 員與學者專家作為新聞來源,而在《人民日報》的新聞來源中,一般 民眾排名第二,顯見一般民眾在新聞來源中已逐步扮演更為重要的角 色,亦讓新聞來源與呈現更為多元化。 觀察這方面的報導,駐點記者所引述的政府官員或學者專家,較 多出現於會場新聞的報導,而較缺乏記者主動約訪的情形。因此,可 以發現中國大陸駐臺記者較常參加各類座談會。 而中國大陸駐臺記者在新聞來源運用上,有部分新聞呈現是完全 根據記者本身的觀察與感想撰寫而成,整則新聞中除記者個人陳述 外,完全沒有引用其他消息來源。如《人民日報》在 2001 年 7 月 19 日 一則標題為〈人民網赴臺駐點採訪記者經歷 「入境難」〉的新聞中, 整篇新聞內容是記者陳述自己入境臺灣所遇到的情形與困難,而完全 沒有採用其他消息來源。 此外,中國大陸駐臺記者除了採訪政府官員、學者專家與民間團 體領袖等菁英分子外,亦常採訪市井小民的看法與生活情形,來反映 社會現況。如《新華社》在 2001 年 4 月 10 日 1 則標題為〈臺灣景氣 真的很差--臺北一位出租車司機的煩惱〉的新聞中,全文採訪描寫一 位計程車司機的背景與生活現況,透過市井小民自述對於生活的無奈 與經濟壓力,來反映臺灣的經濟情形。 而研究中也發現,中國大陸媒體駐點記者,常偏好以一般民眾為 新聞來源,常藉由一般民眾的想法與談話中,暴露出對臺灣政治、經 濟的不安,並藉此傳達希冀開放兩岸三通的想法。而在新聞來源類目 中,「其他」項所占的比例仍高,研究發現,中國大陸駐點記者在採 訪如災難新聞、經濟新聞等新聞時,都沒有標示消息來源,只做事實 的陳述,以及現況的報導,以致於研究者無法判讀該篇新聞的來源為 何。

(28)

表 3 新聞來源分布情況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大陸媒體總則數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政府官員 69 19.8% 1 17 20.5% 1 86 19.9% 1 黨部人士 11 3.2% 6 7.2% 17 3.9% 民意機構/民意代表 16 4.6% 1 1.2% 17 3.9% 學者專家 69 19.8% 1 12 14.5% 3 81 18.8% 2 民間團體 55 15.8% 3 7 8.4% 62 14.4% 3 一般民眾 38 10.9% 13 15.7% 2 51 11.8% 其他媒體 10 2.9% 6 7.2% 16 3.7% 多重來源 12 3.4% 1 1.2% 13 3% 記者觀察 31 8.9% 8 9.6% 39 9% 其他 38 10.9% 12 14.5% 3 50 11.6% 總計 349 100% 83 100% 432 100%

三、新聞報導涵蓋區域的分析

在新聞報導涵蓋區域情況的分析上(請見表 4),中國大陸媒體對 於臺灣地方新聞的報導占 42.1%,為第一位;而第二位則是報導臺灣 中央地區新聞,占 35.4%,顯見中國大陸媒體駐臺記者對於臺灣中央 與地方新聞的重視程度。 在個別媒體對於新聞涵蓋區域的報導上,亦可從數據中看出對於 臺灣地區中央與地方新聞重視程度的一致性,雖然《新華社》的新聞 報導涵蓋區域以臺灣地方新聞 43%為多,臺灣中央新聞 35.8%次之; 《人民日報》以臺灣地方新聞 38.6%為多,臺灣中央新聞 33.7%次之, 但二者比例相差十分相近。 對於臺灣地區中央新聞的報導上,多半偏重在政治、經濟兩項主 題的新聞較多,其內容多為報導臺灣經濟情況、失業率情形與重大政 治事件等。在對於臺灣地區地方新聞的報導上,則偏向文化藝術、休

(29)

閒娛樂、市政建設等方面新聞較多,其內容多為採訪縣市首長談論市 政建設、報導各地觀光藝文活動等方面的新聞,但仍以北、高兩地出 現頻率較高。兩岸新聞的著墨上,大多仍集中於通商、兩岸三通議 題、戒急用忍政策,以及兩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議題。 表 4 新聞報導涵蓋區域情況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大陸媒體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大 陸 地 區 中央 1 0.3% 0 0 1 0.2% 地方 0 0 0 0 0 0 臺 灣 地 區 中央 125 35.8% 2 28 33.7% 2 153 35.4% 2 地方 150 43% 1 32 38.6% 1 182 42.1% 1 兩岸新聞 73 20.9% 3 23 27.7% 3 96 22.2% 3 港澳新聞 0 0 0 0 0 0 外國新聞 0 0 0 0 0 0 總計 349 100% 83 100% 432 100%

四、新聞報導方式的分析

在報導方式的分析(請見表 5),中國大陸媒體有 70.6%採用純淨 新聞報導方式,而在非純淨新聞報導方式的部分,則是以特稿與特寫 16%為最多的報導方式,次為圖與文 11.1%的形式。 從個別媒體部分來看,無論是《新華社》還是《人民日報》,明 顯都以純淨新聞作為最主要的報導方式,分占整體比例的 70.8%與 69.9%,而在非純淨新聞報導方式的部分,兩家媒體皆以特稿與特寫形 式為最多,《新華社》特稿與特寫報導方式占整體 14%,《人民日報》 則是占 24.1%。而《新華社》在非純淨新聞報導方式裡,除特稿與特

(30)

寫外,圖與文的報導形式占整體比例的 13.5%,這主要是由於《新華 社》在四月分時,派駐首位攝影記者徐步來臺採訪報導,提供許多以 報導臺灣生活情形為主題的圖與文新聞報導,顯見《新華社》對於照 片呈現,以及圖與文報導形式的重視。 而研究發現,《新華社》所發表之評論有如 3 月 14 日所刊登的 〈許文龍事件觀察〉,較為偏向政治性議題。在專題報導方面,《新 華社》的專題報導方向偏以軟性新聞為多,如 2001 年 4 月 7 日一則專 題〈日月潭畔同胞情〉,內容重點在描述日月潭的風土民情,但卻也 透過採訪當地觀光業者與居民說法,間接導向對於政府開放中國大陸 人士來臺觀光政策的要求。而 2001 年 4 月 8 日一則標題為〈春在臺 北〉的專題,亦是全文描述臺北春天街景情形。在 2001 年 7 月 8 日, 《新華社》亦有一則標題為〈跨海尋根寫祖譜〉的專題報導,是報導 民眾林添福跨海尋找家譜的工作情形。 研究發現,《新華社》曾專訪過的人員包括:李敖、陳映真、魏 海敏、余光中、龍應台、沈君山、焦仁和等非政界人士,且談話內容 中多涉及兩岸情感等相關議題。而《人民日報》也曾專訪過臺北市長 馬英九,談臺北市的市政建設。

(31)

表 5 報導方式情況分布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大陸媒體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純淨新聞 247 70.8% 1 58 69.9% 1 305 70.6% 1 特稿與特寫 49 14% 2 20 24.1% 2 69 16% 2 專題報導 4 1.1% 0 0 4 0.9% 評論 20.6% 4 4.8% 3 6 1.4% 專欄 0 0 0 0 0 0 圖與文 47 13.5% 3 1 1.2% 48 11.1% 3 其他 0 0 0 0 0 0 總計 349 100% 83 100% 432 100%

五、新聞報導組成的分析

分析報導組成方式(請見表 6),中國大陸媒體在報導組成方面, 使用照片與圖表的比例都不高。在總則數方面,《新華社》在研究期 間共刊登 58 張照片,占總則數百分比之 16.6%,而《人民日報》刊登 11張照片,只占總則數百分比之 13.3%,而至於在圖表方面,不論《新 華社》或《人民日報》都沒有使用圖表呈現的新聞。 而研究發現《人民日報》因從五月分才有派駐點記者來臺,所以 其照片數也較《新華社》來的少,而《新華社》在四月時曾派遣攝影 記者徐步來臺駐點採訪,使得前述圖與文報導方式的增加,也讓一般 新聞呈現增加更多的照片作為輔助,以使《新華社》的照片呈現比率 較多。 而中國大陸媒體在照片上數量少的原因,一方面也是由於本研究 之樣本取得,是經由行政院陸委會文教處提供,以及本研究經由網站 下載,較易出現研究樣本流失的情形。在本研究中,由於在二月分樣 本資料的蒐集上已有部分資料流失,研究者僅能從 3-8 月分的樣本推 估,二月分《新華社》在沒有派駐攝影記者的情形下,可能沒有使用

(32)

任何照片。 但若與中國大陸媒體報導主題相比較來看,中國大陸新聞報導主 題偏向文化藝術與人情趣味新聞,按照臺灣的新聞呈現方式,則會在 報導軟性新聞時搭配大量的照片、圖片呈現,而從數據來看,中國大 陸媒體並沒有特別增加照片的配置,而圖表部分則是完全沒有呈現, 顯示在新聞呈現上面,中國大陸媒體還是按傳統的新聞處理為主,此 部分未來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58 表 6 報導組成情況分布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大陸媒體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照 片 有 58 16.6% 2 11 13.3% 2 69 16% 2 無 291 83.4% 1 72 86.7% 1 363 84% 1 總計 349 100% 83 100% 432 100% 圖 表 有 0 0 0 0 0 0 無 349 100% 1 83 100% 1 432 100% 1 總計 349 100% 83 100% 432 100%

六、新聞報導態度取向的分析

分析在報導之態度取向方面(請見表 7),中國大陸媒體報導臺灣 之態度取向,「正向態度」最少,僅占 6.3%;其次為「負向態度」, 占 24.8%。 《 新 華 社 》 之 報 導 態 度 取 向 第 一 為 「 中 立 報 導 」, 占 68.8%;其次為「負向態度」,占 25.5%。而《人民日報》排名第一亦 為「中立報導」,占 69.9%;其次也為「負向態度」,占 21.7%。 同註 47。

(33)

而中國大陸駐點記者在報導「正向態度」上僅占 6.3%,研究發現 中國大陸媒體所報導之「正向態度」的新聞大多是如:兩岸骨髓捐 贈、兩岸為了申奧長跑活動、中國大陸團體來臺表演之情況等。 不過,在研究中發現,中國大陸媒體雖然為「中立報導」態度, 但塑造負面形象的產生,如《新華社》6 月 5 日臺北的新聞,內容指 出:「在經濟衰退的背景之下,臺灣的社會治安狀況進一步惡化。據 臺灣『內政部警政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同年 1-4 月分,臺灣暴力犯罪 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43%,達 4,196 件。」 表 7 報導態度情況分布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大陸媒體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負向態度 89 25.5% 2 18 21.7% 2 107 24.8% 2 中立報導 240 68.8% 1 58 69.9% 1 298 69% 1 正向態度 20 5.7% 3 7 8.4% 3 27 6.3% 3 總計 349 100% 83 100% 432 100%

七、新聞報導文宣策略的分析

分析在報導文宣策略方面(請見表 8),中國大陸駐點記者在報導 文宣策略方面,第一為「傳達訊息」,占 79.9%;其次是「攻擊缺 失」,為 15.5%;再來則是「宣示政策」,占 2.1%。《新華社》在總 則數百分比上,「傳達訊息」占第一,為 79.4%;其次為「攻擊缺 失」,占 16.6%;排名第三的為「宣示政策」,占 1.7%。而《人民日 報》在百分比上排名第一的亦為「傳達訊息」,占 81.9%;其次為「攻 擊缺失」,占 10.8%;第三為「宣示政策」,占 3.6%。 研究發現,不論《新華社》或《人民日報》都以傳達訊息之新聞 內容較多,而「攻擊缺失」的文宣策略大都用在針對臺灣施政面、經

(34)

濟不景氣、失業率等政治、經濟狀況加以攻擊;在「宣示政策」文宣 策略,多半是運用在說明政府各項新措施,特別是針對經濟紓困方 面;而在「讚揚成就」方面,研究發現大多為讚揚臺灣的文化藝術與 人民的熱情,以及民眾的休閒娛樂多元化,而在「人身攻擊」方面, 《新華社》與《人民日報》都為少數,而在研究中發現,「人身攻 擊」大多是針對許文龍之臺灣論事件,或是針對前總統李登輝赴日就 醫的批評。 雖然兩岸新聞報導在文宣策略上都是以「傳達訊息」較多,但受 訪學者指出,其中必須要注意到的是,媒體記者在報導事實本身與事 實語言是有差異的。事實上,媒體記者通常是報導事實語言,也就是 說,記者報導的新聞,是經過自身的觀察與選取而為事實語言,卻並 非是事實。中國大陸媒體報導大量的臺灣經濟新聞,主要是因他們側 重在事實語言,表面上似乎都是事實,其實是造成讀者迷思,也使得 研究量化研究結果似乎是中立報導較多,但實際上仍是透過了守門選 取的過程。59 表 8 文宣策略情況分布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大陸媒體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攻擊缺失 58 16.6% 2 9 10.8% 2 67 15.5% 2 人身攻擊 4 1.1% 1 1.2% 5 1.2% 宣示政策 6 1.7% 3 3 3.6% 3 9 2.1% 3 讚揚成就 4 1.1% 2 2.4% 6 1.4% 傳達訊息 277 79.4% 1 68 81.9% 1 345 79.9% 1 總計 349 100% 83 100% 432 100% 同註 45。

(35)

八、新聞報導訴求方式的分析

分析報導訴求情況方面,中國大陸駐點記者都以「一般訴求」所 占比例最高,占 90.3%;其次為「情感訴求」,占 5.6%;排名第三的 則為「恐懼訴求」,占 1.9%。《新華社》在總則數百分比方面,排名 第一的為「一般訴求」,占 90.3%;其次為「情感訴求」,占 6.3%; 再來為「利益訴求」,占 1.7%。《人民日報》亦以「一般訴求」居 多,占 90.4%,而《人民日報》其次為「恐懼訴求」與「支持訴求」, 各占 3.6%。而《新華社》在「安全訴求」的訴求方式上沒有報導, 《人民日報》則是沒有使用「安全訴求」與「利益訴求」的訴求方式 (請見表 9)。 研究發現,《新華社》多專訪臺灣著名國劇演員或詩人之新聞內 容,而在報導中也多呈現兩岸人民之情感不可割捨。再者,《新華 社》也曾報導兩岸骨髓捐贈與兩岸申奧長跑活動之新聞內容,都在新 聞內強調兩岸人民血濃於水之情感。 而《人民日報》則多在新聞內容中加入「恐懼訴求」方式,如 《人民日報》6 月 24 日的報導中指出:「中華經濟研究院馬凱教授說, 今日臺灣『風雨飄搖』,這是臺灣幾十年來經濟最低迷時期,面對如 此惡劣的局面,許多人撤離了臺灣,如此下去,用不了幾年,臺灣將 會徹底失敗。」

(36)

表 9 報導訴求情況分布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大陸媒體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安全訴求 0 0 0 0 0 0 恐懼訴求 5 1.4% 3 3.6% 2 8 1.9% 3 情感訴求 22 6.3% 2 2 2.4% 24 5.6% 2 支持訴求 1 0.3% 3 3.6% 2 4 0.9% 利益訴求 6 1.7% 3 0 0 6 1.4% 一般訴求 315 90.3% 1 75 90.4% 1 390 90.3% 1 總計 349 100% 83 100% 432 100%

伍、結論與討論

除了上述的量化發現與質化觀察外,以下的討論為研究者根據文 獻探討、量化研究結果與焦點團體座談討論等研究發現,延伸出包含 以下三個議題的討論:透過新聞篩選塑造特定臺灣形象、人情趣味新 聞居多與新聞來源多元化表象的背後,以及不同屬性媒體的報導差異 等三個議題,作為研究進一步的探討。

一、透過新聞篩選塑造特定臺灣形象

就整體新聞態度呈現來看,中國大陸媒體的態度呈現是以中立報 導居多,但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雖然中國大陸媒體的整體新聞態度呈 現偏向中立報導,但是由各方面的質化觀察可以發現,中國大陸駐點 記者透過有意無意的新聞篩選過程中,選擇負面事實作為報導重點。 從報導主題來看,中國大陸媒體對於臺灣新聞報導重點偏向以經 濟新聞居多,在內容上則多以陳述臺灣失業率上升、經濟成長衰退、 整體經濟不景氣等問題,儘管整則新聞陳述皆為事實,但記者在眾多 事實消息中,僅選擇負面消息報導,給予讀者負面印象。並且由於缺

(37)

乏其他面向,如政府改善經濟措施、企業界的努力等報導,未達成兩 面具陳的平衡報導,容易使對岸民眾對臺灣產生負面形象。 此外,中國大陸記者亦會透過描寫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態,藉由一 般民眾對於生活無奈的感嘆,來反映對於臺灣當局的質疑,讓讀者對 於臺灣政府產生負面形象。如《新華社》即有一篇報導專訪一位計程 車司機,透過他自述從小生活環境不佳、對於經濟不景氣的不滿,與 現今生活不易的感嘆,以及對於政府施政的不悅,來反映臺灣現今經 濟不景氣的困境,塑造一負面形象。 雖然由一般市井小民作為受訪者,更容易取信於閱聽眾,但卻也 不免落入「民粹主義」的模式。究竟一位計程車司機能代表多少臺灣 的全國民眾,而其他不同意見的人,是否有同等機會被訪問?必須同 時被考慮,才不會使報導成為以偏概全。 事實上,從過去的文獻來看,本研究發現與過去的研究成果大致 相符合,顯示中國大陸記者對於臺灣新聞的報導取向,雖然已逐漸轉 向中立報導形式,但對於運用其他方式包括透過刻意選取負面消息, 來形塑臺灣負面形象的情形,則是仍然嚴重,並未因開放駐點記者來 臺,而有大量減少的現象。

二、人情趣味新聞居多與新聞來源多元化表象的背後

本研究發現,中國大陸媒體在新聞報導主題上,呈現以經濟新 聞、人情趣味與文化藝術新聞為多,新聞來源上則是以政府官員、學 者專家、民間團體較多,若從個別媒體來看,無論是《新華社》或是 《人民日報》的新聞來源中,以一般民眾作為新聞來源的情形亦是十 分普遍,同占兩家媒體的第二名。從數據中來看,顯示中國大陸媒體 無論在新聞報導主題或是新聞來源選擇上,都能夠符合新聞來源多元 化與報導主題貼近民眾生活等新聞價值。 然而軟性新聞的大量提升,似乎改善了過去以硬性新聞占大多數 的缺點,使中國大陸民眾有機會看到更全面性的臺灣。不過,在軟性

(38)

新聞增加的表象背後,凸顯的是由於兩岸政治議題的敏感性較大,駐 點記者在採訪與報導角度上,均有其侷限性,因此較易報導更多軟性 新聞。 此外,由於中國大陸記者擅長於運用情感訴求,來報導人情趣味 或文化藝術面的消息,並由軟性議題轉而訴求強化兩岸之間的密不可 分,且凸顯臺灣對於祖國大陸的情感支持。 而新聞來源多元化的現象背後,也是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中國 大陸駐點記者的消息來源,以政府官員、學者專家與民間團體三者居 多,且差異不大。但在政府官員方面,大部分是以不同研討會中所邀 請的政府官員發言陳述為主,而較少因某一特殊議題,由駐點記者主 動親自約訪官員的現象。 因此,新聞來源多元化,反而凸顯的是更多的專家學者和民間團 體人士被採訪。而其背後便隱藏著高度的「選擇性」,駐點記者傾向 於針對某一議題選擇符合其訴求傾向的專家學者,或一般民眾加以採 訪呈現,較未見客觀平衡的報導原則,顯示目前中國大陸駐點記者在 形式上已逐漸達到新聞專業要求,但在實際意涵上仍存在著特殊的政 治考量。 就一開放的角度來看,本研究建議,藉由持續的開放中國大陸駐 點記者來臺政策,讓更多的中國大陸媒體能夠來臺駐點採訪報導新 聞,使媒體間形成多元競爭局面,透過市場與讀者壓力引導下,讓中 國大陸駐點記者的新聞報導更加多元客觀。

三、不同屬性媒體的報導差異

根據本研究發現,在中國大陸媒體的新聞媒體呈現上,《新華 社》與《人民日報》兩家媒體在報導態度、新聞報導涵蓋區域、文宣 策略等方面有其一致性,但在報導主題項目等方面卻有明顯地分別, 《新華社》以經濟新聞、文化與藝術新聞,以及人情趣味新聞較多, 《人民日報》則是偏向經濟新聞、政治新聞與市政建設新聞。兩家媒

(39)

體除對於經濟新聞重視性有其一致性之外,《新華社》以軟性新聞為 採訪報導主軸,《人民日報》以硬性新聞為報導重點。 研究者認為,中國大陸兩家媒體新聞主題呈現不同的主因,與兩 媒體之媒體特性不同有關。由於媒體特性不同,目標對象不同,而形 成不同的關注焦點,造成不同的報導主題呈現。 就《新華社》與《人民日報》來看,雖然兩家媒體同樣是中共官 方媒體,但《人民日報》的目標對象為一般社會大眾,在中共官方的 主導下,較易直接反映政治新聞或是市政建設相關報導。 不同於《人民日報》直接以普羅大眾為訴求對象,《新華社》是 以供稿至各媒體的通訊社,在以各種不同形態、訴求、立場、特色的 媒體為對象的通訊社報導中,為了滿足各媒體新聞需求,也就是迎合 市場需求,它並不一定是以黨政軍部分為最主要的處理軸線。而從一 個經營媒體的角度來看,中國大陸媒體在財務壓力下,必須轉向以市 場導向為主要考量,所以可能會多增加文化藝術與人情趣味的報導。 因此,若從媒體公關的角度來看,在面對中國大陸不同類型、不 同受眾對象、不同性質的媒體時,受訪者或是新聞供應者必須要考量 到中國大陸媒體的特性與其不同的需求,並能夠因應其不同需要,採 用合適各媒體屬性的方式,提供新聞或接受採訪。此點可作為未來臺 灣受訪對象在面對中國大陸駐點記者時,作為參考。 最後,由於兩岸對於新聞報導的價值觀自始即有頗大的差異。中 共在新聞事業上遵循共產主義傳播理論,認為傳播媒體由共產黨專政 政府所有,傳播媒介被定位為國家與黨的宣傳工具。儘管隨著鄧小平 開放政策實行,中國大陸媒體被視為「第三產業」,而逐步走向市場 化、經濟化發展,但大體而言,目前的中國大陸媒體,特別是具黨營 色彩的中央級媒體,仍強調其「黨性原則」,為黨國的利益和祖國的 統一服務。 中國大陸駐臺記者在報導的同時,必須肩負若干政治因素與現實 的工作考量,依照黨的兩岸政策框架,來選取新聞報導的範圍與態度

數據

表 2 新聞報導主題分布情況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大陸媒體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政治 28 8% 13 15.7% 2 41 9.5% 外交 1 0.3% 0 0 1 0.2% 司法 2 0.6% 0 0 2 0.5% 軍事 0 0 1 1.2% 1 0.2% 工業 0 0 0 0 0 0 農業 6 1.7% 0 0 6 1.4% 經濟 91 26.1% 1 19 22.9% 1 110 25.5% 1 市政建設 4 1.1% 10 12% 3 14 3.2%
表 3 新聞來源分布情況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大陸媒體總則數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政府官員 69 19.8% 1 17 20.5% 1 86 19.9% 1 黨部人士 11 3.2% 6 7.2% 17 3.9% 民意機構/民意代表 16 4.6% 1 1.2% 17 3.9% 學者專家 69 19.8% 1 12 14.5% 3 81 18.8% 2 民間團體 55 15.8% 3 7 8.4% 62 14.4% 3 一般民眾 38 10.9% 13 15.
表 5 報導方式情況分布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大陸媒體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純淨新聞 247 70.8% 1 58 69.9% 1 305 70.6% 1 特稿與特寫 49 14% 2 20 24.1% 2 69 16% 2 專題報導 4 1.1% 0 0 4 0.9% 評論 20.6% 4 4.8% 3 6 1.4% 專欄 0 0 0 0 0 0 圖與文 47 13.5% 3 1 1.2% 48 11.1% 3 其他 0 0 0 0 0 0 總計 349 1
表 9 報導訴求情況分布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大陸媒體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總則數 百分比 排名 安全訴求 0 0 0 0 0 0 恐懼訴求 5 1.4% 3 3.6% 2 8 1.9% 3 情感訴求 22 6.3% 2 2 2.4% 24 5.6% 2 支持訴求 1 0.3% 3 3.6% 2 4 0.9% 利益訴求 6 1.7% 3 0 0 6 1.4% 一般訴求 315 90.3% 1 75 90.4% 1 390 90.3% 1 總計 349 100% 83 100% 4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 variables to pension refor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characteristic,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synchronized: binds operations altogether (with respect to a lock) synchronized method: the lock is the class (for static method) or the object (for non-static method). usually used

This project integrates class storage, order batching and routing to do the best planning, and try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routing policy of the Particle Swarm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aichung metropolitan area by economic-based analysis to provide for govern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