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氟-18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斷層造影在放射治療上的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氟-18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斷層造影在放射治療上的應用"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氟-18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斷層造影-在放射治療方面的應用 放射療法(Radiotherapy,簡稱放療)用來治療癌症約有二百年的歷史了,一般認為越是分裂迅速的組織細胞越對放 射線敏感(Bergonie + Tribondean定律),另外則認為放射反應是與氧的供應有關。關於對細胞的殺傷方法可以有 兩種情形:直接的-放射線可能游離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使細胞在繁殖時即產生死亡;間接的-放射線可 產生自由基,自由基則能破壞DNA及其他繁殖細胞。一般相信三分之一的放射線殺害細胞作用,是經由自由基的產 生而進行的。 監測放射治療的效果是困難的,但自從有了氟-18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斷層造影(FDG-PET)檢查的臨床應用後,其對 這方面增加了不少的幫助,有關FDG-PET檢查在放射治療方面的應用可以分為五個部份來探討。 (一)?放射治療前FDG-PET檢查的應用 利用FDG-PET檢查可以廣泛發現除已知病灶外,是否仍有其他病灶的存在,且能較準確發現淋巴的侵犯情形,這對 放療計劃的施行,有相當的影響,不但可防止對未被侵犯部位作不必要的治療,亦可防止忽略了應要治療的部位。 FDG-PET檢查的半定量分析也常可幫助對治療劑量的決定。 (二)?放射治療中FDG-PET檢查的應用 對於放射治療中利用FDG-PET檢查來監測治療的效果,各方意見不一,臨床研究結果也不是很統一。 Hubertus, Hautzol(Germany 1997)的研究,發現以低放射劑量治療甲狀腺癌可引起早期FDG攝取增加,但在增 加劑量後,新陳代謝活動便漸趨減少。因此認為是治療早期組織可能有發炎現象而產生的結果。 Higashi(1993)報告用放射線治療卵巢腺癌12日內,其新陳代謝率增加了9倍。Schneeweiss (1995)則報告FDG 在治療早期會增加11.3%的吸收。 Brun(Sweden 1997)對17位頭頸癌病人作放射治療前及治療一至二週後FDG-PET檢查的對比研究,發現葡萄糖 代謝率與腫瘤的期別或大小無絕對的關聯。開始時若腫瘤葡萄糖代謝率(MRgl)小於20μmol/min/100g,則組織治療反 應會很好,或開始治療時MRgl高,但治療一~二週後便急速下降,那麼其最後的效果也會很好。不然的話,對具有 高MRgl的腫瘤或轉移的淋巴,就必須增加治療劑量方能有很好的治療反應。 Minn(Finland 1997)及Chaiken(1993)對治療頭頸癌的研究亦有相似的結果。 在放射治療的初期,MRgl是會增高的,相信這是發炎反應的關係,但在一~二週後則有下降的走勢,因此在放射治 療過程中,可考慮利用FDG-PET檢查作為監測治療反應程度的工具,亦可藉此來決定往後治療計劃的執行,決定是 需要維持、增強或附加等。 (三)?放射治療後FDG-PET檢查的應用 判定對癌的治療是否完全成功,應該定位在癌塊是否完全消失,而放射治療傳統認為所謂有效,是定位在癌塊的變 小。不過若癌未完全消失的話,嚴格來說可算是治療失敗。由於放射治療後常常會因有殘餘癌組織夾雜瘢痕纖維組 織,而使得利用解剖結構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掃描(CT)、磁共振造影(MRI)等)來判定治療的有效程度會容易產生困 擾。 大多數癌組織的無氧糖解作用(anaerobic glycolysis)都比正常組織或瘢痕纖維組織為高,而呈現異常的FDG代謝情 形,因此FDG-PET檢查利用此項特性,可以精確地分辨出是否仍有殘餘癌組織的存在,或者只剩下瘢痕纖維組織而 已。 (四)?放射治療後復發FDG-PET檢查的應用 FDG-PET檢查另外一項非常有用的功能是偵測放射治療後的復發。因放射線引起的組織壞死及瘢痕纖維化,常影響 復發判定的準確性,亦常是困擾著醫師的一個課題,因此經常是要等到復發的癌症發展到相當程度時,才會被察 覺。組織病理切片檢查也因為這樣的原因,而常常無法得到正確的組織採樣。FDG-PET檢查在這方面則有非常大的 幫忙,配合其他影像檢查,它可以分辨出癌的復發、肋膜的侵犯、組織瘢痕或壞死、或照射後的良性肥厚。 Patz(1994)對43位支氣管性肺癌患者作治療後的研究,指出FDG-PET檢查偵測癌症復發的敏感度為97.1%,特異 度為100%,復發癌的標準攝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平均為7.6,纖維化組織的SUV平均為1.6。 Inoue(1995)對38位懷疑有肺癌復發者的研究,指出FDG-PET檢查對復發的偵測敏感度為100%,特異度為 61.5%。

Frank (1995)對20位無症狀的肺癌復發病人,利用CT、組織病理切片、Clinical Course及FDG-PET作分 析,FDG-PET檢查的敏感度為100%,特異度為89.3%,準確度為92.5%,CT則分別為67%、85%及82%。

(五)?放射治療後利用FDG-PET檢查最適當的時機

正常組織對放射線的毒性反應不完全一樣,例如骨髓、性腺、淋巴、唾液腺、腸胃道、咽喉及皮膚在幾天內即會產    正‧子‧斷‧層‧造‧影‧中‧心

(2)

生毒性反應,而肺、肝、腎、腦及脊髓則在數週至數月後才有反應。根據研究,放射治療早期可引起發炎性新陳代 謝增高現象,這應是組織自癒的反應。 Jones(1996)對9位肉瘤病人的研究,顯示放射治療1-3週後,FDG-PET檢查發現經治療後部份癌組織已無攝取 FDG,且已纖維化,但發現在原有癌部位的周圍,出現假囊胞性的FDG攝取情形,造成了偽陽性的發生。 Greven(1994)研究發現放射治療一個月後,FDG-PET檢查的偵測仍有少數的偽陰性(原發部位:3/16,淋巴:2 /15),但四個月後的偵測則已無偽陰性的存在。 依據上述的研究與報告,折衷的建議是在放射治療完成後4~6個月,作FDG-PET的檢查應該是較為適當的,因為這 樣可提早發現復發的存在。如果仍有存疑,可再作追蹤檢查的比較。就算第一次追蹤的FDG-PET檢查是陰性的結 果,但在過了這4~6個月以後,若能再作此項檢查將是最為保險及合適的了。

返回前頁

私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正子斷層造影中心 中心地址:台中市育德路2號 立夫醫療大樓地下一樓 聯絡電話:(04)22052121轉3490、3491 傳真電話:(04)22023442 劃撥帳號:20101080 戶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興國中

1846年,越南阮朝第三任國王紹治帝(1841~1847在位)以長

其實這部電影的拍攝目的,是透過聲勢浩大的特效場景,傳達真實地震可能帶來的災 情。片中的地震是因斷層劇烈錯動所造成,而該斷層即真實存在的聖安德列斯斷層(

二氧化碳外,另外還 有一種葉輪專門捕捉 葡萄糖,再以類似呼 吸作用的反應提供

而在後續甲烷化反應試驗方面,以前段經厭氧醱酵產氫後之出流水為進流基 質。在厭氧光合產氫微生物方面,以光合作用產氫細菌中產氫能力最好的菌株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④ 小腸:小腸有消化和 吸收作用,藉由小腸 壁分泌的腸液、來自 胰臟的胰液和來自肝 臟的膽汁,消化為葡 萄糖、胺基酸等營養 物質,再由小腸壁上 的絨毛吸收。.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

臺中樹生休閒酒莊以黑后葡萄釀製的「紅埔桃酒」,今年在第 25 屆巴黎世界 酒類競賽獲得金牌,這是繼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