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現況:問題與解決方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現況:問題與解決方案"

Copied!
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體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現況: 問題與解決方案. 研 究 生:黃湘琳 指導教授:卓俊伶. 中華民國 104 年 7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1.

(2) 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現況:問題與解決方案 2015 年 7 月 研 究 生:黃湘琳 指導教授:卓俊伶. 摘要. 落實課間活動及校園晨間健身活動是教育部 2002 年學校體育發展中程計畫 之一,從 2000 年推出「體適能 333」、2007 年的「快活計畫 210」再到 2014 年 的「SH150 方案」,無非是想增加學生在校運動的時間,藉以提昇運動成就、養 成規律運動習慣、促進健康體適能為目標。本研究旨在瞭解課間活動實施現況及 實施過程中所遭遇之阻礙因素,並且進一步提出解決方案。本研究以國民小學的 校長、主任、體育組長、體育教師及班級導師為研究對象,採深度訪談法進行資 料蒐集,經整理與分析,發現:一、實施現況部分:(一)時間為每天第二節與第 三節課間 20 分鐘下課時間;(二)實施內容大致分為跳繩、跑步、球類及進行新 式健康操活動,並由體育任課老師負責相關活動指導; (三)體育組負責規劃、 值週導護老師負責集合,各導師協助;(四)實施場地為中庭、操場等;二、阻礙 因素部分:(一)導師方面:增加負擔、影響下課休息時間及部分導師配合願意不 高;(二)行政方面:部分行政人員時間無法配合;(三)活動內容方面:制式、限 制過多;學生對於強制性之課間活動參與意願低落,或有些學生必須留在教室訂 正作業;(四)場地方面:學校場地不足,空間過於狹小;三、解決方案部分:(一) 導師方面:時間精確的掌控及健康促進的概念能提高導師配合願意;(二)行政方 面:行政人員規劃愈完善愈加可達成各人員的配合;(三)活動內容方面:制式、 限制不宜過多,讓每個學童都能離開教室活動;(四)場地方面:學校場地宜劃分 清楚,善用剩餘空間。. 關鍵詞:課間活動、身體活動、阻礙因素 2.

(3) Recess activity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July, 2015 Author: Huang, Hsiang-ling Advisor: Jwo, Jun-ling Abstract Implementation of class break activity and school morning fitness exercise is on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2002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mid-term development plan, which starts with “Fitness 333” of 2000, “Easyliving 210” of 2007, then “SH150” of 2014. These are intended to increase students’ activity time spent within school, thus improving their sport achievement, forming a habit of exercising regularly, and improving their fitness. This study examines school principals, directors, section chief of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teachers, and class teachers by in-depth interviews. After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zation, it is found that: 1. implementation status: (1). activity time taken is between the 2nd and the 3rd class 20-mins break daily; (2). implementation context includes jumping rope, running, ball sports, and new form of circuit exercise lead by physical teachers; (3). s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on weekly duty, and class teacher is responsible for planning, gathering, and assistance respectively; (4). implementation area can be the hallway, fields, etc; 2. impedance faced: (1). class teacher: increment of loads, break time affection, and low enthusiasm in some teachers; (2). administrative staff: some cannot afford the time spent; (3). activity context: routined and too much regulations, students have low participation will for mandatory class break activities, whereas some has to stay in class for homework correction; (4). area selection: limited and small space within school; 3. solution: (1). class teacher: precise handling of time and conception of health improvement can raise class teachers’ will to cooperate; (2). administrative staff: completeness of administrative staff’s planning can increase participation in every aspect; (3). activity context: removal of routine and constraints, and allow each student to exercise instead of staying inside classrooms; (4). area selection: bette Key word: recess activities, physical activities, constraint factors. 3.

(4) 謝 誌. 這一趟學術學習旅程一走四年,不知是否每個人在研究過程都佔上了人生絕 大多數的考驗,既辛勤苦悶同時又豐碩,直至歡呼收割。 心中真是無限感激 俊伶恩師,嚴格、嚴謹出名的恩師鼓勵著我走出人生裡 一次又一次的傷悲,面對家人驟逝、家庭遭逢變故,耐心又包容,除了繼續引領 學生一窺學術殿堂,更見其孜孜矻矻之學者風範,與追求真理時的謙卑與踏實態 度,如沐春風,學生未敢懈怠,更堅強了完成學業的意志。衷心感謝 月清師, 溫柔又鏗鏘有力的見解,為本文提出了其中主觀性的盲點,適時引導正確的方 向,好讓質性研究中獨具各方的論述逐漸清朗。更該好好感謝 國威師用心指 教,提綱挈領並字字珠璣,俐落的砍劈文本雜亂無關之處,使本論文更臻完備。 還有感謝所有對本論文予以協助的長官、同事、好友、家人。因為你們一路 支持相伴,給了我更多看見的力量。. 黃湘琳 謹誌 2015 年 8 月. 4.

(5) 目 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 目次…………………...…………………………………….…………...……………vi 表次……………………....…………………………………………………...…..…viii 圖次………………………..…………………………………................……….……i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名詞解釋..…...…………………...……………………………………3. 第四節. 研究範圍......................…...…...………………………...……………4. 第五節. 研究限制................…...………...………..…………...………………4.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性.........…...……………...………………………………5. 第貳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課間活動之歷史沿革與體育意涵.…....…......……...………....……..6. 第二節. 社會結構變遷與課間活動...…………..…………...………......……..7. 第三節. 課間活動的實施現況…...………......….……………………………11 5.

(6) 第四節. 政策性健康計畫在課間活動.......................…...……..…..…………13. 第五節. 文獻小結…...….................................……….…..…………..………14. 第參章. 方法........…...……………….....…………..…………………15. 第一節. 方法探討..........................................………………...…...…...……..16. 第二節. 研究對象..........................................………………...……......……..17. 第三節. 研究步驟............................……......………………...………..……..20. 第四節. 資料彙整與分析........................................….………..…......………22. 第五節. 研究倫理…...….....................................................……...…..………25.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28. 第一節. 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現況.…….......................……………....……….28. 第二節. 國小實施課間活動之阻礙因素………..……..…………...…….…..35. 第三節. 國小課間活動阻礙因素之解決方案...……...………………………4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49. 第一節. 結論.……......……................................…………...……….…...…...49. 第二節. 建議...…………...…………...……....................................................50. 引用文獻..................................................................................................54 附錄..........................................................................................................61 附錄. 同意書.....................................................................................................61. 6.

(7) 表 次 表 1 研究參與者一覽表............................................….………..…......………18. 7.

(8) 圖 次 圖 1 研究流程圖............................................….………..…......………22. 8.

(9) 第壹章 緒論. 本研究係針對研究課題,以質性訪談方式提出一些實際的情況,並透過文獻 分析,探討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現況。本章分六節:第一節問題背景、第二節研究 目的、第三節名詞解釋、第四節研究範圍、第五節研究限制與第六節研究的重要 性。. 第一節 問題背景.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0a)發現,在台灣由於機械化、都市化以及坐式生活 型態的結果,學生身體活動的機會和空間減少,缺少運動,導致學生有體能衰退 的現象。劉立宇(1995)指出國小學童只要每週運動頻率在三天以上,心肺耐力 方面就有顯著差異,五天以上效果更佳。然而,現今學童課業學習繁重、活動課 程時間過少,導致身體機能普遍不佳,因此欲提升學生良好的健康體適能每週應 給學童多少次運動時間才足夠?晨間或課間體育活動在我國已成為全民健身計 畫的一個重要途徑,有研究指出,下課時間參加適度的身體活動有利於提高一天 的工作和學習效率,從生物節律的變化規律來看,二十分鐘的課間活動,可以讓 機體由較差的狀態逐步調節成最佳狀態,是一種過渡性階段的發展。如何藉由課 間活動之實施來提升高童運動的意願?以及現今國小實施課間活動之現況如 何?都是本研究重要的研究目標。 綜觀世界主要先進國家與台灣學校體育課程,可發現到臺灣中小學體育課程 時數是處於較少的情況(掌慶維,2012),因此在教育部《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 法》(教育部,2006 ) 第十四條中即明文規定,各校之體育活動,除依有關規定 實施外,應加強下列措施,其中規範學校體育課程之外的體育活動部份:(1)中、 9.

(10) 小學每週應至少實施晨間或課間運動3次,(2)中小學之課外運動可列入彈性課 程,必要時得與綜合(社團)活動配合實施,與(3)各校應輔導成立各種運動社 團,做為推展課外運動之基礎單位,並提供學生參與課外運動之機會。這即是教 育部明文規定增加體育課之外體育活動的依據。 教育部在1997年即開始提出「提升學生體適能專案計畫」、「中小學生健康體 位五年計畫」、「快活計畫」等三階段體適能計畫,盼能夠藉此擴增國內規律運 動人口,但最後成效並未能如預期(施致平、黃蕙娟,2011) 。自2000年起推廣 「體適能333」以來,雖然各級學校已有六成的學生能維持30分鐘以上的運動持 續時間,但每週三次的規律運動習慣,比例卻隨著年級別升高而逐漸降低 (教育 部,2006 ),與教育部推展學童各項體能計畫目標顯有落差,活動時間量也難達 後來教育部推行的「快活計畫」,要求小學生每天至少累積30分鐘、每週累積210 分鐘的目標(教育部,2007),更無法與國際主要國家學校身體活動政策目標同 步。爾後教育部體育署宣布啟動的SH150方案(Sport & Health 150),希冀學童 每週在校能運動150分鐘,表達體育署除了持續推動國中小學班級普及化運動、 體適能推廣、樂活運動站等專案計畫外,更希望各級學校能夠考量校本特色及學 校現有設施、地域本身的氣候差異,來安排學生於晨間、課間運動時間推廣健身 體操、跑步活動等,引發學生自發性運動的興趣。鼓勵學生在校運動,課間活動 是一個非常適合安排的時段,因為課間活動時間較其他下課時間長,能累積一定 的運動量,是一個可以養成每天規律運動習慣的安排,藉此強化體適能,培養活 力青少年。 台灣的學校目前國內對於課間活動的研究課題並不多,大都探討與體適能、 學業、記憶力(楊淑雲,2005;邱連娣,2008),校園運動環境態度、教室配置 (呂金榮,2008),實施滿意度、學習情形(林月華,2011;湯寶玉,2010)。 另與本研究較相關之研究為實施現況與阻礙因素、課間運動調查(管敏華,2007; 林錦明,2001),研究手段則為量化之實證性研究。針對課間活動的相關課題,. 10.

(11) 累積相當成果,但在這方面的研究,所展現的僅只於數據之表層描述,對於課間 活動實施現況之深層因素,較未能著墨,這應該是量化研究的侷限。因此本研究 以課間活動之相關概念,利用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探尋學校在實施課間活動之 現況,對國民小學之教育相關人員進行訪談,再藉由內容分析法歸納整理,呈現 實際實施課間活動之阻礙因素,進而提出方案解決,期望對課間活動之實施現況 有所貢獻。.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基於上述問題背景,試圖以課間活動實施的現況,達成以下之研究目 的: 一、瞭解國小課間活動之實施現況。 二、探討國小課間活動之實施阻礙因素。 三、針對國小課間活動實施阻礙因素,提出建議解決方案。.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課間活動時間 臺灣的國民小學下課時間通常都在 5~10 分鐘左右,在上午時段的第二節和 第三節課下課時間比較長,稱之為「課間活動時間」,約在 15~20 分鐘;下午時 段若有較長的下課時間,則稱為「整潔活動時間」,大抵是 10~15 分鐘左右。. 二、健康操 1993 年早操改為「晨間健身運動」,實施內容仍以徒手體操為主,冬天增 加慢跑;課間活動改為「課間健身運動」,以國術、徒手體操、韻律活動及手具 體操為教材。1994 年國小的健身運動(含健身操)每週至少實施一次。到了 1997. 11.

(12) 年利用綜合活動學校自主時間及課外時間,每週至少 3 次。 三、運動333與快活計畫210 前教育部體育司先是在2000年推動「運動333」 ,其內容為-每天運動30分鐘 以上,每週運動超過三次,每次運動強度達一百三十以上。但因為如此的運動量 仍不足,所以才會再推快活計畫210。而快活計畫210的內容就是要中小學生每天 運動30分鐘以上,天天運動,每週運動超過210分鐘以上。 四、SH150方案 2013年12月教育部體育署推動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策略,2014學年度開始 實施,S代表Sport、H代表Health、150則是代表150分鐘。國民體育法第六條修 正,明定高級中等以下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學生在校參與體育活動時間,除 體育課程時數外,每週應達150分鐘以上,正式將體育課程外之體育活動納入法 源,正視課餘時間身體活動的運用以及其效益。.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國小校長、國小主任、各校負責課間活動推動之單位承辦人員、班 級導師、以及擔任體育課的教師為對象,旨在瞭解課間動實施現況及實施過程中 所遭遇之阻礙因素。. 第五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從學校各實際執行層面,包含了校長、主任、體育教師以及課間活動 主要的執行行政人員、導師為對象,以參與者的角度來分析以及探索現象。研究 的標的時空不同,便產生不同的問題,因此先說明運動概念的推行、受運動環境 思潮發展影響的分析觀點,依循時代變遷,教育體制改革也促成了運動健康觀念. 12.

(13) 的改變,讓課間活動的健康取向更具多元化發展,其次再說明具體的研究方法與 研究限制。主要是因為課間活動的發展,在過去的研究中,並沒有針對問題之整 體做有系統的瞭解,為全盤、脈絡完整對政策與執行面詳細去探討,僅知道推行 體適能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卻對實施方法與成效莫一是衷,是故無法掌握課間活 動發展的問題與執行上的現況。本研究過程上受到下列限制: 一、目前台灣對於課間活動的研究課題並不多,大都探討與體適能、學業、記憶 力,校園運動環境態度、教室配置,實施滿意度、學習情形等部分做探討。 二、研究的結果推論可能受到因區域地理環境、時間、學校設施、人文因素不同 之限制,故無法應用到所有地區的國小。 三、本研究因採訪談錄音方式,研究部分僅能假設受訪者以最誠實的態度回答。.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 誠如 Scanlan 和 Simons(1992)所說的「運動經驗能夠產生的正面的情感 反應,例如愉快、喜歡和好玩」,因此用「好玩、有趣」等方法來帶動學童參與 運動的引發,是非常積極的作為。Scanlan 和 Lewthwaite(1986)研究發現,運 動中的「樂趣」因素是選手持續運動的重要指標之一。國小學童每週在校下課時 間(不含午餐及午休時間)高年級約有 400 分鐘,中年級約有 360 分鐘,低年 級則約有 280 分鐘,而陳門牽( 2007 )指出,國小學童在下課自動自發參加各種 強度的身體活動時間,約佔全部下課時間的 60%,可以對學童每日身體活動量, 提供適當的貢獻。政策與法規的制訂對於學校推行體育運動是相當重要的,因此 在政府政策的執行層面上,政府不能只是作為旁觀者或制訂者而已,應該同時也 要檢視推行成效,修正實施方案,持續推行的效能。. 13.

(1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探討有關國小課間活動發展內涵以及受環境、運動思潮影響發展之相關 文獻,將國內外相關的研究加以彙整,並且歸納國內外有關本論文之相關研究情 況,以學校體育期刊、國民體育季刊、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發行刊物與統計年報、 國內外學校教育重要文獻、期刊等為重要參考文獻。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課間 活動在之歷史沿革與體育意涵、第二節社會結構變遷與課間活動、第三節課間活 動的實施現況、第四節課間活動實施政策性計畫、第五節文獻小結。. 第一節 課間活動之歷史沿革與體育意涵. 晨間操與課間操是屬於晨間活動與課間活動的一種,也是學校多項課外體育 活動之一(葉憲清,2005)。這種他律性的活動,是目前臺灣國民小學在課間活 動時間最主要的安排,原因就是能夠達到在「短時間內」、「全校學生一起運動」 的目的。Fair-Clough and Startton ( 2005 ) 指出學生大部分身體活動的時間集中在 學校,因此學校身體活動的設計內容將會影響學生身體活動量,而增加孩童在學 校內的體育活動時間,是一種促進體育實施的策略。在一定的教學活動指導下運 用實施策略,實現學校體育的任務與目的,建構確定的目標方案,對身體活動的 操作程序、方法、手段、技術等方面作出的概括性規定。運用課間活動時間,鼓 勵學生從事戶外活動而增加運動的機會,不但能將體育活動普及化,也能興盛學 校的運動風氣,相對於體育教學而言,是另一種目的的實現。 回溯體育訓練之啟端,青年聚會之處在古羅馬帝國時期是叫Campus,意即 今日的「校園」,而教場的訓練制度是源由斯巴達教育,將青少年集中在一起從 事技能訓練,但主要的內容是與當時戰事技能相關,這個與近代的學校田徑項目 14.

(15) 訓練與武術活動教育有些相似(樊正治,2004) 。在現代體育活動內容的發展上, 幾乎都是古希臘那個時期的教育內容,並且非常推崇「真、善、美」的身體文化 展現。到了後來的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操場學校( court school )教育,則以遊戲 的方式來充實課外活動,更增添體育學習的向度與蓬勃發展。綜合體育史各方史 料之敘述,依循其脈絡觀之,體育活動內容因其長久時段的演化過程,事實上與 整個體育教育的發展過程息息相關,是現今體育教育的根基。 過去有的軍事國民教育,對當時代的體育教育專業機構以及體育課程科目內 容是有一定的啟發。之後,共和民權思想勃興,各地才興起了一股民族自決建國 之風。各地在軍事國民教育體制建構下,無形中間接促使體育專業教育獲得成長 的契機,於是體育課程設計才漸漸分有學科以及術科。學科使得體育知識專業系 統化,術科則漸有軍事訓練(drill)及健身體操與柔軟體操(calisthenies) 、團體 遊戲等科目的形成(樊正治,2004)。 自1990年代以來,臺灣的教育改革進入風起雲湧的時代,體育活動也處處顯 見革新的活力,背景成因大概源於教育體制轉型、社會環境變遷、校園民主的進 步,以及管理思潮的遞嬗(吳清山,1998;張明輝,1999)。. 第二節 社會結構變遷與課間活動. 時代演進,早期與現代的體育活動目的觀點自然不同,這其中牽涉到不同的 時代對於要培養何種模樣的人、何種生活型態有著不同的見解。國民教育裡的體 育教學與課間活動的轉變,從歷史的角度來觀看,其中有著時代發展的背景,背 後也蘊藏著思潮變化的演變脈絡。 一、民初時期之體育健身活動 我國近代體育的發展,不但受到西風東漸的衝擊,也受民族主義思想之影響 非常深遠。欲探究運動傳播的全面歷史觀並不困難,且有不少專著可供參考。觀. 15.

(16) 看臺灣地區課間及晨間活動的演進,從1932年開始有早晨的體操活動推展,教材 為徒手的體操。到了1941年早操或課間操成為學校主要集體活動之一,每日大約 有15~20 分鐘,至1964年改成早晨的操練,內容則增加有韻律操、國術、跑步等。 國教司在 1976 年於國民小學的中高年級體育課程標準中訂定了「課間活動」 的實施。1985 年時期早操或課間操每日至少 15 分鐘,經歷多年到了 1993 年早 操改為「晨間健身運動」,實施內容仍以徒手體操為主,冬天增加慢跑;課間活 動改為「課間健身運動」,以國術、徒手體操、韻律活動及手具體操為教材。1994 年健身運動(含健身操)每週至少實施一次。而後到了 1997 年則修改為利用綜合 活動學校自主時間及課外時間,每週至少 3 次。 許義雄(2010)在其著作指出,20世紀初期,運動思想在軍國民教育過程中 受了影響,致使體育政策制定上,是以民族主義立場為出發點的民族體育。國民 體育的提倡在內亂外患的時代背景下,與民族主義有無法切割的關係,懷抱更遠 的目的--強國強種、救國救民。教育部在民國27年4月,訂定的<戰時各級學校教 育實施方案綱要>中第七點強調,體育應是各級學校應按照規定切實推行軍訓及 童軍訓練,強迫課外活動,並提倡勞動服務,以強健其體力。 各項的運動活動是人類文化重要的一環,之所以發展到今天有如此波瀾壯闊 的天地,其實帝國主義數百年來的推波逐瀾是主要的推手(Singaravelou P. & Sorez,羅潯德譯,2012)。臺灣地區體操的正式傳入,是在日治時期由日本人 透過初等教育的教學所引入(管敏華,2007),推行的目的是鍛鍊學童身體,為 國家軍事化所做準備。自國民政府遷台以來,因應時代變遷,亦配合學校課程發 展,在實施上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正。范春源(1997)針對戰後臺灣小學體育科教 育演變之研究發現,早操舉行時間多半在每日升旗之後,由體育教師進行指導, 動作以徒手體操為主,同時配合著音樂節拍進行。民國25年日治時期「體操教授 要目」修正公布後,廣播體操開始在臺灣教育的推行並且普及(管敏華,2007), 全體師生跟著已錄製好的節奏拍子,配合清楚的節拍口號播放,做出連續性的體. 16.

(17) 操動作,這也就促成日後廣播體操在臺灣各種教育情境及場合上出現,如:晨操、 朝會體操、課間操、運動會大會操等,是整齊畫一的體操動作形式之始端。 後來隨著「學生人數增多、校園空間狹小,亦或受到升旗典禮舉行的影響」, 佔用早操施行的時間,而漸漸沒有實施。不過,就其開啟日後強身保健、健身運 動之先河來論,仍具有相當正面的價值(沈憲政,2004)。 二、受自然主義影響的體育概念 杜威 ( J. Dewey ) 的民主教育深受自然主義盧梭(J. Rousseau)提倡體育重 要性之影響(林玉體,2002) ,也影響著後來的體育思潮發展,自然主義萌發「做 中學」的理念取代了民族主義的體育教育,注重學習者的活潑性和自主性,落實 了「教育即生活」和「兒童本位教育」的民主教育思想。在此理論發展下,強調 須依照兒童自然的發展順序來實施教育,要尊重兒童學習心理條件,學校體育目 標也朝向透過遊戲、運動、舞蹈與身體活動等各種元素來發展,包含自主的學習 和自由的權利,並尊重兒童的興趣、需要、能力與經驗,而「樂趣化」更是強調 體育教育中遊戲性質的重要性。在教育哲學領域中,一些早期的教育學者如J. H. Pestalozzi (1746-1827)、F. Froebel (1782-1852)等人,皆肯定「遊戲」對於兒童的 價值,重視「遊戲」的實用層面。自從杜威實用主義的教育學說在世上發生影響 力之後,主張以學童為本位的教育,遂被體育界引進作為體育教學之中心思想, 排斥了講求形式化的體操教材。所以,由19世紀所發展出來的體操活動,是與自 然主義原則相違背的,一致性的行為活動無形中忽略了人之自然本性的需求,容 易造成行為活動上外表與內心意志脫節,因此才會受到現代體育學者的批評(樊 正治,2004)。美國基督教青年會的古力克L. H. Gulick (1865~1918)是一位自然 體育論者,他發現兒童在運動與遊戲中可以獲得快樂與滿足,而對人為設計的體 操運動不感興趣。他還以遊戰為基礎,把戶外競技遊戰引入到了中學教育和基督 教青年會等社會組織,使體育朝向和娛樂共同結合的方向發展。 三、全民化、體適能化的運動概念. 17.

(18) 台灣早期的體育政策,多著墨在推動學校體育和舉辦運動比賽,對於全民體 育的發展,歸類在社會體育的推動,依循著由上而下的體育政策所產生,一直到 了解除戒嚴令之後,全民化的體育思潮才漸漸的形成。 國內政治環境的變遷,是啟動全民化體育思潮最主要的因素。民國76年戒嚴 令解除,開啟了政治的民主自由,也因此影響了體育政策的規劃,重視機會均等, 以全民的需要為體育發展的方向,提供多元的體育運動內容及策略,全民運動成 了體育發展的趨勢。加上經濟快速成長、坐式生活增加、營養攝取量普遍提高, 致使民眾觀念的改變和對運動的需求提高,造成了全民化運動的風潮。尤其在 1970年代,多國都制定了法律,做為推展運動的依據,此思潮也是受到國際趨勢 的影響而發展。 臺灣教育改革自1994年開始,大量引入西方教育政策作法,雖然教育革新的 理念與執行未曾稍歇,但偏重學歷文憑、升學壓力等框架仍主導教育成效就是學 生升學成效。體育課往往屈於配角,學生身體活動量明顯不足。政府針對目前校 園學童規律運動習慣、參與運動社團及生活型態三項指標,由教育部統計分析, 就學生規律運動習慣而言,多數學生未養成每週至少三天的規律運動習慣;就參 與運動社團而言,仍未普及化;在生活型態上,坐式生活型態佔據學生大部分的 作息時間(教育部,2007)。鑑此,學校應適度安排讓學生可從事身體活動的時 間。 臺灣體適能化體育思想的轉化,最主要受到四個因素所影響:(一)現代人運 動不足;(二)世界各國重視體適能;(三)臺灣學童體適能偏差;(四)國民體適能下 降(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 前教育部體育司(教育部,1999)於民國88年2月頒訂「提升學生體適能中 程計畫『體適能333』」,其中有三個主要方向:(一)改進學生體適能知識、態 度和行為;(二)輔導學生一週至少運動3天、每天至少30分鐘,而其運動強度達 每分鐘心跳130次左右;(三)結合學生、學校與家長共同營造有利之運動環境。. 18.

(19) 計畫目標是欲營造全方位的運動環境與文化,強化學生體適能的社會支持體系, 並使學生能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臺灣歷史地位特殊,影響著體育發展以及體育休閒的概念。再加上教改20 年來的風起雲湧,著實牽動著課程課綱的制訂與走向,加深了課間活動時間的重 要概念。不論是中央政令或是因地制宜,相繼確立了課間活動實質觀,並被認定 學生身體活動由課間活動時間推動有立意明確,是一重要的轉變。. 第三節 課間活動的實施現況. 一、下課時的遊戲活動 Blatchford 與 Pellegrini ( 2003 ) 認為「下課時間」是國小學生在學校生活主 要的部份,研究者根據文獻資料與下課的字源意義得其定義為「教學活動進行中 或教學時間結束後,所提供的一段遊戲或休息的時間,而此段時間是屬於個人私 密且自由的時間。」學校下課或稱課間休息時間,英國叫作 playtime 或 break, 美國的說法則是 recess。下課時間一直存在於學校的課表中,每個孩童的下課經 驗各有所意義,它提供了一個自由的機會讓學童從事自己喜愛的運動、遊戲以及 與同儕互動。 雖然大多數教育學者認為國小學校生活能提供自然環境與他人互動,並且為 未來社交方面各技能做好準備,但由於無確切的法源依據,以致於學校下課時間 並不受到重視(Blatchford & Pellegrini,2003)。事實上,在學校的學習過程, 下課時間既是良好的人際互動學習時段,亦可是一種閒暇排遣疲勞,反而是學生 們的主題時間,而非休息時間(黃鴻文,2003)。 近來由教育部提出的「快活計畫」中的具體作法,有對課間活動時間提出建 議,即便如此,各小學基於學校本位的需求對於下課時間的運用仍有不同的策略 與計畫。但「事實上,學生在學校出現任何狀況都是學校的責任,也是老師的責. 19.

(20) 任,不能以上、下課時間做為分界點。(董媛卿,1994)」 二、課間活動發展過程 民國 64 年( 1975 )每日朝會升旗後舉行早操,課外運動規定應予團體活動中 之體育活動配合實施;民國 82 年( 1993 )每日朝會前或後一律實行國民健康操, 此點與民國 64 年( 1975 )之政策並無太大差異,但增加了課間運動於每日上午第 2、3 節間得彈性實施,課外運動亦有規定應予團體活動中之體育活動配合實施; 到了民國 95 年( 2006 )每週至少實施晨間或課間健身運動三次,課外運動可列入 彈性課程,必要時得與綜合或社團活動配合實施。 目前依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規劃(方德隆,2000),國小課程架構中的「健 康與體育領域」共規劃一週有三節課,而其中兩節為體育課,另一節為健康課程。 學童在學校裡參與有關身體活動規劃的課程時間並不多,一星期中,實際藉由體 育課從事身體活動的時間只有80分鐘。到了民國93年,教育部委託國立陽明大學 進行「推動中小學健康體位五年計畫」 ,首要就是在建立身體活動量指引的共識。 其內容涵蓋政策的推行、身體活動量的現況、身體活動量的建議量、以及增加身 體活動的策略。經由各界遴選代表參與計畫,藉問卷與會議形成共識,完成「中 小學生身體活動量指引的共識決議」 。其中國小體育課節數的決議為每週3~4節; 課間操(身體活動)的決議為每週3~5次(江季蓁、劉影梅、何卓飛、洪嘉文、呂 生源,2009)。教育部推出『快活計畫』期程自2007年至2011年,共計十大項的 具體作法,其中的第二大項即為鼓勵與輔導各級學校增加體育運動時間,中小學 辦理課間15至30分鐘身體活動。 事實上學校單位礙於無法修訂課程結構,想要增加體育運動時間並不容易, 於是轉而另謀其他課餘時間加強學童參與身體活動,其中最能妥善利用的時間就 是學校的課間活動時間。各校訂定課間活動時間長度不一,但基本上都規劃了二 十分鐘,這段時間學童並未參與任何課程教學,能讓教師充分的彈性運用,藉由 這段時間使學童規律的參與身體活動,以增加身體活動量,除了提升學童健康體. 20.

(21) 能表現外,亦可從中養成學童規律運動習慣。如何讓學校了解課間活動之對學童 之重要性,進而落實學校課間活動正常實施,成了現在重要的課題。. 第四節 政策性健康計畫在課間活動. 現代社會的學童生活型態受都市發展影響,活動空間受到限制,日常生活、 學習生活均以學科為主,課後活動又以補習、才藝班為多,休閒生活則是以看電 視、上網打電玩為喜好,而推展的多元學習,卻多半是些靜態活動,從宏觀的角 度來看,這將是全體國民健康發展的問題。行政院衛生署與教育部從 1990 年代 開始,訂定各種計畫,改善運動環境,提供多元的運動方式,建立國民體適能常 模,宣導體育的健康價值,吸引民眾能夠主動運動。 教育部於2002~2007年「學校體育發展中程計畫」中提出,將落實課間活動, 即落實校園晨間及課間健身活動(教育部,2002)。推行「體適能333」計畫之 後,教育部體育司於民國96年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向各縣市教育局長提出「快 活計畫」:每天身體的活動量至少累積30分鐘,一週身體活動量能達到210鐘。 2007年推出的快活計畫,依據活力、健康的理念,以提昇學生運動動積極成 就、養成規律動習慣、促進學生動態生活為目標,並提出具體做法,期許在2008 年在運動表現及健康表現都能提升,達到中小學生每天至少累積30分鐘、每週累 積210分鐘身體活動的比例達80%,學生通過體適能標準的比率每年提昇(教育 部,2007)。 「快活計畫210」的實施理念在於改變學生靜態的生活型態,讓喜愛運動的 學生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讓不愛運動的學生喜愛運動並養成每天規律運動的習 慣,讓我們的下一代運動健康變聰明,許孩子一個快樂運動、活出健康的未來(教 育部,2007)。Myers , Weigel , 與 Holliday(1989)指出,青少年時期是規律 運動習慣形成的重要發展階段,青少年時期所學習的運動經驗對成人期的規律運. 21.

(22) 動有重大影響。 2014學年度開始「SH150」方案全面啟動,體育署希望級中學以下各級學校 應依據學校設施及校本特色,規劃具體實施計畫與配套措施,安排學生於晨間、 課間或課後運動,以提供學生在校運動。加強引發學生運動之興趣,學習各種不 同的運動技能,可以利用彈性課程及綜合課程時間來實施體育活動,舉辦校內班 級各項運動競賽,達成推動樂趣化健康活動。 不論是「體適能333」「快活計畫210」亦或是後來的「SH150」方案,都顯 示出教育部在國民小學推行體適能的具體做法,強化學生的體適能,並且明確地 規劃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從小培養學生規律運動的習慣,期待每個成長中的孩 童都能夠快樂運動、活出健康。. 第五節 文獻小結. 學校課間活動推展體育活動,若確實執行,除了可以彌補體育正課時間不足 的缺失,更可以增加學生身體活動和運動的時間,並促進學生身心均衡發展,達 到提升學生健康體適能的目標,享受運動的好處和樂趣。無論是從健康促進或是 站在教育的角度來看,鼓勵孩童在課間活動時間從事身體活動,皆具有正面的意 義和功能。近三十年來,前體育司為因應環境的變遷,制訂了許多相關的法令來 推展學校體育活動,唯從過去的資料顯示,在政策上是相當完善,但在執行面似 乎還須更加努力,仍有部分學校未能有效辦理學校體育活動。事實上,學校體育 發展可以朝多元的方向辦理,提供學生不同的需求,是相當具有彈性的。而學校 體育活動利用課間活動時間,朝普及化、樂趣化、創意化的方向辦理,更可以擺 脫過去學校體育活動流於表面及形式化的缺失,提高學生參與的意願,體會「動」 的樂趣。透過營造一個多元化、普及化、樂趣化、創意化的運動環境,除了可以 創造出各級學校的體育特色,也可以讓新世代的學子盡情運動、快樂學習,並能. 22.

(23) 學會運動技能,使得每位學生人人會運動、時時想運動、處處可運動,進而提升 新世代學子的體適能,這些都是未來辦理學校體育活動的重要課題和努力的方 向。. 23.

(24) 第參章 方法. 本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的深入訪談法,以微觀視角,深入價值信念或文化現 象的意義結構裡,探究國小課間活動推動上的問題,輔以資料分析方法,藉以剖 析問題並且提出解決方案;研究對象針對課間活動最主要的執行工作行政人員、 以及學校的校長、主任、導師等。推動課間活動發展由學校各處室行政單位相互 支援,但以制訂發展執行政策之學務處室為主要,本研究針對研究流程訂定出明 確之步驟審慎執行,與相關之人員作訪談,最後從所獲得的各項資料,加以整理 歸納、分析出現況中執行的阻礙因素。本章共分第一節方法探討、第二節研究對 象、第三節研究步驟、第四節資料彙整分析、第五節研究倫理。. 第一節 方法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在實施課間活動之現況及阻礙因素,以半結構式深度訪 談作為蒐集資料的主要方式。深度訪談為社會科學研究中重要的資料蒐集方法之 一,在所創造的情境下,使得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可以透過口語雙向溝通的過 程,輔以聆聽、觀察、理解、回應並給予鼓勵,希望能夠讓研究參與者敞開心胸 盡情地述說自己內在的想法與感受,共同建構學校出推行課間活動之現象的本質 與行動的意義,進而透過分析後詮釋過程,將被研究的現象與行動還原再現(高 淑清,2008;畢恆達,2010;潘淑滿,2009)。 目前的社會科學大致分為量化與質性兩種研究方法,其中量的研究採用事物 可以量化的部份對其進行測量、計算和分析,即所蒐集資料的特點,為量化資料、 可操作的變量、分析統計數據等,適合對事物進行較大規模的調查和預測;而質 的研究則是透過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互動,對事物進行深入的探索,所蒐集 24.

(25) 資料的特點,為描述性資料、實地筆記、當事人引言等,相對比較適合對個別事 物進行細緻、動態的描述和分析(陳向明,2002)。由此可知,質性研究與量化 研究很大的不同在於所呈現的內容不是以數字為主,並且重視透過研究者與被研 究者的來往互動對所探究的事物進行細膩、深層的描述,進而賦予意義。潘淑滿 (2009)指出質性研究具有「動態」與「意義」的內涵,認為研究者在對所收集 之資料進行詮釋的過程,必須從被研究者之內在觀點出發,充分瞭解其主觀的知 覺、想法與感受,以理解研究現象之外顯或蘊含的意義。 本研究試圖瞭解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的現況,探究實施上有無困難、推行過程 如何,以及對學校體育發展有何意義與價值。對於這些問題,本研究認為,不一 樣區域、不一樣學校規模、不一樣教育信念的行政推行者,可能談論出不一樣的 歷程經驗。這正屬於質性研究的建構理論典範談到研究結果是由不同主體透過互 動所達到的共識,意義不是客觀地存在被研究者的腦中,而是存在於研究者與被 研究者的關係中(陳向明,2002)。再者,簡春安與鄒平儀(2004)對質性研究 適用的情境描述如下:第一,進入一個不熟悉的社會情境;第二,研究情境較不 具控制和正式權威;第三,研究的概念與相關理論尚處於初期探索階段;第四, 研究重視被研究者的主觀想法;第五,研究在於定義一個新概念或形成新假設。 質性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在探討一個個案在特定情境脈絡下的活動特質,以 瞭解它的獨特性和複雜性;對研究者而言,研究的興趣在於瞭解過程,而不在結 果;在於瞭解脈絡、而非一個特定變項。.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訪談對象 本研究透過縣市各國民小學作立意取樣,抽樣國小校長、教師兼任行政人 員、體育教師、班級導師等的協助得以完成,主要原因如下:從整體實施層面而. 25.

(26) 言,課間活動及快活計畫210、SH150方案之實施為教育部體育署政策之一,依 區域層面而言,各地方政府其主要任務在於協助區域學校推動、貫徹課間活動及 快活計畫之推動,因此在推動課間活動時必有其扮演之重要角色;依實施地點而 言,學校為主要實踐場所,本研究欲瞭解課間活動在國民小學推動的狀況,因而 實施於校園中的層面更是必要瞭解的一環。欲達成本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對象之 介紹如下: 表1 研究參與者一覽表 代號. 職務. 年齡. 學校規模. A1. 校長一. 44. 32班. A2. 校長二. 50. 12班. A3. 校長三. 47. 18 班. B4. 學務主任. 48. 42 班. B5. 體育組長. 42. 42 班. B6. 體育組長. 36. 40 班. C7. 體育教師. 32. 36 班. C8. 體育教師. 30. 12 班. D9. 班級導師. 40. 12班. 研究以國民小學教職員為主要訪談對象,校長3位、主任1位、體育組長2位, 學校教師共有3位受訪,有2位是擔任體育老師、1位班級導師。 二、研究工具 對於質性研究而言,研究者本身即為研究的最主要研究工具,因此有必要就 研究者之立場作自我剖白。另外,本研究以半結構式深入訪談法作為主要資料的 收集研究工具因此研究工具尚有:受訪者同意書(如附錄一)、訪談大綱。 (一)研究者 26.

(27) 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就是最主要的研究工具,是最好的研究媒介,兼 具訪談者、文字轉錄者及資料分析者角色,因此研究者在進入研究場域是必須放 空自己,才能對研究現象具有較高的敏感與察覺能力(潘淑滿,2009)。所以質 性研究的效度,大部分的關鍵在於研究者本身的技巧、能力和嚴謹執行工作的態 度(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研究者的角色指的是研究者在研究中對自我形象和功能的設計與塑造。因不 同的研究者從事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在研究中扮演的角色也不盡相同,Glesne 與 Peshkin 將之歸類為「研究者」、「鼓動者」以及「學習者」(陳向明,2002)。 「研究者」在從事研究之前有自己的理論假設,實地去瞭解相關的情況,然後根 據自己的研究結果對假設進行驗證。研究者認為事實是客觀存在的,透過各種研 究方法針對研究對象進行研究,修正現有理論,希望能追求「客觀真理」(陳向 明,2002);「鼓動者」看到更多研究現象中不公平之處,呼籲對這些現象進行 批判與改變,並且提再改進之建議。「學習者」主要目的是向他人學習,瞭解他 們的所作所為和所思所想。學習者獲得的結果大多揭示了被研究者自己看待人事 物和解釋事物的方式,其研究報告通常使用被研究者自己的語言,目的在於再現 他們的行為習慣和意義(陳向明,2002)。基於此,本研究者在本文中有多方兼 具的角色定位,不但是一個「研究者」,研究之前先有理論假設,待實地瞭解課 間活動實施現況,再根據研究結果對假設進行驗證;也是一個「學習者」,呈現 了被研究者他們看待課間活動和解釋課間活動的方式,更期許能成為「鼓動者」, 發現更多課間活動實施上不合宜之處,期望對這些現象進行批判與改變,並提出 改進建議。 (二)蒐集研究資料 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是很重要的一環,研究者貼近受訪者的經驗世界,並 且必須不斷檢視自己的角色與主觀性對於資料蒐集與詮釋上的影響。 三、受訪者同意書. 27.

(28) 主要目的,乃在向研究參與者說明研究的主要目的和進行的方式。研究同意 書的主要內容載明,研究參與者同意接受訪談時錄音。同時讓研究參與者瞭解, 本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對於研究參與者權利、隱私的保障。. 第三節 研究步驟. 一、建立受訪者基本資料 瞭解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包含性別、年齡、職位、學歷、居住地、教學經 歷、行政經歷等,目的在確認對方是否符合研究需求,並作為建立雙方關係的開 始。 二、擬定訪談大綱 研究者在正式研究之前,即多方收集與課間活動、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 快活計畫及教育部針對提升體適能之國內外相關資料,深入閱讀之後,一方面增 加自己對文獻探討的瞭解,另一方面,從中找到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資料,作為 前導研究之訪談大綱,其設計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份,內容歸納如下: (一)學校課間活動之實施現況 請受訪者描述該校實施課間活動之現況,並針對重要的議題提出看法,重點 在於探討實施內容、參與對象、推行單位之經驗、感受及歷程。 1.請問貴校課間活動實施的內容、時間、方式為何? 2.請問貴校課間活動實施的決策者是誰? 3.請問貴校課間活動實施的場地範圍? 4.請問貴校課間活動實施由誰負責主持及秩序管理? 5.進行課間活動教學時由誰擔任? (二)學校實施課間活動之阻礙因素 請受訪者描述該校實施課間活動時所遭遇之阻礙因素有那些?並針對重要. 28.

(29) 的議題提出看法。 1.請問貴校在實施課間活動時導師方面有無阻礙因素? 2.請問貴校在實施課間活動時行政方面有無阻礙因素? 3.請問貴校在實施課間活動時學生方面有無阻礙因素? 4.請問貴校在實施課間活動內容部分有無阻礙因素? 5.請問貴校在實施課間活動時間上有無阻礙因素? 6.請問貴校在實施課間活動空間上有無阻礙因素(地點、天候)? (三)學校實施課間活動之阻礙因素建議解決方案 請受訪者描述該校實施課間活動時若遭遇阻礙因素之解決方法有那些?並 針對重要的議題提出建議。 1.請問貴校在實施課間活動時,導師方面之阻礙因素有何解決建議? 2.請問貴校在實施課間活動時,行政方面之阻礙因素有何解決方法? 3.請問貴校在實施課間活動時,學生方面之阻礙因素有何解決建議? 4.請問貴校在實施課間活動,內容部分之阻礙因素有何解決方法? 5.請問貴校在實施課間活動,時間上之阻礙因素有何解決方法? 6.請問貴校在實施課間活動,空間上之阻礙因素(地點、天候)有何解決方法? 上列大綱的擬定是問題探討設定的範圍,訪談問題取向的結果將透過蒐集到 的資料做整理後,再修正研究問題,以達本研究之目的。 三、研究流程 在產生「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現況」之研究課題後,進而擬定研究目的:探討 現況與其實施阻礙因素,接著根據研究目的來進行文獻探討,從文獻探討中建立 觀念性的研究架構,根據此架構決定所應使用的研究步驟,包括研究參與者的代 表性、訪談大綱設計、資料分析工具的選擇及分析方法的使用。在訪談資料收集、 編碼,然後開始進行資料分析,將結果的陳述與緒論作相關聯性,最後作出研究 結論及建議。. 29.

(30) 研究課題產生的方式. 閱讀相關文獻. 確定研究主題與範圍. 決定合適之研究步驟. 邀請研究對象. 進行訪談、蒐集資料. 資料整理與分析. 結論及建議. 圖 1 研究流程圖. 第四節 資料彙整與分析. 一、資料分析 本研究中運用了資料分析技術,資料分析(data analysis)就是指有系統地 建立和組織訪談之逐字稿、實地札記、以及其他所蒐集到的資料,用以增加對資. 30.

(31) 料的理解,使自己有能力向他人呈現研究發現(吳芝儀,2001),研究透過訪談 的方式,逐步引導出想要瞭解的問題。敘說資料本身就是由一連串複雜的句子開 始,而後藉由整理,形成前後連貫、統整的敘述,所以敘說分析的功能在於回答 某個特定的結果是如何或為什麼發生(汪光慧,2004)。因此研究工作是將龐雜 的資料,經由編碼分析,再將其轉換成研究可用的訊息。研究資料來源計有訪談 錄音、逐字稿記錄、觀察記錄與札記,對於資料不足的部分再透過電話求證。 藉由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方式,透過個案本身之經驗歷程的敘述、至實施課 間活動實務上遭遇的問題、探究其背後意義,作一完整的流程描述,是為本研究 採取個案研究方法之呈現方式。展開研究過程中,須事前與訪談者表達研究主 題、建立概要、互相溝通後徵求訪談者同意接受訪問,然後請受訪者簽署同意書。 將訪談錄音的內容轉謄為逐字稿後,再請受訪者參閱是否合乎邏輯與本意,為表 示尊重與感謝受訪者的參與。錄音內容轉謄為文字稿然後再加以編碼(徐宗國, 1996)。資料歸類的主要步驟是將資料作整理和分析,分別建立類別後再將所蒐 集來的資料予以仔細分類項目與命名。 二、訪談資料處理 本研究訪談三位國民小學之校長、三位兼任行政之主任及體育組長,及三位 教師,訪談內容集中於有關課間活動實施象況及阻礙因素之內涵。 所得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茲說明如下,資料分析的主要步驟是: (一)逐字稿的檢查與閱讀 研究者先把訪談的錄音檔案撰寫為逐字稿,依照對話順序予以編碼,再核對 錄音與逐字稿的正確性,以確保談話內容可真實地呈現。研究者閱讀每份逐字稿 多遍,在每次閱讀時紀錄下重要的概念與事件,並且在腦中形成該受訪者作訪談 當時的整體流程印象。 (二)編碼 本研究詢問固定的問題,故主要工作在於分類。因為受訪者有時會對某個問. 31.

(32) 題作簡扼的答覆,而更完整的回答卻出現在另一項問題的回答中;或者做閃避式 的答覆,而在訪談者追問下,答覆出現在稍後的回答中。 1.聽錄音帶並轉譯成文字記錄,對於文脈或用語不清楚的地方,再向受訪者求證。 2.閱讀原始資料,熟悉資料的內容,將與研究主題有關之文字畫底線,並進行訪 談資料編碼登錄工作。 3.以研究問題為主軸,進行歸納分析,並輔以訪談時的觀察以及文件資料,以掌 握課間活動實施的現況、問題及影響因素。 在資料整理方面,主要是把性質相關的回答歸類到所詢問的研究問題上。根 據研究目的與問題進行分析,分析的焦點在於課間活動實施現況、學校、學生所 遭受之阻礙因素及關鍵因素為何,以利本研究提出看見。依據受訪者在每個問 題,以及參考在其他問題上的答覆,整理出訪談資料表。 三、研究資料信、效度 對於質性研究的立場而言,黃幸玉(2007)指出質性研究的信度,係指研究 者清楚說明研究過程中取得資料的方式。研究者如何在研究過程中取得可靠的資 料,質性研究者必須清楚加以說明,作為判斷資料可靠性的準據。其實,質性研 究的信度就是透過情境做豐富與詳實的紀錄與陳述,以提供合理解釋,而質性研 究的效度,事實上就是一種反思的過程(潘淑滿,2005)。這種反思即是研究者 要時時透過自我反省、思考,將訪談過程中觀察所得與資料詮釋時,是否產生偏 見,以致扭曲或誤解研究對象之意思(黃幸玉,2007)。 此外,敘說分析原本就不期望得到所謂真正的事實,探討的是個體內心相信 的心理真實,及個體如何捕捉、呈現和解釋經驗(汪光慧,2004)。敘說分析對 於信、效度的檢核考驗,與量化性的評量標準並不相同,而應以研究者的分析或 解釋結果是否值得信賴,作為敘說分析之有效性的評量標準。要考量內容是否具 有信賴度,項目包含有以下:說服力、符合度、連貫性、實用性和無教條性。說 服力是分析結果或解釋必須要能夠合情合理,讓人覺得信服;而分析的結果也要. 32.

(33) 能讓被參與研究的受訪者接受與認同才具備有符合度;敘說分析要有連貫性,要 能涵蓋研究事項之主題、總體與局部這三方面層級;實用性是指分析結果對其他 研究者是有參考價值的;而敘說分析上的有效性,其實表現出是無教條性的,也 就是說無法由某一套特定的標準來評定,必須視研究的個別情況而定(汪光慧, 2004)。 綜合以上論述,為了確保資料的可靠性與可信賴性,研究者對於提高本研究 的信、效度之相關具體做法除了努力提升自我的專業素養,也要讓自己身處於真 實的情境與和諧的關係中進行研究。為了能使受訪者能夠真實、坦承地表露自己, 在訪談之前,會先就本研究的問題背景與目的和研究參與者進行溝通,使其先行 瞭解後,再進行訪談。訪談結束後進行錄音記錄的繕謄工作,會依照逐字稿反覆 閱讀與修正分析結果,並注意邏輯性與統整性以提高說服力。對於逐字稿,仔細 檢核與訪談錄音的一致性是必要的工作,整個資料分析的過程皆會與研究參與者 保持密切聯繫與互動,必要時並請其修正、補充逐字稿內容以增加符合度, 若有觀點不同時,則儘可能分辨出彼此不同之處,並將之呈現。 不斷檢視分析結果是否符合總體、局部與主題的連貫性。也將會儘量詳細地 說明研究進行的方法、過程、及過程中的想法及研究結果,並希望能對未來其他 研究者提供具體參考價值。. 第五節 研究倫理. 質性研究是透過研究者的觀察、描述、詮釋與分析,來呈現研究結果。質性 研究者本身即是搜集資料的主要工具,這個人類的工具帶著他自己的意念、思想 和情感,進入一個也是充滿著意念、思想、和情感的社會情境搜集資料(黃瑞琴, 2008) 。所以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的角色與研究對象參與訪談時的感受和表現, 與研究可信度有相關因素。以下將從研究者的角色、研究倫理二方面來說明。. 33.

(34) 一、研究者忠實角色 研究者是帶有情感的,難免對研究的議題會有主觀的判斷,然而一個專業的 研究者,不論原有的主觀或偏見如何,都需忠實呈現出研究對象的感受與經驗, 以及研究者本身的詮釋觀點,並透過自我的監視,成為「受過訓練的主觀」 (disciplined subjectivity)(蔡敏玲,2002)。研究者本身背景是學校團隊的一 員,任教於國小已13年,先後曾在其他國小擔任導師及科任教師的工作,目前則 擔任導師。在研究現場中,研究者也是研究對象的一員,角色拿捏就變得相當重 要。為能有更多元及全面的瞭解與體認,會藉由訪談與觀察來蒐集資料,但因為 擔任多重角色並非單一,像是參與者、管理者、諮詢者及研究者,而當這些角色 不時地更替轉換,研究者就必須不斷地自我的省思,覺察細微之處以維持研究的 客觀性與中立性,盡量細心體會以保持研究情境的原意,忠實的表達與詮釋。 二、研究倫理的考量 由於質性研究具有極大的彈性,在人與人互動的過程,倫理問題自然會產 生。研究過程中,研究對象的基本權益需受到保障,包括避免生理、心理的傷害, 自主性(autonomy)與自我抉擇(self-determination)等原則(余漢儀,1998)。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除了進行訪談外,亦將以參與者的角色進行觀察並參考有關 研究對象的文件。 在保障受訪對象的隱私權,考量研究對象權益有關的倫理問題,本研究在資 料分析後的呈現上,以代號的方式隱匿其真實身份。在訪談過程中的錄音行為, 也會先徵得受訪者的同意才進行,並遵守資料的保密,研究過程中務必謹慎保管 研究相關資料,避免資料外流。 透過與受訪者聯繫,初步確定受訪者的意願後,由受訪者決定訪談的地點, 希望受訪對象在熟悉而不受干擾、安全舒適的環境下接受訪談,以增加資料的豐 富性。訪談過程中,研究者將盡量使用接近受訪者習慣的語言表達方式,減少受 訪者的隔閡感,讓受訪者在自然的情境下,確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研究者盡量. 34.

(35) 避免誘導話題,考慮到受訪者的個人特點,注意捕捉受訪者有意或無意拋出的言 語訊息,研究者掌握住這些訊息,瞭解對方隱含的思路。經營自然舒適的說話情 境,讓受訪者盡情表達,並以其意見為主要脈絡,順勢帶出訪談問題,不可以忽 略受訪者說什麼或想說什麼,研究者只是按照自己事先設計的訪談提綱一個個地 把問題拋出去,這樣勢必降低對話的自然性與彈性。. 35.

(3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主要是針對訪談結果,進行各項資料的分析與討論,共有三節。分別為 第一節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現況、第二節國小實施課間活動之阻礙因素、第三節國 小課間活動阻礙因素之解決策略。. 第一節. 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現況. 從學童觀點來看,下課時間可以從事各種好玩的遊戲活動、放鬆心情或是透 過運動來鍛鍊自己,使下課成為另類的一個學習課程。目前的體育課大多著重在 運動技能的教學忽略了體適能的強化,也有的體育教師一上課就要學生跑個5、6 圈的操場或是伏地挺身做個不停,直接強化體適能,讓學生避之唯恐不及(劉人 豪,2014)。而在課間活動時間進行身體活動的過程就非常能夠實踐體適能趣味 化的目標。本節針對國小課間活動實施情形,由訪談結果歸納出: 一、學校課間活動實施的內容 (一) 全校集合一起來運動 課間活動的推行在台灣行之有年,最早是體操形式,也是學校主要的集體活 動。從學校升完旗後舉行早操或每日15~20分鐘的課間操,再逐漸演變成學校有 計畫性的身體操練。內容則增加有韻律操、國術、跑步等 (管敏華,2007)。到 了1976 年國教司於國小中高年級體育課程標準中訂定「課間活動」,確立了20 分鐘的大下課主要型態。. 推行課間活動的年代我就不清楚了,因為印象中我自己本身念書時就有課間 36.

(37) 活動,那時候是大家帶到操場去跳國民健康操或是跳繩、踢毽子。那大概民國63 年,那時候我自己念小學時後就有了。那麼我在國小部待那麼多年,到每個國小 去還是有20分鐘(B5-1-1-1) 。 我們學校對開展體育課間活動相當積極,把快樂運動融入學習之中,激發學 生參與運動的興趣,以期增強學生的體質,緩解學習壓力和培植自信心,形成一 種樂觀、進取的生活態度(B6-1-1-1)。. (二)活力休閒與健康促進的推行 近年來場域的健康觀念興起,各國紛紛推行健康促進學校,教育部及衛福部 亦攜手推展中;各校可透過健康體位計畫之工作,逐漸由點而延伸到面,再擴展 到其他健康議題,而促進健康學校的形成。因此校園運動環境的態度是與學童的 課間運動行為有關,也影響著學童的課間運動行為。. 我們目前課間活動是教育部所推的跳繩,是體育署去年推行的九九跳繩活 動,然後我們就開始推利用課間活動的時間讓小朋友出來跳繩 (C8-1-3-1)。. 落實推動學校整體性衛生改造之計畫,回應世界衛生組織極力推展以學校為 促進學生健康之重要啟蒙場所,很多國小都推行健康促進計畫以「健康體位」 、 「菸 害防制」、「視力保健」、「口腔衛生」、「正確用藥」、「性教育」等為主要議題。. 每日課間活動期間,實施愛眼操、望遠凝視活動、以降低近視發生率。推動 全校晨間運動,每週一、五實施健康操、跑步;每週二、三、四實施社團活動(如 棒球隊)及跑步(C8-1-2-1)。. 在較偏遠、規模較小、班級數不多、人數也不多的學校,利用課間活動來作. 37.

(38) 體育體適能的活動部分,是比市中心大規模的學校還來的充實。. 事實上對學生來說是可以的,因為我們學校還有利用晨間活動來進行體育活 動....晨間活動大概一個禮拜兩次吧,差不多40分鐘左右,從7點50分到8點30分, 一個星期要有兩次左右 (D9-1-2-1)。. 教育部於民國96年推動「快活計畫210」 ,目的在增加學生在校運動時數,而 後推行「SH150方案」之政策性的運動計畫,除了鼓勵在校運動至少150分鐘, 也推動國小學生畢業前每人至少學會一項運動技能,期程到民國110年的時候, 各級學生體適能中等比率能達到60%、學生規律運動習慣比例則逐年提升至 90%。為發展多元層面、策略與評價的整合型學校健康促進計畫,學校期盼能藉 由在整合人力物力上,發展多元層面、多元策略、多元評價的健康方案,增進學 校衛生促進能力,營造學校成為優質學習之健康場所,增全校學生的全人健康。 (三)具有學校本位發展特質 Dewey(1859--1952)強調師生對當代生活,由其是生活經驗中社會,所著 眼的已不再受限於學科知識裡的問題探究經驗,其目的已不單只是問題解決和系 統思考能力之培養,而在於進一步引發學生關心社會問題、練習參與民主的技 能,以實現民主社會理想(黃嘉雄,2015)。這些學習的主張,非常適合藉由學校 課間活動的安排來體現,讓學生能實際經驗體適能健康的重要性,讓學校本位課 程的發展精神落實,使學校課程更具活潑性、貼近學生的經驗生活。 學校本位課程是以學校的教學理念及學生需要為核心,主體是學校的教育人 員,以學校的情境及資源為基礎,儘量考量到社區的特色及大眾的期望,同時符 應中央及地方教育主管機關法令與政府的規範,針對學校課程所進行的規劃、設 計、實施與評鑑。實施校本位課程可以配合學校發展特色並凝聚社區資源,共同 提升學生體能發展。. 38.

(39) 臺灣地區各縣市幅員雖非廣大,但即使是同一縣市,城鄉差異也很大,因此 各校實施課間活動之辦理情況會因地理位置、學校設備及經費上有所差異。實施 方式有體育競賽、跳健身操、望遠凝視、跳繩活動、自由活動等各項。如果學校 有發展社團活動,則會依各校之發展特色、師資等考量,有球類、技擊類、舞蹈 類、直排輪及傳統技藝類等等。陳鴻雁(2000)研究中發現,不同居住地區的青 少年,其休閒運動參與有顯著差異,其中都會區主要參與種類為籃球、散步、羽 球;非都會區主要參與種類為籃球、騎腳踏車、羽球。管敏華(2007)研究中指 出,課間活動國小則明顯傾向選擇「第二代新式健身操」,統一讓學生操作。. 實施課間活動的大概時間是在第二大節課時,有20分鐘,內容有體育活動的 推行,也有健康促進的望遠凝視活動(B4-2-1-1)。 課間活動以新式健康操、跳繩、跑走及球類活動為主(B5-2-1-1),同時每年 固定會有運動會、樂樂棒球、拔河、跳繩或大隊接力比賽(B4-2-1-2)。我們會 跟體育老師說我們要實施這個活動,也有先詢問過小朋友他們的能力,大概可以 跳幾下,然後我們再去訂定學生可以達到的標準(C8-2-4-1)。 事實上,課間活動在台灣的推行實施至少半世紀,它已經是一種正式,規律 且重視參與過程的體育身體活動 (B5-2-1-4)。 我們學校有買些器材,像呼拉圈、扯鈴或踢毽子等,再請老師簡單教一些內 容(B4-2-4-1),就是上體育課時有教,他們下課自己去戶外運動,所以課間活 動的時間大家到外面會玩的項目大多都是足球( B4-2-4-2),都會利用體育課的 時候做教學,等到時間一到,音樂一放,學生自然就出去跳健康操了(B6-2-4-1) 。 上體育課的時候也會問老師一些問題,也會自己上網研究怎麼跳可以跳的更 好(C7-2-4-1)。像健康操會請體育老師上課時先教,課間活動跳的時候學生才 會跳,其他也是體育課會教的項目,小朋友才知道怎麼玩(B5-2-4-1)。. 39.

(40) 人與環境的互動是一種動態連續的狀態,是共同互為作用的(畢恆達、林育 群,2005)。有的學校會因地理環境因素,而有地方特色的活動,例如舞獅;也 有熱血的主任投入非自己專長的運動領域,把學校的足球運動推動得有聲有色。 根據受訪者資料顯示,學校會依據規定實施課間活動約20分鐘,幾乎所有學校基 本上都會安排1~3天實施新式健康操,其餘時間則因地區文化、師資、學校資源 等等而有不同的活動。先依學校特色或需求形成課間活動內容發展架構,再細分 學年實施的主題,內容多由體育組長及帶領的體育教師團隊自行設計,也希望能 逐漸延伸資源脈絡。. 我們體育組會進行情境分析,規劃學校體育及體適能之共同願景,擬定學校 整體的課間活動實施項目,進行課間活動方案設計,協調學校整體教職人員,進 行課間活動的實施,當然是希望能有績效,學期結束後自行進行評鑑回饋 (B4-3-2-1)。. 課間活動實施內容是不是一種課程設計?課程設計主體應為教師,是互動與 對話的結果,規劃應針對學校特色、學生需求、參與人多元等要項,目標為達成 教育目的。 二、課間活動推行的時間和方式 小學學童在學校學習成長,除了知識學習活動外,運動與遊戲在過程中亦佔 有相當重要的部份。學校則依各校特色安排不同活動,供學童利用下課、社團及 體育課時間盡情遊戲與運動,各種身體活動型式豐富呈現。. 在學校主要活動時間為晨間、課間、社團、體育課及課後社團(B5-2-2-1、 B6-2-2-1),另外,在不足的時間部分則會要求學生利用放學後或假日來從事活. 動,以達到210之目標(B5-2-2-3),學生在學校活動的時間當然是不夠的,所 40.

(41) 以我們會多鼓勵小朋友放學後或其他時間也多運動(C8-2-2-1)。. 學校單位會因規模大小而產生人力、資源等等問題,導致只利用課間活動來 增進運動時數,仍顯有不足之現象,所以為配合教育部政策,除了在學校所訂規 定的制式時間外,應該還是要鼓勵學生於課後、周末假日及寒暑假時間,多在學 校或周邊附近公園與家長一起做些運動,同時可促進親子關係。. 我們也會盡量宣導在假日時讓學生多出從事戶外運動,鼓勵學生請家長帶他 們去從事適合親子的運動,像爬山、騎自行車,游泳之類的(B6-2-2-2),像寒、 暑假也會給他們作業,要求他們持續適度作一些運動,不會因為放假而中斷 (B4-2-2-2)。. 三、學校課間活動實施的決策者及場地範圍 活動地點於學校多為操場、中庭、體育館及活動中心等地,校外則於公園、 運動場、住家附近、上、放學路線等等。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運動訓練與競賽、 或是運動社團活動,在在都需要使用到運動場地設施來達到其目標(黃文忠, 1992)。. 活動地點有限,只有操場、活動中心或一些空地,走廊比較危險,所以禁止 在走廊活動(B5-2-2-2),整個大操場,包括籃球場和躲避球場,所以我們是以 整個大環境來實施,我們會規劃區塊來給各班來做活動,才不會有危險性 (C7-2-2-2)。 如果是統一跳健康操,就不會到操場,直接在各班教室走廊做(B6-2-2-2), 操場是主要的一個場地,會搭配一些其他可用的空間,像是休閒小站和樂活教室 等閒置的教室都可以(A3-3-2-2)。我們有設計紀錄表,讓學生利用課餘或假日 41.

(42) 從事運動,導師來認證,地點則視住家環境或自行決定(B4-2-2-2)。. 課間活動的實施是全校性的活動,因此活動空間會因學校所在地區及班級數 而導致空間上的問題,都會區的學校會因學校面積小班級數多,而使得課間活動 實施必須增加走廊等空間,多數學校還是使用運動場及其他運動空間,部分偏遠 學校則因班級數下降,可使用閒置教室,增加活動空間。 四、學校課間活動實施的秩序管理與主持 谷祖梅(2008)研究中指出在提升學生體適能與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的目標 下,對於晨(課)間活動實施需加以規劃明訂實施辦法,在活動時的負責人員方 面應確實分工執行,活動場地、時間、方式、項目方面應妥善規劃多元的選擇, 教師並以身作則發揮出最大效益。換言之,晨(課)間活動之管理負責人員在針 對整個活動實施順利與否、安全性、秩序管理及動線上面之程序非常重要。. 整個教育的制度面,關於一個組織還是文化也好,人是很重要的,我們以前 教育的三大面向是人跟自己、跟自然、跟社會,都圍繞在這區塊內,所以把人搞 定是最重要的(A1-2-3-2)。 我們學務主任是體育學科老師出身的,五、六年前開始自己帶社團,然後到 現在有一些有興趣的老師也來幫忙,挑選學校高年級有興趣的學生,下課中正堂 都可以看見學生在練習十鼓(A3-2-3-3)。我們慢慢訓練一些高年級學生,這部 分由高年級帶年級做,如高年級統一廣播與放音樂,規則秩序則由高年級糾察隊 來維持,以防其他學生有脫序的行為發生(C7-2-3-1)。 一般來說,課間活動得實施都是學務處主導,由體育組長負責,請導師協助 督導各班孩子的安全,我一個人沒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跑遍全校各個地方去看實 施情形(B5-2-3-1)。. 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a) The magnitude of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exerted by the planet on an object of mass m at its surface is given by F = GmM / R 2 , where M is the mass of the planet and R is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Includes activity plans mainly for junior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covering topics such as stigma related to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anaging stress, and

Yongin Kwon, Sangmin Lee, Hayoon Yi, Donghyun Kwon, Seungjun Yang, Byung- Gon Chun,.. Ling Huang, Petros Maniatis, Mayur Naik,

Analysed by type of courses being taken and school sector of the graduates, among the 2015/16 S6 graduates who were pursuing full-time study, graduates of schools under the

“For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to be successful we need to help CMI students lear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