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複合材質運用於包裝造形設計之創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複合材質運用於包裝造形設計之創作研究"

Copied!
10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碩士論文 . 複 合 材 質 運 用 於 包 裝 造 形 設 計 之 創 作 研 究 Research and Cre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Used in Packaging Design. . 指 導 教 授 : 劉 建 成 研 究 生 : 陳 葦 穎 中 華 民 國 1 0 3 年 6 月 . . . .

(2) 摘要 在現代商業包裝設計環境中,基於成本與便利性的考量,工業化材料常常為 優先的選擇,因此也造成許多的環境與視覺的污染。如何讓包裝不再只是擁有一 次性用途的包裝,透過材質的改變,以質感的角度來切入,嘗試將傳統包裝素材 「竹」導入設計之中,來增加其附加價值及文化意涵。 本研究方法經由文獻分析法與個案研究法對相關的文獻、學理以及設計案例, 做綜合歸納,找出包裝、生活與文化之連結,以立意取樣方式篩選案例,分析其 相關特點,作為後續設計創作實證之參考依據。並藉由複合材質之揉和,在創作 實證歷程中,為傳統包裝材料尋找出新的表現形式之可能性;將包裝之結構與裝 飾融合,使結構也能轉化成一種裝飾之美;結合竹編材質的肌理與傳統裝飾紋樣 的表現來傳達出文化意象。 透過圓缽能傳達圓滿與分享之理念,使包裝盒結構的上蓋紋飾除了裝飾功能 之外,還有吉祥的寓意,藉此使傳統文化導入於現代生活。因此,將竹編與其他 材質做組合變化,找出最適合之造型與質感,輔之傳統適合紋飾之圖樣創作,發 展出窗格幾何系列、吉祥圖樣系列、花卉圖樣系列等系列作品。並獲得以下幾點 與現代商業包裝設計相關之結論:一、環保材料在現代包裝應用上中具有經濟上 之優勢;二、天然材質表現與紋飾的結合應用,較易傳達出文化之美;三、包裝 之結構即裝飾,可避免有過度包裝之虞。四、竹編包裝契合臺灣意象,在地方特 產設計方面可大力推廣。. 關鍵字:複合材質、包裝造形. i.

(3) Abstract In commercial packaging design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onsider cost and convenience, industrial material is the priority choice. But it brings about environmental and visual pollution. For making the packaging is not just packaging for once, through changing the material and texture as point of penetration. Trying to combine traditional packaging material-bamboo to rising the additional value and oriental culture. To integrate packaging, life and culture into preliminary design features from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Sifting the similar case from the business packaging design and trying to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for reference material. Using composite materials to show a new form of expression. Combining structure with decoration to display aesthetic decoration. Mixing bamboo weaving and traditional decorative patterns to convey the image of Chinese culture. Nowadays in order to reserv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is study use the bowl to show the concept of consummate and sharing. Decorative patterns of packaging design brings lucky message besides decoration function. From the combining of bamboo weaving and other materials to find the best shape and texture. Then, adding traditional patterns for packaging design to create series of. “Geometric Pane”,. “Chinese Lucky Pattern” and “Flower-and-Plant Pattern”. To attain few conclusions for commercial packaging design environment: 1. The environmentally material have the superiority of economy in commercial packaging design. 2. Through naturally materials and Chinese pattern shows the beauty of culture. 3. Combining structure with decoration could reduce excessive package. 4.Bamboo packaging design is fit for Taiwan image; it could be used in local property.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s, Packaging shapes. ii.

(4) 謝誌 研究所兩年的時間,在緊湊的步調中,即將畫上句點。這段期間,生活有了 許多的轉變,思緒的調整、心情的轉換,不論好壞都成為值得回憶的一段時光, 而這些養分也都變成了成長的力量。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劉建成老師,雖然我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但謝謝您 的指導與包容,及耐心地協助我解決每一個問題,在您身上學到的不只是做學問 的方法,而是做事情的精神。感謝林俊良老師、蔡頌德老師,在論文口試時,給 于許多寶貴的建議,使我的論文能夠更加完善。感謝臺師大所有老師們的教導, 讓我對於許多想法能夠更加成熟。感謝草屯工藝所織竹工坊的許秋鄉老師,我使 的作品能夠順利地完成。此外,要謝謝一起與我互相勉勵的婷逸,一直幫我打氣 的怡禎、明曄、源暢,以及在這段時間,不斷支持與鼓勵我的同窗同學們,相信 沒有大家的互相幫忙,靠個人的力量或許無法走到今天這一步。 最後,感謝一路陪伴我的家人與好友們,你們無條件的支持與力量,也讓我 能夠更努力地去完成這趟歷程。雖然研究所兩年的時間很快地流逝過去,但重新 回到學校求學,所接受到的知識與力量卻是超乎預期的龐大,不論對於未來在實 質上是否產生立即的作用,但我相信內在被影響的,會遠遠超過表面所看到,對 我來說,下一站也將是另一個新的里程碑。再次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陳葦穎 謹誌 民國 103 年 6 月於臺師大設計學系. iii.

(5) 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 ii 謝誌 ............................................................................................................................. iii 目次 ..............................................................................................................................iv 表目錄 ........................................................................................................................ vii 圖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相關學理與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相關創作研究.............................................................................................. 6   一、 地方特產包裝之相關研究分析.................................................................. 6   第二節 當前設計趨勢............................................................................................ 14   一、 理想化的現代主義設計............................................................................ 15   二、 個性化的後現代主義設計........................................................................ 16   三、 現代主義設計與後現代主義設計相關整合............................................ 18   第三節 美感生活.................................................................................................... 20   一、 物我合一之生活美學觀............................................................................ 20   二、 新舊融合之生活美學觀............................................................................ 22   第四節 包裝特性.................................................................................................... 24   一、 包裝的定義與功能.................................................................................... 25   二、 包裝的視覺要素........................................................................................ 26   三、 包裝的材質與質感.................................................................................... 28   第五節 地方特色產業............................................................................................ 29   一、 地方特色產業之定義................................................................................ 29   二、 地方特色產業之意涵................................................................................ 31   第六節 臺灣竹編現況............................................................................................ 31   一、 臺灣常見竹種............................................................................................ 32   iv.

(6) 二、 竹編工藝.................................................................................................... 33   第七節 本章小結.................................................................................................... 38   第三章 相關設計案例研究 .................................................................................... 40   第一節 竹藤編織應用之相關案例........................................................................ 40   一、 《瀨戶內》的「Lemon cake」檸檬蛋糕包裝設計 ................................. 40   二、 《たねや》的「稚鮎」和菓子包裝設計................................................ 41   三、 《東京富士見堂》的「凛花 rinka」米菓包裝設計 ............................... 42   四、 《鈴懸》的「百菓行李」和菓子包裝設計............................................ 44   五、 《紫野和久傳》的「れんこん菓子 西湖」藕菓包裝設計.................. 45   六、 《天領酒造》的「ひだほまれ天領」清酒包裝設計............................ 46   七、 《ARTISAN》的「John Varvatos」藤編男性香水包裝設計 ............... 47   第二節 其他編織及竹材應用之相關案例............................................................ 48   一、 《芳容米廠》的「無米樂」復古草編米禮盒包裝設計........................ 48   二、 《台灣工藝研究所》的「草鞋墩精緻稻草包裝」農產品包裝設計.... 49   三、 《星巴克》的「2013 星冰粽禮盒公益款」冰粽包裝設計................... 50   四、 《綠茶溫家堡》的「世外茶園」有機綠茶系列包裝設計.................... 51   五、 《禧堂》的「竹簾盒」禮盒包裝設計.................................................... 53   六、 《大黑松小倆口》的「悅月中秋」月餅禮盒包裝設計........................ 54   七、 《天鵬》的「竹炭梅」台灣竹炭梅包裝設計........................................ 55   第三節 本章小結.................................................................................................... 56   第四章 設計發展與創意理念 ............................................................................... 62   第一節 創作概念與方向........................................................................................ 62   第二節 草圖發想與繪製........................................................................................ 63   一、 單輪口編織之圓缽包裝............................................................................ 63   二、 六角孔邊之竹籃包裝................................................................................ 64   三、 其他編法之包裝........................................................................................ 65   第三節 草模製作與檢討........................................................................................ 67   一、 半圓形圓缽與麻布組合之包裝................................................................ 67   二、 圓缽與密集板組合之包裝........................................................................ 67   三、 碗型竹籃與帆布組合之小提袋包裝........................................................ 68   四、 綜合交織之梯形竹盒包裝........................................................................ 69   五、 圓缽與六角紙盒之組合包裝.................................................................... 69   六、 圓缽與花型紙盒之組合包裝.................................................................... 70   七、 圓缽與單層瓦楞紙罐組合之包裝............................................................ 70   v.

(7) 八、 圓缽與花型木蓋組合之包裝.................................................................... 71   第四節 創作成果與呈現........................................................................................ 72   一、 窗格幾何系列包裝設計............................................................................ 76   二、 吉祥紋飾系列包裝設計............................................................................ 79   三、 花卉紋飾系列包裝設計............................................................................ 82   四、 創作成果展示............................................................................................ 83   第五節 作品分析與檢討........................................................................................ 86   第五章 結論 .............................................................................................................. 88   第一節 結論............................................................................................................ 88   第二節 後續研究方向............................................................................................ 89   參考文獻 .................................................................................................................... 90                                          .  . vi.

(8) 表目錄 表 2-1:地方文化特色應用於特產包裝設計之研究-作品分析 ......................... 7 表 2-2:藺味包裝-藺眼相看品牌形象建立與包裝設計之應用-作品分析 ..... 7 表 2-3:以創新手法詮釋伴手禮包裝設計-作品分析 ......................................... 8 表 2-4:地方特色產業包裝設計之研究與創作—作品分析 ................................. 9 表 2-5:台灣傳統米食視覺與包裝設計創作報告-作品分析 ........................... 10 表 2-6:農特產品視覺品牌形象建構之設計創作-作品分析 ........................... 11 表 2-7:台灣青草藥包裝的設計創作─作品分析 ................................................ 12 表 2-8:客家「楓之醇本舖」商品包裝設計創作研究-作品分析 ................... 13 表 2-9:地方文化農特產品視覺包裝設計研究與創作-作品分析 ................... 14 表 2-10:現代主義設計與後現代主義設計相關比較表 ..................................... 19 表 2-11:包裝的相關定義與功能 ......................................................................... 25 表 2-12:包裝的色彩特性 ..................................................................................... 27 表 2-13:一般產業與地方產業之比較對照表 ..................................................... 30 表 2-14:臺灣常見竹種的特性與用途 ................................................................. 32 表 2-15:竹編起底的樣式 ..................................................................................... 35 表 2-16:竹編編體的樣式 ..................................................................................... 37 表 3-1:《瀨戶內》的「Lemon cake」檸檬蛋糕包裝-特色分析 ....................... 41 表 3-2:《たねや》的「稚鮎」和菓子包裝-特色分析 ..................................... 42 表 3-3:《東京富士見堂》的「凛花 rinka」米菓包裝-特色分析 .................... 43 表 3-4:《鈴懸》的「百菓行李」和菓子包裝-特色分析 ................................. 44 表 3-5:《紫野和久傳》的「れんこん菓子 西湖」藕菓包裝-特色分析 ....... 45 表 3-6:《天領酒造》的「ひだほまれ天領」清酒包裝-特色分析 ................. 46 表 3-7:《ARTISAN》的「John Varvatos」藤編男性香水包裝-特色分析 ..... 47 表 3-8:《芳容米廠》的「無米樂」復古草編米禮盒包裝-特色分析 ............. 49 表 3-9: 《台灣工藝研究所》的「草鞋墩精緻稻草包裝」農產品包裝-特色分析 .................................................................................................................................. 50 表 3-10:《星巴克》的「2013 星冰粽禮盒公益款」冰粽包裝-特色分析 ...... 51 表 3-11:《綠茶溫家堡》的「世外茶園」有機綠茶系列包裝-特色分析 ....... 52 表 3-12:《禧堂》的「竹簾盒」禮盒包裝-特色分析 ....................................... 53 表 3-13:《大黑松小倆口》的「悅月中秋」月餅禮盒包裝-特色分析 ........... 55 表 3-14:《天鵬》的「竹炭梅」台灣竹炭梅包裝-特色分析 ........................... 56 表 3-15:相關設計案例彙整分析 ......................................................................... 56 表 4-1:中國傳統紋飾圖樣元素 ........................................................................... 73 vii.

(9) 圖目錄 圖 1-1:研究流程與架構圖 ..................................................................................... 4 圖 3-1:《瀨戶內》的「Lemon cake」檸檬蛋糕包裝.......................................... 40 圖 3-2:《たねや》的「稚鮎」和菓子包裝 ......................................................... 42 圖 3-3:《東京富士見堂》的「凛花 rinka」米菓包裝 ........................................ 43 圖 3-4:《鈴懸》的「百菓行李」和菓子包裝 ..................................................... 44 圖 3-5:《紫野和久傳》的「れんこん菓子 西湖」藕菓包裝 ........................... 45 圖 3-6:《天領酒造》的「ひだほまれ天領」清酒包裝 ..................................... 46 圖 3-7:《ARTISAN》的「John Varvatos」藤編男性香水包裝 ......................... 47 圖 3-8:《芳容米廠》的「無米樂」復古草編米禮盒包裝 ................................. 48 圖 3-9:《台灣工藝研究所》的「草鞋墩精緻稻草包裝」農產品包裝 ............. 49 圖 3-10:《星巴克》的「2013 星冰粽禮盒公益款」冰粽包裝 .......................... 50 圖 3-11:《綠茶溫家堡》的「世外茶園」有機綠茶系列包裝 ........................... 52 圖 3-12:《禧堂》的「竹簾盒」禮盒包裝 ........................................................... 53 圖 3-13:《大黑松小倆口》的「悅月中秋」月餅禮盒包裝 ............................... 54 圖 3-14:《天鵬》的「竹炭梅」台灣竹炭梅包裝 ............................................... 55 圖 4-1:現有的竹肉竹篾,有不同的粗細與染色 ............................................... 62 圖 4-2:花器 ........................................................................................................... 63 圖 4-3:單輪口編底 ............................................................................................... 63 圖 4-4:單輪口編織圓缽-1 .................................................................................... 64 圖 4-5:單輪口編織圓缽-2 .................................................................................... 64 圖 4-6:六角孔邊之長方形竹籃 ........................................................................... 64 圖 4-7:六角孔邊之碗形竹籃 ............................................................................... 64 圖 4-8:六角孔邊之丸型竹籃 ............................................................................... 65 圖 4-9:六角孔邊之圓柱型竹籃 ........................................................................... 65 圖 4-10:綜合交織之梯形竹盒 ............................................................................. 65 圖 4-11:竹編紋樣之三角錐體竹盒 ..................................................................... 66 圖 4-12:竹編之瓶狀包裝 ..................................................................................... 66 圖 4-13:單輪口編織圓鉢重新組合之包裝 ......................................................... 67 圖 4-14:圓缽與密集板組合之包裝 ..................................................................... 68 圖 4-15:六角孔編與布的小提袋 ......................................................................... 68 圖 4-16:綜合交織之梯形竹盒包裝 ..................................................................... 69 圖 4-17:圓缽與六角紙盒之組合包裝 ................................................................. 69 圖 4-18:圓缽與六角紙盒之組合-俯視 ............................................................. 69 viii.

(10) 圖 4-19:圓缽與花型包裝盒 ................................................................................. 70 圖 4-20:圓缽與花型包裝盒-俯視 ..................................................................... 70 圖 4-21:圓缽與單層瓦楞紙罐 ............................................................................. 70 圖 4-22:圓缽與花型木蓋組合之包裝-1 .............................................................. 71 圖 4-23:圓缽與花型木蓋組合之包裝-2 .............................................................. 71 圖 4-24:圓缽與花型木蓋組合之包裝-3 .............................................................. 71 圖 4-25:圓缽與花型木蓋組合之包裝-4 .............................................................. 71 圖 4-26:鐳射切割的過程 ..................................................................................... 72 圖 4-27:包裝結構分解圖 ..................................................................................... 75 圖 4-28:包裝結構組合示意圖 ............................................................................. 75 圖 4-29:窗格幾何系列—圖樣設計 ..................................................................... 76 圖 4-30:窗格幾何系列包裝設計 ......................................................................... 77 圖 4-31:窗格幾何系列包裝設計-側視 ............................................................. 77 圖 4-32:窗格幾何系列包裝設計—四方大地 ..................................................... 78 圖 4-33:窗格幾何系列包裝設計—六合 ............................................................. 78 圖 4-34:窗格幾何系列包裝設計—八面圓通 ..................................................... 79 圖 4-35:吉祥紋飾系列—圖樣設計 ..................................................................... 79 圖 4-36:吉祥紋飾系列包裝設計 ......................................................................... 80 圖 4-37:吉祥紋飾系列包裝設計—桃如意 ......................................................... 81 圖 4-38:吉祥紋飾系列包裝設計—雲如意 ......................................................... 81 圖 4-39:吉祥紋飾系列包裝設計—龍如意 ......................................................... 82 圖 4-40:花卉紋飾系列—圖樣設計 ..................................................................... 82 圖 4-41:花卉紋飾系列包裝設計—花飛蝶舞 ..................................................... 83 圖 4-42:花卉紋飾系列包裝設計—花飛蝶舞側視 ............................................. 83 圖 4-43:創作成果展覽 ......................................................................................... 84 圖 4-44:創作成果展覽-作品局部 1 .................................................................. 84 圖 4-45:創作成果展覽-展板局部 1 .................................................................. 85 圖 4-46:創作成果展覽-作品局部 2 .................................................................. 85 圖 4-47:創作成果展覽-展板局部 2 .................................................................. 86. ix.

(11) 第一章 緒論 靳埭強(2010)說過:「運用適當美學為設計的內涵服務,令使用者通過美 的感受產生共鳴,讓他們在滿足於物質生活需求之餘,提升精神生活,若能以樸 實的美感感動人群,則可說是成功地以設計提高了生活品味。」藉由生活中的體 驗,喚起消費者內在對於美的知覺,重新找回失去的溫度與情感,營造出美好的 生活態度。.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記憶是一種美感,全新的東西就少掉了記憶的深情,就沒有深厚的感情在其 中;我們要找回那一種緩慢的心情,一種跟物質緩慢接觸的情感,才有可能變成 我們自己重新在生活中找回美的一種態度(蔣勳,2005)。在這個物質充足、選 擇多樣化的年代,設計的風格包羅萬象、變化多端,無論是人或物,都希望透過 視覺上的特色、趣味及話題性,來引起他人注目,但是滿足了感官的享受,卻忽 略內在的感受,及與環境的對話。 觀察市面上現有的商業包裝設計,傳統的包裝材料已被工業化材料取了代之, 快速、低成本、大量生產成為最優先考量的要點。包裝不僅要傳達商品訊息,還 必須兼顧行銷策略、建立品牌特色…等更多元化的功能。為了塑造精美、高級的 質感,有些包裝甚至會加入多層次的材料,來讓消費者有備受尊崇之錯覺,這些 層層精美的包裝在拆除後,則變為造成污染的廢棄材。 身處於當代的我們,究竟認為什麼是生活中美的事物呢?相信在許多因素影 響之下,每個人對於美的感受力和經驗皆不相同,但唯一不變的是「美」無法與 我們的生活脫離,每個人的心靈都需要有情感的灌輸,需要美感的熏陶。日本平 面設計師永井一正說過:「未來必定是過去的延續。」當我們在思考未來時,最 重要的還是不忘與過去學習;因為在前人所寫下的歷史中,存在著無數無盡的寶 藏,而這些寶藏永遠是出現了又消逝、消逝了又出現,反覆無常(後藤繁雄, 2010)。 林秀娟(2011)提到工藝素材源自大地,技藝與形式藴涵著人類深厚的生活 智慧;物質文明的過度開發,讓人類反思親近自然的生活價值、學習珍惜單純而 1.

(12) 美好的事物,並且試著重新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人與自然、人與文化及人與人之 間的關係。當前這些傳統工藝素材,大多都運用在產品設計、空間設計及工藝品 之中,但它們不僅屬於低汙染材料,也代表了地方的文化特色,運用於地方特產 時,也能夠展現出不同的理念與精神。 若將這些的元素,重新與包裝設計揉和,透過材質結合與形態之改變,變化 不同於單一材質之美感及特色,讓包裝不再只滿足視覺上的喜悅,還可藉由手感 的溫度展現出視覺與觸感之美,進而讓人與人之間、與環境有所互動,真正地再 被運用,找回那種純粹又單純的美好。 本研究將透過相關學理與文獻,來探討現有與「地方特產與包裝設計」之相 關創作研究,並瞭解當前設計風潮、美感生活、包裝特性、地方特色產業及臺灣 竹編現況;藉由相關包裝設計案例分析,找出當傳統材質融入包裝設計時,其發 展潛力與方向,最後將所得研究結果作為創作之參考依據,以達成下列目的: 一、藉由複合材質之揉和,在創作實證歷程中,為傳統包裝材料尋找出新的表現 形式之可能性。 二、結合竹編材質的肌理與傳統裝飾紋樣的表現來傳達出文化意象。 三、將包裝之結構與裝飾融合,使結構也能轉化成一種裝飾之美,賦予包裝具有 實用功能之附加價值。 四、透過傳統包裝材料與技法傳遞臺灣文化特色,展現地方特產之形象。.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複合材質」與「包裝造型」兩者間之關聯性,做為研究與設計創 作實證的方向,在此範圍下訂出幾點限制。 一、僅針對包裝造型設計來做創作研究的主軸,無加入品牌的基調與商品的品項, 因此不針對相關部分進行研究探討。 二、針對「複合材質」的部分,將鎖定以「臺灣竹編」結合不同材質來進行研究 創作。 三、由於加入傳統素材與技法後,人力時間變異因素較多,因此不納入大量生產 與成本考量。. 2.

(13) 四、包裝設計的作品範圍甚廣,在研究過程中,僅針對運用到竹材或傳統素材的 相關包裝設計案例,做為立意取樣之標準。.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本研究流程與架構說明,主要透過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相關學理與文獻探討、 第三章相關設計案例研究、第四章設計發展與創意理念、第五章結論與後續研究, 這五個部分來達到創作研究之目的。 緒論的部分,針對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流程與架構、名 詞釋義進行說明。 相關學理與文獻探討這個階段,將透過「文獻分析研究法」,針對各研究者 所提出「包裝設計與地方特產」相關文獻,進行歸納與分析,並藉由探究當前設 計趨勢、美感生活、包裝特性、地方特色產業及臺灣竹編之學理,來找出相關設 計趨勢與脈絡。 相關設計案例研究,則運用「個案研究法」,把應用到竹材或傳統素材的包 裝,透過造型、色彩、材質、圖像…等設計要素做特色分析,歸納出傳統素材在 包裝造型設計發展之可能性,並彙整出相關設計個案的優缺點,做為後續創作實 證之參考依據。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設計創作,著重於複合材質之搭配,嘗試把竹編材 料與技法,與其他素材揉和,藉由造型、材料之結合,找出複合美感,創作出帶 有文化意涵之複合材質包裝。最後根據本研究分析歸納,來檢討設計創作之成品, 並提出結論及後續研究方向。相關研究流程與架構,見圖 1-1。. 3.

(14) 圖 1-1:研究流程與架構圖. 4.

(1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複合材質(Composite materials):從廣義的定義來說,複合材料是由結合 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材料,透過物理或化學的方式組合,成為具有新性能 的材料,並可互相取長補短,使複合材料的綜合性能,優於原本單一的材料,滿 足不同的要求。本研究之定義除了上述之性能外,主要是在透過揉和不同材料的 質感,將相異的材質,其顏色、肌理互相對話,產生出單一材質以外之複合美感。. 5.

(16) 第二章 相關學理與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分為文獻與學理兩個部分,相關文獻是針對各研究者所提出的「包 裝設計與地方特產」之創作研究,進行歸納與優缺點分析,彙整出參考之要點; 相關學理則是藉由對當前設計趨勢、美感生活、包裝特性、地方特色產業及臺灣 竹編之探究,找出相關設計之脈絡,做為後續研究的參考依據。. 第一節 相關創作研究 傳統工藝和地方文化特色之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若要將傳統的包裝 材料與技法重新導入包裝設計之中,必然與地方特色產業無法切割,因為不論是 相關性或是適切度,兩者都息息相關。因此,將針對目前國內多篇與地方特產包 裝相關之創作研究,進行彙整與分析,透過相關作品圖版找出其優缺點,並提出 相關研究之參考要點。. 一、地方特產包裝之相關研究分析 (一)〈地方文化特色應用於特產包裝設計之研究-以淡水鎮特產包裝設計為 例〉,林大鈞(1996): 此研究提出,近年來政府積極提倡「一鄉鎮一景觀一特產」,透過地方產業 結合當地文化特色,以保留逐漸式微的傳統產業,特產包裝設計也扮演著不可輕 忽的角色。藉由創作研究及訪談之結果摘述如下:1.地方特產包裝應先了解業者 的品牌定位,再進行包裝規劃,進行前必須對地方文化做深入地了解,尋找適切 的地方特色之視覺設計元素,在運用時,大小比例應以視覺美感為優先考量。2. 色彩的運用因從產品特性與地方文化中,尋找適切的色彩計畫,才能讓包裝與地 方特色有更直接的印象聯想。3.包裝材質的部分,可以從地方產物與文化特色中 尋找合適的材質,更能夠使消費者與地方文化緊密結合。 在進行特產包裝設計案時,設計工作者應具備搜集文化資訊之能力;充分對 該地方文化背景與特色有所了解與認知,在做整體規劃時,才能重份地展現地方 特產的獨特魅力。. 6.

(17) 表 2-1:地方文化特色應用於特產包裝設計之研究-作品分析 圖版. 優缺點分析 優點: 1. 簡潔清楚地點出商品名稱。 2. 色彩充分表現出與產品之關聯性。 缺點: 1. 古蹟與商品的圖像,無論是在選擇或搭 配的形式,都無法感受到兩者相關性。 2. 形式過於普通。 3. 編排太過於混雜,表現不出包裝質感。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藺味包裝-藺眼相看品牌形象建立與包裝設計之應用〉,陳璽敬 (2008): 此研究藉由大甲藺草編織文化來定位產品價值,加入手工、環保設計的元素, 呈現素樸簡約的地方風采,傳達大甲藺草編織文化內涵。在包裝結構設計上,讓 編織成為整體包裝結構的一部分,將大甲藺草編製成釦飾、線條與帶狀,成為包 裝中的輔助性功能,藉此傳達創新、傳承大甲藺草編織工藝的品牌核心信仰,形 塑藺眼相看之品牌形象,亦提供不同的運用思維予以大甲藺草編織產業。 表 2-2:藺味包裝-藺眼相看品牌形象建立與包裝設計之應用-作品分析 圖版. 優缺點分析 優點: 1. 繪製的圖像與蘭草編織,兩者質感相 近,清楚展現商品的特色。 2. 材質上創新的運用,能明確點出品牌的 獨特性。 缺點: 1. 蘭草編織雖有結構上的功能,但僅以裝 飾性為主,無法凸顯其創新點。 2. 編織實質上的用途,僅限於包裝之中, 侷限了材質可以更廣泛運用的層面。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7.

(18) (三)〈以創新手法詮釋伴手禮包裝設計-以淡水地區特產包裝為例〉,楊仲民 (2009): 此研究提出目前台灣的地方特產包裝,在包裝造型外觀上缺乏獨特性,縱使 視覺設計有所突破,造形卻依然太過保守。若能將當地的文化特色導入其中,配 合在造形上以及視覺外觀的巧思,對於特方特產的發展將會有所幫助。 以淡水地區特產作為研究對象,透過文獻蒐集,瞭解淡水的文化特色、人文 景觀及產品,並探討國內外在包裝設計手法上的創新表現,藉由網路問卷調查, 分析消費者對於淡水的印象,及購買及使用特產時的消費習慣,最後表現於設計 創作上,重新設計創作出能夠吸引年輕消費族群的創新伴手禮包裝,打破一般消 費者對地方伴手禮包裝的傳統刻版印象,提供業者及其他包裝設計者參考。 表 2-3:以創新手法詮釋伴手禮包裝設計-作品分析 圖版. 優缺點分析 優點: 1. 加入創新的概念,但仍保留了老街復古 懷舊的風格。 2. 清楚展現出淡水當地之特色。 缺點: 1. 商品內容物無法透過圖像直接連結。 2. 每種商品都自成一種風格,沒有整體感。.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四)〈地方特色產業包裝設計之研究與創作—以西螺醬油為例〉,簡瑜珊 (2010): 此研究提出過去「黑豆醬油」一直都是以雲林縣西螺鎮的地方特產著稱,但 如今傳統製造業勢微。因此,要以顯著的地方特色為主題,發展醬油產品的包裝 8.

(19) 設計。藉由一個能體現地方文化特色的包裝創作,以及結合共同品牌又保有各家 產品特色的概念,讓大家看見西螺文化之美,進而提升地方特色產業效益。 以簡約大方的設計,兼顧環保與輕巧的包裝趨勢,把簡單的素材展現創意, 將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包裝設計,用色彩單純、高辨識度的剪影,加深遊客與消費 者的記憶,增強地方文化印象,並從中突顯地方特色,來呈現物產與文化的結合。 表 2-4:地方特色產業包裝設計之研究與創作—作品分析 圖版. 優缺點分析 優點: 1. 設計的概念較有突破,且具有環保意識。 2. 剪影的圖像展現出西螺地方特色。 缺點: 1. 透過蓋章的方式來分辨品牌,但不僅呈 現的效果不佳,且破壞了原有背景上剪 影的圖案。 2. 包裝上幾何分割的格線,與下方剪影兩 者比例不太協調。.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五)〈台灣傳統米食視覺與包裝設計創作報告-以油飯為例〉,林彥君 (2011): 此研究是以台灣傳統米食-油飯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油飯除了日常食用外, 主要為節日、慶祝、送禮時出現的食物,其中又以彌月為大宗。但隨著近年來生 育率下降,彌月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的選擇性也愈趨多元,包裝不僅如同產品 的外衣,亦是消費者對企業的第一印象,如何透過包裝來提升辨識度及獨特性, 也成為各品牌思考的範疇。 透過食品包裝相關文獻探討,並蒐集國內知名油飯品牌包裝進行歸納分析。 將目標消費者設定為消費力中上的族群,考量到現代家庭人口,容量走小量精緻 路線。包裝採環保、可回收的材質,並以雷射雕刻切割為主,減少油墨印刷。藉. 9.

(20) 由整體視覺與包裝設計,將彌月油飯最古早的涵義「報喜」彰顯出來,表達包裝 實質功能及情感功能,推廣台灣傳統米食文化。 表 2-5:台灣傳統米食視覺與包裝設計創作報告-作品分析 圖版. 優缺點分析 優點: 1. 透過圖像清楚傳達出主題「報喜」的文 化意涵。 2. 以木質包裝帶出禮盒的質感與特殊性。 缺點: 1. 內包裝材質與設計的方式太過簡陋,與 外包裝質感不協調。 2. 木質禮盒承裝食物後,殘留的味道,會 影響後續再利用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六)〈農特產品視覺品牌形象建構之設計創作〉,許奕雯(2011): 雲林縣之農特產品產值居全台之冠,以豐富及品質優良的農特產品著稱,更 有「農業首都」之稱號,近年致力於推廣農特產品之品牌行銷,來增加農特產品 競爭力。 此研究以雲林縣的歷史地理、產品外觀、生產流程、飲食方式等作為切入點, 擬定品質優良、高貴感、再利用性、黑金為主要創作方向,並將雲林縣農特產品 品牌定位為「永續利用的頂級農產品」。 農特產品品牌中文名稱命名為「黑金」,英文名稱命名為「O-King」;視覺 形象則包含企業標誌、標準字、標準色、輔助圖形等基本視覺識別系統,以及五 項農產品的包裝設計等創作設計。在各系列包裝圖樣上以「產品外觀」來區別不 同類別,結合產品文化與特色,來增添包裝的高貴感與實用性,以提高整體品牌 與產品的附加價值。 10.

(21) 表 2-6:農特產品視覺品牌形象建構之設計創作-作品分析 圖版. 優缺點分析 優點: 1. 各系列在圖樣、質感的表現,都相當有 整體感、一致性。 2. 除了帶出在地文化的感覺,也帶出高貴 感與現代感的意象。 3. 在材質的選用上較為多元性,不拘泥於 單一材質的表現形態,展現出各種不同 的風貌。 缺點: 1. 並不是所有農產品都適合高貴的形象, 較為低價的產品,應考慮運用更簡潔的 方式來呈現。 2. 有些系列反覆多層次的包裝,會讓人有 過度包裝的質疑。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七)〈台灣青草藥包裝的設計創作─以萬華青草巷包裝為例〉,韓欣恬 (2011): 此研究以台北的萬華當地最特殊的文化產業之一「青草藥包裝」作為研究對 象。近年來,提倡一鄉一特色的策略,讓沒落的老地區,因著蘊含百年來的歷史 及文化特色,搭上懷舊風潮,紛紛被國人重視,進而帶動了傳統產業的興起,且 透過重新塑造品牌形象包裝,能夠再次嶄露頭角。 萬華青草巷的歷史發展,追溯到漢人來台醫療不發達,藥籤抓藥盛行,在龍 山寺附近便聚集許多青草藥攤,久而久之轉變成青草店,群聚為富有特色的青草 巷。青草藥是我國傳統醫療方式,具有相當悠久的歷史。 為保留及宣揚此傳統產業,此研究重新建立青草店品牌與包裝,收集與彙整 青草藥資料,實地勘查與走訪萬華青草巷,分析當地包裝與優良中草藥包裝元素, 結合各個優點,創作具有青草巷文化性質的草藥包裝;經由包裝更認識這項傳統, 並珍惜與保存下去。. 11.

(22) 表 2-7:台灣青草藥包裝的設計創作─作品分析 圖版. 優缺點分析 優點: 1. 圖像清楚傳達出青草巷當地的特色。 2. 整體雖然以傳統的概念為主,但仿古的 表現手法,卻有別於一般草藥包裝,反 而帶出不同的新意。 缺點: 1. 包裝的形式過於普通,沒有帶出傳統古 樸的形象。 2. 各系列在圖像的運上整體感較不協調。.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八)〈客家「楓之醇本舖」商品包裝之設計創作研究〉,連佳惠(2012): 此研究提出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大的情形之下,品牌的行銷策略成為現代企業 競爭的利器,包裝則扮演著與傳播媒體及消費者溝通的角色,品牌與包裝也成為 消費者選購商品的關鍵,因此視覺美感的表現,往往是商業包裝設計中最重要的 一環。 一般賣場市售的醃漬類瓶罐包裝之視覺設計,多數給人陳舊未有設計新意象 的視覺感受,有鑒於此,此研究將以缺乏整體視覺識別規劃的客家「楓之醇本舖」 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其商品包裝設計進行個案研究,藉由分析該品牌之產品包裝 視覺設計,與市售的客家食品相關商品包裝作現況分析,作為改良包裝設計之參 考依據。 最終將為現有市售客家「楓之醇本舖」所生產之商品,導入視覺識別系統, 重新塑造整體品牌形象,並注入客家既有文化及在地文化內涵,提供業者作為改 良包裝設計之參考,達到品牌競爭力之目的。 12.

(23) 表 2-8:客家「楓之醇本舖」商品包裝設計創作研究-作品分析 圖版. 優缺點分析 優點: 1. 運用客家花布的圖像直接展現出客家 文化特色。 2. 涵蓋多種樣式的組合,清楚的讓人瞭解 各種不同形態下的搭配模式。 3. 選用各種不同的材質造型來做表現,變 化出多樣化的選擇。 缺點: 1. 品牌文字的設計,在閱讀上的辨識度不 佳。 2. 涵蓋範圍很廣泛,但主要都是將圖樣重 新套用於現成包裝版型,並無深入去瞭 解每種類型,在造型與材質選用上的適 合度。 3. 圖樣選用客家花布的圖案,雖然能夠快 速點出客家文化的特色,但對於品牌展 現出的獨特性,會較為薄弱。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九)〈地方文化農特產品視覺包裝設計研究與創作-以嘉南地區農產品包裝 創作為例〉,林淑婷(2013): 此研究之方向,在透過包裝視覺設計,以具有環保、低成本與少量包裝等方 式,凸顯地方文化風貌於農特產品包裝視覺設計上,傳遞在地文化特色與農特產 品之間的關聯性,強調文化與產品之間的「獨特性」、「個性化」與「在地化」。 從研究與創作之中,發現產品名稱以「地方名+地方農特產品」方式為最常 見的使用手法,可清楚傳遞告知農特產品之產地來源;透過標示地方農會標誌方 式於包裝上,可加深消費者對於該產品之信賴度。視覺設計部分,探討地方文化 並將其轉化為文化視覺元素,將其融合於單一畫面,可傳遞文化訊息外,亦可透 過多層次的文化視覺元素使畫面具有豐富性與故事性;另手繪的圖像可呈現溫暖、 人性與文化氣息等視覺感受。 13.

(24) 表 2-9:地方文化農特產品視覺包裝設計研究與創作-作品分析 圖版. 優缺點分析 優點: 1. 搭配之色彩,較為年輕、有活力。 2. 融合食材的概念,增添美味之意象。 缺點: 1. 手繪圖樣的部分,感受不到傳統復古的 當地文化特色。 2. 編排上圖像、文字與色彩的運用太過混 雜,比例不太協調。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之結果,彙整出下列數項要點: (一)在相關這些文獻中,主要都是從政府推廣地方文化產業作為出發點,本研 究則欲透過近代的設計脈絡,來了解當前設計趨勢,並透過美感與生活之 探索,從中找出與地方文化發展之關連性。 (二)現有地方特產與包裝設計之創作研究,都以視覺設計為主要範疇,但其中 也有發覺若僅從視覺著手,無法除破現況,因此會針對包裝特性,從定義、 功能、視覺要素及材質與質感,各方面來做了解。 (三)在先前相關研究結果中,有提出建議在選擇包裝材質的部分,可考慮從地 方產物與文化特色中來尋找,會使包裝與地方文化更加緊密結合。這個部 分與本研究所探討的概念較接近,可藉由瞭解地方特色產業與臺灣竹編現 況,來找出相關發展之可能性。. 第二節 當前設計趨勢 當前無法對於現在的設計風格與流派,訂定出一個具體的定義,且由於科技 發展的影響,各國在設計發展上的交流與變化也更加快速,因此只能透過對於過 去發展的過程,來找出相關的設計脈絡,本節將透過對於現代主義設計及後現代 主義設計的學理,去探索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設計的趨勢變化。. 14.

(25) 一、理想化的現代主義設計 現代主義設計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發展,是設計史上具有相當大 的影響力。「現代主義」(Modernism)一詞,源自於英文的「modern」,因工 業化時代而興起,風潮幾乎波及全球,在它的影響下,又產生出許多新的設計風 格和流派。 在英國工藝美術運動中,威廉・莫里斯雖然也曾提出:「設計應該是大眾都 可以承擔的,必須將美與日常生活的結合,來提升現代人的審美觀。」但是無論 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或歐美的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都因為反對機械化 生產,最後的產物仍是僅有權貴能夠消費得起,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因此,現代 主義設計主要是想要解決兩大問題: (一)在標準化、規格化的機械大量生產下, 要如何藉由設計迅速地建立起新的設計觀、新的體系,來符合商業及社會需求; (二)改變設計的服務對象,打破以往只為少數人服務的原則。他們主張機器可 作為社會改革的工具,強調理解工人階級及社會的普遍需求,傳達重整社會,重 新定義人文價值理念的使命(David Raizman,2012)。 早期的現代主義是對於傳統的摒棄,在基於現代觀念和技術上,嘗試用一種 新的視角去思考問題,以功能主義為基礎,崇尚美國建築師蘇利文(Louis Sullivan) 的「形隨機能(Forms Follow Function)」 ,以及德國建築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少則多(Less is More)」的原則,強調理性、簡潔的 機械美學,反對裝飾,帶有強烈理性風格。整體來說,現代主義設計可說是從建 築設計發展起來,其中包括精神上、思想上的改革,還有技術上的進步,特別是 在於新材料的運用;繼而影響到城市規劃設計、環境設計、家具設計、工業產品 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等,形成真正完整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朱和平,2012)。 王受之(2007)在《世界現代設計》中,針對現代主義設計的形式,簡單整 理成以下四種特點: (一)功能主義特徵。強調功能為設計的中心和目的,不再是以形式為出發點, 講究設計的科學性,重視設計實施時的科學性、方便性、經濟效益性和效 率。 (二)形式上是提倡非裝飾的簡單幾何造型。如在建築底部用柱支撐,形成完整 的六面形式,來達到重空間,而不是單純重體積的目的;由此發展起來的 15.

(26) 結構特徵就是幕牆架構,以致玻璃幕牆成為現代建築的符號和標記。透過 標準化原則來改變施工,提高效率,反裝飾主義和中性色彩計劃立場,可 降低造價且符合現代主義的意識形態和技術要求。 (三)具體設計上重視空間考慮,特別強調整體設計考慮,基本反對在圖版上, 在預想圖上設計,而強調以模型為中心的設計規劃。 (四)重視設計對象的費用與開支,把經濟問題放到設計中,作為一個重要的因 素考慮,從而達到實用、經濟的目的。 在世界戰爭全面結束後,各國開始發展經濟,標準化統一的模式,不再符合 以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商業環境。現代主義設計也在一種迷惘的狀態中,展開全 面的反思,並在漸變中變異、發展(朱和平,2012)。現代主義設計最大的意義 與價值,在於它是現代設計的開端,且有密切的關係,不論是對於現代主義的發 展、豐富,或是基於批判基礎上的演化、超越,它都成為其他運動與流派的源頭, 孕育與演化的起跑點(曹方、鄔烈炎,2001)。. 二、個性化的後現代主義設計 後現代主義設計大約是在二十世紀六〇年代末期出現,到八〇年代達到高峰 後就開始式微。「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含義相當複雜,大致上, 以批判或否定現代主義設計的理性風格為起點,接納了自由主義及理想主義的目 標,反叛與顛覆現代主義設計的文化、思維及價值觀。 沈清松(1993)提出,所謂「後現代」並不是「現代」的結束,事實上是現 代精神的延續,甚至是現代主義加深的產物與反動,這種精神正好表現出對於現 代性本身的批判、質疑和否定。後現代主義展現出屬於個人主義的表現形式,打 破現代主義理性的思維,以人性的需求為主,嘗試讓設計更能觸動使用者的心 靈。 朱和平(2012)在《現代設計史》中,針對後現代主義設計的形式,整合成 以下幾個方面: (一)反對設計形式單一化,主張設計形式多樣化,與現代主義所追求的標準化 是有明顯區別。. 16.

(27) (二)反對理性主義,關注人性。傾向於幽默,滿足人性的本能需要。「功能」 已不再被視為產品設計的第一要素,主張以「遊戲的心態」來處理作品。 (三)強調形態的隱喻、符號和文化的歷史,注重產品的人文涵養,新舊揉和、 相容並蓄。運用大量創造性的符號語言,依照產品的實際功能和人們的生、 心理及社會歷史文脈聯繫,對產品進行解構、組合,創造更多元、複雜的 設計形態。 (四)關注設計作品與環境的關係,認識到設計的後果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緊密 聯繫在一起。設計的人性化、幽默化和自由化最終持續實現,是和產品的 使用環境與人類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所以綠色環保設計背後現代主義設 計視為最基本的法則之一。 其中像是 1980 年代義大利 ALESSI 廚具公司推出一系列的廚具餐具作品, 以精確地表達出「產品語意」而大受好評,成為後現代產品設計中的經典之作。 如:Michael Grave 設計的「鳥鳴壺」以柔軟的握把、簡潔的錐形壺,和寓意鳥 叫的壺嘴蓋,博得產品使用者的「會心一笑」; 1990 年 Philippe Starck 設計的 「外星人榨汁機 Juicy Salif」,充分運用「俏皮語意」,更創造了話題性(楊裕 富,2011)。 後現代主義者主張融合精緻藝術與大眾文化,結合高知識份子和平民百姓的 藝術,重新重視表面裝飾,納入多元而兼容並蓄的風格(Lakshmi Bhaskarm,2008)。 它的崛起讓大家開始思考,工業及生產技術迅速發展後,引發的問題,使得人們 不得不重新思考社會發展的模式。只是面對疑慮時,後現代主義並沒有向前展望 未來,反而回歸傳統與根源,試著銜接過去與現在,強調必須遠離機械文明,親 近大自然,反思生命價值(Anne BONY,2010)。 後現代主義設計的最大弱點在於,它把現代主義當作一個藝術運動來檢視, 並沒有考慮到現代主義產生的意識形態背景和思想內涵,也沒有探討到現代主義 所具有的民主性、大眾性、工業化特徵(王受之,2007)。只是盲目地改變現代 主義的風格與外表形式,終究沒有辦法推翻強而有力的現代主義(趙瑞弘, 2013)。 但是後現代建築卻給了人們一個很好的啟發,即便蓋了不是窗戶的窗戶、不 是門的門,可是總要建構起一個人可居住、可生活的世界。因此,無論後現代的 17.

(28) 精神再如何否定,卻是嘗試去建立一個值得讓人生活、有意義的生活世界(沈清 松,1993)。. 三、現代主義設計與後現代主義設計相關整合 楊裕富(2011)提到,在暸解現代主義設計和後現代主義設計後,可以得到 一個完整的印象:現代主義設計美學是向數理幾何美感與生產條件美感精進的過 程;後現代主義設計美學,則是因應市場與價值觀多元化下,回復敘事設計1美 學追尋的過程,兩者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形隨機能」對立於「形式操作」。就 內涵上來說,現代主義設計以理性主義、現實主義、民主主義、精英主義與烏托 邦主義為主;後現代主義設計則是崇尚浪漫主義、個人主義、歷史和裝飾主義與 折衷主義。 從形式上來探討,現代主義設計主張遵循功能決定形式、少即是多這兩個要 點,講究簡單幾何造型,反對在設計中加入多餘裝飾,崇尚機械美學;強調理性、 簡潔的設計,及光滑流暢表面,運用留白的手法;將實用性、經濟效益,以及標 準化生產流程列為設計程序上的重點,並追求高效率、高技術;色彩以黑、白、 灰等中性色為主,材質上偏好金屬與玻璃。後現代主義設計則是主張矛盾與模糊, 運用大量繁複的裝飾;強調產品的文脈,提倡個性化、自由化,且對高技術、高 情感相當地推崇;以人性的經驗來主導設計,喜歡將隱喻高度運用在設計風格之 中;視覺上運用重疊、解構的手法,以反叛的圖像來作為表現;色彩以繽紛多彩 為主;並將歷史風格作為借鏡,滲透於設計之中。 不論是現代主義設計或是後現代主義設計,在設計史中都佔了相當重要的地 位,並影響到後續許多設計運動與風格。像是包浩斯、流線型風格、有機設計、 國際主義設計、極簡主義、高科技風格…等都深受現代主義設計的思維影響,繼 而發展出不同的設計形式。後現代主義設計雖然維持的時間不是相當長久,但在 思想上也對於後工業主義、加州新浪潮、孟斐斯、解構主義、新現代主義、綠色. 1. 敘事設計指的是: (1)設計作品會說故事。 (2)其「造形表現」具有一定的主題,子題,題素。 (3)設計作品有豐富的表情。(4)運用各種造形符號,以達成「目的性」的吸引力。(5)設計 作品不但追求造型美感,也追求造型的「意義」(楊裕富,2011)。 18.

(29) 生態設計…等,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力。本研究針對於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設計, 簡單地將兩者相關的內涵、形式和影響,彙整如表 2-10: 表 2-10:現代主義設計與後現代主義設計相關比較表. 內涵. 現代主義設計. 後現代主義設計. 3. 理性主義。. 1. 浪漫主義。. 4. 現實主義。. 2. 個人主義。. 5. 民主主義。. 3. 歷史和裝飾主義。. 6. 精英主義。. 4. 折衷主義。. 7. 烏托邦主義。 1. 功能決定形式。. 1. 主張矛盾與模糊。. 2. 少即是多。. 2. 高度隱喻的設計風格。. 3. 遵循簡單幾何造型,反對多餘裝. 3. 強調對產品的文脈。. 飾,崇尚機械美學。. 4. 大量運用繁複的裝飾與繽紛的色. 4. 強調理性、簡潔的設計。 形式. 彩。. 5. 色彩以黑、白、灰等中性色為主。 5. 運用重疊圖像、解構的手法,反叛 6. 講求光滑流暢表面,運用留白的手 法。. 的圖像表現。 6. 以歷史風格作為借鏡,互相滲透。. 7. 重視實用性、經濟效益,及標準化 生產流程。. 7. 提倡個性化、自由化,以人性經驗 來主導設計。. 8. 對於高效率、高技術的追求,喜用. 8. 對高技術、高情感的推崇。. 金屬與玻璃。 影響. 包浩斯、流線型風格、有機設計、國. 後工業主義、加州新浪潮、孟斐斯、. 際主義設計、極簡主義、高科技風格. 解構主義、新現代主義、綠色設計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設計的歷史變化與脈絡,隨著時空、經濟、科技的發展,不斷地循環、變化 與調整,處於當下,很難斷定現在走到了哪個階段,加上科技快速地發展,縮短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設計風潮對於各國的影響,變得更加快速且複雜。 在不斷地轉變下,設計師意識到,無論是一昧地追求工業化或是傳統化,都 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除了基本的需求外,各國的地方文化也逐漸開始被 重視。楊裕富(2010)對於後現代美學新發展提出了推測,稱為「邁向文化主義 美學」 ;文化主義美學,就學理上與來源上來說,第一種就是設計文化符碼理論, 19.

(30) 第二種就是敘事設計理論;設計文化符碼理論提示了創作者應該從消費者心目意 向中來添加作品的文化符碼;敘事設計理論則提示了說故事的情愫才是藝術作品 最能牽動人心的因素。 日本設計在處理傳統與現代的關係中,採用所謂「雙軌制」方針,一方面的 設計領域系統地研究傳統,以保持傳統風格的延續,另一方面則按照現代經濟發 展的需求進行設計,使得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得以發揚光大(曹方、鄔烈炎, 2001)。因此,在當前設計趨勢中得到,無論是美術工藝運動、新藝術運動、現 代主義設計、後現代主義設計或當前的設計師們,都期盼能夠將美感帶入日常生 活之中,各國的地方特色與文化,對於設計內涵及人們情感的影響與延續,是無 法被切割的,最終還是希望能透過美好的設計,給大眾一個值得的生活,有意義 的世界。. 第三節 美感生活 什麼是美?美的定義是什麼?美的範圍是什麼?如果不從哲學切入,也不從 藝術史切入,我想可以從一個非常好的角度,就是『生活』切入(蔣勳,2005)。 「美感」一詞源於希臘語 aisthetikos,原文為 aesthetics,最初的涵意是「對感觀 的感受」,是在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 Alexander Baumgarten,首先提出並提議以 Aesthetics 這個字來統稱「研究感性認知」的學問。在現代哲學中,將美學定義 為:認識藝術、設計、哲學和科學的認知感覺之理論和學問。從心理層面來理解, 可以將自己在感受到柔和、光滑、變化、無角狀的軀體時的心理狀態,與在觀看 美的事物時的心態相比較,就會察覺兩者之間的效果非常類似(Edmund Burke, 2011)。在當前的設計趨勢中,曾提到設計、生活與美感的關係,本節將從美學 經驗中來挖掘生活的「美感」,探索其核心價值。. 一、物我合一之生活美學觀 美學是一門玄學,亦是追求空的哲學,禪宗運用美的空來追求新的寧靜,就 如心經上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林公欽,2010)。在莊子哲學思想中. 20.

(31)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2,這個「物我合一」的境界,是一種理想 世界,也是一種審美觀的最高層級。將天地萬物與我視為一體,從哲學延伸到美 學的觀點,所追求的是一種天地之大美,以不破壞物我原本的自然平衡為準則, 這種渾然一體、天人合一的概念,亦影響到後世的哲學思考與美學觀點。 從現代觀點來探索,美學推廣者陳建明在《漫談自然美》中說過:「生活美 學的內容若忽略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綿密關係,人所建構的生活環境,勢必將大自 然的能量隔絕在外,自身卻置於過度工業化的冰冷空間(楊偉中, 2011)。」 宮崎駿在《龍貓的家》這本書中談到,動畫電影中「龍貓」是塚森之王,代表了 對大自然的崇尚,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老房子」會是龍貓想住下來的呢?藉 由這樣探尋的過程中,他體悟到所謂的住所,是由房子、屋主與庭院的植物,彼 此在共有的時光中營造而成的空間,我們應該去思考自己的住所要如何地向他人 借景,而不只是去想該怎麼展現自我,要互相地替對方著想,才能將人與人連結 起來,形成一片具有不錯感受的風景(宮崎駿,2012)。若能透過人與自然、與 環境、與人之間去相互串連,尋找到由內而外的平衡,便能使生活與美感在無形 中達到合而為一的境界。 在傳統日本美學裡,wabi-sabi3是最顯卓和獨特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道 心靈的軌跡,也是美學的理想典範。它可說是「無所不包」的美學系統,提供將 存在的終極本質(形而上)、神聖知識(心靈上)、情緒幸福感(心態上)、行 為舉止(道德上)和視覺感官(物質性)等元素合為一體的途徑,掌握愈多概念, 就愈是能回歸基礎(Leonard Kpren,2011)。如「侘茶」(wabi tea)與櫻花凋 零之美,此種生活美學之形成條件,回歸「在地化」之視野,似乎提醒美感研究 者可再挖掘更具「本土化」之實例,來找出美感體驗具在地特色之韻味(賴玉釵, 2010)。. 2. 齊物論: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 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 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 已。 3 日文中的 wabi(侘)與 sabi(寂) ,wabi 原指「刻苦簡淡地於大自然獨居」 ,sabi 則指「孤寂」、 「清瘦」或「凋零」之意。原本各具不同涵義,容易讓人聯想到灰心、沮喪與陰鬱等情緒,而大 約在十四世紀時期,開始被認為是一種獲得豐富精神生命的途徑,才逐漸發展成較為正向的美學 價值觀,從原本不起眼的簡樸,取得新意義,成為新的、純粹之美的基礎(Leonard Kpren,2011)。 21.

(32) 日本的美學精神,進而影響到日本文化的美感取向, 「注重細節,講究純粹」 極致又深遠的意涵,追尋東方的禪意美學,在日本設計師間代代相傳,除了簡約 極致的設計精神,還有設計師本身細緻執著的工作態度(王紹強,2012)。在設 計師的努力之下,產業界的推動,讓日本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設計氛圍,並間接 影響到了日常生活的美學觀念,但也造成「設計」在這個時代過度的氾濫。佐藤 卓(2012)認為「設計」並不是「製作物品」,而是「聯繫人和環境的媒介」, 物品是「資訊的入口」。當「設計」連結到「生活美學」時,必須回歸到「物與 我」的這層關係去做思考,才能真正找出所謂「物我合一」的生活美學觀點,並 融入日常生活的設計之中。就像是小林和人(2013)說的「長得像杯子的杯子」 才是「永恆如新」的經典設計,針對不同用途而設計出適切的形狀與材質,並經 過縝密思考過的一連串機能性,伴隨著生活必須性才是實在的好物,不會隨著時 間的流逝變得老舊。 日本設計大師喜多俊之說過,他一貫的設計哲學為「給設計以靈魂」,他認 為設計根植於一種平衡的創造,比如精神與物質,人與自然之間締結的,透過這 樣感知創造的物件必然具有情緒,能激發人們的情感(葉靜芳,2014)。從莊子 所提出「天地之大美」的理想境界,到日本「wabi-sabi」的美學觀點,以及設計 中「平衡」的思維,這些觀點的中心,皆是不斷提醒著人們去思考,與人、環境、 自然之間的關係,只有真正地用心去與日常生活周遭環境做連結時,才能夠以最 純粹的心,來開始感受到「物我合一」的生活之美。. 二、新舊融合之生活美學觀 Piero Ferrucci(2011)提出,假使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絕大多數的人會在生 活裡發現更多美好事物,不只是從充滿異國情調的節慶或藝術品裡,而是從人身 上、從最平凡無奇的事物裡發覺美。平面設計師永井一正認為設計師應該試著用 自己的步調,跟著自己的感覺,去學習歷史上讓你們真正有所觸動的內容,然後 再試著將它們放在現代,看看會發生什麼,並且思考它們對於未來的意義(後藤 繁雄,2010)。 所有的現在是踩在過去的延長線上發展,未來也是,這樣的觀點不只是在設 計上,就美學上來說也都是一樣的。簡單來說,生活美學會隨著時代的轉變而有 22.

(33) 了不同的面貌,但不代表現在必須完全拋棄過去,相反來說,反而是可以嘗試將 兩者取得平衡,去找到不同的風貌。 講到新舊融合,就不得不提到建築對於生活美學的影響。建築設計和其他設 計不同的地方在於,一棟建築物矗立於地表的時間,往往是更加長久,有時還帶 有歷史的背景與意涵,因此會影響的層級也相對地深遠、複雜,甚至有可能會對 於整個地域的美感與觀感,帶來強烈之衝擊,所以這些老建築,不論是要被保存 再利用,亦或是要重新打造,都考驗著建築師們的功力。 像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有不少屋齡百年以上的古老建築,瑞典人將這些老房 子重新賦予生命,或改造成迎合當代生活格局的空間,打造出非古典亦非現代的 設計觀點(萩原健太郎,2012)。當代許多知名的建築師,都曾經打造過這些新 舊融合的歷史建築,如日本安藤忠雄裝點過的「國立國會圖書館、國際兒童圖書 館」,就是將百年建築重新喚起世人的目光,把西洋煉瓦建築搭配上兩座明亮的 玻璃盒,讓新舊建築物產生衝突又完美融合的美感;還有英國建築師 Norman Foster 為「大英博物館」做的復原建築案,運用了修補與調整的方式來讓這個建 築有了「新」的面貌,針對當代需求導入新的設計概念,以輕量玻璃做成頂篷, 保留原本閱覽室的圓柱造型,並在高處的加入方形投射燈來增加空間感,雖然不 能照最初 Sir Robert Smirke 的設計,但是仍從原先的概念之中,萃取了讓遊客享 有寬闊空間的想法,透過新動線的規劃,使每個人都能參與大英博物館全新的美 感與風貌。 談到新舊混合,就不得不講到北歐人所追求的生活概念,他們珍惜老東西, 喜愛物品使用過的痕跡,且不隨意丟棄淘汰。在設計時的最初規劃,就會考量到 後續維護的部分,佈置家居也是將新舊的器物一起做混合搭配,展現出屬於自我 獨一無二的生活美感。北歐傢俱設計許多人都會聯想到手工作業,但其實若所有 工程都靠人力來進行,不僅耗時,就連價格也會隨之飆漲;因此正確精密地判斷 每個步驟,機器做得到的就用機器,手工方式處理較佳就採人工作業,也是現代 北歐工藝將傳統舊工藝與現代新技術集結的最佳表現(萩原健太郎,2012)。 若回歸到本土,以臺灣的品牌來說,像是台中日出的官原眼科、第四信用合 作社,也是將過去荒置的歷史建築,賦予了新的意義與面貌,把對於愛護在地生 活萬物之美,導入設計中,運用舊有的文化融合新的概念,帶出屬於臺灣文化意 23.

(34) 涵之美感。不論從建築到產品設計,新舊融合生活美學的觀點,不僅落實在設計 造型上,還涵蓋了技術層面。就像是蔣勳(2005)說過:「生活的美學是一種尊 重,生活的美學是對過去舊有延續下來的秩序有一種尊重。」 從「物我合一」與「新舊融合」之生活美學觀點中,體會到人們開始注意到 「美」不能只是關注於物體的表象及個人喜好,必須去更深入思考與各種形態間 之關係。喜多俊之在《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這本書中說到: 「傳統藝術與工藝基於人和自然的平衡,人有限地從自然中獲取材料,供養日常 生活及製作器物,當東西壞了時,它們重返大自然;當我看到傳統的工藝品時, 我能感受到工匠是把靈魂與心靈都傾注在物品中。」從文化與傳統中學習,透過 傳統的概念、工藝、材料等,重新詮釋,再造現代的設計(葉靜芳,2014)。 只是當有了實用工藝品和鑑賞用工藝品的區別,後者就不知不覺地看成是比 前者更高尚的作品,難道與美緊密結合著的生活就不值得被尊重嗎?日常生活才 是所有的美之中心,蘊含著文化的根源,也是最能體現出一國之文化;要想使生 活有深度,無論如何都該與美相結合,否則就無法達到完善的生活(柳宗悅, 2013)。 簡單來說,美是一種選擇,美是一種節制,美有時候並不一定是多,其實反 而是少,或是放棄(蔣勳,2005)。」美感雖然會因為自我價值觀、生活經驗、 個人素養等差異,產生不同的層次與要求,感受到的情感與知覺也是因人而異, 但若要讓日常生活蘊含美感,必須去從表象到內在去思考,美在生活中體現的形 式,像是傳統工藝不僅能夠表現出純粹、富有生命力的質感,與生活、環境達到 一個平衡的循環點,還能夠貼近文化的根源,感受到更深度之美感。. 第四節 包裝特性 最早的包裝特性著重於實用價值,時至今日,商業包裝則是以各種不同的觀 點與消費者連結,透過造型、色彩、圖像,甚至於包裝材質的觸覺質感來傳達, 將現代商業包裝的角色,表達地淋漓盡致,其中又以造形元素最容易表達(許杏 蓉,2011)。包裝的特性會因應內容物、品牌、成本…等因素,訂定出不同的設. 24.

(35) 計方向,但是基本的功能仍必須涵蓋在內,才可以算是一個基本的包裝形式,否 則不論是多有特色的包裝,少了該遵守的要素,都無法稱之為好的包裝。. 一、包裝的定義與功能 人類自遠古時代就知道可運用天然材料作為包裝之素材,經過科技技術與需 求轉變的影響,包裝設計也逐漸發展、演變成各種形態。針對不同單位與學者對 於「現代包裝」所提出的相關定義與功能,本研究將資料整理成表 2-11: 表 2-11:包裝的相關定義與功能 單位/學者 中國民國國家標準 CNS. 包裝定義與功能 物品在運輸、倉儲交易或使用時,為保持其價值及原狀,而 施以適當材料、容器等之技術,或經實施完成之狀態。可分 為個裝、內裝、外裝。 包裝乃為便於物品之輸送及保管,維護商品之價值,保持其. 日本工業標準 JIS. 原有狀態,以適當之材料或容器,對物品所施予技術及其實 施後之狀態而謂之。. 美國包裝學會 APA. 為便於貨物之輸送、流通、儲存與販賣,而實施之準備工作。 包裝功能包含:1.單位化,使事、物統合為一;2.保持化,保. 金子修也(1986). 護、保存、貯藏;3.可搬化,搬運、攜帶;4.用途化,使之易 於利於、動作、管理;5.意義化,作為訊息以利傳達。 連結生產與消費之間,用以保護產品,促進消費的一種融合. 朱陳春田(1991). 「科學技術」與「藝術思想」的企業行為。任何產品不經包 裝,就難達到「貨暢其流」的目的。. Giles Calver(2004). 潘東波(2009). 楊勝雄(2011). 包裝設計由單純功能上的作用到品牌的忠誠支持,由方便運 輸的目的到具有產品與品牌差異化的功能。 包裝的功用,對產品而言,是靜默的護衛者;對搬運而言, 是靜默的好幫手;對銷售而言,是靜默的推銷員。 包裝相關功能與目的大略可分為以下幾項:1.裝載保護功能, 2.美觀功能,3.資訊提供功能,4.行銷功能,5.風格展示功能。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除了上述相關的內容,參考朱如幸(2003)、林淑婷(2013)之整理,可將 包裝的功能歸納為六大類:.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To ensure that Hong Kong students can have experiences in specific essential contents for learning (such as an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To promote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EDB will strength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one-off grant of $100,000 and $150,000 respectively to each

Yuen Shi-chun ( 阮 仕 春 )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ficer (Musical Instrument) of the 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 is the foremost innovator in the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examples of Master Taixu and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ir views on traditional culture, by comparing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uthorized by the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CTCM) was established in 1992 within TUTCM..  It is in TUTCM where

The 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behavior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troduction to Leadership: Concepts

If necessary, you might like to guide students to read over the notes and discuss the roles and language required of a chairperson or secretary to prepare them for the activity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