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05指考(化學) 試題與解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05指考(化學) 試題與解析"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化學考科

指考試題

關鍵解析

10

  今年的試題以配合99課綱來看命題分配(如下表之統計),很明顯偏重在高三選修 化學的課程,約占了六成的分數。試題配置單選20題、多選 5 題、非選 3 題,試題內容 歸類如下: (1) 推理題:對於推理能力不佳的考生,會較吃力。 (2) 記憶題:多生活科技的新知識,不易掌握。 (3) 計算題:多重點計量,數字繁瑣而耗時。如:定比定律、氧化數、莫耳、 pH 值、   鹽水解、平衡常數 Kc (Kp)、緩衝溶液、 PV =nRT 、法拉第電解定律。 (4) 實驗題:實驗室安全守則、氧化還原滴定、藍瓶實驗(分析化學)、步驟入題,沒   作實驗不易得分。 (5) 生活時事題:瘦肉精、青蒿素,以原理、官能基推斷,難度適中。 ▼105 年大學指定考試化學考科命題分配表(99課綱) 冊別 章節 單選 3% 多選 4% 非選 2% 配分 基礎化學(一) 第一章 1 7 (11) 第二章 第三章 15 第四章 (21) 基礎化學(二) 第一章 2 二、2,3,4 11 第二章 (23) 第三章 第四章 基礎化學(三) 第一章 (7),12,(19) (21) 17 (21) 第二章 13 (21) 第三章 11,14,19 選修化學(上) 第一章 6、18 1 29 (31) 第二章 16、20 第三章 7 第四章 9 第五章 10、17 21、25 選修化學(下) 第六章 24、(21) 26 第七章 3,4,5,8 23 三 第八章 實驗 22,(25) 二 10

(2)

參考資料

說明:下列資料,可供回答問題之參考

一、元素週期表(

1 ~

36  號元素)

二、理想氣體常數 

R = 0.08205 L‧atm‧K

- 1

‧mol

- 1

8.31 J‧K

- 1

‧mol

- 1

第壹部分:選擇題

(占 80分)

一、單選題

(占 60 分) 說明︰第1 題至第20題,每題有 5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畫記在 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3 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 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由 X 與 Y 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若化合物中 X 與 Y 的質量比是 3 : 1 ,而 X 與 Y 的相 對原子量比是12: 1 ,則下列何者是該化合物的化學式? (A) XY4   (B) XY3    (C) XY2    (D) X2Y    (E) X3Y 【答  案】 (A)     【概念中心】定比定律、莫耳計量、化合物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一) 1-2 【試題解析】X 與 Y 莫耳數比=:=:= 1 : 4  X1Y4

試題詳解與分析

(3)

2. 碘可以形成很多種氧化物,且可具有不同的氧化數。有一種很特殊的碘與氧的化合物稱 為碘酸碘。已知其中碘的氧化數分別為 +3 與 +5 ,則下列何者是碘酸碘的化學式? (A) I2O3    (B) I3O5    (C) I3O6    (D) I4O5    (E) I4O9 【答  案】 (E)     【概念中心】碘酸碘、氧化數、化學式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一) 4-2 ;南一版基礎化學(二) 1-4 【試題解析】碘酸碘化學式為I(IO3)3,由碘陽離子I3 +和碘酸根陰離子 IO3 -所構成,分子量 652 。( I = 127 )

  I(IO3)3(aq) I3 + (aq)+ 3 IO3 - (aq)

碘酸碘中碘的氧化數為+3 、+ 5 兩種價態 1.  陰離子 IO3 -碘酸根:先定 O =- 2 ,得 I =+ 5 2.  陽離子 I3 +碘離子:依題意,碘的氧化數分別為+ 3 與+ 5 (陰離子),  得 I =+ 3 化學式I(IO3)3=I4O9  (E) 正確 3 . ~ 5 . 題為題組   下圖表示以乙炔為起始物合成一些簡單有機化合物的反應流程圖。圖中~表示氧化 或還原反應等過程,甲~丁為有機化合物的代號。已知所有反應物以等莫耳數在其適當的反 應條件下,均可往箭頭所示的方向進行。試依箭頭所示的方向,推出甲~丁的有機化合物後, 回答3. ~ 5. 題。 3. 代號乙是什麼化合物?

(A) CH3OH    (B) CH3CHO    (C) CH3COOH    (D) C2H5OC2H5   (E)

CH3COOC2H5

4. 代號丁是什麼化合物?

(A) CH3OH    (B) CH3CHO    (C) CH3COOH    (D) C2H5OC2H5   (E)

CH3COOC2H5

5. 過程~中,哪些屬於氧化反應?

(4)

【答  案】3.   (B)   4.   (E)   5.   (D) 【概念中心】3.  乙炔反應  4.  酯化反應、中和反應  5.  醇類氧化、乙醛製備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下) 7-2 、 7-3 【試題解析】3.  判斷乙  乙醛   HC≡CH +H2O Comb i n CH3CHO (乙醛) 4.  判斷丙  乙酸

  2 CH3COOH (乙酸)+Ca(OH)2 → Ca(CH3COO)2+2 H2O (中和反應)

 判斷丁  乙酸乙酯  CH3COOH + C2H5OH → CH3COOC2H5(乙酸乙酯)+H2O (酯化反應) 5.   1°Com b i n 醛 Com b i n 酸   為氧化反應, 為還原反應

 1°醇   \s\up 6((K2Cr2O7 )   \s\up 6((K2Cr2O7 ) 

      乙醇         乙醛(乙)       乙酸(丙)  判斷甲  乙烯   HC≡CH + H2 → H2C = CH2(乙烯)  反應:乙醛製備( Wacker 程序法) 乙烯氧化   2 H2C = CH2+ O2 → 2 CH3CHO  碳平均氧化數升高 C (-2 → –1) 氧 化  屬於氧化反應為   (D) 正確 6. 利用電子組態可以描述原子的特性。下列有關電子組態的敘述,何者正確? ( 甲 ) C 原子的基態,其電子組態為 1s22s22p2 ( 乙 ) Ne 原子的激發態,其電子組態不可能是1s22s22p53s1 ( 丙) Mn原子的基態和 Mn2 +離子的基態皆具有未成對電子 (A) 只有甲   (B) 只有乙   (C) 乙與丙   (D) 甲與丙   (E) 甲與乙 【答  案】 (D)     【概念中心】電子組態、激發態、未成對電子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上) 1-4 【試題解析】電子組態:

(5)

C 原子的基態6C: [He] 2s22p2= 1s22s22p2  甲正確

Ne 原子的基態10Ne : [He] 2s22p6=1s22s22p6,故 1s22s22p53s1 為激發態

 乙不正確

Mn 原子的基態25Mn: [Ar] 3d 5 4s2 ,Mn2 +離子的基態 25Mn2 +: [Ar] 3d 5 ,

(6)

7. 某純物質具有下列特性: (1) 沸點在高壓環境下會比一大氣壓時的高 (2) 三相點的溫度比正常熔點的溫度高 依據上述特性,下列何者為此物質的三相圖? (A)        (B)        (C)          (D)        (E)        【答  案】 (B)     【概念中心】查理定律、絕對零度、三相圖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三) 1-2 南一版選修化學(上) 3-2 【試題解析】絕對零度時0 K (- 273  ℃),氣體分子活動範圍為零,體積為零,即壓力為 零,分子間距離亦等於零。 (A) 、 (D) 皆不正確 (B) 壓力升高,沸點上升;三相點>熔點  正確 (C) 壓力升高,沸點上升;三相點<熔點  不正確 (E) 壓力升高,沸點下降;三相點>熔點  不正確 《速解》 1 atm 時,純物質具有固定沸點、熔點,依圖形沸點 100  ℃、熔點 0℃  純 水 故本題為水的三相圖  (B) 8. 甲、乙、丙、丁、戊為五種有機化合物的代號。已知甲可作為抗凍劑,乙可進行酯化反 應,丙可還原生成二級醇,丁可做為麻醉劑,且其沸點高低的排列順序為甲>乙>丙> 丁>戊。若五種化合物依甲、乙、丙、丁、戊順序排列,則下列哪一排列正確? (A) 乙醇、乙酸、乙烷、乙醚、丙酮 (B) 乙烷、乙酸、乙醇、丙酮、乙醚 (C) 乙酸、乙二醇、丙酮、乙烷、乙醚 (D) 乙二醇、乙酸、丙酮、乙醚、乙烷 (E) 乙二醇、乙酸、乙醚、丙酮、乙烷 【答  案】 (D)    

(7)

【概念中心】酯化反應、醇類氧化、有機氫鍵、抗凍劑、麻醉劑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下) 7-2 、 7-3 、 7-5 【試題解析】 (1) 抗凍劑:具有氫鍵,與水互溶(甲) (2) 酯化反應:酸類、醇類(乙) (3)   2°Com b i n 酮(丙) (4) 選項中,可做為麻醉劑:乙醚(丁) (5) 選項中,沸點最低:乙烷(戊)   結論  (D) 皆相符 (6) 有機氫鍵-分子量相近,具有氫鍵,對水溶解度大、沸點高,順序皆為:   醯胺>羧酸>醇>胺>醛>酮>醚>烴    [  ← 氫 鍵 →  ]   沸點:乙二醇(雙氫鍵)>乙酸(氫鍵)>丙酮>乙醚>乙烷  (D) 正確   例外:甲醛、乙醛、丙酮亦與水生氫鍵,但 3°胺無氫鍵(無 N - H 鍵) 9. 有一單質子弱酸( HX )的鈉鹽NaX,已知0.20 M的NaX溶液之 pH 值為10。現擬以 HX 和NaX混合配製 pH 值為 6.0 的緩衝溶液,則此緩衝溶液中 ] HX [ ] X [  的比值最接近下 列哪一數字? (A) 0.20    (B) 0.50   (C) 1.0  (D) 2.0  (E) 5.0 【答  案】(A)     【概念中心】緩衝溶液、 pH 值、鹽水解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上) 4-4 、 4-5 南一版基礎化學(二) 1-2 【試題解析】 (1) 求 HX 弱酸的Ka   弱酸鈉鹽 NaX水解:呈鹼性    pH 值= 10  pOH 值= 4  ∴[OH- ] =10- 4 M    X- H 2O HX + OH -    Kh === [OH- ] =    10- 4 = ∴  K a= 210 - 7 甲 抗凍劑 乙 酯化反 應 丙 還原為 2° 醇 丁 麻醉劑 沸點最低戊 (A) 乙醇 乙酸 乙烷() 乙醚 丙酮( ) (B) 乙烷( 乙酸 乙醇() 丙酮( 乙醚( (C) 乙酸 乙二醇 丙酮 乙烷( ) 乙醚() (D) 乙二醇 乙酸 丙酮 乙醚 乙烷

(8)

(2) 求 HX 、NaX緩衝溶液的的比值

   HA(aq) H+ (aq)+A- (aq)

   [H + ] = K a× ( pH 值= 6  ∴  [H + ] =10- 6 M )    10- 6 210 - 7× ∴ = 0.2  (A) 正確 10. 以二鉻酸鉀滴定未知濃度的亞鐵離子酸性水溶液時,常以二苯胺磺酸鈉作為指示劑。其 中,二苯胺磺酸根離子作為指示劑的變色原理如下式所示: 在此條件下,下列有關 ( 甲 ) 鉻離子、 ( 乙 ) 亞鐵離子與 ( 丙 ) 二苯胺磺酸根離子之間 還原力的比較,哪一項正確?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E) 乙>甲>丙  【答  案】 (B)     【概念中心】氧還滴定、指示劑原理、還原力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上) 5-2 【試題解析】反應順序:先強 (1) 後弱 (2)   還原力: ( 乙 )   Fe2 + ( 丙 ) 指示劑 ( 無 色 )  …………  (1) 氧還滴定:    Cr2O72 - ( 橙 ) + 6   Fe2 + ( 淡綠 ) +14  H+ →  2   Cr3 + ( 深綠 ) +6   Fe3 + ( 黃 ) + 7   H 2O 強氧化劑 強還原劑 弱還原劑 弱氧化劑   還原力: ( 乙) Fe2 + ( 甲 ) Cr 3 + ………  (2) 指示劑:    Cr2O72 - ( 橙 ) + 3 指示劑 ( 無色 ) + 8   H+ →  2   Cr3 + ( 深綠 ) + 3 指示劑 ( 紫紅色 ) + 7   H2O 強氧化劑 強還原劑 弱還原劑 弱氧化劑   還原力: ( 丙 ) 指示劑 ( 無色 ) > ( 甲 )   Cr 3 + ………  綜合判斷: 還原力: ( 乙 )   Fe2 + ( 丙 ) 指示劑 二苯胺磺酸根 ( 無色 ) > ( 甲 )   Cr 3 +   (B) 正確 (指示劑原理:氧化、還原力需介於兩反應物之間) — ↓

(9)

( 乙 ) 還原劑: Fe2 + →  Fe3 + e- ( 丙 ) 還原劑:二苯胺磺酸鈉 ( 無色 )  → 二苯胺磺酸鈉 ( 紫紅色 ) + 2   H+ +2   e - ( 甲 ) 還原劑: 2   Cr3 + 7   H 2O  →  Cr2O72 -+ 14  H++ 6   e - 《補充》 以 K2Cr2O7 為氧化劑,來滴定硫酸銨亞鐵    Cr2O72 - ( 橙 ) + 6   Fe2 + ( 淡綠 ) +14  H+ →  2   Cr 3 + ( 深綠 ) +6   Fe3 + ( 黃 ) + 7   H 2O 指示劑:二苯胺磺酸鈉 [ 無色 → 紫紅色 ]  (被 Cr2O72 -氧化) 《說明》 (1) 因滴定終點顏色變化不明顯,需指示劑,達當量點時,多加一滴二鉻酸鉀溶   液,此時因已無鐵 (II) 離子可氧化,故二苯胺磺酸鈉開始被 Cr2O72 -氧化而 呈   紫紅色,表示已達滴定終點。   錐形瓶顏色變化: Fe2 + ( 淡綠 )  →  Cr3 + ( 深綠 )  → 紫紅色 ( 指示劑 ) (2) 加 H2SO4目的:   Cr2O72 -氧化產生 Cr3 +需在酸中進行。  使硫酸銨亞鐵Fe(NH4)2  (SO4) 2.6   H2O 鹽類溶解。  加鹽酸HCl 則氧化產生 Cl2 ,干擾氧化還原反應。   2   MnO4 -+ 10  Cl-+ 16  H+ →  2   Mn2 ++ 5   Cl2 +8   H2O  加硝酸 HNO3則還原產生NO2,干擾氧化還原反應。 11. 王同學在定溫下,進行氣體平衡反應的實驗,想利用實驗數據求得反應的平衡常數。所 使用的氣體為NO2與 N2O4 ,其初始的濃度及經過一段時間後,到達平衡時的濃度如下 表所示。 試問下列哪一數字最接近N2O4(g) 2 NO2(g) 反應的平衡常數? (A) 11.7    (B) 7.56    (C) 9.710 - 1   (D) 8.510- 2    (E) 4.710 - 3 【答  案】 (E)   【概念中心】平衡常數Kc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三) 3-3     氣體 實驗 初始濃度(M) 平衡濃度(M) [NO2] [N2O4] [NO2] [N2O4] 1 0.00 0.67 0.055 0.64 2 0.05 0.45 0.046 0.45 3 0.03 0.50 0.048 0.49 4 0.20 0.00 0.020 0.09

(10)

【試題解析】實驗1 :Kc=== 4.7310 - 3 (M) 12. 下圖 ( 一 ) 為一級反應 A→B 的反應物濃度與時間的關係圖。圖 ( 二 ) 為反應速率與反 應物濃度的關係圖。    圖 ( 一 ) 反應物 A 的濃度隨時間變化 圖 ( 二 ) 反應速率隨反應物濃度變化 試問哪兩條關係線能正確描述此一級反應? (A) 甲與己   (B) 乙與庚   (C) 丙與戊   (D) 丙與己   (E) 甲與庚 【答  案】 (D)   【概念中心】反應速率、一級反應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三) 1-1 【試題解析】圖 ( 一 ) : M-t 圖 《公式》一級反應: r == k[A] 1  丙(一級反應) (積分、取對數後…)

log =   log[A] =log[A]0-() t

圖 ( 二 ) : r–M 圖 《公式》一級反應: r ==k[A ]1 反應速率與濃度成正比:   [A]    己(一級反應) (1) 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變化率相同, (2)Δt 相同,反應物呈等比級數遞減 《補充》     氣體 實驗 平衡濃度(M) 平衡常數 [NO2] [N2O4] Kc= 1 4 2 2 2 ] O N [ ] NO [ 1 0.055 0.64 4.7310-3(M) 2 0.046 0.45 4.7010-3(M) 3 0.048 0.49 4.7010-3(M) 4 0.020 0.09 4.4410-3(M)

(11)

A.各級反應比較: 1.  零級反應:《公式》 r ==k [A ]0k ,反應速率( r = k )與濃度無關   (1) 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變化量相同 ( 同斜率 ) , (2)Δt 相同,反應物 呈等    差級數遞減 2.  一級反應:《公式》 r ==k[A ]1,反應速率( r = k[A]) 與濃度成正比   (1) 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變化率相同, (2)Δt 相同,反應物呈等比級數遞 減 3.  二級反應:《公式》 r ==k[A ]2,反應速率( r = k[A]2 )與濃度平方  成正比   (1)Δt 間隔加倍,反應物濃度減半, (2) 反應物遞減,但非等差、非等比級數 4.  結論:   (1) 零次反應:Δt內,消耗濃度固定,即反應速率= k 與濃度無關,半衰期與    濃度成正比   (2) 一次反應:Δt內,「濃度/初濃度」比值固定,半衰期不受濃度變化影響   (3) 二次反應:隨濃度的消耗,半衰期愈來愈長(含二次以上反應) B.各級反應特性 級數 表示 M-t關係 T1/2 M-t圖 線性圖 0 r=k [A]0-[A] = kt  [A] = [A]0-kt 1 r=k[A] log=  log[A]=log[A]0- 2 r=k[A]2 -= kt =+kt

(12)

13. 右圖中甲、乙、丙三條曲線,為氣體分子的運動速 率與相對分子數目的分布關係。若根據右圖,則下 列敘述,哪一項正確? (A) 若曲線代表三種不同氣體分子,在同溫下的分 子   運動速率分布,則丙的平均動能最大 (B) 若曲線代表三種不同氣體分子,在同溫下的分 子   運動速率分布,則甲一定是雙原子分子 (C) 若曲線代表三種不同氣體分子,在同溫下的分子   運動速率分布,則平均速率的大小依序為甲>乙>丙 (D) 若曲線代表氮氣在三種不同溫度的分子運動速率分布,則甲的平均動能最高 (E) 若曲線代表氮氣在三種不同溫度的分子運動速率分布,則甲的溫度最低 【答  案】 (E)   【概念中心】平均動能、平均速率、絕對溫度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三) 2-3 【試題解析】 (A) 不同氣體,同溫下,分子的平均動能相同    Ek=  RT = K (常數)  分子平均動能由絕對溫度 T 決定 (B) 不同氣體,同溫下,則甲分子量最大,但不一定是雙原子分子    Ek=  M0v2=  RT  ∴ v =   v    平均速率 v :丙>乙>甲  分子量 M0 :甲>丙>乙 (C) 不同氣體,同溫下,同理 (B) 則平均速率的大小依序為 丙>乙>甲 (D) 同一氮氣,不同溫度,則丙的平均動能Ek最高    Ek=  M0v2 =  RT  ∴ v =   Ek  v    平均速率 v :丙>乙>甲  平均動能 Ek:丙>乙>甲 (E) 同一氮氣,不同溫度,同理 (D) 則甲的溫度最低   (E) 正確   平均速率 v :丙>乙>甲  絕對溫度 T :丙>乙>甲 14. 下列反應是製造氫氣的重要方法之一   CH4(g)+H2O(g) Ni ,700K CO(g)+3 H2(g) ΔH<0 當反應達平衡後,若改變此反應的條件,則下列有關反應平衡位置移動的敘述,哪一個 正確? (A) 增加壓力,平衡向產物方向移動      (B) 將溫度提高,平衡向反應物方向移 動 (C) 加入鈍氣,平衡向反應物方向移動     (D) 增加的Ni量,平衡向反應物方向移 動 (E) 將 H2O(g) 完全移除,不會改變平衡位置 【答  案】 (B)    【概念中心】動態平衡、催化劑

(13)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三) 3-3 【試題解析】Kc=(分子、分母皆≠1 ,第 1 效應>第 2 效應) 第1 效應:外加改變平衡因子,濃度變化(左邊↑、↓、-) 第2 效應:再平衡移動時,濃度變化(右邊↑、↓、-) 15. 下列有關三種化合物 CH2O 、C2H4O2(乙酸)和 C6H12O6 (葡萄糖)的敘述,何者正確? (A) 三者互為同分異構物        (B) 三者含碳的質量百分率相同 (C) 三者皆可與鋅粉反應,產生氫氣   (D) 三者皆可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紅色沉澱 (E) 三者與硝酸銀的氨水溶液反應,均產生銀鏡反應 【答  案】 (B)    【概念中心】簡式相同、斐林試劑、多侖試劑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一) 3-1 【試題解析】CH2O 為甲醛。 (A) 分子式不相同,故非同分異構物。 (B) 簡式皆相同: CH2O ,故成分元素之 P %(百分組成)相同。 (C)( 乙 ) 酸可與活性金屬(鋅粉 )反應,產生 H2(g)↑ 。 (D)(E) 甲醛、葡萄糖(醛醣)可與斐林、多侖試劑產生( 氧化)反應。 斐林:HCHO+ 2 Cu2 + 5 OH → HCOO 3 H 2O + Cu2O(s)↓

多侖:HCHO+ 2 Ag(NH3)2++ 3 OH - → HCOO-+ 4 NH3+2 H2O +2

Ag(s)↓ 註:乙酸為氧化最終產物,無法與斐林、多侖試劑產生(氧化)反應。 註:硝酸銀的氨水溶液即「多侖試劑」。 《補充》同分異構物特性: 甲醛 乙酸 葡萄糖 結果 (A)分子式 CH2O C2H4O2 C6H12O6 (B)碳 Wc(%) 40% 40% 40% 相同 (C)鋅粉  H2(g)↑  (D)斐林試劑 Cu2O(s)↓  Cu2O(s)↓ (E)多侖試劑 Ag(s)↓銀鏡  Ag(s)↓銀鏡 1 CH4(g)+1 H2O(g)   K 700 , Ni  1 CO(g)+3 H2(g)+|ΔH | 判定 (A) P↑、V↓ ↑  ↑ —↓ 向係數小 (B) T↑ —  — 向吸熱移動(正確) (C)加入鈍氣 -- -- × -- -- -- 分壓不變 (D)加 Ni 催化劑 -- -- × -- -- -- 正逆等量加速 (E)移除 H2O(g) —  — 向 [H2O]↑ 移動

(14)

相同點:實驗式、分子式、成分元素之P %(百分組成)、等重時原子數相同

 、等重有機物燃燒時需 O2 、產生之CO2、H2O 皆相同。

相異點:結構式、電子點式、示性式、物性及化性。

16. 下列哪一個分子具 sp3 混成軌域,且其鍵角最小?

(A) BeCl2  (B) BCl3   (C) CH4    (D) H2O    (E) NH3

【答  案】 (D)    【概念中心】混成軌域、分子形狀、鍵角、 L.P.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上) 2-2 、 2-3 【試題解析】 《補充》 鍵角判斷 A.中心原子無 L.P. 時: B.中心原子 L.P. 數愈多,鍵角愈小   (1) B.P. :受到兩原子核吸引,電子雲較長且薄,占空間較小。   (2) L.P. :只受到一原子核吸引,電子雲易膨脹,占空間較大。 電子對間斥力大小:L.P. - L.P. > L.P. - B.P. > B.P. - B.P. 分 子 路易士結構式 混成軌域  L.P.(中心) 分子類型 形狀 鍵角 (A) BeCl 2 sp 0 AX2 直線 180 ° (B) BCl3 sp2 0 AX3 三角形平面 120° (C) CH4 sp3 0 AX4 四面體 109.5° (D) H2O sp3 2 AX2E2 彎曲形 (角形 ) 104.5° (最小 ) (E) NH3 sp3 1 AX3E 角錐形 107° 鍵結軌域 sp sp2 sp3 分子形狀 直線 平面三角形 四面體 圖 形 鍵 角 180° 120° 109.5°

(15)

               

(16)

17. 工業上利用電解氧化鋁的方式來製備鋁金屬,若要生產54克的鋁金屬約需要多少庫侖的 電量? (A) 1.9105  (B) 2.9105  (C) 5.8105  (D) 1.2106  (E) 1.5106 【答  案】 (C)    【概念中心】法拉第電解定律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上) 5-4 【試題解析】法拉第電解定律 《公式》F ==== n×M×V ( E =)     F ==     F === 6 ( F ) ∴ Q =579000= 5.79105(Coul) 18. 假設原子序 119 的新元素 Q 為一穩定元素,則根據化學元素的週期性,可預測 Q 的性質。 下列有關Q 的敘述,哪一項正確? (提示:氙與氡的原子序分別為54與86,氙、氡與氪同族) (A) Q 為非金屬元素 (B) Q 與水反應形成 QOH (C) Q 與水反應產生氧氣 (D) Q 所形成的碳酸鹽,其化學式為 QCO3 (E) Q 形成 Q-陰離子的電子組態與惰性元素相同 【答  案】 (B)    【概念中心】元素的週期性、週期表、 IA 族、原子序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上) 1-5 【試題解析】原子序119Q 為 IA 鹼金族元素(如下表, IA 原子序=鈍氣+ 1 ) (A) Q 為金屬元素 (B) Q 與水反應生成 QOH  正確 (C) Q 與水反應產生氫氣 (D) Q 所形成的碳酸鹽,其化學式為 Q2CO3 (E) Q 形成 Q+陽離子的電子組態與惰性元素相同 19. 將固態碳與氣態二氧化碳在 1.0 升的 密閉容器中加熱至1160 K,可形成一 氧化碳。在反應過程中每兩小時測量 週期 IA 族 鈍氣 原子序 1 1 2He 2 2 3 10Ne 10=2+8 3 11 18Ar 18=10+8 4 19 36Kr 36=18+18 5 37 54Xe 54=36+18 6 55 86Rn 86=54+32 7 87 118 (未知) 118=86+32 8 119

(17)

系統總壓力,如右圖。反應式如下:    C(s) +CO2(g) 2 CO(g) 當反應達成平衡時,仍有固態碳殘留於容器中。 假設CO2及CO 均為理想氣體,根據上述資料,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反應達成平衡時, CO2與CO 的莫   耳數比為 1 : 2 (B) 反應達成平衡時, CO2與CO 的總莫耳數為 0.053 莫耳 (C) 反應達成平衡時, CO 的分壓為 3.37 atm (D) 此反應的平衡常數 Kp 約為27.9 (E) 若在相同容器中,改注入各 0.0263 莫耳的 CO2及CO 的氣體,當反應達成平衡時,    CO2氣體的莫耳數將增加 【答  案】(D)     【概念中心】 PV =nRT 、動態平衡、平衡常數 Kp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三) 1-3 、 3-2 、 3-3 【試題解析】以分壓代替莫耳數: 1 C(s) + 1 CO2(g) 2 CO(g)   Δn =+ 1 (氣體係數差= 2 -( 0 + 1 )) 最初 過量 5.00 0 反應 -3.37  - 3.37   + 6.74  + 3.37 (係數比) 平衡 過量 1.63 6.74 + 3.37依題意再由係數比推得反應莫耳數 (A) n  P分壓   === 1 : 4.135 (B) PV=nRT    1.631=nCO20.0821160  nCO2= 0.017 mol    6.741= nCO0.0821160   nCO = 0.071 mol    nCO2+ nCO = 0.017 + 0.071 = 0.088 mol (C) 達平衡時,由 (A) 得 CO 的分壓為 6.74 atm (D) 平衡常數 Kp === 27.87 ( atm )  (D) 正確 (E) PV=nRT    P CO21 = 0.02630.0821160   PCO2=2.50 atm    PCO1 = 0.02630.0821160   PCO =2.50 atm   代入平衡常數式求 Q === 2.50 < Kp (27.87 atm)   ∴平衡向右 () ,平衡時, CO 的莫耳數將增加, CO2的莫耳數將減少。

(18)

20. 下列哪一個現象或事實與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無關? (A) 水滴在玻片上呈現半球形 (B) Br2與 ICl 兩者分子量相近,但 ICl 沸點較高 (C) 銀飾在空氣中會慢慢失去光澤 (D) 碘的沸點高於氯的沸點 (E) 正戊烷的沸點比新戊烷高 【答  案】 (C)     【概念中心】分子間作用力、氫鍵、凡得瓦力、極性、沸點比較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上) 2-3 、 2-4 【試題解析】分子間作用力:氫鍵、凡得瓦力(極性、非極性、面積、對稱性) (A) 水具有氫鍵、極性,因分子間引力造成表面張力較大 (B) Br2、 ICl 分子量相近,但 ICl 為極性分子,沸點較高 (C) 銀飾在空氣中因氧化而失去光澤  氧化還原(無關) (D) 皆非極性,分子量: I2> Cl2 ,碘的凡得瓦力較氯大,沸點: I2> Cl2 (E) 皆非極性,同分子量,面積(主碳鏈):正戊烷>新戊烷,   沸點:正戊烷>新戊烷

二、多選題

(占 20 分) 說明︰第21題至第25題,每題有 5 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選項畫 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4 分; 答錯1 個選項者,得 2.4 分;答錯 2 個選項者,得 0.8 分;答錯多於 2 個選項或所有 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21. 下列哪些選項中的兩組操作,產生相同的氣體? (A) 消毒傷口塗上雙氧水;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 (B) 檸檬汁加小蘇打;鹽酸滴入大理石 (C) 浴廁清潔劑(鹽酸)加漂白水;金屬鈉加水 (D) 鹽酸滴入鋅粉;電解濃食鹽水陽極產生的氣體 (E) 汽水加食鹽;水滴入電石 【答  案】(A)(B)     【概念中心】氣體反應、 O2 製備、活性金屬加酸、碳酸(氫)根加酸、電解濃食鹽水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一)4-1(E) 南一版基礎化學(三)1-1(B)(E)、 2-3(A) 南一版選修化學(上)5-1(C) 、 5-3(C)(D) 、5-4(D) 南一版選修化學(下)6-1(C)

(19)

【試題解析】 22. 在高中化學實驗室,進行滴定或合成等實驗時,下列哪些是安全且正確的實驗操作? (A) 進行滴定前,先用去離子水清洗滴定管後,即可將待滴定物倒入管內開始滴定 (B) 在玻璃管上套橡皮管時,可先用水濕潤玻璃管 (C) 氫氧化鈉溶液配製後,可將其置於玻璃瓶中長期存放 (D) 高溫的反應產物,應等其冷卻後,再測量產物質量 (E) 具高揮發性的溶液加熱時,使用水浴法以避免直接加熱造成危險 【答  案】(B)(D)(E)   【概念中心】實驗操作、酸鹼滴定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二) 1-3 ;實驗室安全守則 【試題解析】(A) 滴定為高精準度實驗,「一滴溶液」即可大幅改變 pH 值   滴定管「可以」以盛裝溶液潤洗,因可去除蒸餾水,以增加精確度。     (A) 不正確   錐形瓶「不可」以盛裝溶液潤洗,因使待測液增加,會降低精確度。   滴定前,從滴定管尖端去除氣泡或欲滴下的酸液。(使尖端充滿標準液,    避免誤差) (B) 實驗技巧:(防止玻璃器皿破裂而受傷)   將玻璃管、溫度計或漏斗插入軟木塞或橡皮塞等時,宜先用水溼潤玻璃管和   塞子,再以墊布包裹玻璃管,徐徐旋轉插入,以免玻璃管折斷傷手。 (C) 氫氧化鈉對玻璃具有腐蝕性,配製溶液後,不可於玻璃瓶中長期存放。     (C) 不正確 (D) 使用天平之注意事項:避免高溫、濕度大、連續或強烈震動,以免侵蝕、損   壞天平。 (E) 使用水浴法「隔水加熱」時,因水的比熱大,故溫度上升和緩,較為安全。 選項 操  作 氣體反應式 (A) 傷口塗 H2O2 2 H2O2   2 Fe 2 H 2O+O2↑ 相同

加熱氯酸鉀、MnO2 2 KClO3 MnO 2 2 KCl+3 O2↑

(B) 檸檬汁加小蘇打 NaHCO3+H

→ Na+H

2O+CO2↑

相同

鹽酸加大理石 CaCO3+2 HCl → CaCl2+H2O+CO2↑

(C) 鹽酸加漂白水 NaClO+2 HCl → NaCl+H2O+Cl2↑ 

金屬鈉加水 2 Na+2 H2O → 2 NaOH+H2↑

(D) 鹽酸加鋅粉 Zn+2 HCl → ZnCl2+H2↑ 

電解濃食鹽水 2 NaCl+2 H2O → 2 NaOH+H2↑+Cl2↑

(E) 汽水加食鹽 H2CO3+NaCl → NaHCO3+HCl → NaCl+H2O+CO2↑ 

(20)
(21)

23. 將瘦肉精添加於豬隻等動物飼料中,可以促進蛋 白質合成,增加動物的瘦肉量,少長脂肪。瘦肉 精之一的萊克多巴胺的結構式,如右圖,分子量 為301 g mol—1,對於水的溶解度為 4100 mg L— 1 。萊克多巴胺原先是研發作為氣喘用藥,但未 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人體實驗。但允許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的安全殘 留量,則常參考FDA標準。 下列與瘦肉精相關的敘述,哪些正確? (A) 萊克多巴胺的分子式為 C18H22NO3 (B) 萊克多巴胺的結構具有酚基與胺基 (C) 萊克多巴胺在美國可以少量用於治療氣喘病 (D) 萊克多巴胺對於水的溶解度,比食鹽易溶約10倍 (E) 添加 18.5 克的萊克多巴胺於每噸飼料中,其量等於18.5 ppm 【答  案】(B)(E)     【概念中心】時事、瘦肉精、酚基、胺基、溶解度、ppm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下) 7-3 、 7-6 南一版基礎化學(一) 1-4 【試題解析】(A) 分子式應為 C18H23NO3 ,分子量1218 + 123 + 141 + 163 = 301 g mol- 1    (B) 結構式有 2 個酚基與 1 個胺基  (B) 正確    (C) 萊克多巴胺尚未通過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人體實驗,不得直接使用於   人體,但允許在飼料中添加。 (D) 萊克多巴胺對水的溶解度為 4100 mg L - 1 ,即溶解度S = 0.41 g / 100 mL 水,   明顯小於食鹽。( NaCl 溶解度 S = 35.9 g / 100 mL 水, 25 ℃ ) (E) 萊克多巴胺 18.5 克/ 1 噸飼料= 18.5103毫克/ 103 公斤飼料=   = 18.5 ppm ( 1 ppm =)  (E) 正確

(22)

24. 在某實驗中,先於燒杯內倒入 4 毫升的 0.1M [Ni(H2O)6] 2 +水溶液後,緩緩加入 16毫升 的0.05 M的乙二胺(en)水溶液。假設完全反應後,[Ni(H2O)6] 2 +與乙二胺皆無剩餘, 則產生化合物甲與水。下列有關化合物甲與相關的敘述,哪些正確?(已知乙二胺為雙 牙基) (A) 含有一個en配位基    (B) 含有兩個 H2O 配位基    (C) 鎳的氧化數為+ 2 (D) 鎳離子的配位數為 4    (E) 反應物具 [Ni(H2O)6] 2 +有顏色 【答  案】(B)(C)(E)    【概念中心】錯合物、配位基、配位數、配位基強弱、限量試劑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下) 6-3 【試題解析】中心 Ni2 + sp3d2混成軌域,配位數=6 (可與 6 個單牙基配位,或 3 個雙牙基 配位) 1.  配位基強弱:( NH3左方為強配位基)   CO , CN- NO 2-> en > NH3>SCN-> H2O > C2O42 -> OH-> F - Cl Br I -  因配位基強弱en> H2O ,故en(雙牙基)較 H2O 優先 配位 2.  求限量配位基(毫莫耳數)

 n ([Ni(H2O)6] 2 +): 0.1 M4 ml = 0.4 m mol  [Ni(en)3] 2 +可與 0.43 =

1.2 毫莫  耳en配位

  n(en) : 0.05 M16 ml = 0.8 < 1.2 m mol  ∴en為限量配位基

 1 [Ni(H2O)6] 2 ++ 2 en → 1 [Ni(en)2 (H2O)2] 2+(甲)+ 4 H2O     (A) 甲含有 2 個 en配位基   (B) 甲含有 2 個配位基 H2O  (B) 正確   (C) 配位基en、 H2O 氧化數皆為 0 ,故鎳的氧化數為+ 2  (C) 正確   (D) 鎳離子的配位數為 6  (E) Ni2 +混成軌域 sp3d2後,仍有未成對電子,反應物 [Ni(H 2O)6] 2+淡綠色     (E) 正確 《補充》 錯合物表示: [ 中心離子(極性分子) a (陰離子) b]n±  n :錯離子價數

(23)

1.  中心離子:具有「空價軌域」之(過渡)金屬原子(或陽離子) 2.  配位基:具有「孤對電子( L.P. )」之極性分子(或陰離子)配位基   (1) 鍵結:「離子鍵」與「配位共價鍵」   (2) 種類:單牙基、雙牙基、六牙基   單牙基:《中性配基》 CO , NH3,H2O , NO    《陰離子配基 》CN SCNOH NO 2 ,F, Cl , Br ,I,S2O32    《π 鍵配基》 NO+ CO 2, O2 ,C2H4   雙牙基: CO32 ,C2O42, SO42 ,(CH2NH2 ) 2 (乙二胺 en ), C4H4O62    (酒石酸根)   六牙基:EDTA (乙二胺四乙酸根) 25. 在氧化還原滴定實驗中,先用草酸鈉標定過錳酸鉀溶液的濃度,再以標定後的過錳酸鉀 溶液測定未知試樣中亞鐵離子的含量。下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哪些正確? (A) 須精稱乾燥草酸鈉的質量,以得知其準確的莫耳數 (B) 標定後的過錳酸鉀溶液,必須儲存於褐色瓶中,且避免光照 (C) 標定過程中,過錳酸鉀為還原劑,草酸鈉為氧化劑 (D) 在標定過錳酸鉀溶液時,標定一次即可精確求得其濃度,無須進行多次再求平均的 方式 (E) 以標定後的過錳酸鉀溶液滴定待測樣品中的亞鐵離子,至溶液淡紫色不消失,即為 滴   定終點 【答  案】(A)(B)(E)    【概念中心】氧化還原滴定、氧化劑、還原劑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上) 5-2 【試題解析】 (C) 在酸中過錳酸鉀 MnO4 -(紫色)  Mn2 +(淡紅色)(+ 7 → + 2 )本 身還   原,可作氧化劑,草酸鈉為還原劑 C2O42 - → 2 CO2 (+3 → + 4 ) 2 本身氧   化,可作還原劑。 (D) 標定過錳酸鉀溶液濃度時,可進行三次以上,再求其平均值。 《補充》 《標定》以 KMnO4 為氧化劑,來滴定草酸H2C2O4(需要加熱至70~ 90℃ 間) 氧化劑 還原劑 指示劑 終點 備註 1.標定 KMnO4(待測液) H2C2O4(標準液) MnO4- 淡紅 → 紫

(24)

     2 MnO4 -(紫)+ 5 C2O42 -(無色)+ 16 H+ → 2 Mn2 +(淡紅 )+      10 CO2↑ + 8 H2O     指示劑: MnO4-無需另加指示劑 [ 淡紅 →紫色 ] 《說明》 (1) 因顏色變化明顯,無需另加指示劑,達當量點時,多加一滴過錳酸       鉀溶液,此時紫色不再消失,表示已達滴定終點。       錐形瓶顏色變化: C2O42 -(無色) → MnO4-(紫)      (2) 室溫下草酸反應太慢,溫度 90℃ 以上草酸易發生分解反應,故需 在        70~ 90℃ 間        H2C2O4+O2 → H2O2+2 CO2↑      (3) 標定 KMnO4 濃度時,可進行三次以上,再求其平均值。 《滴定》以 KMnO4 為氧化劑,來滴定鐵(II ) Fe2 +     (溶液中加入濃 H2SO4 10 ml 使呈酸性)      MnO4-(紫)+ 5 Fe2 +(淡綠)+ 8 H+ → Mn2 +(淡紅)     + 5 Fe3 +(黃)+ 4 H 2O     指示劑: MnO4-無需另加指示劑 [ 淡紅 → 紫色 ] 《說明》 (1) 因顏色變化明顯,無需另加指示劑,達當量點時,       多加一滴過錳酸鉀溶液,此時紫色不再消失,表示       已達滴定終點。       錐形瓶顏色變化: Fe2 +  ( 淡綠 )  →  MnO 4-  ( 紫 )      (2) 標定後的 KMnO4 溶液,須儲存於褐色瓶中,避免       光照分解而放出 O2↑ 。

       2 KMnO4  K2MnO4+ MnO2+O2↑

      或 6 KMnO4  2 K2MnO4 +K2Mn4O8+ 4 O2↑       或 KMnO4  KMnO2+O2↑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

(占 20分) 說明︰本部分共有三大題,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卷」上,並於題號欄標明大題號(一、二 、三)與子題號(1 、 2 、……),作答時不必抄題。計算題必須寫出計算過程, 最後答案應連同單位劃線標出。作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且不 得使用鉛筆。每一子題配分標於題末。 一、張老師給了學生五種水溶液:

H2SO4、NaOH 、 CaCl2 、Cu(NO3)2、Na2CO

3 與一小瓶金屬粉末,請學生以實驗結果表示

這些物質之間的關係。學生交了一份報告:如 右圖。圖中的每一連線兩端的物質兩兩相加,

(25)

均會有明顯的化學反應,其中: (1) 連線 1 與連線 9 均會產生氫氣。 (2) 連線 2 會產生二氧化碳。 (3) 除了連線 1 , 2 , 7 , 9 以外,其他連線均會產生沉澱。 (4) 另外,張老師說 X 原子具有 d10 的電子組態,若將X 溶於稀硝酸後,與硫化鈉溶液 作用,亦即X 離子與硫離子會產生白色沉澱: X2 + (aq)+S2 - (aq) → XS(s) 試回答下列問題(每一子題2 分,共 8 分): 1.  寫出 X 的元素符號。 2.  寫出 Y 的中文名稱。 3.  寫出連線 3 反應的離子反應式,並註明各物質的狀態。 4.  寫出連線 6 反應的離子反應式,並註明各物質的狀態。

(26)

【答  案】1.   Zn ; 2.  硫酸;

3.   Ca2 +

(aq)+CO32- (aq) → CaCO3(s)↓ ; 4.   Zn(s)+Cu2 + (aq) → Zn2 + (aq)+

Cu(s)↓ 【概念中心】電子組態、金屬加酸、碳酸根加酸、兩性金屬、沉澱表、沉澱顏色、氧化還原 【命題出處】南一版選修化學(上) 1-4 ;南一版基礎化學(二) 1-4 、 1-5 【試題解析】1.  判斷 X :  由 (4) X 原子具有 d10 的電子  Cu :[Ar] 3d104s1 Zn : [Ar] 3d104s2  與硫化鈉H2S(aq)產生白色沉澱,因硫化物 CuS(s)深藍色、 ZnS(s) 白色   Zn 粉……答 1. 2.  判斷 Y 、 V :  由(3)  沉澱少為酸 Y 、沉澱多為鹼 V  由 (1) 兩性金屬 Zn 與「強酸 Y 、強鹼 V 」均產生 H2  連線1 : Zn + Y 強酸  Zn +H2SO4 → ZnSO4+H2↑  連線9 : Zn + V 強鹼  Zn + 2NaOH + 2 H2O → Na2[Zn(OH)4] + H2↑   Y 強酸  H2SO4硫酸……答2.   V 強鹼  NaOH 氫氧化鈉…… 3.  判斷 Z :  由(2) H2SO4與Z 碳酸根產生 CO2,故Z 碳酸化合物  Na2CO3 碳酸鈉……  判斷W:  由 (3)  H2SO4 +W產生沉澱  連線8 : H2SO4+ CaCl2 → 2 HCl + Ca2SO4(s)↓   W  CaCl2氯化鈣……   U  Cu(NO3)2 硝酸銅……  連線3 反應: Z ( Na2CO3 )+W( CaCl2 )  離子反應式: Ca2 +

(aq)+CO32- (aq) → CaCO3(s)↓…… 答 3.

4.  連線 6 反應: X ( Zn )+ U (Cu(NO3)2)

 離子反應式:Zn(s)+Cu2 + (aq) → Zn2 + (aq)+ Cu(s)↓…… 答 4.

溶質 Zn H2SO4 NaOH CaCl2 Cu(NO3)2 Na2CO3

Zn (H2↑

) (H2↑) - (Cu(s)) -

H2SO4 H2 (中和 (CaSO4↓) - (CO2↑)

NaOH H2

↑ 中和 (Ca(OH)) 2↓ (Cu(OH)) 2↓ -

CaCl2 - CaSO 4 Ca(OH) 2 - (CaCO 3↓

Cu(NO3)2 Cu(

s) -

Cu(OH)2

↓ - -

(27)

二、在 500 mL 的平底燒瓶內,倒入濃度均為 2 %的葡 萄糖與氫氧化鈉的水溶液各 150 mL ,然後滴入亞 甲藍液(氧化還原指示劑)數滴,亦即燒瓶並沒裝 滿溶液。蓋緊瓶蓋後搖一搖燒瓶,溶液立即呈現藍 色,如右圖的 (a) 。然後操作下列實驗: (1) 將藍色溶液的燒瓶靜置於桌上,數分鐘後溶液 變   為無色透明,如右圖的 (b) 所示。這是「亞甲藍」   還原為「無色亞甲藍」。 (2) 搖動燒瓶 (b) 無色亞甲藍溶液數次後,溶液立即變回藍色,在此過程中,不見有任 何氣泡。 如此上述實驗 (1) 與 (2) ,可輪流操作,溶液會由藍色變為無色,再由無色變為藍色。 1.  寫出實驗 (1) 還原反應的還原劑。( 2 分) 2.  寫出實驗 (2) ,當搖動燒瓶,使無色亞甲藍氧化為藍色亞甲藍反應的氧化劑。( 2 分) 【答  案】1.  葡萄糖; 2.  氧氣 【概念中心】藍瓶實驗、氧化還原指示劑、氧化劑、還原劑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二) 1-4 ;南一版選修化學(上) 5-1 ;分析化學實驗 【試題解析】亞甲藍為芳香雜環化合物,無色時有還原性,可作指示劑、生物染色劑、血跡鑑 識、藥物。               ▲藍色 亞甲藍 亞甲藍被氧化呈「藍色氧化態」,遇還原劑可被還原呈「無色還原態」。  Com b i n  ▲無色 亞甲藍還原態 ▲藍色 亞甲藍氧化態 蓋緊瓶蓋後搖一搖燒瓶,使溶液中溶氧量上升,無色亞甲藍被氧化立即呈現藍色; (1) 靜置燒瓶數分鐘後,藍色亞甲藍被葡萄糖還原,溶液呈無色透明:   亞甲藍  ( 藍 )   ( 氧化劑 )  +葡萄糖  ( 還原劑 )  → 亞甲藍  ( 無 )  + 阿 糖酸、赤糖酸、

(28)

   甲酸、草酸…

(2) 搖動燒瓶 (b) 數次溶氧量上升,無色亞甲藍被 O2 氧化,溶液呈藍色:

(29)

化學考科 29 三、本題為化學在醫藥上偉大貢獻的實例。2015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青蒿素的研究,因其是 現今抗瘧疾最佳的藥物。化學家自傳統的中藥材黃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並以其為起始 物製成一系列衍生物,以獲得更高藥效。青蒿素的化學構造如下圖之A 化合物,其具有 藥效的主因是含有一種罕見於天然物的官能基。將青蒿素A 在特定的條件下進行加氫還 原,可得到二氫青蒿素B 。若將化合物 B 與試劑甲在適當條件下進行酯化反應,可得到 化合物C 。另一方面,若將化合物 B 與試劑乙在適當條件下進行反應,可得到化合物 D 。使用青蒿素及這些衍生物的聯合療法,就成為現今全世界治療惡性瘧原蟲瘧疾的標 準方法。 A B C D 根據這些敘述,回答下列問題(每一子題2 分,共 8 分): 1.  畫出青蒿素構造中的一個罕見於天然物,且較不穩定的化學鍵。 2.  寫出由青蒿素 A 製備二氫青蒿素 B ,青蒿素 A 中被還原的官能基名稱。 3.  寫出由化合物 B 製備得到化合物 C ,所加入試劑甲的化學名稱。 4.  化合物 D 的分子中,具有多少個三級碳。 【答  案】1.  ;2. 羰基;3. 1,6—己二酸;4. 5 個 【概念中心】生活時事、官能基、有機反應、有機命名、酯化反應、3°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二) 3-5 ;南一版選修化學(下) 7-3 、 7-4 、 7-5 【試題解析】1.  畫出青蒿素中,罕見不穩定的化學鍵,如圖示。    2.  青蒿素 A 「羰基」還原二氫青蒿素 B 「羥基」

(30)

   3.  酯化反應:試劑甲+ B 醇 →  C 酯+水    試劑甲:1,6– 己二酸   4.  化合物 D 分子中,共有 5 個 3°碳,如圖示。   《補充》 2015年諾貝爾生醫獎:抗瘧疾新療法 1.  屠呦呦女士由中醫書籍知青蒿之抗瘧功能:  《五十二病方》—先秦、《肘後備急方》—東晉葛洪、《本草綱目》—明李時  珍…等。 2.  由《肘後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記載中受到啟發,高溫可能破壞青蒿的有效  成分,以乙醚(取代乙醇)冷萃取青蒿素關鍵步驟後,合眾人之力再純化得青  蒿素之白色結晶。 3.   WHO 報告近15年,全球瘧疾總死亡人數已下降50%,新療法已拯救數百萬  人的生命。

(31)

【趨勢與對策】   99課綱的課程,是把95課綱中大部分高二、高三課程壓縮到選修化學中,因此,未來 指考化學科的命題重心將偏重在高三選修化學,下圖是統計近五年化學科指考試題在99課 綱課程的配分分布狀況與趨勢。 ▲於近五年指考中,99課綱化學課程各年級配分 今年指考配分,高一:高二:高三= 1 : 3 : 5 的比例呈現,可以預期未來的命題配 分,大致上會按此比例安排。準備應考之參考,配合個人時間,掌握復習重點。

1.

 基本概念題型:學測常考之基本題型,平日宜多加熟練。 (1)  元素、單質、化合物、同素異性體、同分異構物。 (2)  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序、質量數、同位素、價電子、路易士結構式。 (3)  莫耳計量: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化學式、亞佛加厥定律、方程式計量(原子不滅 )   、(簡式) n =分子式、簡式相同、過氧化物、溶解度、濃度轉換、當量、限量試劑、   分解百分率、 ppm 。 (4)  反應熱△ H :赫斯定律、莫耳生成熱、莫耳燃燒熱、活化能。 (5)  溶液:膠體溶液(廷得耳效應)、界面活性劑。 (6)  氣體: PV = nRT 、 PM0=dRT 、氣體壓力校正、分壓定律、飽和蒸氣壓、給呂薩 克定律   、絕對溫度、 O2 製備。 (7)  化學實驗:實驗基本操作、實驗室安全守則、廢液回收、氣體收集方法、溶液配製、   電解碘化鉀、秒錶反應、酸鹼滴定、溶度積實驗。

2.

 高段計量、分析題型: (1)  結合反應、分解反應、自發性反應、熱化學方程式、氣體反應。

(32)

(2)  酸鹼中和: pH 值 、酸鹼指示劑、酸稀釋、緩衝溶液、金屬加酸、中和熱、酸的強 度、   鹽水解。 (3)  氧化還原:氧化數、氧化劑、還原劑、係數平衡、自身氧化還原、碘酸根、電池、金 屬   離子化傾向、標準還原電位、半電池電位、氧還滴定、氧還指示劑、活性金屬加酸、法   拉第電解定律、電解濃食鹽水。 (4)  沉澱分析:沉澱表、沉澱顏色、兩性氫氧化物可溶於強酸、強鹼概念、碳酸(氫)根 加   酸。 註 :「沉澱分析」常考!屬於程度較高之題型,一般學生答對率有偏低現象,大多為未熟   記「沉澱表」所致,故同學應多加練習並熟記之。 (5)  反應速率:速率常數、反應級數、碰撞學說、反應機構、催化劑、中間物。 (6)  化學平衡:可逆反應、動態平衡、平衡常數( Kc 、 Kp )。 (7)  沸點上升:△ Tb=KbCm×i、滲透壓、抗凍劑。 (8)  有機化學:有機命名、 C1 ~ C 4 有機物(乙烯、乙炔、乙醚、乙醛、丙酮)、官能基、   芳香烴、異構物、鍵結原理 D.B.N.(苯D.B.N.= 4 )。 (9)  有機反應:烯炔反應、醇類氧化、斐林試劑、多侖試劑、酯化反應、皂化、有機檢驗。 (10)  聚合物(單體):澱粉、天然橡膠、塑膠( PE 、PVC、 PS… )、蛋白質(胺基 酸)、    DNA 、核苷酸。 (11)  錯合物:維納實驗、配位基、配位數、配位基強弱、錯離子顏色。 (12)  原子光譜:電子組態、基態、激態、電子能階、電子躍遷、未成對電子。 (13)  化學鍵:共價鍵(混成軌域、分子形狀、 π 鍵、孤電子對、鍵角、共振結構)、網 狀   固體、離子鍵、氫鍵、凡得瓦力、極性、沸點比較、鹵素互化物、溶液「同類互溶」   概念…等。 (14)  週期表:原子半徑、電子親和力。

3.

 環保、新科技、科展題型:應多加注意外,身體力行保護地球環境,注意生活新科技。 (1)  地球暖化、空氣汙染、臭氧層破壞、酸雨、水汙染、優養化、硬水軟化、水的淨化、 三   級廢水處理。 (2)  能源、替代能源、氫氧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核能反應、半生期。 (3)  新科技:奈米材料(奈米硫)。

4.

 生活時事題型:同學們宜多留意考前半年內,與化學有關之時事。 (1)  食品安全:黑心商品(結構式及性質,例:甲醛、塑化劑、瘦肉精、順丁烯二酸)、   防腐劑。

(33)

  健康食品:兒茶素。 (2)  諾貝爾化學獎,內容不離高中教材範圍。 (3)  全球暖化議題,表示科學界的責無旁貸。 (4)  酒駕檢測、安全氣囊( NaN3 )。 (5)  藥物:類固醇。

5.

 圖表能力題型:同學們須多找機會自我練習。 (1)  物質與水之「相圖」歷年來為看圖能力的標準測驗題型,圖型雖「長相多變」但解法 一   致,幾乎皆可以一「垂直輔助線」解決。 (2)  酸鹼滴定之「 pH-V 作圖」,可由當量點判定:強酸-強鹼、強鹼  ( 酸 )  弱酸  ( 鹼 )  型。 (3)  反應速率之「 M–t 圖 」、「 r–M 圖 」判斷反應級數。 (4)  氣體分子之「 N –v 圖 」,平均速率 v    。   今年試題幾乎涵蓋了高中所有課程內容,從化學計量、原子與分子結構、酸鹼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電化學、有機與無機化學、理想氣體、溶液性質、生活時事、圖表能力… 等,各章節都有相關試題呈現,多跨章節試題,同學們對高中課程,必須相當熟練,建議 高材生可提早攻讀大學「分析化學」,才能獲取高分。   加強理解並統整基礎概念,熟練物質的組成與元素性質、酸鹼計量、氧化還原計量、 極性與分子間作用力、理想氣體方程式、能源、電池、化學平衡、溶液性質、反應速率、 有機官能基的特性與化性、實驗的原理原則…等單元,強化考試應變能力!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先就合科題題數來分析,今年試題在第 50 題之後,全為合科題組題,一共有 10 題題組題,其中 歷、地合科組合有 6 題,歷、地、公合科題則有

今年的圖表雖然比往年少,但以圖表命題仍有 15 題,占試題比重已超過一半(占 60%)

溶液中離子沈澱反應的化學反應式表示法:以氯化鈉和硝酸銀的反應為例(如上圖)

使金屬離子均勻分散在纖維中而具有抗菌作用。抗菌

而在後續甲烷化反應試驗方面,以前段經厭氧醱酵產氫後之出流水為進流基 質。在厭氧光合產氫微生物方面,以光合作用產氫細菌中產氫能力最好的菌株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競賽,是結合生物科技與工程概念,以應用與設計為導向 的最新生物科學,為解決人類周遭生活問題。iGEM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建議多協助學生進 行運用工具實作的 機會,亦可嘗試將 部分概念以圖像化 (如流程圖、太陽 圖等)的形式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