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1.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 2013 年 12 月,36 卷 4 期,頁 1-26 DOI. 10.3966/102498852013123604001.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 關係研究 曾文志*. 摘. 要. 敘事認同是指個體自我內化、演進及整合形成的故事,是人們發展認同的一 種方式,也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來源。本研究旨在了解經濟弱勢大學生高復原力者 與低復原力者的敘事認同有何不同。本研究以量表測量結果設定復原力指標,從 101位經濟弱勢大學生中篩選15位高復原力與14位低復原力參與者接受生命故事訪 談。研究者使用內容評分與量化差異比較方法(t考驗)分析訪談資料。研究結果 顯示,高復原力組與低復原力組的敘事認同部分主題具有顯著差異,高復原力組的 敘事認同呈現較多成就責任與和諧共融的動機主題,反映出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 認同可能與復原力有關。研究最後針對學生事務、諮商服務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 大學生適應、生命故事、敘事認同、復原力、經濟弱勢. *. 曾文志: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誌謝: 本研究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經費補助,計畫編號NSC 99-2410-H-134-010,特此 致謝。 電子郵件:wenchih@mail.nhcue.edu.tw. 收件日期:2012.06.19;修改日期:2013.05.23;接受日期:2013.06.20.

(2) 2. Journal of Education & Psychology December, 2013, Vol. 36 No. 4, pp. 1-26.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ive Identity and Resilience Among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ollege Students Wen-Chih Tseng*. Abstract. Narrative identity refers to an individual’s internalized, evolving, and integrative story of the self,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narrative identity in high resilient and low resilient college students among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populations. Two groups of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ollege students provided their life stories in the interviews of this study: the first with 15 subjects who met empirical criteria for resilience and the second with 14 subjects who demonstrated below average functioning. The data were content analyzed for reliable narrative indices of coherence and motivational themes. The comparison of the narrative identity in the two groups revealed that high resilient students contain more motivational themes of achievement/responsibility and community. These findings lead to identification of narrative identity and resilience.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research, and theory are also discussed.. *. Wen-Chih Tse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E-mail: wenchih@mail.nhcue.edu.tw. Manuscript received: 2012.06.19; Revised: 2013.05.23; Accepted: 2013.06.20.

(3) 3.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life-story, narrative identity, resilience, economic disadvantage.

(4) 4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壹、緒論. 2006),進而也擴展心理學研究對復原 力的理解。. 一項跨文化的研究指出,臺灣大. 敘事是個體透過敘述而建構一個. 學生達憂鬱徵狀的盛行率在研究調查的. 連貫的生命故事。愈來愈多的心理學家. 23個國家中居冠;而國家的貧富差距愈. 認為人們可以透過敘事創造其生活意義. 大,以及個人家庭社經背景愈低,是影. 與目的(Singer, 2004),且基於敘事可. 響大學生憂鬱徵狀的重要因素. 將個人的生活經歷建構為一個有意義的. ( Steptoe, Tsuda, Tanaka, & Wardle,. 整體,除了透過時間順序呈現自我經歷. 2007)。出生於貧窮家庭的孩子意味著. 的連續性外,亦體現自我與他人的關. 在許多方面都居於劣勢,當各項不利條. 係,反映自我對世界的看法,因此敘事. 件累積起來,對其身心與情緒發展會有. 還 可 建 構 個 人 認 同 ( Linde, 1993 )。. 很大的衝擊作用。因此,幫助經濟弱勢. McAdams(1985)結合認同發展概念. 大學生發展復原力,使其在財力有限的. 與敘事研究觀點,提出一個認同的生命. 困境中仍能正向適應大學生活,是一個. 故事模式,強調人們從青少年後期與前. 值得探討的課題。. 成人期起,即開始理解到自己的生命為. 復原力意指個體即使經歷了重大. 演進中的故事,而會統整過去、現在及. 逆境,卻能夠維持正向適應(Luthar,. 未來,尋求個人生命能夠達到同一性與. 2006)。根據復原力觀點,經濟困難或. 目的感。這種由個體所建構出來與時俱. 許使人呈現心理疾患的盛行率較高,但. 進的生命故事,可爲自我在當代複雜社. 貧窮並不必然導致負向結果,當個人擁. 會生態中做出定位,Singer(2004)稱. 有發展資產,或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 為敘事認同(narrative identity)。敘事. 能提供豐富的支持與機會,即使身處逆. 取向的人格心理學家認為,統整個人生. 境的個體仍有可能展現復原力。無論如. 命經驗所表達的敘事認同,不僅是人們. 何,過去復原力研究大多採生態學取. 發展認同的一種方式,更是心理幸福感. 向,強調個體、家庭及外在環境的系統. 的重要來源(Bauer, McAdams, & Pals,. 關係,所界定的保護因子仍難以充分詮. 2008);有意義地整合生活境況與個人. 釋 人 們 多 元 的 復 原 經 驗 ( Ungar,. 經驗可能有助於正向的心理適應。. 2004)。但隨著敘事研究的應用擴及心. 無論如何,有關敘事認同與復原. 理學領域,逆境中的人們具有完善發展. 力之間的關聯,實徵性的研究並不多. 生命故事的能力逐漸被視為與復原力有. 見,且過去探討逆境中適應良好與適應. 關 的 因 素 ( Hauser, Golden, & Allen,. 不佳者有何差異,相關研究也較為缺.

(5)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5. 乏。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在於了. 家庭、社區及族群等社會背景中,曾. 解經濟弱勢大學生高復原力者與低復原. 經、現存及可能的我,其不僅是認識自. 力者的敘事認同有何不同,除了探討經. 己與被別人認識的一種基本方式,同時. 濟弱勢大學生透過生命故事建構自我的. 亦反映個人從各個生活領域所學到的文. 意義外,並採群組比較的方法來考驗復. 化意象與背景情節的融合程度。. 原力與敘事認同的關聯。. 一、人格與生命故事. 人類天生就是說故事者,對具有 意識與動機的人類主體而言,故事也被 視為是傳達人類如何動心起念及努力追. McAdams(1994, 2001)曾針對人. 求目標的最好載體,因此,許多心理學. 格特質能否改變的問題,提出一個人格. 家同意「自我即是傳說故事」的概念。. 三層次理論。McAdams認為,人格的. McAdams ( 2008 ) 援 用 William James. 最 底 層 次 為 基 本 特 質 ( dispositional. 的「主/客」二元對立之說,認為自我. traits),此基本特質是心理學家通常用. ( self ) 包 含 一 個 主 體 的 說 故 事 之 我. 來分析人格問題的檢驗標準,例如:神. (I),以及說故事之我用客觀態度分析. 經質、外向性、對新事物的開放程度、. 個人經驗而將之變成傳說之我(me)。. 親和性及認真勤勉等五大人格。其次,. 自我既是說故事者,亦是被說出來的故. 人格的第二個層次為個別性調適. 事,這種自我的覺察可做為認同感的基. (characteristic adaptations),這是人們. 礎,因為透過生命故事的整合功能,人. 為了扮演好某些角色及維持某種地位而. 們可將自我賦予的傾向、角色、目標及. 發展的人格特質,例如:防衛機制、因. 記憶中的事件,統整為一個表達個人型. 應型態等。個別性調適通常會受到基本. 態與歷經時間長河的匯集,以提供個人. 特質的影響,比方說神經質的人,其防. 確認生命意義與目的。因此,透過故事. 衛機制會特別強,而外向性者,則特別. 主題情節等敘事的結構與內容,往往可. 重視人際關係。人格的第三個層次則是. 以體現人們在認同上的個別差異,反映. 自我建構的「生命故事」,這是自我為. 出所謂的敘事認同。. 了詮釋人生意義,並觀察世界對自己的. 敘事或生命故事是當代心理學提. 看法後,有意識地透過編織自己的生命. 供概念化自我的一種方式,可對人類存. 故事所體現的人格特質。這種人格特質. 在揭示時間與發展的面向。更重要的. 呈現個人與人際世界、所處社會及歷史. 是,基於故事的存在不能沒有社會文化. 文化進行多方自我的努力調和,包括調. 背景,因此生命故事能夠反映文化;生. 和個人內心想像中的我,與身處學校、. 活在不同社會文化的人們會用不同觀點.

(6) 6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與不同方式來看待個人應如何透過生命. 人事」,遭遇失敗要「反求諸其身」;另. 故事的敘說與其生活世界達成協調。因. 一方面則要尊重、認識及「聽天命」,. 此,文化對自我建構的生命故事及其所. 以天命的獨立不倚做為應對危難的終極. 反映的認同有何影響?值得探討。. 依據(姜永志、張海鍾,2011)。. 二、 華人文化對敘事認同的 構建與影響. 孟子以心性學說闡述天人合一。 心性學說認為人的心靈內在與性、命、 天相通,但心靈活動必須透過內心修養. 文化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創. 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行有不得則要. 造的總成果,對人們的自我構建具有不. 「反求諸己」才能與天道合一。因此,. 可忽視的影響。講究關係主義的華人文. 人是有等級差序的,而差序的評定標準. 化對自我的構動,因而與西方文化具有. 即在於內在修為與外在對仁的實踐。黃. 本質的差異,而此差異最顯著的特徵可. 光國(2009、2010)指出,孟子主張. 說是源自中國文化傳統強調天與命對人. 「盡心知性以知天」,這種修養觀將自. 的控制,以及以天命人格相互作用的觀. 我分為「主動的自我」與「主體的自. 念,做為自我的雙重結構,以建構具有. 我」兩個結構。主動的自我是人的努力. 倫理的自我(黃光國,2011),進而追. 可以發生作用的部分;主體的自我則由. 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命所決定(Cheng, 2004)。孟子認為. 天人合一的思想產生於殷周時. 人們要不顧外在困厄而堅持修身才能承. 期,始見於《詩經》、《尚書》,在《周. 擔天所賦予的使命,他說:「天將降大. 易》中也可尋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起. 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 源。儒學創始人孔子繼承殷周以來的天. 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 人合一觀,進而將其具體化為「天人合. 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德」。孔子以義命分立的天命觀,將人. 此動心忍性的觀點即反映個體主動修養. 間事務中人力所不能及之處劃歸為. 心性,盡心竭力實踐自己,知道自己本. 「命」的領域;將人能夠做為自覺主宰. 性與上天賦予的使命,才可與天道合. 的範圍,劃為「義」的領域(黃光國,. 一,在逆境當中找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 2009),並認為知天命者能夠體現一種. 道。.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的道. 道家思想講求反璞歸真的理想人. 德 勇 氣 與 使 命 感 。 孔 子 認 為 ,「 不 知. 生,其天人合一觀則是「天地與我並. 命,無以為君子也」,其將命與型塑君. 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人生極境。莊. 子的人格關聯起來,一方面強調要「盡. 子認為「天」化生百物,是極高的自然.

(7)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7. 境界,因此天與人的關係是自然與人為. 義」,因此,儒家對人際關係的考量也. 的 關 係 , 其 在 《 秋 水 》 中 說 :「 天 在. 相對重視人情法則與需求法則;而儒家. 內,人在外,得在乎天」,意指天然而. 對於仁道的提倡,則更進一步體現出懂. 成的是內在的,人意而為的是外在的,. 得反求諸己、主動好學力行,以及弘道. 最高的德性即在合乎天然。按照莊子的. 濟世的價值。. 思想,道與天決定了人的生存際遇,但. 無論如何,隨著全球化的普及,. 天決定人生的一切是無意志、無目的的. 華人面對當代日益多元的文化衝擊,其. (姜永志、張海鍾,2011);只有徹底. 對於中國傳統智慧的理解在自我的構建. 忘我,才能達到與天地融為一體的人生. 上扮演何種角色呢?根據黃光國. 極境。. (2009)的觀點,由於語言是文化的載. 禪宗和道家一樣都相信人具有一. 體,華人只要繼續使用他們的語言,儒. 種 內 在 完 美 的 「 菩 薩 性 」( 方 立 天 ,. 家文化傳統中所蘊含的智慧和價值,便. 1994),禪宗強調人要滋養菩薩性以開. 可能影響其在生活世界的行動。因此,. 啟人的智慧,使人明心見性,從「見山. 儘管現代社會與文化變遷多元,但生命. 不是山」地看到事物存在的本質,進而. 故事的建構需要使用承載自身文化的語. 「見山又是山」地超越事物的表象,人. 言,我們仍不能忽視傳統文化對敘事認. 才能真正洞悉自己,達到自己與自然融. 同的影響。研究指出,西方社會偏向獨. 為一體的「天人合一」目標(黃智慧,. 立性的自我構念,但東方社會卻傾向相. 1991)。. 依性的自我構念,因此,相對於東亞社. 天命人格相互作用的觀念,對於. 會,北美地區人們的自傳式回憶會呈現. 華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追求、修養境. 較 多 以 自 我 為 中 心 的 敘 事 ( Wang,. 界、政治理念、人格評價,以及價值判. 2001)。Wang與Conway(2004)進行. 斷標準的確立與形成,皆產生了深遠影. 中、美比較的研究,發現美國人的自傳. 響,使中國傳統的儒道釋心理學都強調. 式回憶會提供較多個人經驗敘事,並將. 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構建華人的自我有. 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角色與情緒;相對. 不同於西方社會的心理表徵。黃光國. 地,中國人的自傳式回憶卻呈現較多社. (2009)認為,華人特別重視人情與面. 會性與歷史性事件,比較關注社會互動. 子,跟儒家思想的內在結構有關。義命. 與重要他人,並會借鑒過去事件傳達道. 分立,以及盡心知性以知天的孔孟天命. 德訊息。基本上,上述研究與西方社會. 觀,使儒家對人倫的闡述以「仁心」為. 鼓勵勇於表現個人成就不無關聯,因. 本體,而不同於西方社會所主張的「正. 此,西方人大多透過生命故事的敘事來.

(8) 8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實現獨特與內在的自我表達;東方文化. 臨的問題時,個人還須使用他的知識庫. 卻重視關係優於自我表現,且受到儒家. 進行反思,或從外在環境獲取更多訊. 文化影響的華人更重視反求諸己與仁道. 息,以解決困難。因此,在生物需求、. 精神,因而較可能透過個人敘事來達成. 人觀及行動智慧的拉扯下,個人在反思. 良善社會行為的自我指引。. 自身存在的意義時,就會型塑不同的認. 三、 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 係 敘事認同是指青少年後期與前成. 同與轉化,這也可用來解釋為什麼有些 人建構的生命故事具有連貫性而容易明 瞭,有些人建構的生命故事會讓人不知 所云。. 人期起,人們開始理解到自己的生命為. 研究顯示,人們自我建構生命故. 演進中的故事,而會在故事中統整過. 事 中 的 敘 事 連 貫 性 ( narrative. 去、現在及未來,尋求個人生命達到同. coherence),往往與其發展適應的結果. 一性與目的感。本研究認為,黃光國. 具有關聯(Adler, Kissel, & McAdams,. ( 2011 ) 所 建 構 「 自 我 的 曼 陀 羅 模. 2006);個體對其生活無法建構連貫性. 型」,以反思覺察做為認同感基礎,分. 的敘事,則容易陷入孤立的情境. 析自我構動的論述,可以用來解釋人們. (Singer & Rexhaj, 2006);如果故事無. 敘事認同的個別差異。根據「自我的曼. 法被預設的聽眾所理解或有意義的接. 陀羅模型」,當個體認知發展進入「形. 收,則就不是個好故事,也反映個體的. 式運思階段」,或道德發展進入「後俗. 適應不良,因為當個體不被了解時,行. 規階段」,自我是業經社會化而具有反. 動與意圖可能會被誤解或誤判,進而導. 思能力的個人,此時他不僅學習到各種. 致衝突孤立,減少其社會連結,甚而產. 不同的知識,也可能學到各種不同的. 生猜忌懷疑,以及損壞人際關係。因. 「人觀」,並可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以. 此,探討心理適應,「敘事連貫性」已. 發展自我認同感,以及釐清自己與社會. 被視為一項重要議題。. 的關係而獲致社會認同感。然而,這個. 除了敘事連貫性外,亦有研究顯. 自我卻處在一個力場之中,受到幾種力. 示,人們敘事認同的動機主題往往與其. 量的拉扯。當他要採取行動時,會受到. 個別性適應具有關聯。McAdams的系. 底層生物性「個體」產生的慾望所衝. 列 研 究 ( McAdams, 1982; McAdams,. 擊,也會思考應當如何行動,才配稱為. Hoffman, Mansfield, & Day, 1996)蒐集. 一個高層次的社會性「人」;而當個人. 大學生及成人的自傳式敘事回憶,並從. 習以為常的「慣習」不能讓他解決所面. 主 體 意 識 ( agency ) 與 交 流 共 融.

(9)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9. (communion)這兩個主題來檢視人們. 定的回憶(self-defining memory),蒐. 生命故事的動機差異。主體意識意指有. 集人們生命故事中重要場景的自我敘事. 機組織如同個體般的存在,而展現出自. 說明,然後就一些心理方面的主題進行. 我保護、自我擴展,以及對環境的掌. 編碼評分,最後再探討敘事認同的主題. 握;交流共融則意指個體參與某些更大. 得分和其他人格測量結果之間的關聯。. 的有機組織而成為其中的一分子,其所. Sutin與Robins(2005)的研究則發現,. 展現的內涵為愛、結合及親密。. 自我界定回憶中權力動機愈高的人愈有. McAdams等人(1996)將主體意識與. 自戀傾向,而成就動機愈高的人則是自. 交流共融視為是檢視敘事認同不可忽視. 尊比較高。Blagov與Singer(2004)的. 的兩大內容層面,而爲了能夠以量化研. 研究則從大學生敘事的明確性、意義、. 究檢視動機主題的個別差異,及其與其. 內容及情意等四方面來檢視自我界定的. 他心理概念的關聯,McAdams等人曾. 回憶,結果發現,自我界定回憶愈具體. 針對自傳式故事的編碼與評分,提出一. 明確的人,壓抑性防衛愈低;而回憶敘. 套標準化且有效的內容分析系統,此系. 事愈有意義的人,自制力相對較高。此. 統共有八個主題,其中四項屬於主體意. 外,McAdams等人(2004)與Raggatt. 識 的 主 題 為 : 自 我 主 宰 ( self-. (2006)的研究則發現,五大人格特質. mastery)、勝利地位(status/victory)、. 中,神經質愈明顯的人愈傾向以負向情. 成就責任(achievement/responsibility) ,. 緒基調來建構生命故事;和善性愈高的. 以及賦權增能(empowerment);另外. 人,在生命敘事中關懷與照顧他人之類. 四項屬於交流共融的主題為:愛與友誼. 的關係主題得分愈高;而經驗開放性愈. ( love/friendship ) 、 對 話 交 流. 高的人則較傾向敘事結構複雜的故事。. (dialogue)、關懷扶助(care/help),. 上述研究反映在自傳式回憶、社. 以及和諧共融(community)。該研究. 會動機及生活目標等各種評量領域中,. 使用上述標準化的內容分析系統,針對. 個體的人格具有跨領域的主題連貫性;. 主體意識與交流共融的八項主題進行編. 敘事認同可被視為一種整合的人格特. 碼與評分,結果發現,主體意識的得分. 性。時至今日,愈來愈多心理學研究致. 和成就動機、支配及權力動機等測量指. 力於探討敘事認同的內涵,也關注人們. 標具有顯著相關,而交流共融的得分則. 如何建構故事以面對生命中的痛苦與挫. 和親密動機、親和需求及親密人際關係. 敗,以及探討敘事認同對心理健康、幸. 等測量指標具有正向關聯。. 福感及成熟的自我發展有何貢獻. 此外,還有許多研究根據自我界. (Bauer et al., 2008)。敘事認同一方面.

(10) 10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被視為是自我界定的回憶,可以解釋人. 復原力群組,另外篩選7名做為對照. 們如何定位自己的生命經驗;另一方面. 組 。 Hauser 等 研 究 者 透 過 倒 回 追 蹤. 也被視為是人們的處境表現,可用來解. (follow-back)的方式,重新檢視研究. 釋人們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如何和各種. 對象在青少年時期接受訪談的個人敘. 角色進行對話。敘事認同研究對於了解. 事,試圖發現先前研究所未能發現的復. 逆境成長與自我轉化,具有特別重要的. 原力過程。. 意義。. 四、敘事取向的復原力研究. High Valley研究根據成人依附晤談 (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 ) (Hesse, 1999)建立了一套敘事分析程. 敘事意指人們敘述有關於自己的. 序來分析訪談資料的結構,結果顯示,. 故事,反映個人所知與希望別人知道的. 復原力群組與對照組之間,個人敘事的. 經驗(Becker, 1997)。Hauser、Allen及. 結構具有差異,對照組青少年的故事結. Golden(2006)的High Valley研究則視. 構簡單,內容平板與雜亂無章;而復原. 敘事為一種反映復原力的過程。High. 力群組青少年的故事則相對複雜與生動. Valley研究是Hauser與其同事在1970年. 鮮明。此外,兩組之間的敘事特性亦有. 代針對一群青少年進行的一項長期研. 所不同。研究發現,復原力群組明顯優. 究,對象包含76名普通高中生;另70名. 於 對 照 組 之 處 在 於 反 思 自 省. 青少年則被視為具有危險性(非精神病. (reflectiveness), 復原 力群組 會對 自. 患),呈現憂鬱、暴力、自我傷害或失. 己的想法、感覺及動機感到好奇,且願. 去控制等問題,而有一段年少時期被監. 意去理解個人經驗與負起妥善處理的責. 禁在High Valley精神療養院的兒童中. 任。其次,復原力群組擁有對照組較缺. 心。1978年至1983年間,研究者們以一. 乏的主體意識(agency),他們堅信自. 對一的方式,每年測驗與訪談研究對象. 己的介入可以對自己的生活發生具有影. 一次,以了解研究對象的因應策略、自. 響性的作用。此外,復原力群組較能夠. 我印象及情緒表達。1989年,Hauser等. 與他人進行交流互動,建立支持與有用. 研究者再度對這群已長大的成人進行追. 的關係連結(relatedness)。. 蹤研究,發現一些正向改變,進而開啟. Hauser等人(2006)針對復原力進. 了復原力研究的動機。研究者們測量了. 行敘事研究所持的論點在於,一個人敘. 這些年輕成人的依附、關係及社會與情. 事的連貫性,亦即能夠有意義地整合境. 緒發展,利用截斷標準,從過去High. 況與個人經驗而發展完善故事的能力,. Valley的病患中篩選出9名對象為具有. 在某些方面可以解釋成功的適應,另一.

(11)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11. 方面亦可能反映其處理逆境的能力,該. 慧影響貧窮學童及其家長在面對困境、. 研究啟發心理學關注到:從生命故事的. 社會歧視及不公待遇時,很少歸罪政. 建構中亦可反映出人們對逆境的復原. 府、社會結構或是社福機構,不同於歐. 力。. 美國家許多貧窮家庭會將學童教育及行. 五、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復原 力研究. 為問題視為社會不公、結構失衡及政治 問題,相對來說,儒家的仁道精神影響 該研究的學童及其家長均深信,教育才. 貧窮是極大的危機,與負向適應. 是獲得成功及讓人看得起的重要管道,. 結果具有關聯,然而,國內已有研究顯. 因此,他們在逆境中仍能夠努力唸書、. 示,部分經濟弱勢大學生可以獲得成功. 凡事靠自己,培養善體人意、設身處地. 的適應。劉錦萍(2007)研究調查家境. 的特質,使其獲得社會關係的支持,從. 清寒大學生的幸福感,結果發現,只有. 而奠定了復原力的基礎。這項研究反映. 五分之一清寒大學生認為自己有中度到. 出復原力是具有文化意義的,也值得從. 非常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有近三分之. 敘事認同來檢視復原力。. 二對生活持滿意或肯定的態度,而人際 互動與社會支持是這些家境清寒大學生 正向幸福感的主要來源。. 六、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探討敘事認同與復原. 此外,陳雅鈴(2007)的研究透. 力之間的關聯。根據過去研究,敘事連. 過訪談分析探討貧窮學生的復原力,結. 貫性可以反映個體的適應(Singer &. 果發現,影響貧窮學生從不適應的情緒. Rexhaj, 2006 ) 與 處 理 逆 境 的 能 力. 及行為,轉為正向調適,進而展現能力. (Hauser et al., 2006);而敘事動機主. 的個人因素,多半來自於盡人事、聽天. 題也與個體的基本特質與個別性適應息. 命的個人信念,以及善體人意、設身處. 息相關(McAdams et al., 1996)。因. 地的人格特質;其次是家庭成員關係緊. 此,本研究將從整體層面的敘事連貫. 密依存、重視教育投資,以及善用資. 性,以及內容層面的動機主題,來檢視. 源;還有社區方面能夠擁有關愛的成.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 人、團體、社會的支持與彌補家庭功能. 過去研究顯示,利用標準化與有. 缺失等因素。研究者特別指出,研究發. 效的編碼評分系統,研究者可以蒐集生. 現的幾項提升因子中,都可以看見中國. 命故事的敘事資料,分析人們敘事連貫. 文化對貧窮學童復原力發展的深刻影. 性與動機主題的個別差異。因此,本研. 響。儒家「盡人事,聽天命」的文化智. 究試圖蒐集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

(12) 12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資料,並透過群組比較的方式,考驗高. 本研究使用經濟弱勢大學生心理. 復原力組與低復原力組之間的敘事連貫. 特質問卷調查(曾文志,2012)、生活. 性與動機主題是否具有差異。本研究將. 滿意量表(Diener, Emmons, Larsen, &. 經濟弱勢大學生中相對適應良好者視為. Griffin, 1985),以及大學生問題衡鑑量. 高復原力組,相對適應不良者視為低復. 表(曾文志,2007)等研究工具,測量. 原力組,具體的研究問題如下:. 參與問卷調查的101位大學生,接續利. (一)探討經濟弱勢大學生高復原力. 用測量結果計算復原力指標,篩選研究. 組與低復原力組,其生命故事敘事的連. 對象。本研究樣本之篩選主要是參考過. 貫性是否具有差異。. 去個人焦點取向的復原力研究(Hauser. (二)探討經濟弱勢大學生高復原力. et al., 2006; Masten et al., 2004; Werner. 組與低復原力組,其生命故事敘事的動. & Smith, 2001),設定復原力的截斷標. 機主題是否具有差異。. 準為:兩項正向功能測量百分位數均大. 貳、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於50,且兩項負向結果測量百分位數皆 小於50。依上述截斷標準,101位參與 者中有23位在經濟弱勢大學生心理特質. 本研究以經濟弱勢大學生為研究. 問卷調查之復原力因子分量表、生活滿. 對象,採立意取樣,在新竹市內六所大. 意量表等兩項正向功能測量百分位數均. 學徵求願意參與問卷調查的大學生。本. 大於50,且在經濟弱勢大學生心理特質. 研究依照教育部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 問卷調查之易受傷害性因子分量表、大. 計畫標準,限定研究對象的資格必須符. 學生問題衡鑑量表等兩項負向結果測量. 合:(一)家庭年所得在新臺幣70萬元以. 百分位數皆小於50,可歸類為相對適應. 下;(二)家庭利息所得合計在新臺幣2. 良好的高復原力組;另有25位上述兩項. 萬元以下;(三)家庭擁有不動產價值合. 正向功能測量百分位數均小於50,且兩. 計在新臺幣650萬元以下等條件,或目. 項負向結果測量百分位數皆大於50,可. 前申請核准領有弱勢學生助學補助者。. 歸類為相對適應不良的低復原力組。這. 參與問卷調查的經濟弱勢大學生共有. 48位參與問卷調查研究的大學生中有29. 101 位 ; 女 生 87 位 , 男 生 17 位 ; 一 、. 位同意參與本研究的生命故事訪談,其. 二 、 三 、 四 年 級 的 比 例 為 28.7% 、. 中高復原力組有15位(男生占13.3%;. 31.7% 、 25.7% 及 13.9% ; 平 均 年 齡 為. 女生占86.7%),低復原力組則有14位. 20.12歳;公、私立大學學生各占77.2%. (男生占14.3%;女生占85.7%),平均. 與22.8%。. 年齡為19.72歲(標準差 = .88)。.

(13)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二、研究工具. 13. (二)前塵往事:請回憶過去生命中 明顯重要的一些關鍵場景。1. 高潮的. 本研究使用自行編製的生命故事. 片段:請描述你生命中的一個場景、一. 訪談大綱,以一對一的生命故事訪談來. 段經歷、或一個時刻因為有極美好的經. 蒐集敘事認同資料。訪談架構參考. 驗而顯得突出。2. 低潮的片段:回想. Ungar與Teram(2005)的復原力質性. 你過去人生,請界定一個在你腦海非常. 研究問題、Atkinson(1998)的生命故. 深刻的場景,相當於你生命故事中的一. 事訪談題目範例、McAdams(1998). 個低潮片段。3. 生命的轉捩點:請從. 的生命故事訪談架構,以及McAdams. 你的生命故事中找出一個特別的片段或. (2001)的生命故事心理學概念。本研. 經歷,你現在會把它視為你生命中的轉. 究經過前導性訪談之修訂,編製出一本. 捩點。4. 正向的童年記憶:從童年到. 經濟弱勢大學生生命故事訪談手冊,其. 國中階段,在你的故事中以某種特別正. 主要內容在於請參與者界定與描述其生. 向的方式,至今仍讓你記憶猶新的童年. 命故事中最重要的片段或事件。該手冊. 回憶。5. 負向的童年記憶:從童年到. 的介紹部分說明了研究倫理、本研究的. 國中階段,以某種特別負向的方式而深. 訪談目的與回應需求,並針對每一個關. 刻烙印的早期記憶。6. 長大後的鮮明. 鍵事件的訪談,均要求參與者詳細描述. 記憶:請你說出在你長大後的這幾年,. 發生了什麼事、什麼時候發生、在哪裡. 從高中到上大學時期,一個特別鮮明或. 發生、牽涉到誰,以及參與者在這個事. 有意義的場景,是你還沒有在這個訪談. 件中有什麼想法和感覺。此外,並請參. 中描述過的片段或經歷。7. 長處的展. 與者說明,為什麼此關鍵事件或特殊場. 現:請描述你生命中某個展現長處的事. 景在其個人生命中會顯著重要,以及具. 件。8. 不可思議的經驗:請描述一段. 體說明該事件傳達了什麼訊息。本研究. 讓你覺得超驗、神聖的經歷或時刻。如. 生命故事訪談共分成七個向度,由於訪. 果你有宗教信仰的話,這可能會是發生. 談手冊內容細節較多,以下僅簡略說明. 在你自己的宗教信仰傳統背景裡面的一. 訪談重點:. 段體驗,或者可能只是一種心靈上的或. (一)生命樂章:請把你的生命想像. 任何一種不可思議的經驗。. 成一部音樂作品或一本書,描述你生命. (三)明日劇本:請談談你的未來。. 故事的主要樂章會有哪些?大概的樣子. 1. 譜曲未來:請描述你生命的下一章. 是什麼?並且說說看章節之間的組織關. 會是什麼?5、10、25年後你會成為什. 聯。. 麼。2. 夢想希望:請描述你的計畫、.

(14) 14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夢想、希望的未來,或希望留給後世什. 何發展的?有沒有透過任何重要的方式. 麼懷念。3. 生活旨趣:請描述任何一. 改變過呢?請解釋為什麼。4. 一貫信. 個你目前或計畫未來從事的生活旨趣,. 念:你認為在人類的生活中,什麼是最. 請說明如何投入、發展,以及有何重要. 重要的價值?請解釋一下。5. 其他生. 性。. 活哲學:你還有什麼其他的生活哲學? (四)磨難煎熬:接下來要關注的是. (六)人生課題:回顧你的生命,你. 生命中所遭遇的各種挑戰、掙扎及問. 是否看出一個中心主題、訊息或想法,. 題。1. 生活的挑戰:請界定與描述你. 可以貫穿這個故事?在你的生命故事. 生命中面臨過的一個最大挑戰,請描述. 中,這個重要的主題是什麼?你會給你. 這個挑戰如何發展、如何處理,以及有. 的生命故事什麼樣的書名或標題?. 何重大意義。2. 健康的危機:請界定. (七)原始反終:感謝接受訪談。有. 與描述你的生命中,你或你的親人遭遇. 鑑於大多數的人不會經常以這種方式來. 的一個重大健康問題、挑戰或危機,並. 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所以最後請你反. 請描述發展與因應的歷程。3. 失去的. 思一下這個訪談對你來說像什麼?訪談. 煎熬:請界定與描述你經歷失去人際最. 期間有何想法和感覺?訪談對你有何影. 大的一次,請描述其間過程、如何因. 響?你對這個訪談過程有何評論呢?. 應,以及有何影響。4. 失敗與後悔: 請界定與描述你所經歷過最大的失敗或. 三、研究成員. 後悔。請描述起因、如何因應,以及有. (一)訪談者與謄稿者. 何影響。. 本研究訪談者兼任謄稿者共有兩. (五)信奉價值:請針對個人基本信. 位,均為諮商心理學系碩士班學生,曾. 念、價值、生命意義及道德方面的問. 修習過質性研究與諮商心理學相關課. 題,提供一些想法。1. 倫理價值:請. 程,能與受訪者建立良好互動關係。在. 大概描述你的宗教信仰和價值。另外,. 本研究訪談前,訪談者先進行建構/詮. 不管你是否有宗教信仰,請描述一下你. 釋主義(constructivist/interpretivist)相. 的生活倫理或道德。2. 政治與社會價. 關理念的研讀與訪談技術的演練,除了. 值:你如何看待政治或社會議題?是否. 培養澄清、不論斷、專注傾聽等會談技. 有特殊的政治觀點?有沒有特殊的社會. 巧之外,並了解建構/詮釋主義的訪談. 議題讓你感受格外強烈?請解釋為什. 要點包括:1. 訪談是訪談者與受訪者. 麼。3. 人生觀的演變:請描述你的宗. 共同建構意義的交談活動;受訪者並非. 教、道德、及/或政治觀點和價值是如. 如實呈現存在腦中的記憶,而是以其認.

(15)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為訪談者可以理解的故事敘事方式,去. 15. 明:. 重構其自我經驗。2.現實是說者與聽者. (一)連貫性的編碼評分系統. 互動協商的結果;訪談中的敘述強調意. 連 貫 性 的 評 分 主 要 參 考 Main 與. 義的再建構,而非事實的再現(畢恆. Goldwyn(1998)的成人依附晤談評分. 達,1996)。在進行訪談時,訪談者會. 與分類系統。評分等級1分表示極不連. 先聲明研究目的、研究倫理及受訪者之. 貫;3分表示不連貫;5分表示不算連. 權利,並告知問題概要與回應需求。訪. 貫,但也不至於不連貫;7分表示連. 談過程除了全程錄音之外,並配合重點. 貫;9分表示極為連貫。此連貫性評分. 筆記記錄受訪者的表情與肢體語言,以. 系統是用來檢視生命故事敘事資料中,. 及個人反思。本研究兩位訪談者各訪談. 敘事者的經驗畫面及想法的傳達,整體. 半數受訪者,每位受訪者均分兩次訪. 所呈現的清晰程度。具有連貫性的敘述. 談,每次訪談時間約兩小時。訪談者定. 閱讀起來是坦誠、沒有矛盾,簡要而充. 期與本研究具有督導實務經驗的作者討. 分完整,以及對應主題而不會茫然混. 論訪談情形,討論的重點在於反思訪談. 淆,因而反映內心狀態一種安全的依附. 者對訪談經驗的理解如何影響研究的過. 呈 現 ( Main & Goldwyn, 1998 )。 因. 程,然後再將錄音資料與重點筆記謄寫. 此,在本研究的資料分析中,高分的連. 為逐字稿。. 貫性意指敘述內容容易理解、前後一. (二)評分者. 致、統整且符合邏輯,使閱讀者能夠輕. 本研究採用編碼評分與量化方式. 易識別參與者敘述的關係與其他生活方. 分析訪談資料。評分者有三位,均為諮. 面的經驗,以及能夠提供與訪談問題有. 商心理學系碩士班學生,曾修習過質性. 關的訊息,並且以具有邏輯的順序呈. 研究與諮商心理學相關課程。三位評分. 現。本研究根據Main與Goldwyn所描述. 者分別閱讀逐字稿,依據本研究作者編. 的連貫性,從品質、數量、關係與態度. 製之編碼評分系統的標準,來進行評. 等四方面,在編碼與評分系統手冊中,. 分。. 爲評分者詳細列出各個評分項目與等級. 四、資料分析方法. 內涵,並提供範例說明。每一評分者根 據評分手冊仔細閱讀文本與做出標記,. 本研究編製一套標準化的編碼評. 然後針對每位受訪者生命故事的七個向. 分系統,來分析經濟弱勢大學生的訪談. 度,各給予一個連貫性的評分,29位受. 資料,此編碼評分系統共包含敘事連貫. 訪者共產生203個觀察值。本研究以組. 性與動機主題兩個部分,以下摘要說. 內 相 關 係 數 ( intraclass correlation.

(16) 16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coefficient, ICC)檢視三位評分者在203. 然後針對每位受訪者生命故事的七個向. 個觀察值之間的信度,結果顯示相對一. 度,一一檢視敘事文本中是否存有這八. 致 性 平 均 測 量 係 數 ( ICC ( C, k )). 個動機主題的證據,例如,某位受訪者. = .71(F(202,404) = 3.42,p <. 001),表示. 在「生命樂章」的向度中,存在著「自. 評分者之間的相關具有顯著的統計意. 我主宰」的主題證據,則可得到1分,. 義。因此,三位評分結果一致的部分則. 如果沒有證據存在,則該向度在自我主. 採用,不一致的部分由本研究第一作者. 宰的主題上則評為0分。由於每位受訪. 檢核評分者的標記,並與訪談者討論,. 者的生命故事各有七個向度,每個向度. 再定出一致的評分。. 需要評定八個動機主題得分,因此每位. (二)動機主題的編碼評分系統. 評分者評定29位受訪者生命故事後,會. 動機主題的編碼評分是參考. 產生1,624個觀察值。本研究以組內相. McAdams 等 人 ( McAdams,. 1985;. 關係數檢視三位評分者在1,624個觀察. McAdams et al., 1996)所建立的編碼與. 值之間的信度,結果顯示相對一致性平. 評分系統。評分等級0分表示證據缺. 均 測 量 係 數 ( ICC ( C, k )) = .66. 乏,1分表示證據呈現。此編碼評分系. (F(1623,3246) = 2.91,p < .001),表示評. 統是用來檢視生命故事主角的存在形. 分者之間的相關具有顯著的統計意義。. 式,包含了兩個重要核心構念,其一為. 因此,三位評分結果一致的部分則採. 主體意識,意指主控自我的動機,共有. 用,不一致的部分由本研究第一作者檢. 四個主題:自我主宰、勝利地位、成就. 核評分者的標記,並與訪談者討論,再. 責任、賦權增能。第二個核心構念為交. 定出一致的評分。. 流共融,意指愛、親密及歸屬的動機,. 完成編碼評分後,本研究採用獨. 亦有四個主題:愛與友誼、對話交流、. 立樣本t檢定的量化分析方式,考驗高. 關懷扶助、和諧共融。主體意識與交流. 復原力組與低復原力組之間,敘事連貫. 共 融 的 構 念 是 由 Bakan ( 1966 ) 所 提. 性與動機主題的得分是否具有顯著差. 出,McAdam則建議成為生命敘事中的. 異。. 動機主題(McAdams et al., 1996)。本 研究參考McAdams等人對八項主題的. 參、研究結果. 內涵描述,在編碼與評分系統手冊中,. 本研究旨在比較經濟弱勢大學生. 爲評分者詳細列出各個評分項目與主題. 高復原力組與低復原力組生命故事的敘. 內涵,並提供評分範例。每一評分者根. 事連貫性與動機主題有何差異,研究結. 據評分手冊仔細閱讀文本與做出標記,. 果說明如下。.

(17)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一、敘事連貫性的差異比較. 17. (t = 1.71, p = .098),但在明日劇本(t = 2.71, p < .05)與人生課題(t = 2.11, p. 在敘事連貫性方面,本研究針對. < .05)等兩個向度的差異達到顯著水. 研究對象生命故事的七個向度分別進行. 準。本研究結果表示,高復原力組對未. 評分,並以獨立樣本t檢定進行差異比. 來的想像與貫穿生命主題的表達上,相. 較。研究結果顯示(如表1),高復原力. 對較為坦誠、完整與一致;而低復原力. 組七個向度的敘事連貫性得分平均數均. 組在此方面則有部分的模糊、離題或矛. 優於低復原力組,就總分來說,高復原. 盾之處,不及高復原力組來得清晰與完. 力組的敘事連貫性平均數為45分,低復. 整。. 原力組為37.43分,兩組差異未達顯著 表1 高復原力組與低復原力組的敘事連貫性差異比較 高復原力組 生命樂章 前塵往事 明日劇本 磨難煎熬 信奉價值 人生課題 原始反終 總分. 低復原力組.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6.33 7.00 6.33 6.47 5.80 6.60 6.47 45.00. 2.58 1.69 1.80 1.60 2.24 2.29 2.45 11.46. 5.86 5.57 4.43 5.43 5.71 4.86 5.57 37.43. 2.57 2.28 1.99 1.95 2.30 2.14 1.99 12.33. t值 0.50 1.93 2.71* 1.57 0.10 2.11* 1.08 1.71. * p < .05.. 二、動機主題的差異比較. 復原力組學生以自我主宰的得分較高 ( M=3.93 ), 勝 利 地 位 的 得 分 較 低. 在動機主題方面,本研究針對研. (M=0.71),而低復原力組學生亦是以. 究對象生命故事的七個向度,一一檢視. 自我主宰的得分較高(M=3.36),勝利. 主體意識與交流共融等兩個核心構念共. 地位的得分較低(M=0.49);該研究結. 八個動機主題,進行評分。在統計上,. 果反映出經濟弱勢大學生的生命故事中. 本研究針對每一個動機主題,將每個研. 不乏成功控制自我的經驗,但卻可能較. 究對象生命故事七個向度的分數加總。. 缺乏被顯著認可的榮耀經驗。另外,在. 就評分的統計結果而言(如表2),本研. 交流共融的四個動機主題中,高復原力. 究顯示主體意識的四個動機主題中,高. 組學生以和諧共融的得分較高.

(18) 18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 M=1.56 ), 對 話 交 流 的 得 分 較 低. 差異,表示高復原力組學生是在因應生. (M=0.62);但低復原力組學生卻是以. 活挑戰而成功克服阻礙與承擔重要責任. 關懷扶助的得分較高(M=1.31),和諧. 的經驗上,優於低復原力組學生。另一. 共融的得分較低(M=0.93);兩組學生. 方面,在交流共融的總分上,高復原力. 的得分型態顯然有所差異。. 組 ( M=4.11 ) 與 低 復 原 力 組. 此外,本研究以獨立樣本t檢定進. (M=4.30)亦沒有顯著差異,不過研. 行差異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如表2),. 究結果顯示,兩組和諧共融的得分具有. 高復原力組在主體意識方面的四個主題. 顯著差異(t = 2.28, p < .05),高復原力. 平均數(M=7.58)雖高於低復原力組. 組 ( M=1.56 ) 顯 然 比 低 復 原 力 組. (M=6.04),但總分未達顯著差異(t =. (M=0.93)更能融入社群團體而有較. 1.89, p = .069),兩組僅在成就責任(t. 多和諧共融的經驗。. = 2.11, p < .05)的主題得分上具有顯著 表2 高復原力組與低復原力組的動機主題差異比較 高復原力組 主體意識 自我主宰 勝利地位 成就責任 賦權増能 交流共融 愛與友誼 對話交流 關懷扶助 和諧共融. 低復原力組.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7.58 3.93 0.71 1.24 1.69 4.11 1.04 0.62 0.89 1.56. 2.3 1.03 0.49 0.72 0.92 1.73 0.50 0.38 0.73 0.93. 6.04 3.36 0.49 0.74 1.45 4.30 1.12 0.94 1.31 0.93. 2.07 1.99 0.55 0.56 0.77 1.35 0.34 0.72 0.86 0.46. t值 1.89 1.54 1.16 2.11* 0.75 -0.32 -0.47 -1.51 -1.42 2.28*. * p < .05.. 肆、討論與建議 一、討論. 顯著差異,表示本研究對象生命故事的 內化、演進及整合,在發展程度上是較 為一致的。研究者推論,這可能與研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濟弱勢大學. 對象所處的發展階段與環境文化之交互. 生高復原力組與低復原力組的敘事認同. 作用有關。McAdams等人(2006)的. 連貫性與動機主題,就總分而言並沒有. 研究指出,人們敘事認同的主題會隨著.

(19)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19. 時間成長而具有連續性,同時在結構內. 本研究生命故事訪談共分七個向. 容上又會受到環境與文化的影響而產生. 度,研究結果顯示,在明日劇本與人生. 發展性的改變;大學生第四年的生命故. 課題兩個向度上,高復原力組的敘事連. 事和第一年比較起來,主題有連續性,. 貫性顯著優於低復原力組。明日劇本的. 但故事更趨複雜微妙,自我分化程度也. 訪談題目要求受訪學生描述自己對未來. 更上層樓,顯示對個人發展有愈來愈深. 的目標、想像與計畫;而人生課題的訪. 的理解。本研究對象為經濟弱勢大學. 談題目則要求受訪學生以一個中心主題. 生,自我認同是該階段最重要的發展任. 來整合自己的過去與未來。本研究發. 務(Erikson, 1980),值此從探索走向. 現,高復原力組在明日劇本與人生課題. 承諾的歷程中,他們也同時經歷了從弱. 上建構出較清晰坦誠而具連貫性的故. 勢家庭走入高等教育殿堂的改變。研究. 事,推論這可能是儒家文化「盡心知性. 者推論,自我認同的未確定性加上環境. 以知天」的觀念體現。. 文化的改變,這兩個因素的交互作用,. 根據黃 光國 (2009 ,2011 )對儒. 可能使經濟弱勢大學生對個人生命故事. 家思想內在結構的分析,孟子「盡心知. 的同一性與目的感之尋求,仍有尚未解. 性以知天」的觀念是指:人的本性是由. 決的發展危機,進而使得適應良好者與. 天所決定,人只有盡心竭力實踐自己,. 適應不佳者在敘事連貫性與動機主題上. 才能知道自己的天性與上天賦予自己的. 的差異不容易顯現出來。. 使命,以及體認個人逆境遭遇往往有人. 無論如何,本研究結果仍發現高. 力不能決定的因素。本研究發現,高復. 復原力組與低復原力組的敘事認同有部. 原力組似乎比較盡心竭力去理解自己的. 分主題呈現顯著差異;在明日劇本與人. 天性。舉例來說,本研究發現不少高復. 生課題等向度上,高復原力組的敘事連. 原力組學生在明日劇本的訪談內容中,. 貫性顯著優於低復原力組;且在動機主. 對未來人生會有具體目標與明確的路. 題中,高復原力組的成就責任與和諧共. 徑,並且希望自己被認定是個有價值的. 融也顯著優於低復原力組。本研究結果. 人,而有「我覺得我可以看到未來兩年. 顯示,敘事認同與復原力之間可能存在. 的我會很拼很努力」、「我會希望我是一. 某些關聯,而基於敘事認同的文化意. 個很沉穩的工程師,因為我已經有一個. 義,本研究採取黃光國(2009,2011). 很活潑的個性」之類的反應;相對來. 對儒家思想內在結構的論述,來進一步. 說,低復原力組學生則有些反應為「其. 探討本研究的發現。. 實沒有太大的夢想或希望」,或因為不. (一)盡心知性以知天的復原觀. 想處理心理問題而「比較喜歡把自己搞.

(20) 20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得很忙」,或傾向「平平凡凡的做一個. 動機主題,結果發現,高復原力組的成. 人就好」。此外,在人生課題的訪談內. 就責任顯著較高。成就責任的評分準則. 容中,本研究亦發現高復原力組學生傾. 在於:敘事者描述個人實質性地成功達. 向以積極明朗的主題來統整自我,如:. 成任務、工作、或工具性目標,或者承. 「盼望」、「未來」、「成長」、「看到陽. 擔了重要責任;或由於因應生活重大挑. 光」、「愛與飛翔」、「和諧四重奏」、「我. 戰、克服重要阻礙,或對他人承擔重大. 愛故我在」、「人際關係大全」……等;. 責任,以及對人或對事扮演具有責任的. 相對來說,低復原組學生則傾向以模糊. 角色,而感到驕傲、自信、主控及有. 淡然的主題來貫穿自己的人生,如:. 成。本研究不同復原力學生的成就責任. 「回憶」、「樂活」、「悶燒」、「浮萍」、. 具有差異,推論這可能是受儒家文化影. 「我很幸運」、「我的一生」、「一個平凡. 響而以好學力行做為修身之道的方法體. 人」……等。. 現。. 本研究敘事連貫性的差異結果似. 根據黃 光國 (2009 ,2011 )對儒. 乎反映儒家文化「盡心知性以知天」的. 家思想內在結構的分析,好學與力行意. 天命觀可能具有指引復原力的現代價. 指「主動的自我」在找出「人生之道」. 值。經濟弱勢大學生過去應該經歷許多. 的大方向後,便應學習知識與身體力. 逆境或負向生活事件,而大多能體認個. 行,將自己的潛能開發出來。本研究發. 人逆境遭遇有人力不能決定的因素,但. 現,高復原力組似乎比較不會投機,希. 能清楚描述未來目標與貫穿人生的主題. 望靠學習表現受到重視。例如,從訪談. 卻不容易。過去Hauser等人(2006)的. 內容中發現,高復原力組學生會因為角. 敘事分析研究僅發現,復原力群組青少. 色關係覺得「很多事情都是你要你自己. 年的訪談呈現較多的反思自省;而陳雅. 去承擔的,所以那個是責任感就不同. 玲(2007)的研究則指出,「盡人事,. 了」,而傾向「當時怎麼去克服,就是. 聽天命」的文化智慧,是影響貧窮學童. 別人都可以我為什麼不可以?雖然我可. 的復原力因素。本研究則進一步發現,. 能沒有那麼聰明,但是我只要比別人認. 除了反思與聽天命之外,進一步知性知. 真」,或「如果你可以多做一點事情雖. 命,知道自己的本性與上天賦予的使. 然會很累,不過就是最後你會比別人更. 命,或許是在逆境中指引自我整合人生. 好,就是你會學到更多東西」,且「希. 的目標與主題更重要的復原觀。. 望別人注意到的是你這個人的表現而不. (二)好學力行的主動自我. 是背景」。相對來說,低復原力組學生. 本研究檢視敘事認同內容層面的. 則較缺乏活力去自我開發,對失敗存有.

(21)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21. 陰影,認為「我只要把事情做完了我就. 組與低復原力的和諧共融動機具有顯著. 阿彌陀佛」,甚至「很想要回到以前,. 差異,本研究推論可能是儒家文化追求. 然後不想長大」或「現在就很像那浮萍. 仁道精神的內容體現。. 載浮載沉」。. 根據黃 光國 (2009 ,2011 )對儒. 本研究成就責任的動機差異結果. 家思想內在結構的分析,孔子奉行的. 似乎可反映儒家文化「好學力行」的修. 「仁道」是心懷仁愛,除了反求諸己,. 養方法可能具有指引經濟弱勢大學生走. 要求自己實踐「仁、義、禮」的倫理體. 向復原之道的現代價值。對經濟弱勢大. 系,而且會「成人之美,不成人之. 學生來說,除了主動的自我之外,任重. 惡」,和別人相處展現出「和而不同」、. 道遠的堅持也很重要。過去Hauser等人. 「固而不比」、「泰而不驕」的風範。本. (2006)的敘事分析研究發現,復原力. 研究發現,高復原力組似乎受到仁道精. 群組青少年的訪談呈現較多的主體意. 神的影響而呈現追求關係和諧的動機。. 識;而陳雅玲(2007)的研究也發現,. 例如,本研究從訪談內容中發現,高復. 「讓別人看得起」、「讓父母抬得起頭」. 原力組學生會反省「自己之前的那個自. 的社會取向成就動機,是貧窮學童復原. 傲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而「開始了. 力發展的重要提升力量。本研究則進一. 解真實的自己」,然後「現在就是我跟. 步發現,主動的自我在追求表現之際,. 家人的關係也更好」,或「跟朋友在一. 懂得腳踏實地學習而任重道遠,或許更. 起就是很甜很快樂」,也許期待「當我. 是逆境中指引成功適應的復原之道。. 具備更多能力的時候我可以結交更多朋. (三)追求仁道的心靈超越. 友」,或「我可以很快的努力工作,就. 本研究動機主題的差異比較結果. 可以有能力帶爸爸媽媽出去玩,把他們. 顯示,高復原力組的和諧共融得分顯著. 為了我努力沒有玩到的補起來」,甚至. 較高。在本研究的編碼評分系統中,和. 領悟到「人的一生不在乎長度而是寬. 諧共融意指敘事者對於身為社群中的一. 度」。相對來說,低復原力組學生則較. 分子而存在共有共享的想法;敘事者體. 常陷入角色衝突、埋怨境遇,或「很難. 驗到與一群人、一個社群、甚至整個人. 適應那個環境」的關係困境,或對人際. 類,有和諧一體、同步運行、盡忠歸. 關係感到「你還要管那些事情太煩」。. 屬、團結一致之感。此主題通常表現於. 本研究和諧共融的動機差異結果. 敘事者在某個重要事件中,身邊圍繞著. 似乎可反映儒家文化對仁道的尊崇可能. 朋友與家人與他共渡此時此刻,使他體. 具有指引經濟弱勢大學生培養復原精神. 驗到強烈的正向情緒。本研究高復原力. 的現代價值。對經濟弱勢大學生來說,.

(22) 22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社會支持固然重要,但人際和諧與關係. 題,發展出更多標準化與有效的編碼評. 融洽更是一股安定精神的力量。過去. 分系統,延伸探討敘事認同與復原力之. Hauser等人(2006)的研究發現,復原. 間的關聯。. 力群組青少年的訪談呈現較多的關係連. 在實務介入方面,建議學生事務. 結;而陳雅玲(2007)的研究也發現,. 與諮商服務可以從儒家文化的現代價值. 善體人意、為他人著想的特質使具復原. 來思考經濟弱勢大學生復原力提升的介. 力的學童個性隨和,擁有非常良好的人. 入策略。過去復原力研究大多以西方心. 際關係。所以困難時常得到鄰居、老. 理學為依歸,實務介入著重於培養目的. 師、朋友、同學的協助。本研究則進一. 感、自主性、社會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 步發現,將他人命運與自己命運聯繫在. 等個人特質;或從外在層面提升親子關. 一起的融合情感,或許更是逆境中指引. 係、成人的角色模範、社會正向期待,. 自我心靈超越的復原精神。. 以及健全的社會服務與健康照顧等資源. 二、建議與研究限制. ( Masten, Cutuli, Herbers, & Reed, 2009)。相對來說,從文化心理學取向. 本研究對於理論、研究與實務可. 關注於復原觀、復原力方法及復原力精. 提供重要的啟示。在理論方面,本研究. 神的介入方案則較為少見。本研究建議. 結果顯示,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聯不. 幫助適應不佳的經濟弱勢大學生,亦可. 容易顯現出來;但描述未來目標與人生. 透過敘事的心理治療來構建盡心知性以. 課題的故事,則能反映出敘事連貫性與. 知天的自我觀,培養好學力行的主動自. 復原力的關聯。因此,從生命故事的個. 我,以及追求仁道精神的心靈超越,以. 別差異來理解人們的復原力時,關注於. 幫助他們作出敘事認同的改變,或許將. 建構未來與整合人生的故事敘說,可能. 有助於提升心理適應。. 是比前塵往事的經驗回憶更能反映復原 力的關鍵所在。. 本研究雖然力求嚴謹,但仍有一 些限制而未臻完善。雖採量化差異比. 本研究採用標準化的編碼評分系. 較,但由於進行生命故事訪談不同於一. 統進行內容分析與量化差異比較,不同. 般調查研究,樣本取得較為不易,以至. 於過去的復原力研究。在方法上具有突. 於樣本規模較小,資料量或有不足之. 破與創新,值得做為未來研究的參考。. 處,且透過招募方式難以控制男女人數. 然而,本研究僅探討敘事連貫性與動機. 均衡,樣本的代表性受到影響,研究結. 主題的差異,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針. 果並不適合概化到所有母群體,此為本. 對敘事認同的其他主題,例如,情緒主. 研究的主要限制。此外,本研究資料仰.

(23)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賴生命故事訪談,並提供酬謝金來增強 參與者的訪談意願,無法避免參與者記 憶偏誤、輕率完成、或誇大不實等問 題;而使用自行編製的編碼與評分系統 來進行內容分析,雖然具有標準化的程 序,但仍受限於評分者的精準度問題。 基於上述限制,本研究發現仍需要更多 研究重複進行驗證。無論如何,研究者 若訴求研究目的在於補充傳統心理學研 究方法的不足,而非建構本土理論,那 麼內容分析與量化研究的方法仍有助於 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敘事認同與復 原力之間的關聯。本研究結果提供復原 力研究者關注到敘事連貫性與部分動機 主題也可能反映人們的復原力,但對於 敘事認同與復原力之間的關聯,仍有待 更多研究的探討與重複驗證。. 參考文獻 方立天(1994)。佛教哲學。臺北市:洪 葉。 【 Fang, L. T. (1994). Buddhist philosophy. Taipei, Taiwan: Hungyeh.】. 姜永志、張海鍾(2011)。天命觀對中國人 格心理的構建與影響。心理學探新, 31(1),18-22。 【 Jiang, Y. Z., & Zhang, H. Z. (2011). A construction and influence to Chinese personality of destiny view.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31(1), 18-22.】.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 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6)。 臺北市:巨流。 【 Bih, H. D. (1996). Hermeneutics and. 23.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Y. H. Hu (Ed.),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y, method and cases for native feminist research (pp. 2746). Taipei, Taiwan: Chuliu.】. 陳雅鈴(2007)。貧窮學童復原力發展之研 究:以總統教育獎得主為例。屏東教 育大學學報,26,1-36。 【Chen, Y. L. (2007). Development of resilience in students from poverty: Taking presidentaward winners as examples. Journal of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6, 1-36.】. 曾文志(2007)。大學生問題衡鑑量表發展 之 研 究 。 中 華 輔 導 學 報 , 21 , 201230。 【 Tseng, W. C. (2007).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 Problems Assessment Inventory. Chinese Annual Report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21, 201-230.】. 曾文志(2012)。經濟弱勢大學生情意健康 之二因子模式探討:易受傷害性與復 原力因子效果分析。教育與心理研 究,35(2),1-28。 【Tseng, W. C. (2012). The model of affective health in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ollege students: The effects of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factors. Journal of Education & Psychology, 35(2), 1-28.】. 黃光國(2009)。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 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臺北市: 心理。 【 Hwang, K. K. (2009). Confucian relationalism: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aipei, Taiwan: Psychological.】. 黃光國(2010)。反求諸己:現代社會中的 修養。臺北市:洪葉。 【 Hwang, K. K. (2010). Introspection: The cultivation of modern society. Taipei, Taiwan: Hungyeh.】. 黃光國(2011)。心理學的科學革命方案。 臺北市:心理。.

(24) 24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Hwang, K. K. (2011). A proposal for scientific revolution in psychology. Taipei, Taiwan: Psychological.】. 黃智慧(1991)。般若菩提心。臺北市:耀 文。 【 Huang, C. H. (1991). Bodhicitta Wisdom. Taipei, Taiwan: Yaowen.】. 劉錦萍(2007)。家境清寒大學生幸福感與 社會支持的調查研究⎯⎯以輔大進修 部 為 例 。 全 人 教 育 學 報 , 1 , 179207。 【Liou, C. P. (2007). A study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low-income families: An example of the evening division of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Journal of Holistic Education, 1, 179-207.】. Adler, J., Kissel, E., & McAdams, D. P. (2006). Emerging from the CAVE: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the narrative study of identity in midlife adult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30, 3951. Atkinson, R. (1998).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Thousand Oaks, CA: Sage. Bakan, D. (1966). The duality of human existence: Isolation and communion in western man. Boston, MA: Beacon Press. Bauer, J. J., McAdams, D. P., & Pals, J. (2008). Narrative identity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9, 81-104. Becker, G. (1997). Disrupted lives: How people create meaning in a chaotic world.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lagov, P. S., & Singer, J. A. (2004). Four dimensions of self-defining memories (specificity, meaning, content, and affec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self-. restraint, distress, and repressive defensiv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 481-512. Cheng, C. Y. (2004). A theory of Confucian selfhood: Self-cultivation and free will in Confucian philosophy. In K. L., Shun & D. B. Wong (Eds.), Confucian ethics (pp. 124-147).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iener, E., Emmons, R. A., Larsen, R. J., & Griffin, S. (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 71-75. Erikson, E. H.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NY: W. W. Norton and Company. Hauser, S. T., Allen, J. P., & Golden, E. (2006). Out of the woods: Tales of resilient tee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user, S. T., Golden, E., & Allen, J. P. (2006). Narrative in the study of resilience.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61, 205-227. Hesse, E. (1999).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Historic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In J. Cassidy & P. R. Shaver (Eds.),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pp. 395-433).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Linde, C. (1993). Life stories: The creation of coherence.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uthar, S. S. (2006).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across five decades. In D. Cicchetti & D. J. Cohen (Eds.),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Risk, disorder, and.

(25) 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 adaptation (2nd ed., pp. 739-795). New York, NY: Wiley. Main, M., & Goldwyn, R. (1998). Adult attachment scoring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U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Masten, A. S., Burt, K. B., Roisman, G. I., Obradovic, J., Long, J. D., & Tellegen, A. (2004). Resource and resilience in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Continuity and change.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6, 1071-1094. Masten, A. S., Cutuli, J. J., Herbers, J. E., & Reed, M-G. J. (2009).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117-131).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Adams, D. P. (1982). Experiences of intimacy and pow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motives and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2, 292-302. McAdams, D. P. (1985). Power, intimacy, and the life story: Personological inquiries into identity.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McAdams, D. P. (1994). Can personality change? Levels of stability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across the life span. In T. F. Heatherton & J. L. Weinberger (Eds.), Can personality change? (pp. 299-313).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cAdams, D. P. (1998). Personal narratives and the life story. In L. Pervin & O. John (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2nd ed., pp. 478-500).. 25. New York, NY: Guilford. McAdams, D. P. (2001). The psychology of life storie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5, 100-122. McAdams, D. P. (2008). Personal narratives and the life story. In O. R. John, R. W. Robin, & L. A. Pervin (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eory and research (3rd ed., pp. 242-262).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McAdams, D. P., Anyidoho, N. A., Brown, C., Huang, Y. T., Kaplan, B., & Machado, M. A. (2004). Traits and stories: Links between dispositional and narrative feature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 761-784. McAdams, D. P., Bauer, J. J., Sakaeda, A. R., Anyidoho, N. A., Machado, M. A., Magrino-Failla, K., … Pals, J. L. (2006).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life story: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in emerging adulth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4, 1371-1400. McAdams, D. P., Hoffman, B. J., Mansfield, E. D., & Day, R. (1996). Themes of agency and communion in significant autobiographical scen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4, 339-378. Raggatt, P. (2006). Putting the five-factor model in context: Evidence linking Big Five traits to narrative ident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4, 1321-1347. Singer, J. A. (2004). Narrative identity and meaning making across the adult lifespan: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 437-460. Singer, J. A., & Rexhaj, B. (2006). Narrative coherence and psychotherapy: A commentary. 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26) 26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Psychology, 19, 209-217. Steptoe, A., Tsuda, A., Tanaka, Y., & Wardle, J. (2007). Depressive symptoms,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sense of contro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23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4(2), 97-107. Sutin, A. R., & Robins, R. W. (2005). Continuity and correlates of emotions and motives in self-defining memor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3, 793-824. Ungar, M. (2004). Nurturing hidden resilience in troubled youth. Toronto, 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Ungar, M., & Teram, E. (2005). Qualitative resilience research: Contributions and risks. In M. Ungar (Ed.), Handbook for working with children and youth: Pathways to resilience across cultures and contexts (pp. 149-164). Thousand Oaks, CA: Sage. Wang, Q. (2001). Culture effects on adults’ earliest recollection and selfdescriptions: Implications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memory and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 220-233. Wang, Q., & Conway, M. A. (2004). The stories we keep: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middle-aged adul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 911-938. Werner, E. E., & Smith, R. S. (2001). Journeys from childhood to midlife: Risk,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Optim. Humes, The symmetric eigenvalu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Math. Rohn, An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absolute value equation, Eletron. Seeger and Torki, On eigenvalues induced by

The subjects for the present study are 495 first-graded students from five Taiwanese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270 freshmen from the Department of

This study will base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logical education to discuss 788 characters that were commonly used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early Tang era, for highlighting

Instruction  Teachers systematically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riting of life stories could help them apply knowledge of different life stages

This article was compared with the survey results from the article, “Skills requirements for MIS staffs – the study of enterprises’ requirements for the high school,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in term of the willingness-to-pay, the consumers who are using the IMVS wish to reduce their monthly expenditure, in which those who

Developing a signal logic to protect pedestrian who is crossing an intersection is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duce delay of

Developing a signal logic to protect pedestrian who is crossing an intersection is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duce dela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