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

Copied!
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胡 益 進 博士. 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 -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 A Study of the Related Factors of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among the 5th and 6th Graders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研究生:黃 怡 菁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零 六 年 七 月.

(2)

(3) 致謝 回憶研究所剛收到入學通知,滿懷欣喜前往學校報到,上課期間師 生互動總是充滿歡笑,每隔週的上課時光,總是讓人滿懷期待。而我, 幾乎所有人生大事都在師大求學期間完成,從單身、結婚、懷孕與育嬰、 換工作,師大對我來說真像是月光寶盒,擁有諸多美妙的時光。 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胡益進老師,前後經歷我結婚、懷孕與育嬰, 每次找老師討論,老師總是充滿慈祥與耐心鼓勵繼續往前,才得以在今 年將論文完成。也非常感謝兩位口試委員苗迺芳老師、廖邕老師,在百 忙之中細心審閱並指正怡菁論文,提供許多寶貴意見,使得論文更臻完 善。也感謝我先生昱豪及公婆幫忙帶兩個活潑可愛的寶貝恩恩與緯緯, 得以讓我無後顧之憂繼續完成論文,縱使有空閒的時候大多在深夜小孩 入睡時,但看著小孩熟睡的小臉總是提醒我應該繼續努力向前行。 最後再次感謝所有在怡菁畢業論文中曾經幫助過的良師益友與同 學,以及被我引用或參考的論著的作者。 最後,我僅以本論文獻給我最深愛的媽咪黃夏蘭女士與親愛的家人。 黃怡菁 謹誌 2017.06 i.

(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 -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 研究生:黃怡菁. 指導教授:胡益進博士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行為與現況,及個人背 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間關係。研究母群體以新北市 某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共有 244 位學童參與。研究工具採以問 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問卷 218 份,有效問卷比率 89.34%。所得資料 以百分比、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邏輯斯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 分析。 重要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 本研究對象國小高年級學童有從事規律運動行為者,占全體受試 者 59.2%,沒有從事規律運動行為者則占全體受試者 40.8%,主 要運動項目為籃球與跑步。 二、 本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不會因性別、年級、父母教育程度、 身體質量指數等個人背景因素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但會因有參與 運動社團(p<.05)而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比較好。 ii.

(5) 三、 邏輯斯迴歸發現運動自我效能(p<.001)、運動社團(p<.05)參與可 有效預測國小高年級學童之規律運動行為,其中以運動自我效能 的影響力最大。 四、 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團參與,可預測規律運動行為總變異量 30.3%。 關鍵詞:規律運動行為、運動自我效能. iii.

(6) A Study of the Related Factors of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among the 5th and 6th Graders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Yi-Ching Huang* Yi-Jin Hu**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gular exercise of elementary student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ived 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were selected from the 5th and 6th graders of totally 244 school children in New Taipei City. 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 method and 21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valid reply rate was 89.34%.One-way ANOVA, Chi-square test, Logistic regresst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re were 59.2% subjects who had regular behavior of exercise, and the others were not. The main types of exercise participated by the subjects were basketball and jogging. 2. The subjects’ regular behavior of exercise wasn’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y the difference of their gender, grade, BMI, and parents’ level of education, but it was better by attending association of sport(p<.05). 3. Attending association of sport(p<.05) and perceived 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p<.001)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and the former was a more important predictor than the latter.. iv.

(7) 4. Attending association of sport , perceived 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could predict the variance of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30.3%. Key words: regular exercise, perceived 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v.

(8) 目次 致謝....................................................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i 附錄................................................. viii 表目次................................................. ix 圖目次.................................................. 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5 第五節 名詞界定 ........................................ 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規律運動行為現況及影響 .......................... 9 vi.

(9) 第二節 運動自我效能概念和相關研究 ..................... 13 第三節 影響規律運動行為的相關因素 .....................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25 第四節 研究步驟 ....................................... 2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31 第一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行為分布 ………………………………………………………………………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關係 ......... 42 第三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與運動自我效能關係 ......... 44 第四節 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之重要影響因素探討 ......... 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49 第一節 結論 ........................................... 49 第二節 建議 ........................................... 51 vii.

(10) 中文文獻................................................ 52 英文文獻................................................ 55 附錄 附錄一 兒童及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 ........ 58 附錄二 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問卷 . 59 附錄三 問卷使用同意書(一) ............................... 64 附錄四 問卷使用同意書(二) ............................... 65 附錄五 問卷使用同意書(三) ............................... 66 附錄六 問卷內容效度考驗專家名單 ......................... 67. viii.

(11) 表. 目. 次. 表 2-1-1 不同學級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百分比 ……………………11 表 2-2-1 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 ……………14 表 2-3-1 影響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 …………………………………21 表 3-2-1 新北市新店區某國民小學 105 學年度(第二學期)年級暨班級 人數統計 ………………………………………………………24 表 3-3-1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28 表 4-1-1 個人背景因素分布情形 ………………………………………33 表 4-1-2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各題分布情形…………………………… 35 表 4-1-3 運動總類次數、百分比分布………………………………… 38 表 4-1-4 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分布…………………………40 表 4-1-5 規律運動行為分布 ……………………………………………41 表 4-2-1 個人背景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卡方檢定摘要表 ……………43 表 4-3-1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與運動自我效能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45 表 4-4-1 影響規律運動行為之因子變項邏輯式迴歸分析 ……………48. ix.

(12) 圖. 目. 次. 圖 3-1-1 研究架構 ....................................... 23. x.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六節進行探討,第一節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研究 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界定及第六節研 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6)指出每年至少有 260 萬人因超重或肥胖而死亡,而兒童超重與肥胖影響健康後果,往 往直到成年時才明顯,包括:心血管疾病(主要有心臟病與中風)、 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尤其是骨關節炎)、與某些癌症(例如子宮內 膜癌、乳腺癌與結腸癌)等。蔡忠昌與劉蕙綾(2006)研究證實規律 運動可以提升個人之健康,增進心血管的機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 的風險,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加生長激素的分泌與身體脂肪的分 解,可以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達到體重控制的效果,增加腦內啡 (endorphin)的分泌,降低焦慮、提高睡眠品質、增加愉悅的感覺,達 到壓力的解除,並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增加身體的抵抗力。 Taras, H. (2005)學齡期兒童運動可以幫助兒童發展社交能力,提 升心理健康,減少冒險行為。Powell & Paffenbarger (1985)研究指出規 律性運動習慣對生理及心理有實質益處,且可促進身體健康。. 1.

(14) 美國兒科協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0)提倡每一 位兒童與青少年應該積極參與體育與從事規律身體活動。學齡時期的 運動行為對於個體日後建立持續運動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且早期的身 體活動習慣亦會是決定個體將來成人以後身體活動型式與活動量的 重要因素(Kelder, Perry, Kleep ,& Lytle, 1994)。世界衛生組織(WHO, 2010)發佈的關於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指出,缺乏身體活動 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並對於 5-17 歲兒童及青少年活 動量建議為每日至少 60 分鐘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或每週至少 3 次高強 度身體活動,或是從事有氧活動,而大於 60 分鐘的身體活動可以提 供更多的健康效益。方進隆(1997a)利用運動來增進身體活動能力與 充實生活品質是愈來愈被鼓勵的方法,只要每週至少 2 至 3 次的運 動,且每次達 30 分鐘以上的合理運動訓練,就能夠維持或建立起身 體良好的體適能。 國小階段是義務教育的開始亦是國民教育基礎,特別是國民小學 學童可塑性高,其在校生活中的運動經驗,對將來身心發展、運動習 慣之養成與運動技能培養,實不容緩。因此,及早在國民小學階段瞭 解當前學童規律運動行為現況並對相關因素之深入探討予以協助,應 有助於日後成年生活規律運動習慣養成,進而促進健康體能。. 2.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情形之現況,並探討 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性別、年級、運動社團參與、家長教育 程度、身體質量指數)及運動自我效能等,與規律運動行為間的關 係。茲將本研究目的分述如下: 一、. 瞭解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行 為現況。. 二、. 探討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分別與運動自我效能及規律 運動行為的關係。. 三、. 探討研究對象的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行為的關係。. 四、. 探討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對規律運動行 為的預測力。. 3.

(1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一、. 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及規律運動行為現 況為何?. 二、. 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分別與運動自我效能、及規律運動 行為的關係為何?. 三、. 研究對象的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行為的關係為何?. 四、. 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對規律運動行為的 預測力為何?. 4.

(17)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一、 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會因個人背景因素的不同而有顯著 差異。 二、 研究對象的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行為有顯著相關。 三、 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等對規律運動行為 具有預測力。. 5.

(18) 第五節 名詞界定 一、. 國小高年級學生. 本研究以新北市新店區某國民小學 105 學年度第二學期國小 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 二、. 規律運動行為. 參考教育部體育署(2016)體適能健身寶典「333 原則」:每週 至少運動 3 天、每次至少 30 分鐘,運動時的強度達到有點喘但還 可以說話的程度;將規律運動行為界定為研究對象回憶過去一星 期的運動參與行為(除在校體育課時間外),可從事相同或不同屬 性之運動。其從事運動頻率為每週至少 3 天;運動時間為每次至 少 30 分鐘,運動強度:中等程度以上(即自覺運動時達到會喘、有 流汗但還可以說話的程度。 三、. 運動自我效能. 個體主觀判斷在有阻礙或缺乏支援的特定情境中,對自己開 始或持續規律運動能力的把握程度。本研究使用呂昌明、卓俊辰、 黃松元(2002)編製運動自我效能量表來測試研究對象持續運動 的把握程度(百分比),原 14 題,經專家學者建議修正後版本為 13 題。. 6.

(19) 四、. 身體質量指數.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 其指數愈高代表體脂肪愈多(方進隆,1997a)。身體質量指數(BMI)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102 年公布之「兒童及青少年生長身 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詳如附錄一,依身體質量指數(BMI) 的數值區分為體重過輕、體重適中、體重過重、肥胖四個等級。. 7.

(20)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因人力、時間與經費上的限制,僅以新北市新店區 某小學 105 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之五、六年級高年級學生 為母群體,其研究結果僅能推論至當時正就讀的五、六年 級學生,無法推論至其他所有國民小學。 二、 本研究問卷屬於事後回憶設計,研究對象於填答時可能因當 時環境、身體狀況、認真程度、回答意願及回憶偏差等因 素,而造成結果偏差。. 8.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三節進行探討。第一節規律運動行為現況及影響、第二 節運動自我效能概念和相關研究、第三節影響規律運動行為的相關因 素。. 第一節 規律運動行為現況及影響 一、. 規律運動現況與實施策略. 教育部 104 年運動城市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參與運動人口微幅升至 83.0%,規律運動人口亦增長為 33.4%(等於每三人就有一人為規律運 動之人),相較於 103 年成長 0.4%;在參與運動主要目的仍為「為了健 康」 ,不運動主要原因,仍以「沒有時間」比例較高。教育部體育署(2016) 學生有規律運動習慣的比率(每週運動三次,每次三十分鐘以上)以國小 76.1%最高,國中 61.4%、高中職 49.5%,大專院校 45.8%最低。 探討國內對於不同學級學生規律運動研究顯示國小、國中生從事規 律運動比例約 45~55%;高中(專科)約 40~45%;大學生約 35~40%,碩 士約 20%(李彩華、方進隆,1998;柏佩蘭,2010;張世沛、施國森、 高文揚、黃素珍,2012;陳子怡,2011;陳美昭、賴香如,2006;黃貝 玉,2004;黃淑貞、劉翠薇、洪文綺,2002;黃瑞榮、李崑璋,2014;. 9.

(22) 楊亮梅,2004;龍炳峰,2000;韓瑪琍、黃娟娟,2014),其運動行為 隨年紀而有遞減情形。 Rowland(1990)提到,學生若能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其健康狀 況會比缺乏運動的學生為佳。柏佩蘭(2010) 調查臺北市 241 名五、六 年級學生較常參與運動總類分別為籃球、腳踏車、慢跑;而影響國小學 童運動三個因素分別為天候因素(如太冷、太熱)、身體因素(身體不 適)、課業因素(功課太多)等。課業壓力亦可能會影響學生的規律運動 行為(王淑芳、顏效禹、李思招、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7;李 彩華、方進隆,1998;Wu & Jwo, 2005)。 新加坡 1992 年推行國家健康生活型態計畫,建議靜態生活作息較 長的人有每週 5 天、每天 30 分鐘的運動,時間可由每次 10 分鐘以上的 運動累積而成;另外,建議身體活動較多的人,每週 3 次、每次 20 分 鐘的費力活動,如慢跑、游泳等(教育部,2007)。. 10.

(23) 表 2-1-1 不同學級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百分比 學者. 年代. 研究對象. 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比例 (百分比). Kumar, Ray, Roy,. 2017. 印度 9 年級學生 1652 名. Ganguly, Dutta,. 註:MVPA(Moderate to. Mahapatra,&Banerjee. Gonzalez-Suarez &. 29%.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2009. 菲律賓 12 歲學生 380 名. Grimmer-Somers. 56.1~65% 註:MVPA(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龍炳峰. 柏佩蘭. 2000. 國小五、六年級學童 405 位. 44.4%. 2010 國小五、六年級學童 241 位. 46.1%. 李彩華等人. 1998. 國中生 676 人. 49.9%. 陳子怡. 2011. 國中生 370 人. 58.7%. 陳美昭等人. 2006. 國中生 377 人. 男生 54.6% 女生 45.4%. 韓瑪琍. 2014. 青少年 394 人. 等人. 42.6% (每週運動達 3 次以上)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整理。. 11.

(24) 二、. 規律運動對身心影響.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 2000)建議長 期從事規律運動,不僅可促進健康,更可降低疾病的發生。為了獲得良 好健康與體適能,就必須經常性的從事規律且適當的運動。許多研究已 證實規律運動能降低死亡率與罹患高血壓、冠狀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 肥胖、氣喘誘發、結腸癌、乳癌、骨質疏鬆症以及憂鬱症等疾病的機率, 而身體活動量不足則會增加罹患這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吳一德,2006;王 偉德,2011;林啟川、莊林貴、周麗卿、許義章、張秋煉,2001;Bouchard, Shephard, & Stephens, 1994;Reaven, Barrett, & Edelstein, 1991;Haines & Kim, 2013)。 迪魯.法納奧、吳育儒、黃國欽、黃森芳、陳怡靜(2013)規律運 動並達到每次30分鐘之運動時間,不但可以降低體脂肪、腰臀圍比及皮 膚電流反應,同時可以提升最大攝氧量的預估值,增強運動的能力。吳 品錞(2012)在校足量運動,對於提升學生體適能、流暢力、獨創力、 精密力、及對學生的創造思考能力亦有顯著影響。 劉翠薇、黃淑貞(1999)運動能促使身體健康、增進體能、促進新陳 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保持理想體重及讓人感到有活力。心理學家及精 神科學家均認為,運動是改變心情最有效的一種技巧之一,因此他們運 用運動來治療一些身心疾病患者的機會相對提高許多(Thayer,Newman & 12.

(25) McClain, 1994)。 教育部認為學生之學習皆與健康體適能有關,尤其是有氧(心肺) 適能,有氧適能好,腦部獲取氧的能力較佳注意力持久性會較好(教育 部,2012) ,而學齡兒童從事運動有助提升在校學習表現(Taras, H., 2005)。. 第二節 運動自我效能概念和相關研究 運動自我效能概念源自於Baudura(1986)自我效能概念。運動自我效 能為個體在運動的情境中,主觀認定自己是否能夠開始運動或繼續進行 運動的一種自我評估(林慶源、林耀豐,2009),而運動自我效能也可作 為身體活動的預測因子(Dos Santos, Bredehoft, Gonzalez, & Montgomery , 2016;Gilbertson, 2016)。運動自我效能亦受到各種個體的背景因素所影 響,如:性別、年齡、健康狀態等(Martin, C. S. , 2015)。Sidman, D'Abundo, & Hritz (2009)調查611位大學生指出運動自我效能可作為預測身體整體 健康,包含身體、精神、智力、心理與情感等層面。 李彩華等人(1998)運動自我效能與身體活動量呈正相關。運動自我 效能愈高者,運動行為表現愈好,運動自我效能是除性別外最能預測運 動行為之變相(劉翠薇等人,1999;Sun, 2015)。國內外研究支持運動自 我效能為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的重要預測變項,又以男性的運動自我效能 明顯高於女性(龍炳峰,2000;柏佩蘭,2010;王淑芳、顏效禹、何佩玲、 張碧芳、呂昌明,2008;陳美昭等,2006;黃淑貞,2002;謝偉雄、葉 13.

(26) 麗琴,2008;黃貝玉,2004;Sidman, D'Abundo, & Hritz, 2009)。 不論男、女生,運動自我效能是所有社會心理學變項中對運動階段 最具有高度影響力(王淑芳等,2008;黃淑貞等,2002)。以下為運動自 我效能與規律運動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整理(表2-2-1)。 表 2-2-1 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 學者. 年代. 研究對象. Sun, L.. 2015. 7-9 年級國中. 研究結果 1.. 年齡、自我效能、同儕支持、運動設 施等,影響研究對象是否從事中高強. 女學生. 度運動(MVPA)主要因素。 註:MVPA(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龍炳峰. 2000. 國小高年級學. 1.. 童. 運動自我效能、家人運動社會支持 、參加運動校隊三個變項,能有效區 別有無規律運動行為的研究對象 ,而其中以運動自我效能具有較強的 區別力。. 2.. 運動自我效能愈強、家人運動社支持 愈高、同儕運動社會支持愈高、知覺 運動利益愈高、家庭運動設施愈多、 環境運動場地愈多者,從事規律運動 行為的情形也就愈多;知覺運動障礙 愈低者,從事規律運動 行為的情形也就愈多。. 柏佩蘭. 2010. 國小高年級學. 1.. 規律運動行為與運動自我效能、運動 享樂感及運動社會支持呈現顯著正. 童. 向關係,與自覺運動障礙呈現顯著負 向關係。 2.. 運動自我效能可有效預測國小高年 級學童之規律運動行為。. 14.

(27) 學者. 年代. 研究對象. 李彩華等. 1998. 國中生. 研究結果 1.. 身體活動量與運動社會支持、運動自 我效能、健康體適能因素呈顯著正相 關,顯示增加運動社會支持及自我效 能對身體活動量提昇有很大的助益。. 2.. 身體活動量可由性別、年級、社會支 持、自我效能、有無規律運動來預 測。. 王淑芳等. 2008. 1.. 國中生. 無論是男生或女生,運動自我效能. 2. 、運動知覺障礙、運動享樂感、運動 結果期望、家人的支持、同儕的支 持、老師的支持、運動自我調節及都 會影響其運動階段,當中以運動自我 效能最為重要。 3.. 在運動自我效能、運動享樂感、運動 結果期望、同儕的支持、運動自我調 節方面,男生的平均得分顯著高於女 生,而運動知覺障礙則相反。. 陳美昭等. 2006. 1.. 國中生. 規律運動者的運動自我效能、知覺運 動利益、運動社會支持和運動享樂感 均高於無規律運動者;相反地. 2. ,無規律運動者的知覺運動障礙高於 規律運動者。 3.. 運動自我效能可有效預測男生的規 律運動行為;健康適應則是女生規律 運動行為的預測因素。. 陳子怡. 2011. 1.. 國中生. 運動社會心理因素中的運動自我效 能、家人及同儕運動社會支持、運動 享樂感,以及運動角色楷模皆與規律 運動呈正相關。. 2.. 運動自我效能愈高,愈能增進課後規 律運動行為,男生在課後規律運動行 為高於女生。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整理。. 15.

(28) 第三節 影響規律運動行為的相關因素 一、. 性別. 男性學童較女性學童有較多運動行為(張清源,2005;林和志、黃國 光、曾明郎、陳燕雪,2012;李城忠、陳瑩如,2012;趙鋅國,2009; 謝偉雄等,2008)。預測運動習慣的社會人口學變項中最重要的是性別、 男性較常運動 (黃淑貞等,2002;李彩華等,1998)。王淑芳等(2008)國 中生在運動行為階段在性別上有顯著的差異,且男生的運動階段較女生 好;運動項目(如快步走、爬樓梯、籃球、棒球、壘球、撞球、跳繩、 有氧舞蹈、搖呼拉圈、伏地挺身、桌球及瑜珈等)在性別上有顯著的差 異;劉翠薇等(1999)性別是最有預測力的變項,性別不僅直接影響規 律運動行為且對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結果期待及運動社會支持都有顯著 性影響。有關不同年齡層學生在運動行為研究,所得結果均為男生從事 運動的行為比女生高(王淑芳等,2008;李彩華等,1998;黃淑貞等, 2002;陳美昭等,2006;張清源,2005;Seabra, Seabra, Mendonça, Brustad, Maia, Fonseca & Malina , 2013),而女性比男性較少從事激烈運動,且 以輕度運動為主(Vershuur & Kemper,. 16. 1985)。.

(29) 二、. 年級. 劉翠薇等人(1999)以新北市 435 人五專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二年 級學生從事休閒運動行為比例高於四年級學生。李彩華等人(1998)研究 中指出國中生一、二年級身體活動量均高於三年級學生。陳美昭等人 (2006)七年級女生規律運動比率明顯高於八年級女生。此結果有別於林 和志等人(2012)於雲林縣國小高年級 361 名學童研究中指出六年級生運 動參與行為明顯高於五年級生。杜靜鎔(2011)研究臺北市高中職 910 名學生運動行為,其三年級學生運動行為優於一、二年級學生。雖多數 研究年級對於規律運動具有一定影響力,但仍有少數研究指出,年級與 規律運動並無顯著相關性(龍炳峰,2000;柏佩蘭,2010)。. 17.

(30) 三、. 運動社團參與. 在學生時代參與運動團隊有助於個人日後的運動參與 (鍾東蓉, 2000)。教育部體育署(2003)頒布之「增加學生運動時間方案」,亦將 輔導成立運動社團納為執行重點,其目標為達成每位學生每天至少累積 30-60 分鐘的身體活動時間,以享受終生運動樂趣。103學年各級學校學 生運動社團參與情形國小為 37.5%、國中為 30.5%、高中職為 28.6%、 大專校院則為30.2%(教育部體育署,2016)。黃省路、鍾潤華、劉榮華、 葉丁嘉(2015)研究中指出國小高年級參與學校運動社團以男生學童居 多,六年級參與社團比率比五年級來的高,社團中以球類社團參與人數 最多,其次分別為其他類、田徑類、舞蹈類、民俗體育類、極限運動、 游泳類、技擊類,而練習時數以每週練習時數2小時以內為主。陳淑芬 (2009)學校運動社團是推動校內活動與校內外競賽的最佳推手,在學校 體育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學生可透過運動社團的參與,建立成就感 和團隊合作精神,並可藉由體能活動來激發對身體活動的興趣,更進而 促進學生的全面性發展。. 18.

(31) 四、. 家長教育程度. 林和志等人(2012)以國小五、六年級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表示 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及每月收入等變項不會影響高年級學童運 動參與行為。此與龍炳峰(2000)以國小高年級學童從事規律運動行為 不受父母教育程度等個人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之結果相 同。柏佩蘭(2010)調查國小高年級規律運動行為,研究結果顯示家長教 育程度與規律運動行為未達顯著差異。大多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 動研究中指出父母親教育程度與規律運動無直接相關連性。 雖然多數文獻顯示父母親教育程度對於學童規律運動行為無顯著之 關係,但影響規律運動行為層面甚廣,尚無一致結論,希望透過本次研 究再一次探討之間關係。 五、. 身體質量指數. 趙鋅國(2009)研究顯示身體質量指數在國小高年級學童運動參與 程度上無顯著差異。張清源(2005)研究中也表示不同身體質量指數之 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運動行為上沒有差異存在。龍炳峰(2000)國小年級 學童規律運動行為不受身體質量指數個人背景因素影響。大多數對國小 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研究中指出身體質量指數對於學童規律運動參與 無顯著影響。 19.

(32) 六、 其他相關因素 探究近年來國內研究規律運動行為之文獻中發現,影響從事規律運 動行為決策的因素很多,可以歸納為四大類,包含(一)個人背景因素:社 會人口變項、運動經驗、參加校隊或運動性社團與否、教育程度、身體 意象與身體自我概念、學習成效等(二)生理因素:健康體適能、疾病等(三) 心理因素:自覺健康狀況、運動參與經驗、自覺運動利益、自覺運動障礙、 運動自我效能、運動自我調節、運動享樂感、壓力因應、睡眠品質、樂 觀影響力等(四)社會支持:同儕、家人、教師的支持、工具的支持與環境 的支持等(龍炳峰,2000;柏佩蘭,2010;沈連魁,2004;石欣蓓,2011; 趙鋅國,2009;張清源,2005;林和志等人,2012;李彩華等,1998; 王淑芳等,2008;陳美昭等,2006;韓瑪琍等,2014;楊亮梅,2004; 黃淑貞等,2002;謝偉雄等,2008;黃貝玉,2004)。 綜合以上文獻,整理歸納出本研究之方向為個人背景變項、運動自 我效能與學童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分析,以瞭解本校國小五、六年 級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實際情形。並關注學生如何評價平時自我規律運動 行為,除對本校生之規律運動行為及體適能水準進行瞭解,並比較性別 間與年級間體適能與規律運動行為之差異性是否存在,進而提供資料作 為本校將來推行校園健康體能促進策略之參考。. 20.

(33) 表 2-3-1 影響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 影響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 學者. 年代. 研究對象. Kumar, Ray, Roy,. 2017. 9 年級學生. 1. 2. 3.. 性別 疾病知識 社會經濟狀態. 2009. 12 歲學生. 1. 2.. 性別 年齡. 龍炳峰. 2000. 國小學童. 柏佩蘭. 2010. 國小學童. 1. 2. 3. 4. 1. 2.. 個人背景因素 社會支持 環境因素 運動自我效能愈強、知覺運動利益 個人背景因素 運動自我效能、運動享樂感及運動 社會支持. 沈連魁. 2004. 國小學童. 1. 2.. 壓力因應能力 運動參與健康體適能. 石欣蓓. 2011. 國小學童. 1. 2. 3.. 個人背景因素 社會支持 身體意象. 趙鋅國. 2009. 國小學童. 1. 2. 3.. 個人背景因素 身體質量指數 睡眠品質. 張清源. 2005. 國小學童. 1. 2.. 個人背景因素 身體自我概念. 林和志等人. 2012. 國小學童. 1. 2.. 個人背景因素 家庭社經地位. 李彩華等人. 1998. 國中生. 1. 2. 3.. 個人背景因素 社會支持、運動自我效能 健康體適能. Ganguly, Dutta, Mahapatra,&Banerjee Gonzalez-Suarez & Grimmer-Somers. 21.

(34) 影響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 學者. 年代. 研究對象. 王淑芳等人. 2008. 國中生. 1. 2. 3.. 陳美昭等人. 2006. 國中生. 1. 2. 3.. 性別 社會心理支持;運動自我效能 運動享樂感、運動知覺障礙運動結 果期望、運動自我調解(目標與計 畫) 個人背景因素 運動社會心理 身體意象. 韓瑪琍等人. 2014. 青少年. 1. 2. 3.. 運動參與動機 自我效能 學習成效.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整理。. 22.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共分為五節,包括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對象、第三節 研究工具、第四節研究步驟及第五節資料處理與分析,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以「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以 新北市某國小為例」為主題。根據研究目的及相關文獻研擬出研究架 構,其自變項為個人背景因素(年級、性別、運動社團參與、家長教育 程度、身體質量指數)、運動自我效能等,依變項為規律運動行為。 研究架構如圖 3-1-1 所示:. 個人背景因素 . 年級. . 性別. . 運動社團參與. . 家長教育程度. . 身體質量指數. 規律運動行為 . 運動頻率:每週至少運動 3 天. . 運動時間:每次至少 30 分鐘. . 運動強度:達中等程度以上 (中等程度:會喘且流汗,但還 可以說話的程度)。. 註:本研究規律運動行為需同時符 運動自我效能. 合以上三項條件。. 圖 3-1-1 研究架構 23.

(3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 研究母群體.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以新北市新店區某國民小學 105 學年度第二學 期在學之五、六年級群體學生為母群體,班級數及人數。如表 3-2-1 所 示: 表 3-2-1 新北市新店區某國民小學 105 學年度(第二學期)年級暨班級人數統計 班級. 班級數. 年級人數. 五年級. 5. 123. 六年級. 5. 121. 年級. 二、. 研究樣本和方法.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 素。因此以新北市某國民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以 105 學年 度第二學期註冊在學的五、六年級普通班(不含特教班)學童為母群體。 考量高年級學生思維與表達能力,故將研究對象進行普測。. 24.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用學者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附錄二),使用呂昌明、卓 俊辰、黃松元(2002)編製之運動自我效能問卷(問卷使用同意書見附錄 三、附錄四、附錄五)。 一、 結構式問卷 (一)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包括性別、年級、有無參加校內(外)運動社團、家長教育程度、 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 (二) 第二部分:國小學童運動參與行為量表 本部分量表包含運動總類、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強度等, 調查內容如下: 1. 運動總類:以研究對象最常參與的運動行為,共二十種運動項 目,並選出最常從事的三項運動。包含籃球、棒球、羽球、 足球、躲避球、舞蹈、快走、爬山、跑步、游泳、腳踏車、 獨輪車、跳繩、扯鈴、太鼓、角力、空手道、跳遠、滑板、 其他…等。 2. 運動頻率:研究對象自我回憶最近一星期裡運動天數(體育課 除外)。分別為每週 1 天、每週 2 天、每週 3 天、每週 4 天、. 25.

(38) 每週 5 天、每週 6 天、每天運動,共 7 個選項。 3. 運動時間: 研究對象自我回憶每次運動時間。區分為 30 分鐘 以下(不含 30 分鐘)、31 分鐘(含)以上,共 2 個選項。 4. 運動強度:學童自覺運動強度,分為輕度、中度、激烈三項。 輕度運動:一點也不覺得累、很輕鬆、呼吸不喘、不流汗。 中度運動:會喘、有流汗,但還可以說話的程度。 激烈運動: 很累、很喘、全身流汗、心跳加速。 (三) 第三部分:運動自我效能量表 本量表為測量學童在特定情境下,自我評估是否能克服生理、 心理、家庭等規律運動障礙因素,而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的自我把握 程度。係使用呂昌明等人(2002)運動自我效能量表,內容共 13 題,把握程度依百分比表示,每題 0%~100%均分為 11 等級,0%表 示「沒有把握」,100%表示「非常有把握」。其百分比越高,代表 研究對象自我效能越高。. 26.

(39) 二、專家內容效度 本研究採用呂昌明、卓俊辰、黃松元(2002)編製之運動自我效能問 卷,為確定問卷內容的適切性與符合現況的需要,惠請六位相關領域專 家(附錄六),針對問卷內容的適切性用字遣詞等,撥冗提供寶貴意見, 並依據專家學者的建議,讓問卷之問題更能有效反映現況。運動自我效 能問卷原 14 題,CVI 值介於 0.67~1 之間,未達 0.8 的題目予以刪除, 原問卷第二題「當身體不舒服(生病)時,我還是會去運動」單題 CVI 值 0.67 未達 0.8 予以刪除,故正式問卷量表題數更正為 13 題。 國小學童運動參與行為量表第 1 題「平時除體育課外,你最常從 事何種運動?」修正為「除體育課外,你最常從事的 3 項運動?」、第 2 題「除體育課外,你平均每週運動天數為幾天? (1)每週 2 天以下(2)每週 3~4 天(3)每週 5 天以上」修正(選項原 3 項,改為 7 項),即「(1)每週 1 天(2)每週 2 天…(7)每天運動」、第 3 題「最近一星期裡,除體育課以 外,你平均每次運動的時間? (1)30 分鐘以下(2)31~60 分鐘(3)61 分鐘以 上」修正(選項原 3 項,改為 2 項),即「(1) 30 分鐘以下(不含 30 分鐘) (2) 30 分鐘(含)以上。. 27.

(40) 三、預試與信度考驗 本研究為瞭解研究對象對問卷內容文字理解程度、問卷填答時反應 及預估施測時間,於 2 月下旬透過行政聯繫,採立意取樣方式。預試對 象為母群體外的高年級學童,採以鄰近國小之五、六年級各抽出一班參 與問卷預試,共 2 班,合計 46 人,實際測得學生為 46 人,預試時間約 15 分鐘。預試過程模擬正式施測情形,先向研究對象說明填答注意事 項,並鼓勵預試對象提出問題,並詳實紀錄,以做為正式施測時問卷說 明參考。預試問卷回收後,進行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信度考驗。 分析結果量表信度為 Cronbach's α=.932,表示該量表具非常良好內部 一致性。 三、正式問卷之信度考驗 正式施測後進行 Cronbach's α 內部一致性信度考驗。分析結果量 表信度為 Cronbach's α=.873,顯示該量表具非常良好內部一致性。 表 3-3-1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量表/樣本數. 題數.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 13. 樣本數(n). 28. 預試. 正式. Cronbach's α. Cronbach's α. .932. .873. 46. 218.

(41) 第四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步驟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為行政聯繫,第二階段為正式施測、 第三階段為問卷回收與處理。 一、行政聯繫 施測前,與學校學務處、教務處聯繫,取得學校行政協助。並與施 測之五、六年級導師說明研究目的、施測對象、及預估需時間等連絡事 項,並徵求班導師同意,再決定施測日期、時間、地點。 二、正式施測 正式施測時間於 106 年 3 月 6 日至 3 月 23 日止。依導師排定時間 將正式問卷送至各樣本班級,以全班學生為施測對象,由研究者先向導 師問卷內容說明。施測進行前,再由導師向施測對象說明施測內容及注 意事項,問卷填答時間約為 15 分鐘。 三、問卷回收與處理 五、六年級共發出問卷 244 份,扣除施測當日請假、廢卷、或有健 康限制的學生,有效問卷共 218 份(五年級 105 份;六年級 113 份),回 收率 89.34%。. 29.

(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一、 資料建檔 正式問卷施測回收後,去除無效問卷,將問卷進行編碼,並將譯碼 鍵入電腦。本研究的資料採用電腦 Excel 軟體整理,資料建檔後,使用 SPSS 22.0 for Windows 套裝軟體進行分析。 二、 統計方法 (一) 描述性統計 以次數分佈、百分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等描 述性統計方法;描述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分佈情 形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現況。 (二) 推論性統計 1. 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瞭解個人背景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 的關係。 2.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探討研究對象個人背 景因素分別與運動自我效能關係情形。 3. 多元邏輯斯迴歸分析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用來瞭解規律運動行為的重要預測因子。 4. 本研究統計考驗設定 p< .05 為統計顯著水準。. 30.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設,以統計分析結果說明共分為四節。 第一節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行為分布; 第二節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關係;第三節研究對象 個人背景因素與運動自我效能關係;第四節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重要 影響因素探討。. 第一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與規律運動行為分布 本節就研究對象背景因素(性別、年級、運動社團參與、家長教育 程度、身體質量指數)、運動自我效能及其規律運動行為(運動頻率、運 動時間、運動強度)分布情形整體描述。 一、 個人背景因素分布情形 研究對象背景因素分布情形,整理如表 4-1-1 所示。以下就性別、 年級、運動社團參與、家長教育程度、身體質量指數(BMI)等加以描述。 (一)性別 研究對象中,男生 121 人(55.5%)、女生 97 人(44.5%), 男生較女生多。 (二)年級 研究對象中,五年級 105 人(48.2%),六年級 113 人 (51.8%),共計 218 人。 31.

(44) (三)運動社團參與 研究對象運動社團參與情形,有參與運動社團者 66 人(30.3%),無參與運動社團者 152 人(69.7%),以無參 與運動社團學童居多。 (四)家長教育程度 研究對象中家長教育程度以高中(職)畢業占 31.7%及 專科或大學畢業占 31.2%為主要,其次不知道 19.7%,推 測因素為多數學童因父母親離異、隔代教養、母親為新 住民故對父母親教育程度多表示不清楚或拒絕回答,其 他研究所(碩士、博士)畢業占 7.8%、國中畢業占 6%、 識字或國小畢業占 3.7%。 (五)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 本研究參考衛福部公布之「兒童與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 指數(BMI)建議值」(行政院衛生署,2013),依 BMI 值區 分為體重過輕、體重適中、體重過重、肥胖四種等級。其 中體重適中 142 人(65.1%)居多,體位不良者(除體重適中 者外)76 人(34.9%)。分別為肥胖 36 人(16.5%)、體重過重 35 人(16.1%)、體重過輕 5 人(2.3%)。. 32.

(45) 表 4-1-1 個人背景因素分布情形(n=218) 變項名稱.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男生. 121. 55.5. 女生. 97. 44.5. 五年級. 105. 48.2. 六年級. 113. 51.8. 有參加. 66. 30.3. 無參加. 152. 69.7. 識字或國小畢業. 8. 3.7. 國中畢業. 13. 6.0. 高中(職)畢業. 69. 31.7. 專科或大學畢業. 68. 31.2. 研究所(碩、博士)畢業. 17. 7.8. 不知道. 43. 19.7. 體重過輕. 5. 2.3. 體重適中(正常範圍). 142. 65.1. 體重過重. 35. 16.1. 肥胖. 36. 16.5. 年級. 運動社團參與. 家長教育程度. 身體質量指數 (BMI). 33.

(46) 二、 運動自我效能分布情形 運動自我效能共計 13 題,百分比分為 0%~100%。愈近 0% 對 運動的把握程度愈低,分數也愈低;愈近 100%對運動的把握程 度愈高,分數也愈高。0%則得 0 分、50%則得 5 分、100%則得 10 分。其運動自我效能量表總得分最大值為 130 分,最小值為 0 分。整體平均值為 60.15。 由表 4-1-2 各題得分顯示,研究對象對於能夠持續運動最有把 握的前三名依序為「即使在假日時,我也能像平常一樣去運動」(平 均值 6.81)、「當我心情不好時,我還是會去運動」(平均值 5.93)、 「即使有其他有趣的事(如打電動,抓寶)可以做,我還是會去運 動」(平均值 5.88)。 而最沒有把握克服的三名分別為「當家中有事需要我幫忙時, 我還是會去運動」(平均值 2.69)、「當家人要我花時間陪他們時, 我還是會去運動」(平均值 2.91)、「當天氣不好時(如下大雨、寒 流、天氣太熱),我還是會去運動」(平均值 3.07)。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對象因家中需要幫忙、陪伴家人、天候因 素等,而沒有把握持續運動行為,約僅有 2~3 成的把握可能會去 從事規律運動,此與柏佩蘭(2010)研究結果部分相同,而研究 對象自我效能每題平均值介於 2.69~6.81 之間。 34.

(47) 表 4-1-2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各題分布情形(n=218) 0%. 10%. 20%. 30%. 40%. 50%. 60%. n(%). n(%). n(%). n(%). n(%). n(%). n(%). 1. 當感覺疲累時,我還是 會去運動。 2. 即使運動會讓我感到 不舒服(如肌肉酸痛),我 還是會去運動。 3. 我會找時間從事規律 性運動 (如:跟同學打球) ,一星期至少三天,每一 次至少 30 分鐘以上。 4. 即使有其他有趣的事 (如打電動,抓寶)可以 做,我還是會去運動。. 22 (10.1). 13 (6.0). 13 (6.0). 29 (13.3). 24 (11.0). 33 (15.1). 21 (9.6). 27 (12.4). 19 (8.7). 18 (8.3). 25 (11.5). 23 (10.6). 32 (14.7). 12 (5.5). 27 (12.4). 8 (3.7). 9 (4.1). 24 (11.0). 19 (8.7). 20 (9.2). 10 (4.6). 26 (11.9). 9 (4.1). 8 (3.7). 10 (4.6). 18 (8.3). 34 (15.6). 13 (6.0). 5. 當功課很多時,我還是 會去運動。 6. 即使在假日時,我也能 像平常一樣去運動。 7. 即使是我不擅長的運 動,我還是會去參加。 8. 當我心情不好時,我還 是會去運動。 9. 即使平常和我一起運 動的人或朋友不能陪我去 運動,我還是會去運動。 10. 當家中有事需要我幫 忙時,我還是會去運動。 11. 當家人要我花時間陪 他們時,我還是會去運動。 12. 當天氣不好時(如下 大雨、寒流、天氣太熱), 我還是會去運動。 13. 當好朋友找我出去玩 時,我會拒絕他/她,按照 原定計畫去運動。. 49 (22.5) 9 (4.1) 35 (16.1) 21 (9.6). 17 (7.8) 8 (3.7) 14 (6.4) 9 (4.1). 19 (8.7) 13 (6.0) 17 (7.8) 9 (4.1). 14 (6.4) 10 (4.6) 21 (9.6) 17 (7.8). 11 (5.0) 10 (4.6) 15 (6.9) 13 (6.0). 41 (18.8) 27 (12.4) 28 (12.8) 29 (13.3). 11 (5.0) 9 (4.1) 12 (5.5) 21 (9.6). 27 (12.4). 12 (5.5). 10 (4.6). 19 (8.7). 20 (9.2). 23 (10.6). 12 (5.5). 78 20 27 (35.8) (9.2) (12.4) 70 31 17 (32.1) (14.2) (7.8). 19 (8.7) 13 (6.0). 18 (8.3) 23 (10.6). 21 (9.6) 22 (10.1). 8 (3.7) 13 (6.0). 87 22 (39.9) (10.1). 11 (5.0). 18 (8.3). 8 (3.7). 20 (9.2). 5 (2.3). 65 27 (29.8) (12.4). 13 (6.0). 25 (11.5). 15 (6.9). 34 (15.6). 4 (1.8). 問卷題目. 35.

(48) 表 4-1-2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各題分布情形(續)(n=218) 70%. 80%. 90%. 100%. n(%). n(%). n(%). n(%). 1. 當感覺疲累時,我還是 會去運動。 2. 即使運動會讓我感到不 舒服(如肌肉酸痛),我還是 會去運動。 3. 我會找時間從事規律性 的運動 (如:跟同學打球) ,一星期至少三天,每一次 至少 30 分鐘以上。 4. 即使有其他有趣的事 (如打電動,抓寶)可以做, 我還是會去運動。. 20 (9.2). 13 (6.0). 11 (5.0). 16 (7.3). 16 (7.3). 15 (6.9). 5. 當功課很多時,我還是 會去運動。 6. 即使在假日時,我也能 像平常一樣去運動。 7. 即使是我不擅長的運 動,我還是會去參加。 8. 當我心情不好時,我還 是會去運動。 9. 即使平常和我一起運動 的人或朋友不能陪我去運 動,我還是會去運動。 10. 當家中有事需要我幫 忙時,我還是會去運動。 11. 當家人要我花時間陪 他們時,我還是會去運動。 12. 當天氣不好時(如下大 雨、寒流、天氣太熱),我 還是會去運動。 13. 當好朋友找我出去玩 時,我會拒絕他/她,按照 原定計畫去運動。. 平 均 數. 標 準 差. 19 (8.7). 4.80. 2.94. 7. 6 (2.8). 24 (11.0). 4.53. 3.14. 8. 17 (7.8). 11 (5.0). 58 (26.6). 5.75. 3.54. 4. 16 (7.3). 18 (8.3). 10 (4.6). 56 (25.7). 5.88. 3.43. 3. 9 (4.1). 7 (3.2). 9 (4.1). 31 (14.2). 4.23. 3.48. 9. 21 (9.6). 25 (11.5). 16 (7.3). 70 (32.1). 6.81. 3.13. 1. 13 (6.0). 15 (6.9). 8 (3.7). 40 (18.3). 4.89. 3.51. 6. 15 (6.9). 19 (8.7). 15 (6.9). 50 (22.9). 5.93. 3.12. 2. 17 (7.8). 23 (10.6). 16 (7.3). 39 (17.9). 5.47. 3.41. 5. 9 (4.1). 5 (2.3). 2 (0.9). 11 (5.0). 2.69. 2.91. 13. 9 (4.1). 6 (2.8). 1 (0.5). 13 (6.0). 2.91. 3.01. 12. 12 (5.5). 9 (4.1). 7 (3.2). 19 (8.7). 3.07. 3.47. 11. 7 (3.2). 5 (2.3). 5 (2.3). 18 (8.3). 3.19. 3.17. 10. 問卷題目. 36. 排 序.

(49) 三、 規律運動行為分布情形 本研究規律運動行為意指每週至少運動 3 天、每次至少 30 分 鐘,運動時的強度達到有點喘但還可以說話的程度(即中等程度以 上),除在校體育課時間外,可從事相同或不同屬性之運動。以下 就運動總類、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及規律運動行為 分別描述。 (一) 運動總類 研究對象所從事運動總類,前三項依序為籃球、跑步 (第二、三並列)。分別將前三順位前五名運動分述如下: 1.第一順位:籃球 56 人(25%)、跑步 35 人(15.6%)、快走 28 人(12.5%)、躲避球 23 人(10.3%)、羽球 17 人(7.6%)。 2.第二順位:跑步 49 人(22.8%)、躲避球 27 人(12.6%)、 快走 25 人(11.6%)、籃球及腳踏車各 21 人(各 9.8%)、 羽球 16 人(7.4%)。 3.第三順位:跑步 47 人(22%)、腳踏車 26 人(12.1%)、羽 球 20 人(9.3%)、快走 18 人(8.4%)、躲避球 17 人(7.9%)。 近年因政府或各企業單位推行路跑或長短程馬拉松競賽等活 動,加上學校實施中高年級零時晨跑等活動,故研究對象運動 項目「跑步」位居第二、三順位可能產生影響力。 37.

(50) 表 4-1-3 運動總類次數、百分比分布(n=218) 第一順位. 第二順位. 第三順位. 運動總類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1.籃球. 56. 25. 21. 9.8. 15. 7.0. 2.棒球. 0. 0. 4. 1.9. 3. 1.4. 3.羽球. 17. 7.6. 16. 7.4. 20. 9.3. 4.足球. 2. 0.9. 5. 2.3. 3. 1.4. 5.躲避球. 23. 10.3. 27. 12.6. 17. 7.9. 6.舞蹈. 17. 7.6. 9. 4.2. 4. 1.9. 7.快走. 28. 12.5. 25. 11.6. 18. 8.4. 8.爬山. 3. 1.3. 3. 1.4. 7. 3.3. 9. 跑步. 35. 15.6. 49. 22.8. 47. 22. 10.游泳. 4. 1.8. 4. 1.9. 12. 5.6. 11.腳踏車. 12. 5.4. 21. 9.8. 26. 12.1. 12.獨輪車. 3. 1.3. 2. 0.9. 0. 0. 13.跳繩. 4. 1.8. 7. 3.3. 14. 6.5. 14.扯鈴. 0. 0. 2. 0.9. 1. 0.5. 15.太鼓. 5. 2.2. 1. 0.5. 2. 0.9. 16.角力. 4. 1.8. 4. 1.9. 1. 0.5. 17.空手道. 0. 0. 1. 0.5. 1. 0.5. 18.跳遠. 0. 0. 0. 0. 3. 1.4. 19.滑板. 5. 2.2. 8. 3.7. 10. 4.7. 20.其他. 0. 0. 6. 2.8. 10. 4.7. missing. 0. 3 38. 4.

(51) (二) 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如表 4-1-4) 1.在運動頻率方面,研究對象每週運動天數, 以「每天」 運動人數 70 人(32.1%)最多;其次是每週運動 5 天人 數 37 人(17%),與每週運動 3 天人數 36 人(16.5%)。 2.在運動時間方面,每次運動持續時間為 30 分鐘以上 160 人(73.4%)最多,30 分鐘以下 58 人(26.6%)最少。 3.在運動強度方面,中度運動 174 人(79.8%)最多,其次 為重度運動 36 人(16.5%),最少為輕度運動 8 人(3.7%)。 顯示大部分學生從事運動時運動強度皆能達到中等程 度以上 210 人(96.3%),僅少部分運動強度達輕度程度 8 人(3.7%)。. 39.

(52) 表 4-1-4 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分布(n=218) 項目. 項目類別. 運動頻率. 1天. (每週運動天數). 2天 3天 4天 5天 6天 每天. 運動時間. 30 分鐘以下. (持續時間). 30 分鐘以上. 運動強度. 輕度運動 中度運動 重度運動. 40. 人數 18. 百分比 8.3. 26. 11.9. 36. 16.5. 20. 9.2. 37. 17.0. 11. 5.0. 70. 32.1. 58. 26.6. 160. 73.4. 8. 3.7. 174. 79.8. 36. 16.5. 排序 6 4 3 5 2 7 1 2 1 1 3 2.

(53) (三) 規律運動行為 本研究規律運動行為須同時符合三項條件即每週至少運動 3 天、每次至少 30 分鐘,運動時的強度達到中等程度以上。 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分布情形,整理如表 4-1-5 所示。研 究對象最近一星期有從事規律運動者為 129 人(59.2%),而未從事 規律運動為 89 人(40.8%),顯示近六成學童有規律運動行為。 在「有」規律運動行為中,又以男生 74 人(33.9%)多於女生 55 人(25.2%);而年級當中,又以五年級 68 人(31.2%)比六年級 61 人(28%)規律運動比率高。 表 4-1-5 規律運動行為分布(n=218) 變項名稱.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無. 89. 40.8. 有. 129. 59.2. 規律運動行為. 41.

(54) 第二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關係 將個人背景因素五個變項,包含性別、年級、家長教育程度、身體 質量指數與運動社團參與,進行卡方檢定,探討哪些變項與規律運動行 為有顯著關係。原有六類別之「家長教育程度」,因部分類別比率太小 且代表性低,故將其合併為四類,分別為國中畢業以下(含)、高中(職) 畢業、專科或大學以上(含)、不知道等變項。而原分四類之「身體質量 指數」,因部分類別比率太小且代表性低,故將其合併為三類,分別為 體重適中以下(含)、體重過重、肥胖等變項。 由表 4-2-1 個人背景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結果顯示,除 運動社團參與此變項與規律運動行為達顯著關係(p<.001),其餘變項 則未達顯著性。此與趙鋅國(2009)國小學童身體質量指數在運動參與上 無顯著差異結果不同,而與林和志等(2012)對於雲林國小高年級學童研 究中父母教育程度及每月收入不影響學童運動參與行為部份結果相同。. 42.

(55) 表 4-2-1 個人背景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卡方檢定摘要表(n=218) 變項. 無規律運動 有規律運動 n(%). 卡方值. 顯著性. n(%). χ2. 雙尾 p 值. .443. .506. 2.618. .106. 1.537. .674. 17.492. .000***. .734. .693. 性別 1.男生. 47(52.8). 74(57.4). 2.女生. 42(47.2). 55(42.6). 1.五年級. 37(41.6). 68(52.7). 2.六年級. 52(58.4). 61(47.3). 9(10.1). 12(9.3). 24(27.0). 45(34.9). 37(41.6). 48(37.2). 19(21.3). 24(18.6). 13(14.6). 53(41.1). 76(85.4). 76(58.9). 58(65.2). 89(69). 14(15.7). 21(16.3). 17(19.1). 19(14.7). 年級. 家長教育程度 1.國中畢業以下(含) 2.高中(職)畢業 3.專科或大學以上(含) 4.不知道 運動社團參與 1.有參加 2.無參加 身體質量指數 BMI 1.體重適中以下(含) 2.體重過重 3.肥胖 註:*** p<.001. 43.

(56) 第三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與運動自我效能關係 為瞭解研究對象個人背景資料變項「性別」 、 「年級」 、 「運動社團參 與」 、 「家長教育程度」 、 「身體質量指數」與運動自我效能之關係,先以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來進行分析,當達顯著差異時,再 進行事後比較(Post Hoc)。若組間變異數同質時,採用 Scheffe’s 薛費 氏法;若組間變異數不同質時,則採用 Dunnett's T3 檢定。 「運動自我效能」此一項目分數越高,代表研究對象「運動自我效 能」越好。研究對象得分的平均值為 71.06,標準差為 24.42。由表 4-3-1 可知, 「運動自我效能」會因「運動社團參與」(F=17.932,p<.001)的 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經過事後比較後,其中「有參加」的運動自我 效能得分明顯高於「沒參加」。而「運動自我效能」亦會因「身體質量 指數」(F=3.111,p<.05)的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經過事後比較後, 其中「體重適中以下(含)」的運動自我效能得分明顯高於「體重過重」 與「肥胖」。 上述結果顯示,個人背景因素與運動自我效能分析結果顯示,僅身 體質量指數與運動社團參與兩個變項達顯著性,其餘變項如性別、年 級、家長教育程度等則無顯著差異。此與柏佩蘭(2010)研究結果指出 國小高年級學童運動自我效能僅與性別變項達顯著結果不同。. 44.

(57) 表 4-3-1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與運動自我效能單因子變異數分析(n=218) Levene 變項 人數 平均值 標準差 統計量 性別 1.男. 121. 62.43. 26.91. 2.女. 97. 57.31. 26.55. 1.五年級. 105. 61.40. 27.52. 2.六年級. 113. 58.99. 26.21. F值. 0.35. 1.97. .419. .428. .02. 17.932***a. .296. 3.111*. 事後檢定. 年級. 家長教育程度 1.國中畢業以下(含). 21. 62.86. 29.66. 2.高中(職)畢業. 69. 60.59. 25.46. 3.專科或大學以上(含). 85. 57.80. 27.84. 4.不知道. 43. 62.77. 25.97. 運動社團參與 1.有參加. 66. 71.06. 24.42. 2.無參加. 152. 55.41. 26.50. 1.體重適中以下(含). 147. 63.16. 27.11. 2.體重過重. 35. 56.06. 25.44. 3.肥胖. 36. 51.86. 25.28. 1 >○ 2 ○. 身體質量指數 BMI. 註: *:p<.05;*** p<.001 a=Welch 修正之 F 值、b=Scheffé's test、c=Dunnett's T3 test. 45. 1 >○ 3 ○.

(58) 第四節 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之重要影響因素探討 由表 4-4-1 得知整體模式顯著性考驗 χ2 =55.370(p<.001)已達顯著 水準,Hosmer 和 Lemeshow 檢定值=2.136,未達顯著水準,顯示這 11 個變項所建立的迴歸模式適配度非常理想。Nagelkerke R2=0.303 而 言,顯示自變項與依變項有中度相關,2 個自變項可以解釋有無規律 運動總變異 30.3%。 再看個別參數的顯著性指標,運動社團參與及運動自我效能兩個變 項 Wals 值分別為 8.310(p<.05)、25.299(p<.001)均達顯著水準,表示這 兩個變項與有無從事規律運動行為間有顯著相關,可以有效預測與解釋 「有」、「無」規律運動行為二個組別。以勝算比(OR)來看,運動社 團參與的勝算比為.334,即研究對象「有參與」運動社團,其採取規律 運動的可能性就提升 0.334 倍。運動自我效能的勝算比為 1.037,即研 究對象運動自我效能每增加一個單位,其採取規律運動的可能性就提升 1.037 倍。 由上述分析結果得知,本研究運動社團參與及運動自我效能兩個變 項,是有效預測研究對象是否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最重要因素,其中又以 運動自我效能對於規律運動行為的影響力大於運動社團參與。. 46.

(59) 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具顯著性與多數研究相同(謝偉雄等,2008; 陳美昭等,2006;王淑芳等,2008;劉翠薇等,1999;Dos Santos, Bredehoft, Gonzalez, & Montgomery , 2016;Gilbertson, J. T., 2016)。而運動社團參 與亦對運動行為有影響與部分研究相同(謝偉雄等,2008;劉翠薇等, 1999)。. 47.

(60) 表 4-4-1 影響規律運動行為之因子變項邏輯式迴歸分析(n=218) 變項 性別. B. S.E,. Wals. 顯著性. OR 值. 關聯強度. .072. .323. .049. .825. 1.074. χ2 =55.370***. -.473. .335. 2.000. .157. .623. -1.096. .380. 8.310. .004*. .334. .036. .007. 25.299. .000***. 1.037. .882. .830. (參照組男性) 年級 (參照組五年級) 運動社團參與 (參照組有參與) 運動自我效能 家長教育程度 國中畢業以下(含) (此為參照組) 高中(職)畢業. .303. .602. .253. .615. 1.353. 專科或大學以下(含). .000. .591. .000. 1.000. 1.000. 不知道. -.068. .638. .011. .915. .934. .354. .838. 身體質量指數 BMI 體重適中以下(含) (此為參照組) 體重過重. .213. .439. .236. .627. 1.238. 肥胖. .196. .448. .192. .661. 1.217. 常數. -.829. .851. .950. .330. .437. 註: *p<.05;*** p<.001. 48. Nagelkerke R2=0.303.

(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節將前述章節資料做總結,依研究結果提出提升國小學童規律 運動行為方針,以及對未來研究方向建議。第一節結論,第二節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根據研究結果歸納以下四項結論: 一、 規律運動現況 研究對象最近一星期有從事規律運動行為者為五成九,約近六 成,其中以男生比率高於女生。研究對象中每週運動天數又以每 天運動人數最多、其次分別為五天與三天。七成三學生運動持續 時間每次可達 30 分鐘以上,而運動強度九成六學生可達中等強度 以上(含重度),顯示多數學童平時有落實規律運動行為。 二、. 運動自我效能分析 運動自我效能屬於中等以上程度,研究對象對於能夠持續運動。 最有把握的前三項依序為「即使在假日時,我也能像平常一樣去 運動」、「當我心情不好時,我還是會去運動」、「即使有其他 有趣的事可以做,我還是會去運動」。而最沒有把握克服的三項 分別為「當家中有事需要我幫忙時,我還是會去運動」、「當家 人要我花時間陪他們時,我還是會去運動」、「當天氣不好時, 我還是會去運動」。結果顯示,研究對象因家中需要幫忙、陪伴 49.

(62) 家人、天候因素等,而沒有把握持續運動行為,約僅有 2~3 成的 把握可能會去從事規律運動,而運動自我效能是最能有效預測是 否會從事規律運動重要因子。 個人背景因素與運動自我效能分析結果顯示,僅身體質量指數 (p<.05)與運動社團參與(p<.001)兩個變項達顯著性,其餘變項如性 別、年級、家長教育程度等則無顯著差異。 三、. 運動社團參與 研究對象中有參與運動社團約 3 成,無參與運動社團約 7 成, 其中最常從事運動項目前三名分別為籃球、跑步(第二、三名並 列)。顯示多數學童大多於學期間進行運動,而運動項目以球類 與有氧運動為主。. 四、. 規律運動行為重要影響因素 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社團參與,是影響規律運動重要預測因 子。其中運動自我效(p<.001)能對規律運動行為的影響力大於 運動社團參與(p<.05)。. 50.

(63) 第二節 建議 一、. 對教師與學校之建議. (一)培養國小生運動自我效能 運動自我效能為國小學童從事規律運動主要預測變項,所以建 議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從基礎的運動技能指導著手,藉此培養其運動 自信;並安排多元化與活潑的活動內容,利用同學彼此互動與楷模 學習,以提升學童從事規律運動的自信心。 (二)提供多元運動社團選擇 運動社團參與為國小學童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次要預測變項,因 此成立各項多元運動社團,提供學生參與運動管道與時間,並提供 寒暑假運動營資訊讓小孩選擇,以提升運動參與機會。 二、. 對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 (一) 因受限於人力與物力,本研究僅以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學童 為研究對象,建議未來可將樣本擴大到全縣市或其他縣市之學童研 究,使研究資料更加完善。. (二) 本研究屬於橫斷式之調查研究,未來可進行長時間縱貫性研 究或實驗介入研究,以釐清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 51.

(64) 中文文獻 方進隆(1997a)。體適能推展策略與未來研究方向。中華體育季刊, 12(3),70-77。 王偉德(2011)。選對你好的運動!對於慢性血管疾病患者的運動處方 建議。血管醫學防治季刊,(5),16-19。 王淑芳、顏效禹、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8)。影響國中學生運 動行為之性別差異研究。學校衛生,(52),37-53。 王淑芳、顏效禹、李思招、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7)。台北市 國中學生運動行為之研究─跨理論模式之應用。 學校衛生 ,50, 23-38。 石欣蓓(2011)。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活動與身體意象之相關研究 -以臺北市某行政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吳一德(2006)。有氧運動與營養教育介入對高總膽固醇學生血脂質、 健康體適能及運動行為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8(3),161-172。 吳品錞(2012)。在校足量運動與不同運動時間對學生體適能、創造思 考能力與數學學科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教育學系,臺南市。 呂昌明、卓俊辰、黃松元 (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促進青少年身體活. 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90-2413-H-003-057)。 李城忠、陳瑩如(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運動參與對身體意象和自尊 之關係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2),137-147。 李彩華、方進隆(1998)。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相關因素研究。 體育學報,(25),139-148。 杜靜鎔(2011)。高中職學生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行為之研究。 休閒保健期刊,(5),119-125。 沈連魁(2004)。嘉義市國小學童壓力因應能力與其運動參與程度及健 康體適能關係之研究。體育學報,(36),95-106。 林和志、黃國光、曾明郎、陳燕雪(2012)。雲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背 景變項與家庭社經地位變項對運動參與行為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 休閒期刊,11(1),184-191。 林啟川、莊林貴、周麗卿、許義章、張秋煉(2001)。運動與健康體適能。 北體學報,(9),243-245。 林慶源、林耀豐(2009)。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之探討。屏東教大 體育,(12),217-231。 52.

(65) 柏佩蘭(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 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迪魯.法納奧、吳育儒、黃國欽、黃森芳、陳怡靜(2013)。規律運動 對於健康青年身體狀態的影響。慈濟技術學院學報,(21),89-100。 張世沛、施國森、高文揚、黃素珍(2012)。蘭陽技術學院學生對運動 性社團及運動參與行為之探討。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1),31-41。 張清源(2005)。國小學童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參與行為之研究。國立 體育學院論叢,16(1),127-140。 教育部體育署(2003)。學校運動團隊暨規律運動人口調查報告。臺北 市:教育部體育司。 教育部體育署(2016)。103 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 告。 擷 取 日 期 :2016 年 12 月 10 日 http://www.sa.gov.tw 教育部體育署(2016)。型男亮女大作戰體適能健身寶典。擷取日期:2017 年 1 月 10 日 http://isports.sa.gov.tw/ 陳子怡(2011)。台北市國中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立長安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美昭、賴香如(2006)。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 與規律運動相關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6),55-76。 陳淑芬(2009)。國小學童學校運動社團參與動機與運動社會化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系,臺東市。 黃貝玉(2004)。 研究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PRECEDE- PROCEED Model 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 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市。 黃省路、鍾潤華、劉榮華、葉丁嘉(2015)。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運動 社團動機與阻礙之實證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9(4),18-35。 黃淑貞、劉翠薇、洪文綺(2002)。影響大學生運動習慣之社會心理因 素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2),55-66。 黃瑞榮、李崑璋(2014)。南區五專護理科學生體適能參與態度、認知 與規律運動自我信心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3),80-100。 楊亮梅(2004)。彰化師大學生運動行為與體適能之比較。彰化師大體 育學報,(4),101-106。 趙鋅國(2009)。國小學童身體質量指數、運動參與程度與睡眠品質之 研究-以鶯歌鎮鳳鳴國小高年級為例。運動知識學報,(6),24-33。 劉翠薇、黃淑貞(1999)。臺北縣某商專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 研究。學校衛生,(34),1-32。 53.

(66) 蔡忠昌、劉蕙綾(2006)。運動對於腦部功能的影響:多上體育課會影 響學業成績嗎?。大專體育,(87),184-190。 龍炳峰(2000)。國民小學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體 育學報,(29),89-91。 謝偉雄、葉麗琴(2008)。大學生正向心理、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爲 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7),105-121。 韓瑪琍、黃娟娟(2014)。桃園地區青少年運動參與動機、自我效能與 學習成效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5),31-40。. 54.

(67) 英文文獻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0). Active healthy living: Preve tion of Childhoodobesity through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Retrieved from http://aappolicy.aappublications.org/cgi/content/full/pediatrics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 (2000). Guidelines for graded exercise testing andprescription (6th ed.). Philadelphia: Williams and Wilkins.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theor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Bouchard, C., Shephard, R. J., & Stephens, T. (1994). Physical activity, fitness, and health: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and consensus statemen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Dos Santos, H., Bredehoft, M. D., Gonzalez, F. M., & Montgomery, S. (2016). Exercise video games and exercise self-efficacy in children. Global Pediatric Health, 3 Retrieved Jun 3, 2017 from the doi:http://0-dx.doi.org.opac.lib.ntnu.edu.tw/10.1177/2333794X166441 39 Gilbertson, J. T. (2016).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regulation, exercise self-efficacy, and self-compassion with commitment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college students (Order No. 10191422).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A&I. (1854893460). Retrieved from https://0-search.proquest.com.opac.lib.ntnu.edu.tw/docview/18548934 60?accountid=14228 Gonzalez-Suarez, C., & Grimmer-Somers, K. (2009).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 of prepubescent filipino school children during school days.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9(7), 304. Haines, M. S., & Kim, D. H. (2013).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asthmatic symptoms and obesity risk in elementary school aged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44(3), 156-161. Kelder, S. H., Perry, C. L., Kleep, K. I., & Lytle, C. C. (1994). Longitudinal tracking ofadolescent smok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food choic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4, 1121-1126. Krejcie, R.V. & Morgan, D.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s, 30, 607-610. Kumar, S., Ray, S., Roy, D., Ganguly, K., Dutta, S., Mahapatra, T., . . . Banerjee, A. K. (2017). Exercise and eating habits among urban adolesc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kolkata, india. BMC Public 55.

(68) Health, 17(1), 468. Martin, C. S. (2015). Exercise self-efficacy and perceived wellness in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Order No. 3707684).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A&I. (1696735473). Retrieved from https://0-search.proquest.com.opac.lib.ntnu.edu.tw/docview/16967354 73?accountid=14228 Powell, K. E., & Paffenbarger, R. S. (1985). Workshop on Epidemiologic and Public Health Asp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a summary.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2), 118–126. Reaven, P. D., Barrett, E., & Edelstein, S. (1991). Relation between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blood pressure in older women. Circulation, 83(2), 559-565. Rowland, T. W. (1990). Exercise and children’s health.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Ten, S., & Maclaren, N. (2004).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in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89(6), 2526-2539. Seabra, A. C., Seabra, A. F., Mendonça, D.,M., Brustad, R., Maia, J. A., Fonseca, A. M., & Malina, R. M. (2013).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school children aged 8-10 years.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3(5), 794. Sidman, C. L., D'Abundo, M. L., & Hritz, N. (2009). Exercise self-efficacy and perceived welln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a basic studies course.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12, 162-174. Sun, L. (2015).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activity change among hong kong chinese adolescent girls: A mixed method study (Order No. 10102967).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A&I. (1784617677). Thayer, R. E., Newman, R. & McClain,T. M. (1994). Self-regulation ofmood: Strategies for changing abad mood, raising energy, andreducing ten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Behavior 67, 910-925. Taras, H. (2005). Physical activity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at school.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5(6), 214-8. Retrieved from https://0-search.proquest.com.opac.lib.ntnu.edu.tw/docview/21567223 5?accountid=14228 Vershuur. R.. & Kemper. H. C. G (1985). The pattern of daily physical activity.medicine sport science,20,169-186. 56.

(6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6). Global Strategy on Diet,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Retrieved Jan 13, 2017,from the 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childhood_consequences/e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 Retrieved Jun 3, 2017 from the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85/en/ Wu, T.-Y., & Jwo, J.-L. (2005). A prospective study on changes of cognitions, interpersonal influence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Taiwanese youth.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76(1), 1-10.. 5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roviding different modes of support in learning tasks (e.g.. You are a summer intern in the publicity team of Go Green, a non- 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committed to

• To enhan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jor updat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under the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 To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