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台北地區利用文創事業導入都市再生過程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台北地區利用文創事業導入都市再生過程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大台北地區利用文創事業導入 立 ‧. ‧ 國. 學. 都市再生過程之研究.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李仁芳博士 研究生: 張鈞硯. 撰. 中華民國一百年七月.

(2) 摘. 要. 台北都會區正在面臨轉型,由於老舊建築的生活機能不佳、公共設施也 不足,加上安全防災不齊全,所以民間和政府都積極參與都市更新,讓市容 煥然一新。這不單只是硬體上拆除重建或建築翻新而已,而是要展現各地方 獨特風格形式與魅力,進一步帶動經濟活力,提供下一波成長的競爭力,讓 城市每個角落呈現更多創意的嶄新面貌。面對此一目的,本研究希望從此一 方向進行探索性研究,探討在都市重生過程中,有時限的閒置空間如何再作 利用,帶給企業或機關學校延展性的資源,瓹生競爭優勢,並且讓空間到期. 政 治 大 關於再生空間,國內外均有許多實例以文創瓹業活化閒置空間的案例, 立. 之後,還能順利讓空間重生,提供城市成長的競爭力。. ‧ 國. 學. 但此類再生空間都是以永續經營發展為目標,對於有時限的空間再利用,則 鮮少著墨,因此本研究希望了解(1)空間經營組織該如何以文創事業導入都市. ‧. 再生過程中的閒置土地? (2)以文創事業導入都市再生過程中的閒置土地再生. sit. y. Nat. 空間樣貌為何? (3)空間經營組織在經營再生空間之後,如何建立核心資源?本. n. al. er. io. 研究藉由文獻次級資料與報章雜誌的回顧分析,並以都市再生空間為基礎發. i Un. v. 展出個案研究的基礎架構。選擇之代表研究對象為尚處初步階段的案例,包. Ch. engchi. 括城中藝術街區和 127 公店,希望透過本研究,能給台北都會區發展轉型實 務與學術的發展。 本研究初步結論包括:(1) 各組織在動態網絡中,擷取彼此優勢,互賴繁 衍生長。(2) 對於使用有年限的再生空間,文創事業不以一般營利為主要導 向,給予瓹業更多靈感。(3)文創事業體的成長是空間經營組織的核心資源。 本論文最後進一步提出實務上待克服之地方及後續研究上的建議。 關鍵詞:都市更新、都市再生、文化創意事業、閒置空間活化、動態網 絡. II.

(3) Abstract Due to poor life function of the old buildings, including shortage of public facilities, incomplete security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and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is force to face urban regeneration which is encouraged by local government and locals. As to the process of urban regeneration, this does not just demolish the old building or reconstruction on the renovation itself, but to show the form of local unique style and charm, to further promote economic vitality by providing growth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this study wants to be a base for. 政 治 大 There are lots of examples of reusing vacant spaces among domestic and 立. following research in this topic.. ‧ 國. 學. foreign countries, but the goal of managing these spaces is making them sustainable. As for reusing time-limited space, the discussion is not mentioned a lot..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1) how do organizations that run the. Nat. sit. y. vacant spaces cooperate with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 during urban regeneration. n. al. er. io. process? And what are their relations? (2) What are the spac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i Un. v.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to urban regeneration process? (3) What are the. Ch. engchi. benefits for the organization participating in urban regeneration, and how can the organizations build core resource such as core competence? Through reviewing of secondary data such as literatur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is study derives the research structure.. The cases of this study are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including. UrbanCore Arts Block and store no. 127. This study is hoping to give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practical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urban regeneration process. The study finds: By cooperation with culture and creative business, companies and organizations learn to develop human resources as the main target. III.

(4) Also, as for time-limited space, cultural and creative business is not lean to consumer-oriented, but to give industry more inspiration. Finally, the growth of cultural creative business is also the core resource for the organizations that run the vacant space. In the end, this paper further proposes difficulties on local practice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follow-up study.. Keywords:urban renewal、urban regeneration、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y、 reuse of vacant space、dynamic network。.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Un. v.

(5) 致謝 在論文寫完的這一刻,回頭看看論文寫作沿途的風景,才發現自己是如 此的渺小。原本千言萬語的感想盡在不言中,這種難以言喻的箇中滋味,是 你們給予我的,所以尌利用此一版面,好好訴說感謝一用。 首先當然要感謝恩師李仁芳老師的指導,打開了我的視野,老師的身教 與言教,是這本論文之外的最大收穫,雖然從科技宅男到美學型男的轉變非 一蹴可幾,但學生會持續努力,跳脫固有思維,讓我看得更遠,想得更透徹。 感謝我的家人,支持我在工作之後很任性的回來念書,又全心了解我出. 政 治 大 十字路口支持著我每一個抉擇。 立. 國交換的選擇,人的一生,要作出許多選擇,很高興有你們在身邊,在每個. ‧ 國. 學. 感謝我的同學們,尤其是燊揚、姿婷以及所有李門的學長姐與一齊打拼 的佳玉、俊瑩、鶴佳、翊瑄,在這本論文給予我許多寶貴的經驗,讓我不重. ‧. 蹈覆轍,並且突破我思考上的盲點。至於早我一年畢業的 TIM 97 好同學們,. sit. y. Nat. 我們度過了豐富的碩一時光,祝我們都能在社會上好好發光發熱,一同把科. n. al. er. io. 管所的金色招牌擦得更亮。而還在努力的好夥伴們,也請堅持下去。. i Un. v. 感謝訪談單位的邱雅慧小姐、林宜珍小姐、王俊雄教授、陳沛欣小姐,. Ch. engchi. 謝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訪談,並且提供資料讓我完成這本論文。 最後謝謝科管所所有的教授以及所辦溫柔美麗細心的助理們--翠娥姐、麗 雯、韋菁、曼禎、姿君、欣怡,有你們指導陪伴我人生最後一段在學校的日 子,讓我能順利走完學校的終點,這邊的終點也是我人生下一個貣點,用這 本論文當成分水嶺真是再恰當也不過了。. 開胃菜吃完後,我會好好享受人生的主菜及瓸點的。 Bon appétit!. 鈞硯 民國 100 年 9 月 V.

(6)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3. 第一節. 動態網絡.................................................................................... 3. 政 治 大 網絡特性 ................................................................................ 4 立. 壹、 貳、. 網絡意涵 ................................................................................ 3. 動態網絡 ................................................................................ 5. 肆、. 治理概念的網絡成員 ............................................................ 9. 第二節. ‧. ‧ 國. 學. 參、. 大台北地區文創事業體 ...........................................................16 文化創業瓹業結構 ...............................................................16. 貳、. 文化創意事業 .......................................................................18. n. al. er. io. sit. y. Nat. 壹、. i Un. v. 參、. 台灣的文化創意瓹業 ...........................................................18. 肆、. 大台北都會區的文化創意瓹業 ............................................20. 第三節. Ch. engchi. 都市再生...................................................................................24. 壹、. 都市更新(Renewal)/都市再生(Regeneration)歷史 ...............24. 貳、. 程序 ......................................................................................28. 參、. 困難 ......................................................................................29. 第四節. 再生空間...................................................................................32. 壹、. 閒置空間再利用 ...................................................................32. 貳、. 再生空間經營模式 ...............................................................33. 參、. 創意氛圍(Creative milieu) ...............................................35 VI.

(7) 第五節. 第三章. 核心資源...................................................................................38. 壹、. 資源 ......................................................................................38. 貳、. 資源基礎論 ...........................................................................39. 參、. 核心資源特性 .......................................................................41. 研究方法 ........................................................................ 45. 第一節. 研究設計...................................................................................45. 壹、. 研究方法 ...............................................................................45. 貳、. 資料收集 ...............................................................................45. 政 治 大 研究架構...................................................................................48 立. 第二節. 研究流程...................................................................................47. 第三節. ‧ 國. 第四章. 研究限制...................................................................................48. 學. 第四節. 個案介紹 ........................................................................ 51. ‧. 第一節. 城中藝術街區 ...........................................................................51. 貳、. 動態網絡 ...............................................................................52. 參、. 再生空間 ...............................................................................64. 肆、. 建立核心資源 .......................................................................72. n. al. er. sit. 地理位置-中華路旁忽瓺的黑暗角落 ...................................51. io. y. Nat. 壹、. 第二節. 第五章. Ch. engchi. i Un. v. 127 公店...................................................................................78. 壹、. 地理位置-迪化街上不賣南北貨 ...........................................78. 貳、. 動態網絡 ...............................................................................79. 參、. 再生空間 ...............................................................................87. 肆、. 建立核心資源 .......................................................................94. 研究發現與結論建議 .................................................... 97. 第一節. 個案比較...................................................................................97. 第二節. 研究發現................................................................................. 100 VII.

(8) 第三節. 研究結論................................................................................. 113. 第四節. 研究建議................................................................................. 114. 參考文獻 ...................................................................... 117.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第六章. Ch. engchi. VIII. i Un. v.

(9) 圖. 次. 圖 2.1 公私部門協立關係圖 ......................................................... 12 圖 2-2 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企業和政府之間的互動關係 ... 15 圖 2-3 我國民法上界定的非營利組織 ......................................... 16 圖 2-4 文化創意瓹業同心圓結構圖 ............................................ 17 圖 2-5 我國推動的六大新興瓹業 ................................................ 19. 政 治 大. 圖 2-6 歐洲藍香蕉區域 ................................................................ 23. 立. 圖 2-7 都市更新作業流程 ............................................................. 29. ‧ 國. 學. 圖 2-8 資源特性與持久競爭優勢之關係 ..................................... 41. ‧. 圖 3-1 研究流程圖 ....................................................................... 47. Nat. sit. io. 城中藝術街區範圍 .......................................................... 52. er. 圖 4-1. y. 圖 3-2 研究架構圖 ....................................................................... 48. al. n. iv n C h e n......................................................... 圖 4-2 忠泰集團關係事業圖 55 gchi U 圖 4-3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空間配置圖 ........................................ 58 圖 4-4 URS21 規劃空間配置圖 .................................................... 76 圖 4-5 127 公店空間配置圖 .......................................................... 79 圖 4-6 台北市都市再生前進之地計甧基地位置 .......................... 85 圖 5-1 城中藝術街區動態網絡 .................................................... 97 圖 5-2 127 公店動態網絡 .............................................................. 98 IX.

(10) 表. 次. 表 2-1 網絡成員的互動狀態 ........................................................... 7 表 2.2 公部門特性 ......................................................................... 10 表 2-3 公部門、私部門和非營利組織比較 ................................ 13 表 2-4 台灣排名前五縣市文化創意瓹業家數、營業額一覽表 .. 21 表 2-5 不同階段國家的都市更新作法 ........................................ 26. 政 治 大. 表 2-6 推動都市更新的六大現況問題 ......................................... 30. 立. 表 2-7 活化空間的七大面向 ........................................................ 34. ‧ 國. 學. 表 2-8 以文創事業活化再生空間好處 ........................................ 35. ‧. 表 2-9 資源類型 ........................................................................... 39. Nat. io. sit. y. 表 2-10 核心資源特性 .................................................................. 43. er. 表 3-1 個案公司及受訪者列表 ................................................... 45. al. n. iv n C U h e n g c h i ........................................ 個案再生空間與核心資源整理 98. 表 5-1. X.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人有幸遊歷過歐洲幾個創意城市,如倫敦,都柏林,巴圔隆納,羅 馬……等等城市。並被這些城市的生活氣氛深深吸引。街頭處處有驚喜,而 在城市當中,必然存在的,也是我最喜歡的地區,尌是城市的古城區,超過 百年的建築和身處其中的各式商店,新舊共存卻絲毫不顯得矛盾,一個歷史. 政 治 大 保存整修古建築,讓人從感官上直接和歷史連結,這種歷史建築再利用的再 立. 悠有的城市,不斷追求進步,但卻不忘本,建築雖然古老,但透過都市更新,. ‧ 國. 學. 生空間,豐富了整體城市的記憶,也圕造了城市的生活風格。 至於台灣,台北市政府因為考量老舊建築的生活機能不佳、公共設施也. ‧. 不足,加上安全防災不齊全,希望能透過都市更新整頓市容,而又因為房價. sit. y. Nat. 高漲,舊的帄房一旦蓋成進步的高樓大廈,所帶來的利益將是十分可觀。讓. io. er. 民間企業,也一波一波趕上都市更新的議題,一時之間,都市更新在台北市. al. iv n C hengchi U 都市更新成為顯學。過往,都市更新多採用拆除重建方式執行,雖然能重新 n. 掀貣一波又一波的風潮與議題,讓城市因汰舊換新使市容重整面貌,因此,. 改寫城市樣貌,但是拆掉重建是唯一的方法嗎?因此,我興貣了一個念頭, 想了解我的故鄉-台北都會區,是不是有可能性藉由都市更新的過程中,利用 文化創意事業,讓一些沒落的地區改善生活品質,重現生機,進而發展成一 套公式。如此一來,讓創意在城市遍地開花,讓我們在此生活得更美好。 我國最高文化行政機關文建會於施政理念上指出:「在全球化的今日, 「文 化國力」已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期盼我們在取得經濟、科技與民主 的長足進步之後,能夠轉化為建構臺灣文化價值的強大優勢。」因此,結合 都市再生計甧與文化創意,我探索台北市的都市更新計甧,找出了兩個個. 1.

(12) 案,他們利用文創瓹業實驗都市再生的可能性,而我希望藉由此研究能為城 市的都市再生盡一分心力。.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探究個案組織如何利用都市更新過程中所瓹生的閒置空間,導入文創事 業體,不僅提供創作藝文空間讓瓹業群聚,也累積自身競爭優勢拓展新市 場。更結合舊有建築帶給都市居民不一樣的啟發,進而達到都市再生之目的。 研究問題如下:. 政 治 大. 1.空間經營組織該如何以文創事業導入都市再生過程中的閒置土地?. 立. 2.以文創事業導入都市再生過程中的閒置土地再生空間樣貌為何?. ‧ 國. 學. 3.空間經營組織在經營再生空間之後,如何建立核心資源?.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 i Un. v.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動態網絡 壹、 網絡意涵 網絡(network)的定義是源自於社會學,早期研究所強調的是個人與個人 間、個人與組織之間的關係。Thorelli(1986)對網路所下的定義是「具有長期 關係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織間所建立的關係,既非市場機能的交易關係,. 政 治 大. 也不是在同一正式組織結構下之階層關係,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網路存在於. 立. 許多市場型態中,某一網路可能跨越兩個以上的市場,而同一市場中也可能. ‧ 國. 學. 存在多個彼此競爭的網路群。」Brass(1992)把網絡定義延伸,網絡可以廣泛 地定義為一組成員(個人或組織)以及成員之間的連結,這類跨組織的協調形. ‧. 式,即為網絡。. y. Nat. sit. Thorelli(1986)將網絡視為由節點(nodes)與連結(link)所構成的網狀圖。每. n. al. er. io. 個節點代表網絡中的一個成員(actor)的位置,連結線則是指將兩個節點串連. i Un. v. 貣來、使彼此有直接接觸,瓹生價值交換的東西或活動,包括經濟績效、技. Ch. engchi. 術移轉、know-how 及專業的擴散、信任的創造及正當性的流動。而 Hakansson and Johanson (1992)提出網路模型構成要素,包括成員(Actor)、資源(Resource) 及合作活動(Activity)三項要素,此三者在整個網路結構內彼此相互連結。網 路成員指的是網絡中的成員與其之間的關係。合作活動意指在網絡中如何被 執行,以及運用什麼方式來彼此連結。資源為網路成員彼此間交換之物。司 徒達賢(2001)認為,網絡中的每個連結都代表了關係雙方某些資源的互換, 互換的內容即為交易內涵。 之所以會有網絡的瓹生,有下列三方面的觀點 一、交易成本觀點:williamson(1975)提出交易成本理論,他認為廠商因 3.

(14) 為過高的交易成本,而傾向以內部化的方式整合交易的活動。吳思華(1996) 也認為,當組織之間形成網絡關係後,往往能降低整個體系的生瓹成本,這 項成本的降低是基於:規模經濟利益與學習效果的發揮、範疇經濟利益的擴 大、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網絡經濟利益的實現。 二、資源依賴理論:Pfeffer and Nowak(1976)先提出組織間的網絡連結是 為了管理組織間的互賴關係,組織為了生存,頇與外界連結取得重要資源, 資源的重要性使組織間形成互賴,組織間也瓹生資源流動。接著,Heide(1994) 認為在資源依賴理論中,只有少數公司可以自行供給所需的重要資源,所以 因為無法自給自足導致組織之間的資源依賴行為;又可能是所需資源無法自. 治 政 己控制,使公司決策瓹生不確定性。由上可知,因為資源依賴和不確定性, 大 立 使雙方合作瓹生網絡關係。Madhavan, Koka and Prescott(1998)指出網絡關係 ‧ 國. 學. 不單可以協助企業管理競爭環境的不確定性、與資源相互依賴性之外,還可. ‧. 以當作資訊利益與控制利益的導管。他認為一個在各方面都有良好設定的網. sit. y. Nat. 絡結構是創造較佳報酬的基礎,並能形成有價值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io. er. 因此,可將跨組織關係視為一特定資源,並藉以創造企業的競爭優勢。 三、組織學習理論:Kogut(1988)提出組織學習理論,此觀點認為企. al. n. iv n C 業藉由網絡,是為了學習許多無形知識:像經驗、慣例,商譽等等,而這些 hengchi U 東西是無法從市場交易獲得,網絡關係是尋求維持自身的能力的一種手段。 提升本身競爭地位。. 貳、 網絡特性 瓹業網絡是組織之間的合作,表示廠商因合作所形成的關係網。 Johanson & Mattson (1987)歸納網絡的特性如下: (一)網絡是一種彼此依賴關係。 (二)網絡隱含專業分工,協調透過網絡上的互動。 4.

(15) (三)互動包括交換和適應。 (四)交換功能在於取得企業外部資源、銷售瓹品與服務、促進知識技術進 步;適應目的在解決網絡所存在的利益不一致,使網絡長久維繫。 (五)網絡中同時存在互補與競爭關係。. Thorelli(1986) 認為網絡具有下列特性: (一)網絡是兩個以上組織所建立一種介於市場機能與官僚階級的關係。 (二)網絡可定為具有長期關係的兩個或以上的組織。 (三)具有三個觀念層次:小團體的網絡、正式組織內的網絡、組織間的網 絡。. 立. 政 治 大. (四)可存在許多市場形態之中,某一網絡可能跨越兩個或以上的市場。. ‧. ‧ 國. 學. 參、 動態網絡. sit. y. Nat. Miles& Snow(1984)提出組織經營成功之道在於經理人是否能夠讓內外. n. al. er. io. 環境有良好的配適狀態。一個成功的組織在於建立策瓺與行銷環境的配適度. i Un. v. 後,並發展支持該策瓺所需的組織結構設計與管理程序,反之,失敗的組織. Ch. engchi. 在內外部環境的配適度較差,因無法因應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組織經營之策 瓺、結構與程序,而造成經營績效低落的情景。Snow& Miles& Coleman(1992) 認為網絡組織分析層次是以某個核心組織為著眼點,然後探討其組織內外的 交易關係,因此依據核心組織與外圍組織的交易關係進一步把網絡成員的互 動狀態分成三種,分別是:內部型網絡(internal network)、穩定型網絡(Stable Network)、與動態網絡(dynamic network)。 (一).內部型網絡:內部網絡的核心組織,擁有大部分與特定商業相關的 資瓹,因而不對外尋求太多資源,如此一來,核心組織可以掌握創新及市場 利益,組織的外包行為很少,而能夠自行形成一個內部市場,動態型網路核 5.

(16) 心組織和網絡外部成員互動較少。 內部型網絡的範例是通用汽車(GM Motors),在 80 年代通過一系列組織 再造和鞏固行為,通用汽車把零組件部門縮減到八個,如此一來,GM 擺脫 了僵化不效率的組織,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和外部零組件供應商一同評估績效 的新組織。同時,各零組件部門也能專精於各自負責的汽車零組件項目,並 在需要的時候,向集團內部其他部門取得協助。這樣的轉變如持續下去,最 終,GM 會成為一控股公司,讓集團可以在多個領域保持專業度,讓網絡內 部的各成員都能順利健康發展下去。 除了通用汽車之外,跨國的資源型組織也常傾向於內部型網絡,像是跨. 治 政 國油品公司,若每個國家都成立探勘工作,經營上尌會瓹生不效率。一個好 大 立 的內部網絡應該要能減少組織內資源重複,並且減少內部次組織間的反應時 ‧ 國. 學. 間。但內部網絡也常出現問題,若組織內部因政治因素使得網絡成員的交易. ‧. 瓹生不效率時,尌會導致整體集團經營上的困境。. sit. y. Nat. (二).穩定型網絡:若市場變動穩定,波動不劇烈,穩定型網絡組織會將. io. er. 部份的工作交由網絡成員處理,瓹生部份外包行為,核心廠商被許多獨立廠 商圍繖,廠商之間彼此緊密連結,並依照專長分工合作,目的在維持各廠商. al. n. iv n C 之專業技術知識與供應鏈上的彈性化,但主要的部份會集中在核心組織當 hengchi U 中。. 穩定型網絡的範例是 BMW,BMW 出瓹的車子中,55%-75%的費用是 用在外包零件上,為了要跟市場上競爭,BMW 對於相關零組件成立子公司, 透過成立子公司和與其他公司的合作,BMW 能夠掌握瓹品與開發程序,並 且知道外在廠商誰會是最好的合作夥伴。這麼一來,控制權和風險都轉移到 網絡中的其他獨立公司中。穩定型網路的好處是網絡組織在時機不好時,也 能相互保護,不論是供應商還是通路商,網絡形成穩定長久的關係,但這穩 定的代價是造成相互依賴性和失去彈性。 (三).動態型網絡:在快速變化或不連續的瓹業環境中,一些組織已經將 6.

(17) 網絡的形式推演到極致,導致網絡反而限制住組織功能。這些情形下,核心 組織擁有少部分技能,只依靠核心技能,像是製造、設計或甚至只是經紀功 能,剩下的不足資源則是靠廣泛向外尋求支援,並結合網絡中其他組織廣泛 迅速向結合其他成員,形成暫時性的動態網絡,如此可因應快速,不連續的 瓹業競爭環境。 相關瓹業像是時尚瓹業,玩具業,出版業,電影業,動甧業……等等。 需要大量廣泛的外包瓹業配合,以核心組織識別其他公司的能力為基礎下, 建構動態型網絡。像是美國的 Lewis Galoob 玩具公司,靠經紀作為玩具商 的帄台,只需 100 名左右的員工,尌能經營美國第三大的玩具製造公司,Lewis. 治 政 Galoob 和設計與製造公司簽下合約,將製造包裝等等需要花費人力的工作外 大 立 包至中國。Lewis Galoob 只是眾多獨立製造廠商的經紀人,扮演協商的角色 ‧ 國. 學. 而已。. ‧. 動態型網絡帶來彈性和專業分工,若核心組織能夠迅速串連貣各獨立組. sit. y. Nat. 織,核心組織尌能得到最大的發展。但動態網絡的風險是外部獨立廠商的品. io. er. 質,若需要的技術在廠商之間不存在,或是受到專利箝制,尌會使得動態網 絡受到阻礙,因此在競爭環境中,有無數的成員在市場中時,動態網絡可以. al. n. iv n C 發展的最好。或是在瓹業環境中,生瓹和設計速度短到無法仿冒或是有專利 hengchi U 保護時,動態網絡可以成功的機會大增。 關於三種網絡成員之間的互動狀態,整理成下表 2-1:. 表 2-1 網絡成員的互動狀態 網絡成員的. 說明. 圖示. 互動狀態. 7.

(18) 內部網絡. 內部網絡的核心組織,擁. (internal. 有與特定商業相關的大. network). 部分資瓹,目的在掌握創 新及市場利益,因而不對 外尋求太多資源。. Example:通用汽車、跨國油品 公司、微軟 穩定網絡. 若市場變動穩定,波動不. (stable. 劇烈,核心廠商被許多獨. network). 政 治 大 立廠商圍繖,廠商之間彼 立. ‧ 國. 學. 此緊密連結,並依照專長 分工合作,目的在維持各. ‧. 廠商之專業技術知識與. Example:BMW、台灣自行車. y. Nat. 彈性化。. io. sit. 瓹業鏈的企業結盟 A-TEAM. 核心公司擁有少部分技. (dynamic. 能,剩下的不足部分是靠. network). 廣泛向外尋求支援,並結. n. al. er. 動態網絡. Ch. engchi. i Un. v. 合網絡中其他組織資 源,以因應快速,不連續 的競爭環境。. Example:時尚瓹業,玩具瓹 業,出版業,電影業,動甧業. 資料來源:Snow、Miles、Coleman(1992),本研究整理. 利用文創事業導入都市再生的空間中,其核心組織在運作空間上具有幾. 8.

(19) 大特色:一、瓹業環境不連續:都市再生空間經營組織所面對的空間為都市 更新過程中,所瓹生的短期運用空間,每個空間都是獨立個體,所蘊含的場 所精神皆不同。二、瓹業環境頇快速反應:都市再生過程中所瓹生的閒置可 利用空間約可使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因此空間經營組織必頇在短時間時限內 運作,且頇快速回應。三、空間經營組織需要大量廣泛的其他事業體配合: 空間經營組織站在經紀的角色,統合出短時間內需要空間的事業,並輔導整 合協商各組織之間,好活化空間。本研究歸納以上三點都市再生過程中,空 間經營組織的特性,並基於此特性對照動態網絡之間的特性,發現其相似 性,故本研究採用動態網絡概念分析空間經營組織,以空間經營組織為動態. 治 政 網絡中之核心組織,研究動態網絡中,各角色如何導入都市再生之過程。 大 立 ‧ 國. 學. 肆、. 治理概念的網絡成員. ‧. Stoker(1988)認為在社會上存在的網絡中,存在著多元化的權力核心,這. sit. y. Nat. 些權力核心則相互糾結交錯在各成員之中。治理概念特別強調這一種複雜的. n. al. er. io. 社會結構,而且,有愈來愈多的私部門和非營利機構,從事提供公共服務並. i Un. v. 參與決策活動。這些在網絡中治理的成員(actor),可分為:公部門、私部門、 和第三部門:. Ch. engchi. 一、 公部門與私部門 公部門(public sector),尌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經濟體系中的一部分, 它是由整體社會所擁有,且其運作目的謀求社會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Stoker(1988)指出,公部門的治理過程中,成員間的界限和責任是相當模糊 的,而且成員間形成一種權力依賴的關係,而這樣的互動關係,則瓹生了具 有自主性的(autonomous)且自我治理(self-governance)的網絡。史美強(1997) 整理出公部門特性是謀求社會的公共利益。具有獨佔性特質,因為代表公權 力,具強制性。可運用政治力排除私部門的競爭;其提供的財貨屬集體財 9.

(20) (collective)和公共財(public goods),私人無法或不願提供,公部門處於 法律所給予之獨特優越地位以遂行其公權力,可以做若干強制性之措施。在 政治層次上,公部門之各種措施必頇接公開透明受公共監督,像是民意代表 或是輿論,在政治考量上,組織環境充斥政治因素的考量。公部門的特性, 見下表 2-2:. 表 2.2 公部門特性 特性. 說明. 本質. 保護、輔助、管制、服務等功能,使公共組織的結構,相對膨脹、. 立. 擴大。. 組織活動,除受法律、規章、規則及程序的限制外,還得考量其. ‧ 國. 學. 限制. 政 治 大. 服務對象,立法機關、司法單位和其他人民團體的要求,造成權. Nat. sit. io. 與目的. y. 謀求社會的公共利益。. n. al. er. 動機. ‧. 威的割裂(fragmentation of authority)現象。. i Un. v. 監督. 必頇接受公共監督,公開透明。. 組織依賴. 常需和其他單位協調,各組織間,有很強的相互依存性。. 政治考量. 組織環境,充斥政治因素的考量。. 目標. 創造公共利益。. 獨佔性及. 代表公權力,具強制性。可運用政治力排除私部門的競爭;其提. 強制性. 供的財貨屬集體財(collective)和公共財(public goods),私人. Ch. engchi. 無法或不願提供,故具有獨佔性。 資料來源:史美強(1997),轉引自白芳榕(2004). 而私部門(Private sector)是經濟體系中的另一部分,Cornwall & Perlman 10.

(21) (1990)認為,私部門的任務和目的是由組織高層的領導人設定,其目標是 追求利潤進行生瓹、消費、勞動與投資等活動,因為處在在競爭的市場,所 以會持續創新,決策考量會以獲利結果為基礎,在政治層次上,私部門較不 需考慮政治因素,只需在所建立之市場規則下追求利潤目標,私部門管理重 點在於透過財務操作、廣告行銷與品質控制等管理方式以追求利潤目標。 Deleon(1996)認為公部門所重視的是「紀律、服從、服務」,生存法 則是「依法行政」 ;私部門所重視的是「生存發展」 ,生存法則是「適者生存」 。 公部門期望追求社會公帄,而私部門期望追求利潤極大化。. 立. 政 治 大. 二、 公私部門協力理論. ‧ 國. 學. 至於公部門和私部門的合作關係由來,貣因是因為市場失靈與政府失 靈,因為市場決定之價格無法反映出財貨或勞務的真正價值,導致市場失. ‧. 靈;政府因而採取措施挽救,介入自由市場,然而,政府干預導致結果可能. sit. y. Nat. 比市場失靈還糟糕,稱為市場失靈。在此情形下,藉由公私部門協力可以互. n. al. er. io. 補彼此之間的利益關係。吳英明(1996)認為,公私協力是指特定事務的參與. i Un. v. 者形成一種不屬於公部門也不屬於私部門,而是屬於公私部門結合而成的關. Ch. engchi. 係,其參與者對於該事務的處理具有目標認同、策瓺一致及分工負責的認知 與實踐,且彼此信任。 陳佩君(1998)將公私部門協力作以下界定,他指出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乃 指公部門與私部門(含非營利組織)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與滿足需求,以 帄等的、分工的、共享的態度合作,整合各方資源,各盡所能,為共同目標 而努力的一種良性互動關係。在此種關係中,公私部門彼此透過雙向溝通參 與的方式,共同分擔責任,為社會創造出永續的利益與福祉。其關係如圖 2-1 所示:. 11.

(22) 政 治 大 立資料來源:陳佩君(1998). 圖 2.1 公私部門協立關係圖. ‧ 國. 學. 最後,關於公私部門合作的理由,林惠華(2002)綜合多位學者理論,整. ‧. 理出公私部門協力合作之理由,他認為理由有下列三點:一、資源的分享與. sit. y. Nat. 整合:透過兩部門之合作,讓資源整合不浪費,並且提供新經濟發展的可能. n. al. er. io. 性。二、達到民主化決策和民間參與的效果:公私部門協力的精神,不是單. i Un. v. 純的契約或聯盟,而是一種外源化(Outsourcing)的觀念,也尌是組織(政府). Ch. engchi. 向外建立資源(或支援)網絡的作法,以符合民主、效率、專業性的考量。 三、改善現行政府缺失:若能將企業性公共管理精神納入行政體系,則公部 門將更具市場性和競爭力。. 三、 第三部門 解決公部門與私部門的失靈問題,除了公私部門協力之外,另外對於政 府和企業之外,有一群人結社從事集體互助的組織力量所形成的第三種力 量,在世界各地有各種不同的稱呼,如: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 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獨立部門(the independent sector)、志願部門(the 12.

(23) voluntary sector)、公益慈善部門(the philanthropic sector) 、免稅部門 (tax-exempt sector)等(顧忠華 1998;王順民 1998),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相似的名 詞,salamon(1992)認為,每一個專有名詞都只強調此部門的一個面向而已, 卻又忽瓺了其他面向。而本研究所強調的是,有別於政府和企業的組織運 作,因此,本研究採取「第三部門」的定義,而非一般常見的非營利組織。 第三部門的形成是當代社會的重要特質與成尌,其主要理念來自於公民 自治與群體互助的展現,希望藉以實踐社會公義;第三部門乃是以眾多的民 間非營利組織作為骨幹,輔以公民自發性的公共參與行動,共同對於各式各 樣的公共政策和公共議題進行關心,以維護公民自身或弱勢群體的權益,進. 治 政 而有效提昇公共生活的品質 。而各國對於第三部門的定義各自不同,但主要 大 立 原則是第三部門是排除在第一部門(public sector)和第二部門(Private Sector) 1. ‧ 國. 學. 之外。. er. io. sit. y. Nat. 如表 2-3 所示:. ‧. 江明修、陳定銘(2000)整理出第一部門、第二部門和第三部門的差別,. n. 表 2-3 公部門、私部門和非營利組織比較 a v 哲學基礎. i l C n U h e n g非營利組織(第三部門) 公部門(第一部門) chi. 私部門(第二部門). 公正. 慈善. 營利. 代表性. 多數. 少數. 所有者與管理者. 服務基礎. 權利. 贈與. 付費服務. 財源. 稅收. 捐款、獎勵的報酬、補. 顧客與團體所支付的費用. 助金 決策機制. 依法行政. 領導群(董事會)決定. 所有者或管理者決定. 決策權威來源. 立法機關. 依組織章程所成立的董. 所有者或董事會. 事會 向誰負責. 1. 選民. 擁護者. 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網站 13. 所有者(老闆).

(24) 服務範圍. 廣博的. 有限的. 只限於付費者. 行政架構. 大型的官僚結構. 小型(彈性)的官僚結. 官僚結構或其他特許的運作. 構. 層級. 一致的. 變化的. 變化的. 大. 小. 行政服務模式 組織和方案規模. 小至中. 資料來源:江明修、陳定銘,2000. 對於第三部門組織的特性,Salamon(1992)提出非營利組織組織的特性,. 政 治 大 1.正式組織(formal organization) :該組織應該要有某種程度的制度化, 立. 其特徵和本文所定義的第三部門相同,而六大特性為:. ‧ 國. 學. 組織若是臨時性與非正式人民集會都不被承認,即便對民眾生活很重要。組 織應受到國家法律的合法承認。. ‧. 2.民間組織(private) :組織不是政府部門的一部分,也不能由政府官員. sit. y. Nat. 充任董事會所管理,但這並非意謂非營利組織不能接受政府支持或監督,或. n. al. er. io. 政府官員不能成為董事,而是在基本組織結構上必頇是民間組織。. v. 3.不從事利益分配(non-profit-distributing) :組織之財源收入僅可以用在. Ch. engchi. i Un. 組織的基本任務上,其目的不是為了生瓹利潤,也不是分配給組織內的資金 提供者,這是非營利機構和企業的最大不同處。 4.自我管理(self-governing) :組織能監控自己的活動,具有內部治理程 序。 5.志願性(voluntary) :組織包含某種程度的志願參與活動引到或事務管 理。 6.公益性(philanthropic):組織為公共目的的服務,並提供公共財。 蕭新煌(2000)把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企業和政府之間的互動的關 係,整理成下圖 2-2,他認為政府對第三部門是擔任管理者和財務分配的角 14.

(25) 色,第三部門則是提供建言和監督政府不足部分,在企業端,企業是第三部 門的贊助和參與者,第三部門則是則是公益執行單位和抗爭者角色;對一般 社會大眾,社會大眾給予第三部門支持與贊助,第三部門則提供協助和服務。.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圖 2-2 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企業和政府之間的互動關係 資料來源:蕭新煌(2000). ‧ y. Nat. io. sit. 劉美芝(2004)指出,我國並無明確探討有關第三部門或非營利組織. n. al. er. 的定義,所以只有從民法上來界定非營利組織(第三部門)。即非營利組織包. Ch. i Un. v. 括「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兩種;社團法人包含「營利社團法人」與「公. engchi. 益社團法人」 ,財團法人包括「公益財團法人」與「特別財團法人」 。如圖 2-3 所示:. 15.

(26) 立.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 馮燕(2000)轉引自劉美芝. 學. ‧ 國. 圖 2-3 我國民法上界定的非營利組織. ‧ y er. io. sit. Nat. 第二節 大台北地區文創事業體. n. 壹、 文化創業瓹業結構 a. iv l C n hengchi U. 文化創意瓹業的組成,Throsby(2001)把文化創意瓹業以同心圓分成四大 類,以界定分類文化創意瓹業,隨著圓心往外部,所代表的是瓹業愈重視商 業活動,反之則愈重視文化內容生瓹,如下圖 2-4 所示:. 16.

(27) 政 治 大. 圖 2-4 文化創意瓹業同心圓結構圖. 立. 資料來源:Throsby(2001),本研究繪製. ‧ 國. 學 ‧. 在同心圓的核心稱為核心創意領域(core creative field),包含了:視覺藝. sit. y. Nat. 術、工藝、舞蹈等創造性藝術,這類型瓹業的特色是瓹出具有高度表現價值. io. er. (express value),並且瓹業牽涉智慧財瓹權。環繖在核心的第二層是文化瓹. al. 業,文化瓹業活動是將上述具有高度表現價值的活動整合瓹出,並根據版權. n. iv n C 進行大量的繁殖重製,像是電影業,出版業,電玩尌是這個範疇。再往外的 hengchi U. 第三圈,是創意瓹業,特色是高度運用表現價值,像是設計業,軟體服務業。 最外圍是其他相關經濟活動,如受惠於輸出創意瓹業的製造業或服務業。 由上可知,核心創意領域是一切文化瓹業的基本,台灣正邁向轉型成以 知識經濟為基礎的瓹業特徵,而核心創意領域所推動的美學經濟將是未來最 重要的資本。劉維公(2003)指出,歷史建築、古蹟、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 往往無法在大眾消費市場創造出可觀的瓹值。但不意味著它們不具備城市競 爭力。也尌是說,用數字衡量的瓹值不能代表這些文創事業的真正價值。 核心創意領域的真正價值,Crosby(2001)進一步界定,他認為接近文創. 17.

(28) 瓹業中心的核心創意領域具有下列六種價值:美學價值(aesthetic value)、精 神價值(spiritual value)、社會價值(social value)、歷史價值(historical value) 、 象徵價值(symbolic value)及原創價值(authenticity value)。美學價值傳達美 麗,和諧、形象以及其他美學特徵。精神價值可能是以任何世俗或宗教形式 傳達一種理解、洞察與知覺力。社會價值是著重建立關係,讓社會上單一個 體可以連結,並建立身分。歷史價值是來自部分藝術成果,反映呈現當時時 代的背景而來,並提供古今連接的價值。象徵價值是來自作品本質,傳達並 表現給消費者。最後是原創價值,它提供一種真正、原創及獨一無二的藝術。. 貳、 文化創意事業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而文化創意事業,根據我國文創法第四條,定義是從事文化創意瓹業之 法人、合夥、獨資或個人。因此,本研究所提及之文化創意事業,泛指各項. ‧. 文化瓹業,不限其種類,包含各式藝文團體組織,或是個人工作室,他們運. sit. y. Nat. 用各種形式,在都市再生的過程之中扮演其中一個重要的角色,讓藝文滲入. n. al. er. io. 日常大眾的生活當中,活化區域,並在場所中實驗各種未來都市區域的樣 貌,最終,協助都市再生。. Ch. engchi. i Un. v. 參、 台灣的文化創意瓹業 九零年代,我國的資訊瓹業讓台灣創造了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台灣經濟 奇蹟」,幾十年發展下來,台灣的硬體製造在世界排名數一數二,但是瓹業 的毛利率卻因為資源過度集中於科技業,造成競爭激烈;加上瓹業專注大量 代工製造而使利潤被嚴重壓縮。舉例來說,台灣筆記型電腦廠的代工利潤, 尌和筆記型電腦的價格一樣,一路下滑。在 1990 年時,還有 14%的毛利, 2000 年開始進入保五,也尌是 5%的毛利,十年後的今天,終於正式進入「保. 18.

(29) 三總隊」2。為了尋找下一波經濟成長的動力,行政院於 2009 年提出「六大 新興瓹業」 ,包括: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 以及文化創意。如下圖 2-5,希望藉由我國在成熟的電資通、光電瓹業基礎 下,透過推動六大瓹業,讓我國經濟體多元發展,以期分散風險和創造下一 波瓹業契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圖 2-5 我國推動的六大新興瓹業. y. Nat. n. al. er. io. sit. 資料來源:行政院. Ch. i Un. v. 因此,政府各部門積極推動下一世代的新興瓹業,在文化創意領域,我. engchi. 國最高的文化行政機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在 2003 年提出的「文化創意 瓹業發展法」(以下簡稱文創法),終於在歷經七年之後,於西元 2010 年一月 八日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在文創法中,明確定義了我國文化創意瓹業的範 疇,也讓各項協助及獎勵補助措施、租稅優惠有了法源依據,讓政府與民間 機構一同努力,把文化創意瓹業發展擴大,讓台灣經濟轉型,開創一個新時 代。 根據各國國情及發展重點項目的不同,各國在文化創意瓹業定義的範圍. 2. 今周刊 746 期,2011-04-06,誰打敗了宏碁? 19.

(30) 上會有些微差異,而台灣對於「文化創意瓹業」的定義是根據文創法第三條, 文化創意瓹業,指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瓹之形成及運用,具有 創造財富與尌業機會之潛力,並促進全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之 下列瓹業:一、視覺藝術瓹業,二、音樂及表演藝術瓹業,三、文化資瓹應 用及展演設施瓹業,四、工藝瓹業,五、電影瓹業,六、廣播電視瓹業,七、 出版瓹業,八、廣告瓹業,九、瓹品設計瓹業,十、視覺傳達設計瓹業,十 一、設計品牌時尚瓹業,十二、建築設計瓹業,十三、數位內容瓹業,十四、 創意生活瓹業,十五、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瓹業。十六、其他經中央主管機 關指定之瓹業。.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肆、 大台北都會區的文化創意瓹業. 根據文建會,台灣大百科全書所定義,台北都會區是臺灣第一大都會. ‧. 區,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以臺北市為中心,涵蓋臺北市、臺北縣(鶯歌、坪. sit. y. Nat. 林除外)及基隆市共 46 鄉鎮市區,主要人口聚集區域以台北盆地為主,並. n. al. er. io. 擴及周邊山區及台地地帶。面積約 3,069 帄方公里,人口約 880 萬人(2011. v. 年 7 月)。根據 City population 統計,全球都會區排名第 37 位3。. Ch. engchi. i Un. 丁家鵬(2005)以 Florida 的創意新貴研究為基礎,研究台灣地方城市創意 競爭力之比較,結果發現台灣之中,大台北都會區擁有最多吸引創意滋長的 條件,有最高的教育程度,最密集的創意人分布,最多元的文化刺激,是在 全台七大都會區中之冠。而根據遠見雜誌在 2009 年針對台灣 23 縣市的創意 資源調查,也得出相同結論,全國人才聚集的台北市以占全國創意資源的 14.6%,名列第 1;台北縣第 2,比重也有 11.88%,以五大面向分析,台北 市在文化藝術、人才和經濟三面向都獨占鰲頭,台灣的創意階級包括科學 家、工程師、大學教授、詵人、小說家、藝術家、娛樂業人士、設計師等,. 3. http://www.citypopulation.de/world/Agglomerations.html 20.

(31) 估計有八成以上都居住在北部地區。 依據台北市文化局 2010 年辦理之「臺北市文化創意瓹業聚落調查期中 報告書」中所蒐集整理的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數據,2009 年全國文化創意瓹 業的總營業額為 5147.9 億元,臺北市總營業額為 3061.05 億元,佔全國的 59.46%。換言之,2009 年文創瓹值有一半以上是由台北市的文創業者所創 造出來的。另外,報告中也提及,在臺北市,每五家企業中尌有兩家是從事 文創瓹業相關的事;全部瓹業的總營業額中有十分之一是來自於文創瓹業; 每十位工作者中有一位是從事文創瓹業的工作;全國每十家文創瓹業的相關 企業尌有三家是在設立在臺北市。數據如下表 2-4 所示. 家數(家). 營業額(仟元). 分比(%). 百分比(%). ‧. 306,381,749. 28.86%. 7,354. 65,799,138. 15.21%. 12.78%. v ni C h20,407,542 U6.92% engchi. 3.96%. sit. er. n. al. y. 13,959. io. 臺北縣. 佔總家數的百 佔總營業額的. Nat. 臺北市. 學. 縣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59.49%. 臺中市. 3,345. 桃園縣. 2,570. 20,200,557. 5.31%. 3.92%. 高雄市. 3,191. 19,233,994. 6.60%. 3.73%. 表 2-4 台灣排名前五縣市文化創意瓹業家數、營業額一覽表 資料來源:文建會(2010)本研究整理. 由上可知,台灣的文化創意資源過度集中在台北市,這並不叫人意外。. 21.

(32) 在世界各地,因為城市之間的競爭激烈,所以人口過度傾向於都會區。在 1880 年,居住在都會區的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 3%,1990 年都會區人口佔全球人 口數的比重已達 14%,到了 1950 年更成長至 30%。今天,全世界有過半的 人口約 33 億人居住在都會地區。在先進國家,甚至有 75%的民眾選擇在都 會區落腳。而這也反映在經濟瓹出上,如今,全美有九成的經濟瓹出來自大 都會區。因為快速道路,鐵路等運輸走廊的發展,使大都會與周圍城市連成 一脈,形成比城市更巨大的超級區域(mega-region) 4。Florida(2009)調查全球 共有 40 個區域,區域內人口數共佔全球 1/5 人口數、 2/3 GDP、85%創意生 瓹力(Creative Power),這些超級區域能聚集大量人才,瓹生驚人的生瓹力、. 治 政 創新能力與市場等,功能與過去的城市雷同,但超級區域能更大規模地啟動 大 立 這些功能。Florida 引述已故都市計劃師 Jane Jacobs「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 ‧ 國. 學. 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書中理念:「城市之所以有此品味,是因城市裡. ‧. 摩肩接踵的居民如此密切,而且擁有不同的品味、技能、需求、供給以及各. sit. y. Nat. 種突發奇想。」歷史上,這種大區域的概念也不是第一次出現,歐洲有所謂. io. er. 藍香蕉(blue banana)區域,中心區域從英國北約克郡和倫敦,經過法國北部、 比利時、荷蘭,又經德國漢堡等地,形成一個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帶,其形狀. al. n. iv n C 像個香蕉,如下圖 2-6。這一地帶只佔歐盟土地面積的七分之一,歐盟人口 hengchi U. 的三分之一,而近一半(47%)的歐盟總收入瓹生在那裡。而全球第一大的 超級區域是日本大東京區,居住著五千五百萬人口,其瓹值高達 2.5 兆美金; 美國的波士頓-紐約-華盛頓也形成一超級區域,區域內五千四百萬人口,其 瓹值高達 2.2 兆美金。. 4. 遠見雜誌 2009 年 9 月號 第 279 期創意熱島效應能量集中台北都會區,作者:林美姿、. 陳建豪 22.

(33) 政 治 大. 立圖 2-6 歐洲藍香蕉區域. ‧ 國. 學.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sit. y. Nat. 聯合國人類住宅區計劃署(UN-Habitat)也發現到這股都市熱島效應,. io. er. 在 2010 年出版的《世界城市狀況》報告指出,全球「無邊界城市」 (endless cities)的發展趨勢,世界各地的超級大都會(mega-cities) ,正漸漸匯聚結合. al. n. iv n C 成更大的「超級都市區」(mega-regions) h e n g,區域面積可達數百公里、人口可 chi U 達上億,未來將影響未來半世紀的人口和財富走向。5. 創新的發展和場所之間十分相關,李仁芳(2008)在城市的創意地理學一 文中,認為創新的貣源常在社交場合,而特定「地點」作為創意交換的節點, 對於創新的孵育與完成極為重要。所以,在台灣所有縣市城市當中,台北市 不僅僅是在規模上變大,也更分殊化,呈現更多切面,而全國的創意人才也 都集中在臺北市貢獻心力,台北市可說具備了發展文創瓹業最好的環境和條 件。故本研究之個案選擇,以大台北都會區為個案選擇範圍。. 5.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10/mar/22/un-cities-mega-regions 23.

(34) 第三節 壹、. 都市再生. 都市更新(Renewal)/都市再生(Regeneration)歷史. 「都市更新」是外來語,與下列幾個英文名詞有相關聯(財團法人都市 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12-15): (一)Renewal 更新:這個字眼特別指美國 60 至 70 年代聯邦政府所進 行的大範圍、大規模都市更新計甧,其以清除貧民窟為目標,並依據美國 1949. 政 治 大. 年住宅法(Housing Act)來進行,由聯邦政府補貼地方政府徵收貧民窟土地,. 立. 以較低價格轉售給民間開發商,再由開發商將該區域發展為商業或辦公等使. ‧ 國. 學. 用。但此一作法引發許多問題,特別是對有色人種和貧窮社區拆遷有失公 帄,所以此一作法已經因遭受各方批評而停止。. ‧. y. Nat. (二)Redevelopment 再發展:在 80 年代以後,美國大規模的 Urban. er. io. sit. Renewal 雖已停止,但仍有個別街廓或數個街廓的小規模再開發,其特別著 重與鄰近舊市區紋理的結合與交通系統的改善。同時日本也開始許多都市更. al. n. iv n C 新的計甧,稱為「市街地再開發」,其目的是為了改善市區公共設施服務水 hengchi U 準和提升防災功能。. (三)Remodel/ Reuse 再利用/整建:對於更小規模的建築物或幾塊土地 所進行的調整工作,通常以建物保存或整修的方式進行。整修建物賦予新用 途稱之為 remodel。而對於土地或建物使用重新調整,例如工業區轉變為商 業區、工廠轉變為商場等,則稱為 Reuse。這些整建活動往往並不涉及大規 模的街廓系統調整。 (四)Regeneration(再生):在英國,通常以 Regeneration 這個字眼代表 都市更新,因為英國認為更新代表意義不只是舊房子換成新房子或視都是時 24.

(35) 值環境改善而已。都市更新追求全面的都市再生,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改 善都市經濟、建造符合環保的綠建築、引入豐富的文化活動與商業機能、降 低都市犯罪等,皆屬都市更新之目標。 另外,黃姿蓉(2008)回顧整理歷史上英國、美國、日本市中心區再發展 的階段,並分為四個階段,理想城市(ideal city)、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 都市再發展(urban regeneration)到都市再生(revitalization),都市更新和城市再 發展階段都無法真正解決舊市中心區衰退的問題,直到進入都市再生 (revitalization)的階段後,逐漸開始重視舊市中心的風格與形式並發展特色空 間(復甦的再生)以提升成長的競爭力,至此都市再生成為舊市中心區復甦的 契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5. i Un. v.

(36) 表 2-5 不同階段國家的都市更新作法 美國. 英國. 日本. 理想. (1932-1949),目標是在. 因為工業革命,現代. 日本規甧者嚮往當時. 城市. 統一規劃下,不斷在都. 工業大都會又髒又. 英國所提倡的「花園. 時期. 市中複製區塊,使城市. 亂,但瓹業轉型後,. 城市」理想,但是因. 整齊卻毫無生氣,降低. 市中心環境惡化,所. 為日本房舍以木造為. 市民停留於都市空間的. 以政府積極發展郊區. 主,密度高的市中心. 意念。後羅斯福總統提. 立. 市」,並實施新市鎮. 襲,故此時以市中心. 金融政策更加速郊區擴. 法,同時進行市區貧. 散並導致市中心人口流. 民窟的拆除。. 防災為首要任務。. ‧ y. Nat. 戰後因居住空間不. 階段-. 案(housing act),大刀闊 帶來的經濟貧困與環. 足,加上大量遣返的. 都市. 斧清除貧民窟,以求都. C h境破壞,使都市重建 engchi U. 海外日本難民,日本. 更新. 市環境的改善與恢復市. 與整頓環境成為首要. 中心繁榮,但其未確實. 任務。1947 年頒布的 積極興建住宅,拆除. 改善低收入戶的經濟問. 城鄉規劃法,適時引. 衰頹地區、低密度使. 題時,尌算再多新住宅. 導控制私部門為求獲. 用地區及生活機能不. 提供,仍不減廉價住宅. 利的開發行為。. 佳等地,使都市土地. er. (1949-1956)通過住宅法. io. 第一. v ni. n. al. 二次大戰後,因戰爭. sit. 失。. 常遭受火災與地震侵. 學. ‧ 國. 出新政(new deal)的住宅. 治 政 土地,建立「花園城 大. 的市場需求,造成更多. 大量開發住宅用地與. 合理及高度運用。. 社會問題。. 26.

(37) 第二. (1966-1977)大規模的更. 城市發展重心從新市. 市中心區因繁榮商業. 階. 新已被證明為不可行,. 鎮移回市中心,並強. 經濟造成地價高漲,. 段 –. 故轉為小地方著手。改. 調多元化的公私合夥. 造成更新不易,為解. 變只重視實質空間的改. 關係。讓都市邁向多. 決市中心所帶來的壓. 善,由拆除重建方式轉. 元化再開發,由實質. 迫感,開拓市中心周. 變為重視住宅的整建與. 環境改善到強化社會. 邊的郊區成次中心,. 維持進而提升地方的經. 經濟結構。. 但最後卻造成市中心. 都市 再發 展. 濟發展。. 與次中心區合併為大 都會的一部分。. 政 治 大. 立. 階. 的特色,已發展「場所. 目標,而是透過彈性. 段 –. 特色」為目標,達到都. 策瓺與整合地方資. 是帶動經濟復甦的契. 市復甦再生過程,代表. 源,已發揮地方特色. 機,日本政府意識到. 促進地方發展。角色. 各地區不同發展的需. 發展特色不再是單一. 在經濟泡沫化後,低 迷不振的房地瓹市場. 也由中央集權到地方. 求,環境條件及所面. n C h政府、私部門,自願 engchi U. 臨的課題,採取不同. n. al. er. 善,更有廣泛的社會經. sit. y. ‧. 的不只是實質環境改. io. 再生. Nat. 都市. ‧ 國. (1982-至今)利用舊市區. 學. 第三. iv. 濟意義。重視的不再只 是土地與建築,而是歷. 團體與社區間的合. 的實施手法以順應因. 史資瓹與空間資源。. 作。. 地制宜的實際發展需 求。. 資料來源:黃姿蓉(2008), 本研究整理. 而回到台灣,台灣的都市更新意義,是根據 1988 年頒布的「都市更新 條例」 ,在都市更新條例第一條立法宗旨及目的即說明: 「為促進都市土地有 計甧之再開發利用,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增進公共利益,特制定 27.

(38) 本條例。」由上述法條,可知本國的都市更新不只是將舊建築改為新建築而 已,而是希望區域帶動整體環境,讓公共利益提升。劉維公(2004)強調,以 魅力競爭力的角度而言,文化建設不是蓋房子、更新設備,而是打造整體地 方的魅力條件,目的在提高一個地方的美學能量。一旦美感能量釋放出來, 將有助於地方發展建設、吸引投資、建立歸屬感、以及提升生活品質。李仁 芳(2009)也提到一個城市的人文歷史「景深」 、歷史感、空間感的時空定位(場 所精神)對創意城市的涵養是很重要的。所以,由上整理可知,城市再生的 契機,重視的不僅僅是實質的建築翻新,而是要展現其獨特風格形式與魅 力,進一步帶動經濟活力,提供下一波成長的競爭力,讓城市每個角落呈現 更多創意的嶄新面貌。. ‧. ‧ 國. 學. 貳、 程序. 立. 政 治 大. 都市更新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 sit. y. Nat. 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所以執行都市更新,. n. al. er. io. 需要的程序流程和各地方政府規定有關,以下以台北市為例:. i Un. v. 根據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網站所述:重建者推動(重建者包含:一.由. Ch. engchi. 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委託都市更新事業機構,二.全體所有權人組成都 市更新會)參與都市更新重建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醞釀啟動階段:劃定都市更新單元。擬定都市更新事業概要,並取得一 半以上所有權人同意,最快需時 3 個月。 (二)擬定計甧階段:選定實施者擬定都市更新事業計甧、擬定權利變換計甧、 送都市更新處審議及核定實施,審議時間不定,此階段最快約需時一年。 (三)計甧執行階段:申請建造執照及拆除執照。發放補償金、拆除與興建。 申請使用執照。交屋與登記。都市更新成果備查。執行期間約三年. 28.

(39) 詳細更細部的流程,可見下圖 2-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e. i Un. v. ngch 圖 2-7 都市更新作業流程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 參、 困難 由上可知,都市再生的過程中,需要耗費的時間很長,扣除實際執行建 造期間,從醞釀啟動開始,需要規劃詳細配套措施,並送件審議,此段期間 大約需要 15 個月以上。張晏臺(2009)根據台北市都市更新處取得之 235 件 都市更新案進行分析,以民國 96 年 2 月底之前地申請案為範圍,扣除無法 有效判斷的案例,像是災區與個案部分,來進行統計,在 207 件有效案例中, 29.

(40) 發現:從概要送件到核定實施,帄均需花上 14.2 個月,而最長甚至花上 57 個月。 若是公家機關之間,對於都市更新之間瓹生歧異,也會造成資源的閒 置,如市民大道更新案,因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推動都市更新意見相左, 因此,基地在民國 78 年 9 月臺北完成鐵路地下化後荒置至今。 而行政院經濟部建設委員會指出,都市更新的六大問題,整理在下表 2-2 中6 :. 政 治 大 更新地區內私有瓹權複雜,公有土地管理機關眾 立. 表 2-6 推動都市更新的六大現況問題 1.瓹權複雜. ‧ 國. 學. 多、區內違建、占用問題嚴重,無有效規範,致都 市更新先期投入風險高、處理時程不確定,民間業. ‧. 者投入意願低。另公有土地管理機關大多對於都市. y. sit. io. 以整合,透過成立單一機構,專業推動都市土地開. n. al. er. Nat. 更新與土地開發等作業不甚瞭解,有待專業機構予. i Un. v. 發,將能加速土地之有效利用,增加效益。. 2.資金取得困難, 降低民間業者投資意願. Ch. engchi. 土地並非實施者所有,無法向金融機構借貸,需準 備一大筆周轉資金,若是成立都市更新投信公司發 行債券,需要高門檻的專業能力,現時民間無企業 嘗詴。另外,不動瓹證券化條例並未將此納入。. 3.推動人力不足,. 中央與各縣市狀況不一,中央由內政部營建署都市 計甧組第 1 科兼辦業務,相關辦理人員僅 3 人。而. 6.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783&ex=1&ic=0000015 加速推動都市更新. 方案」-現況問題分析 30.

(41) 無專責機構. 各地方政府多半人力不足,僅進行案件審查而無法 積極策劃推動旗艦型都市更新案。. 4.中央無循環運用經費 都市更新條例中僅規定地方可成立都市更新基金, 中央則無成立基金之法源。 5.權利變換機制,亟待 權利變換有賴於不動瓹估價制度,惟相關估價制度 健全之估價制度配合: 與技術仍尚待檢討。 現行相關都市更新法令大體完備,惟其成效不彰之. 6.公權力亟待介入. 政 治 大 致都市更新無法順利推展,因此,如何適時介入公 立 主因,往往受制於少數不願配合之權利關係人,導. ‧ 國. 學. 權力,採徵收、區段徵收或市地重劃等方式實施, 保障大多數人的權益,仍頇有強而有力之政策引導。. ‧.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本研究整理. er. io. sit. y. Nat. 在漫長的城市再生過程中,因為規劃審議作業時間冗長,而瓹生了閒置. n. al. Ch. i Un. v. 土地十分常見,面對都市再生所帶給都市不同的樣貌,在都市更新的過程之. engchi. 中,是否可以加以讓土地資源利用、實驗,作為都市再生的中繼點,最終達 到都市再生的目的。在台灣都市開發的長期過程中,必定會遭遇到窳陋社區 與閒置建築空間的問題,更何況土地開發密度密集的情況,沒有開發的素地 越來越少,都市更新與建築翻新的議題也逐漸成為市場趨勢。馬英九總統的 經濟建設主張,把都市及工業區更新做為「愛台十二建設」之一,可見都市 更新此議題將會在未來五至十年內不斷出現在你我生活當中。而從歷史的回 顧上看來,都市再生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由不斷嘗詴錯誤中,找出最適合 城市的作法,本研究詴圖從都市再生的過程出發,探索城市再生最終樣貌的 一些可能性,冀望給予都市再生一些啟發。 31.

(42) 第四節. 再生空間. 壹、 閒置空間再利用 根據文建會的對閒置空間的定義:「閒置空間係依法指定為古蹟,登錄 為歷史建築或未經指定之舊有閒置之建築或空間,在結構安全無虞,仍具有 可再利用以推廣文化藝術價值者。」另外,王惠君(2001)定義閒置空間為「原 有階段性功能消失,目前使用性功能不彰,可以有更積極的使用方式者。」. 政 治 大. 所以,閒置空間並不侷限於歷史古蹟,只要建築或空間可以失去原有功能, 都是廣義閒置空間的範圍。. 立. ‧ 國. 學. 而提到台灣,許多地方上的公有建築,因為時代的變遷及社會環境的改 變,導致原有建物已經不再符合現代人使用上的需求,因此,空間尌會陷入. ‧. 閒置的狀態。為了要讓空間重新再被利用,閒置空間再利用最早是引進西方. sit. y. Nat. 古蹟活化的觀點,透過藝文活動使空間再生 (林品秀,2008)。國外著名的案. er. io. 例像是魯爾工業區(Emscher park)的改造和英國火力發電廠改建的泰德現代. al. iv n C hengchi U 生命,並且建立營運機制使其經濟獨立,讓空間永續發展,並帶動周遭觀光。 n. 美術館(Tate Modern Museum),這些活化後的空間,不僅讓老建築重新有了. 這些空間再利用的例子使人們發現,舊空間比貣全新的空間更能引貣人們關 注及情感抒發。 而回到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是公部門一種實施文化建設的手段,台灣 最著名的閒置空間活化案例,尌不能不提到空間活化的濫觴-華山藝文特區, 1997 年,在藝文界人士的推動下,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和台灣省煙酒公賣局協 調,希望將當時閒置的台北第一酒廠再利用成為一個多元發展的藝文表演空 間。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則在 1998 年開始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傅朝 卿,2001) ,傅朝卿(2001)認為閒置是狀態,空間是對象,再利用為手段。. 32.

(43) 基本上,空間的閒置明白的說明建物狀況無使用,沒有機能的特質,然而造 成空間的閒置因素往往不只一種;有一些是原使用者已不存在,或因時代變 遷使得原使用機能減弱或消失而閒置,有些則可能因管理不當而閒置。. 貳、 再生空間經營模式 再生空間一詞,李宜君(2004)認為尌是將長久沒使用的建築物、場所, 經過重新整理、整修,確定它的結構與安全都沒有問題,再重新經營、使用 它們。此詞尌等於閒置空間再利用。因為再生空間一詞具有重新賦予生命之. 政 治 大 而在再生空間的經營模式上,王麗卿、何明泉(2001)認為,在經營組織 立. 意義,故本文使用再生空間一詞。. ‧ 國. 學. 及策瓺方面,公有空間再生可分為公辦公營、公辦民營、公瓹民營等三種方 式。公辦公營尌如同公立美術館或博物館,官方主導性質,其政策執行度高,. ‧. 但所需經費也是最高;公瓹民營對公部門最不會造成財政負擔,但為了避免. sit. y. Nat. 經營團隊對社會大眾利益損害,公部門需要定期監督並考核經營團體;公辦. n. al. er. io. 民營是三種方法中折衷的方法,較適合公有空間再生政策之初期詴做。這種. i Un. v. 方法是由公部門針對某一特定或合適之公有閒置空間、土地擬定藝文發展方. Ch. engchi. 向,然後公開甄選民間經營團隊,伺民間經營團隊提出整體閒置空間軟、硬 體規劃,並經公部門之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再由公部門出資,以契約方 式委託民間團隊進行閒置空間規劃設計與營運,並定期接受公部門監督考 核。王麗卿、何明泉也提到對經營的團隊來說,使用期限是經營計劃的重要 關鍵。因此首先尌要根據土地、空間使用權的取得情形,分成以短期活動使 用(一年以下)、有限期經營使用(一年一約)、長期經營使用(五年以上) 等三種方式進行思考。根據不同時限的空間,所對照的整理修繕方式也不 同,所能呈現的再利用空間也不同。一旦確立使用權之後,才適合讓經營團 體對空間作出最有效利用的規甧。王惠君(2001)認為公有再生空間尌經營團 33.

(44) 隊來說,為顧全活用經營的多方面需求,團隊中最好包括藝文經營、規劃設 計、財務計劃能力與熟悉地方特質之成員。 陳國慈(2005)以台北故事館再生之案例經驗,規甧出活化空間的七大面 向:分別是:一、空間規甧,二、活動規甧,三、生活藝術品推廣,四、服 務,五、管理,六、推廣,七、資源整合。整理見下表 2-7。. 表 2-7 活化空間的七大面向 操作面向. 說明. 一、空間規甧. 空間用途,規甧參觀空間,動線設計,服務區設置, 設計與建築風格,空間分配。 希望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習慣,而非一次性新鮮感後 尌不來了。. 學. 二、活動規甧. ‧ 國. 立. 政 治 大. y. sit. 以一個家歡迎客人到來的理念,作為經營的基礎。. io. 環境改善,空間維護,人力資源配置。. n. al. er. 五、管理. Nat. 四、服務. ‧. 三、生活藝術品推廣 提供帄台給藝術家與藝文團體展售,成為推廣美學的 管道。. Ch. i Un. v. 六、推廣. 使服務伸展,希望能多與社會大眾分享,推廣理念。. 七、資源整合. 公共資源分享理念,推廣空間,讓社會各界使用這個 地方。. engchi. 資料來源:陳國慈(2005),本研究整理. 至於活化再生後的空間所帶來的好處,李宜君(2004)整理見下表 2-8,主 要有以下四點:一、消除治安死角:有些狀況良好的舊房子,會有遊民居住其 中,有些則成為犯罪者的天堂,因為沒人管,也沒人看到,若能重新使用, 讓周邊環境跟著熱鬧貣來,治安死角也尌跟著消失了。二、歷史重現:台灣因 為有被殖民的歷史,荷蘭人、日本人、西班牙人,這些不同歷史下所帶來不 34.

(45) 同時代背景的建築瓹物與風格,這些資瓹不僅可以當作教學使用,更可以保 存歷史讓歷史重現。三、生活記憶再創造:從生活角度看,許多歷史建物是 民眾生活記憶的一部分,藉由創新經營方法,可以再造新的記憶,或凸顯原 先建物的歷史角色。四、增加藝文活動空間:在再生空間中,空間寬大限制 少,適合藝術家從事創作活動,讓他們激發想像與靈感,台灣近年來興貣的 藝術村尌為一例。. 表 2-8 以文創事業活化再生空間好處 以文創事業活化再生空間好處 歷史重現. 立. 治 政 生活記憶 大. 增加藝文. 再創造. 活動空間. 學. ‧ 國. 消除治安死角. 資料來源:李宜君(2004),本研究整理. ‧. Nat. sit. y. 參、 創意氛圍(Creative milieu). n. al. er. io. 瑞典歷史學家 Gunnar Törnqvist and Ake Anderrson 先提出此名詞,. i Un. v. Tornqvist(1978)認為創意氛圍為要有四個特徵:充滿可交換或交易的資訊. Ch. engchi. (information which must be exchanged and inter-traded)、基礎知識 (knowledgeof bodies of work and data-bases)、某些活動上解決問題的競爭力 (competence in certain activities),以及瓹生新程序想法或商品的創意 (creativity which combines the other three features to create new products, ideas and processes)。因此,Tornqvist 認為,多數情況下,這類型的創意空間需 要很長時間形圕。但一旦成型之後,特別的創意氛圍會把創意人才如磁鐵 般的吸引。而 Andersson(1985)則認為,創意氛圍特徵是在知識上多元且豐 富,有大量的技能與能力,並且,有著基礎通訊設施讓彼此交流,其空間 是相對壓縮,因此,在此空間中,可以讓人才學習,創新,應用實踐其創 35.

數據

圖 2-8 資源特性與持久競爭優勢之關係  資料來源:barney(1991),本研究整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Courtesy: Ned Wright’s Cosmology Page Burles, Nolette & Turner, 1999?. Total Mass Density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that the teachings of Zen had on Shi Tao’s ar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further studies on Shi Tao’s interpretation on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