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熱帶線性系統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熱帶線性系統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應 用 數 學 系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ࢇ ‫ ݽ‬σ. Ȇ ୽. Ᏸ. ҳ 熱帶線性系統之研究. Ȇ. On Tropical Linear Systems. ů. Ŧų. ŪŰ. ŴŪŵ. ź. ŏŢŵ. Ţŭ. ġń. ũŦůŨŤũŪġ. Ū Ŗů. ŷ. 碩士班學生: 游竣博 撰 指導教授: 蔡炎龍 博士 中華 民 國 100 年 12 月 30 日.

(2) Abstract The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methods of finding solutions of tropical linear systems A

(3) x = b and two-sided homogeneous tropical linear systems A

(4) x = B

(5) y. We are able to give explicit descriptions of all solutions of any tropical linear systems A

(6) x = b and two-sided homogeneous tropical linear systems A

(7) x = B

(8) y.. ࢇ ‫ ݽ‬σ. As the classical situations, when solving the linear systems of the form A

(9) x = b,. ҳ. we first find the solutions for the corresponding “homogeneous” case A

(10) x = 0. For. Ȇ ୽. Ᏸ. two-sided homogeneous tropical linear systems A

(11) x = B

(12) y, we use the concept of win sequence to convert it into a finite number k of classical linear systems: either a. Ȇ. system S : C[xt − y t 1]t = 0 of equations or a system T : D[xt − y t 1]t ≤ 0 of inequalities. Moreover, we used so called “compatibility condition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k.. ź. ŏŢŵ. ŴŪŵ. The particular feature of both S and T is that each item (equation or inequality) is. Ŧų. ŪŰ. bivariate. It involves exactly two variables; one variable with coefficient 1, and the other. Ţŭ. Ūŷ ġ ů ń method similar to Gauss-Jordon elimination. this, we introduce the notion of ũ Ŧ ů ŨToŤachieve ũŪġŖ ů. one with −1. S is solved by Gauss-Jordon elimination. We explain how to solve T by a. sub–special matrix. The procedure applied to T is called sub–specialization.. Finally, we will use MATLAB to solve tropical linear systems of these two types.. i.

(13) 中文摘要 本篇論文主要在探討熱帶線性系統(tropical linear system) A

(14) x = b 與雙邊齊次熱 帶線性系統(two-sided homogeneous tropical linear system) A

(15) x = B

(16) y 的求解方法。. ‫ݽ‬ ࢇ σ 如同古典的論述, 當求解線性系統 A

(17) x = b 時, 我們首先會先找到對應的 “齊次” ҳ 系統 A

(18) x = 0 來求解。而對於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我們將利用勝序列的概念, 將. 我們將明確的描述任何熱帶線性系統與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的解。. Ȇ ୽. Ᏸ. 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轉化為 k 組古典熱帶線性系統: 含等式系統 S : C[xt − y t 1]t = 0 與不等式系統 T : D[xt − y t 1]t ≤ 0 。除此之外, 利用相容性條件來減少 k 的數量。. Ȇ. 過程中我們處理的 S, T 均為雙變量的系統, 係數分別為 1 與 −1, 對於 S 我們以高. ź. ŏŢŵ. 斯-喬登消去法(Gauss–Jordan elimination)處理。對於 T 我們將以類似高斯-喬登消去. ŴŪŵ. 法的方式進行列運算, 因此我們定義次特殊矩陣(sub-special matrix ), 而進行的過程我們. ů. Ţŭ. Ŧų. ŪŰ. 稱之為次特殊化(sub–specialization)。. Ū Ŗů. ŷ. 最後將以 MATLAB 作為工具來求解出這兩類的熱帶線性系統。. ġń. ũŦůŨŤũŪġ. ii.

(19) 目 錄 Abstract........................................................................................................................ i. 中文摘要....................................................................................................................... ii. 目錄 ............................................................................................................................. 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第三章. 1 ‫ݽ‬ ࢇ 基本介紹 ........................................................................................................ 4 σ ҳb ................................................................................ 10 熱帶線性系統 A

(20) x =. Ȇ ୽. Ᏸ. 第一節 問題求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第二節 演算法及例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Ȇ. 第四章 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A

(21) x = B

(22) y.......................................................... 15. ź. ŏŢŵ. 第一節 問題求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ŴŪŵ. 第二節 演算法及例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ů. Ţŭ. Ŧų. ŪŰ. 第五章 結論................................................................................................................ 27. Ū Ŗů. ŷ. 附錄 ............................................................................................................................. 28. ġń. ũŦůŨŤũŪġ. 參考文獻...................................................................................................................... 49. iii.

(23) 第一章. 緒論. 熱帶幾何是代數幾何的一個分支。“熱帶” 一詞的由來只是因最初從巴西數學家兼 計算機科學家 Imre Simon 發展而來, “熱帶” 一詞並沒有其他特別的意思, 只是源於巴 西。關於熱帶幾何有許多文獻都有詳細的介紹 [1, 2, 3, 4, 5]。 熱帶代數所考慮的空間為 T = R ∪ {−∞}, 在這個考慮的空間上賦予兩個運算 “⊕”. ࢇ ‫ ݽ‬σ. 及 “

(24) ”, 分別稱之為熱帶加法與熱帶乘法。. ҳ. 定義 1.1:. Ȇ ୽. Ᏸ. 在 T 上我們定義兩個運算 “⊕” 及 “

(25) ” 如下:. Ȇ. x ⊕ y := max{x, y} x

(26) y := x + y,. ź. ŏŢŵ. ů. Ţŭ. Ŧų. ŪŰ. 定義 1.2:. ŴŪŵ. (T, ⊕,

(27) ) 將會構成半環的代數結構。. ġń. Ū Ŗů. ŷ. 在這篇文章中, 我們將所有佈於 T 的 m × n 矩陣構成的集合記作 Mm×n (T)。. ũŦůŨŤũŪġ. 本文將要探討的是有關於熱帶代數運算下的線性系統, 稱為熱帶線性系統。關於熱 帶線性系統, 在很多的相關文章當中都有介紹 [1, 6, 7]。要探討熱帶線性系統, 我們需要 先定義矩陣的熱帶乘法與熱帶加法運算。. 定義 1.3: 若 A 為一個佈於 T 的 m×n 矩陣, B 為一個佈於 T 的 n×p 矩陣, 則 C = A

(28) B 為一個佈 n M 於 T 的 m×p 矩陣, 矩陣中每個位置 cij := aik

(29) bkj = max{aik +bkj : k = 1, 2, . . . , n}, k=1. 其中, i = 1, 2, . . . , m, j = 1, 2, . . . , p。而矩陣加法則是對應位置做熱帶加法。 假設 A, B 為佈於 T 的 m × n 矩陣, x 屬於 Tn , y, a, b 屬於 Tm , C 為佈於 T 的 s × n 矩陣, D 為佈於 T 的 s × m 矩陣。則以下列舉一些熱帶線性系統常見的形式: T1: A

(30) x = 0 1.

(31) T2: A

(32) x = b T3: A

(33) x ≤ b T4: A

(34) x = B

(35) x T5: A

(36) x ≤ B

(37) x T6: C

(38) x = D

(39) y T7: A

(40) x ⊕ a = B

(41) x ⊕ b 這些線性系統之間有些關聯, 解法不完全相同。. ‫ݽ‬ ࢇ σ 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熱帶線性系統 ҳ T1 T4 T5 Ᏸ. T3. T2. T6. T7. Ȇ. Ȇ ୽. 圖 1.1: 熱帶線性系統關係示意圖. ŴŪŵ. ź. ŏŢŵ. Ţŭ. Ŧų. ŪŰ. 在求解 T1 與 T2 事實上是求解相同的問題。T1 中 0 表示每一個位置都是 0 的向. ů. 量, 而 T2 求解任何的熱帶線性系統 b ∈ Tm 。然而在求解 A

(42) x = b 時我們將會處理成. ġń. Ū Ŗů. ŷ. A

(43) x = 0 的形式, 所以可以說是在求解相同的問題, 詳細內容將在第三章說明。T2 與. ũŦůŨŤũŪġ. T3 之間的關係則是若 T2 有解則 T3 的最大解將是 T2 的一個解。 解 T4 與 T5 是相同的問題。因為 T5 的 A

(44) x ≤ B

(45) x 等價於 (A ⊕ B)

(46) x = B

(47) x 也就是T4 的形式。而 T4 也可看成是 A

(48) x ≤ B

(49) x 且 A

(50) x ≥ B

(51) x, 所以亦可從 T5 來求 T4。 T6 與 T4 可以透過變換化為相同的問題。若令 A

(52) x = B

(53) x = y 則 T4 可以寫成     A I  

(54) x =  T 

(55) y, 其中 IT 是熱帶單位矩陣。 B IT 即可化成 T6 形式。而 T6 的 A

(56) x = B

(57) y 可以寫成 T4 的形式如下:     h i h i x x A OT

(58)   = OT B

(59)   , 其中 OT 是熱帶零矩陣。 y y 2.

(60) 所以這兩個問題是等價的問題。 T4 與 T7 可以視為相同的問題。顯然 T4 只是 T7 在 a = −∞, b = −∞ 時的特 例。而 T7 也可以轉化問題成為 T4 的形式如下:     h i h i x x A a

(61)   = B b

(62)  。 z z 不同的是求得的解 z 分量可能不是 0, 所以求得的 x 不一定滿足 A

(63) x ⊕ a = B

(64) x ⊕ b, 但是, (−z)

(65) x 將會是 A

(66) x ⊕ a = B

(67) x ⊕ b 解。 以上提到的問題形式主要區分兩類, 一類是一般熱帶線性系統 A

(68) x = b, 另一類則 是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A

(69) x = B

(70) y。 在文章 [7] 中, 主要在求解熱帶線性系統 A

(71) x = B

(72) x 這樣的線性系統, 對於其他. ‫ݽ‬ ࢇ σ 式來收斂到線性系統 A

(73) x = B

(74) y 的一組解, 而通解並無法用迭代的方式求得。 ҳ 本文在第二章將會對熱帶代數及運算做更詳細的介紹。而在第三章中將先由 線性系統則轉為 A

(75) x = B

(76) x 的形式來求解。在文章 [6] 中則是提供一個用迭代的方. Ȇ ୽. Ᏸ. A

(77) x = b 的求解開始介紹, 如同古典的論述 [8], 當求解線性系統 A

(78) x = b 時, 我們將 會找到對應的 “齊次” 系統 A

(79) x = 0 來求解。. Ȇ. 在第四章我們探討 A

(80) x = B

(81) y 的求解, 對於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我們將利. ź. ŏŢŵ. 用勝序列(定義 4.14)的概念, 將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轉化為 k 組古典熱帶線性系統:. ŴŪŵ. 含等式系統 S : C[xt − y t 1]t = 0 與不等式系統 T : D[xt − y t 1]t ≤ 0 。除此之外, 利用. ů. Ţŭ. Ŧų. ŪŰ. 相容性條件來減少 k 的數量。. Ū Ŗů. ŷ. 過程中我們處理的 S, T 均為雙變量的系統, 係數分別為 1 與 −1, 對於 S 我們以高. ġń. ũŦůŨŤũŪġ. 斯-喬登消去法(Gauss–Jordan elimination)處理。對於 T 我們將以類似高斯-喬登消去 法的方式進行列運算, 因此我們定義次特殊矩陣(sub-special matrix ), 而進行的過程我們 稱之為次特殊化(sub–specialization), 藉此求得 A

(82) x = B

(83) y 的通解。. 3.

(84) 第二章. 基本介紹. 在開始探討熱帶線性系統前, 我們先對熱帶代數所需要具備的知識做一些基本的介 紹。. 定義 2.1: 一個非空集合上若具有一個二元運算 “◦”, 且滿足結合律則稱為一個半群(semigroup)。. ࢇ ‫ ݽ‬σ. 如果又存在一個元素 e, 使得對於每個 x ∈ S, e ◦ x = x ◦ e = x, 即存在單位元素, 則稱. ҳ. 此代數結構為具單位元半群(monoid )。. Ȇ ୽. Ᏸ. 定義 2.2:. 如果集合 S 上具有兩個運算 “+” 和 “×”, 分別稱為“加法”和“乘法”。如果滿足以下條. Ȇ. 件, 則我們稱此代數結構為半環(semiring):. ŏŢŵ. (a) 對於任意 a, b, c ∈ S, (a + b) + c = a + (b + c). ů. Ţŭ. ġń. Ŧų. ŪŰ. ŴŪŵ. ź. 1. 對加法構成一個可交換具單位元半群, 以 0 代表加法單位元素。. Ū Ŗů. ŷ. (b) 存在 0 ∈ S, 使得對於任意 a ∈ S, a + 0 = 0 + a = a. ũŦůŨŤũŪġ. (c) 對於任意 a, b ∈ S, a + b = b + a. 2. 對乘法構成一個具單位元半群, 以 1 代表乘法單位元素。 (a) 對於任意 a, b, c ∈ S, (a × b) × c = a × (b × c) (b) 存在 1 ∈ S, 使得對於任意 a ∈ S, a × 1 = 1 × a = a 3. 加法與乘法之間具有分配律。 (a) 對於任意 a, b, c ∈ S, a × (b + c) = a × b + a × c (b) 對於任意 a, b, c ∈ S, (a + b) × c = a × c + b × c 4. 對於每一個元素 s ∈ S, s × 0 = 0 × s = 0。. 4.

(85) 在古典的數學裡, 有許多的例子都符合半環的條件, 例如 (R, +, ×), (N∪{0}, +.×)。 在熱帶幾何裡我們所要討論的集合為 R ∪ {−∞}, 我們將利用符號 T 表示這樣的集合。 在 T 上我們考慮兩種運算 “⊕” 和 “

(86) ”, 這兩個運算我們分別稱之為 “熱帶加法” 與 “熱 帶乘法”。其運算定義如下: x ⊕ y = max{x, y} x

(87) y =x+y. 備註 2.3: (T, ⊕,

(88) ) 構成一個半環。. 證明: 顯然對於任意給定的 x, y ∈ T, 都有 x⊕y = max{x, y} ∈ T 和 x

(89) y = x+y ∈ T, 即符合運算的封閉性。 對任意 x, y, z ∈ T, 則. ҳ. ࢇ ‫ ݽ‬σ. 1. 對加法構成一個可交換具單位元半群。. Ȇ ୽. Ᏸ. (a) (x ⊕ y) ⊕ z = max{max{x, y}, z} = max{x, max{y, z}} = x ⊕ (y ⊕ z). Ȇ. (b) 存在 0T = −∞ ∈ T, 使得 x ⊕ 0T = 0T ⊕ x = max{x, −∞} = x. ŴŪŵ. ź. ŏŢŵ. (c) x ⊕ y = max{x, y} = max{y, x} = y ⊕ x. ů. Ţŭ. Ŧų. ŪŰ. 2. 對乘法構成一個具單位元半群。. ġń. Ū Ŗů. ŷ. (a) (x

(90) y)

(91) z = (x + y) + z = x + (y + z) = x

(92) (y

(93) z). ũŦůŨŤũŪġ. (b) 存在 1T = 0 ∈ T, 使得 x

(94) 1T = 1T

(95) x = x + 0 = x 3. 加法與乘法之間具有分配律。 (a) x

(96) (y ⊕ z) = x + max{y, z} = max{x + y, x + z} = x

(97) y ⊕ x

(98) z (b) (x ⊕ y)

(99) z = max{x, y} + z = max{x + z, y + z} = x

(100) z ⊕ y

(101) z 4. 對於任意元素 x ∈ T, x

(102) 0T = x + (−∞) = −∞ = (−∞) + x = 0T 。 因此, (T, ⊕,

(103) ) 構成一個半環。 我們稱 (T, ⊕,

(104) ) 為一個熱帶半環(tropical semiring), 並簡記為 T。. 備註 2.4: 熱帶半環是一個交換環(commutative ring), 即對於任意 a, b ∈ T, a

(105) b = b

(106) a。 5.

(107) 證明: a

(108) b = a + b = b + a = b

(109) a。 備註 2.5: 對於任意 a ∈ T, a ⊕ a = a, 即熱帶加法是冪等(idempotent)。. 證明: 對於任意給定的 a ∈ T, a ⊕ a = max{a, a} = a, 因此, 熱帶加法是冪等的。 值得一提的是, 在熱帶運算之下並沒有減法運算。事實上, 對大部分元素都不具有 加法反元素, 例如: 不存在 x 使得 x ⊕ 1 = 0T 。文章中, 為了方便起見, 對於熱帶加法 “⊕” 有時會使用 “max”, 而對於熱帶乘法 “

(110) ” 有時會使用 “+” 來表示。以 “古典” 表 示一般的加法、乘法運算, 用來區分與熱帶運算的差異。在其他熱帶幾何的文章中, 對 於熱帶加法的定義可能使用 “min” 來當 “⊕”, 在此我們將以符號 “⊕0 ” 表示。(T, ⊕0 ,

(111) ) 也會得到同構的代數結構, 因此我們將只考慮 (T, ⊕,

(112) )。. ࢇ ‫ ݽ‬σ. 如同古典的線性系統, 在熱帶半環上, 我們仍然可以定義矩陣的熱帶乘法。若. ҳ. Ȇ ୽. k=1. Ᏸ. A = (aij ) ∈ Mm×n (T), B = (bij ) ∈ Mn×p (T), C = (cij ) ∈ Mm×p (T), 則 C = A

(113) B n M aik

(114) bkj = max{aik + bkj : k = 1, 2, . . . , n}, 對於任意 i = 1, 2, . . . , m, 意思是 cij =. Ȇ. j = 1, 2, . . . , p。如同古典的線性代數, A

(115) x 除了以上的定義外, 也可以用       a a a  1n   12   11         a2n   a22   a21       x1

(116)   ..  ⊕ x2

(117)  ..  ⊕ · · · ⊕ xn

(118)  ..   .   .   .        amn am2 am1. ů. 來得到相同的結果。. 範例 2.6: . Ŧų. ŪŰ. ŴŪŵ. ź. ŏŢŵ. Ţŭ. ġń. ũŦůŨŤũŪġ. Ū Ŗů. ŷ. .         2 4 4 2

(119) 4⊕4

(120) 6 2 4 , x =  , 則 A

(121) x =   = 4

(122)  ⊕6

(123)   = 若 A =  1 5 6 1

(124) 4⊕5

(125) 6 1 5     max{2 + 4, 4 + 6} 10   =  。 max{1 + 4, 5 + 6} 11 在熱帶運算下, 一般矩陣應有的性質, 都與古典的矩陣運算幾乎一樣只是換成熱帶 運算。. 備註 2.7: 對於任意給定的矩陣 A ∈ Mp×q (T), B ∈ Mq×r (T), C ∈ Mr×s (T), 則 (A

(126) B)

(127) C = A

(128) (B

(129) C)。 6.

(130) 證明: 給定 i ∈ {1, . . . , p}, j ∈ {1, . . . , s}, 則 ((A

(131) B)

(132) C)ij =. r M. (A

(133) B)ik

(134) Ckj. k=1 q r M M = ( Ail

(135) Blk )

(136) Ckj. = =. k=1 l=1 q r M M. (Ail

(137) Blk

(138) Ckj ). k=1 l=1 q r M M. (Ail

(139) Blk

(140) Ckj ). l=1 k=1 q. =. M. Ail

(141) (. l=1. r M. Blk

(142) Ckj ). k=1. q M. = A

(143) (B

(144) C) ‫ݽ‬ ࢇ σ il. lj. l=1. ҳ. = (A

(145) (B

(146) C))ij 。. 對於任意給定的矩陣 A ∈ Mp×q (T), B, C ∈ Mq×r (T), 則. ŏŢŵ. Ŧų. ŪŰ. ŴŪŵ. A

(147) (B ⊕ C) = (A

(148) B) ⊕ (A

(149) C)。. ź. 備註 2.8:. Ȇ. Ȇ ୽. Ᏸ. 因此, (A

(150) B)

(151) C = A

(152) (B

(153) C)。. 證明: 給定 i ∈ {1, . . . , p}, j Ţ∈ {1, . . . , r}, 則. ů. Ūŷ ŭġń M q ů ġ Ŗkj (A

(154) (B ⊕ C))ij = ũ ŦAů

(155) Ť (Bũ⊕Ū C) ik Ũ k=1 q. =. M. Aik

(156) (Bkj ⊕ Ckj ). k=1 q. =. M (Aik

(157) Bkj ) ⊕ (Aik

(158) Bkj ) k=1. =. q M. q M (Aik

(159) Bkj ) ⊕ (Aik

(160) Bkj ) i=1. k=1. = ((A

(161) B) ⊕ (A

(162) C))ij 。 因此, A

(163) (B ⊕ C) = (A

(164) B) ⊕ (A

(165) C)。. 定義 2.9: 若 A = (aij ) ∈ Mm×n (T), 則 A∗ := (−aji ) , 即 A∗ = −At 。在此稱 A∗ 為 A 的共軛矩 7.

(166) 陣。其中, T 表示 (R ∪ {+∞} ∪ {−∞}, ⊕,

(167) , ⊕0 ,

(168) 0 ),

(169)

(170) 0 差別在於 −∞

(171) ∞ = −∞ 而 −∞

(172) 0 ∞ = ∞。 在 T 上, 矩陣乘法符合底下的性質:. 性質 2.10: 對於給定的矩陣 U, V, W 佈於 T, 滿足 (U

(173) 0 V )

(174) W ≤ U

(175) 0 (V

(176) W ),. (2.1). U

(177) (U ∗

(178) 0 W ) ≤ W,. (2.2). U

(179) (U ∗

(180) 0 (U

(181) W )) = U

(182) W 。. (2.3). 證明: 對於 (2.1) 中, 左式中的每個位置. ࢇ ‫ ݽ‬σ ҳ= max{min{U + V } + W. ((U

(183) 0 V )

(184) Wij = max{(U

(185) 0 V )ik + Wkj } k. k. il. l. lk. kj }. Ȇ ୽. k. Ᏸ. = max{min{Uil + Vlk + Wkj }} l. := Uil∗ + Vl∗ k∗ + Wk∗ j. Ȇ. ≤ Uil + Vlk∗ + Wk∗ j , 對於任意給定的 l。. ŴŪŵ. ź. ŏŢŵ. 同理右式中的每個位置. ů. Ţŭ. l. ġń. k. Ŧų. ŪŰ. (U

(186) 0 (V

(187) W ))ij = min{max{Uil + Vlk + Wkj }}. Ū Ŗů. ŷ. := Uil0 + Vl0 k0 + Wk0 j 。. ũŦůŨŤũŪġ. 因此, ((U

(188) 0 V )

(189) Wij ≤ Uil0 + Vl0 k∗ + Wk∗ j ≤ (U

(190) 0 (V

(191) W ))ij 。 在 (2.2) 中, (U

(192) (U ∗

(193) 0 W ))ij = max{min{Uil −Ukl +Wkj }} ≤ max{Uil −Uil +Wij } = l. k. l. Wij 。 在 (2.3) 中, 顯然 U

(194) (U ∗

(195) 0 (U

(196) W )) ≤ U

(197) W , 故只須證明 U

(198) (U ∗

(199) 0 (U

(200) W )) ≥ U

(201) W。 U

(202) (U ∗

(203) 0 (U

(204) W ))ij = max{min{max{Uil − Usl + Usk + Wkj }}} l. s. k. ≥ min{max{Uik − Usk + Usk + Wkj }} s. k. = min{max{Uik + Wkj }} s. k. = max{Uik + Wkj } k. = (U

(205) W )ij 。 8.

(206) 性質 2.11: 對於給定的矩陣 A, B 佈於 T, 滿足 (A

(207) B)∗ = B ∗

(208) 0 A∗ ,. (2.4). (A

(209) 0 B)∗ = B ∗

(210) A∗ 。. (2.5). 證明: 在等式 (2.4) 中, (A

(211) B)∗ij = −(A

(212) B)ji = − max{Ajk + Bki } k. = min{−A ‫ ݽ‬−B } ࢇ σ k. ki. = (B

(213) 0 A)ij 。. Ᏸ. Ȇ ୽. ҳ. jk. 因此, (A

(214) B)∗ = B ∗

(215) 0 A∗ 。 由等式 (2.4), 可以得知. Ȇ. ŏŢŵ ů. Ţŭ. ŴŪŵ. = (B ∗

(216) A∗ )。. Ŧų. ŪŰ. 因此, 等式 (2.5) 成立。. ź. (A

(217) 0 B)∗ = ((B ∗

(218) A∗ )∗ )∗. ġń. ũŦůŨŤũŪġ. 9. Ū Ŗů. ŷ.

(219) 第三章. 熱帶線性系統 A

(220) x = b. 給定矩陣 A ∈ Mm×n (T), b ∈ Tm , 我們目標將是希望求出所有的 x ∈ Tn , 滿足 A

(221) x = b, 即 max{aij + xj : j = 1, 2, . . . , n} = bi , i = 1, 2, 3, . . . , m。. ࢇ ‫ ݽ‬σ. 從觀察我們可以知道, 在熱帶線性系統當中, 若 A

(222) x = b 要有解, 則對於每一個 i. ҳ. 列中, 必有某一個 j 使得 aij + xj 恰好是最大值並且等於 bi , 由 aij + xj = bi , 我們可以. Ȇ ୽. Ᏸ. 求出 xj = bi − aij 。因此, 整個求解 x 的過程, 最主要是要確定哪些 A 矩陣的元素 aij 會使的 aij + xj 可能得到 bi 。所以, 以下將透過對 A 進行運算來求解線性系統。. Ȇ ŴŪŵ. ź. ŏŢŵ. 第一節 問題求解. Ţŭ. ů. 首先我們定義一些記號: • [n] = 1, . . . , n, n ∈ N。. Ŧų. ŪŰ. 給定矩陣 A ∈ Mm×n (T), b ∈ Tm , 我們希望求出所有的 x ∈ Tn , 滿足 A

(223) x = b。. ġń. ũŦůŨŤũŪġ. Ū Ŗů. ŷ. • 以符號 A(i) 表示矩陣 A 的第 i 列, i ∈ [m]。 • 以符號 A(j) 表示矩陣 A 的第 j 行, j ∈ [n]。 • ei = [0T , . . . , 1T , . . . , 0T ]t = [−∞, . . . , 0, . . . , −∞]t , 其中除了第 i 個分量為 1T , 其他 皆為 0T 。 • Ω = {j ∈ [n] : xj = −∞}。. 定理 3.1: 若存在 bi = 0T = −∞, 則對於 A(i) 中非 −∞ 所對應的行若為 A(j) , 其所對應的變量 xj 必須為 −∞。. 10.

(224) 證明: 因為 bi = −∞ 且 A

(225) x = b, 等式右邊同乘上 eti , 得到 eti

(226) (A

(227) x) = (eti

(228) A)

(229) x = eti

(230) b, 即 A(i)

(231) x = max{aij + xj : j ∈ [n]} = bi = −∞。因此, 對於任何的 aij 6= −∞, 由 aij + xj = −∞, 得到 xj = −∞。 • 從上述定理, 我們可以假設 b 向量中的每個元素都是有限。否則, 若 bi = −∞, 則我 們可以確定哪些變量 xj = −∞, 除此之外, 第 i 列將變為 −∞ = −∞, 因此, 可以直 接刪除 A(i) 及 bi , 此時 m 將降為 m − 1。且因為 xj = −∞, xj

(232) A(j) ≤ b, 因此, 可 以直接去掉 A(j) 及變數 xj , 此時 n 將降為 n − 1。 • 若 A(j) = −∞ 則對於任意的 xj ∈ T 都有 xj

(233) A(j) ≤ b, 即變數 xj 並不影響最後 的結果, 它可以是任意數。同理我們可以直接去除 A(j) 及變數 xj , 此時 n 將降為 n − 1。. ࢇ ‫ ݽ‬σ. • 由於 b 的每個分量都假設為有限, 因此, 對於每一列 A(i)

(234) x = bi , 兩邊做熱帶乘法. ҳ. −1 −1 乘上 bi−1 . 得到, A(i)

(235) x

(236) b−1 i = (A(i)

(237) bi )

(238) x = bi

(239) bi = 0。所以, 我們之需要. Ȇ ୽. Ᏸ. 考慮 A

(240) x = 1T = 0, 這樣的線性系統。. 進行求解。. Ȇ. 由以上幾點的討論, 我們將只針對 A

(241) x = 0 且 A(j) 6= −∞ 這樣的熱帶線性系統. a12 + x2 ,. a13 + x3 , . . . , a1n + xn } = 0. Ţa22ŭ + x2, a23 + x3, . . . , aŪ2nŷ + xn } ġń ů a32 + xũ 2 , Ŧa33 + x3 , Ū. ġ. .Ŗ , a3n + xn } ůŨŤũ. ů. max{ a21 + x1 ,. max{ a31 + x1 , .. .. ź. ŴŪŵ. ŪŰ. max{ a11 + x1 ,. Ŧų. ŏŢŵ. 首先觀察熱帶線性系統 A

(242) x = 0, 展開可以得到. .. .. .. .. ... .. .. .. = 0 = 0 .. .. max{am1 + x1 , am2 + x2 , am3 + x3 , . . . , amn + xn } = 0 由縱向觀察可以得知, 對於每個 j ∈ [n], max{aij + xj : i ∈ [m]} ≤ 0, 即若 x 是熱帶線性 方程 A

(243) x = 0 的解則       x − max{ai1 : i ∈ [m]} min{0 − ai1 : i ∈ [m]}  1            x2   − max{ai2 : i ∈ [m]}   min{0 − ai2 : i ∈ [m]}               x3  ≤  − max{ai3 : i ∈ [m]}  =  min{0 − ai3 : i ∈ [m]}  = A∗

(244) 0 0 ∈ R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n − max{ain : i ∈ [m]} min{0 − ain : i ∈ [m]} 事實上, A∗

(245) 0 0 為 A

(246) x ≤ 0 的最大解, 即 x 為 A

(247) x ≤ 0 的解若且唯若 x ≤ A∗

(248) 0 0。 11.

(249) 定理 3.2: 熱帶線性系統 A

(250) x = 0 在 Tn 有解若且唯若 A∗

(251) 0 0 滿足 A

(252) x = 0。. 證明: 假設 s 為 A

(253) x = 0 的一個解則 s ≤ A∗

(254) 0 0, 所以可以得知 0 = A

(255) s ≤ A

(256) (A∗

(257) 0 0) ≤ 0。因此, A∗

(258) 0 0 滿足 A

(259) x = 0。. 定義 3.3: 對於給定的熱帶線性系統 A

(260) x = 0, 若 A 中每一行 A(j) 除了最大元素外均為 −∞, 則 我們稱之為標準型(standard form)。 由 於 A

(261) x = 0 的 解 xj 只 跟 max{aij : i ∈ [m]} 有 關, 故 對 於 每 一 個 A(j) 若 aij 6= max{aij : i ∈ [m]}, 我們可以令 aij = −∞ 並不會改變 A

(262) x = 0 的解。從此, A 可以考慮每一行除了最大元素外均為 −∞, 即對於給定的熱帶線性系統 A

(263) x = 0, 我. ࢇ ‫ ݽ‬σ 由以上假設之下, 對於每一個 i ∈ [m], 令 I = {j ∈ [n] : a ҳ. 們將先進行標準化才開始求解。. i. ij. 6= −∞}。由於 A

(264) x = 0. Ȇ ୽. Ᏸ. 有解意思是對於每一列均有某一個 aij + xj = 0, 因此有以下定理。. 定理 3.4:. Ȇ. 熱帶線性系統 A

(265) x = 0 在 Tn 有解若且唯若 I1 × I2 × I3 × · · · × Im 6= ∅。(即, A 的每 一列包含一個行最大的元素). ź. ŏŢŵ. ŴŪŵ. 對於每一個元素 (j1 , j2 , . . . , jm ) ∈ I1 × I2 × I3 × · · · × Im , 定義 |(j1 , j2 , . . . , jm )| =. ů. Ţŭ. Ŧų. ŪŰ. {j1 , j2 , . . . , jm }, 而 |I1 × I2 × I3 × · · · × Im | = {|(j1 , j2 , . . . , jm )| : (j1 , j2 , . . . , jm ) ∈ I1 × I2 ×. Ū Ŗů. ŷ. I3 × · · · × Im }。其中我們稱每一個 (j1 , j2 , . . . , jm ) ∈ I1 × I2 × I3 × · · · × Im 為一個勝序 列(win sequence)。. ġń. ũŦůŨŤũŪġ. 對於每一個元素 I ∈ I1 × I2 × I3 × · · · × Im , 都對應一組解。形式如下: xj = min{0 − aij : i ∈ [m]}, 對於任意 j ∈ |I| xj ≤ min{0 − aij : i ∈ [m]}, 對於任意 j ∈ [n] \ |I|。. 第二節 演算法及例子 我們用以下方式來求解幾個熱帶線性系統 A

(266) x = b 的例子。 • 步驟一: 給定 A ∈ Mm×n (T), b ∈ Tm , 若 b 中有 −∞ 元素, 則由 A 判斷哪些 x 的分 量為 −∞, 並將它的索引值加入 Ω, 並且記錄是否有無窮行, 即哪些 x 的分量不受限 制。 12.

(267) • 步驟二: 去除已知的變量, 將無效的方程去除。 • 步驟三: 將 b 的分量由 A 的列中扣除, 使 b 變為 0。 • 步驟四: 將 A 的每行最大元素保留, 其餘都改為 −∞。 • 步驟五: 求出勝序列並求出通解。. 範例 3.5: 求解 A

(268) x = b, 其中     3 7 −1 −∞ 15         A = 6 7 −∞ −∞ , b = 18 。     1 0 1 −∞ 13. ‫ݽ‬ ࢇ = −∞ 得知 x 可以為任意 T 中的元素,去除 σA ҳ      . (4). ů. Ţŭ. Ŧų. ŪŰ. ŴŪŵ. ŏŢŵ. 再將等式右邊化為 0, 得到       0 x −12 −8 −16    1         −12 −11 −∞

(269) x2  = 0 。       0 x3 −12 −13 −12. Ȇ. 15 x 3 7 −1    1         6 7 −∞

(270) x2  = 18 。       13 x3 1 0 1. 及 x4 , 變成. Ᏸ. Ȇ ୽. 4. ź. 由A. (4). ġń. ũŦůŨŤũŪġ. Ū Ŗů. ŷ. 找出每行的最大值, 其他改為 −∞, 得到熱帶線性系統       −12 −8 −∞ x 0    1         −12 −∞ −∞

(271) x2  = 0 。       −12 −∞ −12 x3 0 因此,得到熱帶線性系統的解為    12     x ≤8     2  x2   x=   , 其中  x3 ≤ 12 。  x3     x ∈T   4 x4. 13.

(272) 範例 3.6: 求解 A

(273) x = b, 其中  −∞ 10 6 −∞    1 0 10 5    10 −∞ 3 −∞ A=   10 −∞ −∞ −2    −7 −2 −∞ 3  10 −∞ 9 −∞.   −10 −∞ −∞ −∞   −5 −∞ −∞ −∞ ,  −10 −10 0 −∞   −∞ −∞ −1 3   −∞ −∞ −∞ −7.   −∞      1       1  。 b=    1       1    1. 因此, x2 = x3 = x5 = x7 = −∞。所以可以先簡化為      −∞ −∞ 1     x1    −∞ −∞   1  x    4   = 1 。 −10 −∞

(274)    x      6    1 −∞ 3     x8 −∞ −7 1. ࢇ ‫ ݽ‬σ. −∞. ź. −∞.     0 −∞     x1    −∞   0  x    4   = 0 。 −∞

(275)      x      6  0 2     x8 0 −8 . −11 −∞. ŴŪŵ. ŪŰ. Ţŭ. . Ŧų. ŏŢŵ. 將 b 化為 0, 得到以下系統  0 4    9 −∞    9 −3   −8 2  9 −∞. −∞. Ȇ. Ȇ ୽. ҳ. 6. Ᏸ. 在這個例子當中, b(1) = −∞,  1 5    10 −∞    10 −2   −7 3  10 −∞. −∞. 4. ů. Ūŷ ġ ń−∞ ů ũ Ŧ ů Ũ得到以下熱帶線性系統 除了每行的最大元素以外, 均改為 −∞, ŤũŪġŖ  −∞    9    9   −∞  9. 4. −∞. −∞ −∞ −∞ −11 −∞ −∞ −∞ −∞. .     0 −∞      x1    −∞   0  x    4   = 0 。 −∞

(276)    x      6    0 2     x8 −∞ 0. 因此,得到熱帶線性系統的解為 h it x = −9 −∞ −∞ −4 −∞ x6 −∞ −2 , 其中 x6 ≤ 11。 最大解為 h it x# = −9 −∞ −∞ −4 −∞ 11 −∞ −2 。. 14.

(277) 第四章. 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A

(278) x = B

(279) y. 對於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A

(280) x = B

(281) y, 其中, A ∈ Mm×p (T), B ∈ Mm×q (T), x ∈ Tp , y ∈ Tq , 顯然的 x = −∞, y = −∞ 是一個解, 稱為零解(triviall solution)。對於這類. ࢇ ‫ ݽ‬σ. 熱帶線性系統, 我們主要目標是希望知道是否具有實數解, 即 x ∈ Rp , y ∈ Rq 。對於這樣. ҳ. 的線性系統求通解, 需要較繁雜的計算過程, 因此, 我們以 MATLAB 作為輔助。. Ȇ ୽. Ᏸ. 第一節 問題求解. Ȇ. 為 了 簡 化 問 題, 我 們 可 以 假 設 A, B 不 具 有 無 窮 行 及 無 窮 列, 即 對 於 任 意 i =. ŏŢŵ. ŴŪŵ. ź. 1, . . . , m, A(i) 6= −∞, B(i) 6= −∞, 且對於任意 j = 1, . . . , p, k = 1, . . . , q, A(j) 6= −∞,. Ŧų. ŪŰ. B (k) 6= −∞。因為, 當 A 的第 j 行為 −∞ 則 xj 將是 T 中的任意數。而如果 A 的第 i. Ţŭ. 列為 −∞ 則當 Bik 6= −∞ 時 yk 將是 −∞。除了這些訊息之外, 對於其他 x, y 的分量. ů. Ūŷ ġ ů ń 求解將不賦與其他訊息, 也就是在這些情況下, ũ Ŧ ů Ũ Ť我們將可以簡化問題成我們預先假設的 ũŪġŖ 形式。 定義 4.1: 對於一個給定的矩陣 A, 若每一行與每一列都至少有一個有限元素, 則我們在此稱 A 為 N 類矩陣。. 性質 4.2: 給定任兩個 N 類矩陣 A, B,則 A

(282) B 依然是一個 N 類矩陣。. 證明: 欲證明這個性質, 首先我們考慮 A

(283) B 的第 i∗ 列是否有有限元素。因為 A 是 N 類矩陣, 所以必存在 k ∗ 使得 Ai∗ k∗ 6= −∞, 又因為 B 也是 N 類矩陣, 因此, 存 在 j ∗ 使得 Bk∗ j ∗ 6= −∞, 所以 A

(284) B 的第 i∗ 列中 (A

(285) B)i∗ j ∗ = max{Ai∗ k + Bkj ∗ } ≥ k. Ai∗ k∗ + Bk∗ j ∗ ∈ R。由於 i∗ 任意的且對於列也是同樣的情況, 因此得證 A

(286) B 是 N 類 15.

(287) 矩陣。. 備註 4.3: 一個向量 x ∈ Tn 是 N 類矩陣若且唯若 x ∈ Rn 。. 推論 4.4: A ∈ Mm×n (T) 是 N 類矩陣, x 屬於 Rn , 則 A

(288) x 屬於 Rn 。. 證明: 直接由備註 4.3 得證。 在 [6] 的文章中提到一個利用迭代方式來收斂到解的方法, 稱為交錯法(alternating method ), 以下先做簡要介紹: • 步驟一: 先給定一個實數向量 x(0) ∈ Rp 。. ࢇ ‫ ݽ‬σ. • 步驟二: 求解 A

(289) x(0) ≥ B

(290) y 的最大解 y(0), 即 y(0) = B ∗

(291) 0 (A

(292) x(0))。. ҳ. • 步驟三: 求解 A

(293) x ≤ B

(294) y(0) 的最大解 x(1), 即 x(1) = A∗

(295) 0 (B

(296) y(0))。. Ȇ ୽. Ᏸ. • 步驟四: 依此步驟 y(k) = B ∗

(297) 0 (A

(298) x(k)), x(k + 1) = A∗

(299) 0 (B

(300) y(k))。. Ȇ. • 步驟五: 若收斂, 則 (x(k), y(k)) 會收斂到 A

(301) x = B

(302) y 的一個解。. ŏŢŵ. Ţŭ. Ŧų. 定理 4.5:. ŪŰ. 單調性質, 除此之外在文章 [6] 中並證明有以下定理:. ŴŪŵ. ź. 由性質 2.11 與推論 4.4 可以得知, 上面過程中 x(k), y(k) 都是有限, 並能證明具有. ů. Ūŷ ů 對於任意給定的 x(0), 序列 (x(k), y(k)) A

(303) x = ũ Ŧ收斂若且唯若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ůŨŤũŪġŖ ġń. B

(304) y 有解。[6]. 因此有關於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的解存在性問題, 大致已經有所了解。在此我們 的目標將是希望得到 A

(305) x = B

(306) y 的一般解。 要求解 A

(307) x = B

(308) y, 意思是對應每一個 i ∈ [m], 求 x, y 使得 max{aij + xj } = j. max{bik + yk }。 k. 我們先從一個簡單的例子開始。. 範例 4.6:.         1 2 x 5 6 y 

(309)  1 =  

(310)  1 。 求解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 3 4 x2 8 7 y2 在這個例子當中, 等式要成立必定每一列的左式與右式都會有一項達到最大值, 我 們將從這進行討論。 16.

(311) 由於可能的選擇有很多, 所以我們先就單一情況做討論如下:    1 + x1 = 6 + y 2       3 + x1 = 8 + y 1      2+x ≤ 1+x 2 1   5 + y1 ≤ 6 + y2       4 + x2 ≤ 3 + x1      7+y ≤ 8+y 2. 1. 可以發現我們要解的系統可以化為特殊形式古典等式系統 S 與不等式系統 T , 每一個 等式與不等式中只含有兩個變量。我們將等式與不等式分開處理。   1+x = 6+y 1 2 S:  3+x = 8+y. ࢇ ‫ ݽ‬σ  1. ҳ  2 + x. ŪŰ. ů. Ţŭ. 代入 T 可以得到. ź. Ŧų. ŏŢŵ. 對於等式 S 的部份我們以高斯-喬登消去法處理, 可以得到   x −y2 −5 = 0 1 S:  −y1 +y2 = 0. Ȇ. Ȇ ୽. Ᏸ. 2 ≤ 1 + x1     5+y ≤ 6+y 1 2 T:   4 + x 2 ≤ 3 + x1      7+y ≤ 8+y 2 1. ŴŪŵ. 1. ġń. ũŦůŨŤũŪġ.    x2 −y2 −4      −1 T:   x2 −y2 −4      −1. Ū Ŗů. ≤ 0 ≤ 0 ≤ 0 ≤ 0. 去除無作用的方程式並簡化可以得知 T : x2 −y2 −4 ≤ 0 即對應的解為    x = y2 + 5   1 。 y1 = y2     x ≤ y +4 2 2 17. ŷ.

(312) 這是解的一部分, 另外一組解為    x = y2 + 4   2 。 y1 = y2     x ≤ y +5 1 2 為了簡化符號, 我們將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寫成增廣矩陣的形式 M = [A|B], M ∈ Mm×n (T), n = p + q, 如同一般熱帶線性系統, 若解存在, 則每一列左式與右式都會有一項達到最大值並且相 等, 在 M 中分別對應到兩個位置, 這樣的序對在此我們稱為勝數對(winning pair )。. 定義 4.7:. ࢇ ‫ ݽ‬σ 則我們稱 win(i) = W A(i) × Wҳ B(i) 中的元素每一個元素為勝數對。. 令 W A(i) = {j ∈ {1, . . . , p} : aij 6= −∞}, W B(i) = {p + j ∈ {p + 1, . . . , n} : bij 6= −∞},. ź. ŴŪŵ. ŏŢŵ. 考慮 i ∈ [m], 若 I = (j, k) ∈ win(i) 為一個勝數對, 令符號   l , 當 l ∈ {1, . . . , p} l := ,  l − p , 當 l ∈ {p + 1, . . . , n}. Ȇ. Ȇ ୽. Ᏸ. 備註 4.8:. Ŧų. ŪŰ. 則 mij + xj = mik + yk , 即 aij + xj = bik + yk 。並且 mil + xl ≤ mij + xj , 對於任意 l ∈ {1, . . . , p} \ |I|, mil + yl ≤ mij + xj , 對於任意 l ∈ {p + 1, . . . , n} \ |I|。. Ţŭ. ů. Ūŷ ġ ů ń 定義 4.9 (熱帶行列式值(tropical determinant)): ũŦ ůŨŤũŪġŖ. 給定一個方陣 M ∈ Mn×n (T), 定義一個矩陣 M 的熱帶行列式值為 tropdet(M ) = |M |trop :=. M. m1σ(1)

(313) m2σ(2)

(314) · · ·

(315) mnσ(n) 。. σ∈Sn. 範例 4.10: 給定矩陣   5 7  M = 8 −4 則.

(316)

(317)

(318)

(319)

(320) 5 7

(321)

(322) tropdet(M ) =

(323)

(324)

(325)

(326) 8 −4

(327). = max{5 − 4, 7 + 8} = 15。 trop. 18.

(328) 定理 4.11: 令 M = [A|B], A ∈ Mm×p (T), B ∈ Mm×q (T), M 中的兩列 i1 , i2 ∈ [m], i1 < i2 , 對應 的勝數對為 I1 = (j1 , k1 ) ∈ win(i1 ), I2 = (j2 , k2 ) ∈ win(i2 )。若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A

(329) x = B

(330) y 有解, 則 mi1 j1 + mi2 j2 ≥ mi1 j2 + mi2 j1 ,. (4.1). mi1 j1 + mi2 k2 ≥ mi1 k2 + mi2 j1 ,. (4.2). mi1 k1 + mi2 j2 ≥ mi1 j2 + mi2 k1 ,. (4.3). mi1 k1 + mi2 k2 ≥ mi1 k2 + mi2 k1 。. (4.4). 證明: 當 我 們 考 慮 M = [A|B] 中 的 兩 列 i1 , i2 ∈ [m], i1 < i2 , 對 應 的 勝 數 對 為 I1 = (j1 , k1 ) ∈ win(i1 ), I2 = (j2 , k2 ) ∈ win(i2 )。依據勝數對的意義, 必須滿足以下八個式. ࢇ ‫ ݽ‬σ. 子:. ҳm. + xj1 ≥ mi1 j2 + xj2 ,. mi1 j1 + xj1 ≥ mi1 k2 + yk2 ,. (4.5). Ᏸ. Ȇ ୽. i1 j1. mi1 k1 + yk1 ≥ mi1 j2 + xj2 ,. Ȇ. (4.8). ź. (4.9). ŴŪŵ. (4.7). (4.10). ŏŢŵ. ŪŰ. mi2 j2 + xj2 ≥ mi2 k1 + yk1 ,. Ŧų. mi1 k1 + yk1 ≥ mi1 k2 + yk2 , mi2 j2 + xj2 ≥ mi2 j1 + xj1 ,. ů. Ţmŭ i k + yk ≥ mi j + xj , Ū ŷ ġń ũ yŦk ů≥ŨmŤi kũ+Ū ġykŖ, ů mi k + 2 2. 2. 2 1. 1. 2 2. 2. 2 1. 1. (4.6). (4.11) (4.12). 因此, 可以得知: mi1 j1 + mi2 j2 ≥ mi1 j2 + mi2 j1 (由 (4.5),(4.9) 式), mi1 j1 + mi2 k2 ≥ mi1 k2 + mi2 j1 (由 (4.6),(4.11) 式), mi1 k1 + mi2 j2 ≥ mi1 j2 + mi2 k1 (由 (4.7),(4.10) 式), mi1 k1 + mi2 k2 ≥ mi1 k2 + mi2 k1 (由 (4.8),(4.12) 式)。. 定義 4.12 (相容性(compatibility)): 若 i1 , i2 ∈ [m], i1 < i2 , 且 I1 ∈ win(i1 ), I2 ∈ win(i2 ) 滿足 (4.1) ∼ (4.4), 則稱 I1 , I2 相 容(compatible)。 19.

(331) 備註 4.13: 假設 i1 , i2 ∈ [m], i1 < i2 , 且 I1 ∈ win(i1 ), I2 ∈ win(i2 ), 若 I1 , I2 相容, 則

(332)

(333)  

(334)

(335)

(336) mi1 l1 mi1 l2

(337) mi1 l1 mi1 l2

(338)

(339)  , 對於任意l1 ∈ |I1 |, l2 ∈ |I2 |。 = tr 

(340)

(341)

(342) mi2 l1 mi2 l2

(343) mi2 l1 mi2 l2 trop. 在求解的過程中必須先知道每一列勝數對可能選取有哪些, 並且勝數對必須兩兩相 容, 這樣的勝數對序列, 我們稱之為勝序列。. 定義 4.14: 令 Υ = (I1 , . . . , Im ), 其中, Ih ∈ win(h), 對於任意 h ∈ [m]。若對於任意給定 i1 , i2 ∈ [m], Ii1 , Ii2 均相容, 則我們稱 Υ 為一個勝序列(win sequence)。. 範例 4.15: 我們使用範例 4.6 作為例子,.  ‫ݽ‬ ࢇ 1 2 5 6 σ ҳM =  3 4 8 7 . Ȇ ୽. Ᏸ. 對 應 的 W A(1) = W A(2) = {1, 2}, W B(1) = W B(2) = {3, 4}, win(1) = win(2) = {(1, 3), (2, 3), (1, 4), (2, 4)}。. trop. ź.

(344)

(345)

(346)

(347)

(348) 1 5

(349)

(350) 6 5 + 3,

(351)

(352) =

(353)

(354) 3 8

(355). trop.

(356)

(357)

(358)

(359)

(360) 5 5

(361)

(362) = 1 + 8,

(363)

(364)

(365)

(366) 8 8

(367). trop.

(368)

(369) 5

(370)

(371) = 1 + 8,

(372)

(373)

(374) 7 8

(375). ŴŪŵ. ŪŰ. trop.

(376)

(377)

(378)

(379)

(380) 5 1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8 3

(387). Ŧų. ŏŢŵ. 不是一個勝序列。因為,

(388)

(389)

(390)

(391)

(392) 1 1

(393)

(394)

(395) = 1 + 3,

(396)

(397)

(398) 3 3

(399). Ȇ. 因此, 最多的會有 16 組勝序列, 但實際上並不是每一組都相容。如 ((1, 3), (1, 3)).

(400)

(401)

(402) 3 3

(403). trop. ů. Ţŭ Ūŷ

(404) 而 ((1, 4), (1, 3)) 則是一個勝序列, 因為, ů

(405)

(406)

(407)

(408) ġń

(409)

(410) ũ Ŧ ů

(411)

(412) 1Ũ Ť5

(413)

(414) ũ Ū ġ Ŗ

(415)

(416) 6

(417)

(418)

(419)

(420)

(421) 1 1

(422)

(423) 6 1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 1 + 3,

(432)

(433)

(434) 7 3

(435). trop. = 6 + 3,

(436)

(437)

(438) 3 8

(439). = 5 + 8。 trop. = 6 + 8。 trop. 依此步驟, 我們將得到全部共 4 組勝序列分別為 Υ1 = ((1, 4), (1, 3)), Υ2 = ((1, 4), (2, 3)), Υ3 = ((2, 4), (1, 3)), Υ4 = ((2, 4), (2, 3))。 當我們知道勝序列之後, 對應每一個勝序列求解, 我們將分為兩個部分等式系統 S 與不等式系統 T (忽視無效的方程與不等式, 例如: −∞ ≤ a 這種形式), 表示成矩陣形式 時我們以 C 與 D 分別表示。. 範例 4.16: 接續我們先前的例子, 對於勝序列 ((1, 4), (1, 3))。 對應可以得到等式系統   1+x = 6+y 1 2 S:  3+x = 8+y 1. 20. 1.

(440) 與不等式系統.    2 + x2      5+y 1 T:   4 + x2      7+y 2. ≤ 1 + x1 ≤ 1 + x1. 。. ≤ 3 + x1 ≤ 3 + x1. 對應的我們以矩陣 . 1 0. C= 以及. 1 0 −1. −1 −5 0. −5. −1 1 0 0 1. .    −1 0 1 0 4 D=   −1 1 0 0 1  −1 0 0 1 4.       . . ҳ. 分別表示 S 與 T 。. 0.  . ࢇ ‫ ݽ‬σ. Ȇ ୽. Ᏸ. 在求解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時, 我們希望求解 x, y 佈於 R, 滿足 A

(441) x = B

(442) y。 我們將它轉換為古典的線性系統與不等式系統。對於等式的部分我們可以使用高斯-喬. Ȇ. 登消去法(Gauss–Jordan elimination)來簡化為化簡列梯式(reduced row echelon form),. ź. ŏŢŵ. 代入不等式中, 我們將能夠減少不等式部分的變數個數。對於不等式的部分我們將進一. ŴŪŵ. 步使用類似高斯-喬登消去法的列運算來達成化簡的目的, 當然這樣的運算必須要能夠. ů. Ţŭ. Ŧų. ŪŰ. 保解才具有意義, 我們將會以次特殊化(sub-specialize)來稱呼這樣的過程, 而得到化簡後 的矩陣稱作次特殊矩陣(sub-special matrix )。. ġń. ũŦůŨŤũŪġ. 在簡化 D 的過程我們允許的列運算如下:. Ū Ŗů. ŷ. 1. 任意交換兩列。 2. 若 D 的其中兩列, 為 r = (r1 , . . . , rn , a) 與 s = (r1 , . . . , rn , b), 且 a ≤ b 則可以移除 r。 3. 任意相加 D 中的任意兩列得到 s, 若 s 與其他 D 中某列 r 滿足 r = (r1 , . . . , rn , a), s = (r1 , . . . , rn , b) 且 a ≤ b, 則以 s 取代 r。 4. 若 D 中的任意兩列相差一個負號, 則將其中一列增加到 C 中, 並從 D 中移除此兩 列。 透過以上四種運算, 且 D 有解, 我們將能夠將 D 化為以下定義的矩陣, 稱之為次特殊矩 陣。 21.

(443) 定義 4.17: 令 G ∈ Mm×(n+1) (T), G0 為 G 刪去最後一行。若 G 滿足以下條件: 1. G0 的每一列為 (1, −1, 0, . . . , 0) 的一種排列。 2. G0 中的任兩列兩兩互異, 且 G 中任兩列不能相差一個負號。 3. 若存在 i1 < i2 使得 G0(i1 ) = −G0(i2 ) , 則 i2 = i1 + 1, gi1 (n+1) + gi2 (n+1) < 0, 且 G0(i1 ) 為 j−1. l−1. z }| { z }| { (0, . . . , 0, 1, 0, . . . , 0, −1, 0, . . . , 0), j, l ∈ [n] 這種形式。 4. 若存在 i ∈ [m] 使得 G0(i) 6= −G0(i+1) , 此兩列不為 0 元素所對應的行數數對分別為 (j11 , j12 ), (j21 , j22 ), 此兩數對滿足字母次序(數字小者優先)。(例如: 若 G0 中有兩列. ࢇ ‫ ݽ‬σ. 分別為 (0, 0, 1, 0, −1) 與 (0, 0, 1, −1, 0), 則 (0, 0, 1, −1, 0) 在 G0 中的列數將較前。). ҳ. 則我們稱 G 是一個次特殊矩陣。. Ȇ ୽. Ᏸ. 範例 4.18:. ů. Ţŭ. 0 1 0 −1 −4. ũŦůŨŤũŪġ. 而得到對應勝序列 ((1, 4), (1, 3)) 的解,    x = y2 + 5   1 。 y1 = y2     x ≤ y +4 2 2 同理對應勝序列 ((1, 4), (1, 3)) 的解為    x = y2 + 5   1 x2 = y 2 + 4 ,     y = y 1 2 22. ŴŪŵ. Ū Ŗů.    0 0 0 0 −1 D=   0 1 0 −1 −4  0 0 0 0 −1 h i 次特殊化得到 D = 0 1 0 −1 −4 。. ġń. . Ŧų. ŪŰ. . ź. ŏŢŵ. 代入 D, 得. Ȇ. 我們一樣接續前例, 將 C 化為化簡列梯式   1 0 0 −1 −5 , C= 0 0 1 −1 0.    ,   . ŷ.

(444) 對應勝序列 ((2, 4), (1, 3)) 的解為    x = y2 + 5   1 x2 = y 2 + 4 ,     y = y 1 2 對應勝序列 ((2, 4), (2, 3)) 的解為    x = y2 + 4   2 。 y1 = y2     x ≤ y +5 1 2. 第二節 演算法及例子. ࢇ ‫ ݽ‬σ 我們以下描述整個求解的過程。 ҳ. Ȇ ୽. Ᏸ. • 步驟一: 給定 A ∈ Mm×p (T), B ∈ Mm×q (T), 令 M = [A|B], 對於每一個 i ∈ [m] 計 算出勝數對存成三維陣列 W (r 列, 2 行, m 頁), 每一頁 i 儲存可能的勝數對, 不足. Ȇ. 的地方以 0 取代。. ŴŪŵ. ź. ŏŢŵ. • 步驟二: 計算出所有勝序列存入三維陣列 W S(m 列, 2 行, p 頁, 其中 0 ≤ p ≤ rm ),. ŪŰ. 無實數解。. Ţŭ. Ūŷ ġ ů ń 對於每一個勝序列 Υ 執行步驟三∼步驟六: (以 solŖ C 與 solD h ũ Ŧ ů iŨt Ť ũ Ū ġ h it t t t t ů. •. Ŧų. 每一頁保留符合相容性條件的勝數對序列。若 W S 為空矩陣, 則跳過以下步驟 x, y. Υ. CΥ x. −y. 1. = 0 與 DΥ x. −y. Υ. 分別表示. ≤ 0 的解). 1. – 步驟三: 求出對應的 CΥ , DΥ 。 – 步驟四: 將 CΥ 化為化簡列梯式, 代入 DΥ 中。 – 步驟五: 對 DΥ 進行次特殊化若可化為次特殊矩陣, 則繼續進行步驟, 否則 solΥ = ∅。過程中若 CΥ 的列數有新增(第4種列運算), 則重新回到步驟四。 – 步驟六: 對應 Υ 的解為 solΥ = solCΥ ∩ solDΥ 。 • 步驟七: 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的解為. [ Υ∈W S. 最後我們以一個較繁雜的例子說明。. 23. solΥ 。.

(445) 範例 4.19: 設    A= . . −∞ 0. 3 1. 1. −∞. 1. . . 1 1.     , B =   3 2 0   2 3 1.   , . 求解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A

(446) x = B

(447) y。 由 [6] 我們可以知道, 這樣的線性系統解存在, 即交錯法收斂。在此我們希望求出 通解。 寫成矩陣形式.    M = . −∞ 0 1 1. 3 1. 1. .   0 3 2   2 3 1. ࢇ 1‫ ݽ‬σ 對 應 的 勝 數 對 為 W A(1) = {1, 3}, W A(2) = {1, 2, 3}, W A(3) = {2, 3}, W B(1) = ҳ W B(2) = W B(3) = {4, 5}。 −∞. Ȇ ୽. Ᏸ. 可能的勝序列有 Υ1 = ((1, 4), (2, 4), (2, 4)), Υ2 = ((1, 4), (2, 4), (3, 4)), Υ3 = ((3, 4), (2, 4), (2, 4)), Υ4 = ((3, 4), (2, 4), (3, 4)), Υ5 = ((1, 5), (2, 4), (2, 4)), Υ6 =. Ȇ. ((1, 5), (2, 4), (3, 4)), Υ7 = ((1, 5), (2, 5), (2, 4)), Υ8 = ((1, 5), (2, 5), (3, 4)),. ź. ŏŢŵ. Υ9 = ((3, 5), (2, 4), (2, 4)), Υ10 = ((3, 5), (2, 4), (3, 4)), Υ11 = ((3, 5), (2, 5), (2, 4)), Υ12 =. ŪŰ. ů. Ţŭ. 與不等式系統. Ŧų. 對勝序列 Υ1 = ((1, 4), (2, 4), (2, 4)), 可以得到等式系統   1 0 0 −1 0 2     C =  0 1 0 −1 0 −2    0 1 0 −1 0 −2. ŴŪŵ. ((3, 5), (2, 5), (3, 4)), 共 12 組。. ġń.          D=       . ũŦůŨŤũŪġ. −1. 0. −1. 0. 1. −1. 0. −1. 0. −1. 0. −1. 0. −1. Ū Ŗů. 1 0 0 −3. ŷ. .   0 0 1 −2    0 0 0 0    1 0 0 −1  ,   0 0 1 1    1 0 0 1   0 0 1 0. 24.

(448) 將 C 化為化簡列梯式並帶入 D 得,  C=          D=        對 D 進行化簡成為次特殊矩陣得 . ҳ. 2. 0 1 0 −1 0 −2 0 0 1 −1 0 −1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 .   0    −4    −3  ,   −1    −1   −2. ࢇ ‫ ݽ‬σ  0 0 1 −1 0 −1 0 0 0 −1 1. 。. 0. Ᏸ. Ȇ ୽. D=. 1 0 0 −1 0. . 因此對應勝序列 Υ1 的解為. ů. Ţŭ. 對應勝序列 Υ3 的解為. 對應勝序列 Υ5 的解為. ġń. = y1 − 2 = y1 + 2. ŴŪŵ. ≤ y1. ũŦůŨŤũŪġ.    x2      x 3 solΥ3 :   x1      y 2.    x1       x2      x 3 solΥ5 :   x3       y1      y. 2. Ū Ŗů. = y1 + 2 = y1 + 1. ,. ≤ y1 − 2 ≤ y1 = y2 − 2 = y1 + 2 ≤ y1 + 1 ≤ y2 + 1 ≤ y2 ≤ y1 + 1. 25. ź. 。. ≤ y1 + 1. Ŧų. ŪŰ 其餘不同的解列出如下:. Ȇ. ŏŢŵ.    x1      x 2 solΥ1 :   x3      y 2. ,. ŷ.

(449) 對應勝序列 Υ6 的解為.    x1       x   2 solΥ6 : x3      y1      y 2. 對應勝序列 Υ7 的解為.    x1      x 2 solΥ7 :   y1      x 3. 對應勝序列 Υ8 的解為. ҳ. = y2 − 2 = y1 + 2 = y1 + 1 , ≤ y2 ≤ y1 + 1 = y2 − 2 = y2 + 1. ,. = y2 − 1 ≤ y2. ‫ݽ‬  ࢇ   x = y −2σ    1. 2. ů. ġń. = y2 ≤ y2 − 2. ũŦůŨŤũŪġ. 26. ź. = y2 + 1. ŴŪŵ. ŪŰ. Ţŭ. = y2 + 2 。. Ŧų. Ȇ ୽ ŏŢŵ.    x2      x 3 solΥ9 :   y1      x 1. Ȇ. 對應勝序列 Υ9 的解為. Ᏸ.   x = y +1 2 2 solΥ8 : ,   x3 = y 2      y = y −1 1 2. Ū Ŗů. ŷ.

(450) 第五章. 結論. 由前面各章節的討論, 我們對這兩大類型的熱帶線性系統的求解給出了相對應的算 法。對於熱帶線性系統 A

(451) x = b, 我們將 b 中出現 −∞ 元素的部分優先處理, 使得最 終只需要處理 A

(452) x = 0 這種形式的問題。接著化為標準型後, 利用勝序列的概念, 我 們容易的可以算出原先要求的熱帶線性系統 A

(453) x = b 的解。. ࢇ ‫ ݽ‬σ. 對於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A

(454) x = B

(455) y 這類的問題, 首先我們試著找出所有可. ҳ. 能的勝數對, 考慮由勝數對所構成的所有長度 m 的序列中, 用相容性條件我們可以得到. Ȇ ୽. Ᏸ. 符合相容性條件的勝序列。對應每一個勝序列構造對應的等式系統 S : C[xt − y t 1]t = 0 與不等式系統 T : D[xt − y t 1]t ≤ 0, 對於等式系統 S 進行高斯-喬登消去法, 不等式系統 性系統的解。. Ȇ. T 進行次特殊化, 不斷交替進行運算直到不再變動, 最終我們將可以得到雙邊次熱帶線. ŏŢŵ. ŴŪŵ. ź. 由前述的過程, 我們已能透過勝序列的概念, 來求熱帶線性系統 A

(456) x = b 在 Tn 下. Ŧų. ŪŰ. 的解, 以及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A

(457) x = B

(458) y 在 Rp , Rq 中的求解, 並且利用演算法. Ţŭ. 能夠清楚得到他們通解的形式, 而非只是求得特解。當然, 還有部分尚未被解決的問題,. ů. Ūŷ ġ ů p q ń 如雙邊齊次熱帶線性系統 A

(459) x = Bũ

(460) y 在 T , T 中的求解, 在我們前述的討論中, 我 ŦůŨŤũŪġŖ 們並沒有考慮解有部分 −∞ 的情形, 在此狀況下求解, 會添加很大的複雜程度, 對於此 問題還可以繼續深入的探討。 另外, 對於使用的程式方面, 我們使用的是 MATLAB(R2011b) 這一套軟體, 關於這 套軟體可以參考軟體網頁 [9] 或相關的書籍 [10]。它主要常被用來進行數值計算, 較不 善於用在代數計算上。在此我使用它來作為工具只是對於 MATLAB 較為熟悉, 以免造 成計算時程式設計上的疏忽。在這方面, 可以考慮使用其他用在代數運算的軟體來做為. 取代。對於演算法的部分, 未來相信可以尋求到更快速的演算法來求得通解, 是我們未 來可以繼續深入探討的方向。. 27.

(461) 附 錄 A1. 求解 熱帶 線性 系統 A

(462) x = b 的主 程式 碼 1. function [maxsol,UBD,ARB,remain,A1]=STLS(A,b). 2. % 求解熱帶線性系統 A x = b. 3. [m n]=size(A);. 4. UBD=[]; % 負無窮變數. 5. ARB=[]; % 不受限制的變數. 6. ridx=1:m;. 7. cidx=1:n;. 8. if m~=length(b). Ȇ ୽. for i=ridx(b==-inf). ŪŰ. 13. else. ź. ŴŪŵ. ARB=’no solution’;. Ţŭ. ů. UBD=union(UBD,cidx(A(i,:)~=-inf));. 14. ġń. 15. end. 16. ARB=union(ARB,cidx(all(A==-inf,1)));. 17. remain=setdiff(setdiff(cidx,UBD),ARB);. 18. A=A(ridx(b~=-inf),remain);. 19. b=b(b~=-inf);. 20. for i=1:size(A,1). ũŦůŨŤũŪġ. A(i,:)=A(i,:)-b(i);. 21 22. end. 23. W=max(A,[],1);. 24. A(A~=ones(size(A,1),1)*W)=-inf;. 25. if any(all(A==-inf,2),1). 26. maxsol=’no solution’;. 27. UBD=’no solution’;. 28. ARB=’no solution’;. 29. Ŧų. 11. ŏŢŵ. UBD=’no solution’;. Ȇ. maxsol=’no solution’;. 10. 12. Ᏸ. 9. ҳ. ࢇ ‫ ݽ‬σ. else. 28. Ū Ŗů. ŷ.

(463) maxsol=-max(A,[],1)’;. 30 31. end. 32. A1=A; end. ҳ. ࢇ ‫ ݽ‬σ. Ᏸ Ȇ. Ȇ ୽ ŪŰ. ŴŪŵ. ź. ŏŢŵ ů. Ţŭ. Ŧų. 33. ġń. ũŦůŨŤũŪġ. 29. Ū Ŗů. ŷ.

(464) A2. 求解 雙邊 齊次 熱帶 線 性系 統 A

(465) x = B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然則,智顗之學說體系在其各主要著作中雖見端倪,猶乏全面之統整。本文之

( Buddhism Goes to the Movies: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Thought and

In this Learning Unit,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use Cramer’s rule, inverse matrices and Gaussian elimination to solve systems of linear equations in two and three variables, and

化成 reduced echelon form 後由於每一個 row 除了該 row 的 pivot 外, 只剩 free variables (其他的 pivot variable 所在的 entry 皆為 0), 所以可以很快地看出解的形式..

教師請學生分成小組,然後派發附件一「癱姐妹生命 熱線與死神搶客」新聞摘要及附件二「我幫助了有需

本書立足中華文化大背景,較為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回族傳統法文化的形成基礎、發展歷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由於資料探勘 Apriori 演算法具有探勘資訊關聯性之特性,因此文具申請資 訊分析系統將所有文具申請之歷史資訊載入系統,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