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香 佛教在全球化布教的「本土化」問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香 佛教在全球化布教的「本土化」問題"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佛教在全球化布教的「本土化」問題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碩士 課程主任。著有《禪淨何爭?——聖嚴法 師的禪淨思想與體證、《禪淨修持與靜坐 體認》、《無上方便與現行法樂:彌陀淨 土與人間淨土的周邊關係》、《行腳走過 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

土教門之軌轍》等,學術論文60餘篇。

陳劍鍠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2)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一、佛教文化與教育對布教的重要性

提倡佛教文化、佛教教育,目的在於教導眾生,令其淨化身心,成熟智慧。而且,從

文化、教育著手,可避免信仰衝突,讓非佛教信仰者亦能接受佛教文化,在接受文化洗禮

的過程中,慢慢地了解佛教,進而接受佛教信仰,這是佛法善巧方便的一種施設,透過文

化、教育,應機說法,利樂一切眾生,使諸眾生,增長智慧。星雲大師指出:

未來佛教的慧命,可說是寄託在佛教事業上,雖然教育、文化、慈善等佛化事

業,都可以是傳教的方便,但佛教事業的推展,不能全靠慈善一項。因為佛教事

業的終極目標在淨化人心,是智慧的化導,所以佛教的教育、文化事業,才是續

佛慧命的根本。

1

1

二○ 一六年星雲大師出版的︽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五章提及:﹁一般大家都不能

體會,只曉得財布施的救濟,所以在佛門裡,慈善事業好做,文化和教育的事業雖然也都

註解:1︿○○ 59-100 100

(3)

是布施,但是比較難做。﹂

2

2比較﹁文化﹂、﹁教育﹂與﹁慈善﹂三者,雖都可作為﹁傳

教的方便﹂,但文化與教育較不容易開展。深究其因,它涉及到續佛慧命的修行問題,對

於﹁智慧化導﹂、﹁淨化人心﹂,須從文化、教育上著手。在培養人才方面,所謂十年樹

木,百年樹人,人才培育不易;在淨化人心方面,文化積澱與教育人心,亦非一朝一夕所

能成辦。因此,這兩件事都須長時間經營才能奏效,非一蹴可幾。

佛光山的創建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

淨化人心。﹂其中第一、第二個信念,即是以文化、教育來續佛慧命。星雲大師說:﹁我

們發心度眾,並不是光用物質來施捨,最重要者,還是必須從文化、教育著手,使廣大的

眾生都能得到心靈的解脫。﹂

3

3﹁一切眾生都對我們有恩,為了報眾生恩,所以我這一生

不遺餘力地提倡文化、教育事業,只為了回饋社會、回饋大眾。﹂

4

4大師堅持提倡文化、

教育的理念,可見一斑。他對於佛教文化、教育的重視,即使在虧損的情況下,仍不放

註解:2288-289

3

81 4

59-10093

(4)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棄。

5

5

不過,這裡有一個值得繼續追問的議題,星雲大師說人間佛教﹁融和了諸子百家﹂、

﹁融和了過去的中印思想﹂、﹁現在更涵蓋了世界所有文化的精髓﹂。

6

6他要論述的可能

是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具有普遍共性。

人間佛教在世界各地布教,也必然會面臨當地國情的抵制,而歐、美、澳、紐、非等

個別國情不同,會有不同的反應與產生不同的齟齬。因而,在弘傳的過程當中,須與當地

的文化主流或是高級知識階層,有充分而良好的溝通,希冀他們了解佛教,在文化與文化

的碰撞過程中,形成影響較大層面的社會文化運動。而且,當地國的高級知識階層人士對

註解:5︿59-10

○35-48 0 ,83 477-495495 ○○6︿

(5)

於佛法的體認,亦須具備一定程度與素養,在交流過程才不致於缺乏學人,使得交流發生

困難。相對的是,經典翻譯也極為重要,須先有正確無誤的經典翻譯,或是重要佛教辭書

的引介,作為交流媒介之一,這才能避免經典匱乏,學人寥落,而無法有效的進行佛教文

化交流。否則,在傳譯不明,以及闡揚無自的情況下,必然產生危機,滯礙不前。

經典傳譯的重要性,對於教育與文化的施設,尤為重要,因為教育與文化須以良好的

經典傳譯作為根基。﹁人間佛教﹂在進行全球化的弘傳時,除了教導禪修之外,須特為關

注的弘法內容,是有否偏離﹁菩提心行﹂,忘失佛陀本懷,而遭致批評。一如當今學界關

注人間佛教的弘傳情況,有以下的反省:

在﹁人間佛教﹂運動的影響下,

教走入現代社會,

成﹁教﹂促﹁文化﹂

︵如少林寺︶;﹁文化﹂辦﹁教﹂︵如靈山寺︶;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

五台山︶、修行律己︵如大悲寺︶等發展模式。少林寺的﹁現代管理﹂模式使

﹁少林功夫﹂名揚天下,

並形成其寺院管理﹁連鎖﹂和文化產業﹁系列﹂之鏈,

構成其宗教﹁文化化﹂、﹁企業化﹂之走向,亦受到這類﹁人間佛教﹂已嬗變為

社會﹁世俗化﹂之指責。在﹁居士佛教﹂與﹁僧侶佛教﹂並行發展之際,﹁老闆

佛教徒﹂正將佛教觀念引入企業文化,

成對社會更深層次的輻射;而以﹁僧

(6)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侶﹂出面組織的以﹁和﹂為﹁尚﹂的社會和諧、公益活動及其相關連的﹁弘法﹂

舉措亦如火如荼。

7

7

這樣多元的弘法方式,有可能發生質變現象,而偏離佛教的本有情懷,進而引來批

判。星雲大師一再強調:﹁菩提心就是犧牲奉獻,就是成就眾生,因此菩薩道的精神,就

是發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

8

8﹁菩提心不是一時的情緒,而是從生活中點滴的受持

奉行;菩提心是不放棄一個眾生,不輕視一點小善;菩提心是以佛道為依歸,以真理為法

侶。﹂

9

9

星雲大師曾在三十年前︵當時約六十歲︶說出自己的弘法心情:

五十年前,我因為割愛辭親,出家為僧︵當時十二歲︶,將身心奉獻塵剎,所以

註解:7︿○○ 94-100 96-97

747 ○○737-7598︿ 9

737-759748

(7)

才能擁有三千法界。來到台灣以後,我因為捨去北投靜修的機會,投入大眾之

中,所以才能在佛教文化事業上有所建樹;三十年前,我走避榮華名利,來到偏

僻的高雄鄉鎮弘法利生,所以才能發展出聞名世界的佛教重鎮;十年前,我卸下

國內道場的一切行政職務,胸懷法界,才能將佛教推展到世界各地。

10

10

他這種胸懷法界的心量,成就了全世界約三百個道場,對於人間佛教的弘傳,厥功甚

偉,亦即是菩提心的體現。

然而,將﹁菩提心﹂引入當地國,則須配合準確的經典傳譯,佛法有所謂法四依與

四不依:﹁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

經﹂,先有準確的經典傳譯,方能進一步落實法四依,依法、依義、依智、依了義,令信

仰者知所依止,真正受持學處。僅就依法而言,所依之法是什麼?五戒十善、八正道、四

弘誓願、六波羅蜜、因緣果報、慈悲等等皆是。而且,須特別指出的是,法不是束縛信仰

註解:10︿

321 ○308-3231︾

(8)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者,而是呈顯其規範作用,令信仰者心中具有方向、光明、希望。因而,像五戒十善、八

正道等定型化的佛教教理,

11

11須透過經典傳譯而準確地傳給接受國的人民。對這些佛教的

核心教義,如能專心依止修行,那麼,從對法的堅定,進而產生較深層次、較高素質的佛

教知識和佛教信仰,讓佛教的弘傳獲得代代延續的香火繼承。

此外,佛教的主體性建基於基本教義,在弘傳的過程中不能喪失基本教義,否則佛

教不成其為佛教,例如當今西方盛行的﹁正念﹂︵mindfulness ︶治療法,對於心理、精神

方面的療治有一定效果,但風靡之餘,卻將佛教的基本教理去除,即他們所謂的﹁去宗教

化﹂,把佛教的﹁四聖諦﹂、﹁八正道﹂、﹁四弘誓願﹂等超越精神解脫的核心義理給予

抹殺掉,這已是誤解佛教,甚或是誤導佛教教義的舉措。因而,在歐美等地弘傳佛教,須

特為注意佛教人才的訓練,而本土宗教人才的訓練起自於教本,教本則是來自於良好的經

典傳譯。換言之,在弘傳的過程裡必須有所作為,讓當地國的知識階層盡可能地避免誤解

註解:11使︿○○133-183169

(9)

佛教教義,這樣才能讓佛教背後所帶來的文化要素,融入當地國的文化,而有效地建構起

兩種文化的交流。讓當地國的主流文化能夠深入了解佛教文化、接受佛教文化,進而改良

佛教文化,成為他們所冀望的佛教型態。

兩種文化接觸時,若具有差異,必然會有衝突。因而,必須進行適度的調適與融和。

通常在面對外來文化時,可簡單規約為三種型態:一是強硬地固守自身文化,反對甚至排

斥外來文化;二是傾向於接受外來文化,並順利的與之融和;三是採取折衷的中間路線,

在汲取外來文化精華的同時,亦保留自身文化,透過融和而產生更為精緻且深化的文化。

這三種型態當以第三種較為理想,因而,在於文化輸出國來說,應有輔助當地國,使其調

適乃至融和的作法,這樣才能讓佛教在弘傳的當地國走向﹁本土化﹂。

未來佛光山繼續推展人間佛教,在全球化的布教上仍有許許多多曲折,例如除了了解

當地民情之外,亦須洞悉當國國政。當年印度東來的佛教,遭遇強大的﹁東土﹂文明的抵

制,後來深解﹁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的道理後,

12

12才順利地實現佛教在其他國家的本

土化與合法化。

註解:12︿

五,352a

(10)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文化與教育是弘傳、布教的大方針,如同大師所教示:﹁佛光人要發揮國際性格,胸

懷法界,不分地域、種族、國界、宗教,在世界每一個角落,透過文化、教育,來淨化人

心、福利群生。因為唯有﹃文化﹄,才能無遠弗屆,深入各地;唯有﹃教育﹄,才能從根

本淨化心靈。﹂

13

13以此中心思想作為引導,尊重各國、各區域的文化多樣性,以及文化的

平等性,為其提供發展資源,豐富其民族區域的文化生活,並將佛教的平等觀實踐開來。

換言之,唯有在平等的對待之下,多樣性及多元化才得以保存。如此落實佛教的布教理

念,佛教繼續在五大洲開展的弘法事業,必可再攀陟高升,再進一層樓。

二、在全球化開展「本土化」的布教模式

﹁本土化﹂歷程並非一朝一夕便能成就,它涉及的層面很廣,佛教的弘傳要達到徹底

的﹁本土化﹂,須面臨各個層面的接觸與融貫,除了物質層面的交會之外,文化交流的核

心要義體現在思想、制度與精神,這是非常深層的對話,最為深刻的交融。如未能達到這

註解:13︿○○159-214170

(11)

種以精神、心靈的彼此面對交流,則﹁本土化﹂歷程仍尚未成功,當然,此歷程非數十、

百年恐無法達成,對於彼此文化的理解,並達到合作的地步,同存共榮,同體共生,實需

要一長段時間來形成較大的文化運動。

回顧印度佛教的中國化歷程,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學者的研究大抵從中土綱常名教

︵儒家倫理︶的衝突與融和,來體現佛教中國化的特徵;乃至佛教思想的儒學化、倫理

化,以儒家倫理為參照,考察善惡觀、戒律觀、修行觀、人生觀、孝親觀等問題。

14

14季羡

林先生︵一九一一— 二○○ 九︶曾說:﹁今世之談文化交流者多有這樣的看法:一種陌生

文化進入本土時,往往要經過四個階段:進入、碰撞、適應、融和。證之以佛教傳入中國

之情況,這種看法是正確的。﹂

15

15

佛教中國化歷程早在東晉慧遠︵三三四— 四一六︶以︿沙門袒服論﹀

16

16等論述,把印

度佛教傳來的儀規,並駕齊驅於儒家禮制,在同樣的高度上呈現同樣的神聖感。其辯論策

註解:14

3 。 15︿

1-15 20世○○○

3 。

1632b-33b

(12)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略在取得佛教儀規的合理性,讓人無法對佛教儀規進行挑剔,當時很多王公貴族都信仰佛

教,也因此讓佛教在東晉獲得發展機會。當時爭議所留給佛教最有意義的事情,是佛教如

何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耦合。

17

17另外,其︿沙門不敬王者論﹀

18

18,因印度佛教認為出家僧

人高於在世俗人,但在中國政道與治道的核心理念裡,國君的職權是神授的,亦是至高無

上的,不容抵牾,因而與中國傳統政治觀念形成衝突,故不得不尋求妥協的方法。慧遠從

﹁在家﹂與﹁出家﹂,﹁方內﹂與﹁方外﹂,論述佛教與中國文化傳統未有抵觸,在區別

中具有統一,調合了佛教清規與中國禮俗的悖論情況。

任繼愈先生指出:﹁南北朝以後,儒釋道的歷次論戰中,一切主張儒釋調和的僧信,

基本上是取慧遠的主張。但是,這種佛高於儒並包含著儒的實質,卻是讓佛教的外來思

想服從並容納於儒家的基本觀念內。﹂

19

19可見,當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時,要在中國本土生

根、茁壯,必須講求﹁本土化﹂,與中國傳統固有文化進行交織融和,才能順利達到布教

註解:17耀○○ 78

1829c-32b

19641

(13)

的目的。在中國佛教的﹁本土化﹂歷程裡,自佛教傳入中國之日,就逐漸走上本土化的道

路,至唐宋時期的禪宗,則完全變成一種中國化的佛教。

20

20

佛教與古代中國之宗法制度、王道政治、儒道思想乃至禪詩畫等傳統學術文化之間的

互動,通過許許多多的途徑來實現,這中間歷經彼此學習、滲透、積澱而成。依此而觀,

文化互動與轉型,在於文化衝突中漸漸轉化而形成,尤其在文化衝突的過程裡,可以因為

討論、爭辯、互相批評,從而導致富有成效的結果。這也就是說,不同文化之間的鴻溝愈

大,討論的空間愈大,就愈有成效。

其實,兩種文化或是宗教信仰的對話與討論,不是不可能,儘管這種對話是件困難

的事,常常令人產生不悅,引起爭吵,甚至暴力行為。但是,對話與討論仍然可以訴諸於

理性,訴諸於人類趨向真理的善良本性。如果能使用唇槍舌劍證明,甚至代替刀光劍影,

人類才能往一個更好、更祥和的世界邁出偉大的一步。

21

21上舉東晉慧遠的論述,即是在討

註解:20︿○○

264251 21○○243-︿

(14)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論、爭辯、互相批評的情況下進行,並且獲得了有效的結果。那麼,時至二十一世紀,我

們如欲將佛教傳播到世界各國、各區域,亦必然會與當地國的文化產生許多爭辯與批判。

星雲大師對於當代弘傳佛教至其他國家等相關問題,有這樣陳述:

什麼是本土化?本土化是奉獻的、是友好的,大家依照各地的文化思想、地理

環境、風俗民情的不同,發展出各自的特色。﹁本土化﹂不是﹁去﹂,而是

﹁給﹂,希望透過佛教,給當地人帶來更充實的精神生活,這正是人間佛教秉持

回歸佛陀本懷的精神,才能給人接受。人間佛教在世界各地的傳播,除了要適應

不同的政令、文化之外,就是和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等信仰的互動了。因此,

我在海外傳教,因為當地多信仰天主教、基督教,因此鼓勵他們可以有二種信

仰。就如同我們在學校念書,喜歡文學的同時,還可以選修哲學的道理一樣。

22

22

星雲大師強調落實﹁本土化﹂,其作法不是﹁去﹂,而是﹁給﹂,是一種互動融和

註解:22︿240-308308

(15)

的傳輸方式。他認為﹁人間佛教﹂在世界各地的傳播,須適應不同政令、文化,即便是基

督教、天主教、回教等信仰,亦須與之互動。所謂﹁傳播﹂,是指﹁一個群體向另一個社

會借取文化要素,並把它們融和進自己的文化之中的過程就叫做傳播﹂。

23

23異質文化之間

的交流與傳播,是文化發展的動力。而且,交流與傳播的途徑是雙向的,在彼此互動的過

程,雙方相互影響,不斷地改變自身。這種狀況在文化制度,或是器物層面都可以發生反

映,在文化精神層面也能得到表現。

24

24

﹁本土化﹂的弘教理念,應以平等觀作為前提,佛教本身具有平等思想,乃無庸置疑。

星雲大師說:

在佛教教義裡,對於不同國家、種族、階級、性別、年齡的人們,也最能賦予尊

重,平等對待。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佛陀喊出:﹃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

註解:23

C M Carol R. Ember Melvin Ember 535

264250 24○○243-︿

(16)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出家,同為釋氏﹄的主張。正因為佛教擁有﹃人我共尊﹄的平等特性,心物一體

的平等主張,因此在僧信二眾攜手合作之下,佛法得以迅速風行印度,乃至流傳

世界,也都能與當地文化相互融和,相互尊重。

25

25

面對外來文化的﹁入侵﹂,本土文化大抵表現出﹁抵制﹂或是﹁融和﹂,如前文所

指出的三種型態。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完全抵制變得越來越不現實,因而融和就成

為本土文化的可行作法,它雖必然地與外來文化產生衝突,甚至對峙的局面,但是佛教文

化傳播的手段,是以﹁平等觀﹂作為主張,因而,我們看到歷史上以戰爭作為文化傳播的

手段,所引發的文化衝突,不但未能有效地將鴻溝填滿,更帶來不良後果。這種以武力、

拳頭大的不恰當方式來傳播文化,不能證明文化融和是不可能的;

26

26反之,佛教以﹁平等

觀﹂作為訴求,在於﹁奉獻﹂、﹁友好﹂,講求﹁給﹂予,而非﹁去﹂除當地文化,依照

註解:25︿○○665-680667

264251 26○○243- ︿

(17)

各地的文化思想、地理環境、風俗民情,發展出各自特色的佛教。屆時,將有美國式的佛

教、英國式的佛教、德國式的佛教、蘇俄式的佛教、法國式的佛教、澳洲式的佛教、紐西

蘭式的佛教,以及非洲式的佛教……等型態,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盛況。

進一層而言,文化傳輸必須通過選擇與重構,讓兩種不同文化在碰撞、適應的過程

中,達到融和。唯有站在﹁平等觀﹂的立場,才能做到兩種文化的相互蘊涵、相互作用,

並進一步地達致融和。就傳輸方而言,須讓接受方認可並且接受,因而傳輸方必須具有包

容性與對當地文化的適應性,彼此溝通、協調才有可能,最後達到相依相存的融和境界。

當然,接受方的文化底蘊亦須具有包容性,乃至強大的同化力,轉化外來文化,成為自身

文化的核心力量。因此,在進行佛教文化、教育的傳輸過程裡,須特別注意當地國的適應

能力與調合能力,以促進社會面貌的改觀。

星雲大師依據個人在國外的弘法經驗,曾提出文化差異間的強迫接受與自願接受的見

解:

過去華人走到世界任何地方,不管做事或傳教,都要強調﹁發揚中華文化﹂,這

種言行思想有待修正。因為世界上,亞洲有亞洲的文化,歐洲有歐洲的文化,美

(18)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洲有美洲的文化,澳洲有澳洲的文化,非洲有非洲的文化,我們應該尊重各地的

文化,要用中華文化與當地的文化融和交流,而不是用自己的文化去侵略別人的

文化。就如有一次我到美國康乃爾大學講演,該校一位約翰麥克雷教授在跟我談

話時說道:﹁你來美國弘法可以,但是不能開口閉口都是中華文化,好像是故意

為征服美國文化而來的。﹂當時我聽了心中就有一個覺悟:我應該要尊重別人的

文化,我們來到這裡只是為了奉獻、供養,如同佛教徒以香花供養諸佛菩薩一

樣。由這件事例可以看出,美國乃至世界各國,他們雖然吸收他國文化,但其

實他們也害怕被人征服,所以不管佛光會乃至今後的佛教,一定要發揚﹁本土

化﹂。因為佛教不是用來作為一個國家侵略他國文化的工具,而是要同體共生,

共同發展,共存共榮,所以佛光會奉行人間佛教,只要在人間,都要發展具有當

地特色的本土化佛教。

27

27

註解:27︿○○ 715-735 732-733

(19)

即使面對強勢的美國文化,美國亦不喜歡中國人在其地方弘揚中華文化時,有﹁入

侵﹂、﹁征服﹂的態勢。因而,大師強調在弘揚佛教的時候,不能把佛教作為侵略他國文

化的工具,這樣的思想觀念不但是開明的,而且能夠洞悉世界情勢。他要佛光會的所有成

員,在奉行人間佛教、弘傳人間佛教之時,必定要尊重當地文化,使得人間佛教發展成為

當地特色的﹁本土化佛教﹂。這跟上述的﹁平等觀﹂不謀而合。當然,平等不是為了消除

一切差異,平等是為了融和;融和之文化不是要消滅差異,達到單一文化型態,而是更進

一步地產生新的文化類型。

在面對全球的弘法趨勢裡,須貫徹﹁全球本土化﹂的理念,讓佛教給當地國的人民

﹁帶來更充實的精神生活﹂︵上引星雲大師語︶,才不會在文明的多樣性中產生如撒母

耳.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 ︶所謂的﹁文明衝突﹂,

28

28雖然,亨廷頓關注的是國際關

註解:28西西西西西︿28-30 29

(20)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係,較不深究宗教本身,但是這種寬泛路線︵broad route ︶的研究,被評為﹁只見國際關

係的樹林,而不見宗教的樹木。﹂

29

29職是,在宗教文化傳播的歷程,其結果不是要讓接受

方的文化衰亡,而是希望其文化不斷地轉移與不斷地進步。因而,不會發生如約翰麥克雷

教授所擔憂的美國文化被征服的情況,佛教的傳播不是要以東方文化來主宰西方文化,或

是以東方文化來替代西方文化,乃至替代各當地國的文化。佛教的文化傳播應只是冀望將

佛教的核心教義,如五戒十善、八正道、四弘誓願、六波羅蜜、因緣果報、慈悲等等,增

益當地國的文化,拓展文化視野,甚至透過雙向運作的過程,形成共同視野,為提升人類

文明做出貢獻,讓人類生活更趨祥和;這對佛教而言,亦即續佛慧命,為未來世眾生作無

窮之利益。

三、結論

上述兩節主要談佛教的文化、教育,以及弘傳各國的﹁本土化﹂問題。但是,在弘

傳的過程裡,地點與方式,亦有可供闡述。姑以﹁餘論﹂,略談﹁城市布教﹂與﹁網路宗

29○4-1914 ︿

(21)

教﹂兩點。

眾所皆知,古代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的途徑,除了僧人至西域、印度取經之外,佛教文

化乃隨著文化與商業的交流,傳入每一個交通據點。

30

30例如敦煌即是顯著的例子,這個沙

漠之中的偏遠小城,發展出如此燦爛的佛教文化,乃因為這個小城曾是鼎盛一時的絲路之

要衝,位居於東西文化交流滙集之處。

31

31佛教文化在大城市弘傳的情況,古今皆然。未來

佛教在世界各國布教,理應先著手於各大城市,這對於形成佛教文化運動,比較有可能產

生效應。

而且,對於現今的傳教方式,則應以﹁網路宗教﹂︵或稱﹁電腦宗教﹂、﹁虛擬宗

教﹂︶等媒體科技作為工具,﹁網路宗教﹂對各種宗教的傳播均有﹁放大效應﹂,提高民

眾宗教活動的數量,成為﹁上帝的麥克風﹂。因而,﹁網路宗教﹂具有網路的﹁世界性﹂

與宗教的﹁普世性﹂,在二者的契合過程裡,使﹁網路宗教﹂具有比以往任何傳教方式更

大能力地穿越國界,提升宗教組織的直接傳教能力,也提高各宗教的社會基層動員、影響

註解:30283 311417

(22)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政治議程和參與全球事務的能力,並且可使世界各地的任何宗教問題迅速透明化、國際化

和政治化。換言之,﹁網路宗教﹂無論作為新型傳教主體,還是作為傳統傳教組織的新型

工具,在當代傳教運動中都已顯示出巨大的潛力。

32

32而佛光山在現代佛教的弘傳史上,應

是最早使用多媒體作為布教方式,諸如製作各種佛教的影音光碟,成立電台、電視︵人間

衛視︶,設立全球資訊網等等。職是,在此既有的基礎上,精益求精,適時適地適人,運

用﹁網路宗教﹂作為布教的工具之一,必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除此之外,中國近來經濟起飛,華人移民海外的數量激增,這使得佛教在海外弘傳,

帶來新契機。對待海外華人移民及當地國人民,布教方式及內容皆應有所不同。尤其對於

顧及海外華人移民的宗教需求及精神慰藉,則須以協助其適應新環境及填補心靈空虛的層

面為首要。

註解:32︿4-19 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新界 新界 鄉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客座助理教授.. 妬不男 ﹕男根似無,見他行婬,因生 妬心,遂感有根

為麥樹堅散文集《對話無多》作序的葉輝指出,收錄 於集中的另一篇作品《家訪》,曾獲 2002 年中文文學

李焯芬,地質及水利工程專家,曾任 香港大學副校長、香港大學專業進修

目的 ^ 材料 ^ 步驟 ^ 結果/結論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岑紹基博士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岑紹基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 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 聯席總監

PC :由津貼小學議會委任 SC :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委任 SP :由香港特殊學校議會委任 EP :津貼小學選任教師代表 ES

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教 授,兼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