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蓪草發現史看博物學的探究歷程與知識發展特性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蓪草發現史看博物學的探究歷程與知識發展特性"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以蓪草發現史看博物學的探究歷程

與知識發展特性

劉湘瑤

1

* 王國雄

2 1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科學 教 育 研 究所 2國 立 臺 灣 大 學 生 態 學與 演 化 生 物學 研 究 所

壹、緒論

在 保 麗 龍 和 塑 膠 這 類 石 化 工 業 產 品 尚 未 充 斥 於 我 們 生 活 的 年 代 , 蓪 草 芯 是 當 時 大 家 熟 悉 的 美 術 材 料 , 也 是 藥 罐 子 裡 防 潮 用 的 填 充 物 , 記 得 當 時 物 理 課 本 裡 還 有 這 麼 個 實 驗 , 是 觀 察 用 細 線 綁 著 的 蓪 草 球 , 受 其 他 帶 電 荷 物 體 吸 引 或 排 斥 的 現 象 , 但 這 個 天 然 好 用 的 材 料 卻 隨 著 時 代 的 改 變 , 為 人 們 所 遺 忘 。 蓪 草 這 種 植 物 對 新 竹 人 而 言 並 不 陌 生 , 低 海 拔 山 區 隨 處 可 見 , 在 民 國 六 十 年 代 之 前 , 蓪 草 產 業 曾 經 是 新 竹 地 區 的 重 要 經 濟 活 動 , 然 而 , 此 盛 極 一 時 的 產 業 已 隨 著 石 化 業 的 興 起 而 式 微 。 近 年 來 , 一 些 文 史 工 作 者 勠 力 於 重 建 蓪 草 傳 統 工 藝 , 保 存 相 關 的 技 術 及 文 化 , 透 過 耆 老 訪 談 、 文 獻 資 料 回 顧 和 展 覽 , 介 紹 此 項 曾 為 台 灣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出 口 產 業 (洪 麗 雯 , 2014)。 研 究 蓪 草 紙 的 時 代 背 景 是 東 西 方 歷 史 學 者 感 興 趣 的 題 材(如:洪麗 雯 ,2007; Prosser & Singer, 2010), 而本 文 作 者 則 視 其 為 一 科 學 史 案 例 , 意 圖 重 現 植 物 學 研 究 者 如 何 從 探 尋 工 藝 品 的 原 料 植 *為本 文 通 訊 作 者 物 , 到 為 其 分 類 命 名 , 所 經 歷 的 對 某 一 植 物 種 類 知 識 建 立 的 過 程 。 最 重 要 的 是 , 此 事 件 發 生 的 情 境 場 景 與 臺 灣 這 片 土 地 密 切 相 關 , 可 做 為 探 討 台 灣 科 學 知 識 發 展 與 社 會 文 化 交 融 的 一 個 事 例 。 科 教 學 者 長 期 以 來 提 倡 透 過 科 學 史 教 學 提 升 學 生 學 習 科 學 的 興 趣 , 並 認 識 科 學 知 識 發 展 特 性 、 探 究 方 法 、 科 學 社 群 組 織 、 科 學 與 社 會 交 互 關 係 等 科 學 本 質 的 面 向(Jenkins, 1994; Matthews, 1994; Niaz, 2012)。融入 科 學史 於 科 學 課程 的 倡 議,雖 已 納 入 自 然 科 學 課 程 綱 要 的 編 修 , 然 而 現 行 教 材 中 似 乎 總 有 缺 乏 本 土 題 材 的 遺 憾 , 所 引 介 的 科 學 家 或 科 學 知 識 發 展 的 史 例 , 鮮 少 與 我 們 自 己 的 人 文 歷 史 有 關 。 本 文 作 者 在 追 蹤 臺 灣 植 物 的 採 集 和 命 名 記 錄 時 , 赫 然 發 現 蓪 草 可 稱 得 上 是 臺 灣 第 一 個 被 正 式 命 名 的 原 生 植 物 。 這 段 發 現 命 名 的 過 程 , 要 歸 功 於 一 位 英 國 植 物 學 家 長 達 二 十 多 年 的 探 究 , 然 而 事 件 的 發 生 卻 是 在 一 個 中 西 文 化 衝 突 的 時 代 背 景 下 。 透 過 分 析 當 時 的 論 文 著 述 , 我 們 可 以 窺 見 植 物 學 家 的 思 維 模 式 以 及 植 物 學 的 核 心 研 究 活 動 , 比 對 該 時 期 的 歷 史 背 景 , 更 凸 顯 出 對 生 物 物

(2)

種 的 研 究 動 機 與 經 濟 文 化 活 動 是 如 此 密 切 相 關 。 作 者 希 望 介 紹 這 個 科 學 史 例 , 以 作 為 生 物 科 的 科 學 探 究 和 科 學 本 質 教 學 的 可 能 素 材 。

貳、古今中外對蓪草的認識

本 文 的 主 角 植 物 在 各 類 植 物 誌 或 圖 鑑 中出現多個名稱,常見的有「蓪草」或「通 草」以及「通脫木」(可查閱「臺灣植物資 訊 整 合 查 詢 系 統 」http://tai2.ntu.edu.tw/)。 通 草 的 名 稱 最 早 見 於 中 藥 學 專 書 《 神 農 本 草經》,約成書於秦漢期間,原書早已佚失 而 不 可 考 , 根 據 唐 代 後 人 陳 藏 器 在 其 所 著 的 《 本 草 拾 遺 》 推 論 該 書 為 中 國 最 早 出 現 的 藥 學 典 籍 ; 關 於 蓪 草 比 較 確 切 可 信 的 紀 錄,見於《建康實錄》所記載的晉惠帝(西 元 259-307 年)曾命宮女準備五彩蓪草紙花 作 為 節 慶 裝 飾 用(Tsai, 1999),由功用上看 來與現有物種一致。至於以《神農本草經》 為依據所撰寫的《本草拾遺》中記錄有:「通 脫 木 , 生 山 側 。 葉 似 萆 麻 , 心 中 有 瓤 , 輕 白 可 愛 , 女 工 取 以 飾 物 。 」 其 植 物 形 態 特 徵 與 功 用 , 無 庸 置 疑 是 本 文 主 角 物 種 , 但 後 續 的 文 獻 又 出 現 了 名 稱 錯 亂 的 情 形 。 以 北 宋 時 期 蘇 頌 的 《 本 草 圖 經 》 所 描 述 之 通 草 , 為 藤 本 植 物 , 實 際 上 是 木 通 科 (Lardizabalaceae)的植物,唯文中另有加註 民 間 所 稱 之 通 草 應 為 通 脫 木 。 明 朝 李 時 珍 的 《 本 草 綱 目 》 清 楚 區 分 出 木 通 科 通 草 和 與 五 加 科 通 脫 木 , 並 視 為 兩 種 不 同 的 植 物 , 具 有 不 同 的 藥 性 , 可 惜 卻 將 兩 者 皆 歸 在 草 部 , 而 非 木 部 , 於 是 , 清 朝 之 後 的 文 獻 則 將 通 草 的 通 加 上 了 草 部 , 成 為 現 今 的 蓪 草 一 詞 。 近 代 植 物 分 類 學 將 植 物 定 義 為 草 本 或 木 本 , 在 研 究 上 是 有 特 定 意 義 的 , 然 古 代 中 國 對 此 區 分 定 義 是 相 當 混 淆 的 。 現 有 植 物 圖 鑑 中 多 將 蓪 草 與 通 脫 木 互 為 別 名 , 另 也 有 參 考 日 本 學 者 金 平 亮 三 (Kanehira, 1917)所著的《臺灣樹木誌》,將 蓪草定義為「通脫木的莖髓」,而通脫木則 視 為 植 物 名 之 說(劉 棠 瑞 , 1962)。 由 此 可 見 , 我 國 古 籍 語 言 中 出 現 同 物 異 名 和 一 物 多 名 的 問 題 , 確 實 常 造 成 後 人 考 證 不 易 , 以至於經驗知識難以傳 承(劉廣定,2002)。 暫 且 不 論 植 物 名 稱 的 正 確 與 否 , 從 古 籍 紀 錄 中 可 發 現 , 蓪 草 在 民 間 的 應 用 歷 史 非 常 悠 久 , 除 了 藥 用 之 外 , 早 在 一 千 多 年 前 就 已 用 於 人 造 花 的 製 作 。 清 朝 時 期 編 寫 的 台 灣 地 方 志 , 也 清 楚 記 載 蓪 草 廣 泛 分 布 於 台 灣 西 部 各 地 , 且 有 蓪 草 運 銷 廣 州 、 廈 門 等 沿海一帶的商業活動(程存洁,2008)。由上 述 文 獻 在 名 稱 上 的 辯 證 看 來 , 此 植 物 的 中 文 名 似 以 通 脫 木 較 為 適 當 , 但 因 中 草 藥 和 民 俗 工 藝 多 沿 用 蓪 草 的 名 稱 , 本 文 欲 以 歷 史 的 角 度 瞭 解 人 們 如 何 建 構 對 此 物 種 的 認 識 , 故 暫 且 選 用 通 俗 的 名 稱 。 此 植 物 亦 為 臺 灣 客 家 人 熟 悉 的 童 玩 民 俗 植 物 , 普 遍 分 佈 在 台 灣 中 部 以 北 到 東 部 地 區 的 低 地 和 中 海拔山區,為重要的臺灣原生植物。 西 方 人 真 正 認 識 蓪 草 植 物 , 應 該 從 清 朝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衝 突 的 時 代 背 景 下 的 藝 術 品 外 銷 產 業 說 起 。 歐 洲 自 十 五 到 十 七 世 紀 地 理 大 發 現 時 代 以 來 , 靠 著 遠 洋 技 術 的 發 展 , 到 亞 洲 地 區 收 集 物 產 , 開 拓 商 業 貿 易

(3)

路 線 , 同 時 也 掀 起 博 物 學 熱 潮 。 十 七 世 紀 末 到 十 八 世 紀,歐 洲 掀 起「 中 國 風 」(法 文 chinoiserie)的 熱 潮 , 西 方 人 爭 相 收 集 具 有 中 國 文 化 特 色 的 器 物(如 : 錦繡、瓷 器、茶 葉 等),蔚為 時 尚。其中 如 法國 的 耶 穌 會傳 教 士Francis Xavier d’Entrecolles(中 名:殷 弘 緒)在 1712 到 1722 年 間 的信 件,除 詳細 介 紹 中 國 瓷 器 的 作 法 外 , 也 提 及 人 造 紙 花 的 製 作 , 此 為 最 早 的 蓪 草 紙 花 的 西 方 文 獻 記 載(Kerr & Wood, 2004)。 清朝 中 晚 期 , 中 國 逐 漸 開 放 貿 易 通 商 口 岸 , 文 物 交 流 也 越 趨 興 盛。約 自 1820 年 起,廣 州一 帶 興起 一 種 融 合 中 西 風 格 的 外 銷 水 彩 畫 , 而 這 些 畫 作 的 紙 張 潔 白 透 亮 , 與 一 般 由 植 物 纖 維 製 成 的 紙 張 不 同 。 這 種 紙 張 當 時 被 稱 為 米 紙(rice paper), 讓人 們 誤 以為 是 由 白 米做 成 , 然 而 自 然 博 物 學 家 對 它 的 好 奇 與 探 究 卻 是 從 這 個 誤 用 的 名 詞 開 始。自 林 奈 的《 植 物 種 誌 》(1753 年)訂 定 了 命名 法 之 後 ,此 時 的 歐 洲 植 物 學 家 們 熱 衷 於 生 物 分 類 學 , 新 種 發 表 更 為 此 領 域 重 要 的 科 學 活 動。「 米 紙 到 底 是 從 什 麼 植 物 而 來 的?」這類 問 題不 但 深 深 吸 引 學 術 研 究 者 的 興 趣 , 其 背 後 更 具 有 經 濟 利 益 ( 原 料 來 源 ) 的 需 求 , 當 時 西 方 各 國 集 結 航 海 探 險 家 和 科 學 家 們 對 新 世 界 的 產 業 與 潛 在 商 品 進 行 開 發 和 研 究 工 作 , 以 發 展 國 內 產 業 經 濟 。 製 造 米 紙 的 植 物 終 於 在 1852 年 由 威廉‧胡 克(William J. Hooker, 1785-1865) 命 名 為 Aralia papyriferus, 並 以 拉 丁 文 描 述 特 徵 , 在 英 國 皇 家 植 物 園 期 刊 上 正 式 發 表 , 現 用 學 名 經 後 人 修 訂 為 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仍歸 屬 五 加科 。

參、蓪草命名的探究與論證歷程

著 名 的 英 國 植 物 學 家 威 廉 ‧ 胡 克 是 蓪 草 發 現 史 中 最 重 要 的 人 物,他 在 1841 年 當 上 英 國 皇 家 植 物 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又稱 邱 園)園長。邱 園 是世 界 上 最 大的 植 物 園 , 除 了 佔 地 龐 大 的 園 林 之 外 , 還 有 目 前 收 藏 量 最 豐 富 的 植 物 標 本 館 和 經 濟 植 物 博 物 館 , 由 於 威 廉 ‧ 胡 克 的 努 力 , 在 其 擔 任 園 長 任 內 即 已 具 有 如 此 規 模 。 他 的 兒 子 約 瑟 夫‧胡 克(Joseph D. Hooker, 1817-1911) 是 達 爾 文 的 摯 友 , 隨 後 也 繼 任 園 長 , 將 當 時 英 國 的 植 物 分 類 學 研 究 帶 上 顛 峰 。 胡 克 第 一 篇 描 述 蓪 草 紙 的 文 章 是 在 1830 年 他創 刊 編輯 的 植 物 學叢 刊 中,該 刊 物 的 副 標 題 明 白 指 出 特 別 收 錄 稀 有 、 新 穎 且 具 有 經 濟 價 值 的 植 物 種 類( 圖 一 )。這 篇 文 章 是 從 米 紙 這 個 產 生 錯 誤 聯 想 的 名 詞 開 始 談 起 , 他 如 此 描 述 這 種 紙 張 的 獨 特 性 : 「 如 果 把 這 張 紙 舉 起 透 著 光 , 眼 睛 可 以 看 到 精 緻 的 、 美 麗 的 格 子 狀 組 織 , 那 不 是 人 工 可 以 製 造 或 模 仿 出 來 的。」(Hooker, 1830: p.89)所述 的 格 子狀 組 織,就 是 我 們 現 在所 知 的 蓪 草 髓 心 的 薄 壁 細 胞 , 姑 且 不 論 細 胞 是 否 真 的 可 以 用 肉 眼 看 得 到 , 實 際 觀 察 蓪 草 紙 的 質 地 , 潔 白 透 明 , 透 光 後 觀 察 , 確 實 可 發 現 蓪 草 紙 紋 路 具 有 規 則 性 , 輔 以 光 學 顯 微 鏡 即 可 見 六 角 狀 細 胞 緊 密 排 列 (Nesbitt, Prosser & Williams, 2010), 絕非 一 般 紙 張 或 糯 米 紙 可 擁 有 的 特 徵( 圖 二 )。

(4)

圖 一 : 胡 克 主 編 的 植 物 學 期 刊 封 面 ( 引 自 密 蘇 里 植 物 園 數 位 典 藏 資 料 庫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eter H. Raven Library) 圖 二 : 蓪 草 樹 幹 的 髓 心 與 剝 製 成 的 蓪 草 紙 (9×9cm2), 左 下 為 使 用 簡 易 放 大 設 備 透 光 可 看 到 的 薄 壁 細 胞 實 際 上 , 顯 微 鏡 對 十 九 世 紀 的 科 學 家 們 早 已 是 不 可 或 缺 的 工 具 。 在 胡 克 之 前 , 一 位 物 理 學 家(David Brewster) 就 曾 經 於 1822 年 在愛 丁 堡皇 家 學 會,宣 讀 過 一 篇研 究 米 紙 構 造 的 文 稿,後 續 刊 登 在 1825 年 期 刊 的 科 普 專 欄 中 。 文 中 主 要 描 述 米 紙 浸 泡 水 或 油 之 後 質 地 的 變 化 , 以 及 在 顯 微 鏡 下 所 觀 察 到 的 構 造:「 具 有 長 六 角 形 的 細 胞 , 長 邊 平 行 於 紙 張 表 面…像 其 他 植 物 的 膜 一 樣 , 其 細 胞 縱 向 隔 膜 有 偏 光 的 效 果 (Brewster, 1825:p.136)」。 他已 經 清 楚 觀察 到 米 紙 有 細 胞 的 構 造 , 但 最 後 這 位 物 理 學 家 卻 以 道 聽 途 說 的 方 式 , 為 這 個 材 料 的 名 稱 下 了 結 論 :「 是 自 然 學 者 所 稱 的 麵 包 樹 Artocarpus incisifolia 的 膜(p.136)」。 畢 竟 物 理 學 者 有 興 趣 的 是 物 質 的 性 質 , 而 生 物 學 者 則 在 乎 的 是 本 體 , 意 在 尋 找 區 別 的 特 徵 以 確 定 該 物 質 的 來 源 。 胡 克 為 了 探 討 米 紙 這 個 材 料 的 來 源 , 在 中 國 尚 未 開 放 通 商 的 年 代 , 只 得 透 過 當 時 在 廣 州 商 館 擔 任 醫 官 的 約 翰 ‧ 利 文 斯 通 (John Livingstone)取 得 一 疊 米 紙 和 一 段 植 物 的 髓 心 , 利 文 斯 通 是 園 藝 學 會 會 員 , 發 表 許 多 有 關 於 中 國 園 藝 植 物 的 重 要 報 告 。 除 了 他 之 外 , 這 時 在 廣 州 聚 集 了 對 中 國 動 植 物 有 興 趣 的 博 物 學 家 , 在 外 國 人 有 限 的 活 動 範 圍 裡 , 積 極 將 收 集 到 的 乾 燥 和 活 體 標 本 , 或 以 圖 畫 記 錄 的 物 種 資 料 , 藉 由 商 船 傳 遞,與 母 國 或 派 駐 於 其 他 殖 民 地( 如 : 東 印 度 ) 的 博 物 學 家 相 互 討 論 交 換 訊 息 。 胡 克 在 這 樣 的 情 況 下 對 他 所 取 得 的 那 段 植 物 莖 做 了 這 樣 的 描 述 :

(5)

[這 段 植 物 的 莖 ]明 顯 是 草 本 ; 大 約 四 英 吋 長 , 中 空 , 兩 端 有 橫 向 的 隔 膜 , 應 該 是 莖 的 節 。 莖 的 半 徑 約 一 英 吋 , 薄 壁 物 質 的 部 位[髓 心 ]厚 度 約 有 半 英 吋 多,極 為 純 白。(Hooker, 1830: p.89) 在 此 時 , 胡 克 判 斷 這 種 植 物 為 草 本 並 非 毫 無 根 據 , 他 曾 詢 問 過 英 屬 東 印 度 公 司 的 哈 德 威 克 少 將(Thomas Hardwicke)關 於 印 度 紙 花 植 物。哈 德 威 克 長 期 駐 守 於 印 度, 對 博 物 學 充 滿 興 趣,1813 年 自 薦加 入 英國 皇 家 學 會 會 員 , 回 到 英 國 後 , 還 與 知 名 動 物 學 家 合 著 印 度 動 物 圖 誌 。 他 在 信 中 詳 細 地 告 訴 胡 克 , 在 印 度 這 種 紙 花 植 物 是 生 長 於 濕 地 的 一 種 俗 稱 Shola 的 豆 科 植 物 (Aeschynomene paludosa), 是 一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 當 地 人 也 是 取 其 髓 心 縱 向 環 切 成 薄 片 作 為 紙 花 的 材 料 。 自 此 之 後 , 蓪 草 就 常 與 印 度 的 Shola 混 為 一 談 (Anonymous, 1837; Nesbitt et al., 2010)。 1850 年,中 國 開放 通 商 後 十年,胡 克 再 次 獲 得 廈 門 領 事 萊 頓(J. H. Layton) 寄 來 髓 心 標 本 和 製 作 米 紙 的 刀 具 , 並 撰 文 記 錄 該 植 物 生 長 在 臺 灣 島 ( 當 時 稱 為 福 爾 摩 沙 ) 北 部 的 沼 澤 地 , 茂 密 成 林(Hooker, 1850a)。 此 時 , 胡 克 已 知 道 這 種 生 長 於 台 灣 的 米 紙 原 料 , 不 是 草 本 植 物 , 而 是 可 生 長 成 林 的 喬 木 。 此 外 , 他 也 收 到 一 疊 畫 在 米 紙 上 記 錄 米 紙 製 作 過 程 的 繪 畫 , 是 一 位 英 國 商 人(C.J. Braine)寄 給 皇 家 植 物 園 的 收 藏 。 歐 洲 人 早 在 十 七 世 紀 就 以 花 卉 植 物 繪 畫 作 為 植 物 學 研 究 的 科 學 數 據 和 知 識 交 流 的 媒 材(Fan, 2004), 然 而 , 業 餘 博 物 學 工 作 者 和 雇 請 的 中 國 畫 匠 所 具 有 的 專 業 知 識 有 限 , 繪 畫 作 品 的 重 點 也 就 不 一 定 能 提 供 植 物 學 分 類 鑑 定 所 需 的 資 訊 。 這 一 系 列 十 一 張 圖 上 的 中 文 圖 說 依 序 為 : 揀 種 、 浸 種 、 蒔 種 、 除 筴 、 斬 樹 、 浸 膠 、 刮 膠 、 除 衣 、 切 紙 、 曬 紙 、 捆 紙 和 裝 箱(Nesbitt, Prosser, & Williams, 2010)。胡 克當 年 對 其 中 兩 張 圖 ( 圖 三 ) 的 植 物 特 徵 做 了 如 此 描 述 : 圖 3[D]. 我 們 看 到 一 叢植 物 , 比 旁邊 的 棚 子 或 涼 亭 還 高……像 巨 型 的 蘆 筍 頭 , 但 頂 端 有 太 多 的 分 支 , 到 底 是 枝 條 還 是 葉 子 ? 圖 5[F]……其 中 一 段 的莖 , 其 錐 形基 部 有 一 些 纖 維 , 像 棕 櫚 或 其 他 單 子 葉 植 物……(Hooker, 1850b: p.252) 圖 三 : 胡 克1850 年文章描述的米紙製作過程 圖收藏於邱園(文件編號 EBC 79765) (引 自Nesbitt, Prosser, & Williams, 2010)

從 觀 察 莖 的 特 徵 , 他 認 為 應 該 是 雙 子 葉 植 物 , 但 這 張 圖 卻 看 似 單 子 葉 植 物 , 此 外 , 圖 中 所 呈 現 的 植 株 大 小 與 收 集 到 的 紙 張 大 小 相 比 , 也 有 過 於 誇 大 之 嫌 。 因 此 , 在 這 篇 文 章 的 描 述 中 , 胡 克 對 這 些 圖 的 資

(6)

訊 正 確 性 充 滿 了 懷 疑 , 並 表 達 熱 切 期 望 廈 門 領 事 館 的 人 能 收 集 到 完 整 的 標 本 。 十 九 世 紀 英 國 博 物 學 研 究 的 盛 行 , 可 由 博 物 館 、 植 物 園 和 標 本 室 的 豐 富 收 藏 看 出 , 不 論 私 人 或 官 方 都 會 雇 請 採 集 人 到 世 界 各 地 採 集 , 或 透 過 收 購 獲 得 重 要 的 活 體 或 乾 燥 標 本 , 貿 易 商 船 艦 隊 也 常 有 隨 行 的 博 物 學 者 到 各 地 進 行 動 植 物 資 源 的 調 查 , 其 中,達 爾 文 的 小 獵 犬 號 之 旅(1831-1836) 就 是 個 典 型 的 例 子。撰 寫1850 年 的 文 章時 , 威 廉 ‧ 胡 克 已 擔 任 邱 園 園 長 多 年 , 致 力 於 收 集 標 本 作 為 經 濟 植 物 博 物 館 的 館 藏 , 對 米 紙 植 物 的 探 詢 經 歷 了 二 十 年 , 至 此 時 仍 舊 未 能 取 得 葉 和 花 的 部 位 , 幸 虧 當 時 的 香 港 總 督 包 令(J. O. Bowring)和 廈 門 領 事 萊 頓 , 全 都 盡 力 探 究 這 個 問 題 。 根 據 胡 克1852 年的 文 章 描 述(Hooker, 1852: p.51-52),廈 門 領 事 館萊 頓 去 世 後, 他 的 遺 孀(S.D. Layton)仍 繼 續 協 助 收 集 蓪 草 標 本 , 萊 頓 女 士 說 服 一 位 「 年 老 但 勇 敢 的 中 國 海 軍 將 領 」 幫 忙 到 臺 灣 採 集 , 但 在 事 成 之 前 這 位 將 領 就 去 世 了 , 之 後 又 找 了 兩 位 信 差 到 臺 灣 採 得 活 體 植 物 , 最 後 只 有 一 棵 成 功 上 了 回 英 國 的 商 船 , 但 因 禁 不 起 長 途 航 行 , 到 胡 克 手 上 只 剩 葉 子 的 標 本 。 這 篇 文 章 也 記 載 香 港 總 督 包 令 的 信 , 描 述 蓪 草 在 臺 灣 島 上 分 佈 的 地 點 , 更 記 錄 了 蓪 草 紙 是 新 竹 地 區 大 量 生 產 的 工 藝 品 。 從 這 段 記 錄 中 可 以 確 定 的 是,1852 年 之 前 胡克 已 透 過 香 港 和 廈 門 等 地 的 英 國 人 到 臺 灣 取 得 植 物 標 本 。 台 灣 博 物 學 史 大 多 認 定 最 早 有 資 料 可 循 的 在 台 灣 採 集 之 歐 洲 人 是 「 英 國 人 福 鈞(R. Fortune)在 1854 年 4 月登 陸 淡 水 」(吳 永 華,1999;楊 遠波、彭 鏡 毅, 2002),事實 上 福鈞 在 淡 水 採集 時,已 清楚 寫 下 由 胡 克 所 命 名 的 蓪 草 學 名(Fortune, 1857: p.232),因 此,在 台 灣最 早 的 採 集記 錄 和 物 種 , 應 該 要 納 入 胡 克 探 究 蓪 草 的 這 段 史 實 。 胡 克 是 在 比 對 手 上 殘 存 乾 燥 的 葉 子 標 本,和 業 餘 博 物 學 者 約 翰‧里 夫 斯(John Reeves)雇 人 繪 製的 米 紙 植 物彩 圖 後,確 定 這 種 植 物 應 歸 類 為 五 加 科 , 正 式 命 名 為 Aralia papyriferus。 有 趣 的 是 , 與 胡 克 這 篇 文 章 發 表 的 同 年 同 刊 物 上 , 出 現 另 一 篇 文 章 介 紹 通 脫 木 , 作 者 翻 譯 李 時 珍 本 草 綱 目 有 關 該 植 物 的 藥 性 之 外 , 並 將 其 歸 類 為 錦 葵 科(Malvaceae) 的 植 物 (Seeman, 1852: p.25),前述里夫斯的彩圖,光從葉形判斷, 也 曾 被 懷 疑 是 錦 葵 科 的 植 物(Perdue & Kraebel, 1961)。植物 學 家 胡克 的 圖,增加 了 葉 背 絨 毛 的 觀 察 並 加 以 細 部 描 繪 , 配 以 莖 、 髓 心 和 薄 壁 細 胞 的 解 剖 小 圖 , 繪 製 成 一 張 彩 圖,刊 載 於1852 年 這 篇文 章( 圖 四 ), 加 上 物 種 命 名 所 必 須 的 拉 丁 文 描 述 , 始 完 成 對 此 植 物 物 種 正 式 的 科 學 命 名 , 使 得 蓪 草 成 為 第 一 個 以 拉 丁 文 命 名 發 表 的 台 灣 原 生 植 物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此 彩 圖 中 並 沒 有 花 和 果 實 , 因 為 胡 克 到 此 時 仍 未 見 到 這 些 部 位 。 花 序 的 特 徵 是 區 別 五 加 科 和 錦 葵 科 植 物 的 重 要 依 據 , 在 缺 乏 這 些 訊 息 的 狀 況 下 , 能 正 確 地 鑑 定 和 歸 類 物 種 , 必 須 具 備 豐 富 的 植 物 分 類 學 的 經 驗 知 識 。

(7)

圖 四:胡 克1853 年 命 名蓪 草 時 依 據的 植 物 模 式 圖(Hooker, 1853, plate I & II, 論 文 影 像 取 自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胡 克 持 續 在 1853 年的 文 章 中討 論 蓪 草 在 台 灣 的 地 理 分 佈 和 繁 殖 方 式(Hooker, 1853: p.80), 其 記 載 的 分 佈 地 , 因 古 地 名 的 拼 音 不 易 考 證 , 但 初 步 看 來 , 應 有 紀 錄 於 現 今 的 基 隆 山 和 新 竹 一 帶 的 低 地 山 區 , 與 先 前 認 為 只 生 長 在 潮 濕 的 沼 澤 地 不 同 。 至 於 生 長 方 式 , 胡 克 從 香 港 總 督 包 令 的 信 獲 得 更 多 的 訊 息 , 提 及 蓪 草 是 以 像 竹 子 一 樣 以 匍 匐 莖 的 無 性 繁 殖 方 式 大 量 栽 植 , 而 非 以 種 子 繁 殖 。 在 該 文 的 註 解 處 , 胡 克 仍 舊 對 此 植 物 的 繁 殖 方 式 保 持 懷 疑 , 他 終 究 未 曾 到 過 中 國 和 台 灣 , 所 有 訊 息 都 不 及 眼 見 為 憑 。 最 後 終 於 在 包 令 的 努 力 下 , 成 功 地 將 活 的 蓪 草 運 回 英 國,種 在 邱 園 裡,1855 年 12 月 這 棵 植 株開 了 花,讓 胡克 能 更 進 一 步 觀 察 描 述 蓪 草 的 特 徵(Hooker, 1856),同 時 他 似 乎 也 預 見 了 五 加 科 分 類 群 的 不 完 美 , 且 將此 想 法 記 錄 在1856 年的這篇文章中。 果 然,德 國 植 物 學 家 Karl Koch 於 1859 年 將 蓪 草 提 升 為 一 個 獨 立 的 屬 , 更 名 為 Tetrapanax papyriferus(相關 記錄 可 查 詢 世界 植 物 名 錄 網 http://www.theplantlist.org)。閱 讀 蓪 草 發 現 史 至 此 , 筆 者 不 禁 要 讚 嘆 蓪 草 的 地 位 和 功 勞 , 因 為 這 個 物 種 讓 西 方 植 物 學 家 花 了 數 十 年 的 時 間 持 續 撰 寫 論 文 探 討 , 更 因 此 造 成 一 個 植 物 分 類 群 組 成 的 變 動 。

肆、科學探究與本質的教學應用

自 古 以 來 , 人 類 透 過 探 究 求 取 新 知 , 認 識 周 遭 世 界 , 而 科 學 的 探 究 是 其 中 一 種 認 知 途 徑 , 用 以 瞭 解 物 質 和 自 然 世 界 的 現 象 與 規 律 , 尋 找 問 題 的 答 案 。 近 年 來 所 提 倡 的 科 學 課 程 與 教 學 , 多 強 調 科 學 探 究 歷 程 的 學 習(Loucks-Horsley & Olson, 2000)。 一 般 認 為 , 科 學 探 究 活 動 應 包 括 : 提 出 問 題 、 設 計 研 究 、 收 集 資 料 、 分 析 並 提 出 解 釋 、 發 表 研 究 成 果 等 步 驟 , 然 實 際 的 科 學 探 究 並 無 固 定 的 流 程 , 且 瞭 解 科 學 探 究 的 特 性 ( 本 質 ) 與 具 備 探 究 的 實 作 技 能 一 樣 重 要(Flick & Lederman, 2004)。本 文 藉由 一 段 西 方 人 探 究 臺 灣 植 物 的 歷 史 , 介 紹 其 中 的 科 學 探 究 歷 程 及 特 性 。 若 追 溯 自 古 希 臘 時 期 , 植 物 分 類 學 可 謂 生 物 科 學 領 域 最 早 的 學 科 , 具 有 很 深 的 歷 史 根 源(Farber, 2000; Stuessy, 2009)。 本 文 介 紹 者 為 一 植

(8)

物 分 類 學 研 究 的 典 型 案 例 , 呈 現 出 植 物 學 家 的 好 奇 和 提 問 , 以 及 如 何 取 得 材 料 ( 即 植 物 標 本 )、描 述 特 徵 到 鑑 定 類 群 和 命 名 的 過 程 , 充 分 代 表 此 科 學 領 域 知 識 發 展 的 特 性 。 再 者 , 事 件 發 生 的 時 代 背 景 在 十 九 世 紀 , 西 方 國 家 藉 由 科 學 技 術 發 展 得 以 拓 殖 到 其 他 地 區 , 而 事 件 中 的 題 材 來 自 於 中 國 沿 岸 開 港 通 商 後 , 西 方 人 對 中 國 文 化 和 物 產 的 好 奇 所 進 行 的 科 學 研 究 , 因 此 可 用 以 探 討 科 學 與 社 會 文 化 的 關 係 。

一、科學探究歷程及特徵

此 處 先 歸 納 詮 釋 此 案 例 所 呈 現 的 科 學 探 究 歷 程 及 特 徵 : (一 )探 究 起 源 於 好 奇 與 疑 問 透 過 對 事 物 的 細 心 觀 察 和 紀 錄 , 發 現 有 興 趣 的 題 材 和 需 要 進 一 步 尋 找 證 據 驗 證 的 問 題 , 持 續 收 集 相 關 資 料 訊 息 時 , 也 隨 時 保 持 疑 問 , 評 估 資 料 訊 息 的 可 信 度 和 證 據 力 。 從 本 文 的 案 例 , 大 致 可 看 到 植 物 學 家 胡 克 在 探 究 蓪 草 的 過 程 中 , 所 提 出 的 一 系 列 的 問 題 , 如 :「 蓪 草 紙 與 其 他 紙 張 有 何 不 同 之 處 ? 」 所 觀 察 到 的 不 同 處 意 謂 著 有 需 要 進 一 步 探 討 「 製 作 蓪 草 紙 的 原 料 和 方 法 為 何 ? 」 當 知 道 是 由 植 物 的 髓 心 切 製 而 成 ,「 到 底 是 何 種 植 物 」 則 成 為 重 要 的 問 題 ; 當 描 述 所 獲 取 的 各 類 記 錄 時 , 胡 克 的 文 章 也 呈 現 出 他 的 疑 問,如:這 種 植 物「 是 木 本 還 是 草 本 ? 」 「 是 單 子 葉 還 是 雙 子 葉 ? 」「 應 該 屬 於 哪 個 分 類 群 ? 」「 實 際 生 長 的 環 境 和 繁 殖 的 方 式 為 何 ? 」 這 些 問 題 引 導 著 胡 克 對 蓪 草 長 達 二 十 多 年 的 探 究 。 另 從 現 今 的 觀 點 , 中 文 名 應 該 是 蓪 草 還 是 通 脫 木 , 也 可 以 是 個 值 得 辯 證 的 問 題 。 (二 )收 集 證 據 尋 求 解 釋 或 答 案 前 述 所 列 的 都 是 植 物 分 類 學 領 域 有 意 義 的 問 題 , 從 事 此 領 域 研 究 者 也 都 知 道 尋 求 解 答 的 方 法 , 即 是 取 得 完 整 的 植 株 或 標 本 。 雖 然 直 接 而 具 體 的 資 料 是 建 立 科 學 知 識 的 最 佳 途 徑 , 然 而 在 不 同 的 時 期 階 段 和 不 同 的 條 件 限 制 ( 如 儀 器 設 備 ) 下 , 所 獲 得 的 訊 息 並 非 皆 能 眼 見 為 憑 , 運 用 間 接 資 料 交 叉 檢 驗 , 也 是 科 學 家 用 來 論 證 、 推 理 和 解 釋 的 重 要 方 法 。 在 這 個 歷 史 案 例 的 年 代 , 旅 行 是 件 不 易 的 事 , 想 像 達 爾 文 在 小 獵 犬 號 航 程 中 就 耗 費 了 五 年 的 時 間 , 胡 克 未 能 親 自 旅 行 到 中 國 地 區 觀 察 蓪 草 , 只 得 請 託 他 人 到 當 時 尚 未 開 港 通 商 的 臺 灣 採 集 , 再 將 植 物 活 株 運 回 英 國 , 過 程 中 需 要 克 服 許 許 多 多 的 困 難 。 胡 克 論 述 驗 證 蓪 草 這 種 植 物 , 憑 藉 的 資 料 或 證 據 包 括 了 紙 張 成 品 、 莖 和 髓 心 、 製 作 工 具 、 繪 畫 、 信 件 等 記 錄 , 而 其 命 名 物 種 的 存 證 記 錄 是 詳 細 描 繪 特 徵 的 彩 圖 , 目 前 尚 未 查 到 當 時 命 名 依 據 的 標 本(模 式 標 本 ), 然 1855 年 在 邱園 開 花 的 蓪草 活 株 , 據 了 解 仍 代 代 相 傳 的 生 長 在 邱 園 裡 , 算 是 供 人 比 對 物 種 和 見 證 百 年 歷 史 的 活 體 標 本 。

(9)

(三 )論 證 為 科 學 知 識 確 立 的 主 要 過 程 胡 克 每 篇 關 於 蓪 草 紙 的 文 章 , 都 是 一 套 科 學 論 證,以 1830 年 的 文 章為 例 , 其 主 張(claim)為 「 米 紙 並 非 米 做 的 , 而 是 來 自 植 物 的 髓 心 」,證 據(evidence) 包 括 了 紙 張 有 細 胞 構 造 、 利 文 斯 通 提 供 的 莖 與 髓 心 標 本 、 與 哈 德 威 克 的 通 信 內 容 等 , 整 篇 文 章 以 這 些 僅 有 的 證 據 說 理(reasoning), 以 植 物 解 剖 學 的 理 論 規 準(theoretical criteria) 支 持 其 對 米 紙 植 物 所 做 的 推 論 。 科 學 論 證 的 正 當 性 和 權 威 性 是 建 構 在 證 據 的 豐 富 度 和 論 理 的 周 延 性 , 評 判 標 準 則 取 決 於 各 學 科 領 域 的 規 範(Sampson, Grooms, & Walker, 2011)。邱 園園 長 胡 克 從 事 植 物 分 類 學 研 究 多 年 , 憑 著 豐 富 的 經 驗 知 識 , 判 讀 各 類 資 料 訊 息 , 即 使 尚 未 取 得 完 整 植 株 的 直 接 證 據 , 仍 能 正 確 鑑 定 命 名 該 植 物 。 其 文 章 裡 詳 細 記 錄 證 據 的 資 料 來 源 , 及 如 何 評 估 資 訊 的 可 信 度 , 呈 現 此 學 科 領 域 的 論 證 形 式 。 (四 )研 究 成 果 的 溝 通 與 分 享 科 學 研 究 成 果 的 發 表 是 重 要 的 科 學 活 動 。 胡 克 在 1830 年 到 1856 年 間 為 蓪 草 紙 植 物 寫 了 五 篇 文 章 , 皆 發 表 在 其 任 職 機 構 — 邱 園 的 官 方 刊 物 上 , 以 現 今 觀 點 看 來 , 其 本 身 即 為 刊 物 的 發 行 者 和 作 者 , 並 沒 有 同 儕 審 查 的 機 制 。 然 而 在 那 個 時 代 , 分 享 研 究 心 得 和 新 發 現 的 博 物 學 文 章 , 設 定 的 讀 者 並 非 僅 限 於 專 業 社 群 的 同 儕 , 更 常 是 針 對 一 般 大 眾 可 以 瞭 解 的 內 容 所 撰 寫 的 科 普 文 章 。 當 為 了 符 合 專 業 發 表 , 如 在 生 物 分 類 學 領 域 的 新 種 命 名 , 文 章 中 則 出 現 以 拉 丁 文 描 述 特 徵 和 指 定 的 圖 或 標 本 , 具 備 這 些 特 徵 即 被 現 代 專 業 社 群 認 可 為 合 法 發 表 , 標 本 證 據 及 相 關 描 述 即 為 他 人 檢 核 的 依 據 , 胡 克 1852 年 的 文章 即 是 植 物分 類 學 新 種 發 表 的 典 型 格 式 。

二、科學本質特徵

科 學 史 或 科 學 家 故 事 常 被 視 為 科 學 本 質 教 學 的 素 材 , 但 前 提 是 教 學 者 必 須 能 分 析 出 史 例 或 故 事 中 的 科 學 本 質 面 向 , 並 判 斷 合 適 的 教 學 時 機 和 方 法 , 才 可 能 以 科 學 史 教 學 達 成 科 學 本 質 的 學 習 目 標(邱 奕 華、劉 湘 瑤,2014;Flick & Lederman, 2004)。 參 考 美 國 AAAS 的 Project 2061 出 版 的書 中 將 科 學 本 質 分 為 科 學 知 識 的 本 質 、 科 學 方 法 的 本 質 、 和 科 學 事 業 的 本 質 等 三 個 向 度(AAAS, 1993),前 段 所 述的 科 學 探 究歷 程 特 徵 , 即 已 反 映 了 科 學 知 識 和 科 學 方 法 的 本 質 , 例 如 : 從 蓪 草 的 命 名 過 程 可 看 到 植 物 分 類 學 知 識 隨 著 新 的 觀 察 證 據 的 出 現 而 改 變 , 以 及 科 學 探 究 起 源 於 人 類 對 自 然 事 物 的 好 奇 與 提 問 。 以 下 再 提 出 三 項 科 學 本 質 特 徵 , 以 強 調 本 史 例 呈 現 的 科 學 方 法 和 科 學 事 業 的 本 質 內 涵 : (一 ) 經 驗 和 觀 察 是 科 學 知 識 形 成 的 重 要 根 據 經 驗 證 據 是 解 釋 自 然 現 象 的 重 要 依 據 , 但 許 多 科 學 知 識 的 建 構 並 非 來 自

(10)

於 對 自 然 現 象 的 直 接 觀 察 。 此 案 例 所 分 析 的 胡 克 的 論 文 , 所 呈 現 的 是 他 如 何 從 間 接 的 資 料 和 證 據 , 包 括 不 完 整 的 標 本 、 信 件 、 口 述 資 料 和 繪 圖 等 , 逐 步 勾 勒 出 此 植 物 的 全 貌 。 經 驗 證 據 的 獲 得 和 再 現 是 科 學 活 動 中 重 要 的 一 環 , 以 分 類 學 研 究 領 域 而 言 , 標 本 的 保 存 與 資 訊 的 獲 取 , 皆 是 建 構 物 種 分 類 的 重 要 推 論 依 據 。 (二 )觀 察 與 推 論 是 理 論 負 載 的 科 學 家 的 先 備 知 識 、 經 驗 、 預 設 觀 點 都 可 能 影 響 他 們 提 出 的 問 題 , 和 如 何 進 行 觀 察 、 分 析 與 解 釋 資 料 。 如 前 段 所 述 , 胡 克 憑 藉 豐 富 的 植 物 分 類 學 知 識 , 在 尚 未 取 得 完 整 植 株 的 直 接 證 據 , 即 能 完 成 物 種 的 鑑 定 和 命 名 。 在 胡 克 正 式 發 表 該 物 種 的 前 後 , 也 曾 有 人 判 斷 為 不 同 的 分 類 群 , 也 就 是 為 此 物 種 的 分 類 地 位 提 出 了 競 爭 理 論 , 而 胡 克 身 為 邱 園 園 長 , 專 業 的 經 驗 和 權 威 使 其 正 確 命 名 的 紀 錄 持 續 保 留 至 今 。 (三 )科 學 與 社 會 文 化 密 切 相 關 科 學 是 社 會 文 化 的 產 物 , 受 到 政 治 、 經 濟 、 地 理 歷 史 、 思 想 價 值 觀 等 因 素 影 響 , 科 學 也 影 響 著 社 會 的 發 展 和 文 化 的 變 遷 。 此 案 例 引 介 的 博 物 學 研 究 與 歐 洲 地 理 大 發 現 和 殖 民 主 義 的 背 景 息 息 相 關 , 植 物 學 家 胡 克 所 探 究 問 題 即 源 於 當 時 的 經 貿 文 化 交 流 , 為 獲 得 物 種 鑑 定 的 證 據 資 料 , 也 仰 仗 個 人 的 社 群 網 絡 和 資 源 。 當 時 的 經 濟 植 物 學 研 究 , 為 貿 易 通 商 資 源 開 發 提 供 重 要 的 資 訊 , 同 時 也 將 中 國 沿 岸 和 臺 灣 的 產 業 文 化 傳 播 到 西 方 國 家 。 表 一 簡 要 列 出 筆 者 觀 察 蓪 草 事 件 中 所 反 映 出 的 科 學 本 質 向 度 和 內 涵 。 就 整 部 博 物 學 史 而 言 , 此 案 例 雖 只 是 冰 山 一 角 , 卻 不 失 為 一 個 中 小 學 生 物 科 教 學 的 好 題 材 。 本 文 藉 由 介 紹 蓪 草 的 發 現 和 命 名 歷 程 , 分 析 其 中 科 學 探 究 的 特 徵 和 科 學 本 質 的 面 向 , 期 望 能 拋 磚 引 玉 , 轉 化 為 教 學 實 例 。 舉 例 而 言 , 若 以 科 學 史 布 置 情 境 , 可 設 計 科 學 史 小 品 文 作 為 閱 讀 素 材 , 搭 配 提 問 讓 學 生 反 思 科 學 家 從 事 探 究 的 歷 程 和 科 學 知 識 發 展 的 特 徵 ; 或 以 當 時 學 者 對 米 紙 植 物 所 提 出 的 各 種 分 類 群 的 競 爭 理 論 , 引 導 學 生 收 集 分 類 型 態 特 徵 的 證 據 , 學 習 建 構 科 學 解 釋 和 論 證(Osborne, Erduran, & Simon, 2004), 並 發 覺 科 學 論 據 中 的 理 論 負 載 性 ; 抑 或 以 類 似 案 例 中 科 學 家 所 提 出 的 探 究 問 題(例 如:蓪 草 主 要生 長 在 沼 澤地 還 是 低 地 山 區)為題 材,讓 學生 設 計 研 究流 程 或 方 法 , 實 際 觀 察 操 作 和 蒐 集 資 料 , 最 後 提 出 結 論 , 發 表 研 究 專 題 成 果 等 , 以 親 身 體 驗 科 學 探 究 的 歷 程 。

(11)

表一 蓪草史例中的探究問題之科學本質內涵 蓪 草 史 例 事 件 概 述 對 應 的 科 學 本 質 內 涵 科 學 知 識 的 本 質 胡 克 對 米 紙 植 物 的 習 性 特 徵 描 述 隨 著 取 得 更 完 整 的 資 料 而 足 以 確 定 命 名 新 物 種,後 續 也 使 五 加 科 的 分 類 群 組 成 有 所 變 動 。 科 學 知 識 隨 著 新 的 觀 察 證 據 的 出 現 而 改 變 ( 科 學 知 識 的 暫 時 性 ) 科 學 方 法 的 本 質 胡 克 探 究 蓪 草 的 過 程 提 出 一 系 列 的 問 題,持 續 尋 找 證 據,並 多 方 檢 證 評 估 資 料 訊 息 的 可 信 度 和 證 據 力 。 胡 克 論 證 蓪 草 物 種 及 分 類 群,透 過 觀 察 各 種 直 接 和 間 接 的 資 料,包 括:乾 燥 的 植 物 片 段、手 繪 圖、信 件 記 錄,直 到 最 後 得 以 觀 察 到 開 花 植 株 。 胡 克 憑 著 豐 富 的 植 物 分 類 學 經 驗 知 識,即 使 尚 未 取 得 完 整 植 株 的 直 接 證 據,仍 能 正 確 鑑 定 命 名 該 植 物 。 胡 克 至 少 撰 寫 了 五 篇 文 章 介 紹 米 紙 植 物,1852 年 以拉 丁 文正 式 命 名 發 表 此 物 種,指 定 手 繪 圖 譜 或 標 本 作 為 他 人 檢 核 的 依 據 科 學 探 究 起 源 於 好 奇 與 疑 問 經 驗 和 觀 察 是 科 學 知 識 形 成 的 重 要 根 據 觀 察 與 推 論 是 理 論 負 載 的 科 學 研 究 成 果 透 過 公 開 發 表 接 受 檢 驗 科 學 事 業 的 本 質 蓪 草 工 藝 品 引 入 西 方,胡 克 視 蓪 草 為 重 要 的 經 濟 植 物,需 要 確 認 物 種 。 胡 克 透 過 各 種 管 道 獲 得 物 種 鑑 定 的 證 據 資 料 。 科 學 探 究 問 題 與 時 代 背 景 和 社 會 、 文 化 、 政 經 因 素 息 息 相 關 科 學 家 社 群 網 絡 和 資 源 交 流

(12)

參考文獻

吳 永 華(1999): 台 灣 植 物 探 險 : 十 九 世 紀 西 方 人 在 台 灣 採 集 植 物 的 故 事。臺 北: 晨 星 出 版 社 。 杜 少 虎(2008): 清 末 通 草 紙 水 彩 畫 中 的 中 國 民 俗 。 美 術 研 究 ,1, 64-67。 邱 奕 華 、 劉 湘 瑤(2014): 科 學 史 教 學 對 學 生 科 學 認 識 觀 與 概 念 學 習 的 影 響 : 不 同 教 學 順 序 的 比 較 。 科 學 教 育 學 刊 , 22(3),307-330。 洪 麗 雯(2007): 藝 術 與 產 業 的 交 會 : 清 末 臺 灣 蓪 草 之 運 銷 。 臺 灣 學 研 究 ,4, 61-76。 洪 麗 雯(2014): 天 使 的 羽 翼 : 蓪 草 工 藝 之 風 華 再 現 。 新 竹 : 新 竹 市 文 化 局 。 程 存洁(2008): 十 九 世 紀 中 國 外 銷 蓪 草 水 彩 畫 研 究 。 上 海 : 古 籍 出 版 社 。 楊 遠 波 、彭 鏡毅(2002): 臺 灣 植 物 概 況 。 載 於 楊 遠 波 、 劉 和 義 編 著 : 臺 灣 維 管 束 植 物 簡 誌 第 六 卷(pp.1-8)。臺 北:行 政 院 農 業 委 員 會 。 劉 棠 瑞(1962): 臺 灣 木 本 植 物 圖 誌。臺北: 臺 灣 大 學 農 學 院 。 劉 廣 定(2002): 中 國 科 學 史 論 集 。 臺 北 : 臺 灣 大 學 出 版 中 心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1993).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onymous. (1837). On rice paper.

Magazine of Botany and Gardening, British and Foreign, 3, 39-40.

Brewster, D. (1925). On the structure of rice paper.The Edinburgh Journal of

Science, 2, 135-136.

Fah, F. T. (2004). British Naturalists in

Qing China: Science, Empire, and Cultural Encount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arber, P. L. (2000). Finding order in

nature: The naturalist tradition from Linnaeus to E.O. Wilson.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Flick, L. B., & Lederman, N. G. (Eds.)

(2004).Scientific inquiry and nature of

science.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Fortune, R. (1857).A residence among the

Chinese: Inland, on the coast, and at sea. London: John Murray.

Hooker, W.J. (1830). Some account of the substance commonly known underthe name of rice paper. Botanical

Miscellany, 1, 88-91.

Hooker, W.J. (1850a). Chinese “rice-paper,” or “Bok-Shung.” Journal ofBotany and

Kew Garden Miscellany, 2, 27-29.

Hooker, W.J. (1850b). Chinese “rice-paper.”Journal ofBotany and Kew

Garden Miscellany, 2, 250-253.

Hooker, W.J. (1853). The rice-paper plant.Journal of Botanyand Kew

Garden Miscellany, 5, 79-84.

Hooker, W.J. (1856). Aralia

papyriferarice-paper plant.Curtis’s BotanicalMagazine, 4897.

Jenkins, E. W. (1994). HPS and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Remediation or re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6(6), 613-623. Kanehira, R. (1917). Formosan trees: An

Account of Trees, Shrubs, Bamboos, Palms and Tree Ferns.Taihoku: Bureau

of Productive Industries Government of Formosa.

Kerr, R. & Wood, N. (2004).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 5,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part 12. Ceramic technolog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ucks-Horsley, S., & Olson, S. (2000).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Matthews, M. R. (1994). Science teaching:

The rol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Nesbitt, M., Prosser, R. & Williams, I. (2010).Rice-paper plant –

Tetrapanaxpapyriferthe gauze of the

Gods and its products.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 27(1), 71-92.

Niaz, M. (2012).From ‘science in the

making’ to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science. NY: Routiledge.

Osborne, J., Erduran, S., & Simon, S. (2004).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argumentation in school science.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13)

Teaching, 41(10), 994-1020.

Perdue, R.E. &Kraebel, C.J. (1961). The rice-paper

plant:Tetrapanaxpapyriferum (Hook.) Koch. Economic Botany, 15, 165-179. Prosser, R., & Singer, B. (2010). Chinese

painting on Pith: A unique painting support. ManuscriptaOrientalia, 16(2), 57-67.

Sampson, V., Grooms, J. & Walker, J. P. (2011), Argument-Driven Inquiry as a way to help students learn how to participate in scientific argumentation and craft written argum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Science Education,

95, 217–257.

Seeman, B. (1852). Abstract of a journal kept duringthe voyage of H. M. S. Herald. Journal of Botany and Kew

Garden Miscellany, 4, 18-26.

Stuessy, T. F. (2009). Plant taxonomy: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omparative dat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sai, F.-W.(1999).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etrapanax pith paper artifacts.ICOM Ethnographic Conservation Newsletter,

數據

圖 一 : 胡 克 主 編 的 植 物 學 期 刊 封 面 ( 引 自 密 蘇 里 植 物 園 數 位 典 藏 資 料 庫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eter H
圖 四:胡 克 1853 年 命 名蓪 草 時 依 據的 植 物 模 式 圖 (Hooker, 1853, plate I & II,  論 文 影 像 取 自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胡 克 持 續 在 1853 年的 文 章 中討 論 蓪 草 在 台 灣 的 地 理 分 佈 和 繁 殖 方 式(Hooker,  1853: p.80), 其 記 載 的 分 佈 地 , 因 古 地 名 的 拼 音 不 易 考 證 , 但 初 步 看 來 , 應 有 紀 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Work in a collaborative manner with subject teachers to provide learners with additional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nd use English in the school.  Enhance teachers’ own

The Seed project, Coding to Learn – Enabling Primary Students to Experience a New Approach to English Learning (C2L), aims to explore ways to use coding as a means of motivating

- promoting discussion before writing to equip students with more ideas and vocabulary to use in their writing and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work in discussion groups and

1.8 Teachers should take every opportunity to attend seminars and training courses on special education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special needs and

In the third paragraph, please write a 100-word paragraph to talk about what you’d do in the future to make this research better and some important citations if any.. Please help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The objects on orange orbits (Mercury, Venus, Mars, Jupiter, and Saturn) rotate around the sun.. Johannes Kepler, Weil, Württemberg

哈佛大學教授夏爾(Jeanne Chall)1983 年曾以六個階段描述兒童學習 閱讀的歷程,這六個階段又可分成兩大部份,分別是: 「學習如何讀」(learn to read ),「透過閱讀學習知識」(read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