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集集地震序列之P波震源時間函數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集集地震序列之P波震源時間函數探討"

Copied!
9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地 球 科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集集地震序列之 P 波震源時間函數探討 Study of P-wave Source Time Function from Chi-Chi earthquake sequence. 研 究 生:馬若涵 指導教授:陳光榮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零七 年 七 月.

(2) 摘要 本研究藉由花蓮地區測站資料解算車籠埔斷層構造震源加速度 時間函數變化,使用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自由場強地動觀測計畫,運 用複數解載(complex demodulation)、P 波速度模型與 QP 三維衰減 構造,將花蓮地區原始地震加速度紀錄,進行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 函數的解算,從而瞭解集集地震序列之車籠埔斷層的震源特性。 震源時間函數可以看到地震事件發生當下,從震源產生地震波 的加速度絕對物理量值隨著時間的變化,藉由函數解算結果得到地 震事件的發震過程與地震加速度形式。本研究以解算震源 P 波加速 度時間函數的方法,排除地動加速度的影響因子,逐一消去場址與 儀器效應、路徑衰減效應等問題,而獲得集集地震序列斷層構造的 震源函數特性與震源錯動模式,並挑選兩個獨立的地震事件解算震 源時間函數,進行地震序列的分類。 透過解算結果推論,地震事件受到相異的應力模式,能夠解算 出不同的震源函數特性。因此震源時間函數能夠清楚辨識不同地震 事件的受力過程與震源特性,將來如果要判斷獨立的地震事件是否 屬於地震序列,震源時間函數是一種度量與輔助判斷的標準。. 關鍵字:複數解載、衰減構造、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I.

(3) 致謝 論文得以順利完成,承蒙導師陳光榮教授三年來的悉心指導與 提攜,在導師學術教學與為人處事的諄諄教誨等方面,都有長足的 收穫,在此誠摯表達學生的感謝之意。口試期間,承蒙林正洪博 士、黃柏壽博士、江協堂博士三位口試委員撥冗審閱論文,並提供 寶貴的指導與建議,使論文更趨完善,學生衷心感謝您們! 碩士三年的求學歷程中,由衷感謝研究室前輩-李正宇學長, 耐心指導實驗與程式的操作,並在徬徨時給予勉勵,提供諸多教育 教學與生活上的關懷協助。同時,亦感謝黃丞皥學長在離校後依然 不吝提供後輩論文的修改意見與幫助、高毓琦學姐在程式執行的奠 基與同窗王立程同學在學期間的鼎力相助,因為有研究室夥伴們的 奉獻,使後輩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謹以此文獻給親愛的家人、師長與親友,真心謝謝這段艱辛的 碩士生涯中陪伴身旁的每一位摯友,感謝至親的父母默默支持與陪 伴,無私關愛並擔當永遠的避風港,鼓勵女兒勇敢追尋自己的天 命,三言兩語無法傾訴內心悸動與感謝之情,在此致以崇高的敬 意,謝謝您們!. II.

(4) 目 錄 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致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目 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I 圖目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 表目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II 第一章. 緒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 文獻回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3 論文內容簡述與架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1 複數解載(complex demodul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2 計算震源 P 波各頻率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2.3 解算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第三章. 資料處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3.1 資料來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3.2 資料選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3.3 資料處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III.

(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討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4.1 集集地震序列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4.2 花蓮測站解算地震事件 I、J 之震源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4.3 非集集地震序列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4.4 震源機制解與震源時間函數的比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第五章. 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附錄 A. 地震事件 A~J 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41. 附錄 B. 原始地震紀錄與震源解算結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IV.

(6) 圖目錄 圖 1.1 地動加速度影響因素(工程科學研究室,2017) . . . . . . . . . . . . . . . . . . . . 2 圖 1.2 集集地震之震央分布圖(摘自 Kao and Chen,2000) . . . . . . . . . . . . . . . .5 圖 1.3 簡單震源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圖 1.4 複雜震源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圖 2.1 P 波路徑、各區塊走時與衰減構造示意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圖 3.1 測站位置與地震震央位置、全臺活動斷層分布圖 . . . . . . . . . . . . . . . . . 18 圖 3.2 地震事件資料處理流程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圖 4.1 花蓮測站解算集集地震序列事件 A~F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24 圖 4.2 測站位置與地震事件 A~F 震央位置、活動斷層局部放大圖 . . . . . . . . 25 圖 4.3 花蓮測站解算地震事件 A~F、I~J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27 圖 4.4 測站位置與地震事件 A~F、I~J 震央位置、活動斷層局部放大圖 . . 28 圖 4.5 花蓮測站解算地震事件 A~H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31 圖 4.6 測站位置與地震事件 A~H 震央位置、活動斷層局部放大圖 . . . . . . . . 32 圖 4.7 測站位置與地震震源機制解、活動斷層局部放大圖 . . . . . . . . . . . . . . . 34 圖 A.1 地震事件 A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圖 A.2 地震事件 B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圖 A.3 地震事件 C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圖 A.4 地震事件 D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圖 A.5 地震事件 E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圖 A.6 地震事件 F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圖 A.7 地震事件 G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圖 A.8 地震事件 H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48 圖 A.9 地震事件 I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 49 圖 A.10 地震事件 J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 . . . . . . . . . . . .50 V.

(7) 圖 B 地震事件 A 之測站原始地震紀錄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51 圖 B 地震事件 B 之測站原始地震紀錄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63 圖 B 地震事件 C 之測站原始地震紀錄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65 圖 B 地震事件 D 之測站原始地震紀錄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70 圖 B 地震事件 E 之測站原始地震紀錄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76 圖 B 地震事件 F 之測站原始地震紀錄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81 圖 B 地震事件 G 之測站原始地震紀錄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84 圖 B 地震事件 H 之測站原始地震紀錄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85 圖 B 地震事件 I 之測站原始地震紀錄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67 圖 B 地震事件 J 之測站原始地震紀錄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 . . . . . . . .73. VI.

(8) 表目錄 表 3.1 本研究使用之地震事件資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表 4.1 花蓮測站解算集集地震序列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峰值 . . . . . . . .23 表 4.2 本研究所使用地震事件之震源參數(整理自 USGS). VII. . . . . . . . . . . . . . . . . 35.

(9)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臺灣島四面環海,地形變化多端,因位處於地質構造極為複雜 的位置,造就了臺灣今日多樣貌的地質與地形地貌。板塊邊界經常 是地殼不穩定與變動較大的地區,臺灣正好位於年輕活躍的板塊邊 界上,在地殼構造上屬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使得臺 灣地區地殼變動激烈,板塊運動導致地震發生頻繁。 影響地震災害的其中一項重要因素即為地表晃動程度-震度, 而震度更與地表加速度變化息息相關,所以推估地表加速度程度成 為防治地震災害重要的參考指標。當地震發生時,由震源產生地震 波穿越不同組成的地下地體構造至測站,並由加速度型地震儀紀錄 下來。被記錄的加速度地震紀錄分別受到震源效應(source effects)、路徑效應(path effects)、及場址效應(site effects) 的綜合影響(圖 1.1)。 在地震工程與防震減災之實際應用上,考慮結構物耐震設計之 合理的經濟效益,因此需推估地表晃動程度,排除測站所在位置之 局部地層構造引起的場址震波放大效應,進一步消除隨著距離增加 致使加速度振幅逐漸衰減的路徑效應,最終獲得震源效應,並推估 震源釋放能量之大小及破裂特性。 1.

(10) 能量無法直接觀測,需透過計算斷層滑動面積及距離來代表震 源釋放的能量大小。經由地震學家及地球物理研究人員的努力研 究,目前對地震成因、地震波速度模型及三維衰減構造已有長足的 進步。如研究震源加速度時間函數的解算,對震源特性將能有更深 入的了解;如能建立完整的震源特性分析,透過地震波衰減構造亦能 估算具有場址效應的測站地動特性,並實際應用於都市耐震設計的 合理規範,以及國家大型特殊結構物的防震減災。. 圖 1.1 地動加速度影響因素(工程地震學研究室,2017). 2.

(11) 1.2 文獻回顧 早期研究地震震源特性分析,並進行斷層類型與地震序列的分 類方法眾多,例如以格林函數的波行逆推求得斷層破裂面上的錯動 情形,進而求出臺灣中大型地震之震源參數經驗公式(吳,2000), 唯遠震受到路徑衰減效應影響大,因忽略衰減構造的計算而影響震 源參數的特性分析。使用 Frohlich 三角圖法將震源機制分類為三種 斷層錯動類型,省略辨識斷層面與輔助面的不定性問題,從而瞭解 臺灣地震地體構造之地殼應力型態(江,2005)。 在一系列地震中,具有相同地震發生特性(如時間、空間分 布),依照發生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即為地震序列。同一系列中之 地震規模最大者稱為主震,主震之後發生的地震為餘震。過去亦曾 使用震源機制解對集集地震序列進行分類 (Kao and Chen,2000), 分析集集主震的震源特性與餘震序列破裂型態(圖 1.2),顯示車籠 埔斷層東側的上盤區域屬於逆斷層機制,並發現同一震源地區解算 出破裂型態迥異的震源機制,反映該區域的地殼應力型態在主震之 後重新調整的現象。 針對集集主震與餘震事件的分類,使用 HYPO71 選站定位法重新 定位 1022 嘉義地震、震源機制解與區域應力的反演結果,顯示地震 事件與相近的梅山斷層、九芎坑斷層沒有直接關連,應為一逆斷層 3.

(12) 機制之向西傾斜 30 度的盲斷層所引起(顧,2011)。 震源破裂時間函數為分析震源特性的其中一項方法,函數的型 式包含簡單震源時間函數(圖 1.3)與複雜震源時間函數(圖 1.4)。從 震源加速度時間函數的解算,分析臺灣不同地區之地體構造與加速 度特徵,顯示震源時間函數為研究震源特性的可靠方法(高,2017; 黃,2017). 4.

(13) 圖 1.2 集集地震的主震(綠色星號)及餘震(黑色圓圈)之震央分布圖 所有地震震源機制解均以震源球之下半球投影表示(Kao and Chen,2000). 5.

(14) 圖 1.3 簡單震源時間函數. 圖 1.4 複雜震源時間函數. 6.

(15) 1.3 論文內容簡述與架構 本研究使用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的解算,以研究集集地震 序列之震源特性,並進行地震事件的分類。全文共分為五個章節, 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文獻回顧、論文內容架構;第 二章為本論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含複數解載(complex demodulation)、P 波速度模型與 QP 三維衰減構造、及震源 P 波加速 度時間函數的解算;第三章為地震資料的處理流程,包含資料來源 與選取方式,藉由程式來輔助解算震源時間函數;第四章為地震資 料的解算結果與討論,透過解算震源加速度時間函數的結果與前人 研究的地震序列分類比較,討論震源時間函數解算的可靠性;第五 章總結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討論與結論。. 7.

(16) 第二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原始地震加速度紀錄解算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高毓琦,2017;黃丞皞,2017),研究流程包含(I)複數解載 (complex demodulation) (II)計算震源 P 波各頻率加速度時間函數 (III)解算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2.1 複數解載(complex demodulation) 為了由原始地震加速度紀錄中取得目標頻率分量之加速度振幅 變化值,並進一步解算出震源加速度時間函數,本研究使用快速傅 立葉轉換時間序列之資料處理方法-複數解載(complex demodulation),以此方法解離地震觀測紀錄目標頻率分量中,其振 幅強度隨時間的變化,進而求出振幅的絕對物理量值(劉貞伶, 2009)。 複數解載的處理流程主要為(a)快速傅立葉變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 (b)餘弦鐘形濾波器(cosine bell filter) (c)頻 率平移(phase shift) (d)傅立葉逆變換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8.

(17) 假設一個時間序列為週期函數,其固定頻率為 f0,且  0 = 2  f0,則此時間序列函數可表示為:. X (0 , t )  A cos(0t   ). (2.1). 其頻率分量 f0 稱為中央頻率,A 為 f0 的振幅,  為 f0 的相位。將 (2.1)式展開並乘上時序的變數,使頻率位移至零,定義每個頻帶產 生的序列為: X s (t )  X (0 , t )e  iω' t. (2.2). XS(t)的意義為 X(  0,t)在頻率域中向左平移(  ’/2  )後的時序函數。 將 X(  0,t)展開後,XS(t)成為: X s (t )  X (0 , t )e  iω't. e 2 A  e 2 . A. i(ω0 t   ). e. - i(ω0 t   ). - i (ω' ω0 )t   . e. e.  iω' t. - i (ω' ω0 )t   . . (2.3). 令 '  0  . X s (t ) . e 2. A. - i ( 2ω0   )t   .  e - i(ωt  . . (2.4). 如果將 XS(t)頻率平移,取  ’趨近於  0,即   →0,則  t <<  可忽 略不計,XS(t)可以簡化為:. X s (t ) . e 2. A. - i ( 2ω0   )t   .  e i. . (2.5). 將位移的頻率序列 XS(t)執行低通濾波處理,濾除所有較高頻資料, 可得到一精簡的時序函數: 9.

(18) X d (0 , t ) . A 2. e i. (2.6). 由此 X d (0 , t ) 式中可以解出振福與相位:  ImageX d (0 , t )   RealX d (0 , t ) .  (t )  tan 1  A(t ) . X d 0 , t  cos (t ). (2.7). 複數解載(complex demodulation)即利用快速傅立葉變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將資料時間域轉換為頻率域,對頻率域進 行濾波和頻率平移(phase shift)的資料處理方法。複數解載能夠濾 取時間序列中的單一頻率分量,並解離出單一頻率之振幅、相位的 時間函數變化。. 10.

(19) 2.2 計算震源 P 波各頻率加速度時間函數 震波在介質傳遞過程中能量會受到耗損,當震波的原始能量 E0 經過一個週期 T 的能量耗損率為ΔE,則震波能量變化可表示如下: 2 ΔE  Q E0. (2.8). 震波從震源傳遞到測站過程中,每經過一個週期 T 會造成能量損失 衰減ΔE,假設震波傳遞時間為 t,介值衰減因子為 Q,則: ΔE  E 0 . 2 t  Q T. (2.9). 因為 T=1/f,所以(2.9)式可以寫成: ΔE  E 0 . 2 tf Q. (2.10). 當震波到達測站之剩餘能量為 E ,因此: E  E 0  ΔE.  E0  E0 .  E 0 (1 . 2 f t Q. 2  f  t) Q. (2.11). 由(2.11)式可以改寫為: E 2 1 f t E0 Q. (2.12). 已知振幅平方值與能量成正比,因此當頻率 f i 之震波,從初始振幅 11.

(20) A i 傳遞到測站的相對振幅為 a i ,則可以得到: ai  Ai. E 2  (1   fi  t i ) E0 Q. (2.13). 當震波由震源傳遞到測站所經過的每一個衰減區塊中,具有不同的 衰減因子 Q,並以不同的走時 t 傳遞。 如果已知某一個地震之震源位置,將解離出目標頻率的加速度 振幅變化值,根據震波之波線路徑計算各區塊內走時與衰減因子(圖 2.1),本階段消除路徑效應即可得到震源 P 波各頻率加速度時間函 數。. 圖 2.1 P 波路徑、各區塊走時與衰減構造示意圖(K.J.Chen,1993). 12.

(21) 2.3 解算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將傅立葉級數(Fourier Series)之震源時間函數 S(t)定義為: S(t)  2 A COS(i) (t)cos(2πfi t)  A sin(i) (t)sin(2πfi t) n. i 1. n.  2 A i (t)cos(2πfi t) -φ(t). (2.15). i 1. -1.  A sin(i) (t)    A COS(i) (t) . 其中 φ(t)  tan . 將測站地震紀錄 R(t)定義為: R(t)  2 a COS(i) (t)cos(2πfi t)  a sin(i) (t)sin(2πfi t) n. i 1. n.  2 a i (t)cos(2πfi t) -φ(t). (2.16). i 1. -1.  a sin(i) (t)    a COS(i) (t) . 其中 φ(t)  tan . Ai 為頻率 fi 所對應之震源初始加速度振幅,ai 為頻率 fi 所對應之地 震記錄加速度振幅,φ 為相位角。 使用複數解載法(complex demodulation)可以求得(2.16)式中的 a1(t)、a2(t)……an(t)值,將其值代入(2.12)式可以求得 A1(t)、 A2(t)……An(t)值,可表示如下: A i ( t )  a i (t) . 1 (1 . 2  fi  t i ) Q 13.

(22) 若波線經過 m 個衰減區塊時,其各區塊衰減因子 Q 值分別為 Q1、 Q2……Qm,所對應之區塊內走時分別為 t1、t2……tm,則可列式如下: A i ( t )  a i ( t) . 1 2 (1    fi  t j ) Qj. j=1,m. i=1,n. (2.17). 將(2.17)式結果代入(2.15)式即可得到震源加速度時間函數 S(t)。 震波從震源傳遞到測站的過程中,會受到路徑效應與場址效應 的影響,震波能量會受到衰減,亦可能有測站場址能量異常放大或 儀器問題。為了從測站紀錄順利的解算出震源時間函數,使用多站 法來消除有場址與儀器問題的測站,將異常的測站紀錄、與標準差 外的函數解算結果刪除,以降低場址效應對解算震源時間函數的影 響。亦在解算過程中使用複數解載、P 波速度模型、與三維衰減構 造消除路徑衰減效應,以逆推求得震源效應。本論文研究將花蓮地 區各測站解算結果平均,以求得花蓮測站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 函數。. 14.

(23) 第三章 資料處理 3.1 資料來源 本研究使用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自由場強地動觀測計畫(Taiwan Strong Motion Instrumental Program,TSMIP)臺灣地區地震資 料。全臺共有七大分區觀測站,包括台北地區、中部地區(桃園、新 竹、苗栗、臺中、彰化、南投)、雲嘉南地區、高屏地區、臺東地 區、花蓮地區、宜蘭地區,共 720 個觀測站。 強震觀測網用以蒐集分析強震紀錄在不同地質環境的地動特 性,提供強地動資料之加速度紀錄波譜。各分區測站的加速度型地 震儀(又稱強震儀),連接震度顯示器,可以直接顯示當地的震度 值,並紀錄地盤振動的加速度值,負責監測紀錄中、大型地震,為 地震防災及工程方面應用一極為重要的資料來源。 自由場強地動觀測計畫在集集地震時,收錄許多近斷層的強地 動資料,提供全球地震工程學者深入研究,並獲得突破性成果。其 中,花蓮分區各測站所使用的儀器型號包括 A800、A900、IDS、 SSA、CVA、SMTA 等多種強震儀,紀錄取樣頻率為每秒 200 點或 250 點。. 15.

(24) 3.2 資料選取 為了瞭解臺灣地區地震地體構造之震源特性,並解決地震波從 震源傳遞到各測站路徑中能量衰減之路徑效應、及各測站不同地質 環境造成地震波異常放大之場址效應問題,本研究搭配單一地震波 之速度構造(Roecker et al.,1987)與能量衰減構造,求出單一地震 波之震源時間函數。據此選擇計算 P 波最短路徑以求得震源時間函 數,使用自由場強地動觀測網,挑選全臺七大分區觀測站與地震事 件震央距離超過 60 公里以上者,未超過者即廢棄刪除,以避免地震 波相重疊。 根據上述條件,本研究自 1999 年 9 月至 2009 年 11 月之花蓮地 區測站紀錄車籠埔斷層構造的地震資料,選取共 8 個地震事件進行 震源時間函數的解算,以期能進一步了解車籠埔斷層帶的震源特 性。另外,亦選取震央位置發生於車籠埔活動斷層帶附近之地震事 件 H(表 3.1),及與集集地震序列發生時間接近之地震事件 G(表 3.1),進行震源時間函數解算,並與集集地震序列進行分析比對。 最後,本研究共挑選 10 個加速度紀錄之芮氏規模大於 6.0 的地震事 件來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討論。本研究所使用之地震資訊如表 3.1 所示,其自由場強地動觀測站位置與車籠埔斷層構造、地震震央位 置分布如圖 3.1 所示。 16.

(25) 表 3.1 本研究使用之地震事件資訊,依照地震序列與日期排序 事件編號. 時間(UT). 緯度(N). 經度(E). 芮氏規模(ML) 深度(km). A. 1999.0920.1747. 23.8525. 120.8155. 7.30. 8.00. B. 1999.0920.1757. 23.91167. 121.0443. 6.44. 7.68. C. 1999.0920.1811. 23.86483. 121.0672. 6.70. 12.49. D. 1999.0922.0014. 23.82633. 121.0467. 6.80. 15.59. E. 1999.0925.2352. 23.85417. 121.0023. 6.80. 12.06. F. 2000.0610.1823. 23.901. 121.1092. 6.70. 16.21. G. 1999.1022.0218. 23.517. 120.4225. 6.40. 16.59. H. 2009.1105.0932. 23.789. 120.7187. 6.15. 24.08. I. 1999.0920.1816. 23.8615. 121.0408. 6.66. 12.53. J. 1999.0922.0049. 23.76467. 121.0313. 6.20. 17.38. (摘自中央氣象局地球物理資料管理系統。自由場強地動觀測網。). 17.

(26) 圖 3.1 本研究使用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自由場強地動觀測計畫測站位置與地震震 央位置、全臺活動斷層分布圖。圖中三角形符號為花蓮地區測站位置; 星形符號為地震震央位置;紅色粗線條為車籠埔活動斷層位置;紅色細 線條為全臺活動斷層位置。. 18.

(27) 3.3 資料處理 本研究解算單一地震事件的震源時間函數,處理流程大致分為 四個步驟: 一、 下載中央氣象局地球物理資料系統中,花蓮地區測站篩選震央 距超過 60 公里之地震事件紀錄 ASCII 檔,進行各測站加速度 紀錄振幅能量變化繪圖與判讀,並以肉眼判斷 P 波初達測站時 間。 二、 使用複數解載(complex demodulation)求出單一測站紀錄之各 頻率加速度振幅能量值。 三、 為求出單一事件花蓮地區所有測站的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 數,本研究使用 P 波速度模型和衰減構造,求出 P 波最短路徑 與走時,將單一測站紀錄之各頻率加速度振幅能量值加以計 算。其操作流程包含在 CMD 程式中輸入取樣頻率為每秒 200 點、頻率範圍在 4~10HZ 之間、頻率取樣間隔 0.5HZ、取樣頻 寬亦為 0.5HZ,並輸入以肉眼判斷的 P 波初達測站時間、與衰 減值,即可逆推求得測站震源 P 波目標頻率加速度時間函數。 加總所有目標頻率之函數即可解算出單一地震事件花蓮地區所 有測站的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19.

(28) 四、 使用多站法消除場址效應,刪除標準差之外的震源時間函數、 並使用內插法將取樣頻率統一為每秒 200 點,以方便進行加總 平均。藉由這個資料處理過程消除場址效應與儀器效應,即可 求得單一地震事件之花蓮地區所有測站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 間函數(附錄 A)。. 將 10 個地震事件紀錄檔重複執行上述流程之第二~四步驟,最 終可解算出所有選取的地震事件之震源時間函數,並進行後續結果 分析與討論。本研究地震資料處理流程如圖 3.2 所示。. 20.

(29) 選取單一地區之測站 加速度紀錄震矩規模 5.0 以上的地震事件. 確認測站與震央是 否距離 60 公里以上. 否. 廢棄刪除. 是 運用複數解載與快速複利 葉轉換,計算單一地區所 有測站之加速度紀錄波譜. 獲得單一測站地震紀錄之 各頻率加速度振幅能量值. 解算 所有 地震 事件. 運用波線追跡求 P 波最 短路徑,計算測站各頻 率加速度振幅能量值. 程式輸入取樣頻率每秒 200 點、頻率範圍 4~10HZ、頻 率取樣間隔與頻寬 0.5HZ、 初達 P 波到站時刻、衰減值. 獲得單一地震事件之花蓮 地區各測站震源 P 波目標 頻率加速度時間函數. 進行震源時間函數之峰值對齊、 刪除標準差外之震源時間函數、 使用內插法統一取樣頻率為每秒 200 點、平均化場址儀器效應. 獲得單一地震事件之花 蓮地區所有測站平均震 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集集地震序列之 P 波震源時間函數. 圖 3.2 地震事件資料處理流程圖 21.

(3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討論 4.1 集集地震序列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本研究將選取的數個地震事件,依照資料處理流程之步驟,逐 一解算出地震事件 A~F 的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前十秒,如圖 4.1 所示。花蓮地區測站紀錄地震事件 A(集集地震序列主震)的原始 地震加速度紀錄,包含 55 筆測站資料,去除檔案移失者尚可針對 53 筆測站紀錄進行初達波判定到時與解算震源時間函數,其測站與 震央距離介於 62~104 公里之間,原始地震紀錄與函數解算結果參 照附錄 B。刪除檔案品質不佳的解算結果,最後將 22 筆測站加速度 紀錄解算結果加以整合平均,以去除測站場址與儀器效應,地震事 件 A 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峰值為 5.75 gal,如圖 A.1 所示。 在地震序列中,同一系列之地震中規模最大者稱為主震(MainShock),同一系列中,在主震之後發生的地震稱為餘震(AfterShock)。本研究選取的地震事件 B~F(集集地震序列餘震)原始地震 加速度紀錄,依據相同的處理方式,刪除檔案品質不佳的解算結 果,其測站與震央距離介於 60~90 公里之間。最後將地震事件 B~ F 的加速度紀錄解算結果分別加以整合平均,解算出五個地震事件 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如圖 A.2~圖 A.6 所示。地震事件 B~ F 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峰值參見表 4.1。 22.

(31) 表 4.1 花蓮測站解算集集地震序列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峰值。 地震事件編號. A. B. C. D. E. F. 函數峰值(gal). 5.75. 5.32. 5.01. 5.66. 5.22. 6.97. 從圖 4.1 中可發現地震序列中的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彼 此的起伏變化具有高度相關性,6 個地震事件的函數峰值落在平均 5.7gal。就能量累積的觀點來看,車籠埔斷層屬於低角度逆衝斷 層,函數圖的加速度起伏變化從初始的-4~0gal 範圍持續累積能 量,直到約 5.7gal 左右抵達峰值,釋放能量而後逐漸下降至 0gal,反映集集地震序列之震源破裂過程。 前人文獻(Kao and Chen,2000)未將發生於 2000 年 6 月的地震 事件 F 列入地震序列中,經函數解算結果與集集地震序列之函數加 速度起伏變化一致,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結果相吻合。將地震 事件 A~F 震源時間函數解算結果與前人文獻提供的集集地震序列相 比對,本研究透過地震事件函數解算結果進行地震序列的分類,其 分類結果同樣都屬於集集地震序列。根據解算結果來進行地震序列 分類皆與前人的分類結果相符合,推論震源時間函數具有辨識地震 序列的可靠性。. 23.

(32) 圖 4.1 花蓮地區測站資料解算集集地震序列事件 A~F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紅色實線為地震事件 A(集集地震序列主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紅色虛線為地震事件 B~F(地震序列餘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24.

(33) 圖 4.2 測站位置與地震震央位置、活動斷層局部放大圖。 圖中三角形符號為花蓮地區測站位置; 紫色星形符號為集集地震序列事件 A~F 震央位置; 紅色粗線條為車籠埔活動斷層位置。. 25.

(34) 4.2 花蓮測站解算地震事件 I、J 之震源時間函數 根據前人文章分類 I 事件與 J 事件同樣列於集集地震序列中 (Kao and Chen,2000) ,解算地震事件 I 的原始地震紀錄,加以整 和平均後得到地震事件 I 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峰值為 2.78 gal,如圖 A.9 所示。解算地震事件 J 的原始地震紀錄並整和平均後 得到地震事件 J 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峰值高達 9.2 gal,如 圖 A.10 所示,研判本研究在震源時間函數解算結果中,未順利排除 場址效應或儀器問題。 I 事件用以解算函數的測站資料包含和中測站(HWA022)、和平 國小(HWA045)、崇德國小(HWA045),根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之 分類結果顯示,該事件之測站位置地質分別屬於大南澳片岩、臺地 堆積、沖積層。而 J 事件解算函數的測站資料包含國福國小 (HWA048)、忠孝國小(HWA013)、信義國小(HWA014),該事件之測站 位置地質全部屬於沖積層地形,因此研判該事件因原始地震紀錄數 量過少,且 3 個紀錄的測站位置皆位於沖積層,場址效應影響較 大。根據上述推測將 I 事件與 J 事件列為異常函數解算結果,影響 解算結果的原因尚須更多研究證據加以佐證,排除該兩個異常事件 仍不影響集集地震序列具有一致性的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解算 結果。 26.

(35) 圖 4.3 花蓮地區測站資料解算地震事件 A~F、I~J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紅色曲線為集集地震序列事件 A~F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黑色曲線為地震事件 I~J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27.

(36) 圖 4.4 測站位置與地震震央位置、活動斷層局部放大圖。 圖中三角形符號為花蓮地區測站位置; 紫色星形符號為集集地震序列事件 A~F、事件 I~J 震央位置; 紅色粗線條為車籠埔活動斷層位置。. 28.

(37) 4.3 非集集地震序列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本研究選取的這兩個較有爭議性的地震事件 G、H,分別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解算後,進行分析討論,如圖 4.5 所示,可發 現與集集地震序列中的震源時間函數有極大差異。 花蓮地區測站解算地震事件 G 的原始地震加速度紀錄,包含 4 筆測站資料,去除檔案移失者將 3 筆測站紀錄進行初達波判定到時 與解算震源時間函數,其測站與震央距離介於 102~130 公里之間。 將 3 筆測站加速度紀錄解算結果加以整合平均,以去除測站場址與 儀器效應,地震事件 G 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峰值為 1.895 gal,如圖 A.7 所示。 地震事件 G 的震央發生位置位於車籠埔斷層西南方-嘉義,如 圖 4.4 所示。其事件發生時間介於集集地震序列的餘震發生時間 內,因此當時頗受爭議,在前人文獻(Kao and Chen,2000)所分類 的地震序列中,包含該嘉義地震事件 G。從圖 A.7 的平均震源函數 解算結果,可發現函數圖的加速度起伏變化從初始的-0.5gal 左右 緩慢上升到約 1.895gal 左右抵達峰值,釋放能量而後逐漸下降至1gal 左右。該事件 G 與集集地震序列之震源時間函數的起伏變化相 對較平緩,與車籠埔斷層之震源特性有明顯不同,因此本研究將該 地震事件列為非集集地震序列之地震。 29.

(38) 地震事件 H 的發生時間雖然在集集主震 10 年後才發生,但震央 位置位於車籠埔斷層線與雙冬斷層線之間,十分接近集集地震之主 震震央,如圖 4.6 所示。將 H 事件的 14 筆測站紀錄進行初達波判定 到時與解算震源時間函數,其測站與震央距離介於 80~119 公里之 間。刪除檔案品質不佳的解算結果,將 9 筆測站加速度紀錄解算結 果加以整合平均,得到地震事件 H 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從圖 A.8 可發現平均震源函數解算結果的加速度起伏變化從初 始的-1.5gal 左右緩慢上升到約 2.5gal 左右抵達峰值,釋放能量而 後逐漸下降至 0gal 左右。本研究認為 H 事件的震源函數解算結果與 集集地震序列函數有明顯的差異,因此本研究將該地震事件列為非 集集地震序列之地震。研判 H 事件與集集地震序列的震源錯動模式 不同,函數圖曲線較平緩,確切原因尚待未來近一步研究。 根據上述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解算結果,同一個地震序列 可繪出一致的震源時間函數,但是,非地震序列所繪出的震源時間 函數與序列中的地震完全不同,因此本研究可將不同地震序列的震 源函數解算結果明顯區分出來,並討論其震源特性,提高本研究應 用於辨識不同地震序列的特色之可行性。. 30.

(39) 圖 4.5 花蓮地區測站資料解算地震事件 A~H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紅色曲線為集集地震序列事件 A~F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藍色曲線為非集集地震序列事件 G~H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31.

(40) 圖 4.6 測站位置與地震震央位置、活動斷層局部放大圖。 圖中三角形符號為花蓮地區測站位置; 紫色星形符號為集集地震序列事件 A~F 震央位置; 藍色星形符號為非集集地震序列事件 G~H 震央位置; 紅色粗線條為車籠埔活動斷層位置。. 32.

(41) 4.4 震源機制解與震源時間函數的比較 地震事件 A~H 之芮氏規模介於 6.15~7.3,本研究所使用之 地震事件震源參數,如表 4.2 所示。其地震事件之地震海灘球乃利 用地震矩張量逆推求得震源機制解(圖 4.7),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 整理的震源機制解,顯示車籠埔斷層為低角度具有左移的逆衝斷 層。地震事件 G 的震央位置在嘉義,為具有走向滑移的逆衝斷層, 由東南方往西北方向擠壓。地震事件 H 為走向滑移斷層,兩者皆與 車籠埔斷層面解不相同。 震源時間函數的加速度起伏變化與斷層傾角、破裂面積有高度 相關性,逆衝斷層的解算結果顯示加速度起伏變化較劇烈,當峰值 超過一定值後,能量釋放遇到阻力即減速;走向滑移斷層的解算結果 則較趨於平緩,沒有劇烈的加速度起伏變化。因此本研究解算震源 時間函數與前人解算震源機制解結果相符合,驗證地震事件 A~F 為 同一集集地震序列並具有高度相關性的函數變化,而地震事件 G、H 為不同於地震序列 A~F 的獨立地震事件,並具有與集集地震序列不 相同的震源時間函數變化。研判函數解算結果亦受到震源機制解之 地震波到達花蓮測站方位角與入射角的影響,而解算出相異的函數 結果。透過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的解算,能夠清楚辨識不同地 震事件的震源特性與震源錯動模式。 33.

(42) 圖 4.7 測站位置與地震震央位置、活動斷層局部放大圖。 圖中三角形符號為花蓮地區測站位置; 海灘球符號為集集地震序列事件 A、D~F、J 之震源機制解與震央位置; 海灘球藍色符號為非集集地震序列事件 G~H 之震源機制解與震央位置; 紅色粗線條為車籠埔活動斷層位置。 (震源機制解整理自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 34.

(43) No.. A. B. C. D. E. F. G. H. I. J. Magnitude. 7.7 mwc. 6.1 mb. 6.1 mb. 6.4 mwc. 6.5 mwc. 6.4 mwc. 5.9 mwb. 5.6 mwb. 6.2 mb. 5.8 mwc. Location. 23.772°N 120.982°E–. 23.785°N 121.202°E–. 23.746°N 121.189°E–. 23.729°N 121.167°E–. 23.738°N 121.158°E–. 23.843°N 121.225°E–. 23.445°N 120.506°E–. 23.731°N 120.744°E–. 23.756°N 121.246°E–. 23.642°N 121.136°E–. Depth. 33.0 km. 33.0 km. 33.0 km. 26.0 km. 17.0 km. 33.0 km. 33.0 km. 18.0 km. 33.0 km. 33.0 km. Origin Time. 1999-09-20 17:47:18.49 0 UTC. 1999-09-20 17:57:16.09 0 UTC. 1999-09-20 18:11:53.65 0 UTC. 1999-09-22 00:14:39.15 0 UTC. 2000-06-10 18:23:29.32 0 UTC. –. –. –. –. 377. 1999-10-22 02:18:58.56 0 UTC –. 2009-11-05 09:32:56.56 0 UTC. Number of Stations. 1999-09-25 23:52:48.66 0 UTC –. 217. 1999-09-20 18:16:18.51 0 UTC –. 1999-09-22 00:49:42.77 0 UTC –. Number of Phases. –. –. –. –. –. –. –. –. –. –. Minimum Distance. 0.0 km (–). 0.0 km (–). 0.0 km (–). 0.0 km (–). 0.0 km (–). 0.0 km (–). 0.0 km (–). 0.0 km (–). 0.0 km (–). 0.0 km (–). Travel Time Residual. 1.11 s. 0.83 s. 0.83 s. 0.89 s. 0.91 s. 1.03 s. 0.97 s. 0.88 s. 0.90 s. 0.80 s. Azimuthal Gap. –. –. –. –. –. –. –. 23°. –. –. FE Region. TAIWAN (244). TAIWAN (244). TAIWAN (244). TAIWAN (244). TAIWAN (244). TAIWAN (244). TAIWAN (244). TAIWAN (244). TAIWAN (244). TAIWAN (244). 表 4.2 本研究所使用地震事件之震源參數(整理自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 35.

(44) Review Status. REVIEWED. REVIEWED. REVIEWED. REVIEWED. REVIEWED. REVIEWED. REVIEWED. REVIEWED. REVIEWED. REVIEWED. Catalog. US. US. US. US. US. US. US. US. US. US. (usp0009eq0). (usp0009eq2). (usp0009eq6). (usp0009euk). (usp0009f1e). (usp0009ucq). (usp0009gd0). (usp000h3s7). (usp0009eq7). (usp0009eup). Location Source. US6. US3. US3. US4. US4. US4. US4. US4. US3. US4. Magnitude Source. HRV3. US3. US3. HRV2. HRV2. HRV2. US4. US4. US3. HRV2. Contributor. US6. US3. US3. US4. US4. US4. US4. US4. US3. US4. Strike. NP1 210°. -. -. NP1 327°. NP1 187°. NP1 201°. NP1 178°. NP1 230°. -. NP1 3°. NP2 183°. NP2 12°. NP2 342°. NP2 46°. NP2 344°. NP1 12°. NP1 70°. NP1 82°. NP1 49°. NP1 59°. NP2 80°. NP2 20°. NP2 10°. NP2 52°. NP2 56°. NP1 55°. NP1 88°. NP1 96°. NP1 54°. NP1 139°. NP2 97°. NP2 95°. NP2 51°. NP2 125°. NP2 39°. NP2 32°. Dip. NP1 49°. -. -. NP2 21°. Rake. NP1 89°. -. -. NP2 92°. Moment. -. -. NP2 175°. -. NP2 65°. -. 表 4.2 (續). 36. NP1 97° NP2 87°. -. Tensor. NP1 25°.

(45) 第五章 結論 本研究藉由花蓮地區測站資料解算不同孕震構造的震源時間函 數,得到不同的地震加速度特性,皆有劇烈加速度起伏變化,與前 人解算震源機制解結果及地震序列分類相符合,推論可能原因與震 源破裂過程有關,精確原因尚待未來進一步研究。使用複數解載 法、地震波速度模型、與衰減構造,搭配資料處理方法,逐一排除 場址放大效應、儀器誤差問題、與路徑衰減效應等因素,進而求得 震源特性。 本研究依據解算結果與分析比對,大致獲得以下結論: (一) 解算集集地震序列之 A~F 事件,具有高度一致性的震源 P 波 加速度時間函數,各地震事件芮氏規模介於 6.44~7.3,震源 時間函數峰值介於 5.01~6.97gal,皆有劇烈加速度起伏變 化,與前人解算震源機制解結果及地震序列分類相符合。 (二) 解算非集集地震序列之 G~H 事件,具有與集集地震序列高度 相異的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各地震事件芮氏規模介於 6.15~6.4,震源時間函數峰值介於 1.895~2.5gal,皆屬於 平緩無劇烈加速度起伏變化,明顯區分出不同地震事件的加速 度時間函數特性,為更有利的地震序列分類方法。. 37.

(46) (三) 震源時間函數清楚辨識不同地震事件的受力過程,尤其是獨立 地震事件所造成相異的應力模式,會解算出不同的震源函數特 性。將來若要判斷不同的地震序列,除了震源機制解以外,震 源時間函數也是一種度量與輔助判斷的標準。. 38.

(47) 參考文獻 Chen, K.J., Y.H. Yeh and C.T. Shyu (1996). Qp structure in the Taiwan area and its correlation to seismicity.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vol.7, no.4, p.409-429. Huang, C.H. , C.Y. Lee , Y.C. Kao and K.J. Chen (2017). Using Complex Demodulation and Attenuation Structure to Resolve P Wave’s Acceleration Source Time Function. WESTERN PACIFIC EARTH SCIENCES, Vol.15, WPES0282, P.1-21. Kao, H. and W.P. Chen, (2000). The Chi-Chi Earthquake Sequence: Active, Out-of-Sequence Thrust Faulting in Taiwan. Science 288 (5475), 2346-2349. Roecker, S.W., Y.H. Yeh and Y.B. Tsai (1987).Three-dimensional P and S 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beneath Taiwan: deep structure beneath an arc-continent collis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92(B10), 10547-10570.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Retrieved from https://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 江準熙(2005)。1999 年集集大地震前後地震活動、震源機制及地殼. 應力分佈與變化之研究(博士)。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 吳相儀(2000)。台灣地區中大型地震震源參數分析(碩士)。桃園 縣:國立中央大學。 高毓琦(2017)。集集地震 P 波震源加速度時間函數之研究(碩士)。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39.

(48) 黃丞皥(2017)。臺灣地區震源 P 波加速度特性之研究(博士)。臺北 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劉貞伶(2009)。以複變解調法分析竹子湖強震站最大地動加速度的. 異常放大現象(碩士)。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顧宏鈞(2011)。1999 年 10 月 22 日嘉義地震序列之重新定位(碩 士)。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工程地震學研究室(2017)。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 檢自:http://www.eq.ccu.edu.tw/lab/lab520/introduction.html 中央氣象局地球物理資料管理系統(2017)。自由場強地動觀測網。 檢自:http://gdms.cwb.gov.tw/gdms-freefield.php. 40.

(49) 附錄 A 地震事件 A~J 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圖 A.1 地震事件 A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黑色曲線為花蓮地區各測站紀錄解算結果; 紅色曲線為各測站解算結果加總平均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41.

(50) 圖 A.2 地震事件 B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黑色曲線為花蓮地區各測站紀錄解算結果; 紅色曲線為各測站解算結果加總平均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42.

(51) 圖 A.3 地震事件 C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黑色曲線為花蓮地區各測站紀錄解算結果; 紅色曲線為各測站解算結果加總平均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43.

(52) 圖 A.4 地震事件 D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黑色曲線為花蓮地區各測站紀錄解算結果; 紅色曲線為各測站解算結果加總平均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44.

(53) 圖 A.5 地震事件 E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黑色曲線為花蓮地區各測站紀錄解算結果; 紅色曲線為各測站解算結果加總平均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45.

(54) 圖 A.6 地震事件 F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黑色曲線為花蓮地區各測站紀錄解算結果; 紅色曲線為各測站解算結果加總平均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46.

(55) 圖 A.7 地震事件 G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黑色曲線為花蓮地區各測站紀錄解算結果; 紅色曲線為各測站解算結果加總平均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47.

(56) 圖 A.8 地震事件 H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黑色曲線為花蓮地區各測站紀錄解算結果; 紅色曲線為各測站解算結果加總平均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48.

(57) 圖 A.9 地震事件 I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黑色曲線為花蓮地區各測站紀錄解算結果; 紅色曲線為各測站解算結果加總平均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49.

(58) 圖 A.10 地震事件 J 之平均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黑色曲線為花蓮地區各測站紀錄解算結果; 紅色曲線為各測站解算結果加總平均之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50.

(59) 附錄 B 原始地震紀錄與震源解算結果 1999.0920.1747. 測站. 距離 (KM). HWA032. 62.78. HWA020. 63.09. ESL. 63.09. HWA034. 64.09. 測站原始地震紀錄. 51.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60) HWA006. 64.46. HWA005. 64.53. HWA035. 64.66. HWA030. 64.93. HWA036. 68.43. X. X. 52.

(61) HWA038. 69.18. HWA058. 69.3. HWA031. 69.61. HWA033. 69.64. 53.

(62) HWA059. 69.66. HWA053. 70.71. HWA054. 70.97. HWA037. 72.93. 54.

(63) HWA024. 74.02. HWA017. 74.47. HWA051. 74.68. HWA039. 75.3. HWA043. 75.44. X. X. 55.

(64) HWA044. 75.89. HWA003. 76.19. HWA002. 76.32. HWA015. 76.45. 56.

(65) HWA016. 76.85. HWA049. 77.05. HWA029. 77.48. HWA055. X. X. 78.89. X. X. HWA048. 78.97. X. X. HWA056. 79.23. HWA060. 79.48. 57.

(66) HWA050. 79.64. HWA013. 80.07. HWA011. 80.12. HWA014. 80.79. 58.

(67) HWA041. 81.25. HWA. 81.58. HWA019. 81.58. HWA028. 82. HWA027. 82. X. X. 59.

(68) HWA009. 82.91. HWA007. 83.09. HWA023. 83.49. HWA012. 83.72. 60.

(69) HWA026. 86.7. HWA057. 88.16. HWA046. 88.3. HWA025. 91.08. 61.

(70) EHC. 103.9. HWA022. 103.9. HWA045. 106.83. HWA. 81.58. HWA. 81.58. X. X. 62.

(71) 1999.0920.1757. 測站. 距離 (KM). HWA026. 62.6. HWA057. 64.21. HWA046. 64.29. EHC. 80.24. 測站原始地震紀錄. 63.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72) HWA022. 80.24. HWA045. 83.38. 64.

(73) 1999.0920.1803. 測站. 距離 (KM). 測站原始地震紀錄.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HWA041. 73.54. X. X. 1999.0920.1811. 測站. 距離 (KM). HWA039. 60.54. HWA026. 62.62. HWA046. 64.56. HWA057. 64.6. 測站原始地震紀錄.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X. 65.

(74) HWA055. 65.86. HWA025. 67.39. HWA041. 70.19. EHC. 80.97. 66.

(75) HWA022. 80.97. HWA045. 84.35. 1999.0920.1816. 測站. 距離 (KM). HWA009. 60.28. HWA039. 61.56. 測站原始地震紀錄. 67.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76) HWA055. 66.68. HWA046. 67.09. HWA057. 67.1. HWA025. 69.91. 68.

(77) HWA041. 70.78. EHC. 83.42. HWA022. 83.42. HWA045. 86.75. 69.

(78) 1999.0922.0014. 測站. 距離 (KM). HWA028. 60.24. HWA009. 60.78. HWA027. 60.88. HWA007. 60.89. 測站原始地震紀錄. 70.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79) HWA056. 61.11. HWA012. 61.56. HWA055. 62.94. HWA026. 66.47. 71.

(80) HWA041. 66.94. HWA046. 68.52. HWA057. 68.61. HWA025. 71.35. 72.

(81) HWA022. 85.1. HWA045. 88.57. 1999.0922.0049. 測站. 距離 (KM). HWA048. 61.43. HWA050. 61.48. 測站波形圖. 復原震源波形圖. 73.

(82) HWA013. 61.59. HWA011. 62.14. HWA014. 62.17. HWA. 63.01. 74.

(83) HWA019. 63.01. HWA028. 64.36. HWA009. 64.63. HWA027. 65.39. HWA045. 94.06. 75.

(84) 19999250843. 測站. 距離 (KM). 測站波形圖. 復原震源波形圖. HWA. 73.51. X. X. HWA. 73.51. 1999.0925.2352. 測站. 距離 (KM). HWA050. 61.03. HWA011. 61.56. HWA014. 62.07. 測站原始地震紀錄. 2. 76.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85) HWA056. 62.82. HWA019. 62.88. HWA. 62.88. HWA039. 63. HWA028. 63.54. X. X. 77.

(86) HWA027. 63.86. HWA009. 64.28. HWA007. 64.43. HWA012. 65.08. HWA055. 67.82. 78.

(87) HWA026. 69.06. HWA057. 70.92. HWA046. 70.93. HWA041. 71.57. HWA025. 73.75. 79.

(88) HWA022. 87.17. EHC. 87.17. HWA045. 90.44. HWA. 62.88. 80.

(89) 20006101823. 測站. 距離 (KM). HWA047. 60.06. HWA025. 61.7. HWA039. 62.27. HWA040. 65.61. 測站原始地震紀錄. 81.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90) HWA041. 72.74. HWA022. 75.2. EHC. 75.2. HWA042. 76.75. 82.

(91) HWA045. 78.54. HWA004. 81.56. 83.

(92) 附錄 B(續) 1999.1022.0218. 測站. 距離 (KM). HWA005. 102.32. HWA048. 129.29. HWA008. 130.43. HWA. 130.89. 測站原始地震紀錄.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X. X. 84.

(93) 2009.1105.0932. 測站. 距離 (KM). HWA059. 80.85. HWA051. 85.82. HWA001. 86.02. HWA060. 90.87. HWA019. 93.43. 測站原始地震紀錄. 震源 P 波加速度時間函數. X. X. 85.

(94) HWA050. 91.58. HWA013. 91.93. HWA011. 92.09. HWA014. 92.62. HWA. 93.43. 86.

(95) HWA028. 94.06. HWA027. 94.24. HWA061. 94.26. HWA045. 119.49. HWA019. 93.43. 87.

(9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今天在視聽教室聽簡報時,最讓我驚訝的是嘉義古蹟城門

 在 1855 年英國科學家 Lord Rayleigh 於地震研 究領域就發現了表面聲波的存在,此後則將此現象 運用於地震研究上,此表面波亦被稱為 Rayleigh wave ;直到 1965

下圖一是測量 1994 年發生於洛杉磯的 Northridge 地震所得 到的圖形。任意給定一個時間 t ,從圖上可看出此時間所對

2.核對該場地懸掛之評鑑合格崗位 數證明文件,如發現場地、崗位 數或崗位配置不符時,應立即反

1990 年底羅東 SMART1 陣列結束後,為了解不同地質條件下之地動反應中 研院地球研究所隨即於花蓮地區設置了第二個強震儀陣列,即 SMART2 陣列 (Strong Motion Accelerograph Array

歷史上許多大地接均顯示,火災所造成的災害遠比震動所造成者為慘烈。如一九 O

地函、地核。所 謂 的地殼,就是 一層 由堅硬的 岩石所 構 成的薄殼,只 不過 這 層薄殼並 不是完 整 的一片,而是 像一 塊大拼圖,由 數十 片稱為「板塊 」的 薄 殼拼合而 成,雖 說

不像其他天災,如颱風、海嘯、火山爆發等,大難臨頭前還有跡可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