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們的學習地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我們的學習地圖"

Copied!
1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亞都麗緻大飯店總裁嚴長壽先生曾經說:我們所面臨的競爭越大,增加自己的「贏面」也益形重要。對年輕的一代 而,這「贏面」主要來自學習歷程中一點一滴的累積,課堂上的,以及課堂以外的。為此,嚴先生也有一套屬於他自己 的學習之道,他說:「沒有保護就是最好的保護,就讓孩子們自己去闖、自己去撞,也許會受傷、也許很艱難,即便最 後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只開闢出微不足道的一小片天空,但都是自己的天空。」

2009年,文化之旅首航,當時一心一意想知道,年輕一代對於自己及祖先所生長的這塊土地,有多少了解?於是,發下 豪願:「2009年閱讀台灣深度文化之旅」不僅要帶著台灣的學子走訪文化現場找出台灣的文化臍帶,更希望藉由閱讀台 灣的走動式學習及學伴間的文化交流,讓來自遠方的學子把臺灣的記憶帶回家。

活動結束後,復旦附中的露瑩寫下她的心情:

臺灣的文化是山與海的文化,它是躺在山的懷裏,用海的乳汁餵養長大的孩子,一個很美很美的孩子,這個孩 子也養育著一群讓人讚歎的人們。

明道的心倩則寫下眾人眼中的驚嘆:

我好像是第一次這樣走過台灣這片土地。台南、高雄、花蓮、宜蘭,在我的記憶中,我不曾這樣和它們接觸,

不曾這樣心胸開闊地去擁抱它們。

2010年,文化之旅的列車在這樣的喜悅與期待中再次啟動。這一次,旅程將從臺灣教育基地―明道中學出發,跟著 吳晟老師的步履,悠游文學山林,探索中臺灣文化風華。接著,一路驅車往南,走讀南臺灣的人文風景,自歷史遺跡 中,思索臺灣文學如何發抒情感;走入余光中詩園,親炙大師風采。然後,轉個彎,和著太平洋海風,原住民文史工作 者林惠英及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將帶領我們解析後山遠古的板塊記憶與新移民樂活風情下的文學風貌。

高潮迭起的行程中,我們選擇在山巔水湄放慢腳步,學子們將在作家黃春明的引導下發現:彷佛過站的宜蘭山城有 他自在的今昔與未來。當然,大家也很快就會知道,望向滿是藝文足跡的淡水小鎮,自己有多麼迫不及待。

走入旅程的終站,直奔那正以花博風采點亮世人眼眸的萬象台北。在這裡,聆聽曼娟老師婉約曼妙的提點、體驗優人劇 團『坐于深山、行於江湖』的文化修行,於是你將明白,草山文學的在地性已然不著痕跡地隨著都會風華奔赴國際,在 這多元文化匯流的臺北盆地,文化創意正在人們的心底熱烈蒸騰。

走過九個用驚喜堆疊的晨昏,你會發現,這名為Formosa的神奇所在,處處是值得頂禮的文化探索與學習。

我們的學習地圖

(2)

目 錄

Contents

01 我們的學習地圖 03 活動計畫

04 行程規劃 13 叮嚀與提醒 14 親愛的夥伴們 16 行程導引

17 走讀中台灣的歷史人文切面 27 文學淬鍊下的南方風景

33 後山新移民樂活風情vs.遠古板塊記憶

55 旅途過站,角落的今昔與未來 63 萬象台北:多元文化匯流,奔赴國際 作家風采

83 林存青老師

93 吳 晟老師

99 余光中老師

103 廖鴻基老師

109 黃春明老師

117 張曼娟老師

(3)

活動計畫

明道高級中學99年度辦理「國際高中職生訪問研習」-閱讀台灣深度文化之旅

壹、依據

98年9月2日教育部授教中(二)字第0980514112C號令發布教育部補助增進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國際視野要點。

貳、目的

一、全球地對華語文學有興趣之中學生參與「閱讀台灣深度文化之旅」,探索台灣文學地景,推展文化觀光,從 走動學習的交流互動中,為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年輕學子打開寬闊視野,真正找到以生命、生活為元素的文 學立基與文化自信。

二、全球各地熱愛華語文的學子,共同肩負延續華文書寫的使命,但因迥異的生活環境與教育方式,其書寫內容及 書寫方式,可謂大異其趣。倘能開啟彼此間的交流管道,必能使雙方產生思想上的撞擊,進而創造華文書寫更 璨美的一頁。

參、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文建會 二、主辦單位:明道高級中學

三、協辦單位:明道文教基金會、中華經典文學創意學會 四、贊助單位: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肆、實施時間

2010年 11 月 28日至 2010 年 12 月 6 日,活動時間共計8天。

伍、活動預期效益

一、閱讀台灣,推廣文化觀光

二、企業加值,以企業精神感動新世代,以品牌形象為文化發聲 三、走動學習,促進文化交流

四、創作推廣,為華文寫作加值

五、形象塑造,搭起溝通

(4)

行程規劃

日期 時間 課程 地點 核心元素

11 月 28 日

(日)

8:00~9:30 認識明道 校園及弘道大樓 歡迎儀式、簡報、相見歡、校園巡禮

10:00~11:00 天搖地動知多少 霧峰 地震博物館

12:00~13:00 午餐

13:30~16:00 日月潭青春之旅

-文化體驗 探索:日月潭

◎守護山林「敬山淨山」行動大使

◎小隊分站活動

◎探索日月潭人文與歷史

17:00~ Home stay 溫馨接待情

(5)

日期 時間 課程 地點 核心元素

11 月 29 日 (一)

7:20~7:45 升旗 操場 在七千多人的升旗儀典中由汪校長 介紹來訪的貴賓。

8:20~8:55 典範之旅 台中市政府 拜會胡志強市長

10:00~12:00 文學之美 國學講壇 ◎邀約 Vicky & Pinky

◎友誼、感動、魅力臺灣

12:00~13:00 午餐

14:00~16:30 文學之美

彰化溪州 吳晟老師的家

◎場景:「農婦」一書寫作背景及 給書住的房子-吳晟老師私人圖

書館

◎吳晟老師專題講座:樹園與書屋 17:30~ Home stay 溫馨接待情

(6)

日期 時間 課程 地點 核心元素

11 月 30 日

(二)

8:00~8:55 以文會友 各班教室 與明道中學學伴共享一堂課的精采

09:00~10:00 那一年冬天的記憶,恆溫---從 Giant 到 FSA

將感動化為再次出發的力量,讓我們在感恩與祝福中啟動走讀列車

10:30~12:30 台灣文學拾遺 台灣文學館 自歷史遺跡中,思索台灣文學如 何發抒情感

12:30~ 午餐 麥當勞

15:00~17:00 聆賞詩樂乾坤 國立中山大學附屬 國光高級中學

◎邀約余光中老師

◎閱讀余老師新詩創作,領會朗讀 之趣。進而學習前輩作家努力不 輟之精神。

17:30~19:00 晚餐 西子灣海鮮餐廳 07-2615288 19:00~21:00 都會風情 愛河遊船、城市光

廊、新崛江

探討高雄都會如何由工業都市蛻化 出嶄新人文風貌。

21:00~22:00 分組討論 學習心得與回饋◎以小組為單位 住宿 高雄中信飯店 高雄市鹽埕區大仁路43號 07-5217388

(7)

日期 時間 課程 地點 核心元素

12 月 1 日

(三)

7:00~7:40 早餐 高雄中信飯店

8:00~11:30 品味自然山水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 區

感受台灣海洋之美,進而懂得珍 惜、保育相關自然資源。

12:00~13:00 午餐 後山傳奇風味餐廳 089-235618

14:00~17:00 原住民文化之美 卑南文化園區 史前博物館

◎卑南族專業表演團體

◎探索史前遺跡,接觸卑南族文化

17:30~18:30 晚餐 布農部落餐廳

19:00~20:00 尋訪心靈的原鄉 布農部落休閒農場

1.分享原住民俯仰自然的生活。

2.探索原住民各部落文化,了解不同族 群的生活型態與部落傳說。

20:00~21:00 報導文學實作 布農部落休閒農場 各小組就過去幾天的觀察與紀錄合 作完成一份成果報告。

住宿 布農部落休閒農場 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191號 089-561211#201

(8)

日期 時間 課程 地點 核心元素

12 月 2 日

(四)

7:00~7:40 早餐 布農部落餐廳

8:00~9:30 原住民文化探索 布農部落休閒農場

◎邀約文史工作者林蕙瑛老師 探索原住民各部落文化、生活型態 與部落傳說。

10:00~12:00 花東海岸慢活風情 自然山水 純真年代、復刻感動

12:30~13:30 午餐 �竹陽活海鮮餐廳 03-8353178

14:00~16:00 守護海洋 七星潭

◎守護海洋『近灘淨灘』行動大使

◎閱讀與表達、探索與體驗、反省 與思索

16:30~17:30 親近海洋 海灣 32、近月旭海 ◎ 小組時間、民宿巡禮 18:00~19:00 晚餐 太監雞御膳房 03-8356668 19:00~20:30 文學之美 慈濟大學和敬樓 ◎廖鴻基老師專題講座

腳跡船痕--航出去的海洋文學 21:30~22:30 報導文學實作

成果分享 慈濟大學和敬樓 ◎釐定主題◎文字的準度與力道

◎圖文並茂的技巧

住宿

花蓮海灣32行館 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大橋32號 0932-743232 近月旭海 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鹽寮152號 0928-547002

(新加坡教師團)花東客棧 花蓮市民國路165 03-8347568

(9)

日期 時間 課程 地點 核心元素

12 月 3 日

(五)

7:00~7:40 早餐 民宿&飯店內

08:00~11:00 天地之美 太魯閣國家公園 親炙台灣世界級峽谷美景,進而懂得珍惜、保 育相關自然資源

12:00~13:30 午餐 秀蘭瑪雅野厥餐廳 03-8261061

14:00~16:00 文化采風 花蓮文創園區

◎分組田野實察,探索:

1.創意空間如何收納在地夢想。

2.當地文創產業發展樣貌。

16:00~19:00 行腳花蓮 花蓮市區 自由行體驗在地人生活樣貌

18:00~19:30 晚餐 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行(發餐費)

20:30~22:00 寫作練功房 全體成員

藉由文字及圖像,分組完成一份『我 的旅行私地圖』,為此行留下一則美 好的印記。

住宿 海灣32行館、近月旭海、花東客棧

(10)

日期 時間 課程 地點 核心元素

12 月 4 日

(六)

7:00~7:40 早餐 民宿&飯店內

08:00~10:00 鐵路漫遊 花蓮-宜蘭 探索台灣典型漁村浸潤出的創作養分

10:00~12:00 傳統藝術之美 宜蘭傳藝中心 ◎專業導覽

◎探看人與自然的協調之作 12:00~13:00 午餐 星哥海鮮餐廳 T:03-9533389 14:00~16:00 小鎮風情 九份金瓜石 小鎮流金歲月,發現台灣傳統聚落

與人文之美

17:00~18:00 有情人生 平溪 ◎純真年代、復刻感動

◎天燈下的祈語與祝福

19:00~20:30 晚餐 以小組為單位(基隆廟口小吃 發餐費)

20:30~21:30 我的旅行私地圖 發表與分享

◎旅行者的私房觀點

◎用文字彩繪每一只轉身遇見的驚喜 住宿 基隆萊茵商旅 基隆市信一路177號18樓 02-24257766

(11)

日期 時間 課程 地點 核心元素

12

5

(日)

7:00~7:40 早餐 台北皇都飯店

09:00~10:00 文化體驗 表演 36 房 優人神鼓擊鼓體驗 10:00~11:00 文化體驗 表演 36 房 少林武術體驗 11:00~12:00 文化體驗 表演 36 房 神聖舞蹈體驗

12:00~13:00 午餐 �必勝客披薩 02-29370123 13:30~15:30 文學之美 表演 36 房 ◎黃春明老師專題講座

一個不良少年的成長與文學

17:00~20:00 台北都會多元風貌 台北市

◎探看精緻文化,如何運用創意思維,

持續推展於國際舞台。

◎了解歷史脈絡,進而學會反思、分析 現代化變革之優劣。

19:30~20:00 晚餐 錦華樓餐廳 0988-072338 21:00~22:00 有情世界 臨別依依話當下

住宿 台北皇都飯店 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55號之1 02-87121988

(12)

日期 時間 課程 地點 核心元素

12 月 6 日

(一)

7:00~7:40 早餐 台北皇都飯店

08:00~09:00 城市文化 台北都會多元風貌心得分享

09:00~11:00 文學之美

◎張曼娟老師專題講座

向飲食致敬 ――美食文學的欣賞 與寫作

11:00~12:00 中學生文學高峰會 結業座談

12:00~13:00 午餐 �寶島餐廳 02-2542550

13:00~18:00 環境美學 台北花博

◎台北花博知性之旅

從園藝、科技與環保技術之美,看 台灣都會城市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綠 色生態理念,傳達愛護地球、保育 人類美好家園的終極目標。

18:00~ 珍重再見 ◎晚餐由旅行社安排

新可利亞餐廳火鍋 02-27535833

(13)

一、建議備用品

防蚊液、雨具、照相機、輕便衣物、拖鞋、禦寒外套、個人藥物、健保卡(本地學生)、冬季體育服、文具、建議 自帶盥洗用具。

二、其他個人物品

1.請隨身攜帶證明身份之文件(例:護照、入台證),以備旅遊期間使用。

2.自行備妥個人習慣用藥(如氣喘、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或胃腸藥。會暈車的同學請于30分鐘前服用暈車 藥。有重大病症者,請務必提前告知領隊老師,並自行攜帶應備藥品醫療用具等。

3.金錢及貴重物品(如照相機、隨身聽、手機、眼鏡…等)應妥為保管,以免遺失。

三、遵守紀律

1.請在行程中注意領隊宣佈的集合時間及地點、風景區、飯店設施等各種場所的注意事項。搭乘車時保持車內整 潔,約定上車時間請務必準時上車以免影響行程。上下車時請注意來車方向以免發生危險。

2.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不橫衝直撞。集合、整隊時均須遵守團體秩序。待人有禮,面帶微笑,記得問好。

3.上下車確實管理個人行李。車輛行進時勿站立、行走或更換座位。

4.團體活動時不得單獨離隊,如有必要必須徵詢領隊同意。注意領隊宣佈的集合時間及地點,依規定時間準時集 合。遲到3分鐘以上(含3分鐘)者罰,每3分鐘罰30元,不足3分鐘者以3分鐘計,累犯者加倍。罰款須當場繳 交,所有款項均移做公款之用。

四、生活服儀

1.不浪費食物,不吃來路不明的食物。用餐時遵守餐飲禮儀,依序取食,不爭先恐後。

2.配合團體規定穿著合宜服裝,注意保暖,不奇裝異服。

3.在旅館內不得大聲喧嘩,不任意換房間,不亂拿住房裡的東西。

※緊急連絡人:

明道中學 林雯琪主任 0935-703507 陳昇樺老師 0939-067101 日九旅行社 副理 詹宥宣 0930-161303

叮嚀與提醒

(14)

14 14

親愛的夥伴們

第一組:林雯琪老師(何柳樺老師、張平老師) 序號 學校⁄班級 中文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 萊佛士書院 徐嘉偉 M

1994.02.24

2 明道中學 王柏琳 F

1995.07.24

3 萊佛士書院 高勝寒 M

1994.02.17

4 明道中學 傅念澤 M

1995.02.11

5 南洋初級學院 王幸飴 F

1992.04.26

6 明道中學 洪詩喻 F

1995.01.12

7 南華中學 毛茜芸 F

1997.12.28

8 明道中學 陳映彤 F

1995.08.20

9 萊佛士女中 蔡靜 F

1995.07.28

10 明道中學 劉書妤 F

1995.01.20

11 新加坡藝術學院 張瑾萱 F

1994.07.01

12 明道中學 吳玫萱 F

1994.09.08

13 北京四中 陳夢嵐 F

199312.26

14 明道中學 粘媁婷 F

1995.09.30

15 復旦附中 陳雙雄 M

1994.10.31.

16 明道中學 黃于庭 F

1994.12.01

第二組:張惠玲老師(林白燕老師、江明俐老師) 序號 學校⁄班級 中文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 萊佛士書院 方燁琛 M

1991.11.22

2 明道中學 李 欣 F

1995.06.27

3 萊佛士書院 趙辰瑋 M

1992.03.24

4 明道中學 鄧宇亘 F

1995.03.07

5 南華中學 閆婧超 F

1997.01.20

6 明道中學 陳怡瑄 F

1995.03.14

7 萊佛士女中 郭奕嬪 F

1995.12.20

8 明道中學 王俐婷 F

1994.04.16

9 新加坡藝術學院 陳慧穎 F

1995.02.26

10 明道中學 呂宛諭 F

1995.03.26

11 北京四中 劉可欣 F

1994.12.24

12 明道中學 張皓雅 F

1994.10.16

13 復旦附中 徐言炘 M

1994.09.06

14 明道中學 鄒礎繁 M

1994.12.20

(15)

15 15

第三組:陳昇樺老師(丁娟老師、王楚達老師) 序號 學校⁄班級 中文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 萊佛士書院 謝哲元 M

1994.12.06

2 明道中學 李欣庭 F

1994.12.08

3 南洋初級學院 洪萍婷 F

1990.03.04

4 明道中學 黃子欣 F

1995.05.28

5 南華中學 扈愷雲 F

1997.08.18

6 明道中學 李宜穎 F

1995.04.10

7 南華中學 陳亭惠 F

1997.08.07

8 明道中學 王若雲 F

1995.02.05

9 新加坡藝術學院 侯曉言 F

1994.07.30

10 明道中學 江盈瑩 F

1994.02.17

11 北京四中 王浩然 M

1994.08.10

12 明道中學 何宸如 F

1995.01.19

13 北京四中 鄭夢媛 F

1994.02.28

14 明道中學 林怡辰 F

1993.08.07

15 復旦附中 方靖陽 M

1995.04.22.

16 明道中學 楊詠安 M

1995.03.05

第四組:彭淑燕 老師 (洪羅麗老師、 蔡惠娘老師 ) 序號 學校⁄班級 中文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日

1 南洋初級學院 鄭迪心 F

1992.02.03

2 明道中學 薛富丞 M

1995.04.27

3 南洋初級學院 黃馨慧 F

1992.12.03

4 明道中學 陳玉臻 F

1995.01.26

5 南華中學 陳佳穎 F

1997.02.12

6 明道中學 洪怡雯 F

1995.01.12

7 萊佛士女中 林真婷 F

1955.10.16

8 明道中學 陳於姍 F

1995.01.25

9 新加坡藝術學院 陳霖恩 F

1994.12.06

10 明道中學 吳孟儒 F

1994.11.09

11 北京四中 楊至超 M

1994.07.01

12 明道中學 林怡君 F

1995.08.05

13 北京四中 楊 謙 F

1995.02.04

14 明道中學 趙 芩 F

1994.08.01

15 復旦附中 朱天琦 M

1995.04.30.

16 明道中學 黃唯暟 M

1995.01.19

(16)

◎走讀中台灣的歷史人文切面

從不同的元素與空間,解讀中台灣文學多元切面,從教育基地出發,穿繞手工藝與神話圖像,具體而微編織出中 台灣人文風景。

◎文學淬鍊下的南方風景

轉動時間的軸線,追想百年前南瀛古都的變動起伏,體會前輩作家如何與天競爭,以生命經歷成就文學,又如何 從貧瘠走出文學風采。

◎後山樂活風情vs.遠古板塊記憶

從擁擠忙亂的西部走至遼闊的東海岸,享受慢活、樂活的步調,在遠古洪荒的壯麗之下,看後山新移民如何自 處、如何與原住民對話、如何揚起新浪朝?看在地子民如何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用遊戲的心帶領後山的孩子親近自 然,也親近這土地上日漸消失的環境尊嚴,讓生態環境教育變成一種真正的永續經營。

◎旅途過站,角落的今昔與未來

從晃盪的漁火裡,發現蟄伏於東北角的寂靜,凝結旅人過客的夢。夢自傳統翻新,於是被遺忘的角落,重新揚起 金燦的光亮,煥發活力與期待……

◎萬象台北:多元文化匯流,奔赴國際

台北,匯集許多人的夢想與鄉愁,過往曾點染異國的瑰麗與蒼涼,也因此沖刷出肥沃的文化土壤,孕育出獨特姿 態,攀向世界舞台。而今,多元、多變是她的代名詞,當我們觀看台北萬象,也學習思辨能力,重新以美,喚醒文學 與生活的質地。

行程導引

(17)

臺中市是位於台灣中部的一個市,以人口計為台灣第三大城市,也是 台中彰化都會區的核心都市[1]。其座落於台中盆地北側,四周均與台中 縣接壤。

2003年,台中市的總人口數突破100萬。2009年6月23日,中華民國政 府核准「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並訂於2010年12月25日正式與台 中縣合併升格為直轄市。

中臺灣位居臺灣南來北往綿密的交通路網中心,不但是兩岸直航及國 際經貿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是苗栗以南、雲林以北,六百萬居民的政治、

經濟、文化、生活重心,亦是穩定臺灣政經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但過去因 政府長期在財政及建設上的傾斜,導致中臺灣長期處於南北雙峰社會的低 點,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不但是區域均衡發展的重要指標,亦是臺 中縣市民眾的共識及殷殷期盼。

截至民國98年3月底止,臺中縣市土地面積共為2,214.8968平方公 里,人口數合計為2,627,991人,如予合併早已超越改制為直轄市的條件 門檻,而在行政區域內除農業、觀光資源豐厚外,工商業發達、港口、水 利、電力、交通等各方面的基礎建設完備,並擁有臺中港、清泉崗機場、

高鐵、臺鐵山海線、國道一、三、四、六號高速公路等,陸海空各項運輸 系統完備,加上大都會歌劇院、國立美術館、自然科學博物館、世貿中 心、藝文中心、洲際棒球場等人文、藝術展演場地及運動設施,交通及人 文軟硬體指標在臺灣各區塊中均堪稱第一。

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後,將成為中臺區塊就學、就業、消費、醫 療最重要的樞紐,配合中部科學園區的開發及兩岸通航,更將躍升為擁有

發現一個城市-東方文化之珠

走讀中台灣的歷史人文切面

(18)

國際性海、空港的國際級都會城市,區域性人流與物流營運站 之潛力不容小覷。

臺中市別名「文化城」。清朝之前,臺中市為平埔族群之 中的巴則海族與巴布薩族的生活區域,主要以狩獵維生。清治 末期,台灣中部的要邑位在半線(今日的彰化市),直至1890 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在當時東大墩街南側的「橋仔頭」聚落(或 稱橋仔圖、橋孜圖;今國光路到台中路之間)附近始建八卦形 城池及大量官署建築物(現存北門城樓、考場),預備作為台 灣建省之後的省會。但後任巡撫邵友濂終止此計畫,省城改設 在台北;但所累積的建設成果是清治時期全台營建之城池中規 模最大者。

1896年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看上台中的地理優勢以及清 代留下的大量官署及官有地,設立台中縣(今之雲林縣、彰化 縣、臺中縣市),「台中」之稱始於此;1901年改為台中廳。

1899年,日本當局實施市街改正計畫,整治河流與設計棋盤狀 道路(現今中區、東區),將台中興建成為日治時期新興的現 代化都市。1920年,台灣總督府實施「五州二廳」制度,再將 台中廳與南投廳合併為台中州,再將現今台中市的東、南、

西、北、中等五區區域組成州轄市級的台中市,隸屬於 台中州,此為台中設「市」之始。

在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總督府轄區後的 1947年2月1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將臺中縣北屯、西 屯、南屯等三個鄉劃入臺中市管轄,並升格為省轄市。

台灣著名期刊《遠見雜誌》在2008年發表的縣市總體競 爭力評比,台中市在總表現中排名全國第五。

台中市位居台灣的中心位置,同時也是苗栗以南、

雲林以北,六百萬人口的經濟重心。南來北往綿密的交 通網,未來兩岸直航的重要基地,台中市地處最重要的 樞紐位置,儼然成為「台灣之心」(Heart of Taiwan)。

市長胡志強就任以來,積極建設台中市為「創意、

活力、文化城」,他說:一個城市的美麗,可以從市民 的臉上看到;一個城市的文化,可以從轉角樂音悠揚聽 出;一個城市的進步,可以由從容的態度體會;一個城 市的發展,可以仰望它的建築。臺中,是全國幸福指數 第二名的城市;是市民參與藝文活動全國第一的城市。

臺中,是全世界知名的藝術家、運動員樂於造訪的城

(19)

市;臺中,有世界級的歌劇院、一流的棒球場、現代的商業 大樓,也有別具歷史意義的古蹟建築保存。唯有古今並融的 氣度,中外兼備的視野,路才會走的長遠、走的寬廣。

「文化」是臺中市的品牌,也是城市行銷的焦點。從音 樂家卡列拉斯、馬友友、帕華洛帝、國際級大導演吳宇森、

李安,到國際體育明星王貞治、王建民等人,都樂於為臺中 市的努力發聲。

近幾年來,我堅持「文化是門好生意」,透過源源不絕 的文化創意,配合高品質的硬體設施靈活運用,讓觀光與藝 文一起動起來。高鐵的開通,讓臺中成為全臺「一日生活圈 的中心」。未來配合大眾運輸系統與「捷運綠線」的串聯,

一個充滿活力、魅力、生命力的城市正蓬勃發展,臺中市將 成為最優質的生活首都。

「文化、經濟、國際城」的願景逐步實現,臺中展翅高 飛,準備迎風遠颺。

。資料來源:http://big.taichung.gov.tw/

http://www.tccg.gov.tw/sys/SM_theme?page=482cf308

名人看台中

嚴長壽先生:充滿創意和冒險性的城市

我曾經帶過香港朋友到台中玩,大夥每天都玩到半夜二、三 點才回飯店,他們都覺得很amazing,對他們來說,台中是可 以用最便宜價格擁有最高級享受的城市,全亞洲找不到一個如 物超所值的城市。

我永遠記得,在我年輕時,台中有一家在很偏遠地區的新 開夜總會,為了吸引客人,打出「免費幫你付車錢」的宣傳手 法,為客人支付從車站到夜總會的計程車車資,轟動一時。

當年清泉崗酒吧街最夯 這就是台中,一個充滿時尚風味、深 具創意、有冒險性的城市,各種大膽的建築設計、五花八門的 餐廳林立。

我跟台中的淵源很深,對台中很有感情。不單只是因為自 己在台中經營飯店,早在基隆中學唸書時,就曾因為率領學校 管樂團參加全省音樂比賽到台中參賽,對台中留下深刻印象。

退伍後到美國運通工作,一方面年輕愛玩,再也是因為業 務需要,當時常常跟朋友到台中清泉崗一帶、美軍駐台時留存 下來的酒吧街玩樂。套句現今流行的語彙用詞,當年台中清泉 崗的酒吧算是全台最夯的地方,在這裡有台中最in、最時髦的 東西,也會發現很多創意的呈現,就像現在的台中市。

(20)

林懷民老師:舊回憶新驚歎都讓人好感動

每次到台中,都讓我有很特別的感覺,就好像到了一個陌 生的國度。你不會覺得是在台灣,有點像在香港,但又有別於 香港,給人的感覺很從容,很適合住家,很適合做一個旅遊,

很快樂、沒有壓迫感。

在台中,從從容容地到處走走,做些簡單的事情,就能很 滿足。看到什麼就享受什麼,不管是好看的、好吃的、好玩 的,到處都是,賣什麼就去買、就去吃就對了。

每到台中就覺得舒服自在

拿在街角坐下來吃東西這件事吧!台中就比台北的感覺 好多了,台北擁擠、緊張,讓人坐不住、坐不久,台中不一 樣,你可以在那裡坐一下午。

雲門是全世界到處跑的舞團,像走江湖的吉普賽人,但 每到台中就覺得舒服自在,沒有壓迫感,好像回到了家,漂 泊的心也安頓下來了。

我可是老台中了,在這裡唸了六年中學,初中在台中一 中,高中在衛道中學。但是,這六年的台中記憶,現在卻幾乎 找不到了。但是,這六年的台中記憶,現在卻幾乎找不到了。

現在中山堂的對面是中國醫藥大學,以前那一帶全是稻 田;第二市場的肉圓曾是我課後祭五臟廟的地方,現在也搬

了;最讓我懷念的是中央書店,學生時代我常常窩在那 裡,一待就是一個下午,讀了很多世界名著。

台中七期就像歐美城市的角落日治時代中央書店是台 中州廳文化活動的重要據點,也是菁英人士很喜歡去的書 店。當時台中人如果要找任何書籍,第一選擇就是「中央書 店」,一直到幾年前,它仍保留原來的樣子,現在只剩建築 物的外觀還在,書店已沒了。

我唸台中一中時,就知道它是台灣第一所由地方人士捐 錢蓋的學校,我的曾祖父也是捐獻者之一,學校舊式的建築 很棒,但現在已面目全非,改成現代建築,味道全不見了。

台中市在我的舊回憶裡只剩下火車站週邊,中正路、自 由路、三民路,及附近的中華路,街廓窄窄的不長,全是商 店和餐廳,是我初中時騎鐵馬去逛的地方。可以說,現在的 台中已非我記憶中的台中,重回台中時總以為知道路怎麼 走,但總是走錯路,唯一沒變的好像只有台中公園的湖心亭。

但新的台中我也喜歡,它有台灣很少見的景象,如綠地 公園,這是台灣罕見的公共空間;七期,幾乎已不是台灣,

而是歐美的某一個城市的角落。在台灣只有台中市有那種當 代都市所應具備的氣質、景觀和品味。

林蔭大道散佈在市區

從科博館到七期,有著相當驚人的建築及公共規劃。這

(21)

些年到台中去最多的地方之一,像中友誠品,我很喜歡,它 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而現在的勤美誠品(其建築設計)更厲 害更嚇人。台中的新事物裡,印象最深刻的,是很高檔但價 格又比台北便宜的餐廳,日式、中式乃至牛排餐廳都有。

從國美館到美術園道一帶,很多條綠地的林蔭大道散佈 在市區,當年漢寶德先生把科學博物館規劃得很好,規模之 大直到現在乃至未來的十年二十年還是很體面。新的台中市 給我的感覺,就是說不出來的驚歎!

這幾年在胡志強市長的帶領以及建築界的努力下,引進 很多世界級的藝文演出,如帕華洛帝、安德烈.波伽利。也 投入到台中大都會歌劇院的的興建上,這是一個即使放到國 際上也很出色的建築,我們當然要去那裡演出。而最令人扼 腕的莫過於古根漢博物館沒蓋成。

我很高興認識台中的一些建築界朋友,他們對美學的要 求,對知識與地方的關心,對人文融入建築的努力,都讓人 感動,台灣如果有更多這樣的人就好了。

中山堂廣場晚上也都亮起來

台中更有最好的觀眾,雲門舞集的表演在台中的賣座一 向是穩定的好,僅次於台北。台中的觀眾,有一種非常純真 的熱情,這種氛圍很令我們團員感動。

我們最常演出的地方是中山堂,它以前是破破爛爛

的、晦暗的地方,而在胡市長的重整之下,連後台也都用 心規劃,到了晚上廣場也都亮起來,我們常在演出的空檔看 著青年朋友在廣場上練街舞,彷彿看見未來的文化種子,那 種感覺非常好。

「文化、經濟、國際城」是胡志強市長對台中城市性格的 期待,台中市離這個格局及水平已不遠了,我想,當台中大 都會歌劇院完工時,也就是台中更加發光發亮時。

資料來源:http://travel.tccg.gov.tw/home.asp

照片來源:cheng0326.pixnet.net

www.ntmofa.gov.tw

(22)

把地動天搖的剎那感覺保留住,不是為了悲情,而是 要記住台灣人患難相助與堅韌的生命力。走趟九二一地震 教育園區,不只更認識地震,也欣賞這座被日本專家譽為 世界上最好的地震博物館。

這裡還擁有百年地震文化,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給日 本,兩年後台灣設置第一部地震儀,擁有了一百多年科學 的地震觀測資料。但是地震能夠在台灣成為教育博物館,

是世界首創,因為把災難現場變成教育園地,以及精心設 計規劃的建築物,讓一個日本學者說這裡是世界上做得最 好的地震博物館。

有了以針線縫合大地傷口為概念的建築特色,豐富的 館藏和多變活潑的互動式展覽,更是吸引人一再造訪的理 由。遊客可以從電腦面板上讀到即時顯示震度的全球地震 系統,館內更收藏有一九四○年代的古董級威嚇氏地震 儀,在地震體驗區模擬地震時劇烈的震動程度,到防災教

育館學著使用救難設備,測測自己的逃難體力,透過這些互動設 施,體驗大自然和生命的關係。

這個地震博物園區受歡迎的地方,不是看累累傷痕或走回悲 情,而是了解自然、才能與自然環境共生。搭電梯上洗禮之塔,到 園區的最高點,除了遠方的九九峰,眼前綠油油的操場一覽無遺,

沒有了八年前的荒廢景象,大王椰子樹穿過薄膜屋頂搖曳生姿,前 院的美人蕉也綻放著赭紅亮橘的色彩。

重建記錄館牆面上的許多數字,更串起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九十一隻國際救難犬、二九三校校舍全倒,三三九億元全民捐 款,這些與九二一地震關係緊密的數據,也時時提醒我們了解體 驗大自然的力量,才能與它和平共處。

如同出自《生命》這部九二一紀錄片的一句話:「生命就像 一個隧道,雖然黑暗,雖然漫長,但總有出口。」來趟地震教育 園區,感受生命無限。

資料來源:http://www.odie.tw/921/index.html 資料來源:

http://www.319.com.tw/smile_ego/01_museum/01.jsp 天下雜誌 第 386 期 資料來源:

http://yuminghui.pixnet.net/blog/post/25104962

見證

台灣生命力

(23)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藉由切過校園及運動場的車籠 埔斷層、毀壞教室等921地震遺址的保存,並透過自然科 學、人文、歷史紀錄等三個面向的展示和教育活動,希望觀 眾在踏進地震園區時,能從認識地震的自然現象開始,讓觀 眾瞭解大自然的力量造成的災害及災害的起源,建立正確的 防災觀念,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及幫助別人,進而體會地震與 人類社會的關係,在承受巨大的自然災害後,都能為生命和 生活找到出口。

園區展示包含:典藏活動斷層紀錄的「車籠埔斷層保存 館」、見證921地震的「地震工程教育館」、感受地震震撼 的「影像館」、防患於未然的「防災教育館」、見證台灣人 民的患難真情及生命力的「重建記錄館」。

【典藏活動斷層地震紀錄的車籠埔斷層保存館】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紀錄保存921地震斷層遺址的景觀,

連結現址與過去的共同記憶,透過真實地貌及認識地球地震科 學的知識,讓觀眾體現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關係。

當你要走出車籠埔斷層保存館的時候,不妨回頭看看這 美麗的展館。車籠埔斷層保存館的建築設計極具獨創且新 穎,以線性構成猶如針線縫合大地傷口為概念,呈現出序列 的敘事空間結構,凝聚921地震事件。全館沒有樑、柱系統,

以82根12公尺高、2.4公尺寬、10公噸重的預鑄預力水泥板組 成,整體為圓弧形,組成複雜,製造過程中,無論在表面處 理、吊裝組立或基座工程上,其特殊性及困難度均屬國內外 首見。2004年9月21日完成後對外開放,並榮獲2004年遠東建 築獎入圍、2004年台灣建築獎、2006年第三屆WA中國建築首 獎等獎項肯定。

【見證921地震的地震工程教育館】

地震發生時,建築物的破壞與倒塌,通常會造成嚴重的 生命和財產損失。因此,本園區特別設置了地震工程教育 館,透過地震災難原址及地震工程相關知識的展示,期能讓 觀眾瞭解構成耐震建築及安全都市的重要元素。

本館大致上可分為「展示館」與「毀壞教室保存區」兩 部份。「展示館」由「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協助策劃,

展示內容包括:安全的家、先進樓房抗震技術、公共安全等 三大主題,主要以實驗室為規劃概念,利用互動式展示結合 科學演示,讓參觀民眾從動手操作中,獲得地震工程相關知 識。此外展示館內亦針對親子觀眾的需求設有遊戲角,讓小 朋友和父母親一起透過玩具及繪本,從遊戲中認識結構及力

資料來源:

921地震教育園區

http://www.921emt.edu.tw/

(24)

學的基本概念。「毀壞教室保存區」則保留霧峰鄉光復國中 震損校舍的原址,參觀民眾可見證強烈地震的破壞力,並可 觀察台灣地區中小學校舍建築典型的震損模式。

在地震工程教育館,觀眾能從中認識地震對建築結構的 影響、瞭解耐震建築的基本條件、以及先進建築結構抗震技 術,希望透過展示,能增進觀眾對建築安全的重視及並產生 社會責任感。

【感受地震震撼的影像館】

利用原本光復國中活動中心改建成的影像館,集結了921 地震相關照片及影音資料,以人文社會與歷史紀錄的角度,

真實地呈現921地震在人們心中所留下的記憶。透過各種展 示,觀眾可以瀏覽921災變發生後,到處斷垣殘壁、救難人員 救災、各界雪中送炭,以及展開重建工作等等情景。

影像館內的三大劇場:真情劇場、大地劇場及地震體驗劇 場,各有其特色及背後所代表的含意。透過欣賞這些影音資料 及親身體驗,讓民眾感受到地震所帶來的震撼及重建的希望。

【防患於未然的防災教育館】

1999年9月21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發生台灣百年來最大 的地震災難。這場地震不僅令國土破裂、許多家庭心碎,也 反應出國人過去對於重大災害防範措施之不足,缺乏正確的 救災、避難觀念。 台灣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時常要面對不 同的災害威脅,例如:地震、颱風、土石流等等,所以更不 能輕忽了防災的重要性。

古人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正是防患於未

然的道理,事前的預防工作做得好,遠勝過事後的補救。防 災教育館的設立,便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希望將相關的救災 及避難知識傳達出去,以期國人能建立正確的防災觀念。

【經驗傳承921從心出發】

重建記錄館以記錄921地震災後的重建歷程為主軸,以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的業務分組做為 展示架構,展示內容含括:重建大事紀、重建經費、大地工 程、公共建設、產業振興、生活重建、民間力量的匯聚……

等,呈現政府與民間共同投入的救災重建成果紀錄。

本館以數字表現出921地震救災、安置到重建的總體樣 貌,集合各項重建工作的統計,提供重建過程的綜覽,說明重 建工程的費用來源與金額。瞭解集合式住宅重建、山地部落遷 村,以及自然復育與居民生計之間的衝突,可使民眾進一步明 白重建工作所遭遇的困難與挑戰。公有建築的毀損喚醒了大眾 對公共建設品質的重視,而中央、地方政府與民間慈善團體共 同投入的校園重建運動,打造出一座座代表教育改革精神的美 麗新校園,宛如「地動綻開的花蕊」。隨著館內展示,帶領觀 眾一同關懷頓失親人與家園的災民,看他們如何自立自強、凝 聚社區意識,創造出社區產業與文化特色。

重建記錄館的建築設計,是以現存跑道活化之意象,將 跑道由外部環境延伸進入展區,以活動式的展櫃陳列重建紀 錄,呼應一棒接一棒的漫長重建歷程。

目前本館改為展出921十週年特展,展覽內容共有: 壹、

驚心動魄921,貳、政策與法制,參、安置,肆、重建,伍、

省思與變革等五大主題。

(25)

日月對談.山水相連-日月潭

日月潭位於南投縣的魚池鄉,是台灣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最美麗的高山湖泊。潭面以 拉魯島為界,東側形如日輪,西側狀如月鉤,故名日月潭。她的美是由山與水所共同交 融、創造出來;748.48公尺的中高度海拔,造就日月潭宛如圖畫山水,氤氳水氣及層次 分明的山景變化,一景一物皆渾然天成,詩畫般的意境,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日月潭的美,從早晨到黃昏,從春夏到秋冬,無論風和日麗或煙雨迷濛,都迴盪著綺麗 的風姿,令人百看不厭!潭面清澈碧綠,群山環抱,山水輝映,風光旖旎,且有獨特的 人文資源,為台灣地區最負盛名且最具發展潛力之國家風景區,在國內外皆享有盛名。

原屬省級風景區的日月潭,雖然在民國88年遭受九二一大地震 的摧殘,但經升格為「國家風景區」並成立管理處之後,管理 處即積極的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重建日月潭,並不斷的舉辦 各種大型活動,吸引遊客,如今日月潭不但已經走出地震後的 陰霾,更穩健的邁向國際級的渡假休閒勝地。

想一探日月潭的多樣風貌,可以漫步在美麗湖邊,享受日與月 的洗禮,體驗最真實、美好的感動;也可以踩著腳踏車,沿 著環湖公路,感受那份靜謐、安詳與自然的美感;或是乘著遊 艇,迎風逐浪,山光水色盡收眼底;也可自行操槳,划著小 舟,漫遊湖光山色。

1995年的日本阪神大地震後,建築 師阪茂先生為倒塌的鷹取教會建造 了一座紙管教堂,921之後,象徵重 建意義的紙教堂帶著不滅的精神遠 渡重洋來到了桃米社區,沿續震災 後重生使命。

紙 教 堂 落 在 青 綠 的 草 坪 上 , 共 有 五十八根紙管支撐起整個教堂,室 內與室外的長管椅也都是用紙製作 的,教堂裡使用溫暖的黃色燈系,

給人一種溫馨沉靜的感受。紙教堂 不僅是震災後重生的建築指標,也 是回歸自然生態的園區。

(資料來源/明道文藝 期)

紙教堂(南投桃米生態區)

(26)

日月追逐成天象

化作美麗的潭水風光標緻台灣 日的光圈

月的形影

乾旋坤轉而繾綣的形體 深深的大地之愛印映潭心 青龍崙龍兩山頭伸入潭裡 拉魯島如珠 戲弄

族人的祖先逐鹿到潭中 樹立祖靈

祖籃與杵歌梵唱豐年祭典 晨曦把湖的眼睛點亮 鴛鴦水鴨齊飛

夕暮彩霞與潭光輝映 振盪夜鷺翱翔

扁舟划盪 漁網拋起 曲腰魚群 水面跳躍 遊艇駛過 波心我心

妳送秋波粼粼而來 我唱情歌蕩漾而去 邵族的少男少女多情熱 杵音與舞鈴的韻律高亢悠揚 日月潭的歡樂時時

臨潭的木造步道穿沿 花葉扶疏掩映

遠看山近戲水

山中之水水中之山含笑對吻 日月潭之美萬種風情

――引自《閱讀文學地景.新詩卷》

  (文建會策劃主辦,聯合文學編製)

中台灣文學地景

日月潭之美    ◎ 岩上

(27)

文學淬鍊下的南方風景

國立台灣文學館館舍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前身 為日治時期台南州廳,落成於1916年,戰後曾為空戰供應司 令部、台南市政府所用。因經歷不同單位與不同時期使用,

致使本建築許多構造因戰爭或年久失修而毀損。在歷任文建 會主委的擘畫與支持下,迭經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 備處兩任主任及同仁之努力,自1997年開始進行修復整建工 程,至2003年修築成為地上二層、地下三層之建築,面貌煥 然一新。2003年10月17日,遙念台灣史重要文化啟蒙團體

「台灣文化協會」之成立精神,「國立台灣文學館」選定此 日正式開館營運。

國立台灣文學館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除蒐 藏、保存、研究的功能外,更將透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 等方式,使文學親近民眾,帶動文化發展。本館另設有文學 圖書閱覽區、兒童文學書房等空間,提供多元化服務。

台灣文學館

台灣文學的發展,從早期原住民、

荷西、明鄭、清領、日治、民國以 來,世代更迭,族群交融,累積大 量文學作品,孕育出豐厚多元的內 涵,惟因歷史與政治之傾軋,諸多 文學書冊與相關史料隨世流失,散 迭各處,殊為可惜。為能有系統蒐 集、保存、研究這些珍貴的文學資 產,文化界人士極力奔走呼籲,希 望成立專責機構擔負此任。

資料來源:

http://www.nmtl.gov.tw/

(28)

歷史高雄

明永曆 15 年 (1661) 萬年縣設治於興隆莊埤子頭(即今左 營舊城)現今左營、右昌、後勁、前鎮及楠梓等地,皆為當 時之屯墾地名。清領之後改設鳳山縣,縣治仍於今左營舊城 內,迄乾隆 53 年始遷治於今高雄縣鳳山市。

漢人最早落腳的地方為旗後,隨移台人數增多,開墾範圍才 擴及前金、大港埔、五塊厝、籬子內及苓雅寮等地區。至清 同治初年又開闢通商口岸,哨船頭及旗後成為商港,高雄逐 漸形成重要城市。

高雄,原是馬卡道族 (Makatau) 居住的竹林,族人稱之為「

Takau 」 . 清領時期被稱為「打狗」,日治時期並設打狗事 務所於旗津街,復將台南廳打狗支廳移至哨船頭,大正九年 (1920) 設高雄州,日人因 TAKAU 音而稱為 「高雄」,大正 13 年 (1924) 改設高雄「市」為高雄設市之始,民國 68 年 (1979) 改制為台灣第二個直轄市。

地理高雄

高雄市位於台灣西南部,地形南北狹長 , 總面積約 154 平 方公里,北、東邊分別與嘉南、屏東平原接壤,西臨台灣海 峽,南近巴士海峽,海陸地位優良,海灣自然天成,是東北 亞通往南太平洋要道,同時,也是一個理想商港,先天條件 優越,造就這個城市大步邁向國際化。

高雄具備國際機場,與亞洲許多城市有直飛航線,由台灣桃 園國際機場 (Taiwan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 轉 機更可抵達世界各大城市,從台北到高雄可搭乘每日約 50 個航班的國內班機,飛航時間約 50 分鐘,或搭乘自強號火 車 (270 分鐘 ) 或搭客運巴士 (300 分鐘 ) 。

港灣高雄

高雄港位於本市西南端,是台灣最大的國際港埠,也是世界 第六大 (2006) 貨櫃港;港區遼闊、腹地廣、氣候溫暖,臨 海有狹長沙洲,地理條件優越,港灣形勢天成,現今港內水 域面積 26.66 平方公里, 航道全長 18 公里,規劃有第一 及第二港口,可供十萬噸級以下巨輪進出。高雄港也是高雄 觀光產業的重要主角、世界著名的港埠,港灣之美不遜於世 界著名的港口。

資料來源:http://www.kaohsiung.gov.tw/

打造一座快樂城市

資料來源:

http://healthycity.kcg.gov.tw/img/

map.gif

(29)

期待一個幸福城市

一、台灣面向全球的國際港灣之都

在經濟上,從全球供應鏈及等時服務圈的自由經濟市場供需 法則來看,高雄港與其自由貿易港區具有區域核心競爭的地 理優勢,港市合作政策的推動無疑將進一步擴大都會運轉動 能。除了持續針對高雄都會的海洋魅力創造新的永續發展模 式外,更應搭配中央政府推動「港市再生」的政策,結合港 埠物流、優質遊憩、永續能源產業、營運總部等四大特色經 濟作為發展方向。而縣市合併後的高雄都會區,勢可加大高 雄港之生產腹地,進而提升高雄港市總體競爭優勢。

二、全面接軌國際網絡的區域樞紐

高雄都會與全球經濟體系的全面直接接軌,一方面可提昇南 台灣的區域經濟發展,亦可擴大台灣的總體經濟價值,透過 吸收國際資金、人才、技術等,提升國際交流與支持,並降 低單一核心發展可能的種種風險。在國際上,高雄都會能在 全球無數城市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就是創造出不可替代的發 展價值,這樣的價值建立在高雄成為國際都會資訊與發展經 驗相互交流網絡的國際樞紐之中;在文化上,高雄都會的藝 術文化環境整體的發展,也只有在亞太地區國際城際網絡的 競合關係中,才能建構起適宜的市場規模與發展動力。

三、邁向生態最佳化的亞熱帶都會

在全球的氣候之中,亞熱帶是最具有生物多樣性與多種生活 型態之環帶,「高溫多雨」則是亞熱帶潮溼型氣候區的特 色,高雄都會區剛好屬於此種地理型態,故最佳都會環境的 發展應該是透過生物氣候的方法,以低耗能、低熱量、低污 染的原則發展出能與環境產生互動關係的亞熱帶生態最佳化 模式。而順應亞熱帶居民特有熱情活潑的民情,維持與自然 和諧關係、追求人與環境共生、創造健康快樂生活方式與具 有友善國際性質的永續發展

模式,正是高雄都會未來發展所必須達成之終極目標。

(30)

英文名為Urban Spotlight的城市光廊,在設計的元素中,以高雄都市環 境的特有風貌-水、綠、光、藝術來建構城市光廊的意涵,因此在空 間的設計上融入了廣場、路徑、水景、露天咖啡座等,讓人與環境產 生良好的互動,走近城市光廊,你可能以為置身異國街頭,光影裝置 藝術搭配露天咖啡座,耳邊傳來陣陣慵懶的爵士樂,呈現出現代都會 的美感情調,難怪有人驚嘆說:「原來高雄也可以這麼美」!

愛河全長十二公里, 源於高雄縣仁武鄉八卦寮田野, 自東北而西南 ,匯入高雄港. 在台灣的諸多河川中並 不顯眼, 內政部營建署在防洪整治計劃中將愛河列為 防洪排水溝, 以洩洪為主要的功能. 然而在市民的眼 裡愛河是高雄文明的起源,先民賴以維生的命脈,也是 高雄走向海洋的起點 .

高雄市政府為提供民眾一處優質的休憩場所,將下游 河岸整治成河濱公園,每年端午節划龍舟與重大節慶 或活動,都會在此舉行,此外,愛河現今除了擁有浪 漫的河岸風情外,在愛河沿線也設有多處停靠站,供 市民搭乘「愛之船」瀏覽河岸美景。

高雄城市光廊

高雄愛河

城市光廊位於中山路和中華路之間的五福路,每到了晚上城市光廊總 是彌漫著一份炫麗又浪漫的藝術氣息,色彩繽紛的燈光、寬敞閒適的 空間、悠閒的露天咖啡雅座再加上慵懶的爵士樂,讓忙碌的高雄都會 瞬間悠閒了下來。城市光廊充分的將藝術與生活做完美的結合,這裡 有九位藝術家的原創作品,以及用前市長與2001位高雄市民燦爛笑臉 為素材製作成的「SMILE—2001希望之牆」,每件藝術創作都各有特 色,也各有深遠的意涵,例如由藝術家林熹俊所設計的玻璃平台,

搭配五彩繽紛的燈光變化極為炫麗,而林麗華則將代表高雄特色的

「金」、「土」、「鐵」結合起來,形成「太陽之頌」創作,用來展 現南台灣的陽光與活力,至於「SMILE—2001希望之牆」則是希望高 雄市民可以多一點微笑,用微笑來迎接新一天的來臨。來到這裡,您 可以穿梭在嫵媚繽紛的光影中,也可以找個位置悠閒的喝杯咖啡聽著 古老的爵士樂,吹著徐徐的微風,享受這都會間悠閒愜意的空間。

(31)

真愛碼頭(高雄12號碼頭)原為散裝貨輪碼頭,近年來因貨櫃輪的興起而逐漸沒 落,因此高雄市政府向港務局租借,並將荒蕪閒置的12號碼頭打造出一處具有 多元海洋特色的「國際旅客服務中心」,推動河港交通航線計畫,做為河運及 港運的轉運站。真愛碼頭(12號碼頭)位於愛河的出海口處,碼頭有兩座雪白風 帆分別對著高雄市區及旗津渡輪碼頭,象徵高雄市與海港對話,為了融入節約 能源的概念,兩座風帆皆有太陽能發電板及發電量顯示器的裝置,除了兩座獨 具特色的雪白風帆之外,真愛碼頭另設置真愛咖啡、觀景休憩高架木棧平台以 及周遭的植栽綠化景觀。在高雄市政府的規劃之下,真愛碼頭延續了愛河水岸 的休閒觀光並加以串聯,市民可在這裡悠閒的散步或欣賞愛河的悠美,目前真 愛碼頭有規劃常態性固定觀光航線,遊客可搭乘「真愛輪」與「光榮輪」,從 真愛碼頭啟航至旗津漁港觀賞漁港風光,因此真愛碼頭已成為高雄觀光旅遊的 重要休憩點。

真愛碼頭

駁二指的就是第二號接駁碼頭,它位於高雄 港第三船渠裡面,而駁二倉庫原本是個因使 用功能消失而閒置的港口倉庫,民國89年因 尋找國慶煙火施放地點的機緣下,讓這個已 閒置的倉庫再度的以全新的面貌活了過來,

目前駁二倉庫經高雄市文化局規劃成為「駁 二藝術特區」,在政府及藝術家以及地方文 化工作者的推動下,駁二倉庫已改頭換面成 為了藝術家的創作天堂。

資料來源http://w5.kcg.gov.tw/tourism/

駁二

藝術

特區

(32)

南台灣文學地景

因為羞於表白自己 所以,我怯然 伸指輕輕沾染 西子灣的彩霞 調和魂魄的流韻 悉心調製

各種表情的面具

拘謹的容顏隱匿於面具 嘴角堆疊的笑紋,一如 灣內來去的浪潮

對於我,你豈可視而不見?

因為,我眼露天意 滿面霞光

彩霞面具 ◎路寒袖

――引自《閱讀文學地景.新詩卷》

(文建會策劃主辦,聯合文學編製)

讓春天從高雄出發 ◎余光中

讓春天從高雄登陸 讓海峽用每一陣潮水 讓潮水用每一陣浪花 向長長的堤岸呼喊

太陽回來了,從南回歸線 春天回來了,從南中國海 讓春天從高雄登陸

轟動南部的消息 讓木棉花的火把 用越野賽跑的速度 一路向北方傳達

讓春天從高雄出發

後記:高雄市政府、國立中山大學、台灣新聞報 合辦的「木棉花文藝季」在七十五年四月 間熱烈地展開。我為文藝季寫了這首主題歌。

資料來源:當代文學館

http://orchid.shu.edu.tw/article/article.php?sn=282

(33)

後山新移民樂活風情vs.遠古板塊記憶

南迴公路闢建於日治時代,1933年

(昭和8年)開始興工,1939年(昭 和14年)完成楓港─阿塱衛(今達 仁)─台東間,可通行汽車的「楓港 台東道」。屬於以國庫或地方經費改 善養護之「指定道路」。戰後,此路 改稱為「南迴公路」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位於花蓮、台東縣的 濱海部份,綿亙於海岸山脈東側以及太平 洋之間,南北沿台11線公路北起花蓮溪 口,南迄小野柳風景特定區,擁有長達168 公里的海岸線:此外,還包括秀姑巒溪瑞 穗以下泛舟河段,以及孤懸外海的綠島。

在此範圍內不但可享泛舟、賞鯨、潛水之 樂,且在地形上、生態上,亦有其得天獨 厚之處,加上豐富的原住民、史前文化,

共同織出東部海岸的迷人風華。

台灣東部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

塊的交會處,中央山脈陡峭高聳,峽谷大 多狹隘深峻,氣勢懾人。位在板塊縫合帶 上的花東縱谷,在地理學上有裂谷之稱。

由火山島弧推擁而成的海岸山脈,不僅火 成岩的地質結構異於中央山脈,其地形更 是險峻中帶著靈氣,地理景觀獨特秀麗。

花蓮溪到卑南溪間的花東海岸,分佈有海 岸階地、沙灘、礫石灘、礁岸、離岸島、

海岬和海蝕平台、海蝕洞、海蝕溝等海蝕 地形,並在板塊持續擠壓的影響下,陸地 隆升,地形相當發達,是一處地理學的天 然教室。

多變化的地理特色,也孕育出多樣化珍貴 的生態資源。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http://www.eastcoast-nsa.gov.tw/

◎地理景觀

(34)

台東印象

2009年八八風災過後,大量 漂流木從山上遭洪水沖刷到 大海,臺東林管處與縣政府 聯手清出17萬7,000餘噸漂 流 木 。 這 些 數 量 龐 大 的 漂

再探2009的一頁傳奇

飽 嚐 歲 月 刻 痕 、 生 死 輪 迴,漂流木終於找到家。

流木,散置在農田間,是 令農民欲哭無淚的垃圾;

橫亙在沙灘礁岩上,則影 響觀瞻,有時還會破壞環 境,但倘能藉由鬼斧神工 的藝術雕刻及裝置創作,

賦予浴火再生的價值,將 更能突顯人類對大自然的 敬畏及尊重。

臺東林區管理處特別邀請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及國 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一 起 合 作 , 以 跨 部 會 的 組 合,請來吳炫三等國內外 大師熱熱鬧鬧舉辦2009東 海 岸 漂 流 木 國 際 藝 術 創 作--「朽木奇兵」木雕藝 術創作,上帝之手系列活 動,為漂流木增添更多元 的價值,也激盪出特別的 火花。透過人們的撿拾,

再經過藝術家的雕琢,漂 流木成為有生命的藝術創 作作品,這是所有從事木 雕藝術創作的原住民共同 的心靈體驗。

史前館的核心理念是以寬廣的眼光,闡釋人類、自然與文化三者之 間的互動關係:彰顯自然的美妙,讓觀眾體認人類與自然互相依存 的關係,並融入愛護自然的觀念;闡釋生態環境與文化適應,呈現 在不同地理環境中,因其環境適應而產生不同的文化;使觀眾瞭解 繽紛多彩的文化,培養出尊重與欣賞各族群文化傳統的觀念。依據 此核心理念,規畫本館第一期展示的三大主題:【臺灣自然史】、

【臺灣史前史】以及【臺灣南島民族】。由二樓展示廳入口,首先 抵達【臺灣自然史】展示廳,主題為我們生活的島嶼從誕生至今的 地質與生態變化。之後循參觀動線進入地下室中庭,中央的挑高中 庭設有「博物館論壇」區域,以多媒體解說設備呈現關於人類、自 然與文化的各種議題觀點。環繞中庭的地下一樓空間是【臺灣史前 史】展示廳,呈現本島各地史前人類為適應不同環境,於不同時 期、地點發展出各種文化、活動與創造。最後再循動線返回二樓,

進入【臺灣南島民族】展示廳,內容為臺灣南島民族各族各族群適 應環境所產生的多元文化。循此脈絡所呈現的展示,顯現臺灣從島 嶼誕生、動植物移入到南島民族定居展現璀燦文化的歷程,不僅可 綜覽臺灣島千萬年來的變遷,也闡明這塊土地上人類、自然與文化 三者之間的互動。 資料來源:http://www.nmp.gov.tw/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35)

布農族(Bunun)是台灣原住民當中,活動率最強,移 動率最頻繁的族群,由於足跡曾踏遍整個中央山脈,故有

「中央山脈守護者」的美譽。台灣原住民族當中,最先被 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

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海拔一千公尺以上,是 典型的高山民族。據說,最早居住於鹿港、斗六、竹山一 帶,後來漸漸往高山遷移。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 投縣的仁愛與信義鄉。十八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 始大量的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溪鄉、萬榮鄉,再 從花蓮移至台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 南移至高雄的三民鄉與桃源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

布 農 族 共 分 為 六 個 群 , 均 居 住 於 南 投 一 帶 , 分 別 是 卓 社 群 、 郡 社 群 、 卡 社 群 、 丹 社 群 、 巒 社 群 以 及 已 被 同 化 的 蘭 社 群 ( t a k o p u l a n ) , 分 布 在 台 東 縣 海 端 鄉 的 布 農 族 屬 於 郡 社 群 。 總 人 口 數 約 三 萬 七 千 多 人 。

.族群特質

布農族傳統的年月觀念是依著小米的成長而劃分的。對於 農事或狩獵行事的時間,布農族依著植物的枯榮與月亮的 盈缺來決定。例如李花盛開時,適合播種小米;月缺時適合

驅蟲、除草;滿月時適合收割舉行收穫祭。布農族是一個充 滿想像力的民族。

(一) 渾然天成的和音:

布農人和音唱法是無所不在的,凡飲酒歌、祭槍歌都 以和音的方式來表現。就連四、五歲的小孩,都能以 和音的方式唱誦布農族的歌謠。

(二) 沒有頭目,以家族長老為首的社會組織:

除了一年一度的射耳祭及爭戰以外,布農人的社會運 作大體以家族為一個完整的單位,兩家族的長老又是 事務的決策者,在家族中的地位頗受人尊崇。

(三) 合奏的樂器演奏方式:

布農族不僅保存了多樣的傳統樂器演奏,不同樂器或 相同樂器合奏也時有耳聞。

照片來源:

http://3d.nioerar.edu.tw/3d/ori/

Bunun%20Tribe/recognize%20Bunun%20 Tribe.htm

中央山脈守護者-布農族(Bunun)

(36)

(四) 富象徵意義的生活態度:

月圓—豐收的意象。

月缺—消失的象徵(除蟲、除草)。

打陀螺—小米快速生長的含義。

盪鞦韆—小米長得與鞦韆一樣高。

(五) 小米的擬人化:

小米有靈魂、有五官、可移動,因此對它特別敬重。

亦有父粟與子粟之分。父粟有五個耳朵,管理子粟的 成長。(粟:小米)

.社會制度 一、組成特色

布農族是以父系社會,以氏族為基本構成單位,並利用 氏族中的各級單位組成部落中的組織系統。在一個部落 中,往往有二個以上的最大氏族的組織單位,而各單位 與本氏族均保有密切關係。

氏族則共有獵場、共食獵肉、共守喪忌。亞氏族則共有 耕地、共同耕作、共行祖靈祭、母族禁婚。

完整的布農部落裡,有三位領導人物:

(一)是主持農事祭儀的祭師,善觀天象、氣候並維持社會 秩序、協調糾紛。

(二)是射耳祭的主持者。通常是部落當年狩獵最豐的族 人,後來也改由其一固定人員擔任。

(三)是政治領袖。負責爭戰、獵首。是勇士,也是對外作 戰的指揮者。

二、財產繼承

布農族的財產繼承,完全以家族為單位,家族財產由家長 掌管,然後由全家共同使用。在父系繼嗣原則的支配下,

家長都由輩份及年齡最高的男人擔任。

三、婚禮

以嫁娶婚為主。以父系繼嗣為原則,婚後多半行隨夫居。

照片來源: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tonytran/Costume/c_bunun.htm 資料來源: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71&IDK=2&EXEC=L http://www.taitung.gov.tw/Aborigine/CP/1016/aborigines_Bunun.aspx

(37)

文學花蓮

杵在同一時空的老小店家非得動身探路才知風情。這會兒換個方式,讓心也去旅行。遠方的青山,近在咫尺的太平洋,

都是生活在花蓮的作家時時援引的「祕密武器」跟著書本、參點想像,我們去探訪作家的花蓮。如果此刻他們都在花蓮……

我們用像旅行,以愜意的姿勢鳥瞰,穿梭時間之流,從花東縱谷北半段的鳳林開始一路往北,也許會不期然地與 年輕時駕著飛行傘輕快飛翔的邱上林,撞個正著。

經過壽豐,也許會嗅到豐田村前一晚盤旋至高空的晚香玉氣味,吳鳴在此度過童年;稍往東望,陳列密植花木的 鄉居蓊鬱安靜地坐落於豐坪村,他正揮汗除去園圃裡的雜草。

望遠一點,東華大學校園裡,年輕的中文系副教授吳明益正踩著單車(或步行),以最踏實的腳步和知識情感並 具的眼睛,探查這塊他口中「其實只是破壞得比較少」的土地。

繼續往北,沿路的街景也愈顯繁榮。

吉安鄉過去柴薪甚多的知卡宣溪低吟東流,陳雨航的老家就在溪水中游附近。

進入花蓮市區,楊牧的第一個老家,在和平路與南京街底交叉口。靠近中正路 的忠孝街和上海街交角,有間媽祖廟,陳黎的老家在離廟甚近的上海街,他正在此 學會偷窺世界(他著有一本《偷窺大師》),這兒是花名遠播的「溝仔尾」西界,

陳克華的老家也在南京街上,花蓮最古老的風化區邊緣。王禎和在溝仔尾巷弄間漫 步,琢磨著《玫瑰玫瑰我愛你》的第一個開場要在溝仔尾的教堂……

林宜澐在不遠的中華路一整排熱鬧店面的樓上,他讓《夏日鋼琴》輕邈的琴音在《東海岸減肥報告書》亮晶晶的 油花上遊走。

轉向西北,楊牧的第二個老家在博愛街與節約街交角一帶,老字號印刷廠,是楊牧《水之湄》自稿紙化身書本之 地(如今成為愛書人流連的二手書店「舊書舖子」)。

橫在花蓮市區北緣的大道是「黑金通」(現今的中山路),王禎和筆下的香格里拉就在這附近;熱鬧的火車站附 近住著一位素來不喜熱鬧的廖鴻基,返航之後以沾滿海腥的手執筆寫下大海見聞。

文學的理想漫遊    ◎ 陳穎

――摘自《通往花蓮的祕徑》Part 1【春天 散步】

(38)

你是否也感到驚訝,花蓮小小的天地,出了這樣多的作家。

在花蓮,沒人會特別在意你做了什麼,努力工作可也,努力玩耍可也,所以有的作家能夠心安理得嚴肅認真地戲 謔嘲諷,有的作家則秉其天性嚴肅認真地踏查體會才能心安理得。透過作家們細膩多樣的文字,我們感受花蓮。

花蓮 不折不扣是作家的「祕密武器」

對於故鄉,楊牧懷著深濃孺慕的感情,特別當旅居異國時。

1974年楊牧在西雅圖的太平洋沿岸看海,想到海的另一邊就是花蓮,湧上異國海岸的浪潮必定來自家鄉,突發奇 想寫下〈瓶中稿〉:

當我涉足入海

輕微的質量不滅,水位漲高 彼岸的沙灘當更濕了一截 當我繼續前行,甚至淹沒於 無人的此岸七尺以西

不知道六月的花蓮啊花蓮 是否又謠傳海嘯?

楊牧第二次回台擔任客座教授期間,寫下〈俯視:立霧溪一九八三〉,以大自然生生不息對照青春歲月的流逝,

可隨時回歸的故鄉對照永遠回不去的青春歲月。鄉愁原來不只是空間的阻隔,也摻雜了時間的因素。

十二年後,楊牧從東華大學望向木瓜山,寫下〈仰望:木瓜山一九九五〉,闊別多時的山形一直是他「長年模仿 的氣象」,再次點出山水永恆但歲月無情的意念。山與溪的記憶,此刻已成為詩人的精神象徵,無論低頭俯視或抬頭 仰望,都是深情的凝視。

花蓮土會黏人,早有先例。陳列來自嘉義農村,大學時期旅經花蓮,對花蓮一見鍾情,畢業後直奔花蓮任教,後 因政治事件無端身繫囹圄。陳列擅寫散文,曾以〈無怨〉與〈地上歲月〉連續兩年奪下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1991年 以《永遠的山》獲第十四屆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成為自然書寫的經典。

陳列不太喜歡在作品中對人物和地點有明確的指涉,所以我們不會輕易得知在他入獄前苦讀英語文學之所在,其實

是太魯閣長春祠附近的「禪光寺」,而他裸身躍進的那窟山間小池,原來我們也早就領略其透心澈骨的涼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彙集輯錄了多篇學校經驗分享的文章,闡述「管理與組織」範疇的各項全校 參與訓育及輔導工作模式的重點,請參閱教統局網頁,索引: 本局向學生及家 長提供的服務 >

中國語文課程為各學習階 段提供「建議篇章」, 推薦 適合學生程度的文言經典作 品。. 教師可按學校情況,靈 活地把「建議篇章」融入課

因應社會需要的轉變,科學、科技和工程的急速發展,根據各類調查和會面收集得到

懷聖寺於元朝至正三年(1343 年)被焚,七年後重 建。現存建築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重建後 的規制。1949 年後,懷聖寺進行過三次較大規模的

[r]

• 將已收集的 LPF 有效顯證,加入為校本的 學生表現 示例 ,以建立資源庫作為數學科同工日後的參照,成 為學校數學科組知識管理

研習影響工業區位的各種因素是地理科的一個重要課題。本主題旨在以鋼

參考教育局提供的多元化甄選工具(建立校本行為 特質量表:《學生校內表現評估輔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