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元明清時代的文明蛻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元明清時代的文明蛻變"

Copied!
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元明清時代的文明蛻變 第一節 元明清的文化變遷 一、海陸交通與文化互動 (一)絲綢之路 1.唐中葉至兩宋:海上絲路興起 唐中葉以後: 受安史之亂影響,北方殘破,陸上絲路中斷 國家經濟重心南移,中外貿易轉向海路 廣州為當時中國最大港口設立中國史上第一個市舶司 宋代: 背景:航海知識與科技進步、政府政策鼓勵 結果: A.海外貿易越發蓬勃 B.市舶司所課關稅成為國家重要收入 C.東到日本,西到波斯灣 D.廣州、泉州、明州等成為重要港口 時間 出口 進口 唐代 絲綢為大宗 許多舶來品進入中國:香 料、藥材、象牙、犀角與 寶石等貴重物品 宋代 瓷器出口量大增 1

(2)

3.元明清:海上絲路連通世界 元代: 背景: A.延續唐宋以來海路貿易發展 B.歐洲海上勢力與殖民地擴張 發展: A.泉州成為世界著名 貿易港 B.中國與歐洲的商人 開始直接接觸 明代前期 海禁政策 A.目的:明太祖為防止海外反元勢力和倭寇騷擾 B.實施:嚴禁人民進行海上貿易 朝貢貿易各國必須向明稱臣納貢,才能進行有限度貿易

民間在東南沿海進行走私貿易

• 範圍:北達日本,南至東南亞 • 對象:前來東方的歐洲人 3

(3)

明中葉以後 絲綢、瓷器、茶等大量銷往他國賺取巨額白銀 奢侈品及美洲作物(玉米、番薯、花生、馬鈴薯)傳入 豐富飲食選擇、有助舒緩人口激增下的糧食問題 西方傳教士來華帶入西學 清初 圍堵臺灣鄭氏政權實施海禁 將臺灣納入版圖後准許通商,但只開放廣州通商 未符合國外對華貿易的龐大需求 (二)鄭和下西洋(指今印尼婆羅洲以西) 1.時間:明成祖永樂三年起,耗時29年 2.目的: 尋找明惠帝 開拓海外貿易 應與宣揚國威、發展朝貢之政治目的相關

鄭和下西洋地圖

5

(4)

3.結果: 刺激物產交流 真臘(柬埔寨)、滿剌加(麻六甲)遣使訪明奠定日後華 人移民東南亞的基礎 4.結束:由於耗費龐大,明宣宗年間最後一次出使(1433年) 在索馬利亞街頭玩麻將的非洲人 (三)茶馬古道

唐宋興起

漢人

西藏民族

住於四川

雲南邊區

以中國出產的日常用品(特別是茶葉)換取

邊區的特產(特別是良馬)交易最為熱絡

7

(5)

明代發展

官方

經營此條交通線

補充國內

軍需馬匹的不足

達到安撫外族的

政治作用

國防需求

外交需求

清代

無官方主導茶馬貿易之必要性

清高宗

以武力強化對

西藏的控制

東北地區產馬

有了可靠的

馬匹供應地

• 派兵入藏平亂 • 擴張駐藏大臣權力 • 以金瓶抽籤決定達賴、班禪 的繼承人 9

(6)

民間仍通過茶馬

古道進行買賣

• 有利經濟發展

• 沿線市鎮與起

• 促進漢、藏及西南少數民

族文化和宗教交流

茶馬古道上的馬幫

二、學術思想 (一)元明儒學的發展 1.元代:吸收朱陸理學 儒者的選擇 任官衛道(聖之任) 退隱山林(聖之清) 理學持續發展 朱熹《四書集注》成為科舉定本 以朱熹理學為主,吸收陸九淵學說為補充如許衡 A.天理是世界本源繼承朱熹 B.天理自在人心,強調本心自悟與陸九淵相近

以傳播儒學為己任

11

(7)

2.明代:心學盛行 明初:明成祖下令修《四書大全》等書 強化程朱理學思想 使學術思想陷入墨守成規

官方修訂的《四書大全》

明中葉以後: 陳獻章提倡「學貴知疑」的自由學風,心學引起迴響 王守仁繼承陸學,並受孟子學說和禪宗影響 A.主張: a.心即理: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 b.致良知:人應從自己本心求理,發揮道德意識 c.知行合一:希望改善程朱理學「知先行後」的流弊 B.優點:簡便易學 C.缺點:忽略知識學習重要性 13

(8)

3.明末清初的經世致用之學 興起原因: 明朝內有流寇,外有女真進逼 改正心學不切實際、空疏的流弊 主張: 追求德性涵養之外,應兼顧外在事功 與時務或先秦儒家經典有關的學問才值得學習 有利國計民生的「實學」,都須加以考究 影響:成為清代考據學先驅 代表人物: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 人物 代表作 內 容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分析中國政治與經濟的缺失,並提出解決 之道反映出民權思想 明儒學案 探究明代學者的學術思想與流派 顧炎武 天下郡國利 病書 評析明代各地的地理環境,闡述其與國 防、賦稅和水利之關聯 日知錄 內容廣泛的心得筆記,涉及政治、文學、 史學、地理各個層面 王夫之 讀通鑑論 藉由宋代司馬光之資治通鑑,分析中國朝 代的成敗興衰及得失,以古論今

經世致用之學代表人物

15

(9)

(二)清代考據學 1.興起年代:乾隆、嘉慶年間 2.主張:注重從古代經書中尋求真正的學問又稱「樸學」 3.興起原因: 經世致用之學帶動客觀、實證的治學方法 士人為避文字獄而埋首於考據 清初對歷代典籍大規模刊刻 理學議題逐漸枯竭,學術流派眾多、紛爭不斷 4.後續發展: 19世紀後因內憂外患,學者轉向經世致用之學 清末民初大量引進西學,考據學再度受到重視 如魏源的《海國圖志》 派別 人物 主張 吳派 惠棟 ◆漢代儒學(○),宋代儒學(╳) ◆求古:從古文入手治經,重視古音訓詁,以求 取古經本義 皖派 戴震 ◆漢代及宋代的儒學(╳) ◆重新解釋《孟子》,反駁程朱理學的「存天理, 滅人欲」,展現自己的哲學思想 ◆求真:也從古文入手治經,但以實事求是態度, 富懷疑精神,樹立科學考證的基礎

清代考據學的代表人物

17

(10)

三、西方知識、科技的輸入 (一)傳教士東來 1.背景:15世紀中歐洲海權國家東擴基督教隨之而來 2.最積極:天主教耶穌會 3.代表人物:利瑪竇 傳教手段 身著儒服、儒帽,努力研習漢字與儒家經典 引用儒家先哲言論說明基督教教義 允許中國教友祭孔、祭祖 成果贏得部分中國人的信任和認同,如徐光啟

埋下清康熙年間禮儀之爭的導火線

(二)西方科技、知識的傳入 1.目的:傳教士借西方科學知識吸引儒者 2.方式: 翻譯西書 利瑪竇+徐光啟幾何原本 利瑪竇+李之藻同文算指 參與修撰曆法如湯若望協助徐光啟修纂《崇禎曆書》 (即《時憲曆》) 監製天文儀器、火器 協助測繪地圖 19

(11)

坤輿萬國全圖

由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年(1602年)所製的 世界地圖,是第一幅出現美洲的中文地圖 3.中國學者對西學的態度 融會中西學說的看法 提出「西學中源說」增強考訂、輯佚中國古代科學著作 的熱誠 4.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止雍正皇帝禁教後

認為西方看似先進的天文、曆法與數學等科學知識,

若非由中國西傳,就是西方剽竊中國傳統後的再生品。

21

(12)

第二節 近世東亞的國家與文化 一、朝鮮 (一)高麗王國再次統一

文化上⾧期與中國密切交往

吸收大量中國文化

九世紀時

新羅漸衰,朝鮮半島陷入分裂

936年

高麗再度統一

1275年

高麗向蒙古稱臣,成為元朝藩屬

兩班

階級

政治體制

大量仿照中國

科舉

制度

教授儒

家思想

高 麗

享有政治

經濟特權

中央

官學

宗 教

中國佛教大為發展

十三世紀刻印

大藏經(佛教經典總集)

今日韓國國寶

位於北韓開城的高麗成均館

(相當於中國的太學)

23

(13)

什麼是「兩班」?

指的是古代朝鮮的貴族階級,其

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稱住

在京城東邊和西邊的貴族的官員

。另一種說法為上朝時,君王坐

北向南,以君王為中心,文官排

列在東邊(東班),武官排列在

西邊(西班)

14世紀末,由於長年戰亂和蒙古的入侵,高麗王朝

已經岌岌可危。1392年,高麗將領李成桂篡位自立

為王,並改國號為「朝鮮」,史稱「李氏朝鮮」

朝鮮太祖李成桂

• 676年,新羅統一朝鮮半島 • 918年,王建建立高麗王朝 • 1392年,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鮮 25

(14)

(二)李氏朝鮮的文化特色 1.時間:1392~1910年 2.建國者:李成桂以漢城(今首爾)為首都 3.文化特色:儒家思想 李朝的儒學 以朱子學為主 舉行科舉,選拔人才 透過學校教育,將儒學普及、深化至民間 相當於中國明、清,至1897年 為止均為中國藩屬 李氏朝鮮是依賴儒生的支持才 得以成立,因此採取崇儒政策

日本侵略(壬辰倭亂)

人民流離失所,田地殘破

社會秩序、經濟逐漸崩解

興起追求務實的

實學

」思想

朱子學

無法提出合理對策

儒學的轉向

受中國經世致用之學

和乾嘉考據學影響

27

(15)

實學例㇐:世宗大王與訓民正音

世宗是李氏朝鮮的第4代國王,15世紀以前,韓語是以漢字為 書寫工具。由於使用漢字記錄韓語是一件困難的事。為了解決 書寫文字的問題,他任用一批學者創造了適合標記韓語的文字 體系。稱之為「訓民正音」,意為「教老百姓正確的字音」。 p.83歷史Talk Show 《東醫寶鑑》於1610年著成, 全部用漢字寫成,比李時珍的 《本草綱目》略晚,但份量足 以比擬。其內容以朝鮮出產的 藥材為主,所以在朝鮮比中國 的《本草綱目》更為合用。

實學例二:醫聖許浚與《東醫寶鑑》

在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當中 ,許浚曾經醫治中毒的都敏俊 29

(16)

二、日本 (一)幕府時代 1.武家政治興起

均田制被破壞

發展出莊園制度、

地方武士集團

掌握國家實權

出任中央官員

豪族

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制瓦解

2.鎌倉幕府(1192~1333年) 建立:源賴朝自封為「征夷大將軍」

鶴岡八幡宮

因為逼死弟弟源義經, 源賴朝在日本史上一直 不受歡迎 31

(17)

策略:幕府將軍透過授與土地,要求武士效忠,以控制地方 沒落:十三世紀末期 元軍兩次征日,戰後幕府無法封賞引起武士不滿 十四世紀時後醍醐天皇聯合足利尊氏取得政權

元軍渡海攻日

3.室町幕府(1336~1573年) 天皇權力再度被架空 依舊透過武士控制全國,但武士權力較過去更大

十五世紀中葉起進入戰國時代

1.1573年,織田信長推翻室町幕府但遭家臣背叛,自殺身亡 2.1591年,豐臣秀吉統一全國 強化對武士的控制 持續與西班牙、葡萄牙貿易 實施兵農分離(建立常備軍制度) 兩度入侵朝鮮皆落敗 3.1598年,豐臣秀吉死後,政權又分裂 33

(18)

4.江戶幕府(1603~1868年) 建立:德川家康(東軍)於1600年在關原之戰擊敗石田三成 等人(西軍),三年後建立幕府

關原之戰

藍:東軍 紅:西軍 幕藩體制 目的:避免重演地方割據 作法:以將軍為最高決策者,地方武士為諸侯 A.諸侯須定期到江戶謁見將軍 B.將家族成員留在江戶充作人質 C.逐漸沒收或削減藩國封地維持高度集權統治

幕藩體制示意圖

35

(19)

5.鎖國與「大政奉還」 鎖國政策(1633~1854年) 目的:控制商貿、維持社會秩序及禁止天主教傳播 內容: A.僅允許中國及荷蘭商船赴日貿易限於長崎 B.禁止日本船出海貿易

德川幕府禁教之因

1.上帝為唯一絕對神的觀念挑戰幕府權威 2.人人平等的思想,衝擊專制體制 3.「島原之亂」的爆發幕府認為與教徒有關

出島是㇐個日本江戶時代⾧崎港內的扇形人工島,

也是是荷蘭商館所在地

37

(20)

大政奉還 提出者:坂本龍馬等人 原因: A.日本於西方列強的壓力下解除鎖國 B.幕府無法解決接續而來的社會、經濟問題

1867年德川慶喜宣告大政奉還

1868年戊辰戰爭倒幕派擊敗擁幕派

明治天皇親政廢除幕府,武家政治自此落幕

(三)文化交流與發展 1.幕府時期的中日交流 鎌倉幕府~ 室町幕府前期

民間貿易、僧侶往來

日本

中國

砂金、木材、倭刀 絲織品、瓷器、銅錢、 藥材、書籍、佛經

禪宗傳入

中國建築形式與生活

習慣影響日本文化

E.X 寺廟、茶道

相當於中國的南宋與元代

39

(21)

室町幕府後期~

江戶幕府

相當於中國的明清時期

貿易、中國書籍大量輸入

朱子學

成為官方主

流思想

經史典籍、小說、 碑帖、佛經、醫學 著作

對日本文化產

生深刻影響

14世紀中葉,倭寇騷擾中國沿海,明太祖朱元璋要求室町幕 府嚴加取締,同時向明朝朝貢開啟中日間的「勘合貿易」 2.武家文化 時間:幕府時代(1192~1867年) 特色: 呈現尚武風氣,「武士道」成為價值觀 受到禪宗的影響 A.茶道發展成特殊的奉茶禮儀禪茶文化 B.庭園、藝術帶有禪風

日式庭園當中的

枯山水

41

(22)

織田、豐臣時期的文化 時間:十六世紀中葉 特色: A.建築和藝術呈現華麗的風格 B.來自西、葡的「南蠻文化」增添異國色彩

檜圖屏風(以金、銀裝飾)

與葡萄牙、西班牙貿易

江戶幕府時期的文化 時間:1603~1868年 特色: A.提倡儒學,穩固統治 B.平民文化的茁壯說唱曲藝、歌舞伎、浮世繪

歌舞伎的表演

43

(23)

日本的「浮世繪」

浮世繪是17世紀興起於日本的一種繪畫藝術。「浮世」是指 當代、塵世,因此浮世繪即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主要描繪 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戲劇。 3.蘭學 「蘭學」的引進 時間:1720年,幕府開放未涉及宗教的外國書籍輸入 部分學者透過翻譯書籍,引進醫學、天文曆法 以醫學為例:

杉田玄白翻譯

《解體新書》

45

(24)

華岡青洲發現曼陀羅花有麻醉

作用,於是研製出麻醉劑「通

仙散」,並於19世紀初對乳癌

手術的病人進行全身麻醉,比

西方早了近40年。

學習西方外科手術技巧的華岡青洲

「蘭學」的影響

引發日本學習西方知識的風潮

幕末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

為明治維新的西化改革奠定基礎

《紅毛雜話》中的顯微鏡,1787年 日本最早的電學著作,1811年 47

(25)

三、東南亞 (一)歐洲人東來 1.香料的魅力 具有烹調、防腐作用 彰顯身份與財富

促成大航海時代的來臨

葡、西、荷、英陸續東來,搶占香料產地—東南亞

16世紀 17世紀 2.傳教與殖民 新教國家:如荷蘭及英國 由東印度公司主導殖民政策 傳教動機較不熱烈 天主教國家:如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將傳教視為海外殖民 擴張重要的一環

菲律賓馬尼拉的

聖奧古斯丁教堂

菲律賓是全球天主教徒 人數排名第三的國家 49

(26)

(二)越南的發展 1.長期受中國文化影響 968年,趁五代十國局勢混亂,自立為「大瞿越」 1009年,李朝建立,1054年改國號為「大越」 原接受中國冊封為「交阯郡王」 十二世紀(南宋)時,改受封為「安南國王」,故中國 便稱越南為安南 占城 在此之前,越南是直接受 中國統治 明成祖曾滅安南,設交阯布政 使司直接管轄,但20年後越 人再次獨立,仍向中國納貢。 雖然不受中國直接統治,文化上仍師法中國 科舉考試 A.選拔人才 B.灌輸儒學倫常觀念 文字 A.13世紀仿效漢字,創造「字喃」 B.統治階層仍採用漢字 中國化的佛教

越南自創的「字喃」

51

(27)

2.法國殖民下的「去中國化」 時間:1884年起 去中國化政策: 推廣羅馬拼音的「越文」 舉辦西式學校 科舉中加入「泰西史地」、「國語」、「法文」 1919年更廢中國式科舉

胡志明市的西貢聖母教堂

(紅教堂)

結果: 西式體制進入越南 中國文化並未消失

越南的中國春聯

5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16 世紀時,中國明代 的醫學暨博物學家權 威 李時珍,於其醫 藥書籍大全之「本草 綱目」紀載,阿拉伯

明道中學 108 學年度第二學期國中部第三次定期評量 國一地理 適用班級:國一全體 命題老師:李唯甄 校題老師: 蕭雅文老師

本文將梁氏出入儒佛的生命軌跡,劃分為四個時期:(一)少年 時期(14 歲至 19 歲),依仿儒家嚮志事功,惟中間一度想出家 為僧;(二)青年時期(20

101 年度國際哲學教育年會時,為嘉義市林業文化特色進行了世界 性的展演與解說,讓嘉義市林業文化在地風情得以發揚光大。此 外,嘉大附小全體教師也在 101

丁兆齡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孫素貞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吳德漢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李勻秋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黃傑欽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簡秀雯

臺中市別名「文化城」。清朝之前,為平埔族群巴則海族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

第一節 中國和朝鮮的數學交流 第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