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人的認同與精神世界變遷之研究--- 以日記、傳記與回憶錄等私人史料為中心, 1895-196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人的認同與精神世界變遷之研究--- 以日記、傳記與回憶錄等私人史料為中心, 1895-1960」"

Copied!
19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台灣人的認同與精神世界變遷之研究: 以日記、傳記與

回憶錄等私人史料為中心, 1895-1960」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7-2410-H-004-046- 執 行 期 間 : 97 年 08 月 01 日至 98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計 畫 主 持 人 : 曾士榮 共 同 主 持 人 : 陳芳明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0 月 22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台灣人的認同與精神世界變遷之研究: 以日記、傳記與回憶錄等私

人史料為中心, 1895-1960」

研究成果報告(簡要版)

計 畫類別: 個別型

計畫編號: NSC

97-2410-H-004-046-執行期間:2008 年08 月01 日至2009 年07 月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曾士榮

計畫參與人員:陳芳明教授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2009 年10月20日

(3)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

計畫名稱:

「台灣人的認同與精神世界變遷之研究: 以日記、

傳記與回憶錄等私人史料為中心, 1895-1960」

(NSC

97-2410-H-004-046-)

執行期限:2008年8 月1 日至2009 年7 月31 日

計畫主持人:曾士榮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09 年10月20 日

(4)

(一) 、報告內容

A. 前言 本篇研究計畫主題是筆者博士論文關於台灣人的國族認同研究 (1920s-1950s) 具延續性的新的嘗試。筆者的博士論文研究是以兩個台灣知識人冊數甚多(約八 十冊)且跨越日治與戰後二個斷代的私人日記為主要研究史料,探討一九二零年 代到一九五零年代期間台灣國族意識的形成與發展。該博士論文: From Honto

Jin to Bensheng Re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今年(2009)5 月已由美國的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UPA)

出版。 在筆者的研究過程中,我理解到此一論述主題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繼續發 展 : 第一 : 以私人日記為主要研究史料研究關於台灣人的國族認同,提供了一個通 往理解台灣人的集體的精神世界變遷的重要的基礎。 因此,台灣人的精神史研 究 (或譯為心態史研究)成為我短期的未來內可繼續發展的領域。 第二 : 就史料而言,私人日記的研究所呈現的是以個人認同為主,若欲進而理 解並研究集體認同則須涵蓋更多具有不同背景的日記作者。 因此,筆者的博士論 文的後續研究將涵蓋不同的世代、教育、 族群、 階級、 性別與地域等背景。 此 一兼顧日記作者多樣背景的努力,不僅有助於釐清並建構出台灣人認同形成與變 遷的理論模式,也可能在整個跨學科的研究中,在日記史料的「自我」與「私密」 的特殊性的支撐下,開啟一個以私人日記研究認同形成與變遷的全新取徑。 第三 : 從目前所見的研究文獻與成果所見,日治時代前期 (1895-1915) 的研究 極為欠缺。 其中,關於台灣人的認同與精神世界的研究幾乎全無。因此,一個 以台灣人民為主體的長期且延續的歷史經驗無法被理解。因此,有需要將目前既 有的研究往更早的日治前期推進。 B. 研究目的 本研究計畫: 「台灣人的認同與精神世界變遷之研究: 以日記等私人史料為中 心, 1895-1960」的研究目的分述如下: 首先,就問題意識而言: 1. 嚐試從長期且一貫的視角,以釐清不同世代的台灣人在不同的政權與時空下 的自我認同與精神世界的面貌,及其變遷的軌跡與原因。 2. 透過對於變遷的軌跡與原因的研究與釐清,提供一個從自我認同與精神史的 角度,台灣人民可以理解一個歷史與文化的集體自我。換言之,這是一個從 歷史與文化的面向釐清台灣人民自我認同與精神世界變遷的學術性的努力。 其次,就史料的特性而言: 日記作為一種私密性的史料,且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時空寫成,這使其得以站在最 佳且最高的位置上說服讀者: 它可能是最貼近日記作者真正想法的一種史料依

(5)

據 - 比較其它各種形式的史料而言。它的私密性也使其較之大多數公開發表的 史料如報紙等更具說服力。又它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時空寫成,這也使其較之多數 在事件發生後才寫成的自傳、回憶錄等史料更值得信賴。 C. 文獻探討 首先,關於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與國族主義(nationalism)的理論 關於國族認同的研究,學者通常傾向認為國族認同是被建構而成的,因此,它 並不能被視為一種固定不變的或是本質性的存在;再者,學者也傾向認為,國家 本身在國族認同的建構過程中具有明顯且重要的作用。就此一國族建構的過程而 言,不同的學者強調不同的取徑,以論證國家在國族建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 作用。 Parekh 將國族認同視為一種「需要依據歷史上所繼承而來的特質、當前 的現實需要,以及對於未來的期望,而進行階段性再界定的成套的傾向與價值 ( a set of tendencies and values that needs to be periodically redefined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ly inherited characteristics, present needs, and future aspirations)。」1

Hobsbawn 則強調「傳統的創構 (invented traditions)」的概念,此一概念基本上是「涉及過去的一種形式化與儀式化的 過程 (a process of formalization and ritualization characterized by reference to the past)」;那些宣稱是古老的「傳統」,它的根源通常是相當新 近的。2

Hobsbawn 將 1870-1914 期間的歐洲與美洲視為是國族傳統的創構 (national invented traditions) 的尖峰時期,這是因為歐美在 1870 年以後經 歷一次足以威脅舊秩序穩定的快速的群眾政治動員,為了反制因納入較低階級而 產生的群眾民主的威脅,統治精英於是將群眾的活動導向由公認規範所支配的集 體儀式的慣例 (collective ritual routines governed by accepted rules) 之中。這類的導入模式(modes of inclusion)涉及了像是以「創造的傳統」為基 礎的國族之類的「共同體」的形成 (the formation of a ‘community’ such as the nation which is based on ‘invented traditions’),並且,它因透過 對歷史的援用而得以合法化。再者,新的階級制度與社會化模式的創造(像是階 序性的教育制度),以及習俗(institutions)的創立(像是節慶與運動)也可以視

為是這類的導入模式的一部份。3

然而,Ernest Gellner 將國族主義視為是「一 種非常特別的愛國主義」(a very distinctive species of patriotism),它僅 僅在近代世界中才得以普及化並取得支配性的地位。此一國族主義具有以下幾個 重要的特點:國族主義以它的忠誠所支持的這些組件,在文化上是同質性的,它 們是立基於一種努力想成為高級文化(high culture)的文化之上; 它們大且廣 泛得足以支撐教育體系;它們的總體(populations)是匿名的、流動的、易變的 (anonymous, fluid and mobile)。就國族主義的起源而論,它源自於農業的高 級文化向工業的高級文化過渡的過程之中。在由近代國家所支撐的、普遍性的且

1 Parekh, Bhikhu. TheConceptofNationalIdentity.In:New Community, Vol. 21 (2), p.255. 2

(6)

同質性的高級文化(modern state-sustained, pervasive and homogeneous high

cultures)的工業世界中,「一個人的教育或成長中的重要的、認同賦予的部分並

不是特殊的技能,而是從屬於一種用以界定「國族」的共有的高級文化的那種共 有的、一般性的技能。」(the important, identity-conferring part of one’s education or formation is not the special skill, but the shared generic skills, dependent on a shared high culture which defines a “nation”.) 當時,此一國族/文化因此僅變成一種自然的社會組件,而且,它若缺少了它自 身的政治外殻(即國家),便無法正常地存活。4 Eugen Weber 在他關於法國鄉村地區的國族認同形成的研究中,也強調國家所 扮演的鮮明的角色。Eugen Weber 認為,導致法國國族主義形成的那些基本的變 化,在 1880-1910 期間發生於法國鄉村地區,這可證之於以下幾個歷史事實:透 過學校教育體制,學生們在學校中通過官方的法文學習到愛國主義與主流的文 化;近代的市場與生活方式得以透過鐵公路的建設而傳達到偏遠地區;年輕士兵 在軍隊中的服役經驗也可以將這些近代的經驗帶回自家中.5 Eugen Weber 進一 步指出:當個人與團體意識到他們與這個國族產生了關聯性,他們便開始轉變對 政治的冷漠態度,而選擇參與政治。在此一從傳統的地方政治過度到近代的國族 政治的過程中,全國性的政治叛亂與社會經濟的衝突縮減了地方上的團結,並增 進了全國性的整合。再者,與外國的戰爭明顯有助於促進國族的自覺,而此一國 族的自覺又受到教育宣傳,發展中的貿易與商業的聯繫,以及(最後)一些接近中 的普世的服務所強化。6 Eugen Weber 的論點將筆者的思緒帶到戰爭與國族(或族 群)團體之間的關係一議題上。G. Simmel 指出:衝突是一種社會化的可能的形 式,而敵意則強化(尖銳化)團體之間的界線 (conflict is a possible form of sociation, and hostility sharpens group boundaries.);衝突不僅得以突顯 出一個存在單元的內部凝聚力,它也得以動員此一單元內的成員。G. Simmel 進 一步指出, 戰爭需要一種最受專制君主統治所支持的「團體外形的中央集權式 的強化」(centralistic intensification of the group form)。7

此外,Max Weber 也注意到政治行動(例如戰爭)對於族群團體及其意象的形成所扮演的主要角 色。8 Anthony Smith 將此一取徑作進一步的發展,他強調,戰爭一直是形塑國 族(或族群團體)的特定關鍵面向的極為有力的因素。然而,戰爭對國族(或族群 團體)的影響包括直接的影響(如動員、宣傳與凝聚力)與間接的影響(如中央集權 化、理性化與殖民主義)等,這些影響並不勻稱,因為它們對國族(或族群團體) 的某些面向的影響大過於其它的面向。 例如,到底戰爭可說必然促成國族的社 會凝聚力的程度有多深?這取決於戰爭的類型,戰勝的機率,以及整體的思想氛

4 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1997, p.138, pp.142-143.

5 Weber, Eugen. Peasants into Frenchmen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France, 1870-1914, 1976, pp.493-496.

6 Weber, Eugen. 1976, p242. p.298.

(7)

圍等因素。9 然而,與此一「戰爭/國族」議題最為相關的論證來自於 Benedict Anderson 關於殖民地的國族主義的研究。Benedict Anderson 將國族視為一種「想像的共 同體(imagined community)」,並進而指出:「在人類語言的多樣性的基礎上,資 本主義與印刷科技的結合產生一種新的形式的想像的共同體的可能性,而此一新 的形式的想像共同體的基本語態學,已替近代的國族的產生作好了準備」(the convergence of capitalism and print technology on the fatal diversity of human language created the possibility of a new form of imagined community, which in its basic morphology set the stage for the modern nation)。這

些共同體的可能的延伸,「在先天上是受到限制的,並且對於既存的政治疆界僅

僅承受著最為偶然的關聯。」10

再者,官方的國族主義(official nationalism) 同時結合著新的國族的原理與舊的王朝的原理(就像是大英帝國),造成了歐洲殖 民地之外的「俄羅斯化」( ‘Russification’ in the extra-European

colonies)。就殖民地本身而論,殖民政府在資本主義的協助之下,透過「快速

增加其功能」與創設「中央集權化與標準化的學校體系」,為殖民政府與公司團

體的官僚系統培養出許多合格的本地人,而在此一過程中,新的行政上的與教育 上的巡禮圈被創造而出 (new administrative and educational pilgrimages

were created)。這些巡禮圈之間的連結,「為新的想像共同體提供了疆界的基 礎」,而在此一基礎上,本地人得以將他們自己看作是「國民」。此外,這些本地 人當中擁有雙語能力的知識份子,因可以接觸到萃取自歐美歷史的國族或國族主 義的原型,使得他們在向殖民地內識字者與不識字群眾宣傳這類新的想像共同體 的時候,得以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1 Benedict Anderson 關於殖民地知識份子對 殖民地國族主義具有重要影響的論點,也在 Van Niel 關於印尼的近代精英的研 究中獲得印證。Van Niel 將荷蘭殖民之下近代印尼的精英區分為功能性的精英 (functional elite)與政治性的精英(political elite)兩種,前者指的是那些 擔任維繫近代化的政府與社會正常運作職務的精英,而後者指的是那些致力於涉 及改變政治現狀的政治活動的精英。前者包括受過西方訓練的印尼人之中的絕大 多數,他們透過作為改變的媒介而展現出巨大的社會功能,而後者則在象徵上的 意義大過於實踐上的意義。Van Niel 最後認為在二十世紀初期功能性的精英扮 演凝聚並鞏固印尼社會的實際作用,並且在 1945 年之後確保獨立之後的印尼得 以持續運作。12

Benedict Anderson 繼續解釋國族意識(national consciousness)是透過什麼 方式而產生變遷。他指出,透過「記憶或遺忘」人們的過去,歷史的敘事 (historical narrations)提供了重構人們的(或國族的)意識的可能性;不僅在

9 Smith, Anthony.War and Ethnicity: the Role of Warfare in the Formation, Self

-images and Cohesion ofEthnicCommunities.”In: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4, p375, pp.390-393.

10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1991, p46.

11

(8)

過去,同時也在現今,歷史的敘事使得人們的意識或國族的意識的變遷成為可 能。13

然而,關於近代國族的形成的解釋,Anthony Smith 並未著重在印刷資本主義 與想像的共同體的討論,反之,他強調先天的族群紐帶(pre-existent ethnic ties)所扮演的角色,它所指的是一種「鮮活的共同體意識」(a vivid sense of community)。 Anthony Smith 也與 Hobsbawn 的「傳統的創構」(invented traditions)的概念作出區別,他指出,國族主義者的任務比較像是去「重建」 這些族群團體的傳統、習俗與制度,而不是去「創構」新的傳統。14 其次,關於台灣的國族認同與國族主義的起源與變遷 關於學界對台灣國族意識的起源的研究,目前已經存在著幾種不同的解釋觀 點,但這些學者們傾向認為,台灣國族意識源自於日治時期的台灣。黃昭堂指出, 台灣(國族)意識出現於台灣人反抗日本外來殖民統治與差別待遇的過程之中,在 此一期間,一個全島性的近代交通體系的完成促使散居全島不同地區的島民得以 將台灣人民想像成為一個國族的共同體。15 再者,透過對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政 治運動(1914-1937)的通盤審視,陳以德(Edward Chen)指出,在這些因反抗外來 統治而的激化的政治運動的支持者之間,存在著「一股強烈的國族意識」。一九 二零年代初期台灣政治文化運動的核心思想 - 自治理念 – 的理論建構者林呈 祿,宣稱台灣「在文化上」具有與日本文化區別的特殊性的同時,也不贊成台灣 回歸中國,此一宣稱使林呈祿成為第一位對台灣國族主義作出明確的表達的台灣 人。陳以德進一步指出,台灣政治運動的出現以及其背後的近代理念應置於一個 較廣的歷史脈絡之中加以檢視,這個歷史脈絡指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威 爾遜宣示的民族自決原則廣受當時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如)朝鮮、台灣與中 國)的人民的歡迎,而當時的日本也正處於各方面相對自由的大正民主時期。16 周 婉窈則進一步檢視: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什麼樣的具體脈絡下,這些近代式 理念以何種方式影響像林呈祿這類在日本的海外台灣留學生?又像以自治理念 為基礎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這類的台灣政治運動如何在一九二零年代初期 的台灣開始展開?她採用 George Kerr 關於殖民時期台灣的世代區分(division of generations)的概念,進一步指出,一個年輕且受過日本教育長大的台灣人 世代大約在一九一零年代後期出現,這個世代的台灣人精英對於這類的台灣政治 運動的產生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17 至於 Douglas Fix 則將焦點從一九二零年 代轉移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後期(1930-1945)的台灣政治文化運動的研究上,在他 關於戰後初期的台灣國族主義的討論上,他也強調這些治文化運動的遺產以及日 本統治所造成的影響。Douglas Fix 指出,針對日本殖民統治的組織性反抗運動 持續到一九三零年代,這反映在分別由保守份子所主導的地方自治聯盟,以及由 年輕的左翼份子所主導的新文學運動所明確傳達而出的政治與文化的議程之 13 Anderson, Benedict. 1991, p204-206

14 Smith, Anthony D. National Identity, 1993, pp. vii-viii, 15-17. 15

Huang Zhaotang. Taiwan zongdufu, 1985, pp.39-41.

16 Chen, Edward. Formosan PoliticalMovementsunderJapaneseColonial Rule, 1914-1937”.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1:3, 1972, pp.481-483, p.495.

17 Zhou Wangyao. Rijushidai de Taiwanyihui shezhi qingyuan yundong, 1989, pp.9-18, pp.27-56, pp.70-96. George Kerr. 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5-1945,

(9)

上,同時也透露出當時期殖民地情境所呈現出的「複雜的變動」。一個關於台灣 認同的比較成熟的陳述正是一九三零年代環繞在台灣文學的論辯的產物,當時台 灣的知識份子不僅針對書寫的台語羅馬字進行實驗,同時也開始蒐集並分析台灣 民間的通俗文學。通過這類的探索,「『台灣人民』不再是一個尋求自治的抽象的 政治共同體,現在他們共同擁有一個歷史、語言與文化。」然而,「對於台灣知 識份子內部的一個逐漸擴大的群體來說,這種尋求在語言上與文化上將台灣認定 成一個地理上的及概念上的空間的努力並未完成。」據 Douglas Fix 指出,戰爭 時期台灣精英對皇民化政策的回應是相當分岐的,但「一種對中國文化與政治思 想仍然存在某種依附的情感,反映出一些屬於第一與第二世代台灣國族主義者的 戰爭情境的特性。」一般而言 ,包括先前的台灣國族主義者的台灣人民廣泛地 參與日本的對外戰爭,顯現出他們在戰爭時期與日本人的合作關係。Douglas Fix 在結論中指出,台灣人在後殖民時期台灣的議程「根本上地」受到他們在戰爭之 前所參與的反抗運動,他們「在殖民時期在政治上與文化上所明確傳達的議程」, 「一個逐步發展中將台灣認同成為一個地理上與概念上的存在」,以及他們對日 本所發動的戰爭的參與等方面的影響。18 然而,Douglas Fix 似乎並未留意到一個發生在一九三零年代的日本左翼份子 與自由派份子之中的集體現象 -「轉向」- 也可能發生在當時的台灣。對日本的 殖民策略制定者而言,1935 年在台灣首次展開的地方選舉,可能扮演某種導致 當時台灣的左翼份子與自由派份子「轉向」支持殖民政府的作用。 從制度面著手論證台灣國族主義出現於一九二零年代的學者有吳叡人,他透過 對 Anderson-Chatterjee 的理論的修正,試圖審視為什麼是台灣國族主義,而不 是中國國族主義出現於一九二零年代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通過將日本帝國詮 釋成一個「擴張中的國族國家」,他指出,日本在台灣、朝鮮與樺太 的殖民主義 是「透過一種差序性的制度將這些周邊疆界進行整合的一種國族化的殖民主義, 在此一國族化的殖民主義中,其周邊的疆界被置於一種制度的 limilarity 的狀 態,同時被賦予一種雙重的邊陲性。」 此一制度的 limilarity 的狀態「在台灣 人民的心中將台灣作為一種殖民地的空間轉變成一種國族的空間,於是在一九一 零年代與一九二零年代期間,台灣人民開始從向日本政府對抗的過程中發展出一 種政治上的國族主義的論述。」 再者,在一九二零年代與一九三零年代期間, 台灣人民在對抗日本同化主義的過程中也明確傳達出一種文化上的國族主義。在 政治上與文化上,「此一雙重的邊陲性格迫使台灣人民採取支持西方的與近代式 的思想策略以進行他們的國族想像。」19 同樣受到 Anderson 的想像共同體的理論啟發,並且肯定台灣國族主義出現於 一九二零年代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的學者是若林正丈,他指出,在台灣歷史上 有兩種社會統合(social corporations)產生,包括以北京為中心的中華帝國的 「士大夫巡禮圈」(scholar-official-centered social corporation),以及以 台北為中心並形成於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規模巡禮圈」(Taiwan-size social corporation)。在清帝國時期,一個士大夫階級形成於台灣,而此一士大夫階級 在某種程度上被整合到清帝國的社會統合之中。然而,形成於日本殖民時期的「台 灣規模巡禮圈」與受到西方殖民統治的東南亞的國族主義是類似的。此一產生於

18 Fix, Douglas. Taiwanese Nationalism and Its Late Colonial Context, 1993, pp.15-25, pp.355-367. 19

(10)

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規模的社會統合,是在以行政、交通與教育體系的為基礎而 建構出的全島規模的近代市場體系中形成的。而在日本殖民時期,接受過日本教 育的台灣知識人具體化此一台灣規模的社會統合;然而這些台灣知識人受到種族 歧視而無法進入日本帝國的核心,為了要對抗此一差別待遇,他們發起了一系列 全島性的反日本的政治文化運動,而這類的政治文化運動於是成為前述的台灣規 模的社會統合的本質。再者,這些台灣知識人也是台灣的印刷資本主義的創構 者,透過此一印刷資本主義的運用,那些屬於台灣規模的社會統合的人們於是可 以將他們自身想像成為稱作「台灣人」的共同體。20 在戰後時期的台灣,國民政 府的國族建構的主要目的是將其中國化政策落實在本地的台灣人社會中,這造成 戰後的台灣國族主義二元性格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二二八事件與國民政府排 他性的政治體制導致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根本的族群區分,這升高了本省人的政 治化的可能性。再者,雖然國民政府在台灣實行其中國化的政策,一個在日治時 期形成的台灣規模的社會統合,因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政治分離而在戰後時期(一 九八零年代後期之前)以非正式的方式被繼承下來。21 最後,關於精神史(心態史)的研究 精神史研究(history of mentalities)作為法國年鑑學派的一個重要研究取徑, 美國史學家 Robert Damton 對此一研究領域有以下的認識:「從社會史的角度觀 之,年鑑史家在關注人類群眾情感、日常生活態度與價值觀等精神面的主題之 外,他們也企圖借助社會學與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以及關於人類現象的詮釋觀 點,以掌握人類在社會活動背後的複雜的心理結構,並進一步從人類心態的描述 中探討社群、社會結構、社會變遷之間的關係。由此觀之,精神史家們一方面表 現出對社會整體歷史的追尋,另一方面則表現了年鑑史家從事研究時重視學科交 流的傾向。」Peter Burke 則指出精神史研究的三個明顯的特點:首先,它強調 集體的而非個人的態度;其次,它強調無法言說的或無意識的假設(unspoken or unconscious assumptions)、觀感、「實際的原因的作用(the workings of the practical reason) 或是日常生活的想法(everyday thought),以及有意識的思 維或複雜的理論(conscious thoughts or elaborated theories)」;最後,它關 心信仰的結構及其內涵、範疇、隱喻與象徵,以及人們如何思想與他們想些什麼。 姚蒙更具體指出,「精神史研究包括社會文化的一系列基本層次:人們對生活、 死亡、愛情與性、家庭、宗教、政權等基本觀念、態度與行為方式;此外,口頭 傳說、神話傳奇、民俗民風、日常規範也成為精神史研究的對象。正是在這個層 次上,歷史學與人類學得以找到了共同的語言。」 關於精神史研究,目前所見以英文著作較多,中日文著作則仍不算多。在日文 著作方面,鶴見祐甫著、李永熾譯的《日本精神史 (1931-1945) 》,是關於日文 關於精神史研究的代表作品。作者討論 1931-1945 的十五年期間日本國民的精神 狀況。其處理的議題包含「轉向」、「國體」、「玉碎」等關於日本精神史的研究, 對作者而言,此一精神史的研究並非體系化的思想史,而是「具有流動性的生活 態度與感覺」。再者,藤田省三的日文著作《転向の思想史的研究》(1997)更進 一步聚焦於日本近代史上幾次的集體轉向,討論以 1933、1940、1945、1952 等 年度為中心的轉向現象。藤田省三的另一著作《精神史的考察》(1997) 則在長 期日本歷史的脈絡上,審視並描繪出日本人的「精神」與「經驗」的整體面貌的 20

(11)

歷史。

再者,科大衛 (David Faure) 的英文作品:Colonialism and Hong Kong Mentality,2003,則是觸及香港民眾的精神史研究的作品。科大衛以香港為討 論對象討論殖民統治下香港民眾的精神世界,並指出在 1997 後的香港社會中, 此一英國殖民經驗遺產的影響。 關於台灣的精神史研究不多,而周婉窈的《海行兮的時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 臺灣史論集》( 2003) 則為最近的作品。周婉窈集中討論戰爭時期台灣人的戰爭 經驗、「國語」經驗、教科書的分析與認同的探討,並進而指出台灣社會存在著 差異的「歷史世代」的問題。這些努力在於試圖描繪出整個戰爭時期台灣的“精 神面貌”。 D. 研究方法 簡言之,筆者在此一研究計劃中,主要是嘗試結合不同形式的私人史料,在問題 導向以及科際整合的研究取徑下,討論近代台灣歷史上關於個人認同與集體認 同、個人的精神世界與集體的精神世界等相互糾結的議題。 首先,日記作為一種研究認同問題與精神史的研究史料,其主要的特性 :日記 史料作為研究個人認同而言提供最珍貴的材料與最直接的途徑。因為日記不僅是 一種形塑自我的訓練,而且是一種形塑自我的技術。並且它是一種關於日記作者 的自我的紀錄 (diary i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diarist self)。 因此, 日記史料提供一個研究日記作者此一自我認同的最佳途徑。 第二,日記史料具 有私密性。 在西方的傳統中,日記起源於一個公與私的自我分別極其嚴格的時 代,它通常並不出版。 直到近代,西方的日記仍具有其私密性的傳統,並且著 重日記作者的自我的紀錄。 此一近代西方的日記傳統對近代的日本日記風格有 所影響,再於二十世紀上半透過教育或其他途徑影響當時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 因此,二十世紀上半葉台灣人的日記書寫有其源自西方日記強調「私密性」與「自 我」的特性。 其次,私人史料(包含日記)作為研究精神史的研究史料,其主要的特性:日記 是環繞在日記作者本身的內在世界的記錄,同時也是透過日記作者本身所觀察到 的生活周遭的記錄。 因此,日記史料包含豐富的私人內在世界的感覺,與及日 記作者對外在世界的感覺。透過許多這些環繞在不同背景的日記作者無所不包的 內在、外在生活感覺,可以是通往以探討集體心態的精神史研究的重要史料。2. 兼俱不同背景的日記作者的日記史料,加上其他的私人史料如回憶錄、自傳、口 述訪問記錄等的援用,提供一個由個人的精神史研究通往集體的精神史研究的途 徑。最後,結合以問題導向、跨越學科、與整體歷史為特質的年鑑學派的精神史 研究取徑,以探討一般群眾的集體的精神世界的結構,以及日常生活的態度等議 題。 E. 結果與討論

(12)

A. 初步結果: 本研究計畫經過過去一年的具體執行以後,有以下幾個面向的開展,並取 得初步的成果。茲分述如下: a. 隨著本研究計畫的執行過程的開展,筆者逐漸側重「台灣人的精神世 界及其變遷」此一主軸的問題面向,擬深入探究在近代台灣社會文化的歷史 進程中,不同階段中台灣人的精神世界的圖像是什麼? 又經歷過什麼樣的變 遷? b. 經過相關研究成果的掌握以及田野工作取得的第一手資料《黃繼圖律 師日記(1938-1973)》,筆者決定進行以台灣北部新竹地區的近代法律人黃繼 圖為中心的個案討論,透過該部日記近三十冊、新出土且尚未出版的生活、 思想與工作的總記錄,以作為本計畫的核心研究史料,再加以相關人物的史 料(例如:黃繼圖的父親黃旺成近五十冊且仍待完成出版的《黃旺成日記》 (1912-1968),以及與黃繼圖同樣是新竹地區出身並赴日本學習法律、考取司 法官的律師同事或朋友黃運金(1898-)、李子賢(1912-)與朱盛淇(1905-)等人 的相關史料的掌握以進行本計畫主題的探討。 c. 筆者首先進行《黃繼圖律師日記》之日文手稿部分(1938-1945)的解 讀,目前已初步完成「大事摘要」與「相關人名」的整理工作。(參考附錄檔 案) d. 其次,筆者並已初步完成相關研究(含中文、英文與日文)的搜集與閱 讀工作,並且成功的獲得為期兩年(2009/08-2011/07)的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型研究計畫)補助: 「台灣的近代法律經驗與新竹地方社會:以黃繼圖 律 師 父 子 的 兩 部 日 記 為 中 心 (1920 年 代 -1970 年 代)(98-2410-H-004-028-MY2)」。 B. 討論:

學界具體討論「日本殖民統治遺緒」(legacy of Japanese colonialism) 在戰後台灣的變遷與影響的學者,例如 Cumings 從經濟面向切入,討論日本 的殖民主義對於戰後台灣與南韓的經濟崛起產生顯著的作用22 ;荊子馨(Leo Ching)則側重文化面向,討論日本的殖民主義在戰後台灣的文化遺緒,特別 是與認同政治相關的議題23 。王泰升則從法律史的面向著手,討論近代西方法 律如何通過日本殖民政府引進並施行於台灣,以及台灣社會此一近代西方法 律經驗在戰後階段經歷什麼樣的變遷等議題,其著作綿密地涵蓋相關的主 題,可謂該研究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學者24 。 22

Cumings, Bruce. Parallax visions: making sense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Durham, NC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3 荊子馨,《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2006。

(13)

不同於以上的研究取徑與論述面向,筆者的研究主題試圖結合「法律與社會」 的研究取徑,其問題意識源自於以下的觀察:日本在台灣長達五十一年的殖民主 義經驗,特別是透過日本殖民政府引入台灣的近代西方法律經驗,對於戰後的台 灣政治社會,特別是1970年代後期開始蘊釀的「轉型前期」以及1980年代後期開 始展開的「轉型後期」的「民主化」歷史進程 (依若林正丈的論點,1994),是 否具有某種可能的關聯?又如何地呈現? 換言之,筆者想具體的追問:直到台 灣民主化開始蘊釀的「轉型前期(1970年代開始)」的時間點上,此一日治時期引 入的近代西方法律經驗,經歷戰後前期的歷史過程的重塑與變遷,它在1970年代 的台灣社會中呈現出什樣的面貌?它是否為台灣民主化的開始蘊釀提供某種源 自台灣社會的心態上的基礎? 此一涉及「法律與社會」之間互動關係的主題的先行研究,可見於艾馬克 (Allee, Mark A.)的著作:Law and Loca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Northern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台北:播 種者文化,2003),作者具體運用清末台灣北部新竹地區地方衙門所留下的「淡 新檔案」的訴訟資料,分析司法體制對於民間各式糾紛的審判,以描述帝國與地 方社會之間互動的實態。25 相對於艾馬克此一結合「法律與社會」之間互動關係 的研究取徑,王泰升的台灣法律史研究似乎更傾向法律體系本身的變遷,《台灣 法律史槪論》(2004)一書縱觀從前近代到近現代的台灣法律體系的發展;《台灣 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1999)一書聚焦在日本殖民政府如何繼受近代西方法,以 及其具體的運作與對戰後的影響的討論;至於《台灣法的斷裂與連續》(2002) 一書則側重不同時期之間法律體系的斷裂性與連續性的探討。然而,作者新近的 文章〈 日治時期台灣人法意識的轉型:台灣法與日本法的相互融合〉 (2008), 則採取「從法條例到法社會」的分析取徑,討論日治時期表現在憲法觀、訴訟觀 與民事正義觀的台灣人的法意識(legal consciousness)的轉型,觸及法社會中 的法意識變遷的討論;作者新近的另一篇文章〈 台 灣 法 律 文 化 中 的 日 本 因 素:以 司 法 層 面 為 例 〉(2007)更 進 一 步 處 理 法 社 會 中 不 同 的 法 律 文 化 的 互 動 與 融 合 。 此 一 結 合 「法律與社會」的研究取徑也反應在其他的台灣法律 史研究者的作品中,例如:劉姮玟與曾文亮關於戰後初期政權轉移過程中法律人 的處境的研究,具體的將法律人置於政權轉移的政治社會脈絡中以釐清其所發生 的作用以及扮演的角色。26 元照,2002。

25 艾馬克 (Allee, Mark A.) 著,王興安譯,《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 : 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 社會》臺北: 播種者文化,2003。

26 劉姮玟,〈 日 治 與 國 治 政 權 交 替 前 後 台 籍 法 律 人 之 研 究:以 取 得 終 戰 前 之 日 本 法 曹

資 格 者 為 中 心 〉,收 入《 戰 鬥 的 法 律 人 》元 照,2002。劉姮玟,〈 戰後台灣司法人之研究: 以司法官訓練文化為主的觀察〉,《 思與言》40 卷 1 期,2002。曾文亮、王泰升,〈 被併吞的

(14)

筆者進一步將此一結合「法律與社會」的研究取徑與討論「台灣人的精神世界 及其變遷」此一精神史的研究取徑(history of mentalities)加以結合,試圖展 開環繞在「台灣社會的近代法律心態經驗」此一主題的相關研究。因此,筆者在 未來將集中探討以下幾個相互關聯的子題: (a) 台灣近代法律人在日本殖民統治的具體脈絡中如何出現?其養成的 過程以及具體的內涵為何?法律人的精神世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如何重塑或 變遷?又較之其它職業、階層或教育背景的台灣民眾而言,近代法律人的特質為 何?他們在戰前與戰後的社會角色呈現什麼樣的變化? (b)日本殖民政府傳入台灣的近代西方法律,如 何 重 塑 日 治 時 期 台 灣 人 民 的 法 律 生 活 與 法 律 經 驗 ,在此一近代法律文化與經驗的形成過程中,像 黃繼圖這類的台灣法律人的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c)日本時期台灣社會所呈現的近代法律經驗或文化的實質為何?台 灣人民所體現的此一近代法律經驗,在戰後台灣黨國體制與國際冷戰體制雙 重影響之下,它以什麼樣的面貌呈現?又經歷過什麼樣的重構?

(二) 、參考文獻

A. 日記史料 黃旺成,《黃旺成日記》,計有四十八冊,始自一九一二,終至一九七三, 此一 史料於近年出土,迄今仍由中研院出版中。 黃繼圖,《黃繼圖日記》,計有三十餘冊,始自一九三八,終至一九七三,此一史 料於近年出土,現在收藏於中研院台史所,等候出版。本部日記在 1938-1945年間以日文書寫,其後改用中文書寫。本部日記的1941年份由 黃繼圖妻阮木筆(1919-)代寫,又1947、1949、1951、1953、1954、1956 共6 個年份的日記遺失。 林獻堂,《林獻堂日記》,計有二十七冊,始自一九二七年,終至一九五五年,其 日記已部分由中央研究院出版。 吳新榮,《吳新榮日記》,約有三十一冊,始自一九三三,終至一九六七, 除了 一九三七到一九四五年期間的日記以日文書寫之外,餘皆以中文書寫,張 良澤摘錄日記之一小部份,分‘戰前’ ’戰後’編成二冊出版。 (參見 《吳新榮全集》,遠流,一 九 八一) 。國立台灣文學館已於 2008 出版完 整的《吳新榮日記全集》,共 11 冊。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始自一九零七年,終至一九三七年,其日記已由中 央研究院等出版。 滋味:戰後初期台灣在地法律人材的處境與遭遇〉 , 《 台 灣 史 研 究 》 14 卷 2 期,2007。

(15)

杜潘芳格,《杜潘芳格日記》,其日記始自一九四四,終至一九四六,另有數冊筆 記,皆未出版。

葉盛吉,《葉盛吉日記》,其日記與雜記共有二十五冊,始於一九四一,終至一九

五 O 年,皆以日文記載,皆未出版。 B. 關於日記研究著作目錄

Bremer, Fredrika, New sketches of everyday life: a diary, together with strife and peace.

Charles Letts & Co. Letts, Keep a diary: an exhibition of the history of diary keeping in Great Britain from 16th

to 29th

centuries.

Culley, Margo, A Diary at a Time (New York, 1985)

Harrison, Henrietta, 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 : one man's lif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 1857-1942,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Lejeune, Philippe, “How do diaries end?”, in Biography 24.1 (Winter

2001)

Pepplier, Agnes, “The Deathless Diary,” Atlantic Monthly 79 (May 1987)

p475, 642

Rabinowitz, Richard, The Spiritual Self in Everyday Life (Boston, 1989)

p39, 257, 164

Rainer, Tristine, The New Diary, 1978.

《日本<日記>総覧: <日記>から日本人の生活と歴史を探る!》,東京: 新人物往 来社,1994.

松園?齋, <日記論> , 《歷史評論》,1994.1.

村正中, <日記文學の成立とその意識>, (《國文學解釋と鑑賞》), 1963.1. C. 關於精神史研究著作目錄

Burke, Peter, 1986,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History of Mentalities’. 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 7/5, pp.439-451

Burke, Peter, ‘The History of Mentalities in Great Britain,’

Tijdschrift voor Geschiedenis 93, 1980.

Burguiere, Ander, 1982, ‘The Fate of the History of Mentalities in the Annale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4, pp.424-437. Chartler, Roger, Cultural History: Between Practices and Representatives,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8. [AS]

Clymer, Kenton J,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the Philippines, 1898-1916: An Inquiry into the American Colonial Mentality, Urbana: University of

(16)

Dankoff, Robert, An Ottoman Mentality: the World of Evliya, 2006.

Gaskill Malcolm,Crime and Mentalities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Ginzburg, Carlo, The Cheese and the Worms: the cosmos of a

sixteenth-century miller ; translated by John and Anne Tedeschi New York,

N.Y. : Penguin Books, 1982

Martin, A. Lynn,The Jesuit Mind: the Mentality of an Elite in Early Modern Franc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8.

Hastrup, Kirsten, Nature and Policy in Iceland, 1400-1800: an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History and Mental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New Yo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Hsiau, A-Chin. "The Postwar Generation of Intellectuals in 1960s Taiwan: Sojourn Mentality,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Ident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Chinese Diasporic and Exile Experience, The University of Zurich. Zurich, 2005.

Itoh, Mayumi, Globalization of Japan: Japanese Sakoku Mentality and Efforts to Open Japa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Jacques Le Goff, ‘Mentalities: a History of Ambiguities’, in Jacques Le Goff and Pierre Nora eds.,Constructing the Past: Essays in Historical Methodology, Cambridge 1976, pp. 166-180.

Jacques Le Goff, ‘Mentalities: a New Field for Historian,’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13, 1973.

Jacques Le Goff ; translated by Arthur Goldhammer, The Medieval Imagination ,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Lloyd, C. E. R., Demystifying Mentalities,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Mannoni, Octave, Prospero and Caliban : the psychology of colonization ; translated by Pamela Powesland ; with a new foreword by Maurice Bloch, Ann Arbor, Mich.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0

Ray, Rajat Kanta, Exploying Emotional History: Gender, Mentality and Literature in the Indian Awake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Ray, Rajat Kanta, The Felt Community: Commonalty and Mentality Before the Emergence of Indian Nation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Ray, Rajat Kanta, ed., Mind, Body and Society: Life and Mentality in Colonial Bengal, Calcutt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atrick Hutton, ‘The History of Mentalities: A New Map of Cultural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20, 1981.

(17)

German, 1887-1912,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Vovelle, Michel. ‘Ideologies and Mentalities’, Raphael Samuel and Gareth Stedman Jones eds., Culture, Ideology and Politics : Essays for Eric Hobsbawm, London ; Bost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2 ,

宁稼雨,《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史小軍,《復古與新變:明代文人精神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米賽斯 (Mises, Ludwig von, 1881-1973), 夏道平譯, 《反資本主義的心理》, 台北市:自由中國社, 1957.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 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 1929-1989》 臺北市 : 麥田出版 : 城邦文化發行, 民 86 和辻哲郎,《日本精神史硏究》東京都 : 岩波, 1992. 彭衛,《歷史的心鏡:心態史學》,鄭州市 :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梁其姿,〈心態歷史〉(P. Aries 原著,中譯法),《思與言》20.4 (1982):377-393 姚蒙,《法國當代史學主流 : 從年鑑派到新史學》,臺北市 : 遠流, 1988 藤田省三,《転向の思想史的研究》(1997) 藤田省三,《精神史的考察》(1997) 鶴見祐甫著、李永熾譯,《日本精神史 (1931-1945) 》

(三) 、計畫成果自評

本研究計畫屬於一年期的新進人員研究計畫,經過一年的相關研究成果的掌 握以及田野資料的搜集與解讀,本計畫側重「台灣人的精神世界及其變遷」 此一主軸的問題面向,擬深入探究在近代台灣社會文化的歷史進程中,不同 階段中台灣人的精神世界的圖像及其變遷的議題。再者,本計畫主題往後將 聚焦在黃繼圖律師父子近八十冊的日記,以新竹地區社會為分析場域,將具 體討論台灣社會的近代法律經驗及其變遷此一主題。 筆者以「台灣的近代法 律經驗與新竹地方社會:以黃繼圖律師父子的兩部日記為中心 (1920 年代 -1970 年代)為題,成功的獲得為期兩年(2009/08-2011/07)的國科會專題研 究計畫(一般型研究計畫)補助,預期寫成一專書,並尋求出版。

(18)

附錄 (一) : 黃繼圖日記 人名目錄 : 1938 頁 1-2 1939 頁 3-5 1940 頁 5-7 1941 1942 頁 7-11 1943 頁 11-12 1944 頁 12-14 1945 頁 15-16 1946 頁 16 1947 1948 頁 17 1938 年 1 月 父(旺成)、母親、招法(朋友)、斉賢、繼志、恵仁(友人)、劉万、呉海権、 周敏益、鄭作衝、曾繞塘、羅啓源、鄭秋生、繼緒、恵蘭、維吾、李子賢、林□ □夫婦(3 日)、廷齢、文□、作賛(朋友)、李讃生、繼舜(故人)、乾枝、浦 壁(商工)、山田(商工)、金木、平井、蔡大炉、張国珍、魏経龍、陳繞波、黄 金□、黄□臣、劉義興、許添財、繼善、□□木(15 日)、林□富、福宗興、黄 瀛魁、張諱、何礼□、義□二(地方課係長)、豊田久吉(土木課)、志□應、月 霞、林玉秋(朋友、男性)、玉秋の妻、高□(28 日)、鄭富智、建津、李銀炉 2 月 桂女、木栄(桂女の妹)、許明雲、施儒珍、阿□(4 日)、林□□(9 日)、廷國、 陳錦標、張式殻、許延寿、林水□(2 月 12 日)、金穂(朋友)、姜何李、荘博 文、下義民夫、鄭義?(21 日)、蒋介石(23 日)、□知(24 日) 3 月 佐藤慎吾、黄曾荘、劉義興、林嘉湧、梅田、福田□秋(上司)、徳知、恵木 4 月 繼文、繼模、李宗之、蔡慶之、□□□、劉□□(4 日)、劉金源、作□、□傑 (10 日)、張□□(14 日)、乾煌、波多□(調停課長)、原知義(税務課長)、 長谷川(税務)、張榜

(19)

5 月 石□(1 日)、許金得、東海林、斉賢、李通義、濱、木、惟成(9 日)、蔡招祺、 曾延福、蔡遂□、□臣(10 日)、張国珍、謝、施(11 日)、徳知、楊光順、種 □、徳富、劉五□(12 日)、水旺、高智、武富(船上、同乗者)、楊□峯(16 日)、林□□(20 日)、□郎(22 日)、黒田覚(京都大学教授)、□□謙(27 日)、 山田□□(京都大学教授)、 6 月 大隈(京都大学教授)、佐藤□次郎(京都大学教授、7 日)、田中耕太郎(『会 社概論』著者)、張清□(20 日、手紙)、林煬□(28 日)、潤才、陳百寧 7 月 洪寿菊、双葉山(相撲選手)、林添旺、張清□(13 日)、礼邦、識、彩華、痩 煌、如欽、曾延福、黄金□、林李□(30 日) 8 月 蔡美傑、施安農、陳杞煌、□秋桂(5 日)、礼邦、長谷川清英、下地寿清、楊 子梅、楊思槐、黄共睦、呉安潤、吉田精一、准(23 日)、李(刑事)、劉義興、 黄良順 9 月 坂井健次、鄭□礼、乗礼(9 日)、呉杉村、謝□仁(18 日)、□次(22 日)、呉 敏□(22 日) 10 月 啓瑞、簡枝(台湾人留学生:内地)、□本英□(京都大学教授:10 日)、陳火 土、□□次郎(30 日) 11 月 翼宗、永井(中央大学ラグビー部キャプテン)、小島弁護士、鍋島弁護士、□ 子・□子(玉秋の娘:21 日)、石山弁護士、蘇金□(26 日)、温木盛、黄運金、 朱盛淇 12 月 鄭建楊、劉文□(1 日)、翁興宗、張宗仁、温流、周国珍、林李忙、□□仁(6 日)、陳□宗(旺成の同窓:7 日)、榜先、江藤弁護士、水旺、木筆、張清涵、 □□(14 日)、魏、再深(木筆の兄)、三森(指導委員長)、七勇(木筆の兄:

(20)

当時、日本在住)、馬場弁護士(馬場事務所) 1939 年 1 月 □夫婦(1 日)、子賢、斉賢、木筆、乾煌、廷國、中島弘道(『日本民事訴訟法』 著者)、近衛文麿(内閣総理大臣)、平沼騏一郎(内閣総理大臣)、乾兼、作賛、 繼緒、桂芳、坤波、衛藤、木村控訴院長、泉二□仕総長(16 日)、岩村司法次 官、谷村会長、坂下弁護士、李讃生、岸井辰雄(弁護士)、森田、福田□秋(上 司:台湾在住)、□□(18 日:送信欄)、大貫医師、玉秋、李通義、□子(26 日)、坂本(馬場事務所事務員)、金穂、維吾、宗興、恵仁、如欽、楊光順、父 (旺成)、乾枝 2 月 廷謙、堀熊、佐□(6 日)、天野修二、吉田三市郎(弁護士)、村上□雄(9 日)、 □□敏(9 日)、□□ふみえ(10 日:受信欄)、□礼輝三郎(弁護士)、池田寅 二郎、泉□新熊、木村、大野一六弁護士、三森武雄(弁護士、東京弁護士会館 講師)、近藤民雄(弁護士、東京弁護士会館講師)、佐藤宝平、大野弁護士、豊 水所長、中野検事、今村力三郎、杉江仙次郎、李通義、鄭偉成、七勇(木筆の 兄)、鄭□源、陳点□(26 日)、子□私、蔡美傑 3 月 恩田武市(弁護士)、鄭鳳諭(4 日:送信欄)、呉松村、恵蘭、田中、庄野理一 弁護士、阿菊(台湾より電報)、鄭□祟、鄭□祟の妹(11 日)、王成忠、昭和 天皇(14 日)、高柳賢二弁護士、真下五郎弁護士、坂田豊□弁護士、許門邦、 木戸内相、安部磯雄(議員)、□月□介(16 日:議員)、山崎連之輔(議員)、 足立謙□(16 日:議員)、清瀬一郎(議員)、青寿□(19 日:朋友?)、温□満 (19 日)、楊金□(受験生)、黄□満(21 日)、王継叔、荘□関(21 日)、黄□ 福(21 日)、河合兼一弁護士、堀内健次弁護士、黄啓瑞、竹村李一、向井七衛 □門(28 日)、乾□考弁護士、秋月愛一弁護士、許乃邦、林□村(29 日)、李 □□(29 日) 4 月 佐野、王清忠、葉国霖、葉啓明、荘、加藤行吉(弁護士)、鳩山秀夫弁護士、 佐野信吉、阿□□(日本人、12 日)、岡本実太郎(弁護士、東京弁護士会館講 師)、植木万宝、王水源(嘉義の米商人、旺成と取引あり)、李徳、共友、竹村、 向井、栗楊赳夫弁護士、楊金梅、傳国英、衝藤 5 月

(21)

榜先、楊金海、岩波義雄、温飛満、蔡伯凌、□寿□(18 日)、陳木星、田辺恒 之弁護士、藤本清□(28 日)、佐藤大、黄運金、清漱一郎弁護士 6 月 菊池、宗藤信吉(弁護士試補仲間)、岩崎事務官、石高栄次郎(弁護士試補仲 間)、吉田三市郎、猪俣□清(21 日)、作間耕逸、迫水金□課長(21 日)、繼舜 (故人、繼圖の夢の中に登場)、吉田(田中の訴訟相手)、田中(吉田の訴訟相 手)、鄭詩郎、今田、媛 7 月 平川、柳行李、栗原勝弁護士、松村、建津、種□(12 日)、海老原□志(17 日)、 □田(19 日)、小池、張錦華、楊煬□(26 日)、阿李、月霞、富智、王如欽 8 月 姜何李、金木、菊、上山(前市庶務課長)、張榜、維吾、繼文、博文、延寿、 光順、黄炎生、繼善、施儒珍、張温流、再深、芭蕉煬?(11 日)、□□(14 日)、 陳金龍弁護士、陳秋金(旺成の同窓)、蔡乗渓、陳百寧、痩煌、招治、呉安蘭、 張水□(22 日)、羅啓源、蘇維□(22 日)、□元□(22 日)、林□□(22 日)、 黄共睦、鄭光輝、李思賢、林玉声、梅田、鄭宗、李乾□(23 日)、荘繼呂、作 衝、蘇坤波、王秀、葉永彰、入沢、カネ、アキ、阿智(李讃生の息子)、山中、 阿部信行(内閣総理大臣)、金梅の叔父、 9 月 秀蘭、張忠、張諱、張傑、徳知、□□仁(4 日)、菊田市土木課長、朱盛祺、 鄭邵詩、雪香、黄瀛魁、温流(瀛?:13 日)、林添富、鄭夫婦(真珠商)、虞 瑞邦、張漢□(19 日)、鄭詩次郎、原田事務(中央市場勤務)、角田幸吉講師 (弁護士?)、福島少佐(所沢飛行場勤務)、□岡中佐(所沢飛行場勤務)、李 宗兼 10 月 三森武雄弁護士、佐野、石高、古川高次、水島庄平弁護士、中川十一郎弁護士、 宗宝信次(『名誉権論』著者)、坂田□□(弁護士:26 日) 11 月 石□湛山(7 日)、王栄之(繼緒の朋友)、鄭執礼、溝口□方(15 日)、三好重 夫(内務省地方局財政課長)、李清雲、黄宗惃(李通義の知人:18 日)、李□ 煤、牧野英一弁護士、中島(繼緒の朋友)、黄宗焜

(22)

12 月 小野寺菊夫弁護士、佐藤博、鈴木、森永貞一郎(大蔵省事務官)□本重夫(8 日)、廷棋、楊雪(楊慶順の娘)、佐野検事、尾中□也(商業学校校長)、前田 (朋友)、山口八郎(馬場事務所事務員)、松尾永次郎(被告)、井上□一郎(被 告)、三森庶務部長、佐久間指導委員長、山中正夫、森□□(28 日:送信欄)、 蔡式□、陳江山、再□□(28 日:送信欄) 1940 年(昭和 15 年) 1 月 溫飛?滿、廷謙、廷國、黄繼緒、延棋、□藤(1 日)、木筆、乾煌、子賢、李通 義、陳煌□(2 日:受信欄)、中島、廖□□(3 日:受信欄)、虞瑞邦、張桂芳、 父(旺成)、平川満、李良□(5 日:受信欄)、衛藤恒彦、温夫婦、厳松□(7 日:受信欄)、黄炎生、宗興、王菊、王如欽、子□私、玉秋(木筆の同窓)、楊 光順、羅啓源、種□(12 日:受信欄)、馬場(馬場事務所)、安部信行(第 36 代内閣総理大臣)、米内光政(第 37 代内閣総理大臣)、坂野(民事局長:弁護 士会館)、坂本(事務所の同僚)、繼緒、煬□(18 日:送信欄)、双葉山(相撲、 横綱)、五ツ島(相撲)、吉田三市郎(弁護士会館講師)、坂田□吉(弁護士会 館講師)、菊子、木海、町村金五(内務省人事課長)乾枝、李賛生、陳煬燦、 宝崎(弁護士)、雪梅(木筆の同窓)、林松生、李崇齡、吳(練馬郵便局長)、 蘇坤波、林子□(小学校の同窓)、鄭□礼 2 月 斉藤隆夫(政治家)、李継□(3 日)、張玉安(木筆の同窓)、阿勇、掘米□(新 竹警察署特高係休職刑事:4 日)、松野鉄道(大臣)、井原、高田耕平(弁護士 会館講師)、藤原銀次郎(弁護士会館講師)、前田(弁護士)、川村正夫(被告 人)、三井(弁護士)、足立(弁護士)、石□(弁護士)、入沢(弁護士)、藤野 (弁護士)、田野太郎(弁護士)、庄野理一(庄野弁護士事務所)、博文、媛、 木筆の姨婿、□万清臣(政治家?10 日)、石坂繁(時局同志会)、藤本□助(第 一研究倶楽部)、玉□(木筆の朋友:11 日)、乾兼、楊肇、小林俊三弁護士、 洪宗惃、李洪先、森、許順雲、繼善、呉□□(木筆の従兄妹:15 日)、再探、 山中□(被告人:16 日)、田村、服部、阿保、高野、大津、木筆の 3 兄 3 月 矢野為吉(弁護士会館講師)、許乃邦、李繼媒、鍛□利一(講師)、奥村又男、 佐藤三枝、濱田夫婦、木海、陳煬燦、前田、呉金□(18 日:受信欄)、温流、 三森武夫弁護士、荘繼□(24 日)、鄭漢文、陳繼善、蔡培火、林獻堂、楊肇加、 劉明電、維吾、林□□(3 月 27 日:維吾の知人、学生)、柳行李、三村富貴太

(23)

郎、井上□一(30 日:刑事)、楊思槐 4 月 陳添枝、向井、竹村、巌松重。清□一郎、巌杉□(2 日:受信欄)、熊澤、傳 国美、服部、廖、吉田奈良丸(浪曲師)、榎本健一(喜劇俳優)、神田□龍(17 日)、芦田均(代議士)、堀内、阿勇(広東人)、陳(貞子の夫)、□山花丸(浪 曲師)、鶴田六郎(歌手)、斉藤鎌吉(東京弁護士会館講師)、国木田独歩(小 説家)、砂川捨丸・中村春代(漫才師) 5 月 三井、足立、安藤、貞子、岡崎、李清雲、根本、熊崎、中島弘道(弁護士会館 講師)、末弘厳太郎(弁護士会館講師)、猪俣洪清(弁護士会館講師)、前田山 (相撲取り)、肥州山(相撲取り)、照国(相撲取り)、安芸海(相撲取り)、神 田山陽(講談師)、松平国十郎(浪花節師)、旭川(相撲取り)、梅中軒鶯童(浪 花節師)、黄宗惃、佐藤龍馬(控訴院刑事部長)、小野田弁護士、□原弁護士、 内田 6 月 川村正夫(被告人)、鈴木彦八(被告人)、小関藤政(被告人)、小田嘉七大審 院部長、三森武夫、宇山・藤野・許・木原(みな弁護士試補)、李永□夫婦(10 日)、林添富、杉崎(公寓管理人)、佐久間指導委員長 7 月 杉崎、長崎、張温流夫人、黄啓瑞、恵仁、呉金□(27 日:送信欄)、陳金能 8 月 啓□金(2 日)、再深、陳秋金、周金源、張式穀、張榜、劉金源、李□林(14 日)、鏡□(14 日)、瑞□・景賢・□宗・□宗・水□・金□・江子清・韋清波 ‧杞煌‧瀛魁、金印‧鄭富智、(?□永)〈以上皆、繼圖事務所完成記念に参加 した〉、松野、李瑞漢(弁護士)陳奇 9 月 李老福、阿李(宗興の娘)、桂女、木栄、李□□(2 日)、李閏林、阿有 10 月 繼驥(9 日)、小野弁護士、陳綿竹、羅石□(14 日)、沼田弁護士(?)、杉野、 太田、李□水(沼田事務所の事務員:19 日)、松永(郡高等主任)、張添貴、

(24)

古屋 11 月 阿李、小山田弁護士、傳順南、添丁、張忠、松野、李乾□(25 日)、劉文復、 鄭郡詩 12 月 井上、林□水(3 日)、西園寺公望(5 日が国葬日)、李延□(8 日)、許□乾(8 日)、陳清波、丸尾裁判官、済川(台湾人、妻は内地人)、鄭偉成、七誉、礼邦、 王雲錦、師智(22 日)、山中院長、劉水来、林福基 1941 年(昭和 16 年) 繼圖の日記無し 1942 年(昭和 17 年) 1 月 朱盛淇、李子賢、林煬□(1 日)、許□乾(1 日)、佐野、朱金鑑、黄七誉、滋 賀金梅(旧姓:何金梅)、中川博文、鄭水保、張来発、林文卿、繼模、恵蘭、 木筆、邱再福(日本姓名:岡本後一)、林趙、維鄭、維吾、田中大佐、鄭郡詩 (日本姓:中川)、劉文後(日本姓:宝村)、楊思槐、楊思標、阿智、鄭煬煌、 石橋検察官、詹德聰、温何□(7 日)、繼善、陳鉄、林漢文、繼緒、呉金練、 林延城、李楊、繼志。横尾、阿庚、羅去渇、前田山(相撲取り)、頼永春、李 老福、許□乾(13 日)、招治、阿李、銹葉(李老福に妻)、兼成、陳□(15 日)、 恵仁、父(旺成)、穂積正義、裁炎輝、陳江山、□再翼・蔡□□(16 日、送信 欄)、李讃生、陳逸松、向仁部長、藤原高等課長、李開華、林徳富、礼邦、運 金、張国珍、呉添枝、小山田□(21 日、弁護士?)、玉秋、林子彭,林榮初(林 子彭の父親)、太田弁護士、坂下裁判官、洪氏月□(12 日)、陳秋福、美傑、 黄珍香、瀧川政次郎(『法律から見た支那国民性』の著者)、林文卿、鄭宏成、 羅小煬、陳加崧、関秋桂、饒重光、沼田、アンドレモーロア(『フランス破れ たり』の著者)、温瀛、張希□(29 日)、林漢文、葉歩柳、陳双福、陳杞煌、 桂芳 2 月 鄭連成、阿明、荘博文、張有梅、邱金枝、新井、内藤、延国、趙焯坤、林大鼻、 米光裁判官、内田、傳、□金水(6 日)、林李□(6 日)、神田台湾銀行支店長、

(25)

山中、乾煌、曾瑞堯、張雲標(依頼者)、阿智、張蘭□(10 日)、呉輝煌(金 □の兄、10 日)、呉水樹(金□の兄)、呉庚□(金□の兄、10 日)、康阿津の兄、 作賛、山下泰久(マレー総司令官)、張如准(昭和鉄工所)、邱玉私、許四海、 許金鐘、李開華、李漢玉、呉錦漱、玉□兄弟(19 日)、彭水柳、彭阿庚、陳城 瑞、李陵義、李化(書房教師)、陳□甫(21 日)、林氏森妹、鄭□□(23 日)、 □木清(13 日)、黎□欽(13 日)、鐘肇坤、山中院長、志邱裁判長、海老原検 察官、林藤香、スミレ、富川巡査、藤原課長、林刑事、林李□(27 日)、谷沢 警部、林大鼻(被告人) 3 月 斉賢、黄啓瑞、林煬坤、林懐董、李延齡、李情、恵仁、彭(恵仁の義弟)、水 旺林文郷、澤井(新竹中学校長)、張希□(3 月 2 日)、詹德知、繼文、母親(繼 圖の母)、中島(検察官)、江暢隆、呉延輝、林久郷、江沢寿男、簡□王(3 月 6 日:受信欄)、上田院長、李尊賢、南郷裁判官、温飛満、本山勝一(依頼者)、 頤玉私、坂本裁判官、許金鐘(林大鼻の妻)、蔡沼棋、鄭耀銘(被告人)、松原 検察官、鄭、金木、胡□旺、邱再福、新原光、鄭氏蔡妹、林進發、陳□錦(3 月 18 日)、鄭火龍、鄭建津、黄金水、鄭慶源、呉□□(3 月 21 日)、林李□(3 月 21 日)、李瑞漢、鄭煬煌、丸尾、奥村先生、津田先生、鄭渭□(3 月 25 日)、 作賛、羅少煬、陳□源(3 月 29 日)、林恭平経済部長、李□慶(3 月 30 日)、 □柳村(李□慶の息子) 4 月 作衝、内田書記、関金源、曾瑞□(4 月 2 日)、曾重慶、曾瑞堯、義玉、哈芳、 邱清□(4 日)、劉阿来(依頼者)、饒重光、陳秀岩(依頼者)、鄭渭濱、桂女 (媒酌人)、和田裁判官、延□(12 日)、金柚(12 日)、劉春木、竹村、林冬桂、 清□源次郎(12 日)、楊良息、佐藤弁護士、□□雲(17 日)、呉□淇(17 日)、 太田、沼田、玉秋、黄水永、鄭火龍、荘繼呂、東山勝一、平川満、陳百寧、尾 崎七郎、李楊氏蔭、姚明(?22 日)、江永、劉李岳、秀敏(子□私の息子:25 日)、建津、呉滄海、蔡雲開(依頼者)、劉何来(依頼者)、林錫欽(林真平に 改名)

1942 年

5 月 江賜陸、木筆、恵仁、宗興(故人)、福(故人)、繼緒、繼志、旺成、曾重慶(依 頼者)、運金、招治、繼圖の実母、陳秋福、林永隆(曾重慶の姉婿)、邱再福、 繼善、□桂林(6 日)、林呉福、蔡国修、彭維漢、林国金、阿□(7 日)、黄□ □(7 日)、温金池、呉倭、坂本(裁判官)、□秀蘭(8 日)、藍榮生の兄、林雲

(26)

魁、□貴福(被告人の弟/9 日)、呉滄海、東建光、林文□(10 日受信欄)、志 □(11 日)、子賢、姚明、洪氏□治(13 日)、邱欽漢、(繼圖の隣の家の住人)、 丁□(13 日送信欄)、繼模、林国金、□国(15 日:相撲取りの名前)、志邱、 周曉波(満映の映画監督)、鄭偉成、呉汝麟、呉緒、作衝、邱清□(18 日)、 游天增(弁護士?)、曾寛、□煌(19 日)、岡本(洋装店経営者?)、美傑、鄭 □煌(19 日送信欄)、林□□□(19 日通信欄)、朱盛棋(19 日)、□乾(19 日)、 呉金柚、何鏡輝、早坂一郎、楊良、鐘(法院の友人?)、前田、李新連(依頼 者)、鐘肇坤(依頼者)、蔡国修、東山勝一、劉阿義、益永、押川先生、許金錫 兄弟、木筆の兄、維池(依頼者)、維蘭(住池の父親)、延国、鄭火龍、□□欽 (28 日)、再□(28 日受信欄)、太田、竹村源一、広田新平、許添財、李住水、 金阿昴、鐘徳□(高雄の弁護士)、鈴木寿夫、張□(31 日)、□□松(31 日受 信欄) 6 月 七誉、楊習栄、□□安(1 日:弁護士)、羅啓源、黄由、和田(部長)、再琛、 黄宝乾、□宗(1 日)、温木盛、劉当光(4 等憲兵)、延藩(延国の父親)、羅少 煬、森脇、陳(通訳)、子□私、鄭渭□(7 日)、林文卿、徳富、黄珍香、徐終、 黄興旺、子秋、建津、李銀爐、劉□□(10 日送信欄)、王九尾、呉林、李国炎、 林銀福(李国炎の弟)、葉雲開、徐欽堯、□永□、林延城(□永□の岳父)、東 山勝一、詹顯□(20 日)、□清渓(21 日)、廖(専売局勤務)、李□玉(21 日)、 □□(21 日)、施□貴(21 日)、水旺、曾福、朱□(22 日)、江永、恵蘭、張風 模、陳渓圳(23 日)、志□(24 日)、松井校長、杉浦書記、永田、山村、津田、 平岡、押川、劉肇芳、維吾、雪香、陳逸松、運□源(28 日)、陳人□(30 日)、 李楊、林氏□□(30 日受信欄)、作賛、傳 7 月 月霞、林来進、林李忙、金田康男、西川一□(3 日受信欄)、乾煌、梅原永照、 曾洛蘭、洪氏進□(5 日)羽島、柳香資格(5 日)、岡田、張忠、黄□(10 日)、 彭□林(11 日)、林子玉、張如柏(張忠の息子)、□(11 日)、鄭建□(12 日)、 石井、林子彭、庄司(司法主任)、呉林氏杏、慶順、黄鑑臣、徐□通(17 日)、 □山(19 日)、李□□(19 日)、黄水永、鄭大龍、林家馳、白石、荘金私(雑 貨商:旺成と同期)、慮(?)栄□(22 日:水旺の弟)、李情、宗興の妹婿、 鄭煬煌、遠山、□山(25 日)、南郷、後山、米光、曾福、李尊賢、鐘肇月、蔡 木渓 8 月 鄭建煬、林玉秋、□煬□(2 日)、□耿松(2 日)、楊□先(2 日)、内田、呉震 輝、窪田、蘇福□(3 日)、李阿金、藤井、楊呉氏葉、楊金□(6 日)、玉太郎、

(27)

建津、呉宗□(9 日)、陳鉄、銀炉、黄金福、楊金獅、石□(10 日:検察官)、 柏原(検察官)、林清福、羅□泰(12 日)、□延増(12 日)、呉(子賢の姉婿)、 鄭基、李瑞漢、陳錦□(14 日)、邱房旺、竹京?□□(15 日送信欄)、宋森枝、 松原□一(17 日)、松原礼謙、宋□□(17 日)、蔡心意、蘇長□(20 日)、藤幸 子(木筆の同窓)、陳秋楠、陳永星、□金源(21 日)、末野、穂積、福田(犯 人)、林李忙、林正□(23 日)、沼田、詹阿金、呂延増、蔡□□(29 日)、蔡紹 棋、鄭宏成、李福氏蔭、陳(29 日)、林国福、徐新栄、黃蔡氏慧蘭、中島(検 察官) 9 月 李曾賢、許金□(2 日送信欄)、張何私、黒川岩松、宮川登、乃木田□□(5 日)、 李応臣、福沢康弘、陳錦標、許源乾、□宣培(5 日)、中原千賀子、曾重応、 劉潤才。高鹿(清火の前妻)、清火、穎川、李尊賢、日高、渡辺、呉子毎、鄭 渭濱、鄭建忙、塚□(12 日)、上瀧(検察官長)、邱再福、楊進発(發)、蔡(美 傑の知り合い) 10 月 (註 17 日:恵蘭の結婚式) 劉安邦、簡晃、楊思槐、陳鄒氏茶?妹(7 日)、陳英漢、米田(潘錦河)、□乾 □(9 日)、岡田、李老福、楊金□(15 日)、志□(16 日)、秀蘭、□満(17 日)、 楊良、何李、林永隆、彭燕林、曾重慶、重振(曾重慶の弟)、簡江氏□(19 日)、 黄鑑臣、簡□王(21 日)、張榜、張式穀、□木水(13 日)、藤井(司法主任)、 鈴木(知事)、平岡(先生)、黄文徳、木波、福寿 11 月 陳故瑞、□秋桂(1 日)、呉庚炉、張蘭芳、呉維新、林李忙、鐘添富、田島(先 生)、上野、畠山、渡部、署司□(10 日)、楊□記(13 日)、田中、□松外一(14 日送信欄)、林徳富、陳雲如 12 月 徐□通(3 日、受信欄)、南郷、邱雲金、蘇永泉、□爾祥(4日)、邱□海(9 日)、白福順、小野、古延生、吟芳、楊金□(17 日)、鄭氏禎美、□□(21 日)、 黄運魯、中村(検察官長)、陳永義、楊何卯、楊梅、陳招勝、江山、景星、博 文、忠敏、陳金能、陳明清、李□□(25 日)、蘇維□(25 日)、蘇維棍、王清 佐、李瑞漢、麗梅、恵梅、木筆の母親

1943 年

(28)

1 月 旺成、繼圖の母親、吟芳、鄭万成、楊□発(1 日)、木筆、木筆の母親、李情、 維吾、錦珍香、恵仁、美傑、乾、黄済□(川)?(5 日)、子賢、渭濱、黄光 淳、黄□臣(黄光淳の父親/13 日)、楊金輝、瀛魁、宗渠、曾大運、金輝、岡 部(庶民組合主事)、邱圭角、邱水生、李応臣 2 月、3 月 缺損 4 月 繼文、桂芳、曾文□(8 日)、木村、沼田、朱、郭錦連、蔡心意、富永、陳渓 圳、延国、石井(次席検察官)、志熊(検察官)、南郷、李永□(10 日)、郭、 金村、林李忙、林田、和田(部長)、曾錦雲、林田千代子(故人)、乾煌、玉田、 陳玉坤、玉□(13 日)、呉□毎(14 日)、朱、楊良、忠勇、黄七誉、劉潤才、 子賢、太田、朱盛棋、黄運金、秋桂、仁玉、石井、鄭渭川、子□私(19 日)、 瑞□(19 日)、煬煌、曾文□(献)?(20 日)、林何国、魏栄泰、林水樹、許 源(振)?乾(21 日)、陳□水(21 日)、羅水泰 5 月、6 月、7 月、8 月 缺損 9 月 繼模、阿有、李尊賢、柳加東、陳秋□(29 日) 10 月、11 月 缺損 12 月 木村素衛、藤川、金、楊、楊思斉、西村亮一(思槐の同窓)、恵欄、加藤(刑 事)、木村

1944 年

1 月 3 日 思槐、恵蘭の告別式 再琛、美傑、秀蘭(恵蘭の同窓)、木筆、繼善、林文卿、呉掘霧、江□文(2 日)、旺成、繼圖の母親、楊良、繼文、吟芳、楊思槐、西村亮一、柳加東、李 尊賢、孫聡□(3 日)、陳永成、中川、李有通、何龍眼、邱圭角、竹東、山東、 金穂、林由義、張忠、江賜陸、朱盛棋、沼田、太田、黄七誉、運金、李子賢、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Rhys Davids, A Buddhist Manual of Psychological Ethics, Oxford: The Pali Text Society, 1900, 1 st Ed.. ・ Kathāvatthu translated by Shwe Za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chools using integrated or mixed mode of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to adopt the modules of Life and Society (S1-3) for improving their

• QCSE and band-bending are induced by polarization field in C-plane InGaN/GaN and create triangular energy barrier in active region, which favors electron overflow. •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The Ttimes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New Edition). London: Times Book.. Oxford: Heinemann Educational. Success in world history since 1945. London: John Murray. London; New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