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沿山地區檳榔業的生產空間與社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沿山地區檳榔業的生產空間與社會"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地理研究第52期民國99年5 月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No.52

,

May 2010

台灣沿山地區檳榔業的生產空間與社會﹒

以嘉義縣中埔鄉為例

The Production Space and Society of Betel Nuts along Hillside

Taiwan:

A

Case Study of Chongpu Township

,

Chiayi

;余函君 a

Han-Chun Tu

蘇淑娟 b

Shew-liuan Blanka Su

Abstract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aiwan

,

betel nut consumption is popular for decades.

Betel nut production and retailing support many people's livelihood. The harvesting period of and

quality of betel nuts is different among various parts of Taiwan. Due to such timing difference

,

distinctive social relations exit among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betel nuts. The production of betel nuts

generates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links among different production areas.

The present study chooses Chongpu

,

which was the first to establish a price-regulating

organization of betel nuts in Taiwan

,

as a case study.

It

illustrates that the production space of betel nut

industry is based on rhythm of biological nature and social relation of economical trade. Betel nut

industry in Chongpu Township has a long history.

It

s planted area has been the biggest among all betel

nut townships over the years. Chongpu has developed a specific type of production system and interflow

network in the early stage of large-scale betel nut consumption. Chongpu is one of the few townships

which witnessed the rise and fall of betel nut industry in Taiwan. Also important is the sort of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 among betel nut farmers

,

traders

,

financial sectors and transporters. To view such

beneficial and social relations fro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

we probe into the manipulating relations of a

livelihood system.

Keywords : betel nut

,

production space

,

Chongpu Township

a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候選人

(2)

摘要

頗具台灣俗民生活特色的檳榔業,是帶動許多人力投入產銷活動的產業。檳榔產業在台灣各 地因檳榔產期的異同、產區生產經濟活動的互通有無、上游至下游的產銷活動等,遂產生水平與 垂直的跨區域連結。 本研究選擇全台最早設立菁仔操盤組織的鄉鎮一嘉義縣中埔鄉,作為個案研究區,說明檳榔 業的生產空間建立在檳榔生物自然生產的韻律與經濟交易的社會關係運作之上。中埔鄉的檳榔業 歷史悠久,歷年檳榔栽植面積冠各鄉鎮之首,並且中埔鄉在台灣大規模消費菁仔之初即發展出一 套產銷體系與調度網絡,是少數全程見證台灣檳榔業興衰的鄉鎮。中埔鄉檳榔業的發展體現台灣 治山地區檳榔業的空間與社會,以及檳榔業與地方金融業、運輸業的互利共生關係。 關鍵詞:檳榴(曹仔)、生產空間、中埔鄉 前言 台灣的檳榔業於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末為黃金期,爾後隨著食用者日益減少、大環境不景 氣以及自然環境、醫學報導的負面論述,檳榔業的發展趨緩。檳榔業發展的時空歷程與地方金融 具脈絡性,其產銷活動具有高度的地理空間意涵。本文的主旨在於從產農與盤商之間的上下游連 結來探討台灣治山地區檳榔業的生產空間,並且討論檳榔制價組織、地方金融組織與運輸組織如 何影響治山地區檳榔業的發展。 有別於嘉義平原上的其他鄉鎮具有開發早、地形平坦、多灌溉系統的農業發展優勢,中埔鄉

(圖 1 )東側與南側地形尤為起伏l 。中埔鄉內埠圳的灌溉區域多屬地形平坦、地勢低的農地,如

鄉內長度較長、灌溉面積較大的三條水圳 隆恩圳、山于門圳與崙于頂圳,其灌溉區域以社口村、 義仁村、富收村與和睦村的平原聚落為主(羅茂順,

1997 : 228-229)

;丘陵地上的農民則多仰賴 雨水從事粗放耕作,邊睡性顯著,直至1980 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帶動檳榔消費人口的增加, 翻轉中埔鄉治山產業發展的不利,2000 年代初期迄今,中埔鄉低海拔菁仔收益降低使得丘陸區的 邊睡性再次浮現。 雖然,中埔鄉的產業結構面臨重大挑戰,卻仍是歷年全台檳榔栽植面積冠首的鄉鎮,叉中埔 鄉治山丘陵遍佈檳榔培忱的生產遺跡,中埔鄉因是早期即發展出檳榔專業化的鄉鎮,其檳榔生產 活動較其他生產區更具區域流動性。當地大盤商三十餘年來主持台灣的菁仔價格,迄今產農與大 盤商在經營上仍具濃厚的家族化色彩。尤其,中埔鄉在台灣泉多生產菁仔的鄉鎮中,是最強調以 建築地景來突顯檳榔象徵的區域o 再加上中埔鄉在台灣初始大規模消費菁仔時即發展出檳榔產銷 體系,是少數全程見證台灣檳榔業盛衰的鄉鎮。如此突顯中埔鄉檳榔業對台灣檳榔業與中埔鄉的 經濟發展、鄉民生活方式成具重要意義,因此選擇中埔鄉作為探討治山地區檳榔業生產空間的個 1 根據〈中埔鄉志〉對中埔鄉名原由的記載,中埔為「居中的荒地J '居中的說法有二:(1)位於內埔仔(社口村)、 白芒埔(同仁村)、頂埔(頂埔村)、三界埔(中埔鄉與水上鄉的交界)、樹頭埔(義仁村)與赤蘭埔(金蘭村)之中; 2.位於 北方內埔(竹崎鄉)與南方大埔(大埔第~)之中(羅茂順,

1997 :

2) 。然而,根據陳國章(2004)的地名研究成果, ,埔」 應為「中間的平地 J '故中埔為治山崎嘔丘陵地中鄰近平原且地勢較為平坦的地區。此外,中埔鄉內以埔為名者 尚有寮埔、南勢埔等。

(3)

案研究區。 圖 1 中埔螂位置圖

研究概念與研究方法

人類社會與植物的關係呈現多元風貌,Head 與 Atchison (2009) 歸納地理學探討人類與植物 之間互動關係的三個切入點: (1)植物作為食物:討論人類、植物與地景之間豐富的歷史會遇

(encountering)

,包含政治經濟、勞動關係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探究;(2) 植物作為園中植物:探 討公眾對公共空間植物的態度,藉由細緻的民族誌學方法探討人們每日與植物的連結、關係群

(constellation of relationships)

,女日栽植者透過土地、季節時令、特定家務等與植物產生互動關係; (3) 植物作為歸屬與界線之藉:涉及文化地理學關於遷徙、認同歸屬的論辯,以流動」性(mobility) 、 跨國界(trans-nationality) 、流移者(diaspora)為關鍵字,此類主題探究植物收穫的季節如何創造農人 特定的遷徙模式與收河路徑,以及植物移植的文化偶然歷程如何形塑國家認同,其中認同歸屬的 問題往往攘攘在後殖民脈絡,殖民史令植物史更趨複雜化。Head 與 Atchison 對植物地理學研究的 建議為: (1)分析食物與植物之間本質的轉變;(2) 理解個體與廣大地景之間的連結; (3) 發展出 更具騙合的、具體的、彈性的人類-植物史;(4) 將植物的馴化或在地化的概念,視為複雜的社會

(4)

與文化歷程,而非僅是基因的重組。

本文採用續最 (embeddedness) 與空間修補 (spatial fix) 的概念來研究中埔鄉檳榔業的空間與社 會。 Hess (2004) 對鎮骰進行界定與分類,讓般意指經濟行動者與非經濟行動者(個人及其所屬 組織)之間的社會關係'且經濟行動根植於社會結構 O 鎮鼠的類型分為: (l)社會縷撮: I 行動者 來自何方? J 的發間,行動者的政治背景、所屬社會網絡的歷史、文化鑿痕、前人的作為皆會影 響行動者的經濟行為; (2) 網絡續最:行動者在網絡內建立信任歷程,方能產生網絡鎮撮,故關 係的結構、持續性與穩定性尤顯重要; (3)領域鎮撮:行動者根著於特定地方的程度,續最在某 處的行動者會被地方既存的經濟活動、社會動態性所吸納或限制。關於領域鐸肢,可以進一步加 入時空修補的概念來擴充經濟行動者的流動性。 David

Harvey

(2005) 於(新帝國主義〉一書論 資本迴路時,主張當區域內的勞力與資本產生過度積累的現象時,可以透過時空修補的三種途徑 來尋找資本的新出路: (l)時間上,透過投資計畫或社會支出,來延後資本重新進入迴路的時間; (2) 空間上,開發他地的資源與市場; (3)合併上述的時空策略。 Leyshon (2004) 主張金融的 棄置( abandonment) 與排除( exclusion) 即為「空間修補 J '當資本家意識到原金融操作地點存 在危機時,則棄置原投資區,並將經濟活動轉換至另一安全的地點,以利資本繼續累積運作。\ 回顧目前台灣檳榔的博碩士論文研究,以嚼食菁仔導致口腔疾患者,以及檳榔樹栽植與水土 保持問題的探討居多。學者專家的醫學與環境論述為國家當為掌權者由上而下制定反檳政策的立 論基礎,故本研究亦關切之。再者,可以進一步探討的是,地方如何由下而上來因應國家的政策 施為,回應的方式不僅反映在土地利用型態的更送,更展現在地方認同的精神面向與地景意義的 轉變。以檳榔產銷為主題的研究則略少,這方面的研究以黃萬傳等(1990) 與薛玲(

1991

)為主, 前人對台灣檳榔業產銷歷程的研究側重各地產期的差異、區隔,以及產銷的生產鏈,即著重某區 域內檳榔業者之間的垂直交易關係,卻較少探究各地產期差異的表象下,人在地區間的流動如何 打破區域界線的藩籬。是故,本文立基於擴戚與空間修補的概念,試圖檢視檳榔業產銷歷程中所 涉及的跨區域連結、調度,並揭示影響檳榔業發展的組織共構關係,來了解檳榔業何以迅速竄升 為台灣青果界中的大規模產業。 本研究於 2008-2010 年期間進行田野資料蒐集與分析,並以參與觀察與質性訪談的方法取得 研究所需的各種素材資料 o 分析的資料包含與檳榔相關的古籍記載與官方統計資料、國家政策、 檳榔操盤組織概況,以及中埔鄉產業及地方發展的文獻與資訊 o 參與觀察是本研究獲得第一手資 料的重要依據,作者在 2009 年 7 月 5 日 4 月 15 日與 2010 年 7 月 13 日 4 月 18 日居住在中埔鄉, 實際參與低海拔檳榔農、大盤商與檳榔採摘工人的產銷活動,並且在 2010 年 10 月 11-13 日、 25-27 日跟隨赴南投縣草屯鎮雙冬里包菁仔的中埔鄉產農至高海拔檳榔林進行檳榔的採划活動,以探察 不同海拔高度檳榔的生長狀況與品項分類的策略 o 研究者在實施參與觀察期間主要是在檳榔林擔 任揹菁工的角色,以及在大盤商的家中擔任挽菁工,透過親身的經歷來檢視訪談的內容,並且藉 由與研究對象建立友善的互動關係,可以找到適合參與觀察與受訪的對象,來進一步了解治山檳 榔業的經營與檳榔業上下游的連結。訪談的部份主要在 2009 年 3 --4月與 2010 年 4-8 月期間訪問 檳榔農與大盤商的產銷實踐、菁仔聯誼會的制價機制,以及中埔鄉農會與運銷組織對在地檳榔業 的經營 o

(5)

台灣檳螂概況

檳榔屬棕擱科,學名Areca

catechu

L.

'原產地至今仍受爭議,或說來自馬來半島。檳榔的分 布區多在熱帶地區,亞洲地區如東亞的台灣、中國華南,東南亞的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菲律 賓,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斯旦蘭卡;美國佛羅里達州、卜中南美洲,以及非洲東部、馬達加斯 加島等,為檳榔的主要生產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05)

檳榔性喜高溫、濕潤氣候,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年平均扭扭扭。c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5 )。 檳榔屬長期作物,需種植數年方能結穗生果。檳榔栽植必須經過選種、育種、移植的歷程,首先 檳榔農在盛產期會尋覓綠葉闊展且果形佳、果肉厚實、纖維細緻的菁仔,追節令至大暑時刻下熟 成的菁仔作為種籽,再經半個月後進行育種,立春之際將芽葉己抽發3-4 片的苗栽加以移植。移 植的方式有土栽法與盆栽法,土栽法是將種籽直接灑播於翻鬆的土壤中,優點為生長迅速,缺點 為必須經常除草、移植時易傷根系;盆栽法是播種於塑膠盆中,優點為除草容易、移植時根系不 易斷裂且易搬運,缺點為盆中土壤易乾、生長速度較緩。經兩年時間的移栽後,檳榔農會再次將 植株移植至產地,約經五年後始可收成。緯度與海拔高度,是影響檳榔生長速度與菁仔纖維粗細 的兩大因素,在熱帶氣候與低海拔地區,菁仔熟成快速,然菁仔纖維略粗;反之,在副熱帶地區、 日夜溫差大的中高海拔地區,檳榔熟成速度緩,但纖維細緻。 歷史典籍對檳榔多所記載,周鍾瑄撰《諸羅縣志}

(1

71

7):

I 舍前後左右多植檳榔,新港、 蕭攏、麻豆、目加溜灣四社為最。森秀無旁枝,修聳濃陰,亭亭直上o 夏月酷暑,掃除其下,清 風徐徐,令人神爽。漢人近亦廣植之,射利而已。有至崇交者,言各社之植尤盛o 檳榔子生木秒, 高數丈,漢人以長柄鉤錄取之。番揉而升,攀枝而過,頃刻之間跳躍數十樹o J 由此可知,檳榔 植株修長、果實長於樹梢,且清代台灣南部與東部的原住民與漢人聚落己廣植檳榔樹,在收汰。檳 榔時,漢人多採長柄鑼刀,原住民則以攀爬、跳躍的方式採摘,且當時漢人己透過菁仔的買賣來 獲利。 1 檳榔的果實 菁仔的功效主為: (1)藥效:南方夏季溼熱,夾食著籐與菁仔為解熱消暑、除 瘴痛之氣的良方, «臺灣府志}

(1

696) :

I 叢似椰而低,實如雞心而差大,和著籐食之,能醉人, 粵甚盛,且甚重之,蓋南方地濕,不服此無以在去瘴。 J; (2) 維繫社會關係:菁仔是待客、解決 人際紛爭、消除怨盟的禮尚往來之物 o 今日在台灣鄉村地區,仍可見檳榔與香菸為人們相遇、寒 喧問候往往送上之物,如《嘉義管內采訪冊〉載有 I 男女多食檳榔'凡有客來往,先以檳榔為 先,次以茶...聞旦所有雀角之爭、詬評之怨,大則罰戲,小則罰檳榔、香餅,分諸鄰右,俾知 孰是、孰非,以解兩造之怨。 J ; (3) 禮俗:檳榔也使用在婚禮上,富有人家的禮座為菁仔銀飾, 經濟區乏者則以覆有銀薄的菁仔代之,如《續f懂事灣府志} (1774) 所載 I 及非送聘,或番錢 一百圓,或八十、六十、四十圓;綾細數十疋'以至數疋;禮書二函,則收一回一;羊家、香燭、 彩花、著葉,各收其半。禮榔雙座,以銀為檳榔形:每座四圓,上錯「二姓合婚、百年諧老」八 字,收「二姓合婚」一座,回「百年諧老」一座。貧家則用乾檳椰,以銀薄飾之。褔壽萬字糖, 或百餘圓、或數十圓。」 日治時代,日本殖民政府基於健康與衛生的考量,反對台灣人民栽植檳榔,故 1921-1945 年 期間,栽植面積與生產量趨滅,如 1921 年栽植面積為 639.3公頃, 1945 年減為 366.6 公頃,隨著

(6)

栽植面積減少,生產量亦自1921 年的 4,956 公噸減為 1945 年的 1 , 224 公噸。戰後,隨著台灣經 濟發展,大量勞力投入各行各業,菁仔成為許多勞動階層提神醒腦的嚼物,菁仔帶來的龐大收益 吸引許多產農轉作檳榔'檳榔的栽植面積與生產量自1980 年後迅增, 1996 年達到有史以來最大 栽植面積 56,581 公頃, 1999 年達到最大生產量 173,907 公噸。 1990 年代中期之後,隨著市場供 需失衡,以及水土保持議題2 、口腔癌與菁仔關聯性的報導、進口菁仔的影響,檳榔業的發展一夕 受到衝擊, 2009 年的栽植面積銳減為峙,094 公頃,生產量也降至142,636 公噸(圖 2 、圖 3) 0 (台 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1948-1998

;行政院農委會, 1999-2009) 。 基本上,國家對檳榔的栽植與嚼食持負面的態度,如 1995 年行政院將「嚼食檳榔」納入「春 暉專案 J '並於 1997 年核定 12 月 3 日為臺灣「檳椰防制日」。行政院農委會為推動農業政策的重 要機構,其推動的檳榔相關政策直接影響中埔鄉在地檳榔晨的農業寶路與思維,如農委員會曾依 1997 年核定的「檳榔問題管理方案」來鼓勵檳榔農造林轉作,並與經濟部國質局、財政部關稅總 局等單位配合管制菁仔的進口,具體計畫包含訂定廢園造林獎勵計畫,廢園者可申請每公頃三十 萬元的清園費,山坡地可依「獎勵造林實施要點」申請造林補助,平地可依據「平地景觀造林及 綠美化方案」辦理(行政院農委會網站, 2001) 。 就區域而言,屏東縣、嘉義縣與南投縣為歷年台灣檳榔的三大產區,因緯度與市場機制的調 節,各產區的產期各不相同 o 大致上, 1970 與 1980 年代屏東縣、嘉義縣與南投縣三個縣市的種 植面積(圖 4) 與生產量多寡相符。就種植面積而言, 1970 年代的種植面積以嘉義縣為最多, 1980 年代的種植面積以屏東縣居冠, 1990 年代至 2000 年代中期為南投縣, 2000 年代末期屏東縣再度 竄升為全台檳榔栽植面積最廣闊的縣市。就生產量而言, 1970 年代嘉義縣的生產量最多,

1980

年代為屏東縣, 1990 年代初期為嘉義縣與屏東縣, 1990 年代中期以降以南投縣和屏東縣最多。其 中南投縣在 1990-2000 年代中期雖然種植面積最為廣闊,但檳榔屬於長年作物,必需栽植 8-10 年 才有生產量,因此種植面積的增加並無法立即反映在產量上,叉南投縣檳榔栽植的海拔高度較嘉 義縣、屏東縣高者為多,受冬季霜降以及受颱風與豪雨侵襲的機會略高,因此其高海拔檳榔林的

落果現象也較屏東縣、嘉義縣明顯3

0

2006-2009 年種植面積與生產量皆以屏東縣為最多,屏東菁

仔在市場上價格最高的時機為 6 月至 8 月,檳椰農把握這段時間積極搶收。屏東菁仔的優勢條件 在於,結穗至熟成的時間是颱風較少季節,叉地處熱帶,少遭逢冬季霜害,致屏東菁仔生產未若 嘉義與南投易遭冬季乾旱落果的問題;緯度低,檳榔產期早於台灣其他各縣市,能搶先機高價售 出菁仔,有利可圖,是故屏東檳榔的栽植面積與產量皆日益增加。 屏東縣檳榔產季為 5 月迄塑年 1 月,主要分布於內埔鄉、萬巒鄉、竹回鄉、高樹鄉與長治鄉。 2 如陳信雄(1 994) 述及「檳榔亡國論 J' 並指出台灣中南部檳榔園→公頃一年消耗 10 萬噸水量、地下水位年降 5-20 公尺,導致中南部易有乾旱,且檳榔林所在地容易因為地層風化而產生大量砂士流失,砂土流失量一年高達 5-20 萬噸。 3 含水量高的土質容易落果,而若干氣候條件下也會導致檳榔樹落果: 1 夏季雨撈,土壤含水量過多; 2.強風侵襲 導致檳榔樹根系鬆動,高海拔山區易受強風侵襲,故較低海拔地區容易落果: 3 乾旱過久後突然降雨。落果現 象的區域差異,影響著菁仔的市價,也影響檳榔農包菁仔的區域移轉。落果現象對不同海拔高度的經濟各具意義, 以低海拔地區而言,落果往往正值全台檳榔盛產期之際,此時產量過多的現象頻仍,市場飽和,紅肉等級以下的 菁仔遭淘汰,因此落果未必是壞現象。以高海拔地區而言,落果正值全台菁仔產量最少的時段,此際特白與白肉 的菁仔價位高,各種品質的菁仔皆進入市場,如果落果現象顯著,則收益必然大受打擊。一個地區發生落果也會 連帶影響其他地區的收益,若嘉義低海拔地區落果嚴重,則南投高海拔山區收益更佳;若南投高海拔地區落果嚴 重,則泰國、海南島的菁仔走私入台,外來菁仔入台連帶衝擊屏東菁仔的收益。

(7)

嘉義縣產季為 8 月至空年 3 月底,盛產期為 10 月迄塑年 1 月,分布於中埔鄉、梅山鄉、竹崎鄉與 番路鄉,這些 1B 山鄉鎮是台灣早期投入檳榔產銷的鄉鎮 o 南投縣產季為 11 月至空年 6 月,盛產期 為 1 月迄 3 月,主要產區為國姓鄉、中寮鄉、集集鎮、魚、池鄉與草屯鎮。東部地區的花蓮縣、台 東縣與北部地區的台北縣,其檳榔栽植面積雖遠少於三大產區,但因產期與嘉義縣、南投縣有所 重疊,往往成為中南部檳榔農收購菁仔的重要產區。花蓮縣、台東縣的檳榔林距海近,易受海風 吹襲,故多栽植於低海拔丘陵地,產期為 10 月至翠年 6 月,花蓮主要產區為光復鄉、瑞穗鄉,卑 南鄉是台東縣主要產區 o 台北縣盛產期為 2 月至 4 月,三峽鎮為主要產區。 4各區產期的差異、接 續與重疊,供給著全島對菁仔的需求。 6ססoo 民服的 4αJOO 公頃 3 湖泊 2ססoo l(約做) 。

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豆吾吾

1921-2008 年台灣檳榔種植面積 資料來源:台灣省五卡一年來統計提要( 1921-1945) 台灣農業年報 (1948-1998 )農業統計年報( 1999-2008 ) 圖 2

一三竺

2C虹 口ω 「一 150000 I 公噸J(的000 I 50000 I

o •

M{HEf NS 一刊 -SAVJU ]姐姐]拉仙

-Ggq

32 卅制 -O 斗。掉川 -O 吐一件 石家的喃隨 -ea-hf 石油。將

-GM-q

]宜。將 ]這一兩制 -3 。將 -OMH 卅 一咀 MFq HGNT 有 -峙-1921-2008 年台灣欖樹生產量 資料來源.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1921-1945 )台灣農業年報 (1948-1998) ;農業統計年報(1999-2008 ) 圖 3 4 2009 年全台檳榔栽植面積最多的鄉鎮,依序為嘉義縣中埔鄉、屏東縣內埔鄉、南投縣國姓鄉、南投縣中寮鄉與 屏東縣萬巒鄉;全台檳榔產量最高的鄉鎮依序為嘉義縣中埔鄉、屏東縣內埔鄉、南投縣國姓鄉、屏東縣萬巒鄉與 南投縣魚池鄉。

(8)

I 市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縣市市巾巾市 北雌北閉關竹架中化投林義兩雄束束蘆淵降竹中養兩 2日∞ 18叫珀 l 16 肌) i 140日~ i 1973-2008 年台灣各縣市檳榔種植面積 圖 4 資料來源:台灣農業每報 (1973-1998 )農業統計年報( 1999-2008 )

中埔鄉的產業發展

中埔鄉為嘉義縣東南側的鄉鎮,西鄰水上鄉與嘉義市,北以八掌溪與番路鄉相鄰,東接番路 鄉,南連大埔鄉與台南縣白河鎮。巾埔鄉為一農業鄉鎮,地形西低東高,其西部平原於 1970 年代 以前多栽植水稻與甘薯, 1970 年代以後則以栽植水稻、菸草與雜糧作物為主, 1984 年中埔鄉農會 成立菇類研究班,研究靈芝、黑木耳、秀珍菇、杏鮑菇等菇類的栽植,中埔鄉目前為全台黑木耳 的最大產地, 1990 年代迄今,鳳梨與香蕉為重要作物。中捕鄉東部丘陵在 1970 年代以前,多栽 植龍眼、樹薯、竹筍與砍伐雜木維生,如相思樹、江某、山羊麻、血桐、長枝竹、莉竹、麻竹、 桂竹等; 1970 年代柳丁為丘陵區的主要作物, 1975 年「台北果菜公司」的營運打通中埔鄉柳丁的 銷路,中埔鄉農會更成立「柳丁修剪班」教導果農選枝、修剪與栽植的技術, 1977-1983 年為中 埔柳丁的全盛期, 1980 年代中期以後,中埔柳丁因古坑等地柳丁塵區的興起、黃龍病肆虐而沒落 (中埔鄉農會, 1996) 。清代即栽植於山坡地、河階上的檳榔林,自 1970 年代中期迅速大量盤據 中埔丘陵,並於 1980 年代末期取代柳丁,成為鄉內首要經濟作物,其次為葡萄柚(中埔鄉農會, 1996 、 2008 )。 日本殖民政府基於國民健康與衛生因素,來反對台灣人民栽植檳榔,但是值得進一步思考的 是,反對檳榔的栽植或許更是基於經濟因素,由於檳榔樹與樟腦樹5具有生產地的競爭效果,減少 5 丘陵區的石研村與東興村東側,海拔多在 500m 以上,早期長有樟樹。樟腦可供製藥劑、煙火, 1890 年之後則用 作合成塑膠塞駱咯的原料。清朝末年,台灣與日本是全世界首要的樟腦出口地,除了 1878-1892 年期間,日本的 樟腦出口量多於台灣之外, 1890 年以前與 1893 以降則以台灣為最多(林滿紅, 1997)。日治時代,日本政府重 視台灣樟腦的出口,並於 1900 年著手樟樹造林,於 1906 年頒布「樟樹造林獎勵規則」來鼓勵民間栽植樟樹,1915 年全台的腦仕數高達成 148 個(陳正祥, 1950) 。根據台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年報,樟腦官署單位台南州嘉義支

(9)

檳榔的栽植面積才能利於樟腦業的開拓。檳椰林分佈的海拔高度起自平地迄1 ,000 多公尺的山 區,今日許多台灣檳椰林分布在昔日樟樹林的所在地,這些地區因海拔高度略高、產期晚,往往 吸引檳榔農前去包檳榔或購地栽植檳榔,重日晚鄰中埔鄉的番路鄉,其境內的內腦寮與外腦寮也吸 引中埔人前去包檳榔、購地,甚至部份於1980 年代赴南投縣購買中高海拔丘陵地的中埔檳榔農, 也購買到原來遍佈樟樹的農地。是故,丘陵地的植物地景由樟樹林轉變為檳榔林,為台灣治山地 帶產業生態更逸的縮影。日治時代,日本政府抑制民間栽植檳榔'中埔鄉檳榔栽植面積增長甚緩。 戰後, 1950-1960 年代,中埔菁仔的買賣主要起自嘉義縣朴子、雲林縣北港的商人前往中埔 的瑞豐村、頂埔村收購大顆粒菁仔,如:西仔6 再將新鮮的菁仔載運至沿海鄉鎮轉賣給亟需菁仔 提神的漁民。大致而言,除了部分現採的菁仔銷往一日路程可及的鄰近鄉鎮之外,1950-1960 年 代中埔鄉的菁仔大多是培烤成「乾仔」以及酹潰成「桶菁」來銷售,乾仔與桶菁帶動中埔鄉早期 檳榔業的發展。乾仔與桶菁因分別經過乾燥與防腐的處理,在運輸時間長、缺少菁仔冷凍設備的 年代,可避免長途運輸肇致腐壞,而當時屏東縣、南投縣等地的檳榔產量少,故「乾仔」與「桶 菁」可以提供全台非菁仔產季時,對菁仔的需求。雖然目前中埔鄉的乾仔與桶菁製作已成黃昏事 業,卻是嘉義治山檳榔產業的一大特色,主因:(1)大量生產菁仔的屏東縣適逢全島菁仔的初產 期,南投縣則逢全島菁仔的末產朗,初產期與末產期之際,高價的新鮮菁仔供不應求,缺乏鮮果 供製乾仔,而中埔鄉檳榔的產期為全島菁仔的盛產期,盛產期時顆粒大、品質低的菁仔會被淘汰, 這些遭淘汰的菁仔便成為製造「乾仔」的素材;(2) 中埔丘陸在清代便栽植龍眼維生,追龍眼於 夏季成熟採摘後可桔炙成龍眼乾'龍眼焰烤的技術、人工與設備於龍眼業式微後,正可應用於菁 仔的烘烤上。 1980 年代以降,全台無論北中南東皆產有菁仔,一年四季皆有新鮮菁仔可食,故食 用乾仔的人口現已微乎其微,而1990 年代中埔治山聚落幾乎隨處可見的悟抗、恬仕(照片1 )目 前大多遭拆除,所剩無幾!

長久以來中埔鄉能成為檳榔業的重要據點,主要在於自然環境適宜種植檳榔

7 ,且氣候不宜栽

植¥B 山地區趨之若驚的其它高經濟價值作物,如茶葉。中埔鄉的緯度橫跨北回歸線,多海拔1 ,000 公尺以下的丘陵區,在低緯度與中低海拔高度的相互配合下,中埔鄉成為適合檳椰生長的氣候區, 且中埔鄉治山早期多原始闊葉林,充足的水氣與適宜的溫差可以長成纖維細緻的菁仔,東興村的 凍仔腳、灣潭村的凍腳與中崙村的七分寮是檳椰品質最佳的產地之一,其中「凍仔腳檳榔」尤為 著名。尤其,檳榔產季時,在地產農紛紛至外地收划菁仔,大盤商自產農收購菁仔後,為因應中 盤商對數量與品質的需求,必須與同業進行調度,調度與買賣所形成的網絡讓中埔鄉的檳榔業得 以維繫、拓展。此外,修築灌溉渠道不易的中埔丘陵區,長久以來便仰賴雨水從事農作,無須精 耕細作的檳榔植栽正符合治山農民自古以來租放的農業經營模式。 局曾於 1920-1921 年、 1935-1938 年與 1940 年,指定中埔為製腦地,更於1920-1921 年核准台灣製腦株式會社於 中埔設立腦娃。 6 當時商人來到中埔只收購大顆粒的菁仔,在於1 顆大顆粒菁仔可以剖分3 塊以增加食用口數。 7 檳榔喜高溫濕潤氣候,生長最適溫度為24-28'C (行政院農委會, 2005) 。根據陳美鈴 (2008 )整理中埔鄉各測站 的平均氣溫與雨量,得知1981-1994 年中埔鄉法水測站的年平均溫度為22.1

'c '

5-9 月的氣溫介於 25 .1 -27.1°C ' 1968-1997 年年平均雨量為 2413.6 帥。在雨量上, 1云水符合濕潤的特質,且一年~五個月溫度在 24"C 以上,若干 月份氣溫略低反而利於提升纖維的細緻度。

(10)

因 _ _ _ _1 1 ' _ ‘ 、 、 . - ­ 且 可 _ ¥ 、 . ­

----_...

..._."已.‘ JLEL;咒- .-9正月守~. 、 ~-:--~、?勻...

IJ

照片 l 檳榔焰航 資料來源:涂函君攝於中埔鄉瑞豐村陳厝 (2009.6

)

2000 年代以來,中埔鄉的檳榔業因台灣菁仔消費人口減少、食用菁仔致病的醫學報導而發展

趨緩,取而代之的是香蕉8與木瓜。 2008 年農委會基於維護國民健康、環境保護之目的發布「檳

榔廢園、廢園轉作作業規定 J' 此規定為歷年來衝擊中埔鄉檳榔栽植面積至鉅的政策。檳榔廢園轉 作的申請條件為栽植檳榔林的農牧用地,且每公頃至少栽植 1 ,200 株檳榔,檳榔樹須 6 年生以上\ 廢園補助金為每公頃補助 15 萬元(行政院農委會公文, 2008 )。此政策引發檳榔農的討論,申請 者基於盛產期低海拔丘陵區的檳榔品質難與高海拔地區競爭,於是申請廢園轉作,按《嘉義縣中 埔鄉 97 年度檳榔廢園補助款請領清冊〉檳榔農申請廢園的面積為 243 餘公頃,核定廢園面積為 210 餘公頃。然而,也有檳榔農認為檳榔業是世代傳承的產業,要轉換觀念來改變既有維生方式 必須承擔未知的風險,而不願提出廢園轉作,例如農委會農糧署、嘉義縣政府等單位基於中埔鄉 為檳榔栽植面積最廣闊的鄉鎮,於是選定 2008 年 2 月 l 日至中埔鄉公所召開「檳榔產業專案種植 登記及廢園轉作輔導措施宣導會 J' 並會同衛生局提供口腔黏膜檢查、口腔癌防治宣導,東興村村 長則主張檳榔是最重要的地方產業、廢園轉作宣導是對檳榔做負面宣傳,而對此轉作輔導措施宣 導會表達不滿(謝恩得,

2008)

2008 年落成的法水國小新建校舍體現在地檳榔認同與國家論述的辯證性。起初校方基於新校 舍應符合在地特色,遂首肯建築師的構思,打算將新校舍構築成檳榔型校舍。在招標的過程中, 校方與嘉義縣政府進行協商,縣政府認為校方若以檳榔作為建築的主體意象,將與中央政府多年 來的反檳政策有所衝突。最後,校方與縣政府協商的結果即維持檳榔的意象,但以普普風的形式 呈現,並將建築的主色調由綠色改為灰色,透過顏色的更改來模糊檳榔的意象,留給人們對新校 舍有更多的想像空間,地方不致因過度強調檳榔文化而與中央產生對立。 綜觀中埔鄉,境內並無冠以檳榔、菁仔的地名,如此說明檳榔樹為中埔鄉甚常見的地景9 ,鄉 內與檳榔相關的地名為同仁村的「茗園仔J' 係以包里菁仔的著葉為名。就村庄尺度而言,中埔鄉 瑞豐村出入口處的地名牌示是以檳榔山作為村落意象,山丘與檳榔並置的圖像傳達了丘陵地是培 8 2000 年代中期迄今,香蕉在中埔鄉的平原區與丘陵區大量拓展,可謂遍及全鄉的經濟作物,尤其近 2 、 3 年來, 部分平原區的鳳梨園改植香蕉,許多丘陵區的檳榔林下也高密度雜植香蕉。中埔鄉的香蕉產畫高,主因外銷管道 的暢通、經濟價值高,以及近年來旗山鎮、美濃鎮香蕉受到黃葉病的危害以致產量銳減,中埔鄉的香蕉遂能竄起。 9 接鄰中埔鄉的自河鎮與水上鄉境內有以檳鄉為地名者,如白河鎮的檳榔山、檳榔腳,以及水上鄉的檳榔宅子、檳 榔樹角,這兩個鄉鎮的檳擲栽植面積遠低於中埔鄉,卻突顯檳榔地景的特出性足以標誌地名。

(11)

植菁仔的法土。 1。在中埔鄉公所網頁上的地方特產介紹中,檳椰列為地方美食之首,叉前中捕鄉 長李文堂為打造地方產業特色並再現中捕鄉的在地文化,遂向行政院文建會爭取經費,將位於中 捕鄉公所附近的中埔民眾活動中心改建為中埔嘉檳文化館。中捕鄉公所設立嘉檳文化館的願景: 「建構中捕人與大地相爭的綠金產業生活史館,彰顯中捕區域特色J' 綠金產業即維繫中捕鄉東部 丘陵經濟命脈的重要產業 檳榔業(中捕鄉公所資訊網,2008) 。雖然中埔鄉的積榔業受到衝擊, 但中埔鄉始終為全台灣檳榔栽植面積最多的鄉鎮,如2009 年中埔鄉檳榔栽植面積為4 , 276 公頃, 產量為 13 ,897 公噸,檳榔栽植面積與產量皆居全國鄉鎮之首。故,檳榔是中埔鄉治山地區重要的 歷史文化與地方認同之表徵。

中埔鄉檳榔業上下游的連結

(一)產農一購置檳榔林與包菁仔

自 1970 年代檳榔於中捕鄉竄起之際,鄉內的瑞豐村、深坑村、石研村、I頁埔村、活水村、中 崙村與東興村為重要產地,擁有土地的產農在經濟能力日增的優勢下購置鄉內土地繼續積極育 種、栽植檳榔。台灣早期以檳榔為經濟作物的地區多分佈於嘉義rG 山地區,追 1980 年代末期中埔 鄉檳榔業積累的龐大資本急須透過「空間修補J

(spatial

fix) 來尋求資本新出路時,許多產農便 紛紛設法易地投資、跨縣市購置檳榔林。 然而, 2000 年以前, {土地法〉第三十條條丈針對地權調整的問題有如下規定:'私有農地所 有權之移轉,其承受人以能自耕者為限 J '配合此條文的〈土地登記規則〉亦明訂: 1 申請農地所 有權移轉登記,除法令另有規定外,應提出承受人自耕能力證明書 J' 而(自耕能力證明書審查表) 的審查項日之一即「承受農地與申請人之住所在同一直轄市、縣(市)或不同直轄市、縣(市) 因此鄰鄉(鎮、市、區)範圍內」。因此,在 2000 年《土地法〉第 30 條未刪除以前,自耕農不易跨戶 籍所在地置產,中埔鄉的檳榔農往往透過包菁仔的模式至外縣市取得外地的菁仔,追此法條刪除

盞,跨縣市購置檳榔林者逐漸增多,其中中部地區的南投縣國姓鄉、台中縣新社鄉因同鄉人的地

緣關係'遂成為中捕鄉檳榔農向外購地栽植檳榔的主要地點之一。 赴治山村落「包菁仔」也是檳榔農取得菁仔的重要模式。因中捕鄉檳榔林有限、大盤商日增, 以及交通日趨便利促成時空壓縮,如 1978 年國道 1 號全線通車與 2004 年國道 3 號全線通車11 故 1980 年代迄今,中埔鄉檳榔農包菁仔的地點大量自中捕鄉拓展到外縣市,社會網絡與產區逐漸 擴張,中捕鄉檳榔業與外縣市的連結更加密切。檳榔農跨越中埔鄉的界線,遠赴其他縣市包菁仔 的地區主要為中部地區的南投縣與台中縣、北部地區的台北縣以及東部地區的台東縣。 檳椰農在選擇包菁仔的地點時大多考量外縣市的菁仔可以接續中埔檳榔的產期12 ,當中埔檳 10 多丘陵地的瑞豐村在檳榔業未興起前,是中埔鄉內經濟發展較遲緩的村莊,檳榔業促使瑞豐村一躍成為富裕的 村莊 o 根據野外實察,雖然瑞豐村從事檳榔業的戶數漸漸減少,但目前總戶數 249 戶當中,仍有 183 戶從事檳 榔業,從事檳榔業的家戶比例高達 73% 。 11 在國道 3 號未通車前,循台 3 線自中埔鄉瑞豐村赴南投縣國姓鄉水長流段至少須耗費 3 小時的車程,國道 3 號 通車後縮減為 2 小時的車程,對於循山線至南投縣包菁仔的產農減少的時程尤多 o 12 屏東地區除外,屏東地區產期早於台灣其他縣市,故中埔鄉檳榔農未赴屏東地區包菁仔。除少數中埔大盤商在 屏東菁仔出產時赴屏東租地進行買賣之外,中埔大盤商在中埔檳榔產期末購買屏東菁仔於鄉內經營,此因:(1)

(12)

榔的產期於 3 月結束時 13 外縣市檳榔的產期遲至 6 月結束,外縣市菁仔可以延長中埔鄉經營檳 榔業的時間長達 3-4 個月之久。其中,中埔鄉檳榔農選擇赴中部地區包菁仔,主要考量當地多中 高海拔檳榔,海拔較高則可以延長收划時間至末產期,末產期全台的菁仔數量少,且中高海拔出 產的菁仔纖維細緻'故菁仔的售價佳,再加上中部地區的路程較短、易達性高,故選擇赴中部地 區,然中高海拔檳榔的承包成本高,海拔高度高的若干檳榔林易受強風吹襲,且中部山區的土質

也多合水性低,俗稱冬瓜粒仔地的碟土, 12 月至塑年 3 月盛產期期間易遭乾旱與霜害的侵襲 14

北吉它地區因緯度較高,冬季寒流來襲時也易致霜害 15 故台北縣的檳榔多栽植於低海拔地區,北

部地區低海拔丘陵地與東部地區出產的菁仔,纖維略粗,且路程長,然承包成本低、冬季濕冷的 環境不利病蟲生長,故仍有中埔人願意前往包菁仔。 包菁仔為檳榔林林主與承包者雙方經中間人介紹後,雙方在中間人的陪同下,依據當年度的 檳榔結果狀況、面積大小、檳榔樹多寡、海拔高度等條件,來商議承包價格,並達成承包關係的 交易模式 O 若承包關係達 1-2 年以上,則雙方往往會立下契約,若承包時間僅 1 年,檳榔林林主 與承包者則以「口頭」說明彼此的權利與義務,承包者於決定成交時大多會立即付予檳榔林林主 訂金,訂金多寡與承包價格成正比,付 成交並未受法律的保護與約束,故同為檳榔業者的信任關係與行規更形重要。 承包者往往會直接承包親戚、朋友的檳榔林,尤其在 1980 年代以前,因生活網絡有限、身為 中埔在地人甚為熟知在地檳榔林是否值得投資,且親友之間在經濟上的相互支持維繫著彼此間的 社會關係'故親友在包菁仔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o 1990 年代以降,到外地包菁仔成為 中埔鄉檳榔農普遍的經營策略,中間人成為積極構築承包關係的關鍵者,中間人必須主動找尋有 意願的承包者,也必須打聽到哪位檳榔林林主欲承包給他人,進而媒合出租與承租雙方,追完成 承包的交易活動後再從中獲利。 承包者經由包菁仔的模式省去漫長的栽植歷程,且可以依據短期投資的獲利狀況,來逐年變 更承包地點,尤其承包者也可以是數人合股的型態,如此能減少購置檳榔林與單一個人承包的龐 大資本投入與風險 o 多人合股則其中一人可以專職負責划割,檳榔林林主因承包給他人遂可節省 管理檳榔林的時間,中間人更能賺取介紹費,各方因有利可圖、且由信任關係來維繫各個利益關 係人的利潤,故中埔鄉檳榔業的包菁仔模式自 1970 年代以來,即長久存在至今。 檳榔晨在採收菁仔的過程中,也帶動鄉村人力全面投入檳榔業。 1980 年代中期以前,中埔鄉 中埔檳榔的產期迴異於屏東菁仔; (2) 屏東菁仔採現金交易,需龐大的資本來支持; (3) 屏東檳榔產季時,操盤 者僅為屏東地區的菁仔聯誼會,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暫停操盤,市場資訊、價格漲跌僅能仰賴屏東地區,中埔鄉 與屏東縣的空間距離容易造成訊息落差; (4) 大盤商能否順利出貨仰賴同行之間的調度關係,屏東檳榔產期時, 中埔鄉大盤商暫時中止調度網絡。 13 1990 年代中期以前,中埔鄉的檳榔產期於 4 月底結束,在包菁仔的交易模式中,中埔鄉的檳榔林林主與承包者 雙方都極有默契地遵守一慣例,即承包者在農曆 3 月 23 日媽而且誕辰日之際就必須將菁仔測畢以結束承包關係: 1990 年代中期迄今,天候暖化與落果率增加促使少量的果實能在短時間內吸收更多的養分與水分,如此導致菁 仔提早熟成,故中埔鄉的產期提早於 2 月結束,中埔鄉產農尤須積極尋找產期愈晚的檳榔林。近年,中埔鄉檳 榔農為求延長低海拔丘陵地的檳榔收剎時間,盡量設法讓末穗的菁仔延至末產期價高時再進入市場,遂進行生 產策略的調整 作苟,即先將檳榔穗與檳榔樹相連處測離一半,檳榔穗在無法充分獲得檳榔樹的養分、水份供 給下,得以延緩菁仔的成熟時間,然作考容易致使菁仔缺乏水分、減少脆度 o 14 嚴重乾早會導致菁仔吐穗較大,然品質較差,高價的等級一「特白」與「白」在比例上也會減少。 15 根據長年赴台北縣三峽鎮包菁仔的中埔檳榔農所言,北部地區海拔高度 300 公尺所生產的菁仔類同於中南部地 區海拔高度 800 公尺所生產的菁仔,果實與植株易遭霜害所傷。

(13)

檳榔農多在中埔丘陵一帶僱工划採,青壯年多投入高投資報酬率的檳榔產業。因當年山區道路狹 窄崎曲區,且僅仰賴車速緩慢的農用搬運機運載,故菁仔的測割與採摘必須在山區完成。檳榔測採 團體由三部份專職的工人所組成,一為測割者、網仔腳,二為揹菁工,三為挽菁工。首先,具專 業判斷能力的測割者於產季時負責在檳榔林中揀選、並划下大小適宜進入市場的菁仔,網仔腳則 負責在檳榔樹下以網子網住測割者所河下的菁仔,在菁仔冷凍設備未發明前,測割者必須於大盤 商收取菁仔的當日清晨划採,為趕得上當日的出貨時間,充足的人力投入是必須的,故產農往往 必須僱請數對測割者與網仔腳。檳榔穗河下後,則由揹菁工循著別割者與網仔腳的路徑,治途將 檳榔穗揹到挽菁工聚集的空地上以進行採摘。人數眾多的檳榔河採團體在山區停留的時間長久, 檳榔農必須負責採買工人在山上所食用的餐點,如此帶動治山市街如中埔街、同仁街上餐飲業的 興起。 1990 年代初期,隨著檳榔業促進山區產業道路的闢建、四輪傳動貨車日漸普及以及菁仔冷 凍設備的發明,菁仔已不限於必須當日測摘完畢,因此檳榔測採團體的工作地點產生分化,即測 割者、網仔腳與揹菁工負責在山區進行測採'再以貨車將檳榔穗運至山下的菁仔場供挽菁工摘粒。 檳榔測採團體的成員多為同村或鄰村人,然因檳榔農大量至外縣市購置檳榔林與承包菁仔,故其 工作地點也拓展到外縣市的山區。2000 年代以來,隨著檳榔業成長趨緩、檳榔穗結果數日滅,促 使網仔腳的角色由划割者身兼,再加上低海拔菁仔價格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檳榔農為節省生產成 本遂減少雇用工人。 (二)盤商連結 1.大盤商 1970 年代至 1980 年代初期,柳丁為中埔丘陵的主要經濟作物,中埔鄉的柳丁銷售佳,農民 往往在檳榔樹下混植柳丁,大規模栽植柳丁使檳榔栽植面積未能顯著增長,例如1980 年與 1982 年兩個年度的檳榔栽植面積全然末增,而11 月至 12 月為中埔柳丁的盛產期,多數人力投入柳丁 的生產,採收菁仔的人力被分散,致使菁仔的產量增長有限。隨著中埔鄉檳榔大盤商逐年增加, 檳榔農的產量與產期未敷大盤商需求,大盤商遂跨越中埔鄉尋求2 月至 6 月中旬熟成的外地菁仔。 當時 2 月至 6 月中旬的菁仔產地,如嘉義縣梅山鄉、竹崎鄉、番路鄉,以及台東縣、南投縣等中 海拔山區,其產銷管道與菁仔操盤組織並未發展成熟,梅山果菜市場成為這些產區的菁仔集散地。 中埔鄉的大盤商們往往於凌晨2-3 時赴梅山果菜市場,並參考中埔鄉菁仔聯誼會聞出的進貨價(山 底價) ,憑經驗以單價向產農選購混雜各種顆粒大小的菁仔穗一總籽,現金交易完成後再將菁仔穗 運回中埔鄉採摘,如此不但增加中埔檳榔大盤商的獲利空間,也增加中埔檳榔大盤商經營組織化 的能力與規模。 1990 年代後,隨著檳榔農赴他地取得菁仔的發展趨勢,致使大盤商的貨源更趨多 元化。 16 大盤商在產農與中盤商之間居中扮演調節產量、品質把關的要角。大盤商依據菁仔聯誼會訂 出的進貨價向產農購買菁仔,並依銷貨價將菁仔出售給中盤商,進貨價與銷貨價之間的價差即大 的 1990 年代以前,因低海拔檳榔林結果數未敷需求,且中高海拔檳榔林面積甚少,故檳榔農較大盤商佔優勢,目 前則是大盤商較佔優勢,這可以從兩方面觀察到:(I)昔日大盤商大多親自到檳榔農家中剖分菁仔的品質,今日 則是由產農將菁仔運送到大盤商的工作地點:(2)昔日大盤商為覓尋菁仔來源,遂主動積極尋找可以合作的檳榔 農,今日則是由檳榔農主動尋找大盤商。

(14)

盤商獲利的來源。大盤商合作的產農與中盤商皆多達數位,經營規模愈大則產銷網絡愈廣。大盤 商尋找產農合作,主要考量兩個條件,一為貨源穩定,大盤商須要穩定產量供貨,無論市場價格 高低,每期的顆粒數相差不大,方能掌控市場與品質;二為於非盛產期提供菁仔,中埔鄉大盤商 每年經營檳榔業的季節頗長,約自 8 月底迄璽年 6 月 1 、 9 月之初產期與 4 至 6 月的末產期,是 菁仔產量最少的時節,因此大盤商在初產期積極與採摘低海拔、低緯度的早菁仔之檳榔農合作, 末產期則與採摘中高海拔與緯度較高菁仔之檳榔農進行合作買賣。一位大盤商說明他與產農合作 的時間考量時,述及: 「我經營的時間共 9 個月,同一海拔的菁仔無法收 9 個月,像目前尖山(瑞豐村)到 過年時就沒有菁仔,尖山的產期是 9 月到 12 月,過年後的菁仔來自凍仔腳(東興村) ,凍 仔腳的菁仔可以拖到 1 、 2 月,有些產農包番路鄉的公田、永興、瀨頭以及大埔鄉南察和 梅山鄉瑞里的菁仔,甚至南技,所以我考量的是海拔高度,言表運作的時間可以更久;甚 至菁仔頭時也要找 1 、 2 個產農有早菁仔,像我們中埔鄉的柚仔宅(同仁村)與三層崎(三 層村)、竹仔門(台南縣、白河鎮)就比較早! J (受訪者 M1

' 2009

/1/1

1

'瑞豐村) 大盤商與檳榔農多半維持長年的合作關係,大盤商可以粗估每位檳榔農的顆粒數,並根據市 I 價波動來要求檳榔農於下一期增減產量,也熟除每位檳榔農的菁仔在品質分類上的比例,卻難以 預估檳榔農於收菁日載來的各種顆粒大小的菁仔之確切數量,再加上中盤商的需求量受下游市場 銷售狀況的波動而多所變動,因此幾乎每期都會出現檳榔農載來的某類型菁仔過多,中盤商難以 負荷、抑或某類型菁仔過少的窘境;因此,每位大盤商都必然面對供需調節的各種問題,並仰賴 同行之間的彈性調度來解決。每位大盤商合作的檳榔農與中盤商變動不大,因此大盤商總會多得 或欠缺某類型的菁仔,因此連帶同行之間調度的對象也是固定的。受訪的大盤商以自信的口吻述 說: 「除非大堵或大搶,我幾乎每次都會和同行互相調度菁仔,今天如果互相調度就表 示我這項較強,那項較弱,能長久相調則表示彼此適合合作,同行多的我就是有辦法幫 他賣,因為我寄的地區尤其需要某種菁仔,所以我的量就得多,但若要從產農那裡收到 某種菁仔足夠的量,則別種的菁仔就會過多,所以我不可能收太多產農的菁仔,少的就 必須跟同行拿。 J (受訪者 M1

' 2009

/1/1

1

'瑞豐村) 為求節省調度所花費的交通時間,並能及早將菁仔交寄貨運行,故大盤商之間的實質空間距 離愈短則愈易形成調度關係,同村與鄰村大盤商之間形成調度關係的機會較大,受訪的三位大盤 商說: 「如果彼此適合調度,貝I) 愈近愈好以盡早結束工作,所以我在尖山(瑞豐村)就會找 鄰近的固定對象,像同村的以及隔壁的同仁村、活水村的竹頭崎與中埔村。 J (受訪者

M1 ' 2009

/1/1

1

'瑞豐村) 「我調菁仔都跟同庄():云水村)人,因為同庄就有 30 幾個大盤了,有 5 、 6 個人可以 調度就夠轉圓了。 J (受訪者 M2

'

2009/8120

' 活水村) 因此,保持菁仔的新鮮度、及早進入消費市場的迫切性促使大盤商之間的調度網絡具鄰近的 特性,產業網絡鄰近性的現象也說明了原先既存的同村人與鄰村人之在地情誼維繫一地的調度網 絡與調度規則,如此體現社會鑼嚴、網絡鎮戚與領域鎮嚴同時共構中埔鄉的檳榔業。

(15)

2. 中盤商與大盤商 中盤商也是菁仔產銷交易中的靈魂角色。由於菁仔的產銷是一個層層分級、且涉及信任關係 的歷程,而大盤商往往忙於山區或產地的網絡連結;是故,大盤商需透過平地各縣市的中盤商在 銷售通路中的層層掌握,才能完成銷售、獲利。中盤商扮演的角色即是由大盤商手中接貨之後, 再經手將菁仔依零售面的需求,逐一販售給檳榔攤。 中盤商對於菁仔的需求一般分為三種類型,一為著重品質,要求產地,以「特白」與「白」 的等級為優先;二為著重菁仔的色澤與外型(圓潤為佳),較不講究果實的脆嫩度;三為能壓低銷 貨價,可因低價而接受次等的「紅肉」等級。多樣的需求類型也影響著大、中盤商之間的網絡維 繫。 空間距離與社會關係在大、中盤商的互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就空間距離而言,1970 年代末期 至 1980 年代初期,大盤商合作的中盤商多為中埔鄉人或鄰近鄉鎮者,這些中盤商經友人介紹或主 動至中埔鄉覓尋大盤商,並於收購日駕駛載重量大的三行程機車、小貨車前來收購。近年來中盤 商親赴產地選貨更能掌握菁仔的品質、數量與新鮮度,加以交通路網的完整連結,例如嘉義東西 向快速道路的闢建,促使嘉義縣沿海鄉鎮的中盤商直接到中埔鄉向大盤商取貨,而第2 高速公路 通車串連西部地區,也使得更多高雄、台南、彰化等縣市的中盤商,直接經中埔交流道至中埔鄉 選貨、交易買賣;更重要的是,以社會關係而言,隨著檳榔產量大增,大盤商必須積極尋找合作 對象,跨縣市的合作對象遂增加,並廣及南北各縣市鄉鎮。一位受訪的大盤商述及其在1970 年代 中期合作的中盤商遍佈嘉義市、雲林縣北港鎮,1970 年代末期為臺中市、鹿港、北斗、高雄市區 和左營, 1980 年代遍佈旗山、美濃、板橋、萬華與中壢,1990 年代爵士林與桃園,正說明著在特 定貨源品質與需求市場的基礎下,交通條件與社會關係維繫了大盤商與中盤商之間流動的路徑與 形式。 一般而言,大盤商與中盤商的互動未受契約保護,信任關係尤顯重要0 多數的大盤商幾乎均 遭逢過被倒錢的窘況,能夠操之在己的是藉察言觀色以探知中盤商的商譽,二位受訪的大盤商述

說:

r.我們無法保證寄出去多少貨,就能百分之百把錢收回來,運氣很重要,平常信用 很好的中盤商倒錢也是有可能的,也有寄給比較沒錢的中盤商,但卻一定會努力設法把 錢給我們。 J (受訪者 Ml '叩開/1111 ' 瑞豐村) 「我們大盤非常怕錢跑掉,所以大約l 個月左右,會去中盤家中收錢,也順便了解 對方的學運狀況,如果對方做得好,錢就比較不會跑掉,或是請對方匯錢到我們的戶頭。」 (受訪者 F

1 '

2008

/1

2127

' 瑞豐村) 中盤商與檳榔攤之間的網絡也受到區域性的食用偏好所影響, 1990 年代末期以前各地客戶的 需求具顯著差異性,中部、北部的消費者在食用菁仔時多喜包裹著藤與紅灰,故食用顆粒偏小, 南部的消費者則喜食顆粒大者來包覆著葉。就嘉義縣市而言,作為產地的治山鄉鎮喜濃厚的菁仔

味,故多食用 8 斤籽至 10 斤籽的大顆粒菁仔 17 如大中、中仔;沿海鄉鎮多消費大顆粒菁仔,主

17菁仔的顆粒大小以重量為準,盤商大多以 1 ,000 顆的台斤重量來指稱顆粒大小,如 8 斤籽為 1 ,000 顆達 8 台斤重 的菁仔, 10 斤籽則為 1 ,000 顆菁仔達 10 台斤重者。

(16)

因大顆粒菁仔單價低,且漁民出海捕魚時可增加口數;嘉義市區則以消費小顆粒的菁仔為多。1990 年代末期以來,隨著鄉村人口往都市集中的都市化過程,食用偏好的區域性便不再顯著。 在盤商的網絡連結之外,區域的消費型態差異與變遷,直接影響擁有數片檳榔林的生產者選 擇何時要划割何處的菁仔,以供銷符合食用特性的區域,故菁仔產銷的環節並非僅是單向的線性 關f系,而是經常反饋的、雙向的非線性系統,遠在沿海的檳榔攤實際上影響著治山生產者的時空 路徑、產量和時程控制。每位生產者的產量與品質相異,且大盤商分類菁仔的準則也不一,再加 上中盤商與檳榔攤對菁仔的大小與品質要求有別,於是產生各種生產鏈,串起檳榔產銷的區域網 絡與特性。

制價組織一「中埔鄉菁仔聯誼會」

(一) r 中埔鄉曹仔聯誼會」的價格調節 晝灣各地菁仔價格由民間團體 菁仔聯誼會所操盤,中埔鄉為全台首設菁仔聯誼會者。中埔 鄉菁仔聯誼會的前身為土地公會,1960 至 1970 年代間,為統一價格以利買賣,鄉內大盤商包含I 中埔村的曾振商、楊龍彪、黃春雄,瑞豐村的張萬來、游源清,以及法水村的陳清期合組「土地 公會」來制定並發布菁仔價格,土地公會訂定8 月半土地公的祭拜日舉辦吃會的聚餐活動,藉宗 教信仰的力量來維繫菁仔會的組織、買賣交易誠信。 1970 年代末期,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正式成立,在1990 年代初期南投、彰化與台中成立跨區 域的菁仔聯誼會之前,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是全台各地菁仔價格的制定者與發佈者。18 中埔鄉菁仔 聯誼會的成員由散布在14 個村庄的大盤商所組成,這些村庄包含中埔村、頂埔村、瑞豐村、同仁 村、深坑村、法水村、東興村、三層村、灣潭村、鹽館村、義仁村、陸興村、社口村與石研村。 1980 年代以前未建立正式的遴選制度,幹部由大盤商推薦,主要的幹部組成有會長與村代表,會 長與村代表共同討論出菁仔價格行情之後,再由會長發佈定價,是極小團體的人為宰制;1990 年 代始設有理事主席、副理事主席、理事、會計、總務與村代表;1993 年,曾褔示擔任會長期間試 圖讓組織體制化,制定「中埔鄉檳榔產銷職業公會章程J' 確認組織的層級體制與遴選制度,設有 會長、副會長、會計、書記、總務、常務監事各l 人,以及監事與村代表數人,目前幹部任期2 年,可無限期連任O 會長由眾監事中選出,會長任命副會長、書記、輝、務與會計。會長的職務主要為擔任各種會 議的主席,並負責仲裁、發佈菁仔的進口價與銷貨價,以及對外聯繫他區的菁仔聯誼會共同議價, 事權頗大。副會長的職責為輔佐會長、對內聯絡監事前來開會。常務監事負責協調監事。會計負 責向會員收取會費,繳交年費4000 元的大盤商可成為會員。 聯誼會決定哪些村庄能夠選出幾位監事與村代表,獲得配額的村庄再自行選出人選。居組織 核心的監事會19有權根據產期、產量與市場供需狀況來議決市場價格(表1) 。歷年來獲選監事人數 最多的村庄為瑞豐村、同仁村、法水村、中埔村與石研村,而同仁村與中埔村的監事人數自2006 18屏東地區除外,因屏東地區產期早,故屏東自成聯誼會操盤。 19參與中埔鄉菁仔聯誼會之監事會以進行議價者,包含的幹部有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會長、副會長、監事、書記。

(17)

年迄今則居各村之首;歷年來監事會的核心人物一會長,則多由中埔村與頂埔村的大盤商擔任。 各村代表是最基層的幹部,負責將監事會議決的價目表分送給村內的各個會員,約十個會員選出 1 位村代表,會員數較少的村落則跨越村落界線,而與他村合併並共同選出村代表,如東興村併 入法水村、三層村與深坑村合併、灣潭村與鹽館村合併、龍門村併入中埔村,隆興村與義仁村也 合為一個空間單元。 表 1 中埔鄉菁仔聯誼會監事總數變化 20 單位:人

立~

1993 年 1995 年 1996 年 1998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6 年 2007 年 中埔村

2 2 龍門村

O

O O O I頁埔村

瑞豐村 2 3 2 3 2 同仁村 2 2 2 2 深坑村

O

O

i云水村 2 2 2 三層村

O l O

灣j軍村

O

O

鹽館村

O

O

義仁村

O

O

隊興村

O

社口村

O O

石研村 2 2 J口K三口t 5 9 10 10 12 II II II 資料來源:中埔鄉菁仔聯誼會 中埔鄉菁f子聯誼會會員雖然大多未參與監事會的議價,但在監事會進行價格調整後享有迅速 從各村代表接收新價目的權益,以利獲悉、市場行情,並根撮價格的波動來增減下一期與在地產農、 各地中盤商的買賣數量。21 就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會員總、數(圖5)

,

1987 年會員總數為 117 人, 1992-1996 年之間維持在 170-173 人, 1998-2001 年為 140-142 人, 2006 年後降至 126-128 人,如 此反映中埔鄉檳榔業在 1990 年代中期臻至巔峰, 1990 年代末期之後較式微。就村落尺度視之(圖

6)

,

1987 年會員人數最多的是瑞豐村,其次依序為頂埔村、法水村與中埔村,瑞豐村與頂埔村是 早期中埔鄉檳榔樹栽植面積最大者,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成立後,瑞豐村與頂埔村村民常身兼產農 與大盤商,因此會員人數較多。 1992-1996 年,法水村、中埔村與瑞豐村成為會員人數逾 20 人的 村庄, 1云水村會員人數竄起因其位處人口少且丘陵地廣闊的東興村與中崙村之出入口,遂更有機 會收購山林裡的菁仔;而中埔村為鄉內治山村落的區域中心,交通便利、人口多,大盤商的經商 20 中埔鄉菁仔聯誼會並非年年發佈會員資訊,故本資料在年代呈現上無特定邏輯,如近期所發佈的資料則自 2007 年治用至 2010 年。 21 尤其當大盤商獲悉價格下跌,據此意識到菁仔在下游市場滯銷時,往往會請檳榔農減少產量,有別於大盤商的心 態,產農面對價跌時,則是希望增加產量,以免價格持續下降,尤其在盛產期之際價格會有下跌的趨勢,再加上 菁仔會持續熟成,若遇到堵市而減少收測量,追菁仔顆粒過大,恐減少收益。檳榔農與大盤商在買賣心態上的歧 異,則必須透過協調、大盤商彼此的調度來解決。

(18)

網絡易於拓展,且以運輸菁仔為大宗的貨運行「中埔果菜運銷合作社」設在此村,故遷徙至中埔 村的大盤商人數增多;其次~e 山的石研村、頂埔村的檳榔栽植面積廣大,以及同仁村位於通往各 山村的節點且以寄送菁仔為大宗的貨運行「嘉芳貨運行」位在同仁街上,故業者亦有逐漸增加的 趨勢。 1998-2007 年,法水村與中埔村這兩個村落成為近十年大盤商最多的地方,與其皆位處台 三線上、中埔鄉治山集散地以及鄉民入出口的鄉街位置相關。 ∞叮叮封∞叮叮鈞。 勻, --AEa'A 可A 人 于會員數 19871992 ]993 1995 1996199820∞ 20012006 2007 2008 年代 圖 5 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會員總數變化 資料來源 中埔鄉菁仔聯誼會 1980 年代以來,嘉義縣、屏東縣、南投縣與台東縣境內的菁仔聯誼會紛紛設立泣。如1990 年代初期,隨著菁仔價格攀升,南投縣廣植的檳榔樹產量己能夠和嘉義縣產生競爭的態勢,而南 投縣與嘉義縣檳榔的產期多所重疊,價格的區域差異問題逐漸浮現,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有感於必 須與他區統一價格,買賣才不致產生哄抬價格與削價競爭的問題,遂與南投縣的大盤商協商成立 南投菁仔聯誼會。當監事會開會時,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會長會對外聯繫友會前來開會,有權參與 監事會、反映價格的友會包含嘉義縣梅山鄉、竹崎鄉、番路鄉以及南投縣的菁仔聯誼會。 當地方栽培新作物進行商業化產銷時,往往會促發產期重疊的地方產生政治關係的轉變。如 2009 年,中埔鄉菁仔聯誼會與規模龐大的南投縣菁仔聯誼會因地區生產模式差異,而在制價上面 臨創會以來最困難的協議。南投縣的大盤商因當地檳榔栽植面積廣大的優勢,遂往往身兼產農, 多處承包菁仔,以自產白銷的模式來降低產銷成本,故倡議提高進貨價。嘉義地區的大盤商大多 以中埔鄉菁仔聯誼會開出的進口價向產農購置菁仔,過程多了一次買賣交易致使成本提高,再加 上中埔鄉內的大盤商紛紛感受到,中盤商在產量大於銷售量的狀況下傾向壓制銷貨價,於是白 2000 年代末期以來,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有一派的監事極力主張降低進貨價。價格上的認知差異挑 戰著中埔鄉菁仔的生產鏈形態是否利於產銷。 中埔鄉經營檳榔的優勢在於其緯度居中,菁仔生產期長且產量高;並且中埔鄉菁仔聯誼會在 台灣其他地區檳榔業經營規模未擴展前,即發展出一套市場調節方式與串連產區的機制,即使各 友會紛紛加入監事會的議價,但中埔大盤商在監事會中的席次仍居多。因此,I 嘉義、南投、彰化、 台中菁仔聯誼會」的歷屆總會長均為中埔人,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會長久以來負責蓋印發布價目表 22南投縣菁仔聯誼會於 1990 年代初期創立後,規模擴增,其下包含南投縣境內的水里分會、竹山鹿谷分會、草屯 雙冬分會、埔里分會、名間分會、集集分會、中寮分會、南投分會、魚、池分會、國姓分會,以及彰化分會與台中 分會, 2007-2008 年期間台中分會退出南投縣菁仔聯誼會。

(19)

給各友會,約束中南部檳榔業者統一價格進行買賣,並直接影響全台菁仔中盤商與檳榔攤的售價。 隨著中部地區菁仔聯誼會的會員人數已超越嘉義地區鈞、他縣檳榔栽植面積開展且不乏品質佳的 高山檳榔,以及中埔鄉大盤商經營成本趨高,中埔鄉的檳榔業如何繼續保有優勢是經營者必須正 視的問題。 的87 年 l 叩2 年 l 蚓、年 2的0 年 圍~J 單位.人

.

>20 -15-20 口 1 0- 15 口 5-10 口<5 圖 6 歷年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會員分布圖 資料來源:中埔鄉菁仔聯誼會 23從 1990 年代菁仔價目表的全名為「中埔鄉菁仔業行情通知單J' 今日則更名為「嘉義、南投、彰化、台中菁仔聯 誼會行情價目表J' 價目表的更名可知嘉義地區以外的中部地區在檳榔業經營上日漸成熟以及大盤商的竄起。

(20)

就「嘉義、南投、彰化、台中菁仔聯誼會」的組織視之,它對應的是中南部之外的屏東、東 部的菁仔操盤者。操盤意昧著掌有制價權(圖7) ,目前全台各區的價格制定雖有區域之別,卻未造 成極大的利益衝突,此可歸結於自然環境的差異。以「屏東菁仔聯誼會」與「嘉義、南投、彰化、 台中菁仔聯誼會」兩組織為例,二者產期重疊的時間短暫,重疊時間僅屏東地區末產期與嘉義地 區的初產期,屏東地區的檳榔農撞緯度低、果品早熟的優勢,於初產期全台各地無菁仔產出時獲 利,而且追 8 月中期過後嘉義地區纖維細緻的菁仔銷售全台後,屏東地區的菁仔在市場上較不利, 因此屏東地區的檳榔農培育早熟的檳榔樹種一四季仔、在河下第2 穗時即測除接續萌發的花穗, 並大量淹水與施肥,以利於童年提早結穗。是故,消費者對菁仔品質、口感的挑選影響著各區操 盤者在 1 年內某時段掌握全台菁仔的售價,各產區在自然環境、最大獲利時機的差異令操盤權在 區域移轉的過程中不致產生衝突,各地之間有著特定的政治經濟模式。 f 嘉義、南捷、章;{仁、台中菁仔聯誼會J/ 屏東、東古巴等聯誼會

組織

|

主義 F中t牌申吋誼會」

會員區六 師| 團 {鴨、同仁、涼水、 章;化

I

t付崎

|

三屑、深坑、石研、 台中 番路 i 頂埔、中埔、東興、 梅山 l 社口、單單館、隆興、 空間 階層帽- 縣市 -鄉鎮 尺!要 灣潭、義仁 村落

圖 7 中埔鄉菁仔聯誼會組織架構 (二)菁仔的價格波動與分級 中埔鄉菁仔聯誼會大多在每年 8 月中旬參照屏東菁仔聯誼會的制價後,為每個品項添加數角 以訂定價格,並於空年 6 月底結束制價。經由針對 1998 迄 2010 年每期的開價進行分析,可知中 埔鄉菁仔聯誼會每年有兩個開價最高的時期,第一個時期介於 12 月下旬迄 2 月中旬,此際正值嘉 義縣低海拔地區的產期接近尾聲,再加上冬季氣溫低下,果實成長速度趨緩,故價格攀升;第二 個時期介於 4 月中旬迄 5 月中旬,此際中高海拔地區的檳榔紛紛結束產期,再加上屏東縣的積榔 正值初產期,故為全台菁仔生產量最低、全年開價最高的時機,能在此際獲得菁仔的檳榔農與大 盤商獲利尤高,這促使中埔鄉的大盤商日益青睞中高海拔的菁仔。中埔鄉菁仔聯誼會於初產期開 價幅度不高,主要在於正逢屏東末產期以低價出售菁仔,而即使大多數屏東檳榔農急於「搶早 J ' 但屏東縣作為全台菁仔生產量最高的產地,其留至末產期才銷往市場的數量仍會直接影響中埔鄉 菁仔聯誼會的制價。 大盤商自檳榔農收取貨源後,逐一自檳榔穗摘取一、兩顆菁仔「主觀地」目視其纖維質地粗 細,再將同等級纖維的檳榔穗卸放在同一處,等到雇工挽摘檳榔穗上夾雜各種大小的菁仔後,再 經過顆粒大小分級機的怯碼設定來秤出每顆果粒的重量,分類出各種大小等級的菁仔。大盤商根 據纖維色澤與顆粒大小二者的排列組合,可以區分出菁仔的品項,再依中埔鄉菁仔聯誼會頒佈的

(21)

價格出售給中盤商。菁仔的品項甚多,是一著重品質分類的果品,菁仔按纖維色澤與外形,品質

分有特白、白、紅、尖、早、黑羽

24 。初產期時,進入市場的等級有紅與白;盛產期時,市場上

容易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大盤商更加著重品質,故品質較低的紅被淘汰,進入市場的等級以白 與特白為主;末產期產量大滅,特白、白、紅、尖、早、黑羽等各種等級皆進入市場流通。各品 質之下,再按顆粒大小分級,1990 年代中期以前,由大至小分有破仔、占仔、西仔、中仔、合仔、 幼仔、不仔、外仔共八個分級,目前則分有大破、破仔、小破、占仔、西仔、大大中、大中、中 仔、合仔、幼仔、外仔、s 0 菁仔的規格化利於盤商之間水平與垂直的交易與調度,以及對價格 上的認定。 目前大中、中仔與合仔為市場交易的主流,2009 年25迄今中埔鄉菁仔聯誼會將此三種品項的 進貨價訂為同一,如此裡益大盤商更彈性地依據中盤商的品項需求,而彈性地微調斤兩以調整三 種品項的產量,如當中盤商須要更多中仔時,則大盤商可以將斤兩接近中仔的合仔與大中重新微 調為中仔,即斤兩略少於中仔的合仔以及略多於中仔的大中具有重新歸類的可能性,大盤商的獲 利空間較不易受到下游市場需求量波動的衝擊。 菁仔產量多寡、產區間產期的銜接狀況影響著菁仔的等級劃分與價格。1990 年代以前,菁仔 供不應求,市場上懂要求菁仔核仁多水分、纖維細緻度佳,顆粒過大亦無妨,因此即使菁仔的大

小已長足,產農仍延右至6 月才收划,甚至在末產期時市場上仍大量流通可四剖

26的大顆粒菁仔

硬頭27

0

2000 年代之後,菁仔產量大增,中埔鄉於盛產期時,大顆粒菁仔售價低,破仔的等級

在市場上被淘汰詞,甚至少數大盤商會將顆粒小而不被台灣市場所接受的菁仔,如最小等級的 S 出口至中國大陸。當 4 、 5 月中埔鄉的菁仔正值末產期與屏東地區正值初產期此一青黃不接之際, 產農力求延後收測菁仔的時間,希冀藉以量制價的結果讓價格能夠攀升,以致菁仔供不應求,於 是盛產期時被淘汰的大顆粒菁仔被重新採用。末產期是價格最有機會攀上高峰的時機,然而中埔 鄉菁仔聯誼會在末產期開價上升幅度有限,主因為: (1)中國海南島與泰國菁仔低價入台,這些 纖維較粗但成本低的外來菁仔打擊中埔鄉的剖邊菁仔與三剖菁仔,但因台灣的菁仔生產量日漸供 過於求、屏東縣與嘉義縣兩大產區在產期上己能銜接,走私者的獲利己大不如前,故此因素的影 響力趨弱; (2) 當中捕鄉產農載田的北部、中部與東部菁仔於 6 月底產期即將結束之際,屏東縣 的檳榔農積極催熟菁仔,以致市場上在 6 月底接受小顆粒的屏東菁仔,並減少對中埔鄉出售的大 顆粒菁仔進行消費。此外,當菁仔的配料 著葉因天災或冬季產量低降以致價格昂升時,檳榔攤 對菁仔的需求量也會跟著減少,進而影響中埔鄉菁仔聯誼會調價的空間。 24各種菁仔品質的特徵:1.特白:纖維最細緻且白宮,口感佳,為最高等級的品項,單價最高; 2. 白.纖維的細緻 度與白宮度次於特白 ;3 紅纖維略粗,且底部纖維呈紅色 V 字型,口感粗糙; 4.尖果實呈長尖狀,賣相不佳: 5.旱:果實呈渾圓狀,核仁缺少水分; 6.黑羽:果實外觀凹陷、畸形,且帶有黑斑,等級最低。尖、旱與黑羽在 盛產期因品質低而被淘汰,僅在價格昂貴、產量低時,才進入市場。 25 中埔鄉菁仔聯誼會與南投縣菁仔聯誼會的生產模式差異問題浮現之際。 26菁仔於末產期產量少、價格攀升,因此盛犀期被市場淘汰的大顆粒菁仔,包含 「破」、「占」與「西」在末產期 會製作成「剖邊菁仔」進入市場。檳榔攤銷售剖邊菁仔是按顆粒大小剖成數瓣來配裹著葉與白灰,其中「破」可 以剖為 4 瓣做出 4 顆成品,即四剖菁仔; I 占」可以剖為 3 瓣做出 3 顆成品,即三剖菁仔; I 西」可以剖為 2 瓣做 出 2 顆成品,即對剖菁仔。在相同品質的基準下,菁仔剖數愈多,價格愈便宜。 27硬頭即大顆粒菁仔上部蒂頭所覆蓋的菁仔白。 28 中埔鄉於檳榔盛it:期時,銷售至市場的菁仔在大小上介於 9 斤籽至 10 斤籽 ·10 斤籽以上的菁仔則被淘汰。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從 7000 年前至 10000 年前黃河流域中原地區已經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飼養業和手工業生產

英國第四季經濟增長由第三季的 0.9%放緩至 0.4%,製造業及企業投資分別減少了 0.9% 及

國內經濟部分,11 月份的工業生產、出口以及商業營業額均較上月減 少、較上年同月增加,預期 12 月份工業生產指數將與 11 月相近,商業營 業額可望高於

因此回收再利用率並不高。在新加坡, 2021 年產生的 7.4 萬噸玻璃廢料中只 有

1970 年代末期至 1995 年:許多農業生技公司開始投入研發以迄 1995 年第 一個產品上市。Monsanto 為此時期最早的投資者,且為第一個將農業生技產 品上市的公司,其他如 Syngenta 與

國際半導體展即將於 23 日登場,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

本研究除請教於學者專家外,在 1998 年版天下雜誌調查發布 在台灣地區 1000 大企業中,台鹽排名 414,在最賺錢的 50 家公 司中排名 13,但在最會賺錢的 50

發展自行車產業已逾五十多年的台灣,素來有「自行車王國」的美譽,大量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