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之認知與教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之認知與教學"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小

國小

國小

國小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之認知與教學

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之認知與教學

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之認知與教學

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之認知與教學

洪月女

洪月女

洪月女

洪月女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英語學系

靳知勤

靳知勤

靳知勤

靳知勤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

廖世傑

廖世傑

廖世傑

廖世傑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內國小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的認知與教學 情形。共有 410 位在國小教授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教師填寫本研 究自編的科學閱讀教學問卷,問卷資料以無母數的方式進行統計分 析。研究發現國內國小科學教師對科學文本的閱讀與非科學類文本 的閱讀二者之間理解歷程的異同認知不明確。這些教師相當認同科 學閱讀的重要性,並且認為自身有責任幫助學生增進科學閱讀的能 力,不過卻缺乏專業訓練與上課時間實際進行科學閱讀的教學與指 導。本研究最後針對科學閱讀的研究、教學與師資培育提出建議, 供國內科學教育學者與教師參考。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科學教師,科學閱讀,科學閱讀理解,科學閱讀教學

(2)

Taiwanese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ers’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 of Science Reading

Yueh-Nu Hung

Department of English,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Chi-Chin Chin

Department of Science App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Shih-Chieh Liao

Medical Schoo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 of science reading among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ers. A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and a total of 410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ers in Taiwan responded. Non-parameter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in this survey. It was found that science teachers in Taiwan were ambiguous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reading science and non-science materials. They highly valued science reading, and considered themselves responsible for teaching and guiding students to improve reading, but lacked the training and class time to do it.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points of concern for science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regarding science reading research, instruction, and teacher training.

Key words: science teacher, science reading, science reading comprehension, science reading instruction

(3)

壹、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知國內國小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對科 學閱讀的認知以及教學情形,研 究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依據問 卷統計分析結果,輔以國內外相 關研究與文獻,提出對國內國小 階段科學閱讀的師培、研究與教 學等建議。 語言與閱讀在科學學習的 重要性已廣為科學教育學者所 認同。Davies 和 Greene(1984) 曾說:「在科學,透過閱讀來學 習不是觀察與實驗等實際操作 學習方法的另一選擇;閱讀本身 就是科學學習的夥伴」(In

science, reading for learning is not an alternative to the practical approach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It is an adjunct.)

(頁 36)。Osborne(2002)說: 「就像房子不可以沒有屋頂或 窗戶,科學不可以沒有閱讀、口 說和寫作」(For just as there can

be no houses without roofs or windows, there can be no science without reading, talking and writing.)(頁 206)。在科學的學 習,讀與寫是學生進行思辨、論 證、澄清與摘要活動的重要媒 介。 本文並不主張把所有教科 學的老師都訓練成閱讀專家,這 是個不實際的想法;不過幫助科 學教師們熟悉科學文本的修辭 與特性、科學閱讀的認知與心理 歷程,以及教導他們如何幫助學 生藉由閱讀來學習科學,卻是相 當可行的。Vacca 和 Vacca(2005) 認為所有的學科領域教師都是

(4)

閱讀的教師。Barton, Heidema 和 Jordan(2002)說過學科領域 教師可以不是閱讀專家,但是他 們應該跟學生分享能增進數學 與科學學習效果的閱讀策略。然 而我們想知道科學教師認同閱 讀在科學學習的重要性嗎?科 學教師可以跟學生分享什麼增 進科學學習的閱讀策略呢?也 就是說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的 理解歷程有什麼認知? 國內國小科學教師的職前 與在職專業訓練課程中,極缺乏 學科閱讀(content area reading) 或科學閱讀教學的訓練。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在 2008 年開設「科 學讀寫」課程,作為職前國小科 學教師的必修課,實屬國內首 創。我們也觀察到國小國語文科 的教師培訓有類似的問題,這些 準教師缺乏學科領域閱讀教學 以及如何藉由閱讀幫助學生學 習學科內容的訓練。相對的,美 國有 67%的州要求學科領域教 師在職前的訓練必須修習閱讀 教學(Farrell & Cirrincione,

1984)。國內學科領域閱讀以及 科學閱讀教師專業訓練的欠缺 讓我們想知道科學教師們是否 實施科學閱讀教學,以及是否有 信心進行此類教學。 科學閱讀教學的研究在國 外已有數十年的歷史,許多學者 針對閱讀在科學學習的重要性 與教學策略等議題有許多研究 與論述(例如 Davies & Greene,

1984; Osborne, 2002;Wellington & Osborne, 2001; Yore, 2003; Yore & Shymansky, 1985,

1991)。相對的在國內,語文以

及閱讀研究仍偏重教導學生學 會閱讀,較少討論如何透過閱讀 來學習學科內容,因此學科閱讀

(5)

的研究與教學推廣有其重要性 (邱上真,1998;林寶貴、錡寶 香,2000),洪文東(1997)也 曾經說過國內討論科學閱讀的 研究仍不多。因此本研究的進行 與結果應該能提供國內科學教 育學者、科學教師以及語文教育 學者重要的研究與教學啟示。 為了能多方蒐集國內各地 國小科學教師的反應,本研究採 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問卷發送 至全國各地隨機抽樣的小學。以 下首先說明研究背景與相關文 獻。

貳、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促進科學素養的方法之一 是提升學生的科學讀寫能力,也 就是說學生必須能夠透過閱讀 與寫作的方式來取得、學習、評 估以及討論科學內容。除了動手 做與親身觀察,學生也經由閱讀 與討論來學習科學。Palincsar 和 Magnusson(2001)甚至認為 在科學探究,科學的推論能力是 透過思考以及閱讀他人的經驗 而學習來的。閱讀以及讀寫素養 在科學學習的重要性已廣為科 學教育學者認同,而且多位學者 在此主題已有相當多的論述(請 參考 Norris & Phillips, 2003;

Osborne, 2002; Yore, 1991, 2003; Yore & Shymansky, 1985, 1991; Yore & Treagust, 2006)。然而對 科學教師而言,科學閱讀教學的 實踐仍然是個挑戰,他們在科學 文本的選擇、科學閱讀與非科學 類文本閱讀的不同、教學策略、 課程限制、專業訓練等方面的確 有困難。若要能提供他們有效的 科學閱讀教學建議,了解這些科 學教師對科學閱讀的認知與教 學情形實屬必要。接下來我們探

(6)

討有關科學閱讀理解歷程,科學 閱讀教學以及科學教師對科學 閱讀教學的認知等相關研究與 文獻,作為本研究的理論背景。

一、

、科學

科學

科學

科學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歷程

歷程

歷程

歷程

科學文本自成一獨特的文 類(genre),因為它的形式與文 法修辭必須符合科學的內容、研 究習慣以及知識論。Best, Rowe, Ozuru 和 McNamara(2005)指 出,科學閱讀理解有困難通常是 因為科學文本欠缺連貫性 (cohesion),學童缺乏相關內 容背景,或者欠缺閱讀理解的策 略。許多科學教科書的語言與撰 寫方式跟學生的觀念與語文背 景相差甚遠(Laine, Bullock &

Ford, 1998),因此老師必須是媒 介,並且「建立起學童和書本之 間的橋樑」(build a bridge

between the child and the page)

(Walpole, 1998/1999,頁 366),以幫助學生藉由閱讀科學 文本來學習科學。Donovan 和 Smolkin(2002)也觀察到科學 教師通常不知道如何挑選能有 效提升科學學習效果的科學閱 讀材料。我們需要有更多的研 究,來了解科學教師的科學文本 選擇受什麼因素與經驗影響,以 及科學教師如何將科學閱讀活 動融入教學設計。 以巨觀的心理語言意義建 構角度觀之,無論是記敘文或者 是科學類文本的閱讀,讀者都必 須啟動有關文本內容的先備知 識、選取視覺與語言線索並且建 構意義(Goodman, 1994, 1996)。然而科學類的說明文有 較多專門詞彙,而且先備知識以 及推論與思考能力對閱讀理解

(7)

的影響相當大(Best, Rowe,

Ozuru & McNamara, 2005)。科 學閱讀往往牽涉抽象甚至是與 主觀認知相反的科學訊息、科學 語言詞彙、科學論證、證據規 則、理由依據、論證主張等(Yore,

Craig & Maguire, 1998)。Yore 和 Shymansky(1991)已經很明 確的告訴我們,科學的閱讀是個 讀者的背景知識、個人信念和經 驗、文本這三者在社會文化的情 境中互動的歷程。至於科學文本 閱讀的認知歷程,Spence, Yore 和 Williams(1999)說:「科學 閱讀牽涉到從長期記憶取得背 景知識,從文本判讀意義,從環 境處理感官訊息,然後在工作記 憶區將這些訊息整合並且建構 意義」(Science reading invovles

accessing prior knowledge from long-term memory,

interpretations from text, sensory

information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interactively construcitng meaning using these data in working memory)(頁

16)。總而言之,科學閱讀成功 與否主要仰賴背景知識是否足 夠以及訊息整合是否順利。 至於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 理解歷程的認識,Yore(1991) 的研究發現,加拿大的中學科學 教師對閱讀科學文本所牽涉到 的認知歷程了解相當模糊。 Lipton 和 Liss(1978)發現許多 學科教師並不知道特定的學科 領域有特定的閱讀理解策略。同 樣地,Hall(2005)發現許多學 科教師所學習到並且實際施行 的閱讀教學其實是一般性的教 學策略,而不是符合特定學科內 容所需的閱讀理解教學策略。由 此可知,在規劃並提供科學閱讀 教學的專業訓練之前,我們必須

(8)

先了解科學教師們對科學閱讀 理解歷程的認知為何。

二、

、科學閱讀教學

科學閱讀教學

科學閱讀教學

科學閱讀教學

由於記敘文與說明文二者 的文本特性不同,閱讀時所牽涉 到的認知需求也不同,學生不會 從他們較熟悉的記敘文文本閱 讀經驗自動轉化並發展出科學 文本的閱讀策略。學生需要科學 閱讀策略的直接教學,以輔助科 學閱讀理解(Best, Rowe, Ozuru

& McNamara, 2005; Spence, Yore & Williams, 1999)。

許多學者發展出能整合閱 讀教學與科學學習的教學策 略,例如 K-W-L(Ogle, 1986),

HEART(Santeusanio, 1990),

3W2H(Manning & Manning, 1995),CORI(Guthrie, Wigfield

& Perencevich, 2004)以及許多

其他相關研究(請參考 Anderson,

West, Beck, MacDonell & Frisbie, 1997; Guillaume, 2000; Guthrie, Wigfield, Barbosa, Perencevich, Taboada, Davis, Scafiddi & Tonks, 2004; Guthrie, Wigfield & VonSecker, 2000; Palincsar & Magnusson, 2001; Romance & Vitale, 1992; Saul,

2002)。這些教學策略運用了類 似的認知以及後設認知閱讀理 解策略,例如啟動先備知識、設 定閱讀目的、指認問題、澄清、 複述等。這些教學策略的另一個 共通點是將閱讀活動排序,包裝 成一套教學步驟。這些教學策略 同時也強調在科學學習的重要 活動,例如紀錄以及討論。 國外已經發展出相當多的 科學閱讀教學策略,而且研究顯 示這些策略能有效提升學生的 閱讀理解以及科學學習。接下來

(9)

我們可以問的問題是科學教師 們是否熟悉這些教學策略並且 願意實際運用於教學現場。

三、

、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

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

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

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

教學的認知

教學的認知

教學的認知

教學的認知

雖然有關學科教師對閱讀 教學的認知、態度以及實際教學 情形的研究相當多,然而針對科 學教師所進行的此類研究為數 卻不多(Shymansky, Yore &

Good, 1991; Yore, 1991)。就我 們所回顧與分析有關學科與科 學教師的閱讀教學態度與認知 的研究文獻,我們發現這些研究 的結果相當類似。在沙烏地阿拉 伯以及美國進行的研究發現,科 學教師雖然同意閱讀是科學和 學科學習的重要方法,他們卻不 見得同意自身有責任教閱讀 (Alnassar, 2000; O’Brien &

Stewart, 1990)。Draper(2002) 和 Hall(2005)的研究也發現科 學教師認同閱讀在科學學習以 及在科學課程裡提供閱讀教學 的重要性,不過他們不認為閱讀 教學是他們的責任,他們也表示 自身缺乏科學閱讀教學的專業 訓練,以及上課時間不足以提供 閱讀教學。Barton,Heidema 和 Jordan(2002)也發現科學和數 學教師覺得教學生閱讀是自己 專業訓練裡最缺乏的一環,而且 表示沒有足夠的上課時間提供 閱讀指導。 至於研究方法,質性和量化 的研究方法都被用來探討科學 教師的科學閱讀教學認知,不過 後者的數量遠大於前者。在我們 所分析的文獻裡,大部分的量化 研究將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教 學之認知資料以連續變數

(10)

(parameter data),如受試者回 答的平均值,作為統計分析的主 要依據。由於認知與態度的問卷 資料屬於類別變項(categorical variable),在科學教育有學者呼 籲此類科學認知或態度的問卷 資料應該以無母數分析 (non-parameter)的方式處理 (Osborne, 2003; Reid, 2006), 因此本研究的統計方法採用無 母數分析的方式處理。

參、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本研究是個問卷調查,填答 問卷者為 410 位教自然與生活 科技領域的國小教師,任教於全 國隨機挑選的兩百所公私立國 民小學。研究的目的在了解國小 自然教師對科學閱讀的認知與 實際教學情形,研究問題有三: 1. 國小教自然與生活科 技領域的教師對科學 閱讀的認知為何?這 個研究問題可以再細 分為二: 1.1上述老師對閱讀在 科學學習的重要性 的認知為何? 1.2上述老師對科學閱 讀理解歷程的認知 為何? 2. 國小教自然與生活科 技領域的教師目前施 行科學閱讀教學的情 形為何?這個研究問 題可以再細分為二: 2.1上述老師認為應該 由誰來擔任科學閱 讀的教學? 2.2上述老師目前施行 科學閱讀教學的情 形為何?

(11)

3. 依據結果與發現,本研 究可提供什麼科學閱 讀研究與教學的建 議?

肆、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一、

、取樣

取樣

取樣

取樣

本問卷共寄出 600 份,回收 410 份,全部都是有效問卷,回 收率為 68.3%。取樣過程說明如 下。 首先,我們從教育部的網站 取得全國 2654 所公私立國民小 學的名單,在這一份名單中,所 有學校已經從 1 到 2654 按順序 編號。接下來,我們以亂碼產生 器從 1 到 2654 隨機產出 200 個 號碼,再對應到教育部的學校名 單,決定出 200 所小學。我們將 一封給教務主任的信,連同 3 份空白問卷,寄到這 200 所學 校。在給教務主任的信中,我們 說明本研究的目的,並請教務主 任將此三份空白問卷轉交給該 校三名擔任自然與生活科技領 域教學的教師,最好是低、中、 高年段各有一位教師填答。因此 本研究所謂的「科學教師」指的 是擔任自然與生活科學領域教 學的教師,這些教師並不一定具 有自然科學或科學教育的背景。

二、

、填答者背景資料

填答者背景資料

填答者背景資料

填答者背景資料

我們用描述性統計分析來 了解本研究填答者的背景資 料,分析結果如表 1。結果顯示 雖然一般人認為科學是男性專 屬的領域,不過在國小的科學教 學,女性教師的數目 218 (54.2%)仍多於男性 184 (45.8%)。填答的教師中有將 近一半,201 人(49.1%),年紀 介於 30 至 39 之間。325 位 (80.6%)填答者擁有學士學

(12)

表 1 填答者基本資料(N = 410) 類別 人數(百分比) 性別 女性 男性 218 (54.2%) 184 (45.8%) 年齡 ≤30 31-40 ≥41 90 (22.0%) 201 (49.1%) 118 (28.9%) 教育程度 學士 碩士或更高 325 (80.6%) 78 (19.4%) 主修領域 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 204 (61.1%) 130 (38.9%) 學校地點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98 (24.0%) 159 (39.0%) 110 (27.0%) 41 (10.0%) 城鄉類型 城市 鄉鎮 偏遠 96 (23.8%) 204 (50.5%) 104 (25.7%) 歷,78 位(19.4%)擁有碩士或 更高的學歷。雖然所有的填答者 都擔任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 教學,不過只有 130 位(38.9%) 教師的主修科系是自然科學或 科學教育。從表 1 我們也可以看 出這些填答者來自全國各地的 小學:98 位(24.0%)來自北部 地區,159 位(39.0%)來自中 部地區,110 位(27.0%)來自 南部地區,以及 41 位(10.0%) 來自東部地區。就學校的城鄉 別,96 位(23.8%)來自城市型 學校,204 位(50.5%)來自鄉

(13)

鎮型學校,以及 104 位(25.7%) 來自偏遠型學校。由此分布看來 我們認為本研究的受試者具有 相當的代表性。

三、

、問卷設計

問卷設計

問卷設計

問卷設計

本研究的問卷設計以早期 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的認知與 態度研究為依據,問卷中有數個 問題乃參考 Vaughan(1977)的 科學領域教師閱讀教學態度的 研究,另有數個問題參考 Yore (1991)的加拿大中學科學教師 對科學閱讀與科學教科書的問 卷調查研究。 問卷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 是填答人基本資料,問題包括有 填答人的性別、年齡、教育程 度、主修科系、學校地點以及學 校城鄉類型。第二部分由 21 道 題目組成,題 1 到題 20 為李克 特(Likert)五等量表選擇題, 題 21 為開放性題目,邀請填答 者自由針對科學閱讀與教學提 出反應與意見。題 1 至題 20 依 據研究問題共歸類有兩個主要 面向:科學閱讀之認知,以及科 學閱讀之教學情形。科學閱讀認 知計有 10 題,分別為:閱讀在 科學學習之重要性(題 1 至 2) 以及科學閱讀理解歷程之認知 (題 3 至 10);科學閱讀教學情 形計有 10 題,分別為:誰來教 科學閱讀(題 11 至 16)以及我 的科學閱讀教學情形(題 17 至 20)。

Lee, Jones, Mineyama 和 Zhang(2002)曾經研究文化對 李克特量表可能的影響,發現當 填答者要表示正向的態度時,比 起美國的填答者,日本和中國的 填答者更常選擇量表中的中間 值。因此,本研究為了能得知台

(14)

灣科學教師更多的真實反應,我 們決定題目選項不要有中間值。 雖然參與本研究的學校是 隨機選出來的,但是當教師們受 邀回答由一群大學教授所設計 與主持的國科會研究案時,可能 會覺得應該有義務全力配合,並 且提供較正面或有利的回答。除 此之外,數個國內的研究發現科 學教師對自身的教學信念與態 度通常評價過高(例如王秀惠、 蔣佳玲,2004;甄曉蘭、周立勳, 2001)。根據上述的觀察,我們 認為題目的正反兩面選項數目 應該不要相同,因此我們設計反 面的選項有二,分別是「不同意」 與「相當不同意」,正面的選項 有三,分別是「同意」、「有些同 意」、「相當同意」。統計分析可 以幫助我們了解當填答者勾選 正面的選項時,他們真正同意的 程度為何。

四、

、信度與效度

信度與效度

信度與效度

信度與效度

為求內容效度,本問卷的題 目設計參考了與本研究主題相 關的研究與文獻(Gillespie & Rasinski, 1989; Hall, 2005;

Peacock & Gates, 2000; Vaughan, 1977; Yore, 1991),依此決定問 卷的可能面向與題目。另外為求 專家效度,三位分別具有十年以 上教學經驗的國小科學教師受 邀與我們共同審閱題目,依據這 三位資深國小科學教師的意 見,問卷的題目再行增刪與修 改。 本問卷的信度是以 Cronbach’s alpha 計算,整份問 卷(20 題)之信度 α=0.86,科 學閱讀認知面向(10 題)α= 0.73,科學閱讀教學情形面向 (10 題)α=0.79。

(15)

五、

、統計分析方法

統計分析方法

統計分析方法

統計分析方法

我們首先將「非常同意」與 「很同意」的回答合併,代表真 實的正向回應,並稱之為「同 意」。考慮到填答者有可能對自 己的教學有過高的評價,因此我 們將五等量表裡的第三個選 項,也就是問卷裡的「同意」選 項,現在改稱之為「接受」。其 餘「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 兩個選項代表真正的反向回 應,合併稱之為「不同意」。統 計資料以 SPSS 15.0 Windows 版 進行。 Osborne(2003)和 Reid (2006)認為態度調查的資料應 該以無母數統計方法分析。為了 回應上述二位學者的呼籲,在本 研究我們以描述性統計方法來 了解填答者的基本資料,並採卡 方檢定(Chi-square test)的統 計方法來進行資料分析。

伍、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一、

、科學閱讀認知與教學

科學閱讀認知與教學

科學閱讀認知與教學

科學閱讀認知與教學

情形的回應

情形的回應

情形的回應

情形的回應

我們以卡方檢定的統計方 法來分析題 1 到題 20「同意」、 「接受」 與「不同意」三項回 答的分佈情形,結果為 20 題皆 達顯著(如表 2、表 3),表示在 所有的題目,「同意」、「接受」 與 「不同意」三項回答的分佈並不 平均,也就是說參與本研究的國 小科學教師對問卷中所問及的 題目表達不同的回應。以下我們 就研究問題分別說明這些不同 的回應情形。 (一)閱讀在科學學習的重要 性的認知 就題 1 與題 2 有關閱讀在科 學學習的重要性兩道題目,「同

(16)

表 2 科學閱讀認知題目卡方檢定分析結果 同意 (%) 接受 (%) 不同意 (%) Pearson’s Chi-square p-value 閱讀在科學學習的重要性的認知 1. 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是自然科學習的 重要途徑 75.18 21.87 2.95 342.64 0.00** 2. 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理解能力應列為 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能力指 標之一 45.61 51.22 3.17 169.79 0.00** 科學閱讀理解歷程的認知 3. 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和一般的閱讀所 使用的理解方法與策略是一樣的 13.94 32.03 54.03 98.95 0.00 ** 4. 學生如缺乏相關背景經驗或知識,一定會 造成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理解有困難 58.78 34.63 6.59 167.86 0.00 ** 5. 學生不會因專門詞彙的不熟悉,而造成科 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理解有困難 9.51 24.88 65.61 206.73 0.00 ** 6. 學生如缺乏訊息分析與整合能力,一定會 造成科學文章與書籍閱讀理解有困難 54.77 40.34 4.89 161.67 0.00 ** 7. 科學文章與書籍的用字、語法、修辭、圖 文編排、篇章結構與鋪陳組織等會影響學 生的閱讀理解 64.63 34.15 1.22 247.44 0.00** 8. 學生僅需藉由閱讀即可理解文章與書籍 中所討論的科學觀念或知識 5.37 13.66 80.98 423.01 0.00 ** 9. 閱讀科學文章與書籍時,讀者會把文本的 訊息跟記憶中類似的經驗相連結 47.78 47.29 4.93 147.45 0.00 ** 10. 若學生閱讀一般非科學類的文章和書籍 沒有困 難,他們閱讀同年級科學類的 文章和書籍也不會有困難 14.50 33.91 51.60 84.09 0.00** **p<0.01.

(17)

表 3 科學閱讀教學題目卡方檢定分析結果 同意 (%) 接受 (%) 不同意 (%) Pearson’s Chi-square p-value 誰來敎科學閱讀 11. 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是語文領域教 師的責任 11.06 23.34 65.60 199.92 0.00** 12. 每一位自然科教師都應該教導學生如何 閱讀科學文章與書籍 54.03 42.79 3.18 175.12 0.00** 13. 自然科領域教師並不需負責提升學生科 學閱讀能力的工作 3.90 5.37 90.73 607.98 0.00** 14. 教學生如何閱讀科學文章與書籍應該是 國小教師資格培育課程中必修的單元或 主題 46.59 48.29 5.12 147.02 0.00** 15. 自然科教師應該要熟悉閱讀理解的理論 與觀念 55.75 42.30 1.96 192.30 0.00** 16. 自然科教師的在職進修課程應包含科學 閱讀教學的訓練 61.46 36.83 1.71 221.86 0.00** 我的科學閱讀教學情形 17. 除了學校的教科書,我會準備百科全書、 報章雜誌、童書、繪本、漫畫、網路文章 等閱讀文本作為自然科的補充教材 68.78 27.56 3.66 266.96 0.00** 18. 我自己在上自然課時,會適時提醒學生理 解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方法與策略 46.83 45.61 7.56 122.64 0.00** 19. 我在教師資格取得以及在職進修課程 中,曾接受 科學閱讀教學的訓練 16.42 31.62 51.96 77.84 0.00** 20. 我覺得我具有足夠的訓練與能力,能進行 科學閱讀的教學與指導 36.43 45.97 17.60 51.12 0.00** **p<0.01.

(18)

意」的比例分別為 75.18%與 45.61%,若將「同意」與「接 受」合起來,則比例高達 97.05% 與 96.83%(詳表 2),表示參與 研究的教師們非常認同閱讀在 科學學習的重要性。 (二)科學閱讀理解歷程的認 知 就有關科學閱讀理解歷程 的 8 個題目,回應明顯傾向「同 意」或「不同意」。題 4、題 6 與題 7 的「同意」回應都超過 50%(54.77%到 64.63%),而題 5 與題 8 的「不同意」回應比例 分別為 65.61%與 80.98%。第 9 題的「同意」與「接受」的比例 則相當接近,分別為 47.78%與 47.29%(詳表 2)。這些結果顯 示參與本研究的國小科學教師 能指認影響科學閱讀理解的重 要因素。然而在題 3 與題 10, 當科學文本的閱讀歷程與一般 非科學類文本閱讀的歷程相比 較時,「不同意」回應的比例分 別為 54.03%與 51.60%,表示僅 有約一半填答的教師不認為科 學文本的閱讀跟一般非科學類 文本的閱讀歷程相似。 (三)誰來擔任科學閱讀教學 在題 11,有 65.60%的教師 不同意提昇學生的閱讀能力應 該是語文領域教師的責任;在題 12,54.03%的教師同意每一位 自然科教師都應該教導學生如 何閱讀科學文章與書籍;在題 13,90.73%的教師不同意自然 科領域教師並不需負責提昇學 生科學閱讀能力的工作。綜合上 述三題的回應,參與本研究的科 學教師認為自身有責任指導學

(19)

生科學閱讀。至於題 14、題 15 與題 16,「同意」與「接受」兩 項回應合起來的比例分別為 94.88%,98.05%以及 98.29%(詳 表 3),表示填答的教師相當同 意將科學閱讀教學的訓練包含 在自然科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的 必要性。 (四)科學閱讀教學的情形 在題 17 與題 18,「同意」 與「接受」兩項回應合起來的比 例分別為 96.34%以及 92.44%, 表示填答的教師相當同意自己 會提供科學閱讀的指導。約一半 (51.96%)的填答教師不同意 曾接受過科學閱讀教學的訓 練,然而卻有 82.40%的教師同 意或接受自己具有足夠的訓練 與能力,能進行科學閱讀的教學 與指導(詳表 3)。 以上是參與本研究的國小 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的認知與 教學情形之回應分析,接下來我 們討論教師的教育程度、主修領 域、任教學校地點以及任教學校 城鄉類型四項背景如何影響他 們在題 1 至題 20 的回應。我們 以卡方檢定中列聯表分析 (Two-way contingency table

analysis)的方法來進行統計分 析,如果任一題的「同意」、「接 受」或「不同意」回應比例顯著 為上述因素所影響,那麼再將三 種回應情形以成對比較 (pairwise comparison)的方式 來檢驗此三種回應的分布差異 情形。然而如表 2 與表 3 的統計 結果所示,少數幾個題目的「同 意」與「不同意」的回應期望次 數(expected frequency)相當 低,因此我們決定在卡方檢定的 統計過程中,若有多於 20%的

(20)

細格(cells)其中期望次數少於 5,或是有任何細格的期望次數 等於零,就先將此細格的期望次 數與「接受」回應的期望次數合 併計算,再進行卡方檢定。我們 採用 Holm’s Sequential Bonferroni 方法,以確保型 I 錯 誤(Type I error)保持在 0.5 以 下。 (一)教育程度 共有 7 個題目的回應顯著 受填答者教育程度的影響,分別 是題 3、題 7、題 9、題 11、題 16、題 18 與題 20(詳表 4)。其 中題 7 與題 16 由於填答者在「不 同意」選項的回答期望次數少於 5,故分別將這兩題的「不同意」 與「接受」回應合併,經列聯表 分析發現在這兩個題目,具碩士 或更高學位的教師回答「同意」 的比率顯著高於僅具學士學位 的教師(表 4)。 接下來將這些題目的回應 進行成對比較分析,發現具有碩 士或更高學歷的教師在題 3 與 題 9 這兩道有關科學閱讀理解 歷程題目,在「同意」與「接受」 兩項回應比率的比較,具有碩士 或更高學歷的教師回答「同意」 的比率顯著高於僅具學士學位 的教師。至於題 11「提昇學生 閱讀能力應該是語文領域教師 的責任」,在「同意」與「接受」 兩項回應比率的比較,具有碩士 或更高學歷的教師回答「同意」 的比率顯著高於僅具學士學位 的教師,不過儘管如此,回答「同 意」的比率就三個選項而言仍是 算低的,具碩士或更高學歷的教 師回答「同意」的比率為 14.29%;學士學位教師為 10.22%。同樣是題 11,在「接

(21)

表 4 列聯表分析結果(一) C§ 同意 (%) 接受 (%) 不同意 (%) Pearson’s Chi-square p-value 教育程度 U 11.69 34.46 53.85 3. 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和一般的閱讀所使 用的理解方法與策略是一樣的 M 22.08 22.08 55.84 7.928 .019* U 62.46 36.62 0.92 7§§. 科學文章與書籍的用字、語法、修辭、圖 文編排、篇章結構與鋪陳組織等會影響學 生的閱讀理解 M 74.36 23.08 2.56 3.902 .048* U 43.93 50.47 5.61 9. 閱讀科學文章與書籍時,讀者會把文本的訊 息跟記憶中類似的經驗相連結 M 65.38 32.05 2.56 11.706 .003** U 10.22 26.32 63.47 11. 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是語文領域教師 的責任 M 14.29 11.69 74.03 7.655 .022* U 59.08 38.77 2.15 16§§. 自然科教師的在職進修課程應包含科學 閱讀教學的訓練 M 73.08 26.92 0.00 5.222 .022* U 43.38 48.31 8.31 18. 我自己在上自然課時,會適時提醒學生理 解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方法與策略 M 61.54 33.33 5.13 8.353 .015* U 32.72 47.22 20.06 20. 我覺得我具有足夠的訓練與能力,能進行 科學閱讀的教學與指導 M 52.56 38.46 8.97 12.147 .002** 主修領域 SS 54.41 37.25 8.33 4. 學生如缺乏相關背景經驗或知識,一定會造 成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理解有困難 NS 68.46 26.15 5.38 6.549 .038* SS 65.69 28.43 5.88 17. 除了學校的教科書,我會準備百科全書、 報章雜誌、童書、繪本、漫畫、網路文章 等閱讀文本作為自然科的補充教材 NS 73.85 25.38 0.77 6.372 .041* SS 10.84 29.56 59.61 19. 我在教師資格取得以及在職進修課程中, 曾接受科學閱讀教學的訓練 NS 20.93 31.01 48.06 7.406 .025* SS 30.54 46.80 22.66 20. 我覺得我具有足夠的訓練與能力,能進行 科學閱讀的教學與指導 NS 43.85 45.38 10.77 10.178 .006** 註:本表只列出回應情形顯著受教育程度與主修領域兩項背景因素影響的題目。 §: C 代表背景因素,U=學士,M=碩士或更高,SS=社會科學,NS=自然科學。 §§:這些題目有多於 20%的細格其中期望次數少於 5,或是有細格的期望次數等於零,於是先將此細 格的期望次數與「接受」回應的期望次數合併計算,再進行卡方檢定檢驗。 *p<.005. **p<0.01.

(22)

受」與「不同意」兩項回應比率 的比較,具有碩士或更高學歷的 教師回答「不同意」的比率顯著 高於僅具學士學位的教師。在題 18 有關教師本身是否實施科學 閱讀的教學,在「同意」與「接 受」兩項回應比率的比較,具有 碩士或更高學歷的教師回答「同 意」的比率顯著高於僅具學士學 位的教師。最後在題 20 有關教 師是否具有科學閱讀教學的訓 練與能力,在「同意」與「接受」 以及「同意」與「不同意」回應 比率的成對比較,具有碩士或更 高學歷的教師回答「同意」的比 率皆顯著高於僅具學士學位的 教師(表 4 與表 5)。從以上分 析的結果可以看出,教師的教育 程度對他們的科學閱讀認知和 教學是一重要影響因素,尤其是 科學閱讀的教學,具碩士或更高 學歷的教師比起僅具學士學位 的教師表示更常提醒學生科學 閱讀的方法與策略,同時對科學 閱讀的教學表現更高的自信。 (二)主修領域 共有 4 個題目的回應顯著 受填答者教育程度的影響,分別 是題 4、題 17、題 19 與題 20(詳 表 4),不過其中題 4 在後續成 對比較分析並沒有發現三種回 應在不同主修領域間有顯著差 異(表 5),其餘三到題目則發 現在「同意」與「不同意」兩項 回應比率的比較,自然科學主修 領域教師回答「同意」的比率顯 著高於社會科學主修領域教師 (表 5),而這三道題目都屬於 教師實施科學閱讀教學情形的 面向。從以上的分析我們發現,

(23)

表 5 以 Holm’s Sequential Bonferroni 方法進行填答者回答成對比較分析結果(一)

同意 vs.接受 同意 vs.接受 接受 vs.不同意 Person’s Chi-square p-value § Person’s Chi-square p-value § Person’s Chi-square p-value § 教育程度 3. 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和一般的閱讀所使用 的理解方法與策略是一樣的 8.047 .005* 3.204 .073 2.429 .119 9. 閱讀科學文章與書籍時,讀者會把文本的訊 息跟記憶中類似的經驗相連結 10.286 .001* 2.650 .104 N/A §§ 1.000 11. 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是語文領域教師 的責任 5.755 .016* .229 .632 6.797 .009* 18. 我自己在上自然課時,會適時提醒學生理解 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方法與策略 7.305 .007* 2.303 .129 N/A §§ 1.000 20. 我覺得我具有足夠的訓練與能力,能進行科 學閱讀的教學與指導 6.382 .012* 9.322 .002* 1.854 .173 主修領域 4§§§. 學生如缺乏相關背景經驗或知識,一定會造 成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理解有困難 5.477 .019 2.057 .151 .028 .867 17. 除了學校的教科書,我會準備百科全書、報 章雜誌、童書、繪本、漫畫、網路文章等閱 讀文本作為自然科的補充教材 .813 .367 5.947 .015* N/A§§ .056 19. 我在教師資格取得以及在職進修課程中,曾 接受科學閱讀教學的訓練 3.031 .082 7.362 .007* 1.051 .035 20. 我覺得我具有足夠的訓練與能力,能進行科 學閱讀的教學與指導 2.525 .112 10.058 .002* 4.310 .038 §: p-value 代表從 Holm’s Sequential Bonferroni 分析所得的相對應 p-value 值,此 alpha 為 0.05/3=0.017。 §§: 在成對比較時有多於 20%的細格其中期望次數少於 5,因此不執行費氏精確檢定 (Fisher’s Exact Test)。 §§§: 題 4 的回應雖然顯著受填答者主修領域的影響,但是在後續的卡方檢定分析並沒有發現三種回應的分

布差異。

(24)

教師的主修領域對他們的科學 閱讀教學是一重要影響因素,自 然科學主修領域的教師比起社 會科學主修領域的教師更常提 供學生科學閱讀補充教材,更具 有科學閱讀教學的訓練,同時對 科學閱讀的教學表現更高的自 信。 (三)學校地點 共有 3 個題目的回應顯著 受填答者任教學校所在地點 (北、中、南、東)的影響,分 別是題 1、題 13、與題 17(詳 表 6)。題 13 的回應雖然顯著受 填答者任教學校所在地點的影 響,但在後續成對比較分析並沒 有發現顯著差異。在題 1「科學 文章與書籍的閱讀是自然科學 習的重要途徑」,任教北部地區 和南部地區的教師顯著較任教 東部地區的教師表現較多「同 意」的回應。在題 17「除了學 校的教科書,我會準備百科全 書、報章雜誌、童書、繪本、漫 畫、網路文章等閱讀文本作為自 然科的補充教材」這一道有關科 學閱讀教學情形的題目,任教北 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教師顯著 較任教東部地區的教師表現較 多「同意」的回應。雖然顯著受 任教學校地點影響的題目不 多,可是由上面的結果我們可以 看到東部地區明顯跟其他地區 的落差(表 7)。 (四)城鄉類型 只有一個題目,題 17,的 回應顯著受填答者任教學校的 城鄉類型(城市、鄉鎮、偏遠地 區)影響。在題 17「除了學校 的教科書,我會準備百科全書、

(25)

表 6 列聯表分析結果(二) C§ 同意 (%) 接受 (%) 不同意 (%) Pearson’s Chi-square§§ p-value 學校地點 北 81.4 14.4 4.1 中 74.2 23.3 2.5 南 78.7 21.3 .0 1. 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是自然科學 習的重要途徑 東 56.1 36.6 7.3 10.873 .012* 北 2.0 3.1 94.9 中 1.9 5.0 93.1 南 7.3 8.2 84.5 13. 自然科領域教師並不需負責提升學 生科學閱讀能力的工作 東 4.9 4.9 90.2 8.225 .042* 北 71.4 23.5 5.1 中 74.2 22.0 3.8 南 68.2 30.0 1.8 17. 除了學校的教科書,我會準備百科 全書、報章雜誌、童書、繪本、漫 畫、網路文章等閱讀文本作為自然 科的補充教材 東 46.3 48.8 4.9 12.189 .007** 城鄉類型 城 77.1 20.8 2.1 鄉 63.2 32.4 4.4 17. 除了學校的教科書,我會準備百科 全書、報章雜誌、童書、繪本、漫 畫、網路文章等閱讀文本作為自然 科的補充教材 偏 73.1 23.1 3.8 6.917 .031* 註:本表只列出回應情形顯著受任教學校地點與城鄉類型兩項背景因素影響的題目。 §: C 代表背景因素。 §§: 本表的所有題目有多於 20%的細格其中期望次數少於 5,或是有細格的期望次數等於零, 於是先將此細格的期望次數與「接受」回應的期望次數合併計算,再進行卡方檢定檢驗。 *p<.005. **p<0.01.

(26)

表 7 以 Holm’s Sequential Bonferroni 方法進行填答者回答成對比較分析結果(二) 1. 科學文章與書籍的閱讀是自然科學習的重要途徑 學校地點 北區-中區 北區-南區 北區-東區 中區-南區 中區-東區 南區-東區 Pearson’s Chi-square 1.780 0.240 9.600 0.711 5.140 7.610 p-value§ 0.183 0.624 0.002* 0.399 0.023 0.006* 17. 除了學校的教科書,我會準備百科全書、報章雜誌、童書、繪本、漫畫、網路文章等閱讀 文本作為自然科的補充教材 學校地點 北區-中區 北區-南區 北區-東區 中區-南區 中區-東區 南區-東區 Pearson’s Chi-square 0.239 0.259 7.900 1.170 11.700 6.060 p-value§ 0.625 0.611 0.005* 0.280 0.001* 0.014 17. 除了學校的教科書,我會準備百科全書、報章雜誌、童書、繪本、漫畫、網路文章等閱讀 文本作為自然科的補充教材 城鄉類型 城市-鄉鎮 城市-偏遠 鄉鎮-偏遠 Pearson’s Chi-square 5.720 0.427 3.000 p-value§ 0.017* 0.513 0.083

§: p-value 代表從 Holm’s Sequential Bonferroni 分析所得的相對應 p-value 值。依學校地點,此 alpha 為 0.05/6=0.008。依城鄉類型,此 alpha 為 0.05/3=0.017。

(27)

報章雜誌、童書、繪本、漫畫、 網路文章等閱讀文本作為自然 科的補充教材」這一道有關科 學閱讀教學情形的題目,任教 城市型學校的教師顯著較任教 鄉鎮型學校的教師表現較多 「同意」的回應(表 6 與表 7)。

二、

、科學閱讀開放性題目

科學閱讀開放性題目

科學閱讀開放性題目

科學閱讀開放性題目

的回應

的回應

的回應

的回應

問卷的最後一題請填答者就 科學閱讀以及如何增進學生科 學閱讀理解自由發揮意見,共 有 107 位(26%)老師填寫此 問題。由於是開放性的題目, 填答者的回應雖圍繞著國小自 然課與閱讀,但是多數沒有明 確對科學閱讀教學提出回應。 與科學閱讀教學直接相關的回 應我們整理如下。 (一)有關科學閱讀材料 老師們希望有更多不同主 題與類型的科學閱讀材料,並 且建議將這些材料分級以幫助 以及高品質的文章插圖的重要 性。同時老師們也表示科學知 識的獲得有多種途徑,例如網 際網路、故事書、日常生活經 驗、家庭生活經驗等。 (二)有關科學閱讀 雖然沒有任何一位填答者 對科學文本的閱讀理解歷程有 直接的回應,不過有許多老師 認為大量閱讀以及較精熟的閱 讀能力有助科學的學習以及創 造力的發展。老師們表示有良 好的語言基礎,才會有良好的 閱讀理解、創意思考能力、科 學學習。老師們擔心現代學生 的閱讀習慣以及理解能力普遍 逐漸惡化。 (三)有關教師培訓 老師們表示需要有更多科 學閱讀教學的專業發展課程, 接受這些教師專業培訓之後, 他們才有自信提供科學閱讀教 學。 (四)有關教學實施

(28)

不足以將科學閱讀教學融入原 本就已經相當緊湊的課程規 劃。

陸、

、討論與結論

討論與結論

討論與結論

討論與結論

在分析統計資料以及第 21 題開放性問題的回應之後,我 們討論以下七項重要的研究發 現。 一、約有半數參與本研究的國 小科學教師對一般閱讀與 科學性文本閱讀二者的差 異認知可謂模糊不清楚。 題 3 和題 10 這兩道題目是 有關一般閱讀與科學性文 本閱讀二者之間的關係, 這兩道題目的正向回應和 反向回應幾乎各佔一半, 此結果跟 Yore(1991)的 研究結果相當類似,Yore 的研究發現加拿大的中學 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的認 識是直覺性的,而且對科 學閱讀的認知與後設認知 楚的。 我們懷疑參與本研究 的科學教師對「閱讀歷程」 等辭彙的概念不清楚,他 們有可能將「閱讀歷程」 等同於「閱讀方法」或「讀 書方法」。在臺灣,學科閱 讀的觀念對語文教師而言 都還算是新的領域。這或 許有助於說明為何參與本 研究的科學教師對一般閱 讀與科學文本閱讀二者歷 程的差異認知模糊不清。 二、本研究顯示臺灣的國小科 學教師非常重視科學閱 讀,此發現跟好幾個國外 科學閱讀教學的研究結果 相似(Alnassar, 2000; Hall,

2005; O’Brien & Stewart,

1990)。也就是說國內的國

小科學教師跟國外的科學 教師一樣,認同閱讀在科 學學習的重要性。

(29)

教學,也認為自己有責任 改善學生的科學閱讀能 力。96.82%的填答者同意 或接受自己應該教學生閱 讀科學文本,90.73%的填 答者不同意科學教師沒有 責任改善學生的閱讀能 力。好幾個國外的研究發 現科學教師不認為科學閱 讀教學是他們的責任 (Alnassar, 2000; Draper, 2002; Hall, 2005; O’Brien & Stewart, 1990),本研究 的發現與這些國外的研究 不同。參與本研究的教師 表示即使他們缺乏科學閱 讀教學的專業訓練,並且 上課時間不夠,他們仍然 強烈同意自己有責任教科 學閱讀理解。 四、半數以上的填答者不同意 他們在師培課程中曾經接 受科學閱讀教學的訓練, 然而超過 90%的填答者同 充科學閱讀材料並提供科 學閱讀指導。除此之外, 82.40%的填答者同意或接 受自己覺得有信心教導學 生閱讀科學文本。 我們在 前面曾經提到臺灣的教師 對自己的教學通常評價過 高(王秀惠、蔣佳玲, 2004;甄曉蘭、周立勳, 2001),此現象或許能說明 為什麼參與本研究的教師 即使表示科學閱讀教學專 業訓練與上課時數不足, 然而對科學閱讀教學卻相 當有自信此一矛盾現象。 五、科學教師的教育程度是影 響他們填答狀況的一重要 因素,具有碩士或更高學歷 的教師更常提醒學生科學 閱讀的方法與策略,並且更 有自信提供科學閱讀教 學。值得一題的是,當我們 進行題 3「科學文章與書籍 的閱讀和一般的閱讀所使

(30)

樣的」的「同意」與「接受」 兩項回應比率的比較時,發 現具有碩士或更高學歷的 教師回答「同意」的比率顯 著高於僅具學士學歷的教 師,前者為 22.08%,後者為 11.69%。由此看來,似乎較 高學歷的教師對一般文本 閱讀與科學類文本閱讀二 者間理解歷程的差異認知 並不見得比學士學歷教師 正確。如上所述,臺灣的國 小科學教師對科學與非科 學文本二者之間閱讀歷程 的異同認識可謂模糊。 六、填答者的主修領域強烈影 響他們在科學閱讀教學現 況題目的答題狀況,有自然 科學背景的教師比較有自 信提供科學閱讀指導。此結 果與沃文豪(2007)的研究 結果互相呼應,他發現國小 自然科專業背景教師比起 非自然科專業教師,在自我 高。主修領域也是唯一對題 19「我在教師資格取得以及 在職進修課程中,曾接受科 學閱讀教學的訓練」有顯著 影響的填答者背景因素。題 目中所謂的科學閱讀教學 的訓練,填答教師可能將之 等同於國小師資培訓課程 裡的「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 領域教材教法」。雖然這門 課是科學教學方法的通 論,不過或許修了這門課, 教師們就認為接受過科學 閱讀教學的訓練。 七、任教學校所在地點與城鄉 類型也是影響填答狀況的 因素,本研究發現任教東 部地區的填答者對閱讀在 科學學習的重要性以及科 學閱讀教學情形,反應較 其他地區不正向、不積 極,而任教城市型學校填 答者的科學閱讀教學情形 較鄉鎮型學校填答者較為

(31)

距以及城鄉差距在國小科 學教師對科學閱讀的認知 以及教學少數幾個題目的 回應有顯著影響。

柒、

、研究與教學

研究與教學

研究與教學

研究與教學啟示

啟示

啟示

啟示

依據研究結果,我們提出 以下三項研究與教學的啟示。 首先在研究的方面,本研究發 現國內國小科學教師對科學與 非科學類文本閱讀二者間的關 係認識模糊不清,因此我們建 議未來應該有更多的研究,探 討科學教師對一般閱讀以及科 學閱讀的歷程分別有什麼認識 與了解。本研究也發現填答者 的科學閱讀專業訓練與其實際 的教學二者間有明顯的落差, 因此建議未來進行質性研究, 來了解為何教師對自身科學閱 讀的教學與能力有過高的評 價。我們也建議進行教室觀 察,深入探究老師們所進行的 科學閱讀教學情形如何。 們建議調整國小自然與生活科 技領域的課程設計,以容納科 學閱讀指導的上課時間。國際 間的科學教育已經漸漸從動手 做的學習模式轉變成科學探 究,因此學生的語言和閱讀能 力更顯重要,科學的課程必須 融入科學閱讀的指導。本研究 也建議提供職前與在職教師有 關科學閱讀指導的教師專業訓 練,幫助教科學的老師認識科 學閱讀的歷程與教學策略。教 科學的老師除了必須了解閱讀 理解的共通歷程之外,也必須 認識閱讀科學文本的特有挑 戰。此類的課程可以由科學教 育學者以及語言或閱讀教育學 者共同擔任。 最後,本研究發現具有碩 士或更高學歷的填答者,以及 具有自然科學背景的填答者, 他們對科學閱讀的認知與教學 情況都較佳,此發現對國內的 教師培育機構以及教育政策訂

(32)

訓參考訊息。

捌、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雖然題 21 是開放性的問 題,幫助我們收集到一些與科 學文本、科學閱讀與教學等相 關的延伸回應,然而僅憑問卷 調查畢竟難以詮釋所觀察得到 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呼 籲未來進行質性研究,深入探 究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歷程的 認知與影響科學閱讀教學的各 種因素。本研究的另一限制是 我們未將任教學生年級列入分 析,這是因為考慮到國內國小 自然科任教師經常必須同時跨 年段教學,例如同時教中年級 與高年級,因此難以區別填答 者的回應所描述的是哪一年段 的現象。性別與年齡也是後續 相關研究可以探討的影響因 素。 本文研究經費係由國科會補助 謹此敬致謝忱。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王秀惠、蔣佳玲(2004)。高雄 縣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 領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 學行為之相關研究。科學科學科學科學 教育研究與發展 教育研究與發展教育研究與發展 教育研究與發展,,,,37, 67-79。 沃文豪(2007)。國小教師之國小教師之國小教師之國小教師之 科學教學自我效能與科 科學教學自我效能與科科學教學自我效能與科 科學教學自我效能與科 學教學行為相關研究 學教學行為相關研究學教學行為相關研究 學教學行為相關研究。國 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 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 論文。 邱上真(1998)。國語科教學研 究評析。載於身心障礙教身心障礙教身心障礙教身心障礙教 育研討會 育研討會育研討會 育研討會:::當前身心障礙:當前身心障礙當前身心障礙當前身心障礙 教育問題與對策 教育問題與對策教育問題與對策 教育問題與對策(頁 89-108)。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 林寶貴、錡寶香(2000)。中文 閱讀理解測驗之編製。特特特特 殊教育研究學刊 殊教育研究學刊殊教育研究學刊 殊教育研究學刊,,,,19,

(33)

洪文東(1997)。科學文章的閱 讀理解。屏師科學教育屏師科學教育屏師科學教育,屏師科學教育,,, 5,14-25。 甄曉蘭、周立勳(2001)。國 小教師自然科學教學信 念之調查。國民教育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國民教育研究 學報 學報學報 學報,,,7, 215-241。

Alnassar, S.A. (2000). The

attitudes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toward teaching reading in the content areas and toward read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hio University. Anderson, T.H., West, C.K., Beck, D.P., MacDonell, E.S., & Frisbie, D.S. (1997). Integrating reading and science education: On developing and evaluating WEE science.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9(6),

711-733.

Jordan, D. (2002). Teaching reading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0(3), 24-28.

Best, R.M., Rowe, M., Ozuru, Y., & McNamara, D.S. (2005). Deep-level comprehension of science texts: The role of the reader and the text.

Topics in Language Disorder 25(1), 65-83.

Davies, F., & Greene, T. (1984).

Reading for learning in the sciences. Edinburgh,

UK: Oliver & Boyd.

Donovan, C.A., & Smolkin, L.B. (2002). Considering genre, content, and visual

features in the selection of trade books for science instruc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55(6), 502-520.

Draper, R.J. (2002). Every teacher a literacy teacher? An analysis of the

(34)

textbooks. Journal of

Literacy Research, 34(3),

357-384.

Farrell, R.T., & Cirrincione, J.M. (1984). State certification in reading for content area teachers. Journal of

Reading, 28, 152-157.

Gillespie, C., & Rasinski, T. (1989). Content area teachers’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toward reading in the content areas: A review.

Read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28(3), 45-67.

Goodman, K.S. (1994). Reading, writing, and written texts: A transactional

sociopsycholinguistic view. In R.B. Ruddell, M.R. Ruddell & H. Singer (Ed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4th ed., pp. 1093-1130).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Goodman, K.S. (1996). On

Heinemann.

Guillaume, A.M. (2000). Learning with text in the primary grades. In Robinson et al. (Eds.),

Issues and trends in literacy education (pp.

247-259).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uthrie, J.T., Wigfield, A., Barbosa, P., Perencevich, K.C., Taboada, A., Davis, H., Scafiddi, N.T., & Tonks, S. (2004). Increas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engagement through concept-oriented reading instruc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6(3), 403-423.

Guthrie, J.T., Wigfield, A., & Perencevich, K. (Eds.). (2004). Motivat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ncept Oriented Reading Instruction. London, UK:

(35)

Guthrie, J.T., Wigfield, A., & VonSecker, C. (2000). Effects of integrated instruction on motivation and strategy use in read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2(2),

331-341.

Hall, L.A. (2005). Teachers and content area reading: Attitudes, beliefs and chang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1(4),

430-414.

Laine, C.H., & Bullock, T. as well as Ford, K.L. (1998). In search of content area reading instruction: The role of science classrooms.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1(3), 3-19.

Lee, J.W., Jones, P.S.,

Mineyama, Y., & Zhang, X.E. (2002).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responses to a Likert scale.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25,

Lipton, J.P., & Liss, J.A. (1978). Attitudes of content area teachers towards teaching reading. Reading

Improvement, 15(4),

294-300.

Manning, M., & Manning, G. (1995). 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e content areas. Teaching K-8, 26(1), 152-153.

Norris, S.P., & Phillips, L.M. (2003). How literacy in its fundamental sense is

central to scientific literacy.

Science Education, 87(2),

224-240.

O’Brien, D.G., & Stewart, R.A. (1990). Preservice

teachers’ perspectives on why every teacher is not a teacher of reading: A qualit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 22(2), 101-129.

Ogle, D. (1986). KWL: A teaching model that

(36)

expository text. Reading

Teacher, 39(6), 564-570.

Osborne, J. (2002). Science without literacy: A ship without a sail?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32(2), 203-218.

Osborne, J. (2003). Attitudes towards scienc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5(9),

1049-1079.

Palincsar, A.S., & Magnusson, S.J. (2001). The interplay of firsthand and text-based investigations to model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reasoning. In S. Carver & D. Klahr (Ed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Twenty five years of progress (pp.

151-194).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Newly qualified primary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role of text material in teaching science. Research

in Science &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18(2), 155-171.

Reid, N. (2006). Thoughts on attitude measurement.

Research in Science &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24(1), 3-27.

Romance, N.R., & Vitale, M.R. (1992). A curriculum strategy that expands time for in-depth elementary science instruction by using science-based reading strategies: Effects of a year-long study in grade four.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6), 545-554.

Santeusanio, R.P. (1990). Content area reading and study. In C. Hedley, J. Houtz & A. Barata (Eds.)

(37)

and literacy (pp. 105-118).

Norwood, NJ: Ablex. Saul, W. (2002). Science

workshop: Reading,

writing, and thinking like a scientist.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Shymansky, J.A, Yore, L.D., & Good, R. (1991).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beliefs about and percep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science reading, science textbooks, and supportive

instructional facto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

431-454.

Spence, D.J., Yore, L.D., & Williams, R.L. (1999). The effects of explicit science reading instruciton on selected grade 7 students’ meta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of specific science 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 11(2), 15-30.

Vacca, R.T., & Vacca, J.L. (2005). Content area

reading: Literacy and learn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8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Vaughan, J.L., Jr. (1977). A scale to measure attitudes toward teaching reading in content classrooms.

Journal of Reading, 20(7),

605-609.

Walpole, S. (1998/1999). Changing texts, changing thinking: Comprehension demands of new science textbooks. The Reading

Teacher, 52(4), 358-369.

Wellington, J., & Osborne, J. (2001). Language and

literacy in science education. Buckingham,

England and Philadelphia,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38)

science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and beliefs about science reading and

science textbook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1), 55-72.

Yore, L.D. (2003). Examining the literacy component of scientific literacy: 25 years of language arts and scienc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5(6),

689-725.

Yore, L.D., Craig, M.T., & Maguire, T.O. (1998). Index of science reading awareness: An

interactive-constructive model, test verification, and grades 4-8 resul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5(1),

27-51.

Yore, L.D., & Shymansky, J.A. (1985). Reading,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in written science materia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 in Science, Cincinnati, Ohio, April 18-21, 1985.

Yore, L.D., & Shymansky, J.A. (1991). Reading in science: Developing an operational conception to guide instruction.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1(2), 29-36.

Yore, L.D., & Treagust, D.F. (2006). Current realitie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Language and scientific literacy-empowering research and informing i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數據

表 1    填答者基本資料(N = 410)  類別                      人數(百分比)  性別              女性                     男性  218 (54.2%)  184 (45.8%)  年齡    ≤30              31-40  ≥41  90 (22.0%)           201 (49.1%)  118 (28.9%)  教育程度    學士                      碩士或更高
表 2    科學閱讀認知題目卡方檢定分析結果  同意  (%)  接受 (%)  不同意 (%)  Pearson’s  Chi-square  p-value  閱讀在科學學習的重要性的認知  1
表 3    科學閱讀教學題目卡方檢定分析結果  同意  (%)  接受 (%)  不同意 (%)  Pearson’s  Chi-square  p-value  誰來敎科學閱讀  11
表 4    列聯表分析結果(一)  C § 同意  (%)  接受 (%)  不同意 (%)  Pearson’s  Chi-square  p-value  教育程度  U  11.69  34.46  53.85 3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study primarily represents a collaborative effort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in-service teachers in designing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developing history of mathematics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設計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哪些因素?Marie Carbo 曾 總結 12 個設計閱讀教學活動的原則,詳見 Becoming a great teacher of reading: Achieving high rapid reading gains

中國語文科卷一 閱讀理解 學生做小測.. 中國語文科卷一 閱讀理解

中學中國語文科 小學中國語文科 中學英國語文科 小學英國語文科 中學數學科 小學數學科.

教學任務: 學生對整本書閱讀 (從教學到匯報)有整 全而概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