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面對網路霸凌的因應之道/ 57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面對網路霸凌的因應之道/ 57"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面對網路霸凌的因應之道

呂詩涵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所研究生 胡嘉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所研究生

一、前言

現在因為科技的進步,使用網際 網路的便利性大為提升,人手一支智 慧型手機,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空 閒便可上網,可見網際網路與現代人 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網路帶給 我們這個資訊社會諸多生活上的便 利,擴大了現代人的人際關係與生活 知識,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有些人甚至會因為網路而受到身心傷 害(曹敏吉,2010)。因此,隨著網路 的普及,也興起了另一種霸凌的方式 ──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網路 霸凌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負面的心理 影響,更嚴重則引發自殺的社會事 件,如:韓國藝人崔真實遭受網路貼 文攻擊,因難以承受其壓力,於 2008 年 10 月 2 日在家中自縊身亡;藝人楊 又穎於 2015 年 4 月 21 日因遭匿名網 站攻擊而選擇自己結束生命(陳立 妍,2015)。由以上例子可見,網路霸 凌確實造成了不少傷害。網路為一虛 擬的世界,隱匿性高,使用者可在其 中任意發表不需負責的言論,間接成 了傷人甚至殺人的工具。這些因網路 霸凌而起的事件,使得社會大眾不得 不關切網路言論所造成的傷害性。本 篇主要探討網路霸凌對被霸凌者造成 的影響,提出被霸凌者可參考的因應 之道。

二、何謂網路霸凌?

網路霸凌有異於傳統霸凌,傳統 霸凌與網路霸凌形式與技巧上往往相 似,但網路霸凌的不同之處可以更具 毀滅性(黃雅梅,2014)。傳統霸凌多 指出現在校園中,學生們之間的的言 語、肢體、關係霸凌,但是網路霸凌 因網路無遠弗屆且傳播速度快,使得 霸凌從傳統面對面威嚇,變成透過科 技媒介更快速且輕易的傷害他人,且 因為網路匿名而難以追究霸凌者的真 實身分。網路霸凌泛指透過連線上網 路的電子郵件、網站、聊天室、部落 格、即時通訊、線上遊戲、手機通話、 簡訊等電子通訊科技,以匿名或假冒 他人之方式,發布、傳送或張貼ㄧ些 傷害、嘲諷、辱罵、排擠、揭露、詆 毀或騷擾他人的文字、圖片或影音, 致使這些訊息反覆傳遞與快速蔓延, 造成受害者心理與生理上的傷害與威 脅(許若綉,2013)。筆者將常見之網 路霸凌行為整理如下: 種類 霸凌行為 文字 1. 線上進行具傷害性的票選 Ex: 「班上最醜、最肥的人」、「你最 討厭的人」。 2. 長期使用訊息騷擾別人,使被害 人感到不舒服。 3. 在公開留言板留下對被害人殘 酷嚴厲的批評、貶損、辱罵。 (續下頁)

(2)

種類 霸凌行為 圖片 1. 公開被害人含有性暗示之私密 照片。 2. 散布經移花接木讓被害人被譏 笑的照片。 3. 公開、散布讓被害人名譽受損之 圖片。 影片 1. 散布被害人不堪的影像 Ex:被 攻擊的影片、性愛影片等。 個人訊 1. 以即時通訊軟體 Ex:Line、 Whatsapp 等,指名道姓批評別 人。 2. 以電子郵件、手機簡訊直接傳送 訊息至被害人。 其它 1. 假冒被害人名義散布不實言 論,使得被害人變成被攻擊的對 象。 2. 刻意排擠、孤立被害人 Ex:集 體把被害人從好友名單上刪 除、成立「反 OOO 社團」。 資料來源: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陳素貞、劉世閔 (2010);陳茵嵐、劉奕蘭(2011),由研究者整理。 由上表得知,網路霸凌行為即利 用網際網路、電子布告欄 BBS、blog、 facebook、e-mail、手機等電子通訊系 統,透過文字、圖片、影片、個人訊 息等方式,造成被害人身心傷害,產 生負面影響。所謂「明槍易躲,暗箭 難防」,若傳統霸凌視為有形的明槍, 網路霸凌則是無形的暗箭,跨越了學 校的藩籬,難以防範和規避(陳素貞、 劉世閔,2010)。因其空間與時間已不 再侷限在校園裡及上課時間,霸凌者 看不見被害人的反應與情緒,也無法 立即知道傷害的結果,再加上網路匿 名性,因此,網路霸凌的行為比傳統 霸凌行為更具殺傷力。

三、網路霸凌對被霸凌者的影

筆者整理蔡雅惠(2013)、劉念肯 (2013)資料,歸納出網路霸凌有三 個主要特徵: 1. 隨時隨地:只要能連上網路,網路 的無空間、時間限制,使得被霸凌 者時時刻刻遭受霸凌。 2. 加害者的力量:只要透過網路,任 何人都可進行網路霸凌。 3. 網路匿名身分的掩護:透過虛擬身 分使得言論更不受道德約束。 因網路霸凌有上述之可怕力量, 故網路霸凌行為對被霸凌者的殺傷力 不容小覷。以下為網路霸凌對被霸凌 者的常見影響(曾琬雅、張高賓, 2009;Hinduja & Patchin, 2010):

1. 心靈受創:心理產生恐懼、緊張、 焦慮、悲傷、沒自信、不相信任何 人。 2. 心理疾病:憂鬱症、躁鬱症、人群 恐懼症。 3. .生理疾病:頭痛、失眠、腸躁症、 厭食症、暴食症。 4. 產生輕生念頭:自殘、自殺。 5. 行為改變:學業成績低落、人際疏 離、報復行動、攻擊行為、自甘墮 落(酗酒、吸毒) 。

(3)

綜合以上,最典型被霸凌者的心 理影響為焦慮、敏感、低自尊、高沮 喪、時常感到不快樂、呈現出不安的 神態、顯得孤獨等,甚至引起身體的 疾病,更嚴重者選擇結束生命。無論 是傳統霸凌或是網路霸凌均會對被霸 凌者身心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但網 路霸凌傳播速度之快速,有可能在受 害者得知前,已廣泛流傳,小至數人, 大至全國、全球,對受害者的傷害。

四、被網路霸凌因應方式之相

關研究

網路霸凌帶給被霸凌者的影響, 不僅僅是生活上的改變,更深入且持 續的是心靈上的傷害。Mcloughlin、 Meyricke 及 Burgess (2009)曾調查被 網路霸凌者的感受,有 40%的人覺得 難過、沮喪、悲傷以及受到傷害;30% 的人感到排斥且沒有安全感;20%的 人覺得憤怒、厭惡或失望;僅 10%的 人沒有特別感覺。由此調查可知,大 多數的網路霸凌受害者其心理的波動 極大,且多為負向情緒與反應。若網 路霸凌受害者之身心狀態未能受到處 理,長期下來極可能影響整體身心狀 況,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因此網路 霸凌受害者在面對網路霸凌時,其因 應的方式更顯重要。 以下為筆者整理目前對於被網路 霸凌者在面對網路霸凌時的因應建 議,茲擷取其重點並製成表格說明如 下: 資料來源 被霸凌者的因應方式建議 Strom & Strom (2005) 1. 不回覆任何訊息,但把網 路上的訊息作為證據保 證。 2. 受害者應該避免憤怒時在 網上逗留。 桃園縣諮商心 理師公會 (2011) 1. 從情境走開。 2. 你可以不收這個「禮物」 或「垃圾」。 3. 運用認知落差,讓霸凌者 沒輒。 4. 幫助受害者接納自我、肯 定自我,發展自己的興趣 與優勢能力,進而提升受 害者的自我價值和自尊 感。 臺灣網路霸凌 之實證研究 (張仁俊、黃正 魁、劉籹君、 廖國良,2012) 1. 在被網路霸凌後留下對方 的紀錄和證據,是個好的 方法。 2. 配合好的安全策略,效果 會提升許多,像留下對方 的紀錄和證據後,再請求 警察或師長的協助。 中小學網路素 養與認知網站 (2015) 1. 勇於通報教師、家長,不 要以為自己可以處理好。 2. 若是不斷收到同學的恐嚇 威脅電子郵件或手機簡 訊,可封鎖其電子郵件地 址或手機號碼。 3. 若是不明人士任意張貼不 實言論在公開網路空間, 造成旁人誤解,則應立即 通知父母師長代為處理。 終結網路霸凌 六帖『要』 (李健民, 2014) 1. 第 1 帖「要」-要遵守法 律。 2. 第 2 帖「要」-要勇於求 助。 3. 第 3 帖「要」-要終止流 傳。 4. 第 4 帖「要」-要勇敢通 報。 5. 第 5 帖「要」-要即時處 理。 6. 第 6 帖「要」-要分開輔 導。 (續下頁)

(4)

資料來源 被霸凌者的因應方式建議 華人健康網 (洪毓琪, 2015) 楊聰才醫師提出以下原則: 1. 正面思考。 2. 包容性學習包容霸凌者的 言論、舉止。 3. 適度傾訴尋找值得信賴的 親朋好友,傾訴自己的問 題、困擾;或者相約一起 從事運動、唱歌等休閒活 動。 4. 轉移注意力培養自身的興 趣。 中時電子報 (梁惠明, 2015) 1. 立即遠離霸凌者。 2. 在霸凌者刪除不當訊息 前,存檔備份。 3. 封鎖或刪除霸凌者。 4. 將霸凌者回報網站或平 臺。 5. 諮詢律師。 6. 報警。 7. 尋求輔導。 8. 多接觸「現實」世界。 9. 加入反霸凌的組織或團 體。 10. 少用手機。 Strom 和 Strom (2005)認為 被網路霸凌者第一時間不應做出回 應,待能自我控制和意識冷靜後,再 思考如何回應或是不回應訊息。接 著,應將詳細的訊息文本和電子郵件 存取下來,以利有需要時將這些資料 提供給警察跟蹤追查。上述表格中之 網路新聞及期刊亦建議,被網路霸凌 者應遠離霸凌源,將其不當訊息存檔 備份,留下對方的紀錄和證據。若持 續受到騷擾,可封鎖或刪除霸凌者, 讓自己脫離被霸凌的情境。除此之 外,尋求協助亦為重要的處理方式, 尋求協助的對象包含,家長、朋友、 教師、警察、輔導人員或相關團體。 從心理層面來看,桃園縣諮商心 理師公會(2011)所出版之「因應霸 凌行為輔導手冊」及洪毓琪(2015) 在華人健康網建議,被網路霸凌者可 用正面的態度去面對網路霸凌,將其 視為自身成長、蛻變的動力,亦可用 包容心將網路霸凌事件看做霸凌者因 心靈自卑所產生的的嫉妒與羨慕,因 此不需要接收霸凌者的情緒反應。轉 化自我內在想法之外,亦可嘗試培養 自身的興趣以轉移注意力,進而提升 自我的價值和自尊感。

五、被網路霸凌者可參考之因

應策略

綜合以上論述,筆者認為被網路 霸凌者面對網路霸凌時,除行動上的 處理外,也需對自我心理層面進行照 護。在此提出「二不五要」策略,幫 助被網路霸凌者面對網路霸凌: (一) 不馬上回應 接收到令自己不舒服的訊息時, 心理與情緒會出現焦慮、難過、失落、 生氣或憤怒等負面情緒。失衡的身心 靈將導致當下無法清楚與理性的思 考。因此,面對網路霸凌時,應待自 我恢復冷靜後,再來決定是否對於訊 息做出回應,以及如何適當的回應。 (二) 不重複看霸凌訊息 重複地暴露在一個或多個惡意散 播的文字、圖片或影片下,將使被網 路霸凌者無法脫離霸凌環境,不停的 在負面思考及負面情緒中纏繞,找無 出口。因此,被網路霸凌者面對網路 霸凌時,應轉移注意力,不重複看霸 凌訊息。

(5)

(三) 要保留訊息 接收到霸凌訊息時,應立即將之 截取或保留下來,以利後續採取法律 或處置時,相關單位能夠依據訊息找 出霸凌來源,保護被網路霸凌者的權 益。 (四) 要離開網路環境,做其他的活動 持續停留於網路環境中,便會增 加看見霸凌訊息的機會,陷入負面情 緒的螺旋圈中。因此,建議被網路霸 凌者可將注意力放置於工作、運動、 與他人約會或其他無網路的活動中, 進而轉移自我的生活重心。 (五) 要告訴別人這個事件 網路霸凌的渲染便利且快速,被 網路霸凌者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因 此,被網路霸凌者應告訴他人自己正 身受網路霸凌事件,無論是家長、學 校老師、警察、相關單位,或是朋友 皆可。 (六) 要與他人進行談話 自我承受的孤獨及單一的思考方 向,無法將自己從負面情緒及負面思 考中抽離出來,亦難以將自己導往正 向思考。因此,受到網路霸凌時,應 尋求身旁朋友、家人或專業諮商人員 之協助,從與他人的談話中發洩自我 情緒,亦可接收不同的思考模式與方 向。 (七) 要相信自己 網路霸凌之訊息多數浮誇而盲 從,因此受到網路霸凌時,可將其訊 息視為無可信度的資訊,找出自我值 得肯定的地方,加以讚許自己。若情 況許可,亦可嘗試包容、正面的態度 面對網路霸凌,將其視為自身成長與 學習的動力。

六、結語

在這個鼓勵發言、勇於闡述自我 想法的世代中,網路扮演著公開、傳 遞資訊的管道,帶來許多公平正義的 益處,卻也讓網路霸凌成為時代趨勢 下的產物之一。筆者考量現有之資 料,對於被網路霸凌者在面對網路霸 凌時,自身可採取的因應策略之建議 較少,因此整理出「二不五要」的策 略。然除被網路霸凌者自身的因應處 理之外,社會及學校上對於網路霸凌 的預防環境建構亦極為重要。唯有外 在環境的建構與內在的因應策略同步 進行,才能避免網路霸凌再次造成生 命的消逝,產生令人惋惜的結果。 參考文獻  中 小 學 網 路 素 養 與 認 知 網 站 (2015)取自https://eteacher.edu.tw/  李健民(2014)。「我要網路, 不要霸凌」網路安全宣導影片【薔薇 騎士】首映。【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取自http://4fun.tw/kOOM

(6)

 洪毓琪(2015年4月23日)。楊又 穎死於網路霸凌!醫:4招破解。華 人健康網。取自http://4fun.tw/XHlD  曹敏吉(2010年12月4日)。下載 情敵照片罵婊姐挨告。聯合報,B2 版。  張仁俊、黃正魁、劉籹君、廖國 良(2012)。臺灣網路霸凌之實證研 究 。 資 訊 與 管 理 科 學 , 5 ( 1 ) , 31-55。  許若綉(2013)。臺南市國小高 年級學童電子通訊科技使用行為與 網路霸凌行為之現況調查(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 統。  梁惠明(2015年4月27日)。10 招教你對付[網路霸凌]。中時電子 報 。 取 自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 ws/20150427001861-260405  陳茵嵐、劉奕蘭(2011年9月)。 e 世 代 的 攻 擊 行 為 : 網 路 霸 凌 (Cyber-Bullying)。「E世代重要議 題:人文社會面向研討會」發表之論 文 ,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D302會議室。  陳素貞、劉世閔(2010)。「明槍 易躲,暗箭難防」:論校園網路霸凌。 國教新知,57(4),2-3。  陳立妍(2015年4月23日)。韓版 楊又穎 崔真實也因網路謠言崩潰自 縊 。 自 由 時 報 電 子 報 。 取 自 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 s/1296309  黃雅梅(2014)。大學生自我概 念、情緒智能與網路霸凌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嘉義縣。  曾琬雅、張高賓(2009)。現實 治療團體諮商對受霸凌國中生自我概 念與憂鬱情緒之效果研究。家庭教育 與諮商學刊,11,105-129。  劉念肯(2013)。網路霸凌的特 徵與課題。諮商與輔導,336,2-3。  蔡雅惠(2013)。高中職學生網 路霸凌影響因素模式驗證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臺東縣。

 Hinduja, S., & Patchin, J. W. (2010). Cyberbullying: Indentification,prevention,and response . (Cyberbullying Research Cent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cyberbullying.us/Cyberbull ying_Identification_Prevention_Respon se_Fast_Sheet.pdf

 McLoughlin, C., Meyricke, R., & Burgess, J. (2009). Bullies in cyberspace: How rural and regional Australian youth perceive the problem of cyberbullying and its impac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Innovation in Rural Education

Improving Equity in Rural Education, Australia: SIMERR National Centre,

178-186.

 Strom, P. S., & Strom, R. D. (2005). When teens turn cyberbullie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由於較大型網路的 規劃必須考慮到資料傳 輸效率的問題,所以在 規劃時必須將網路切割 成多個子網路,稱為網 際網路。橋接器是最早

4.促進部分工時勞工受到公平對待:日本在 2008 年共有 1407 萬人從事部分 工時,約占全體勞工的 26.1%。而這些部分工時勞工不僅是補充角色,更承擔職 務責任,其付出卻未被等量對待。因此,2008

 眼睛是心靈之窗,心靈是眼神之源。在眼球後方 感光靈敏的角膜含有 1.37 億個細胞,將收到的信 息傳送至腦部。這些感光細胞,在任何時間均可 同時處理

而使影像設計工具在操作時呈現非預設的結果。為此操作者可以利用重設 Photoshop 軟體

霸凌類型 □毆打 □勒索 □孤立、排擠 □恐嚇、威脅 □謾罵、嘲笑. □謠言中傷 □黑函 □開黃腔

作為 19 世紀最傑出的藝術家,梵高熱愛生活卻倍 感艱辛。他的畫像目光鮮明,紅髮、紅鬍子、稜角 分明的臉,浮現躁鬱不安的心情,從畫作中看到他

以上技能的 技能的 技能的發展 技能的 發展 發展和應用 發展 和應用 和應用皆可以 和應用 皆可以 皆可以 皆可以獨立 獨立 獨立 獨立或綜合 或綜合

在強化道德的懲戒功能的時候,客觀上,也減低了對信徒的吸 引力。這是一方面。然而,若換一個角度論之,五種姓理論在 心性論方面也有足於啟示後學者,最突出的是將眾生本身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