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地政務解除後金門血緣性聚落的發展:以古邱、埔後為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戰地政務解除後金門血緣性聚落的發展:以古邱、埔後為個案研究"

Copied!
1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五屆碩士論文. 戰地政務解除後金門血緣性聚落的發展: 以古邱、埔後為個案研究. 指導教授:陳國川 研 究 生:陳慧萍. 中華民國一○五年七月.

(2)

(3) 中文摘要 金門傳統聚落以血緣性聚落為主,經歷傳統聚落時期(1945 年以前)、戰地政 務時期(1945 年-1991 年)與戰地政務解除後(1991 年至今)三個時期,居民的經 濟、社會生活受生活環境影響而變遷。戰地政務解除後,人口流動頻繁,古邱、 埔後均為倚賴金城鎮城區生活機能的血緣性聚落,然而埔後聚落成為人口移入區, 擴張顯著;古邱聚落為人口移出區,維持原有聚落規模。本文採用「生活方式」 為研究概念,從經濟及社會生活探討原本規模相似的兩個血緣性聚落,在戰地政 務解除後聚落規模擴張的差異下,兩者發展的異同。 經濟生活方面,傳統聚落時期,古邱、埔後居民維生方式為農耕,聚落維持 小規模;戰地政務時期,國家力量管制使人口遷移停滯,大量國軍的湧入成為地 方經濟發展的出口;戰地政務解除後,兩聚落居民的就業結構均以第三級產業為 主,農業式微,土地從必要的維生條件中解放,隨著區位轉變與土地政策改革, 埔後聚落既有農地轉為大片建地;古邱聚落則在區位的轉移下人口外移嚴重。 社會生活方面,傳統聚落時期,兩聚落的社會組織強調包覆生產資源(勞力、 土地)的功能,宗族為古邱、埔後聚落主要的社會組織,廟宇以「境」界劃分建 構出居民的生活空間。戰地政務前期,地方祭祀活動均不興盛,戰地政務後期, 居民經濟生活改善,祭祀活動恢復生機;戰地政務解除後,兩聚落的社會生活差 異逐漸擴大。就變異的共同部分來看,宗族組織部分,此時期經濟生活不再倚賴 土地生產,土地從「祖業」轉換成「可置換/買賣」的資源;廟宇組織部分,隨 著現代化與市鎮化,境界與「神明靈力」亦面臨衝擊。但聚落的宗族組織與廟宇 祭祀組織並非隨著聚落解構而消失,由於現代社會對人際社會網絡的依賴,聚落 內與聚落間的互動聯繫反而變得更加密切,本文借用「社會資本」的概念,將社 會關係視為個人資本的累積,詮釋在經濟生活與產權觀變遷下,社會網絡成為新 的「維生方式」 ,兩聚落居民藉由不同的社會網絡形式推動聚落發展,塑造不同的 區域特色。 關鍵詞:血緣性聚落、生活方式、古邱、埔後. I.

(4) II.

(5)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in Kinmen was mainly based on consanguinity. Guqu and Puhou all depend on the consanguineous settlement in Jincheng Township to maintain life functions. After removing government affairs in the battlefield,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become frequent. In this study, "life style" serves as concepts for research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originally similar scales in these two consanguineous settlements in the perspectives of development after removing the government affairs in battlefields. As for economic life perspective, i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time period, residents in Guqu and Puhou mainly lived by agriculture and the settlement was limited in small scale. During the War Zone Administration period, control of government power made the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stagnate and large amount of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flew in and became the exit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removing government affairs in battlefield,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residents in two settlements both have been mainly tertiary sector, which indicates the declines of agriculture. Lands were liberated from the essential subsistence conditions. As the alteration of niche and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land policy reform, the existing farmlands have become large amount of building sites. The settlement in Guqu suffered from severe emigr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niche transfers. As for social life perspective, i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time period,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two settlements emphasize to cover the functions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labors, lands). Patriarchal lineage is the main social organization in Guqu and Puhou. Temples use "territory" boundary lines to divide the living space of residents into different regions. In Pre-War Zone Administration, religious festivals were not so prosperous. However, in Post-War Zone Administration, religious festivals recovered vitality. After the lifting of war zone administr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cial lives in the two settlements have become larger and larger. III.

(6) As for patriarchal lineage organization part, economic lives in this time no longer can depend on the productions from lands. Lands became "replaceable / trading" resources rather than "ancestral assets". As for temple organization part, as the modernization and town-formation phenomenon, territory borders and "the spiritual power of god and goddess" also faced impacts. However, the existing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settlement would not disappear as the deconstruction of settlement; and because the modern society over-relies on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social networking, the interactions within and outside the settlement became closer instead. This study refer to the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to regard social relationship as accumulation of individual capital, and then turn social networking into a new “Livelihood Style” so that the residents in two settlements can advance settlement develop and create a region with unique features through different forms of social networking. keyword: consanguineous settlements, life style, Guqu, Puhou. IV.

(7)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緣起...............................................................................................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區域.............................................................................................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19 第二章 古邱、埔後居民的生活環境與維生方式變遷.........................................21 第一節 傳統聚落發展時期.............................................................................21 第二節 戰地政務時期.....................................................................................51 第三節 戰地政務解除後.................................................................................66 第四節 區位、政策與土地利用變遷.............................................................71 第五節 小結.....................................................................................................85 第三章 古邱、埔後居民的生活環境與宗族組織變遷...........................................87 第一節 宗族組織與宗族社會.........................................................................87 第二節 戰地政務解除前古邱宗族組織的發展.............................................89 第三節 戰地政務解除前埔後宗族組織的發展...........................................100 第四節 戰地政務解除後古邱、埔後宗族組織的變遷............................... 112 第五節 小結...................................................................................................131 第四章 古邱、埔後居民的生活環境與廟宇組織變遷.......................................133 第一節 境廟與祭祀圈...................................................................................133 第二節 戰地政務解除前古邱村廟的祭祀圈與祭祀活動...........................135 第三節 戰地政務解除前埔後村廟的祭祀圈與祭祀活動...........................146 第四節 戰地政務解除後聚落廟宇的祭祀圈與祭祀活動變遷...................149 第五節 古邱、埔後的社會組織與聚落發展...............................................162 第六節 小結...................................................................................................170 第五章 結論...........................................................................................................172 參考文獻...................................................................................................................174. V.

(8) 圖次 圖 1-1-1 圖 1-1-2 圖 1-1-3 圖 1-3-1 圖 1-3-2 圖 1-3-3 圖 1-3-4 圖 1-3-5 圖 2-1-1 圖 2-1-2. 金門島血緣性聚落分布圖(民國 39 年至 44 年) .................................2 金門縣歷年社會增加與自然增加變化圖(民國 70 至 102 年)... ........4 金門縣歷年設籍人口變化圖(民國 70 年至 103 年) ...........................4 金門縣鄉鎮行政區域圖 ...........................................................................12 古邱及鄰近聚落分布圖 ...........................................................................15 古邱聚落圖 ...............................................................................................16 埔後及鄰近聚落分布圖 ...........................................................................18 埔後聚落圖 ...............................................................................................19 金門島各聚落拓墾時期...........................................................................23 金門島等高線地形圖 ...............................................................................25. 圖 2-1-3 圖 2-1-4 圖 2-1-5 圖 2-1-6 圖 2-1-7 圖 2-1-8 圖 2-2-1 圖 2-2-2 圖 2-2-3. 古邱聚落地形圖 .......................................................................................26 埔後聚落地形圖 .......................................................................................27 金門地質分布圖 .......................................................................................29 金門縣土壤分布圖 ...................................................................................29 金門縣氣候圖(民國 43 至 94 年) .......................................................30 傳統農作輪作表 .......................................................................................34 金門歷年蔬菜種植面積(民國 50 年至 80 年)...................................54 金門農作物耕作面積及產量變遷(民國 50 年至 80 年)...................57 古邱聚落農作輪作表 ...............................................................................58. 圖 2-3-1 圖 2-4-1 圖 2-4-2 圖 2-4-3 圖 2-4-4 圖 2-4-5 圖 2-4-6 圖 2-4-7 圖 2-4-8 圖 2-4-9. 金門縣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變化(民國 61 年至 100 年) .............67 金門明代官道簡圖 ...................................................................................71 古邱交通節點示意圖 ...............................................................................75 埔後交通節點示意圖 ...............................................................................75 古邱、埔後聯外交通路線圖 ...................................................................76 古邱聚落土地使用各項目筆數統計(民國 38 年) .............................82 古邱聚落邊界變遷...................................................................................83 古邱聚落土地持有分布 ...........................................................................83 埔後聚落土地使用項目統計(民國 38 年) .........................................83 埔後聚落邊界擴張 ...................................................................................84. 圖 2-4-10 圖 3-2-1 圖 3-2-2 圖 3-3-1 圖 3-3-2 圖 3-4-1 圖 3-4-2 圖 3-4-3 圖 3-4-4. 埔後聚落土地持有分布 .........................................................................84 古邱陳氏世序與歷代人數統計圖 ...........................................................93 古邱陳氏家廟位置與陳氏宗族房份分布圖 ...........................................99 埔後陳氏世序與歷代人數統計圖 .........................................................104 埔後陳氏家廟位置與陳氏宗族房份分布圖 ......................................... 110 古邱陳氏宗族食頭桌次分配表 ............................................................. 118 埔後陳氏宗族食頭桌次分配表 ............................................................. 119 戰地政務前期古邱陳氏宗族關係圖.....................................................126 戰地政務後期古邱陳氏宗族關係圖 .....................................................126 VI.

(9) 圖 3-4-5 圖 3-4-6. 戰地政務解除後古邱陳氏宗族關係圖 .................................................126 戰地政務前(後期)埔後陳氏宗族關係圖 ..............................................127. 圖 3-4-7 圖 3-4-8 圖 4-2-1 圖 4-2-2 圖 4-3-1 圖 4-4-1 圖 4-4-2 圖 4-4-3 圖 4-4-4 圖 4-4-5. 戰地政務解除後埔後陳氏宗族關係圖 .................................................127 金門「十三陳」分布圖 .........................................................................128 古邱聚落廟宇位置圖.............................................................................137 古邱回龍宮五營位置分布及遶境圖 .....................................................140 民國 39 年埔後聚落範圍與雙忠廟五營分布圖 ...................................148 戰地政務解除後埔後雙忠廟的五營分布與繞境路線 .........................151 戰地政務解除後埔後雙忠廟歷年繳交丁口錢情形 .............................153 戰地政務解除後埔後雙忠廟歷年捐獻人數比 .....................................153 戰地政務解除後埔後雙忠廟歷年捐獻金額圖 .....................................154 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捐獻成員數比例圖(民國 104 年) .................159. 圖 4-5-1 圖 4-5-2. 傳統血緣性聚落的祭祀空間.................................................................163 古邱、埔後聚落的社會網絡模式 .........................................................167. VII.

(10) 照片次 照片 3-2-1 照片 3-2-2 照片 3-2-3 照片 3-2-4 照片 3-3-1 照片 3-3-2 照片 3-3-3 照片 3-3-4 照片 4-2-1 照片 4-2-2. 古邱陳氏家廟內匾額(一).................................................................99 古邱陳氏家廟內匾額(二).................................................................99 古邱陳氏家廟.........................................................................................99 銀浯古邱陳氏家廟重建誌.....................................................................99 埔後陳氏家廟內匾額(一)...............................................................110 埔後陳氏家廟內匾額(二)...............................................................110 埔後陳氏家廟.......................................................................................110 埔後陳氏家廟捐獻芳名錄...................................................................110 古邱回龍宮...........................................................................................136 古邱天官府...........................................................................................136. 照片 4-2-3 照片 4-2-4 照片 4-2-4 照片 4-2-5 照片 4-4-1. 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136 龍巖廟(今回龍宮)與天官府香火牌...............................................136 古邱回龍宮重建捐獻芳名誌(民國 53 年).....................................143 古邱回龍宮重建捐獻芳名誌...............................................................143 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安符...................................................................159. VIII.

(11) 表次 表 1-1-1 表 1-1-2 表 1-1-3 表 1-1-4 表 1-1-5 表 1-3-1 表 1-3-2 表 1-3-3 表 2-1-1 表 2-1-2. 金門傳統聚落戶數統計百分比(民國 39 年至 44 年) ........................... 3 金門島四鄉鎮年平均社會增加率(民國 81 年至 102 年) ..................... 5 金寧鄉各村里每年 12 月份統計社會增加率(民國 96 年至 103 年) ... 5 古邱與埔後之居宅數 ................................................................................... 6 古邱與埔後戶數變化 ................................................................................... 6 古邱與埔後的行政區域變革...........................................................,.........13 古邱及其鄰近聚落的戶數(民國 39 年至 44 年) ................................. 14 埔後及其鄰近聚落的戶數(民國 39 年至 44 年) ................................. 17 金門各月風向統計表 ................................................................................. 31 古邱聚落水潭名稱與規格表 ..................................................................... 32. 表 2-1-3 表 2-1-4 表 2-1-5 表 2-1-6 表 2-1-7 表 2-1-8 表 2-1-9 表 2-1-10 表 2-2-1. 埔後聚落水潭名稱與規格表 ..................................................................... 34 埔後歷代下南洋之人數統計表 ................................................................. 42 古邱歷代下南洋之人數統計表 ................................................................. 43 古邱與埔後下南洋的人數統計表(民國 37 至 39 年) ......................... 43 古邱與埔後下南洋的戶數統計表(民國 37 至 39 年) ......................... 43 珠山村一個小家庭每月生活預算表(民國 18 年) ............................... 44 古邱、埔後及鄰近聚落人口戶數調查統計表 ......................................... 46 古邱、埔後及鄰近聚落栽種鴉片統計表 ............................................... 47 金門島軍事防禦建構工程表 ..................................................................... 51. 表 2-2-2 表 2-2-3 表 2-2-4 表 2-2-5 表 2-2-6 表 2-2-7 表 2-3-1 表 2-3-2 表 2-3-3 表 2-3-4. 金門高粱作物生產量 ................................................................................. 53 金門歷年商店總數表(民國 43 年至 52 年) ......................................... 61 古邱聚落營業時間與經營內容整理表 ..................................................... 62 古邱、埔後戶數及人口變遷統計表 ......................................................... 63 古邱聚落居民就業情形(民國 50 年至 60 年) ..................................... 64 埔後聚落居民就業情形(民國 60 年至 70 年) ..................................... 65 古邱、埔後聚落戶口及人口變化情形 ..................................................... 68 埔後聚落戶口及人口變化情形 ................................................................. 68 古邱人口就業情形(民國 83 年) ........................................................... 68 埔後營建公司列表.....................................................................................69. 表 2-3-5 表 2-4-1 表 2-4-2 表 2-4-3 表 2-4-4 表 2-4-5 表 3-2-1 表 3-3-1 表 3-3-2. 埔後聚落經營店家或公司列表 ................................................................. 70 金城鎮城區周邊之社區(民國 60 年至 71 年).....................................73 古邱與埔後聚落與鄰近區域的中心性 ..................................................... 75 金門縣都市計畫面積表 ............................................................................. 79 古邱土地持有數量統計 ............................................................................. 83 埔後土地持有數量統計 ............................................................................. 84 古邱陳氏世序與歷代人數統計 ................................................................. 93 埔後陳氏世序與男丁數統計(第 1 至第 7 世) ................................... 102 埔後陳氏世序與人數統計(第 8 至第 24 世) ..................................... 104 IX.

(12) 表 3-3-3 表 3-3-4. 埔後陳氏族人歷代移出地 ....................................................................... 106 埔後陳氏宗族歷代擔任生員、任官職與從軍人數及比例統計表 ....... 107. 表 3-3-5 戰地政務時期古邱、埔後的宗族組織 ................................................... 112 表 3-4-1 古邱歷年丁錢金額的變化 ....................................................................... 113 表 3-4-2 古邱、埔後家廟重修、重建與奠安統計表 ........................................... 114 表 3-4-3 古邱陳氏大房歷年做頭次數與食頭年節(民國 28 年至民國 103 年) ..................................................................................................................................... 117 表 3-4-4 埔後陳氏歷年做頭次數與食頭年節(民國 88 年至民國 103 年) ..... 118 表 3-4-5 古邱、埔後聚落的家廟組織前後比較 ................................................... 120 表 3-4-6 埔後聚落金門地區與臺灣、南洋地區捐獻金額整理 ........................... 123 表 3-4-7 金門「十三陳」輪值與股份 ................................................................... 129 表 3-4-8 金門陳氏宗親會年度活動 ....................................................................... 130 表 4-2-1 表 4-2-2 表 4-2-3 表 4-2-4 表 4-2-5 表 4-3-1 表 4-4-1 表 4-4-2 表 4-4-3. 民國 104 年古邱聚落廟宇 ....................................................................... 136 民國 53 年古邱龍巖廟丁口錢收取統計表 ............................................. 142 民國 53 年古邱龍巖廟樂捐芳名錄整理 ................................................. 142 民國 73 年古邱回龍宮捐獻芳名錄統計表 ............................................. 143 民國 73 年古邱回龍宮捐獻金額統計表 ................................................. 145 埔後聚落廟宇 ........................................................................................... 147 戰地政務解除後古邱、埔後村廟的變遷整理表 ................................... 150 民國 102 年古邱回龍宮「頭家」輪值成員比例 ................................... 151 埔後雙忠廟頭家輪值表 ........................................................................... 152. 表 4-5-1 表 4-5-2. 古邱、埔後社會組織的網絡變化情形 ................................................... 164 古邱、埔後陳氏宗族之土地暨各項社會組織委員會比例表 ............... 167. X.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緣起 一、金門血緣性聚落 傳統地域社會聚合人群的關係,可分為血緣、地緣或業緣。臺灣傳統社會的 研究,莊英章以竹山鎮為案例指出臺灣早期移民依地緣組織凝聚空間內不同姓氏 的居民,而後逐漸發展出血緣組織(莊英章,1977)。而金門的傳統聚落則延續 華南宗族社會的特色,以血緣關係為主。 金門位居中國福建省九龍江口外,與廈門僅隔數公里海域相望,遂成為中國 福建沿海人口外溢的移入區。受地理位置影響,金門聚落開發紀錄甚早,一說始 於東晉,一說始於唐代,1但依金門現存各姓氏的族譜紀錄,殆至明初,設千戶 所、巡檢司,金門方建立穩定的政治與防禦組織,進入移民的興盛時期。鄭振滿 依明清時代中國東南沿海的家族特色,指出地方社會經由宗族組織掌握資源分配, 血緣為建構地方人際關係的主體(鄭振滿,1992);明朝後期,祠堂的興建成為 宗族精神層次的具體呈現,結合族產、譜牒,成為宗族的三大標誌(陳支平、徐 泓,2008)。移民之漢人延續原鄉的社會結構,金門血緣性聚落內則透過家廟、 族譜與祖先祭祀活動連結內部成員,外則興建境廟,依五營劃分「境」界,構築 出內與外、我群與他群的防禦的完整生活空間。 這樣的聚落型態延續至民國以後,若一聚落內,具宗族系譜關係的單一姓氏 居民數佔超過 50%者視為單姓的血緣性聚落,其他為非血緣性聚落,則依李錫 祥(1997)於民國 39 年至民國 44 年之聚落與戶籍資料統計,金門島 111 個傳統 聚落單姓血緣村達 82 個。2(如圖 1-1-1)占傳統聚落比例為 74%,顯示金門血 緣性聚落遍布之事實。非由單姓構成的非血緣姓聚落儘管沒有宗族人數上的優勢, 但血緣仍是聚合人群的重要因素,部分非血緣性聚落亦建有家廟,金門全島家廟 合計 168 座,結合各庄境廟明確的空間劃分,經居民長時間日常生活的實踐,形 成金門島獨特的傳統聚落型態。. 1. 根據《金門縣志》內文,東晉時代五胡亂華,於晉元帝建武年間(317)有六姓(蘇、陳、吳、 蔡、呂、顏)避亂至金門開墾;唐代有牧馬侯陳淵,率領十二姓(蔡、許、翁、李、張、黃、王、 呂、劉、洪、林、蕭)至金門開墾。(金門縣政府,1992:103) 2 資料來源為李錫祥(1997)整理民國 39-44 年的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戶籍登記簿資料,共有 82 個血緣性聚落中,其中「雙打街」已無存。 1.

(14) 圖 1-1-1 金門島血緣性聚落分布圖(民國 39 年至 44 年). 2. 資料來源:李錫祥整理自民國 39 年-44 年「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戶籍登記簿」資料(李錫祥,1997)。. 圖 1-1-1 金門島血緣性聚落分布圖(民國 39 年-44 年).

(15) 金門傳統聚落的規模,依民國 39 年至民國 44 年共計 109 個聚落的戶數資料 分析如下(表 1-1-1): 表 1-1-1. 金門傳統聚落戶數統計百分比(民國 39 年至 44 年). 項目. 血緣性聚落 (共 82 個). 非血緣性聚落. 小計. (共 25 個). 0-10 戶. 17.28%. 4.00%. 小. 11-20 戶. 18.52%. 20.00%. 規. 21-30 戶. 16.05%. 模. 31-40 戶. 11.11%. 12.00%. 41-50 戶. 2.47%. 4.00%. 51-60 戶. 7.41%. 8.00%. 中. 61-70 戶. 3.70%. 4.00%. 規. 71-80 戶. 1.23%. 模. 81-90 戶. 6.17%. 0.00%. 91-100 戶. 1.23%. 0.00%. 101-200 戶. 7.41%. 20.00%. 大. 65.43%. 19.75%. 規 模. 20.00%. 62.72%. 4.00%. 17.88. 14.81% 201 戶以上. 7.41%. 總計. 小計. 19.41 4.00%. 100%. 100%. 資料來源:李錫祥(1997) 。 〈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 理所碩士論文。. 由上述統計可知,金門的傳統聚落,包含血緣性與非血緣性聚落,均以小規 模聚落為主。 二、外來人口移入血緣性聚落 民國 45 年,金門進入戰地政務時期,國家力量主導地方發展,聚落從居民 的日常生活空間轉為戰地防禦空間。政府於金門推行一連串的土地改革,包含民 國 41 年土地重測,民國 53 年至民國 55 年開始推動的農地重劃,將原本由宗族 組織包覆的「地」的社群產權觀,導向以個人為主的產權觀(劉名峰,2014:233)。 同時,數萬名國軍進駐金門,不僅帶來商業需求,地方社經結構均面臨新的衝擊。 3.

(16) 民國六十年代,政府鼓勵興建國宅,如金城鎮在政府的規劃下,陸續興建金城新 莊、鳳翔新村、富康新莊、安和新村、和平新村等新式住宅區(金門縣政府,1992: 257),傳統聚落內部亦興起新式水泥建築,人口流動漸趨頻繁。民國 81 年戰地 政務解除,金門積極推動觀光發展、地方建設和社會福利制度,隨著經濟生活與 社會價值觀的變遷,土地買賣成為普遍現象,加上戶口遷移管制寬鬆,導致大量 外來人口移入傳統聚落。(圖 1-1-2、圖 1-1-3). 10,000 8,000 6,000 4,000. 社會增加. 2,000. 自然增加. 0 -2,000. 70 72 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100 102. -4,000. 圖 1-1-2. (單位:人) 金門縣歷年社會增加與自然增加變化圖(民國 70 至 102 年). 資料來源:金門縣政府主計室(2013) 。 《統計年報》 。金門:金門縣政府。.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 70. 圖 1-1-3. 72. 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金門縣歷年設籍人口變化圖(民國 70 年至 103 年). 98 100 102. (單位:人). 資料來源:金門縣政府主計室(2013) 。 《統計年報》 。金門:金門縣政府。. 根據民國 81 年至 102 年的金門縣《統計年報》 ,顯示金門島四個鄉鎮中,社 會增加率以金寧鄉為首(如表 1-1-2) ,而金寧鄉各村里之社會增加人數居首位者 為金寧鄉之湖埔村(如表 1-1-3)。 4.

(17) 表 1-1-2. 金門島四鄉鎮年平均社會增加率(民國 81 年至 102 年). 編號. 村里. 平均社會增加率(‰). 1. 金城鎮. 45.3. 2. 金寧鄉. 60.9. 3. 金湖鎮. 38.3. 4. 金沙鎮. 46.9. 資料來源:整理自金門縣政府歷年《統計年報》(1992-2013)。. 表 1-1-3 村里別. 金寧鄉各村里每年 12 月份統計社會增加率(民國 96 年至 103 年). 103 年 102 年 101 年 100 年 99 年. 98 年. 97 年. 96 年 平均社會增. (‰) (‰) (‰) (‰) (‰) (‰) (‰) (‰) 加率(‰). 湖埔村 48.00. 24.72. 7.97. 10.39. 9.33. 36.38. 22.36. 13.11. 21.53. 盤山村 23.89. 10.26. 19.49. 12.00. 18.81. 28.40. 13.39. 22.03. 18.53. 安美村 36.36. 11.26. 6.65. 10.48. 4.33. 12.72. 16.93. 1.18. 12.49. 榜林村 2.71. 7.70. 16.87. 19.54. 10.72. 15.26. 12.08. 14.06. 12.37. 后盤村 0.47. 3.41. 1.99. 2.69. 0.41. 5.79. 4.23. 2.74. 2.72. 古寧村 0.92. 0.75. 0.80. 0.37. 0.98. 2.69. 0.59. 0.77. 0.98. 資料來源:整理自金門縣政府民政處統計資料 http://web.kinmen.gov.tw/Layout/sub_A/NodeTree.aspx?path=3375(瀏覽日期: 2015.11.10). 湖埔村為金城鎮下轄之「村里」層級的行政區,位居金城鎮城區北側,涵蓋 湖下、東坑、埔後、埔邊、頂埔下、下埔下六個聚落,其中位居金城鎮北側的埔 後聚落,住宅擴張與居民數量增加情形尤為顯著。埔後原由陳姓之組成的血緣性 聚落,根據民國 39 年至 44 年的戶口調查,在地居民僅有 14 戶,人口數 80 人, 建築物僅約 10 餘棟;在地居民仍維持約 19 至 22 戶的規模;民國 70 年代,有別 於傳統閩南式建築的新式建築物於聚落內、外側漸次鋪展擴張;民國八十年代, 外地人口搬遷入住頻率漸趨顯著,居民數量增加,至民國 102 年埔後聚落的建築 物已擴增至兩百餘棟。新起的建築物突破聚落村廟的「境」界,甚至跨越政府劃 定之自然村界,加上大量外來人口移入,衝擊聚落原有的聚落景觀與生活方式。 不過,金門縣傳統聚落的景觀變化並非均質分布。金城鎮城區為金西島發展 核心,經實地訪查發現,位於金城鎮城區周邊的古邱聚落,其條件與埔後聚落相 5.

(18) 似,發展卻不同。金城鎮古邱聚落與金寧鄉埔後聚落的共通點有三:第一,皆為 血緣性聚落;第二,於傳統聚落時期之規模接近;第三,皆位於西半島,生活機 能仰賴金城鎮城區。民國 80 年,兩聚落實際居住人口均只有 80 餘人,至民國 104 年,埔後從 14 戶迅速發展為近 400 戶的大型聚落,門牌申請至 206 號(統 計至民國 103 年底),擴張速度在金門傳統聚落中相當可觀;而古邱儘管有住屋 翻新,民國 103 年戶數成長至 78 戶,但門牌僅有 28 號,聚落仍維持數十年來的 規模(表 1-1-4、表 1-1-5)。從兩個聚落的擴張落差,顯示金門聚落發展明顯的 區域差異。. (單位:棟). 表 1-1-4 古邱與埔後之居宅數 年份. 聚落. 古邱. 埔後. 民國 46 年. 24. 22. 民國 53 年. 31. 19. 民國 66 年. 22. 21. 民國 102 年. 28. 157*. 註*:計算標準為金門門牌電子地圖查詢系統中「標有門牌號碼」之建築物。 資料來源:許如中(1959) 。 《新金門志》 。金門:金門縣政府;金門縣文獻委員會編(1968) 。 《金 門縣志》 。金門:金門縣政府;金門縣政府(1992) 。 《金門縣志》 。金門:金門縣政府;金門門牌 電. 子. 地. 圖. 查. 詢. 系. 統. (. 年. 2011. 測. 繪. ,. 2014. 年. 修. 測. ). http://addressmt.tgos.nat.gov.tw/address/index.cfm?city_id=09020(瀏覽日期:2016.2.10). 表1-1-5. (單位:戶). 古邱與埔後戶數變化. 年份. 聚落. 古邱. 埔後. 民國 39-44 年. 25. 14. 民國 92 年. --. 153. 民國 100 年(12 月). 75. 336. 民國 101 年(12 月). 79. 360. 民國 102 年(6 月). 79. 374. 民國 103 年(6 月). 78. 398. 資料來源:整理自李錫祥(1997)摘錄之民國 39-44 年「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戶籍登記簿」資料; 李增德總編輯、吳俊育等撰稿(2005) 。《金寧鄉志》。金門:金寧鄉公所,頁 155;國土資訊系 統. 社. 會. 經. 濟. 資. 料. 庫. (. 年. 2012. 、. 2013. 年. 、. 2014. 年. ). http://210.65.89.57/STAT/Web/Platform/STAT_PlatformHome.aspx(瀏覽日期:2016.2.10) 6. ,.

(19) 區域特色的形成,施添福認為:「是在一系列特定歷史和地理條件下,人群 與土地、人群與人群歷經長時間的互動建構出來。」(施添福,1995)人地互動 是影響地方發展的動態過程,生活方式則是人地互動的結果,是建構在居民長時 間對環境調適、作用後的複合體,因而可視為是一個系統(夏黎明:1985) 。 「生 活方式」又可分為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兩層面,透過兩者的機能相互依賴,構築 出完整的聚落居民的生活樣貌,即為該地之區域特色。依此概念,傳統聚落時期 金門血緣性聚落在人地互動下,建構出怎樣的生活型態?當血緣性聚落從同質性 的人口,轉變為異質性的人口結構,生活型態又會產生哪些改變?既有的生活方 式必然面臨解構嗎?隨著作為聚落的外部環境的金門地區經歷傳統聚落時期、戰 地政務時期與戰地政務解除後三個時期的社會、經濟結構變化,在市鎮化的影響 下,規模維持不變的血緣性聚落,與規模擴張顯著的血緣性聚落,在經濟、社會 生活層面變化的異同,為本文欲探討的目標。 為了釐清上述的問題,本文接下來透過文獻回顧,探索前人在聚落變遷、生 活方式及金門的相關研究後,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 壹、文獻回顧 聚落作為人類生活的地方,相關研究跨越各學科領域。臺灣聚落之學術研究 早期以富田芳郎為首,著重聚落的型態分析,其後之地理學者多沿用或修正富田 的概念(施添福,1995);施添福(1995)從史料分析聚落不同時期的社會背景 結構,結合地理空間與人文景觀的變化,重構貫時的聚落演變歷程,樹立歷史地 理研究臺灣地域社會的典範。若從社會學角度分析聚落,依據楊懋春分析構成人 類社會的要素,整合其特質為具有某些共通性的人群,在特定的空間中,透過某 些共同的活動組織出我群意識(楊懋春,1976:8) 。社會學者陳紹馨(1979)從 結構功能主義研究臺灣的聚落,指出聚落透過血緣關係、地緣關係或功能關係, 整合該地區的社會關係。因此,聚落作為人類生活的空間,由複數家庭組成一個 小型社會,不論是作為居民居存的空間、或是人文展演互動的場所,其空間結構、 社會生活、機能組織皆為聚落的研究內涵。因此本文從地理學探討的聚落空間、 聚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及金門地區的聚落研究三個方向做文獻回顧。 一、聚落與空間 從聚落的空間結構探究聚落變遷者,吳連賞(1999)在以高雄市三民區的七 7.

(20) 個聚落商街為研究主題,從商街的土地利用變遷,整理出該區空間擴張的歷程, 藉此探究影響空間改變的因素及變化機制,企圖找出區域發展趨勢,與環境未來 規劃方向;葉宛錡(2001)研究高雄市阿蓮區,從生產性社會組織、祭祀圈與通 婚圈的空間變化探究聚落變遷;董毓雯(2006)研究金門地區,試圖以中地理論 建立全島商店分布與服務範圍;潘朝陽則在空間中探索文化賦予的精神性,池永 歆延續此概念,從臺中市東勢區大茅埔聚落的空間性,透過人的價值塑造、依附 的存有空間,探索地方感與鄉土情懷(池永歆,2000)。 建築學亦不乏聚落研究,如江柏煒(1999)於〈從軍事城堡到宗族聚落:福 建金門城之研究〉一文,結合建築學與歷史學的觀點,研究金門城建城初期遷入 的軍戶姓氏發展成宗族的歷程,並以宗族紀錄、史料與金門城牆的建築結構,重 構金門城的內部空間和發展脈絡。 根據上述研究,可知聚落地景的空間結構演變,反映的是地方社會、經濟、 政治等面向的歷時變化,故而空間地景的現況與轉變歷程,乃是研究聚落變遷的 重要項目。 二、聚落與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系指一地區有組織的人群,其人文活動與自然環境長期交互作用 下的產物(陳國川、施添福,1987)。當人文活動的內在思想表現於地表空間, 即構成區域的特性。透過生活方式進行區域研究如下: 夏黎明(1984)於〈大城鄉四股與尤厝的生活方式─位置與地點的解釋〉一 文,以彰化縣大城鄉四股與尤厝為例,認為位置是連結外部影響強弱的影響要素, 而地方生活方式則地區居民與地方互動、調適的複合體。從位置探討大城鄉的區 位條件差異,從中提出受偏遠區位特徵影響,非農業就業機會、資訊和社會福利 等條件無法提升,而四股與尤厝兩聚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差異,正是人地互動下, 對環境的調適及結果。 吳育臻(2000)於《新竹大隘三鄉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一書中,從新竹 縣大隘三鄉(寶山、娥眉、北埔)聚落的生活方式為研究指標,將生活方式分為 經濟生活、宗教生活與社會生活,分別從產業活動、購物圈、祭祀圈和通婚圈來 檢視三地的特色,從中探究三地的區域差異。 廖秋娥(1989)從〈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織與生活方式〉一文中指出, 宗族組織可視為一項聚落運作機能,居民透過宗族組織利用、改造環境,而空間 則為生活方式變遷的具體呈現,透過聚落型態、土地利用及生活圈三項指標,呈 8.

(21) 現在地居民人地互動的過程與區域特色。 周俊霖(1999)於〈山村的聚落發展與生活方式-奮起湖與石棹的比較研究〉 文中透過奮起湖和石棹兩個山村聚落的比較性研究,從其社會生活、經濟生活、 聚落景觀深入剖析兩聚落的生活方式差異,並探究觀光化與農作物商品化對兩聚 落的影響。文中指出,臺灣早期聚落地方的社會結合,如血緣家廟、地緣村廟以 及埤圳等水利組織,是聚落空間及土地生計的主要經營者,但後期聚落的建設卻 是由國家力量介入,如鋪設道路、建設活動中心、農地重劃等,顯示聚落空間變 遷乃至生態變動權力,都由地方逐漸轉移至國家政府,針對此現象,國家力量是 不可忽視的外部營力,然而聚落內部的主體意識、土地形態、區位條件、居民的 性格與意願亦影響聚落地生計發展,建構出聚落的地域殊相。 陳美君(1996)在〈旗後的七美移民生活方式與血緣聚落的發展〉文中,以 高雄旗後七美移民的血緣性聚落為個案,採用生態複合體模式(POET),將人 口、環境及組織等要素置於同一系統架構中,研究七美移民聚落建立的過程與演 變;並從居民的生活面向著手,採用食、衣、住、行、血緣關係、主姓優勢、通 婚關係、信仰為研究指標,以建構其生活圈和生活空間,並透過文化表徵的符號 建構信仰的意涵。最後,從漁港與交通發展,探究地方的社經變遷,說明聚落成 員因應時代變化,呈現的適應方式。 總結而言,「生活方式」包含了聚落內組織運作的人人關係,聚落內部與外 界互動的地地關係,及居民利用、適應環境的人地關係。生活方式既來自一地區 居民長時間人與地的互動,便意味著區域的特殊性與多元性,而聚落的主體意識、 居民的性格亦為影響聚落發展之要素(周俊麟,2000)。因此,若欲從整體性理 解聚落的發展差異,生活方式確為聚落研究提供一較全面的研究概念。 三、金門的聚落研究 金門的研究繁多,以研究區域的範圍劃分,較大尺度者如李錫祥(1997)以 〈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成〉一文,從聚落的空間結構與社會結構,分 析金門傳統聚落的發展歷程。 戚常卉主持、江柏煒偕同主持(2010)編寫的〈金門宗族組織與地方信仰〉, 指出傳統血緣性聚落的宗族組織成員往往也是管理宗廟的主力,應證金門血緣性 聚落的特殊性。 戰後的地方發展,吳培暉(1996)、湯文昊(1991)均以金門地區為研究對 象,觀察到金門解嚴前後,國家力量介入,推動一系列政策導致地方社會、經濟、 9.

(22) 政治結構之改變,吳培暉(1996)詳細研究金門聚落在戰地政務解除後的經濟、 社會環境,認為傳統聚落空間青年人口外流、新式建築入侵,可能使傳統聚落面 臨解構。 然而,徐雨村(2003)從金門官澳的個案研究,於〈家庭生計、祖靈觀念與 國家力量金門──金門官澳的傳統地權關係的持續與變遷〉一文中,指出傳統血 緣性聚落在現代化的變遷之下,祖靈力量仍實際地影響著聚落的土地觀和居民生 活。 其他個案研究者,通常以一規模較大的聚落為對象,如陳書文(2006)以夏 興村為研究對象,時間從宋代自民國以後,探討聚落變遷、軍管時代、宗族分支 及其他影響聚落空間結構等因素;亦有從珠山聚落的族譜、史料及地方契約書信 等資料,譜出聚落的發展歷程(許志傑,2002);或將瓊林的宗族置於歷史脈絡 中檢視,宗族的融合或分化隨著時代背景改變其展現的型態(鄭振滿,2014); 將菁英階級視為聚落的引導者,觀察水頭聚落宗族與祭祀儀式、活動的參與,建 構地方的凝聚力(黃獻煜,2013);張志偉(2000)、呂清福(2004)從社區營 造的角度,分別研究新前墩、古寧頭聚落如何透過社區發展凝聚居民意識;另有 研究金門李、蔡、陳之宗祠文化特色(劉宜長,2001),或研究金門地區宗祠祭 禮、祭祖儀式(陳炳容,2007;楊天厚,2010),或從民族誌的角度探究后湖聚 落與宗族關係,如何建構家與故鄉(林俞辰,2010) ; 張慧玲(2011)於〈金門 民間信仰的變遷:沙美聚落與境廟的觀察〉一文,從沙美的廟宇變遷,探討金門 地區在現代化下宗教世俗化的變遷。 透過文獻回顧,研究者從不同的指標分析聚落特定項目的空間分布情形,藉 以分析影響聚落的發展因素,或是區域發展差異的原因,顯示研究指標與空間分 布的重要性;經由生活方式的文獻回顧,從聚落居民貼近的生活出發,能更詳盡 的探討聚落變遷的影響因素,呈現區域的差異性。 金門傳統聚落研究提供相當豐富的思考面向,關於戰後的聚落變遷,大致可 依研究範圍分為大尺度與小尺度之研究。大尺度研究往往著重金門整體經濟、社 會結構,然而聚落回應外部變遷的模式,受地方發展脈絡與居民性格影響,對各 區域的差異性與主體性未能深入論述;小尺度的研究往往強調單一個案,探討各 地的環境背景、人類活動歷程,相較之下,小尺度的微觀性更能深入探討區域的 形塑過程,然而,單一個案不免有其研究侷限,如僅知其獨異性而忽略大環境之 共通趨勢,且因個案研究各篇關注的焦點不盡相同,缺乏相互比較的基準。另一 10.

(23) 方面,金門的個案研究常以宗族組織或地方信仰為單一主題,研究聚落於傳統聚 落時期的發展歷史,或針對戰後某一特定社會組織的變遷進行研究,但關於戰後 血緣性聚落,綜觀外部環境變遷對居民具體的生活樣貌、內外關係與生活型態轉 變的整體研究,仍有所缺乏。 因此,上述的文獻回顧對本文的啟發為,若能透過兩個案的比較性研究,擷 取大、小尺度研究的優勢,並從居民的生活出發,應能更清晰呈現區域特色及聚 落發展的脈絡。. 貳、研究目的 根據以上的回顧與整理,回應本文的研究問題意識,金門血緣性聚落在社會 與經濟生活的交互影響下建構出怎樣的生活樣貌?當血緣性聚落從同性質的人 口,轉變為異性質的人口結構,既有的宗族社會結構與是否必然面臨解構?欲了 解戰地政務解除後金門血緣性聚落生活機能與社會型態的轉變,本文擬採用認為 宜採用「生活方式」為研究概念,生活方式能兼顧聚落的經濟生活與社會生活, 涵蓋空間、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並從居民的環境認識─價值意識─活動行為的 邏輯概念出發(陳憲明,1992),亦即透過生活方式看區域的人與地的互動、人 與人間的「社會關係」及地與地之間的影響。因此,本文擬以金寧鄉埔後聚落與 金城鎮古邱聚落為個案,經由兩地的比較性研究,以期能兼容大環境的影響及地 方的主體性,更細膩地析理金門血緣性聚落的變遷脈絡。 楊懋春從社會學的角度,認為導致社會變遷的原因為技術改變,而生產技術 即為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楊懋春,1976:266) 。經濟層面改變,社會部分的功能、 制度與文化層面亦將隨之改變,依此,本文將生活方式分為經濟生活與社會生活 兩個層面,經濟生活包含居民的生產行為、土地利用、就業結構等;社會生活包 含聚落的社會組織及居民間的互動關係,而社會組織依金門血緣性聚落的特色, 又可分為宗族組織、信仰組織與新興的社區發展協會三大類。 聚落發展為歷時性的累積,唯有理解過去的發展歷程,方能釐清現代的轉變 趨勢。因此本文的研究時間大致分成三個時期: (1)傳統聚落時期(明、清至民 國 45 年)、(2)戰地政務時期(民國 45 年至民國 81 年)、(3)戰地政務解除後 (民國 81 年以後) 。傳統聚落時期為聚落經濟、社會與空間結構的基礎,再依此 基礎探討戰地政務時期與戰地政務解除後的聚落變遷。綜合上述內容,具體而言, 本研究的目的有以下四點: 11.

(24) 一、 探討古邱與埔後三個時期的生活環境與經濟生活的變遷。 二、 探討古邱與埔後經歷生活環境的轉變,宗族組織內、外部結構與社會關係 的變遷。 三、 探討古邱與埔後經歷生活環境的轉變,廟宇組織內、外部結構與社會關係 的變遷。 四、 探討古邱、埔後聚落社會組織的變遷異同及其意涵。. 第三節 研究區域 金門縣共有六個鄉鎮,金門島包含金沙鎮、金城鎮、金湖鎮與金城鎮四個鄉 鎮,以瓊林至尚義為分界,可劃分為東半島的金沙鎮與金湖鎮、西半島的金寧鄉 與金城鎮,行政中心金門縣政府位於金城鎮城區內。 本研究的兩個研究區域,分別分布於金城鎮城區的南、北側。(如圖 1-3-1) 古邱位於金城鎮賢庵里,與金城鎮城區距離約 3 公里;埔後位於金寧鄉湖埔村, 與城區相聚約 0.5 公里。. 圖 1-3-1. 金門縣鄉鎮行政區域圖. 資料來源:金門縣政府(2007) 。 〈金門行政區域圖〉 。金門:金門縣政府。. 12.

(25) 古邱與埔後的聚落行政區劃沿革,依明隆慶 2 年(1568)洪受之《滄海紀遺》 3. 、清道光 16 年(1836)林焜熿之《金門志》4與金門縣政府(1992)編纂的《金. 門縣志》,摘錄不同時期的行政劃分如下:(表 1-3-1) 表 1-3-1. 古邱與埔後的行政區域變革. 時間. 古邱. 埔後. 明隆慶 2 年(1568). 十九都. -. 清道光 16 年(1836). 十九都古賢堡. 十九都後浦堡. 民國 4 年(1915). 第一都古賢堡. 第一都後浦堡. 民國 24 年(1935). 第一區古賢堡. 第一區後浦堡. 民國 34 年(1945). 珠浦鎮古賢保. 珠浦鎮後浦保. 民國 42 年(1953). 金山區. 金寧區. 民國 54 年(1965). 金城鎮賢庵村. 金寧鄉湖埔村. 資料來源:洪受(1969) 。 《滄海紀遺》 。金門: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林焜熿(1993)。《金門 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金門縣政府(1992)。《金門縣志》 。金門:金門縣政府。. 一、古邱聚落: 古邱之地名最早出現於文獻資料,為明代洪受(1969)之《滄海紀遺》 : 「太 武之南有雙山,其西南為十九都,其一支自雙山而下者,曰後浦為最盛……連匯 而南者:顏厝、古丘、水頭、金門城。」 (洪受,1969:25-26)古邱又可作古丘、 古坵、古區,本文為避免使用上的混淆,考慮古邱為一血緣性聚落,大部分居民 均為陳氏宗親,故下文均採用〈銀浯古邱陳氏族譜〉上之「古邱」為聚落名稱。 5. 3. 《滄海紀遺》一書原書寫於明隆慶年間,由金門縣文獻委員會於 1969 年出版印刷,故下文引 用皆標記為 1969 年。 4 《金門志》一書原書寫於清道光年間,由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於 1993 年出版印刷,故下文引用 皆標記為 1993 年。 5 文中的古丘即指古邱,針對聚落地名由來,蔡鳳雛(2011)提出解釋: 「丘作阜解,乃指四處 高,中央下(帄)之地。」 (蔡鳳雛,2011:330)而古可能與「鼓」同音,故名為古丘。明代建 村後,於清雍正 3 年(1705)為避開孔子的名諱,所有丘字之地名均加邑旁,成為「邱」字。另 外「坵」為丘之俗字,互可通用,因此本聚落名稱包含古丘、古邱、古坵均有使用。在地居民陳 耀明曾訪問古邱耆老並寫成〈金門古區聚落映像〉 ,依其口述資料紀錄,戰地政務時期,聚落被 政府定名為古坵: 「在國軍退孚金門後,更名古坵,乃因為在山東北麓有一魂塚,坵字的意思乃 指此。」因而「古坵」一名使用了數十年,然而居民仍習慣使用「古邱」一詞。民國 83 年,因 旅台返金的居民認為「坵」具有墳墓的意思,而古邱又有「古區義塚」 ,如《金門縣志》所述: 「一 在太文山足,由職員薛道南重修,一在車路邊,由林希白置。」 (金門縣立社會教育館,1992: 303)因而作為聚落名稱觀感不佳,口語使用上因「區」 、「坵」發音相近,因此居民爭取改名為 「古區」 ,此後在官方登記上,古邱便更名古區。 13.

(26) 古邱位於金門島西南端、金城鎮城區南側,依據行政劃分,清代隸屬十九都 古賢保,民國 24 年屬第一區,民國 54 年全縣行政區域改為五個鄉鎮,自此本聚 落均隸屬金城鎮。 金門傳統聚落分布密集,古邱東側 0.5 公里處為東社與官裏聚落,東社為古 邱陳氏分支的單姓聚落,僅有 4、5 戶;官裏則為許氏單姓聚落,民國 38 年有 38 戶,其中許氏佔 26 戶;西側 0.5 公里處為官路邊,亦為古邱陳氏分支的單姓 聚落;經官路邊往北走數百公尺可抵賢聚,設有賢庵村里辦公室;南側沿小路通 行 1 公里可達金門城北門,居民戶數達 159 戶;北側 1 公里處直抵山前,古邱的 農地與之劃界相連。總體而言,古邱位居金門島西南端的中心位置,四方均有聚 落環繞,故而村落與農地皆不靠海,無海口業漁之便。(如表 1-3-2、圖 1-3-2) 表 1-3-2. 古邱及其鄰近聚落的戶數(民國 39 年至 44 年). 聚落名稱. 戶數. 主要姓氏(超過戶數 50%). 古邱. 25. 陳. 東社. 4. 陳. 官裏. 34. 許. 官路邊. 12. 陳. 山前. 22. 許. 賢聚. 81. 盧. 金門城. 159. -. 資料來源:李錫祥(1997) 。 〈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 理所碩士論文。. 14.

(27) 圖 1-3-2. 古邱及鄰近聚落分布圖. 古邱聚落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度約有 300 公尺,東西寬度最寬處位於西 南端,寬 180 公尺。聚落成員以燈號「諫垣」之古邱陳氏為主,其他姓氏包含清 末居有葉姓,戰地政務時期數名外姓遷入,今則僅存林姓兩戶,依舊維持陳姓為 主的姓氏結構。(如圖 1-3-3). 15.

(28) 圖 1-3-3. 16. 古邱聚落圖.

(29) 二、埔後聚落 埔後位居金門島西北側,緊鄰金城鎮城區,與鄰近的頂埔下、下埔下、埔邊 合稱「四埔」。「埔」涉指平坦的荒地,四埔地區昔日有高約 30 至 40 公尺的狹 長紅土台地,東至金寧國民中小學後側,西至慈湖路,因地勢較高,冬季受東北 季風吹拂而風沙滾滾,故昔有「風吹山」之稱,諧音做「方車山」,埔後聚落原 為方車山所在,位居埔邊後之埔上故得名(蔡鳳雛,2011:255-256),行政區 劃於清圖里屬十九都之後浦保,民國 24 年屬第一區,民國 34 年劃於珠浦鎮,民 國 54 年全縣行政區域改為五個鄉鎮,自此埔後聚落隸屬金寧鄉湖埔村。 由於四埔早期聚落規模皆小,四者距離相當靠近,埔後南側 0.1 公里處即為 埔邊;西側距離下埔下僅 0.3 公里;北邊距離頂埔下 0.2 公里。除四埔外,埔後 西北 3 公里處為湖下聚落,為湖埔村人口最密集的傳統血緣姓聚落;東側約 1 公 里為金門大學;向西步行約 1 公里可至「同安渡」6,同安渡為一港口,口語上 稱為「同安渡頭」 ,位於金城鎮城區西南隅,此處蔽東北風,為早期往同安縣城、 廈門和泉州的主要港口,物資運送上岸後即運往金城鎮城區,帶動市街形成與發 展,清光緒年間地方仕紳募款於渡口建造石橋,方便船隻靠岸運貨,部分居民於 沿岸撿拾海蚵或購置漁船出海,埔後居民於傳統聚落時期便倚賴渡口的運輸功能 及沿海漁產的經濟功能。(如表 1-3-3、圖 1-3-4) 表 1-3-3. 埔後及其鄰近聚落的戶數(民國 39 年至 44 年). 聚落名稱. 戶數. 主要姓氏(超過戶數 50%). 埔後. 14. 陳. 埔邊. 12. 趙. 頂埔下. 14. 楊. 下埔下. 35. 蔡. 湖下. 222. 楊. 東坑. 14. 徐. 資料來源:李錫祥(1997) 。 〈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 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同安渡」 ,依《金門縣志》內文如下: 「位後浦西,與下市港相對,蔽東北風,潮高八尺,可 泊四百擔船兩百艘。」 (金門縣立社會教育館,1992:1100) 17.

(30) 圖 1-3-4. 埔後及鄰近聚落分布圖. 埔後聚落邊界方正,原為陳氏組成的單一姓氏血緣聚落,近二十年來因受外 地居民移入影響,已有 34 個姓氏入住,聚落周圍的田地逐漸被建築工程取代。 由於建築物占地範圍持續擴張,建築物群已與南側之埔邊、西側頂埔下、下埔下 的新式建築物相連。. 18.

(31) 圖 1-3-5 埔後聚落圖. 第四節 研究方法 依循本文研究目的,從歷史地理的角度出發,研究項目包含聚落的自然環境, 外部環境的歷史脈絡及聚落的發展歷程,以古邱、埔後為研究個案,探討傳統聚 落時期、戰地政務時期及戰地政務解除後,聚落歷時的經濟、社會生活,並比較 戰地政務解除後兩聚落的變遷異同。為釐清上述內容,本研究採取的研究方法為 文獻資料蒐集及田野調查。 19.

(32) 一、文獻資料蒐集 地圖類,包含金門縣地形圖(1/1000)、金門縣地質圖、金門縣土壤分布圖 等;方志類,包含《滄海紀遺》 、 《金門志》 、 《金門縣志》 、 《金城鎮志》 、 《金寧鄉 志》等;檔案類如《金門鴉片檔案譯註暨相關調查研究》、《金門日報》;地方史 料如《銀浯古邱陳氏族譜》、《上學堂埔後陳氏族譜》;統計類如行政院主計處之 各項統計資料、金門縣《統計年報》;期刊與專書類,期刊如《金門》季刊、珠 山《顯影》 ,專書如《金門行業文化》 、金門學叢刊系列等;另外地方文字史料尚 包含古邱回龍宮、埔後雙忠廟的重建誌等。按照各章節欲討論之主題,進行歸納 整理,繪製成圖表或地圖後,進行討論分析。 二、田野調查 (一)實地訪查 除了文獻資料的搜羅,田野調查則能彌補文獻之不足,走訪古邱與埔後聚落, 訪問陳氏宗親成員、在地耆老與外來居民,訪問內容,社會生活像是社會組織方 面,包含古邱與埔後的宗親會成員與營運模式;村廟祭祀圈所祭祀神明、作醮日 期、繞境範圍、每年頭家輪值方式與資金來源等;社區發展協會的成立年代、成 員、成立目的及運作方式等。田野調查的時間從 2014 年 12 月至 2016 年 5 月, 歷時約一年半。 (二)親身參與 古邱回龍宮、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及埔後雙忠廟每年均有固定的作醮日期, 親身參與、觀察落舉辦祭典活動,包含作醮繞境的路線、籌備過程、祭祀經費的 募捐及居民的參與情形等。 (三)深入訪談 走入聚落,透過訪談古邱、埔後聚落的耆老,了解傳統聚落時期及戰地政務 時期的居民生活型態,包含居民的食、住、行等方面;另外也訪談聚落的青壯年, 青壯年為目前兩聚落社會組織運作的主要成員,透過訪談可更具體了解現今聚落 居民的宗族、廟宇的組織及活動情形,及居民價感受、值觀的變化。古邱與官路 邊、東社均為古邱陳氏為主的血緣性聚落,三者互動密切,因此訪談對象亦包含 官路邊、東社的陳氏居民。 由於早年關於兩聚落的文史紀錄有限,聚落居民生活層面的細節透過田野調 查、文獻資料研究及深入訪談相互驗證,並經由參與觀察掌握聚落內部主要的祭 祀活動與居民間的互動關係。而這些資料尚須經過後續的分析、歸納,方能回應 本文的研究目的。 20.

(33) 第二章. 古邱、埔後居民的生活環境與維生方式變遷. 欲探討聚落的生活環境與維生方式,需先擬定研究指標。從聚落發展要素來 看,地點、位置與發展脈絡均需納入考量。地點,即聚落本身的條件,如地形、 氣候、土壤等;位置,即聚落對外的交通關係;發展脈絡,則可從時間的角度, 探討聚落居民定居的時間及背景。當一個較大的環境系統因某些因素而產生結構 上的變化,主系統內各個次系統也會隨之變動,而變動程度大小,視次系統與主 系統的連結性強弱而定(夏黎明,1985)。聚落作為在地居民進行日常生活的空 間,受到內在與外在環境因素影響不斷地循環建構,誠如人文生態學觀點認為聚 落本身即為一個具有調適能力的「生態體系」,在外部環境要素的投入與刺激之 下,內部調整後產生區域變動的連鎖過程(陳憲明,1992:112) 。古邱、埔後聚 落分別為金門這個主系統底下的次系統,受外部的主系統(金門)影響,當鄉村 地區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維生方式也將隨之改變,聚落儘管地點不變,區位卻 隨社會生產模式及鄰近區域發展而變動,故而本章擬從聚落的地點(自然環境條 件) 、位置(區位、交通系統)及實際地貌影觀的變遷(土地利用變遷) ,作為探 討聚落經濟生活的指標。 金門區域整體發展,大致可分為傳統聚落時期、戰地政務時期及戰地政務解 除後三個時期。本章分成四小節,前三節按照時間脈絡依序為傳統聚落時期、戰 地政務時期及戰地政務解除後,每節均先描述居民所處的生活環境(外部環境), 再探討該時期居民的維生方式;第四節則透過兩聚落的交通區位、土地政策及土 地利用變遷,從具體的位置優、劣勢及地表景觀改變,討論古邱、埔後在生活環 境變遷下,居民經濟生活的變遷。. 第一節 傳統聚落發展時期 壹、外部環境 民國 44 年,從金城鎮賢聚出土的磚塊鑑定,推估金門最早於兩漢至六朝(西 元前 197 年至西元 618 年)即已出現住屋形式的建築(陳昆仁,1987)。而文獻 紀錄方面,據《金門縣志》內文,金門聚落發展可溯及東晉五胡亂華,當時有蘇、 陳、吳、蔡、呂、顏六姓避居於金門島,成為最早移居的移民。而後於唐德宗貞 19 年(804) ,金門設萬安監牧馬區,另有十二姓跟隨牧馬監陳淵來金門開墾(金 門縣政府,1992)。然而這些姓氏,依金門各姓族譜序文記述及抵金時間,均難 21.

(34) 以追溯到東晉、唐朝的移民。 金門的聚落最早出現始於何時?依據各姓族譜(繪製如圖 2-1-1) ,最早可查 之聚落始於南宋,金門首次被劃入行政體系底下, 「宋太宗太帄興國元年(976), 島居者始初納戶鈔。」 (金門縣政府,1992:354)金門納入綏德鄉翔風里後,設 立都圖,都有四、統圖九,均隸屬同安縣管轄,島地居民自此遂有納稅義務,居 民於此基礎上發展經濟生活。使時期聚落已有 20 幾處,主要分布於港澳或或近 海的區域(李錫祥,1997) ,拓墾者多採群體遷移,由地方氏族領族人跨海抵金, 設堰築埭,以獲取經濟利益。埭田的興築,參考《金門縣志》內文:「當時金門 埭田,均外築埭岸以圍海,內導水源以灌溉……有力築埭者,率為世家大族。」 (金門社會教育館,1992:958-959)因此當時金門的開發,由世族率領族人至 沿海圈圍低地、引水灌田,使原本荒蕪的濕地發展成農漁兼可的生活空間,如今 日湖尾、林厝之間有梁克家所築之梁府埭;西浦頭傅自得開有傅府埭;古寧頭曾 從龍開有曾府埭等,均為泉州世家。可見早期資源掌握在地方世家大族手中,依 循先來後到的原則,形成較早入墾的氏族壟斷特定區域資源的局面,較晚期的遷 移者便需另覓他處。而由於宋元時期社會動盪,舉族遷移南渡避難者繁多,因此 這種舉族至金門開墾的現象延續至元朝末年依然存在,如埔後陳氏及於元末渡海 至後浦,墾築後浦埭,成為埔後陳氏入墾浯島之始。 元代另有一項重要的經濟來源,即鹽業。元成宗大德元年(1296)金門設官 鹽,闢浯州鹽場,下轄永安、官鎮、田墩、沙尾、浦頭、斗門、南垵、保林、東 沙、烈嶼共十埕(林焜煌,1993),其中七處位於金門,沙尾、浦頭、斗門均位 於東半島,帶動東半島沿海聚落的發展。編列民丁為鹽戶,西園聚落的居民在當 時便屬於鹽戶。因此,由鹽場與埭田的開發,可以見得金門聚落乃由海而陸,往 內陸發展時移民則會尋找山腳避風且水源較豐沛之處落腳,而沿海渡口因有助於 島內與外地物資流通,亦影響著聚落的發展(李錫祥,1997)。. 22.

(35) 圖 2-1-1. 金門島各聚落拓墾時期. 23. 金門島各聚落拓墾時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 文化局;李錫祥(1997). ,金門:金門縣 ,《金門地名調查與研究》 ,《金門聚落風情》,台北:稻田出版社;蔡鳳雛(2011) 資料整理自:吳培暉(1996). 圖 2-1-1.

(36) 明代泉州府下轄有七縣,同安縣即為其中之一,管轄範圍包含金門。明洪武 20 年(1387)興建金門城,設千戶所、巡檢司,社會治安相對穩定。此時期金 門的移民最為發達,沿海地區聚居的宗族迅速發展,根據《八閩通志》內文,於 明代中期人口數量有 6,711 戶,38,926 口,聚落的數量、宗族與劃分界線已與今 日相近。古邱、埔後兩聚落亦於明代奠基,由於移民興盛,因此兩聚落居民勢必 面臨與其他居民競爭的擇址困境。 明末邊防實力衰弱,海盜橫行,位居泉州沿海之金門地區多受盜匪掠劫。明 永曆 4 年(1650) ,鄭氏攻佔金、廈,建立短暫的政權,清廷為杜絕鄭氏之人力、 物資來源,明永曆 18 年(1664)進行五省大遷界(許志仁,2012:70) ,包含金 門地區的居民盡數遷回沿海,令片板不許下海,史稱「癸卯之變」,當時情形參 考《金門志》內文:「(清康熙二年)施琅與副都統王之鼎等克廈門,進取金門;經 退銅山,旋遁回臺灣。遂墮其城、焚其屋、棄其地,遷沿海遺眾於界內而還。」 (林 焜熿,1993:404)此項政治決議無疑重挫金門聚落發展。清康熙 19 年(1680) ,. 清兵將金門島納入同安縣管轄,清康熙 22 年(1683) ,鄭氏政權戰敗,清廷之遷 界政策方始逐漸放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前被遷入內界居民,陸續 重返故土。」(金門縣政府,1992:30)居民返鄉重建,已經時隔二十年。清廷 重新佈署邊防勢力,當時歷經戰火的金門城已不復昔日繁榮,在總兵陳龍的建議 之下,軍事重鎮總兵署遷設於後浦(今金城鎮城區) ,清雍正 12 年(1734)同安 縣丞進駐後浦,建造衙署,至此西半島的政治、經濟中心確定北移。 延續至民國 38 年,政府遷至台澎金馬,民國 45 年實施「戰地政務」,此時 期金門縣政府雖隸屬軍方管轄,仍執行地方行政工作,另外,駐軍為金城鎮城區 市街帶來繁榮的商業,因此至戰地政務解除後,金城鎮城區已然是金門地區最大 的市鎮中心。 綜合傳統聚落時期金門的發展脈絡,因位居政治邊陲的位置,促使移民需自 力更生,積極從既有之環境尋求生存資源,因此自然環境的優劣,極可能影響聚 落居民的維生方式與經濟狀況。另一方面,因外部的政治環境歷經多次朝代興替, 居民為因應不同時期的環境變遷,可能調整其維生方式。因此下文先行描述古邱、 埔後的自然環境,再探討聚落居民的維生方式。. 24.

(37) 貳、傳統聚落時期居民的維生方式 一、自然環境 (一)地形 金門島位於福建省沿海,地質主要是中生代燕山運動時期形成的花崗岩和花 崗片麻岩,經長期風化侵蝕後,殘餘的花崗岩形成緩起伏的波狀丘陵。依起伏之 地勢高低,大致可分為丘陵、台地和海岸低地三大類。(如圖 2-1-2). 圖 2-1-2. 金門島等高線地形圖. 丘陵地形遍布全島,全島最高點位於東半島太武山,海拔高度 253 公尺;西 半島地勢相對低平,高度較高者僅有金城鎮古城里、賢庵里之間的太文山丘陵群 (蔡鳳雛,2011) ,該丘陵群最高點為太文山,亦稱「燕南山」7,標高 79 公尺, 以燕南山為中心向四方緩降。台地地形,海拔高度落在 10 至 40 公尺之間,為金 門聚落主要地形。海岸線,岩岸、沙岸交錯,西半島面迎福建省九龍江的江口, 與金城鎮城區以金烈海道相隔,加上金城鎮城區南端有浯江溪出海,綜合環境條 件,導致城區西側沿海長期淤積泥沙形成大片的海埔新生地,退潮船隻便無法靠 岸,居民順應環境闢成蚵田。 1. 古邱地形 古邱聚落位居太文山(燕南山)北側,聚落南端高度約 40 至 45 公尺,北端 降至 20 至 21 公尺,從坡度8來看,燕南山南面至古邱聚落之平均坡度為 10.1%; 7 8. 燕南山又名太文山,俗稱岩龍山、岩仔山,下文均採用燕南山(太文山)之用法。 坡度=垂直距離/水平距離 25.

(38) 古邱聚落南北端點的平均坡度為 4.3%,因此聚落內部地勢相對平緩,可以建宅, 古邱居民倚仗山勢建屋,向北因地勢低窪,匯聚流水,形成溝溪,影響居民對農 作物的選擇。(如圖 2-1-3). 圖 2-1-3. 古邱聚落地形圖. 底圖:金門 1/1000 地形圖. 26.

(39) 2. 埔後地形 埔後地勢相對平緩,綜觀聚落周圍的地勢,從湖下至金寧中小學,沿途有煙 墩山、枕頭山等地,為金門西北島地勢較高處,高度約 40 至 50 公尺,向四周緩 降形成平緩的台地。埔後位居上述地形的南側,屬於較平緩的台地,聚落北端高 度約 28 公尺,南端約 21 公尺,雖北高南低,但平均坡度僅 1.5%,因此地勢平 整開闊,適宜建屋,兼因北側地勢較高,具有阻擋冬季東北風之效果,故適宜人 居。(如圖 2-1-4). 圖 2-1-4. 埔後聚落地形圖. 底圖:金門 1/1000 地形圖 27.

(40) (二)地質與土壤 金門島的地質圖、土壤分布圖如下圖所示:(圖 2-1-5、圖 2-1-6)金門島位 居福建省九龍江口外,經長期搬運堆積作用,在底岩層上方覆蓋了金門層、紅土 礫石層及現代沖積層(陳培源,1970:7-10) 。底岩主要是花崗岩及花崗片麻岩; 金門層為中新世古九龍江河道的沉積物;紅土礫石層不整合覆蓋於金門層上,亦 為古九龍江河的堆積物,主要分布於金門島中西部;河谷低地、溝溪或沿海地區, 受風積、河積影響,有全新世現代沖積層覆蓋,組成以砂質沉積岩為主,包含礫 石、砂和泥。 金門島的土壤深受母岩影響,依其顏色與顆粒大小,可分為黃棕色或黃灰色 的砂壤土、紅色的黏土質砂土兩種。砂壤土大部分為花崗岩層或片麻岩風化而成 的淋育土或風積土,呈現無構造、弱度發育或中度發育的團粒或塊狀構造,排水 良好,但土壤構造發育不佳,導致保水、保肥力均差,不利農耕(經濟部經濟小 組,1953)。 黏土質砂土(紅土)為更新世沉積的紅土礫石層發育的弱育土,土壤構造發 育良好,保水、保肥力佳,但金門夏季高溫,有機質分解快速,且表層土壤的肥 力容易因開墾、灌溉而流失,殘留的腐植質少,因此僅適合耐旱性高的雜糧作物。 陳振鐸從金門的土壤樣本分析,認為金門土壤本身肥力不致過度低落,肥力不足 是因為缺乏有機質。因此民國 38 年以後,政府推動一系列客土改良、施用有機 肥料等政策,試圖增進土壤肥力(經濟部經濟小組,1953)。. 28.

(41) 圖 2-1-5. 金門地質分布圖. 資料來源:林蔚、李寄嵎、楊小青、陳正宏(2011) 。 《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說明書-金門地區》。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圖 2-1-6. 金門縣土壤分布圖.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協會(2002) 。〈金門國家公園土壤調查分析及植生適應性研究〉 。 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29.

(42) 古邱位於燕南山北側,現代沉積層上,為礫、沙、黏土之混合,土壤屬黏土 質砂土,排水性較佳。金門土壤酸鹼度普遍落於 pH 值為 4.8-6.8 之間,屬於弱酸 至強酸性,缺乏有機質。另一方面,土壤受現代沉積層分布影響,表土偏砂土, 排水較快,且聚落位居燕南山北側坡地,加速水份流失。綜合上述兩項條件,古 邱土壤不肥沃,且水分流失較快,因此農業以旱田為主,耕作時需在田地四周築 起厚硬的田埂,防止水份流失。 埔後位於紅土礫石層構成的台地,沉積層呈水平排列,侵蝕情況相近,因此 聚落地勢變化相對平緩。土壤為紅色的黏土質砂土,土壤黏重,翻土時往往需耗 費工夫,灌溉用水大多從田溝排走,經陽光曝曬後土壤極易乾硬,且本區屬強酸 性土壤,不利農耕。 (三)氣候 金門島位於北緯 24 度 24 分至 34 分,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區。金門年均溫 20.9 度,最暖月為 7 至 8 月,夏半年氣溫均在 20℃以上,最高月均溫 28.2℃,適合 作物生長;冬半年氣溫落在 10℃至 20℃間,最冷月為 1 月,平均月均溫為 12.5 ℃,年溫差達 15.7℃。 (如圖 2-1-7)金門降雨量有兩項特色,一為年雨量低於蒸 發散量,二為降雨季節分布不均。第一項,由於金門年雨量平均 1,170 公釐,蒸 發卻高達 1,638.4 公釐,導致水資源匱乏。第二項,因金門降雨季節集中春、夏, 4、5 月受冷、暖氣團接觸的鋒面影響,帶來綿長的梅雨季,6 月至 9 月以對流雨 為主,兩季總合平均降雨量為 772 公釐,占總雨量 77.6%;10 月至隔年 3 月降 雨量較少,僅 263 公釐,因此入秋以後至冬季,均屬於乾季,導致夏、冬水資源 分配不均的情況。 雨量(mm). 金門氣候圖. 溫度(°C) 30 25 20 15 10 5 0 一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 一 月. 十 二 月. 降雨量. 16. 64. 112. 88. 154 136. 94. 226 210. 43. 12. 16. 蒸發量. 92. 83 100.9 120.4 140.9 152.1 193.5 191.8 163 163.2 129.5 108.1. 平均溫度 12.5 12.8 14.2. 圖 2-1-7. 19. 23.4 26.2. 28. 250 200 150 100 50 0. 28.2 26.9 23.3 20.3 15.4. 金門縣氣候圖(民國 43 至 94 年).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7) 。 《金門地區新增海水淡化廠海域環境監測調查》 。 臺中縣霧峰鄉: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revolution: Probability propagation in networks with cycles, Jordan, Kearns and Solla (eds),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10, MIT Press.

- Multi-layer perceptron with linear, logistic and softmax outputs and appropriate error functions. -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networks with both Gaussian and non-local

We solve the three-in-a-tree problem on

Curriculum planning - conduct holistic curriculum review and planning across year levels to ensur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peaking skills in content, organisation

Therefore, it is our policy that no Managers/staff shall solicit or accept gifts, money or any other form of advantages in their course of duty respectively without the

Macro Evolution of core-collapse supernovae (giant P violation) Chiral kinetic theory. Son, Yamamoto (2012); Stephanov, Yin

Due to the increase in housing rent, rising prices in outbound package tours and air tickets during summer holidays, as well as in gasoline that was affected by price increase

Stone and Anne Zissu, Using Life Extension-Duration and Life Extension-Convexity to Value Senior Life Settlement Contracts,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 Vol.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