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觀心論疏》CBETA 電子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觀心論疏》CBETA 電子版"

Copied!
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觀心論疏》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1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6, No. 1921

No. 1921 [cf. No. 1920]

觀心論疏卷第一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然論有序正流通。從初問佛經無量下去。至四月一歲有三紙半。論文並是序分。

從問觀自生心云何四不說下去。至寂然無言說有三十六行偈。是正說。從今約觀一念 下去。有十行三字。是流通分。就初序分為二。一問二答。就問中為五意。一問佛經 無量。二問論亦甚多。三問弘法之人詵詵蓋世。四問聽法之眾無處不有。五則結問云

。是則法雨普潤利益無量。何所見聞更何利益而欲造論者耶。此之五意在於論初讀則 可見。今不更釋。就第二答中為二。一長行略答。二偈中廣答。就長行略答為二。一 者然可其二問云。佛經無量論亦甚多。此實如所問。故論云。是事共知也。二者正彈 其三問為非。何者一正為弘法者多加水乳故為失。二由弘者有過故。所以聽者失真道 味。故復為失。三明由說者聽者有失故。所以四眾轉就澆醨佛法頹毀。為此三失悲傷 而欲造論。意在於此也。何者。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而今宣說者。欲使物 藉宣通會理而反本。但佛經義隱文玄。所以菩薩作論申之。令稟教之徒得月忘指。研 心諦理。故於不可說之中。備宣諸法而令諸律法禪等之三師乖違聖旨。非但不能光顯 三寶。乃更污辱佛法。故像法決疑經明三師破佛法也。問三師有過耶。答略各有十過

。法師十者。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內觀修心。釋論云。有聞文而無慧。所說不應受。二 不融經息諍趣道。但執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識見心苦集。三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

。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四經云。非禪不慧偏慧不禪一翅一輪豈能遠運。五法本無 說說破貪求。但名利弘宣寧會聖旨。六貴耳入而口出何利於己。經云。如人數他寶自 無一錢分。七無行而宣何利於他。八多加水乳無道之教。教誤能生。九四眾失真法利

。轉就澆醨。十非止不能光顯亦乃破佛法也。禪師十者。一經云。假名阿練若。納衣 在空閑。自謂人間寶道說我等過。二者恃行凌他不識戒取苦集煩惱。三無慧修定盲禪 無目。寧出生死。四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五無慧之禪多 發鬼定。生破佛法死墮鬼道。六名利坐禪如扇提羅死墮地獄。七設證得禪即墮長壽天 難。八加水乳禪教授學徒紹三塗種也。九四眾不沾真法之門。轉就澆醨。十非止不能 光顯三寶。亦乃破佛法也。律師十者。一但執外律不識內戒。故被淨名所呵。二執律 名相諍計是非。不識見心苦集。三然戒定慧相資方能進道。但律不慧不禪何能進道。

四弘在名譽志不存道果在三途。五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六執律方 便小教以為正理。而障大道。七師師執律不同弘則多加水乳。八不依聖教傳授則誤累

(2)

後生。九四眾不沾真法。轉就澆醨。十非止不能光顯三寶。亦乃破佛法也。然晚生莫 不軌崇三師。以為良導師。既邪而無道弟子何能自正。故經云。三師破佛法也。偈云

。大師將涅槃慈父有遺囑。四念處修道當依木叉往。此一偈明釋迦慈父令四眾依四念 處修道。依木叉戒而住。故釋論明如來臨涅槃時。阿難請問佛云。如來滅後諸比丘依 何道行依何而住。佛答云。令依四念處修道依木叉戒而住。問諸佛入道法門無量云何 唯令依念處木叉二法而住耶。答二法雖略而理含攝一切法門皆盡。故偏勸也。今略辨 二行多含之相者何耶。四念處是慧性為目。木叉戒為足。經云。目足具故能到清涼池

。又念處慧是解木叉之戒為行。又念處是智慧莊嚴。木叉之戒是福德莊嚴。又念處是 般若度。行是五度。又念處是觀照軌。行是資成軌。由是二軌能顯真性之軌。又慧是 圓淨涅槃。行是方便淨涅槃。由是二涅槃能顯性淨涅槃。又慧是了因。行是緣因。由 是二因能顯正因。又慧是般若德。行是解脫德。由是二德能顯法身成三德也。又念處 是觀照般若。行是方便般若。由是二般若能顯實相般若。又念處是圓淨解脫。行是方 便解脫。由是二解脫能顯性淨解脫。是則念處之慧木叉之戒。略具十義故偏勸耳。但 凡夫謂身為淨言受是樂。執心是常計法為我。由斯四倒而起貪愛。貪愛無明而有諸行 乃至老死。苦集浩然。八萬四千煩惱火燒於五陰舍宅。故法華云。四面俱時欻然火起

。即譬四倒也。若小乘觀人即觀身不淨破於淨倒。觀受是苦破於樂倒。觀心無常破於 常倒。觀法無我破於我倒是則由前迷心顛倒。謂身是常樂我淨故。起貪愛諸煩惱。今 既觀知身是不淨乃至苦無我。則不起貪愛無明行識乃至老死滅。是則生死河傾涅槃河 滿。即是競共推排爭出火宅到無畏處為是因緣勸為小行之人。令依念處修道耳。次明 大乘念處者。經云。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然菩提涅槃之道寂寥無相。非淨非穢 非苦非樂。非常非無常非我非無我等也。而今既言生死之身。即是菩提涅槃之身。即 是真如法界實相之體。故經云不壞於身而隨一相。又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一切眾 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斯則非枯非榮。在雙樹之聞。恬惔寂於二死苦矣。但眾生抱 慧而常夜遊。寧識身中佛之知見。醉無明酒豈覺衣中之寶。故勸令依修大乘念處。觀 身非淨非穢。觀受非苦非樂。觀心非常非無常。觀法非我非無我。是則非枯非榮歸於 大寂涅槃。住於如來三德涅槃祕密之藏。經云。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不久安住是 中。為是因緣。令依四念處修道耳。勸依木叉戒者。持小乘戒則有十利功德。何者。

一者云攝僧。僧者。此云眾。眾以和為義。然雖殊方異國。若同在佛法出家具戒。財 法悉共攝令不乖。則事和也。無作戒資發定慧。契於無漏同歸一極。即理和也二者極 好攝同稟淨戒。各護三業則無相惱觸。即極好攝也。三者僧安樂住。以戒各護身口無 相惱亂。故僧得安樂住也。四者折伏高心以戒淨故。能得禪定。觀解心生能伏煩惱高 心也。五者有慚愧得安樂住。由有淨戒能發定慧內懷慚愧是得安樂住也。六者未信得 淨信即是內凡得假名定慧遣外凡不信也。七者已信增長信進修實法空。得煖頂忍等三 法。信解轉深也。八者遮今世惱漏此則世第一法折伏道滿也。九者斷後世惡。從苦忍 初心訖羅漢金剛心。以還真斷惑故也。十者梵行久住。梵之言淨亦云涅槃。此是羅漢

(3)

極果所作已辦也。斯是持小乘戒得此十利故。勸依木叉住也。次明持大乘戒者。即是 智所讚戒。自在戒。具足戒諸波羅密戒也。持此者亦有十利。名同前而義大別。何者

。一攝僧即是一體三寶之僧。三智與三諦理和融。即是僧義。智照於境無境不明。即 智攝於境境發於智。無智不發。即境攝於智。境智相攝和融。故名攝僧也。二極好攝 者。智照於境攝境無不中。境發於智攝智無不圓。故名極好攝也。三僧安樂住者。三 觀之智栖三諦之境。境智相稱和融。故名安樂住也。四折伏高心人者。得大乘戒。能 折伏三諦下惑之高心也。五者有慚愧得安樂住者慚天即是慚第一義天。愧人即是愧方 便道中之人。故名慚愧得安樂住也。六者未信得淨信者。未信諦理者。令皆得明信也

。七者已信增長信者。增進中道信也。八遮今世漏者。即大乘伏道滿也。九斷後世惡 者。即斷五住惑訖金剛心。十梵行久住者。即是妙覺大涅槃始名極淨。即梵行久住也

。是則持淨戒者。得大乘十利之益故。勸令依木叉住。偈云。我等非佛子不念此遺囑

。乘緩內無道戒緩墮三途。此偈去有四行半。正明上法律等三師及四眾。不順佛教不 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戒住之過倒令佛法滅壞三寶頹毀也。涅槃經云。於戒緩者不 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然大乘戒即是乘戒急即是乘急也。何以故。此戒能動能 出故。中道大乘此乘即是戒。何以故。此乘即能防非止惡故。乘急即戒急也。今但取 三歸五戒十戒等戒。不動不出為戒取。能動能出念處之觀為乘。共為四句。然戒急得 天人身。戒緩得四趣身。乘急能得道。乘緩不得道。初一句者乘急戒緩。乘急故得道

。戒緩故墮三塗。今經中明四趣身受道。即其義也。二戒急乘緩。戒急得人天身。乘 緩不得道。今有人天身不得道。即其事也。三乘急戒急。今明有人天身得道即其事也

。四乘緩戒緩今明三塗身而不得道。即其事也。今明上三師及四眾不依四念處。修道 不依木叉而住。即是非佛子不念慈父囑。即是第四句乘戒俱緩。內則自縈毒苦。外則 破毀三寶。令他無信。故論偈云。我等非佛子不念此遺囑。乘緩內無道。戒緩墮三途 由不問觀心令他信漸薄等。問此去論何故並云不知。問觀心眾行皆不成。若能問觀心 眾行皆成耶。答波若經云。波若能導五波羅密。乃至萬行能至佛果。若無波若導者。

萬行皆邪倒今明能問觀心者。即是修波若。即是修四念處圓三觀也。以此觀導眾行皆 正。不導則邪故。論從始至終皆云問觀心也。問四念處身是色法云何亦是心邪。答經 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又云。心為工畫師能畫種種五陰。故皆是心為其本也。

偈云。烏鵶不施食。豈報白鵶恩。非但田不良無平等種子。此一偈明不修念處之觀。

即是無平等種子。不依木叉而住。即非良田也。何者夫觀大乘念處者。觀生死五陰之 身。非枯非榮。即大寂涅槃。經云。色解脫涅槃。乃至識亦解脫涅槃。若修此念處觀

。即是觀一切六道眾生。即是常樂我淨大涅槃。具足佛之知見。如常不輕圓信成就經 云。施城中最下乞人。與難勝如來等。是則豈分別是田非田可施不可施耶。故念處之 觀即是平等種子。若不修則見生死涅槃有異。凡聖有殊。聖是敬田則崇仰而施。凡是 悲田則賤而不捨。故無平等種子。今取王為譬者。喻無平等種子也。何者。昔有國王 遊戲頓乏近臥草中。蛇欲螫之。時有白鴉啄王令寤。王既覺已還宮。仍勅諸臣令覓白

(4)

鴉。欲報其恩。諸臣答之。若專覓白鴉無由可得。王但普施烏鴉。即是報白鴉恩也。

借白鴉以喻聖人。烏鴉以譬凡人。王喻眾生。不修念處平等種子之人也。故簡悲敬兩 田。然凡夫內無平等種子。圓觀之道居懷外。則不能為佛。宣化大乘平等說法。豈報 佛恩。又破如來禁戒則無良田故。事如偈說也。偈云。法雨若不降。法種必燋枯。此 半行明四眾無戒慧之機。聖則不應。何者。涅槃經云。純陀自云。我今身有良田無諸 荒穢。唯希如來甘露法雨。雨我身田令生法芽。而今四眾不依念處修道則無慧種。不 依木叉而住則無良田。既無種則眾生無感聖之機。豈能招聖法雨之應。眾生佛性之芽 何得不枯也偈云各無來世糧失三利致苦。大法將欲頹。哀哉見此事。此一偈明內無善 機外無聖應法種之芽。又枯是則失現未之涅槃三利之樂。非但失三利之樂。乃更招三 途之苦。斯則法無人弘日就頹毀苦。哀哉耳。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半行結也偈云

。平等真法界。無行無能到。若能問觀心能行亦能到此下五行半偈明信順佛之遺囑。

則是佛之真子。翻前之迷為今解行也。言平等真法界無行無能到者。然中道真法界之 理。寂絕無相。無為無人無法非境非智。豈有人之能行法之可到者也。然雖無行無到

。若能研心圓修三觀念處即到究竟涅槃之彼岸也。偈云。即是四念處。能依木叉住。

乘急內有道。戒急生人天。此是真佛子。不乖慈父囑。天龍皆慶喜。一切豈不欣。此 兩偈明能問觀心者。無行而行無到而到者。即是能依四念處。能依木叉住。有念處即 是乘急內有道。依木叉故即是戒急生人天也。是即有行有解。依教修習理是真佛子。

不乖慈父囑。斯人必具自行化他之德。一切天龍幽顯必藉斯得度。所以欣歡也。偈云

。能報白鴉恩普施烏鴉食。既有好良田。有平等種子。法雨應時降。法種皆增長。各 有未來資。俱獲三利樂。此兩偈明有平等種子。復有好良田能施烏鴉食。能報白鴉恩 也何者然佛聖人能覺悟眾生。不令為三毒諸煩惱蛇毒所傷。即是聖人於眾生有恩。如 白鴉覺悟於王。不為毒蛇所害也。經云。依教修行名報佛恩。能助佛宣化亦名報於聖 恩。而今行者依念處觀慧。依木叉而住。即是依教修行名報佛恩。復能以己之行化導 一切眾生。即是普施烏鴉之食。能報白鴉之恩也。又有戒良田有慧種子。有行有解之 機。必招聖應。應則必獲利也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半行結也。偈云。諸來求法者

。欲聞無上道。不知問觀心。聞慧終不成。此下有三偈。明欲求三慧。不知問觀心聞 思修不成。何者。然圓修三觀念處實相之慧者。即知文字性離無形無相。即是解脫。

經云。無離文字說解脫也。然以文字雖有不實故。文字即是解脫。雖空而不虛。故亦 可宣也。有無常中故。文字非宣非解脫。斯即文字之境。能圓生三智之觀慧。以此妙 慧統其神耳者。所聞音教皆成聞慧也。偈云。諸來求法者。欲思無上道。不知問觀心

。思慧終不成。此一偈明思慧。思者思惟文字能詮所詮。皆是中道實相。然其實有所 以即空故。萬法不能有其相也。有其所以而假故。諸法不能斷。無有其所以而中故常 離二邊。是則文字三諦之理。圓發三慧之思。故名思慧。是則思非有相。亦非無相。

相無相皆不可得。究竟盡淨。此是境智皆不可思議。名為思慧也。偈云。諸來求法者

。欲修無上道。不知問觀心。修慧終不成。此一偈明修慧。修者研修理實進趣行用。

(5)

以其理實雖照而寂。所以云。無人我無受者。雖寂而照。所以勤修萬善。經云。善惡 之業不敗亡。以其理實即中。所以福慧不二二相不可得。故經云。為福德故不住無為

。為智慧故不住有為。為無為皆不可得也。又聞慧以十二部經為境。於文作理解也。

思慧文義合為境。求文取理義也。修慧但以義為境。忘文取理也。偈云。諸來求法者

。勤修四三昧。不知問觀心。困苦無所獲。此一偈釋四種三昧事。如後說。然四種三 昧雖為行不同。皆以圓觀念處之慧為體。經云。植眾德本所以六度之中波若。以為良 導。皆得稱波羅蜜到涅槃彼岸也。今不修念處觀慧導四種三昧者。雖復疲勞三業困苦 無所獲也。所以外道雖種種苦行。無波若導故。不免三途。而今無慧苦行殆不殊此經 云。亦不樂世間無益之苦行。即其事也。偈云。諸來求法者。多聽得言語。不知問觀 心。未得真法樂。此一偈明聽者。存名執相而不虛懷。不知尋理之失。何者。經云。

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皆不可說。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而今方便宣者理外之 辭也。亦如醫方是愈病之外緣。而今學者存名執相恃解陵他增長我慢不修念處。內觀 照顯言外之理除煩惱病。是則何益於學者。如尋方而不服藥。何利於病者也。若病必 須服藥而愈學者必須內觀而得道也。偈云。諸來求法者。修三昧得定不知問觀心。盲 禪無所見。此一偈明無慧之禪無所見也。經云。非智不禪。非禪不智。定慧相資二輪 方能遠。運無慧之禪。豈能度生死海也。何者凡夫修四禪八定。釋論皆云是長壽天難 而不得道。況乎徒近無慧之定而非盲也。至。如二乘修觀練諸禪無漏三昧入滅盡。猶 被淨名所呵云。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猶是盲無所見也。若能問觀心修三昧定者

。即是首楞嚴三昧也。何者而今雖觀空而不虛。鑒有而不實。鑒有而不實。故照而常 寂即動而常靜故。不於三界現身意也觀空而不虛。即寂而常照。亦是靜而常動。即不 起滅定現諸威儀。是則照而常寂則非有。寂而常照則非無。是則非有非無。非寂非照 名為中道。即首楞嚴三昧也。所以淨名將圓觀。首楞嚴定彈於身子。宴坐不成即是盲 禪無所見也。況今無慧之禪而非盲也。偈云。諸來求法者。欲懺悔眾罪。不知問觀心

。罪終難得脫。此一偈明不觀心懺罪終不滅。然夫懺有三種。一作法懺。如律所明。

隨犯罪輕重。或對首作法。或二十僧出罪作法。法成即云罪滅。此懺違無作罪也。二 觀相懺。如方等法華半行半坐懺等。觀見好相或空中唱罪滅等。即云罪滅。此懺性罪

。三觀無生懺。經云。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銷除。此懺煩惱罪。問此三 種罪云何異。答大論云。如殺草奪眾生命。雖同犯波夜提罪。若對首懺時兩違無作障 道罪滅。而殺生之報不滅故知殺生屬性罪。不問受戒不受戒。犯即得罪。殺草戒受犯 得罪。不受則無罪。例餘戒亦然。故知兩罪別也。煩惱罪障理之惑屬煩惱罪。是則三 罪既異三懺亦別。問作法懺不能滅性罪者。觀相懺亦不能滅。違無作罪障耶答勝能兼 劣故。無生懺例可知。問作法懺出在律文。觀相方法出在方等諸經。可解。無生懺相 云何。答前引普賢觀文。即其事也。又如淨名彈優波離云。當直除滅勿擾其心。所以 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問。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

。如優波離心相得解脫。寧有垢不。波離言不也。淨名云。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

(6)

是。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一切諸法如幻化相。即其相也。

是則不能。爾者雖懺不除事如偈也。偈云。諸來求法者。意欲離煩惱。不知問觀心。

煩惱終不滅。問此偈與前偈何異。答前偈明通懺悔諸罪。此偈明欲觀平常所起煩惱為 異也。然木石無心則無煩惱。故知由心有煩惱。心為生死之本罪垢之源。今欲脫煩惱 不觀心性。豈得離惑。若煩惱體性是實而非虛者雖復觀照終不可離。以其煩惱體相不 實。妄想因緣和合而有。經云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以心惑不實故可 觀離。若不觀心惑之相。煩惱之枝終不滅也。偈云。諸來求法者。本欲利益他。不知 問觀心。退轉令他謗。諸來求法者。欲興顯佛法。不知問觀心。退還大污損。此兩偈 明行化興顯欲利益他。內無觀慧翻為大損何者。經云。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 瞋恚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是名無慧方便縛也。何以然此明內無慧除自煩惱而欲外化

。斯則非但眾生不成就。而更增己煩惱故為縛也。何者。若無內觀照明外必闇於六塵

。則貪財著色而今外化必涉聲塵利養。利養經懷不能。不起貪愛利己。利己則壞他喜 捨之心。所以若無內觀勸化。翻為大損。如偈所說。如此之失其非一也。故一行半偈 結云。如此眾得失。非偈可具陳。有此諸得失。無人覺悟者。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 論偈云末代修觀心。得邪定發見。辯才無窮盡。自謂人間寶。無智者鼻嗅。野狐氣衝 眼。舉尾共却行。次第墮坑殞。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前有十一行半偈明。諸來 求法者。不知問觀心。眾行皆不成此下兩行半偈。明修於邪觀發於邪定。辯說無窮無 人別者。然雖明九十六種道。一道是正餘者皆邪。故知眾邪非一實難可別。自非明師 智者。誰能證此者乎。昔曾有人修觀發得魔鬼邪定。辯說則無窮盡。問一切禪師法師 皆不能別。美其不可思議。高安其位既得勝人印可彌。復自謂云。世人之寶邪心轉熾

。唯有南岳師善能精別。令其內觀照了窮檢。若是好法自當明淨。如燒真金。若是魔 邪自當滅去。如偽金也因而用觀魔鬼即去。去後一無所知。亦如著蠱謾言多語。蠱若 去後病者一無言也。若無智之人即謂其得陀羅尼。敬貴修行次第墮三途坑也。故偈云

。無智者鼻嗅。次第墮坑殞。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半行結也。偈云。守鼻隔安 般。及修不淨觀。安般得四禪。不免泥犁業。不淨謂無學。覆鉢受女飯。設得隨禪生

。墮長壽天難。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事相修禪之倒也。守鼻隔安般 一句標修有漏。四禪章門及修不淨觀一句。標修無漏事禪章門。守鼻隔者安心在鼻也

。安般者。數息也。以數息故。能得四禪八定。但昔有比丘數息修得四禪。即自謂是 羅漢。無復後生。臨終見中陰生處。即謗佛云。大妄語人。云羅漢無生。我今那見生 處因謗佛即墮地獄。故偈云。安般得四禪。不免泥犁業。昔有比丘學不淨觀。少時伏 心欲想不起。即自謂已得羅漢。後出聚落乞食見女送飯。欲心即發情迷心醉。仍即覆 鉢受於女飯。故偈云。不淨謂無學覆鉢受女飯也。然數息得。禪設不起謗。乃不墮於 地獄。而隨禪受生墮長壽天難故。偈云。設得隨禪生。墮長壽天難。而今勸修禪者。

欲寄靜心令觀照慧。明見生死煩惱虛妄過患。知其源起之由。即以慧斷拔生死根。經 云。毘婆舍那能破煩惱。何故復須奢摩他耶。佛言。先以定動後以慧拔。非貪禪樂而

(7)

修習也。經云。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也。偈云。依事法用心。無慧發鬼定。顯異動物心

。事發壞佛法。命終生鬼道。九十五眷屬。像法決疑明三師破佛法。為是因緣故。須 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事法用心之失。還是上安般數息。又無理觀照明故云事法。大 論稱為闇證無記。有垢即四禪八定是也。然夫偷法必藉闇而行盜也。經云。譬如偷狗 夜入人舍。今邪魔諂鬼欲偷殺行者法身慧命。盜出世之財必入無慧之禪。五陰闇舍故

。偈云。依事法用心。無慧發鬼定。然魔禪鬼定。亦得一七二七。乃至無量時入定。

乃復有種種神異。世人見之誰言非聖者也。但邪魔之法勢不得久。必當事發壞敗。令 人起謗不信佛法故。偈云。顯異動物心。事發壞佛法。然自有魔鬼之禪。魔去禪亦失 也。自有正禪。但魔鬼入中。魔去禪猶在也。然兩種邪鬼之禪。雖異生則被其所使。

死則為其眷屬。邪魔雖多不出九十五種。故偈云。命終生鬼趣九十五眷屬也。上來合 三十偈所明得失。亦不出三師破佛法。偈云。內心不為道。邪諂念名利。詐現坐禪相

。得名利眷屬。事發壞他信。毀損佛正道。此是扇提羅。死墮無間獄。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前總明三師之過。此下別出三師之失。先有兩行半偈。明禪師過。何者

。昔有五人相。契為求利養。發心入山坐禪更五。一人入於城邑。告眾人言。四人居 山坐禪。並得四禪八定。證斯須含漢等果汝可供養。迭相告示遂得果。心利養因爾得 遂。五百世墮地獄。五百世為施主之奴。偈云。扇提羅者。即是五中之一人名也。故 偈云。內心不為道。邪諂念名利。詐現坐禪相。死墮無間獄等。然今學道之人。心多 在此道門。既久所作行業。多在名利邪諂之中。麁心不覺細意檢之。難得出離。實心 為道恐之寡也。然君子非不愛財取之由道。苟非其道君子不為。況但恨修道不能通神 感聖逮得無生。苟能有道則德建名立。不求梵天。梵天自至矣。至則妨道翻應離之。

何得發心市朝之懷。居於情抱而自墜也。偈云。說法得解脫。聽法眾亦然。不知問觀 心。如貧數他寶。說者問觀心。無說亦無示。聽者問觀心。無聞亦無得。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法師得失。前論初已總明法師為利弘法失。真道味過如前 說。此中更略別明得失也。然圓觀之慧潛流而說彰其神口。斯則情慮虛微遊心符會。

說則朗其神慮。辯則能遣內惑。故偈云。說法得。解脫也。聽者內修圓。觀理為神御

。潛統神耳開符響會。故偈云。聽法眾亦然。若苟斯理說者。雖復終年聽者。盡其身 壽。無利於說聽。故偈云。不知問觀心。如貧數他寶。心能內觀者。終日言而無說。

終日聽而無聞。斯則說如幻。說聽如谷響。故偈云。說者問觀心。無說亦無示。聽者 問觀心。無聞亦無得也。偈云。戒為制心馬。雖持五部律。不知問觀心。心馬終不調

。律住持佛法。解外不解內。淨名呵上首。乃名真奉律。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

此兩偈半明律師之得失也。然佛初於寂滅道場成等覺。為大根大行制戒。則說十重四 十八輕。正防意地故心為戒體也。次為小根小行制戒。則說二百五十戒。或止防七支 作法發無作戒。因以無作而為戒體。欲引接小根漸悅之者故。說小戒耳。法華云。始 見我身聞我所說。即便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得入佛慧。始見 即華嚴入如來慧也。漸入即三藏中歷五味。於法華入佛慧也。故知五部之律是小乘方

(8)

便之一藏也。然心是生死涅槃之本萬物之源。所以大乘之戒正防意地制伏心馬。今學 律之師不尋佛之本意。而但存執方便之戒。以為正道不研心。念處觀行制心。終竟不 得還源本淨。使心馬調也。然七支是外防。意地是內防。波離解外而不解內故。被淨 名所彈。今之律者內外通達恐之少也。豈能是住持佛法之人者乎。偈云誦經得解脫。

非為世財利。若能問觀心。破一微塵中。出大千經卷。受持讀誦此。聞持無遺忘。心 開得解脫。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誦經得失。何者然佛於不可說而假 宣者。欲示眾生病之源本治病之妙方。而勸讚四眾令勤誦者。使數宣於口數聞於耳。

數統神心數服良藥。除煩惱病解脫生死。非令讀誦擬貨齋供之利。故偈云。誦經得解 脫。非為世財利經云。破微塵出大千經卷。即是心塵出大千經也。舊云經者外國稱修 多羅。名含五義也。今明心是修多羅。具含十五義不可翻也。何者。舊云。一法本。

今云教本義本行本也。然夫法本何得過心。經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談生死 涅槃之教。則心是教本也。生死涅槃之義。亦即心是本。宣生死涅槃之行。亦即心是 本。故知心含三法之本也。舊云。二含微發。今云教微發義。微發行微發也。微發者 從微至大即微發之義。而今心者有教行義三事之微發也。舊云。三含涌泉。今云教涌 泉義。涌泉行涌泉。今心能流出三法無盡故。譬涌泉無竭。舊云。四含繩墨者。截愛 見之邪也。今云教截邪義截邪。行截邪即繩墨義也。何者。心正故語正。即心教截邪

。心正故義正。即心義截邪。心正故行正。即心行截邪也。舊云。五含結鬘結者。如 結華鬘令不零落也。今云心教行義三結鬘使不零落。故知其心含十五義不可翻。且置 不論也。心經明矣。是則能觀心塵即空出聲聞法藏。觀心即假出菩薩法藏。觀心即中 出諸佛法藏。斯則三種法藏。何經不收。何論不攝。即心具八萬四千法藏。持誦研修 觀心經者。有何遣忘。是則觀經內流明朗統御情慮。使心開解脫煩惱也。偈云。勸化 修供養。興顯安行人。密心為自利。倚託以資身。壞他喜捨善。駝驢以償人。若能問 觀心。即如駝驃也。由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前有二偈半。明欲興顯佛法翻為污損

。就通方行化人也。此兩偈半正明知事得失。然自非內有明解觀行。知因識果畏罪憚 業。誓能無利己者耳。觀智觀心知萬法幻化。何物可貪何身可為。雖如幻化因果不差

。盜至於五。如斷多羅樹。佛法死人。不預僧數。顯則人天所惡。冥則幽聖所呵。現 則色心摧折。末則駝驢償人。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侵利極微受報極重。何有觀智之人 而為斯也。至如駝驃終無利己侵眾之失也。偈云諸道各有法。了不自尋研忽窺窬釋教

。動經十數年。非但彼法拙。必有謀壞心。此則迦毘梨。仙聖豈聽然。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外道之得失也。然外道窺窬釋教。不出二意。一者賤其法拙

。二者謀壞佛法。窺窬覓過事。非好心而尋佛教也。昔外道難破一切法師。唯無奈一 禪師何。其母勸云。汝若將禪師論者。罵驢馬頭一切諸獸之頭。即可得勝外道。遂隨 其母計得勝。後受迦毘梨之身。一身而有千頭。既運惡心冥聖豈聽也。事如偈說。偈 云。富貴而無道。多增長憍逸。若能問觀心。得真法富貴。雖高而不危。雖滿而不溢

。不著世富貴。心常在道法。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富貴得失。何者

(9)

。夫富貴不與憍奢而憍奢自至。故偈云。富貴而無道。多增長憍逸。若能問觀心。而 觀實相境。境發於妙智。即是種性貴也。而實相境智具足七聖之財。乃至具足萬德萬 行。稱之為富也。法華云。有大長者其家大富。即其義也。得此富貴之道居懷流乎其 體者。即如偈。雖高而不危。雖滿而不溢。不著世富貴。心常在道法等也。偈云。貧 賤多姦諂。窺窬造眾惡。現彼王法治。死墮三惡道。若能問觀心。即安貧養道。有道 即富貴。無為即富樂。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貧者得大也。何者。若 內無觀慧之道。照朗心胸情抱則闇。以心闇故。不識生死涅槃世間出世間之因果也。

而復為貧窮飢寒所逼。而遂窺窬姦諂造惡故。偈云。現被王法治。死墮於地獄。若有 觀智之心。即識往因達今世之報。不更造惡招將來之苦。但安神養道。故偈云。有道 即富貴。無為即富樂也。偈云。四眾皆佛子。無非是法親。因執善法諍。遂結未來怨

。若能問觀心。和合如水乳。皆師子之子。悉是栴檀林。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

此兩偈半明三師各執所弘之法。而相是非。遂結未來重怨。論初已略出其過然外道各 執所計。是故云是事實餘盡妄語。是則有眾多究竟之道故是邪也。而今佛法唯一實相 印之一道故。經云。唯一究竟道。無眾多究竟。故經云。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一乘。而 今諸師不取所詮之一道。共出生死昏衢法侶之親。但執能詮種種之道共相。是非遂結 重怨。何愚之甚。故偈云。遂結未來怨也。非但自空失一生妄縈毒苦。復誤學徒失於 慧目。師弟皆同外道矣。故云。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執者。有是非達者無違諍故。

諸師是執而不達也。若能觀心實相修乎一道。四眾無非法親。事如偈說也。偈云年衰 身帶疾。眼闇耳漸聾。心昏多忘漏。年不如一年。死王金翅鳥。不久吞命根。一旦業 繩斷。氣絕豈能言。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師自唱涅槃時至也。然從 論初至于今說。猶屬序分。雖未正說深義。而先明三師四眾諸有得失。言方雖復淺近

。而是即事所行之要行道家之大障。而今行者識此諸失。知過必改者。可謂真行道人

。雖未證無生而無生不遠也。然二萬燈明佛一期將竟。而說法華即入涅槃。釋迦亦爾

。特更別為一緣而說涅槃。今之大師一期隨緣異說不同。今將欲涅槃故。撮要說其一 論。何者。是論始終唯令觀心者只為心。是如來藏具足一切佛法。而眾生不覺內衣有 無價寶珠。今論正示眾生心中寶藏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與法華無別。故今唱衰老即是 欲入涅槃。所以說此論竟。即歸真滅度。更無言也。稽首十方佛下有四行偈。明歸請

。何者夫欲造論必須歸三寶。加威建立。偈云。稽首十方佛。深慈觀心者。勸善諦觀 察發正覺妙樂。此一偈歸請於佛。然三寶者皆具足四無量心。但慈能與樂。佛慈最重

。故請與樂也。偈云。稽首十方法。深悲觀心者。勸善諦觀察。得真法免苦。然悲能 拔苦。而法寶是真妙藥。體能救苦故請法。深悲觀心者免苦也。偈云。稽首十方僧。

若能善觀察。入大和合海。歡喜心無量。然僧名和合。即是隨喜不乖之義。故就僧論 歡喜也。偈云。稽首龍樹師。願加觀心者。令速得解脫。亦加捨三心。然龍樹正破執 除見而興故。請龍樹加捨慈悲喜之三心。見愛之著也又宗本於龍樹。故請加也。偈云

。今承三寶力下一行明已歸命三寶竟。今當承三寶之力。起三十六問。然三十六問明

(10)

義略周故。有三十六也。若隨緣對事辯問則不可數也。偈云。若觀一念心下一行。明 若能觀一念心能答此問。當知心眼則開得入清涼池也。偈云不能答此問下一行明迷惑 者不能答問也。哀哉末法中下一行傷嘆。明末法無行道人。設有三數寧別是問故。傷 嘆也。偈云。故生悲愍心下一行明恐畏後生。或有能解者。故起悲心作此觀心論。令 觀者開朗也。願諸見聞者下一行明誡勸。令莫疑謗。何者。而法華略說中恐生疑謗故

。三止不說止其毀謗。非但不能得解。復增其重罪。後廣說中雖嚴誡勸。五千之流。

猶從座起。不信佛言。今將欲開於論端。畏物疑謗故。預先誡勸也。問曰下有十三長 行四字重問。造論正為何人。即答意明不為二人而為二人。言不為二人者。一則文字 外學。如貧數他寶。但貴耳入口出。未常研心內觀。斯亦未足可論圓道也。二則設得 四禪八定者。亦全未識佛法。況初心安般數息。何可共論妙道乎。而今言為二人者。

一則坐禪得定發解辯說無窮。自謂人間之寶。今作此問不能答者。何者未得謂得。未 證謂證。墮增上慢也。二則為相隨學徒不知內心求道。外著文字負經論而浪行。空無 所獲。而不知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為斯二人而造論也

觀心論疏卷第一

(11)

觀心論疏卷第二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論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明四十二字門。初云。若聞阿字門。即解一切義。所 謂一切法初不生。今論初明四不可說。即是不生義。故引彼文也。次引龍樹中論八不 者。一彼論初明八不。即是不生為首。與今論同。二彼論明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論主用此四句釋八不。辯諸法不生以用申經。今論約彼 自生一句。起三十六問。有此二義。故引彼論文也。問云何是龍樹用八不破立申。經 之相。復云何是自他四句釋八不。申經之相。復云何是約自生一句。起三十六問耶答 今當次第釋此三問也。今先明經中破立。後明論申破立。何者。然涅槃經明昔以四枯 破外道邪常之計。今以四榮破三修斷無之執。二邊病除始得非枯非榮入大涅槃。而復 枯榮雙用二鳥俱遊。利者因斯入祕密藏。經云。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 中。法華亦先破三乘四枯之病。故云無二亦無三。然後會歸常樂我淨。故云汝是我子 我今常住不滅。汝亦具於四榮。既識枯榮即悟非枯非榮。經云。終歸於空即是非枯非 榮。入大寂涅槃空也。而能枯榮雙用。經云。一切財物汝悉知之。無智人前勿妄宣傳

。有智人中可廣宣也。何者。三根並悟。五千之流。猶未信也。而諸大乘破立。得意 者已悟。迷者執教未曉。龍樹後出作論。初明八不破執二邊邪迷。申佛中道正教。然 論雖明八不。合而論之只是不生不滅二句。破斷常二邊。何者不常即是不生。不斷即 是不滅不一即不生。不異即不滅。不來即不生。不去即不滅也。是則不生即四枯之空

。破二十五有計常樂我淨之生病。不滅即四榮之假破二乘斷無之滅病。是以眾生因龍 樹用不生不滅。破二邊病除方曉中道。始悟經中枯榮非枯非榮。三觀妙用開佛知見。

識衣中之寶也。故論中辯三觀之名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 中道義也。問若爾。因緣生法四句。若為會通不生不滅三觀耶。答因緣所生者。即是 二十五有有漏生滅之法。先出所破之境也。次云。我說即是空者。即是不生破因緣有 漏生法明其不生。故是空也。次云。亦名為假名者。即是不滅破灰斷滅無。故云亦名 假名也。次云亦名中道義者。即是不生故不常。不滅故不斷。不常不斷非有非無故。

亦名中道義也。所以論用不生不滅之空假破迷。申佛中道圓妙三觀。意在此也。論破 外人云。若如汝所計則無三寶四諦。若如我所破則不失三寶四諦。三寶四諦即榮樹一 鳥之用也。論後兩品明小乘觀法。即是枯樹一鳥之用也。是則二鳥俱遊枯榮雙運。斯 論之妙用。又論明二觀。即是論用中即是論體故稱中道論也。問今正應明此論四不可 說。何乃釋中論破申之意耶。答彼論不生不滅等因緣所生法。四句破申即是今四不可 說破執。申於佛教是同故。先釋彼次解今也。何者。經云。生生不可說。即彼因緣所 生有漏之法也。經云。生不生不可說。即彼我說即是空也。經云。不生生不可說。即 彼亦名為假名也。經云。不生不生不可說。即彼亦名中道義也。是則名異而義同。申 破一也。問既其同一彼已明之。此何繁更說答雖同而大異。何者。彼歷一切法廣破一 切迷執。不專破心辯心。出一切佛法之知見。所以學者多失宗本。今明心是萬法之本

(12)

。故句句約心而破。顯其心中圓具一切佛法。令識家中伏藏衣中之寶。息其希求之勞

。與彼論大異也。今次答上問云。何用自他四句釋八不。以用申經者。今先釋不生一 句。何者。但眾生一切迷惑莫不計。執三界二十五有而起四倒。橫計神我生於三毒八 萬四千諸煩惱惑。無明緣行乃至老死苦集流轉生死浩然。死已更生已生歸死。虛妄而 受三途重苦。莫知休息。而龍樹菩薩愍斯群迷故。作論申經。示眾生諸法之本源。清 淨無生無滅。令其反本還源故。說諸法不生等。但眾生執計已久。未能即悟無生之理

。故外人救云。世間現見有一切萬物瓶衣柱地神我等。云何論主破云言無耶。論主言

。何得信汝愚癡。牛羊眼所見即謂之為有。如病眼見空華。病眼何足為證耶。論主為 是等眾生不能得信悟故。約自他四句。一一檢破窮責。令其情窮理極。方悟無生之理

。故云。以自他四句釋成八不也。今略出自他四句。責破之相者。但一切眾生一計有 心神之我。二計有一切萬物。今且破檢心神者。今問夫計心生不生四句為自生。為他 生。為共生。為無因生耶。若謂一念心起不從外境。但從自心而生者。即自生也。即 應常生何得對境。即生不對不生故。經云。有緣思生無緣思不生。故知心不自生也。

若謂從境而生者。即他生也。若是他生離於內心。而應得生。若離必不能生何謂他生 耶。若言由內有心外藉於境。內外和合共生。今問前責自生不得。即是內無有生。前 責他生不得。即是外境無生。是二各無生。合共云何得生耶。如一沙無油合兩沙亦無 也。若內外各有生合則兩生。又若必各自有生。何用共合而生耶。是則共生猶有三過 也。若謂離心離境無因緣而生者有因緣責。生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緣而得有生耶。故 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廣破如論也。次破無 情一切法求生不可得者。且寄穀子檢破。例餘一切法亦然也。何者。今問穀子為自生 他生共生無因生耶。若言穀子自生者。不應藉水土而生耶。今實不爾。故知穀子不自 生。若謂從水土之他生者。離穀子之外而水土之他應能生耶。今實不爾。故知他不能 生也。若謂內由有穀子外藉水土為因緣共生者。前已責自他各求生不可得。共云何生 共生有三過如前說。若謂離穀子水土無因緣而生者。有因緣求生尚不可得。何況無因 緣生耶。故云。諸法不自生等(云云)。今略舉大綱。得意者亦足以除疑也。若欲廣知可 自往尋論也。釋論云。一切諸法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然名即是心

。攝得一切有情之法。色即外塵。攝得一切無情之法。是則今約色心二法自他。四句 檢生不可得者。當知一切萬法皆無生也。眾生因此四句檢責求生不可得。始悟解一切 法無生。即得反本還源。歸真本淨。方曉一切萬法皆是虛妄。無復執計。鈍者未悟。

聞破諸法不生。即復謂之有滅。論主即復四句求檢於滅。何者。若謂法體自滅即是自 滅。若謂法體為三相所滅。即是他滅。若謂法體三相合滅。即共滅。若謂離法體三相 滅者。即無因滅。四句俱不可求檢不可得。始悟諸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知即色是空 非色滅空。此是破二十五有之生滅。歸偏真自性之空。此未顯中道。今用不滅破自性 空者。若云即色自性是空者。即自滅。若謂滅色取空者。即他滅。若謂滅色自空和合

。即共滅。若謂難自他即無因滅。是則四句檢自性空亦不可得也。此即諸法不自滅。

(13)

亦不從他滅。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例四句撿皆 不可得。故知不滅是則兩用也。然既以四句不滅。撿自性空不可得。即是非空而空名 第一義。即是四枯四句不生。撿自性之有不可得。即是非有而有名法性之色。經云。

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即是四榮。以此自他四句求撿。生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 去。眾生因悟。經中枯榮非枯非榮。三觀中道是名自他四句。釋論初八不用申佛經。

其相如是也。次答上第三問。云何約自生一句。起三十六問者。經云。不內觀得是智 慧。乃至非內外觀得是智慧。亦不離內外觀得是智慧。今亦爾。四句求生不可得。亦 不離自他四句。論主又明不生則不有不滅。即不無不無故。得約自生一句起三十六問 也。餘他生共生無因生亦然也。論云。問觀自生心。云何四不說。離戲論諍訟。心淨 如虛空。此一偈去是第二正說分。有三十六偈。為三十六問。就正說分為十章。初一 偈明教理圓妙不可說。二有兩偈。明迷理教起見思二惑。三有四偈明悟理有淺深。致 有四教之別。四有一偈。明欲尋教下之理。應依四種三昧方軌而修。五有一偈。明妙 理不可頓階。應先修二十五方便。六有一偈。明心觀理實而諸境。雜發不同。七有一 偈。明隨觀一境。用十法成乘。八有七偈。明十法觀成證諸地住。具諸法門不同。九 有十四偈。明化他起用法不同。十有四偈。總結自行化他法門。並在於一心。盡淨言 語道斷也。偈云。四不可說者。一生生不可說。二生不生不可說。三不生生不可說。

四不生不生不可說。論釋云。生生故生。生故不生。云何可說。令例此語者。生生故 生。不生生故不生不生。云何單可說失其圓旨也。又生生即三藏教。生不生即通教。

不生生即別教。不生不生即圓教。是則不但三句即一句。一句即三句。不可說亦即三 教即一教。一教即三教。云何可說。故論初云。四不可說次後辯其四教也。又經釋云

。生生是有漏之法。故云生生。即是中論因緣所生法也。生不生者。釋云。世諦死時 名生不生。即中論我說即是空。不生生者。釋云。初出胎名不生生。即中論亦名為假 名。不生不生者。釋云。大般涅槃有不生不生。即中論亦名中道義也。是則論中四句 即是論中三觀。三觀即一觀。一觀即三觀。云何可單說。單說則惑者極乎題目而領。

豈會玄旨耶。經云。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即其義也。故初明四不可說。復明三觀 理妙也。又經云。一切眾生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亦一者。一切眾生則一乘故。即佛 法義也。非一者如是數法記三乘故。即聲聞辟支佛菩薩三法數也。非非一者。如是數 不定故。即六道法界。又言眾生者。即六道也。是則經明一念之心具十法界明矣。又 經云。眾生身有毒草。復有妙藥王。毒草即六道界。藥王即四聖界。是六道即生生也

。二乘即生不生也。菩薩界即不生生。佛界即不生不生。結四句即一句在乎一心。九 界即一界在乎一念。文義合會結。六道界即生死。四聖界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 即涅槃。九界即一界。一界即九界。即是不可思議境。云何可說。又六道生死即是罪 四聖涅槃則是福。是則識心中十界四不可說。不思議境者。即是識生死非涅槃之妙理

。深達罪福之相也。法華云。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

龍女悟斯圓理疾成佛道。常不輕圓信妙理故。得六根清淨。是則境智理妙不可說也。

(14)

故初明不可說。後辯心具十界。明不思議境也。結四句教十法界三觀諸教文字。論云

。文字即解脫。解脫即妙理。妙理云何可說。故初明不可說。後結云。一切語言道斷 畢竟無所得也。然四不可說等法。並須約一念。一念心即是因緣所生即空即假即中。

即空故是常寂。即假故是常照。即中故即非寂非照。因緣所生法亦得是空假雙照。結 此四句即四不可說。如前辯者。則寂照四句類之可知。既即寂而照即照而寂。即寂照 而非寂非照而雙寂照。一句即四句。是則理圓云何單可說。故云四不可說也。得其圓 理者息諍訟。心淨如虛空事。如偈說也。問何不約餘法起三十六問耶。答經云。三界 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又云。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

故知心是二河之本。萬物之源。而今只為一切禪慧。學者不知觀心除煩惱病本。如欲 伐樹除枝不淨其根生終不住。亦如治塘不塞其穴。漏終不斷。亦如癡狗逐塊。不知逐 人塊終不息。諸喻可知。故約心而辯。經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問若爾。佛何不但 令觀心耶。答為鈍根眾生種種異說。智者須得意也。如貧女不知家內求寶而外求之。

為其鈍故。涅槃教起正為示之。心中伏藏聲聞醉故。不覺內衣心中之寶。法華教起正 為示之。故云。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出現於世。維摩亦然。故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 心行中求。今論亦爾。亦示眾生心中伏藏故。約心起三十六問。若能答者。即識心中 一切法也。問若爾。只應問心出一切法。云何復問心出見思兩惑耶。答只為不知觀心

。而結生八萬四千煩惱之氷。若能觀智照了即融。出八萬四千諸波羅密之水。而氷水 未嘗有異解。惑何得別體。為不了故示心諸過。令知罪必改疾除忘惑。示心法門令識 福不忘勤修習之。為是義故。約心觀於外惑也。又且心是一法易可觀之。萬法萬境逐 物意移。難可照也。論云。問觀自生心。云何是魔行。業煩惱。所繫。三界火宅燒。

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外道。諸見煩惱業。流轉於六道。此兩偈不了一念自生之心即空

。不解四不可說之理故。起見思二惑。思惑即是魔。非第六天魔也。見惑即外道。非 六師也。經云。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 動。此並就見思惑心。論魔外道耳。今就六塵論思惑魔者。不了一念之心即空。虛妄 而見可愛。六塵纏綿愛著起貪。出二萬一千之惑。軟賊魔也。見可畏六塵生佈起瞋。

出二萬一千惑。即強魔也。平平六塵起癡。出二萬一千平品之魔也。等分復出二萬一 千等分魔也。是則並由不了一念之心即空虛妄故。觸緣對境而為三毒等分。八萬四千 魔賊之所縈纏。業煩惱繫而被三界火宅之所燒者。故偈云。問觀自生心云何是魔行等

。斯之謂也。次釋見惑者。正就推求諦理不當。心行理外而生煩惱。稱為見惑。名之 外道。何者。若定謂一念之心具含萬法是如來藏者。即同迦毘羅外道。因中先有果計

。若定謂心無萬法修之方有者。即同塸樓僧迦外道。因中無果之計。若定謂心亦具亦 不具。即同勒沙婆外道。因中亦有果亦無果之計。六師各有定執。乃至單四句複四句

。具足之見等。並是外道所計。推准可知。所以聞心具萬法是如來藏。即謂如囊之盛 沙。聞心無萬法即謂之如兔角。斯並永執邪見之人。何可論道者乎。經取譬如箜篌之 聲。不可定實。責之有無四句。若如癡王斷弦求箜篌聲者。斯人求理四句有無。皆是

(15)

邪見。苟執能如智臣善取聲者。巧能會真。四句皆是得門也。門名能通則無法不具。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舉足下足無非道場。必其苟執其門則塞。塞則無法非惑。惑心所 見。一色一香無非顛倒。邪見外道也。略出八十八使見惑者。如觀一念之心愛著觀法

。經云。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法。非求法也。此是貪使以貪愛故。讚 其觀法則喜。呵之則瞋。此是瞋使。既未發真諦即是無明。闇惑此是癡使。既有無明 昏闇。疑惑諦理即是疑使。恃我觀解陵他是則慢使。存我能觀心即是身見。既未見中 道即是邊見。執己見為是撥他為非。即是邪見。必謂其觀解是涅槃因。即是戒取。定 存所見之理是涅槃果。即是見取。斯是觀一念自生之心不了。起此十使之惑。十使約 欲界四諦三十二。色無色四諦各二十八。三界四諦有八十八使也。名為集諦。見必依 色即是苦諦。然長爪利根尚不識其見心。苦集我慢自高。今時行者焉能識乎。是以行 者未悟理前。何得非見。宜可虛心亡慮悔過自省。不可苟執是非諍計。而生我慢。起 八十八使。自縈妄惑。可謂舊病不除更增新疾。然四教各有四門。合為十六門。一門 修觀見惑若斯。餘十五門准而可知。問八十八使止障小乘。何得通於大乘。答別則如 問。通則具有。有而義別也。此等見惑外道。皆由不了一念之心。妄縈惑苦流轉生死

。故偈云。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外道等。斯之是也。論云。問觀自生心云何是三乘拙度

。斷見思出三界火宅。前三偈明不了一念自生之心。不達四不可說之義理。故起見思 二惑事。如前說。此去有四偈。是第三明理有淺深。若解悟一念自生之心。達四不可 說之理。但解有大小巧拙。悟有漸頓淺深。致有四教之別。即為四偈也。問教本詮理

。所詮唯二。能詮之教何得有四耶。答詮二理各有曲直巧拙。而成四也。後當可見。

問寶所化城所詮二理。今在何處。若知處所求之即易也。答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無非 寶所。即色是空無非化城。此道辯耳。既近即心而論者。經云。一切眾生即涅槃相。

不復更滅。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為令眾生開佛知見。但由眾生不覺內衣裏有 無價寶珠。何知寶所之理在於即心之內。亦如貧女不識家中伏藏。眾生豈悟身內中道 之源者乎。經云。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是則寶所之理。豈在五百由旬之外。經云

。即色是空偏真化城。亦非三百之外也。是則二理在乎一念之心。無勞遠涉。經云。

能觀心性名為上定。然眾生尋求二理根有利鈍。巧拙四緣教隨於緣。致有四教之別。

今先釋。初偈三藏教者。但眾生顛倒謂身心是常樂我淨。隨顛倒想起見思二惑。造作 無邊生死罪果。常在火宅之中。為煩惱之所煎迫。常受苦惱。經云。火來逼身苦痛切 己。雖遭大苦不以為患。但東西馳走視父而已。無求出意。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 之。即以方便設羊鹿等車。為諸三乘說諦緣度。斯則名為三藏說三乘之教。經云。即 趣波羅奈轉四諦法輪。為五比丘說五眾之生滅等。五眾者。即是說五陰生滅。云三藏 生滅教也。若今行者欲稟學三藏生滅觀者。觀一念自生之心。為生住滅三相所遷。念 念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空。以觀知苦空無常無我。即破常樂我淨四倒。

四倒破故。即不起見思妄惑。見思惑除名為火滅。則競共推排爭出火宅。是則有惑之 本生有惑之念滅故。名生滅觀也。修此生滅觀故得悟心空證化城理。是名三藏拙度曲

(16)

證真理也。故偈云。問觀自生心云何是三乘等。斯之是也。論云。問觀自生心。云何 是巧度。三乘不斷結。得入二涅槃。此一偈明通教也。行者稟此教而修觀。觀一念自 生之心即是空。非心滅空心自性空。經云。自性離故。自性無所有故。自性不可得故

。經云。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也。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 像。如熱時炎。如呼聲響。如空中雲。如水上泡。菩薩觀眾生為若此。經云。無明體 性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但眾生不知虛妄。謂身為實。言是常樂我淨。而起 四倒橫計。諸惑流轉生死。今時行者觀己身心虛幻而無有實。何常樂我淨之有。則不 起倒想煩惱自滅。如人夢中見人毀讚。讚則喜躍毀則憂惱。眠覺已後方悟。眠中喜怒 橫生忻懼。菩薩行者觀自生心。喜怒而生諸惑。亦如幻化。經云。如夢所見作斯觀故

。即悟一念自生之心空理。是名通教體法無生巧度。傍詮化城理也。問何故名體法無 生巧度之觀。答今當譬解者。一如鏡外實像。二如鏡內影像。而即目世人可不謂鏡外 像。是實有鏡內之像。是虛無耶。若稟三藏教行者。觀身心之法。如鏡外實像。但為 三相所遷故。無常苦空無我。作斯觀者。得悟無常苦空之理。而今通教行者。體知身 心。只如鏡內之像虛無。然今鏡像可不即像而空。何得滅像方空。故經云。即色是空 非色滅空。色自性空。是則無鏡像之本滅故。經云。本自不生今則無滅。此觀巧且妙 故。名體法無生巧度觀也。舉鏡譬既然。夢幻影響等喻可知也。此觀比三藏即是利根 三乘人。乃能修此巧度之觀。故經云。解集無集而有真諦。既云解集無集。何煩惱可 斷而有真諦。即是得二涅槃。如偈云。三乘不斷結得入二涅槃也。論云。問觀自生心

。云何是別教。求大乘常果。菩薩斷別惑。此一偈明別教。何者。然稟別教者始心即 知常住佛果。發心欲求。但佛果玄微。不可即事而頓修故。從微至著從淺至深。初觀 身心生滅苦空無常無我。修生滅之觀不異前三藏觀法。但三藏不知常住佛果。以此為 異耳。次修體法無生之觀。亦不異通教。通教但同三藏偏真化城。不求大乘常果異別 教耳。而別教先修生滅伏四住惑。次修無生斷四住故。名從假入空觀也。故瓔珞經云

。從假入空名二諦觀。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也。次出假觀者。觀一念自生 之心。若是究竟空即是斷無。經云。雖空而不斷。雖有亦不常。善惡亦不失。故知雖 空而是如來藏。具足百界千如。生死涅槃皆在心內。萬法萬行並在其中。故宜修學恒 沙佛法。集無量四聖諦。破無知塵沙之惑。顯出心中如來藏理。故名從空入假觀也。

瓔珞云。從空入假名平等觀。前但破假未破空。今復破空故名平等觀也。中論云。亦 名為假名。淨名云。未具佛法不應滅受而取證也。是則二經一論共證假觀也。三修中 道觀者。前觀心雖空而不無後觀心。雖假而不有。不有故不常。不無故不斷。不常不 斷即是中道。又不有故非有。不無故非無。名為中道。又不有而有。即是中道真善妙 有法性常色。故經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不無而無即是第一 義空。名為中道。即大涅槃空也。斯之有無並是中道異名。故名從假入中。瓔珞云。

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中論云。亦名中道義。淨名云。今我此病非真非 有。非真而非空。非有即非假。名為中道。乃至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等。乃

(17)

有而紙餘。經文並雙非兩捨。顯於中道。是則二經一論。亦共證成中道觀也。此是菩 薩行者稟別教之觀。觀一念自生之心。修歷別三觀之理。志求大乘常住佛果。而斷無 明別惑。是名別教曲詮中道理也。故偈云。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別教等。斯之是也   論曰。問觀自生心。云何圓教乘不破壞法界。住三德涅槃。此一偈明圓教。何者

。經云。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者。三觀圓觀一念生死之心。即是中道涅槃。煩惱之 心即是中道菩提。經云。菩薩未成佛。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煩惱即菩提。故知 迷心為煩惱生死。悟心即菩提涅槃。是則菩提煩惱更無二法。如寒結水為氷暖即融氷 為水。名殊而體一也。亦何妨名異而體同。故經云。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癡 為種。四顛倒為種等。乃至一切皆是佛種。是則煩惱惡法既是佛種。善無記法理應是 也。斯則一切無非佛法。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經云。不壞於身而隨一相。即是苦道。法 身德也。不滅癡愛起於明脫。即煩惱道。般若德也。以五逆相即是解脫。即是業道解 脫德也。是則經明不。壞生死三道。即是三德祕密大般涅槃。故云。一切眾生即大涅 槃。不復更滅即其義也。然而三德即是三般若三法身三寶等。乃至一切八萬四千法門 諸波羅密。萬德萬行一切佛法。皆在一念生死三道之內故。目此心為如來藏。故知道 至近而易迷。理即事而難曉。必其苟領斯意。以圓道神統者。矚目對境何非妙道也。

經云。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四儀之間無非是道。舉足下足無非道場。是則金 玉出於沙石。道出於無道。故經云。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火生蓮華謂之希有。自非大 行大根性人。何能遊神斯道者也。俱眾生理具情迷。故云貧女寶藏。無人知者。不覺 內衣裏有無價寶珠。凡夫不知以此寶自富。故名貧女。二乘不能以此寶自饒。故名窮 子。此之寶藏不妄授人。故云久默斯要不務速說。四十餘年未顯真實。今乃說之。良 由法不可妄說。問昔何不說。今乃說之。答經云。眾生五濁障重故不得說也。問五濁 何以障大。答眾生以五濁因緣。橫計生死。謂常樂我淨而起妄惑。墜墮三途。而今更 說其身。是如來藏常樂我淨。增其倒惑何由得出生死者也。只今行空之人即是其事。

何者。而其本多貪欲三毒。聞經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無量佛法。其 不達斯妙旨。扶其惑心更增起迷倒。豈可妄說。問今說身有如來常樂我淨。與眾生橫 計常樂我淨。若為有異。答涅槃經云。橫計常樂等。是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不識是 字非字。經將此釋以斥於彼。今可借彼以釋此也。然佛初寂滅道場成道。即欲以此大 法擬之。眾生無機不受大化。故信解品中領解云。長者於師子床見子。便識即遣傍人 急追將還。于時窮子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我若強說眾生則破法墮惡道故。

云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此即全生如乳。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亦如是。方 便度眾生即趣波羅柰。為五比丘說。說生滅之教斷四住惑。故云更遣二人追捉將來。

二十年中除見思之糞。即是從凡入聖轉乳如酪。次說方等。帶三教方便說圓教調伏故

。淨名用圓別兩教。折十大弟子。用圓彈偏行菩薩歷別之行。漸令調伏。何者。昔對 其說大破法不信。令不得說。今既得二乘聖道。聞其說大即自傷敗種。故聲振大千。

歎菩薩妙法難思。雖未得悟而不起謗。故云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

(18)

在草庵。下劣之心亦未能捨也。此是轉酪為生酥。即是三藏之後。說方等教也。次說 般若。帶通別兩方便說圓調伏。為諸菩薩說般若故。信解品云。長者知子漸已通泰。

而命領知家業。故偈頌云。佛勅我等為諸菩薩。說波羅密而我無有希取一餐之意。此 是轉生酥為熟酥。此方等後說般若教也。次般若後說法華圓教。經云。正直捨方便但 說無上道。即是說今圓觀。觀一念之心即是中道如來寶藏。常樂我淨佛之知見。故云

。為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問云。何名大事因緣。佛云。為令眾生開佛知見 故。示悟入等亦復如是。故信解品中云。長者自知臨命終時。聚會親族。即云。我是 其父汝是我子。一切財物皆悉付之。即般若之後說法華圓教也。故知前之三教並是為 今圓教妙觀之方便。調伏令堪受今之妙觀。故知圓觀微而復妙。何得比前三教者乎。

故經歎云。初發心時即坐道場。又云。初發心時已過於牟尼。譬如王子初生。即在百 官之上。初發圓心即在三教之上。經格量第五十人功德。尚不可稱量。況最初隨喜人

。即是今圓觀人也。以是義故。借五味之教。顯今圓教之觀相也。然圓觀之道體生死 三道。即是三德涅槃。已如前釋。是即三道即法界。法界何所破壞。故偈云。問觀自 生心云何是圓教不破壞法界住三德涅槃。斯之謂也。行法眾多而言其四

觀心論疏卷第二

(19)

觀心論疏卷第三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論曰。問觀自生心。云何為涅槃。修四種三昧。得真無生忍。此是第四一偈。明 欲觀一念自生之心。取其理證。應須依四種三昧方軌而修也。故經云。又見佛子修種 種行以求佛道。種種行即是四種三昧。修行不同故云種種也。言其四者。一常坐三昧

。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言三昧者。稱調直定。釋論云。善心一處住不 動。是名三昧。大經云。繫心一境名為三昧。第一常坐三昧者。出文殊說波若。亦名 一行三昧。為三別。一事相。二觀法。三勸修。初事相者。行人欲觀一念自生之心。

必可依。何者。或可處眾。或可獨行居一靜室。安一繩床結跏趺坐。端直不動。誓助 不著床。經云。一坐十小劫。身體及手足寂然安不動。常捨一切亂想。不得欺佛。不 負心。不誑眾生何者。夫論修懺學道必是初心諸佛。經云。佛知眾生行道不行道。豈 得詐心。冥聖不但舊罪不除。更增重患。所以宜須專一其心也。若念一佛。當令與十 方佛功德等。又須稱唱佛名。助身心二業。如人憂喜舉聲大叫。悲喜之情乃暢。三業 勤修設使疲勞。經云。設身有苦。當念一切苦惱眾生。將他之重苦奪己之輕苦。當忘 疲勞。且復我已造因三途之果。不久當受佛慈許悔。我今懺洗。小小疲勞不能安忍。

當奈三途之苦何。何者。經云。非空非海中。亦非山市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

。當何逃耶。扣氷魚踊泣竹筍生。世孝志情尚能有感。況虔心三寶何患不應者乎。二 明觀法者。即是一念法界繫緣法界。言法界者。一色一香皆是中道。無非佛法故皆是 法界也。而念心緣一切法。皆是佛法。即是真妙實相法界。故云繫緣法界一念法界。

故經云。言法界者。信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者。無前無後無有際畔。同是一佛界故

。此佛法界無知者無說者。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離此二邊住無所住。如諸佛安處寂 滅法界。聞如是說勿生驚怖。又此法亦名菩提。亦名不思議境。亦名般若住處。亦名 不生不滅。若能如是觀法界者。是樂觀如來。觀如來時。不謂如來為如來也。若觀眾 生相如諸佛相。眾生界量如諸佛界量。諸佛界量不可思議。眾生界量亦不可思議。眾 生界無住如虛空住。以不住法住般若。以無相相般若。若不見凡法。云何捨凡法。不 見聖法云何取聖法。生死涅槃垢淨亦如是。不捨不取住實際故如此觀眾生真法界。若 觀貪瞋癡煩惱。是寂滅行。是不動行。非生死法非涅槃法。不捨諸見而修佛道。非修 道非不修道。是名正住煩惱法界。若觀業之重者。無出五逆。五逆即菩提。菩提即五 逆無二相故。無覺者無知者無分別者。逆罪相實相相皆不可思議。皆不可壞。本無本 性。一切業緣皆住實際。不來不去非因非果。是為觀業即是法界。此法界印四魔不能 得便。何以故。魔即法界印。法界印云何毀法界印。以此意歷一切法。亦應如是。此 並彼經誠言。然四三昧觀法者。並應須取前圓教觀法。在四種三昧中用也。今更重取 彼經觀法助成耳。三勸修者。此一一法界是佛真法。是菩薩印。若聞此法不驚不畏。

不從千佛種諸善根。乃從百千萬億佛所。久植德本。譬如長者失摩尼寶。憂愁苦惱。

若還得之心甚歡喜。若四眾有信樂心。不聞是法則生苦惱。若聞信解甚大歡喜。當知

(20)

是人即是見佛。親近供養。如人穿珠忽遇摩尼。心大歡喜。當知此人必已曾見。若人 修學餘法。忽聞此經能生歡喜。當知是人已曾從文殊師利。所聞是法也。身子云。若 於斯義諦了決定。是名菩薩摩訶薩。彌勒云。得聞如是具足法相。即是近於佛座。何 以故。如來現覺此法相故。文殊云。得聞深法不驚即是佛。佛言。若聞是法不驚不怖

。即住不退轉地。具熾然六波羅密。亦具足佛法。若人欲學一切佛法。相好威儀無量 法式。欲解一切法相。欲遍知一切眾生心。欲住阿鞞越致地速得三菩提。皆當修此一 行三昧。精進不懈則能得入。如治摩尼珠隨磨隨瑩光明映徹表裏。證此不可思議功德 時。知諸法相光明遍滿無有缺少。菩薩能如是忍。速得三菩提。比丘比丘尼聞不驚怖

。即是隨佛出家。信士信女聞不驚怖。即真歸依處。格量功德具在彼文也。第二常行 三昧者。亦為三。一事相。二觀法。三勸修。初事相者。行者欲觀一念自生之心。依 常行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經。名為佛立三昧。佛立有三事。一佛威力。二三昧力

。三本功德力。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前而立。如明眼人夜仰觀星。見十方佛亦如 是。多行此法時須避惡知識及癡人。亦避親屬離鄉里。常獨處止不得希望他方有所求 索。常乞食不受別請。嚴治道場。備須具辦眾餚膳甘果香華。又盥沐清淨。出入左右 改換衣服如常法。唯行旋無三威儀。須好明師善能開導。解內外律除諸妨障。於所聞 三昧處。敬師如世尊。若見師短。求是三昧終不可得。當割肌肉供養。何況餘耶。又 須外護人晝夜調養精勤忍辱。如母護兒。又須好同行嚴相課策。如共涉嶮。須發要期

。誓願運牢強精進心。使我筋骨枯朽。學是三昧終不懈退。起大正信無能壞者。精進 無能逮者。所入智慧無能及者。常與善師從事。行是四事疾得三昧。又一終竟三月。

不得思念世間想欲如彈指傾。二終竟三月。不得困出如彈指傾。三終竟三月。經行不 得住息不得坐。除食左右。四為人說經。不得望衣食。行是四法者。疾得三昧也。二 明觀意者。彼經云。何因致是三昧。持戒浣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去此十萬 億佛剎。在眾菩薩中央說經。三月常念。云何念。念彼佛一一相。從足下千輻輪相。

乃至無見頂相。我當逮是相。我當從心得佛。從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佛。

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無心。色者佛無色故。不用是色心得 三菩提。佛色已盡乃至佛識已盡。佛所說盡者。癡人不見不知。智者曉了。不用身口 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以故。智慧索不可得故。自索我了不可得。亦無所見。一切法 本無有壞本絕本。譬如夢見七寶及親識歡喜。覺已追念不知在何處。當知是念佛。又 如舍衛有婬女。名須門。聞之歡喜夜夢從事。覺已念之。彼不來我不往而樂事宛然。

亦如是念佛。如人行大澤飢渴夢得美食。覺已腹空。自念一切所有皆如夢。當如是念

。數數莫得休息。用是念當生阿彌陀佛國。是名相空。如以七寶倚瑠璃上影現其中。

亦如比丘觀骨起種種光。此光無持來者。亦無是骨是意作耳。如鏡中像不外來不內出

。以鏡淨故自見其形。行人色清淨所有者清淨。欲見佛即得見見即問。聞經大歡喜。

自念佛從何所來。我亦無所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是佛心是我心 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起想則癡無想是泥洹。是法無可示。皆念所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名者初知法故。是名法智。在六地依欲界十六行境界四諦四念處智即智相三根三三 昧相應 (三根者喜樂捨也三三昧謂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

我家的事業是從祖父開始立下基礎的,在父親 的掌管下,業績蒸蒸日上,更上層樓。為了延

。問至理微妙不垢不淨。無取無捨。今立垢淨令人取捨。既乖妙理即非上乘。何得名

。新新生滅念念遷移。戒慧解脫寂靜乃真。願我得佛能說淨道 (云云) 。或聞生滅。即解

但證以順用入體即無不覺。故得驗知心體本無不覺。但凡是違用一體謂異。是故不得

  二別敘今經教興 韋提機發淨土緣興。故使闍王公為逆害幽禁父母苦切憂愁。遙

。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備不虛。何機得受。答曰。解有二義。一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劫道先成  嚴界引群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