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天臺別圓二教之三觀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天臺別圓二教之三觀說"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天臺別圓二教之三觀說

*

林志欽

∗∗

摘要

天臺智者大師以圓頓、漸次、不定三種止觀該攝佛教一切實踐修行法門。天 臺自身所規劃之完備修行體系則是配合教門藏、通、別、圓四教十六門所說之四 教十六門觀。此中又以空、假、中三觀為主軸,歷十乘觀法而得成就。三觀說為 智者最後所特重之觀法。四教之中則藏、通二教唯以空觀證空諦,解脫三界生死,

證入二乘涅槃,是只至半途;唯別、圓二教俱足三觀,證三諦理,解脫界內外生 死,究竟成佛。本文即以別、圓二教之三觀說為中心,探討其觀法之不同;並指 出二教終均能達於成佛之境,而別觀之次第而修,漸進而證,較諸上上根人所宜 殊妙之圓觀,當較普適於今人之修行。

關鍵詞:止觀、通相三觀、三觀、別教、圓教、天臺

壹、緒論-天臺觀行法門

天臺智者大師(智顗A.D.538-597)欲以教相判釋賅攝一切佛法。除教門以八教

1而備之外,修行實踐之觀門亦有統括行法之意。其於《妙法蓮華經玄義》(簡稱

《法華玄義》)云:

「判教相者……大綱三種:一、頓,二、漸,三、不定。此三名同 舊,義異也云云。今釋此三教各作二解:一、約教門解,二、約觀門解。……

* 本文前曾發表於「天臺學會第四屆研討會」(華梵大學佛研所、東研所、哲學系主辦,臺北縣:

華梵大學六度樓集賢堂,民國 90 年 9 月 28 日),今為刊載於本學報,曾送請兩位天臺學專家審 查通過,謹此致謝(因學報採匿名審查方式,恕不稱名)。此文已依審查委員之意見,對註 10 與 註 27 略做調整與補充。另一位委員對筆者繼續研究之進程提出宏遠規劃與具體步驟之建議。其 高明卓見筆者深為感佩,特此再申敬謝之忱!

∗∗ 真理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1 化儀之頓、漸、不定、祕密四教與化法之藏、通、別、圓四教,合為八教。《妙法蓮華經文句》:

「先佛有漸、頓、祕密、不定等經;漸又三藏、通、別、圓。今佛亦爾。……敷八教網,亙法 界海」(T34.3b)。

(2)

約觀門明義者:一、圓頓觀……二、漸次觀……[三、]不定觀。……

是名略點教觀大意,大該佛法。」(T33.806a-c)

此教相綱領即是教化之方式,所謂「化儀四教」(祕密教或含於不定教中,

或以密故不言2)。三(四)教所化內容之法即該括所有佛法;以教門言,即為藏、

通、別、圓之化法四教。所說觀門化儀之三種觀即《摩訶止觀》所言:「天臺傳 南嶽三種止觀:一、漸次,二、不定,三、圓頓,皆是大乘,俱緣實相,同名止 觀。」(T46.1c)

「圓頓觀」為「從初發心即觀實相,修四種三昧,行八正道」(T33.806b)。

所言「四種三昧」為天臺所立圓教行法3。「八正道」亦是約圓教而言者。

「漸次觀」為由低而高、由淺至深,漸次而修諸法門。智者於上引《法華玄 義》處約凡夫以至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菩薩乘再分藏、通、別、圓四教菩薩 而列其諸修行法門。凡夫之根本行為世間禪(根本禪、有漏禪)中,共外道之根本 味禪4,有:數息觀(阿那波那)、十二門禪(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聲聞乘 有諸禪定法,包括世間禪之根本淨禪(或稱「亦世間亦出世間禪」、「亦有漏亦無 漏禪」)5:六妙門、十六特勝(另有「通明觀」),與二乘出世間禪(無漏禪)之觀(九 想、八念、十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練(九次第定、三三昧)、熏(獅 子奮迅三昧)、修(超越三昧);以及修慧之三十七道品、四諦觀等。緣覺乘則修十 二因緣觀之慧行。其次藏、通教菩薩為修四弘誓願、六波羅蜜行。其後為別教菩 薩行,此處未言行法。最後為菩薩不共二乘之出世間上上禪(非有漏非無漏禪6) 的九種大禪(「自性禪、入一切禪,乃至清淨淨禪」),以之能見佛性,證大涅槃 而成佛。依意而推,此九種大禪主約圓教菩薩而說,但亦應含別教菩薩。以上所

2 詳見拙作〈天臺智顗思想體系之建構〉(《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民國 90 年 3 月),頁 209-210、

213-214、218。

3 詳見拙作《智者大師教觀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 88 年 6 月),

頁 926-973。

4「味」有染著、非清淨之意。

5 依《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簡稱《釋禪波羅蜜》)(T46.482a)明諸禪之心,得證亦有漏亦無漏 禪者乃約「七種學人」(聲聞四向四果除無學之阿羅漢外)言。

6 「非有漏非無漏禪」一詞非《釋禪波羅蜜》原有,比照其「非有漏非無漏法」「非有漏非無漏 心」之用法,可立此名。

(3)

舉自根本禪以迄九種大禪之諸行法,即《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簡稱《釋禪波 羅蜜》)所詮者。《釋禪波羅蜜》為智者大師早期之代表作,主要即參照《大智度 論》而詮說、統整一切禪法。7

「不定觀」則就修任一法皆可能由之開悟,得無生法忍之證悟不定說。所言 諸修法同於漸次觀所說。唯其復約三觀說而言通、別、圓教分別修於體假入空觀、

從空出假觀(入假觀)及中道正觀(藏教則是修析假入空觀);以及藏、通、別、圓 四教各修於有作(生滅)、無生、無量與無作等四種四諦觀。

智者以觀門化儀之圓頓、漸次、不定三種觀「大該佛法」之實踐修行法門。

而智者本身所規劃之完備的佛法修行體系,即觀門之化法者,乃是配合其教門之 藏、通、別、圓化法四教十六門而說之四教十六門觀。以藏、通、別、圓四教各 有有、空、有空、非有非空四門,四四即有十六門。8如《法華玄義》在「示入 門觀」(T33.785b-790c) 即言四教十六門觀法,並以「十意」論其始終。此十意 即是「十法成乘」之十乘觀法。雖有四門,但是皆「大同小異,可以意得」

(T33.787a、787b),故《法華玄義》述之各但舉有門而說。然其所言主修定慧之 法,不出五停心、四念處,進具三十七道品,及輔以前述十二門禪、九想、八背 捨等禪法以為對治之助道。

至《摩訶止觀》則言「三止三觀」:

「巧度止有三種: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 止。……觀有三[種]: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 觀』;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

7 有關此等禪法之修證,詳見《釋禪波羅蜜》(T46.508a-548c)及《法華玄義》之言「定聖行」

(T33.718a-720c)處。《摩訶止觀》釋「觀禪定境」(T46.117b-125b)亦有相關之解說。其中之「九 種大禪」乃依於《菩薩地持經》(T30.921c-)所說。《釋禪波羅蜜》未及釋之而停講;《法華玄義》

亦但言:「如《地持》所釋,今不具論」(T33.720b)。唯智者早期所撰之《法界次第初門》

(T46.688b-689b)有簡要之釋。而其亦聲明:「是中所明九種禪,從始至終,並是出《地持》處,

彌勒菩薩之所說,未有一句私言,讀者自思,取其意也」(T46.689b)。

而除了此處所列諸法之外,《釋禪波羅蜜》在「辨」諸禪之「法」處(T46.481b),於有漏法(即 有漏禪)中,在十二門禪前增列十善;無漏法(即無漏禪)增列法緣四無量心、三三昧、願智 頂禪等;非有漏非無漏法(即非有漏非無漏禪)增列法華三昧、般舟三昧、念佛三昧及首楞嚴等 百八三昧等。

8 參見《維摩經玄疏》(T38.557b)。

(4)

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T46.24a-b)。

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三種止分別與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

中道第一義諦觀三觀相對應,而以觀法為要。《摩訶止觀》(T46.73b-75b)亦說四 教十六門(以圓教空門觀法為主述)、十乘觀法,而論述之重點則在詳述如何以三 觀而破惑、證位元(此部分佔甚大之篇幅)。

及至《三觀義》、《維摩經玄疏》,智者論述觀行法門即以三觀為主軸,由之 歷十法而成就藏、通、別三教之三乘與圓教之一佛乘。三觀說乃成為智者最終圓 熟理論所重之修行法門。

智者最後親撰或親修所大成之作《維摩經疏》(包含現存《四教義》、《三觀 義》、《維摩經玄疏》與《維摩經文疏》),其於教門乃以四教為重;觀門即以三 觀為要。教觀配合,四教所用之三觀分別為:三藏教修析法從假入空觀(析空觀);

通教修體法從假入空觀(體空觀);別教次第修別相三觀(入空觀、入假觀、中道 觀);圓教則修一心三觀。四教中,藏、通二教唯以空觀證空諦,破見思惑,解 脫三界分段生死,證入二乘涅槃,是只至解脫證果之半途;唯別、圓二教能具以 三觀證三諦理,破見思、塵沙、無明全部三種之惑,解脫界內分段暨界外變易之 生死,究竟成佛。9如《維摩經文疏》所說:「分別三觀之相,三藏教菩薩既不見 真,不須論也。若通教菩薩但約二諦作三觀,覈實只成二觀,無第三觀……。今 但約別教、圓教二種,以簡別三觀之相不同。」(卍續 28.116c-d)本文乃以別、圓 二教之三觀說為中心,進而探討其法門之異同。

貳、別、圓二教之簡別

智者於《四教義》(T46.722a-b)、《維摩經玄疏》(T38.532c-533a)曾約教、理、

智、斷、行、位、因、果八法表示通、別、圓三教之要義。《四教義》(T46.722c-723a) 並進而簡別覈定四教之義旨。其中別教之八義如下表所示:

9 請參見拙作〈天臺智顗一心具足說之理論意涵〉(發表於華梵大學哲學系主辦,第五次儒佛會 通學術研討會,臺北華梵園地,民國 90 年 4 月 28 日)。

(5)

1.教:佛說恒沙佛法

2.理:藏識10有恒沙俗諦之理 3.智:道種智

4.斷:斷塵沙無知、界外見思、無明 5.行:歷塵沙劫修行諸波羅蜜,自行化他

6.位:賢位:三十心,伏無明;聖位:十地,發真斷無明 7.因:無礙金剛

8.果:解脫涅槃四德

別教最基本之要義即是含具「恒沙佛法」之「佛性如來藏」理。以一切佛法 皆源於佛陀之開示,亦皆為歸趣成佛之法,故可說均為佛性所含,源自佛性。佛 陀亦即以證成、開顯佛性而能說此「恒沙佛法」,以之濟度一切眾生。別教所教 唯菩薩道,由發四弘誓願而行六波羅蜜行,即須學此恒沙佛法、無盡法門,方能 度千差萬別之無邊眾生。由此,別教菩薩乃「歷塵沙劫修行諸波羅蜜」,觀「恒 沙俗諦之理」,識諸道門,以證「道種智」,「自行化他」,終成無上佛道。相較於 藏、通二教,別教所言俗諦之理、所斷之惑與所證之道種智,皆不止於三界之內 而達於三界之外,此即非二教菩薩所及。別教雖亦如藏教說戒、定、慧三學,但 所說為就恒沙佛法而言之無量戒、定、慧,而非藏教之有量者;其亦說通教之無 生滅空理,但乃不止於二乘之但空,亦言出假之不可得空,即非二教能有。即此 乃見別教之徹底與殊勝。

至若圓教,其八義為:

1.教:正說中道、直說一實諦11 2.理:中道即一切法、一實即法界海12 3.智:一切種智

4.斷:不斷而斷無明惑、五住圓斷13

10 此處所言「藏識」指佛性如來藏,詳見拙作〈天臺別教說及其形上意涵〉(發表於南華大學哲 學研究所主辦,第二屆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成均館三樓會議室,民國 90 年 6 月 6 日)「參」之「二」。

11《四教義》作「正說中道」(T46.722b);《維摩經玄疏》作「直說一實諦」(T38.533a)。「中道」

即「實相」,二意相通。

12《四教義》作「中道即一切法」(T46.722b);《維摩經玄疏》作「一實即法界海」(T38.533a)。「一 實」即一實諦;「法界海」亦表法界一切法。

13《四教義》作「不斷而斷無明惑」(T46.722b);《維摩經玄疏》作「五住圓斷」(T38.533a)。「不 斷而斷」即是「圓斷」之意。「五住」為「五住地惑」,出自《勝鬘經》,表一切惑。而五住地惑

(6)

5.行:一行一切行

6.位:從初一地即具足諸地功德

7.因:雙照二諦,自然流入[一切智海]

8.果:妙覺不思議三德之果,不縱不橫

圓教直說究竟諸法實相,「中道」之「一實諦」理。而此中道實理乃是「即 一切法」,一切法皆即中道實相者。在此圓融之理下,圓教之行法亦不歷次第,

始終皆即直契究竟實相,圓觀一即一切之圓融妙理。以一切行終歸證悟實相而成 佛之行故,圓教行乃為含具一切行之「一行一切行」,以此證佛之「一切種智」。

就圓教之別於藏、通二教說,藏、通二教雖亦言一切種智,但圓教菩薩非至佛果 始得一切種智,乃於因行中即具(約「六即」14言,為由理具以至於分證具);且 藏、通教一切種智只照見界內二諦之理,不見中道15,圓教佛智則俱明三諦理。

又,圓教亦言藏教之戒、定、慧三學及通教之真諦空理,但其皆約真如實相、佛 性而說,此即非二教所及。

由上,別、圓二教有勝出於藏、通二教處。藏、通教唯明空理16,只及三界,

別、圓教則含賅界內、界外所有存在界。別教言恒沙佛法、無量三學、橫亙界內 外之假諦;圓教見中道,明三諦理,更顯因行即具果德,及諸法皆即佛性、究竟 實相之圓義,凡此皆出過藏、通二教之上。

至於別、圓二教之不同,此處所見教、理、智三義,即如智者在對比列舉四 教時,於別教常舉三諦之假諦(俗諦)、無量四諦與菩薩道種智,圓教則言中道諦、

無作四諦與佛之一切種智以彰顯其特色。然而別教教理與所證之智並非止於假 諦、無量四諦與道種智,實乃三諦具備,亦明中道諦,能開顯佛性而證得一切種 智。如《維摩經玄疏》明別教位處言:「菩薩稟此教,觀『三諦理』,歷劫修行,

斷恒沙無知、別見思惑,欲見佛性,求常住四德涅槃。」(T38.538c)17。《四教義》

之根本者即是「無明住地惑」。

14「六即」為智者所立六種行位: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所言「即」

者是就即於最終之佛位言。此六即說主要是用於圓教位,以顯其圓融相即又有等差之義。

15 此「中道」為約不偏空、假,雙照空、假,三諦中之中道諦說;至若緣起法不落斷、常二邊 見之中道理,則為藏、通教所含。

16 藏、通教菩薩亦有出假觀、道種智,但非如別、圓教證空而後出假之「真道種智」。請參見拙 文《智者大師教觀思想之研究》,頁 767-768。

17《四教義》(T46.752a)意同。

(7)

在「覈定別教」時亦言別教說中道、一切種智,唯其「雖說中道、一切種智,非 初住發心即具一切種智,故非圓也」(T46.723a)。亦即別、圓二教皆說中道、具 一切種智,而圓教自初住之發心住位即具(分具)之,別教則至初地始分證。

就斷惑言,別、圓二教皆斷界內見思及「塵沙無知、界外見思、無明」三惑 盡。圓教之特殊處則在其斷惑乃是「不斷而斷」之「圓斷」—以圓理說,煩惱即 菩提,不必言斷;以實證言,悟諦理以淨煩惱而成菩提,是實斷煩惱。又,以佛 果說,佛必無煩惱之事,是煩惱斷盡;雖斷盡煩惱,而煩惱本無,故實無煩惱可 斷;且佛在理上可具煩惱,得以之為方便,隨緣權現「病行」18,「同事」19於煩 惱眾生而化導之,即是不斷煩惱。然則,就成佛言,不只別教,圓教亦是以斷無 明煩惱盡而成佛的。故圓教亦是以斷煩惱之程度而有果位高下之分。如《四教義》

言:

「問曰:教、理若圓,何得更有行、位、因、果之殊?答曰:只依 教、理圓故,便有智、斷、行、位、因、果[之]殊。如世間法書極能 之本20,修(臨)學之者得有階差。雖復初修(臨)劣於後修(臨),本未曾異 也。」(T46.722b-c)

就行、位說,別教言菩薩歷劫久時次第修行,依次經十住、十行、十迴向等

「三十心」位,而後入「十地」,開始分證佛性、分斷「無明」;最後以「無礙道」

(無間道)「金剛喻定」之因,斷最後一品無明,成就佛常住涅槃、「四德」(常、

樂、我、淨)之果21。圓教則以種種法門、修行位次,一一皆與實相相應,一法即 攝一切法,故一行即具一切行;自「初一地」(初住位22)起,以分證佛性功德,

佛德即具一切德故,「即具足諸地功德」。別、圓證位之不同,在別教須久時修行,

逐次歷別階位,經三十心,直至初地以上始開始分證中道、顯佛性;圓教則自初 住位起即得如是。

18「病行」為天臺依《大般涅槃經》所言五行之一,意為菩薩為度眾生,示現如同眾生之煩惱、

生死病苦而教導斷煩惱、離痛苦之方。

19「同事」為菩薩行四攝法之一,指菩薩示同眾生之行而利益、接引、度脫之。

20 此應是舉臨帖學書法為喻。

21 別教位完整地說有五十二位,除此處言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外,十住之前有十信位;

十地之後為等覺位與妙覺佛位。

22 有關圓教之行位,請詳見拙作《智者大師教觀思想之研究》,頁 551-651。

(8)

綜結而言,別、圓二教皆能窮理、至極。別教以具足界內外一切(無量)法,

從始至終之次第教、理、行、證為特點;圓教則於別教之事相,點出其一一皆即 究竟實相、一即一切之圓融妙理為勝處。

參、別、圓二教之三觀

再進約別、圓二教觀行法門之三觀而論23。三觀即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 與中道第一義諦觀。配合藏、通、別、圓四教分別,從假入空觀又細分「析法觀」

與「體法觀」。四教所用之觀法即為:藏教修「析法從假入空觀」24;通教修「體 法從假入空觀」25;別教修「別相三觀」(次第三觀);圓教則修「一心三觀」。藏、

通二教僅止於空觀26;別、圓二教則通修三觀27。雖通修三觀,別、圓仍舊有別。

以下即分別明之。

一、別教之漸次止觀-別相三觀

別、圓二教皆修三觀。別教所明,無論是教、理、智、斷、行、位,皆是分 別而說,漸次行證。所修之觀法即是漸次止觀,分別依次而修入空觀、入假觀、

中道觀三觀。須先修入空觀成就,而後修入假觀;待二觀成就,始進修第三中道 觀28。以此三者分別而修故,稱「別相三觀」。約行位元說,修習三觀之目的在 現觀三諦之理,以此破除三種惑,消減生死,便是轉凡成聖,位次增上。由從假

23 有關「三觀」之名義,請參考拙作〈天臺別教說及其形上意涵〉「貳」之「二、別教觀行」。

24「析法從假入空觀」又名:析假入空觀、析法入空觀、析法觀、析空觀。

25「體法從假入空觀」又名:體假入空觀、體法入空觀、體法觀、體空觀。

26 此為就藏、通教所正明之觀法而言。若是藏、通教菩薩亦修入假觀,但三藏菩薩未能證空,

只是相似出假;通教菩薩則未及界外。《維摩經文疏》云:「今須更略分別三觀之相:三藏教菩 薩既不見真,不須論也。若通教菩薩但約二諦作三觀,覈實只成二觀,無第三觀。」(卍續 28.116c-d)。

27 雖說藏、通二教僅正修空觀,無中道觀之實說與實修,但智者大師尚言及有根性較利之行者,

乃可經由一教之學習而領悟通達至另一教。如原聽聞修習通教之人,即可由之了悟中道之理而 接入別教,即所謂「別接通」。故此等人即可經由通教進而修於中道觀,三觀具足,而不僅止於 空觀而已。但其只是少數。又,其修中道觀乃是自八地起,若由之生起中道似解即入於九地;

發真解則入十地。參見《維摩經文疏》(卍續 28.121d)。

28 嚴格而言,別教三觀先修入空觀,次修入假觀,繼而修中道觀,此僅是就其依次所「主修」

者而言。實際上在修一種觀法時,並不排除傍修餘觀。此容下續詳。

(9)

入空觀觀空諦理,破界內見思惑(我、法實有之執),止息三界分段生死,得二乘 涅槃;修從空入假觀,證假諦理,破界內外塵沙惑(對無量種種煩惱病及其救度 法藥之無知),成界外菩薩29;以中道第一義諦觀,現證中諦理,破無明惑(無始 無明、根本煩惱),令界外變易生死盡,究竟成佛。別教位次智者採《菩薩瓔珞 本業經》之七類五十二位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30居十信位時所修為何觀,智者並無明說。依意推之,應是修析假入空觀。如其

《四教義》云:「十信習從假入空,伏愛論、見論,欲入十住位。」(T46.752c) 又云:「此即[是]先觀生滅四諦,調伏界內見思煩惱。」(T46.754a)「生滅四諦」

為藏教所明,即析空觀所觀之理,可知十信位即是修析假入空觀,以之伏界內見 思惑。至十住位時則修體假入空觀,斷界內見思惑。31進至十行位,除空觀已成 外,乃「加修從空入假」觀(T46.754c)。此觀具體而言,即是觀察分別而學知無 量種種苦、集、滅、道四諦之相。就道諦言,乃「學十波羅蜜一切諸道」(T46.755a),

以此斷塵沙惑。十行成就即是從空入假觀成。因空、假二觀之解行,得進修中道 觀,生相似中道解,即是十迴向位。32因此時是修而未證,故但伏無明,未能斷。

《維摩經玄疏》云:「此菩薩修中道正觀,中道似解轉更增明,能伏無明,得相 似一切種智、佛眼」(T38.539a)。若實證中道觀,所謂「發中道第一義諦觀」

(T46.755c),以之開始分破無明,即是登入十地。登地之後持續修中道觀,雙照 二諦,以此自然抵於成佛之終境。此十地又細分為三道:初地為「見道」,應是 以其始見佛性中道之理故;二至六地為「修道」,斷界外思惑33;七地以上為「無 學道」34,相當於阿羅漢果35。八地得無生法忍,進斷習氣,如辟支佛地。智者

29《維摩經文疏》「別教明入界外無量四諦恒沙煩惱佛法之假,故名從空入假也。但別教、圓教 皆有入假之觀。今取通教斷分段盡時,正是別教明出假之位。」(卍續 28.119a)

30 參見《維摩經玄疏》(T38.538c)。

31 此處言修觀斷惑之位皆就一般下根人言,至若中、上根人則有所不同。

32 參見《維摩經文疏》(卍續 28.121d)。

33 智者言所斷之惑為「別惑三界愛」,「別惑」為別教菩薩所斷之塵沙、無明惑,特別是指界外 惑。「三界愛」為三界愛(思)惑—欲愛、色愛、無色愛。「別惑三界愛」即是指界外思惑。其中 之「欲愛」非言界內三界之五欲,而是「菩薩淨妙功德所生五欲」(T38.539b)(T46.759a)。其餘 色愛、無色愛則以此類推。

34 智者另舉地論師言:二地至七地名「修道」;八地以去,名「無學道」(T38.539b)。

35 別教十地各於何地見道、斷惑而對應於四果者,經論說法不同,各師亦有不同之主張。智者 作此推計,但亦聲明此是「一往似便。既無的文,佛意難知,不須苟執也」(T38.539c)。

(10)

於此分別習氣有色習、心習二種,八地「自然斷法界無明惑『色習』盡」;九地

「無明稍薄,斷『心習』盡」(T38.539c)。第十法雲地乃「斷十品無明」(T38.539c)。

所言「十品」應是約一地斷一品無明言。其後進至等覺地,此地已極近於最終之 佛地,乃介於菩薩地與佛地之間。其相對於第十法雲菩薩地,可說等同於妙覺佛 地,故亦稱「等覺佛地」(T46.752c)。然相較於真正究竟之佛地言,仍屬最後心 之菩薩,故稱「後心菩薩」。此地以「無明餘習譬若微煙,雖有如無,故名『無 垢』」(T38.540b)(T46.760a),即「無垢地菩薩」。此菩薩為一生補處菩薩,又稱「金 剛心菩薩」(T38.539c),即以金剛喻定斷所餘最後一品無明習氣,是為三觀全成,

無明淨盡,四德成就,佛性朗然,具足一切佛法之究竟妙覺佛位。36

別教修習三觀是入空觀、入假觀、中道觀漸次成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依

《法華玄義》所說,別教在依序先修入空觀時,除正修空觀之外,亦傍修入假及 中道觀;空觀得成,進修入假觀時,亦先傍修中道觀。如《法華玄義》云:「十 住正習入空,傍習假、中。」(T33.709a)另處亦云:「十住正修空,傍修假、中。」

(T33.709c)傍修假觀故,所斷之惑除以空觀斷界內見思惑外,復「侵斷恒沙(塵沙 惑)上品」(T46.754c)。傍修中觀故,《四教義》言十住位乃「生中道似解,住第 一義佛性之理」(T46.754b)37。因是傍修,得相似之解,尚未如實證得。此蓋因 別教明佛性之理,佛性即中道。別教菩薩知此教理,即為證中道、顯佛性故,次 第歷別修行。其最初十信位(十信心位)之所以通名「信心」者,即以仰信此理故。

雖信此理,為證中道佛性而修行,但依次第,須先斷界內煩惱重障,故先修於空 觀。38因此,十信位乃修析假入空觀,調伏界內見思惑。進至十住位正修體假入 空觀以斷界內見思惑。雖證空理,依教起解,知有不空之中道佛性,模擬作觀,

乃得於中道發相似之解。故《四教義》言:別教「菩薩能知於空即是不空,別知

36《維摩經玄疏》云:「發真智,見佛性中道之理,斷一品無明,名登初地。乃至斷十品無明,

名為十地。等覺後心,斷無明方盡。妙覺蕭然累外。」(T38.540b)。《四教義》於末句作:「妙覺 常果,蕭然累外,無所斷也。」(T46.76Ob)

37《維摩經玄疏》亦言十住位「生相似中道之解」(T38.539a)。

38《四教義》云:「此十通名信心者,信『心者』(以)順從為義。若聞說別教因緣假名、無量四 諦、佛性之理,常住三寶,心(隨)順不疑,名信心也。」(T46.753a)《維摩經玄疏》亦云:「別 教菩薩信因緣佛性、常住三寶,知無量、無作四諦,起慈悲、四弘誓願,天魔、外道、二乘所 不能阻,名為信心。」(T38.538c-539a)又,《維摩經玄疏》曰:「別教菩薩初心雖信無量、無作四 諦之理,而界內煩惱障重,必須前斷此惑,故先修生滅四諦以調心也。」(T38.539a)

(11)

佛性涅槃常樂我淨也。……若得滅、道,能觀佛性常住,即發中道似解,為別教 之暖法也」(T46.754c)。爾後入十行位,空觀既成,進而正修從空入假觀。同樣 地此位「正習假,傍習中」39。此位既修入假觀,一般言即如《維摩經玄疏》所 云:「斷恒沙無知」(T38.539a)。而《四教義》(T46.754c-755b)乃於之細分上、中、

下三品,分別為十住、十行、十迴向位所斷。《法華玄義》則云:「十行破塵沙,

如生蘇;十迴向破界外塵沙。」(T33.739c)此或即與十住位之兼修、十迴向位之 續含入假觀有關。而由於十行位繼續傍習中觀故,「相似中道之解漸更分明」40。 至十迴向位時,空、假二觀已得成就,乃基於空、假二諦之洞見,進一步開始正 修中道第一義諦觀。由於此位但修觀解,尚未能證,故仍僅是「中道似解轉更增 明」(T38.539a)。41及至中觀成熟,登上十地,乃漸實證中道,分斷無明,並以 此直到成佛。如是,別教三觀之修習,乃先已明中道佛性之理,為證最終之中道 佛性而循序漸進地修行。且在修觀之時,雖逐一正修空、假、中觀,但總兼及傍 修餘觀。所以,別教觀法亦可說是三觀同修,唯有正依之別:先主修於空觀一法 以證知空理;而後續主修假觀以證得假諦;待二觀成就,始全心修中觀以契中諦。

即是:修則通修,唯有主從;證則別證,循序而成。如智者在《摩訶止觀》言,

除了圓頓止觀外,漸次、不定止觀亦「皆是大乘,俱緣實相」(T46.1c)。《法華玄 義》亦言漸次觀為「從初發心,為圓極故」而次第修(T33.806b)。「實相」、「圓極」

所說即是究竟中道,亦可說是圓理。故湛然之詮釋即以為三種止觀行者皆先知圓 理,而後分別以頓、漸、不定之行法而求證。42雖然如此,別教與圓教觀行畢竟 有別。別教行人雖通修三觀,但依其教說,於三諦仍是別相而解者,非如圓教所

39《法華玄義》云:「十行正習假,傍習中。」(T33.709a)另處亦云:「十行正修假,傍修中。」

(T33.709c)

40 引文見《維摩經玄疏》(T38.539a),另《四教義》亦有兩處云:「相似中道之解轉更分明。」(T46.755a) (T46.755a)。

41《四教義》亦云:「相似中道之外(解)更轉增明。)(T46.755b)

42 湛然《法華玄義釋籤》云:「故彼三種(按:三種止觀)初皆知圓。人不見之,便謂《止觀》漸 初不知圓極之理,名為別教者,謬之甚矣﹗」(T33.957c)又,其《止觀輔行傳弘決》云:「頓人 行、解俱頓;漸人解頓、行漸;不定解頓,行或頓、漸」(T46.150b)。此外,智旭之《教觀綱宗》

因此將三種止觀解為皆就圓人而說,言到:「頓觀唯約圓人,初心便觀諸法實相。……漸觀亦唯 約圓人,解雖已圓,行須次第。……不定觀亦唯約圓人,解已先圓,隨於何行,或超或次,皆 得悟入。」(T46.938b)筆者以為,三種止觀為分別就三種根性之人而說,不宜即說是皆為對圓教 根性人所說之法。

(12)

言,但舉一諦必說即於三諦,一即三、三即一。故就教道、解行而言,別教仍無 如圓教之圓極。就此,圓教觀行自始即修觀圓融三諦(不思議三諦)之一心三觀;

若是別教,所行仍為分別、漸次之別相三觀,其乃以知中道之極為標的而通修三 觀(主傍有別),次第行證,不需自始即明圓教三諦圓融相即之理;唯其經空、假 以至於中道諦之證得後,自然能明實相是一,三諦乃圓融不二之理,即是所謂別 教之證道同圓。《摩訶止觀》亦云:

「別、圓發心已知中道。……問:三權(按:藏、通、別三教)皆得 知實(按:中道實相)不﹖答:別教初知;通教後知;三藏初、後俱不 知。……別雖初知,帶方便聞,教猶是權。通雖後知,可接者(按:指 別接通與圓接通之能由通教接入別、圓教者)知,教終是權。」(T46.35a) 二、圓教之圓頓止觀

(一)一心三觀

大體而言,別、圓二教皆能窮理盡行,唯一重於事,一主於理。別教之特色 在於一一事相之分別詳盡展示;圓教則在即之而作圓理之一一點明。圓教非於別 教之外另立諸法,而是即於別教之言法界三千法而說三千在於一念具;即別教所 明三諦之理而顯一諦即三諦,三諦圓融;即別教談斷盡見思、塵沙、無明三惑而 論不斷而斷;亦即別教之倡三觀行而宣說三觀融通,同時俱觀之一心三觀。因此,

相對於別教之空、假、中別相三觀,圓教所說三觀與別教無別,只是不同於別相 三觀之別相而觀,次第修證,而是明白三諦圓融相即,空非但空,是即於假、中 而為空;假非但假,是即於空、中而為假;中亦非但中,是不離於空、假而為中。

由此,觀空之同時即知其通於假、中;觀假之時亦同觀於空、中;觀中之時亦即 於空、假二觀而不離。歸約而說,即是所謂「一心三觀」。智者在《摩訶止觀》

闡釋圓頓觀法云:「圓頓者:初緣實相43,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繫緣法界,一 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雖言初、後,無二無別。是名『圓頓止觀』。」

(T46.1c-2a)此初後無別,但緣實相,所緣諸法無非中道之觀行即是「一切法即空、

即假、即中」(T46.2a),「即邊而中,不餘趣向,三諦圓修」(T46.2a)之一心三觀。

而其詳釋觀法亦即先分別說明空、假、中三觀之後,始言簡意賅地詮說一心三觀

43「初緣實相」之意即如《法華玄義》所說:「從初發心即觀實相。」(T33.806b)。

(13)

之旨趣。《摩訶止觀》即云:「如此三觀,實在一心;法妙難解,寄三以顯一耳。」

(T46.62a) 圓教止觀是不次第之一心三觀,其乃「舉次(按:次第)而論不次(按:

不次第)」(T46.62b)。

一心三觀因所觀為「不思議心因緣之理,甚深微妙;其觀慧門難解難入」

(T38.528c),故但是圓教之深行利根菩薩所修。44一心三觀之觀法如《維摩經玄 疏》所說為:

「若觀此一念無明之心非空非假,一切諸法亦非空、假,而能知心空、

假,即照一切法空、假,是則一心三觀,圓照三諦之理,不斷癡愛,起 諸明脫。」(T38.529a)45

觀此處之說法,其描述與別教中道觀之觀法幾近相同。觀一切諸法非空非假 即是不落於空、假兩邊;復「照一切法空、假」即是雙照於空、假。不落空、假 復雙照於空、假即是中道第一義諦觀之修習。如《三觀義》與《維摩經玄疏》言 別相三觀之中道觀即曰:

「若修此觀,還用前二觀雙46忘、雙照之方便也。雙忘方便者:初觀知 俗非俗,即是俗空;次觀知真非真,即是真空;忘俗非俗,忘真非真,

非真非俗,即是中道。因是二空觀,入中道第一義諦。」(T38.528b)

然而,別、圓之觀亦有分別。其差別在別教為次第修證,雖可兼修三觀,但 總有主從之分,乃先修證空、假之後,始以空、假為方便而正修中觀47。又,別 教三觀之兼修未必同時,可能為時作空觀,時作假觀等;圓教一心三觀則是一時 三觀融通俱作。圓教則是自初發心修道即修中觀,於中復不忘空、假,所謂「觀 中則無假、無空而不中也」48,且是融通相即的。如《摩訶止觀》云:「圓教初

44《維摩經玄疏》:「一心三觀者,正是圓教利根菩薩之所修習。」(T38.528c)

《三觀義》作:「一心三觀者,此觀是深行利根菩薩之所修習。」(卍 99.42b)

45《三觀義》之文意與此相近,而續解云:「知假非假,即是入真(按:見空諦);知空非空,即是 入俗(按:見假諦);照中道,見二諦,即一心三觀之相也。」(卍 99.42d)

46 引文依《維摩經玄疏》《三觀義》(卍 99.41c-d)於「忘」字作「亡」,餘意大同。

47 空、假二觀之所以為方便者,以二觀分別為對治世間實有與涅槃空無之執。故《維摩經文疏》

云:「前二觀為方便,非是正觀。」(卍續 28.122a)非空、非假,雙照空假之中觀方是正觀。

48《維摩經文疏》(卍續 28.122a)。

(14)

心即修三觀,不待二觀成。」(T46.81a) 「圓教五品之初,秖是凡地,即能圓觀 三諦。」(T46.83a)圓教乃始終即以一心三觀而圓照三諦圓融之理。以三觀之破惑 言,藏、通、別教皆以空觀伏破見惑,唯「圓教即中,一心觀智伏斷」(T46.69c) , 即以空觀而即假、即中之一心三觀伏斷之。破思假亦然,「圓教破假,既即見真 (按:見真即見空),即是入假,即是入中,圓伏無明」(T46.73a) 。入假、入中 之觀皆然,均即三觀而破惑見理。三觀同時而作,即於任一念心而同觀。三觀是 觀於三諦之理,一心三觀即觀於圓融之三諦。雖說能觀為三觀同作,所觀為三諦 圓融,但其非無分別,空、假、中觀與所觀空、假、中諦仍有其分別之意。唯當 其認知時,乃懸超於上,以三觀同作、三諦圓融之覺知而分別照見此空、假、中。

換句話說,一心三觀之觀理即是於三諦圓融之無分別中,見到空、假、中分別之 諦理。所以一心三觀所見之三諦有所不同於次第三觀分別之見空、假,而為懸識

「不可思議畢竟妙空」、「雙照二諦之假」,與「中道不可思議非有非無(非空非 假)」。此即是《摩訶止觀》所說的:

「前說諸法皆三假、四句,句句求實不可得;單、複諸見皆空,九 地諸思皆空,十六門皆空,先已聞故;今聞一心即是空,懸超前來次第 諸空,懸識『不可思議畢竟妙空』。

前來所明諸假覆疏倒入,分別藥病、授藥等法,先已聞故;今聞一 心即假,懸超前來次第之假,懸識『雙照二諦之假』。

今聞非空非假(按:「非空非假」即中道)者,懸超前來諸空皆非空,

諸假皆非假。又,前來分別一切非有非無:單見中非有非無,複見中非 有非無,具足中非有非無;三藏中非有非無,通門非有非無,別門非有 非無,前已聞故;今聞非有非無,懸超前來諸非有非無,懸識『中道不 可思議非有非無』。如此三諦一心中解者,此人難得。」(T46.84c)

雖分別覺知,但「如一剎那而有三相;三相不同,生、住、滅異。一心三觀 亦如是。……三諦不同而秖一念,如生、住、滅異秖一剎那」(T46.85a)。觀行如 是,至若證諦則仍為次第之證,由是而有階地之分。

圓教雖始終皆修一心三觀,觀三諦圓融,但其見理而斷惑證位仍有次第。圓

(15)

教之位數智者仍同別教取《菩薩瓔珞本業經》之七種五十二位說。49於其十信位 前復依《法華經》〈分別功德品〉加上五品弟子位。50因圓教行人自始即解知三 諦圓融之教(如別教行人知別教所言佛性中道之理),故自五品弟子位起即能圓伏 三惑(伏而全未斷)。51十信位乃能證見即空之理,破見思惑;明即假之理,破塵 沙惑;並生相似中道解,圓伏界外無明。52自十住位之初住起,開始分證中道理,

分破無明。53從此之後,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諸位皆分斷無明,至等覺 位而後斷盡,證中道理全,即進至圓滿之妙覺佛位。54而須再次說明的是,圓教 之次第破惑證位雖同餘教,所用之智則有別。舉破假(世諦)入空,斷見思惑為例,

《摩訶止觀》言之甚要:「圓教破假,既即見真,即是入假,即是入中,圓伏無 明」(T46.73a) 。

(二)通相三觀

圓教之正觀為一心三觀,而智者在《維摩經文疏》復提及有所謂「通相三觀」, 亦屬圓教。《維摩經文疏》云:

「今但約別教、圓教二種以簡別三觀之相不同,則有三種:一者、

別相三觀,二者、通相三觀,三者、一心三觀。一、別相三觀者,歷別 觀三諦。若從假入空,但得觀真,尚不得觀俗,豈得觀中道也。若從空 入假,但得觀俗,亦未得觀中道。若入中道正觀方得雙照二諦。……三、

一心三觀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說而能圓觀三諦也。……此三種三 觀,初別相三觀的在別教,歷別觀三諦也。若通相三觀、一心三觀的屬 圓教也。」(卍續 28.116d-117a)

別教之「別相三觀」為各別、歷次之修三觀以觀三諦。先修入空觀,則但是

49《法華玄義》:「還約七種以明階位,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T33.733a)

50《法華玄義》:「此經(《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明初心五品弟子之位,文甚分明。」

(T33.735a)

51《法華玄義》云:「五品已圓解一實四諦,其心念念與法界諸波羅蜜相應,遍體無邪曲偏等倒,

圓伏枝客、根本惑(按:天臺以無明為根本惑,餘為枝末惑,合即一切惑),故名『伏忍』。諸教 初心,無此氣分。」(T33.735c)

52 參見《維摩經玄疏》(T38.541a)、《四教義》(T46.762c)、《法華玄義》(T33.733c-734a)。

53《維摩經玄疏》:「十住初心(按:即初住),發圓真智慧,斷無明初品。」(T38.540c)

54 參《維摩經玄疏》(T38.540b-c)。

(16)

觀空(真諦)而無觀於假(俗諦)、中(中道諦)。得空之後續修入假觀,則既知於空,

復觀於假,但未能觀中。證假而後進修中道正觀,乃得雙照空、假二諦而知三諦 之旨。圓教之「一心三觀」則是同時作三觀而圓觀三諦。

至於同屬圓教之「通相三觀」則是智者在疏解《維摩詰經》時,由經文所述 之意而推出者。所言三觀近於圓觀,但又非如一心三觀之純正,智者稱是「約通 論圓,此恐是方等教帶方便之圓,非如《法華》所明」(卍續 28.117a)。此帶方便 之圓非是直接以圓觀之法,同時以三觀觀三諦圓融,而是透過通相之方式,由一 觀而通三觀。如智者解《維摩詰經》「初明從假入空觀云:『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此語似空於中道也。又,<觀眾生品>從假入空徹觀三諦,入文解釋,方見此意 分明也。」(卍續 28.117a)「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一語出自《維摩詰所說經》:「我 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得是平等,無 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T14.545a)智者之詮釋以為,此是說於初修之 體假入空觀。生死眾生(我)及涅槃二者皆空。空無差別,即是平等。但是若執此 空平等相,即成空病。今須破此空病以入於空,是為「空病亦空」。約別、圓教 說,「若見偏真涅槃起染著者,則不能入假,如住化城,故名空病。知此空病亦 空,即見中道也。復次,……但空涅槃等即真諦空。空病亦空即是妄計中道之病 空也。」(卍續 28.118d)「所以有時用空說中道者,以空生死、涅槃二邊故。(按:

空生死、涅槃二邊即是中道)若計有中道,是則於中道有病。此病亦空,故說中 道亦空也。」(卍續 28.135a)空生死可以入空;空涅槃則可以入假;空生死、涅槃 二邊即是空於真、俗諦二諦55,即得入中。又,「破未證中道,妄計取戲論」或

「為破法愛」(卍續 28.135a)亦得以空觀。由是,自入空觀乃得通至假、中二諦;

假、中二諦即假、中二觀所觀。故說:

「今明從假入空,則三諦皆空。……一往入空觀時,三諦皆空56。 雖復皆空,亦不斷滅。以見真中道者即一心萬行,豈得是空斷也。……

菩薩從假入空之時,雖同入空一切智,據名即見三諦,具三智也。故《釋 論》云:『三智實一時得,為[向]人說,令易解,作次第分別。』若

55《維摩經文疏》:「我及涅槃是二皆空。我即生死俗諦眾生空;涅槃即真諦之法空。」(卍續 28.134d-135a)

56《維摩經文疏》另有云:了達眾生畢竟清淨,俗諦生空;真諦法空;中道第一義諦平等空。」

(卍續 28.134b)

(17)

能如是入空,一時具三觀者,雖用入空當初觀之名,而實具三觀。……

若入空具三觀,見三諦者,即是觀達、觀穿之義也。」(卍續 28.134d-135a) 如是者,是為「通相從假入空」觀,「非但假空,真亦空,中道亦空」(卍續 28.118d)。但要注意的是,如前於一心三觀所言,觀雖通觀,證則次第。此通相 入空觀雖觀於三諦(皆空),「初觀之者雖如此知,位行終在從假入空觀。不可以 知中道空即已斷無明也」(卍續 28.118d)。通相入空觀之意如此,餘入假、中道二 觀當亦如是。即《維摩經文疏》所說:

「通相三觀者,則異於此(按:指別相三觀)。從假入空非但知俗假 是空,真諦、中道亦通是空也。若從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

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觀,非但知中道是中,俗、真通是中也。是 則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

一中一切中,無假、無空而不中。但以一觀當名,解心無不通也。雖然,

此是信解虛通。就觀位除疾,不無患盡前後(按:即破惑前後)之殊別也。」

(卍續 28.116d)

肆、結論

天臺宗自智者大師立下理論規模之後,即是一綜攝性的宗派。無論是理論教 相或是實踐觀法,皆企望能予統括匯整,建立起完備之體系。在修行法門方面,

自智者早期以《釋禪波羅蜜》為中心,詳細說明禪觀之實踐系統,到後期漸轉為 重視止觀,尤其是智者自行之圓頓止觀法門。最後則特別著重於三觀說,歷十法 而成乘。

如同教門有化儀四教、化法四教十六門之完備組織,在觀門方面智者亦立有 相對應之化儀、化法四教十六觀門。觀門化儀為圓頓、漸次、不定三種止觀(及 祕密觀為所不論),分別有代表性之著作:《摩訶止觀》、《釋禪波羅蜜》與《六妙 門》。觀門化法為所言之實際修行法門,核心之修法即是歸於空、假、中三觀。

約四教之三觀言,藏、通教但證空觀,只行至半途,且為別教所含,故論其觀法 自應以具備完整三觀行法,能達究竟之別、圓教為主。

於論述時,本文首先說明別、圓教之基本要義,並比較二者於教、理、智、

(18)

斷、行、位之異同,歸結提點二教之特色。繼之約觀門論二教之三觀。別教之觀 法為漸次止觀之別相三觀,文中亦就行位之分別言其三觀之次第修習,證理破 惑。此中具特殊意義的是,別教行人之修行乃先已知有中道佛性之理(知而未 證),為證此理,遂循序漸進地次第修習空、假、中觀。而在此逐一分別正修三 觀之時,乃亦兼及傍修餘觀。因此別教三觀雖主要是次第修證,亦傍有兼修餘二 觀之輔行。

次言圓教一心三觀之要旨及其觀法,進而談到與前述別教觀法之近似與分別 處。別教為次第分別修證,兼修餘觀(可能為異時);圓教則自初發心即一心同時 三觀,同觀圓融之三諦。而圓教雖然始終皆圓觀三諦,但是其證理破惑仍有次第 之別,因此有位次之等差。而所不同於餘教者,是圓教始終以一心三觀,即空即 假即中之智破惑,非單用空觀之智以破見思惑等。須注意的是智者提到同屬圓 教,近似一心三觀而猶帶方便之「通相三觀」。其非直接同時以一心三觀觀圓融 三諦,而是由一觀以通相而達於三觀,亦是一時具三觀。所謂一空一切空,三諦 皆空;一假一切假,三諦皆假;一中一切中,三諦皆中,「解心無不通也」。

總之,別教除次第三觀外,並有餘觀之兼修;圓教除一心三觀外,尚有帶 方便之通相三觀。別教之為別教與圓教之成圓教,自有其分別為次第與不次第(圓 融)之不共餘教的核心特色在。然而,就別教之兼修三觀與圓教之通相三觀來看,

卻可以發現其相當近似之處。對其更進一步之詳細比較研究,筆者將在下一篇論 文中進行。

參考書目

一、佛教經典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大正藏第三十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二、天台宗著作

(19)

陳隋.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法界次第初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摩訶止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四教義》(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三觀義》(卍續藏第九十九冊)

--,《維摩經玄疏》(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維摩經文疏》(卍續藏第二十八冊)

--,《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唐.湛然,《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明.智旭《教觀綱宗》(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三、現代論文(含期刊、研討會與學位論文)

林志欽

1999《智者大師教觀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1〈天臺智顗思想體系之建構〉,《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

2001〈天臺智顗一心具足說之理論意涵〉,發表於華梵大學哲學系主辦,第 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臺北華梵園地。

2001〈天臺別教說及其形上意涵〉,發表於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主辦,第二 屆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成均館三樓會議室。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名者初知法故。是名法智。在六地依欲界十六行境界四諦四念處智即智相三根三三 昧相應 (三根者喜樂捨也三三昧謂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

。即譬四倒也。若小乘觀人即觀身不淨破於淨倒。觀受是苦破於樂倒。觀心無常破於

我家的事業是從祖父開始立下基礎的,在父親 的掌管下,業績蒸蒸日上,更上層樓。為了延

《觀無量壽經》是在宋元嘉年間(四二四-四五一)才譯出。因此,學者們普遍注意到《般 舟三昧經》對於慧遠念佛三昧觀念的影響。 [註 22] 在慧遠之前,《般舟三昧經》的各種譯本已

「三昧空」,與上面三空中的觀空不同。這是就修空觀──三三昧的 時候,在能觀的心上 所現的空相 所現的空相

關鍵詞:觀佛三昧 曇鸞 道綽 善導 彌陀業觀 觀經 四淨土 慧思 灌頂 智者 五品弟子位 一心三觀 二十五尊像 六部往生經 淨土義

如圖,D、E、F 三點分別在圓內、圓上、圓外,則∠ADB、∠AEB、∠AFB 的大小關係為ˉˉ ˉˉ。(請由小到大排列)... 小康要平分一個半徑為 8

牟尼從劣辨勝拂迹顯本尚非寂場之近況鹿園乎教主既爾所說之法可知觀者觀也能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