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孤挺花組織培養苗量化繁殖技術簡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孤挺花組織培養苗量化繁殖技術簡介"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生物技術 孤挺花組織培養苗量化繁殖技術簡介. 孤挺花組織培養苗量化 繁殖技術簡介 農試所生技組 陳威臣 夏奇鈮 曹進義. 一、前言. 孤挺花 (Hippeastrum hybridum Hort.) 原產於熱帶中南美州,主要分佈於巴西、祕. 魯、墨西哥、智利及阿根廷,為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多年生鱗皮鱗莖花卉,又名 百枝蓮、石蒜花及喇叭花,栽培品種之花朵色彩鮮豔碩大,具有多樣花色與花型變 化,極常應用於盆花、切花及花壇植物,深受歐、美、日等國消費者喜愛。台灣的孤 挺花種球供應多從荷蘭進口,近年來國內公民營單位也陸續推出新品種,但在推廣初 期常面臨種苗不敷供應之困境,此一問題亟待解決。孤挺花種苗可利用有性繁殖之 種子播種,以及無性 (營養) 繁殖之分球、切割、雙鱗片或組織培養等方式,其中組織 培養法具有繁殖倍率高、生產週期短、可週年生產等優點,對於種苗數量不足的新品 種而言,是快速量產種苗的有效方法。農業試驗所自2015年起執行孤挺花種苗繁殖相. 關計畫,已建立「台農1號」( ' Tainung No.1' )、「紅獅」( ' Red Lion' )及「千禧之星」( ' Blossom Peacock' ) 組培苗生產體系,茲將其組培苗繁殖方式簡介如下,作為新品種孤. 挺花種苗生產之參考應用。. 二、孤挺花組織培養苗量化繁殖技術 孤挺花組織培養苗量化繁殖技術可分為四個階段:(一) 無菌組培苗建立階段、. (二) 組培苗增殖階段、(三) 組培苗生長階段及 (四) 組培苗出瓶馴化與鱗莖養成階段。. 首先說明培植體取得與其消毒方法,藉以建立無菌組培苗;其次探討培植體大小、細 胞分裂素及穀胱甘肽 (glutathione) 等對組培苗增殖的影響;接著針對蔗糖、活性炭與 巴克素及液固態培養方式,進行其對組培苗的生長影響研究。最後介紹出瓶苗馴化方 式,並利用穀胱甘肽噴施處理促進出瓶苗之生長。. (一) 無菌組培苗之建立階段 將孤挺花「紅獅」成熟鱗莖去除葉片、基盤、鱗皮及兩層鱗片後,將其十字縱切 成1/4鱗莖,而後切除上半段鱗片,留下帶有部分鱗片與短縮莖之下半段,利用1.2%次. 作 者:陳威臣助理研究員 連絡電話:04-23317326 18. -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季刊.2020年9月.123期-.

(2) 生物技術 養於含有0.2 mg L-1 TDZ與0.2 mg L-1 NAA. 適當大小後進行初代培養 (圖一)。比較. 之 MS培養基,培養達8週與12 週時進行. 植體消毒效率,結果顯示來自上半部短. 1.4苗,源自三種組培鱗莖大小之培植體. 「台農1號」上半部或下半部短縮莖之培 縮莖之培植體汙染率顯著較低;此外, 取自上、下部位短縮莖之培植體於含有1 mg L 苯甲基腺嘌呤 (benzylamino purine, -1. 調查,結果顯示每一培植體可形成 1.1-. 間並無顯著差異,但以源自9 mm鱗莖之. 培植體生長最快,在培養8週後其組培苗. 具有最大鱗莖,而持續培養達12 週時,. BA) 與0.1 mg L 萘乙酸 (α-naphthalene. 則源自6 mm 與 9 mm 鱗莖之培植體間已. 後,分別約有 57% 與 37% 之培植體形成. 理。綜合上述結果,顯示以1/4鱗莖作為. -1. acetic acid, NAA) 之 MS培養基培養8週. 無顯著差異,但兩者仍顯著大於3mm處. 發根組培苗,每培植體約可得1.2苗,且. 培植體的組培苗增殖效果較佳,但其組. 「台農1號」、「紅獅」及「千禧之星」. 者為小;此外,若培植體來自於較大鱗. 無菌組培苗,作為後續試驗的基礎材. 莖材料,可在較短培養時間內,即獲得. 料。. 具有較大鱗莖之組培苗。圖二為「台農. (二) 組織培養苗之增殖階段. 1 號」源自不同大小鱗莖之 1/4 鱗莖培植. 每苗約有3-4條根。利用上述方法已建立. 孤挺花組織培養苗量化繁殖技術簡介. 氯酸鈉 (NaOCl) 溶液消毒後,再橫切成. 培苗之鱗莖大小會較1/2鱗莖培植體所得. A. 培植體大小對組培苗增殖的影響:選. 體,在培養8週與12週後,組培苗增殖與. 取「紅獅」直徑約8 mm之組培鱗莖,以. 生長的情形。. 整顆鱗莖或1/2鱗莖為培植體,培. 養於含有1 mg L-1 BA與0.1 mg L-1 NAA之 MS培養基,結果顯示1/2. 鱗莖培植體之每一鱗莖平均可形 成2-3苗,而整顆鱗莖培植體僅形. 成1苗。以「千禧之星」1/2 或1/4. 組培鱗莖作為培植體,培養於含 有0.2 mg L-1 賽本隆 (thidiazuron,. TDZ) 與0.2 mg L-1 NAA之MS培養. 基,兩種培植體之組培苗誘導率 均達 100%,但以 1/4 鱗莖處理平. 均每一鱗莖可誘得4.4苗,顯著高. 於1/2鱗莖處理之2.0苗。利用「台. 農1號」直徑約為 3、6 及 9 mm 組. 培鱗莖之1/4鱗莖作為培植體,培. 圖一、利用孤挺花「紅獅」成熟鱗莖建立無菌組織培養 苗之情形。(A) 採自田間並洗淨後之成熟鱗莖、(B) 除去 葉片、莖基盤及兩層鱗片後對切之1/2鱗莖、(C)切除1/4 鱗莖之上半部鱗片、(D) 上述材料經消毒並且切片後,將 帶有短縮莖與鱗片基部之培植體,接種於125-mL三角瓶 進行培養。. -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季刊.2020年9月.123期-. 19.

(3) 生物技術 孤挺花組織培養苗量化繁殖技術簡介. B. 細胞分裂素 (BA與TDZ) 對組培苗增殖 的影響: 利用「紅獅」與「千禧之星」. 直徑約8 mm組培鱗莖之1/2鱗莖培植體, 探討BA對組培苗增殖效率之影響,結果. 顯示兩品種均以2 mg L-1 BA處理較佳。. 而以「紅獅」1/4鱗莖培植體培養於含有 不同濃度BA或TDZ 與0.2 mg L NAA組 -1. 合之 MS 培養基,結果顯示 BA 或 TDZ 處 理對組培苗增殖之影響並無顯著差異, 但其中以0.1 mg L-1 TDZ處理之組培苗增. 殖率最高,經8週培養後可獲得11.6苗,. 可作為新品種種苗量化之用 (表一)。. C. 穀胱甘肽 (glutathione) 對組培苗增殖 的影響:利用直徑約7-8 mm之「紅獅」. 與「千 禧 之 星」組 培 鱗 莖 為 材 料,探 討穀胱甘肽對組培苗增殖之影響。結 果顯示「紅獅」1/4 鱗莖於 65.0μM 還原 態穀胱甘肽 (reduced glutathione, GSH) 或 32.5 μ M 氧化態穀胱甘肽 (oxidized. glutathione, GSSG) 溶液中振盪培養2小時. 後,取出接種於1 mg L-1 BA與. 0.1 mg L NAA之MS培養基, -1. 於照光環境下培養8週後,每一 鱗莖可誘得約 12.3 苗最佳;但. 在黑暗環境下,則所有處理不 具促進效果。此外,將「千禧 之星」1/4鱗莖培養於含有不同 濃度 GSH 或 GSSG 之液態培養 基中,振盪培養 4、8 及12 週後. 調查組培苗增殖情形,結果顯 圖二、源自孤挺花「台農1 號」不同大小鱗莖之培植體,其 組培苗增殖與生長之情形。以鱗莖直徑約3 mm (A1, B1)、 6 mm (A2, B2) 及9 mm (A3, B3) 組培苗之1/4鱗莖為培植 -1 -1 體,培養於含有0.2 mg L TDZ與0.2 mg L NAA之MS 培養基,培養達8週 (A1, A3) 與12週 (B1, B3) 後,組培苗 之增殖與生長情形。Bars = 1 cm。 表一、BA與TDZ濃度對孤挺花「紅獅」1/4鱗莖組培苗增殖 之影響 BA. TDZ. -1. NAA. – – – (mg L ) – – –. 組培苗/鱗莖 (No.). -. -. 0.2. 1.8 ± 0.2 b. 7.2 ± 0.8b. 2. -. 0.2. 2.2 ± 0.3 ab. 8.8 ± 1.2ab. 1. 4. -. -. -. 0.1. -. 0.4. -. 20. 組培苗/培植體 (No.). 0.2. 0.2. 0.2. 0.2. 0.2. 0.2. 2.1 ± 0.4 ab. 2.1 ± 0.3 ab 2.9 ± 0.3 a. 2.2 ± 0.4 ab. 2.1 ± 0.4 ab. 8.4 ± 1.6ab. 8.4 ± 1.2ab. 11.6 ± 1.2a. 8.8 ± 1.6ab. 8.4 ± 1.4 ab. 示65.0μM GSH在4週之短期培 養有助於提高組培苗增殖率, 而在延長培養時間至12 週時,. 則以65.0μM GSH與162.5μM. GSSG處理具有較高之增殖率。. 綜 合 上 述 結 果,顯 示 以 1/4 鱗莖培養於含有適量 TDZ. 與 NAA 之 MS 培養基中對組培. 苗增殖效果較佳;此外,將1/4. 鱗莖培植體以65.0μM GSH 或. 32.5μM GSSG溶液浸泡2小時. 候進行固態培養,或是將 1/ 4 鱗莖培養於含有65.0μM GSH. -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季刊.2020年9月.123期-.

(4) 生物技術 段),而後再將未經切割之叢生芽苗團塊. 週,皆可促進組培苗之增殖效率。. 作為培植體,直接繼代於相同組成之固. (三) 組織培養苗之生長階段. 態培養基中培養8週 (第二階段),結果顯. A. 蔗糖與活性炭對組培苗生長的影響:. 示液固態兩階段培養對於組培苗鮮重、. 孤挺花組織培養苗量化繁殖技術簡介. 或162.5 μM GSSG液態培養基中培養12. 葉數及根數的增加具有明顯之效果 ( 表. 利用直徑約2-4 mm之「台農1號」組培鱗 莖於含有不同蔗糖與活性炭濃度組合培. 二)。. 養基中培養,結果顯示當培養基不含活. C. 巴克素對組培苗增殖與生長的影響:. 性炭時,以1.5%與3%蔗糖處理對組培苗. 利用直徑約10 mm「紅獅」與「千禧之. 生長較有利,而 6% 與 9% 蔗糖處理對組. 星」鱗莖培養於含有不同濃度巴克素 (paclobutrazol, PBZ) 液態培養基中,結. 培苗生長有抑制作用;但是當培養基含. 果顯示,對照組鱗莖培養至 8 週時,部. 有2 g L-1 活性炭時,則是以3%與6%蔗糖 處理顯著較1.5%與9%蔗糖處理有較高之. 分組培苗出現褐化現象,建議繼代培養. 組培苗鮮重。後續利用直徑約3-5 mm之. 間隔時間不宜超過8週。「紅獅」組培鱗. 配1-2 g L-1 活性炭之處理組合,對於提高. 顯著高於對照組,但 PBZ 處理間並無顯. 莖在50-75 mg L-1 PBZ培養條件下,根數. 組培鱗莖進行試驗,結果顯示6%蔗糖搭 組培苗之鱗莖直徑 與鮮重最為有利。顯 示適當提高蔗糖濃度 並添加適量活性炭的 培養基組合,對於組 培苗之鱗莖直徑、鮮 重及根數而言,具有 顯著之協同增效作用 (圖三)。. B. 液固態兩階段培養 方式對組培苗增殖與 生長的影響:利用直. 徑約5 mm之「台農1 號」組培鱗莖,培養 於含有1 mg L-1 BA與 0.1mg L. -1. NAA 之液. 態或固態 MS 培養基. 中培養 8 週 ( 第一階. 圖三、蔗糖與活性炭濃度組合對孤挺花「台農1號」組培苗生長之影 -1 -1 響。以直徑約3-5 mm之組培鱗莖培養於含有1mg L BA、0.1mg L NAA、不同蔗糖濃度 (1.5、3、6、9%) (A、B、C、D) 及不同活性炭濃 -1 度 (0、0.5、1.0、2.0g L ) 之MS 培養基中,培養達10週時組培苗之生 長情形。Bars=2cm。 表二、液固態兩階段培養方式對孤挺花「台農1號」組培苗生長之影響 鱗莖直徑. 組培苗鮮重. 葉數. 根數. (mm). (g). (No.). (No.). 固態-固態. 8.6 ± 0.5 a. 1.3 ± 0.2 b. 1.8 ± 0.2 b. 7.4 ± 0.6 b. 液態-固態. 9.0 ± 0.2 a. 2.2 ± 0.1 a. 2.5 ± 0.1 a. 9.9 ± 0.4 a. 培養方式. -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季刊.2020年9月.123期-. 21.

(5) 生物技術 孤挺花組織培養苗量化繁殖技術簡介. 著差異。然而,「千禧之星」鱗莖在25-. 之試驗,結果顯示,若將 PBZ 濃度降低. 75 mg L PBZ處理下,根系生長受到抑. 至5 mg L-1 時,則有促進組培苗鱗莖增大. L PBZ處理則較對照組具有顯著較短與. 示,以6%蔗糖並添加1-2 g L-1 活性炭的. 較寬的葉片。後續進行另一組濃度較低. 培養基組合,對於組培苗之鱗莖直徑、. -1. 制,且隨著濃度提高根數減少,而75 mg -1. 與發根的效果 (圖四)。綜合上述結果顯. 鮮重及根數而言,具有顯著的促進效 果。此外,液固態兩階段培養方式可顯 著提高組培苗鮮重、葉數及根數。將組 培鱗莖培養於含有5 mg L-1 PBZ之MS培 養基,也具有促進組培苗之鱗莖增大與 發根的效果。. (四) 組培苗之出瓶馴化與鱗莖養成階段 A. 組培苗之出瓶馴化: 將組培瓶苗出. 瓶洗淨後,剪去部分的葉片與根部,留 有約2 cm葉片與1 cm根系,先以免賴得 (benomyl) (50%可濕性粉劑) 1,000倍溶液. 浸泡 30 分鐘,取出晾乾後進行種植。利. 用混合介質 (泥炭苔:蛭石:珍珠石=2:. 圖四、巴克素對孤挺花「紅獅」與「千禧之 星」組培苗生長與發根之影響。「紅獅」(A) 與 -1 「千禧之星」(B) 培養於含有1 mg L BA、0.2 -1 -1 mg L NAA、6%蔗糖及2g L 活性炭,並分 -1 別添加0、5、10及20 mg L 巴克素 (P0、P1、 P2及P3) 之MS固態培養基,培養達8週後組培 苗之生長情形。Bars=5 cm。. 1:1;v/v/v),在28±4℃之溫室環境下栽. 培,結果顯示,「千禧之星」與「紅獅」 之出瓶苗均可達100%存活率 (圖五)。 B. 穀胱甘肽 (glutathione) 對出瓶苗生 長 的 影 響 : 利 用「紅 獅」與「千 禧 之. 星 」出 瓶 苗 為 材 料,探 討 穀 胱 甘 肽 (glutathione) 對組培苗瓶外生長之影響。. 結果顯示「紅獅」具有鱗莖直徑約 12. mm 之出瓶苗在栽培第 9 週開始以不同. 濃度 GSH 或 GSSG 溶液噴施處理,而後. 每 4 週噴施一次,共處理 5次,於停止噴 圖五、孤挺花「紅獅」與「千禧之星」組培苗種 植於混合介質 (泥炭苔:蛭石:珍珠石 2:1: 1;v/v/v),於溫室環境栽培達2週 (A)、6週 (B) 及18週 (C、D) 之生長情形。 22. 施 7 週後,調查植株生長情形;結果以. 162.8μM GSSG處理之鱗莖直徑27.4 mm. 與總鮮重 36.3 g 顯著高於其他處理,顯. 示特定濃度之 GSSG 具有促進出瓶苗生. -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季刊.2020年9月.123期-.

(6) 生物技術. 出瓶苗經殺菌劑溶液浸泡30分鐘並晾乾 後,以混合介質種植後於溫室環境下生. 長,具有高存活率且植株後續生長狀況 良好。此外,利用162.8μM GSSG溶液對 出瓶苗進行噴施處理,更對其鱗莖養成. 孤挺花組織培養苗量化繁殖技術簡介. 長的效果 (圖六 )。綜合上述結果,顯示. Mottallebi Azar, and K. Mashayekhi.. 2015. Micropropagation of Hippeastrum. hybridum. Cumhuriyet Univ. Faculty ,. Sci. J. (CSJ) 36:594–605.. Siddique, M. N. A., J. Sultana, N. Sultana,. and M. M. Hossain. 2007. Ex vitro. establishment of in vitro produced. 具有促進之效果。. plantlets and bulblets of Hippeastrum. 四、結語. (Hippeastrum hybridum). Int. J. Sustain.. 台灣目前 栽 植 之 孤 挺 花 種 球多由 國外進口,在各試驗改良場與業者的努 力下,已陸續推出許多優良品種,在推 廣初期常面臨種苗不足的窘境需加以克 服。本文針對孤挺花組織培養的初代培 養、組培瓶苗增殖與出瓶苗馴化養成之. Crop Prod. 2:22-24.. Sultana, J., N. Sultana, M. N. A. Siddique,. A. K. M. A. Islam, M. M. Hossain, and T.. Hossain. 2010. In vitro bulb production in. Hippeastrum (Hippeastrum hybridum). J.. Central European Agri. 11: 469-474.. 相關技術進行介紹,提供 育種者或種苗業者於種苗 量產之參考應用。此外, 能整合新品種、種苗量產 技術及病原微生物檢測技 術,進行無病原健康組培 種苗生產,作為優質種球 養成之基礎,將更進一步 提升國產孤挺花產業之競 爭力。. 五、參考文獻 陳威臣、曹進義、吳姿穎、 夏奇鈮。2019。培植體 大小、蔗糖及活性炭對 孤挺花組培苗增殖與生 長之影響。台灣農業研 究 68:137–147。. Amani, S. H., H. Zarei, A.. 圖六、孤挺花「紅獅」出瓶苗於不同穀胱甘肽處理條件下,在 溫室生長達32週之植株。大苗 (Large;直徑約12 mm) 與小 苗 (Small;直徑約8 mm) 以混合介質 (泥炭苔:蛭石:珍珠 石 = 2:1:1,體積比) 種植8週後開始處理,每4週噴施純水 (Control)、GSH (162.8、325.7及651.4μM;GSH-a, -b, -c) 或 GSSG (81.4、162.8及325.7μM;GSSG-a, -b, -c),共噴施5次, 停止施用7週後調查與拍照;每處理3重複,每重複5株,每15株 噴施50 mL穀胱甘肽溶液。Bars = 10 cm。. -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季刊.2020年9月.123期-. 23.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佳作 李喬安 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勞動部勞動力發 展署桃竹苗分署.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佳作

二專 工業機械 二技 工業電子科技(高級技術員) 二專 汽車製造維修 二技 無塵室設備(高級技術員) 二專 紡織機械 二技 自動化科技電子(高級技術 二專 機電整合 二技

一、為籌劃辦理水族養殖技術士技能檢定以配合國內水族業蓬勃之發展,及相關行業

四、考量國際技能組織及 國際技能組織亞洲分 會於全體理事會議決 議技能競賽分青年組 及青少年組辦理,爰 一百零七年假阿布達

二、其他 匯兌手續費 多國政府為增加稅收,自本(2005)年 1 月起將匯 兌手續費自 10%調升為 13%,哥斯大黎加已向世 界貿易組織表示該措施違反 WTO 相關規定,因

這是我最喜歡的版本,因為空間有限,一下子擠著四十

流感疫苗(包含 aQIV )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WHO)的病毒株納入疫苗中。故 2014-2015 北半球 季節的流感疫苗是依據 2014 年 2 月中旬 WHO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