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保健食品對代謝症候群 的預防或改善潛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保健食品對代謝症候群 的預防或改善潛力"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 是一種日漸 普及因腹部肥胖造成代謝紊亂的疾病,早期台灣普 遍有一諺語稱:「膨肚短命」,古人並沒有什麼醫學 常識,為何會知道「膨肚」容易「短命」呢?那是因 我們祖先累積下來的觀察經驗,發現一個腹部肥胖 的人一直看起來很健康,但怎麼還年紀輕輕地就突 然猝死呢?近代的醫學也注意到這問題,卻不懂其 中的關連。

過去就一直知道肥胖有礙健康,而採身體質量 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 即 「體重」÷ 「(身高)

x (身高)」來評估一個人是否太胖或太瘦。世界各 國因國情而訂定的BMI 標準有點不同,但若不分年 齡層,大致多以BMI = 22 為成人之「理想值」,超 過10 % 為「過重」;超過 20 % 為「肥胖」;超過 30

% 為「嚴重肥胖」。但後來發現同樣是 BMI >26.4 的 胖子,身材均勻肥胖或梨型肥胖的胖子通常還是很 健康,但若體型屬於蘋果型的肥胖者卻很易罹患糖 尿病與腦心血管疾病,甚至較易猝死。因此,BMI 逐漸少被用來作為評估健康的指標,取而代之的是 量腰圍。我國衛生署已於2011年 8月1日將 「量腰圍」

納入健康檢查的必測項目。

代謝症候群簡介

(一)定義

代謝症候群現象最早是瑞典醫師 Kylin 於 1920

保健食品對代謝症候群 的預防或改善潛力

撰文 /蔡敬民

年提出,發現常會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及痛 風等代謝異常症候聚集在同一病人的現象(許惠恒 等人,2010)。 然而, 直 到 1988 年,Revean 在一場 重要演講以「X 症候群」(〝X〞表示不知病因)稱 之,才逐漸被人重視。其後陸續有不同學者以不同 名詞來稱呼它,例如:「胰島素抗性症候群(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等。而在 1998 年,世界衛生 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才統一名稱 為「代謝症候群」。

繼WHO 發表定義後,世界各國也分別對代謝 症候群提出定義。我國也參酌國情,於 2004 年在訂 定代謝症候群定義,作為我國之臨床診斷準則,於 2007 年再加以修正如表一。

(二)代謝症候群與疾病之關係

代謝症候群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表示身 體開始出現代謝異常之「病前狀態」。有此症狀的

表一 台灣代謝症候群之定義(2007年修訂)

危險因子 異常值

腹部肥胖 (Central obesity) 腰圍:男性 ≧90 cm;女性 ≧80 cm 血壓 (BP) 上升 SBP ≧130 mmHg / DBP ≧85 mmHg 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 (HDL-C) 過低 男性 <40 mg/dL;女性 <50 mg/dL 空腹血糖值 (Fasting glucose) 上升 FG ≧100 mg/dL

三酸甘油酯 (Triacylglycerol) 上升 TG ≧150 mg/dL

1. 若同時具有以上5項危險指標之任何3項以上,稱之為「代謝症候群」。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局網站。

(2)

研發 創新

人通常會有腹部肥胖的現象,隨後會逐漸出現高血 壓、血糖和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t) 及血脂異 常等代謝異常現象,而持續的這些危險因子,則很 容易發展演變成糖尿病、動脈粥狀硬化及產生血栓 等腦心血管疾病,而造成中風或心肌梗塞,甚至死 亡。

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

由表一定義可知,代謝症候群為數個危險因子 的集合,然而這些因子間並非完全獨立,彼此有其 相關,其中以腹部肥胖與其他因子的關聯性最強,

幾乎是伴隨性的發生。

(一)脂肪細胞與肥胖

脂肪細胞是主要控制身體能量平衡的機制之 一,在哺乳類中按功能形態上可分為兩種:(1) 棕 色脂肪組織(brown adipose tissue),其主要是產生 熱能來維持體溫和對抗肥胖,可在剛出生的嬰兒與 冬眠動物體內觀察到,人類隨著年齡增長,棕色脂 肪也慢慢減少,在成年人中幾乎觀察不到,故討論 代謝病理時較不常提到;(2) 白色脂肪組織 (white adipose tissue),其主要是以三酸甘油酯的型式來 儲存能量。白色脂肪細胞又依分部位置之不同而可 分成兩種:(1) 皮下脂肪組織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SAT),大多存在腹腔膜外和臀部;(2) 內臟 脂肪組織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 存在腹膜腔 內,又可細分為腸繫膜脂肪(mesenteric fat)、副睪脂 肪(epididymal fat)、腎周脂肪 (perirenal fat) 和背部 脂肪(dorsal fat) (Gesta et al., 2006)。

除了以總體脂肪率來判斷肥胖程度之外,其脂 肪分布的位置則是評估罹患慢性疾病機率的重要指 標,其中以腰圍(waist) 最常作為標準。脂肪分布在 腰圍以下常稱為「水梨型肥胖」;在腰圍以上則稱為「蘋 果型肥胖」,後者相對很容易誘發代謝相關疾病。

那麼,同樣是脂肪細胞,只是位置在皮下或內臟附 近,怎會在代謝與功能上有何不同而導致如此大的 差異呢?

近年的醫學研究發現在不同位置的脂肪組織,

原本就發育自胚胎時期中胚層之不同區域。且內臟 脂肪組織與皮下脂肪組織會有不同發育相關之基因 表現,導致其日後分泌的激素與扮演的功能不同。

1. 內臟脂肪組織

內臟脂肪處於高度分解代謝狀態,造成身體 高濃度的游離脂肪酸而以它為主要能量來源,降低 葡萄糖的利用而導致血糖上升,進而刺激胰島素的 分泌,而誘發高胰島素血症、葡萄糖耐受性降低及 高三酸甘油酯血症,發展成代謝症候群之特徵。內 臟脂肪細胞亦為內分泌組織,近年來的研究顯示,

內臟脂肪細胞會分泌約超過 50 種 (Wajchenberg et al., 2009) 的脂肪分泌 激素 (adipokine),而影 響體 內荷爾蒙的調節,並且包含發炎因子,如腫瘤壞 死 因 子 -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 間 白 素-6(interleukin-6, IL-6)、抗素 (resistin) 和視黃醇 結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 RBP4) 等;抗 發炎因子如:脂聯素(adiponectin)、瘦素 (leptin)、

內臟脂肪素(visfatin) 和網膜素 (omemtin) 等。因此 可知,內臟脂肪比皮下脂肪的生理功能複雜很多,

當堆積過多時亦易造成一些病變。

2. 皮下脂肪組織

皮下脂肪組織具有保護身體避免脂肪代謝障 (lipodystrophy) 的功能。然而,一旦功能不全或因為 其無法細胞增生、肥大或有胰島素阻抗等問題發生 時,身體會將過多的脂肪堆積到內臟脂肪細胞中,

而造成內臟脂肪的增加。

此外,有些脂肪組 織會受性激素的影 響,例 如:雌 激 素(estrogens) 會促進脂肪容易堆積於臀 部與大腿(俗稱梨型),以及於青春發育期亦會促 進脂肪堆積在胸部的乳房;而當體內血漿中的激 素glucocorticoids 濃度太高時,會促進脂肪堆積在 軀幹,尤其腹部而造成腹部肥胖(俗稱蘋果型肥 胖)(Gesta et al., 2006)。調節身體脂肪分布的因子 仍尚不完全明瞭。某些飲食組成分可能會直接影響

(3)

脂肪細胞中的基因表現。現今已知脂肪組織不單純 為一能量儲存處,事實上它們也是控制能量恆定之 最大內分泌腺。有研究顯示脂肪激素adiponectin 可 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以刺激身體周邊組織對葡 萄糖的利用能力,而抑制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研究 發現腹部肥胖患者中,其血液中的adiponectin 濃度 有偏低的現象,因此現在也有許多研究將血液中的 adiponectin 濃度偏低當作代謝症候群中內臟油過多 的生化指標之一。臨床研究的報告更進一步指出具 冠狀動脈疾病和血管病變的第2 型糖尿病病人中,

患者血漿中的adiponectin 有明顯減少的情形,故推 測adiponectin 在血管壁內皮屏障受損時,扮演一定 的生理角色,故血漿中的adiponectin 已被認為與動 脈粥狀硬化併發症的發生有關。此外,脂肪激素除 了增加胰島素阻抗外,也會較容易啟動發炎反應,

而誘發種種的疾病(Gesta et al., 2006)。

(二)肥胖與胰島素阻抗

1960 年 Yalow 與 Berson 提出關於胰島素阻 抗的論述,並藉由測量人體血漿中胰島素濃度,發 現第2 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濃度較一般人高 (Yalow et al., 1960;朱婉兒等人,2009),表示患者於 特定濃度的胰島素下,其降血糖的反應不如常人,因 此需要增加大量胰島素來控制高血糖,而造成此現 象的原因很多,如:肥胖、遺傳、飲食習慣和荷爾蒙 調節等,血液循環中有過多的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s) 是主要原因(潘恆嘉等人,2006)。

正常人在進食過後,血糖升高,刺激胰臟之β 細胞分泌胰島素,以促進肝臟與肌肉等細胞利用血 糖,並會使脂肪細胞停止脂肪分解作用(lipolysis),

甚且會促進脂肪細胞製造脂蛋白脂解酶(lipoprotein lipase) 至血管壁上,將血液中的脂蛋白內之三酸甘 油酯分解成脂肪酸,並將這些脂肪酸移到脂肪細胞 內儲存。當攝取過量之脂肪或碳水化合物時,就容 易造成脂肪的堆積。

當脂肪組織增加時也會增加釋出游離脂肪酸,

這些游離脂肪酸會使肝臟細胞增加糖質新生作用 (gluconeogenesis);而在肌肉細胞,則是會降低糖 解作用 (glycolysis),且在肝臟和肌肉細胞中皆會 增加三酸甘油酯的囤積(Ellis et al., 2000),這種抑 制胰島素調節葡萄糖被細胞吸收利用的過程,減 低了胰島素的敏感性。當高血糖現象持續 存在,

會使胰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造成高胰島素血症 (hyperinsulinemia)。因此肥胖會產生胰島素阻抗現 象,並因胰島素無法發揮正常功能,結果常伴隨著 高胰島素血症、葡萄糖不耐症(glucose intolerance) 和高血糖 (hyperglycemia) 等臨床上之症狀(蘇益仁 等人,2007)。

(三)肥胖與高血脂

人 體 血 中 所 含 脂 肪, 主 要 為 膽 固 醇 (cholesterol)、 三 酸 甘 油 酯 (triacylglycerol, TG)、

磷脂質(phospholipid) 及游離脂肪酸 (FFAs),膽固 醇 主要 存 在 於脂蛋白(lipoproteins) 中,主要又可 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與低 密度 脂蛋白膽固 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而臨床上「高 血脂」主要是指血液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濃度過 高。

肥胖的人通常容易觀察到其血脂過高,因為當 熱量過剩,脂肪細胞擴大或增生,並開始分泌 3 種 干擾胰島素作用的物質,例如:瘦素(leptin)、腫瘤 壞死因子-α (TNF-α) 和抗素 (resistin) 等,造成脂 肪細胞不斷分解原本儲存的脂肪,也降低脂蛋白脂 解酶的生成,而造成高血脂的現象(黃惠鈴等人,

2003)。

(四)肥胖與高血壓

高血壓的成因較為複雜,又可分為原發性高血 壓和繼發性高血壓,而可能原因除了環境與心理因 素外,病理上如:血管壁缺乏彈性、血管管徑縮小、

血液黏度、服用藥物、腎臟疾病和心臟疾病等皆有 相關。肥胖與高血壓通常伴隨出現,有調查追蹤報

(4)

研發 創新

告顯示,60 % 高血壓病人有肥胖的現象,雖然肥胖 並不是引發高血壓之必然原因,但肥胖會增加心血 管疾病的罹患率,因此增加心臟的負擔,進而造成 高血壓的現象。

飲食、食品與代謝症候群

「營養均衡」是維持健康的最基本要件,但「營 養」是抽象的學術名詞,而我們日常飲食吃的是「食 品」,而非「營養素」。因此,世界各國都會按身體營 養生理的需要,先制訂「營養素建議攝取量」作為 基礎,然後再將之轉換成日常的食品,而訂定「飲食 指標(Dietary Guidelines)」。早先的「營養素建議攝 取量」與「飲食指標」的擬定幾乎都是以「預防營 養素缺乏症之發生」為基礎;然而,2005 年美國重 新修訂的「飲食指標」則開始以「預防慢性疾病的 發生(Dietary Recommendations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為基礎,其中又以「預防代謝症候群」

為最基本的要件。美國多年來超過4 成以上的人死 於心肌梗塞(heart attack),而死於與代謝症候群相 關的人口更是遠超過6 成以上。我國近一、二十年 來癌症一直占死因之約 1/3,而代謝症候群相關疾病 的總和則略高於癌症之總數,因此如何藉由飲食來 預防或改善代謝症候群,是我國公共衛生上的一重 要課題。由於代謝症候群是一相當複雜的代謝異常 現象,目前在醫療上幾乎也只是針對有那些檢測出 的危險因子指標而分別給予藥物來改善,尚無單一 藥物就能全面改善代謝症候群所有危險指標因子,

因此被認為應也無單一食品即能預防或改善所有的 危險指標因子。本文以下按「營養均衡」7 大類食 品,每一類簡介一種目前較有科學證據能改善某部 分的代謝症候群所有危險指標因子(許惠恒等人,

2010),提供讀者參考。

(一)全穀根莖類--薏仁

薏仁是在中藥材中極普遍被添加,認為溫和又 具有多項生理功能之藥材或保健食品。近一、二十 年來有許多動物與人體實驗結果都證實薏仁能明顯

降低血漿三酸甘油酯(TG)、總膽固醇 (TC)、低密 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並能提高血漿高密度脂 蛋白膽固醇(HDL-C);研究也顯示薏仁可降低肝臟 TC、TG 及油滴的堆積,因此可預防脂肪肝的發生。

人體實驗結果也顯示攝取薏仁比等量之白米飯 較不會快速升高血糖,並能降低血糖值。許多第2 型糖尿病前期的病人,以每天100 克(乾重)之薏 仁取代白米飯,並加以良好的飲食控制與適度的運 動,幾乎可防止糖尿病的發生。此外,薏仁在儲藏 期間容易產生油耗味,原因是穀粒外圍的麩糠含有 高量的薏仁油,該油脂較不飽和而容易被氧化。目 前製造薏仁粉的新加工方法是先將其麩糠碾下,然 後加以脫脂,再將脫脂麩糠加回粉粒中。因大部分 薏仁的功效成分在「非油脂」的部分,因此脫脂薏 仁粉仍保有大部分之生理機能。

薏仁的建 議 攝 取 量 是成 人每天50-100 g(乾 重),可用來取代正餐之部分白米飯或作為點心。

(二)水果類--小蕃茄

蕃茄在 2002 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現 代人十大保健食品的首位。蕃茄為茄科、蕃茄屬,原 產地在南美洲的安地斯山區。1622 年荷蘭占據台灣,

引進栽種,故稱之為「番」茄,但後來逐漸常稱之為

「蕃」茄。

蕃茄除富含豐富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優質 的膳食纖維(果膠)等高價值的營養成分之外,最 大的特色是含有豐富的茄紅素(lycopene)。茄紅素含 量常可因品種、產區、氣候、日照長度(需抗UV)、

成熟度等而不同。一般蕃茄含量約3-8 mg/100 g,

但可 高 達40-42 mg/100 g。茄紅素是類胡蘿蔔素 (carotenoids) 中的一種紅色色素,為所有類胡蘿蔔素 中抗氧化能力最強者,是β- 胡蘿蔔素的 2 倍、維生 素E 的 10 倍。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體內茄紅素濃度維持越高,

常其健康情況較佳與較長壽。茄紅素具很強掃除自 由基的能力,可預防或延緩低密度脂蛋白內所含不

(5)

飽和油的氧化,並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進而預防動 脈粥狀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此外,茄紅素可 促進血管內皮釋放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鬆弛 血管壁的平滑肌,增進血管彈性而降低舒張壓與脈 搏壓(收縮壓- 舒張壓),並降低 Thromboxane A2 的生成(機能近似Aspirin),而抑制血小板的凝聚。

茄紅素對熱有很好的安定性,蕃茄經高溫烹煮加工 後,反而能增高茄紅素的生理功效。主要原因是:(1) 茄紅素主要存在果肉與果皮細胞內之葉綠體中,細 胞外有強硬的細胞壁,透過加熱或機械式的破壞,

茄紅素才容易被釋放出來,所以食用蕃茄汁或蕃茄 醬所能吸收到的茄紅素量比生吃蕃茄高,(2) 茄紅素 是一種熱穩定的化學結構,若經過加熱處理,其化 學結構部分( ~ 10%) 會由較穩定的「反式 (trans)」

結構會轉變成較易吸收,且較具生理機能的「順式 (cis)」結構。人體內之茄紅素 >50% 為順式結構,而 攝護腺高達~80% 是順式結構,但茄紅素對『光』

不穩定,易造成「光裂解」。(3) 茄紅素為脂溶性,若 和油脂一起烹調,或與含油之正餐一起攝食,可以

提高2-3 倍的吸收率。

建議每天之攝取量:100-300 g 的小蕃茄。

(三)蔬菜類--苦瓜

苦瓜是近年最熱門的保健食品研究題材之一,

在傳統民間療法中被認為可改善糖尿病與高血壓,

近10 年來它被發現含有可活化人體細胞核內的受體 PPAR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之成分,進而影響相關基因的活性,而改善胰島素 阻抗、高血糖與高血脂的異常現象,甚至有研究指 出與改善高血壓、心臟病、癌症、免疫發炎疾病及 降低體脂肪與肝臟脂肪的堆積等有都密切相關。品 種則以山苦瓜和綠苦瓜為佳。

建議每天之攝取量:約100 克苦瓜或其萃出物。

(四)油脂類--橄欖油

通常一般人會認為「膽固醇」是對身體不好的 東西,但其實它是細胞膜構造、性激素等之重要原 料,只是當它太多時,會增加LDL-C 的濃度,而 增加血管病變的可能性。人體每天新陳代謝的膽固 醇量約1,200 毫克,而有節制的飲食之膽固醇量應 會低於300 毫克,因此體內大部分的膽固醇是肝臟 與小腸利用三酸甘油酯合成的,尤其是其飽和脂肪 酸。然而,近二十多年來發現血清LDL-C 中的不飽 和脂肪酸一旦被氧化,產生大量自由基,才是真正 誘發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 與許多老化現 象的導因。橄欖油與芥花油等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 酸,因此與其他食用油比較時,相對較不會升高血 清中之膽固醇,也較不易被氧化。相對較不會產生 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

在天然食用油中,「芥花油」從某些角度來看,

其優點甚至多於 「橄欖油」,因為「芥花油」比「橄 欖油」含有較少的「飽和脂肪酸」,而含有豐富的必 需脂肪酸,只是含略少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其在 日本的零售食用油中之市場占有率達 40% 左右,在 美加地區也達30 % 以上,但在台灣僅約 8 %。

建議每天之攝取量,應還是保持「少油」的飲

(6)

研發 創新

食原則,並不建議每日額外補充橄欖油。若一定需 要使用油來製備食品時,橄欖油比大部分常用食用 油相對較不會產生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然未 精製之橄欖油適用於涼拌,需長時間高溫油炸時,

建議選用較飽和之棕櫚油或其他炸油。

(五)堅果種子類--芝麻

芝麻除富含纖維素之外,經高溫炒焙過的芝 麻含有抗氧化性極強的芝麻素,許多人體與動物實 驗均顯示攝取芝麻可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與增加 LDL-C 的抗氧化性,降低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 子。而且在一般天然食物中,芝麻特別富含L- 精胺 酸(L-arginine),能在血管內皮被代謝產生一氧化氮 (NO),NO 可使血管疏鬆、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 壓,及減少血小板之凝聚,避免血栓之產生。

建議每天之攝取量:約40 g炒焙過之芝麻產品。

(六)乳品類 -- 低脂優格或牛乳

牛乳一直被正統的營養學家公認為在天然食品 中營養最豐富(尤其非常富含其他食品少有之鈣質 與維生素B2),也最均衡的食品。但因現代人常已 攝取過多的熱量與油脂,因此營養學家大多推薦攝 取「低脂」或「脫脂」之乳製品,避免攝取過多油脂。

然而,東方人有很高比例的人口無法分解乳製品中的

「乳糖」,而產生腹瀉的現象,稱乳糖不耐症。若將 牛乳加以發酵加工成「優格」,不僅其中大部分的乳 糖會先被分解,更同時含有豐富能改善消化道環境 之有益菌。美國得舒飲食、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 畫也都特別強調低脂/ 零脂乳製品的攝取,但對沒 有明顯的「乳糖不耐症」的消費者,低脂鮮乳仍是 一很好的選擇。

建議每天之攝取量:1-2 杯(240-480 cc)。

(七)肉魚蛋豆類 -- 大豆

肉魚蛋豆類是飲食中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大部 分的植物性蛋白質被人體的利用率大多不高,唯獨 大豆蛋白是例外,為素食者的最主要蛋白質來源。

目前大部分人的飲食型態乃攝取了過多的動物性食 品,隨著近年節能減碳的環保觀念興起,因此大豆 成為被極力推崇的營養食品。這一、二十年來,大 豆所含的異黃酮(isoflavones),被發現具有近似雌激 素的保健功能,更是被稱為植物雌激素,尤其被推 薦適用於更年期,除可降低更年期的諸多不適外,

更可降低血清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抑制動脈粥狀 硬化的發生,以及減緩骨質的流失。

建議每天之攝取量:30-60 g(乾重)大豆製成 之豆製品。

結語

食品對人體的機能常被分為三大類,第一機能 是提供身體最基本所需的營養素,但因各營養素的 所需量差異極大,而各營養素又分散在不同的天然 食品中,因此若能常吃各類不同食品,所獲得之各 營養素的量與比例大致能符合身體的需要,如此的 飲食便是符合「營養均衡」;第二機能是提供適當的 色、香、味,促進食慾與提升生活品質;第三機能是 某些食品比大部分的一般食品剛好含有較豐富的特 別營養功能成分,其可促進身體的健康、預防某些 疾病或老化的發生或改善已發生的疾病,即一般所 謂的「保健食品」或「機能性食品」。

前述所提及的代表性食品,除常出現在日常生 活飲食中,某些特定保健成分亦被開發為特定保健 食品,如芝麻素、大豆蛋白、茄紅素等,以預防或 延緩代謝症候群危險指標因子的發生。然由於代謝 症候群是一複雜的代謝異常現象,未來在保健相關 產品開發上,似應朝向「複方」方式著手,結合數種 特異效果的成分,以達到全面預防代謝症候群發生 之目的。然此時,各成分之間的交互作用或加乘效 果,則必須透過嚴謹的科學試驗得以驗證。

蔡敬民 中原大學 生物科技系 教授

AgBIO

(7)

參考文獻

1. 朱婉兒、樓亞洲、朱姿樺、林美吟、蘇聖棋 (2009) 胰島素增敏劑 - thiazolidinediones藥物之臨床使用及安全性探討。藥學雜誌電 子報 98期。

2. 黃惠鈴、張曉卉、顧景怡 (2003) 高血脂,你最想問的10個問題。康健雜誌61期。

3. 許惠恒、蔡敬民、蘇秀悅、劉燦宏、林時逸、李奕德、王俊興、王雅瑜 (2010) 減腰圍、降3高,代謝力健康全書。 原水文化,

台北市(ISBN 978-986-6379-27-7)。

4. 蘇益仁、蔡棕麒、顏賢棟 (2007) 神奇的PPAR-從代謝症候群、免疫發炎到癌症,二十一世紀最亮麗的健康產業分子。財團法人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

5. 潘恆嘉、黃國晉、陳慶餘 (2006) 胰島素阻抗與代謝症候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21:10。

6. Ellis, B. A., Poynten, A., Lowy, A. J., Furler, S. M., Chisholm, D. J., Kraegen, E. W. and Cooney, G. J. (2000) Long-chain acyl-CoA esters as indicators of lipid metabolism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rat and human muscle .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79.

7. Reaven, G. M. (1993) Rol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disease (syndrome X): an expanded definition . Annu Rev Med 44:121- 131.

8. Gesta, S., Bluher, M., Yamamoto, Y., Norris, A.W., Berndt, J., Kralisch, S., Boucher, J., Lewis, C. and Kahn, C.R. (2006) Evidence for a role of developmental genes in the origin of obesity and body fat distribution . Proc Natl Acad Sci 103: 6676-6681.

9. Wajchenberg, B. L., NeryI, M., CunhaI, M.R. and SilvaI, M.E.R.D. (2009) Adipose tissue at the crossroa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 . Arq Bras Endocrinol Metab 53(2).

10. Yalow, R.S. and Berson, S.A. (1960) Immunoassay of endogenous plasma insulin in man . J Clin Invest 39:1157-117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黑木耳 (Auricularia polytricha) 是台灣普遍的食用 菌之一,為一種低熱量的食品,亦是一種富含食用纖維及

 富含脂肪的肉食性魚類,如鯊魚、旗魚、鮪 魚都含有大量的ω-3脂肪酸,由於他們是食 物鏈的高層獵捕者,因此也可能會同時累積

魚油已經被認為可以緩和紅血球細胞(RBC) 薄膜的黏稠性,改善通過微血管 組 織 而 變 形 的 細 胞 膜 ; 此 脂 質 膜 特 徵 的 改 變 可 能 與 ω -3 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 的 整 合 和 增

 結果顯示,進食蘋果後, 14 位受試者中有 12 位血液

• 是細胞不正常增生,且這些增生的細胞可

(1)原來北極熊的身體有極厚的脂肪和毛髮,可用來保暖 (2)北極長年冰天雪地,到底北極熊是如何在那裏生存的呢

顧客最重視的產 品功能,並了解 競爭對手產品的 特性,使公司可 以集中力量在需 要改善的產品功 能上。.

減少身體脂肪、降低患上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