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嗨!臺灣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嗨!臺灣"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Hi,Story !

強力徵求 ~ 想寫 《嗨歷史》 、 有想法的老師請您與我們聯絡

影音專區

小編推薦 現身說法 小編推薦 現身說法

嗨!臺灣

  辦桌文化的出現與臺灣歷史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相關性,除了 菜色、料理方式等反映出早期移民刻苦的性格,邀請鄰里共食的模式 也與移民文化息息相關。老師可以搭配歷史B第4章,從臺灣的辦桌文 化出發,引導學生體會早期移民渡海來臺的艱辛。

嗨!中國

食物要出名,除了本身美味之外,往往有個傳奇的故事,如「雜 碎」與「左宗棠雞」,就是憑藉著兩位清末的重量級人物——李鴻章 與左宗棠,在飲食界中崛起。老師可以搭配歷史A第2∼4章,除了帶 領學生了解清末政治的混亂之外,也可以透過歷史人物與食物之間的 小故事,增添教學的趣味性。

嗨!世界

 咖啡是許多現代人每天必定享用的飲料,而這股迷人的香味竟然也 與鄂圖曼帝國、歐洲的女權發展有關。老師可以搭配歷史C第2章,透過 中古時期歐洲的發展介紹伊斯蘭世界的文化,並搭配第4章,介紹咖啡 館在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角色,同時透過這個小故事,讓學生了解女權 的發展。

21

咖啡與女權 P6

逗陣「呷辦桌」! P2

舌尖上的東方 P4

(2)

逗陣「呷辦桌」!

從小到大各種婚喪喜慶的場合,各位 是否有跟著長輩一起熱熱鬧鬧吃過「辦桌」

呢?臺灣為一海島國家,在數次的政權更 迭、歷史的人文交會下,發展出豐富且多采 多姿的臺灣菜。在以農業為主體的經濟發展 中,刻苦與節儉的生活環境、緊密的鄰里關 係與好客的海島性格,交織出臺灣飲食文化 中最具特色的「辦桌文化」。這次,就讓我 們來談談辦桌文化吧!

辦桌文化源於北宋時期,在當時可稱之

「四司六局筵會假賃」,即類似宴會及酒席 的承攬活動,早期只有較富有的人家才有能 力舉行。自古以來的「民以食為天」、「吃 飯皇帝大」等俗諺,可見人們對吃的重視。

但早期農村社會生活拮据,人們生活困苦,

有番薯籤、地瓜葉可以吃就很不錯了。因 此,早期無論是何種辦桌筵席,最重要的就 是「澎派」,整桌佳餚豐富大方,客人吃的 盡興、吃的滿意,就能夠讓主人家有面子!

而在大口吃飯、大聲聊天、互相幫助的過 程中,彼此的關係更緊密、情感也就更濃厚 了。至於擺盤擺得好不好看、食材看起來高 不高級,反而沒有那麼重要!

張詞翔 編著  嗨! 臺灣

(3)

參考來源:

1. 油 鍋 印 象 - 談 辦 桌 文 化,http://www.shs.edu.tw/

works/essay/2011/11/2011111614023946.pdf

2. 陳玉箴,《大碗大匙呷飽未?》出版社:聯合文學

3. 一家辦桌萬家香,http://mail.jwsh.tp.edu.tw/~lawfate/

A-1.html

臺灣人擁有強烈的海島性格,好客、

熱愛一起吃飯的個性,更促成了辦桌文化的 迅速發展。早期臺灣的菜系以福建閩南菜為 主,歷經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後,

更融入了日本菜、外省菜的特色,形成了兼 容並蓄的「臺灣菜」!

早期的「辦桌」,無論食材、設備、

原料、人力等,常可見傾全村之力合作的景 況,充滿濃濃的人情味。舉凡桌椅、食材、

鍋碗瓢盆等,家家戶戶有鍋出鍋、有椅出 椅、有力出力。因此,在各種場合中,無論 是結婚、新居、尾牙、酬神以及喪儀,只要

「總鋪師」鍋鏟一揮,棚架之下不分男女老 幼,總是合桌共食、歡笑不斷。人與人之間 藉由「吃」的連結,維繫傳統農村社會中廣 大的情感網絡及資源交流。

現今,隨著衛生觀念的進步及經濟發 展的演變,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餐廳外燴 產業興起,早期家家戶戶分工合作的畫面不 再。辦桌的流動性、暫時性、還有衛生環境

問題,在這個講求效率、精緻與品質的現代 社會中,使得辦桌文化漸漸走向夕陽產業,

但仍有許多總鋪師,在品質及菜色的創新 上,默默努力著。

從傳統社會延續至今,辦桌文化反映 了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的彌月之喜、結婚的 新婚之禮、到人生結束的告別之宴,各種場 合的情感連結與村里的互助精神,在情感上 的意義是不容忽視的。所以,「辦桌」不只 是一個產業,而是一種「精神」、一種「文 化」,是我們臺灣珍貴的民俗文化資產!

3

(4)

舌尖上的東方

愛 德 華. 霍 普(Edward Hopper) 在

1929

年 所 做 的《 中 餐 廳( 雜 碎 )(Chop Suey)》畫作,是美國現代主義的代表。

雜碎一詞來自於粵語拼音,指的是「零零碎 碎」,是當時美國最為流行的中國料理,原 本只是大鍋炒,沒想到卻在美國成為相當熱 門的料理。

2017

中美電影節最佳獨立電影《唐 人街

1871

》中,廚師湯姆(高以翔飾演)

把剩下的菜肉重新下鍋,做成料理給當地的 礦工食用,並將其命名為雜碎,沒想到卻紅 遍整個美國。

這段劇情應該是改編自雜碎麵的幾個源 起流傳。據說在

1860

年代的美國舊金山,

有家中國餐館在臨近打烊時,卻有幾個洋客 人上門,廚師就將廚房所剩不多的菜肉重新 下鍋,沒想到客人一吃大為激賞,詢問該道 菜的菜名,廚師就臨時命名為雜碎。

除了這個源起故事外,最為普遍的說法 是李鴻章在

1896

年出訪美國時,向當地的 華人餐館點了幾樣菜。聞風而來的記者追問 餐館老闆用來招待的是哪些菜色,老闆隨口 應了句「雜碎」,就成為這道風靡美國的東 方菜名。

林靖傑 編著  嗨! 中國

(5)

圖片來源:

1: 維基百科

2 : https://zh-yue.wikipedia.org/wiki/%E9%9B%9C%

E7%A2%8E

3: https://www.downloadwallpapers.info/wallpaper/

jim-parsons-johnny-galecki-kaley-cuoco- kunal-nayyar-simon-helberg-the-big-bang- theory-99112

這些形形色色的源起說法為雜碎添上不 少傳奇色彩,還被譽為中國的國菜。但事實 上,雜碎就是道「炒什錦」,將肉或蝦仁加 油快炒,並摻入豆芽、青椒、胡蘿蔔和筍片 等,就成為一道新鮮的快炒雜碎。

除了雜碎外,當時在美國流行的中國菜 色還有左宗棠雞。左宗棠雞雖然是以左宗棠 為名,但實際上與左宗棠沒有任何關係。這 道菜其實是臺灣湘菜餐廳《彭園》創辦人彭 長貴所創,之所以一炮而紅,是因為美國國 務卿對該道菜的喜愛,而在美國產生巨大迴 響。

左宗棠雞的風行契機在

1952

年。這一 年美國第七艦隊司令麥克阿瑟抵臺,當時掌 廚的彭長貴被授命需每日更新菜色。在用盡 各類山珍海味後,彭長貴乾脆將大塊雞肉炸 成焦黃,佐以醬汁,命名為左宗棠雞。左宗 棠雞雖沒有雜碎這般具有傳奇色彩,但是卻 也頻繁在各處露臉,如李安的電影《喜宴》

和《推手》中便可看見這道菜的身影。

當然,講到美國的中國快餐,大家一定 會回想起那特別的餐點包裝,那是第一次世 界大戰後逐漸流行起來的速食紙桶(paper Pail)。這特別的包裝是受到日本摺紙藝 術 的 啟 發,

1984

年 由 芝 加 哥 人 Frederick Weeks Wilcox 申請專利後,逐漸風靡全國,

並如同美劇《生活大爆炸》中那般,成為美 國的居家日常。

圖 1 愛德華 ‧ 霍普(Edward Hopper)的名 畫作《中餐廳(雜碎)(Chop Suey)》

圖 3 《生活大爆炸》的劇照,主角群用紙盒 裝東方快餐

圖 2 雜碎麵

5

(6)

然而就在這場戰爭的前後,咖啡在鄂 圖曼帝國跟歐洲都掀起了不同程度的女權風 潮。首先要從伊斯蘭教原本打算全面禁止喝 咖啡的事端開始,主要原因是「咖啡就是如 此地吸引人」!

到了

16

世紀時,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城 的學者們想制訂新的教規禁止咖啡,因為喝 咖啡上癮的人經常在咖啡館內打架鬧事。然 而這項新教規馬上遭到信奉伊斯蘭教的各國 抵制。比方說埃及的蘇丹就立刻反對,畢竟 咖啡產自埃及南邊的衣索比亞,埃及蘇丹就 靠出口咖啡來賺錢。(順便說明,當時衣索 比亞是基督教王國,當局就禁止當地的基督

咖啡與女權

咖啡,看似只是一種飲料,但對許多現 代人來說,「無咖啡,毋寧死」。這都是因 為「咖啡因」的作用。咖啡因能舒緩情緒,

提神醒腦,消除疲勞。但若喝太多咖啡,情 緒可能會變得很神經質,腸胃會過度躁動而 讓人一直跑廁所。所以有喝咖啡習慣的人,

還是要克制一下比較好。

據說原產自衣索比亞的咖啡,原本只在 中東的伊斯蘭世界中流傳,直到

1683

年神 聖羅馬帝國擊退了包圍維也納的鄂圖曼帝國 軍隊之時,他們俘獲了大批的咖啡豆,於是 咖啡才登上了歐洲人的餐桌,最後再經由歐 洲人的推廣,流行到全世界。

LQY 編著  嗨! 世界

(7)

參考來源:

1. Emine Gürsoy Naskali. Kahve Kirk Yillik Hatirin Kitabi. Yapı Kredi Yayınları (4 Jan. 2017). ﹝土耳其文 資料﹞

2. Johann Sebastian Bach. Schweigt Stille Plaudert nicht BWV 211. http://www.bach.de/werk/bwv/211. html [Last View: 2018/11/09, 00:25] ﹝德文資料﹞

圖片來源:

1: https://www.amazon.com/Artist-Enjoying-Coffee- French-c1800-1850/dp/B00KB2XH98

2: http://digitalnapismenost.net/2017/11/30/javno- mnenje-internet-demokratija/

3: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Leipzig_

Katharinenstr._14-16,_Stich_um_1720.JPG

徒喝咖啡,不過他們會把咖啡豆出口給信奉 伊斯蘭教的鄰國。)

對於鄂圖曼帝國來說,該國的社會風氣 更加開放,政治也十分開明,當然無法接受 這種教規。此外,鄂圖曼帝國甚至在

16

紀時還制訂一條法律,表示如果一名丈夫無 法滿足妻子對於飲用咖啡的需求,也就是丈 夫窮到連老婆想喝的咖啡都買不起的話,妻 子就有權跟丈夫離婚!

稍後在歐洲,咖啡也讓婦女著迷,並且 寧可捍衛她們能盡情享用咖啡的權利。音樂 家約翰 ‧ 塞巴斯蒂安 ‧ 巴哈就曾在

18

紀為此創作出一部《咖啡清唱劇》,該劇的 故事大綱是說:

有一名父親受不了太愛喝咖啡的女兒,

就威脅地表示:如果她敢繼續喝咖啡,就不 准她嫁出去!然後女兒就對父親說:如果她 未來的丈夫也不肯讓她喝咖啡,那麼她寧可 繼續在家裡喝咖啡,也不要嫁出去。

如果大家對這部清唱劇有興趣的話,可 以在 Youtube 用 Kaffeekantate 作搜尋哦!

對於咖啡的喜愛,不約而同也讓女權在東、

西雙方都出現了新的發展,大家覺得是不是 會覺得很意外呢?

圖 1 享用咖啡的鄂圖曼女子

圖 2 十八世紀英國的咖啡館

圖 3 18 世紀的齊美曼咖啡館,巴哈就是在此 創作《咖啡清唱劇》

7

(8)

Hi,Story !

影音專區

小編推薦 現身說法 小編推薦 現身說法

嗨!臺灣

  辦桌文化的出現與臺灣歷史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相關性,除了 菜色、料理方式等反映出早期移民刻苦的性格,邀請鄰里共食的模式 也與移民文化息息相關。老師可以搭配歷史B第4章,從臺灣的辦桌文 化出發,引導學生體會早期移民渡海來臺的艱辛。

嗨!中國

食物要出名,除了本身美味之外,往往有個傳奇的故事,如「雜 碎」與「左宗棠雞」,就是憑藉著兩位清末的重量級人物——李鴻章 與左宗棠,在飲食界中崛起。老師可以搭配歷史A第2∼4章,除了帶 領學生了解清末政治的混亂之外,也可以透過歷史人物與食物之間的 小故事,增添教學的趣味性。

嗨!世界

 咖啡是許多現代人每天必定享用的飲料,而這股迷人的香味竟然也 與鄂圖曼帝國、歐洲的女權發展有關。老師可以搭配歷史C第2章,透過 中古時期歐洲的發展介紹伊斯蘭世界的文化,並搭配第4章,介紹咖啡 館在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角色,同時透過這個小故事,讓學生了解女權 的發展。

21

咖啡與女權 P6

逗陣「呷辦桌」! P2

舌尖上的東方 P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gift 除了禮物外,還有「天賦、才能」的意 思。影片中的音樂老師運用了聖誕老人送禮物 的故事和 gift 的兩種意思,來形容他的學生 完全沒有天份可言 (he has no gifts)

在下一秒鐘 命運如何轉動 沒有人會曉得 Oh 我說希望無窮 你猜美夢成空.

要得到真正的分子式,除了需要知道實驗式 之外,還要知道化合物的莫耳質量,化合物

應標示中華民國製造或中華民國台灣製造,...但輸往美國以外之無邦交國 家或地區者,得標示台灣製造或同義之外文」規定,廠商出口本國產製之貨品

宜蘭縣有一本由宜蘭縣政府在 1998 出版的「十個舊地名的故 事」,雖是專書但是其有點類似鄉土志,且其探討的地名數量也過

臺中市別名「文化城」。清朝之前,為平埔族群巴則海族

一年級學生對於【校園美感小 旅行】的學習活動,充滿著期待與 興奮,尤其請小朋友藉著肢體動作

(三) 變率與微分、 求和與積分: “變率” 與 “求和” 是函數的兩種定量型 (quantitative) 的基本性質。 但是它們的定義本身就是理論的起點, 有如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