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東縣外籍配偶休閒活動阻礙因素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東縣外籍配偶休閒活動阻礙因素之研究 "

Copied!
8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

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周財勝 博士

臺東縣外籍配偶休閒活動阻礙因素之研究

研 究 生:陳克敏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

(2)
(3)
(4)

I

謝 誌

時光荏苒,在公務生涯 20 多年,似乎遺忘了當初教我的國中及高中 老師臉龐,我於 97 年進入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專班就 讀,再回到學校的課堂重拾課本的心情格外地興奮,也特別的珍惜每次 上課的學習機會。有幸於碩一時修習周財勝老師的「運動休閒管理」課 程,授課時老師學識淵博、溫文儒雅、上課時為人風趣生動活潑方式授 業,使我們在職場、生活上受益良多,當下就認定老師是我的指導老師,

承蒙周財勝老師厚愛收下我這般學生,感謝神明冥冥之中安排老師為我 人生開啟了一扇窗,由衷讓我一生中遇到了貴人,更非常珍惜能當學生 的這兩年時光,感恩我的再造恩師周財勝老師不斷的提醒、諄諄教誨與 傾囊相授,不厭其煩地指導正確的研究方法、思考邏輯正確方向,才得 以走到這一步。佩服老師有過人的胸襟能容忍我這般學生,古語:「一日 為師終身為父」千言萬語盡在不言衷、在此獻上十二萬分謝意與敬意!

向老師說聲:您辛苦了。

論文口試期間,承蒙邱憲祥教授及葉景谷教授於百忙中撥冗細心審 勘、賜予許多指正與寶貴的意見,使本研究的成果更為精確並增加價值,

心生感恩。進行研究期間,承蒙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臺東縣專勤隊同 仁們的鼎立相助,使本研究的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最後謹此以本論文獻給所有幫我完成的師長、家人與同事們。我做 到了,由衷感謝你們並祝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陳克敏 謹誌

九十九年七月

(5)

II

臺東縣外籍配偶休閒活動阻礙因素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瞭解外籍配偶休閒生活之現況、瞭解外籍配 偶休閒阻礙之因素、提出減少外籍配偶休閒阻礙之解決方案,以瞭 解外籍配偶對參與休閒活動與休閒阻礙因素之差異及影響。

以臺東縣外籍配偶為研究對象,運用質性訪談方式調查進行研 究,訪談的主題分別為外籍配偶家庭生活情況及背景因素與休閒阻 礙因素兩大部分,主要採跨案分析(cross-case analysis) 蒐集資 料方式主要以面對面的訪談方式、並利用三角測定(triangulation) 的方式來檢測研究的信度與效度並將結果加以整理交叉分析。由研 究結果顯示出外籍配偶所面臨之問題,文化的障礙、人際關係、經 濟因素、工作、家務壓力等問題,造成她們在新環境中的必須以家 庭及先生為重、人際關係匱乏,活動範圍小、缺少休閒設施因素,

以及參與休閒活動資訊的缺乏,而導致無法從事適當的休閒活動,

降低其休閒之意願。

關鍵字: 外籍配偶、休閒活動、阻礙因素

(6)

III

Taitung County spouses leisure activities hindered Factor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foreign spouses leisure life,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hinder foreign spouses leisure, leisure constraints on the reduction of foreign spouses solutions to understand the foreign spouses to participate i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nd leisure constraints and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factors.

Taitung Coun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foreign spouses, the use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 survey research, interviews were the subject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foreign spouses and family background factors and leisure constraints of two parts, the main mining cross-case analysis (cross-case analysis) the main mode of collecting information to face interviews, and the triangle determined (triangulation) way to detecti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results to order cross-analysis.

The results from the study show the problems faced by foreign spouses Chu, culture, Zhang Ai,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conomic factors, Gong Zuo, domestic stress problems, causing them in the new environment must be to the family and Mr. as Chong, interpersonal Kuifa, Activity small range lack of leisure facilities factors, and participation in leisure activities, lack of information, which led to not engage in appropriate leisure activities, will reduce their leisure.

Keywords: foreign spouses, leisure activities, barriers

(7)

IV

目次

謝誌... 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2

第三節 研究目的...4

第四節 研究問題...4

第五節 名詞解釋...4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貳章 參考文獻...6

第一節 休閒活動...6

第二節 休閒活動參與之相關研究 ...11

第三節 休閒活動阻礙之相關研究 ... 12

第四節 外籍配偶休閒活動阻礙之相關研究 ... 21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質的研究法概述... 2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1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2

(8)

V

第四節 研究對象... 33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33

第六節 問題設計與專家學者效度 ... 35

第七節 研究時程... 37

第八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8

第九節 研究結果的撰寫方式... 39

第肆章 資料分析... 40

第一節 受訪者概述... 40

第二節 休閒生活... 46

第三節 參與休閒活動個人內在阻礙因素 ... 48

第四節 參與休閒活動人際間阻礙因素 ... 52

第五節 參與休閒活動結構性阻礙因素 ... 5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58

第一節 結論... 58

第二節 建議... 63

參考文獻... 66

一、中文部份... 66

二、英文部份... 73

(9)

VI

表 次

表 2-1-1 國內學者對於休閒的觀點一覽表... 08

 

表 2-3-1 國內外學者對休閒活動的分類方式一覽表... 16

 

表 4-1-1 受訪談者外籍配偶基本資料... 46

(10)

VII

圖 次

圖 3-2-1 研究架構圖 ... 31

圖 3-3-1 研究流程圖 ... 32

圖 3-7-1 研究進度甘特圖 ... 38

圖 4-1-1 外籍配偶年齡資料圖 ... 41

圖 4-1-2 外籍配偶其夫年齡資料圖 ... 41

圖 4-1-3 外籍配偶職業狀況資料圖 ... 42

圖 4-1-4 外籍配偶其夫職業狀況齡資料圖 ... 43

圖 4-1-5 外籍配偶教育程度資料圖 ... 43

圖 4-1-6 外籍配偶其夫教育程度資料圖 ... 44

圖 4-1-7 外籍配偶家庭狀況資料圖 ... 45

圖 4-1-8 外籍配偶養育子女情況資料圖 ... 45

(11)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節分為:第一節研究背景、第二節研究動機、第三節研究 目的、第四節研究問題、第五節名詞解釋、第六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共為六節逐一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從經濟快速發展的台灣,影響了許多女性的想法及觀念,造成 現在的女性不想結婚意願提升,只要自己經濟狀況許可,她們寧可 選擇不要婚姻,理由是不要被婚姻綑綁自己。在中國傳統文化延續 下來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導致台灣許多男性找不到老婆,所以許多 人到境外國家迎娶外籍配偶。

我國對外政策大幅開放,透過類似市場商品買賣的仲介關係所 形成的跨國婚姻,在跨國婚姻成為風潮下,國人與外籍人士結婚的 比率快速增加(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的女性),造成我國家庭組織型態 逐漸改變;隨著跨國婚姻的增加,也導致各類社會問題產生!

台灣社會慣用的「外籍新娘一詞」,其實指的並不是所有與台灣 男性結婚的外籍女性,而是泛指東南亞一帶較落後的國家,且經市 場婚姻介紹由金錢交易而來的外籍女性。這一詞彙對外籍配偶充滿 了歧視、瞧不起等心態。

觀察台灣的外籍配偶移民入台灣家庭後,她們擔負起生育、照

(12)

2

顧老公、侍候公婆以及照料全家的工作,必須面對語言及文化的問 題與生活上的適應壓力。因此,外籍配偶在台必需面對各種生活適 應上的問題與困擾,例如:生活習慣、宗教、飲食問題、婚姻狀況、

經濟狀況、工作情形以及居住情形等,往往必須自己面對承受心理 上的壓力,而觀念文化的差異往往造成溝通的障礙,也成為休閒上 的阻礙。因此,先生或家庭長輩以及相關單位必須給予適當的關懷 與協助,以營造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為我國家庭人口計畫創造新 頁。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在二十一世紀交替之際,台灣異國連婚現象產生重大變化,尤 其對於單身男性而言,我國男性擇偶對象已擴展至東南亞國家的女 性。近年來跨國婚姻件數的成長,已成為未來台灣單身男性擇偶對 象的新趨勢。

目前外籍配偶家庭所衍生的各項問題已逐漸顯現,雖然,政府 相關部門也於近年來成立許多專案小組或跨部會之組織,提供外籍 配偶整體性之照顧輔導措施,針對外籍配偶所產生的問題,成立相 關機構或專責單位,如:移民署、移民相關單位與政策,讓臺灣民 眾對於是類似家庭,抱持負面的、弱勢的、邊緣及輕視的看法,加 上工商社會的環境快速發展,價值觀變遷,使臺灣的人口結構及家

(13)

3

庭結構逐漸轉變而產生諸多問題。

依據移民署外籍配偶的觀察統計,在地域上,娶外籍配偶的台灣 男性大部分居住於農業縣或大都會地區的邊陲地帶;在社會階層上,

大部分以台灣婚姻市場中居於弱勢的男子為主(如偏遠地區、社經地 位較低、年紀偏高或身心障礙者),而外籍女子多因經濟條件選擇嫁 到台灣,這些複雜因素並藉由仲介業穿針引線完成終身大事,使外籍 配偶大部成為臺灣社會的新弱勢族群。台東地區正屬於以上區域,外 籍配偶數為3837件

雖然件數不高,但在人口比率上已是國內跨國婚 姻的前幾名,由於研究者本身服務於台東市移民署多年,接觸到許多 的外籍配偶,對於她們的離鄉背井、出嫁臺灣追求更好生活的勇氣、

照料夫家與生養撫育下一代的付出,以及適應文化衝擊與不利處境的 韌性,著實欽佩與同情,倘若在台處境不佳,更為她們感到不捨,對 她們身在異鄉與文化差異的不同難免會產生負面情緒及觀感。在移民 署服務過程中,歷經無法有效進行家庭協助的經驗,更讓研究者覺得 多數外籍配偶的問題皆因家庭生活因素而起,也因家庭生活因素而獲 得舒緩或解決;在實務工作上,若未先取得家庭生活因素的信任與支 持。研究者希望藉由對台灣外籍配偶參與休閒活動與阻礙因素之主 題,更加瞭解外籍配偶們內心深處的感受與聲音,進而將所獲得之結 果提供給相關單位作為外籍配偶管理與輔導之參考。

(14)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一、 瞭解外籍新配偶休閒生活之現況。

二 、瞭解外籍配偶休閒阻礙之因素。

三、 提出減少外籍配偶休閒阻礙之解決方案。

第四節 研究問題

一、 瞭解外籍配偶在台灣的休閒生活之現況為何?

二、 瞭解外籍配偶在台灣參與休閒阻礙之因素為何?

三、 提出外籍配偶參與休閒阻礙之解決之方案?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一、 外籍配偶

外籍配偶係指來自東南亞地區(包括大陸配偶)的女性,並與台灣 籍男性結為夫妻。「外籍新娘」一詞,通常都帶著排斥的意味,台灣 人對於第三世界婦女的不認同(夏曉鵑,2002)。外籍配偶在台灣係 泛指與本國籍人士締結婚姻的非本國籍人士,而外籍新娘即台 灣民間對女性外籍配偶之稱呼,該移民族群源自1970年代末期

。因「外籍新娘」字眼容易將該族群人士標籤化,以官方之「外

籍配偶」名稱替代「外籍新娘」一詞。

二、 休閒活動

休閒活動(recreation)則是由拉丁文「recreatio」演變而來,

(15)

5

為恢復健康(restore或振作精神(refresh)、創新(to createa new)

之意。其乃指個人因疲乏、健康不良、疏懶或其他原因,使人珍視的 事件;一旦散失或正有喪失之虞,經過再創(Re-Crea tion)而希望 將之拾回(Kraus,1990)。

三、 休閒阻礙

休閒阻礙是造成無法參與休閒活動或降低參與的欲望、次數之種 種因素皆為休閒阻礙。

本研究定義「休閒阻礙」為抑制或干擾影響個體參與休閒活動品 質與量的種種因素。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是以台東縣外籍配偶為研究對象,對於台灣其他地區與 不同區域縣市之差異性,因此無法進行推論與比較。

(16)

6

第貳章 參考文獻

本章主要目的在探討國內外對於休閒活動有關之理論與相關之 研究。全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休閒活動;第二節休閒活動參與之 相關研究;第三節休閒活動阻礙之相關研究;第四節為文獻總結。

第一節休閒活動

一、休閒的定義

休閒具有放鬆身心,不受限制、有娛樂性、教育性、而國內的

各學者在於休閒與活動名詞中,都有不同的解讀,因此「休閒」具 有多面性,它包含了時間、活動、經驗、心理、整體性(呂建政,

1994;程紹同,2000;Bammel&Burrus,1996)。「休閒」,是個複 合的概念,誠如Neulinger 所說:「休閒這個名詞和智慧(intell igence)一詞相似,每個人都在用它,但少有人彼此同意它的意思」

(引 自涂淑芳譯,1996)。

國內學者文崇一(1990)認為休閒是指人離開工作崗位,自由 自在去打發時間,以尋求工作之外,精神、物質上的滿足。對於西 方「休閒」一詞,是源自於拉丁文「licere」,意即被允許(to be permitted),並有擺脫工作後所獲得的自由之意。英文school 是 源自希臘文skole 和拉丁文schola,其原意並非學校,而是休閒。

希 臘 人 相 信 工 作 的 目 的 是 為 了 休 閒 , 非 如 此 則 文 化 無 以 產 生

(17)

7

(Brightbill,1960;Pieper,1963;)。近來,有關休閒的研究 雖然眾多,但最終的目的是想試圖了解現在的社會生活中休閒所扮 演的功能、並詮釋「休閒扮演著在技術文明中重新安排人類地位的 角色」(Godbye,1990)。日常生活休閒是在照顧生活必須之後的 剩餘時間;也就是扣除工作、家庭、和維持個人生計的時間外,所 剩下的非義務性或可自由支配的時間(Brightbill,1960;Clawson

& Knetsch,1966;Kraus,1984)。

休閒是除了個體謀生與維持個人基本生命之外的一段可以自 由選擇所從事的活動的自由時間(Richard,1997)。(Parker,1976)

在研究中指出,休閒可以說是指在學業、工作及維持生存所必須的 時間之外所剩餘可以自由與任意選擇的時間,以從事如家務、運動、

嗜好或放鬆自己等和工作不同的事。而 Kelly(1982)認為休閒是 為了自己的緣故而選擇的活動,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且可與其他為 盡義務和責任而去作的活動區別,這些活動包括工作或家庭責任。

Ellis & Witt(1991)亦認為就休閒的活動觀點而言,休閒必須是 健康、道德及有助於個人的生活品質改善。休閒的定義經過多位學 者的觀點,將休閒視為個人自由從事的活動,常屬於非工作性的活 動,休閒活動任何類型都是具有娛樂可選擇的,而且都是自由愉快 的。大多數的學者或一般大眾對於休閒的認知已趨向綜合的觀點,

(18)

8

並從多個角度來描述與定義休閒。以下就歸納國內近期各學者對休 閒的看法如下:

表 2-1-1 國內學者對於休閒的觀點一覽表

研究者 年份 休閒觀點

賴清材 2000

休閒是一段自由時間,以一種悠遊自在的心 境,從事各種層面的活動,包含休息或哲學、

運動、藝術等提昇人文價值與自我教育的活 動。

詹皓宇 2001

個體在工作辛勞後,在身體與精神兩方面都 獲得充分的休息與放鬆,即從日常例行性事 務中暫時脫離,使身體與精神兩者皆有完全 的修養、恢復和重整。

朱明謙 2001

無論是以字源、時間或活動的觀點來定義休 閒,皆未考慮到個體主觀的感覺,但實質上 個人主觀的經驗與心理狀態卻是休閒的關 鍵。

張秀慧 2001

休閒應是採取行動,去實踐完成對自己生命 有意義的事情。在此觀點下,休閒應是自己

(19)

9

做決定,進行有意義、有創造性,且能提升 自我滿足愉悅的行動。

高俊雄 2002

休閒是扣除人類為維持生命現象、遵守實行 責任義務,或為了謀生存必須從事的活動後

,所剩餘的自由時間。

吳忠宏 范莉雯

2003

時間、活動、體驗及行動的觀點,視休閒為 個體在自由時間內,自由從事活動,以獲得 暢、愉快、自我超越與自我實現之感受。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綜合以上各研究者對於「休閒」的種種論述,以及學者對於休 閒活動的觀點看法如:表列(2-1-1),可以發現休閒活動的意涵,亦即 是指在閒暇的自由時間裡,可以從事恢復精神與體力娛樂養身,而使 得身心達到平衡發展。也依個人的喜好,從事各式各樣的活動,並能 獲得生理、心理、健康的預防,適時的身心調劑、提升生活的品質及 愉悅感受,即稱為「休閒活動」。

二、 休閒的功能

國內學者對於休閒活動所產生的效益,進行廣泛的研究並提出見 解。黃金柱(1999)休閒活動不但可促進健康體適能,具有治療功能,

能撫慰人心更能紓解各種壓力,滿足高層次心理需求,進一步提昇工

(20)

10

作服務效能。所以,休閒活動不僅限於提供一種能使參與者獲取享樂 性的轉換興趣之經驗,並且還能使參與者學得一些正確教育性之態度 和社會化歷程。根據國外學者Parker(1971)從個人和社會角度提出 休閒功能。就個人而言,休閒具有放鬆身心、提供娛樂、促進自我發 展的功能;就社會而言,休閒具有促進社會化、提供遊憩促進整合的 功能。Dumazedier(1974)進一步指出:從休閒活動中得到工作中無 法獲得的滿足感,透過休閒可享受自我實現。

綜合上述休閒活動的功能,學者認為會因休閒者所選擇的休閒項 目休閒活動具有個人、家庭、社會、經濟、學校教育、醫療等功能。

休閒態度、動機與休閒的興趣等因素而呈現出不同的特質,在社會方 面的功能:透過休閒活動可使人培養群育,改善人際關係,拓展生活 經驗,增廣見聞及發展社交能力,現今的社會團體,往往以職業工作 關係為重要結合。在個人方面的功能:透過適度的休閒活動可達到活 絡筋骨,促進血液循環,建立個人統整性的人格及消除鬱悶、浮躁等 不良情緒,從活動學習中以啟發智慧、發揮創造能力。透過休閒活動 可促進藝術與文化的交流以整合社會體育。所以人類應選擇適合自己 的休閒活動,才能使休閒活動發揮最大的功能與價值, 進而達到休 閒活動的目的。

(21)

11

第二節 休閒活動參與之相關研究

休閒參與定義

休閒對個人而言,參與休閒活動是有意義的,沒有固定的模式,

參加休閒活動是自發性的。Ragheb & Griffith 於1982年定義休閒活 動參與係指個體參與某種休閒活動的頻率或個體所參與之休閒活動 類型(黃庭芳,2003)。而對於本研究所設定之休閒參與,為在自由 的時間,所從事休閒活動類型與頻率。透過Ragheb & Griffith(1982)

的定義:休閒活動參與係指個體參與某種休閒活動的頻率或個體所參 與之休閒活動類型。Iso-Ahola(1980)認為1.經由遊戲與休閒的參 與可獲得社會化經驗而進入社會2.藉由休閒所增進的工作技能有助 於個人的表現3.可以發展並維持人際行為與社會互動技巧4.娛樂與 放鬆5.有益的社會活動以增加人格的成長6.避免怠惰及反社會行 為。林雅文(2008),根據國外學者Dattilo & Murphy(1991)Youell

(1994)認為可能影響休閒參與的因素如下:

一 、可利用的休閒時間:這是最基本的因素,因為沒有休閒時間也就 沒有休閒活動。個人會因為休閒活動所需花費的時間,而影響參 與休閒活動的選擇。

二、個人的機動性:交通工具將影響個人參與休閒活動的地區及類

(22)

12

型。

三、場地設備的提供:高品質且合理價格的設備較能夠為人們提供休 閒機會。

四、經濟:金錢收入的高低將影響休閒活動的類型,同時也影響休閒 時愉悅及滿意的感受。

五、人口統計變項:如年齡、性別、教育、文化背景、社經地位等因 素,都會影響休閒參與的選擇。

六、本身所須具備的技巧:有些活動是需要具備較高的技巧,才能愉 快從事該項休閒活動,例如,游泳、彈奏樂器、網球等。

休閒參與是自由的選擇,藉由休閒活動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鄭 世元(2003)決定休閒活動時,時常因為部分因素之限制,使得實際參 與休閒活動時產生猶疑,甚至放棄參與;或者因為某些特性、或特質 不同,偏好喜愛的休閒活動種類因而有所差異。

第三節 休閒活動阻礙之相關研究

一、休閒阻礙定義

本節文獻透過研究者的整理,將休閒活動阻礙的定義是個人自主 受到限制,而降低個人參與的意願Jackson (1988)將阻礙界定為:個 人偏好一項活動,但受到干擾以致無法參與此項活動的任何阻撓因子 皆為阻礙。Crawford & Godbey (1987)認為休閒阻礙係指影響個人知

(23)

13

覺不喜歡或無法投入參與休閒活動的原因。Henderson (1991)則主 張,休閒阻礙是任何抑制個人參與休閒活動、減少參與的時間及妨礙 個人獲得滿足感的所有原因。

然而Samdahl & Jeckubovich (1997)也認為休閒阻礙並非絕對 限制個人參與休閒,但卻會影響個人的休閒選擇與經驗。人們因為某 些因素,而會面臨想從事休閒活動卻不能參與,其影響因素包含三個 構面因素:一、個人內在阻礙;二、人際間阻礙;三、結構性阻礙

(Crawford & Godbey,1987)。除了三項阻礙之外也需要有強烈的 動機,才能達到休閒活動的參與。Henderson, Stalnaker, & Taylor

(1988)則將其區分為前置性阻礙因素(如性別、角色、情緒等)與 中介性阻礙因素(如金錢、時間等)。Hultsman(1995)則將休閒阻 礙分為六個面向:可及性(如交通問題)、社會孤立性(同儕影響)、

個人因素(無技術、興趣等)、成本問題(經濟需求)、時間承諾(時 間上的限制)、遊憩設施(設施有無、人數多寡等)。休閒阻礙的因 素,對於休閒活動的限制,影響個人的選項意願,只要不受限制與約 束自然可以自由的參與。

此外Crawford,Jackson, & Godbey兩位研究者對於個人內在阻礙 論點上,整理後發現其在本質上似乎沒有多大的差異,似乎與其他研 究者Henderson, Stalnaker, & Taylor的個人因素論點相符合,而人

(24)

14

際間阻礙的論點則與社會孤立性論點相符合,而結構性阻礙論點則與 可及性、時間承諾、成本問題與遊憩設施四個論點相符合;雖然兩種 論點有其符合之處,但卻不能畫上等號,因為在個人內在阻礙的論點 上,雖與個人因素論點似乎相同,但其還包含時間承諾論點中的自我 承諾因素,也就是說在個人內在阻礙因素包含了個人因素與一部分時 間承諾因素的論點,所以不能畫上等號。因為自由與愉悅都是相對而 非絕對的,所以了解休閒阻礙才能使我們更進一步了解休閒。近幾年 休閒阻礙的研究在休閒領域漸受重視。陳思倫(1996)指出阻礙休閒 活動的因素分為外在因素與個人因素二種(一)外在阻礙因素:1.外在 經濟因素。2.人口因素。3.社會結構。4.社會型態。5.罪犯和破壞公 物、都市髒亂等形情。6.資源。7.大眾交通工具等七項。(二)個人因 素:1.個性。2.知覺和態度。3.知識和技能。4.性別。5.年齡與家庭 生命週期。6.文化和次文化的影響。7.目標和生活型態、居住地區。

8.職業、收入、金錢分配。9.可利用之休閒時間共九項。綜上述休間 活動參與並非是個人的因素,外在的阻礙因素也是有很大的關聯性。

二、有關休閒參與阻礙的理論

早期的參與阻礙研究,較少關注個人想參與但卻不能參與的理 由,直到80年代,休閒阻礙研究並實證而蓬勃發展,並擴大為影響參 與的任何因素,包括避免參與、參與的頻率,參與時間及參與的滿意

(25)

15

度(劉佩佩,1999)。Godbey(1997)提出一個包含三個類別的休閒 阻礙模式:「個體內在的阻礙」(intrapersonal constraints)、

「人際間的阻礙」(interpersonal constraints)、「結構的阻礙」

(structural constraints):

(一)個體內在的阻礙:指個人心理的狀態和特質會互相影響參與的選 擇或喜好:包括壓力、沮喪、信念、焦慮、自我覺知及主觀評價 活動的可適性。譬如個體可能因為身體的健康、體力狀況,或者 個人能力、知識等而形成阻礙因素。個體若無參與之喜好或動 機,則無法選擇自主的活動,而形成個體內在阻礙的問題,必須 克服或消除個人內在阻礙後,才進入人際間的阻礙階段。

(二)人際間的阻礙:指與他人的關係而造成參與的限制,即人與人之 間的相互影響之結果;譬如可能因為找不到適合的同伴而影響個 體沒有興趣參與,而形成的阻礙。最常見的如夫妻的參與狀況,

經常會受到另一半的影響,有興趣的一方,可能因為另一方的不 感興趣,而放棄自己的參與意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人際關 係影響個體是否順利投入,此等級的阻礙經過調整、適應後,個 體才面對下一個階段。

(三)結構的阻礙:指非因個人或人際關係的因素所引起的,任何會影 響個體休閒喜好或參與的外在因素。包含家庭義務、經濟能力、

(26)

16

時間、交通、機會、設備、訊息、資源等等。但此類的阻礙較易 因為個體高度的喜好而克服。即個體因為外在的阻礙因素而限制 對活動參與的意願和行為。

孔令嘉(1995)研究發現,愈年輕的女性,金錢問題的阻礙愈強。

年齡大者,交通問題的阻礙愈嚴重。同伴的阻礙以20∼24歲和50∼59 歲 最強。時間是一般女性參與活動時的最大阻礙,不隨年齡增長而有改 變。李素馨(1996)的研究發現,家庭責任、缺乏設施和缺乏同伴這 三種阻礙,在女性休閒活動參與程度間有顯著的差異存在。因此,影 響參與的因素,除了上述參與的時間、滿意度外,亦包括外在環境因 素(如:職業、所得、教育程度),個人內在因素(性別、年齡、個 性)及家庭等結構因素,造成參與休閒活動的負面影響,而形成參與 阻礙。

三、休閒活動阻礙之類型

休閒活動阻礙的種類繁多,為能讓休閒阻礙因素能有更清楚的區 別,以便於提出因應的策略,本研究者將國內學者對休閒阻礙分類的 相關文獻彙整如下:

表2-3-1國內外學者對休閒活動的分類方式

研究者 年份 方法 休閒活動類型

黃瓊妙 2000 主觀分類法 刺激冒險型、運動型、玩樂型、

觀賞消遣型、社交型、知識藝 文型。

(27)

17

余青忠 2003 因素分析法

文藝型、娛樂型、體能型、閒 逸型、休養型、戶外型、大眾 型、消費型、一般型。

李枝樺 2004 主觀分類法

社交型、運動型、娛樂型、技 藝型、戶外遊憩型、知識文化 型。

黃柏儒 2006 因素分析法

藝文性、體能性、社交性、娛 樂性 、技術性。

黃薇如 2007 主觀分類法

知識性、娛樂性、技藝性、社 交服務性、運動性、戶外遊憩 性。

Garton,

Har vey &

Price

2004 主觀分類法 社交類、螢幕類、雜項類、運 動類、冒險類。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四、休閒的分類

休閒活動的分類內容非常廣泛,是有益身心的,可以自由選擇 自己喜愛的活動,休閒活動的分類方法也各有不同,致使研究者所採 用的分類方法也不同,而在各學者研究文獻中發現最常用來分類的方 法有三種:(一)主觀分類法;(二)因素分析法;(三)多元尺度 評量法;以下分別論述:

(一)主觀分類法

研究者依照活動的性質,對某些具有共同性質的休閒活動進行分 類,本身主觀的予以歸納、命名。在過去研究中大多以活動性質之分 類為主,再配合研究方向作為分類依據。其優點為可以兼顧周延又互 斥之原則,可依所有活動之性質、目的及個人意願做歸納,缺點為在

(28)

18

填答上較因素分析困難(梁玉芳,2004;黃瓊妙,2000)。

(二)因素分析法

研究者先將被研究者所從事或可能從事的活動項目編製成量 表,測驗或訪問受訪者,再依據休閒活動彼此之相關情形,分析其因 素結果。這方法使用最普遍也較客觀的方法。優點為能分析很多活動 項目且填答容易,缺點為研究者常無法瞭解休閒活動這一類型之特性 為何,而造成各類型間之關係不清楚,尤其在為各類型命名時更感困 難(高懿楷,2005;陳世瑜,2004)。

(三)多元尺度評量法

研究者將休閒活動兩兩配對,形成多組的相對休閒,受試者憑對 此兩種活動相似程度的知覺加以評定,從最相似到最不相似,並可由 受訪者說明其相似處,然後分析其因素類型(黃庭芳,2003)。

許多休閒的相對理論,都可以利用差異性分析加以研究與驗證,近來 國內外學者也都利用主觀法和因素分析法,以下資料也彙整出,學者 研究的方式與休閒活動的分類如:表列(2-3-1)。本研究將透過以上整 理的資料並將學者所提供休閒參與活動類型,並歸類整理出六大類:

球類活動,娛樂性活動,遊戲性活動,社交性活動,知識性活動,健 康體適能活動,藉此了解外籍配偶在台灣休閒活動參與類型與休閒阻 礙之關係。行政院體委員會與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在「休閒活 動專書」指出,影響個人參與休閒運動的因素分為「個人因素」、「社

(29)

19

會和生活狀況因素」、「參與機會因素」等三方面。

五、有關休閒參與阻礙的理論

早期的參與阻礙研究,較少關注個人想參與但卻不能參與的理 由,直到80年代,休閒阻礙研究並實證而蓬勃發展,並擴大為影響參 與的任何因素,包括避免參與、參與的頻率,參與時間及參與的滿意 度(劉佩佩,1999)。Godbey(1997)提出一個包含三個類別的休閒 阻礙模式:「個體內在的阻礙」(intrapersonal constraints)、

「人際間的阻礙」(interpersonal constraints)、「結構的阻礙」

(structural constraints):

(一)個體內在的阻礙:指個人心理的狀態和特質會互相影響參與的選 擇或喜好:包括壓力、沮喪、信念、焦慮、自我覺知及主觀評價 活動的可適性。譬如個體可能因為身體的健康、體力狀況,或者 個人能力、知識等而形成阻礙因素。個體若無參與之喜好或動 機,則無法選擇自主的活動,而形成個體內在阻礙的問題,必須 克服或消除個人內在阻礙後,才進入人際間的阻礙階段。

(二)人際間的阻礙:指與他人的關係而造成參與的限制,即人與人之 間的相互影響之結果;譬如可能因為找不到適合的同伴而影響個 體沒有興趣參與,而形成的阻礙。最常見的如夫妻的參與狀況,

經常會受到另一半的影響,有興趣的一方,可能因為另一方的不

(30)

20

感興趣,而放棄自己的參與意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人際關 係影響個體是否順利投入,此等級的阻礙經過調整、適應後,個 體才面對下一個階段。

(三)結構的阻礙:指非因個人或人際關係的因素所引起的,任何會影 響個體休閒喜好或參與的外在因素。包含家庭義務、經濟能力、

時間、交通、機會、設備、訊息、資源等等。但此類的阻礙較易 因為個體高度的喜好而克服。即個體因為外在的阻礙因素而限制 對活動參與的意願和行為。

孔令嘉(1995)研究發現,愈年輕的女性,金錢問題的阻礙愈強。

年齡大者,交通問題的阻礙愈嚴重。同伴的阻礙以20∼24歲和50∼59 歲 最強。時間是一般女性參與活動時的最大阻礙,不隨年齡增長而有改 變。李素馨(1996)的研究發現,家庭責任、缺乏設施和缺乏同伴這 三種阻礙,在女性休閒活動參與程度間有顯著的差異存在。因此,影 響參與的因素,除了上述參與的時間、滿意度外,亦包括外在環境因 素(如:職業、所得、教育程度),個人內在因素(性別、年齡、個 性)及家庭等結構因素,造成參與休閒活動的負面影響,而形成參與 阻礙。

綜合上述學者研究指出,對於休閒阻礙因素,受到某些結構性的 影響,而無法繼續或持續的參與休閒的活動,阻礙結構包括了個人阻

(31)

21

礙、結構阻礙、人際間阻礙、休閒品質阻礙因素、休閒資源。結構性 阻礙因素,一般人會受到工作因素、家庭因素、環境的因素。休閒環 境與同伴個人經費都是休閒的阻礙。

第四節外籍配偶休閒活動阻礙之相關研究

本研究中所界定之「外籍配偶」:指透過各種婚姻仲介管道與臺 灣地區男性正式辦妥合法結婚登記者,而本研究的對象是指定居臺東 縣的東南亞、大陸的外籍女子、她們來自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

、緬甸、柬埔寨等國,且來臺皆超過三年的外籍女子。

一、移民理論

世界新移民潮的文化思維以跨國婚姻人口遷移,以遷移理論及推 拉理論最著名。遷移理論,E.G. Ravenstein(1885)(Blij & Murphy,

1999)的遷移法則(The Laws of Migration)認為,就遷移與距離的關 係而言,絕大多數的遷移都是短距離的遷移,遷移量隨著技術的改 進、工商業的發達的增加,人們為了改善物質生活等經濟因素而遷移 的情形佔最多數(廖正宏,1995)。謝高橋(1981)以此理論對高雄市進 行都市人口與社會適應的個案研究。柯文勝(2001)以此理論作為台南 縣永康市都會區內非核心都市遷入人口之參考依據。

Thomas 為提出的人口選擇性理論,從區域經濟的角度解釋人口遷移 的原因,他們認為一個國家任何時間的人口分佈可視為對經濟機會的

(32)

22

調適,而經濟機會的分佈受到技術發展的影響,各區域因技術發展程 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經濟機會(熊瑞梅1988)。

人文區位學家Hawley(1978)視人口遷移為一種維持區位環境中 人口及生存機會平衡的機體,提出了營生組織、生命循環觀和地位持 續觀,強調遷移是整個人文區位系統透過遷移人口變動的社會過程,

(熊瑞梅1988)。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認為遷移發生的原因 是由原住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遷入地的拉力相互作用而成。是原住地 的排斥力與遷入地的吸引力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人口遷移行為。

排斥力的因素有人口過多、貧窮、歧視等;拉力的因素則有移入地經 濟機會、生活品質、政治安定等。其理論隱含兩個假設,第一個假設 認為人的遷移行為是經過理性的選擇,第二個假設認為遷移者對原住 地與目的地有某種程度的了解,是對客觀的認識及主觀的感受形成的 選擇。(廖正宏,1985)

二、外籍配偶來台移民的成因

學者對於外籍配偶來台移民的成因採取不同的研究觀點。夏曉鹃

(2000)以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宏觀角度來看移民的成因。即在資本主 義的低勞動成本誘因,台商大量引進外籍人士,增加台灣民眾接觸外 籍異性的機會;東南亞國家亦因資本主義、資訊、交通全球化的發展,

縮短國界間的距離,致外籍女性為了生計而遠嫁臺灣郎。

(33)

23

臺灣社會跨國婚姻形成的因素有著時間進程的演變,(夏曉鹃,

2002)以微觀的時間點來探討移民的成因,早期可能基於留學、移民 或工作因素而形成跨國婚姻,民國81年起,源於國內一群處於婚姻邊 緣化的未婚男性基於「傳宗接代」的世俗觀念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的訂定及民國83年政府鼓勵台商境外投資,造成臺灣的外籍配偶逐漸 增加,從83年的四千餘人,增至89年近二萬人,90年已有八千餘人,

且以越南、印尼、菲律賓及泰緬等國籍者為多。民國85年起越南籍的 外籍配偶躍昇首位。

臺灣社會日趨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及價值觀變遷,單身主義者 增加,女性主義造成男性尊嚴維護的困難,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結 構改變,加上男性居弱勢且具父權心態的障礙,使臺灣的人口結構及 家庭結構逐漸轉變,這也是造成我國男性與外籍配偶組成的家庭增加 因素之一。

三、外籍配偶參與休閒活動相關研究

自民國九十年政府機關全面實施週休二日制,民間企業團體亦紛 紛跟進,顯示國人對於工作態度的改變並因而重視如何規劃週休二日 的休閒活動及休閒生活,報導(中國時報,1998;中國時報,2000) 顯示,近年來國人所得提升、工時縮短、空閒時間增加,根據人力銀 行民國九十年透過網路針對台灣民眾的休閒活動安排調查發現,最常

(34)

24

做的休閒看電視排名第一,比例為68.42%,幾乎每十個有七個以看電 視來解壓;第二為上網交友聊天(44.48﹪),第三才是看書(29.51

﹪)。在周休二日或例假日的休閒方式,順序排名依次如下:看電視 (48.8%)、補眠(34.81%)、逛街(32.23%)。根據相關的休閒研究 報告指出:國人在室內主要的休閒活動是以看電視為主,平均每人每 天兩個小時以上;室外的休閒活動大部分為風景區旅遊。這些資料顯 示台灣民眾休閒型態忽略休閒的功能,所從事的休閒活動多屬商業娛 樂性質,欠缺消除身心疲勞、恢復體力之「再創造」的積極面,亦無 法享受到休閒的真正樂趣。

人生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角色與身分扮演,本國女性在成年期組 成家庭、育兒等階段時,即以扮演母親角色為生活內容,因其對家庭 的歸屬感,故參與休閒活動的自主機會更易被剝奪,且,多數女性亦 以滿足工作與家庭的需求為優先任務(陳源湖,2002),因此,本國 婦女常以照顧家庭而忽略自己的休閒需求。

杜娟娟、陳金英(2002)對於本國婦女的休閒活動,以質性研究進行 深入訪談,發現已婚婦女扮演母親角色的休閒行為,呈現兩種特性:

一為母親在陪伴子女過程中尋找其的休閒;另一為配合家庭的生活內 容,參與休閒活動。

綜上所述國人欠缺休閒態度與觀念,許多心理學和社會學家們紛紛提

(35)

25

出警告:「現在的社會最缺乏的不是休閒活動,也不是休閒場所,而 是休閒的正確態度與觀念。」(引自王宏仁,2001;朱玉玲,2002;

顏錦珠,2002),因此可知外籍配偶在不同的家庭背景與文化差異的 劣勢處境下,更不易有機會參與休閒活動。陳茂祥、張婉瑩(2005) 針對居住在臺東縣地區外籍配偶參與的休閒活動及休閒生活狀況分 析得知,外籍配偶參與休閒項目包括:逛街,聊天,看電視,親子郊 遊,閱讀,參與圖書館等文化機構的活動;其中逛街、聊天、看電視 佔多數。由此更可得知,外籍配偶的休閒文化,亦受台灣人民流行性 休閒類型及品質的影響,因此,外籍配偶參與休閒缺乏正確的觀念,

是必然的結果。在引導外籍配偶參與休閒活動時,除亟待建立其休閒 觀念和態度外,更需促進公部門(圖書館、文化中心、學校、社團等 機關團體)引導其積極參與休閒活動,減輕外籍配偶學習過程的壓 力,舉辦各項有助多元文化發展的文化休閒活動,如:讀書會、研習 營、講座、家事學習、故事媽媽⋯等活動,解決外籍配偶在生活適應 的困難,協助情感表達,達到影響家庭及子女教育的正面效果。行政 院主計處(2005)的國民生活指標統計項目包括健康、環境、安全、

經濟安定、家庭生活、工作生活、學習生活、社會參與、文化休閒等 領域。

根據其調查結果顯示,國人最期望之生活型態依序為:環境安全

(36)

26

、經濟收入充裕、身心靈健康、家庭生活,而以家庭生活享受親情為 追尋之生活型態。由此可知,國人對於家庭生活享受親情的重視已不 亞於經濟收入充裕。外籍配偶由抵台初期對先生高度的依賴後,伴隨 著人際關係由內而外逐步擴展、經濟自主、生活適應同步發展及交互 影響下,亦可藉由休閒參與,感受生活之愉悅,調劑身心靈,減輕學 習與生活的壓力,增進家庭、社會、心理之生活適應。

(37)

2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根據前面所陳述之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相關文獻探討部分,所得 到之相關問題後,運用質性訪談方式調查進行研究,以瞭解台東縣 外籍配偶參與休閒活動阻礙因素與面臨的問題;並將結果加以整理 交叉分析,作為本研究結論與建議之依據。本章共分九節,一、質 的研究法概述;二、研究架構;三、研究流程;四、研究對象;五、

研究方法與工具;六、問題設計與專家學者效度;七、研究時程;

八、資料處理與分析;九、研究結果的撰寫方式。

第一節質的研究法概述

一、質的研究法相關文獻

質的研究是為克服傳統的「量的研究」缺點而興起的一種研究 典範,其理論主要是由社會學、歷史、文化人類學等學術而興起的 概念和啟示(歐用生,1989);同時陳伯璋(1987)、陳昭儀(1990)的 研究指出 Parlett & Hamilton(1976)認為在質的研究策略方面,並 不是在操作、控制或除去情境的因素,而是將其所面臨的複雜情境 視為己知的,主要的課題在闡明這些因素,分析其顯著特徵,界定 其因果關係。

據黃瑞琴,(1991)書中指出 Taylor& Bogdan(1984)認為「質的 研 究 」 (qualitative research) 最 廣 義 解 釋 是 : 產 生 描 述 的

(38)

28

(descriptive)資料研究,描述的內容包括人們說的話、寫的字可觀 察的行為;而歐用生(1989)指出質的研究不在操作變項、實驗假設,

而是探討問題在整體脈絡中的複雜性,且從研究對象本身的架構了 解行為,外在的因素是次要的。

質的研究設計是以個案研究設計(case study design)予以彰 顯,這個單一「個案」是屬於深度的研究,可把是一個人、一群學 生、一所學校、一項方案、或一種概念;其目標乃在於了解個體(或 群體)或現象。由於質的設計探究的行為是在非計畫的情境中自然發 生的,不用操縱情境或經驗。就此種意義言之,質的設計是非實驗 的。最後,資料係以豐碩的語文描述形式的文字,而非以數字呈現(王 文科,1994)。

資料蒐集的方法:利用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問卷、測驗、

文件、背景、資料的探討 (包含書信、日記、自傳等)、田野紀錄、

拍攝照片、錄影帶、記錄個人的言談等方式蒐集資料(陳昭儀,

1990)。(一)質的研究過程:

其研究過程極富彈性,沒有固定的程序,亦沒有任何唯一的,

正確的方法以資遵循,但依研究者理論和經驗,約可分六個階段:

1、界定研究範圍。

2、選擇研究場地。

(39)

29

3、進入現場並維持關係。

4、資料搜集與檢核。

5、資料分析與整體。

6、撰寫並提出研究報告(高敬文,1988;孫敏芝,1988;歐用生,

1989)其研究主要技巧有三個:觀察、訪問、文件分析 (歐用 生,

1989)。

(二)質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徵:

黃瑞琴(1991)參照了有關質的研究、人種誌研究、自然式探究、

參與觀察和個案研究等方法的論述,將質的研究的實施方法和過程 歸納為下列幾項:

1、質的研究走描述的-資料豐富的描述場所和人群現象的過程。

2、

質的研究是統整的-研究者將現場的人事物看作一個整體來研究

3、質的研究是自然式的-研究者在自然的情況中搜集現場自然發 生

的事件資料。

4、質的研究注重情境脈絡-從現場的關係架構中去看事件發生的

(40)

30

續關係和意。

5、質的研究注重現場參與者的觀點-從現場局內人的觀點去瞭解 他

們如何看世界。

6、質的研究是歸納的-從資料搜集的過程中歸納概念和發展洞察 力。

7、質的研究是有彈性的-持續地參照現場的情境定義研究的方向 和

焦點。

8、質的研究不作價值判斷-研究者著重於瞭解人們的觀點。

9、質的研究是人性化的-研究者親自去經驗人們的內在生活和人 性特質。

(41)

31

第二節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研究目的,針對外籍配偶參與休閒活動阻礙之研究

,設計本研究架構,以瞭解各變項的實際情形及相互關係,玆將本研 究執行架構簡略圖示之,如圖:3-2-1所示。

圖3-2-1研究架構 人

口 年齡

統 教育程度 計 國籍

變 職業 項

參與休閒活動現況 每週時數 每月花費 參與時段 參與時間

因參與休閒活動之阻礙因素 休閒資源

外在因素 個人因素 家庭因素

(42)

3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圖 3-3-1 所示,首先確定研究主題、蒐集國內外 相關文獻然後分析研讀、建立研究架構、然後編製訪談問題、試問、

以作訪談問題修訂之依據。確定研究正式訪談問題之後,並開始的 正式訪談以及記錄,將資料歸納與整理,受訪者之再確認,再進行 分析,彙整出具體的結果,提出研究的成果。

圖 3-3-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範圍、限制

擬 訂 訪 談 問 題

受訪者之再確認

整 理 、 分 析

(研究對象)

外 籍 台 東 縣 外 籍 新 娘

結 果 、 建 議

(43)

33

第四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以目前設籍於台東縣之外籍配偶為參與休閒活動阻礙之研究對 象,研究樣本係由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及戶政司系統資料查詢得知臺東 縣地區外籍配偶國籍共有 13 國籍(越南、中國大陸、印尼、菲律賓等國) , 人數總計:3837 人,並經由台東縣移民署確認,樣本經由比例抽樣選定 5 個國家 10 位外籍配偶為研究對象,再以電話聯絡及詢問台東縣外籍配偶俟 同意後,安排時間進行深度訪談調查。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本研究訪談的主題分別為外籍配偶家庭背景因素及生活情況與 休閒阻礙因素兩大部分,以訪談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配合訪談時 的依循提問方向(情境,做深入口語化的進行敘述),盡而發展出更 細部的問題。訪談時間 1-2 小時並由翻譯在側協助。研究者利用錄 音器材、手寫筆記等方式來進行協助記錄、分析整理與詮釋等工作,

訪談大綱擬定的方向說明如下:

一、背景因素

分別以社經背景以及家庭狀況切入,以了解兩者之概況。

(一)社經背景

了解外籍配偶年齡、工作職業別、經濟能力、教育程度等概況。

(44)

34

(二)家庭狀況

了解外籍配偶家庭生活、養育子女的情況。

二、休閒阻礙

在休閒阻礙部分則是參考 Crawford & Godbey(1987)所提出的 三大阻礙因素,個人內在阻礙、人際間阻礙、結構性阻礙。個人內 在阻礙係指個體因內在心理狀態或態度,而影響其休閒偏好或參與 的因素;而人際間阻礙係指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的結果,個體因沒 有適當或足夠的休閒夥伴;結構性阻礙指影響個體休閒偏好或參與 的外在因素,包含家庭義務、時間、金錢、休閒機會、休閒資源等。

分別針對三個面向討論。

(一)個人內在阻礙因素 (二)人際間阻礙因素 (三)結構性阻礙因素

本研究以半結構訪問(semi-structured interview)訪談法進 行資料之收集,訪問內容主要參考下列研究中的問卷及訪談大綱加 以整合:

黃庭芳(2003)「花蓮市職業婦女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休閒 阻礙關係之研究」論文中的問卷問題。

陳巧韻(2007)外籍配偶休閒阻礙之研究」陳巧韻(2007)

(45)

35

張婉縈(2007)「外籍配偶的文化休閒活動與生活適應之研究」論 文中的問問卷問題

第六節 問題設計與專家學者效度

本研究之訪談大綱經彙整相關文獻、研究後擬定出訪問內容,

並經由指導教授、國內學者、專家等意見,予以修正、編制而成。

其訪談大綱如下:

一、 基本資料:

藉由外籍配偶個人基本資料描述,瞭解其個人特質分布情形。

二、 背景資料:

年齡、居住年數、國籍、婚姻狀況、家庭狀況、工作狀況、經 濟狀況。

三、休閒生活狀況

(一)外籍配偶平常生活型態?

(二)外籍配偶假日生活型態?

四、個人內在阻礙因素

(一)在台灣生活對你個人內在〈心理層面〉有產生什麼變化?

(二)你最常參與何種休閒活動?

(三)你偏好何種休閒活動,原因為何?

(四)每月參與休閒活動的次數、參與時間。

(46)

36

(五)在台灣的生活對你的休閒生活和參與休閒活動時是否造成 影響?因素為何?

五、人際間阻礙因素

(一)平常都參加什麼休閒活動。

(二)你平常喜歡自己參與休閒活動嗎?

(三)你最常與誰一起參與休閒活動?

(四)你喜歡和家人一起參與休閒活動嗎?

(五)你喜歡和朋友一起參與休閒活動嗎?

六、結構性阻礙因素

(一)你在參與休閒活動時最先考量之因素為何?

(二)最常導致你無法參與休閒活動之因素為何?

(三)你對於休閒設施規劃及空間設計有何想法?

(四)參加休閒活動是否會增加生活經濟支出?

(47)

37

第七節 研究時程

一、研究時程:

研究時程表

研究名稱:台東縣外籍配偶為參與休閒活動阻礙之研究 時 間

進度

98 10

99 11

99 12

99

01

99 02

99 03

99 04

99 05

99 06

99 07 1、醞釀構思階段

蒐集文獻資料 2、分析文獻資料

◎ ◎ ◎ ◎

3、計畫訂定階段 擬定研究計畫 發表研究計畫

◎ ◎ ◎ ◎ ◎

4、訪談問題編製階

段進行專家檢定

5、調查實施階段實 施正式深度訪 談調查

◎ ◎ ◎

6、分析總結階段

分析調查結果

7、撰寫論文

口試

8、印製研究報告

表3-7-1 研究進度甘特圖

(48)

38

二、訪談流程說明

本研究訪談流程經研究者親自與受訪者電話連絡、並說明研究 目的及其重要性,並告知所有資料僅做學術研究之用,且加以保密。

經獲得受訪者同意後,以受訪者的方便為先,不造成受訪者的困擾,

再安排適當時間與地點進行訪談。本研究正式訪問時間於 99 年 5 月 初進行,並依研究主題來進行訪問,研究者在訪問時,除了詳細做 筆記外,其訪問內容全程錄音。

第八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在訪談結束後,將訪談所得的資料進行分析與整理,研 究者力求客觀中立的立場,避免研究者的主觀意識,以提高研究資 料的信度與效度,對於資料的處理與分析方式則採取下列步驟進行 之,敘述如下:

一、逐字稿

本研究主要採跨案分析(cross-case analysis) 蒐集資料方式 主要以面對面的訪談,即是把不同的人對同一問題的回答綜合在一 起分析。首先,於訪談結束後,將錄音資料逐字打編成逐字稿,為 增加本研究的內在效度,以應用資料的再確認(member check)方 法,訪談逐字稿也經由受訪者確認其正確性,若有不符事實或者研

(49)

39

究者有曲解時,能夠與受訪者反覆討論修正之,直到最符合受訪者 的語意,以此增加研究的信度。

二、逐字稿編碼

訪談逐字稿完成並經受訪者校對後,反覆閱讀逐字稿,將進行 重點是摘錄與編碼工作,先找出資料的意義,將相似意義之概念加 以分析,找出其類別、關聯與整體性,並發掘及歸納出主題。最後,

綜合各主題與結果,作出合理的呈現與描述。

研究者即是本研究的訪問人員,並在進行正式訪談之前透過資 料的收集以及有關人物訪談的注意事項,以多位外籍配偶進行試 訪,以熟練訪問過程及技巧,加上研究者本身即為台東縣移民署科 員,因此知道如何傾聽、發問與觀察,對本研究有正面的幫助。並 利用三角測定(triangulation)的方式來檢測研究的信度與效度。三 角測定的方式可由方法、來源、分析者及理論的觀點等多面向來進 行(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第九節 研究結果的撰寫方式

針對訪問主題,將每位外籍配偶在每一子題的回答原始描述,

找出其共同性及特殊性,在每一子題下做一討論,進行比較與對照。

結果描述時,以 Case 1 代表第一位訪問的外籍配偶。

(50)

40

第肆章 資料分析

本研究針對外籍配偶國籍隨機抽樣 10 位外籍配偶進行訪談,在 與每一位受訪者會面時,研究者會先向受訪者說明研究主題、研究 動機與訪談進行方式,並且解答受訪者對於研究主題相關疑問。

在訪談前以擬定訪談大綱為提問之方向,訪問受訪者,但在訪 談過程中,會根據當時訪問狀況,適度增加問題以及調整問題順序,

並且盡量以口語化的方式提問,試圖讓外籍配偶更加理解題目,且 說出內心的想法。

本章就研究問題分別敘述受訪者的概況、休閒生活、個人內在 阻礙因素、人際間阻礙因素、以及結構性阻礙因素,共分為五節,

分別敘述如下節次。

第一節 受訪者概述

本節主要探討受訪者的社經背景、家庭狀況以及基本資料,分 別敘述如下:

一、基本資料資料整理 (一)年齡

受訪者共為 10 人,其平均年齡為 31 歲,年齡最小的為 20 歲,

而年齡最長為 41 歲,20 歲至 25 歲共有 3 人,26 歲至 30 歲之間共 有 5 人,31 歲以上則有 2 人。

(51)

41

20~25歲 3 30%

26~30歲 5 50%

31歲以 上

2

20% 20~25歲

26~30歲 31歲以上

圖 4-1-1 外籍配偶年齡資料

而受訪者先生年齡部份,平均年齡 40 歲,年紀最小的為 28 歲,

而年齡最長的為 48 歲,只有一人是 30 歲以下,而 31 歲至 40 歲之 間共有 3 人,至於 41 歲以上共有 6 人,外籍配偶先生的年齡較為年 長。

30歲以下 1 10%

31~40歲 3 30%

41歲以上 6 60%

30歲以下 31~40歲 41歲以上

圖 4-1-2 外籍配偶其夫年齡資料

(二)工作情況

外籍配偶工作的情況,在家當家管幫忙家中事務有 5 位,分別 是在家中種植水果、採收老葉、務農等工作;有 2 位在外面作工廠、

餐廳工作;自行經營小吃店或檳榔攤則有 1 位,以及在擔任看護工

(52)

42

作有 2 位。

家管 5 50%

在外工作 2 20%

自營小吃 1 10%

看護 2 20%

家管 在外工作 自營小吃 看護

圖 4-1-3 外籍配偶職業狀況資料

至於外籍配偶先生的工作狀況,以務農居多,工人階級、技術 員、自營商等,目前有 5 位在待業中的情況。其次家庭中的經濟來 源大部分以先生為主,其經濟能力亦是有限。

待業中 5 50%

技術員 1 10%

自營商 1

10% 工人 1 10%

務農 2 20%

自營商 工人 務農 待業中 技術員

圖 4-1-4 外籍配偶其夫職業狀況資料

(53)

43

(三)教育程度

10 位受訪者的教育程度,其中 5 位是國中以下學歷;3 位是高 中學歷;1 位則是大學學歷;有 1 位是唯一擁有研究所學歷;

大學 1 10%

高中 3 30%

研究所 1 10%

國中以下 5 50%

大學 高中 國中以下 研究所

圖 4-1-5 外籍配偶教育程度資料

而在受訪者先生的教育程度,皆以高中、國中為主,大學學歷 1 位;專科學歷 2 位;高中學歷有 4 位;3 位是國中學歷;因此雙方 的教育程度皆不高。

國中以下 1 10%

專科 2 20%

高中 4 40%

國中 3

30% 國中以下

專科 高中 國中

(54)

44

圖 4-1-6 外籍配偶其夫教育程度資料

二、家庭狀況 (一)家庭生活

大部分的受訪者皆與公公、婆婆一同居住,有些受訪者家中甚 至是大家庭,一包含大哥、大嫂、小叔、弟妹等;其餘有 3 位受訪 者則與先生、小孩一同居住;,其中有 1 位因離異而獨自工作及扶 養照顧小孩。

大家庭 6 60%

與先生、

小孩 3 30%

離異 1

10% 大家庭

與先生、小 孩

離異

圖 4-1-7 外籍配偶家庭狀況資料

(二)養育子女的情況

10 位受訪者中,有 1 位目前沒有生育,有 5 位受訪者的小孩已 經進入上學的階段,中班、大班、國小等,2 位小孩已經進入國中 就讀,2 位小孩已經進入高中就讀。外籍配偶平時沒有工作時,在 家中主要負責家務,並且負責照顧小孩的工作。

(55)

45

沒生育 1 10%

中班~

小學 5 50%

國中 2 20%

高中 2

20% 沒生育

中班~小學 國中

高中

圖 4-1-8 外籍配偶養育子女情況資料

三、受訪談者資料

研究者將每位受訪者進行編號,編號原則是將每位受訪者依照 訪談的先後順序編為 Case 1、2、3 至 Case 10 共 10 位。10 位外籍 籍配偶,其居住地區分別為台東市、卑南鄉、太麻里鄉。

受訪談者外籍配偶基本資料

編號 性別 年齡 國籍 來臺年數 居住地址 學歷背景 Case 1 女 20 大陸 3 台東市 高中 Case 2 女 22 馬來西亞 4 台東市 專科 Case 3 女 24 越南 5 台東市 高中 Case 4 女 25 印尼 4 卑南鄉 高中 Case 5 女 28 大陸 6 卑南鄉 大學

(56)

46

Case 6 女 30 柬埔寨 5 卑南鄉 國中 Case 7 女 27 印尼 4 太麻里鄉 國中 Case 8 女 26 大陸 3 太麻里鄉 國中 Case 9 女 29 越南 4 太麻里鄉 專科 Case 10 女 41 大陸 6 台東市 高中 表 4-1-1

第二節 休閒生活

本節探討外籍配偶參與休閒活動與休閒生活的關係,藉由訪談 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配合訪談時的依循提問方向(情境,做深入口 語化的進行敘述),盡而瞭解休閒生活更細部的問題如下:

一、 外籍配偶平常生活型態

主要題問是以瞭解外籍配偶平常生活狀況型態,與生活休閒的關 係。

大部分訪談者Case1.8.3.4:...早上整理家務! 要種田又要照顧小 孩、中午就煮飯....看個電視、睡午覺、下午就在家附近走 走,帶孩子去散步,去朋友家聊天。

Case5.2:... 平時就工作及照顧小孩,沒做什麼啦,就在家裡看電

視,很少出門,家住較遠。

(57)

47

Case6.9:...平時就工作回來(看護),在家裡煮飯整理家務很忙很累 而已,沒有什麼時間做自己的事。

Case7:...我來台灣不久在家待產,閒暇.打麻將啊!,在這附近有很 多國內家鄉的朋友啦!

Case10:...自己有做生意所以很忙,還好公婆幫我帶小孩,結交了 很多台灣的朋友!

外籍配偶在日常生活中參與休閒活動的機會真的是少之又少,受 訪者中沒有上班工作的外籍配偶大部份都在家負責家中事務、照顧孩 子、看電視、無聊之餘則在居家附近走動。拜訪朋友,與朋友閒聊等;

有工作的受訪者,下班後的時間亦必須處理家中事務,活動範圍以家 庭為主,訪談所得資料,得知外籍配偶一般以從事休閒活動時,皆屬 於靜態的活動,且活動範圍則是在居住地的周遭。

二、外籍配偶假日生活型態

Case1.5:...沒有去哪裡阿!先生會帶我們去夜市、吃火鍋,這樣子 而已啦,有時候假日出去打工賺錢。

Case8.7:...跟老公開車出去逛逛啊!家樂福比較多啊!還有麥當勞 啊。

Case2.3.4:...在附近走一走,找家鄉的朋友,或帶小孩去海濱公園

玩啊,看到喜歡吃的就買回來吃

(58)

48

Case6.9:...平時上班,放假會跟我老公去朋友家烤肉吃飯,打麻將。

Case10:...自己在市場做生意所以很忙,幾乎沒有休息...但星期天 老公會帶我去逛夜市。

大部分受訪者亦表示,假日的時間休閒活動以先生導向為主,少 數外籍配偶會拜訪家鄉的朋友閒聊,而相對在外工作的受訪者,因接 觸外界的機會較多,人際網路較為活絡,但在休閒活動的參與上並沒 有因此而多樣化。

上述可以發現,有工作或在家中幫忙的受訪者,活動的內容大部 分以家庭與先生為主。

第三節 參與休閒活動個人內在阻礙因素

本節探討外籍配偶參與休閒活動個人內在阻礙因素

一、在台灣生活對你個人內在〈心理層面〉有產生什麼變化?

Case10.:...很緊張也高興,終於嫁到台灣了,一切都很新鮮。

Case8.9:...很高興,台灣生活真的很富裕,但是先生家裡經濟並 不

是很好,希望努力工作以後生活可以更好。

Case7.6:...有一點高興也有一點失望,因為先生家裡經濟並不是 很

好,跟相親的時候所說有很大的差距,但嫁了就好。

(59)

49

Case2.3:...婆婆對我好比我自己媽媽對我還好,但文化差異還有 生

活水平的不同,造成心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煮飯與帶小 孩。

Case1.5.4:...婆婆對我的要求很嚴,先生也很兇,很怕家裡的人,

只有公公對我比較好,壓力很大。

大部份受訪者外籍配偶個人內在的阻礙因素方面,在心理狀態 以壓力、憂鬱、信仰文化差異、焦慮、為多。外籍配偶參與休閒活 動對於部分外籍配偶而言是缺乏興趣的,因經濟層面問題寧願待在 家中,不想外出的原因居多。

二、你最常參與何種休閒活動?

Case1.5:...目前最常參與的休閒活動(散步)。

Case3.6:...最常參與的休閒活動平日(散步),假日打麻將。

Case2.4.7.10:...最常參與的休閒活動找朋友聊天。

Case8.9.:...最常參與的休閒活動看電視。

大部份受訪者外籍配偶沒有所謂最常參與的休閒活動,因環境、

生活習性、每天在家的生活既使無聊,寧願待在家中看電視,在家附 近散步,其次找同鄉朋友聊天居多。

三、你偏好何種休閒活動,原因為何?

數據

表    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enable the research team to gain a more in- 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Scheme, 40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cluding 32 in eight case study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